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7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 跨校的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 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实践 成 果 完 成 单 位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成 果 完 成 人 许崇任、张雁云、邵小明、饶广远、刘全儒、 张志翔、谢莉萍、贺新强、张正旺 附件目录 1.成果总结报告 2.其他支撑材料目录 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结题验收评议表 2)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证书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6)“首都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网”介绍 7)“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章程 8)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证明 9)首都高校生物学实习基地结题验收PPT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PKUdean.pku.edu.cn/jxcgj/11086002.pdf ·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PKUdean.pku.edu.cn/jxcgj/11086002.pdf ·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27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跨校的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 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实践

成 果 完 成 单 位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成 果 完 成 人 许崇任、张雁云、邵小明、饶广远、刘全儒、

张志翔、谢莉萍、贺新强、张正旺

附件目录 1.成果总结报告 2.其他支撑材料目录

(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结题验收评议表 (2)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证书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6)“首都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网”介绍 (7)“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章程 (8)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证明 (9)首都高校生物学实习基地结题验收PPT

Page 2: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PKUdean.pku.edu.cn/jxcgj/11086002.pdf ·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28

跨校的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实践

成 果 完 成 单 位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成 果 完 成 人 许崇任、张雁云、邵小明、饶广远、刘全儒、

张志翔、谢莉萍、贺新强、张正旺

一、 成果主要内容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高校生物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认知动植物、了

解动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对生命探究的兴趣和从事科学

研究基本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能够胜任宏观生物学野外实习的师资、教材及相关的教学资

源严重不足。从2005年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

学和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就在野外生物学实习教师中开展了教学交流,搭建了跨校

的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并在学生中开展跨校的研究型课题交流和评

选活动,着手共同编写野外生物学实习教材。

经过几年跨校的生物学野外实习广泛合作,在完善了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资源

共享平台建设顶层设计的基础上,2008 年生物学野外实习优势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平

台的建设与实践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资助,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五所理科生物学基地点高校在北京百花

山、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烟台海滨共建了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成功实现了

多校联合共建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并成功实行了跨校联盟教学培养的新型野外实

习的教学模式。在 2008 年至 2013 年的野外实习教学中,不仅实现了生物学野外实

习优势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有效地保障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

高,也为我国培养优秀生物学创新型人才搭建一个共享实践平台,同时为其他院校

Page 3: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PKUdean.pku.edu.cn/jxcgj/11086002.pdf ·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29

的野外实习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按照 “统筹规划、民主决策、绩效管理”的项目确立原则,成立了“首都生物

学野外综合性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是实习基地建

设与运行中相关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构,按照《管理委员会章程》(见附件),负

责组织实施对实习基地的建设,包括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的民主决策;制

定实习基地相关管理条例,统筹教学规划、建设内容、师资与教学资源和力量的协

调以及建设内容相关课题项目的审议与决定及经费分配与使用等,为项目建设的顺

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保证。

项目成功实现了多校联合共建生物学野外实践基地,并成功实行了跨校联盟教

学培养的新型野外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实现了生物学野外实践优质教学资源的充

分整合,有效地保障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也为我国培养

优秀生物学创新型人才搭建一个共享实践平台,同时为其他院校的野外实践教学提

供了有益借鉴。

2009年以来,除接纳五所上述高校2500余名师生外,该平台还接纳了中央民族

大学、北京农学院等首都其他高校学生的生物学野外实习,对全国高等院校生物学理

科基地全面开放,其中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

学、东北林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8所高校的76名师生进行了开放实习。五

校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建设了“首都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网”;编写了“首都高

校生物学野外实习教材”多部;实习师生采集、编号植物标本5900 余份、啮齿类标

本200 余号和昆虫标本5000 余份;撰写实习论文484 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

了63篇学术论文,其中,其中有14篇发表在SCI刊物,中国农大冀诚成等同学以第一

作者撰写的实习小论文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的PloS One杂志上。

本项目以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许崇任教授为基地建设委员会主任,郑光美

院士为顾问,组织了一批各校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优秀教师和教学骨

干,形成了一支固定的生物学野外实践教师队伍,五所大学师资共享。在实习基地

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不断改进实习方法,丰富实习内容,构筑了以 “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小专题论文”为主要特色的野外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形成

了学科完整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野外实践教学新体系。

项目立足北京地区五所理科生物学基地高校的野外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长期建设

Page 4: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PKUdean.pku.edu.cn/jxcgj/11086002.pdf ·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30

的成果,结合现代生物学的发展需求和基地单位的学科特色与优势,通过模式与机

制创新,遵循“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实习基地

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与指导下,实现首都生物学野外实践优势教学资源的充分整

合,共同在华北地区建设一个以生物学野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国家级生物学

野外实践基地,为我国培养优秀生物学创新型人才搭建一个共享实践平台,也为全

国乃至国外大学提供生物学综合实习示范基地。该项成果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

奖(2013 年 9 月)。

1.建立生物学野外实践资源库与数字化平台:

由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规划,系统整理并不断丰富4个实习基地点的生

物学野外实践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支持下,建设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首都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网站” http://shx.digilifeworld.com:8080/,2010年5

月该网站已向社会开放,目前网站点击已经达到5682人次。网站包括北京百花山与

烟台海滨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文献资料数据库、本科生野外实践论文数据库、

不同类群的代表动植物生活史影像资料库、各个实习点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数据及

图片库、视频文件等教学素材库等。还包括了生物学野外实践内容、方法和手段以

及物种名录、动植物生境与习性和行为等音像资料等。初步实现了野外实践教育资

源数字化,并逐步向全国相关教学单位开放网络资源。

2.制作野外实践教学多媒体课件:

根据目前各实习基地点和华北区各高校实习学生的类型,制作包括常见“植物

野外识别和分类”、“常见动物野外识别和分类”、“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

法”、“鸟类环志的技术规程”、“不同类群植物观察与野外研究方法”、“陆栖

野生动物观察与野外研究方法”、“野外生态学研究方法”、“常用野外研究设备

的使用介绍”、“小专题研究的基本步骤和论文写作”等多媒体课件和实习图册。

3.制定野外实践基地管理和野外实践教学工作规范:

基地管理实现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为基地管理决策

机构,组织制定多校联合共建实习基地的实施规范,制订教师野外实践工作规范、

学生野外实践纪律及管理工作规范、面向基地及其他院校开放实习和交流的工作规

范,从而科学与民主规范野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高效运行。

4.建设与完善实习基地实习环境:

Page 5: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PKUdean.pku.edu.cn/jxcgj/11086002.pdf ·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31

完善现有野外实践基地基本条件,在百花山林场5校共同建设的生物标本馆已对

实习学生开放,标本数量不断增加,设施日臻完善;目前已有重点对现有的实习教

室和实验室等进行必要的建设和修善,建设实习基地信息化学习、查询和电化教学

的实验、培训室3个,野外实践标本处理和研究型实验室2个。几年来设立永久监测

样地、悬挂人工巢箱500个,环志鸟类2000余只,录制60多种常见鸟类鸣声,制作啮

齿类标本500余号,更新和增添野外实践的仪器和设备。

5.发挥实习基地的辐射作用

每年定期发布实习基地开放指南,面向全国理科基地的学生。每年第一季度发

布开放指南(电子版和纸质版),向全国其他理科基地学生开放,每年接受全国40

名左右学生和教师,组织教师培训,参加由实习领域造诣深的骨干教师组织参加的

各项教学实习活动、科研创新活动。

6.组织野外实践研讨会,编写《野外生物学教学实践成果汇编》

五校学生成立了联席会议,每年组织实习论文交流。组织野外实践骨干教师研

讨及培训班,分别由在不同的实习领域有造诣的老师并邀请专家作实习培训报告,

加强交流与培训。通过野外实习实践和理论研讨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并汇编为

《野外生物学教学实践成果汇编》,推动了生物学野外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

高。

7. 野外实践以及课程和教材建设

结合五校多年的野外实践以及课程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在调研国内外同类教材

的基础上,由郑光美院士和许崇任教授为主编,各校的教师们共同参,编写以突出

对学生野外实践能力的训练为主线、系统性和实用性为特色的系列教材,包括《烟

台海滨生物学野外实习指导》、《山地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山地植物学野外

实习指导》以及相关的学术专著。目前已完成全部书稿的编写工作,并已提交给高

教出版社,将于2014年出版。

二、项目的创新点

在五校野外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与指导下:

1.成功建设了多校联合共建的生物学野外实践基地,实现了包括教师在内的生物

学野外实践优势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为我国培养优秀生物学创新型人才搭建一个

Page 6: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PKUdean.pku.edu.cn/jxcgj/11086002.pdf ·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32

共享实践的教学平台;

2.成功实行了跨校联盟教学培养的研究型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地保障了本科

生科研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2009 年以来实习本科生撰写研究型实践论文

484 篇,学生及指导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实习相关论文 63 篇,其中有 14

篇发表在 SCI 刊物,包括冀诚成同学的野外实践研究结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

PloS One 杂志上。

3.成功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都生物学野外实习资源库与数字化平台建

设,实现了野外实践教学资源数字化,还编写了《烟台海滨生物学野外实习指

导》、《山地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和《山地植物学野外实习指导》(高教社出版

中)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项目的应用和辐射情况

上述五所高校在“小课题组+小专题论文”的新型模式下达成共识,并在各校得

以应用。同时,五校合作实习的管理和操作以及野外实习教学模式得到其他参与高

校的高度认可。

本项目实习基地除已经接纳首都高校约 2000 余名师生外,生物学野外实践优势

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平台还接纳了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东北

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 8 所高校的 76 名师;建成的“首

都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网”开通以来,师生可以在野外实践中随时查询资料、数

据,解决了野实习中无法查工具书的难题,受到广大师生欢迎,目前网站点击已经

达到 5682 次;采集、编号的近 1.1 万号标本和学生撰写的近 468 篇实习论文都已在

实习中作为资源使用;编写了首都高校生物学野外实践教材。五校联合实习、教学

资源共享的运行体制及研究型实习教学的教学模式多次在全国生物学教学论坛上汇

报交流,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借鉴采纳。

Page 7: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PKUdean.pku.edu.cn/jxcgj/11086002.pdf ·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33

支撑材料 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结题验收评议表

Page 8: 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PKUdean.pku.edu.cn/jxcgj/11086002.pdf · (3)第一申请人获奖证明 (4)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小论文题目 (5)2009年至2013年野外实习论文发表目录及首页

34

支撑材料 2: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