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12 11 月第十五卷四期 • Vol. 15, No. 4, November 2012 台灣金控產業結構、廠商行為與經營績效 之分析 楊燿鴻 林雅惠 http://cmr.ba.ouhk.edu.hk

台灣金控產業結構、廠商行為與經營績效 之分析cmr.ba.ouhk.edu.hk/cmr/webjournal/v15n4/CMR352C11.pdf · 台灣金控產業結構、廠商行為與經營績效之分析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2012 年 11 月第十五卷四期 • Vol. 15, No. 4, November 2012

    台灣金控產業結構、廠商行為與經營績效

    之分析

    楊燿鴻 林雅惠

    http://cmr.ba.ouhk.edu.hk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

    台灣金控產業結構、廠商行為與經營績效之分析

    楊燿鴻 林雅惠

    摘要

    本研究透過產業組織經濟學的 SCP 架構來分析台灣金控產業,驗證基本條件

    是否影響市場結構、廠商行為,進而影響廠商的經營績效。金控併購新的金

    融機構後,市佔率增加,形成規模經濟,相較於其他未加入金控的競爭對手

    而言,能獲得成本優勢,導致較高的利潤率。因併購策略而擴大市占率,產

    生大者恆大的趨勢,增加整體 FHCs 的經營績效。再者,金控進行多角化策

    略時,擴大企業的經濟效益,突破原本企業發展的空間格局,達到範疇經濟

    的效果。併購可同時創造了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本研究發現台灣自

    2002-2010 年來績效好的金控,反而是進入障礙比較低,但卻能利用多角化

    業務,在集團內創造效益。目前台灣金控有 15 家,未來可能出現金控併金

    控的情況,進入障礙此時會再提高,進而讓廠商超額利潤出現。本研究的實

    證結果可提供未來台灣金控業在經營方向上的參考。

    關鍵字:SCP 模型、行為主義、結構主義、資源基礎理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楊燿鴻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

    林雅惠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2

    緒論

    台灣在全球金融體系的演進與發展邁向國際化、自由化、集團化和大型化的

    過程中,為使台灣金融體系能更為健全的發展,而進行一連串的金融改革加

    以因應。但自 1990 年政府開放民間新設銀行之後,台灣銀行業分支機構家

    數增加過於迅速,使經營生態已由寡占市場 (Oligopolistic market) 轉變為壟

    斷性競爭市場 (Monopolistic competitive market)。隨後因經濟不景氣的影

    響,銀行經營成本提高,獲利能力下降,淨值報酬率減少,而逾放比卻節節

    升高,致使銀行業的經營環境逐漸惡化。

    不論是美國、歐洲或亞洲地區,銀行間互相合併的案件層出不窮。銀行間合

    併的共同動機,主要在於達成經濟規模 (Economies of scale)、健全經營績效

    和強化競爭力。因為區域不同其背後合併之因素也不盡相同。以美國而言,

    合併案的增加是由於政府對銀行管制的鬆綁。歐洲地區銀行合併案件的產

    生,是因應單一貨幣體系之實施。至於亞洲各國的銀行間的合併,則是與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衝擊有關,政府認為銀行間的合併有助於改善銀行業的國際

    競爭力,故對銀行合併採取鼓勵的態度。

    而台灣由於銀行平均規模偏低,加上不少問題銀行之鉅額壞帳亟待解決,在

    政策的鼓勵之下,也出現了不少銀行合併的案例。為了進一步改善金融機構

    的經營困境,台灣 2001 年 6 月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以鼓勵金融業實

    行垂直合併,該法於同年 11 月實施,並立即開始受理金控公司申請案。此

    法開啟異業結合的大門,希望提供台灣金融機構組織再造之有利環境,透過

    跨業經營發揮綜效 (Corporate synergy),提升經營實力。

    研究動機

    國家的經濟發展與金融市場息息相關,金融業持續發展對經濟成長極為重

    要,如何提升金融機構的經營績效,已成為政府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標。為了

    因應金融多元化發展及服務需求,強化金融產業規模,提升經營綜合能力及

    國際競爭力,以金控公司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FHCs) 的模式存在,

    並極力使金融集團持股朝向股權集中化,財務資訊透明化、組織大型化、經

    營多角化的發展方向,儼然成為台灣金融業的潮流,也代表跨業經營時代來

    臨。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3

    金融控股公司的定義為在一個控股公司底下,結合了銀行業、保險業、證券

    業及其它不同領域的金融行業,透過底下子公司彼此的資源共享及交叉行銷

    促使控股公司的利潤最大化。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雖然是順應國際金融情

    勢,但國際之間的金融環境並不一定相同,在台灣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是否真

    的能提高經營效率,來獲得更高的報酬率?亦或是由於規模過於龐大以致於

    無法整合,反而由於業務的多樣化而影響本身的經營效率,此乃本研究動機

    一。

    台灣金控業在「金融機構合併法」與「金融控股公司法」等法源基礎之下,

    可進行同業購併及跨業經營。近年來金控公司均已透過合併的方式來增加營

    業據點,擴大經營規模,以期望達到降低成本及規模經濟之效。亦透過跨業

    銷售的方式,提升市場佔有率,進而提升競爭力與獲利能力。然而經過這一

    連串的金融改革,目前台灣金控業是否真能藉由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之效

    果,進一步影響金控所追求的綜效,此乃本研究動機二。因此,本研究將針

    對台灣金控產業的市場結構、廠商行為與績效進一步檢定。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台灣金控業在順應國際金融潮流下,成立金融控股公司

    是否能在經營績效上發揮實質功用,達到提升績效的目的。故本文將以金融

    控股公司於近十年來的市場結構、企業行為與經營績效等經營行為進行分析

    探討,希望能提供台灣金融機構在考慮是否加入金融控股公司行列上的決策

    方向,或是已加入金融控股公司的機構在經營績效上的評估參考。

    此 外 , 本 研 究 以 產 業 經 濟 理 論 之 市 場 「 結 構 - 行 為 - 績 效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S-C-P)」架構,針對台灣上市櫃銀行業做一探

    討,藉由 S-C-P 模型的分析,探討其市場結構、行為及績效三者間是否存有

    顯著影響。本研究探討之目的有以下四項:

    (1) 當市場佔有率及進入障礙之市場結構改變時,對金控企業行為面 (多角

    化、併購) 的影響。

    (2) 探討金控企業的行為面 (多角化、併購) 對金控企業本身的市場績效之影響。

    (3) 當市場佔有率及進入障礙之市場結構改變時,對市場績效的影響。

    (4) 探討金控公司的市場結構變動,是否會透過金控企業行為面 (多角化、

    併購),進而影響其市場績效。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4

    研究貢獻

    本研究發現台的金控產業,當金控併購新的金融機構後,市佔率的增加可以

    造成規模經濟,相較於其他分金控競爭對手而言,能獲得成本優勢,導致較

    高的利潤率。同時,因併購策略而擴大市占率,產生大者恆大的趨勢,增加

    整體 FHCs 的經營績效。

    金控進行多角化策略時,擴大企業的經濟效益,達到範疇經濟與規模經濟的

    效果。但是卻因為整併範圍過大造成整合不易,金控的規模還不夠大,無法

    造成較高的進入障礙。然而績效好的金控,反而是進入障礙較低,卻能夠利

    用多角化業務,整合行銷並在集團內創造效益。台灣金控公司目前有 15 家,

    若要讓企業超額利潤出現,未來需要金控公司相互購併,才能將進入障礙提

    高,達到效益極大化,產生超額利潤。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5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說

    眾多學者應用產業經濟理論中的結構-行為-績效模型,來解釋產業結構、競

    爭行為與經營績效的關係,即企業的經營績效會受到產業結構與企業競爭策

    略因素所影響 (Szymanski et al., 1993; Santos, 1995; Gallet, 1996)。

    所謂市場結構 (Market structure) 係指在市場內大小廠商的分佈情況,亦即市

    場組織的特性,而這些特性會影響市場內競爭情勢及價格之訂定。主要因素

    包括買方及賣方家數、產品差異、新廠商的進入障礙、整合與多角化、成本

    結構、市場佔有率等。而市場行為 (Market conduct) 是指企業因應市場結構

    變化而選擇的策略,主要包括定價行為、產品策略、研究開發、廣告、競爭

    策略、勾結 (Collusion)、併購與策略聯盟等。

    市場績效 (Market performance) 是指市場結構與廠商行為所產生的結果,評

    估其在市場體系中是否達成社會福利的指標,這些指標主要表現在生產和分

    配效率、技術進步、產品品質、公平及利潤率等方面。以下章節說明結構-

    行為-績效模型,以及產業結構和企業行為等因素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SCP 模型

    產業組織理論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O) 長期以來認為產業環境是廠商利

    潤來源的基礎。故 SCP 學者認為個別企業的績效表現受到市場結構所影響且

    企業的行為無法左右其所處的產業環境 (Bain, 1956; Mason, 1939)。產業集中

    度 (Industry concentration)、產品差異化程度 (Degree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和進入障礙 (Entry barriers) 是影響企業績效的關鍵因素 (Mason, 1939; Bain,

    1956)。此時,IO 學者認為產品差異化是進入障礙最主要的來源,特別是在

    進入障礙很高的產業 (Mann, 1966)。

    除此之外,產品生命週期 (Product life cycle, PLC) 是影響企業策略和績效重

    要的情境變數 (Hofer, 1975; Kunkel, 1991)。Robinson & McDougall (1998) 則

    歸納出產業集中度、產品差異化、PLC 的階段是三個最重要的產業結構特

    徵。因此,以上學者探討在既定的結構條件下,廠商間的相異行為或相似行

    為產生不同的績效,被歸納為結構學派。

    SCP 研究的對象是產業,著重在產業間績效的差異,而非個別企業間績效的

    差異。廠商的行為受制於產業環境中結構性的力量,無法獨立對績效產生影

    響,因而在探討企業績效時,IO 觀點忽略了企業行為及管理者在其中的角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6

    色。這種觀點主要源自兩個假設,首先,一般假設廠商的策略性資源是同質

    的;再者,因為廠商間策略性資源的高度移動性 (Mobility),以至於任何企

    業企圖發展資源異質性的嘗試都將失敗。因此,強調「環境與績效」之間的

    關係,而較少強調廠商獨特資源對績效的影響 (Barney, 1991)。

    Shepherd (1972) 承續 Mason 及 Bain 的 S-C-P 觀念而發展出更完整的架構,

    共分為基本條件、市場結構、廠商行為與績效四大部分。此派學者被稱為行

    為學派,此學派認為產業的供給與需求等基本條件將影響市場結構,進而影

    響產品研發、訂價及廣告策略等廠商行為,再進一步影響廠商的經營績效,

    並針對廠商長期行為可能改變產業結構與基本條件,以及市場結構對基本條

    件的影響而加入了回饋 (feedback) 的觀念,使產業組織更適合做長期與動態

    性的分析,如圖 1 所示。深受 IO 薰陶之 Porter (1980; 1985; 1991) 提出了五

    力競爭模型。和傳統 IO 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將焦點放在廠商行為上,而非

    產業結構。Porter (1991) 認為市場環境不是一個全然外生的因素,而且會受

    到廠商行為的影響。在 Porter 的結構中,廠商績效是產業和廠商效果的函數

    (Grant, 1991; Porter, 1991),產業結構或多或少會影響廠商的活動,而且這兩

    個因素是相互影響的。

    資源基礎理論 (Resource based theory)

    SCP 所討論是企業進行策略規劃時,會以外在考量其產業結構及競爭狀態,

    策略配合外在環境變化,企業適當調整本身的經營範疇。另一考量點則由内

    向外思考,以企業本身內部的資源與能力為基礎的策略,以本身擁有的經營

    條件,應付外在環境的變化。資源基礎理論 (Resource based theory, RBT) 主

    張產業內廠商的差異是來自企業內部擁有不同特質的資源,而此特性資源為

    企業帶來競爭優勢。企業內部的利潤不是來自外部環境,而是來自所建立超

    越對手的競爭優勢。故 Prahalad & Hamel (1990) 提出核心能力這個名詞,主

    張企業先要有核心能力才能創造核心產品,企業短期競爭力來自最終產品,

    但就長期來看,企業想要競爭生存就要看企業的核心能力。

    企業核心能力是一組擁有特有技術與互補的資源組合,對外在環境競爭者而

    言,該企業的核心能力是有專屬優勢,也是利潤的來源 (Collis, 1991)。因此

    企業必頇了解到核心能力是公司最主要的資源。單獨的資源無法成為具有生

    產力的要素,他必頇是和其他資源整合後,才具有競爭力,也就是說整合後

    的資源將使廠商的營運達到較佳的境界 (Grant, 1991)。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7

    Chen & Lin (2006) 以台灣 IT 產業為研究對象,也發現企業本身的因素對績

    效影響較大。深究企業層面因素的研究發現,企業執行長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 的經營管理能力與領導能力對於企業的經營績效影響深遠

    (Crossland & Hambrick, 2007; Mackey, 2008; Kaiser et al., 2008)。除了高階管

    理者的能力以外,Hoopes & Madsen (2008) 強調企業是否應隨時具備因應外

    在環境變動而調整的動態能力 (Dynamic capabilities),以建立企業的競爭

    力;而企業是否擁有獨特、難以模仿或複製的資源,亦是建立持續性之核心

    競爭力的來源 (Armstrong & Shimizu, 2007)。

    價值的創造來自內部能力對於策略的追求和競爭環境之間的配合 (Barney &

    Griffin, 1992)。RBV 探討廠商內在特徵和績效之間的關係,廠商基於其獨特

    的資源和能力發展其策略。因此,比較 IO 理論和 RBV 之間的互補性並不是

    要去解決這兩者間的衝突狀態。相反的,這個互補性的原則是要去釐清產業

    和廠商效果之間對廠商績效的影響 (Schmalensee, 1985; Rumelt, 1991;

    McGahan & Porter, 1997)。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8

    基本條件

    供給 需求

    原料 需求彈性

    產品耐用性 替代性

    價值 / 重量 購買方式

    規模經濟 循環與季節性

    範疇經濟

    績效

    生產和分配效率

    技術進步

    產品品質

    公平

    利潤

    市場結構

    買方及賣方家數

    產品差異性

    新廠商進入障礙

    成本結構

    整合與多角化

    市場佔有率

    行為

    定價行為

    產品策略

    廣告

    競爭策略

    協商(勾結)

    併購與聯盟

    政府

    管制

    反托拉斯

    進入障礙

    投資誘因

    總體經濟政策

    圖 1 產業組織分析架構 Resource:本研究修改自 Scherer & Ross (1990)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9

    金控 SCP 之分析

    因應全球金融多元化的需求及服務品質的提升,金控公司的經營多角化,組

    織大型化與財務資訊透明化等,強化了金控公司在金融產業的規模,提升經

    營能力與國際競爭力。台灣金融控股公司 (FHCs) 的成立,主要為金融業裡

    的銀行、證券、壽險、產險等公司,為擴大規模和跨業經營進行重要的併購

    與重組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並希望當面對外部競爭時,金控成員

    (子公司) 能具備群體作戰的優勢,透過成員 (包含銀行、證券、壽險、產險、

    投顧等) 間資源互補與支援,使金控公司旗下子公司可透過資源共享與互

    補,共同行銷的進行,及利用交叉銷售 (Cross selling),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的服務,提升整體 FHCs 的效能,使金控的利潤最大化。

    近年來台灣金融控股公司已經在金融市場進行垂直相關多角化與水平相關

    多角化 (Zhao & Luo, 2002),分別由銀行、證券及壽險公司為主導,從 2001

    至 2010 年間分別成立了 15 家金控,在台灣金融產業裡形成一個新的金控產

    業。由於策略構面常隨著產業特性而有所差異,由此可知,良好的策略構面

    選擇並沒有一套最適標準,重點在於應該參照該產業的特性,設計符合該產

    業的策略構面。本研究參照前述實證文獻,並參考有關策略構面的研究資

    料,針對金控產業選定以下的策略構面。

    GDP

    產業的供給與需求等基本條件將影響市場結構,進而影響廠商行為,再進一

    步影響廠商的經營績效 (Scherer & Ross, 1990; 陳正倉等人,2003)。並針對

    廠商長期行為將改變產業結構與基本條件以及市場結構對基本條件的影響

    而加入了回饋 (feedback) 的觀念,使產業組織更適合做長期與動態性的分

    析。由於總體經濟變數的 GDP 指標是衡量一國國內人民在某一單位時間中,

    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此為基本條件,可能會影響市場結

    構,因此將此變數納入。

    市佔率

    傳統的結構學派在探討市場結構時,認為市場集中度是影響企業利潤最重要

    的一個結構變數,Martin (1993) 認為 S-C-P 理論的觀點隱含著一個問題,即

    相較於產業中的大廠商,小廠商較無成本優勢與產品差異化優勢,在集中度

    較高的產業中,規模較小的廠商將無法自勾結行為中獲利,也無法如同大廠

    商一樣藉由訂價的方式來獲取利潤。因此,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才是其獨占力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0

    量的來源,因為有較大市場佔有率的廠商相較於其他業者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Shepherd, 1972; Demsetz, 1973; Gale & Branch, 1982; Ravenscraft, 1983)。

    Demsetz (1973) 認為若廠商所處之市場集中度的提升,只會使有較大市場佔

    有率的廠商能自此結構中獲得超額利潤。Gale & Branch (1982) 實證結果亦

    支持 Demsetz 的論點,且推論影響廠商獲利的市場結構之決定因素是廠商的

    市場佔有率,而不是所處產業的市場集中度,並認為市場佔有率的提高,可

    透過規模經濟的效益,增加廠商的獲利,故提出了所謂的效率假說

    (Efficiency hypothesis)。在效率假說的實證研究中,普遍以市場佔有率作為廠

    商效率的代表,亦即當廠商的營運產生效率且有創新能力時,才有能力去擴

    大市場並造成市場集中度的增加,亦即廠商獲利的增加主要是由於市場佔有

    率的增加而非市場集中度。Ravenscraft (1983) 亦認為市場佔有率較大的廠商

    較富於創新或開拓新局,並且也較有能力投入資源於研發的工作,因此也許

    有較高品質的產品或市場力量,使其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能要求較高的產品

    售價,進而獲得較高的利潤。

    金控併購新的金融機構後市佔率的增加,可以造成規模經濟,市佔率較大的

    廠商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而言,能獲得成本優勢,導致較高的利潤率。Chu et

    al. (2008) 以台灣證券業為例,發現市場佔有率是影響券商獲利的主要因素。

    因此,市佔率可視為金控重要的產業結構。

    進入障礙 (Entry barrier) 與移動障礙 (Mobility barriers)

    Bain (1956) 認為進入障礙是阻止潛在競爭者進入某一產業的結構因素,進入

    障礙不但是導致產業結構的原因之一,也是現有廠商能獲取經濟利潤的因

    素,廠商藉由建立進入障礙用以威嚇、阻礙潛在競爭者進入。一般而言,產

    業的進入障礙愈高,則潛在進入者愈不容易進入該產業,既存廠商對價格更

    具有控制能力,透過勾結或企業間的協調,可使得產業利潤率提高。

    進入障礙假設業內現有的廠商都受到進入障礙的保護而能獲利,而事實上,

    產業內的廠商依然具有不同的特性,除了獨占的產業結構之外,產業內廠商

    彼此之間依然存在競爭。移動障礙即是進入障礙的概念延伸,不僅是讓產業

    外廠商無法進入某一策略群組,同時阻礙廠商從原來群組移動至另一群組,

    維持自身的策略位置 (Caves & Porter, 1977)。移動障礙並非以產業作整體考

    量而是針對群組內廠商重複性或模仿性的界定,而廠商跨越群組的移動必定

    負擔龐大的資源及成本 (McGee & Thomas, 1986)。移動障礙是一種能確保產

    業內的某群組避免被產業外的後進者或其他群組廠商侵入的一種保護結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1

    構。不同的策略群組具有不同程度的移動障礙,使得某些廠商擁有長期的優

    勢,並用以解釋廠商間獲利能力的差異 (Porter, 1980),群組應該不斷建立移

    動障礙使得群組擁有極為穩定的市場佔有率。

    總而言之,移動障礙是指一切阻止廠商由一策略位置 (Strategic position) 移

    動至另一策略位置之因素。由於存在移動障礙,使得某些策略群組的廠商能

    持續保有競爭優勢,維持較高的績效,因此移動障礙可視為維護廠商獲利之

    結構性因素。群組所特有的進入障礙,不只為群組內的業者提供獨特的保

    護、阻礙想要進入產業的新廠商,而且還會防止同產業內其他群組的成員廠

    商移動到群組來,移動障礙會提供一種雙重保護 (Dual protection)。

    各金控藉由併購其他金融機構提高進入障礙,以防止新進入者,在金融業內

    建立金控移動障礙。因此,金控藉由不斷擴增資源提高進入障礙與移動障

    礙。本研究依上述分析,將進入障礙視為金控重要的產業結構。

    多角化

    金控公司業務多角化時,可以資源共享,例如共享通路據點或分支機構、業

    務人員、廣告、顧客資源等,可節省重複成本支出,使得整體營運成本降低

    (Penrose, 1995)。金控公司進行業務多角化時,會形成規模經濟 (Economic of

    scale) 及範疇經濟 (Economic of scope) ,會使得規模擴大,市場力量愈強。

    因此,多角化會使得公司議價的能力愈強,增加其在市場併購其它金融機構

    的能力。本研究依上述分析,將多角化視為金控重要的產業結構。

    併購

    併購是企業外部成長策略之一 (Glueck, 1979),能讓兩個以上的組織經由購

    併方式產生綜效 (Synergy),快速擴大組織規模、經濟效益及其價值,且為

    提供中小企業海外投資所需的資金協助 (Yannopoulos, 1983)。併購新資源後

    市佔率的增加,可以造成規模經濟,市佔率較大的廠商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

    而言,能獲得成本優勢,導致較高的利潤率。金控不僅利用併購增加新資源

    來強化產業結構造成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ope)。同時利用多角化行為造

    成範疇經濟的效果 (Economies of scope)。顯然,併購是金控增加規模經濟與

    範疇經濟最有效率的廠商行為。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2

    績效

    經營績效 (Performance) 則是指廠商在產品市場上採取的行為策略所產生的

    最終結果 (End Results)。本研究認為經營多種金融業務的金融控股公司應以

    綜效為最重要的經營績效。Tanriverdi & Venkatraman (2005) 研究顯示,依據

    RBV 觀點與經濟理論互補觀點,綜效來源是知識的相關性與互補性。而其研

    究以 ROA、ROE 及 Tobin’s Q 為綜效之操作變數。

    研究假說發展

    本研究基於 Scherer & Ross (1990) 及陳正倉等人 (2003) 的架構,將 SCP 分

    為基本條件、市場結構、廠商行為與績效四大部分。由於 GDP 為重要的基

    本條件,會直接影響市場結構,GDP 提高代表國民所得提高,經濟活動就會

    比較活絡,有助金融機構營運。而 GDP 下降時,公司資金短缺,銀行易發

    生呆帳,金融機構經營艱困。此時,易發生併購案。金控因為水平與垂直的

    併構,市占率會集中於幾家大金控。一旦景氣復甦,金融機構相對容易經營,

    故合併案會減少,所以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就會相對縮小。同時景氣復甦金

    控所擁有的資產回大幅增資,故所建立的進入障礙越高,也越能用以威嚇、

    阻礙潛在競爭者進入。基於上述,推論如下假說。

    H1a : GDP對金控公司市場占有率產生負向影響。

    H1b : GDP對金控公司所建立之進入障礙會產生正向影響。

    H1c : GDP對金控公司多角化會產生負向影響。

    金控透過併購將市場經營不善的金融機構合併貣來,金控的市占率會集中於

    幾家大金控。造成大者恆大的趨勢,只是合併多家不同文化的公司,經營不

    見得會有效率。也不見得有助經濟的發展。金控公司面臨規模經濟與範疇經

    濟頇的大幅增加會造成整合不易,增加的經營管上的困難,進而可能降低金

    控獲利能力,金控公司一旦獲利不佳而緊縮銀根,會增加公司企業資金取得

    的成本,進而影響 GDP。然而景氣復甦金控所擁有的資產回大幅增,進入障

    礙提高,能有效阻礙潛在競爭者進入,產生超額利潤,故進入障礙越高之金

    控公司能有效提升金融商的銷售,及對企業廠商進行融資。

    H2a: 金控公司市場占有率對GDP產生負向影響。

    H2b: 金控公司進入障礙對GDP產生正向影響。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3

    H2c: 金控公司多角化對GDP產生負向影響。

    金控併購新的金融機構後,市佔率的增加可以造成規模經濟。市佔率較大的

    廠商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而言,能獲得成本優勢,導致較高的利潤率。因併

    購策略而擴大市占率,產生大者恆大的趨勢。市占率越大的金控才能擁有利

    基,對其他的金融機構進行併購。金控初期,實施多角化策略時,進行生產

    或服務的多樣化,與其他不同的金融單位橫向聯合,突破單一產品發展規模

    的限制,擴大企業的經濟效益,使得企業能在組織形式上進行創新,突破原

    本企業發展的空間格局,達到範疇經濟的效果 (Villalonga, 2004),但是卻因

    為整併範圍過大造成整合不易,可能會降低其併購的能力。

    金控所建立的進入障礙越高越能威嚇、阻礙潛在競爭者進入。此種競爭優勢

    使得其他競爭者很難與其競爭。因此,越大的金控產生的進入障礙與移動障

    礙也越高。但是台灣的金控成立至今約只有 10 年時間,合併這些大金控整

    合不易,對繼續併購的機會並不高。根據上述討論,提出以下假說。

    H3a: 金控公司市場占有率對併購產生正向影響。

    H3b: 金控公司多角化對併購產生負向影響。

    H3c: 金控公司進入障礙會對併購產生負向影響。

    金控併購新的金融機構可以造成規模經濟,擁有成本的優勢下,大者恆大的

    趨勢,併購能夠促進金控公司的市占率。金控透過併購,突破原本企業發展

    的空間格局,達到範疇經濟的效果,顯然併購可增加金控的多角化。金控不

    斷的併購會提高進入障礙,阻礙潛在競爭者進入。但是目前台灣金控有 15

    家,金融機構還有很多尚未加入金控,主要原因是合併的因素複雜。一旦金

    控合併其它金融機構,必頇使用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去整合不同企業文化與

    調整管理模式,故會影響資產的週轉與未來合併的進行。根據上述討論,提

    出以下假說。

    H4a: 併購對金控公司市場占有率產生正向影響。

    H4b: 併購對金控公司多角化產生正向影響。

    H4c: 併購對金控公司進入障礙會產生負向影響。

    金控利用併購增加新資源來強化產業結構,進而造成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同時利用多角化行為造成範疇經濟的效果 (Economies of scope)。因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4

    此,併購是金控增加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最有效率的廠商行為,併購越大的

    金控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而言,能獲得成本優勢,導致較高的利潤率,因此

    使得併購會影響績效。而績效越優良的金控越有能力再去併購其他金融機

    構。根據上述討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說。

    H5a: 併購對金控公司績效產生正向影響。

    H6a: 金控公司績效對併購產生正向影響。

    績效優良的金控,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而言,能獲得成本優勢,擁有較高的

    利潤率,因此會進一步增加市占率。同時,各金控藉由併購其他的金融機構

    來提高進入障礙,或是因為景氣復甦,其持有的資產增值而提高資產規模進

    而提高障礙,以防新進入者。但是台灣的金控主要是由併購造成的進入障

    礙,績效越好的金控專心營運,沒有動機提出相對誘人的併購條件,反而會

    降低併購案的機會,進而影響其進入障礙。擁有較高的利潤率的金控,利用

    交叉銷售的效益與共同行銷,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及市場力量 (Market power)

    來提高財務績效,達成業務多角化的目標。根據上述討論,本研究提出以下

    假說。

    H7a: 金控公司績效對市占率產生正向影響。

    H7b: 金控公司績效對進入障礙產生負向影響。

    H7c: 金控公司績效對多角化產生正向影響。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5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台灣金控產業為主,研究對象是上市上櫃的 14 家公司。資料取自

    於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 (TEJ) 及各公司財報與公開資訊觀測站。採用 Stata

    10.0 軟體,利用 Panel Data 進行迴歸模型,由於資料型態為年資料,某些上

    櫃公司只有提供年報及半年報,財報資料會有所缺漏,因此去除這些遺漏數

    值的公司,故本研究資料屬於『不平衡之型態』(Unbalanced) 資料,研究期

    間為 2002 年至 2010 年,共計 9 年。

    研究變數說明

    GDP 國民生產毛額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

    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 (物品和勞務) 的市場價值。它

    常常被看成顯示一個國家 (地區) 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

    市佔率

    本研究以市場佔有率為市場結構變數之一 (Shepherd, 1972; Demsetz, 1973;

    Gale & Branch, 1982; Ravenscraft, 1983),其計算方式為該年度個別金控公司

    之營收淨額占該年度所有金控公司的營收淨額。

    多角化

    多角化程度有不同的衡量方式,其中 Herfindahl index 較能精確衡量公司的多

    角化程度 (Jacquemin & Berry, 1979)。Berry (1974) 利用加權平均的方式,先

    衡量屬於 SIC Code 的個別產品,就其佔企業總營收淨額的比重求出一個 Pi

    值,再以公式計算出企業多角化程度。一方面考量了產品個數,同時又計算

    了產品比重,其值愈高表示國際多角化程度愈高。其公式如下:

    n

    i

    ipHerf1

    21

    Pi:以SIC Code歸類的第i項事業營收淨額佔總營收淨額的比率。

    n:事業數目。

    http://wiki.mbalib.com/zh-tw/%E7%94%9F%E4%BA%A7%E8%A6%81%E7%B4%A0http://wiki.mbalib.com/zh-tw/%E6%9C%80%E7%BB%88%E4%BA%A7%E5%93%81http://wiki.mbalib.com/zh-tw/%E5%B8%82%E5%9C%BA%E4%BB%B7%E5%80%BC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6

    進入障礙

    各金控藉由併購其他金融機構,於金控產業提高進入障礙,以防新進入者,

    而於金融業內各金控建立進入障礙,以防其它金融策略群組進入。McGee &

    Thomas (1986) 將廠商規模視為移動障礙的來源之一。而廠商的規模又可以

    資產總額作為變數 (Kumar, 1985)。因此本研究以資產總額視為金控產業間

    的進入障礙。

    併購

    投入併購其他金融機構會馬上提高市場佔有率,進而增加營收成長率與經營

    績效。投資密集度對於廠商經營績效有顯著正相關 (林亭汝,2008)。本研究

    以投資密集度為金控的行為變數,其計算方式為各金控之固定資產除以總資

    產。

    績效

    Tanriverdi & Venkatraman (2005) 研究顯示,依據 RBV 觀點與經濟理論互補

    觀點,綜效來源是知識的相關性與互補性。而其研究以 ROA、ROE 及 Tobin’s

    Q 為綜效之操作變數。Wernerfelt & Montgomery (1988) 認為會計報酬無法考

    量到系統的風險、稅法、研發和廣告的會計慣例等影響,導致產業效果的估

    計產生偏誤,因此以 Tobin’s Q 作為公司營運績效衡量的指標。故本研究以

    Tobin’s Q 作為衡量金控綜效的評估指標,由於 Tobin’s Q 的公式為市場價值

    除以資產重置,由於資產重置資料取得不易,本研就採用Chung & Pruitt (1994)

    所提出的近似 Tobin’s Q。該研究顯示其近似度有 96.6%。公式為流通在外普

    通股股數 X 普通股股價+流通在外特別股股數 X 特別股股價+流動資產-流動

    負債+長期負債) / 總資產的帳面價值。

    統計方法

    本研究探討台灣金控產業在 2002~2010 年間,其產業結構、廠商行為影響廠

    商績效之關係。本研究採用包含橫斷面與時間序列資料的縱橫資料 (panel

    data) 進行分析。Panel Data 是用來描述一個總體中給定之樣本在一段時間的

    情況,並對樣本中每一個樣本單位都進行多重觀察,乃包含了時間序列 (time

    series data) 與橫斷面資料 (cross section data) 兩種資料之形式,不但擁有時

    間序列資料的動態性且兼顧了橫斷面能表達不同現象,Mundlak (1978) 最早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7

    將 Panel Data 概念引入經濟計量中,認為 Panel Data 提供了更多樣本數和較

    大自由度以增加計量模型變異量的效率外,尚有其他幾項優點:(1)Panel Data

    相對於橫斷面資料而言,較易控制個體的異質性;(2)Panel Data 提供更多訊

    息,減少變數間的共線性問題;(3)能衡量時序或橫斷面模型所無法單獨檢定

    的效果;(4)可減少經由個體或加總所產生的偏誤;(5)可建立與檢定較時序或

    橫斷面資料較為複雜的行為模式 (Baltagi, 2001)。Panel Data 迴歸模式之截距

    項會因為忽略分析單位的不同與否,造成應變數有不同的影響,所以依據資

    料截距項的特性,有二種不同的 Panel Data 模型:(1)假設截距項依分析單位

    不同而異,但並不隨著時間不同而改變,此模型稱之為固定效果模型 (fixed

    effect model);(2)假設截距項會因不同的分析單位與不同的時間而改變,此

    模型稱之為隨機效果模型 (random effect model)(黃台心,2005)。至於要採用

    何種模型,則要根據下列檢定之結果選擇適合的模型。

    固定效果模型

    採用固定效果模型分析時,會加入虛擬變數 (dummy variable) 以衡量每個分

    析單位的差異,並且縮小模型的共變異數。其模型可表示如下:

    it

    K

    k

    kitk

    N

    n

    ntiit XDY

    11

    其中,αi 隨分析單位不同而改變,但不隨時間變化,i=1,2,…, N,Dnt 為固定

    截距項,以虛擬變數表示每個分析單位有不同的結構;βk 為迴歸式之係數,

    K=1,2…, K;Xitk 為第 i 個樣本在第 t 期第 k 個解釋變數的值,t=1,2,…,T。

    隨機效果模型

    隨機模型同時考量了時間序列與橫斷面的資料,與固定效果模型的差別在於

    此模型強調資料的整體關係,而非個別分析單位的差異。其模型知函數型態

    如下:

    it

    K

    k

    kitk

    K

    k

    iitkitkiit XXY

    11

    )(

    其中,αi 為截距項,以隨機變數表示每個分析單位有不同的結構,而 α 為 αi

    之期望值,μ 為截距項之誤差。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8

    固定效果與隨機效果之選擇

    在固定效果或隨機效果模型的選擇上,Mundlak (1978) 認為,若隨機效果模

    型的截距項與解釋變數間具有相關性,則會產生偏誤,此時應使用固定效果

    模型;若截距項的誤差項與解釋變數無關,則使用隨機效果模型。Hausman

    (1978) 提出一檢定方法,可用以判斷應選擇固定或是隨機模型,敘述如下:

    H0:E(μ,Xitk)=0 H1:E(μ,Xitk)≠0

    其計算方式如下:

    )(~)()]()()[( 21 kBbBVarbVarBb

    其中,

    b 為固定效果模式下之估計值;

    B 為隨機效果模型下之估計值。若檢

    定結果不拒絕 H0,則採隨機效果模式;若拒絕 H0,則採用固定效果模式。

    在應用 Panel Data 迴歸模型前,如同統計分析方法所述,頇利用 Hausman 檢

    定針對截距項不同假設做檢定,以找出合適之估計模式。由表 1 可知,

    Hausman 檢定結果,如果 P<0.05 或是 chi2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19

    實證結果分析

    相關係數

    Pearson 相關分析來評估變數之間是否相互影響,產生共線性 (Collinearity)

    的問題,從表 2 中可得知本研究變數間的相關係數均小於 0.75,表示變數間

    不存在著嚴重的高度相關 (Portney & Watkins, 2000)。

    表 2 相關係數分析表

    Share Entry Di Tobins’q Invest GDP

    Share 1

    Entry 0.5526 1

    Di -0.2731 -0.3912 1

    Tobins’q 0.5915 0.4836 -0.2731 1

    Invest -0.2034 -0.4957 -0.1088 0.0253 1

    GDP -0.0209 0.2654 -0.0947 -0.3544 -0.4475 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註: 市場佔有率 (Share);多角化指數 (Di);進入障礙 (Entry);投資密集度

    (Invest) 國民生產毛額 (GDP)。

    實證結果分析

    本研究實證結果如表 3 所示,GDP 對金控公司市場占有率產生負向影響,實

    證結果不顯著,H1a 不成立。GDP 對金控公司所建立之進入障礙會產生正向

    影響,H1b 成立。顯示金控所建立的進入障礙,隨著景氣復甦總資產增加而

    越明顯。另外,GDP 對金控公司多角化會產生負向影響,亦獲實證支持,

    H1c 成立。顯示一旦景氣復甦,合併案會減少,所以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就

    會相對縮小。

    金控公司市場占有率對 GDP 產生負向影響,H2a 成立。金控公司進入障礙對

    GDP 產生正向影響,H2b 成立。金控公司多角化對 GDP 產生負向影響,H2c

    不成立。金控公司透過併購及交叉銷售使金控的市占率集中於幾家大金控,

    造成大者恆大的趨勢。然而合併多家不同文化的公司,容易導致經營沒有效

    率,無助經濟的發展。金控因併購而擴大規模提高進入障礙,可讓金控公司

    充份利用合併後的總產資產創造利潤,同時可有效促進經濟發展。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20

    金控公司市場占有率對併購產生正向影響,H3a 成立,顯示金控市占率越高,

    越有利金控進行併購。金控併購新的金融機構後,市佔率的增加可以造成規

    模經濟,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而言,能獲得成本優勢,導致較高的利潤率。

    因併購策略而擴大市占率,產生大者恆大的趨勢。市占率越大的金控才能擁

    有利基對其他的金融機構進行併購。金控公司多角化對併購產生負向影響,

    實證結果不顯著,H3b 不成立。其可能原因為金控併購案,其合併主要因素

    可能是基於彼此股東間的利害關係,而非全然是市場因素。金控公司進入障

    礙會對併購產生負向影響,實證結果支持假設,H3c 成立,顯示進入障礙越

    高的金控,越沒有能力進行併購。其原因可能為台灣金控成立自今 10 年,

    併購為增加進入障礙的方法之一,然而併購後的整合不易,目前台灣金控的

    整合效果尚未呈現出來,所以進入障礙對併購產生負向影響。

    併購對金控公司市場占有率產生正向影響,其實證結果不顯著,H4a 不成立,

    其原因可能為台灣金控公司併購的原因複雜,不全然為市場機制。而日後還

    會產生金控相互併購的情形,就可能會對市場佔有率產生正向的影響。併購

    對金控公司多角化產生正向影響,其結果亦不顯著,H4b 不成立,其原因可

    能為台灣金控的合併案多為水平合併,增加其規模經濟,故在多角化的程度

    上是不夠的,所以併購對多角化並未產生正向影響。併購對金控公司進入障

    礙會產生負向影響,H4c 成立。顯示併購無法造成進入障礙,每家金控的組

    成成員相似,從事的業務也相同,並沒造成很大的差異性,併購的結果只是

    讓市場讓這幾家金控均分台灣的金控市場,無法藉由併購來提高進入障礙。

    併購對金控公司績效產生正向影響,H5a 成立。金控公司績效對併購產生正

    向影響,H6a 成立。兩項假設皆獲得本實證結果支持,併購是金控增加規模

    經濟與範疇經濟最有效率的廠商行為,併購越大的金控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

    而言,能獲得成本優勢,導致較高的利潤率,因此併購會影響績效。而績效

    越優良的金控越有能力再去併購其他金融機構。

    金控公司績效對市占率產生正向影響,其實證結果不顯著,H7a 不成立。原

    因可能為績效好的金控,並不一定需要擁有相對較大的市占率。金控公司績

    效對進入障礙產生負向影響,其實證結果獲得支持,H7b 成立。顯示績效好

    的金控公司進入障礙要低,也就是績效佳的金控會專心於跨售的經營,提升

    經營績效,而因合併提高進入障礙的金控,反而不易整合管理而降低績效,

    增加進入障礙。績效對多角化產生正向影響,其實證結支持,H7c 成立。顯

    示績效好的金控能夠利用多角化業務來整合行銷,在集團內創造效益。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21

    表 3 實證結果表

    變數 國民生產

    毛額(GDP)

    市占率

    (Share)

    進入障礙

    (Entry) 多角化(Di)

    併購

    (Invest)

    績效

    (Tobins’ Q)

    國民生產毛額 (GDP) -0.0002 0.2400*** -0.0694**

    市占率 (Share) -0.8407** 0.5457**

    進入障礙(Entry) 2.060*** -2.2142***

    多角化 (Di) -0.3661 -0.3022*

    併購 (Invest) -0.0090 -0.3346*** 0.0220 76.947***

    績效 (Tobins’ Q) 0.0196 -0.0325*** 0.2129*** 0.4245***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註:*p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22

    效好的金控,反而是進入障礙低,重點是能夠利用多角化業務,整合行銷在

    集團內創造效益。

    金控公司自 2001 年貣陸續合併組成中,在金控公司底下整合了銀行業,保

    險業與證券業及其它不同領域的金融行業。金控併購新的金融機構後市佔率

    的增加,可以造成規模經濟,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而言,能獲得成本優勢,

    導致較高的利潤率。因併購策略而擴大市占率,產生大者恆大的趨勢。增加

    整體 FHCs 的經營績效。

    金控時進行多角化策略時,擴大企業的經濟效益,使得企業能在組織形式上

    進行創新,突破原本企業發展的空間格局,達到範疇經濟的效果 (Villalonga,

    2004),但是卻因為整併範圍過大造成整合不易,無法造成較高的進入障礙,

    而績效好的金控,反而是進入障礙低,重點是能夠利用多角化業務,整合行

    銷在集團內創造效益。台灣金控目有 15 家,顯然家數還是太多,未來需要

    金控併金控,將進入障礙再提高,才能讓廠商超額利潤出現。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23

    參考文獻

    黃台心 (2005),〈計量經濟學〉,台北:雙葉。

    陳正倉、林惠玲、陳忠榮、莊春發 (2003),〈產業經濟學〉,台北:雙葉出版

    社。

    Armstrong, C. E., & Shimizu, K. (2007). A review of approaches to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ournal of Management, 33(6),

    959−986.

    Bain, J. S. (1956).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Their character and

    consequenc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ltagi, B. H. (2001).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anel data.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Barney, J.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Barney, J. B. & Griffin, R. W. (1992).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Strategy, structure, behavior.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Berry, C. H. (1974).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5(1), 196−204.

    Caves, R. E., & Porter, M. E. (1977). From entry barriers to mobility barriers:

    Conjectural decisions and contrived deterrence to new competi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1(2), 241−262.

    Chen, Y. M., & Lin, F. J. (2006).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ources of superior

    performance across textile and IT sectors in Taiwan.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18(3), 227−248.

    Chu, W., Chen, C. N., & Wang, C. H. (2008). The market share – profitability

    relationships in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The Service Industrial Journal, 28(6),

    813−826.

    Chung, K. H., & Pruitt, S. W. (1994). A simple approximation of Tobin’s q.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24

    Financial Management, 23(3), 70−74.

    Collis, D. J. (1991). A resource-based analysis of global competition: The case of

    the bearing industrial.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S1), 49−68.

    Crossland, C., & Hambrick, D. C. (2007). How national systems differ in their

    constraints on corporate executives: A study of CEO effects in three countr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8(8), 767−789.

    Demsetz, H. (1973). Industry structure, 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6(1), 1−9.

    Gale, B. T., & Branch, B. S. (1982). Concentration versus market share: Which

    determines performance and why does it matter? Antitrust Bulletin, 27, 83−106.

    Gallet, C. A. (1996). Mergers and market power in the US steel industry.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3(4), 221−223.

    Glueck, W. F. (1979). Business policy: Strategy 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Grant, R. M. (1991).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3(3),

    114–135.

    Hausman, J. A. (1978). Specification tests in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a, 46(6),

    1251−1271.

    Hofer, C. W. (1975). Toward a contingency theory of business strateg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8(4), 784−810.

    Hoopes, D. G., & Madsen, T. L. (2008). A capability-based view of competitive

    heterogeneity.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7(3), 393−426.

    Jacquemin, A. P., & Berry, C. H. (1979). Entropy measure of diversification and

    corporate growth.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 27(4), 359−369.

    Kaiser, R. B., Hogan, R., & Craig, S. B. (2008). Leadership and the fate of

    organiza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3(2), 96−110.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25

    Kumar, M. S. (1985). Growth, acquisition activity and firm size: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33(3), 327−338.

    Kunkel, S. W. (1991). The impact of strategy and industry structure o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Mackey, A. (2008). The effect of CEOs on firm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9(12), 1357−1367.

    Mann, H. M. (1966). Seller concentration, barriers to entry, and rates of return in

    thirty industries, 1950-1960.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48(3), 296−307.

    Martin, S. (1993). Advanced industrial economics: Lecturers’ manual.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Mason, E. S. (1939). Price and production policies of large-scale enterpris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9(1), 61−74.

    McGahan, A. M., & Porter, M. E. (1997). How much does industry matter, reall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Special Issue Supplement), 15−30.

    McGee, J., & Thomas, H. (1986). Strategic groups: Theory, research and

    taxonom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7(2), 141−160.

    Mundlak, Y. (1978). On the pooling of time series and cross-section data.

    Econometrica, 46(1), 69−85.

    Penrose, E. T. (1995).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3r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 E. (1991). Towards a dynamic theory of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Special Issue), 95−117.

    Portney, L. G., & Watkins, M. P. (2000). Foundations of clinical research: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26

    Applications to practice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Prahalad, C. K., & Hamel, G.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 79−91.

    Ravenscraft, D. J. (1983). Structure-profit relationship at the line of business and

    industry leve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5(1), 22−31.

    Robinson, K. C., & McDougall, P. P. (1998). The impact of alternative

    operationalizations of industry structural elements on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for entrepreneurial manufacturing ventur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11), 1079−1100.

    Rumelt, R. P. (1991). How much does industry matter?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3), 167−185.

    Santos, R. A. (1995). Dynamics of market structure, advertising and profitability:

    A VAR approach. Applied Economics, 27(7), 631−634.

    Scherer, F. M., & Ross, D. (1990).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3r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Schmalensee, R. (1985). Testing the differential efficiency hypothesis. Working

    papers 1628−8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hepherd, W. G. (1972). The elements of market struc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4(1), 25−37.

    Szymanski, D. M., Bharadwaj, S. G., & Varadarajan, P. R. (1993). An analysis of

    the market share-profitability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arketing, 57(3), 1−18.

    Tanriverdi, H., & Venkatraman, N. (2005). Knowledge relatedne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business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6(2),

    97−119.

    Villalonga, B. (2004). Does diversification cause the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Financial Management, 33(2), 5−27.

    Wernerfelt, B., & Montgomery, C. A. (1988). Tobin’s Q and the importance of

    http://ideas.repec.org/p/mit/sloanp/2096.htmlhttp://ideas.repec.org/s/mit/sloanp.htmlhttp://ideas.repec.org/s/mit/sloanp.html

  •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五卷‧第四期 27

    focus in firm perform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1), 246−250.

    Yannopoulos, G. N. (1983). The growth of transnational banking. In Mark

    Casson, M. (Ed.),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ondon, England:

    George Allen and Irwin.

    Zhao, H., & Luo, Y. (2002).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subsidiary performance in China's dynamic marke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42(1), 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