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482 10 “她没看到我,我心知是她” 平如初次见美棠是11岁那年,在江西南昌的家中。“我拿了个不知道叫什么的玩具摆弄 给她看,呆了一下午,没说什么话。” 几年后,饶家从南昌迁回老家南城,毛美棠也曾跟大人过来吃晚饭。在前厅,两人第 二次相遇。美棠因“年纪还小、身量未足”,上不了主桌,家人给她叠了只小凳子,好坐着吃 饭。此情此景,平如记忆犹新。 两人第三次相遇则要到1946年,平如已25岁。 此前,他报考黄埔军校成都校区,立志驱逐日寇。从军两年半,九死一生,饶平如等到 了胜利的那天。1946年夏,他随部队驻防江苏泰兴,接到父亲来信,大意是平如的弟弟婚期 临近,希望他回来庆贺,也可借此机会商定自己的婚事。 由泰兴至镇江,镇江至九江,再转铁路抵南昌,直奔陈家桥。父亲携平如坐长途车去临 川,当晚投宿客栈。住定,父亲介绍了亲家的情况,“原来是美棠家。”次 日登门,平如走过第三进的天井,正要步入堂屋,偶然瞥见了他此生最 难忘的场景——西边正房开着小窗,一位面容姣好的小姐借着天光揽 镜自照,左手拿了支口红专心涂抹。“她没看到我,我心知是她。” 饶家与毛家祖父辈就相识,算世交。平如的父亲拿出枚金戒指,由 美棠的父亲套上她手指。订婚仪式就这样完成了。他25岁,她23岁。 “爱情?信里没有,哪有工夫谈这个!” 此后饶平如重返军旅,身不由己地卷入战争,还曾亲临孟良崮战 役。其间,他与美棠频繁通信,并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我从军本为了 抗日,如今竟变成中国人打中国人,实在非我所愿。”于是他以完婚为 由,请假回老家——前脚刚走,部队就被空运至济南,后遭击溃。“如果 晚几天走,我俩的故事就要改写,甚至不能写下去。” 婚礼在江西大旅社举行,美棠穿一袭洁白婚纱,光彩照人。不过那时的爱情是含蓄的,婚 后平如仍不好意思说“我爱你”,而用一首英文歌曲表达:“Oh,Rose Marry, I Love You”。 动荡岁月使新人亦无法安稳。他们辗转于徐州、临川、衡阳、柳州、贵阳、安顺等地,吃 了不少苦,也尝遍各地的美食。1951年,饶平如应十三舅之邀迁往上海,在其经营的大德医 院做会计,兼职做出版社编辑。月工资240元,远超普通人,平如得以用7两金子购置了新永 安路上的两间房。美棠做了全职太太,还雇了保姆。工作之余,平如会陪美棠去跳舞、看电 影,“那是我一生中最风光的日子。” 1958年9月,一纸通知把饶平如驱逐至安徽六安某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彼时,平如与美棠已育有5名子女,长子也才9岁,需要照顾。“为贴补家用,美棠常找些临时 工的活,甚至曾去自然博物馆附近的工地搬水泥。”通信却从没断过。“美棠每天中午匆匆回家 一趟料理家事,给孩子们准备午餐,有空的话便给我写信。”看完每一封信,平如都会小心地锁 入木头箱子,隔几天拿出来再看看。“爱情?信里没提到过,生计维艰,哪有工夫谈这个!” 就是这些找不出半个“爱”字的信,支撑饶平如熬过22年劳教生涯。 “阳光朗照的庭前,仍是当年携手处” 《平如美棠》附录里选摘了1973-1978年间美棠给平如的信,在信中,她汇报子女的成 长、读书成绩及上山下乡等情况,叮嘱他保重身体。有时也表达对孩子、对未来的焦虑,“我 只能回信时安慰安慰她。” 更多的委屈藏在文字背后。因平如的身份,美棠也常遭冷眼——甚至瞥见她来了,有些 人的笑脸就瞬间消失。她卖掉了作为嫁妆的5对金手镯,“卖掉最后一只的前晚,美棠把它套 到小女儿手腕上,算是戴过了。”也曾有人劝美棠与平如“划清界限”,美 棠没理会。多年后她告诉丈夫:“你要是搞婚外情,我早提出离婚了。可你 不是汉奸卖国贼,也不贪污腐化、偷窃扒拿,我为什么要离婚?!” 1979年11月,饶平如返回上海,并报上了户口。翌年底,他的劳动教 养处分被撤销,恢复原单位的工资和级别。他打开木箱子数了数,信件 已积累至上千封。 1982年平如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前家属签字,美棠紧张得双 手发抖,最终由孩子代签了。休养期间,美棠每天清晨5点就排队买黑 鱼,下午3点带着黑鱼汤来病房。“她气喘吁吁地上来,打开饭盒催我快 喝。汤还是热的。”2004年平如因心绞痛再入院,此前美棠已查出肾病 和糖尿病,但她仍到医院探视。 2008年春,美棠入院治疗,神志日益模糊,终于3月19日去世,距钻 石婚纪念日仅差5个月。他看到,她眼角挂了一滴泪珠。 子女们提出“新马泰游”,饶平如拒绝,硬是要儿子陪着回南昌。86岁的他回到当年举 行婚礼的地方,发现因南昌起义第一枪就在门前打响,大旅社已成纪念馆。“开放的大厅改 成了封闭的中式堂屋,玻璃天窗已拆掉,唯阳光朗照的庭前,仍是当年携手处。” 回家后,饶平如整理美棠的照片和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好。可60年的浮沉与流离,让很 多物件无从找寻。饶平如从小爱画画,尤爱丰子恺和叶浅予,他开始用纸笔,复原自己的童 年生活,与美棠的初始、新婚、别离与相思。画了5年,共18册,集成这本图文并茂的《平如美 棠:我俩的故事》。 “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饶平如说,如果可以,这些画和文字就算是写 给美棠的情书吧。 平如与美棠 怀念,比海还要深 l 唐骋华 l 受访者提供 年少谈恋爱的时候,我们都衣食无忧。那时,美棠便同我讲,情愿两人在 乡间找一处僻静的地方,有一片自己的园地,布衣蔬食以为乐。当时或只是少 年人的浪漫。 平如与美棠,近60年的“情书”见证岁月的变迁 2013. 08.06

平如与美棠 怀念,比海还要深 - app.why.com.cnapp.why.com.cn/epaper/shzk/images/2013-08/06/A10/A10.pdf · 后平如仍不好意思说“我爱你”,而用一首英文歌曲表达:“Oh,Rose

  • Upload
    others

  • View
    3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平如与美棠 怀念,比海还要深 - app.why.com.cnapp.why.com.cn/epaper/shzk/images/2013-08/06/A10/A10.pdf · 后平如仍不好意思说“我爱你”,而用一首英文歌曲表达:“Oh,Rose

1482

10

“她没看到我,我心知是她”平如初次见美棠是11岁那年,在江西南昌的家中。“我拿了个不知道叫什么的玩具摆弄

给她看,呆了一下午,没说什么话。”

几年后,饶家从南昌迁回老家南城,毛美棠也曾跟大人过来吃晚饭。在前厅,两人第

二次相遇。美棠因“年纪还小、身量未足”,上不了主桌,家人给她叠了只小凳子,好坐着吃

饭。此情此景,平如记忆犹新。

两人第三次相遇则要到1946年,平如已25岁。

此前,他报考黄埔军校成都校区,立志驱逐日寇。从军两年半,九死一生,饶平如等到

了胜利的那天。1946年夏,他随部队驻防江苏泰兴,接到父亲来信,大意是平如的弟弟婚期

临近,希望他回来庆贺,也可借此机会商定自己的婚事。

由泰兴至镇江,镇江至九江,再转铁路抵南昌,直奔陈家桥。父亲携平如坐长途车去临

川,当晚投宿客栈。住定,父亲介绍了亲家的情况,“原来是美棠家。”次

日登门,平如走过第三进的天井,正要步入堂屋,偶然瞥见了他此生最

难忘的场景——西边正房开着小窗,一位面容姣好的小姐借着天光揽

镜自照,左手拿了支口红专心涂抹。“她没看到我,我心知是她。”

饶家与毛家祖父辈就相识,算世交。平如的父亲拿出枚金戒指,由

美棠的父亲套上她手指。订婚仪式就这样完成了。他25岁,她23岁。

“爱情?信里没有,哪有工夫谈这个!”此后饶平如重返军旅,身不由己地卷入战争,还曾亲临孟良崮战

役。其间,他与美棠频繁通信,并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我从军本为了

抗日,如今竟变成中国人打中国人,实在非我所愿。”于是他以完婚为

由,请假回老家——前脚刚走,部队就被空运至济南,后遭击溃。“如果

晚几天走,我俩的故事就要改写,甚至不能写下去。”

婚礼在江西大旅社举行,美棠穿一袭洁白婚纱,光彩照人。不过那时的爱情是含蓄的,婚

后平如仍不好意思说“我爱你”,而用一首英文歌曲表达:“Oh,Rose Marry,I Love You”。

动荡岁月使新人亦无法安稳。他们辗转于徐州、临川、衡阳、柳州、贵阳、安顺等地,吃

了不少苦,也尝遍各地的美食。1951年,饶平如应十三舅之邀迁往上海,在其经营的大德医

院做会计,兼职做出版社编辑。月工资240元,远超普通人,平如得以用7两金子购置了新永

安路上的两间房。美棠做了全职太太,还雇了保姆。工作之余,平如会陪美棠去跳舞、看电

影,“那是我一生中最风光的日子。”

1958年9月,一纸通知把饶平如驱逐至安徽六安某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彼时,平如与美棠已育有5名子女,长子也才9岁,需要照顾。“为贴补家用,美棠常找些临时

工的活,甚至曾去自然博物馆附近的工地搬水泥。”通信却从没断过。“美棠每天中午匆匆回家

一趟料理家事,给孩子们准备午餐,有空的话便给我写信。”看完每一封信,平如都会小心地锁

入木头箱子,隔几天拿出来再看看。“爱情?信里没提到过,生计维艰,哪有工夫谈这个!”

就是这些找不出半个“爱”字的信,支撑饶平如熬过22年劳教生涯。

“阳光朗照的庭前,仍是当年携手处”《平如美棠》附录里选摘了1973-1978年间美棠给平如的信,在信中,她汇报子女的成

长、读书成绩及上山下乡等情况,叮嘱他保重身体。有时也表达对孩子、对未来的焦虑,“我

只能回信时安慰安慰她。”

更多的委屈藏在文字背后。因平如的身份,美棠也常遭冷眼——甚至瞥见她来了,有些

人的笑脸就瞬间消失。她卖掉了作为嫁妆的5对金手镯,“卖掉最后一只的前晚,美棠把它套

到小女儿手腕上,算是戴过了。”也曾有人劝美棠与平如“划清界限”,美

棠没理会。多年后她告诉丈夫:“你要是搞婚外情,我早提出离婚了。可你

不是汉奸卖国贼,也不贪污腐化、偷窃扒拿,我为什么要离婚?!”

1979年11月,饶平如返回上海,并报上了户口。翌年底,他的劳动教

养处分被撤销,恢复原单位的工资和级别。他打开木箱子数了数,信件

已积累至上千封。

1982年平如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前家属签字,美棠紧张得双

手发抖,最终由孩子代签了。休养期间,美棠每天清晨5点就排队买黑

鱼,下午3点带着黑鱼汤来病房。“她气喘吁吁地上来,打开饭盒催我快

喝。汤还是热的。”2004年平如因心绞痛再入院,此前美棠已查出肾病

和糖尿病,但她仍到医院探视。

2008年春,美棠入院治疗,神志日益模糊,终于3月19日去世,距钻

石婚纪念日仅差5个月。他看到,她眼角挂了一滴泪珠。

子女们提出“新马泰游”,饶平如拒绝,硬是要儿子陪着回南昌。86岁的他回到当年举

行婚礼的地方,发现因南昌起义第一枪就在门前打响,大旅社已成纪念馆。“开放的大厅改

成了封闭的中式堂屋,玻璃天窗已拆掉,唯阳光朗照的庭前,仍是当年携手处。”

回家后,饶平如整理美棠的照片和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好。可60年的浮沉与流离,让很

多物件无从找寻。饶平如从小爱画画,尤爱丰子恺和叶浅予,他开始用纸笔,复原自己的童

年生活,与美棠的初始、新婚、别离与相思。画了5年,共18册,集成这本图文并茂的《平如美

棠:我俩的故事》。

“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饶平如说,如果可以,这些画和文字就算是写

给美棠的情书吧。

平如与美棠怀念,比海还要深

文 l 唐骋华 图 l 受访者提供

年少谈恋爱的时候,我们都衣食无忧。那时,美棠便同我讲,情愿两人在

乡间找一处僻静的地方,有一片自己的园地,布衣蔬食以为乐。当时或只是少

年人的浪漫。

平如与美棠,近60年的“情书”见证岁月的变迁

2013.08.06

焦点

城8-11焦点.indd 4 2013-8-2 19: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