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版编辑 梁惠琴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015 8 6 中国电力建设报 综合新闻 43 岁的范开平把自己关在一间屋 子里嚎啕大哭。 这是 2014 8 10 日上午 11 时许。 就在此前的 11 时正,水电十四局曲 靖分公司经理范开平带着弟兄们用 2.4 吨炸药将位于牛栏江的红石岩水电站调 压井施工支洞直径达 1.8 米的钢管法兰 盘堵头炸开,使得水头高达 70 多米,蓄 水量多达 2.6 亿立方米的红石岩堰塞湖 溃决的可能性极大降低。 “不是因为辛劳,不是因为悲伤,不 是因为高兴,也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 想释放郁积在心里的压力,我当时快崩 溃了。” 2015 7 25 日上午,周六,在水 电十四局办公大楼 11 楼的党委工作部 办公室里,每每言及 2014 年鲁甸“8·03地震抢险救援,范开平总是语调低沉迟 缓,眼圈泛红,“当时释放的唯一方式就 是哭,放声痛哭。” 他哭的时候,在场的十四局担纲抢 险总指挥的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的王曙 平同样心情复杂而恻然, “我进了那间房 子,去宽慰他。” 2014 8 3 16 30 分,云南省 鲁甸县龙头山镇发生 6.5 级地震。 截至 8 8 15 时,地震共造成 617 人死亡, 112 人失踪, 3143 人受伤。 这场地震,直接造成的危害后果主 要有两个: 一个是震中龙头山镇大量民房倒 塌,死伤累累。另一个就是地震导致金 沙江支流牛栏江两岸多处山体垮塌,阻 断滔滔江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红石岩 堰塞湖。 8 9 日,堰塞湖已经蓄水 2.6 亿 立方米,对下游的 3 万多居民,两座水电 站和几座公路桥梁以及大量农田构成了 极大的威胁。 不割掉这个“肿瘤”,次生灾害无可 避免。 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决定利用修建水 电站时的施工支洞,从湖底将湖“捅”开。 灾难发生后,素来在各种灾害抢险 救援中表现优异的水电十四局被云南省 政府紧急调遣奔赴鲁甸抢险,当时公司 总经理洪坤在厄瓜多尔出差,公司党委 书记兼副总经理王曙平以及副总经理黄 刚等领导带着抢险救灾先锋队和设备于 8 4 日到达灾害发生地,参与救援。 从此以后直到 8 15 日,王曙平都 坚守在第一线。 领受了“穿刺堰塞湖”的艰巨重任后, 王曙平又急调曲靖分公司经理范开平率 队前来扮演“穿刺堰塞湖”的“钢针”角色。 “根据我们的施工经验,当时判断这 个电站建设时应该留有一个施工支洞,找 到这个支洞,用炸药将支洞堵头炸开,水 就可利用这个支洞泄出。”现任十四局曲 靖分公司红石岩工程项目部常务副经理、 2014 年“8·03”地震抢险队员马红钧说。 一番周折后,洞子和堵头找到了,这 是一个直径为 180 厘米的钢管,尽头用 厚达 6 厘米的钢板蒙盖,钢板用螺钉固 定。堵头一找到,爆破方案就确定了, “确定 8 9 日将堵头炸开,尽早泄出堰 塞湖的水。” “当时经测算,炸开这个堵头需要炸 2.4 吨,”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刘松说。 因交通中断,炸药未按时运到, 8 10 日上午 10 时, 2.4 吨炸药被职工背进 洞子,安放固定好。 当时参与固定炸药、现任曲靖分公 司红石岩工程项目部副经理刘正说, “在 压力作用下,钢管蒙头不时发出声响,螺 栓疑似到了临界状态,情况十分危险! 钢管从混凝土外露 70 公分,太短了,我们 要透过压力水幕,将 2000 多米导爆索一 圈一圈地紧紧缠绕在钢管外侧,将 2400 公斤乳化炸药堆码在钢管四周,就必须 忍受压力水幕在身体上切割……” 11 时,一声巨响,大地震颤,须臾之 间,昔日的施工支洞此时宛如一门水炮, 将一柱洪流喷射到牛栏江的对岸,水花 四溅,声震峡谷。 “这个堵头一炸开,泄水流量每秒达 到至少 80 立方米,通过它所释放的水量 和进入牛栏江的水量相等,堰塞湖的水 位再也没有上升过,对堰塞湖体的威胁 大大减弱。”马红钧说。 “炸开堵头,我们以为可以走了,”马 红钧说, “我们开始收拾行李,这时,接到 一个电话,上级要求我们用 20 天再打一 个洞子,把湖水彻底排空。” 指挥部决定在低于堰塞湖水平面 70 多米的红石岩另一侧牛栏江边,向山 体内部开凿一个高和宽同为 7.5 ×7.5 米,长 287 米的应急泄洪洞,然后把它和 电站原有的引水隧洞贯通,以泄空湖水。 这就是说,要再度“穿刺堰塞湖”。 “这个 7.5 ×7.5 米断面的洞子,长 287 米,正常情况至少要 3 个月才能打 通,现在要我们 20 天打通,怎么可能?”范 开平说, “而且当时什么设备都没有,有的 要从外地调,有的要现买。空压机我叫人 从深圳买美国进口的, ‘快递’来鲁甸。” 8 12 日,应急泄流洞洞口正式开 凿。从 8 12 日开工,直到 9 月下旬之 前,洞子总体上一直打得很顺利,但距终 点还有 7 米时,出现状况了。 马红钧说,“9 24 日早上 7 点我去 看,洞子塌了约 7 米,而且顶部还在不停 地掉泥土。” 马红钧向已返回重庆施工工地的范 开平作汇报,范开平连夜从重庆开车奔 回泄流洞施工现场,亲自进洞察看。 “洞子随时会崩,我要马红均把所有 人员和设备撤出,然后停工两天,请岩土 工程和爆破方面的专家来看现场,进行了 一次论证,专家会诊后产生了一个新方 案,要我们在现场停止掘进,浇一个 15 厚的堵头,将洞子封堵住,退后 20 米,从 旁边打一个岔洞去连接电站引水隧洞。” 堵头浇好后,接着按计划开凿岔洞。 就在此时, 10 3 14 28 分, 6 年前汶川地震的同一时刻,又发生了一 次余震,突然,岩层在水流巨大压力下崩 坍了,巨大的水流将岩层冲淘为空腔,快 速漫涌出来。 “我被一个电话救了命,我当时约好 和人通话,”马红钧说,“洞子里没信号, 我就出洞来打,电话尚未拨通,看到洞子 里排水沟的水明显增加,我就赶紧往里 跑,洞里还有 23 个人在作业,我想招呼 他们赶紧出去。” 一会儿人和施工设备都被大水裹 挟,被冲刷出来。“我被冲到洞口才站稳, 这时看到两个工人被冲出来,我抓住了 一个,另一个眼睁睁看着他被冲走。”马 红钧回忆道,“当时洞里有一辆重达 50 多吨的水泥罐车也被冲出 100 多米,冲 到洞口车熄火停了,有五六个工人抓住 罐车,算是捡回一条命。” “后来罐车还是被冲走,滚到牛栏江 里,水泥罐与车体分离,罐子漂浮在江面, 车子则连个踪影都找不着,”刘政说, “仅 设备器材,我们直接损失了2000 多万元。” 清点人数,连马红钧在内, 24 个人, 只剩 18 人,有 6 个人不见了。 6 个工人是郑建林、龚有祥、颜卫 国、钟玉富、王艳华、朱有付。 15 时许,马红钧电话向上级报告涌 水事故及其所造成的灾情,“经过 10 天搜救, 10 17 日在新大桥回水湾江面 漂浮的垃圾中找到了龚有祥。” 2015 4 7 日,在下游天花板电 站库区江边树林里找到郑建林,其余 4 人至今下落不明。 在十四局付出惨重代价之后, 10 4 14 50 分,马红钧接到一个电话报 称,堰塞湖水已排空。 据事后技术专家的会诊,对涌水事 故作出了专业判断,结论是:“参建各方 严格执行标准且规范设计施工,险情的 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抗力。” 红石岩堰塞湖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这个堰塞湖来去匆匆,地球人都知 道它如何来,却鲜有人知道它如何去, 2.6 亿立方米的湖水被泄空,社会上没人 知道是十四局的职工冒死犯难所为,人 们只知道“激战”堰塞湖,另有其人。 “地震发生后,别人都在往外撤,我 们却在往里走。堰塞湖上一呆就是几十 天!”一位突出队员朴实无华的话语,不 经意间展现了中国电建人为国分忧、勇 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50 多个昼夜,在举国关注的红石岩堰 塞湖,这支英勇的队伍置生死于度外,在 应急泄流洞施工中与灾害展开殊死搏斗, 保证了堰塞湖下游沿岸3 万多群众的生命 财产安全,用中国电建人的勇于担当、英 勇顽强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壮歌! 云南省委、省政府向中国电建集团 发来感谢信,对公司有力支援抗震救灾 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信说, 8 3 日,云南省昭通市 鲁甸县发生 6.5 级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在灾区群众 遭受不幸之时,中国电建集团心想灾区、 情系灾民,及时向云南省发来慰问电,并 捐款 1000 万元,派出救灾队伍,有力支 援了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极大地鼓舞 了灾区干部群众。红石岩堰塞湖不仅将 成为地震灾区重建史上的一项创举,更 将成为造福地方、造福百姓的惠民工 程。云南省委、省政府代表灾区干部群 众及全省 4600 多万各族人民,向中国电 建集团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这支队伍,无愧“中国电建人”称号。 “夜秘密地把花开放了,却让那白日 去领受谢词。” 印度文豪泰戈尔这句诗,此情此景 咀嚼,令人鼻腔发酸。 牛栏江记得 ——缅怀鲁甸地震抢险救灾中献出生命的 6 位英雄 本报记者 冉路超 走进长沙洋湖生态新城水电八局 蓝天保障房二期项目建设工地,装配 式住宅施工现场干净整洁,每栋在建 的高楼边,主要建筑设备就是一台高 高的塔吊。在一部高约 60 米的塔机操 作室里,一名年轻的塔吊司机回眸一 笑,黝黑的脸庞露出洁白的牙齿。在 高空里,笑容是那么的灿烂。 他叫张丰,今年 22 岁,湖南益阳 人。19 岁高中毕业那年,他背着行囊 离开家乡,只身来到深圳一家数控机 床厂打工。去年,张丰接触学习到塔 机操作后,就爱上这个能与蓝天更为 亲近的行业,并通过考核取得了塔机 特种作业操作证。去年 12 月,受聘于 衡阳某设备租赁公司的张丰,随同塔 机设备来到蓝天保障房二期项目工 作,开始了他追逐蓝天的旅程。 操作塔机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儿”, 而且还是一个高危工种。别人上下班走 马路,张丰上下班则像过“鬼门关”。他 操作的塔机是没有载人电梯的,要爬上 60 多米高(目前塔身高度60 余米,随着建 筑物的不断升高,最终要达到100 余米的 高度)的狭小垂直竖梯才能到达驾驶室, 单程大约有200 余级爬梯,每天要爬上爬 下四次。在这种爬梯上徒手穿越,不但 要有超人的胆量,还要有强健的体魄,特 别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的日子,真是有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 “冬冷夏热”是张丰工作环境的真 实写照。夏天,他要头顶炎炎烈日,脚 踏“铁板烧”;冬天,他要迎着刺骨寒 风,手攀“铁冰棍”。虽然驾驶室配备 了空调,但在不足二平方米的狭小空 间里,时间长了也会闷得让人受不 了。夏天,空调有时还会因为供电不 足而无法使用,驾驶室就变成了名副 其实的“桑拿室”。 由于在塔机上不方便上厕所,只 有强忍着,尽可能少喝水。为了可以 透透气、舒展舒展筋骨,张丰每天尽可 能爬下塔机吃午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垂直运 力紧张,塔吊司机几乎都是连续 12 时不间断作业,孤身一人坐在不足二 平方米的驾驶室内,等待操作指令,不 能活动,那种寂寞和孤独的感觉不是 常人所能体会的。 除了在操作间操作吊臂,检修、保 养吊臂也是塔吊司机的基本职责。回 忆起第一次上吊臂的经历,张丰仍心 有余悸:“师傅蹬蹬蹬地往前走,也不 管我,只是让我别看脚下。”虽然当时 吊臂只有 50 多米高,但张丰还是吓出 一身冷汗。“这都算不了什么。”虽然 工作条件这样艰苦,但从张丰的言谈 中却听不出丝毫抱怨。相反,他还挺 喜欢这份工作。他说:“我喜欢蓝天, 喜欢与白云亲近,更喜欢“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驾驶室是长 沙市最好的观景台,在里面能看到平 地上无法想象的景致。”经常有人问他 上面风景如何,张丰通常是笑笑说道: 要不我带你上去一趟感受感受。其 实,真正有胆量上去的人没几个。 “张丰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丰 富的阅历,但是他拥有乐观的心态、谦 虚的品质、敬业的精神”,这是同事给 予他的评价。 通过勤学苦练和虚心向同事求 教,张丰现在已熟练掌握了塔机操作 技术,成了熟练的塔机操作手。 张丰还是个爱好广泛的青年,业 余时间喜欢打篮球、台球,看书、看电 影,骑单车沿湘江风光带看风景。 当记者问到他将来的打算时,他 说,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他觉 得水电八局是个不错的企业,项目上 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人都很好,从没把 他们这些外协队的劳务当外人看,好 希望自己有机会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八 局职工。 塔吊司机的蓝天梦 ——记水电八局塔吊司机张丰 本报记者 田江峰 党建之声 甘肃能源公司 利用特色资源加强党员教育 本报讯 为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 题教育,持续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日前, 甘肃能源公司党委充分利用甘肃省域特 色教育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员主 题教育活动。 组织广大党员参观八路军驻兰州办 事处,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八路军兰州 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设在兰州的 公开办事机构,是领导甘肃抗日救亡、进 行后方发动、实现全民族抗战的主要基 地,也是西北国际交通线上的重要枢纽, 被周恩来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 斗的指挥所”。在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 念馆, 2015 年度新发展的党员进行了入 党宣誓,老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组织 党员观看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兰州电影 制片厂等联合出品的红色革命历史题材 故事片《血色宣言》。该片讲述了《共产 党宣言》传入陇原大地点燃革命火种的 故事,通过观影使广大党员受到深刻的 教育,更加坚定了珍惜现在、努力工作的 信念。 (闫有政) 四川公司 “微信党课”助力专题教育 本报讯 “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 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 要实、做人要实……” 近段时间,四川公司成员企业松林 河公司“雅甘电力”的微信粉丝不论身在 千里之外,还是常驻公司,都会时常收到 类似信息,这是该公司利用微信公众平台 助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松林河 公司党委注重形式创新,他们借助公司 自办的“雅甘电力”微信公众平台,开通 “微信党课”专栏,编辑百字短文,定时上 传专题学习内容,方便分散在不同岗位、 不同地点的公司党员干部自主学习。 据悉,下一步还将根据专题教育的 推进情况,上传党的理论知识、上级文件 精神、党建工作动态、先进典型事迹等学 习内容,进一步延伸“雅甘电力”微信公 众平台功能,使专题教育取得实效。 (宋道源) 武汉设备厂 微信群实现“指尖上的互动” 本报讯 为适应新常态下的党建工 作,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日前,武汉设备 厂建立了“武汉设备厂党建微信群”,打 造企业“互联网+党建”模式。 党建微信群的建立,有效拓宽和畅 通了党联系群众的信息渠道,厂党委和 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微信群,及时发 布上级精神、党建动态、弘扬先进典型、 树立企业品牌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党建 工作效能水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可以 在微信群中,了解党中央所提出的新思 想、新观点、新热点,了解上级最新的党 建部署和要求,学习其他基层党组织的 好经验、好做法,对标身边先进人物的典 型事迹。 党建微信群的建立,为武汉设备厂 基层党组织实现“指尖上的互动”提供了 平台,加强了厂党委与基层党支部的信 息互动,使党建工作保持了鲜活的生命 活力和时代气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 沛的动力和坚强堡垒。 (葛 婷) 本报讯 7 14 日,电建租赁公司党 委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中层 以上领导干部观看《国魂》电视专题片。 《国魂》以百姓视角、百姓语言和百 姓故事全方位展示了国家层面、社会层 面和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鲜活、生动、接地气的形式表达了人 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期 望,充分解读阐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 实践要求。通过观看专题片,广大领导 干部深受感动。一致认为,《国魂》用小 故事讲大道理,引起了心灵共鸣,激荡起 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纷纷表示,要以实 际行动切实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关键少数”。 (吴志杰) 电建租赁公司 组织观看《国魂》电视专题片 山东电建三公司慰问驻地边防官兵 本报讯 7 30 日,山东电建三 公司海南项目应邀参加了由莺歌海 边防派出所举办的“八一”警民座谈 会,并送去了节日慰问品。 座谈会上,边防派出所首先介绍了 一年来莺歌海镇治安管理情况,随后莺 歌海镇镇长代表镇政府对边防派出所 一直以来在治安维护、环卫治理等方面 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驻地企业代表 也纷纷表达了对建军节的祝贺,座谈会 氛围轻松、友好、和谐。该项目部与当 地政府、医院、业主和兄弟单位等都建 立了良好关系,此次“八一”建军节参加 边防派出所警民座谈会,深化了双方友 谊,为项目部后续治安等工作的开展夯 实了基础。 (李方印) 上海电建积极参与社区拥军优抚活动 本报讯 日前,上海电建二公司积 极参与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组织的八 一节优抚对象慰问活动,受到了烈属和 社区的好评。 7 9 日,上海电建二公司党群部同 志在田林街道三、四村党总支、居委会负 责同志的陪同下,先后走访慰问了部分八 一节优抚对象,其中两位是烈属,一位是 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军队离休老干部,其中 徐菊英阿婆是烈属、老党员,还是上海电 建二公司的关爱结对家庭。慰问同志送 去了慰问金和节日的问候,与之热情交 流,并询问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近况。 上海电建二公司地处上海市徐汇区 田林街道,是上海市文明单位和区域化 党建骨干单位,近年来通过积极参加社 区一系列公益活动,不断彰显了央企的 社会责任。上海市徐汇区有着优良的双 拥传统,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 城”、连续六届荣获“上海市双拥模范区” 称号。上海电建二公司在加大企业改革 转型发展的同时,积极通过与田林街道 的共创活动,不断彰显中国电建企业的 社会责任。 () 四川设计咨询公司复转退军人新岗立新功 本报讯 日前,四川电力设计咨询 公司向 16 名复员转业退伍军人送上节 日祝福,感谢他们曾经为国家安全付出 的青春、如今为公司发展洒下的汗水。 无论是在管理部门还是生产一线, 公司复转退军人们,始终保持着“我是一 个兵”的本色,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在各自的 岗位上再立新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依然闪耀。刘祖花是一为退伍女兵,脱 掉军装后,她在公司从事档案管理工 作。勤恳做事、诚恳为人,公司的设计图 纸存放、文献资料管理,她如数家珍,得 到了公司同事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公司 汽车班复转退伍军人占了多数。正是有 着这样一群踏实、忠诚的“士兵”护卫队, 公司交通安全事故长年保持着零风险。 四川设计咨询公司复转退伍军人, 在建设“现代工程公司”的历史发展进程 中,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他们由 内而外散发的果敢、坚毅、忠诚的军人精 神,更是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何 畅) 泄洪前的堰塞湖。 应急泄洪洞施工。 编者按 8 3 日,鲁甸地震一周 年。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但地震带 给红石岩的印记并未褪去:对面山体巨 大的滑坡还在,时不时有石头滚落下来; 一艘铁皮船孤零零地停在菜地上——这 里曾一度变成了堰塞湖。 这个堰塞湖来去匆匆,地球人都知 道它如何来,却鲜有人知道它如何去, 2.6 亿立方米的湖水被泄空,社会上没人 知道是中国电建的职工冒死犯难所为。 下游沿江的 10 个乡镇、 3 万余群众、 3.3 万亩耕地,以及天花板、黄角树等水电站 得以保全。 在抗震救灾、堰塞湖抢险的人物群 雕中,六位英雄在搏击灾难的生命突击 中以身殉职。 今天,让我们为了那段不能忘却的 记忆,再次向中国电建的抢险突击队员 和逝去的英雄们致敬! 宁夏电建开展“庆八一”军民联谊活动 本报讯 日前,宁夏电建组织近 百名职工子女走进宁夏武警直属支 队营区,体验军营生活。 在武警官兵的带领下,学生们走 进了官兵宿舍。一尘不染的地面、门 窗和玻璃,摆放有序的内务设置,标 准化的内务卫生让大家赞叹、羡慕不 已。看到“豆腐块”似的军被,大家真 想亲手试一试。 在训练场,学生们观看精彩的军 事表演。战士们整齐划一的队列和 威武的拳术表演,赢得了大家阵阵掌 声。 学生们还参观了军营的图书室、 物资储备室、文化活动中心、车辆装 备、食堂餐厅等,近距离了解官兵们 的军营生活情况。 通过军营参观活动,体验军营的 氛围,感受军人的风范,使学生们对 严格纪律、刻苦训练的军营生活有了 切身感受,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现场国 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表 示:“军营这么好,我也要上军校”、 “看到他们整齐的内务、精彩的表演, 我开拓了眼界”、“这次活动,让我体 会最深的是他们的良好素质和一丝 不苟的生活态度,我要向他们好好学 习。” (柳 毅)

牛栏 江记得 - powerchina.cn · 将一柱洪流喷射到牛栏江的对岸,水花 四溅,声震峡谷。 “这个堵头一炸开,泄水流量每秒达 到至少80立方米,通过它所释放的水量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本版编辑 梁惠琴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2015 年 8 月 6 日中国电力建设报 综合新闻

    43 岁的范开平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嚎啕大哭。

    这是2014年8月10日上午11时许。就在此前的11时正,水电十四局曲

    靖分公司经理范开平带着弟兄们用 2.4吨炸药将位于牛栏江的红石岩水电站调压井施工支洞直径达 1.8米的钢管法兰盘堵头炸开,使得水头高达 70多米,蓄水量多达 2.6亿立方米的红石岩堰塞湖溃决的可能性极大降低。

    “不是因为辛劳,不是因为悲伤,不是因为高兴,也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想释放郁积在心里的压力,我当时快崩溃了。”

    2015 年 7 月 25 日上午,周六,在水

    电十四局办公大楼 11 楼的党委工作部办公室里,每每言及2014年鲁甸“8·03”地震抢险救援,范开平总是语调低沉迟缓,眼圈泛红,“当时释放的唯一方式就是哭,放声痛哭。”

    他哭的时候,在场的十四局担纲抢险总指挥的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的王曙平同样心情复杂而恻然,“我进了那间房子,去宽慰他。”

    2014年 8月 3日 16时 30分,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发生6.5级地震。

    截至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

    这场地震,直接造成的危害后果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震中龙头山镇大量民房倒塌,死伤累累。另一个就是地震导致金沙江支流牛栏江两岸多处山体垮塌,阻断滔滔江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红石岩堰塞湖。

    到 8月 9日,堰塞湖已经蓄水 2.6亿立方米,对下游的3万多居民,两座水电站和几座公路桥梁以及大量农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不割掉这个“肿瘤”,次生灾害无可避免。

    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决定利用修建水电站时的施工支洞,从湖底将湖“捅”开。

    灾难发生后,素来在各种灾害抢险救援中表现优异的水电十四局被云南省政府紧急调遣奔赴鲁甸抢险,当时公司总经理洪坤在厄瓜多尔出差,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王曙平以及副总经理黄刚等领导带着抢险救灾先锋队和设备于8月4日到达灾害发生地,参与救援。

    从此以后直到 8月 15日,王曙平都坚守在第一线。

    领受了“穿刺堰塞湖”的艰巨重任后,王曙平又急调曲靖分公司经理范开平率队前来扮演“穿刺堰塞湖”的“钢针”角色。

    “根据我们的施工经验,当时判断这个电站建设时应该留有一个施工支洞,找到这个支洞,用炸药将支洞堵头炸开,水就可利用这个支洞泄出。”现任十四局曲靖分公司红石岩工程项目部常务副经理、2014年“8·03”地震抢险队员马红钧说。

    一番周折后,洞子和堵头找到了,这是一个直径为 180 厘米的钢管,尽头用厚达 6厘米的钢板蒙盖,钢板用螺钉固定。堵头一找到,爆破方案就确定了,

    “确定 8月 9日将堵头炸开,尽早泄出堰塞湖的水。”

    “当时经测算,炸开这个堵头需要炸药2.4吨,”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刘松说。

    因交通中断,炸药未按时运到,8月10 日上午 10 时,2.4 吨炸药被职工背进洞子,安放固定好。

    当时参与固定炸药、现任曲靖分公司红石岩工程项目部副经理刘正说,“在压力作用下,钢管蒙头不时发出声响,螺栓疑似到了临界状态,情况十分危险!钢管从混凝土外露70公分,太短了,我们要透过压力水幕,将2000多米导爆索一圈一圈地紧紧缠绕在钢管外侧,将 2400公斤乳化炸药堆码在钢管四周,就必须忍受压力水幕在身体上切割……”

    11时,一声巨响,大地震颤,须臾之间,昔日的施工支洞此时宛如一门水炮,将一柱洪流喷射到牛栏江的对岸,水花四溅,声震峡谷。

    “这个堵头一炸开,泄水流量每秒达到至少80立方米,通过它所释放的水量和进入牛栏江的水量相等,堰塞湖的水

    位再也没有上升过,对堰塞湖体的威胁大大减弱。”马红钧说。

    “炸开堵头,我们以为可以走了,”马红钧说,“我们开始收拾行李,这时,接到一个电话,上级要求我们用20天再打一个洞子,把湖水彻底排空。”

    指挥部决定在低于堰塞湖水平面70多米的红石岩另一侧牛栏江边,向山体内部开凿一个高和宽同为 7.5米×7.5米,长287米的应急泄洪洞,然后把它和电站原有的引水隧洞贯通,以泄空湖水。

    这就是说,要再度“穿刺堰塞湖”。“这个 7.5米×7.5米断面的洞子,长

    达287米,正常情况至少要3个月才能打通,现在要我们20天打通,怎么可能?”范开平说,“而且当时什么设备都没有,有的要从外地调,有的要现买。空压机我叫人从深圳买美国进口的,‘快递’来鲁甸。”

    8月 12日,应急泄流洞洞口正式开凿。从 8月 12日开工,直到 9月下旬之前,洞子总体上一直打得很顺利,但距终点还有7米时,出现状况了。

    马红钧说,“9月 24日早上 7点我去看,洞子塌了约7米,而且顶部还在不停地掉泥土。”

    马红钧向已返回重庆施工工地的范开平作汇报,范开平连夜从重庆开车奔回泄流洞施工现场,亲自进洞察看。

    “洞子随时会崩,我要马红均把所有人员和设备撤出,然后停工两天,请岩土工程和爆破方面的专家来看现场,进行了一次论证,专家会诊后产生了一个新方案,要我们在现场停止掘进,浇一个15米厚的堵头,将洞子封堵住,退后20米,从旁边打一个岔洞去连接电站引水隧洞。”

    堵头浇好后,接着按计划开凿岔洞。就在此时,10 月 3 日 14 时 28 分,6

    年前汶川地震的同一时刻,又发生了一次余震,突然,岩层在水流巨大压力下崩坍了,巨大的水流将岩层冲淘为空腔,快速漫涌出来。

    “我被一个电话救了命,我当时约好和人通话,”马红钧说,“洞子里没信号,我就出洞来打,电话尚未拨通,看到洞子里排水沟的水明显增加,我就赶紧往里跑,洞里还有 23个人在作业,我想招呼他们赶紧出去。”

    一会儿人和施工设备都被大水裹挟,被冲刷出来。“我被冲到洞口才站稳,这时看到两个工人被冲出来,我抓住了一个,另一个眼睁睁看着他被冲走。”马红钧回忆道,“当时洞里有一辆重达 50多吨的水泥罐车也被冲出 100 多米,冲到洞口车熄火停了,有五六个工人抓住罐车,算是捡回一条命。”

    “后来罐车还是被冲走,滚到牛栏江里,水泥罐与车体分离,罐子漂浮在江面,车子则连个踪影都找不着,”刘政说,“仅设备器材,我们直接损失了2000多万元。”

    清点人数,连马红钧在内,24个人,只剩18人,有6个人不见了。

    这6个工人是郑建林、龚有祥、颜卫国、钟玉富、王艳华、朱有付。

    15时许,马红钧电话向上级报告涌水事故及其所造成的灾情,“经过 10多天搜救,10月17日在新大桥回水湾江面漂浮的垃圾中找到了龚有祥。”

    2015 年 4 月 7 日,在下游天花板电站库区江边树林里找到郑建林,其余 4人至今下落不明。

    在十四局付出惨重代价之后,10月4日 14时 50分,马红钧接到一个电话报称,堰塞湖水已排空。

    据事后技术专家的会诊,对涌水事故作出了专业判断,结论是:“参建各方严格执行标准且规范设计施工,险情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抗力。”

    红石岩堰塞湖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这个堰塞湖来去匆匆,地球人都知

    道它如何来,却鲜有人知道它如何去,2.6亿立方米的湖水被泄空,社会上没人

    知道是十四局的职工冒死犯难所为,人们只知道“激战”堰塞湖,另有其人。

    “地震发生后,别人都在往外撤,我们却在往里走。堰塞湖上一呆就是几十天!”一位突出队员朴实无华的话语,不经意间展现了中国电建人为国分忧、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50多个昼夜,在举国关注的红石岩堰塞湖,这支英勇的队伍置生死于度外,在应急泄流洞施工中与灾害展开殊死搏斗,保证了堰塞湖下游沿岸3万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中国电建人的勇于担当、英勇顽强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壮歌!

    云南省委、省政府向中国电建集团发来感谢信,对公司有力支援抗震救灾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信说,8月 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在灾区群众遭受不幸之时,中国电建集团心想灾区、情系灾民,及时向云南省发来慰问电,并捐款 1000 万元,派出救灾队伍,有力支援了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极大地鼓舞了灾区干部群众。红石岩堰塞湖不仅将成为地震灾区重建史上的一项创举,更将成为造福地方、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云南省委、省政府代表灾区干部群众及全省4600多万各族人民,向中国电建集团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这支队伍,无愧“中国电建人”称号。“夜秘密地把花开放了,却让那白日

    去领受谢词。”印度文豪泰戈尔这句诗,此情此景

    咀嚼,令人鼻腔发酸。

    牛 栏 江 记 得——缅怀鲁甸地震抢险救灾中献出生命的6位英雄

    本报记者 冉路超

    走进长沙洋湖生态新城水电八局蓝天保障房二期项目建设工地,装配式住宅施工现场干净整洁,每栋在建的高楼边,主要建筑设备就是一台高高的塔吊。在一部高约60米的塔机操作室里,一名年轻的塔吊司机回眸一笑,黝黑的脸庞露出洁白的牙齿。在高空里,笑容是那么的灿烂。

    他叫张丰,今年 22 岁,湖南益阳人。19 岁高中毕业那年,他背着行囊离开家乡,只身来到深圳一家数控机床厂打工。去年,张丰接触学习到塔机操作后,就爱上这个能与蓝天更为亲近的行业,并通过考核取得了塔机特种作业操作证。去年 12 月,受聘于衡阳某设备租赁公司的张丰,随同塔机设备来到蓝天保障房二期项目工作,开始了他追逐蓝天的旅程。

    操作塔机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儿”,而且还是一个高危工种。别人上下班走马路,张丰上下班则像过“鬼门关”。他操作的塔机是没有载人电梯的,要爬上60多米高(目前塔身高度60余米,随着建

    筑物的不断升高,最终要达到100余米的高度)的狭小垂直竖梯才能到达驾驶室,单程大约有200余级爬梯,每天要爬上爬下四次。在这种爬梯上徒手穿越,不但要有超人的胆量,还要有强健的体魄,特别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的日子,真是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

    “冬冷夏热”是张丰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夏天,他要头顶炎炎烈日,脚踏“铁板烧”;冬天,他要迎着刺骨寒风,手攀“铁冰棍”。虽然驾驶室配备了空调,但在不足二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时间长了也会闷得让人受不了。夏天,空调有时还会因为供电不足而无法使用,驾驶室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桑拿室”。

    由于在塔机上不方便上厕所,只有强忍着,尽可能少喝水。为了可以透透气、舒展舒展筋骨,张丰每天尽可能爬下塔机吃午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垂直运力紧张,塔吊司机几乎都是连续 12 小时不间断作业,孤身一人坐在不足二

    平方米的驾驶室内,等待操作指令,不能活动,那种寂寞和孤独的感觉不是常人所能体会的。

    除了在操作间操作吊臂,检修、保养吊臂也是塔吊司机的基本职责。回忆起第一次上吊臂的经历,张丰仍心有余悸:“师傅蹬蹬蹬地往前走,也不管我,只是让我别看脚下。”虽然当时吊臂只有 50 多米高,但张丰还是吓出一身冷汗。“这都算不了什么。”虽然工作条件这样艰苦,但从张丰的言谈中却听不出丝毫抱怨。相反,他还挺喜欢这份工作。他说:“我喜欢蓝天,喜欢与白云亲近,更喜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驾驶室是长沙市最好的观景台,在里面能看到平地上无法想象的景致。”经常有人问他上面风景如何,张丰通常是笑笑说道:要不我带你上去一趟感受感受。其实,真正有胆量上去的人没几个。

    “张丰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丰富的阅历,但是他拥有乐观的心态、谦虚的品质、敬业的精神”,这是同事给

    予他的评价。通过勤学苦练和虚心向同事求

    教,张丰现在已熟练掌握了塔机操作技术,成了熟练的塔机操作手。

    张丰还是个爱好广泛的青年,业余时间喜欢打篮球、台球,看书、看电影,骑单车沿湘江风光带看风景。

    当记者问到他将来的打算时,他说,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他觉得水电八局是个不错的企业,项目上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人都很好,从没把他们这些外协队的劳务当外人看,好希望自己有机会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八局职工。

    塔吊司机的蓝天梦——记水电八局塔吊司机张丰

    本报记者 全 红 田江峰

    党建之声

    社会履责

    甘肃能源公司

    利用特色资源加强党员教育本报讯 为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

    题教育,持续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日前,甘肃能源公司党委充分利用甘肃省域特色教育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员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广大党员参观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设在兰州的公开办事机构,是领导甘肃抗日救亡、进行后方发动、实现全民族抗战的主要基地,也是西北国际交通线上的重要枢纽,

    被周恩来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在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2015年度新发展的党员进行了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组织党员观看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兰州电影制片厂等联合出品的红色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血色宣言》。该片讲述了《共产党宣言》传入陇原大地点燃革命火种的故事,通过观影使广大党员受到深刻的教育,更加坚定了珍惜现在、努力工作的信念。 (闫有政)

    四川公司

    “微信党课”助力专题教育本报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

    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近段时间,四川公司成员企业松林河公司“雅甘电力”的微信粉丝不论身在千里之外,还是常驻公司,都会时常收到类似信息,这是该公司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助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松林河公司党委注重形式创新,他们借助公司

    自办的“雅甘电力”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微信党课”专栏,编辑百字短文,定时上传专题学习内容,方便分散在不同岗位、不同地点的公司党员干部自主学习。

    据悉,下一步还将根据专题教育的推进情况,上传党的理论知识、上级文件精神、党建工作动态、先进典型事迹等学习内容,进一步延伸“雅甘电力”微信公众平台功能,使专题教育取得实效。

    (宋道源)

    武汉设备厂

    微信群实现“指尖上的互动”本报讯 为适应新常态下的党建工

    作,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日前,武汉设备厂建立了“武汉设备厂党建微信群”,打造企业“互联网+党建”模式。

    党建微信群的建立,有效拓宽和畅通了党联系群众的信息渠道,厂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上级精神、党建动态、弘扬先进典型、树立企业品牌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效能水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可以

    在微信群中,了解党中央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热点,了解上级最新的党建部署和要求,学习其他基层党组织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标身边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

    党建微信群的建立,为武汉设备厂基层党组织实现“指尖上的互动”提供了平台,加强了厂党委与基层党支部的信息互动,使党建工作保持了鲜活的生命活力和时代气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动力和坚强堡垒。 (葛 婷)

    本报讯 7月14日,电建租赁公司党委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观看《国魂》电视专题片。

    《国魂》以百姓视角、百姓语言和百姓故事全方位展示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鲜活、生动、接地气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期

    望,充分解读阐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观看专题片,广大领导干部深受感动。一致认为,《国魂》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引起了心灵共鸣,激荡起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切实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少数”。 (吴志杰)

    电建租赁公司

    组织观看《国魂》电视专题片

    山东电建三公司慰问驻地边防官兵本报讯 7 月 30 日,山东电建三

    公司海南项目应邀参加了由莺歌海边防派出所举办的“八一”警民座谈会,并送去了节日慰问品。

    座谈会上,边防派出所首先介绍了一年来莺歌海镇治安管理情况,随后莺歌海镇镇长代表镇政府对边防派出所一直以来在治安维护、环卫治理等方面

    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驻地企业代表也纷纷表达了对建军节的祝贺,座谈会氛围轻松、友好、和谐。该项目部与当地政府、医院、业主和兄弟单位等都建立了良好关系,此次“八一”建军节参加边防派出所警民座谈会,深化了双方友谊,为项目部后续治安等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基础。 (李方印)

    上海电建积极参与社区拥军优抚活动本报讯 日前,上海电建二公司积

    极参与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组织的八一节优抚对象慰问活动,受到了烈属和社区的好评。

    7月9日,上海电建二公司党群部同志在田林街道三、四村党总支、居委会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先后走访慰问了部分八一节优抚对象,其中两位是烈属,一位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军队离休老干部,其中徐菊英阿婆是烈属、老党员,还是上海电建二公司的关爱结对家庭。慰问同志送去了慰问金和节日的问候,与之热情交

    流,并询问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近况。上海电建二公司地处上海市徐汇区

    田林街道,是上海市文明单位和区域化党建骨干单位,近年来通过积极参加社区一系列公益活动,不断彰显了央企的社会责任。上海市徐汇区有着优良的双拥传统,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六届荣获“上海市双拥模范区”称号。上海电建二公司在加大企业改革转型发展的同时,积极通过与田林街道的共创活动,不断彰显中国电建企业的社会责任。 (朱 坚)

    四川设计咨询公司复转退军人新岗立新功本报讯 日前,四川电力设计咨询

    公司向 16 名复员转业退伍军人送上节日祝福,感谢他们曾经为国家安全付出的青春、如今为公司发展洒下的汗水。

    无论是在管理部门还是生产一线,公司复转退军人们,始终保持着“我是一个兵”的本色,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在各自的岗位上再立新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依然闪耀。刘祖花是一为退伍女兵,脱掉军装后,她在公司从事档案管理工

    作。勤恳做事、诚恳为人,公司的设计图纸存放、文献资料管理,她如数家珍,得到了公司同事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公司汽车班复转退伍军人占了多数。正是有着这样一群踏实、忠诚的“士兵”护卫队,公司交通安全事故长年保持着零风险。

    四川设计咨询公司复转退伍军人,在建设“现代工程公司”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的果敢、坚毅、忠诚的军人精神,更是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何 畅)

    泄洪前的堰塞湖。

    应急泄洪洞施工。 朱 磊 摄

    编者按 8 月 3 日,鲁甸地震一周年。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但地震带给红石岩的印记并未褪去:对面山体巨大的滑坡还在,时不时有石头滚落下来;一艘铁皮船孤零零地停在菜地上——这里曾一度变成了堰塞湖。

    这个堰塞湖来去匆匆,地球人都知道它如何来,却鲜有人知道它如何去,2.6亿立方米的湖水被泄空,社会上没人知道是中国电建的职工冒死犯难所为。下游沿江的 10 个乡镇、3 万余群众、3.3万亩耕地,以及天花板、黄角树等水电站得以保全。

    在抗震救灾、堰塞湖抢险的人物群雕中,六位英雄在搏击灾难的生命突击中以身殉职。

    今天,让我们为了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再次向中国电建的抢险突击队员和逝去的英雄们致敬!

    宁夏电建开展“庆八一”军民联谊活动本报讯 日前,宁夏电建组织近

    百名职工子女走进宁夏武警直属支队营区,体验军营生活。

    在武警官兵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了官兵宿舍。一尘不染的地面、门窗和玻璃,摆放有序的内务设置,标准化的内务卫生让大家赞叹、羡慕不已。看到“豆腐块”似的军被,大家真想亲手试一试。

    在训练场,学生们观看精彩的军事表演。战士们整齐划一的队列和威武的拳术表演,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

    学生们还参观了军营的图书室、

    物资储备室、文化活动中心、车辆装备、食堂餐厅等,近距离了解官兵们的军营生活情况。

    通过军营参观活动,体验军营的氛围,感受军人的风范,使学生们对严格纪律、刻苦训练的军营生活有了切身感受,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现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表示:“军营这么好,我也要上军校”、

    “看到他们整齐的内务、精彩的表演,我开拓了眼界”、“这次活动,让我体会最深的是他们的良好素质和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我要向他们好好学习。” (柳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