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25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第一節 區域現況 一、環境現況調查 圖 3-1 基地範圍日式住宅分佈 目前鄰近齊東街保存區域街廓已有倡議保存劃設的日式建築群落: 齊東街日式住宅區(含王叔銘故居):濟南路以北(本案基地) 孫運璿故居:濟南路、泰安街口 馬紀壯故居:泰安街 黎玉璽故居:泰安街 泰安街日式住宅區:泰安街六巷 臨沂街日式住宅區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rdnet.taipei.gov.tw/xDCM/DOFiles/pdf/00/00/01/71/02/1000511-pdf...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29 鳥瞰臺北市市區可以發現,屬於舊市區的街廓已難發現綠色覆蓋面積,並且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25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第一節 區域現況

    一、環境現況調查

     

    圖 3-1 基地範圍日式住宅分佈

    目前鄰近齊東街保存區域街廓已有倡議保存劃設的日式建築群落:

    齊東街日式住宅區(含王叔銘故居):濟南路以北(本案基地) 孫運璿故居:濟南路、泰安街口 馬紀壯故居:泰安街 黎玉璽故居:泰安街 泰安街日式住宅區:泰安街六巷 臨沂街日式住宅區

  • 26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二、環境調查

    對基地可及性的評估,係因應未來再利用與公眾到達的關連,主要針對公共

    運輸系統的節點以及停車場的初步調查。

      有關公共運輸部分最近的捷運站:善導寺站與忠孝新生站;公車站位於忠孝

    東路側及金山南路側。目前鄰近基地的路外停車場主要有二,均由民營公司經營

    且距離基地僅 200 公尺左右。

    公共設施

    停車場分佈

    主要公共運輸系統節點

    圖 3-2 街區現況調查

    單行道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27

    三、日式住宅現況

    臺北市齊東街附近建築群落座落於日治時期幸町重劃區,屬於 1935年以後

    興建的日式住宅群落。其中齊東街 53 巷 11 號日式住宅經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

    蹟,另齊東街 53 巷 2、4、6、8、9、10、13 號、濟南路二段 25、27 號及金山南

    路一段 30 巷 12 號等 10 處日式住宅並經市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圖 3-3 特定區範圍之日式住宅分佈

  • 28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第二節 綠色資源調查

    一、舊幸町綠廊調查

    圖 3-4 舊幸町街區植栽分佈圖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29

    鳥瞰臺北市市區可以發現,屬於舊市區的街廓已難發現綠色覆蓋面積,並且

    隨著都市更新的加速推動,既有大型喬木紛遭砍伐移除,形成日漸稀疏的灰色都

    市景觀。本研究結合地方的社區發展協會建議,初步建置源自日據時期開發街町

    的行道樹分布圖,藉以了解所衍生的綠廊進行植栽區位的建置,以期未來與更大

    規劃範圍內的綠色植栽資源結合,再現過去社區居民所引以為傲的街區綠廊。

    另針對齊東街日式住宅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的大型喬木進行調查,初步篩選

    符合臺北市老樹保護條例的重點數目以及具有保存價值的大樹者,如下頁表列及

    下圖標示位置。

    圖 3-5 齊東街特定區範圍植栽分佈圖

  • 30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表 3-1 特定區內之植栽調查表

    住址 達保護標準 未達保護標準

    編號 樹種 備註 編號 數種 備註

    齊東街 53 巷

    2 號

    1-1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4-1 白肉榕 樹胸圍=0.5

    1-2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3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4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5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7-2 七里香 樹胸圍=0.3

    齊東街 53 巷

    4 號

    2-1 青剛櫟 樹胸圍 H>2.5 14-1 大葉胺 樹胸圍=0.6

    1-6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7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8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9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10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0-1 榕樹 樹胸圍=2.7

    10-2 榕樹 樹胸圍>2.5

    12-1 白玉蘭 H>15

    12-2 白玉蘭 H>15

    齊東街 53 巷

    6 號

    5-1 芒果樹 H>15 8-1 楊桃樹 樹胸圍=0.55

    5-2 芒果樹 H>15

    1-10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11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0-3 榕樹 樹胸圍>2.5

    10-4 榕樹 H>15

    11-1 白柚樹 H>15

    13-1 黑板樹 H>15

    齊東街 53 巷

    8 號

    2-2 青剛櫟 樹胸圍>2.5 5-3 芒果樹 樹胸圍=0.6

    3-1 樟樹 H>15 15-1 龍眼數 樹胸圍=0.6

    1-12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5-2 龍眼樹 樹胸圍=0.6

    1-13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6-1 九重吹 樹胸圍=0.2

    1-14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15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16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17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10-5 榕樹 H>15

    10-6 榕樹 H>15

    齊東街 53 巷 10

    6-1 竹柏 H>15 5-4 芒果樹 樹胸圍=1.8

    10-7 榕樹 H>15 10-8 榕樹 狀況不良

    16-2 九重吹 H>15 14-2 大業胺 狀況不良

    15-3 龍眼樹 樹胸圍=0.75

    齊東街 53 巷 12

    2-3 青剛櫟 樹胸圍>2.5

    10-9 榕樹 樹胸圍>3

    齊東街 53 巷 13

    1-18 亞歷山大椰子樹 H>15

    9-1 茄苳樹 H>15

    金山南路一段

    30 巷 12 號

    9-2 茄苳樹 樹胸圍=0.5

    11-2 白柚樹 樹胸圍=0.65

    16-3 九重吹 樹胸圍=0.8

    Total 40 株 40 株 10 種樹 15 株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31

    二、開放空間調查

    1.植栽調查

    本處開放空間所進行植栽調查係因應研究範圍內之重點特色植栽,標示座落

    位置與分類,以其作為後續空間再利用中,列表重要環境元素,避免不當開發利

    用的植栽剷除行為,以增益地區風貌的建立。

    圖 3-6 基地現有植栽分佈

    玉蘭花

    構樹

    玉蘭花

    桂花1

    2001

    柚子1

    2002

    柚子1

    2003

    榕樹1

    2004

    光蠟樹1

    1012

    桑樹1

    1006

    茶梅1

    1003~4

    變葉木1

    1001

    番石榴1

    1002

    桂花1

    1010

    茶梅1

    1009

    榕樹

    刺桐

    芒果

    非洲樹榕

    毛柿11008

    島榕12008

    柚子12006

    茄苳12007

    島榕12005

    龍眼

  • 32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2.踏石及庭園石

    有關研究範圍內的庭園,主要以植栽、踏石及庭園石為主。現有基地內的庭

    院,包含 11號及 12號兩處,多屬光復後改造景況。 11號部分,前院部分雖留有許多庭園石,然其擺設狀況應該是後期鋪設水

    泥後重新擺置位置;後院部分,緣側踏石及後院踏石然維持原有位置,此部分為

    重點保存部分。而其他庭園石的擺設則屬後期排列安放形態,可資重新安排。 12號部分戶外空間於光復後由遷入住戶進行大幅改造。空地除花圃外,其

    餘皆已澆置混凝土鋪面。且難以發現是否存在日治時期殘留的踏石與庭園石等造

    景元素。 13號部分因為容納兩戶住家使用,導致日後增改建時,已盡將所有空地移

    作室內使用,且目前房舍業已倒塌,難以辨識庭園範圍與形態,至多辨認現有大

    型喬木位置。

    圖 3-7 11 號前院庭園石散置狀態 圖 3-8 11 號前院庭園石散置狀態

    圖 3-9 11 號後院踏石現況 圖 3-10 11 號緣側踏石現況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33

    圖 3-11 11 號後院踏石及庭園石現況 圖 3-12 11 號庭園石散置狀態

    圖 3-13 11 號後院散置西湖石

  • 34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第三節日式住宅建築研究

    原初台灣因屬被殖民統治狀態,大量文官與不同文化系統在短時間內進入台

    灣後,官舍成為居住空間的象徵,往往也是優先被規範的對象,故在這五個體系

    之中,「官舍」文獻研究所佔的比例甚高,也成為本案研究日式住宅時主要對照

    來源,且官舍的設計規範,往往也反映當時家屋建築規範的標準,故本研究對於

    日式住宅的了解,先自官舍研究文獻始;至於「公營住宅」、「社宅」、「營團住宅」

    以及「私宅」等體系因係由民間所設計營建,對於圖輯文書等資料留存有限,加

    上光復後的政府接管單位有其文書保管的制度性缺憾,從而佚失許多材料。

    針對台灣地區日式住宅的研究,針對其始造來源,大致可區分為「官舍」、「公

    營住宅」、「社宅」、「營團住宅」以及「私宅」等不同體系:

    (一)、「官舍」體系係指官方所興建且提供官員與官方機構聘僱職員居住

    使用之公家宿舍,主要區分為高等官舍與判任官舍兩大類,另有各

    種職員宿舍、獨身宿舍、合宿所⋯ 等公家宿舍。

    (二)、「公營住宅」體系亦為官方所興建,然係租予民間人士居住使用之

    平價住。

    (三)、「社宅」體系為公司行號等事業機構興建之職員宿舍。

    (四)、「營團住宅」體系為住宅營團等建設公司所興建之住宅。

    (五)、「私宅」體系則為日人私人興建之私人住宅。

    依據成功大學建築系陳信安研究指出,臺灣日治時期的官舍設計之變革,主

    要是分為三個時期來分析,內容大多是舉証相關的法令與公文來驗証分析,內容

    共分下面三期。

    表 3-2 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制度變遷三時期

    分期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未訂定統一的官舍建築

    標準 第一代「官舍設計標準」實施時期

    第二代「官舍建築

    標準」實施時期

    年代 1895-1905 1905-1922

    1922-1945 1905-1917 1917-1922

    適用

    令規 各機關內規

    「判任官以下官

    舍設計標準」

    「判任官官舍標準

    改正」

    台灣總督府官舍建

    築標準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35

    圖 3-14 日式住宅空間及構件名稱

    表 3-3 日本住宅室內裝修用材種類

    造作材 樹種 備考 敷居及鴨居

    胡桃、櫸、櫻、堅、赤松、檜、杉、落葉

    松、紅杉

    天井板 檜、杉、椹、樅 竿緣及迴緣 赤松、落葉松、紅杉、杉、蝦夷松 緣甲板 檜、拇、杉、赤松 下見板 杉、木屠、檜 腰羽目 櫸、梂、柫、鹽地、栓、胡桃

  • 36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第四節 興建批次判別

    目前依據初步地籍建物登記資料與建築物現況外觀分類,可概分為四個批次

    的興建區塊。而此四批次不代表其為不同時期的獨立新建案,而是因幸町重劃區

    的密集開發時期,由不同業主所進行開發的建築群落。此部分與先前市府進行之

    日式建築的官舍整批興建過程略有差異。

    可資批次判斷的外觀依據,可依其外部細部構造的作工、用料與使用的語彙

    為準。另可依據日治時期的建物登記圖佐證。而市府管有部分經調閱日據時期建

    物登記圖可發現屬同一批番號建地。

    圖 3-15 特定區建築批次興建說明

    有關圖示部位為市定古蹟齊東街 53 巷 11 號(後續簡稱 11 號)及歷史建築

    金山南路一段 30 巷 12 號(後續簡稱 12 號),另有歷史建築齊東街 53 巷 13 號(後

    續簡稱 13 號)因屋架傾倒,且持續損壞當中,屋面構造與屋架疊密,測繪過程

    尚因屋架掉落造成人員受傷,有其實質測繪之困難,待需另案配合緊急支撐及清

    理作業,方得保全僅存架構。

    2

    3

    4

    1 基地區位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37

    第五節 構造說明

    一、 齊東街日式住宅構造比較

    表 3-4 齊東街日式住宅構造一覽表

    門牌號 齊東街 53 巷 11 號 金山南路一段 30 巷 12

    齊東街 53 巷 13 號

    基盤 防蟻混凝土+犬走+明溝

    +鑄鐵通氣口

    防蟻混凝土+犬走+明溝

    +鑄鐵通氣口

    防蟻混凝土+犬走+明溝

    +鑄鐵通氣口

    床基 腰積連續磚砌+

    床積磚砌

    腰積連續磚砌+

    床積磚砌

    腰積連續磚砌+

    床積磚砌

    床 疊蓆+長條板

    (已改裝)

    疊蓆+長條板

    (已改裝)

    疊蓆+長條板

    (已改裝)

    內壁+左

    固定隔間:木骨塗泥,

    編竹夾泥+漆喰壁

    彈性隔間:

    障子+奧(現無存)

    固定隔間:木骨塗泥,

    編竹夾泥+漆喰壁

    彈性隔間:

    障子(保留)

    固定隔間:木骨塗泥,

    編竹夾泥+漆喰壁

    彈性隔間:

    障子+奧(待考)

    外牆 押緣式雨淋板+

    漆喰壁(雨水線上)

    英式雨淋板+

    漆喰壁(雨水線上)

    英式雨淋板+

    漆喰壁(雨水線上)

    屋架 和小屋組 和小屋組 和小屋組

    屋面 切妻屋根+黑瓦

    烤漆鍍鋅鋼板

    (非原狀)

    切妻屋根+黑瓦

    烤漆鍍鋅鋼板

    (非原狀)

    切妻屋根+黑瓦

    門扇內 平板玻璃+磨砂玻璃+

    型板玻璃

    平板玻璃+磨砂玻璃+

    型板玻璃

    平板玻璃+磨砂玻璃+

    型板玻璃

    窗扇內 平板玻璃+磨砂玻璃+

    型板玻璃

    平板玻璃+磨砂玻璃+

    型板玻璃

    平板玻璃+磨砂玻璃+

    型板玻璃

    院落

    型態

    前院有/後院有

    圍牆+物置(考證有)

    前院有/後院有

    圍牆+物置(考證有)

    前院有/後院有

    圍牆+物置(考證有)

    空間 外玄關、內玄關、應接

    室、座敷、續間、居間、

    台所、風呂、便所、緣

    外玄關、內玄關、應接

    室、座敷、居間、台所、

    風呂、便所、緣側

    外玄關、內玄關、應接

    室、座敷、居間、台所、

    風呂、便所、緣側

  • 38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二、 日式住宅構造說明

    上表係依據目前三幢日式住宅現況與殘存痕跡所整理之構造比較,以及原始

    空間型態的整理。

    1.基礎

    明治時期的內地風住宅其基礎採用較為簡單的獨立基腳模式,由結構柱直接

    下地,在柱腳下安置柱石的做法,相當類似中國傳統木構造的柱礎;並在柱石下

    已排卵石夯實土面。柱腳與一般床束(束木)之間用束貫(地實或板固定撐)連接固定。晚近(如齊東街所在的興修時期)基盤改用防蟻混凝土鋪設,四周圈以犬走以及明溝已為防蟻措施,基礎部份則改以連續磚砌作為腰積,並以鑄鐵材質作為通

    氣口,並以獨立磚砌作為床積,內部並設有障壁。

    2.床(地板):

    室內床高約 2尺間(61cm)左右,柱與柱之間的地板以大引(格柵墊木或丸太)作橫梁上架根太(木格柵),其上再放置床板(木地板)再放褟褟米或疊(墊席)。然而目前基地內的三幢住宅的地坪材質皆已更換為長條木地板。

    3.外牆:

    外牆做法有二,其中 11號是以柱與梁之間以內土壁外下見板(日式押緣雨淋板)的方式。另一種則為英式下見板方式,見於 12號及 13號。

    4.內牆:

    內牆直接以漆喰壁或襖、障子(木格柵紙門)隔間,其中障子採用橫拉式門可開放室內的空間,目前僅 12號仍保留完整構件,11號及 13號業已改修更換或佚失無存,僅殘留長押上的槽痕。而漆喰壁或襖、障子等屏面上下各用長押處理,

    長押上方以欄間(楣窗)處理。

    5.天井(天花):

    天井的做法有二種。一是以木、竹等編製而成的天井,包含押緣天井;另一

    種為漆喰天井,內部採用木槢外部以漆喰塗佈。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39

    6.小屋組(屋架):

    齊東街鄰近日式住宅的屋架形式有和式及西式小屋組兩種。和式屋架根據住

    宅跨距以間為單位來計算,接合方式大多以榫接為主;西式屋架則多用於大跨距

    空間,以續手(鐵件補強)接合為主。本基地的三幢住宅屋架屬於和小屋組。因

    屬隱蔽部位,故用料擇料及施工部份稍有瑕疵,且榫接處也留用金具固定。

    7.屋根(屋頂):

    屋根的做法大都傳習於日本傳統木構造的部分,台灣地區可見的主要形式有

    切妻屋根(二落水)寄棟屋根(四落水)、入母屋屋根(四落水,類似歇山頂作

    法)三種。目前齊東街區域內的三幢多屬切妻屋根為主的變形。屋根的構造順序

    概略為(由下而上)野地板(襯板)、茸土、掛瓦條、棧瓦及重箱瓦(袖瓦)。而

    依據現有殘存材料可以了解瓦料為黑瓦類型。

    8.室內名稱:

    (由外而內)外玄關、內玄關、座敷(客廳)、座敷續間(起居間)、茶之間(飯

    廳或起居間)、居間(寢室)、子供室(兒童房)、台所(廚房)、風呂(浴室)、

    便所(廁所)及室外的緣側(陽台)等。

    底下依據晚近對於其他日式住宅(以官舍為主)的調查成果以及本案案例的

    木構造工法有一比較。就工法與當時社會條件的現實而言,本案屬於民間自建的

    日式住宅類型,所以在面積與室內佈局不像官舍有著嚴謹的階級限制,但在工法

    及材料選擇上,往往也較因襲過去營造慣習。

  • 40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表 3-5 新木構造法與舊式工法的比較

    新木構造法 舊式木造法 備考 基盤 混凝土 防蟻混凝土 3吋厚、地

    坪犬走、明溝等防蟻措

    防蟻構造措施

    床積及腰積 腰積為 3吋厚RC預製並預埋結合鐵件,混凝

    土工場製作搬運至現

    場灌築

    腰積為磚造高 1尺 5吋、床積為磚造水泥砂

    漿外粉刷或洗石子,障

    壁每隔1-3間一道外壁洋灰漿粉刷,腰積預製

    土台鐵件

    基礎構造完全不

    床、柱桁、楣 柱、土台、胴差、桁楣等同樣屬於長方形

    材,材料的使用包含接

    合處等,都需要使用到

    特殊接合續手,16個耐震材結點

    通常床伏及桁木等使

    用丸太(圓木),其他構建各有不同的尺寸依

    據,耐震材僅作原則性

    規範(斜支撐、火打梁)

    構件標準化、耐

    震制度化

    牆身 竹製材外覆調和水泥 雨淋板、雨水線為漆喰壁

    真壁與大壁系

    統,台灣仍為雨

    淋板系統 內壁面 竹製材料外覆特殊壁

    塗 編竹泥牆或木摺漆喰 節約傳統工時

    85% 小屋組 西式屋架以小材組合

    掌的組合屋架 5M以上為西式屋架、以下為和式屋架

    建材標準化,組

    件組合化,台灣

    仍以丸太(圓木)為主

    屋根 日式棧瓦或水泥瓦 日本棧瓦或水泥瓦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41

    三、細部特色

    圖 3-16 11 號南向立面復原模擬

    1.和小屋組

    本案三處日式住宅的屋架皆採用二重梁屋架作法,有關屋架用以抵抗橫向力

    之構件僅有以銅釘固定的交叉筋違固定。

    圖 3-17 11 號屋架復原模擬

    荒壁

    木格柵山牆面

    雨庇

    雨淋板外壁

    磚砌台

    屋面黑瓦

    抿石子飾面

  • 42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圖 3-18 二重梁小屋組(參考)

    圖 3-19 11 號屋架用料現況 圖 3-20 12 號屋架用料現況

    圖 3-21 12 號屋架以螞蝗釘接續

    調查現有三幢日式住宅之天花上方隱匿處的屋架用料作法,發現此處木料選

    用的多屬次級品,意即木料經乾燥後去皮即上架,料件多有結疤,表面未修平整,

    顯示此部分施作為省時、省工、且符合機能的便宜行事作法。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43

    2.木構架接續部位(繼手與仕口)工法

    常可發見之接續(繼手與仕口)形式部分,然自明治維新後,工業製鐵降低鐵

    製品成本後,螺栓與鐵釘等金屬構件運用在木構建築的接點,一方面改善接點強

    度的結構問題,另方面也因金屬製品所需的現場施作技術水平較低,大幅減少處

    理構架施工工時,就 1920年代以後的日式傳統建築而言,對於天花以上的隱匿

    部分,最常發現此種方式。

    鐵件接替榫頭的接續作用

    導入工業生產後,鐵製品的成本降低 方便施工,節省現場施工時間,並減縮製作榫頭的前置時間與材料耗損 鐵製品的接點強度高於木製榫頭

    圖 3-22 傳統日式建築屋架(小屋組)

    接續部作法

    圖 3-23 臺灣地區慣見之日式建築接

    續部作法(1920年代後)

    圖 3-24 後期混合榫接及金屬接續部作法(11 號屋面轉折處)

  • 44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圖 3-25 12 號屋架梁以螺栓接續

    有關屋架內部保存價值在於保留金具(螞蝗釘)接合形式,榫接(繼手)接

    續的規矩,以及早期電力線配線情形,以說明 1920~1940年間傳統日式建築的構

    築特色。

    3.屋瓦

    因為日式住宅長年使用後,對於原有建築材料劣化或其他使用改造緣故,多

    有替換原有材料的情況。目前可資發掘原有材料的項目有限,對於屋面材料,因

    齊東街 53巷 11號及金山南路一段 30巷 12號兩幢日式住宅的瓦作屋面業已改造,目前均為鋪設紅色鍍鋅鋼板。僅存齊東街 53巷 13號尚有殘餘瓦片,但僅說明此廠牌黑瓦是用於 13號之屋面。其中棧瓦標示字樣甚為有趣,屬於臺北松山的舜竹商會出品,且商標設計有臺灣圖樣(詳如附圖)。 雖然 13號與 11號同屬同時間申請興建的建築,但因兩者在細部構造處理上

    仍有差異,且有興建價格上的差異,故無法證明以目前殘存的瓦片說明 11號與12號兩處之屋面黑瓦亦為此舜竹商會出品。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45

    棧瓦(正面) 棧瓦(反面,松山舜竹商會字樣)

    筒瓦(正面) 筒瓦(反面) 圖 3-26 13 號殘存黑瓦

    鄰棟替換建材:黑瓦部分 因本基地隔鄰基地金山南路一段 30巷 14,16號兩幢日式住宅拆除,該處業

    主願提供拆除卸下的黑瓦,擬贈予市府作為未來修繕本案之屋面瓦作補充使用。

    所留存的黑瓦現已卸置 11號本屋西側空地處。 檢視現有建築興修資料顯示,該兩幢建築(14,16號)與本基地的日式建築

    雖然基地緊鄰,然而實分屬不同批次營造商以及不同時間所興建,故於用瓦來源

    亦不相同。建議於稍後修復施工時,屋面黑瓦的擇用,應以類同尺寸與場區別來

    篩選適用黑瓦集中於同一坡屋面,以求緊緻地表現黑瓦色澤與排列紋理。

    30 30

    30

    30

  • 46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鬼瓦 棟瓦

    棧瓦(マ 紋樣) 棧瓦(永豐字樣)

    收邊瓦 筒瓦 圖 3-27 鄰棟堆棧黑瓦樣式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47

    4.外牆細部及雨淋板形式

    依據其他日式住宅研究指出,雨淋板屬於日治時期日本自外來地區引入的外

    牆施工方法。然而引入臺灣後,因為臺灣當地氣候、風俗與文化使然,在細部構

    造方面也有相當修正以適應臺灣的地方特殊性。 雨淋板依其地域來源可區分有英式與德式,另加上日本自發的押緣式下見板

    等,均可在本案中發現。 表 3-6 牆體構築工法比較說明表

    區位 構造別 下見板工法別 表面處理 邊角處理 內壁工法別

    齊東街 53巷 11號

    本屋 增建部

    押緣式下見板 押緣式下見板

    塗漆(褐色)

    塗漆(褐色)

    隅定規柱 隅定規柱

    木骨塗泥 木骨塗泥

    齊東街 53巷 13號

    本屋 增建部

    英式下見板 英式下見板

    瀝青 瀝青

    銅板包 無柱式

    木骨塗泥 編竹夾泥

    金山南路一段

    30巷 12號 本屋 增建部

    英式下見板 德式下見板

    塗漆(白色)

    塗漆(白色)

    銅板包 無柱式

    木骨塗泥 編竹夾泥

    圖 3-28 11 號本屋下見板部分 圖 3-29 增建部下見板部分

    圖 3-30 11 號腰積土台細部 圖 3-31 11 號外牆押緣式雨淋板細部

  • 48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圖 3-32 本屋簷口下塗壁 圖 3-33 雨庇細部

    圖 3-34 11 號雨庇支撐構造

    圖 3-35 13 號本屋下見板部分 圖 3-36 增建部下見板部分

    圖 3-37 12 號本屋英式雨淋板 圖 3-38 12 號增建部德式雨淋板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49

    圖 3-39 12 號本屋下見板部分 圖 3-40 增建部下見板部分

    圖 3-41 12 號本屋雨庇支撐構造

    齊東街的日式住宅群,雖屬同一時間批次興建,然而在外處理牆細部上亦有

    明顯不同。例如在本案案例中即可發現,雨淋板下方出現基座,墊高木梁與地面

    水接觸的高度差距;此外,在外國地區雨淋板外表並不施作塗料,然而臺灣地區

    氣候潮濕,且臺北地區冬季濕冷,遂有外牆施作漆料。所塗覆的常見塗料有油漆

    與瀝青。在本案中可見者為一般油漆。以 11號為例,經過之前局部實驗性剝漆處理後,可發現底層塗料有相當多層,應該自光復後的住戶亦經常整理維護。

  • 50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5.屋面通風與腰積透氣口

    圖 3-42 11 號緣側局部

    圖 3-43 11 號屋面山牆面木格柵處理 圖 3-44 12 號屋架通氣口

    圖 3-45 11 號本屋鑄鐵通氣口 圖 3-46 12 號始建鑄鐵通氣口

    圖 3-47 12 號增建部分鑄鐵通氣口 1 圖 3-48 12 號增建部分鑄鐵通氣口 2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51

    6. 內牆裝修

    始建階段所採用的內牆構造,牆體係以編木塗泥法施作,以目前三處日式住

    宅調查,皆以真壁作法施作。牆面表面裝修工法皆為漆喰壁作法。

    圖 3-49 11 號玄關壁面現況 圖 3-50 12 號玄關壁面現況

    圖 3-51 漆喰壁作法示意

    圖 3-52 12 號本屋木骨塗泥牆體 圖 3-53 12 號室內編竹夾泥牆體(全細竹)

  • 52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圖 3-54 12 號增建部編竹夾泥牆體(片竹)

    原始內牆壁面多以漆喰壁作法,後期裝修則多拆改為磚砌牆體,並以水泥粉

    刷以及貼附磁磚方式代替表面裝修。

    圖 3-55 11 號書院空間現況 圖 3-56 以夾板封閉原有開口

    圖 3-57 11 號茶之間壁面修改情形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53

    圖 3-58 12 號原有塗壁現況 圖 3-59 12 號後期增建以磁磚裝修

    7. 門窗細作

    檢視目前 11號本屋、12號本屋及 13號僅存的殘破立面所存留的門窗構件,可發現用於外部採光用的門窗形式多半屬於早期式樣。從玻璃厚度以及細目做工

    判斷,至少為民國 50 年代以前已存在。因其形制細膩,作工質量亦高,建議現有測繪可得的門窗部分應予保留維護。

    圖 3-60 11 號窗樘原始玻璃形式

    圖 3-61 12 號正門欄間分割情形 圖 3-62 12 號窗樘分割情形

  • 54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8. 建築玻璃

    日治時期,西方與日本在平板玻璃的生產資料仍屬萌芽階段,初期重大建設

    的建築用玻璃仍依賴進口居多,稍後,逐步在台建置玻璃工業後,才有日人將生

    產技術移植於台灣。松村貞次郎於《日本近代建築技術史》提及:「日本在明治

    時期建築所用的玻璃皆以高價輸入,一般性住宅並沒有使用。」另由台灣總督府

    歷年統計書顯示,日治時期玻璃材料均仰賴進口。 建築用玻璃的分類,依其製造過程產生的表面差異可得主要類型有五:平板

    玻璃、型板玻璃、磨砂玻璃、磨板玻璃、網入玻璃等五大類。

    一、平板玻璃(Sheet Glass):係以機器由熔解窯引山之透明而表面平滑的玻璃。還包含透明平板玻璃、展延平板玻璃以及特殊加工平板玻璃。 二、型板玻璃(Figured Glass):係指在製造過程終將圖紋壓印在玻璃表面,使其具有紋樣造型的表面。日文稱為「押型硝子」、「壓型硝子」、「型硝子」、「型板硝

    子」等,或說為「壓花玻璃」。 三、磨砂玻璃(Ground Glass):屬特殊加工板玻璃的一種,將平板玻璃以物理加工(如噴砂、磨砂)或化學劑侵蝕方式,使其表面霧化呈現不透明狀。日文稱「摺

    硝子」、「豔消硝子」,即中文稱之毛玻璃或霧面玻璃。 四、磨光板玻璃(Polished Plate Glass):屬展延板玻璃之一種,當毛版製造後再經過磨平拋光的過程。日文稱「磨板硝子」或「厚板硝子」。 五、網入玻璃(Wired Glass):主要在毛版滾壓過程中加入金屬網,而此金屬網又分龜甲型與線入型。日文稱「網入硝子」。

    圖 3-63 11 號型板玻璃 1 圖 3-64 11 號型板玻璃 2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55

    目前現場所僅存的玻璃片應有三種類型:一為平板玻璃,普遍厚度為 2mm。而有部分押緣止有更換痕跡者,經測量可知在 3-4mm間,應屬後期更換者。二為型板玻璃,如 12號的玄關門及欄間之玻璃。三、磨砂玻璃,普遍見於 12號。

    圖 3-65 12 號門樘型板玻璃 圖 3-66 12 號磨砂玻璃

    圖 3-67 12 號型板玻璃

    圖 3-68 11 號後期改修磨砂型板玻璃 圖 3-69 12 號後期更換磨砂型板玻璃

    考量技術生產面的現實,比對調查標的現存材料,約可判斷三處文化資產仍

    保有若干面早期玻璃,然 13號部分,因主要結構損壞嚴重,且正立面的門窗多因風雨侵害,亦呈破損凌亂,所僅存的玻璃業已破損。

  • 56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9.紅磚

    TR紅磚(13號)

    圖 3-70 TR 紅磚

    此樣品磚並非作為清水磚承重牆使用,而是用於日式住宅床版底下的支撐土

    台等基礎位置,以及避水區域的洗手台、台所及浴室等地方使用。採樣地點在

    13號倒塌足元基礎位置。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57

    第六節 歷次興修痕跡調查

    針對臺北市政府管有日式住宅之興修痕跡調查部份,因原始住宅由民間企業

    起造,且無留存相關建造圖面檔案,僅能透過地政單位於日據時期辦理建築登記

    的簡易平面作為考察原始構造平面的佐證,並自現存構造中找尋搭接施作痕跡,

    作為分辨歷次興修工法差異之基礎。

    本節主要興修分期的重點在於分辨各處文化資產曾發生過幾次的重大興修

    過程,而非考證其興修年期的時間點。主要在於日式木構造建築在近百年來的技

    術演化有限,難以自用料尺寸的差異或搭接的特殊榫頭形式去辨識興修年代,且

    本案範圍內之三幢日式住宅,亦未發現有記錄興修年期與起造人等的重要棟札。

    故本次有關鑑定各次興修年代的考據工作,迄今仍有賴於文書圖樣等文獻記錄的

    發掘。同時,底下分期興修示意圖的表示,並非三幢皆於同一時期進行該階段的

    修繕動作,而是分別表示各幢建築各有幾次重大興修的歷程。

    室內空間的使用模式轉變,也牽涉到主要結構體的變更,包含由原本單戶到

    兩戶使用的隔間與進出口改變,新設置的圍牆與門戶也改變日據時期的家戶關

    係;家戶人口結構的改變與文化差異也改造局部建築形貌,日式父權至上的空間

    配置遭到光復後的核心家庭解構,臥室空間與洋風起居室的專殊化,新的家具與

    使用模式重新調整原有空間佈局與定義,連原有庭園的儀式性也作為新生活形態

    的擴展所消滅。此部分的改變最能體現兩種文化系統的差異。

    另方面,下頁分期興修示意圖的並列方式,也希望展列原始起造階段至晚近

    使用現況的過程中,有關街區內的建築紋理變遷的情形,以期發現區劃的土地形

    狀與建築本體的佈局關係,以及留設空地的與家戶的空間關係。希冀在日後再利

    用之空間活化與市政府研擬都市設計準則時,能提供空間量體發展之參考。

    有關市管有的三幢日式住宅興修分期判別,其中列為古蹟的齊東街 53巷 11號,從外觀與主要構造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分辨出三大處構造施作差異之處。從

    日據時期建物登記圖顯示原有建物建坪僅 43坪左右,且無新式衛浴設備與廚房設施等,僅有傳統台所(廚房)及簡易廁所的空間。其中標示 1之處,主要構造仍維持原有始建階段的形貌,但室內空間已由原有跪坐形態改由洋式垂足坐使

    用,且空間配置亦與原日式使用迥異,朝向洋風核心家庭使用模式轉變。標示 3的部份即是配合日後使用模式改變,改設置新式衛浴設備與廚房設備,且包含化

    糞池等設施的加設等。而標示 2的部份則為原踏步雨庇的搏風構造傾毀後,配合原屋面改修為鐵皮屋面施作的改變。

  • 58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圖 3-71 齊東街日式住宅分期興修示意

    12 號

    11 號 13 號

    金 山 南 路 一 段 3 0 巷

    齊 東 街 5 3 巷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59

    圖 3-72 11 號日據時期建物登記圖

  • 60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圖 3-73 11 號興修痕跡說明

    下頁為說明齊東街 53巷 13號,其主體構造雖有大規模損壞情形,目前僅存主屋前坡屋面的構造體可供辨識,且該處建築於光復後轉為兩戶住家使用,故現

    有殘跡可發現始建本體之外,另有標示 2 兩處分列,依其前後兩處出入口進出。原有後院及側院的空間遭到兩戶新增建物的侵入使用,形成緊迫的建物組合。

    3 1

    2

  • 第三章 建築研究與環境分析 61

    圖 3-74 13 號日據時期建物登記圖

  • 62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金山南路一段 30巷 12號建築應是區內少數得以保存較完整日式風貌的建築本體,然亦可從其現況發現仍有數次形貌興修的改變。包含標示 2的小區增建與緣側加蓋部分,標示 3的加蓋部分則為新增臥房數量,新式廚房空間與衛浴設備等的改建動作。而標示 4的部分則新增衛浴設備的部分,因其建材的選用屬於晚近常見的形式,所以可判斷該部分為較晚的改建動作。

    圖 3-75 12 號興修痕跡說明

    1

    2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