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7 社区报道 新世界时 新世界时2018年1月19日 301 301- -613 613- -5596 5596( (301 301- -404 404- -5119 5119( (9 022 http//:www.TwinStarPainting.com http//:www.TwinStarPainting.com http//:www.TwinStarPainting.com 星星油漆 星星油漆 装修 装修 Tel703-242-0621 手机: 202-320-7137 请洽: 朱先生 免费估价 服务 DC MD VA 15 年经验 9 - 0 7 1 NEW WORLD TIMES 撰稿人 高霞 韩秀谈「文学写作这一行」 韩秀老师过去两年出版了 5 本书:《林布 兰特》、《塞尚》、《米开朗基罗》、《尚未尘封的 过往》和《翻动书页的声音》。可谓硕果累 累,来宾无不惊叹,敬佩之情溢于言表。韩 秀提到,「文学写作这一行,海纳百川,无论 是职业作家还是业馀作者,都可以加入这个 行业」。而做这一行最需要的,「一是资料的 积累,二是扎实的记忆力,三是与出版社和 报刊杂志编辑保持良好的互动」。 韩老师提到元旦期间,曾去佛罗里达州 Key West 参观海明威故居。她谈到,很多访 客可能更热衷于谈论海明威家中的水晶灯, 他的貓和四次婚姻以及忙碌追逐女人诸如 此类的表象。而她卻关注到海明威故居楼 下简朴的写作间,仅仅摆放一张老掉牙的典 型写作人的桌子,上面摆放著歪歪斜斜的纸 张和一个咖啡杯,另外仅有一个小洗手间。 她由衷感慨,「海明威从早上五点到下午两 点走进这个写作间,不知疲倦地写作,这才 成就《丧钟为谁而鸣》啊!」 接下来韩老师谈到自己不是艺术史科 班出身,面对出版社提出的巨大挑战—写 艺术家传记,怎么办?她想到痖弦先生的一 句话,「不要怕,不要只写自己熟悉的」。正 是面对这一项大工程,对资料收集、分类、研 究、探寻和书写的严谨态度,全力以赴十倍 的努力和自律成就了韩秀老师这五本书。 韩秀老师带病由先生陪同出席今天的 活动。她一口好听的北京话打动在场很多 观众,她是很多读者心仪好奇的作家。有读 者大胆地问她,「对自己的哪本书最满意?」 她回答到,「每本都满意,都是倾心之作」。 夏劲戈谈「涂鸦的心路历程」 夏老今日身穿一件幽蓝色中式上装,精 神抖擞,幽默风趣,令人印象深刻。他提到 自己是一个理工男,卻沾上文艺气息,原因 有三,「华文文字实在优美,《诗经》,《楚辞》 上下两千年相通,独一无二;在上海和台湾 读书时,所遇老师优秀,受到了良好国文、音 乐和美术熏陶;父母亲的影响,母亲看中外 长篇名著,唱流行歌,父亲写书法,唱京剧。」 而对涂鸦写作体验他也总结为三点, 「尝试,兴趣和推敲」。回忆到自己 1963 年在 印第安纳普渡大学读书期间,就去图书馆借 阅于梨华写留学生的小说,就尝试用独白的 方式写两个人的对话,后发表第一篇文章 《喜相逢》。同时自己对文言文感兴趣,对文 章的标题力图创新,写作兴趣增加,感情逐 渐丰富,对人事行为愈发感兴趣,素材越来 越多,写不完。累积 80 多篇散文,因此 2016 年初变得越发勤快, 6 月与出版社见面, 9 月, 《蔚蔚乎银杏》即问世,发行全世界。 就写作推敲而言,夏老引用 Louis D. Brandeis 名句 There is no great writing, only great rewriting (沒有伟大的写作,只有伟大的 改写/重写)。最后,空军出身夏先生邀请华 府作协会长金庆松上台与他一起高唱空军军 歌。全场气氛轻松活泼,掌声和笑声不断。 刘嫄讲「持科学之笔、行写作之旅」 刘嫄博士也是理科出身,而她将理性的 治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完美运用 到知性写作之上。她分析比较出科学和写 作的共同素质,即是好奇心、观察力、想像力 和创造力。在此之上建立逻辑性、严谨性、 分析综合和化繁为简,再加上、善学好问、热 情和勤奋开启她的写作旅途。刘嫄指出为 写《畅游世界最大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 馆》这本书,她读了整整一箱书。遵循了韩 秀老师曾说过的「读一万字,才能写一百 字」,也遵循了她自己母亲的教道,「给人一 杯水,自己需有一桶水」。 她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提炼写作素 材。美国国家图书馆如一座富含宝藏的巨 大矿山,面对如此浩瀚的聚宝盆,取舍之间 尽显作者的真功夫。在这本为青少年读者 介绍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书里,包含 170 多幅 大部分由她拍摄的照片, 50 多幅艺术插图和 重点文字提示注解。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一 图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富于 知识性、教育性、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和 针对性的指南。她为爱读书的孩子营造了 一个魅力无穷的乐园,打开一片翱游知识的 天空,一个探索智慧的海洋。该书印刷精 美,主题突出美国国家图书馆作为读者、中 文、科学、地图和数字时代的知识殿堂,同时 介绍了这座殿堂超群绝伦的建筑和梅露美 奐的艺术装饰。 金庆松分享「编辑甘苦谈」 华府作协会长金庆松从编辑《平凡中的 不平凡:全美台联 40 风云人物》一书,编辑的 视角展开演讲。他提到, 2017 年是全美台湾 同乡会 40 周年纪念日。当被邀请编辑这本 书时,面对的众多挑战,「诸如紧迫的时间限 制,在 100 天内就要出书,压力很大;如何从 众多人选中仅挑出 40 位对社会做出贡献的 人物,以及定夺书写内容等」。 作为编辑和出版社一样担负著掌控中 游的重任,他得考量上游的作者和下游的读 者;他要挖掘正向,编出来的文章要有可读 性、趣味性和激励性;他要淡化商业性,浮誇 性以及精简润色细节。 他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得到同仁、 作者和读者的认可,作为编辑倍感欣慰。编 书好似品茗,色泽宝绿,入口清苦,回味甘 甜。 张纯瑛讲「从经典看人生」 张纯瑛老师在台湾学习英文,在美国学 习电脑科学,中英文双语运用娴熟,可谓文 理双全,视角独特。她开讲指出一言胜百 图,首先谈及何谓经典,「文学、艺术经过千 百年来的流光筛选,存留下来的真金之作。 能跨越时代、地域、种族和文化等鸿沟打动 人心,有其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即 反映出人性。」 《人情诗故—从经典看人生》主题分 为八辑,从两性情爱、亲子关系、红楼金瓶、 名士风流、美曲清音、生活韻味、大地生灵到 战爭省思。张纯瑛将中英美诗词、小说、戏 剧、音乐等经典作品,对照新闻、时尚乃至周 遭人物遭遇,找到跨越时代、地域等鸿沟的 呼应。 张老师指出这是自己目前为止写得最 满意的书。评论家认为这是一本既大气磅 礴又溫柔婉约,亦不乏幽默之作。由于题材 包罗万象,让读者握卷掌中,爱不释手,享尽 变幻莫测。 由大华府作协副会长陈小青主持的《会 员新书发表会》,五位作者演讲生动精彩,形 式多样,听众收获盛丰,两个小时仍感意犹 未尽。会后书展、签名、合影和聚餐,参会人 员与五位作者互动,旧友新知相互新年问 候,拥抱畅谈,气氛溫馨。空军出身的夏老 风度翩翩,与女粉丝合影,更是喜笑颜开。 长青会员刘缘子老人也前来聆听女儿新书 发表的精彩演讲,让来宾有缘一睹百岁老人 的风采。 勤读勤写,见多识广,保持内心丰沛的 情感,是写作的底蕴。带著从众位优秀前辈 身上吸收到的灵气和勇气,带著来自良师益 友多方面的鼓励和激励,各位,让我们放开 手脚,开启未来的读书和写作之旅吧! 翻经典 看银杏 编书写馆 华府作协「会员新书发表会」 新年伊始,华府作协即于2018年1月13日在华府华侨文 教服务中心隆重举办了2016-2017「会员新书发表会」。一个 微有寒意而阳光明媚的冬日上午,大华府地区不少文学和写作 爱好者都赶来参加盛会。五位作者到场与文友们分享了她/他 们创作与出版的经验。

翻经典 看银杏 编书写馆 华府作协「会员新书发表会」newworldtimes.us/newspaperfiles/20180119/p67.pdf2018/01/19  · 「APictureisworthathousandwords」(一 图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富于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翻经典 看银杏 编书写馆 华府作协「会员新书发表会」newworldtimes.us/newspaperfiles/20180119/p67.pdf2018/01/19  · 「APictureisworthathousandwords」(一 图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富于

67社区报道新世界时新世界时报报 2018年1月19日

301301--613613--55965596((中)) 301301--404404--51195119((英))

9

-022

http//:www.TwinStarPainting.comhttp//:www.TwinStarPainting.comhttp//:www.TwinStarPainting.com星星油漆星星油漆 ★ 装修装修

专业执照

质量第一

免费估价

高压清洗

阳台围栏

屋顶门窗

磁砖地板

浴室厨房

装修地室

内外油漆

旧屋翻新

地室漏水

水电木工

浴室瓷砖

门窗更换

屋顶维修

阳台围栏

清洗阳台

砖石水泥

地室装修

内外油漆

精换烂木

专修漏水

Tel:703-242-0621 手机:202-320-7137 请洽:朱先生

珠珠 山山 装装 修修

免费估价 服务 DC MD VA 15年经验9-071

厨厕整修

硬木打磨

NEW WORLD TIMES

■撰稿人 高霞

韩秀谈「文学写作这一行」

韩秀老师过去两年出版了5本书:《林布兰特》、《塞尚》、《米开朗基罗》、《尚未尘封的过往》和《翻动书页的声音》。可谓硕果累累,来宾无不惊叹,敬佩之情溢于言表。韩秀提到,「文学写作这一行,海纳百川,无论是职业作家还是业馀作者,都可以加入这个行业」。而做这一行最需要的,「一是资料的积累,二是扎实的记忆力,三是与出版社和报刊杂志编辑保持良好的互动」。

韩老师提到元旦期间,曾去佛罗里达州Key West参观海明威故居。她谈到,很多访客可能更热衷于谈论海明威家中的水晶灯,他的貓和四次婚姻以及忙碌追逐女人诸如此类的表象。而她卻关注到海明威故居楼下简朴的写作间,仅仅摆放一张老掉牙的典型写作人的桌子,上面摆放著歪歪斜斜的纸张和一个咖啡杯,另外仅有一个小洗手间。她由衷感慨,「海明威从早上五点到下午两点走进这个写作间,不知疲倦地写作,这才成就《丧钟为谁而鸣》啊!」

接下来韩老师谈到自己不是艺术史科班出身,面对出版社提出的巨大挑战——写艺术家传记,怎么办?她想到痖弦先生的一句话,「不要怕,不要只写自己熟悉的」。正是面对这一项大工程,对资料收集、分类、研究、探寻和书写的严谨态度,全力以赴十倍的努力和自律成就了韩秀老师这五本书。

韩秀老师带病由先生陪同出席今天的活动。她一口好听的北京话打动在场很多观众,她是很多读者心仪好奇的作家。有读者大胆地问她,「对自己的哪本书最满意?」她回答到,「每本都满意,都是倾心之作」。

夏劲戈谈「涂鸦的心路历程」

夏老今日身穿一件幽蓝色中式上装,精神抖擞,幽默风趣,令人印象深刻。他提到自己是一个理工男,卻沾上文艺气息,原因有三,「华文文字实在优美,《诗经》,《楚辞》上下两千年相通,独一无二;在上海和台湾读书时,所遇老师优秀,受到了良好国文、音乐和美术熏陶;父母亲的影响,母亲看中外长篇名著,唱流行歌,父亲写书法,唱京剧。」

而对涂鸦写作体验他也总结为三点,「尝试,兴趣和推敲」。回忆到自己1963年在印第安纳普渡大学读书期间,就去图书馆借阅于梨华写留学生的小说,就尝试用独白的

方式写两个人的对话,后发表第一篇文章《喜相逢》。同时自己对文言文感兴趣,对文章的标题力图创新,写作兴趣增加,感情逐渐丰富,对人事行为愈发感兴趣,素材越来越多,写不完。累积80多篇散文,因此2016年初变得越发勤快,6月与出版社见面,9月,《蔚蔚乎银杏》即问世,发行全世界。

就写作推敲而言,夏老引用 Louis D.Brandeis 名句 There is no great writing, onlygreat rewriting(沒有伟大的写作,只有伟大的改写/重写)。最后,空军出身夏先生邀请华府作协会长金庆松上台与他一起高唱空军军歌。全场气氛轻松活泼,掌声和笑声不断。

刘嫄讲「持科学之笔、行写作之旅」

刘嫄博士也是理科出身,而她将理性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完美运用到知性写作之上。她分析比较出科学和写作的共同素质,即是好奇心、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在此之上建立逻辑性、严谨性、分析综合和化繁为简,再加上、善学好问、热情和勤奋开启她的写作旅途。刘嫄指出为写《畅游世界最大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这本书,她读了整整一箱书。遵循了韩秀老师曾说过的「读一万字,才能写一百字」,也遵循了她自己母亲的教道,「给人一杯水,自己需有一桶水」。

她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提炼写作素材。美国国家图书馆如一座富含宝藏的巨大矿山,面对如此浩瀚的聚宝盆,取舍之间尽显作者的真功夫。在这本为青少年读者介绍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书里,包含 170多幅大部分由她拍摄的照片,50多幅艺术插图和重点文字提示注解。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图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富于知识性、教育性、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的指南。她为爱读书的孩子营造了一个魅力无穷的乐园,打开一片翱游知识的天空,一个探索智慧的海洋。该书印刷精美,主题突出美国国家图书馆作为读者、中文、科学、地图和数字时代的知识殿堂,同时介绍了这座殿堂超群绝伦的建筑和梅露美奐的艺术装饰。

金庆松分享「编辑甘苦谈」

华府作协会长金庆松从编辑《平凡中的不平凡:全美台联40风云人物》一书,编辑的视角展开演讲。他提到,2017年是全美台湾同乡会 40周年纪念日。当被邀请编辑这本

书时,面对的众多挑战,「诸如紧迫的时间限制,在 100天内就要出书,压力很大;如何从众多人选中仅挑出 40位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物,以及定夺书写内容等」。

作为编辑和出版社一样担负著掌控中游的重任,他得考量上游的作者和下游的读者;他要挖掘正向,编出来的文章要有可读性、趣味性和激励性;他要淡化商业性,浮誇性以及精简润色细节。

他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得到同仁、作者和读者的认可,作为编辑倍感欣慰。编书好似品茗,色泽宝绿,入口清苦,回味甘甜。

张纯瑛讲「从经典看人生」

张纯瑛老师在台湾学习英文,在美国学习电脑科学,中英文双语运用娴熟,可谓文理双全,视角独特。她开讲指出一言胜百图,首先谈及何谓经典,「文学、艺术经过千百年来的流光筛选,存留下来的真金之作。能跨越时代、地域、种族和文化等鸿沟打动人心,有其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即反映出人性。」

《人情诗故——从经典看人生》主题分为八辑,从两性情爱、亲子关系、红楼金瓶、名士风流、美曲清音、生活韻味、大地生灵到战爭省思。张纯瑛将中英美诗词、小说、戏剧、音乐等经典作品,对照新闻、时尚乃至周遭人物遭遇,找到跨越时代、地域等鸿沟的呼应。

张老师指出这是自己目前为止写得最满意的书。评论家认为这是一本既大气磅礴又溫柔婉约,亦不乏幽默之作。由于题材包罗万象,让读者握卷掌中,爱不释手,享尽变幻莫测。

由大华府作协副会长陈小青主持的《会员新书发表会》,五位作者演讲生动精彩,形式多样,听众收获盛丰,两个小时仍感意犹未尽。会后书展、签名、合影和聚餐,参会人员与五位作者互动,旧友新知相互新年问候,拥抱畅谈,气氛溫馨。空军出身的夏老风度翩翩,与女粉丝合影,更是喜笑颜开。长青会员刘缘子老人也前来聆听女儿新书发表的精彩演讲,让来宾有缘一睹百岁老人的风采。

勤读勤写,见多识广,保持内心丰沛的情感,是写作的底蕴。带著从众位优秀前辈身上吸收到的灵气和勇气,带著来自良师益友多方面的鼓励和激励,各位,让我们放开手脚,开启未来的读书和写作之旅吧!

翻经典 看银杏 编书写馆

华府作协「会员新书发表会」

新年伊始,华府作协即于2018年1月13日在华府华侨文教服务中心隆重举办了2016-2017「会员新书发表会」。一个微有寒意而阳光明媚的冬日上午,大华府地区不少文学和写作爱好者都赶来参加盛会。五位作者到场与文友们分享了她/他们创作与出版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