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Healthcare Quality Improvement Campaign 18 th HQIC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中華民國 106 4 月公告 第十八屆 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

第十八屆 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 - labmed.org.t¬¬18屆活動辦法(全).pdf · 提升臨床照護者對實證醫學 方法熟悉度並落實於臨床運 用。 分組 1.主題改善組:所屬機構第一次參賽或所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Healthcare Quality Improvement Campaign

18th HQIC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中華民國 106 年 4 月公告

第十八屆

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

I

II

目 錄

各類組競賽內容摘要 ···································································· 1

前言 ························································································· 3

活動內容

活動宗旨 ················································································ 4

參加對象 ················································································ 4

競賽架構 ················································································ 5

參加辦法

活動費用 ················································································ 6

報名方式 ················································································ 7

繳費方式 ················································································ 7

諮詢窗口 ················································································ 8

競賽時程 ··················································································· 9

各類競賽分組與評審方式

主題類 ·················································································· 10

附件一之 1:報名表 ·················································································· 21

附件一之 2:活動說明 ··············································································· 22

附件一之 3:摘要內容(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 ································· 23

附件一之 4:摘要內容(社區醫療照護組) ··················································· 24

附件一之 5:成果報告書製作說明 ······························································· 25

附件一之 6: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書審)評分項目 ··························· 27

附件一之 7: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面談)評分項目 ··························· 28

附件一之 8:主題改善菁英組(實地評審)評分項目 ······································· 29

附件一之 9: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現場發表)評分項目 ····················· 30

附件一之 10:社區照護組評分項目 ······························································ 31

附件一之 11: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面談成員名單 ································ 32

附件一之 12:主題改善菁英組實地評審時間分配表 ········································· 33

附件一之 13:主題類報名資料檢核表 ··························································· 34

III

系統類 ·················································································· 35

附件二之 1:報名表 ·················································································· 39

附件二之 2:卓越中心組及卓越社區機構組得獎紀錄清單 ································· 40

附件二之 3:書面審查資料製作說明 ···························································· 41

附件二之 4:系統類實地評審時間分配表 ······················································ 43

附件二之 5:系統類訪談成員名單 ······························································· 44

附件二之 6:卓越中心評分項目 ·································································· 45

附件二之 7:卓越社區機構組評分項目 ························································· 47

附件二之 8:系統類報名資料檢核表 ···························································· 49

實證醫學類 ············································································ 50

附件三之 1:報名表 ·················································································· 59

附件三之 2:摘要內容(臨床運用組) ························································· 60

附件三之 3:臨床運用組 Cochrane Review Groups 清單 ································· 61

附件三之 4:臨床運用組成果報告書製作說明 ················································ 63

附件三之 5:文獻查證組評分項目 ······························································· 65

附件三之 6:臨床運用組評分項目 ······························································· 66

附件三之 7:實證醫學類報名資料檢核表 ······················································ 67

擬真情境類 ············································································ 68

附件四之 1:報名表 ·················································································· 71

附件四之 2:影像使用同意書······································································ 72

附件四之 3:擬真情境類報名資料檢核表 ······················································ 73

智慧醫療類 ············································································ 74

附件五之 1:報名表 ·················································································· 82

附件五之 2:摘要內容(醫療機構組) ························································· 83

附件五之 3:摘要內容(產業應用組) ························································· 84

附件五之 4:成果報告書製作說明 ······························································· 85

附件五之 5:醫療機構組第一階段(書審)評分項目 ······································· 87

附件五之 6:醫療機構組第二階段(現場發表)評分項目 ································· 88

附件五之 7:醫療機構組第三階段(實審)評分項目 ······································· 89

IV

附件五之 8:實地評審時間分配表 ······························································· 90

附件五之 9:產業應用組第一階段(書審)評分項目 ······································· 91

附件五之 10:產業應用組第二階段(現場發表)評分項目 ································ 92

附件五之 11:產業應用組第三階段(產品展現─互動攤位)評分項目 ················ 93

附件五之 12:智慧醫療類報名資料檢核表 ····················································· 94

附件六:繳費證明黏貼單 ····························································· 95

- 1 -

各類組競賽內容摘要

主題類 系統類 實證醫學類

說明

使用各種品質改善手法於指定期間內完成之案例: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於 105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3 月 31 日完成;社區醫療照護組於 105 年 1 月 1 日至106 年 5 月 31 日完成。

激勵機構或單位以創新研發提升醫療品質,發展卓越特色醫療服務,並秉持「持續改善」、「管理循環」及「團隊運作」的精神,以系統性的方式進行機構或單位之品質改善,同時為機構內的改善團隊建置實質的支持系統,以維護品質改善成效對於組織正向的品質績效。

提升臨床照護者對實證醫學方法熟悉度並落實於臨床運用。

分組

1.主題改善組:所屬機構第一次參賽或所屬機構之主題類積分為 4 分(含)以下的參賽團隊。

2.主題改善菁英組:所屬機構之主題類積分滿 5 分(含)(名單如表一之 2)以上或願意挑戰菁英組之參賽團隊。

3.社區醫療照護組:總床數 99 床(含)以下之醫療機構、診所、衛生所及長照機構等參賽團隊。

1.卓越中心組:在醫療或健康照護機構內有編制或明確定義之單位部門,如:各醫事行政部門、臨床科室或醫療照護中心…等。

2.卓越社區機構組:99 床以下醫院、捐血中心、衛生局(所)、診所、護理之家等機構。

1.文獻查證新人組、文獻查證臨床組:以 2~3 人為一隊(須至少一位跨專業領域成員),針對主辦單位提供之情境進行現場文獻查證及簡報。

2.文獻查證菁英組:以 2~3 人為一隊(須至少一位跨專業領域成員)依據主辦單位公告之題目進行文獻查證及簡報。

3.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使用實證醫學五大步驟完成之臨床應用及改善案。

獎項

1.各組按比例分別設置金獎、銀獎、銅獎、優選、佳作及潛力獎等獎項。

2.依機構參賽歷程頒發「持續品質改善獎」或「新人獎」。

3.依團隊內容特色,擇優加頒「創意獎」、「人因特別獎」及「幸福職場獎」。

1.卓越中心獎數名。 2.卓越社區機構獎數名。

各組分別擇優頒發金獎、銀獎、銅獎、佳作及潛力獎數名。

以上獎項需經評審團會議決議擇優頒發,如經評審團認定無符合得獎資格時,該獎項得以「從缺」。

附加 價值

1.參賽團隊可獲得評審的書面審查意見表,其餘面談及現場發表之委員審查意見將採現場口頭回饋,不再另外提供書面資料。

2.參賽團隊可獲得現場發表免費觀摩名額。

1.各參賽單位或機構可獲得評審團審查意見回饋。

2.獲獎單位於本會各通路進行宣傳(如:官網、醫療品質雜誌…等)。

參賽團隊可獲得委員的意見回饋。

報名費用 (每團隊)

1.主題改善組第一階段 20,000 元,如入選第二階段者再繳交 23,000 元。

2.主題改善菁英組:55,000 元 3.社區醫療照護組:10,000 元。

各參賽單位(部門或機構)50,000 元。

1.文獻查證新人組、文獻查證臨床組:13,000 元。

2.文獻查證菁英組:18,000 元。 3.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

18,000 元。

報名期限 主題類社區醫療照護組:即日起至 6 月 30 日止。 其餘組別即日起至 5 月 17 日(三)止。

書面資料郵寄期限

社區醫療照護組請於 6 月 30 日前寄出(以郵戳為憑),或當天下午 6 點前親自送達本會。 其餘組別請於 5 月 17 日(三)前完成繳費並寄出報名表 1 份及繳費證明(以郵戳為憑),或當天下午6 點前親自送達本會,其餘書面資料請於 5 月 31 日(三)前寄出(以郵戳為憑),或當天下午 6 點前親自送達本會。

參賽義務 1.得獎者請配合出席本會安排之優秀團隊現場發表活動及其他品質相關活動,並於各活動中公開其提升品質之作法,藉以達到互相觀摩學習之目的。

2.本會得使用參加者於活動過程提供之各項資料作為文宣、研究及各項有助提升醫療品質之相關用途。

其他

1.本活動一律採網路報名,請於報名截止前至 https://goo.gl/kkAw33 完成線上報名,並連同繳費證明及書面審查資料於上述期限前寄送至本會。

2.各類組資料繳交內容、進行方式、評分重點及相關競賽細節,請詳閱活動辦法。

※詳細活動辦法請至醫策會首頁最新消息(http://www.jct.org.tw)下載。

- 2 -

各類組競賽內容摘要(續)

擬真情境類 智慧醫療類

說明 利用高逼真度之情境模擬體驗,讓團隊在實際操作中,同時學習臨床技能及團隊合作技巧,進而提升病人安全。

運用資訊科技有效提升醫療相關工作效能、促進病人安全,並持續實踐於臨床醫療或實務管理等作業中,有卓越成就與貢獻之優秀案例或產品。

分組

依競賽情境題目分為「新人組」、「急重症照護一般組」及「精神照護組」: 1.新人組:一隊 4 人為限(醫師 1 名,護理人員 3 名),且參賽隊員須皆為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受訓人員(PGY)或畢業前一般醫學訓練學生(UGY),情境以病房為主。

2.急重症照護一般組:一隊 5 人為限(醫師至多 2 名),情境以成人不分科加護病房為主。

3.精神照護組:參加團隊須為實際在精神科領域工作之相關人員,一隊 5 人為限(醫師至多 2 名),情境以精神科急性病房為主。

4.主辦單位於比賽當日公布臨床案例情境(各組案例情境將有所不同)。

醫療機構組 產業應用組 分為下列六種參賽領域: 1.門急診服務 2.住院服務 3.社區健康(含長照) 4.教學研究 5.行政管理 6.環境管理

參賽產品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為智慧醫療、智慧照護、智慧健康的創新產品、服務或整 體 解 決 方案。

2.具醫療照護或健康管理實際測試或使用經驗。

3.具市場化潛力或已市場化。

獎項

本類競賽將依報名情形擇優頒發金、銀、銅獎、優選及潛力獎等。

1.標章:入選且完成第二階段現場發表之專案者擇優頒發參賽領域智慧標章。

2.入選第三階段實地評審之專案擇優頒發金獎、銀獎、銅獎、佳作等獎項。

3.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 (1)獲得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審查資

格」之機構,將於隔年年初開放申請智慧醫院全機構「實地審查」,擇優頒發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

(2)仍持有舊制標章且在三年有效期內之機構,在新舊制轉換過渡期間皆維持既有標章年限保護期(104 年獲得標章之機構至 106 年全部到期),取得 5 個領域標章獲得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

進入第二階段者擇優頒發金、銀、銅獎及標章。

以上獎項需經評審團會議決議擇優頒發,如經評審團認定無符合得獎資格時,該獎項得以「從缺」。

附加 價值

1.參賽團隊可獲得委員的綜合意見回饋(競賽現場口頭回饋)。

2.參賽團隊可獲得免費觀摩名額。

1.參賽團隊可獲得評審的書面審查意見表,其餘現場發表與實地審查之委員審查意見將採現場口頭回饋,不再另外提供書面資料(書面審查意見表將於全程競賽結束後再一併提供)。

2.參賽團隊可獲得現場發表免費觀摩名額。

報名費用 (每團隊)

每團隊 30,000 元。 第一階段書審 5,000 元, 如入選第二階段者再繳交 23,000 元。

第一階段書審5,000 元,如入選第二階段者再繳交 50,000 元。

報名期限 即日起至 5 月 17 日(三)止。

書面資料 郵寄期限

請於 5 月 17 日(三)前完成繳費並寄出報名表 1 份及繳費證明(以郵戳為憑),或當天下午 6 點前親自送達本會,其餘書面資料請於 5 月 31 日(三)前寄出(以郵戳為憑),或當天下午 6 點前親自送達本會。

參賽義務 1.得獎者須配合出席本會安排之優秀團隊現場發表活動及其他品質相關活動,並於各活動中公開其提升品質之作法,藉以達到互相觀摩學習之目的。

2.本會得使用參加者於活動過程提供之各項資料作為文宣、研究及各項有助提升醫療品質之相關用途。

其他 1.本活動一律採網路報名,請於報名截止前至 https://goo.gl/kkAw33 完成線上報名,並連同繳費證明及書面審查資料於上述期限前寄送至本會。

2.各類組資料繳交內容、進行方式、評分重點及相關競賽細節,請詳閱活動辦法。

※詳細活動辦法請至醫策會首頁最新消息(http://www.jct.org.tw)下載。

- 3 -

前言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自民國 89 年起開

始推廣「醫品圈發表暨競賽活動」,最初以「醫品圈」為推動重點(「醫品圈」

為醫療機構品管圈之簡稱,英文全名為 Healthcare Quality Improvement Circle,

簡稱 HQIC),鼓勵基層醫療人員組成團隊,選定品質改善的主題,以 PDCA 管

理循環為基礎,利用團隊成員自我啟發與相互啟發、團隊合作、善用統計數據

及品管工具進行持續性的改善活動。

基於品質提升工作應廣納多元品管手法的概念,民國 91 年(第三屆)增設

「品質改善組」徵求非醫品圈之品質改善專案參與競賽。為鼓勵醫療界打破單

位內或專業領域的本位主義,自民國 95 年(第七屆)擴大活動參與層面,將活

動名稱更改為「全面醫療品質提升競賽活動」,推廣「整合性全人醫療照護」及

「病人安全」、「實證醫學」等相關議題,復於民國 96 年(第八屆)重整競賽架

構,分為「主題類」、「系統類」及「實證醫學類」等三大競賽類別。

民國 97 年(第九屆)起將活動名稱改為「醫療品質獎」,英文全名為

Healthcare Quality Improvement Campaign(簡稱 HQIC),期延續原活動名

稱以及對醫療品質提升的「持續改善」、「管理循環」及「團隊運作」之精神。

為鼓勵總床數 99 床(含)以下之醫療機構、診所、衛生所及長期照護等機

構參賽,民國 100 年(第十二屆)起,主題類增設「社區醫療照護組」。民國 102

年(第十四屆),為並鼓勵醫療機構運用擬真訓練加強醫療團隊合作與溝通技巧,

新增「擬真情境類」競賽。民國 103 年第十五屆為提升醫療機構資訊科技之運

用,納入「智慧醫療類」為第五類競賽。為鼓勵受訓中之新進醫療人員參與品

質活動,第十五屆實證醫學類增設「文獻查證新人組」、擬真情境類新增「急重

症照護新人組」。

並為激勵國內機構或單位以創新研發提升醫療品質,發展卓越特色醫療服

務,民國自 105 年(第十七屆)起,於系統類增設「卓越中心組」及「卓越社

區機構組」。

本活動歷經十七年,為鼓勵醫界持續進行品質改善及創意思考,將持續頒

發「持續品質改善獎」、「創意獎」、「人因特別獎」及「幸福職場獎」。為擴大參

與競賽交流的對象,本會於 101 年(第 13 屆)開始舉辦「兩岸醫療品質促進交

流競賽活動」,期望藉由本活動激勵更多機構持續進行品質改善與標竿學習,以

達到提升醫療品質之目的。

- 4 -

活動內容

一、活動宗旨

(一)提升醫療衛生機構品質提升改善活動之水準。

(二)建立醫療衛生機構品質提升改善活動之標竿。

(三)加強提升醫療衛生機構品質改善工具之運用技巧。

(四)促進醫療衛生機構重視系統性提升品質。

(五)鼓勵醫療衛生機構以實證為基礎之品質改善精神。

(六)營造醫療衛生機構品質改善活動互相觀摩良性競爭之風氣。

二、參加對象

(一)歡迎醫療衛生相關機構及衛生行政單位,包括:醫院、診所、長照機構、

捐血機構、衛生行政機關(衛生福利部及其附屬機關、衛生局(所)、健保

署…等)及其他醫事機構,皆可依據競賽類別組隊參與各類競賽。

(二)歡迎有發展醫療產品註之企業、醫院、學校報名參加智慧醫療類產業應用

組,參賽產品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為智慧醫療、智慧照護、智慧健康的創新產品、服務或整體解決方案。

2.具醫療照護或健康管理實際測試或使用經驗。

3.具市場化潛力或已市場化。

註:「產品」範圍包括服務或解決方案。

- 5 -

三、競賽架構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

主題改善組

主題改善 菁英組

社區 醫療照護組

系統類

卓越中心組

卓越 社區機構組

實證醫學類

文獻查證 新人組

文獻查證 臨床組

文獻查證 菁英組

臨床運用組 (知識轉譯組)

擬真情境類

新人組

急重症照護 一般組

精神照護組

智慧醫療類

醫療機構組

「門急診服務、 住院服務、 社區健康(含長照)、 教學研究、 行政管理、 環境管理」

產業應用組

- 6 -

參加辦法

一、活動費用

競賽類別 競賽組別 報名費(依階段繳交)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主題類

主題改善組 20,000 23,000

主題改善菁英組 55,000

社區醫療照護組 10,000

系統類 卓越中心組

50,000 卓越社區機構組

實證醫學類 文獻查證

新人組 13,000

臨床組

菁英組 18,000

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 18,000

擬真情境類

新人組

30,000 急重症照護一般組

精神照護組

智慧醫療類 醫療機構組

門急診服務

5,000 23,000

住院服務

社區健康(含長照)

教學研究

行政管理

環境管理

產業應用組 5,000 50,000

(一)主題類:

1.主題改善組:分為兩階段收費,每個團隊於第一階段(報名時)先繳交

新台幣 20,000 元整,如入選第二階段再繳交新台幣 23,000 元整。

2.主題改善菁英組:每個團隊新台幣 55,000 元整。

3.社區醫療照護組:每個團隊新台幣 10,000 元整。

(二)系統類:每個團隊新台幣 50,000 元。

- 7 -

(三)實證醫學類:

1.文獻查證新人組、文獻查證臨床組:每個團隊新台幣 13,000 元整。

2.文獻查證菁英組、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每個團隊新台幣 18,000

元整。

(四)擬真情境類:每個團隊 30,000 元整。

(五)智慧醫療類:

1.醫療機構組:分為兩階段收費,每個專案於第一階段(報名時)先繳交

新台幣 5,000 元整,如入選第二階段再繳交新台幣 23,000 元整。

2.產業應用組:分為兩階段收費,每個專案於第一階段(報名時)先繳交

新台幣 5,000 元整,如入選第二階段再繳交新台幣 50,000 元整。

二、報名方式

(一)本活動一律採網路報名。請於報名截止日前至報名系統

https://goo.gl/kkAw33 報名,完成線上報名後,將相關資料於資料繳

交期限 5 月 31 日前寄出(以郵戳為憑),若採親送,請於當天下午 6 點

前親自送達本會。

(二)各競賽類組之報名表格式、需繳交資料及數量,請參照各類組競賽說明

及報名資料檢核表。

三、繳費方式

(一)臨櫃匯款、ATM 轉帳:

合作金庫銀行 埔墘分行(銀行代碼 006,分行代碼 1081)

戶名: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帳號:1081-872-136-669

(二)開立即期支票掛號郵寄。戶名: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 8 -

四、諮詢窗口

主題類、系統類

聯 絡 人:邱藍瑩、吳佳臻

聯絡電話:(02)8964-3000 分機 3014、3013

實證醫學類、擬真情境類、智慧醫療類

聯 絡 人:翁玉姍、徐珮嘉

聯絡電話:(02)8964-3000 分機 3019、3018

傳真電話:(02)2963-4292

E - m a i l :[email protected]

醫策會網址:http://www.jct.org.tw

醫療品質獎報名網址:https://goo.gl/kkAw33

單位名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HQIC 工作小組

聯絡地址:220 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 31 號 5 樓

- 9 -

競賽時程

執行

時間 主題類 系統類 實證醫學類 擬真情境類 智慧醫療類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文獻查證菁英組及臨床運用組:現場發表

報名資料

行政審查

報名、繳費及書

面資料寄出

文獻查證組:現場搜尋暨發表

聯合頒獎典禮

新人組、急重症

照護一般組及精

神照護組競賽

聯合頒獎典禮

報名資料 行政審查

報名、繳費及書

面資料寄出

書面評審

醫療機構組及

產業應用組

第二階段競賽

現場發表

醫療機構組

第三階段

實地審查

聯合頒獎典禮

報名資料 行政審查

報名、繳費及書

面資料寄出

實地審查

聯合頒獎典禮

1.報名資料行政審查。

2.安排參賽機構實地訪查行程。

報名、繳費及書

面資料寄出

審查書面資料

聯合頒獎典禮

現場發表

報名資料

行政審查

報名、繳費及書

面資料寄出

書面評審

- 10 -

主題類競賽

一、目的

激勵醫療從業人員能形成團隊,選定品質改善的主題,以 PDCA 管理循環

為基礎,利用團隊成員自我啟發與相互啟發、腦力激盪、團隊合作、善用統計

數據及品管工具進行持續性的改善活動。

二、競賽組別說明

針對特定主題範圍,於規範期間以 PDCA 管理循環為核心精神完成之改善

案例,不限品質提升手法工具(如品管圈、專案改善、平衡計分卡、根本原因

分析、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標竿學習、品質報告卡、實證醫學、5S 活動、組

織再造…等)皆可參賽。

(一)「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報名注意事項:

1. 完案期間:須為 105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3 月 31 日期間完案之主題案

例。

2. 參賽機構:為提升已有品質改善經驗之參賽機構競賽層級,以參賽機

構前 5 屆(即第 13 至 17 屆)主題類獲獎團隊數累計積分(計算方法

參見表一之 1),分為「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凡累計

積分滿 5 分(含)以上之參賽機構即達菁英資格,菁英機構至少二分

之一團隊必須報名參加主題改善菁英組,若積分超過 10 分以上的機構

應有三分之二團隊報名參加主題改善菁英組(小數點以下無條件進

位)。

(1). 主題改善組:所屬機構第一次參賽或主題類積分為 4 分以下(含)

的參賽團隊。

(2). 主題改善菁英組:所屬機構之主題類積分滿 5 分(含)以上(名

單如表一之 2)、積分超過 10 分以上(名單如表一之 3)或願意

自我挑戰菁英組之參賽團隊。

- 11 -

(二)社區醫療照護組報名注意事項:

1. 完案期間:須為 105 年 1 月 1 日至 106 年 5 月 31 日期間完案之主題案

例。

2. 參賽機構:所屬機構為總床數註 99 床(含)以下之醫院、診所、衛生局

(所)、長照機構及其他醫療或健康照護等機構之參賽團隊。

註:總床數指衛生局登記之總床數(含急、慢性及特殊病床)。

表一之 1、主題類積分計算方式:以各參賽機構之品質改善組及主題類參

賽團隊前 5 屆得獎數,進行積分累計,自第 15 屆起,菁英組

積分改為 7、5、3 分。各獎別積分如下:

獎別 金獎 銀獎 銅獎

13-14屆

一般組積分 5 分/團隊(圈) 3 分/團隊(圈) 1 分/團隊(圈)

進階組積分

15 屆

以後

一般組積分 5 分/團隊(圈) 3 分/團隊(圈) 1 分/團隊(圈)

菁英組積分 7 分/團隊(圈) 5 分/團隊(圈) 3 分/團隊(圈)

表一之 2、本屆(第十八屆)主題類符合菁英資格,需有二分之一比例報

名菁英組之機構如下,共計 13 家:

機構名稱(依字首筆劃數排序)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光田醫療社團法人光田綜合醫院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柳營奇美醫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澄清綜合醫院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

醫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亞東紀念醫院

表一之 3、本屆(第十八屆)主題類符合菁英資格及積分超過 10 分以上,

需有三分之二比例報名菁英組之機構如下,共計 4 家:

- 12 -

機構名稱(依字首筆劃數排序)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委託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經營)

高雄榮民總醫院

臺中榮民總醫院

三、競賽方式

(一)主題改善組:

分二階段競賽,第一階段採「書面評審」及「面談」方式進行,並

按參賽團隊數之 50%比例晉級參加第二階段競賽,第二階段採「現場發

表」方式進行。

1. 第一階段競賽:「書面評審」及「面談」

(1). 書面評審:由 2 位委員依據各團隊檢附的成果報告進行書面評審

(配分佔 20%),評審重點及配分請參考附件一之 6。

(2). 面談:由 3 位委員依據各團隊的書面審查資料及現場佐證資料進

行查證與面談(配分佔 50%),評審重點及配分請參考附件一之 7。

面談注意事項如下:

面談時每團隊至少需出席 3 位成員(需包含團隊負責人及 2 名團隊

成員),建議院方品管中心人員一同參與。參與面談人員名單乙式

四份(如附件一之 11)請於當天繳交給現場工作人員。

面談進行方式:每個團隊面談時間為 45 分鐘,第一部份請針對參

與成員及主題重點介紹(形式不拘)時間約 5 分鐘,第二部分為 3

位委員與團隊成員面談答詢(由委員發問),各主題答詢方式不拘,

請團隊成員多利用佐證資料答詢,時間約 35 分鐘;第三部分為團

隊進行 5 分鐘補充說明(如自我特色展現或問題提問)。

各團隊請自行攜帶原始佐證資料(如:會議紀錄、檢驗數據、問卷、

標準書、提案建議書及上期成果報告、效果維持的相關結果、下

期主題及資料…等),資料多寡不限。

面談現場提供單槍(1 台)、麥克風(1 支)及筆電(1 台)等設備,

- 13 -

參賽團隊可多加利用。

本會將於八月函文通知第二階段競賽排程及繳費截止日。

2. 第二階段競賽:現場發表

(1). 由入選第二階段的參賽團隊進行 15 分鐘的發表(配分佔 30%),

由 3 位委員進行評審,評審重點及配分請參考附件一之 9。

(2). 現場發表注意事項如下:

競賽現場不收取其他補充資料。

各參賽團隊發表時間以 15 分鐘為限,12 分鐘時響鈴兩短聲,15

分鐘時響鈴一長聲作為提醒。超過 15 分鐘者即應停止發表,評審

委員對於超時發表部分將不予計分。

(二)主題改善菁英組:

採「書面評審」、「實地評審」及「現場發表」方式進行。

1. 書面評審:由 2 位委員依據各團隊檢附之書面審查資料進行書面評審

(配分佔 20%),評審重點及配分請參考附件一之 6。

2. 實地評審:

「實地評審」由 3 位委員擇日至參賽機構進行 2 小時評審(配分佔

50%),實地評審的評審重點、評審項目及配分請參照附件一之 8,

時間分配表請見附件一之 12。

實地評審注意事項如下:

10 分鐘的活動推行簡報請依據改善主題進行重點介紹,並須包含

院方支持及參與的部份。

團隊準備的原始佐證資料(如:會議紀錄、檢驗數據、問卷、標準

書、提案建議書及上期成果報告、效果維持的相關結果、下期主

題及資料…等),請放置於作業現場,以便委員可即時翻閱。

相關人員訪談時,每團隊至少需出席 3 位成員(需包含團隊負責人

及 2 名團隊成員),建議院方品管中心人員一同參與。參與訪談人

員名單乙式四份(如附件一之 11)請於當天繳交給現場工作人員。

- 14 -

3. 現場發表:

(1) 參賽團隊進行 15 分鐘的發表(配分佔 30%),由 3 位委員進行

評審,評審重點及配分請參考附件一之 9。

(2) 現場發表注意事項如下:

競賽現場不收取其他補充資料。

各參賽團隊發表時間以 15 分鐘為限,12 分鐘時響鈴兩短聲,15

分鐘時響鈴一長聲作為提醒。超過 15 分鐘者即應停止發表,評審

委員對於超時發表部分將不予計分。

(三)社區醫療照護組

採「書面評審」及「現場發表」方式進行。由 3 位委員於現場發表

前,依據各團隊檢附的成果報告進行書面審查,並於發表當日依據各團

隊的簡報及表現進行「現場發表」評審,評審重點及配分請參考附件一

之 10。

1. 現場發表注意事項如下:

(1). 競賽現場不收取其他補充資料。

(2). 各參賽團隊發表時間以 15 分鐘為限,12 分鐘時響鈴兩短聲,15

分鐘時響鈴一長聲作為提醒。超過 15 分鐘者即應停止發表,評審

委員對於超時發表部分將不予計分。

四、成績評定原則

(一)本競賽活動邀集衛生、醫療、管理等三大領域之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委員,

於競賽活動前舉辦評審委員共識會議以凝聚委員評分共識,另加強每場

或每梯次評審委員共識。

(二)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競賽,每個團隊將各由上述三類委員進行評分,成

績統計後將經評審團成績評定會議確認。

(三)為求競賽嚴謹及達到公正客觀之立場,本競賽活動之成績評定原則:

1. 評審委員迴避原則:評審委員一年內曾任職或輔導過之機構、團隊,

不參與評分。

- 15 -

2. 以「評審委員」成績 Z 值標準化方式計算成績,以排除因評審委員不

同而造成的分數差異。

註:評審過程中若發現有數據不實、專業層面有重大缺失者,將提評審團會議

討論處理。

五、資料繳交項目及期限

(一)線上報名:

1.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請於 106 年 5 月 17 日前至

繳交資料 繳交期限

主題改善組、

主題改善菁英組

報名表 1 份 需於

5月 17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書面審查資料

一式 10 份 (請裝訂成冊)

活動說明

需於

5月 31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摘要

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檢核表 1 份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片乙片(光碟內容須包

括:活動說明、摘要、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word 檔)

主題改善組:面談參加成員名單一式 4

份 當天現場提供

主題改善菁英組:實審參加成員名單一

式 4 份 實地審查前提供

現場發表簡報檔 當天現場提供

社區醫療照護組

報名表 1 份

需於

6月 30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書面審查資料

一式 5 份 (請裝訂成冊)

活動說明

摘要

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檢核表 1 份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片乙片(光碟內容須包

括:活動說明、摘要、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word 檔)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現場發表簡報檔 當天現場提供

- 16 -

https://goo.gl/kkAw33 報名(報名資料包括活動說明、摘要內容...

等,上述表單內容請參照附件一之 1 至 3)。

2.社區醫療照護組:請於 106 年 6 月 30 日前至 https://goo.gl/kkAw33

報名(報名資料包括活動說明、摘要內容...等,上述表單內容請參照附

件一之 1、一之 2、一之 4)。

(二)資料繳交說明:

1. 書面資料寄出前請參考「報名資料檢核表」(附件一之 13),確認資

料準備齊全。

2. 報名表:請於「同意書」處加蓋機構印信,並繳交正本。若報名資料

有任何異動(包括修改主題、參與成員、醫品圈圈名),請以函文方

式抽換報名表。

3. 書面審查資料裝訂成冊:

(1). 請依據封面、活動說明、摘要、成果報告書、相關附件順序裝訂,

並以雙面列印。

(2). 成果報告書本文以 25 頁為限、成果報告書之相關附件亦以 25 頁

為限(不得流用),超出 1 頁扣書審總分 1 分(餘類推)。

4.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包括所有報名相關 word 檔,如:活動說明、摘要、

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5. 所繳交之書面審查資料,恕不接受資料抽換。若書面資料超出規定頁

數,超出 1 頁扣書審總分 1 分(餘類推)。

6. 競賽期間若書面資料不敷使用,將以網路報名資料及所繳之電子檔列

印使用。請確認繳交之光碟內容與書面資料相符,以免權益受損。

六、參賽團隊附加價值

(一)意見回饋:參賽團隊可獲得評審委員書面審查意見表;面談、實審、現

場發表及實地審查之委員審查意見皆由委員現場口頭回饋,不再另外提

供書面資料(書面審查意見表將於全程競賽結束後再一併提供)。

(二)教育訓練:參賽團隊成員(含內、外部輔導員)可免費觀摩該團隊現場發

- 17 -

表場次的所有主題,並額外獲得4張本屆主題類競賽現場發表免費觀摩券。

七、獎勵措施

為獎勵參賽團隊,將依據各組參賽組數,按比例分別設置金獎、銀獎、銅

獎、優選、佳作及潛力獎等獎項,並舉辦頒獎典禮加以表揚。

(一)主題改善組

金獎:數名,授予獎金、獎座及獎狀;

銀獎:數名,授予獎金、獎座及獎狀;

銅獎:數名,授予獎金、獎座及獎狀;

佳作:數名,授予獎牌及獎狀;

潛力獎:數名,授予獎狀。

(二)主題改善菁英組

金獎:數名,授予獎金、獎座及獎狀;

銀獎:數名,授予獎金、獎座及獎狀;

銅獎:數名,授予獎金、獎座及獎狀;

優選:數名,授予獎牌及獎狀;

佳作:數名,授予獎牌及獎狀。

(三)社區醫療照護組

金獎:數名,授予獎座及獎狀;

銀獎:數名,授予獎座及獎狀;

銅獎:數名,授予獎座及獎狀;

佳作:數名,授予獎牌及獎狀;

潛力獎:數名,授予獎狀。

註:以上獎項之頒發需經評審團會議決議擇優頒發,如經評審團認定無符合授

獎資格時,該獎項得以「從缺」。

(四)特別獎

1. 新人獎:為鼓勵更多醫療衛生相關機構加入品質提升行列,新人組獲

獎資格說明如下:

- 18 -

(1). 主題改善組:機構不曾參加過主題類競賽,第一次參賽且入選第

二階段者,加頒「新人獎」。

(2). 主題改善菁英組及社區醫療照護組:機構不曾參加過主題類競賽,

第一次參賽且今年獲得潛力獎以上獎項者,加頒「新人獎」。

2. 持續品質改善獎:為鼓勵機構持續品質提升(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之精神,特別對持續參加本競賽活動多年之機構予以

獎勵。

(1). 主題改善組、主題改善菁英組:

本獎項自第 11 屆起每屆頒發,以十、十五、二十屆…等為區間,

如曾獲此獎項者則不再重覆給獎。

持續參與計算方式如下:

獎項 規則

持續品質改善 10年獎

近 15 年內參與主題類競賽 10 次(含本屆),可獲頒

此獎項。(醫學中心自 17 屆起每屆需報名 3 個團隊

以上才可列入當年度有參與的計算)

持續品質改善 15年獎

近 20 年內參與主題類競賽 15 次(含本屆),可獲頒

此獎項。(醫學中心自 17 屆起每屆需報名 3 個團隊

以上才可列入當年度有參與的計算)

目前已累計參加 9 屆或 14 屆之機構共有 16 家(如表一之 4),歡

迎持續參與本屆競賽。

獲得本獎項之機構需提供影片(影片長度及格式將另行告知),俾

利頒獎典禮宣傳。

表一之 4、目前累計參加 9 或 14 屆之機構

機構名稱(依字首筆劃排序) 已參加

9 屆

已參加

14 屆

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 V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 V

光田醫療社團法人光田綜合醫院 V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 V

- 19 -

機構名稱(依字首筆劃排序) 已參加

9 屆

已參加

14 屆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 V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委託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經營) V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V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V

國泰醫療財團法人汐止國泰綜合醫院 V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 V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 V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 V

(2). 社區醫療照護組:

為鼓勵機構持續品質提升(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之

精神,凡當屆參與社區醫療照護組競賽累計 5 屆之機構可榮獲本

獎項(無論入選與否)。本獎項自第 18 屆起每屆頒發,如曾獲此

持續參與計算方式如下:

獎項 規則

持續品質改善 5 年獎

【社區醫療照護組】

近 10 年內參與社區醫療照護組競賽 5 次(含本屆),

可獲頒此獎項。

目前已累計參加4屆之機構為「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台中仁愛醫院」,

歡迎持續參與本屆競賽。

獲得本獎項之機構需提供影片(影片長度及格式將另行告知),俾

利頒獎典禮宣傳。

3. 創意獎、人因特別獎、幸福職場獎:為鼓勵機構創意思考、以人因進

行改善作為及營造幸福職場,參賽作品符合下列定義者,加頒特別獎。

本獎項獨立評比,不列入總分計算。由評審團推薦優秀團隊擇優頒發

(1) 創意獎:

為鼓勵醫療機構之創意思考,凡管理、資訊應用、技術、流程、物

品及改善成果具創意特色,或與民眾相關之創意作法(如經由民眾

- 20 -

或病人想法而產生的創意對策、以病人為中心思考產生之具體落實

做法…等),皆可納入鼓勵範圍。

(2) 人因特別獎:

為鼓勵團隊之改善主題內容考量人因(Human Factors)的基本理

念或精神(以使用者為中心(user-centered)來思考),特別增設

本獎項。例如:人員配置及分工、流程、設備及作業環境之設計,

以及利用資訊降低人因阻力,減少醫療失誤發生,減少工作姿勢之

人因危害行為等等,凡符合人因之作為或精神者,皆屬之。

(3) 幸福職場獎:

為鼓勵機構重視員工,有滿意的員工才能有滿意顧客,喚起員工創

造高品質之熱情,凡改善對象為「院內員工」,改善主題內容或附

加效益可提升員工滿意度、員工生活品質、工作成就感、改善工作

環境氛圍、營造友善職場等等,如提升員工滿意度、縮短工時、降

低離職率、維護員工健康及安全、提升員工工作成就感…等主題,

且進行有助於改善員工「工作生活品質(Quality of work Life,

QWL)」內涵之作為。

八、注意事項

(一)競賽時間、場地及相關訊息,主辦單位將公告於本會網頁最新消息

(http://www.jct.org.tw),並以 e-mail 通知參賽團隊。

(二)競賽當日如遇颱風來襲,處理原則如下:

1. 經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競賽辦理場地所處地區停止上班者,取

消當天競賽行程,本會將另行通知擇期舉行時間。

2. 各團隊機構所屬地區當天停止上班者,則該團隊當天停止競賽,本會

將另行通知擇期舉行時間,其餘團隊照常進行。

3. 請各團隊連絡人及團隊負責人於競賽前一天及當天保持聯絡手機暢通,

以便緊急聯絡競賽相關事宜。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1

- 21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報名表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主題改善組 主題改善菁英組 社區醫療照護組

機構名稱 醫療機構代碼 機構地址 機構總床數

機構負責人姓名

職稱 電話

統一編號

連絡人姓名

職稱

電話(o) 傳真 e-mail ※請留常用信箱帳號及注意信箱動態

※請勿留 YAHOO 信箱帳號

專案負責人

(圈長)

職稱

電話(o) 手機 e-mail ※請留常用信箱帳號及注意信箱動態※

請勿留 YAHOO 信箱帳號 醫品圈圈名 (※若非醫品圈,可免填本項)

申請部門 活動主題

同意書 ※本機構茲依照「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之規定提出參賽申請,並同意貴會運

用本案所有參賽資料做為攝影、電視播放、出版及各項宣傳教育、學術研究等活動推

廣用途並配合出席貴會舉辦之品質提升推廣活動。

※本機構之報名連絡人於貴會網站進行報名時,已確認被報名人知悉並取得其個人資料

之使用同意。

(機構)印信

姓名 身分證字號 部門 職稱

專案負責人(圈長)

參與成(圈)員

機構內部輔導員 *可不填,請勿與參賽成員重複

(以上為獎狀製作依據及獎狀姓名排列順序,請確認,頒獎時恕不接受更換成員及順序)

外部輔導員 *可不填

姓名 身分證字號 服務機構 職稱

※本報名表請在「同意書」欄位用印(蓋機構印信)寄回醫策會 HQIC 小組,方完成報名手

續,若報名資料有任何異動(包括修改主題、參與成員…等),請以函文方式抽換報名表。

※請確認報名資料內容與網路報名系統登錄資料相符,此資料為日後賽程及授獎依據,報名

截止後不得異動。

※若因團隊填寫有誤而造成獲獎後要更換獎狀,本會將酌收資料處理費及獎狀印製工本費 500

元整。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2

- 22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活動說明 參賽編號:

機構名稱

活動主題

關鍵字

主題類型

(單選)

○病人照顧 ○病歷紀錄 ○時間效率 ○成本效益 ○安全環境

○滿意度 ○教育訓練 ○民眾參與 ○其他(請說明_____)

運用手法

(可複選)

□流程改造 □平衡計分卡 □根本原因分析 □FMEA □TRM

□標竿學習 □品質報告卡 □實證/證據醫學 □醫品圈(○問題解

決 ○課題逹成)□精實管理 □其他(請說明________)

病人安全

相關主題

(單選)

○提升醫療照護人員間的有效溝通

○落實病人安全事件管理 ○提升手術安全

○預防病人跌倒及降低傷害程度 ○提升用藥安全 ○落實感染管制

○提升管路安全 ○鼓勵病人及其家屬參與病人安全工作

○非相關主題

團隊

成立時間 民國__年__月__日

本期活動

期間

起 民國__年__月__日

迄 民國__年__月__日

團隊成員

平均年資 ____年 平均年齡 ___歲

所屬單位 跨部門 ○是 ○否

※請確認書面資料內容與網路系統登錄資料相符,以免權益受損。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3

- 23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摘要內容(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版本)

參賽活動主題○○○○ 參賽編號:

壹、計畫:

一、

(一)

1.

(1)

貳、問題結構與對策措施探討:

參、對策行動過程:

肆、成果表現:

伍、檢討:

※說明:

1.依設定格式填寫,以不超過1000中文字(含空白、英文及標點符號)為原則。

2.本摘要請儘量以條列式書寫,並請勿使用表格及圖檔(詳細內容請於成果報告中呈現)。

3.如果必須使用縮寫或特殊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該縮寫或符號後加上註解。

4.本摘要內容需與所繳交之電子檔內容一致,以免權益受損。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4

- 24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摘要內容(社區醫療照護組版本)

參賽活動主題○○○○ 參賽編號:

壹、提案動機(主題說明):

一、

(一)

1.

(1)

貳、執行方式:

參、成果展現及效益:

※說明:

1.依設定格式填寫,以不超過1000中文字(含空白、英文及標點符號)為原則。

2.本摘要請儘量以條列式書寫,並請勿使用表格及圖檔(詳細內容請於成果報告中呈現)。

3.如果必須使用縮寫或特殊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該縮寫或符號後加上註解。

4.本摘要內容需與所繳交之電子檔內容一致,以免權益受損。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5

- 25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成果報告書製作說明

壹、紙張規格及版面設定:

長寬尺寸:A4 SIZE,長 297mm*寬 210mm。

版面設定(邊界):上下與左右皆為 2.5 公分。

貳、封面格式:

活動成果報告書之封面應包含機構名稱、活動主題、圈名(非醫品圈之改

善主題可省略)、活動期間等,右上角請標註以下標籤格式: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 主題改善組

主題改善菁英組

社區醫療照護組

圈 名 (※非醫品圈之改善主題可免填。)

機構名稱

主 題

參、頁數限制:

一、成果報告書本文以 25 頁為限(不含封面、目錄、活動說明及摘要)。

二、成果報告書之相關附件(如會議紀錄、檢驗數據、提案建議書等佐證活

動過程之相關資料)亦以 25 頁為限。

三、上述請以雙面列印,規定總頁數 50 頁(共 25 張)為限,超出 1 頁扣書

審總分 1 分(餘類推)。

肆、書寫規格:

一、字型:中文為標楷體,英文及數字為 Times New Roman。

二、數字標示順序:說明如下

壹、

一、

(一)

1.

(1)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5

- 26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

參賽編號:XXXXXX參賽機構:XXXXXXXXXXXXXXXX活動期間:XXXX/XX/XX~ XXXX/XX/XX圈 名:XXX團隊成員:XXX、 XXX、 XXX、 XXX…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主題改善組主題改善進階組

圈名 (※非醫品圈之改善主題可免填。)

機構名稱

主題

三、標題: (一)機構名稱及活動步驟之名稱等得以標題處理。

(二)字體大小:標題為 22 號字體。範例:醫策會 JCT

四、內文:

(一)內文為 14 號字體。範例:醫策會 JCT

(二)內文除文字外,可有圖表,字型大小不限,以閱讀清晰為原則。

五、頁碼:本文及附件皆應標示頁碼。

伍、裝訂:

一、裝訂時請將「活動說明」置於封面後第 1 頁、「摘要」置於第 2 頁,連同

成果報告書及其附件一同裝訂。

二、敬請左側裝訂,以不易脫落為原則(請勿單釘一角)。

陸、其他:競賽期間若書面資料不敷使用,將由系統轉出列印。請確認提供的

「活動說明」、「摘要」及成果報告電子檔內容與繳交之書面資料相

符,以免權益受損。

==================================

封面範例:(封面設計可維持各參賽團隊風格,此範例僅供參考)

活動主題

標籤

機構名稱

活動期間

圈名(非醫品圈可省略)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6

- 27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

書審 評分項目

項 目 配分

計畫

1.主題選取之重要性、特殊性與具體明確程度

2.目標設定之理由及適當性

3.團隊形成或維持並持續改善之前創新行動所達成之目標

4.專案價值的呈現

20

問題結構

與對策措

施探討

1.問題分析、探討並求證問題形成或影響目標達成之結構

2.引用或採行相關文獻與技術

3.以數據或實例來呈現事實

4.問題分析與對策方案間之連貫性或邏輯性等,並考量長、短期之

效果發展對策

5.對策行動計畫之擬訂於時間、人力及費用等資源安排的考量

25

對策行動

過程

1.對策行動過程中,考量對策效果、目標達成狀態及問題、目標

結構之變化等因素而持續進行對策行動(包含目標)之調整

2.對策(最適策)之可行性與創意性

3.改善對策(最適策)之努力程度且符合專業水平

25

成果表現

1.對策效果確認和目標之達成程度及影響程度(如目標達成率、

顧客滿意度、服務收益、降低成本不良、節省資源及人員等等)

2.對於臨床及品質改善的效益

3.無形效益(提升機構形象、品質信譽、士氣、環境、勞資關係、

社會責任及安全衛生等)

4.制度與標準於行動過程中之改變情形及新版制度與標準之實施

程度

15

整體運作

及檢討

1.本期活動之檢討(含餘留問題之改善)

2.未來之重要目標與行動 5

資料呈現

1.整體周延性

2.文字流暢性

3.內容邏輯性(系統分明、前後連貫程度)

4.圖表文字清晰簡明之情形

5.摘要書寫品質

10

合計 100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7

- 28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主題改善組

面談 評分項目

項 目 配分

整體運作

1.整體運作的適當性(過程、手法……)

2.組織目標與各團隊目標連結之程度

3.創造力的發揮程度

4.觀摩交流活動參與情形

5.成員學習成長過程及品管繼續教育情形

6.專案價值的呈現

30

確實性

1.書面資料與答詢內容之一致性

2.計畫行動過程中數據記錄與分析之運用程度

3.成員對所運用品管手法及團隊運作模式之瞭解程度

4.對策措施之落實情形

45

成果表現

1.機構具體實施制度化之情況(如制度建立、標準文件化

之管理)

2.制度與標準於行動過程中之改變情形及新版制度與標準

之落實程度

3.本活動有形效益與無形效益及對組織的貢獻與影響程度

(如目標達成率、顧客滿意度、服務收益、降低成本不

良、節省能源及人員、提升醫院形象、品質信譽、士氣、

環境、勞資關係、社會責任及安全衛生等等)

20

檢討 1.本期活動之檢討(含餘留問題之改善)

2.未來之重要目標與行動 5

合計 100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8

- 29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主題改善菁英組

實地評審 評分項目

項 目 配分

確實性

1. 書面資料與實地評審結果之一致性

2. 計畫行動過程中數據記錄與分析之運用程度

3. 成員對品管手法及團隊運作模式之瞭解程度

4. 對策措施之落實情形

5. 改善內容俱證據或實證的基礎

40

制度化及

延續性

1. 文件標準化情形

2. 具體實施制度化情況

3. 建立持續性管理或追蹤機制

4. 知識管理的內化擴散或傳承

5. 主題改善外推的程度(如有對外分享或報告)

30

整體運作

1. 機構及主管對團隊的支持與參與程度

2. 機構及主管對有效對策的支持程度

3. 專案價值的呈現

4. 本活動有形效益與無形效益及對組織的貢獻與影響程度

(如目標達成率、顧客滿意度、服務收益、降低成本不

良、節省能源及人員、提升醫院形象、品質信譽、士氣、

環境、勞資關係、社會責任及安全衛生等等)

5. 本活動有形效益與無形效益及對團隊成員自身的影響程

度(如成員學習成長過程)

6. 本期活動檢討(含餘留問題之改善)

7. 未來重要目標與行動

30

合計 100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9

- 30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

現場發表 評分項目

項 目 配分

計畫

1.主題選取之重要性、特殊性與具體明確程度

2.目標設定之理由及適當性

3.團隊形成或維持並持續改善之前創新行動所達成之目標 10

問題結構

與對策措

施探討

1.問題分析、探討並求證問題形成或影響目標達成之結構

2.引用或採行相關文獻與技術

3.以數據或實例來呈現事實

4.問題分析與對策方案間之連貫性或邏輯性等,並考量長、短期之

效果發展對策

5.對策行動計畫之擬訂於時間、人力及費用等資源安排的考量

20

對策行動

過程

1.對策行動過程中,考量對策效果、目標達成狀態及問題、目標結

構之變化等因素而持續進行對策行動(包含目標)之調整

2.對策(最適策)之可行性與創意性

3.改善對策(最適策)之努力程度且符合專業水平

25

成果表現

1.對策效果確認和目標之達成程度及影響程度(如目標達成率、顧

客滿意度、服務收益、降低成本不良、節省資源及人員等等)

2.對於臨床及品質改善的效益

3.無形效益(提升機構形象、品質信譽、士氣、環境、勞資關係、

社會責任及安全衛生等)

4.制度與標準於行動過程中之改變情形及新版制度與標準之實施程

20

檢討 1.本期活動之檢討(含餘留問題之改善)

2.未來之重要目標與行動 5

整體運作

1.團隊積極投入的情形(促使全員參與之行動方案)

2.機構內之推廣交流

3.整體運作與團隊精神

4.整體改善過程特色

10

現場表現

(發表過程)

1.報告內容系統分明、前後連貫程度

2.圖表文字清晰簡明之情形

3.活動說明易於瞭解

4.發表人之儀態與口齒清晰情形

10

合計 100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10

- 31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社區醫療照護組 評分項目

項目 配分

主題說明

1.主題內容符合機構特性、病人安全或品質改善精神

2.有效運用機構特色及資源

3.具創意及前曕性

20

執行方式

1.執行(推廣)方法適切性

2.執行過程合乎邏輯

3.整體運作的精神

4.團隊積極投入情形

5.能引用相關文獻或數據進行解析與對策擬訂(加分項

目)

30

成 果 展 現

及 效 益 評

1.目標達成或品質提升之情形

2.制度建立與標準化落實情形

3.效益評估

4.成果具同業參考價值(加分項目)

30

現場發表

(發表過程)

1.報告內容系統分明、前後連貫之程度

2.圖表文字清晰簡明之情形

3.活動說明易於瞭解

4.發表人之儀態與口齒

20

合計 100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11

- 32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主題改善組及主題改善菁英組

面談/訪談成員名單 參賽編號:______________ 機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圈 名:______________ 主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身分 姓名 單位 職稱 負責任務備註三

團隊負責人

(圈長)

團隊成員

(圈員)

內、外部

輔導員

院方代表備註二

未達規範出席人數之原因說明:(不含院方代表)

備註一:主題類第一階段面談或實審相關人員至少需有 3 位出席(一位團隊負責人,

兩位團隊成員)。

備註二:有鑑於第一階段面談評分項目中有多項與機構相關(如:機構具體實施制度

化之情況、機構促使全員參與改善行動…等)。建議院方可以派代表(最多三

名為限)與參賽團隊一同參與面談。若不克前來,可由參賽團隊攜帶相關資

料佐證。

備註三:負責任務指團隊成員在這個改善專案中主要負責的任務。

備註四:請於面談當天攜帶本表(一式四份)至活動會場。

※表格如不敷使用,請自行調整或複印。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12

- 33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主題改善菁英組

實地評審時間分配表

評審程序 時間分配

一、醫策會連絡人說明 2 分鐘

二、召集人致詞與介紹評審委員 3 分鐘

三、機構致詞及介紹機構代表 5 分鐘

四、機構(單位)簡介及活動推行說明

(以投影片簡單扼要說明) 10 分鐘

五、實地審查、相關人員訪談及資料確認 80 分鐘

六、評審會商及結果討論

(請院方同仁迴避) 10 分鐘

七、意見交流及座談 10 分鐘

總 計 2 小時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一之 13

- 34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主題類 報名資料檢核表

※為了確實核對報名繳交資料是否完整,一個參賽團隊資料需填寫一份檢核

表。

※參賽編號:_______________(如:18-A10299)

該寄出的書面資料 其他提醒事項

□檢核表乙份

□報名表 1份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主題改善組、主題改善菁英組:書面

審查資料一式 10份

□社區醫療照護組:書面審查資料一式

5份

□書面資料依據以下順序裝訂成冊:封

面、活動說明、摘要、成果報告書及

相關附件。

□成果報告書本文上限 25 頁、附件 25

頁(不可流用),超出 1 頁扣書審總

分 1分(餘類推)。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片乙片

光碟內容須包括下列 word檔:

□報名表

□活動說明

□摘要

□成果報告書及其附件

□請確認書面文件與電子檔內容一致。

※提醒您,務必於 5月 17日前完成繳費並將報名表及繳費證明寄出(以郵戳為憑);務必於 5 月 31 日前將上述其餘書面資料寄出(以郵戳為憑)。

- 35 -

系統類競賽

一、目的

激勵機構或單位以創新研發提升醫療品質,發展卓越特色醫療服務,並秉

持「持續改善」、「管理循環」及「團隊運作」的精神,以系統性的方式進行機

構或單位之品質改善,同時為機構內的改善團隊建置實質的支持系統,以維護

品質改善成效對於組織正向的品質績效。

二、競賽組別及報名資格

使用品質改善方法及策略以系統性提升品質之醫療相關機構及單位,以機

構或單位為一個團隊報名參加。

(一)「卓越中心組」報名注意事項:

1. 參加對象:醫療或健康照護機構內之各部科室、醫療照護中心等部門註。

註:不接受短期的任務型小組。若以小組或委員會報名者,需以機構之官方組織

圖上有明確定位,或在機構內有明確組織定義者(如:經院務會議通過)。

2. 參賽資格:單位/部門需已具備持續品質提升機制,請提出至少一項跨

院區品質相關競賽(如:醫療品質獎主題類競賽、實證醫學類臨床運

用組競賽、團結圈…等)之得獎紀錄。

(二)「卓越社區機構組」報名注意事項:

1. 參加對象:99 床以下醫院、捐血中心、衛生局(所)、診所、護理之家等

機構。

2. 參賽資格:機構需已具備持續品質提升機制,請提出一項通過國內、

外認證,或是跨院區品質相關競賽之獲獎紀錄。

三、競賽方式

(一)卓越中心組:採「書面評審」及「實地評審」方式進行。此競賽項目將

由 4 位委員依據各團隊檢附之書面審查資料進行「書面評審」後,擇日

至機構進行「實地評審」,實地評審時間為 3.5 小時。實地訪查審查重點、

- 36 -

評審項目及配分請參照附件二之 6,實地評審時間分配表請見附件二之

4。

(二)卓越社區機構組:採「書面評審」及「實地評審」方式進行。此競賽項

目將由 4 位委員依據各團隊檢附之書面審查資料進行「書面評審」後,

擇日至機構進行「實地評審」,實地評審時間為 3 小時。實地訪查審查

重點、評審項目及配分請參照附件二之 7,實地評審時間分配表請見附件

二之 4。

四、成績評定原則

(一)本競賽活動邀集衛生、醫療、管理等三大領域之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委員。

為求競賽嚴謹度,於競賽活動前將舉辦評審委員共識會議以凝聚委員評

分共識,並加強每梯次評審委員共識。

(二)書面審查及實地審查之成績統計後,將經評審團成績評定會議確認。

(三)為達到公正客觀之立場,本競賽活動之成績評定原則:

1.評審委員迴避原則:評審委員一年內曾任職或輔導過之機構、單位,不

參與評分。

2.以「評審委員」成績 Z 值標準化方式計算成績,以排除因評審委員不同

而造成的分數差異。

註:評審過程中若發現有數據不實、專業層面有重大缺失者,將提評審團會議

討論處理。

五、資料繳交項目及期限

繳交資料 繳交期限

報名表 1 份 需於 5 月 17 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得獎紀錄清單 1 份 需於 5 月 31 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書面審查資料一式 8 份(請裝訂成冊)

檢核表 1 份

- 37 -

繳交資料 繳交期限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片乙片(光碟內容須包括:書面審

查資料及相關附件 word 檔)

訪談成員名單 實地審查前提供

(一)線上報名:請於 106 年 5 月 17 日前至 https://goo.gl/kkAw33 報名。

(二)資料繳交說明:

1. 書面資料寄出前請參考「報名資料檢核表」(附件二之 8),確認資料

準備齊全。

2. 報名表:請於「同意書」處加蓋機構印信,並繳交正本。若報名資料

有任何異動,請以函文方式抽換報名表。

3. 得獎記錄清單:請務必提供做為參賽資格審查。

4. 書面審查資料裝訂成冊:書面審查資料請雙面列印,本文及附件以 100

頁為限。

5.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包括所有報名相關 word 檔,如:書面審查資料及

相關附件)。

6. 所繳交之書面審查資料,恕不接受資料抽換。若書面資料超出規定頁

數將於書面資料中註記,超出 1 頁扣總分 1 分(餘類推)。

7. 競賽期間若書面資料不敷使用,將以網路報名資料及所繳電子檔列印

使用。請確認繳交之光碟內容與書面資料相符,以免權益受損。

六、參賽團隊附加價值:各參賽單位(機構)可獲得委員的書面審查意見及實

地評審現場審查回饋。

七、獎勵措施

主辦單位將頒贈獎牌及獎狀乙份給獲獎單位,另安排獲獎單位於本會各通

路進行宣傳(如:官網、醫療品質雜誌…等),並於頒獎典禮加以表揚。

註:以上獎項之頒發需經評審團會議決議擇優頒發,如經評審團認定無符合授

獎資格時,該獎項得以「從缺」。

- 38 -

八、注意事項:競賽當日如遇颱風來襲,處理原則如下:

(一)經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參賽單位(機構)所處地區停止上班者,

取消當天競賽行程,本會將通知擇期舉行時間。

(二)請參賽單位(機構)連絡人於競賽前一天及當天保持聯絡手機暢通,以

便緊急聯絡競賽相關事宜。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二之 1

- 39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系統類-報名表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卓越中心組 □卓越社區機構組

機構名稱 醫療機構代碼

機構地址 機構總床數 ※非醫療機構總床數即填 0 床

機構

負責人姓名 職稱

電話

統一編號

連絡人姓名 職稱

電話

傳真

e-mail ※請留常用信箱帳號及注意信箱動態

※請勿留 YAHOO 信箱帳號 卓

申請部門

單位負責人姓名

單位負責人職稱

品質管理專責單位

品管單位負責人姓名

品管單位負責人職稱

同意書

※本機構茲依照「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之規定提出參賽申請,並同意貴會

運用本案所有參賽資料做為攝影、電視播放、出版及各項宣傳教育、學術研究等活

動推廣用途並配合出席貴會舉辦之品質提升推廣活動。

※本機構之報名連絡人於貴會網站進行報名時,已確認被報名人知悉並取得其個人資

料之使用同意。

(機構)印信

※本報名表請在「同意書」欄位用印(蓋機構印信)寄回醫策會 HQIC 小組,方完成報名手

續,若報名資料有任何異動,請以函文方式抽換報名表。

※請確認報名資料內容與網路報名系統登錄資料相符,此資料為日後賽程及授獎依據,報名

截止後不得異動。

※若因團隊填寫有誤而造成獲獎後要更換獎狀,本會將酌收資料處理費及獎狀印製工本費 500

元整。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二之 2

- 40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系統類得獎紀錄清單 參賽編號:______________

參賽組別:□卓越中心組 □卓越社區機構組

獲獎年度

(民國年) 活動主辦單位 活動名稱 獲得獎項

【例】105 年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

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醫療品質獎-主題類主題改

善組 金獎、創意獎

※表格如不敷使用,請自行調整。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二之 3

- 41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系統類書面審查資料製作說明

壹、請檢附得獎紀錄清單乙份作為資格審查之用。

貳、請於成果報告書第一頁載明:

一、機構基本資料:包括機構名稱、機構負責人姓名、職稱、機構總床數、

員工總數(機構總床數包含急性病床及慢性病床,若參賽單位為非醫

療機構則填寫「0」床)。

二、申請單位:包括單位名稱、單位負責人、職稱。

參、書面資料撰寫大綱:請依照以下大綱及評分項目撰寫書面審查資料。

一、單位(機構)簡介

二、單位(機構)組織圖

三、單位(機構)之品質系統:請說明領導統御、策略規劃及人力資源管

理。

四、單位(機構)之品質維持與精進:請說明資源整合應用及相關流程、

系統管理。

五、單位(機構)之成效展現:請提出卓越成效並舉證說明(如:服務成

效、量化指標、特色、創新、價值展現以及與同儕或國內、外數值之

比較)。

肆、紙張規格及版面設定:

長寬尺寸:A4 SIZE,長 297mm*寬 210mm。

版面設定(邊界):上下與左右皆為 2.5 公分。

- 42 -

伍、封面格式:書面審查資料之封面應包含機構名稱、申請單位(卓越社區機

構組可免填)等,右上角請標註以下標籤格式: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 卓越中心組

卓越社區機構組

機構名稱

申請單位 (※卓越社區機構組可免填)

陸、頁數限制:請雙面列印,本文及參考附件以 100 頁為限(不含封面及目錄),

超出 1 頁扣總分 1 分(餘類推)。

柒、書寫規格:

一、字型:中文為標楷體,英文及數字為 Times New Roman。

二、數字標示順序:

壹、

一、

(一)

1.

(1)

三、標題:字體大小為 22 號字體。範例:醫策會 JCT

四、內文:字體大小為 14 號字體。範例:醫策會 JCT。內文除文字外,

可有圖表,字型大小不限,以閱讀清晰為原則。

五、頁碼:請標示頁碼。

捌、參考附件。

玖、裝訂:請左側裝訂,以不易脫落為原則(勿單釘一角)。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二之 4

- 43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系統類實地評審時間分配表

各組別時間分配

評審程序

時間分配

卓越中心組 卓越

社區機構組

一、醫策會連絡人說明 2 分鐘 2 分鐘

二、召集人致詞與介紹評審委員 3 分鐘 3 分鐘

三、機構致詞及介紹機構代表 5 分鐘 5 分鐘

四、單位(機構)簡介及活動推行說明(以投

影片簡單扼要說明) 15 分鐘 15 分鐘

五、實地審查 120 分鐘 100 分鐘

六、相關人員訪談及資料確認 30 分鐘 30 分鐘

七、評審會商及結果討論(請院方同仁迴避) 20 分鐘 10 分鐘

八、意見交流及座談 15 分鐘 15 分鐘

總 計 3.5 小時 3 小時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二之 5

- 44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系統類訪談成員名單

參賽編號:

時間:

地點(會議室):

序號 姓名 職稱 部門/科別

(負責業務) 備註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訪談時段人員數以 10人為限,非上述人員,於訪談時間暫時迴避。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二之 6

- 45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卓越中心組評分項目 卓越中心組評分項目 配分

一、品質系統(25%)

(一)領導

1.部門使命、價值與願景的形成與內涵

2.部門使命、價值與願景的落實

3.領導者需發展部門使命、價值與願景,並為創造部門卓越文化

之推動角色

4.全面品質管理的理念與文化

5.與利害關係者(stakeholder)進行溝通(利害關係者如:顧客、

組織夥伴及其他)

6.組織績效之檢視

10

(二)策略管理

1.品質策略之發展及目標

- 發展邏輯

- 目標規劃與訂定

- 危機管理/風險管理之考量

2.策略執行與改進

- 行動方案的發展和部署

- 績效評估與改進

3.顧客與專業發展的策略

- 對於核心專業技術發展的掌握

- 重視顧客(傾聽病人及家屬的聲音、確認病人及家屬的滿意

度及對現在與未來顧客的掌握)

8

(三)人力資源

1.人力資源管理

- 核心團隊組成(人力投入、跨領域、人員能力或其他)

- 部門人力整體配置、結構分析與改善

- 部門人才遴選、培訓(專業、品質或其他)、聘用與留任制度

2.工作氣氛與環境

- 部門執業環境的安全性(如:員工職業安全、災害與風險管

理…等)

- 部門工作氛圍(如:員工溝通管道、激勵制度、勞資關係…

等)

7

- 46 -

卓越中心組評分項目 配分

二、品質維持與精進(30%)

(一)資源整合與應用

1.知識管理與資訊應用

- 部門核心技術管理(如:核心技術知識之確認、應用、更新

與傳播、相關知識檔案管理與運用程度…等)

- 資訊應用管理(部門 E 化程度、以資訊提升部門競爭力的做

法)

2.團隊合作與支援系統

- 部門團隊間有良好溝通管道

- 部門與組織平行(支援)單位合作情形

- 部門與組織資源的連結

10

(二)流程管理

1.部門系統的設計與執行

2.核心流程的形成與維護

3.流程監控與異常管理

4.危機及風險管理

5.提供安全服務

6.建立專業特色、創新與研發機制

20

三、卓越成效(45%)

(一)服務成效

1.健康照護的成果(病人健康照護指標選取及同儕或國際比較結

果、核心照護成果展現)

2.流程管理成果(流程操作效率或其他)

3.顧客經營的成果(獲得病人及家屬肯定或其他)

4.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果(員工滿意度、正向文化或其他)

5.財務與市場的成果(部門效益-成本比)

25

(二)特色與創新

1.專業特色、創新與研發

- 部門特色(產品、服務)、創新作為(服務及管理),具安全

性及核心競爭力

2.品質提升(系統)之特色與創新

12

(三)價值創造

1.部門價值的展現(如:部門形象、品質信譽、部門知識管理產

生之價值或外部肯定)

2.帶動機構、機構內他科或外部機構業務發展

8

合 計 100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二之 7

- 47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卓越社區機構組評分項目 卓越社區機構組評分項目 配分

一、品質系統(30%)

(一)領導

1.機構使命、價值與願景的形成與內涵

2.機構使命、價值與願景的落實

3.領導者需發展機構使命、價值與願景,並為創造機構卓越文化

之推動角色

4.全面品質管理的理念與文化

5.與利害關係者(stakeholder)進行溝通(利害關係者如:顧客、

組織夥伴及其他)

6.組織績效之檢視

10

(二)策略管理

1.品質策略發展及目標

- 發展邏輯

- 目標規劃與訂定

- 危機管理/風險管理之考量

2.策略執行與改進

- 行動方案的發展和部署

- 績效評估與改進

3.顧客與專業發展的策略

- 對於核心專業技術發展的掌握

- 重視顧客(傾聽病人及家屬的聲音、確認病人及家屬的滿意

度及對現在與未來顧客的掌握)

10

(三)人力資源

1.人力資源管理

- 人力整體配置、結構分析與改善

- 人才遴選、培訓(專業、品質或其他)、聘用與留任制度

2.工作氣氛與環境

- 執業環境的安全性(如:員工職業安全、災害與風險管理…

等)

- 工作氛圍(如:激勵制度、勞資關係…等)

10

- 48 -

卓越社區機構組評分項目 配分

二、品質維持與精進(25%)

(一)資源整合與應用

1.知識管理與資訊應用

- 機構核心技術管理(如:核心技術知識之確認、應用、更新

與傳播、相關知識檔案管理與運用程度…等)

- 資訊應用管理(機構 E 化程度、以資訊提升部門競爭力的做

法)

2.團隊合作與支援系統

- 部門團隊間有良好溝通管道

- 部門與組織平行(支援)單位合作情形

10

(二)流程管理

1.服務系統的設計與執行

2.流程監控與異常管理

3.危機及風險管理

4.提供安全服務

5.建立服務特色、創新與研發機制

15

三、卓越成效(45%)

(一)服務成效

1.健康照護的成果(病人健康照護指標選取及同儕或國際比較結

果、核心照護成果展現)

2.流程管理成果(流程操作效率或其他)

3.顧客經營的成果(獲得病人及家屬肯定或其他)

4.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果(員工滿意度、正向文化或其他)

5.財務與市場的成果(部門效益-成本比)

25

(二)特色與創新

1.專業特色、創新與研發

- 機構特色(產品、服務)、創新作為(服務及管理),具安全

性及核心競爭力

2.品質提升(系統)之特色與創新

12

(三)價值創造

1.機構價值的展現(如:機構形象、品質信譽、機構知識管理產

生之價值或外部肯定)

2.帶動機構或外部機構業務發展

8

合 計 100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二之 8

- 49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系統類 報名資料檢核表

※為了確實核對報名繳交資料是否完整,一個參賽團隊資料需填寫一份檢核

表。

※參賽編號:_______________(如:18-B10299)

該寄出的書面資料 其他提醒事項

□檢核表乙份

□報名表 1份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得獎紀錄清單 1份

□書面審查資料一式 8份 □成果報告書本文及附件上限 100頁,

超出 1頁扣書審總分 1分(餘類推)。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片乙片

光碟內容須包括下列 word檔:

□報名表

□成果報告書及其附件

□請確認書面文件與電子檔內容一致。

※提醒您,務必於 5月 17日前完成繳費並將報名表及繳費證明寄出(以郵戳為憑);務必於 5 月 31 日前將上述其餘書面資料寄出(以郵戳為憑)。

- 50 -

實證醫學類競賽

一、目的

為提升臨床人員對實證醫學(EBM)方法熟悉度,並於日常醫療照護上實

際運用,本競賽與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台灣內科醫學會共同主辦,以文獻查證

及臨床運用專案的方式進行競賽,期能推廣臨床照護人員落實實證醫學的運

用。

二、競賽組別及報名資格說明

依競賽方式及題目分為文獻查證新人組、文獻查證臨床組、文獻查證菁英

組及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

(一)文獻查證新人組、文獻查證臨床組:

競賽方式以文獻查證及簡報解說查證結果進行。醫療人員以每 2~3

位組成為一個團隊報名參加,每團隊至少須包含 2 位不同專業領域的成

員(如:醫師、護理、藥師、圖書館員、醫檢師…等,視為不同專業領

域。不同科別的醫師屬於相同的專業領域)。

1. 文獻查證新人組:凡符合以下資格皆可組隊參加註,原則上以報名 34

個團隊為上限,若超過 34 個團隊則以 HQIC 系統報名順序為主。

(1). 各職類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受訓人員(PGY)

(2). 各職類畢業前一般醫學訓練學生(UGY)

註:參賽人員資格以 106 年 5 月 17 日當日為主,請參賽機構確實審核參賽人員資

格是否符合,如有不實,主辦單位將有權利取消團隊之參賽及得獎資格。

2. 文獻查證臨床組:歡迎各機構報名參賽,原則上以報名 68 個團隊為上

限,若超過 68 個團隊則視情況加開場次。

(二)文獻查證菁英組:

凡所屬機構 EBM 積分 7 分註(含)以上即達菁英資格(名單如表三

之 1),實證醫學類菁英機構才能報名文獻查證菁英組,將於賽前公告臨

床案例情境 2 例,每個臨床案例情境每家機構以報名 1 隊為限。醫療人

- 51 -

員以每 2~3 位組成為一個團隊報名參加,每團隊至少須包含 2 位不同專

業領域的成員(如:醫師、護理、藥師、圖書館員、醫檢師…等,視為

不同專業領域。不同科別的醫師屬於相同的專業領域)。

註:機構 EBM 積分計算方式:前五屆(本屆計算區間為第 13 至 17 屆)獲獎數累計

(金獎 7 分、銀獎 3 分、銅獎 1 分)。

表三之 1、本屆(第十八屆)實證醫學類文獻查證組符合菁英機構名單

如下,共計 20 家:

機構名稱(依字首筆畫排序)

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高雄榮民總醫院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臺中榮民總醫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臺北榮民總醫院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澄清綜合醫院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

壢新醫院

(三)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凡運用實證醫學五大步驟之臨床應用及改

善案,皆可報名參賽。

- 52 -

三、競賽方式

(一)文獻查證新人組、文獻查證臨床組

主辦單位於比賽當日公布臨床案例情境(各組案例情境將有所不同),

參賽團隊以「現場文獻搜尋及現場發表」進行競賽(評審重點及配分請

參照附件三之 5),競賽方式如下:

1. 線上搜尋:各組依據現場公布的情境,在2.5小時內選擇其中一個情境、

提出至少 2 個問題(PICO),並自行選定一個 PICO 進行線上搜尋與

文獻評讀(searching and appraisal)及製作現場發表簡報。簡報內容

請使用自備 USB 儲存並於現場交給主辦單位,為求競賽公平,發表簡

報檔統一收齊後不得抽換。

2. 現場發表:每組發表時間以 10 分鐘為限,由評審團進行評分。

(1). 現場發表時段,請各團隊報告發表者至主辦單位規定之場地休息,

工作人員將於各團隊發表前 5 分鐘引導至發表場地進行發表。違

規團隊將喪失角逐金、銀、銅獎之資格,且評分表之「現場表現

5%」的 2 個構面皆評為 1 分。

(2). 各參賽團隊發表時間以 10 分鐘為限,8 分鐘時響鈴兩短聲,10 分

鐘時以響鈴一長聲作為提醒。超過 10 分鐘者應立即停止發表。

(3). 各組發表前,請準備 1-2 分鐘介紹團隊成員以及院內推動實證醫學

歷程(本介紹時間不計入發表時間內)。

(4). 簡報大綱建議:

團隊介紹。

形成 PICO 的內容(至少 2 個)。

呈現搜尋資料的策略、使用資料庫及搜尋結果。

文獻評讀。

以去學術化術語的方式(plain language)回答病人的問題。

比較透過EBM的介入方式與傳統介入方式之對醫療照顧品質之差

異。

3. 當日競賽團隊若組成未跨領域,總分扣 1 分且喪失金獎資格。

- 53 -

4. 競賽時間及地點安排:

(1). 文獻查證新人組:暫訂於 7 月 27 日或 7 月 28 日假高雄醫學大學

辦理。

(2). 文獻查證臨床組:暫訂於 8 月 3 日或 8 月 4 日假臺北醫學大學辦

理(若報名踴躍,將視報名狀況加開南部場,南部場競賽日期將

另行通知)

註:以上活動時間及活動地點於報名截止後視各組別報名狀況進行調整

。如參賽組數過多,無法安排於同一場次進行發表時,將由主辦單

位以抽籤方式予以分場及決定發表順序。

(二)文獻查證菁英組

主辦單位於競賽前一個月公布臨床案例情境 2 例(每團隊擇一案例

參賽),情境係臨床上具爭議性、需要運用實證方法深入探討之相關議題

(評審重點及配分將與臨床案例情境一同公告)。

參賽團隊於現場發表前搜尋最佳證據、評析文獻內容、系統性的整

合現有最佳證據並依據文獻證據提出合適的建議或擬定執行計畫(或臨

床之推廣策略),將相關內容製作成簡報,於競賽前三天繳交報告簡報檔,

競賽當天以團隊所製作的簡報進行現場發表(簡報檔繳交後不接受抽

換)。

文獻查證菁英組競賽時間暫訂於 9 月份辦理,競賽時間及地點將於

報名截止後視報名狀況進行調整。現場發表競賽原則如下:

1. 為求競賽公平性,發表簡報檔繳交後不得抽換。

2. 發表時間以 15 分鐘為限,12 分鐘時響鈴兩短聲,15 分鐘時響鈴一長

聲作為提醒。超過 15 分鐘者應立即停止發表。

3. 簡報大綱建議:

(1). 團隊介紹。

(2). 形成 PICO 的內容。

(3). 呈現搜尋資料的策略、使用資料庫及搜尋結果。

- 54 -

(4). 文獻評讀。

(5). 綜整證據形成決策/建議。

(6). 提出可行的行動方案。

4. 競賽現場不收取其他補充資料(含現場簡報紙本資料)。

(三)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

以參賽團隊實際臨床遇到的問題,運用實證醫學的方式進行查證及

運用改善。採「書面評審」及「現場發表評審」方式進行(評審重點及

配分請參照附件三之 6),成果報告書請依據附件三之 4 撰寫,超出 1 頁

扣總分 1 分(餘類推)。

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競賽時間暫訂於 9 月份辦理,競賽時間

及地點將於報名截止後視報名狀況進行調整。

現場發表競賽原則如下:

1. 請各參賽團隊自備 USB 儲存發表簡報檔,並於報到時繳交(建議只存

放 1 個簡報檔案,避免弄錯)。為求競賽公平性,發表簡報檔統一收

齊後不得抽換。

2. 發表時間以 15 分鐘為限,12 分鐘時響鈴兩短聲,15 分鐘時響鈴一長

聲作為提醒。超過 15 分鐘者應立即停止發表。

3. 簡報大綱建議:

(1). 團隊介紹

(2). 形成 PICO 的內容

(3). 呈現搜尋資料的策略、使用資料庫及挑選文獻的理由

(4). 文獻評讀與知識整合

(5). 從實證到應用的過程與具體作為

(6). 比較透過EBM的實施方法與傳統方法對醫療照顧的品質提升之處

(7). 成效評估

4. 競賽現場不收取其他補充資料(含現場簡報紙本資料)。

- 55 -

四、成績評定原則

(一)本競賽活動邀集醫療、護理、藥學等三大領域之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委員。

為求競賽嚴謹度並加強每梯次評審委員共識,於競賽當天將舉辦評審委

員共識會議以凝聚委員評分共識。

(二)為達到公正客觀之立場,本競賽活動之成績評定原則:

1. 評審委員迴避原則:評審委員一年內曾任職或輔導過之機構、單位,

不參與評分。

2. 以「評審委員」成績 Z 值標準化方式計算成績,以排除因評審委員不

同而造成的分數差異。

五、資料繳交項目及期限

繳交資料 繳交期限

文獻查證新人組、

文獻查證臨床組

報名表 1 份

需於

5 月 17 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檢核表 1 份

文獻查證菁英組

報名表 1 份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檢核表 1 份

現場發表簡報檔

競賽前三天繳

交,繳交方式將另

行通知

臨床運用組

(知識轉譯組)

報名表 1 份 需於

5 月 17 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書面審查資料

一式 6 份 (請裝訂成冊)

摘要

需於

5 月 31 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成果報告書及

相關附件

檢核表 1 份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片乙片(光碟內容

須包括:摘要、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word 檔)

現場發表簡報檔 當天現場提供

- 56 -

(一)線上報名:請於 106 年 5 月 17 日前至 https://goo.gl/kkAw33 報名。

(二)資料繳交說明:

1. 書面資料寄出前請參考「報名資料檢核表」(附件三之 7),確認資料

準備齊全。

2. 報名表:請於「同意書」處加蓋機構印信,並繳交正本。若報名資料

有任何異動(包括修改主題、參與成員…等),請以函文方式抽換報

名表。

3. 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書面審查資料裝訂成冊:

(1). 請依據封面、摘要、成果報告書、相關附件順序裝訂。

(2). 書面資料本文及附件以 25 頁為限。

(3). 請以雙面列印,超出 1 頁扣總分 1 分(餘類推)。

4.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包括所有報名相關 word 檔,如:摘要、成果報告

書及相關附件。

5. 參賽團隊所繳交之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恕不接受資料抽換。若書面

資料超出規定頁數將於書面資料中註記,超出 1 頁扣總分 1 分(餘類

推)。

6. 競賽期間若書面資料不敷使用,將以網路報名資料及所繳之電子檔列

印使用。請確認繳交之光碟內容與書面資料相符,以免權益受損。

六、參賽團隊附加價值:參賽團隊可獲得委員的意見回饋。

七、獎勵措施:本類競賽設有金獎、銀獎、銅獎、佳作及潛力獎,將依據每組

參賽團隊數比例錄取數名。

(一)文獻查證組(新人組、臨床組、菁英組):

金獎:數名,授予獎座及獎狀;

銀獎:數名,授予獎座及獎狀;

銅獎:數名,授予獎座及獎狀;

佳作:數名,授予獎牌及獎狀;

潛力獎:數名,授予獎狀。

- 57 -

(二)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

金獎:數名,授予獎座及獎狀;

銀獎:數名,授予獎座及獎狀;

銅獎:數名,授予獎座及獎狀;

佳作:數名,授予獎牌及獎狀;

潛力獎:數名,授予獎狀。

(三)持續參與特別獎:

為鼓勵機構持續推動及落實實證醫學,凡當屆參與實證醫學類文獻

查證競賽累計 10 屆之機構可榮獲本獎項(無論入選與否),目前已累計

參加 9 屆之機構共有 8 家(如表三之 2),歡迎持續參與本屆實證醫學類

競賽。

表三之 2、目前累計參加 9 屆之機構

機構名稱(依字首筆劃排序)

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

澄清綜合醫院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

壢新醫院

註:以上獎項之頒發需經評審團會議決議擇優頒發,如經評審團認定無

符合授獎資格時,該獎項得以「從缺」。

八、注意事項

(一)競賽時間、場地及相關訊息,主辦單位將公告於本會網站最新消息

(http://www.jct.org.tw/),並以 e-mail 通知參賽團隊。

(二)競賽當日如遇颱風來襲,處理原則如下:

1. 經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競賽辦理場地或逾半數參賽團隊機構所

處地區停止上班者,取消當天競賽行程,本會將通知擇期舉行時間。

- 58 -

2. 請各團隊聯絡人及團隊負責人於競賽前一天及當天保持聯絡手機暢通,

以便緊急聯絡競賽相關事宜。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三之 1

- 59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實證醫學(EBM)類-報名表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文獻查證新人組 □文獻查證臨床組 □文獻查證菁英組

□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

機構名稱 醫療機構代碼

機構地址 機構總床數 ※若參賽機構為非醫療機構則填「0」床

機構負責人姓名 職稱 電話

統一編號

連絡人姓名 職稱

電話 傳真

e-mail ※請留常用信箱帳號及注意信箱動態

※請勿留 YAHOO 信箱帳號

參賽組長姓名 職稱

電話(o) 手機

e-mail ※請留常用信箱帳號及注意信箱動態

※請勿留 YAHOO 信箱帳號 活動主題 ※僅「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須填寫。

Cochrane Review Groups

※請參加臨床運用組者,參考附件三之 3 填寫(最多寫三項)。

同意書 ※本機構茲依照「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之規定提出參賽申請,並同意貴會

運用本案所有參賽資料做為攝影、電視播放、出版及各項宣傳教育、學術研究等活

動推廣用途,並配合出席貴會舉辦之品質提升推廣活動。

※本機構之報名連絡人於貴會網站進行報名時,已確認被報名人知悉並取得其個人資

料之使用同意。

※本機構報名人員確實符合參賽條件,若有不實,主辦單位可取消本機構之參賽及得

獎資格(參賽人員資格以 106 年 5 月 17 日當日為主)。

(機構)印信

姓名 身分證字號 部門/科別 職稱 用餐(參加文獻查證新

人組、文獻查證臨床組

者,競賽當天供中餐) 參賽組長 □葷 □素

參賽人員 □葷 □素

□葷 □素

機構內部指導老師 *可不填,請勿與組員重複

(以上為獎狀製作依據及獎狀姓名排列順序,請確認,頒獎時恕不接受更換成員及順序)

外部指導老師 *可不填

姓名 身分證字號 職稱 服務機構

※本報名表請在「同意書」欄位用印(蓋機構印信)寄回醫策會 HQIC 小組,方完成報名手續。若報名資料有任何異動(包括修改主題、參與成員…等),請以函文方式抽換報名表。

※請確認報名資料內容與網路報名系統登錄資料相符,此資料為日後賽程及授獎依據,報名截止後不得異動。

※若因團隊填寫有誤而造成獲獎後要更換獎狀,本會將酌收資料處理費及獎狀印製工本費共500 元整。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三之 2

- 60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實證醫學類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摘要內容

參賽活動主題○○○○ 參賽編號: 壹、PICO 的質與量:

貳、文獻搜尋及評讀:

參、從實證到應用:

肆、成效評估:

伍、結論:

※說明:

1.請依設定格式填寫,以不超過1000中文字(含空白、英文及標點符號)為原則。

2.本摘要請儘量以條列式書寫,並請勿使用表格及圖檔(詳細內容請於成果報告中呈現)。

3.如果必須使用縮寫或特殊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該縮寫或符號後加上註解。

4.本摘要內容需與所繳交之電子檔內容一致,以免權益受損。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三之 3

- 61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實證醫學類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 Cochrane Review Groups 清單

排序 中文對照 英文原文

1 急性呼吸道感染 Cochran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Group

2 呼吸道 Cochrane Airways Group

3 麻醉 Cochrane Anaesthesia Group

4 背部 Cochrane Back Group

5 骨骼、關節與肌肉外傷 Cochrane Bone, Joint and Muscle Trauma Group

6 乳癌 Cochrane Breast Cancer Group

7 兒癌 Cochrane Childhood Cancer Group

8 大腸癌 Cochrane Colorectal Cancer Group

9 消費與溝通 Cochrane Consumers and Communication Group

10 囊胞性纖維症與基因疾病 Cochrane Cystic Fibrosis and Genetic Disorders Group

11 癡呆與認知促進 Cochrane Dementia and Cognitive Improvement Group

12 憂鬱症、焦慮與精神官能症 Cochrane Depression, Anxiety and Neurosis Group

13 發展、社會心理與學習問題 Cochrane Developmental, Psychosocial and Learning Problems Group

14 藥物與酒精 Cochrane Drugs and Alcohol Group

15 耳鼻喉 Cochrane Ear, Nose and Throat Disorders Group

16 有效的照護執行與組織 Cochrane Effective Practice and Organisation of Care Group

17 癲癇 Cochrane Epilepsy Group

18 眼與視力 Cochrane Eyes and Vision Group

19 生育調節 Cochrane Fertility Regulation Group

20 婦癌 Cochrane Gynaecological Cancer Group

21 血液系統腫瘤 Cochrane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Group

22 心臟 Cochrane Heart Group

23 肝膽 Cochrane Hepato-Biliary Group

24 愛滋病 Cochrane HIV/AIDS Group

25 高血壓 Cochrane Hypertension Group

26 尿失禁 Cochrane Incontinence Group

27 感染性疾病 Cochrane Infectious Diseases Group

28 發炎性及功能性腸胃疾病 Cochran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Group

29 外傷 Cochrane Injuries Group

- 62 -

排序 中文對照 英文原文

30 肺癌 Cochrane Lung Cancer Group

31 月經疾病及不孕症 Cochrane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Subfertility Group

32 代謝及內分泌疾病 Cochrane Metabolic and Endocrine Disorders Group

33 方法學回顧 Cochrane Methodology Review Group

34 動作疾病 Cochrane Movement Disorders Group

35 多發性硬化 Cochrane Multiple Sclerosis Group

36 肌骨 Cochrane Musculoskeletal Group

37 新生兒 Cochrane Neonatal Group

38 神經肌肉疾病 Cochrane Neuromuscular Disease Group

39 口腔健康 Cochrane Oral Health Group

40 疼痛、緩解以及支持性照護 Cochrane Pain, Palliative and Supportive Care Group

41 周邊血管疾病 Cochrane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s Group

42 懷孕與生產 Cochrane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Group

43 前列腺疾病及泌尿道癌 Cochrane Prostatic Diseases and Urologic Cancers Group

44 腎臟 Cochrane Renal Group

45 精神分裂症 Cochrane Schizophrenia Group

46 性病 Cochrane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Group

47 皮膚 Cochrane Skin Group

48 中風 Cochrane Stroke Group

49 煙癮 Cochrane Tobacco Addiction Group

50 上腸胃道及胰臟疾病 Cochran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and Pancreatic Diseases Group

51 傷口 Cochrane Wounds Group

資料來源:http://clc.nhri.org.tw/admin/clcmain1.aspx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三之 4

- 63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實證醫學類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

成果報告書製作說明

壹、紙張規格及版面設定:

長寬尺寸:A4 SIZE,長 297mm*寬 210mm。

版面設定(邊界):上下與左右皆為 2.5 公分。

貳、封面格式:應包含參賽編號、機構名稱、主題、活動期間及團隊成員。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 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

機構名稱

參賽主題

參、頁數限制:請雙面列印,本文及參考附件以 25 頁為限(不含封面、目錄及

摘要),超出 1 頁扣總分 1 分(餘類推)。

肆、書寫規格:

一、字型:中文為標楷體,英文及數字為 Times New Roman。

二、數字標示順序:說明如下

壹、

一、

(一)

1.

(1)

三、標題: (一)機構名稱及活動步驟之名稱等得以標題處理。

(二)字體大小:標題為 22 號字體。範例:醫策會 JCT

四、內文:

(一)內文為 14 號字體。範例:醫策會 JCT

(二)內文除文字外,可有圖表,字型大小不限,以閱讀清晰為原則。

- 64 -

五、頁碼:本文及附件皆應標示頁碼。

伍、報告內容:須以背景、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等五大部份撰述,並分別

於合適處詳述 EBM 五大步驟具體執行內容。

陸、裝訂:

一、裝訂時請將「摘要」置於第 1 頁,連同成果報告書及其附件一同裝訂。

二、請於左側裝訂,以不易脫落為原則(勿單釘一角)。

柒、其他:

一、競賽期間若書面資料不敷使用,將以網路報名資料及所繳之電子檔列印

使用。請確認繳交之光碟內容與書面資料相符,以免權益受損。

二、若參賽主題涉及人體研究,應申請 IRB。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三之 5

- 65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實證醫學類文獻查證新人組、文獻查證臨床組評分項目

項目(權重) 給分

PICO 的

質與量

10%

1.清楚描述病人(族群)及疾病 5 4 3 2 1

2.清楚描述主要/其它的介入、診斷或暴露因素 5 4 3 2 1

3.正確指出結果成效的測量指標 5 4 3 2 1

文獻搜尋的

方法與分析

30%

1.使用合適的關鍵字 5 4 3 2 1

2.清楚敘述檢索策略 5 4 3 2 1

3.利用檢索功能提昇效率 5 4 3 2 1

4.清楚地描述挑選文獻的理由 5 4 3 2 1

嚴格的

文獻評讀

30%

1.使用適當的文獻評讀工具 5 4 3 2 1

2.正確且嚴謹的評讀「效度」(validity) 5 4 3 2 1

3.正確且嚴謹的評讀「效益」(importance) 5 4 3 2 1

4.正確整合及評定證據品質 5 4 3 2 1

證據之

臨床應用

25%

1.能否能應用在本案例及類似的病人 5 4 3 2 1

2.描述不同臨床決策對醫療品質的影響 5 4 3 2 1

3.考量成本效益 5 4 3 2 1

4.考量利益與風險 5 4 3 2 1

5.考量病人觀點且有效說明 5 4 3 2 1

現場表現

5%

1.報告內容系統分明、前後連貫 5 4 3 2 1

2.圖表文字清晰簡明,易於瞭解 5 4 3 2 1

加分項目

2% 1.團隊的呈現手法創新 2 1 0

備註:總分為 102 分,由主辦單位做各分項成績處理。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三之 6

- 66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實證醫學類臨床運用組(知識轉譯組)評分項目

項目 給分

PICO 的質與量

(主題的選定)

5%

1.清楚描述照護族群之臨床問題 5 4 3 2 1

2.清楚描述主要/其它的介入處置或暴露因素 5 4 3 2 1

3.正確指出結果成效的測量指標 5 4 3 2 1

文獻搜尋

10%

1.關鍵字使用合適 5 4 3 2 1

2.清楚敘述檢索策略及利用各種檢索功能 5 4 3 2 1

3.清楚描述挑選文獻的理由 5 4 3 2 1

文獻評讀

(知識整合)

25%

1.正確使用文獻評讀指南工具 5 4 3 2 1

2.正確且嚴謹的評讀「效度」(validity) 5 4 3 2 1

3.正確且嚴謹的評讀「效益」(importance) 5 4 3 2 1

4.正確的評定證據及整合知識 5 4 3 2 1

從實證到應用

35%

1.找出知識與行動的差異(7A)(是否能應用在本案例

及類似的病人上) 5 4 3 2 1

2.轉化知識到當地情境(Adapting Knowledge to

Local Context) 5 4 3 2 1

3.擬定推行計畫(評估應用知識時的阻力或助力、成本

效益) 5 4 3 2 1

4.實施推行計畫(選擇,修正,實施介入方式)(描述

不同臨床決策對醫療品質的影響) 5 4 3 2 1

5.臨床行為改變(依循這些新證據來改變個人或其它

醫療人員的診療/照護習慣) 5 4 3 2 1

成效評估

20%

1.臨床成效(病人、族群反應) 5 4 3 2 1

2.計畫推動成效及評估(單位、機構、醫療照護者、

成本) 5 4 3 2 1

3.成效維持、監測、知識更新 5 4 3 2 1

現場表現

5%

1.報告內容系統分明、前後連貫 5 4 3 2 1

2.圖表文字清晰簡明,易於瞭解 5 4 3 2 1

加分項目

5%

1.主題及活動對臨床照護的價值 5 4 3 2 1

2.活動過程行為改變的難度 5 4 3 2 1

3.整體運作與團隊精神 5 4 3 2 1

備註:總分為 105 分,由主辦單位做各分項成績處理。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三之 7

- 67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實證醫學類 報名資料檢核表

※為了確實核對報名繳交資料是否完整,一個參賽團隊資料需填寫一份檢核

表。

※參賽編號:_______________(如:18-C10299)

組別 該寄出的書面資料 其他提醒事項

□文獻查證新人組

□文獻查證臨床組

□文獻查證菁英組

□E-mail 報名表(word)至

HQIC信箱 E-mail: [email protected]

□檢核表乙份

□報名表 1份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臨床運用組

(知識轉譯組)

□檢核表乙份

□報名表 1份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書面審查資料一式 6份

□書面資料依據以下順序裝

訂成冊:封面、摘要、成

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成果報告書本文及附件上

限 25頁,超出 1頁扣書審

總分 1分(餘類推)。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片乙片

光碟內容須包括下列 word檔:

□報名表

□摘要

□成果報告書及其附件

□請確認書面文件與電子檔

內容一致。

※提醒您,務必於 5月 17日前完成繳費並將報名表及繳費證明寄出(以郵戳為

憑);務必於 5月 31日前將上述其餘書面資料寄出(以郵戳為憑)。

- 68 -

擬真情境類競賽

一、目的

以高逼真度(High Fidelity)的情境模擬(Simulation)設計,讓團隊實際

操作流程中,體驗學習處理病人的臨床技能、醫療團隊的合作與溝通技巧,進

而改善臨床行為並提升病人安全。

二、競賽方式

(一)依競賽情境題目分為新人組、急重症照護一般組及精神照護組,每組各

以 12 個團隊為上限註,一家醫院每組以報名 1 隊為限。

註:原則上同一組別僅辦理一場次競賽,若報名達 20 個團隊,則主辦單位將評估是

否加開第二場次(上限為 24 個團隊),若有團隊放棄參賽則依報名順序遞補。

(二)參賽規定

主辦單位於比賽當日公布臨床案例情境(各區各組案例情境將有所

不同),一家醫院每組以報名 1 隊為限,說明如下:

1. 新人組:一隊 4 人為限(醫師 1 名,護理人員 3 名),且參賽隊員須

皆為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受訓人員(PGY)或畢業前一般醫學訓

練學生(UGY)註,情境以病房為主。

註:參賽人員資格以 106 年 5 月 17 日當日為主,請參賽機構確實審核參賽人員資

格是否符合,如有不實,主辦單位將有權利取消團隊之參賽及得獎資格。

2. 急重症照護一般組:一隊 5 人為限(醫師至多 2 名),情境以成人不

分科加護病房為主。

3. 精神照護組:一隊 5 人為限(醫師至多 2 名),且參賽隊員須實際在

精神科領域工作之照護相關人員,情境以精神科急性病房為主。

(三)每組採一階段競賽,參賽團隊每隊比賽時間為 20 分鐘(包括情境處理 15

分鐘,團隊事後自我檢討 3 分鐘,評審問答 2 分鐘),由評審委員依各

組團隊之表現評分,擇優頒發金、銀、銅、優選之團隊。

- 69 -

(四)競賽命題重點參考 105-106 年度醫院病人安全工作目標,評分重點包含臨

床判斷與處置、整體評估及團隊合作(TRM 運用)。

三、成績評定原則

(一)本競賽邀集醫療及團隊資源管理(TRM)等兩大領域之專家學者擔任評

審委員。為求競賽嚴謹度,競賽當天將舉辦評審委員共識會議以凝聚委

員評分共識。

(二)為達到公正客觀之立場,本競賽活動之評審委員迴避原則為:評審委員

一年內曾任職或輔導過之機構、單位,不參與評分。

四、資料繳交項目及期限

繳交資料 繳交期限

報名表 1 份 需於

5 月 17 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檢核表 1 份

影像使用同意書 1 份

團隊介紹簡報(以 1 頁為限) 競賽前

以 E-mail 提供

(一)線上報名:請於 106 年 5 月 17 日前至 https://goo.gl/kkAw33 報名。

(二)資料繳交說明:

1. 書面資料寄出前請參考「報名資料檢核表」(附件四之 3),確認資料

準備齊全。

2. 報名表:請於「同意書」處加蓋機構印信,並繳交正本。若報名資料

或參賽成員有異動,請以函文方式抽換報名表。

3. 影像使用同意書:請參賽的所有成員共同簽署附件四之 2 同意書(指

導老師免簽)。

五、參賽團隊附加價值

(一)意見回饋:參賽團隊可獲得委員的綜合意見回饋(現場口頭回饋)。

(二)教育訓練:參賽團隊可獲得競賽當場次免費觀摩名額。

- 70 -

六、獎勵措施

金獎:乙名,授予每團隊獎座及獎狀,每人獎牌乙面;

銀獎:乙名,授予每團隊獎座及獎狀,每人獎牌乙面;

銅獎:乙名,授予每團隊獎座及獎狀,每人獎牌乙面;

優選:數名,授予每團隊獎牌及獎狀;

潛力獎:數名,授予獎狀。

註:獎項之頒發需經評審團會議決議擇優頒發,如經評審團認定無符合授

獎資格時,該獎項得以「從缺」。

七、注意事項

(一)競賽時間、場地及相關訊息,主辦單位將公告於本會網站最新消息

(http://www.jct.org.tw/),並以 e-mail 通知參賽團隊。

(二)競賽當日如遇颱風來襲,處理原則如下:

1. 經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競賽辦理場地停止上班或逾半數參賽團

隊機構所處地區停止上班,將取消當天競賽行程,本會將通知擇期舉

行時間。

2. 請各團隊聯絡人及團隊負責人於競賽前一天及當天保持聯絡手機暢通,

以便緊急聯絡競賽相關事宜。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四之 1

- 71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擬真情境類-報名表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新人組 □急重症照護一般組 □精神照護組

機構名稱 醫療機構代碼

機構地址 機構總床數 ※若參賽機構為非醫療機構則填「0」床

機構負責人姓名 職稱 電話

統一編號

連絡人姓名 職稱

電話 傳真

e-mail ※請留常用信箱帳號及注意信箱動態

※請勿留 YAHOO 信箱帳號

參賽組長姓名 職稱

電話(o) 手機

e-mail ※請留常用信箱帳號及注意信箱動態

※請勿留 YAHOO 信箱帳號 同意書

※本機構茲依照「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之規定提出參賽申請,並同意貴會

運用本案所有參賽資料做為攝影、電視播放、出版及各項宣傳教育、學術研究等活

動推廣用途,並配合出席貴會舉辦之品質提升推廣活動。

※本機構之報名連絡人於貴會網站進行報名時,已確認被報名人知悉並取得其個人資

料之使用同意。

※本機構報名人員確實符合參賽條件,若有不實,主辦單位可取消本機構之參賽及得

獎資格(參賽人員資格以 106 年 5 月 17 日當日為主)。

(機構)印信

姓名 身分證字號 部門/科別 職稱 用餐

(參賽人員中午有供餐)

參賽組長 □葷 □素

參賽人員

□葷 □素

□葷 □素

□葷 □素

機構內部指導老師 *可不填,請勿與參賽成員重複

※以上為獎狀製作依據及獎狀姓名排列順序,請確認,頒獎時恕不接受更換成員及順序(指

導老師不提供獎牌)。

外部指導老師 *可不填

姓名 身分證字號 服務機構 職稱

※本報名表請在「同意書」欄位用印(蓋機構印信)寄回醫策會 HQIC 小組,方完成報名手

續,若報名資料有任何異動,請以函文方式抽換報名表。

※請確認報名資料內容與網路報名系統登錄資料相符,此資料為日後賽程及授獎依據,報名

截止後不得異動。

※若因團隊填寫有誤而造成獲獎後要更換獎狀,本會將酌收資料處理費及獎狀印製工本費 500

元整。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四之 2

- 72 -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影像使用同意說明

感謝貴團隊報名參加「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擬真情境類」競賽,為提升本

競賽之學習效益,本會將錄製競賽過程影像以運用於活動當天視訊會場觀摩及

未來相關宣導用途,為避免有侵犯相關權利之爭議,敬請貴團隊所有成員共同

簽署下列同意書,並請以正本繳回,謝謝。

同 意 授 權 書

茲同意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使用本團隊於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擬真情境類」競賽之現場錄影影像於視訊會場觀摩及運

用於相關宣導用途,並無償授予醫策會於競賽當日起五年內公開播放、公開傳

輸、複製、編輯、散佈等權利。醫策會使用影像時不得有任何違反社會善良風

俗、誤導大眾或損及本團隊任一成員或所屬機構形象之情事。

參賽編號:____________

同意人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月 日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四之 3

- 73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擬真情境類 報名資料檢核表

※為了確實核對報名繳交資料是否完整,建議您一個參賽團隊填寫一份檢核

表。

※參賽編號:_______________(如:18-D10299)

該寄出的書面資料 其他提醒事項

□E-mail報名表(word)至 HQIC信箱 E-mail: [email protected]

□檢核表乙份

□報名表 1份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影像使用同意書 □同意人須與報名表中的人員相符。

※提醒您,務必於 5月 17日前完成繳費並將報名表及繳費證明寄出(以郵戳為憑)。

- 74 -

智慧醫療類競賽

一、目的

因應資訊科技發展與應用的進步,已有許多醫療機構藉由資訊科技輔助而

有效降低醫療錯誤發生、提升工作效率;智慧醫療亦希望結合產業化、選拔及

輸出優良的智慧醫療服務,持續為醫療產業注入新動能。以競賽找出實際運用

科技資訊於醫療管理的成功案例,值得推廣的創新產品、服務或整體解決方案,

藉由競賽平台讓更多醫療機構及產業廠商能夠相互標竿學習,縮短摸索期,擴

大學習廣度,同時亦希望為開發智慧作為的醫療機構與廠商創造產業化的價值

及國際交流之機會。

二、競賽組別說明

(一)醫療機構組:

1.自 105 年起調整領域別,目前六大領域為:

(1). 門急診服務

(2). 住院服務

(3). 社區健康(含長照)

(4). 教學研究

(5). 行政管理

(6). 環境管理

2.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自 105 年起啟用新制,舊制請參考註 1、註 2):

(1). 教學醫院:3 年內集滿 6 個標章,且每領域至少 1 標章,即可換智

慧醫院全機構標章「審查資格」。

(2). 非教學醫院:3 年內集滿 5 領域(免教學研究類)共 6 個標章,即

可換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審查資格」。

(3). 今年度機構若獲得 6 領域標章,將於隔年年初開放申請「智慧醫

院全機構實地審查」。

註 1 :關於 104 年以前之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舊制說明:

- 75 -

關於「104 年以前之參賽團隊,3 年內集滿 5 個領域標章、非

教學醫院 3 年集滿 4 個領域(免教學研究類)共 5 個標章,

即可獲得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

目前仍持有舊制標章(醫療照護、品質指標、成本效益、教學

研究、整合型專案)且在三年有效期限內的機構名單如表五

之 1(104 年獲得標章之機構至 106 年全部到期)。

表五之 1 機構報名時,須以新制領域報名參賽,並於摘要表填

寫參賽專案歸屬之舊制領域,舊制領域定義如下:

醫療照護:提升醫療人員工作效率、降低錯誤、提升品質

或任何有助於醫療照護之相關資訊科技運用。

品質指標:提升品質指標收集、分析或應用之相關資訊科

技運用。

成本效益:提升醫院管理成效之相關資訊科技作為,如運

用資訊輔助決策分析、降低醫療成本或增加工作效率…

等。

教學研究:提升醫療教學等相關資訊作為。

整合型專案:為提升整體醫療就醫環境,運用資訊技術整

合相關醫療系統,提升就醫便利性之相關資訊作為。

註 2 :未持有舊制標章之機構,今年皆直接以新制領域及規定參賽。

表五之 1、本屆(第十八屆)智慧醫療類醫療機構組持有舊制標章機構名

單如下,共計 6 家:

機構名稱(依字首筆畫排序)

光田醫療社團法人光田綜合醫院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 76 -

(二)產業應用組:歡迎有發展醫療產品註之企業、醫院、學校報名參加智慧醫

療類產業應用組,參賽產品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為智慧醫療、智慧照護、智慧健康的創新產品、服務或整體解決方案。

2.具醫療照護或健康管理實際測試或使用經驗。

3.具市場化潛力或已市場化。

註:「產品」範圍包括服務或解決方案。

三、競賽方式

(一)醫療機構組

本競賽分三階段競賽,第一階段採「書面評審」,第二階段採「現場

發表」,第三階段採「實地評審」,本競賽總成績為第一階段書審成績佔

20%、第二階段現場發表成績佔 30%、第三階段實地審查成績佔 50%,

各階段評分表請參考附件五之 5 至 7。

1. 第一階段競賽:書面評審

(1). 由資訊、醫療及管理領域各 1 位委員,依據各團隊檢附書面資料

(建議可檢附系統側錄影片)進行評審,(成果報告書格式請參

考附件五之 4)。

(2). 書審成績須至少兩名委員評分在 80 分以上,經由評審團會議擇優

晉級第二階段競賽。

(3). 本會將於七月上旬於網站公告入選第二階段名單並函文通知第二

階段競賽排程及繳費截止日。

2. 第二階段競賽:現場發表

(1). 由入選第二階段的參賽團隊進行 15 分鐘的發表,由資訊、醫療及

管理領域各 1 位委員進行評審。

(2). 現場發表注意事項:

競賽現場不收取其他補充資料。

各參賽團隊發表時間以 15 分鐘為限,12 分鐘時響鈴兩短聲,15

- 77 -

分鐘時響鈴一長聲作為提醒。超過 15 分鐘者即應停止發表,評審

委員對於超時發表部分將不予計分。

(3). 第二階段現場發表成績計算採「書審成績 X 40%+現場發表成績 X

60%」加總排序後決定入選第三階段(實地評審)之團隊。

(4). 本會將於八月份公告入選實地評審的團隊。

3. 第三階段競賽:「實地評審」由資訊、醫療及管理領域各 1 位委員擇

日至參賽單位進行 1.5 小時評審,進行方式及時間分配,請參照附件五

之 8。

4. 獲得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審查資格」之機構,將於隔年年初開放申

請「智慧醫院全機構實地審查」,並擇優頒發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

「智慧醫院全機構實地審查」申請辦法將另行公告。

(二)產業應用組

本競賽分二階段競賽,第一階段採「書面評審」,第二階段採「現場

發表」及「產品展現(互動攤位)」,各階段評分重點請參考附件五之 9

至 11。

1. 第一階段競賽:書面評審

(1). 由資訊、醫療及管理領域各 1 位委員,依據各產品檢附書面資料

(建議可附系統側錄影片)進行評審(成果報告書格式請參考附

件五之 4)。

(2). 本會將於七月上旬函文通知第二階段競賽排程及繳費截止日。

2. 第二階段競賽:「現場發表」及「產品展現(互動攤位)」

(1). 由資訊、醫療及管理領域各 1 位委員進行評審。

(2). 由入選第二階段的參賽團隊進行 15 分鐘的發表,以及以攤位形式

展現入選產品註,並與評審及其他參觀者互動。

註:「產品」範圍包括服務或解決方案。

(3). 現場發表注意事項如下:

競賽現場不收取其他補充資料。

- 78 -

各參賽團隊發表時間以 15 分鐘為限,12 分鐘時響鈴兩短聲,15

分鐘時響鈴一長聲作為提醒。超過 15 分鐘者即應停止發表,評審

委員對於超時發表部分將不予計分。

3. 第一階段入選及第二階段獲得標章資格皆至少須兩名委員評分在 85 分

以上,並由評審團擇優頒發標章。

四、成績評定原則

(一)本競賽活動邀集資訊、醫療、管理等三大領域之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委員,

於競賽每場次活動前凝聚委員之評分共識。

(二)每階段將各由上述三類委員進行評分,成績統計後將經評審團成績評定

會議確認。

(三)為求競賽嚴謹及達到公正客觀之立場,本競賽活動之成績評定原則:

1. 評審委員迴避原則:評審委員一年內曾任職或輔導過之機構、團隊,

不參與評分。

2. 以「評審委員」成績 Z 值標準化方式計算成績,以排除因評審委員不

同而造成的分數差異。

註:評審過程中若發現有數據不實、專業層面有重大缺失者,將提評審團會議

討論處理。

五、資料繳交項目及期限

繳交資料 繳交期限

醫療機構組

報名表 1 份 需於

5 月 17 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書面審查資料

一式 6 份 (請裝訂成冊)

摘要

需於

5 月 31 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若有影音光碟,請隨成果報

告書裝訂,限 WMV、10 分鐘

以內之檔案。) 檢核表 1 份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片乙片(光碟內容須包

- 79 -

繳交資料 繳交期限 括: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word 檔)

現場發表簡報檔 入圍第二階段者

當天現場提供

訪談成員名單 入圍第三階段者

實地審查前提供

產業應用組

報名表 1 份 需於

5 月 17 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書面審查資料

一式 6 份 (請裝訂成冊)

摘要

需於

5 月 31 日前寄出

(以郵戳為憑)

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若有影音光碟,請隨成果報

告書裝訂,限 WMV、10 分鐘

以內之檔案。) 檢核表 1 份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片乙片(光碟內容須包

括: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word 檔)

現場發表簡報檔 入圍第二階段者

當天現場提供

(一)線上報名:請於 106 年 5 月 17 日前至 https://goo.gl/kkAw33 報名。

(二)資料繳交說明:

1. 書面資料寄出前請參考「報名資料檢核表」(附件五之 12),確認資

料準備齊全。

2. 報名表:請於「同意書」處加蓋機構印信,並繳交正本。若報名資料

有任何異動,請以函文方式抽換報名表。

3. 書面審查資料裝訂成冊:

(1). 請依據封面、摘要、成果報告書、相關附件、影音光碟順序裝訂,

並以雙面列印。

(2). 成果報告書本文以 25 頁為限、成果報告書之相關附件亦以 25 頁為

限(不得流用),超出 1 頁扣書審總分 1 分(餘類推)。

4.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包括所有報名相關 word 檔,如:摘要、成果報告

書及相關附件 word 檔。

- 80 -

5. 所繳交之書面審查資料,恕不接受資料抽換。若書面資料超出規定頁

數將於書面資料中註記,超出 1 頁扣書審總分 1 分(餘類推)。

6. 競賽期間若書面資料不敷使用,將以網路報名資料及所繳之電子檔列

印使用。請確認繳交之光碟內容與書面資料相符,以免權益受損。

六、參賽團隊附加價值

(一)意見回饋:

參賽團隊可獲得評審委員書面審查意見表;現場發表與實地審查之

委員審查意見皆由委員現場口頭回饋,不再另外提供書面資料(書面審

查意見表將於全程競賽結束後再一併提供)。

(二)教育訓練:每個入選專案可獲得 8 張現場發表免費觀摩名額、未入選專

案可獲得 4 張現場發表免費觀摩名額。

(三)產業應用組:晉級第二階段且完成現場發表及產品展現者,可獲得現場

發表手冊廣告頁、醫策會網站宣傳、活動攤位折扣…等宣傳效益。

七、獎勵措施

(一)醫療機構組

1. 標章:入選第二階段且完成現場發表之專案者,擇優頒發標章及證書。

2. 金獎、銀獎、銅獎、佳作:入選第三階段且完成實地審查之專案者擇

優頒發獎座或獎牌。

3. 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

(1). 持有舊制標章(醫療照護、品質指標、成本效益、教學研究、整

合型專案)且在三年有效期內的機構,在新舊制轉換過渡期間皆

維持既有標章的年限保護期(104 年獲得標章之機構至 106 年全部

到期),拿到 5 個領域的標章獲得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

(2). 獲得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審查資格」之機構,將於隔年年初開

放申請「智慧醫院全機構實地審查」,並擇優頒發「智慧醫院全

機構標章」,「智慧醫院全機構實地審查」申請辦法將另行公告。

- 81 -

(二)產業應用組

1. 標章:入選第二階段且完成現場發表及互動攤位之專案者,擇優頒發

標章及證書。

2. 金獎、銀獎、銅獎:入選第二階段且完成現場發表及互動攤位之專案

者擇優頒發獎座或獎牌。

註:以上獎項需經評審團會議決議擇優頒發,如經評審團認定無符合授獎資格

時,該獎項得以「從缺」。

八、注意事項

(一)競賽時間、場地及相關訊息,主辦單位將公告於本會網站最新消息

(http://www.jct.org.tw),並 e-mail 通知參賽團隊。

(二)競賽當日如遇颱風來襲,處理原則如下:

1. 經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競賽辦理場地所處地區停止上班者,取

消當天競賽行程,本會將另行通知擇期舉行時間。

2. 各團隊機構所屬地區當天停止上班者,則該團隊當天停止競賽,本會

將另行通知擇期舉行時間,其餘團隊照常進行。

3. 請各團隊連絡人及團隊負責人於競賽前一天及當天保持聯絡手機暢通,

以便緊急聯絡競賽相關事宜。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1

- 82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報名表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醫療機構組:□門急診服務 □住院服務 □社區健康(含長照)

□教學研究 □行政管理 □環境管理

□產業應用組

機構名稱 醫療機構代碼

機構地址 機構總床數 ※非醫療機構總床數即填 0 床

機構

負責人姓名 職稱

電話

統一編號

連絡人姓名 職稱

電話(o)

傳真

e-mail ※請留常用信箱帳號及注意信箱動態

※請勿留 YAHOO 信箱帳號

專案負責人 職稱

電話(o)

手機

e-mail ※請留常用信箱帳號及注意信箱動態

※請勿留 YAHOO 信箱帳號

申請部門 單位負責人/職稱 專案主題(產品名

稱、資訊服務或系

統名稱)

同意書

※本機構茲依照「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之規定提出參賽申請,並同

意貴會運用本案所有參賽資料做為攝影、電視播放、出版及各項宣傳教育、

學術研究等活動推廣用途並配合出席貴會舉辦之品質提升推廣活動。 ※本機構之報名連絡人於貴會網站進行報名時,已確認被報名人知悉並取得其

個人資料之使用同意。

(機構)印信

※本報名表請在報名表「同意書」欄位用印(蓋機構印信)醫策會 HQIC 小組,方完成報名

手續,若報名資料有任何異動,請以函文方式抽換報名表。

※請確認報名資料內容與網路報名系統登錄資料相符,此資料為日後賽程及授獎依據,報名

截止後不得異動。

※若因團隊填寫有誤而造成獲獎後要更換獎狀,本會將酌收資料處理費及獎狀印製工本費 500

元整。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2

- 83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 醫療機構組-摘要內容

資訊服務或系統名稱○○○○ 參賽編號:

請填寫符合的舊制分類領域:

(請填寫本參賽專案歸屬之舊制領域,非持有舊制標章之機構者請填「無」)

壹、背景:

(請簡述本專案形成的經過,運用此資訊科技的目的及想要解決的問題為何?)

貳、執行方式:

(請介紹此項資訊科技建置環境為何、如何於實務運作、如何解決背景問題,

以及相關的 SMART 作為)

參、成果與成效評估:

(請具體描述執行成果,比較資訊科技導入前後的差異及如何進行成效評估)

肆、檢討與結論:

(請具體描述本案執行檢討與結論)

※說明:

1.請依設定格式填寫,以不超過1000中文字(含空白、英文及標點符號)為原則。

2.本摘要請儘量以條列式書寫,並請勿使用表格及圖檔(詳細內容請於成果報告中呈現)。

3.如果必須使用縮寫或特殊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該縮寫或符號後加上註解。

4.本摘要內容需與所繳交之電子檔內容一致,以免權益受損。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3

- 84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 產業應用組-摘要內容

產品名稱○○○○ 參賽編號: 壹、背景:

(請簡述本產品形成的經過,開發目的及想要解決的問題為何?)

貳、產品特色與創新:

(請介紹產品開發過程及產品特色,並可說明產品在實務上的應用情形)

參、成果與成效評估:

(請具體描述執行成果,比較資訊科技導入前後的差異及如何進行成效評估)

肆、應用推廣:

(請具體描述產品應用推廣情形以及與其他系統之連結/介接程度)

伍、檢討與結論:

(請具體描述本產品之檢討、未來目標或行動)

※說明:

1.請依設定格式填寫,以不超過1000中文字(含空白、英文及標點符號)為原則。

2.本摘要請儘量以條列式書寫,並請勿使用表格及圖檔(詳細內容請於成果報告中呈現)。

3.如果必須使用縮寫或特殊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該縮寫或符號後加上註解。

4.本摘要內容需與所繳交之電子檔內容一致,以免權益受損。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4

- 85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 成果報告書製作說明

壹、紙張規格及版面設定:

長寬尺寸:A4 SIZE,長 297mm*寬 210mm。

版面設定(邊界):上下與左右皆為 2.5 公分。

貳、封面格式:應包含參賽主題、參賽編號、參賽組別、機構名稱及負責單位,

並請於封面右上角標註以下標籤格式。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 □醫療機構組,領域:___________

□產業應用組

機構名稱

負責單位

專 案 主 題

( 產 品 名

稱、資訊服

務或系統名

稱)

參、頁數限制:

一、成果報告書本文以 25 頁為限(不含封面、目錄及摘要)。

二、成果報告書之相關附件(如會議紀錄、數據、相關表單等專案過程之相

關資料)亦以 25 頁為限。

三、上述請以雙面列印,規定總頁數 50 頁(共 25 張)為限,超出 1 頁扣書

審總分 1 分(餘類推)。

肆、書寫規格:

一、字型:中文為標楷體,英文及數字為 Times New Roman。

二、數字標示順序:說明如下

壹、

一、

(一)

1.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4

- 86 -

(1)

三、標題: (一)機構名稱及活動步驟之名稱等得以標題處理。

(二)字體大小:標題為 22 號字體。範例:醫策會 JCT

四、內文:

(一)內文為 14 號字體。範例:醫策會 JCT

(二)內文除文字外,可有圖表,字型大小不限,以閱讀清晰為原則。

五、頁碼:本文及附件皆應標示頁碼。

伍、報告內容:請以「背景、執行方式、成果及成效評估、檢討與結論」等四

大部份詳述具體執行內容。

陸、裝訂:

一、裝訂時請將「摘要」置於第 1 頁,連同成果報告書及其附件一同裝訂。

二、請依以下順序裝釘:封面、目錄、摘要、內文、附件。

三、請於左側裝訂,以不易脫落為原則(勿單釘一角)。

柒、其他:競賽期間若書面資料不敷使用,將以網路報名資料及所繳之電子檔

列印使用。請確認繳交之光碟內容與書面資料相符,以免權益受損。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5

- 87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醫療機構組

第一階段(書審)評分項目

項 目 配分

計畫背景 1.主題重要性

2.專案設計適當性 10

執行方式

1.資訊科技導入理由之適當性

2.資訊科技(系統)導入過程之適切性

3.實務應用性

4.有考量安全議題及建置失效預防措施(如:patient safety、security)

5.跨部門(含異業廠商)之團隊運作

30

成果與成效評估

1.效果確認和改善目標之達成程度

2.導入前後(3-6 個月具體評估資料)有形及無形效益

3.創新性(與普遍作法有區隔性)

4.是否符合成本效益

5.減少浪費或降低資源耗用(如:時間、人力及費用等資

源)

40

整體表現 1.專案完整性

2.貢獻及影響程度

3.具學習/推廣價值。

10

資料呈現

1.專案完整度

2.文字流暢性

3.內容邏輯性

4.圖表文字清晰簡明之情形

5.摘要書寫品質

10

合 計 100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6

- 88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醫療機構組

第二階段(現場發表)評分項目

項 目 配分

重要性與發展性

1.與當前社會、醫界或院內重要議題之相關性

2.資訊科技導入前評估完整性(軟體、硬體、經費、

人力或各項資源)

3.預期目標合理性

4.未來發展性

30

智慧化設計特色

1.有明顯簡化、優化之綜效

2.行動化或自動化程度

3.合理化及時效性

4.運用設計思考與使用者經驗設計(如:醫療人員、

民眾或管理者等)

30

整體運作與成效

1.資訊科技導入過程適切性

2.維護、管理或持續改善機制

3.預期改善目標之達成程度

4.整體成效之突破性

5.貢獻及影響程度

30

現場表現

1.報告內容系統分明、前後連貫程度

2.圖表文字清晰簡明之情形

3.發表人之儀態與口齒清晰情形

4.時間掌控

10

合 計 100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7

- 89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醫療機構組

第三階段(實審)評分項目

項 目 配分

確實性

1.實地訪查與書面資料結果一致性

2.資訊科技具體可行程度及有效性

3.系統使用普及程度

4.系統穩定度與成熟度

5.有考量安全議題及建置失效預防措施(如:patient

safety、security)

30

智慧化設計特色

1.有明顯簡化、優化之綜效

2.行動化或自動化程度

3.合理化及時效性

4.運用設計思考與使用者經驗設計(如:醫療人員、

民眾或管理者)

30

整體運作

1.資訊科技之實用性

2.機構支持程度

3.使用者感受與回饋

4.已上線達規模化使用

5.持續精進情況

6.系統擴散/提供同儕學習

40

合 計 100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8

- 90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醫療機構組 實地評審時間分配表

評審程序 時間分配

一、醫策會連絡人說明 2 分鐘

二、召集人致詞與介紹評審委員 3 分鐘

三、機構致詞及介紹機構代表 5 分鐘

四、機構(單位)簡介及活動推行說明

(以投影片簡單扼要說明) 10 分鐘

五、實地審查 50 分鐘

六、評審會商及結果討論

(請院方同仁迴避) 10 分鐘

七、意見交流及座談 10 分鐘

總 計 1.5 小時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9

- 91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產業應用組

第一階段(書審)評分項目

項 目 配分

開發目的 1.醫療/健康應用主題之重要性

2.專案規劃設計適當性 10

產品特色與創新

1.選用科技之適當性

2.開發過程之適切性

3.有考量安全議題及建置失效預防措施(如:patient

safety、security)

4.技術或服務具特色

5.創新性(如專利或具市場區隔)-技術、服務、市場

創新

25

成果與成效

1.使用過程(process)與結果(outcome)的評值完

整性

2.過程與結果的因果關係

3..產生的效益或價值

35

應用推廣

1.外推運用(客製化、模組化、技術轉移)

2.產品應用推廣

3.與其他系統之連結/界接程度,如:連結雲端與行動

裝置

4.市場競爭性

20

資料呈現

1.產品資料整體的完整度

2.圖表文字流暢清晰

3.內容邏輯性

4.摘要書寫品質

10

合 計 100

備註:「產業應用組」評分表內所稱「產品」,其範圍含服務或解決方案。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10

- 92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產業應用組

第二階段(現場發表)評分項目

項 目 配分

重要性與發展性

1.與當前社會、醫療重要議題之相關性

2.資訊科技導入前評估完整性(軟體、硬體、經費、

人力或各項資源)

3.預期目標合理性

4.未來發展性

30

智慧化功能特色

1.有明顯簡化、優化之綜效

2.行動化或自動化程度

3.合理化及時效性

4.運用設計思考與使用者經驗設計(如:醫療人員、

民眾或管理者等)

30

整體運作與成效

1.產品導入過程適切性 2.使用過程(process)與結果(outcome)的評值

完整性

3.過程與結果的因果關係

4.整體成效之突破性

30

現場表現

1.報告內容分明、前後連貫程度

2.圖表文字清晰簡明之情形

3.發表人之儀態與口齒清晰情形

4.時間掌控

10

合 計 100

備註:「產業應用組」評分表內所稱「產品」,其範圍含服務或解決方案。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11

- 93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產業應用組

第二階段(產品展現-互動攤位)評分項目

項 目 配分

確實性

1.產品展現與書面資料結果一致性

2.產品使用之可行程度及有效性

3.產品運作穩定度與成熟度

30

整體運作

1.產品之設備與環境

2.資訊科技之實用性

3.使用者感受與回饋

4.與其他系統連結之運用

5.持續精進情況

6.有考量安全議題及建置失效預防措施(如:patient

safety、security)

40

外推性

1.專利申請/獲得

2.技術轉移

3.市場競爭性

4.應用推廣性

30

合 計 100

備註:「產業應用組」評分表內所稱「產品」,其範圍含服務或解決方案。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五之 12

- 94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智慧醫療類 報名資料檢核表

※為了確實核對報名繳交資料是否完整,一個參賽團隊資料需填寫一份檢核

表。

※參賽編號:_______________(如:18-E10299)

組別 該寄出的書面資料 其他提醒事項

□醫療機構組 □產業應用組

□檢核表乙份

□報名表 1份

□繳費證明單或即期支票

□書面審查資料一式 6份

□書面資料依據以下順序裝訂成冊:摘要、成果報告書及相關附件。

□成果報告書本文上限 25 頁、附件 25 頁(不可流用),超出 1頁扣書審總分 1分(餘類推)。

□若有影音光碟,請隨成果報告書裝訂,限 WMV、10分鐘以內之檔案。

□書面審查資料光碟片乙片

光碟內容須包括下列 word檔: □報名表 □摘要 □成果報告書及其附件 □請確認書面文件與電子檔內容一致。

※提醒您,務必於 5月 17日前完成繳費並將報名表及繳費證明寄出(以郵戳為憑);務必於 5 月 31 日前將上述其餘書面資料寄出(以郵戳為憑)。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活動辦法附件六

- 95 -

第十八屆醫療品質獎

【繳費證明黏貼單】

機構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匯款金額:__________________

發票收件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發票統編:__________________

所屬部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___

發票寄送地址:(郵遞區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賽組別及編號:※此次匯款金額所含括的團隊,表格若不敷使用,請自行複印。

主題類(主題改善組、主題改善菁英組、社區醫療照護組) 參賽組別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 參賽編號

系統類(卓越中心組、卓越社區機構組) 參賽組別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 參賽編號

實證醫學類(文獻查證新人組、臨床組、菁英組及臨床運用組)

參賽組別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 參賽編號

擬真情境類(新人組、急重症照護一般組、精神照護組) 參賽組別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 參賽編號

智慧醫療類(醫療機構組、產業應用組) 參賽組別 參賽編號 參賽組別 參賽編號

匯款明細黏貼處

註:匯款後請將繳費證明黏貼(以即期支票請以訂書針訂於此表)並填妥此表連同報名表郵

寄至醫策會 HQIC 工作小組,地址:220 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 31 號 5F。如有繳費

上的疑問,歡迎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 或電洽(02)8964-3000#3014 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