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口學刊 33 期,2006 12 月,頁 1-32 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 No. 33, December 2006, pp. 1-32 研究論文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楊靜利 * 李大正 ** 陳寬政 *** *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 ㆗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生 ***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 收稿日期:94/09/07,接受刊登:95/11/01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第 33 期,2006 年 12 月,頁 1-32 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 No. 33, December 2006, pp. 1-32

研究論文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楊靜利* 李大正

** 陳寬政

***

*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 ㆗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生 ***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 收稿日期:94/09/07,接受刊登:95/11/01

Page 2: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2

㆗文摘要

「內婚」與「男高女低」是台灣婚姻配對的主要形式,但隨

著兩性教育投入與所得能力差異越來越小,「男高女低」婚配模

式的空間逐漸受到擠壓。擠壓後婚姻行為可以產生㆔種反應:㆒

是未婚率提高,㆓是「內婚」的比例增加,㆔是「女高男低」的

外婚模式成長。研究結果顯示未婚率的變化因為性別及教育程度

的不同而不同,教育程度愈高的女性,未婚的比例就愈高,男性

則相反。而從 70 年代到 90 年代間,教育程度「內婚」與「女高

男低」配對的比例均有㆖升的趨勢,但「大學」似乎是「女高男

低」擴張的頂點。當綜合考慮教育、年齡與收入㆔個變項時,「女

高男低」配對模式之擴展只存在於教育程度單㆒面向㆖。對數線

性模型分析則指出妻子的教育程度愈高,「女高男低」婚姻配對

的機率就愈高,不僅在教育程度面向㆖如此,在年齡與收入面向

㆖亦有相同的結果,但研究所教育程度的女性在 90 年代以後有

不同的發展方向。

關鍵字:教育擴張、性別薪資差距、㆒般婚配、女高男低婚配

Page 3: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3

Assortive Mating in Taiwan: Changes and Persistence

Ching-Li YANG* Ta-Cheng LI** Kuan-Jeng CHEN***

Abstrac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gher educa- tion in Taiwan expanded phenomenally, and equality among men and women advanced significantly. Meanwhile, women’s average earnings an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mproved, substantially reducing the gender differences. As a result, the conventional pattern of assortive mating for women, i.e., homogamy and hypergamy, chang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s of Manpower in 1990 and 2000, we study the changes in nuptiality for men and women. A gender differentiation seems to have resulted in response to the elevation of women's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 proportion never married appears to increase among the less-educated men while it tends to increase among the better- educated women. To document the changes in assortive mating, we examine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s of Marriage, Fertility and Employment of Women in 1990, 1993 and 2000. Profiles of education-earnings-age assortive mating of three marriage cohorts, those married in 1970-1979, 1980-1989, and 1990-2000 respectively, are generat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Sociology, Nanhua University ** Doctoral Student, Department of Social Welfare, Chung Cheng University ***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ealth Care Management, Chang Gung University

Page 4: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4

de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educational hypergamy, with som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educational homogamy and a larg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downward marriage pertaining to women. A glass ceiling on downward marriage appears to exist and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proportion of never married for women with a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education, earnings, and age aspects of assortive mating together, changes in assortive mating become negligible. It seems that downward marriage in one aspect tends to be compensated by hypergamy in another aspect. Among the three aspects of assortive mating, it appears the earnings hypergamy tends to be the most persistent, and the educational hypergamy the least binding.

Key Words: Educational expansion, Sex differential earnings,

Conventional marriage, Status-reversal marriage

Page 5: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5

壹、導 論

晚近生育率產生新㆒波的㆘跌趨勢,2003 年的總生育率已達 1.235 的

超低水準,如何促使生育率止跌回升乃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結婚雖然不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2003 年台灣 25~29 歲

婦女仍處於未婚狀態的比率占 55.8%,男性占 74.3%;30~34 歲則為 25.1%與 38.9%;到 35~39 歲者也分別還有 13.8%與 20.0%的㆟未婚(內政部統

計處,2004),這麼高的未婚率無怪乎生育率節節㆘降,鼓勵結婚乃成為

提升生育率的考量之㆒。然而結婚與否不只是願不願意的問題,還牽涉到

「適當」對象之有無。目前「內婚」(與社會經濟㆞位相同者結婚)與「男

高女低」是台灣婚姻配對的主要形式,倘若此㆒習慣不變,隨著兩性教育

投入與所得能力的差異越來越小,最後將有些低社會經濟㆞位的男性與高

社會經濟㆞位的女性沒有適婚對象。 在封閉㆟口㆗(限制遷移),如果結婚的壓力大,則兩性社會經濟條

件差距縮小可能改變傳統習慣,帶動「女高男低」婚姻配對形式的興起,

但台灣已不是封閉㆟口,女性教育程度與所得能力的提昇又提供其抵抗結

婚壓力的能量,因此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變遷,男性可能對外籍配偶的需

求愈來愈大,女性則終生未婚的機率提高。女性終生未婚機率提高與生育

率的關係雖然可以是注意的焦點,但更值得關懷的是婚姻配對模式所反映

的性別角色意義。「男高女低」婚配蘊含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

式以及「男尊女卑」的階層順序。當「女高男低」的婚配模式愈來愈常見

時,表示傳統性別角色與位階開始鬆動,可預期性別分工將逐漸為專業分

工所取代,但如果「女高男低」婚配模式始終無法有效突破,則兩性平權

的發展之路恐怕仍相當漫長。 本文主要討論「男高女低」空間受到擠壓後,婚姻行為的㆔種反應:

包括未婚率提高、內婚的比例增加、以及「女高男低」外婚模式成長。首

先說明婚姻形成的影響因素與婚姻配對的傳統模式,其次就 80 年代以來

Page 6: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6

教育程度與薪資水準的性別差異變遷趨勢,顯示傳統婚配空間的擠壓情

形,最後則使用㆟力資源調查與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資料,說明晚近 20年來未婚率與婚姻配對模式之變遷。

貳、婚姻形成與婚姻配對模式

Dixon(1971)將結婚的影響因素分為㆔類,包括適當對象之有無

(availability of mates)、是否具備結婚的能力(feasibility of marriage)、以

及結婚的慾望(desirability of marriage),㆔類因素均混合著社會結構限制

與個㆟理性選擇。缺乏適當對象可能因為配對㆟口性比例失衡,也可能因

為尋覓不到滿意的對象所致;結婚能力牽涉到個㆟條件優劣,但所謂優劣

除了客觀評價之外,也有主觀感受;結婚的慾望因本身對婚姻的態度不同

而不同,但態度往往由社會所形塑。經濟學模型多著墨於客觀條件㆖(例

如婦女的勞動參與、兩性的經濟能力),社會學則對於社會規範的變化與

主觀感受如何形成(包括態度與價值觀)有較多的討論,並從社會流動的

角度討論婚姻配對的形式。

㆒、結婚率㆘跌

經濟學從理性選擇的角度出發,說明個㆟如何衡量結婚與不結婚的成

本與效益,來決定是否結婚,其㆗最有名的要算 Gary Becker 的專業分工

與交易論(specialization and trading model of marriage, Becker, 1991)。

Becker 認為婚姻的動機來自於「愛情」與「生育」,男女雙方在結婚㆒事

㆖的效益,決定於性別角色分化與相互依賴程度;過去男性的專長在於勞

動市場㆗賺取薪資,女性的專長則在於家務勞作與養育子女,由於彼此在

另㆒方面均相對不擅長,因此共組家庭可以互補所需,互蒙其利。根據此

㆒論點,當女性進入勞動市場,且勞動薪資隨著教育程度㆖升而與男性的

差距愈來愈小時,結婚可以獲取的「效益」逐漸㆘降,婚姻的誘因與離婚

的成本均降低,結婚率乃㆘滑,離婚率乃㆖漲,所以預期未來隨著經濟發

展與教育擴張之持續,未婚率與離婚率將持續攀升。

Page 7: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7

Becker 的理論在某種程度㆖的確說明完婚率1㆘降的原因,但完婚率

雖有㆘降,實則因婚姻的變化主要在於結婚年齡之延後,而非終身不婚,

因此對於延後結婚現象,專業分工交易論就較缺乏解釋力。另㆒方面,許

多個體資料實證結果顯示:女性經濟能力與婚姻之形成,以及婚姻的穩定

性之間,不是沒有關聯,就是呈正相關(Clarkberg, 1999;Goldscheider and Waite, 1986;Oppenheimer and Lew, 1995),也與理論預期相違悖,因此婦

女經濟㆞位對於婚姻的影響乃出現不同的解釋。Oppenheimer(1994)認

為「生育」本身並不是家庭的最終目標,男性不只是期望女性為其生育㆘

㆒代,女性也不只是期望男性提供其本身與撫養㆘㆒代的資源。不論是男

性或女性,均希望家庭能夠在穩定㆗成長,提高所有家庭成員的經濟與社

會㆞位,而所謂穩定與成長,需要依賴家庭所有成員之所得能力。專業分

工交易論只看到婦女經濟能力提高之後,從婚姻㆗所獲取的效益降低,卻

未見婦女經濟能力提升對於家庭的貢獻,得以提高生活水準,促進婚姻品

質。另㆒方面,雙薪家庭較單薪家庭更具風險分擔的效果,當㆒方工作不

穩定或失業時,家庭經濟不至於立刻陷入困境,也有助於婚姻之維持。進

㆒步來說,為了累積子女的㆟力資本,使子女得以維持父母的社經㆞位,

甚至向㆖流動,子女的教育投資時間必須拉長,使得養育成本大幅提高。 在此㆒邏輯之㆘,結婚年齡延後乃是㆟力資本累積時間延長以及年輕

㆟相對所得能力降低的結果。長久以來,結婚與否與男性的經濟條件息息

相關(Easterlin, 1987;Goldstone, 1986),即使女性也開始負擔家計,但社

會仍期望男性擔任核心角色(Hood, 1986;Thompson and Walker, 1989; Zuo, 1997)。美國於 70 年代至 90 年代期間,勞動市場的不均度提高,㆒

方面高級㆟力的薪資成長,另㆒方面低階勞力的薪資㆘滑,薪資差距愈來

愈大。而不論何種教育程度與行業,剛離開校園的年輕勞動㆟口其薪資所

1 指終身至少至結過㆒次婚的比例,於實際測量㆖經常截斷於 49 歲或 65 歲。截斷於 49

歲乃配合女性的生育年齡限制,討論婚姻對生育的影響;截斷於 65 歲則是考量此㆒

年齡組之後初婚的可能性非常小。

Page 8: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8

得較低,碰到景氣衰退時,通常也是優先裁員的對象,所以職業也相對不

穩定。因此低教育程度的年輕㆟在經濟條件不佳的情況㆘,結婚年齡乃不

斷的延後,女性就業雖然可以緩和男性經濟㆞位對結婚的影響,但由於門

當戶對的婚配關係,低教育程度男性的配偶本身條件亦不佳,因此彌補的

效果就相當有限(Oppenheimer, 2000)。 Moffitt(2000)基本㆖贊同 Oppenheimer 的意見:男性是家庭的主要

經濟負責㆟,而女性的經濟能力也愈來愈重要,但他也支持 Becker 的主

張,認為男女雙方的所得差距愈小,結婚率將愈低。他將男女雙方的所得

差距與結婚率的關係稱為價格效果(price effect),而將男女雙方加總的所

得與結婚率的關係稱為所得效果(income effect)。美國兩性間的薪資差距

的確愈來愈小,而結婚率也愈來愈低,只是低教育程度的女性,其結婚率

㆘降的幅度較高教育程度的女性來得大,因此特定時間點㆖的比較會顯示

女性的薪資與結婚率的正向關係。他更進㆒步指出,對低教育程度者來

說,結婚率㆘跌是男性薪資㆘跌的結果;對高教育程度者而言,結婚率的

㆘跌是因為女性薪資提高的關係。換句話說,結婚率變遷的主要對象在於

低教育程度的男性與高教育程度的女性。

㆓、教育程度與婚姻配對

Moffitt(2000)的結論蘊含著婚姻配對的形式。低教育程度的男性潛

在婚配對象為低教育程度的女性,無法依賴妻子的薪資來改善家庭所得,

所得效果不大,因此男性相對薪資㆘跌後結婚率亦隨之㆘跌;高教育程度

的女性㆒般婚配高教育程度的男性,如果沒有適合的對象,因為本身經濟

能力高,價格效果作用大,結婚率乃㆘降。高、低教育程度的男女各自婚

配與自己相同教育程度的對象,社會學文獻㆖稱為教育同質性(educational homogamy)的婚配關係。

事實㆖,教育同質性只是各種「同質㆞位通婚」㆗的㆒種。社會學對

於婚姻配對的型式主要有兩個基本假設:第㆒是「同質㆞位通婚」(內

Page 9: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9

婚),主張㆟類社會最普遍也最盛行的配對方式是社會㆞位相近者聯姻;

第㆓是「男高女低」的配對方式,認為女性傾向於嫁給社會㆞位比自己高

的男性。兩種假設均由社會階層化的角度切入,第㆒個假設反映社會階層

結構的制約,不同的階層有不同的價值體系與偏好,同質性㆞位通婚可以

穩固既有的階層順序,並保持既有的階層特質(Goldthorpe, 1980)。第㆓

個假設則反映性別階層化現象,傳統㆖,男性角色的價值高於女性,同時

掌握大部分的「社會」資源(如財產繼承、教育成就、職業、收入等),

女性必須利用「自然」資源(如年輕、貌美等),透過「㆖嫁」,來提高自

己的社會㆞位,男性則必須「㆘娶」以維持自己在家庭㆗的權威(Lipman- Blumen, 1976)。雖然教育同質性只是「同質㆞位通婚」㆗的㆒種,卻是最

受矚目的㆒種(Smiths, 2002)。父母親的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個㆟的職業、

收入等變項也是衡量社會㆞位的指標,但越是現代社會,教育程度的角色

就愈重要,社會經濟條件佳的家庭仍需透過教育來維持㆒定的社會㆞位,

高階職業的取得也經常必須先取得㆒定的教育程度。 台灣相關的研究基本㆖支持「同質㆞位通婚」的假設。不論是就賦予

㆞位(如族群、與階級背景等)(蔡淑鈴,1994)或是成就㆞位(如教育

取得、職業身分)(蔡淑鈴,1994;Tsay, 1996)來看,臺灣㆞區民眾傾向

和自己社會位置相近者結婚。而在教育配對方面,內婚傾向雖然明顯,但

必須加入「男高女低」的假設才能充分解釋教育配對模式,且此㆒模式並

不因為世代(光復前或光復後出生)的不同而不同(蔡淑鈴,1994),只

是夫妻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愈是晚近的世代,教育階層的外婚愈集㆗於

㆒個位階差(即夫妻教育程度只差㆒級)(Tsay, 1996;Tsai, 1996)。㆖述

研究乃是使用 1990 年前後的調查資料,討論的對象橫跨戰前與戰後的出

生世代,他們結婚的時候男女性教育程度有明顯的差距,「男高女低」的

婚配模式可以運作的空間相當大。隨著女性㆞位的提昇,女性與男性的教

育程度差距愈來愈小,加㆖高等教育大幅擴張,使得「男高女低」外婚模

式的空間受到擠壓。

Page 10: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10

㆔、收入與婚姻配對

教育程度雖然關聯才氣與品味,本身即是社會㆞位的表徵,但㆟們經

常更重視它的媒介角色,也就是透過高教育程度來取得高階職業與高額薪

資,擁有豐厚的收入,也能夠彌補教育程度㆖的不足。在成家㆒事㆖,經

濟條件更是扮演關鍵的角色,尤其是男性的經濟條件。結婚與否與男性的

經濟條件息息相關(Easterlin, 1987;Goldstone, 1986),即使女性開始負擔

家計,妻子的收入對家庭經濟的重要性也愈來愈大(Cattan, 1998),但社

會仍期望男性擔任核心角色(Hood, 1986;Thompson and Walker, 1989;

Zuo, 1997)。 ㆒些研究就顯示當妻子收入較先生高時,婚姻滿意度較低、容易導致

婚姻緊張、提高離婚的機率(Booth et al., 1984;Heidemann et al., 1998)。

雖然 Rogers and DeBoer(1999)指出此㆒結論乃顛倒因果關係,事實㆖是

妻子面對長期的婚姻衝突後,轉而致力於工作而獲得較好的收入,但他爾

後使用追蹤資料(Panel data)進㆒步探究此㆒議題時則發現,當妻子收入

高於丈夫時,會影響先生的心理健康(Rogers, 2001)。Tichenor(1999)

則透過深入訪談,指出妻子經常會使用㆒些微妙的安排,以避免突出丈夫

收入較少的事實,例如設立夫妻共同帳戶,雙方每月存入相同數額的錢,

名目㆖由此㆒帳戶來支應日常家務支出。Deutsch et al.(2003)的研究則

顯示對家計負擔者的「評價」因為性別的不同而不同,女性在家計負擔㆖

被視為補充性的角色,因此收入豐厚會受到「稱許」,收入微薄亦無所謂;

男性則不同,收入豐厚時受到的稱許較少,但收入微薄則易受責難,包括

別㆟與自己的責難。相較於女性,男性對於自己收入高低也敏感許多。

參、兩性教育程度與薪資差異之變遷

接㆘來我們利用兩性教育程度與薪資差異之變遷,說明「男高女低」

婚配空間所受到的擠壓情形。

Page 11: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11

㆒、教育程度的性別差異

80 年代末期迄今,可以說是台灣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充期。1987 年九

所師範專科學校㆒次升格為師範學院,1988 年的第六屆全國教育會議建議

將技職教育提升至大學程度,1991 年師範學院全部改為國立,1994 年第

七屆全國教育會議決定,高㆗與高職的比例將於 2000 年時轉變為 5:5,

同時大學設立鬆綁。從 1987 年到 2003 年間,計新成立 115 所大學院校,

為原有大學院校數的㆕倍強(教育部統計處,2004)。期間高㆗雖然增加,

但因為大學院校增加的幅度更快,大學錄取率乃快速攀升。目前高㆗、職

畢業生的升學率已超過七成2(高㆗ 74.85%、高職 62.63%,教育部統計處,

2004),大學(含學院)雖稱不㆖「國民」教育,卻也相當普遍。 長期以來,大學院校學生㆒直是男多於女,隨著兩性平權觀念興起與

高等教育擴張,女性進入大學的㆟數快速增加,如今新生㆟數已呈現女多

於男的情形。圖 1 是 1983、1993 與 2003 年之大學院校男女生修業㆟數相

對之比值。其㆗ Y1 代表大㆒(或與其相等教育年數之技職體系年級),

Y2 代表大㆓,依此類推3。我們可以發現,1983 年(72 學年度)時,女

性的教育程度普遍低於男性,到了 1993 年,女生就讀普通大學的㆟數仍

少於男生,但技職體系的升學率廣泛擴張,使得 Y1 的㆟數已與男性相當,

2001 年以後,普通大學的女性㆟數已經超越男性,而女性在研究所階段的

成長率也高於男性,「男高女低」婚配空間的縮小趨勢相當明顯。

2 要補充說明的是:大學聯招的錄取率達七成或八成是以報考及申請㆟數為分母,錄取

㆟數為分子的計算結果,不表示特定世代㆟口(例如 18 歲的國民)有七成或八成的

㆟可以進入大學。以 2003 年為例,該年大學㆒年級學生占 18 歲㆟口的 57%,若併入

㆓專㆒年級學生則占 72%,若再加計五專㆕年級學生則占 81%。 3 每㆒個教育程度均以㆒般修業年數為年限,五專、㆓專、㆔專、㆓技、㆕技、大學、

碩士與博士的最高級數分別為 Y2、Y2、Y3、Y4、Y4、Y4、Y6 與 Y10,延遲畢業或

夜間部學生併入各層級的最後㆒年。所以 Y1 包含五專㆕年級學生以及㆓專、㆔專、

㆓技、㆕技與大學㆒年級學生,五專五年級以㆖均併入 Y2,大學(包含夜間部)㆕

年級以㆖均併入 Y4。

Page 12: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12

0

20

40

60

80

100

120

Y1 Y2 Y3 Y4 Y5 Y6 Y7 Y8 Y9 Y10+

修業年數

比︵

/

男︶

92 學年

82 學年

72 學年

㆓、薪資的性別差異

1978 年台灣 15~64 歲婦女的勞動參與率為 39.13%,2003 年為 47.14 %,25 年來㆖升不到 10 個百分點,幅度並不大。此㆒現象主要是高等教

育擴張使得低年齡組的勞動參與率大幅㆘降之故,不能明確說明變化情

形。25~29 歲的女性大部份已完成學業,加㆖晚婚晚育的趨勢,於此年齡

退出勞動市場的比例愈來愈少,最能顯示婦女勞動參與的變化。1978 年

25~29 歲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為 40.64%,至 2003 年已㆖升到 73.86%4,漲幅

非常明顯,顯示女性參與勞動市場的積極性。 婦女勞動參與率的㆖升與經濟環境變遷、㆟力資本的增加、以及兩性

觀念的改變等因素有關。雖然兩次大戰時期,女性就業是為了彌補男性前

4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網站,

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4/manpower/w_laborp_a.asp。

圖 1 大學院校男女性就學㆟數比,1983、1993 與 2003 年 資料來源:歷年大專院校校別學生數統計,教育部統計處。

Page 13: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13

往戰場後所產生之勞力不足問題,卻也開啟了婦女就業的契機。而隨著經

濟發展,第㆔級產業比重愈來愈高,社會對女性勞動力需求增加,提升了

婦女勞動參與機會(Pampel and Tanaka, 1986)。台灣也有類似的發展歷

程,1970、80 年代,台灣從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勞力密集產業提供許

多女性就業機會;90 年代後,服務業部門快速成長,吸引了更多女性投入

勞動市場。另㆒方面,兩性的職業市場或有㆒些隔離存在,但㆟力資本的

影響因素基本㆖差異不大:教育程度、職業㆞位、工作年資越高的女性,

獲得的薪資也愈高(張昌吉,1992;Schumann et al., 1994)。女性在高等

教育㆖的斬獲提高了女性的㆟力資本,使得女性得以延伸工作領域,擴展

職業層級,也使其退出勞動市場之機會成本增加,越不容易在婚後離職

(Sørensen, 1983;張晉芬,1996),即使生育後退出勞動市場,重返的可

能性也越大,且時間較早(Mclaughlin, 1982;蔡青龍,1988;薛承泰,2000)。 女性本身㆟力資本的提高以及第㆔級產業的擴張,不僅使得女性勞動

參與率增加,也使得女性就業者與男性就業者的薪資差異愈來愈小5。我

們使用 1978 年至 2002 年的㆟力資源調查,分年齡別比較有酬就業者(即

排除失業者與無酬家屬工作者)的男性與女性之平均薪資,如圖 2。圖 2顯示不論那㆒個年齡層,女性的平均薪資均低於男性,但愈年輕者,差距

愈小。20~29 歲年齡組的女性多數未進入婚育階段,2002 年時其平均薪資

接近男性的九成,30~34 歲組相對於 20~29 歲組來看,雖然與男性的差距

拉大,但就時間軸來看,卻是性別差異縮小幅度最大的㆒組,蘊涵著婚育

對女性薪資的影響愈來愈小。其他年齡組也有相似的變遷趨勢,顯示男性

在經濟㆖的優勢正逐漸減弱當㆗。

5 工業部門的平均薪資性別差異較大,服務業的差異較小。以 2003 年為例,工業部門

女性受僱員工平均薪資為男性的 68%,服務業則為 83%。(行政院主計處,2004)

Page 14: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14

50

60

70

80

90

100

15-1

920

-24

25-2

930

-34

35-3

940

-44

45-4

950

-54

55-6

0

年齡

比︵

/

男︶

2002

1992

1982

圖 2 兩性就業者年齡別平均薪資比,1982、1992 與 2002 年

資料來源:1978-2002 年㆟力資源調查原始檔案。

肆、未婚率與婚姻配對形式之變遷

「男高女低」空間受到擠壓後,婚姻行為可以產生㆔種反應:㆒是未

婚率提高,㆓是內婚的比率增加,㆔是「女高男低」的外婚模式成長。除

了教育程度與收入之外,年齡差距也是婚配的重要考慮因素,同樣反映傳

統規範的力量,只是年齡並不蘊涵社會經濟㆞位的高低(雖然年輕或成熟

也是某種資本)。以㆘考量年齡、教育程度與收入㆔個變項,呈現教育擴

張與女性經濟能力提高對結婚率以及婚姻配對形式的影響。

㆒、分析方法與資料來源

在說明分析方法之前,有關資料時點的選擇值得進㆒步說明。早期婚

姻配對形式之討論關注的是婚姻所帶來的階層流動現象,因此強調「結婚

Page 15: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15

當時」夫妻雙方的社會經濟㆞位差異。但收入經常隨著時間變動,目前的

收入差異不能對映結婚當時的收入差異,也無法完全預測未來的收入差

異。由於此㆒限制,使得收入對婚姻的影響之討論,多集㆗在兩個面向:

㆒是「未婚㆟口」的經濟狀況對是否結婚的影響,如前所述;㆓是夫妻之

間的收入差異與家庭決策及家務分工的關係6。這兩種研究取向只需要測

量「當㆘」兩性的婚姻狀況與收入水準,以及家庭決策與勞務分工的情形,

不會產生資料處理㆖的問題。但換個角度來看,考慮潛在婚配對象的所得

能力時,我們不會只看認識當時的收入,而是評估其未來的收入,相對於

初婚的時候,調查當時的收入某種程度㆖即為「未來」的收入。另㆒方面,

如果夫妻之間的所得差異會影響離婚的機率,則調查當時婚姻狀態為有偶

者,表示雙方還處於「適配」狀態,同樣可以反映收入在婚姻配對形式㆖

的作用。 教育程度變項也逐漸產生相同的問題,晚近在職進修風潮增加婚後教

育程度變化的可能性,而生育率長期㆘跌使得㆒些教育機構招生發生困

難,必須在終身教育㆖擴展市場,未來婚後教育程度產生變化的可能性更

高,這些因素將使得「調查當時」的教育程度未必就是「結婚當時」的教

育程度。除非直接請曾經結過婚的受訪者(包括目前有偶、離婚與喪偶者)

回憶結婚當時狀況,否則根據特定時點㆖的調查資料所獲得的本㆟與配偶

資訊,都只是調查當時而非結婚當時的情形,而只選定有偶者分析(才能

有配偶資料)更排除了離婚與喪偶者訊息。換句話說,晚近的變遷趨勢,

使得研究者無法再利用現況調查資料來分析「結婚當時」的教育程度配對

關係。而如果我們企圖討論「研究所」教育程度女性的婚姻行為,因其相

對稀少而需要大量的樣本,則使用主計處㆟力資源調查系列資料乃成為唯

㆒的選擇。

6 對於晚近國內外之相關理論與實證研究回顧,可參考李美玲、楊亞潔與伊慶春

(2000)、Xu and Lai(2002)以及 Kulik(1999)等㆟。

Page 16: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16

我們合併 1990 年 1~12 月以及 2000 年 1~11 月的㆟力資源調查資料來

分析教育程度與未婚率的關係,合併 1990、1993 以及 2000 年的婦女婚育

與就業調查資料來進行婚姻配對形式的分析。基於是項調查資料特性,此

㆒研究並非處理「結婚當時」的配對關係所反映的階層流動現象,而是分

析「調查當時」仍處於「適配」狀態㆘的夫妻,其在年齡、教育程度與收

入㆖的差異關係,用以反映婚姻配對的穩定性。

(㆒)教育程度與未婚率

首先利用 1990 年 1~12 月以及 2000 年 1~11 月7的㆟力資源調查資料,

呈現不同年齡與教育程度的未婚率,其㆗最高年齡組女性截斷於 40~44 歲8,男性截斷於 45~49 歲,教育程度則分為「國㆗以㆘」、「高㆗職」、「專

科」、「大學」與「研究所」五個等級。

(㆓)教育程度與年齡之婚姻配對形式

在教育程度的婚姻配對形式方面,為了解變遷的方向,我們以女性的

初婚「時間」(而不是年齡),區隔出㆔個世代,分別為 1970-79、1980-89與 1990-2000。也就是說,不論其年齡為何,只要是初婚的時間落在 1970- 1979 之間,就歸為第㆒個世代。婚配的變項包括教育程度差距與年齡差

距,教育程度分為「不識字」、「自修及國小」、「國㆗以㆘」、「高㆗職」、「專

科」、「大學」與「研究所」七個等級9,分別給予分數 1-7 分,然後以男性

的教育分數減去女性的教育分數,得到「-2 級距以㆘」、「-1 級距」、「0 級

距」、「1 級距」、「2 級距」、「3 級距以㆖」六類差距。年齡差距則直接就夫

7 雖然每㆒個月份的㆟力資源調查 15 歲以㆖的受訪者都超過 3 萬個,但研究所以㆖之

高年齡組㆟口的樣本數仍然相當少,尤其是女性樣本,因此我們合併所有月份的資料,

如此每㆒小格㆗的分母數量均達 30 個以㆖。2000 年 12 月因為舉辦戶口普查,該月之

㆟力資源調查停辦。 8 44 歲以後因為生育能力大幅㆘降,經常成為女性年齡別未婚率討論的終點年齡,不過

有些國家設定的最高育齡年齡為 49 歲。截斷於 44 歲的另㆒個原因是 44 歲以㆖女性

研究所教育程度之樣本數過少。 9 1970 年代初婚者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不能如表 1 以國㆗以㆘為最低等級。

Page 17: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17

之初婚年齡10減去妻之初婚年齡,然後分成「-10 歲以㆘」、「-9 ~ -5 歲」、「-4 ~ -1 歲」、「0 ~ 4 歲」、「5 ~ 9 歲」、「10 ~ 14 歲」以及「15 歲以㆖」七類。

為了取得足夠的研究所樣本數量,我們合併 1990、1993 以及 2000 年的婦

女婚育與就業調查資料。 如果將年齡差「0 ~ 4 歲」設為年齡內婚,將教育程度差「0 級距」視

為教育程度內婚,我們發現年齡與教育階層的外婚多集㆗在㆒個位階裡

(即年齡差「-4 ~ -1 歲」與「5 ~ 9 歲」;教育差「-1 級距」與「1 級距」),

因此我們簡化分類,年齡與教育程度差距均只分「女高男低」(標記為『女 > 男』)、「男女相等」(標記為『女 = 男』)與「男高女低」(標記為『女 < 男』)㆔類。

(㆔)加入收入變項討論婚姻配對形式

如前所述,教育程度「女高男低」婚配並不足以反映傳統性別角色的

變遷,在婚姻市場㆖,所得能力恐怕是更重要的社會經濟㆞位表徵,除非

女性在教育程度與收入㆖均超越男性,才是真正的性別角色態度突破。因

此我們進㆒步納入收入變項,綜合考慮教育、年齡與薪資㆔個指標,來說

明晚近婚姻配對形式的變遷。 同樣使用 1990、1993 以及 2000 年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資料,區分

1970-1979、1980-1989 與 1990-2000 ㆔個結婚世代,選取丈夫有工作之配

偶樣本進行分析11(表 2 與表 3 的分析樣本則包含沒有工作之丈夫)。我們

10 事實㆖,婦女婚育調查㆗只能取得目前配偶的基本資料,而無法判斷目前配偶是否為

初婚配偶,此處的計算等於假設初婚與再婚在年齡與教育程度㆖的婚配關係㆒致。此

㆒假設是否恰當,需要進㆒步驗證,但因為再婚者佔有偶者的比例並不高,相信對於

結果的影響不大。 11 沒有工作的原因包括還沒開始找工作、失業、轉業、求學以及料理家務等,在我們所

選取的樣本㆗(即初婚時間為 1970 年以後者),已婚女性沒有工作的主要原因為料理

家務(佔 98%),男性則料理家務的比例均不到 3 個百分點。顯示男性沒有工作是暫

時性或被迫的現象,女性則為選擇的結果,因此排除男性沒有工作的配偶,而設定沒

Page 18: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18

合併㆔個年期「目前有工作者」之「每月經常性收入」資料,將未滿 6000元、6000~9999 元、10000~19999 元、20000~29999 元、30000~39999 元、

40000~49999 元、以及 50000 元以㆖等七類,分別給予 2~8 分。同時設定

女性「現在沒有工作」的分數為 0,「無酬家屬工作者」12的分數為 1,合

計得到 9 個收入等級,然後以男性的收入級分減去女性的收入級分,得到

「-2 級距以㆘」、「-1 級距」、「0 級距」、「1 級距」、「2 級距」、「3 級距以㆖」

六類差距,後因分六類產生樣本數量過少的問題,乃合併第㆒、㆓組代表

收入㆖的「女高男低」配對、「0 級距」代表「男女相等」(事實㆖可能有

小幅差距),最後㆔組則代表「男高女低」。

(㆕)婚姻配對的對數線性模型分析

最後綜合考慮結婚時期、夫妻年齡、教育與收入差距、及妻子教育程

度五個變項,以 SAS 的 CATMOD Procedure 進行對數線性模型分析

(Loglinear Model Analysis)13,檢驗各變項間的交互作用。其㆗結婚時期

維持原有的㆔個分類(變項名稱為 cohort,數值代號依先後順序分別為 1、

2、3),夫妻年齡、教育與收入差距(變項名稱分別為 ageD、eduD、wageD)

則重新合併為兩類,㆒類是「女高男低」的非傳統組合(數值代號為 2),

另㆒類是「男高女低」或「男女相等」的傳統組合(數值代號為 1),妻子

教育程度(變項名稱為 eduk)則合併為「研究所(含以㆖)」、「大專」、「高

㆗職(含以㆘)」㆔類(數值代號分別為 3、2、1)。合併㆔組婦女婚育與

就業調查資料,共取得丈夫有工作之配偶樣本 29,081 對14(各變項樣本㆟

數分布詳見附錄)。

有工作的妻子收入為零。

12 調查㆗「無酬家屬工作者」的每月經常性收入雖然設定為 0,但其屬就業㆟口,我們

認為其經濟條件與沒有工作者仍有不同,因此給予獨立的級距。 13 ㆘面這篇文章對於數線性模型分析有很清楚易懂的解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Sloane, D. and S. P. Morgan.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2: 351-375.

14 雖然樣本數量相當大,但女性教育程度研究所以㆖的樣本數量並不多,因此產生了八

個零格,其㆗六個零格來自於教育程度研究所以㆖之分類,佔總數的㆕分之㆒(研究

所相關格數共 24 格),我們均輸入 0.01 之數值,應不至於影響原來的分配。

Page 19: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19

㆓、分析結果

(㆒)教育程度與未婚率

1970 年代,台灣 40~44 歲的女性未婚的比例不到 3%,到了 2003 年

已接近 9%(內政部統計處,2004)。相對於㆒些歐美國家,40~44 歲的未

婚率為 9%其實相當低,但如果分教育程度別來看,未來的發展頗值得密

切注意。表 1 顯示不論是 1990 年或 2000 年,30 歲以前男女兩性未婚的比

例與教育程度成正比,反映教育投資使得結婚年齡延後的現象。30 歲以

後,兩性的發展分道揚鑣,男性隨著教育程度提高,未婚率㆘降速度加快,

到了 40 歲以後,教育程度與未婚比例已成反比,教育程度越低,未婚率

越高;女性則相反,仍然維持教育程度越高未婚率越高的情形,1990 年

40~44 歲大學以㆖女性約有 10%的㆟未婚,到了 2000 年,40~44 歲大專程

度未婚的比例維持穩定,碩士以㆖女性增加的幅度就比較明顯,未婚的比

例從 9.42%㆖升到 16.24%。 表 1 顯示未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擴張,兩性的未婚率將持續㆖漲,但男

性與女性卻有不同的發展內容,男性的未婚率增長主要來自於低教育程度

者,女性的未婚率增長則主要來自於高教育程度者。

(㆓)教育程度與婚姻配對

表 2 顯示教育與年齡㆓者均同質之內婚㆒直是最主要的婚配模式,㆔

個時期的比例分別為 29.37%、30.83%、33.39%;外婚基本㆖以「男性教

育程度較高且年齡差距在 0~4 歲」的比例最高,㆔個時期分別為 23.22%、

24.54%、17.72%。表 2 最後㆒個部份為 1990-2000 年之初婚世代減去 1970- 1979 初婚世代之情形,代表近 20 年來婚姻配對形式的變遷。

外婚有㆒個相當有趣的變化,表 2 (D)的第㆒欄均為正值,表示不論

婚配的年齡差距為何,教育程度「女高男低」的比例均㆖升,而表 2 (D)

Page 20: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20

表 1 未婚㆟數比例按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分,1990 與 2000 年

年齡 國㆗以㆘ 高㆗職 專科 大學 碩博士 合計 男性 1990

-24 93.79 97.46 98.84 99.39 99.77 96.78 25-29 53.46 56.18 69.07 81.78 85.72 60.25 30-34 22.16 19.94 19.90 25.89 29.78 21.56 35-39 9.40 7.54 6.14 6.58 6.96 8.25 40-44 5.17 3.74 2.21 2.47 2.55 4.31 45-49 3.52 2.71 1.51 1.42 1.62 3.12

男性 2000 -24 93.74 97.61 99.25 99.83 99.76 97.58

25-29 63.67 62.76 75.55 89.29 93.60 71.65 30-34 40.22 33.70 35.18 44.94 45.82 37.37 35-39 23.02 16.36 13.27 14.34 17.60 18.16 40-44 11.75 7.43 5.91 5.22 5.01 8.80 45-49 7.13 4.03 1.50 3.61 0.59 5.37

女性 1990 -24 69.69 91.48 96.44 98.98 100.00 87.18

25-29 13.82 35.15 53.53 68.70 79.36 31.38 30-34 4.98 12.86 21.38 23.87 33.36 10.03 35-39 2.15 8.27 11.00 15.28 42.65 4.83 40-44 1.24 5.76 9.27 11.12 9.42 2.69

女性 2000 -24 72.75 90.71 96.62 99.18 99.78 91.24

25-29 20.95 34.86 60.34 82.92 90.92 47.72 30-34 8.69 17.19 26.08 36.81 42.12 19.93 35-39 4.83 9.96 17.83 21.56 30.97 9.61 40-44 2.72 5.84 10.92 10.96 16.24 5.06

資料來源:1990 年 1~12 月與 2000 年 1~11 月㆟力資源調查原始資料檔。

的比例均㆘降;雖然正負符號的變化方向㆒致,但變化的幅度並不相同。

妻子年齡較大的夫妻,教育程度「女高男低」的㆖升幅度,比年齡相等者

與妻子年齡較低者小了許多。換句話說,如果妻子的教育程度比較高,妻

子的年齡就較低,如果妻子的年齡較大,妻的教育程度就較低,也就是說,

「男高女低」的婚配形式至少必須在㆒個面向㆗維持,所以我們看到表 2

Page 21: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21

(A)至表 2 (C)最左㆖角的數值均非常小,1990-2000 初婚世代雖稍有成長,

也僅有 1 個百分點。

表 2 婚姻配對按初婚時期、夫妻年齡差與夫妻教育差分

教育 年齡

女 > 男 女 = 男 女 < 男 合計

A. 初婚年期 1970-1979 女 > 男 0.67 2.88 3.05 6.60 女 = 男 4.91 29.37 23.22 57.50 女 < 男 3.85 18.42 13.63 35.90

合計 9.43 50.67 39.91 12023 B. 初婚年期 1980-1989

女 > 男 1.42 4.05 2.96 8.43 女 = 男 8.97 30.83 24.54 64.34 女 < 男 5.28 12.13 9.82 27.23

合計 15.67 47.01 37.32 13384 C. 初婚年期 1990-2000

女 > 男 1.64 4.55 2.52 8.71 女 = 男 9.45 33.39 17.72 60.56 女 < 男 6.43 14.80 9.50 30.73

合計 17.52 52.73 29.74 5874 D. 變化 (1970-1979) ~ (1990-2000)

女 > 男 0.97 1.67 -0.53 2.11 女 = 男 4.54 4.02 -5.50 3.06 女 < 男 2.58 -3.63 -4.13 -5.17

合計 8.10 2.07 -10.16 0.00

資料來源:1990、1993、2000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原始資料檔。 說明:畫底線的數值為樣本數量,其餘為百分比數。D 欄數值經檢定均達 p < 0.05 顯著水

準。

如果從表 2 (D)的周邊數值來看,可以發現近 20 年來婚配形式在教育

程度㆖的變化比在年齡㆖的變化來得大。年齡㆖的「男高女低」比例㆘降

(㆘降 5.17 個百分點),但多數移轉到「男女相等」㆖(事實㆖也不是真

的相等,男性還是較高),教育程度㆖的「男高女低」比例㆘降(㆘降了

10.16 個百分點),不僅移轉到「男女相等」㆖(㆖升了 2.07 個百分點),「女

高男低」的比例㆖升的幅度更大(㆖升了 8.10 個百分點)。㆒方面顯示在

Page 22: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22

婚姻配對㆖,兩性年齡差異的變遷不若兩性教育程度差異的變遷來得大,

改變原有婚配習慣的壓力比較小;另㆒方面則年齡的僵固性似乎比教育程

度的僵固性來得大。

當教育持續擴張,男、女性的教育程度差距愈來愈小,「女高男低」

婚配形式的興起可說是因應時勢變化,如果其均勻分佈在各教育程度㆖,

則高教擴張不會妨礙婚姻的形成,但如果其分佈不均勻,高等教育擴張則

可能使得未來的完婚率繼續㆘跌。表 3 是不同教育程度女性的「女高男低」

婚配比例。國小教育程度以㆘的女性如果產生「女高男低」婚配,表示男

性的教育程度為「不識字」,此㆒情況的潛在數量很少(尤其是晚近世代),

變化也不穩定。國㆗教育程度的女性在 1970-1979 世代,有將近㆕分之㆒

婚配教育程度較低的男性,晚近則約 6%,九年國教使得國㆗以㆘男性的

㆟數稀少應該是主要原因。高㆗的變化就比較穩定,1980 年代以後的初婚

世代女性,最普遍的教育程度就是高㆗職,此㆒族群「女高男低」婚配比

例也有五分之㆒。最明顯的變化則是專科與研究所的女性,前者「女高男

低」婚配比例幾乎㆖升為原來的㆓倍,後者降低至不到原來的㆒半水準,

大學則有微幅的㆖漲,看來「大學」似乎是「女高男低」擴張的頂點,配

合表㆒所呈現的結果來看,研究所以㆖教育程度的女性,似有從「女高男

低」的婚姻移往「不婚」的趨勢15。

表 3 教育程度「女高男低」之婚配按妻子教育程度分

初婚世代 國小 國㆗ 高㆗職 專科 大學 研究所 合計 1970-1979 1.37 23.90 15.54 15.82 22.72 43.54 9.43 1980-1989 0.50 15.58 20.13 22.26 23.21* 33.49* 15.67 1990-2000 2.16 6.48 18.71* 27.45 25.83* 18.38 17.52

資料來源:1990、1993、2000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原始資料檔。 說明:單位為百分比數。* 表示 p > 0.05,與前㆒個初婚世代相較,沒有顯著變化。

15 另㆒種可能是晚近「女高男低」婚配的離婚率較高所致。

Page 23: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23

(㆔)「女高男低」的表象與真實

雖然表 2 顯示近 20 年來教育程度「女高男低」婚配比率有相當幅度

的增長,但這並不足以反映傳統性別角色的變遷。在婚姻市場㆖,所得能

力恐怕是更重要的社會經濟㆞位表徵,除非女性在教育程度與收入㆖均超

越男性,才是真正的性別角色態度突破。 表 4 的結果顯示「女高男低」的婚配仍不為社會普遍接受。若從教育、

收入、年齡任選㆒個指標來看,1970 年代迄今「女高男低」的婚配是有明

顯的增加,但此㆒增幅主要來自於教育程度㆖的「女高男低」之比例㆖漲,

年齡與收入指標㆖的變化均不大,尤其是收入,可以說幾乎沒有變化。如

果同時看兩個指標,所佔的比例更低,20 年來只從 1.1 個百分點㆖升到 2.4個百分點,撇開年齡不論,就教育程度與收入這兩個反映社會經濟㆞位的

重要項目來看,更突顯「男高女低」婚配的僵固性,以及收入在婚姻配對

㆖的關鍵角色。最後㆒列是㆔項指標均「女高男低」的比例,其數值不到

千分之㆒,可說是鳳毛麟角。

表 4 「女高男低」婚配內涵按初婚時期分

初婚時期 女高男低項目

1970s 1980s 1990s

單㆒項目 16.82 22.67 24.47 教育程度 8.13 14.13 15.77 年齡 6.09 6.63* 6.61* 收入 2.60 1.91 2.09*

㆓項目 1.13 2.03 2.40 教育/年齡 0.64 1.44 1.61* 教育/收入 0.36 0.37* 0.49* 收入/年齡 0.12 0.22* 0.30*

㆔項目 0.01 0.02 0.07*

資料來源:1990、1993、2000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原始資料檔。 說明:單位為百分比數。 * 表示 p > 0.05,與前㆒個初婚世代相較,沒有顯著變化。

Page 24: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24

(㆕)婚姻配對的對數線性模型分析

最後綜合考慮結婚時期、夫妻年齡、教育與收入差距、以及妻子教育

程度五個變項,進行對數線性模型分析,說明各變項之間的交互作用情

形,進㆒步確認前面的結果。 表 5 是取得的最適模式,任何㆕個變項的交互作用均不顯著,㆔個變

項的交互作用可有十種排列組合,僅㆕種組合獲得保留,夫妻年齡差與教

育程度差距關係、教育程度差與收入差距的關係、年齡差與妻子教育程度

的關係、收入差與妻子教育程度的關係,都不因世代的不同而不同,年齡

差與收入差之間的交互作用雖然因為世代的不同而不同(收入差在兩組年

齡差內的變化方向相反),但個別在時間點㆖只有微幅的㆖升與㆘降,婚

配關係的變遷主要來自於教育程度配對關係(詳見表 6),呼應表 4 的結

果。另外,年齡差、教育程度差與收入差㆔者之間亦無交互作用,年齡差

與收入差的關係也不因妻子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在表 5 的基礎㆖,我們利用各小格內的估計機率值進㆒步計算各種配

對關係的勝算比。表 6 第㆒組數據(前面㆔列)說明不同教育程度的妻子,

其在教育程度配對㆖的世代變遷情形。資料顯示在 70 年代結婚、教育程

度研究所(含以㆖)的女性,比大專女性容易產生夫妻教育程度差異「女

高男低」的情形,但這種傾向逐漸㆘跌,晚近其夫妻教育程度差異為「女

高男低」的機率甚至於較大專女生為低,再次印證表 1 與表 2 的說明:研

究所女性可能以不婚來因應「男高女低」婚配空間的擠壓。由於我們使用

的是調查當時的資料,因此也不排除此㆒現象可能是教育程度「女高男低」

之夫妻離婚率較高所致。教育程度為大專的女性相較於高㆗職(含以㆘)

女性,其在教育程度㆖產生「女高男低」之夫妻關係的機率也較高,但時

間點㆖的變化則不明顯。

Page 25: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25

表 5 婚姻配對模式變遷之最適模型

變異來源 DF Chi-Square Pr > ChiSq cohort 初婚時期 2 56.81 <.0001 ageD 夫妻年齡差距 1 495.86 <.0001 eduD 夫妻教育程度差距 1 87.28 <.0001 wageD 夫妻收入差距 1 754.95 <.0001 eduk 妻子教育程度 2 592.37 <.0001 cohort*ageD 2 13.23 0.0013 cohort*eduD 2 0.67 0.7136 cohort*wageD 2 2.28 0.3194 cohort*eduk 4 495.96 <.0001 ageD*eduD 1 4.92 0.0265 ageD*wageD 1 0.01 0.9342 ageD*eduk 2 16.55 0.0003 eduD*wageD 1 5.95 0.0147 eduD*eduk 2 89.9 <.0001 wageD*eduk 2 40.27 <.0001 cohort*ageD*wageD 2 6.45 0.0398 cohort*eduD*eduk 4 26.93 <.0001 ageD*eduD*eduk 2 12.19 0.0022 eduD*wageD*eduk 2 11.74 0.0028 Likelihood Ratio 35 40.28 0.2481

表 6 婚姻配對模式按妻子教育程度分

odds odds ratio eduk(3) eduk(2) eduk(1) (3)/(2) (2)/(1)

eduD, (2)/(1) 1970s(1) 0.600 0.161 0.091 3.736 1.757 1980s(2) 0.316 0.240 0.175 1.318 1.365 1990s(3) 0.190 0.308 0.175 0.619 1.763

ageD, (2)/(1) eduD(1) 0.095 0.093 0.088 1.029 1.049 eduD(2) 0.250 0.135 0.082 1.847 1.642

wageD, (2)/(1) eduD(1) 0.048 0.032 0.026 1.469 1.251 eduD(2) 0.250 0.045 0.022 5.542 2.053

ageD:(1) 男≧女,(2) 男<女 eduD:(1) 男≧女,(2) 男<女 wageD:(1) 男≧女,(2) 男<女 eduk:(1) 高㆗職及以㆘,(2) 大專,(3) 研究所及以㆖

Page 26: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26

第㆓組數據(㆗間㆓列)說明不同教育程度的妻子,其在教育程度配

對㆖與年齡配對㆖差異情形。相對於教育程度為大專的女性,研究所(含

以㆖)女性如果與配偶的教育程度差異為「女高男低」,其在夫妻年齡差

異㆖產生「女高男低」的機率也較高。高㆗職(含以㆘)女性如果與配偶

的教育程度差異是「女高男低」,其在夫妻年齡差異㆖產生「女高男低」

的機率則較大專女性為低。換句話說,在夫妻年齡與教育程度組合㆖,容

易突破其㆗㆒方的㆟,也較容易突破另外㆒方,而妻子的教育程度扮演重

要的角色。 第㆔組數據(最後㆓列)說明不同教育程度的妻子,其在教育程度配

對㆖與收入配對㆖差異情形。相對於教育程度為大專的女性,研究所(含

以㆖)女性與配偶在收入差異㆖產生「女高男低」的機率較高。高㆗職(含

以㆘)女性,其在夫妻收入差異㆖產生「女高男低」的機率則較大專女性

為低。㆖述現象在夫妻教育程度差距為「女高男低」時更為明顯,蘊含著

教育程度與所得之間的正向關係。

伍、結 語

「內婚」與「男高女低」是台灣婚配的主要形式,但隨著兩性教育投

入與所得能力的差異越來越小,「男高女低」婚配模式的空間逐漸受到擠

壓。「男高女低」的空間受到擠壓後,婚姻行為可以產生㆔種反應:㆒是

未婚率提高,㆓是內婚的比例增加,㆔是「女高男低」的外婚模式成長。 我們首先使用 1990 年 1~12 月與 2000 年 1~11 月的㆟力資源調查資

料,顯示教育程度對未婚率的影響因為性別的不同而不同,教育程度愈高

的女性,未婚的比例就愈高,男性則相反,與 Moffitt(2000)對美國的觀

察結論㆒致。 其次利用 1990、1993 以及 2000 年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呈現「男

Page 27: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27

高女低」婚配型態的壓縮情形在年齡與教育程度兩個面向㆖有不同的變

化。年齡㆖的「男高女低」比例㆘降多移轉到「男女相等」㆖(事實㆖男

性還是較高),教育程度㆖的「男高女低」比例㆘降不僅移轉到「男女相

等」㆖,「女高男低」的比例㆖升的幅度更大。換句話說,在婚姻配對㆖,

年齡差的穩定性比教育程度差的穩定性來得大。我們進㆒步說明不同教育

程度女性的「女高男低」婚配比例的變遷趨勢,資料顯示「大學」似乎是

「女高男低」擴張的頂點,研究所以㆖教育程度的女性,有從「女高男低」

的婚姻移往「不婚」的趨勢。若同時考慮教育、年齡與收入㆔個變項,則

顯示「女高男低」配對之擴展只存在於單㆒面向㆖,主要為教育程度。 最後綜合考慮結婚時期、夫妻年齡、教育與收入差距、以及妻子教育

程度五個變項,進行對數線性模型分析,說明這些變項之間的交互作用。

基本㆖,妻子的教育程度愈高,「女高男低」婚姻配對的機率就愈高,不

僅在教育程度面向㆖如此,在年齡與收入面向㆖亦有相同的結果。而且㆒

旦在某㆒面向㆖產生「女高男低」的情形,另㆒面向㆖同時產生「女高男

低」的機率就更高,例如年齡與教育程度、收入與教育程度。雖然教育程

度愈高的女性愈能突破傳統,但研究所教育程度的女性,其在教育程度㆖

的「女高男低」婚配機率卻逐漸㆘滑,90 年代結婚者,其「女高男低」婚

配的機率更低於大專教育程度的女性,顯示新㆒代高教育程度女性不願

「將就」的傾向。 換句話說,過去高教育程度的女性在「單身」與「降低擇偶標準」㆖

傾向於選擇後者,如今則不再視婚姻為㆟生必經的過程。如果我們仍繼續

維持傳統的婚配習慣,未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擴張,未婚率將持續㆖漲,只

是男性的未婚率增長主要來自於低教育程度者(他們不容易找到更低教育

程度的婚配對象),女性的增長則主要來自於高教育程度者(她們不容易

找到更高教育程度的婚配對象)。如果「成家立業」仍是男性的重要任務,

外籍新娘的需求將不斷㆞㆖升,而如果生育㆒事仍然與婚姻緊密相連,想

要鼓吹高教育程度女性結婚來促使有偶率㆖升,進而提高生育率,效果恐

Page 28: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28

怕事倍功半。 雖然如此,突破傳統性別角色態度,鼓勵「女高男低」的婚配形式,

仍然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只是此㆒努力不是為了促進有偶率的提升,而是

關懷兩性平等的根本內涵。教育程度是㆟力資本最重要的指標,所得能力

則是社會㆞位的高度表徵,「男高女低」的婚配蘊含著「男主外、女主內」

的分工模式以及「男尊女卑」的階層順序,「女高男低」婚配的興起當有

助於鬆動傳統的性別角色與位階,逐漸以專業分工來取代性別分工。唯「女

高男低」婚配形式之鼓勵重點恐怕不在於接受高教育程度與收入的女性,

而在於肯定教育程度與收入較低的男性。 傳統㆖,女性是受壓抑的群體,社會突破的焦點在於撤除加諸女性的

各種藩籬,雖然屢有挫折,總不斷有新的社會支持(包括社會政策、民間

組織或媒體輿論等)加入,但在女性逐步踏入男性的舞台之際,男性並未

開發新的舞台,社會對於男性的肯定仍停留在事業的功成名就㆖,使得家

務工作負擔大部分仍落在女性身㆖。此㆒結果與其說是因為男性拒絕參與

家務工作,倒不如說是他們未獲得足夠的訓練與肯定。目前大部份已成家

立業的男性,可能鮮少耳濡目染父親示範家務,父母亦未要求或訓練他們

從事家務工作,如何期望他們自組家庭之後能夠積極參與?偶有㆒些善良

體貼、勤勞持家但「收入微薄」的「賢夫良父」,他們又是否得到社會或妻

子的尊敬與疼惜?我們積極營造對女性友善的市場勞動環境,肯定女性的

「拋頭露面」,不再視「賢妻良母」為女性唯㆒的生涯目標,我們是否也需

要營造對男性友善的家庭勞動環境,不再視「功成名就」為男性唯㆒的生

涯目標,支持他們擔任女性的「背後推手」?如果我們不能接受男性走入

家庭,還是將「家庭主夫」等同為「吃軟飯」,那麼可預見女性將永遠為家

務負起主要責任,而女性在職場遇到挫折時仍然會被「趕」回家裡相夫教

子,或是自己「躲」回家裡相夫教子。女性與男性之間的工作成就差異將

持續在「性別歧視」與「不求㆖進」間爭執,則女性教育程度與所得能力

提高,帶來的可能是家庭內外更多的性別角色衝突,而不是兩性平權。

Page 29: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29

謝 誌

本文為國科會研究計劃「台灣結婚率之變遷及同居概況」(NSC91- 2412-H-343-002)之部分內容,初稿曾於 2004 年 4 月發表於台灣㆟口學會

舉辦之「㆟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於 2004年 12 月發表於台灣社會學會舉辦之「走過台灣-世代、歷史、與社會」

學術研討會。作者感謝章英華、蔡瑞明與伊慶春等諸位教授以及匿名審查

㆟提供修改建議,馮曉蘋與董麗美小姐協助蒐集資料。文㆗謬誤,僅由作

者負責。

參考文獻

㆗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4)㆗華民國台閩㆞區㆟口統計,台北:內政部。

行政院主計處(2004)九十㆓年薪資與生產力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

李美玲、楊亞潔、伊慶春(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台灣

社會學刊,7: 59-88。

張昌吉(1992)我國勞工薪資所得與決定因素之分析,勞動學報,2: 111-126。

張晉芬(1996)女性勞動者婚育離職原因之探討,㆗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小型

專題研討會第㆔回:台灣勞動研究,台北:㆗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教育部統計處(2004)教育統計指標,台北:教育部。

蔡青龍(1988)婦女勞動再參與的初步分析,經濟論文叢刊,16(2): 149-174。

蔡淑鈴(1994)台灣之婚姻配對模式,㆟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2): 335-371。

薛承泰(2000)台灣㆞區已婚婦女再就業時機的初步分析,㆟口學刊,21:

77-99。

Page 30: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30

英文部分

Becker, Gary S. 1991. Treatise on the Famil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nlarged edition).

Booth, A., Jahnson, D. R., White, L. K. and Edwards, J. N. 1984. “Women,

Outside Employment and Marital Instali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0: 567-83.

Cattan, P. 1998. “The Effect of Working Wives on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Monthly Labor Review Online. http://stats.bls.gov/opub/mlr/1998/03/art2abs.

htm [2004/10/28]

Clarkberg, N. Martin. 1999. “The Price of Partnering: The Role of Economic

Well-Being in Young Adults’ First Union Experiences.” Social Forces 77:

945-68.

Deutsch, F. M., Roksa, J. and Meeske, C. 2003. “How Gender Counts When

Couples Count Their Money.” Sex Roles 48: 291-304.

Dixon, Ruth. 1971. “Explaining Cross-Cultural Variation in Age at Marriage and

Proportions Never Marrying.” Population Studies 4(2): 215-233.

Easterlin, R. A. 1987. Birth and Fortun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ldscheider, Francis K. and Linda J. Waite. 1986. “Sex Difference in the Entry

into Marriag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1): 91-109.

Goldstone, J. A. 1986. “The Demographic Revolution in England: A Re-examina-

tion.” Population Studies 49: 5-33.

Goldthorpe, John H. 1980. 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Hiedemann, B., Suhomlinova, O. and O'Rand, A. 1998. “Economic Independence,

Economic Status, and Empty Nest in Midlife Marital Disrup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1): 219-231.

Hood, J. C. 1986. “The Provider Role: Its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 349-59.

Page 31: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口學刊

31

Kulik, Liat. 1999. “Maritla Power Relations, Resources and Gender Role Ideology:

A Multivariate Model for Assessing Effect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0(2): 189-206.

Lipman-Blumen. 1976. “Toward a Homosocial Theory of Sex Roles: An Explana-

tion of the Sex Segregation of Social Institutions.” in Women and the Work-

place, edited by Blaxall, M. and B. Reaga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cLaughlin, S. D. 1982. “Differential Patterns of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

tion Surrounding the First Birt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4(2):

407-420.

Moffitt, Robert A. 2000. “Female Wages, Male Wages, and the Economic Model

of Marriage: The Basic Evidence.” Pp. 302-19 in The Ties that Binds, edited

by Linda Waite et al.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Oppenheimer, Valerie K. 1994. “Women’s Rising Employment and Future of the

Famil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2):

293-342.

Oppenheimer, Valerie K. 2000. “The Continuing Importantance of Men’s Economic

Position in Marriage Formation.” Pp. 283-301 in The Ties that Binds, edited

by Linda Waite et al.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Oppenheimer, Valaerie K. and Vivian Lew. 1995. “American Marriage Formation

in the 1980s: How Important Was Women’s Economic Independence.” Pp.

105-138 in Gender and Family Chang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edited

by Karen Oppenheim Mason and An-Magritt Jeanse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ampel, F. C. and Tanaka, K. 1986.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 Reconsideration.” Social Forces 64(3): 599-618.

Rogers, S. J. 1999. “Wives’ Income and Marital Quality: Are There Reciprocal

Effects? ”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 123-132.

Rogers, S. J. and DeBoer, D. D. 2001. “Changes in Wives’ Income: Effects on

Page 32: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 婚姻行為之變遷 ... 是生育的必要條件,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

32

Marital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the Risk of Divor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3: 458-472.

Schumann, P. L., Ahlburg, D. A. and Mahoney, C. B. 1994. “The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 and Job Characteristics on Pay.”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9(2): 481-503.

Smiths, Jeroen. 2002. “Social Closure among the Higher Educated: Trends in

Educational Homogamy in 55 countrie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2: 251-

277.

Sørensen, A. 1983. “Women’s Employment Patterns after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2): 311-321.

Thompson, L. and Walker, A. J. 1989. “Gender in Families: Women and Men in

Marriage, Work, and Parent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1:

845-71.

Tichenor, Veronica Jaris. 1999. “Status and Income as Gendered Resources: The

Case of Marital Power.”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3): 638-

650.

Tsai, Shu-Ling. 1996. “The Relative Important of Ethenicity and Education in

Taiwan’s Changing Marriage Market.” Proceedings of the NSC,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國科會研究彙刊:㆟文與社會科學》6:

301-315.

Tsay, Ruey-Ming. 1996. “Who Marries Whom?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Wives'

and Husband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Class in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NSC,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國科會研究彙刊:㆟文

與社會科學》6: 258-277.

Xu, Xiaohe, and Shu-Chuan Lai. 2002. “Resources, Gender Ideologies, and

Marital Power: The Case of Taiwa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3(2): 209-

245.

Zuo, J. 1997. “The Effect of Men’s Breadwinner Status on Their Changing Gender

Beliefs.” Sex roles 37: 79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