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ICS 65.020 B 65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3030—2018 松毛虫监测预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onitoring&forecasting pine caterpillars 2018 - 12 - 29 发布 2019 - 05 - 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B 65 LY - forestry.gov.cn · ly/t 3030—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提出。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ICS 65.020

B 65

LY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 业 行 业 标 准

LY/T 3030—2018

松毛虫监测预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onitoring&forecasting pine caterpillars

2018 - 12 - 29 发布 2019 - 05 - 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 布

LY/T 3030—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

站、安徽省舒城县林业局、安徽省桐城市林业局、辽宁省凌源市林业局、辽宁省绥中县林业局、辽宁省

三北防护林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国飞、张旭、谭宏利、王玉玲、刘枫、高薇、叶明福、于治军、张志林、汪

礼鹏、刘贺祥、揣连军、李智尧、王玥。

LY/T 3030—2018

1

松毛虫监测预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松毛虫监测预报的总体思路、灾情监测、预测预报等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松毛虫,包括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落叶松毛虫D. superans(Butler)、油松毛虫D.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赤松毛虫D. spectabilis Butler、云南松毛虫D. houiLajonquiére和思茅松毛虫D. kikuchiiMatsumura的灾情监测调查和虫情预测预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 1663 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LY/T 1915 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

LY/T 2516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LY/T 2517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松毛虫 Dendrolimus spp.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昆虫的统称。又名毛

虫、火毛虫,古称松蚕,共有30余种,我国分布有27种,主要危害松、柏、杉类等树种。松毛虫形态特

征和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

4 总体思路

4.1 松毛虫监测为灾情监测,以危害为导向,重点监测早期危害等孕灾情况和后期实际成灾情况。

4.2 预测预报为虫情趋势预测预报,以指导实际防治为导向,重点监测危害虫态的发生情况,防范虫

情转变为灾情。

5 灾情监测

5.1 监测时间

松毛虫幼虫危害期。主要区域松毛虫发生期见附录B。

LY/T 3030—2018

2

5.2 监测内容

松毛虫危害(灾害)发生地点、程度、面积等。

5.3 松毛虫危害程度和分级

表 1 松毛虫危害程度分级

统计单位危害程度

轻 中 重

林木失叶率(%) 30以下 30~50 50以上

马尾松毛虫(条/株) 5~13 14~30 31 以上

落叶松毛虫(条/株) 20~40 41~70 71 以上

油松毛虫(条/株) 10~20 21~40 41 以上

赤松毛虫(条/株) 5~15 16~40 41 以上

云南松毛虫(条/株) 5~10 11~30 31 以上

思茅松毛虫(条/株) 10~20 21~50 51 以上

注:除非特别注明,均为成林发生(危害)程度标准,幼林的发生(危害)程度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相应降低1/3。

5.4 调查方法

5.4.1 地面调查

5.4.1.1 根据辖区松林分布和历年松毛虫发生情况设置踏查路线,组织开展日常巡查,掌握辖区松毛

虫发生种类、分布范围、发生面积。踏查路线设置要求具体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LY/T2516)。

5.4.1.2 对经初步判断达到轻度以上发生标准的踏查林分,设置临时标准地详查,掌握松毛虫发生危

害程度,确定各发生程度的发生面积与成灾面积。临时标准地的设置及调查方法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

预报技术规范》(LY/T 2516)。

5.4.1.3 填写《松毛虫危害(灾情)监测调查记录表》并汇总成《松毛虫危害(灾情)监测调查汇总

表》(见附录 C)。

5.4.2 航空航天遥感监测

5.4.2.1 通过航空器(含无人机)拍摄影像或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进行监测,地面人工调查配合验证和

核查。

5.4.2.2 航空遥感监测技术系统及其主要工作流程、航天遥感监测技术流程按 LY/T 2516 执行。

5.5 监测报告

5.5.1 常规报告。松毛虫发生情况等日常监测信息每月通过“林业有害生物信息报告和管理系统”报告。

具体报告要求参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管理规范》(LY/T 2517)。

5.5.2 应急报告。松毛虫突发灾情达到应急周报报告起点时,实行应急报告。具体报告要求参见《林

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管理规范》(LY/T 2517)。

6 虫情预测预报

LY/T 3030—2018

3

6.1 发生期预测

6.1.1 发育进度调查

6.1.1.1 发育进度调查主要为预测防治靶向虫态的最佳防治时期服务,根据预测虫态和预测方法确定

调查时间。具体调查方法参见附录 D。6.1.1.2 通常通过调查成虫羽化盛期和幼虫初始期来推断防治最佳时期。越冬代幼虫防治期应作为重

点。具体调查方法参见附录 D。6.1.1.3 成虫羽化盛期通过灯光或者信息素诱集获得,幼虫初始期通过林间实地调查获得。具体调查

方法参见附录 D。

6.1.2 预测方法

利用期距法、有效积温法、物候法等来预测目标虫态的发生期。发育历期参见附录B、具体预测方

法参见附录E。

6.2 发生程度和发生范围预测

6.2.1 林间基数调查

6.2.1.1 根据所选择的预测方法,确定需要调查获取的林间虫情或其他因子信息数据。调查方法参见

附录 D。6.2.1.2 调查时间根据松毛虫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发育历期确定。

6.2.1.3 在踏查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临时标准地,调查获得幼虫虫口密度或者上一代成虫虫口

密度、主要分布区域等。调查方法参见附录 D。

6.2.2 预测方法

主要通过调查始见期幼虫或上一代成虫林间情况,结合气候等综合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预测幼虫

危害程度和面积。常见的预测方法有:有效虫口基数法、经验指数法、数理统计模型法等,具体预测方

法见附录 E。

6.3 信息发布

信息应包括发生危害情况、趋势预报等,并提出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信息报送程序和

范围、发布渠道、信息保存等具体参见 LY/T 2517。

LY/T 3030—2018

4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松毛虫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A.1 松毛虫形态特征

A.1.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

A.1.1.1 成虫

雌蛾体长20 mm~32 mm,翅展42.8 mm~80.7 mm,触角栉齿状;雄蛾体长21 mm~32 mm,翅展

36.1 mm~62.5 mm,触角羽毛状。

A.1.1.2 卵

椭圆形,初产时颜色有粉红、淡紫、淡绿色,以粉红色为多,近孵化前紫黑色,卵面光滑无保护物。

A.1.1.3 幼虫

头黄褐色,胸部第二、三节间背面簇生毒毛带,明显,蓝黑或紫黑色,有光泽。体侧生有许多灰白

色长毛。3龄以后幼虫第9腹节腹板前缘2/3处有一近透明的浅色圆斑。

A.1.1.4 茧蛹

茧长椭圆形,长30 mm~45 mm,灰白色或淡黄褐色,外有散生黑色短毒毛。雌蛹体长26 mm~33mm,纺锤形,棕色或栗色,肥大,触角基部较平滑,其端部与前足的长度相近,生殖孔位于第8腹节,

呈“I”型,腹末臀棘细长,末端卷曲。雄蛹体长19 mm~26 mm,纺锤形,棕色或栗色,触角基部明显突

出,其端部明显长于前足,生殖孔开口在第9节腹节,呈“·”状,腹末臀棘细长,末端弯曲。

A.1.2 落叶松毛虫D. superans(Butler)

A.1.2.1 成虫

雌蛾体长28 mm~45 mm,翅展70 mm~110 mm,触角栉齿状;雄蛾体长24 mm~37 mm,翅展55mm~76 mm,触角羽毛状。

A.1.2.2 卵

椭圆形,长2.5 mm,宽1.8 mm,初产时淡绿色,后变为粉黄、红至深红色。

A.1.2.3 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55 mm~90 mm。灰褐色,有黄斑,被银白色或金黄色;中、后胸背面有2条蓝黑色

闪光毒毛;第八腹节背面有暗蓝色长毛束。

A.1.2.4 茧蛹

长30 mm~45 mm,暗褐色至黑色,密布黄色微毛。茧灰白或灰褐色,表面粘附有许多蓝黑色的幼

虫毒毛。

LY/T 3030—2018

5

A.1.3 油松毛虫 D. tabulaeformis(Tsai et Liu)

A.1.3.1 成虫

雌成虫体长35 mm~40 mm,翅展78 mm~85 mm,触角棕褐色,栉齿状,长10 mm~11 mm,鞭节

淡黄色;雄成虫体长28 mm~32 mm,翅展55 mm~60 mm,触角近羽毛状,体色较雌蛾深。

A.1.3.2 卵

近球形,长1.25 mm,宽1.12 mm,扁径1.01 mm,初产时肉红色或紫红色两种,精孔周围近似白色,

孵化前色稍深。

A.1.3.3 幼虫

初孵幼虫长3.8 mm~4.2 mm,背部黄色,老熟幼虫体长50 mm~70 mm,胸背部有2条黑色纹,并

生有2簇毒毛,两侧生有长毛,额区中央有一块深褐色斑,腹面棕黄色,有一黑色斑纹,两侧密被浅色

绒毛。

A.1.3.4 茧蛹

茧长45 mm~55 mm,长筒形,灰褐色,表面粘有毒毛。蛹长20 mm~35 mm,雄蛹腹背红色或红

褐色;雌蛹腹背紫绿色与绿色相间。蛹腹圆形,手感柔软,体表密被黄色短毛,尾端有钩状棘。

A.1.4 赤松毛虫D. spectabilis Butler

A.1.4.1 成虫

雌成虫体长35 mm~43 mm,翅展82 mm~90 mm,触角棕褐色,栉齿状,长10 mm~11 mm,栉齿

比油松毛虫的稍长,鞭节淡黄色;雄成虫体长30 mm~33 mm,翅展58 mm~65 mm,触角近羽毛状,

体色较雌蛾浅。

A.1.4.2 卵

椭圆形,长1.37 mm,宽1.29 mm,扁径1.24 mm,初产时绿色另或紫红色,而后变为深绿色或紫色,

精孔在绿色部位,孵化前色稍深,与油松毛虫极易区分。

A.1.4.3 幼虫

初孵幼虫长4.0 mm,背部黄色,头黑色;老熟幼虫体长70 mm~90 mm,有烟色、黄褐色、灰黑色

或棕黑色,体侧有长毛,体背第2~3节丛生黑色毒毛,毛束较明显,两侧密被浅色绒毛。

A.1.4.4 茧蛹

茧长45 mm~55 mm,长筒形,灰褐色,表面粘有毒毛,茧上端有一个未封实稍凹陷的羽化孔。蛹

长30 mm~45 mm。雄蛹腹背红色,后为红褐色;雌蛹腹背紫绿色与绿色相间。蛹体表密被黄色短毛,

尾端有钩状棘。

A.1.5 云南松毛虫D. houi Lajonquiére

A.1.5.1 成虫

雌虫体长36 mm~50 mm,翅展110 mm~120 mm,触角锯齿状,触角干黄白色。前翅具4条深褐色

弧形线。雄虫体长34 mm~42 mm,翅展70 mm~87 mm,全体密被赤褐色鳞毛,触角羽状,翅面斑纹

LY/T 3030—2018

6

与雌虫同,唯中室斑点较明显。

A.1.5.2 卵

圆球形,直径约1.5 mm~1.7 mm,灰褐色,表面具有黄白色环状带纹3条,中间环带两侧各有1个灰褐色圆点。

A.1.5.3 幼虫

初孵幼虫体长7 mm~8 mm,体灰褐色,头部褐色,胸部各节背面具有深褐色条纹,两侧密生黑褐

色毛丛;4龄幼虫体长18 mm~30 mm,腹部各节出现白色小点4个,排列成四方形;老熟幼虫(6~7龄)

体长90 mm~116 mm,黑色,腹部背面的蝶形斑不及以上各龄清晰。

A.1.5.4 茧蛹

茧长椭圆形,长60 mm~80 mm,初期为灰白色,以后转变为枯黄色,表面杂有幼虫脱落的黑色刚

毛。蛹纺锤形,长35 mm~50.5 mm,浅褐色或黑褐色,各节皆稀生淡红色短毛,腹末具钩状刺。

A.1.6 思茅松毛虫D. kikuchii Matsumura

A.1.6.1 成虫

雌虫体长25 mm~31 mm,翅展68 mm~75 mm,触角双栉齿状。近翅基处无黄色肾形斑,中室白

斑明显,翅面4条深色波状纹较明显。雄虫体色较雌虫深、棕褐色至深褐色,体长23 mm~34 mm,翅

展53 mm~65 mm,触角羽毛状。前翅翅基至外缘处有黑褐色波状纹4条。由八个近圆形的黄色斑组成1条亚外缘线。顶角处的3个斑及中室白斑明显,中室白斑至基角之间有1个黄色肾形斑纹,大而明显。

A.1.6.2 卵

近圆形,长宽约1.89 mm×1.64 mm,咖啡色,卵壳上具有3条黄色环状花纹,中间一条环纹两侧各

具1个咖啡色小圆点,点外为白色环。

A.1.6.3 幼虫

初孵幼虫体长约5 mm~6 mm,头部桔黄色。前胸背面色泽与头部近似;中、后胸背面为黑色,中

间为黄白色。背线黄白色,亚背线由黄白色及黑色相间的斑所组成。气门线及气门上线黄白色。前胸前

缘两侧具2束长毛,其长度超过体长之半。2龄~5龄幼虫斑纹及体色更为清晰。5龄幼虫体长35 mm,头

部仍为桔黄色,中、后胸背面有黑色毒毛丛,其间有1丛桔黄色毛,前胸前缘两侧仍保留每侧2束长黑毛,

尖端为白色。背中线由桔黄色倒三角形斑组成,亚背线由深褐色及黄白色相间而近似于斜方形斑所组成。

气门上线桔黄色,气门线黄白色,在腹足处被桔黄色之斑纹所切断。从6龄开始,除体增长外,色泽斑

纹与前几龄无明显区别,唯各节背面两侧开始出现黄白色的毛丛。7龄时,背面两侧的毒毛丛增长,并

在黑色斑纹处出现长的黑色长毛丛。腹部背面后端较前端的毛束为长,背中线由黑色和深桔黄色的倒三

角形斑纹组成,全体黑色部分增多,中、后胸背面的毒毛丛显著增长,老熟幼虫全身呈黑红色。

A.1.6.4 茧蛹

茧近似棱形,灰白色,羽化前呈污褐色,壳上附着毒毛。雌的大小约为67 mm×20 mm,雄的大小

约为58 mm×20 mm。蛹长椭圆形,栗褐色,初期淡绿色。雌蛹平均长为36 mm,雄蛹为32 mm。

LY/T 3030—2018

7

A.2 松毛虫成虫检索表

a)雄成虫触角羽毛状,雌成虫触角栉齿状,前翅亚外缘斑内侧有 3~4 条向外弓起的褐色横纹,雄性外

生殖器前半部密布细刺……………………………………………………………………………马尾松毛虫

a)雌雄成虫触角均为栉齿状,前翅亚外缘斑内侧无斑纹或斑纹白色,雄性外生殖器前端无细刺分布或有

骨化小刺…………………………………………………………………………………………………………bb)雄成虫外生殖器刀状,较短粗,小抱针退化或仅留针尖状……………………………………赤松毛虫

b)雄成虫外生殖器弯刀状或尖刀状,小抱针消失或不退化…………………………………………………cc)雌雄翅面斑纹相同,后翅无斑纹,小抱针完全消失…………………………………………云南松毛虫

c)雌雄翅面斑纹有差异,后翅有深色弧形斑纹或浅色斑纹,小抱针未退化………………………………dd)雌蛾中室白斑小,后翅中央具深色斑纹……………………………………………………………油松毛虫

d)雌蛾中室白斑大,后翅斑纹色浅……………………………………………………………………………ee)前翅内、中、外横线深褐色,外横线锯齿状,亚外缘线有 8个黑斑略呈“3”字形排列……落叶松毛虫

e)前翅基至外缘线平行排列 4条黑褐色波状纹,亚外缘线有 8个近圆形黄斑…………………思茅松毛虫

LY/T 3030—2018

8

a)危害状 b)幼虫

c)茧 d) 成虫

e) 蛹 f)卵

图 A.1 马尾松毛虫形态特征及危害状

LY/T 3030—2018

9

a)危害状

b)幼虫 c)茧和蛹

d)成虫 e)卵

图 A.2 落叶松毛虫形态特征及危害状

LY/T 3030—2018

10

a)危害状 b)幼虫

c)茧 d)蛹

e)雌成虫 f)雄成虫

图 A.3 油松毛虫形态特征及危害状

LY/T 3030—2018

11

a)危害状 b)幼虫

\

c)茧 d)蛹

e)成虫 f)卵

图 A.4 赤松毛虫形态特征及危害状

LY/T 3030—2018

12

a)危害状 b)幼虫

c)茧和蛹 d)卵

e)雄成虫 f)雌成虫

图 A.5 云南松毛虫形态特征及危害状

LY/T 3030—2018

13

a)危害状 b)幼虫

c)卵 d)茧和蛹

e)雌成虫 f)雄成虫

图 A.6 思茅松毛虫形态特征及危害状

A.3 松毛虫生物生态学特性

LY/T 3030—2018

14

表 A.1 松毛虫生物生态学特性

松毛虫名称 分布区域 危害寄主 生物学习性

马尾松毛虫

安徽、河

南、陕西、

四川、云

南、贵州、

湖南、湖

北、江西、

江苏、浙

江、福建、

台湾、广

东、海南和

广西。

马尾松、黑

松、湿地

松、火炬松

和南亚松。

贵州、湖南(湘西地区)1年 1代,长江流域地区、福建 1年 2代~3代,

广东、广西 1年 3代~4代,海南 1年 4代~5代。越冬幼虫于翌年 2月至

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结茧化蛹,5月上旬羽化产卵;5月中、下旬

第 1代幼虫孵化,7月上旬结茧化蛹,7月中旬羽化产卵;7月下旬孵化出

第 2代幼虫,部分幼虫于 9月上旬结茧化蛹,9月中旬羽化产卵;9月下旬

至 10月上旬孵化出第 3代幼虫;部分第 2代幼虫和第 3代 3龄~4龄幼虫

于 11月中旬越冬。冬季气温在 0℃以上的区域,幼虫在树冠松针丛中越冬,

冬季气温在 0℃以下的区域,幼虫在树干的树皮裂缝内越冬;在树冠针叶

丛中、树皮裂缝间或灌木上及地被物中结茧;卵产于松针或小枝上,聚集

成块,产卵部位多在树冠的中、下部。初孵幼虫在针叶上群集取食,导致

松针枯黄,3龄~4龄幼虫分散危害,遇惊即掉落地面。松毛虫“虫源地”一

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低矮丘陵地区,地势向阳的山谷,四面环山或阳坡林

地。

落叶松毛虫

黑龙江、吉

林、辽宁、

内蒙古、河

北和新疆。

落叶松、红

松、油松、

黑松、樟子

松、云杉、

冷杉和臭

冷杉。

东北由北到南 2年 1代、3年 2代或 1年 1代。新疆 2年 1代为主。以 3

龄~4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春季日平均温度为 8℃~10℃时上树危害,

先啃食胸足攀附的松针,从针叶顶端开始取食,遇惊拢则坠地蜷缩不动。

成虫具强烈趋光性,寿命 4 d~15 d,通常在黄昏及晴朗的夜晚交尾,羽化

后 1 d即可交尾,交尾后多飞向针叶茂盛的松树上产卵于树冠中、下部外

缘的小枝梢及针叶上。卵成块状,排列不整齐。每头雌虫可产卵 128粒~

515粒,卵经 12 d~15 d孵化,幼虫共 6龄~7龄。初孵幼虫多群集枝梢

端部,受惊动即可吐丝下垂,随风飘到其他枝上。2龄后渐分散取食,受

惊动不再吐丝下垂,而是直接坠落地面。小幼虫食量小、危害不明显,末

2龄食量剧增,约占幼虫总食量的 95%。

油松毛虫

北京、河北

辽宁、陕

西、山西、

山东和四

川。

油松、樟子

松、华山

松、马尾松

和白皮松。

1年 1代,以 4龄~5龄幼虫在寄主根部周围的枯枝落叶层、石块下、草根

盘结和有覆盖物的凹坑中越冬,多群集蜷曲成团,以 30 cm以下和 30 cm~

65 cm范围内的越冬虫数最多,并且集中在背风向阳面。越冬幼虫于翌年 3、

4月出蛰上树危害,幼虫危害期一般为 140 d~160 d。6月、7月老熟幼虫

寻找密集针叶丛结茧化蛹。成虫羽化后交尾后产卵,平均产卵 200粒~300

粒,卵大部分产在密集的松针上,卵块呈不规则圆形。约 10余天卵孵化,

低龄幼虫群居取食。

赤松毛虫

辽宁、吉

林、河北、

河南、山东

山西和江

苏(北部)。

赤松、黑

松、油松和

樟子松。

1年 1代,以 3龄~4龄幼虫在寄主根部周围的枯枝落叶层、石块下、草根

盘结和有覆盖物的凹坑中越冬,多群集蜷曲成团。越冬幼虫翌年 3月下旬

出蛰上树危害,幼虫危害 140 d~160 d。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寻找密集针

叶丛结茧化蛹,蛹经 14 d~18 d后羽化成虫,雌成虫寿命 10 d~13 d。

雌成虫傍晚产卵,多产卵于落叶松树冠外围当年生枝条的针叶上、或产于

油松较密针叶处,每雌产卵 200粒~500粒,卵块呈不规则长条状粘于针

叶或枝条上,未经交尾的雌蛾所产卵只 1粒~3粒排列。7月末~8月初幼

虫孵化,初孵幼虫多在树冠中上部产卵处集中取食,并且只啃食针叶部分

侧面,取食的针叶剩余部分枯黄而呈现出黄红色丛针,俗称“枯萎丛针”。2

龄~3龄后整株树均有分布,幼虫 7龄~9龄。在辽宁省朝阳地区大部分老

LY/T 3030—2018

15

熟幼虫迁移至灌木丛上结茧,蛹期 14 d~18 d。

云南松毛虫

云南、四

川、贵州、

湖北、福

建、浙江、

广东、广西

和湖南。

思茅松、云

南松、高山

松、华山

松、马尾

松、海南

松、柏木、

圆柏、侧柏

和柳杉。

1年 1代~2代。① 在湖北恩施市 1年 1代,以卵越冬,卵产于叶或小枝

上,成串整齐排列,或单粒、双粒或几十粒不等堆产;翌年 4月中旬幼虫

孵化,4月下旬~5月初为盛期,7月下旬结茧化蛹,9月上旬出现成虫,

10月中旬为羽化末期。② 在云南景东县 1年 2代,以 2、3龄幼虫在松针

基部或松枝上于当年 12月中旬~翌年 2月上旬越冬;第 1代成虫期为 10

月上旬~11月下旬,雌成虫寿命 10 d~15 d,平均 12.5 d,雄成虫寿命 2

d~11 d,平均 6.5 d;越冬代成虫期为 2月下旬~9月上旬,雌成虫寿命 5

d~11 d,平均 8 d,雄成虫寿命 2 d~11 d,平均 6.5 d。第 1代卵期为 6

月上旬~7月上旬,越冬代卵期为 10月上旬~12月上旬;幼虫第 1代 8龄;

越冬代幼虫 9龄。③ 云南松毛虫越冬代幼虫 2龄以后的排粪量为 1435粒~

1680粒,平均每昼夜排粪 23粒~25粒;第 1代 4龄以后的幼虫排粪量为

1450粒~1680粒,平均每昼夜排粪 32粒~35粒。第 1代蛹期为 9月上旬~

10月中下旬,蛹历期 24 d~52 d,平均 34 d。越冬代蛹期为 5月上旬~6

月中旬,蛹历期 27 d~41 d,平均 32 d。茧多结在树枝顶端及基部,或 2

头至数头聚集在石头缝、灌木丛结茧,茧外有毒毛。

思茅松毛虫

云南、四

川、重庆、

贵州、湖

南、湖北、

江西、浙

江、江苏、

安徽、广

西、广东、

福建、台

湾。

云南松、思

茅松、马尾

松、华山

松、黄山

松、海岸

松、海南五

针松、黑

松、金钱

松、落叶

松、云南油

杉、雪松、

银杉。

1年 1代~2代,随分布区域和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异。在云南、江西、安徽、

浙江、福建的大部分地区 1年 2代,局部地区 1年 1代。在贵州、湖南 1

年 1代,湖南部分地区 1年 2代。海南 1年 3代。以 2龄~4龄幼虫在松

树枝梢针叶丛或树干裂缝、皮翘下越冬,或伏于林下灌木的叶背及卷叶内、

低层云南松的梢头、滇油杉萌枝的针叶基部越冬。在云南等温暖地区的冬

季,当中午气温较高时,越冬幼虫仍可取食活动。成虫多在 18:00~22:

00羽化,尤其 18:00~20:00羽化最多。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

交尾后即开始产卵。未交尾的雌虫产下的卵不能孵化。成虫白天静伏隐蔽

场所,夜晚活动,以傍晚最盛。有一定的趋光性。卵多成块产于针叶上,

数十粒至数百粒不等。初孵幼虫有取食卵壳的习性,幼虫初期群集,仅能

将针叶的边缘啃食成缺刻。幼虫行动活泼,稍受惊动即吐丝下垂或弹跳落

地。老龄幼虫受惊后有立即将头向下弯,竖起胸部的毒毛以示抗御的习性。

老熟幼虫主要在林内杂草和灌木叶背面结茧化蛹,少数在针叶丛中结茧。

LY/T 3030—2018

16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松毛虫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发生期及历期

B.1 马尾松毛虫

B.1.1 江苏省

表 B.1 各虫态发生期(2代/年~3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5月中旬~6月中旬

幼虫 6月上旬~8月上旬

蛹 7月上旬~8月中旬

成虫 7月中旬~8月中旬

第 2代

(部分越冬)

卵 7月中旬~8月下旬

幼虫 8月上旬~9月下旬

幼虫 8月上旬~翌年 5月下旬

蛹 9月上旬~9月下旬

成虫 9月中旬~10月上旬

第 3代(越冬)代

卵 9月中旬~10月上旬

幼虫 9月下旬~翌年 5月下旬

蛹 4月下旬~5月下旬

成虫 5月中旬~6月中旬

表 B.2 幼虫历期(d)

世代 虫龄 1 2 3 4 5 6 7

第 1代历期 5~7 7~12 6~8 5~8 5~8 5~9 9~14

平均历期 6 9 7 7 7 8 11

第 2代历期 3~7 3~7 3~17 3~25 3~40 8~37 23~32

平均历期 4 5 6 9 19 22 29

第 3代历期 6~10 8~20 7~24 142~157 7~26 7~14 10~22

平均历期 7 12 15 153 16 10 15

注 1:第 1代卵平均历期为 10 d,幼虫平均历期为 53 d,蛹平均历期为 13 d,成虫寿命为 5 d~8 d。

注 2:第 2代卵平均历期为 7 d,幼虫平均历期为 79 d,第 2(越冬)代平均历期为 260 d,蛹平均历期为 17 d,

成虫寿命为 6 d~8 d。

注 3:第 3代(越冬代)卵平均历期为 10 d,幼虫平均历期为 210 d,蛹平均历期为 15 d,成虫寿命为 6 d~8 d。

B.1.2 浙江省

LY/T 3030—2018

17

表 B.3 各虫态发生期(2代/年~3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4月下旬~5月下旬

幼虫 5月上旬~6月下旬

蛹 7月上旬~8月上旬

成虫 7月中旬~8月下旬

第 2代

(部分越冬)

卵 7月中旬~8月下旬

幼虫 7月下旬~9月中旬

越冬幼虫 8月下旬~翌年 4月下旬

蛹 9月中旬~10月下旬

成虫 9月下旬~10月下旬

第 3(越冬)代

卵 9月中旬~10月下旬

幼虫 9月下旬~翌年 5月下旬

蛹 4月上旬~5月下旬

成虫 4月下旬~5月下旬

表 B.4 幼虫历期(d)

世代 虫龄 1 2 3 4 5 6 7

第 1代历期 5~7 7~12 6~8 5~8 5~8 5~9 9~14

平均历期 6 9 7 7 7 8 11

第 2代历期 3~7 3~7 3~17 3~25 3~40 8~37 23~32

平均历期 4 5 6 9 19 22 29

第 3代历期 6~10 8~20 7~24 142~157 7~26 7~14 10~22

平均历期 7 12 15 153 16 10 15

注 1:第 1代卵平均历期为 10 d,幼虫平均历期为 53 d,蛹平均历期为 13 d,成虫寿命为 5 d~8 d。

注 2:第 2代卵平均历期为 7 d,幼虫平均历期为 79 d,第 2(越冬)代平均历期为 260 d,蛹平均历期为 17 d,

成虫寿命为 6 d~8 d。

注 3:第 3代(越冬代)卵平均历期为 10 d,幼虫平均历期为 210 d,蛹平均历期为 15 d,成虫寿命为 6 d~8 d。

B.1.3 安徽省

表 B.5 各虫态发生期(2代/年~3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5月上旬~6月中旬

幼虫 6月上旬~7月下旬

蛹 7月中旬~8月中旬

成虫 7月下旬~8月中旬

第 2代

(部分越冬)

卵 7月下旬~9月上旬

幼虫 8月上旬~9月下旬

幼虫 8月上旬~翌年 5月中旬

蛹 8月下旬~9月下旬

LY/T 3030—2018

18

成虫 9月中旬~10月中旬

第 3(越冬)代

卵 9月中旬~10月中旬

幼虫 10月上旬~5月中旬

蛹 4月下旬~5月下旬

成虫 5月上旬~6月上旬

表 B.6 幼虫历期(d)

世代 虫龄 1 2 3 4 5 6 7

第 1代历期 4~7 8~12 5~8 6~8 6~8 6~9 9~14

平均历期 5 8 7 7 7 8 11

第 2代历期 3~6 4~7 4~15 4~24 3~39 8~34 22~33

平均历期 4 5 6 8 18 21 28

第 3(越

冬)代

历期 6~10 8~20 7~24 142~157 7~26 7~14 10~22

平均历期 7 12 15 153 16 10 15

注 1:第 1代卵平均历期为 9 d,幼虫平均历期为 53 d,蛹平均历期为 12 d,成虫寿命为 6 d~8 d。

注 2:第 2代卵平均历期为 7 d,幼虫平均历期为 85 d,蛹平均历期为 17 d,成虫寿命为 6 d~8 d。

注 3:第 3(越冬)代卵平均历期为 10 d,幼虫平均历期为 210 d,蛹平均历期为 15 d,成虫寿命为 6 d~8 d。

B.1.4 江西省

表 B.7 各虫态发生期(2代/年~3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5月上旬~6月上旬

幼虫 5月中旬~7月中旬

蛹 6月下旬~7月下旬

成虫 7月中旬~8月上旬

第 2代

(部分越冬)

卵 7月中旬~8月上旬

幼虫 7月下旬~9月上旬

越冬幼虫 8月下旬~翌年 5月中旬

蛹 9月上旬~9月下旬

成虫 9月中旬~10月上旬

第 3(越冬)代

卵 9月中旬~10月上旬

幼虫 9月下旬~翌年 5月中旬

蛹 4月中旬~5月下旬

成虫 5月上旬~5月下旬

注 1:第 1代卵平均历期为 10 d,幼虫平均历期为 53 d,蛹平均历期为 13 d,成虫寿命为 5 d~8 d。

注 2:第 2代卵平均历期为 7 d,幼虫平均历期为 79 d,第 2(越冬)代平均历期为 260 d,蛹平均历期为 17 d,

成虫寿命为 6 d~8 d。

注 3:第 3代(越冬代)卵平均历期为 10 d,幼虫平均历期为 210 d,蛹平均历期为 15 d,成虫寿命为 6 d~8 d。

B.1.5 河南省

LY/T 3030—2018

19

表 B.8 各虫态发生期(2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6月上旬~6月下旬

幼虫 6月中旬~7月中旬

蛹 7月中旬~7月下旬

成虫 7月下旬~8月上旬

第 2(越冬)代

卵 7月下旬~8月上旬

幼虫 8月上旬~翌年 5月上旬

蛹 5月上旬~6月上旬

成虫 6月上旬~7月下旬

注 1:第 1代卵平均历期为 11 d,幼虫平均历期为 47 d,蛹平均历期为 15 d,成虫寿命为 4 d~9 d。

注 2:第 2代卵平均历期为 7 d,幼虫平均历期为 270 d,成虫寿命为 6 d~9 d。

B.1.6 湖北省

表 B.9 各虫态发生期(2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5月下旬~6月中旬

幼虫 6月上旬~7月上旬

蛹 7月上旬~7月下旬

成虫 7月下旬~8月上旬

第 2代

(部分越冬)

卵 8月上旬~8月中旬

幼虫 8月中旬~9月中旬

越冬幼虫 8月中旬~翌年 4月下旬

蛹 9月上旬~9月下旬

成虫 9月中旬~10月上旬

表 B.10 幼虫历期(d)

世代 虫龄 1 2 3 4 5 6 7

第 1代历期 6~8 5~6 5~8 4~15 5~23 6~26

平均历期 7 5 6 6 8 15

第 2代历期 4~5 4~6 4~7 5~7 5~8 7~8

平均历期 5 4 5 6 7 8

注 1:第 1代卵平均历期为 11 d,幼虫平均历期为 47 d,蛹平均历期为 15 d,成虫寿命为 4 d~9 d。

注 2:第 2代卵平均历期为 7 d,幼虫平均历期为 35 d,成虫寿命为 6 d~9 d,第 2(越冬)代幼虫平均历期 255 d。

B.1.7 湖南省

LY/T 3030—2018

20

表 B.11 各虫态发生期(2代/年~3 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5月下旬~6月中旬

幼虫 5月下旬~7月中旬

蛹 7月中旬~8月上旬

成虫 7月下旬~8月中旬

第 2代

(部分越冬)

卵 7月下旬~8月中旬

幼虫 7月下旬~9月中旬

越冬幼虫 9月上旬~翌年 4月上旬

蛹 9月上旬~9月下旬

成虫 9月下旬~10月上旬

第 3(越冬)代

卵 9月下旬~10月上旬

越冬幼虫 10上旬~翌年 5月中旬

蛹 4月下旬~6月上旬

成虫 5月中旬~6月中旬

表 B.12 幼虫历期(d)

世代 虫龄 1 2 3 4 5 6 7

第 1代历期 6~8 5~6 5~8 4~15 5~23 6~26

平均历期 7 5 6 6 8 15

第 2代历期 4~5 4~6 4~7 5~7 5~8 7~8

平均历期 5 4 5 6 7 8

第 3代历期 6~10 8~20 7~24 142~157 7~26 7~14 10~22

平均历期 7 12 15 153 16 10 15

注 1:第 1代卵平均历期为 11 d,幼虫平均历期为 47 d,蛹平均历期为 15 d,成虫寿命为 4 d~9 d。

注 2:第 2代卵平均历期为 7 d,幼虫平均历期为 35 d,成虫寿命为 6 d~9 d,第 2(越冬)代幼虫平均历期 275 d。

注 3:第 3(越冬)代卵平均历期为 9 d,幼虫平均历期为 220 d,蛹平均历期为 21 d,成虫寿命为 5 d~10 d。

B.1.8 广东省

表 B.13 各虫态发生期(3代/年~4 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4月中旬~5月上旬

幼虫 4月中旬~6月上旬

蛹 5月中旬~6月上旬

成虫 5月下旬~6月上旬

第 2代

卵 5月下旬~6月上旬

幼虫 6月上旬~7月上旬

蛹 7月中旬~7月下旬

成虫 7月下旬~8月上旬

LY/T 3030—2018

21

第 3代

(部分越冬)

卵 7月下旬~8月上旬

幼虫 8月中旬~9月上旬

越冬幼虫(部分) 8月中旬~翌年 4月中旬

蛹 9月中旬~9月下旬

成虫 9月下旬~10月上旬

第 4(越冬)代

卵 9月下旬~10月上旬

幼虫 10月上旬~翌年 4月中旬

蛹 4月上旬~4月下旬

成虫 4月中旬~5月上旬

注 1:第 1代卵历期为 7 d~9 d,平均历期 8 d;幼虫历期为 38 d~59 d,平均历期 43 d;蛹历期为 10 d~12 d,

平均历期 11 d;成虫历期为 4 d~5 d。

注 2:第 2代卵平均历期为 6 d,幼虫平均历期为 45 d,蛹平均历期为 11 d,成虫历期为 5 d~6 d。

注 3:第 3代部分越冬,卵平均历期为 10 d,幼虫平均历期 46 d,越冬幼虫平均历期为 210 d,蛹平均历期为 12 d,

成虫历期为 5 d~7 d。

注 4:第 4代越冬,卵平均历期为 10 d,越冬幼虫平均历期为 191 d,蛹平均历期为 12 d,成虫历期为 5 d~6 d。

B.1.9 广西自治区

表 B.14 各虫态发生期(2代/年~4 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4月中旬~5月上旬

幼虫 4月下旬~5月上旬

蛹 5月上旬~6月中旬

成虫 5月下旬~6月下旬

第 2代

(部分越冬)

卵 5月下旬~7月上旬

幼虫 6月上旬~8月上旬

越冬幼虫 7月下旬~翌年 4月中旬

蛹 7月上旬~9月上旬

成虫 7月中旬~9月中旬

第 3代

(部分越冬)

卵 7月中旬~9月下旬

幼虫 7月下旬~10月下旬

越冬幼虫(部分) 9月中旬~翌年 4月中旬

蛹 9月中旬~9月下旬

成虫 10月上旬~10月中旬

第 4(越冬)代

卵 10月上旬~10月下旬

幼虫 10月中旬~翌年 3月下旬

蛹 翌年 4月上旬~4月中旬

成虫 翌年 4月中旬~4月下旬

LY/T 3030—2018

22

表 B.15 幼虫历期(d)

世代 虫龄 1 2 3 4 5 6

第 1代历期 4~7 7~11 6~12 5~9 6~11 6~12

平均历期 6 9 7 7 9 10

第 2代

(部分越冬)

历期 3~6 4~7 4~15 4~24 3~39 8~34

平均历期 4 5 6 8 18 21

第 3代

(部分越冬)

历期 3~6 4~7 4~15 4~24 3~39 8~34

平均历期 4 5 6 8 18 21

第 4(越冬)代历期 6~10 8~20 7~24 142~163 7~24 7~19

平均历期 7 12 15 153 16 13

注 1:第 1代卵平均历期为 7 d,幼虫平均历期为 53 d,蛹平均历期为 12 d,成虫寿命为 6 d~8 d。

注 2:第 2代卵平均历期为 7 d,幼虫平均历期为 85 d,蛹平均历期为 17 d,成虫寿命为 6 d~8 d。

注 3:第 3代卵平均历期为 7 d,幼虫平均历期为 85 d,蛹平均历期为 17 d,成虫寿命为 6 d~8 d。

注 4:第 4(越冬)代卵平均历期为 10 d,越冬幼虫平均历期为 233 d,蛹平均历期为 14 d,成虫寿命为 5 d~7 d。

B.1.10 海南省

表 B.16 各虫态发生期(5 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2月上旬~3月下旬

幼虫 2月中旬~5月中旬

蛹 4月中旬~5月下旬

成虫 4月下旬~6月上旬

第 2代

卵 4月下旬~6月中旬

幼虫 4月下旬~7月中旬

蛹 6月上旬~7月下旬

成虫 6月中旬~8月上旬

第 3代

卵 6月中旬~8月中旬

幼虫 7月上旬~8月下旬

蛹 8月上旬~9月上旬

成虫 8月中旬~9月中旬

第 4代

卵 8月中旬~9月中旬

幼虫 8月中旬~11月下旬

蛹 9月下旬~12月中旬

成虫 10月下旬~12月中旬

第 5(越冬)代

卵 10月下旬~12月下旬

幼虫 11月上旬~翌年 3月中旬

蛹 翌年 1月上旬~3月中旬

成虫 翌年 2月上旬~3月下旬

LY/T 3030—2018

23

表 B.17 幼虫历期(d)

世代 虫龄 1 2 3 4 5 6 7

第 1代历期 4~7 8~12 5~8 6~8 6~9 6~11 8~13

平均历期 6 9 7 7 8 10 11

第 2代历期 4~6 4~7 5~8 6~9 7~10 8~12

平均历期 5 6 7 8 9 10

第 3代

(部分越

冬)

历期 6~10 8~12 7~13 142~157 7~12 7~14

平均历期 7 10 11 153 10 11

第 4(越冬)

历期 6~10 8~12 7~13 142~157 7~12 7~14

平均历期 7 10 11 123 10 11

注 1:第 1代卵历期为 7 d~9 d,平均历期 8 d;幼虫历期为 50 d~63 d,平均历期 55 d;蛹历期为 11 d~12 d,

平均历期 10 d;成虫寿命为 3 d~4 d,平均历期 4 d。

注 2:第 2代卵历期为 5 d~7 d,平均历期 6 d;幼虫历期为 44 d~55 d,平均历期 49 d;蛹历期为 7 d~10 d,平

均历期 8 d;成虫寿命为 2 d~3 d,平均历期 3 d。

注 3:第 3代卵历期为 4 d~6 d,平均历期 5 d;幼虫历期为 35 d~40 d,平均历期 37 d;蛹历期为 7 d~9 d,平

均历期 8 d;成虫寿命为 2 d~3 d,平均历期 3 d。

注 4:第 4代卵历期为 4 d~8 d,平均历期 6 d;幼虫历期为 40 d~80 d,平均历期 59 d;蛹历期为 10 d~16 d,

平均历期 13 d;成虫寿命为 3 d~5 d,平均历期 4 d。

注 5:第 5代卵历期为 7 d~11 d,平均历期 9 d;幼虫历期为 80 d~112 d,平均历期 92 d;蛹历期为 13 d~24 d,

平均历期 16 d;成虫寿命为 3 d~5 d,平均历期 4 d。

B.1.11 四川省

表 B.18 各虫态发生期(2 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第 1代

卵 5月下旬~7月中旬

幼虫 6月上旬~9月上旬

蛹 8月上旬~9月中旬

成虫 8月中旬~9月下旬

第 2(越冬)代

卵 8月下旬~10月上旬

幼虫 9月上旬~翌年 5月下旬

蛹 4月下旬~6月下旬

成虫 5月中旬~7月上旬

注 1:第 1代卵平均历期为 9 d,幼虫平均历期为 42 d,蛹平均历期为 6 d,成虫寿命为 7 d~9 d。

注 2:第 2(越冬)代卵平均历期为 9 d,幼虫平均历期为 210 d,蛹平均历期为 7 d,成虫寿命为 6 d~9 d。

B.1.12 贵州省

LY/T 3030—2018

24

表 B.19 各虫态发生期(2 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1代跨年度

卵 6月中旬~8月中旬

幼虫 6月下旬~翌年 5月下旬

蛹 翌年 5月下旬~7月下旬

成虫 翌年 6月上旬~8月中旬

注:第1代卵平均历期为8 d,幼虫平均历期为270 d~300 d,蛹平均历期为10 d,成虫寿命为3 d~6 d。

B.1.13 陕西省秦巴山区

表 B.20 各虫态发生期(1 代/年)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越冬代

卵 6月中旬~8月上旬

幼虫 6月下旬~翌年 5月下旬

蛹 5月下旬~6月中旬

成虫 6月中旬~8月上旬

B.2 落叶松毛虫

表 B.21 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发生期

地点 虫态 发生期

1年 1代区

内蒙区(赤峰、乌兰察布)、吉林

省(除长白山外)、黑龙江省(南

部地区)、辽宁省、北京市、山东

省、山西省。

卵 7月上旬~8月中旬

幼虫 7月中旬~翌年 6月下旬

幼虫越冬期 10上旬~翌年 4月中旬

蛹 6月下旬~7月上旬

成虫 7月上旬~8月中旬

陕西省(秦岭南麓)

卵 6月中旬~7月中旬

幼虫 7月上旬~5月下旬

幼虫越冬期 10月下旬~翌年 3月中旬

蛹 5月下旬~6月中旬

成虫 6月中旬~7月中旬

2年 1代区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内蒙古大

兴安岭、吉林省(长白山)、新疆

区。

卵 6月中旬~7月下旬

幼虫 6月下旬~第 3年 5月下旬

幼虫越冬期 9月下旬~翌年 5月上旬

蛹 5月下旬~6月中旬

成虫 6月中旬~8月下旬

LY/T 3030—2018

25

表 B.22 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历期(d)

地点 历期

1年 1

代区

内蒙古大兴安岭

虫龄 1 2 3 4 5 6 7 计

平均历期 9 11 30 28 20 32 26 156

幼虫平均历期 156 d(不包括越冬期)。越冬幼虫上树~化蛹 76 d,初孵幼虫~下树 80

d,蛹~成虫 22 d,成虫~卵 2 d,卵~幼虫 l0 d。

辽宁省(建平)幼虫平均历期 127 d(不包括越冬期)。越冬幼虫上树~化蛹 53 d,初孵幼虫~下树 74

d,蛹~成虫 21 d,成虫~产卵 2 d,卵~幼虫 11 d。

黑龙江省(尚志)幼虫平均历期 130 d(不包括越冬期)。越冬幼虫上树~化蛹 71 d,初孵幼虫~下树 59 d,

蛹~成虫 25 d,成虫~产卵 2 d,卵~幼虫 11 d。

吉林省(东辽)幼虫平均历期 127 d(不包括越冬期)。越冬幼虫上树~化蛹 58 d,初孵幼虫~下树 69

d,蛹~成虫 22 d,成虫~产卵 5 d,卵~幼虫 10 d。

2年 1

代区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

古大兴安岭、吉林

(长白山)、新疆阿

尔泰

虫龄 1 2 3 4 5 6 7 8 9 计

平均历期 14 18 42 38 40 40 34 33 32 291

幼虫平均历期 291 d,第 1年初孵幼虫~下树 90 d,第 2年越冬幼虫上树~下树 150 d,

第 3年上树~蛹 70 d,蛹~成虫 20 d,成虫~卵 2 d,卵~幼虫 12 d。

B.3 油松毛虫

表 B.23 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发生期

地点 虫态 发生期

辽宁省

(阜新)

卵 7月下旬~8月中旬

幼虫 8月中旬~翌年 7月上旬

蛹 6月下旬~7月上旬

成虫 7月中旬~8月上旬

辽宁省

(凌源)

卵 7月上旬~8月下旬

幼虫 8月初~翌年 7月下旬

蛹 6月上旬~7月末

成虫 7月初~8月中旬

河北省

(承德)

卵 7月上旬~8月中旬

幼虫 8月上旬~翌年 7月上旬

蛹 6月下旬~7月上旬

成虫 7月初~8月中旬

河北省

(太行山)

卵 7月初~8月上旬

幼虫 7月上旬~翌年 6月下旬

蛹 5月中旬~7月下旬

成虫 6月底~8月上旬

北京市

(密云县)

卵 7月下旬~8月下旬

幼虫 8月上旬~翌年 7月上旬

蛹 6月下旬~7月下旬

LY/T 3030—2018

26

成虫 7月中旬~8月中旬

山西省

(灵丘、阳城)

卵 7月中旬~7月下旬

幼虫 8月上旬~翌年 6月上旬

蛹 6月中旬~6月下旬

成虫 7月上旬~7月下旬

陕西省

(洛南)

卵 7月中旬~8月中旬

幼虫 8月下旬~翌年 6月下旬

蛹 6月下旬~-7月中旬

成虫 7月中旬~8月上中旬

甘肃省

(成县)

卵 8月上旬~9月上旬

幼虫 8月下旬~翌年 6月中旬

蛹 6月中旬~7月中旬

成虫 7月下旬~8月中旬

山东省

(荣成)

卵 8月中旬~8月下旬

幼虫 9月中旬~-翌年 4月中旬

蛹 8月上旬~8月中旬

成虫 8月中旬~8月下旬

山东省

(沂水)

卵 7月下旬~8月中旬

幼虫 7月下旬~翌年 7月中旬

蛹 7月中旬~7月下旬

成虫 7月下旬~8月上旬

蛹 9月中旬

成虫 10月上旬

表 B.24 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历期(d)

地点 历期

辽宁省

(凌源)

虫龄 1 2 3 4 5 6 7 8

历期 4~5 10~13 10~14156~

17518~25 19~24 19~25 22~25

平均历期 4 11 12 161 20 21 21 23

卵期 9 d~12 d,平均 10 d。幼虫期 278 d。蛹期 20 d~25 d,平均 22 d。成虫期:雌虫 5 d~8 d,

平均 6 d;雄虫 4 d~7 d,平均 5 d。

河北省

(平山)卵期平均 9.2 d,幼虫期平均 159.2 d,蛹期平均 28.4 d,成虫期平均 3.5 d。

山东省

(荣县)幼虫期平均 115 d,蛹期 14 d~18 d,平均 16 d,成虫期 4 d~11 d,平均 8 d。

北京市

(密云)卵历期平均 9 d,幼虫历期平均 210 d,蛹期 16 d~28 d,平均 22 d,成虫期 21 d。

B.4 赤松毛虫

LY/T 3030—2018

27

表 B.25 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发生期

地点 虫态 发生期

山东半岛

卵 7月下旬~8月中旬

幼虫 8月中旬~翌年 7月上旬

幼虫越冬期 10月下旬~翌年 3月上旬

蛹 7月中旬~7月下旬

成虫 7月下旬~8月中旬

山东中南部

卵 7月上旬~8月上旬

幼虫 7月中旬~翌年 6月中旬

幼虫越冬期 10月上旬~翌年 3月上旬

蛹 6月下旬~7月上旬

成虫 7月上旬~8月上旬

河北省

卵 7月中旬~8月中旬

幼虫 7月下旬~翌年 6月中旬

幼虫越冬期 10月上旬~翌年 3月中旬

蛹 6月下旬~7月中旬

成虫 7月中旬~8月中旬

辽宁省

卵 7月中旬~8月上旬

幼虫 7月下旬~翌年 7月上旬

幼虫越冬期 11月上旬~翌年 3月中旬

蛹 7月上旬~7月下旬

成虫 7月中旬~8月上旬

表 B.26 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历期(d)

地点 历期

山东省

虫 龄 1 2 3 4 5 6 7 8 9

平均历期 8 14 15 23 26 23 18 15 21

幼虫平均历期(不包括越冬期)163 d,卵平均历期8 d,蛹平均历期20 d,成虫平均历期7 d。

辽宁省

虫 龄 1 2 3 4 5 6 7 8 9

平均历期 6 9 9 18 36 16 18 23 25

幼虫平均历期(不包括越冬期)160 d,卵平均历期8 d,蛹平均历期为20 d,成虫平均历期6 d。

B.5 云南松毛虫

LY/T 3030—2018

28

表 B.27 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发生期

地点 虫态 发生期

贵州省

卵 9月上旬~翌年 3月

幼虫 3月上中旬~7月下旬

蛹 7月上旬~9月上旬

成虫 8月中下旬~9月下旬

湖北省

(恩施)

卵 9月上旬~翌年 5月

幼虫 4月中旬~7月下旬

蛹 7月下旬~9月中旬

成虫 9月上旬~10中旬

四川省

(梓潼)

卵 9月上中旬~翌年 4月上旬

幼虫 2月上旬~7月下旬

蛹 7月上旬~10月上旬

成虫 9月上旬~10月中旬

福建省

(闽东)

卵 9月中旬~翌年 1月下旬

幼虫 1月下旬~8月上旬

蛹 7月上旬~8月上旬

成虫 9月中旬~10上旬

福建省

(闽南)

卵 9月中旬~翌年 2月下旬

幼虫 2月下旬-9月中旬

蛹 8月上旬~10月中旬

成虫 9月中旬~10下旬

浙江省

(遂昌)

卵 8月中旬~翌年 1月下旬

幼虫 3月中旬~8月下旬

蛹 7月下旬~8月下旬

成虫 8月中旬~10月上旬

云南省

(腾冲)

卵 9月中旬~翌年 4月中旬

幼虫 3月下旬~9月上旬

蛹 7月中旬~10月中旬

成虫 9月上旬~10下旬

表 B.28 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历期

地点 期距(d)

福建省

(闽东)

虫龄 1 2 3 4 5 6 7

期距 27~38 11~43 10~27 12~18 7~30 15~30 20~45

平均历期 32 21 17 15 16 26 36

幼虫期 163 d,卵期 106 d,蛹期 64 d~79 d,平均 70 d,成虫寿命平均 7 d~9 d。

云南省

(腾冲)

虫龄 1 2 3 4 5 6 7

期距 14~18 13~19 9~19 7~39 9~49 24~49 28~79

平均历期 16 15 15 19 25 38 51

LY/T 3030—2018

29

卵期 192 d~222 d,平均 202 d;幼虫期 153 d~197 d,平均 179 d;茧期 4 d~9 d,平均 7 d ;蛹期

33 d~49 d,平均 43 d; 成虫期 4 d~18 d,平均历期 8.7 d。其中,雌虫 4 d~18 d,平均 10.7 d,雄

虫 5 d~11 d,平均 8.3 d。

湖北省

(恩施)

虫龄 1 2 3 4 5 6 7

期距 6~8 7~9 8~12 9~16 10~20 20~26 25~35

平均历期 7 8 10 12 15 21 29

卵期 190 d~225 d,平均 210 d;幼虫期 90 d~110 d,平均 100 d;茧期 4 d~9 d,平均 7 d;蛹期 32 d~48 d,平均 40 d;成虫期 4 d~16 d,平均历期 8 d。其中,雌虫 4 d~18 d,平均 10 d,雄虫 5 d~10 d,

平均 8 d。

B.6 思茅松毛虫

表 B.29 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发生期(1 代/年)

地点 虫态 发生期

贵州省

卵 7月下旬~9月中旬

幼虫 8月上中旬~翌年 7月下旬(11月下旬开始越冬)

蛹 6月下旬~8月中旬

成虫 7月上旬~8月下旬

浙江省

(瑞安)

卵 8月上旬~8月下旬

幼虫 8月上旬~翌年 8月(11月上旬开始越冬)

蛹 7月上旬~8月中旬

成虫 7月下旬~8月中旬

湖南省

(浏阳)

卵 7月下旬~9月上旬

幼虫 8月上旬~翌年 6月下旬(11月开始越冬)

蛹 6月中旬~8月上旬

成虫 7月中旬~8月下旬

云南省

(䘵丰)

卵 6月上旬~7月中旬

幼虫 6月中旬~翌年 6月下旬(11月中旬开始越冬)

蛹 5月上旬~6月下旬

成虫 6月上旬~7月中旬

表 B.30 各虫态发生期(2 代/年)

地点 世代 虫态 发生时期

云南省

(思茅)

越冬代

幼虫 10月下旬~翌年 5月上旬

蛹 5月上旬~6月中旬

成虫 5月下旬~7月上旬

第 1代

卵 6月上旬~7月中旬

幼虫 6月下旬~9月中旬

蛹 9月上旬~10月中旬

成虫 10月上旬~11下旬

福建省 越冬代 幼虫 1月~5月中旬

LY/T 3030—2018

30

(南平) 蛹 4月下旬~6月中旬

成虫 5月下旬~6月下旬

第 1代

卵 5月中旬~7月上旬

幼虫 6月上旬~9月下旬

蛹 8月下旬~10月上旬

成虫 9月下旬~10月中旬

第 2代

(越冬代)

卵 9月下旬~10下旬

幼虫 11月下旬~翌年 5月中旬(11月下旬开始越冬)

江西省

(上饶)

越冬代

幼虫 3月上旬~6月中旬

蛹 5月上旬~6月下旬

成虫 5月下旬~7月上旬

第 1代

卵 5月下旬~7月上旬

幼虫 6月上旬~8月下旬

蛹 7月下旬~9月上旬

成虫 8月中旬—9月中旬

第 2代

(越冬代)

卵 8月中旬~9月中旬

幼虫 8月下旬~翌年 6月中旬(11月中旬开始越冬)

浙江省

(开化)

越冬代

幼虫 3月中旬~6月中旬

蛹 5月上旬~6月下旬

成虫 5月下旬~7月上旬

第 1代

卵 5月下旬~7月上旬

幼虫 6月上旬~8月下旬

蛹 7月下旬~9月上旬

成虫 8月中旬~9月中旬

第 2代

(越冬代)

卵 8月中旬~9月中旬

幼虫 8月下旬~翌年 6月中旬(11月下旬开始越冬)

表 B.31 主要发生区各虫态历期

地点 期距(d)

湖南省

(浏阳)

虫龄 1 2 3 4 5 6 7

平均历期 8 21 196 31 20 14 12

幼虫平均历期 302 d,卵平历期 6 d~10 d,蛹历期为 38 d~44 d。

云南省

(䘵丰)

虫龄 1 2 3 4 5 6 7

平均历期 16 37 38 169 24 17 25

卵平均历期 5 d,幼虫平均历期 325 d,茧平均历期 7 d,蛹平均历期 28 d。

云南省

(景东 1年

2代区)

虫龄 1 2 3 4 5 6 7 8

历期第 1代 6~12 7~13 8~12 8~22 9~15 9~21 13~19 11~15

平均 8.38 10.19 9.74 12.03 11.05 12.60 14.42 13

卵期 8 d~12 d,平均 9.28 d;幼虫期 74 d~111 d,平均 91.41 d;茧期 3 d~16 d,平均 4.6 d;蛹

期 21 d~24 d,平均 22.7 d;成虫期:雌成虫 8 d~13 d,平均 9.75 d;雄虫 3 d~11 d,平均 7.16 d。

LY/T 3030—2018

31

C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松毛虫危害(灾情)监测调查表

表 C.1 松毛虫危害(灾情)监测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线路编号:

小班名称(号)小班面积

(hm2)

灾情失叶率(%) 虫口密度(头/株)

灾害程度

有 □ 无□ 轻□ 中□ 重□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表 C.2 松毛虫危害(灾情)监测调查汇总表

单位 危害种类灾害发生面积(hm2)

未发生 轻度 中度 重度

合计

注:发生面积合计计算公式

式中:

S——不同程度灾害发生面积合计;

Si——该危害程度调查小班面积;

Sd——所有调查小班面积;

Ss——同类型所有寄主面积。

汇总人: 汇总时间: 年 月 日

LY/T 3030—2018

32

D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松毛虫林间虫情调查方法

D.1 阻隔法

D.1.1 适用对象

有上下树危害和越冬习性的松毛虫幼虫。

D.1.2 调查工具

塑料布、胶带。

D.1.3 标准株设置

在标准地内随机选择20株树设为标准株。

D.1.4 操作步骤

D.1.4.1 越冬幼虫下树

D.1.4.1.1 在标准株胸高处,用塑料布缠绕成塑料碗状,下部缠紧,阻隔幼虫下树。

D.1.4.1.2 每天定时检查记录塑料碗内的幼虫数量并清空,直至连续三天没有监测到幼虫下树为止。

D.1.4.2 越冬幼虫上树

D.1.4.2.1 在标准株胸高处,用塑料布缠绕成塑料裙状,上部缠紧,阻隔幼虫上树。

D.1.4.2.2 每天定时检查记录塑料裙内的幼虫数量并清空,直至连续三天没有监测到幼虫上树为止。

D.2 振落法

D.2.1 适用对象

适用于胸径在15 cm以下的林木。

D.2.2 调查工具

振落工具、塑料布。

D.2.3 标准株设置

同D.1.3。

D.2.4 操作步骤

D.2.4.1 在树冠投影范围地面上铺放塑料布。

D.2.4.2 采用工具振荡树干,将幼虫振荡至塑料布上。

LY/T 3030—2018

33

D.3 标准枝法

D.3.1 适用对象

适用于冠幅较大的林木。

D.3.2 工具

高枝剪、望远镜、白布。

D.3.3 标准株设置

同D.1.3。

D.3.4 操作步骤

D.3.4.1 选择适合的标准枝将其剪下,放置在白布上,或用高清晰望远镜观察标准枝上幼虫数量。

D.3.4.2 统计标准枝上的虫口数量。

D.4 直查法

D.4.1 适用对象

适用于树冠低矮的小树或树高不超过6 m的林木。

D.4.2 工具

放大镜、望远镜。

D.4.3 标准株设置

同D.1.3。

D.4.4 操作步骤

在标准株上直接清点幼虫数量。

D.5 虫粪观察法

D.5.1 适用对象

适用于难以剪取枝条的高大树木。

D.5.2 标准株设置

同D.1.3。

D.5.3 操作步骤

D.5.3.1 在标准株树冠投影范围的地面上、蜘蛛网、杂灌叶片上观察其是否有新鲜虫粪粒。

D.5.3.2 统计有虫株数。

LY/T 3030—2018

34

D.6 剥撬皮法

D.6.1 适用对象

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越冬幼虫。

D.6.2 工具

小刀、镊子。

D.6.3 标准株设置

同D.1.3。

D.6.4 操作步骤

将标准株1.0 m~1.5 m高度的树干翘皮剥开,统计该区分段上的幼虫数量。

D.7 诱集法

D.7.1 适用对象

成虫。

D.7.2 工具

诱虫灯,诱捕器、诱芯。

D.7.3 诱捕点设置

D.7.3.1 灯诱

参照LY/T 1915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执行。

D.7.3.2 性诱

每个标准地内按三角形布设3个诱捕器。

D.8 操作步骤

D.8.1.1 于成虫羽化前5 d~10 d设灯,每晚19:00~22:00开灯,至连续3 d诱不到成虫为终止期。

D.8.1.2 于成虫羽化前5 d~10 d,将诱捕器悬挂在距地面1.5 m~2 m的树枝上。至连续3 d诱不到成

虫为终止期。

LY/T 3030—2018

35

表 D.1 松毛虫幼虫虫口密度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县 乡(镇)场 村

样地号: 样地地理坐标: 样地面积(hm2):

虫种: 世代:

样株号 虫口数量(条)

1

20

平均虫口密度(条/株) 有虫株率(%) 发生程度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表 D.2 松毛虫幼虫虫口密度调查汇总表

汇总单位: 虫种:

样地号 样地面积虫口密度

(条/株)

有虫株率

(%)发生程度

轻□ 中□ 重□

轻□ 中□ 重□

轻□ 中□ 重□

合计

轻度 中度 重度

面积 占比 面积 占比 面积 占比

汇总人: 汇总时间: 年 月 日

LY/T 3030—2018

36

表 D.3 松毛虫成虫调查表(灯诱□ 性诱□)

诱捕地点: 县 乡(镇)场 村

诱捕点地理坐标: 虫种: 世代 :

诱虫灯(诱捕器)编号:

诱虫日期

(月、日)

诱虫数(头) 日诱捕诱捕

率%天气状况

雌 雄 合计 累计

总诱捕数 总雌虫数 总雄虫数 雌性比(%)

始见期 始盛期 高峰期 盛末期 结束期

注 1:合计,为当日灯诱的雌虫、雄虫相加的数量或性诱的雄虫数量。

注 2:累计,为诱捕始日起,逐日诱捕量的累加值。即:第 1天的诱捕量合计与累计相同;第 2天的累计则为第

2天的合计与第 1天的合计相加值;第 3天的累计为第 3天的合计与第 2天的累计相加值。以此类推,直

至成虫期结束。

注 3:日诱捕率,为当日累计诱捕数/总诱捕数×100%。第一次诱到成虫的日期为始见期;诱捕率 16%为始盛期;

诱捕率 50%为高峰期;诱捕率 84%为盛末期;最后一次诱到的日期为结束期。一个测报点同时设多个诱虫

灯(诱捕器),则分别以最早和最晚诱捕到成虫的日期确定为本区域成虫的始见期和结束期。

注 4:雌性比,为总雌虫数/总诱捕数×100%。

调查人:

LY/T 3030—2018

37

EE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松毛虫趋势预测方法

E.1 发生期预测

E.1.1 期距法

根据松毛虫林间实际发育进度,结合当时或往后一定时期内气候资料得出的发育历期,推算将来某

一发育阶段的发生期。

E.1.1.1 预测流程

E.1.1.1.1 通过长期林间监测调查和历史资料积累,建立一套松毛虫不同条件下的各发育阶段历期表。

E.1.1.1.2 林间调查获得松毛虫实时发育进度。综合当时或往后一定时期内气象因素,对照不同条件

下各发育阶段历期表,推测未来松毛虫某一发育阶段出现的时期。

E.1.1.2 期距预测式

期距预测式见式(E.1):

)( Xii SXHF ………………………………………………(E.1)

式中:

F —松毛虫某发育阶段预计出现日期;

iH —实际观测到的松毛虫实时发育阶段出现日期;

iX —实际观测到的松毛虫实时发育阶段至预测目标发育阶段的理论期距值;

XS ——理论期距的标准差。

E.1.2 有效积温预测法

根据松毛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须从外界摄取固定量的热量推测未来某一发育阶段出现期。

E.1.2.1 预测流程

E.1.2.1.1 通过温度与发育实验,获取松毛虫发育起点温度和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有效积温。

E.1.2.1.2 根据当地同期平均气温,结合未来一段时期气温预报,建立发生期预测式。

E.1.2.1.3 检验预测式,决定系数>0.8,P值>0.05。

E.1.2.2 有效积温预测式

有效积温预测式见式(E.2):

CTKN

………………………………………………(E.2)

LY/T 3030—2018

38

式中:

N——发育历期,单位为d;K——有效积温,单位为℃;

T——日平均温度,单位为℃;

C——发育起点温度,单位℃。

E.1.3 物候法

利用其它生物稳定、易辨别的生长发育特点作为松毛虫发生期的预测指标。

E.1.3.1 预测流程

通过连续多年系统观察并排除偶然性因素,建立当地松毛虫某一发育阶段出现期和此前出现的较为

明显的物候间的联系,并测定两者间的期距。

E.1.3.2 物候预测式

物候预测式见式(E.3):

NWF ……………………………………………(E.3)式中:

F——松毛虫某一发育阶段出现期;

W——物候出现期;

N——期距。

E.2 发生程度及面积预测

E.2.1 有效虫口基数法

E.2.1.1 根据上一代有效虫口基数、生殖力和存活率推算其下一代的发生量。

E.2.1.2 常用的发生量短期预测式见式(E.4):

)1()1(0 Mdfm

fePP i

……………………………………(E.4)

式中:

P ——预测发生量;

0P——调查获取的当前虫口基数;

e——平均每雌产卵量;

fmf

——雌雄性比( f 为雌,m为雄);

——连乘符号;

id ——从调查虫态到预测虫态所经历的各虫态的死亡率;

M ——迁移率(对无迁徙习性或无明显迁入、迁出的,M 可忽略)。

LY/T 3030—2018

39

E.2.2 经验指数法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得到某种松毛虫发生危害与其它生物、气候因子的关系指标值,判别松毛

虫发生量。常用的经验指数有温雨系数( eQ )和温湿系数( wQ )。

温雨系数见式(E.5)、温湿系数见式(E.6):

)( CT

PMQe ………………………………………………(E.5)

CTRHQw

………………………………………………(E.6)

式中:

M ——月或旬总降雨量(mm);

P——发育起点温度C以下期间的降雨量(mm);

T ——月或旬平均温度(℃);

C——发育起点温度(℃);

RH ——月或旬平均相对湿度(%)。

E.2.3 数理统计法

E.2.3.1 数据收集整理

对松毛虫发生调查数据和收集的相关气象等环境因素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建立待测因子库。

E.2.3.2 筛选关键影响因子

对自动和手工初步筛选的相关气象等影响因子,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再次筛选,从中找出对松毛

虫发生影响最为显著的关键因子。

E.2.3.3 建立预测模型

利用相关回归、多元统计分析、模糊聚类或灰色系统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建立松毛虫发生数据与关

键因子的相关数学模型,并进行验证。

E.2.3.4 模型预测

将实际调查到的关键因子数值,带入模型预测松毛虫发生情况。

LY/T 3030—2018

40

参 考 文 献

[1] 萧刚柔主编.中国森林昆虫[M](第 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2] 候陶谦.中国松毛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 陈昌洁,谢祖英.思茅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62(2).[4] 许国莲.云南省云南松毛虫研究进展[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3).[5] 江叶钦,张亚坤,陈文杰.云南松毛虫的防治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9(1).[6] 柴守权,许国莲等.云南松毛虫发生期与危害程度预测预报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17(2).[7] 尹安亮,钏润芳,许国莲,等.云南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4).[8] 刘湘早.云南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治理[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26(3).[9] 赵仁友,徐真旺,罗松根,等.云南松毛虫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1).[10] 张潮巨.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2002,11(2).[11] 许国莲,柴守权,谢开立.禄丰县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2002(1).[12] 李任波,柴守权等.思茅松毛虫发生期预测预报研究初报[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4).[13] 李必华.山东省油松毛虫发生规律的初步调查研究[J].昆虫学报,1959(4).[14] 王小军.油松毛虫测报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中国森林病虫,2006(1).[15] 王嘉夫,阿尔山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16] 李莉,孟焕文,孙旭.落叶松毛虫生物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2,23(1).[17] 刘宽余,孟庆繁等.大兴安岭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4(2).[18] 陈宏伟,胡远满等.我国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综合研究进[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1).[19] 邹莉,张国权,黄建伟.东北地区落叶松毛虫综合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9).[20] 林庆源,林际朗,王礼金,等.福建省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0.10(4).[21] 夏北成,汤鑑球.广东省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的研究[J].生态科学,1992(1).[22] 刘光华,古德祥,浦蛰龙.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5(1).[23] 徐怀浩,马新城,刘建新,等.秦巴山区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1992(2).[24] 苏文晶.安溪县马尾松毛虫生活史及无公害防治效果分析[J].绿色科技,2015(2).[25] 张国庆.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与防治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26] 柴希民.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5,15(1).[27] 葛庆杰,刘合盛等.宁溧山区松毛虫生物学特性与为害量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6(3).[28] 庞正轰.马尾松毛虫灾害预测预报综合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29] 宋雄刚.油松毛虫发生林分因子分析及气候情景模式下的灾害趋势预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院,2015.[30] 唐伟强.浙江省新昌县马尾松毛虫地上结茧情况[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8(02).[31] 于跃.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6.[32] 岳书奎,王志英,黄玉清,等.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天敌[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04):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