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载 CWAPP 春晚陪你一起玩 更多内容 请浏览本报 APP www.ccwb.cn 开篇语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家街角老 店,它没有前卫的门头,没有不断推陈出 新的产品。它像一个老熟人,安静地融入 你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发现,它消 失了,那种怅然若失,犹如诀别好友。 幸运的是,我们身边仍有一些老 店。有的人甚至不惜为了到老店理个 发、吃碗面开车从远处赶来。他们找的 不只是记忆,还有情怀,虽然已经渐行 渐远。这些散落城市角落的老店,是这 座城市给我们最有嚼头的记忆。 从今天起,云吧推出城市角落,讲 述昆明老店的故事。 若你心头也有这样一家老 店,它有历史、有品质、有特色,承 载着几代人的情结,请告诉我们, 我们分享给更多人。 征集 怀43 中午的吴井路熙熙攘攘,一路上 的大小餐馆吸引着周围不少上班 族。如果你不仔细看,这家门面不大 的理发店很容易被忽略。就如之前 一位四川游客,来来回回转了3天都 没找到,好在回程前终于如愿,理发 后留下一句“巴适”。 30 多平方米的理发店里,几把“古 董”级椅子一字排开,几十年来白色的 油漆掉了又刷,扶手上始终挂着一块被 刀磨得发亮的担皮 (牛皮制成的一块长 条皮子) ,修面前来回磨上几下能让刀 更加锋利。 店里7个老师傅统一穿着白大 褂,有活的师傅或是拿着理发器快速 地修剪零乱的头发,或是捏着剃刀快 速妥帖地划过客人面庞;闲下来的时 候,他们或是抽着烟看着街上的人来 人往,或是低头看着手机刷着朋友圈。 说话间一对老夫妇相依走进理发 店,老师傅李华起身招呼着老人坐好, 两手一甩,一块白色围布应声打开,李 师傅熟练地围在老人的脖颈上。 看着老伴安稳地坐在椅子上,李 师傅麻利地忙前忙后,刘奶奶就安静 地等在一旁。刘奶奶说,他们住在火 车站附近,从老伴退休后就常来这家 理发店,如今一晃 20 多年,来这里剪头 修面已成习惯。 为老人服务的李师傅其实已年届六 旬,没有顾客时他喜欢坐在沙发上,玩手 机上的“消消乐”, “只要手不抖、眼力好就 能一直剪下去。”李华对记者说,上世纪 70年代入行时,光摇手就学了半年。 “摇手?” “是啊,喏,像这样手背放 平左右摇晃。”李华解释着,无论是理发 还是修面,都要用到手腕的力量,摇手 就是让手腕更加灵活,久而久之手腕的 力道、刀的角度会练成一种职业习惯, 修面时才能在脸上游刃有余。 从手动推子、到有线理发器,再 到无线理发器……在变与不变之间, 向阳理发室里默默地记录着时代的 变迁。变的是部分理发工具的更新, 不变的是老牌理发店里手艺人透出 的那股古朴范儿。 “古董”椅油漆掉了又刷 光摇手就学了半年 不想让孩子承父业 \ \ \ 张翁翔初中毕业时16岁, 当时的他面临两条路,学厨师或 理发。 “我爹就是理发店的老师傅, 自然而然选了理发,不过当时想 的只是混口饭吃,没想到一干就 干了快30年。”张翁翔说,当时理 发店还属于国营单位,大约2000 年改制后理发师们下岗,随后向 阳理发室被公司里的老师傅翁晓 云承包下来。张翁翔感叹,那会 无论员工培训还是晋升机制,都 比现在这些理发店好,最差的三 类店是学工店,收费较低,能到一 类店的都是业界“扛把子”,每年 考核达标员工就可晋级到更好的 店里,公司还会选派优秀员工到 上海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美容 美发行业遍地开花,且分类愈加 精细,服务也花样百出,即便如 此,向阳理发室的生意也并未受 到太多冲击。 张翁翔认为,这与每个阶段 顾客的需求不同有关,来这理发 的多是中老年男人,年轻的小伙 子可能喜欢标新立异,但40岁 后男人会逐渐向“规范”靠拢,对 外表的要求就是简单周正,朴素 的向阳理发室正好可以满足他 们需求。 一些老人甚至早上买完菜 后就坐在理发店的台阶上,等着 师傅来开门,理发、修面开始新 的一天。 生意未受多大冲击 本报记者 宋金艳 文 翟剑 摄 即便理发店顾客络绎不绝, 老式理发经久不衰,但梅师傅 说,自己已经受了这份苦,怎么 可能让孩子再来一遍。梅师傅 的女儿正在读研究生,其他几位 师傅家也不愿让子女再沾手。 究其原因,待遇低、社会地 位不高成了首要原因。70多岁 的店主翁晓云梳着一丝不苟的 头发,悠闲地坐在一边看着依然 忙活的理发师们。 “等我们这帮人都退了,这 门手艺可能也就没了,挺可惜 的。”翁晓云说,在昆明,这样的 老式理发店可能还有四五家,收 费都不算高。比如在向阳理发 不到20元,有时7个师傅忙忙碌 碌一天的收入,还不如一些美发 店做一个烫染的收费。 翁晓云说,向阳理发室开店 近 60 年来,共搬过 3 次家,最早 在古幢小学对面,搬家多是房租 上涨无法支撑经营所致。如果 政府能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 老技艺传承下去,或许这行的寿 命还会更久一些。 30多平方米的铺子,房租约 1万元,现在的价格维持了多年, 最近什么都在涨价,理发店愈发 难以为继。“2 月开始,我们得涨 涨价了。”记者问翁晓云涨多少, 他笑了笑说: “不多,两块。” 老街老店老技 艺,在这里,理 的不只是头发, 还有渐行渐远 的情怀。 传统手艺修面 传统手艺修面 靠门的苏师傅刚给一位“老点” 剪完,熟练地放平椅背、拿出热毛巾 试试温,准备修面;一旁的梅师傅麻 利地给一位“新面孔”刷好染发膏 后,随手拿起门口的扫把,清理整个 理发馆的碎头发……近日,难得的 冬日暖阳,昆明吴井路43号的老向 阳理发室里热热闹闹,师傅与顾客 之间保持着谜之默契,甚至无需多 费唇舌,20 多分钟的理发、修面,顾 客面庞干净利落,满意地走出店门。 吴素红,祖籍山西,今年 49 岁,一头金黄色的长发很是显 眼。1984 年,她只身来到昆明 投奔亲戚,经推荐进入向阳理 发室学艺。 不知你见过干涸龟裂的土地 没有,她的手就是这样,时而钻心 生疼,不过疼着疼着也就习惯了。 入行 30 多年里,熟悉的人都 管她叫梅师傅,如艺名一样,很少 有人知道她本姓吴。在过去那个 年代,理发室里也分男区、女区, 理男头的女理发师凤毛麟角,如 今她也是店里唯一的女理发师。 店里最贵的消费是染发,只 要 45 元,最便宜的是 15 元的儿 童理发,做得最多的就是18~20 元的男头,洗剪吹还加修面。理 发师不会向你推荐烫染等昂贵 消费,当然这里也不提供,像是 理发界的一股清流吸引着越来 越多的中老年人。 理发界的一股清流 主编 郑福荣 责编 明军 美编 楚涵 校对 刘娟 /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云吧 A09

理的不只是头发还有远去的情怀 - yunnan.cnccwb.yunnan.cn/images/2018-01/20/A09/20180120A09_pdf.pdf · 下载CWAPP 春晚陪你一起玩 更多内容 请浏览本报APP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理的不只是头发还有远去的情怀 - yunnan.cnccwb.yunnan.cn/images/2018-01/20/A09/20180120A09_pdf.pdf · 下载CWAPP 春晚陪你一起玩 更多内容 请浏览本报APP

梅师傅在理发

下载CWAPP春晚陪你一起玩

更多内容请浏览本报APPwww.ccwb.cn

开篇语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家街角老店,它没有前卫的门头,没有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它像一个老熟人,安静地融入你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发现,它消失了,那种怅然若失,犹如诀别好友。

幸运的是,我们身边仍有一些老店。有的人甚至不惜为了到老店理个发、吃碗面开车从远处赶来。他们找的不只是记忆,还有情怀,虽然已经渐行渐远。这些散落城市角落的老店,是这座城市给我们最有嚼头的记忆。

从今天起,云吧推出城市角落,讲述昆明老店的故事。

若你心头也有这样一家老店,它有历史、有品质、有特色,承载着几代人的情结,请告诉我们,我们分享给更多人。

征集

理的不只是头发

还有远去的情怀

不愿让娃承父业,老手艺何去何从?

来吴井路4

3

号,听听向阳理发室的故事

中午的吴井路熙熙攘攘,一路上的大小餐馆吸引着周围不少上班族。如果你不仔细看,这家门面不大的理发店很容易被忽略。就如之前一位四川游客,来来回回转了3天都没找到,好在回程前终于如愿,理发后留下一句“巴适”。

30多平方米的理发店里,几把“古董”级椅子一字排开,几十年来白色的油漆掉了又刷,扶手上始终挂着一块被刀磨得发亮的担皮(牛皮制成的一块长条皮子),修面前来回磨上几下能让刀更加锋利。

店里7个老师傅统一穿着白大褂,有活的师傅或是拿着理发器快速地修剪零乱的头发,或是捏着剃刀快速妥帖地划过客人面庞;闲下来的时候,他们或是抽着烟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或是低头看着手机刷着朋友圈。

说话间一对老夫妇相依走进理发店,老师傅李华起身招呼着老人坐好,两手一甩,一块白色围布应声打开,李师傅熟练地围在老人的脖颈上。

看着老伴安稳地坐在椅子上,李师傅麻利地忙前忙后,刘奶奶就安静地等在一旁。刘奶奶说,他们住在火车站附近,从老伴退休后就常来这家理发店,如今一晃20多年,来这里剪头修面已成习惯。

为老人服务的李师傅其实已年届六旬,没有顾客时他喜欢坐在沙发上,玩手机上的“消消乐”,“只要手不抖、眼力好就能一直剪下去。”李华对记者说,上世纪70年代入行时,光摇手就学了半年。

“摇手?”“是啊,喏,像这样手背放平左右摇晃。”李华解释着,无论是理发还是修面,都要用到手腕的力量,摇手就是让手腕更加灵活,久而久之手腕的力道、刀的角度会练成一种职业习惯,修面时才能在脸上游刃有余。

从手动推子、到有线理发器,再到无线理发器……在变与不变之间,向阳理发室里默默地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变的是部分理发工具的更新,不变的是老牌理发店里手艺人透出的那股古朴范儿。

“古董”椅油漆掉了又刷

光摇手就学了半年 不想让孩子承父业

\市

\

\

张翁翔初中毕业时16岁,当时的他面临两条路,学厨师或理发。

“我爹就是理发店的老师傅,自然而然选了理发,不过当时想的只是混口饭吃,没想到一干就干了快30年。”张翁翔说,当时理发店还属于国营单位,大约2000年改制后理发师们下岗,随后向阳理发室被公司里的老师傅翁晓云承包下来。张翁翔感叹,那会无论员工培训还是晋升机制,都比现在这些理发店好,最差的三类店是学工店,收费较低,能到一类店的都是业界“扛把子”,每年考核达标员工就可晋级到更好的店里,公司还会选派优秀员工到上海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美容美发行业遍地开花,且分类愈加精细,服务也花样百出,即便如此,向阳理发室的生意也并未受到太多冲击。

张翁翔认为,这与每个阶段顾客的需求不同有关,来这理发的多是中老年男人,年轻的小伙子可能喜欢标新立异,但40岁后男人会逐渐向“规范”靠拢,对外表的要求就是简单周正,朴素的向阳理发室正好可以满足他们需求。

一些老人甚至早上买完菜后就坐在理发店的台阶上,等着师傅来开门,理发、修面开始新的一天。

生意未受多大冲击

本报记者 宋金艳 文 翟剑 摄

即便理发店顾客络绎不绝,老式理发经久不衰,但梅师傅说,自己已经受了这份苦,怎么可能让孩子再来一遍。梅师傅的女儿正在读研究生,其他几位师傅家也不愿让子女再沾手。

究其原因,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成了首要原因。70多岁的店主翁晓云梳着一丝不苟的头发,悠闲地坐在一边看着依然忙活的理发师们。

“等我们这帮人都退了,这门手艺可能也就没了,挺可惜的。”翁晓云说,在昆明,这样的老式理发店可能还有四五家,收费都不算高。比如在向阳理发不到20元,有时7个师傅忙忙碌碌一天的收入,还不如一些美发店做一个烫染的收费。

翁晓云说,向阳理发室开店

近60年来,共搬过3次家,最早在古幢小学对面,搬家多是房租上涨无法支撑经营所致。如果政府能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老技艺传承下去,或许这行的寿命还会更久一些。

30多平方米的铺子,房租约1万元,现在的价格维持了多年,最近什么都在涨价,理发店愈发难以为继。“2月开始,我们得涨涨价了。”记者问翁晓云涨多少,他笑了笑说:“不多,两块。”

老街老店老技艺,在这里,理的不只是头发,还有渐行渐远的情怀。

传统手艺修面传统手艺修面

靠门的苏师傅刚给一位“老点”剪完,熟练地放平椅背、拿出热毛巾试试温,准备修面;一旁的梅师傅麻利地给一位“新面孔”刷好染发膏后,随手拿起门口的扫把,清理整个理发馆的碎头发……近日,难得的冬日暖阳,昆明吴井路43号的老向阳理发室里热热闹闹,师傅与顾客之间保持着谜之默契,甚至无需多费唇舌,20多分钟的理发、修面,顾客面庞干净利落,满意地走出店门。

吴素红,祖籍山西,今年49岁,一头金黄色的长发很是显眼。1984年,她只身来到昆明投奔亲戚,经推荐进入向阳理发室学艺。

不知你见过干涸龟裂的土地没有,她的手就是这样,时而钻心生疼,不过疼着疼着也就习惯了。

入行30多年里,熟悉的人都管她叫梅师傅,如艺名一样,很少有人知道她本姓吴。在过去那个

年代,理发室里也分男区、女区,理男头的女理发师凤毛麟角,如今她也是店里唯一的女理发师。

店里最贵的消费是染发,只要45元,最便宜的是15元的儿童理发,做得最多的就是18~20元的男头,洗剪吹还加修面。理发师不会向你推荐烫染等昂贵消费,当然这里也不提供,像是理发界的一股清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

理发界的一股清流

主编郑福荣 责编明军 美编楚涵 校对刘娟 /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云吧A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