1
05 2 0 2 0 . 6 . 1 6 !”1 12 571.2 2014 1.4%233.6 ”。 14 9 25 76 76 9 31 9 30 76 9 31 APP93% 258 3644 220 3187 38 457 5 25 171 2020 40%65 498 7 258 15 。” ,“ :“ ’。” ”。 15 36 220 28 ”。 76 1377 ”“ ”“ 76 /

“人脸识别”打卡上岗,实时监控运营车辆⋯⋯年内中心城7个区公交站点信息预报全覆盖 智慧公交 …epaper.zhoudaosh.com/images/2020-06/16/05/050616.pdf ·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人脸识别”打卡上岗,实时监控运营车辆⋯⋯年内中心城7个区公交站点信息预报全覆盖 智慧公交 …epaper.zhoudaosh.com/images/2020-06/16/05/050616.pdf ·

05 上海新闻 2020 . 6 . 16 星 期 二

编 辑 张 勇 建 王 念 平

巴士四公司九车队党支部书

记兼车队长孟祥桢告诉记者,车队

所属的 7条线路,每一位上岗驾驶

员都由“液晶安全签到屏”“DVR

监控系统”“巴士通信息传输”等

高科技设施进行安全管理与安全

监控,结合管理人员的“出击”检

查,以及“人性化”的软件运用,整

个运营做到有条不紊,一切尽在掌

控之中。

6月 9日下午,67路终点站建

德花园站,只见驾驶员孙健走进调

度室,来到墙上的一块 22 寸液晶

显示屏前,用手指点一下屏幕左下

角的“人脸签到”,屏幕即进入

“人脸签到”程序。几秒钟之内,孙

师傅就完成了签到过程。孙师傅

说,这台“签到屏”具备刷卡 + 人

脸识别+指纹等签到功能,可选择

使用,还可以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提

醒以及安全考试,可以说是一台规

范车队运作、保障运营有条不紊的

“万宝神器”。

孙师傅签到后,屏幕上立刻显

示孙师傅驾驶的 67 路的发车时

间。随后,孙师傅可以休息片刻。到

了发车前三分钟,只听得屏幕发出

语音:“驾驶员孙健请做好发车准

备。”孙师傅听闻后立即起身做准

备。

“驾驶员一早抵达单位,以及

每一程运营结束,还有下班将车辆

开回车库的时候,都要到电子屏幕

前签到,留下相关信息。而以前是

利用‘纸质签到簿’进行签到,发

车前由调度员口头提醒驾驶员准

备发车。”孟祥桢告诉记者。

那天下午,67 路驾驶员孙健

开车驶出终点站后,车厢实况也在

后方的“监控”视线中可谓“尽收

眼底”。只见孟祥桢的办公桌上的

两台电脑,实时显示着 67 路、94

路等车队所有所属运营车辆的车

厢状况。孙健驾驶的 67 路前车厢

有 6位乘客,后车厢有 3位乘客,

一览无余。

车厢内,驾驶室的前方及侧

后都有监控探头“罩”着,驾驶员

只要有跳站、超速等“违规小动

作”都会被监控系统毫不留情地

“铆牢”并记录。“驾驶员是否违

规操作,车厢是否发生意外情况,

都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孟祥桢

说。

DVR 探头做到车厢全方位

“照顾”,主要目标之一是驾驶室

位置。车载DVR监控信号具有实

时传送功能,后方不仅能看到公交

车辆的当前位置、速度等信息,还

可以切转车内实时画面。通过这些

画面,不仅可以监控车辆当前情

况,还可为今后的科学调配车辆提

供依据。

不仅如此,车头对着外面马

路也有一台监控探头,车辆前方

的道路状况也能在后方清楚地观

察到。

上海公交车安装 DVR(摄像

系统)监控探头,最早时数量为 4

个,后来增至五六个,目前最多安

装 7个探头。而一部分新能源公交

车,其车载探头已经增加到 9个,

可全方位对车辆内外营运安全状

况进行监控。

公交高科技硬件设施日新月

异,而人工管理也不可或缺。驾驶

员在运营中看到工作人员在路上

监测,会更加注意驾驶规范。比如,

车辆的行驶速度问题,也得靠管理

人员到现场“把把关”。

巴士四公司九车队管理人员每

星期都要手持“测速枪”到运营现场

进行测速,对驾驶员路口的车速控

制、斑马线礼让行人、进出站速度及

规范等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据有关部门对道路路口交通

事故历年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出

现安全事故时,公交车车速大多较

快,其中 30 公里时速是道路交通

事故对人造成伤害程度的“分水

岭”,可能导致事故性质发生改变。

目前的新规是:车辆行驶到路

口及红绿灯路口时,时速不得超过

30 公里;在路段行驶的时速规定

为 50公里。孟祥桢表示,管理人员

到路口手拿“测速枪”,对经过的

车辆进行测速,可以看到车辆的行

驶速度的数值。

“我们曾在金沙江路沿线,包

括泸定路口、中江路口等等,对经

过的公交车进行测速,一旦发现驾

驶员有超速的情况,将对驾驶员进

行考核,违规者是有处罚的。我们

的驾驶员,车速控制意识不断加

强,有时候为了不超速,在路口前

行驶时看到绿灯,也不敢轻易踏油

门加速,一旦加速后超过时速 30

里就是违规,犯规就要受到处罚。

最早在路口的车速规定为 40 公

里,目前新规定为 30 公里,车速有

所放慢。”孟祥桢说。

“人脸识别”打卡上岗,实时监控运营车辆⋯⋯年内中心城7个区公交站点信息预报全覆盖

上海“智慧公交”将更加安全便捷晨报记者 钟 晖

不用上下楼梯,不用过闸机,不用过安检,到站即可上车。 眼下,你还乘坐公交车吗? 上海地铁网络编织得越来越稠密,上海公交线网仍然如“毛细血管”一般分布在城市

的各个角落,线路之多,触角之深,非地铁所能相比。

公交车厢“太挤了! ”1 平方米内要容纳下 12 双脚的一幕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些年,公交客流在下降,在流失。 不过,最新一期“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显示,去年

上海公共汽电车客运量降幅明显减缓,日均客运量 571.2 万乘次。 随着郊区公交线网的持续优化,区域公交客运量自 2014 年以来首次出现小幅增长,同比上升 1.4%,达到

233.6 万乘次。

运营“接驳”功能离不开公交线,大量的短途出行需要仰仗公交线,突发情况时还需要公交“驰援”。为了服务好每天数以百万计的公交乘客,运营部门正在不断打造完善

“智慧公交”系统。

记者从久事公交集团获悉,国内领先的城市公交“智能分析指挥中心”已组建而成。 五家公交营运公司先后完成指挥中心标准化建设,集“监控预警、数据分析、应急指

挥、应用展示”于一体的公交“智慧大脑”初步形成。

近日,记者来到巴士四公司九车队、巴士一公司运营信息部以及部分公交线路,实地体验“智慧公交”带来的新变化。

14日上午 9 点 25 分,在番禺路

淮海路口的 76 路公交站,电子显示

屏上告知乘客,76 路将在 “9 点 31

分”抵达车站。 9点 30分,记者看到

远处 76 路缓缓驶来,抵达车站时不

快不慢,正好是 9点 31分。

眼下, 市民只要扫描公交站牌

上的二维码,查询“上海公交”APP,

或者在车站观察电子显示屏, 都可

以轻松知晓下一班车的到站时间。

久事公交集团信息管理部负责

人披露, 上海主动选择到站预报的

高难度模式, 是想提供更精准到位

的出行服务, 让乘客知道具体要等

多久。 上海公交实时到站信息预报

的准确度,已经提高到了 93%以上,

主要得益于一项技术改进———所有

发车屏全部升级, 与调度室电脑和

中途站预报屏同步连接。

就在上周,市交通委主任谢峰告

诉公众,去年,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

上海已完成全市 258 条公交线路、

3644个站点公交实时到站信息预报

服务, 其中浦西中心城区, 覆盖 220

条公交线路、3187个站点;浦东新区,

覆盖 38条公交线路、457个站点。

今年, 该工作继续列入了市政

府实事项目。截至 5 月底,本市已有

25 条线路、171 个站点实现中途站

点实时到站信息预报服务,占 2020

年实事项目计划数的近 40%。 预计

到今年年底, 上海将新增 65 条线

路、498 个站点实现实时到站信息

预报服务。届时,本市中心城 7 个区

范围内的公交站点可做到全覆盖,

均可实现电子站牌服务。

258条线路已完成到站信息预报

早高峰时段,巴士一公司 15 路

驾驶员章师傅如往常一样驶入衡山

路天平路, 头枕处立刻响起语音:

“前方重点路段,谨慎驾驶。”章师傅

闻声后更加全神贯注地把好方向

盘。 在车辆即将停靠衡山路高安路

示范站时,“前方示范站点, 规范停

靠”的提示音又在耳边响起。车到终

点站的, 头枕语音还自动告知驾驶

员:“请不要忘记‘一程一检’。”敦促

驾驶员对车厢情况进行察看。

驾驶员给记者还进行了演示,

只见他打手机时,语音立刻提醒“请

勿拨打电话”。

这些安全提示音, 都来源于安

装在公交驾驶座后面头枕上方的小

音响。 目前, 巴士一公司 15 路、36

路、220 路等 28 条线路的驾驶员座

位上都安装有高科技“头枕”。

久事公交集团披露, 目前沪上

至少有 76 条线路的 1377 辆车已安

装语音头枕。一旦确认驾驶员发生抽

烟、使用电子设备、不系安全带、与人

闲谈等不规范操作及长时间闭眼等

危险状态时,也会通过头枕里的音响

发出“请注意安全”“请规范操作”“请

专心驾驶” 等简洁明了的语音示警,

及时警告驾驶员,防患于未然。

76条线路已安装“语音头枕”

驾驶员孙健在操作“人脸签到” 本版图片/晨报记者 钟 晖车队长办公桌上电脑实时显示车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