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勤岸 博士 廖玉蕙散文中的親情書寫 研究生:游玉雯 102年6月

廖玉蕙忬文中的親情書撫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3268/1/n...掌握,藉以評定廖玉蕙在親情散文書寫上的文學價值。 關鍵字:廖玉蕙、現代散文、女性散文、親情書寫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勤岸 博士

    廖玉蕙散文中的親情書寫

    研究生:游玉雯 撰

    102年 6月

  • 誌 謝

    在尌讀國匇師的大學時光裡,師大,一直是我生活中的好鄰居。師大夜市裡,

    美味佳餚滿足了一到夜裡尌覺得空虛的胃;巷弄裡的出租店中,浪漫小說陪伴我

    編織了許多綺麗的夢;金興發百貨,便宜的生活用品專賣店,成為我最愛的資源

    補給站……尌這樣,公車載著我在國匇師與師大之間來來回回,緣分也在不時的

    擦肩而過中悄悄滋長。

    2010年,我正式成為了師大台文所的研究生,師大對我來說,終於不再只

    是公車路線上的駐眼點,而是我求學生涯的停靠站。奮鬥三年,終於能夠從師大

    畢業,上帝不只成尌了這段美好的緣分,更派遣了許多天使,一直給予我溫暖的

    支持與幫助。

    感謝指導教授勤岸老師,一路上對我的提攜照顧與費心指導,仔細地幫我看

    論文,讓我的論文更加充實、更具學術價值。感謝研究所授課的老師們,俊雅老

    師使我對文學充滿興趣,龍廷老師教會我鎖定論文方向,淑慧老師的鼓勵讓我對

    自己充滿信心。還要感謝義芝老師和昆樺老師,百忙之中撥冗指導我的論文,給

    予我許多中肯的建議。

    感謝學校的夥伴,謝謝麗玲主任和琇敏在我專心寫論文期間,給我全力的支

    揰,讓我沒有後顧之憂;謝謝登祿常常提醒我要一鼓作氣的完成論文,也要謝謝

    妍眉不時的送我養生補品,讓我頭好壯壯繼續衝刺。

    感謝師大台文所的同學們,丞諺、怡礽、瑞隆和寶玲豐富了我的求學時光,

    在我全力衝刺論文時幫我加油打氣,丞諺和寶玲更是情義相挺的陪伴我勇闖最後

    一關。能夠認識大家,是我攻讀研究所的日子中,最甜美的收穫。

    感謝親愛的好姊妹們,沛怡為我細心烹煮了一碗又一碗的心靈雞湯;佳純為

    我特調了一杯又一杯的溫情咖啡;雅芬為我準備了一包又一包的天天開心果;阿

    豹為我特製了一顆又一顆的韓劇提神丸;亮媽和琇惠為我供應了一根又一根的寶

    寶甜心糖;睡魔陪我享用了一客又一客的美味大餐。謝謝親愛的姊妹們,讓我嚐

    到了最溫暖的幸福滋味。

    感謝最愛我的家人,謝謝爮爮和弟弟為了我天天吃外食,讓我可以專心準備

    論文。謝謝最關心我的兩位姑姑,像媽媽一樣給予我許多關心和疼愛,讓我感到

    非常幸福。最後,我要感謝求學路上總是給予我全力支持的阿公和阿媽,我能順

    利完成這本論文,那都是因為他們給了我源源不絕的愛,讓我擁有滿滿的力量。

    謹將此論文獻給我最想念的阿公─游福順先生,以及在病榻上還是不忘提醒我記

    得報考博士班的可愛阿媽─林柑女士。

    游玉雯 謹誌

    102.7.4

  • I

    中文摘要

    臺灣現代散文的發展在這半世紀以來,女性作家人才輩出,作品可謂是質量

    俱佳,開創出女性散文的新局面。其中廖玉蕙的散文或寫親情、或論教育、或議

    時事,題材可說十分豐富多元。廖玉蕙本著溫柔敦厚的心,以詼諧幽默的筆調,

    敏銳感性的書寫世事,讓其作品散發出一種深遠、真摯的情味。

    細看廖玉蕙所有散文作品,「親情書寫」可說是貫串所有題材的核心主題,

    她以親情為出發點,將其書寫視角拓展至教育議題、社會時事,在作品中詮釋人

    生深刻的意義。本論文取材自廖玉蕙 1986 年起至 2012 年出版的散文作品,以親

    情書寫內容為研究對象,透過文本及文獻分析,探討廖玉蕙的創作歷程及親情書

    寫散文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識,了解其寫作主題淵源及發展。其次,探究廖玉蕙

    作品中親情書寫的內容,分析她想傳達的信念及意涵;析論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

    的藝術表現技巧,分析其敘事手法、表現方式以及文字運用。期望透過全面性的

    詮釋與研究之後,能對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的意義與特色,有更深入、更完整的

    掌握,藉以評定廖玉蕙在親情散文書寫上的文學價值。

    關鍵字:廖玉蕙、現代散文、女性散文、親情書寫

  • II

    English Abstract

    Female writers stand out in Taiwanese prose circles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The

    excellent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ir prose stands remarkably in Taiwan female

    prose. Yu-Hui Liao's prose has diverse and rich topics ranging from parent affections,

    education, to current issues. With her tendered-heart, humorous tone, sensitive and

    sensible writing types, Yu-Hui Liao's prose are proud and genuine.

    "Parental affection" is the major theme in all Yu-Hui Liao's prose. She starts with

    parental affection and extends it to educational issues and social events.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life can be revealed in Yu-Hui Liao's pros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Yu-Hui Liao's prose written between 1986 and 2012, particuarly on parent affection.

    The text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are used to discuss Yu-Hui Liao's prose writing

    proces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reative consciousnes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theme. Next, the content of Yu-Hui Liao's prose on

    parent affection i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elief and

    meanings that she has tried to convey in the prose. Yu-Hui Liao's artistic writing skills

    on parental affection is analyzed in terms of her narration, expressive representations,

    and word usage. Through the complete analysis,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t is hoped

    that there will be a deeper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s and

  • III

    purposes behind Yu-Hui Liao's parental affection in her prose. Finally the literature

    value of Yu-Hui Liao's prose on parental affection can be evaluated.

    Key words: Yu-Hui Liao, modern prose, female prose, parental affection

  • 目 錄

    目 錄 ..........................................................................................................................IV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 4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 12

    第二章 廖玉蕙親情散文的創作背景與意識 ........................................................... 15

    第一節 廖玉蕙的文學觀 ................................................................................... 15

    壹、 文學本質─真誠的情感 ................................................................... 16

    貳、 文學創作論 ....................................................................................... 18

    參、 文學理念─對世間的深情期待 ....................................................... 22

    第二節 廖玉蕙的創作歷程 ............................................................................... 24

    壹、 與文學纏綿繾綣─治療孤寂 ........................................................... 25

    貳、 醞釀創作 ........................................................................................... 26

    參、 發高燒的興趣─開始創作 ............................................................... 27

    肆、 結婚生子─發現親情至寶 ............................................................... 28

    伍、 在雲端相逢─臉書筆耕 ................................................................... 30

    第三節 廖玉蕙親情散文的外在創作背景 ....................................................... 31

    壹、 文學時代背景:女性散文書寫的崛起 ........................................... 32

    貳、 親情主題為散文寫作重要題材 ....................................................... 35

    參、 成長背景:書寫親情散文的搖籃 ................................................... 35

    第四節 廖玉蕙親情散文的內在創作意識 ....................................................... 38

    壹、 回溯與救贖的心靈歷程 ................................................................... 38

    貳、 為親子教育發聲 ............................................................................... 40

    參、 對老人照護的關照 ........................................................................... 42

    第三章 廖玉蕙親情散文的人物形象 ....................................................................... 47

    第一節 父親形象描寫 ....................................................................................... 47

    壹、 個性耿直率真 ................................................................................... 49

    貳、 用心經營生活 ................................................................................... 51

    參、 工作認真敬業 ................................................................................... 53

    第二節 母親形象描寫 ....................................................................................... 55

    壹、 個性剛烈嚴明 ................................................................................... 55

    貳、 賢慧的美德 ....................................................................................... 57

    參、 熱愛閱讀,求知慾強 ....................................................................... 65

  • V

    第三節 丈夫形象描寫 ....................................................................................... 66

    壹、 理性務實 ........................................................................................... 67

    貳、 重視家庭 ........................................................................................... 70

    參、 待人處事具有愛心 ........................................................................... 72

    第四節 兒女形象描寫 ....................................................................................... 74

    壹、 兒子形象:多才多藝的理性男孩 ................................................... 74

    貳、 女兒形象:懂事體貼的感性女孩 ................................................... 78

    第四章 廖玉蕙親情散文的情感內涵 ....................................................................... 85

    第一節 深刻雋永的父女情誼 ........................................................................... 85

    壹、 亦父亦友的愛 ................................................................................... 86

    貳、 愛的約定─父親病中的祝福 ........................................................... 89

    參、 遺憾的愛 ........................................................................................... 92

    第二節 濃烈感人的母女之情 ........................................................................... 95

    壹、 母親樸拙的愛 ................................................................................... 96

    貳、 嚴母的眼淚 ....................................................................................... 97

    參、 痛疾相救的母女之情 ..................................................................... 100

    肆、 母親是心中永遠的驕傲 ................................................................. 104

    第三節 溫暖包容的夫妻之情 ......................................................................... 107

    壹、 相互包容 ......................................................................................... 108

    貳、 營造情趣 ......................................................................................... 110

    參、 用心相待 ......................................................................................... 112

    第四節 溫馨動人的親子之情 ......................................................................... 114

    壹、 示愛也示弱的親子關係 ................................................................. 115

    貳、 陪伴孩子一起找羅馬 ..................................................................... 118

    第五章 廖玉蕙親情散文的表現手法 ..................................................................... 125

    第一節 文字辭采的經營 ................................................................................. 125

    壹、 譬喻 ................................................................................................. 126

    貳、 誇飾 ................................................................................................. 129

    參、 映襯 ................................................................................................. 131

    第二節 人物語言的表現 ................................................................................. 132

    壹、 以對話呈現人物性格 ..................................................................... 132

    貳、 廖玉蕙對親人的內心獨白 ............................................................. 139

    第三節 台語的融入 ......................................................................................... 141

    第四節 戲劇特質的呈現 ................................................................................. 145

    壹、 切換場景讓畫面更豐富 ................................................................. 145

    貳、 人物對白充滿戲劇性 ..................................................................... 147

    參、 衝突與轉折讓戲劇性更突出 ......................................................... 148

    第六章 結 論 ......................................................................................................... 151

  • VI

    第一節 論文主要內容總結 ............................................................................. 151

    第二節 廖玉蕙親情散文的價值 ..................................................................... 153

    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 157

    一、研究文本 ................................................................................................... 157

    二、引用書目及文獻 ....................................................................................... 158

  • 1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現代文學四大文類之中,散文、小說、詩以及戲劇都是以散文文字書寫而

    成,由於結構及形式有所不同,才各自形成擁有嚴密系統的文類。比起其他三種

    文類,散文擁有不拘一格、自由開放的特性,可以融入詩的特色,可以使用小說

    的形式,讓散文作家在主題、表現手法和技巧上,更能表現深度及廣度。再者,

    在文學情感的表達上,作家或記生活,或論時事,或寫心情,不需透過虛擬的人

    物情節,可以直接抒情言志,讓讀者在閱讀時除了可以看出作者情感的流露,亦

    可投射自身的心情,在散文中找到自身經驗的共鳴與釋放情感的空間。因此研究

    者認為散文是最能直接感染世情的文類,亦是最可親的文類,進而興起了研究的

    念頭。而臺灣散文在上述特色之下的發展與變化,更是值得注意。顏崑陽(2009:

    50-56)就曾指出中生代散文作家的作品,多數描寫主觀的「內在經驗」以及無特

    定時代性的「恆常價值」;而新生代作家則偏向「外在經驗」的敘述以及「當代

    價值」的呈現,因此開啟了 21 世紀文學的新視窗。這樣的改變不僅豐富了散文

    的主題內涵,更彰顯了散文作品值得深究的學術價值。1

    臺灣散文自 1950 年代以來,造就不少出色的女性作家,一代接著一代,激

    盪出豐富多元的主題意涵。陳芳明(2006:11-28)曾提到:50 年代的女作家著重親

    情、友情等人生情感,表現出「母性」2特色;60 年代的女性作家則是將母性特

    質轉化為女性特質,偏重時事與現實,追求女性自我的呈現;70 年代因受到鄉

    土文學論戰、女性主義崛起以及解嚴後多元架構的影響,使作品風格由狹而廣,

    1 顏崑陽。〈21 世紀台灣現代散文首途的景象〉,《文訊》,280 期(2009):50-56。

    2 陳芳明認為五零年代男性的家國之思,往往帶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至於女性散文不乏懷鄉主

    題,但大體而言,作品較專注於生活描寫,一方面負載著中國大陸的生活經驗,一方面又必須

    面對臺灣陌生環境,然而無論時空如何轉換,她們的「母性」角色始終未變。詳見陳芳明。〈在

    母性與女性之間:五零年代以降臺灣女性散文的流變〉,《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 選文篇上

    ─序》,(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6),11-28。

  • 2

    論及鄉土、民族認同、現實主義以及性別意識,兼具理性與感性;80 年代則承

    繼 70 年代多變的主題,散文發展逐漸不再重視小說與散文之間的區隔,跨越文

    類界限,主題也更繁複,讓想像穿梭在記實之間,開創女性散文的新局面。3

    在風格多變的 80 年代女性散文作品中,觀察細膩、善於寫情的廖玉蕙堪稱

    代表性作家之一。但她的散文作品並不走 80 年代詭奇多變的風格,而是在親情、

    世事兩個方面,大幅拓展書寫視角,走向洞悉世事的路線。她曾自言「因為起步

    較晚,早過了傷春悲秋的年歲,對哀感頑豔的題材不再流連,工巧濃麗的文字也

    非我所長」4,文章端求「老實穩當」為主。因此她的散文或寫親情、或論教育、

    或議時事,皆本著溫柔敦厚的心,以詼諧幽默的筆調,敏銳感性的書寫世事,讓

    其作品不但親和力十足,也塑造出既溫柔又風趣的自我風格,散發出一種深遠、

    真摯的情味,誠如陳義芝(2002)所說的:「她以憨、癡對抗人世的假面浮淺,不惜

    將尷尬的幕後景象搬到臺前,讓人看到翩翩彩翼起舞的歡愉,也看蝴蝶倉皇換裝

    之際的痛。越是識得人生滋味者,越能體會廖玉蕙以人生情淚換取讀者一粲的用

    心。」5這樣的散文風格深深吸引了研究者,令研究者想一探究竟。

    在學者對於廖玉蕙散文作品的相關評論中,張瑞芬(2006:282)曾評論廖玉蕙

    的散文有如一齣「人生的荒謬劇場」6,她指出廖玉蕙的散文穿越兒女、教師、

    母親各種身分,展現出時而溫厚,時而諷喻的諸多表象,因此評論廖玉蕙散文時,

    真正要把握的應該是戲劇的衝突感和人生的荒謬本質。張瑞芬認為廖玉蕙和許俊

    雅(2005:465)所言的溫柔高貴7,事實上是不同調的。相同的散文作品,兩位學

    者的評論卻截然不同。到底她的散文作品如何帶給讀者親臨實境的劇場感受,上

    3 陳芳明。〈在母性與女性之間:五零年代以降臺灣女性散文的流變〉,《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

    選文篇─序》,(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6),11-28。 4 廖玉蕙。〈一往情深-代序〉,《不信溫柔喚不回》,(台北市:九歌出版社,1994),2。

    5 陳義芝。〈推薦廖玉蕙〉,收錄於《廖玉蕙精選集》,廖玉蕙著,陳義芝主編,(台北市:九歌出

    版社,2002),無頁碼。 6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6),282。

    7 許俊雅評論《廖玉蕙精選集》(廖玉蕙,2002)時曾說廖玉蕙寫作時乃是以女兒之心面對父母、

    以教師之心面對孩子、以作家之心面對社會,呈現出「高貴而溫柔的心靈圖像」。詳見許俊雅。

    〈高貴而溫柔的心靈圖像-談《廖玉蕙精選集》〉,《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市:渤海

    堂文化公司,2005),465。

  • 3

    演人生如戲的主題?此外,又是如何呈現許俊雅所言的「高貴而溫柔的心靈圖像」?

    這令研究者對廖玉蕙更加好奇,也是研究者想研究廖玉蕙散文的原因之一。

    細細閱讀廖玉蕙所有的散文作品,可以發現「親情書寫」的內容非常豐富。

    在廖玉蕙二十二本散文創作集中,僅有《像我這樣的老師》一書,因為是以「教

    育」為專題書寫的散文集,沒有收錄與「親情」相關的散文篇目。其餘二十一部

    作品中,皆可讀到「親情書寫」的動人之作。由此可知,「親情」可說是貫串廖

    玉蕙所有題材的核心主題。「親情」是與生俱來的、雖然平凡卻又相當珍貴的情

    感;「親情」應是即使歷經時代變換,仍恆久不變的。然而,在現今這個工商業

    發達、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中,因為豐富多元的社交活動、複雜的人際關係、再

    加上日益開放的思想觀念,讓每個人的家庭觀在不知不覺中漸漸改變,父母與孩

    子對於家的定義和認知,和傳統觀念的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家庭問題逐漸

    浮上檯面,這在在都顯現了家庭功能的式微。而廖玉蕙擅長以親情為出發點,將

    其書寫視角拓展至教育議題、社會時事,藉此詮釋人生的深刻意義。探究其「親

    情書寫」散文,除了彰顯其文學價值之外,也能讓大家重新發現家庭的美好與親

    情的可貴。

    綜合以上,研究者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學術議題值得重視:

    一、廖玉蕙的親情書寫的實質內涵問題:描寫哪些人物?這些人物帶給她的生

    命體驗如何影響她的創作?

    二、親情書寫是女性散文著重的主題內涵之一,廖玉蕙的親情書寫承繼了上一代

    作家的哪些風格,又如何展現自己的特色,走出不同的路?

    三、廖玉蕙的親情書寫在其散文作品中,擁有怎樣的定位與價值,如何能再拓展?

    針對以上三項學術上可以再探討的議題,研究者將廖玉蕙散文作品中有關親

    情書寫的部分作為研究對象,希望在前人有關廖玉蕙散文研究的基礎上,鎖定她

    的「親情書寫」散文,進行更深入的探究與分析,以發現前述議題在散文研究上

    所具有的意義與價值。

  •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本論文擬以廖玉蕙自 1986 年起至 2012 年出版的散文創作文本中與「親情」

    相關的篇章為研究對象,藉由這些廖玉蕙散文中以「親情書寫」為題材的文章進

    行分析與探究,期望能夠深入的了解廖玉蕙的親情書寫散文在其散文作品中的定

    位與價值。以下即針對本論文的議題範圍,研究可能獲得的成果,以及研究成果

    可能存在的學術意義與價值,進行分析和說明。

    首先說明本論文涉及的議題範圍。成長背景跟作家的創作息息相關,親情書

    寫的靈感絕大部分是源自於家庭,因此廖玉蕙的生長背景對她個人及其創作歷程

    的影響,是本論文首要探討的議題。廖玉蕙的親情書寫散文主要是在描寫哪些人

    物,這些人物在她的生命中,帶給她怎樣的情感體驗,是本論文要深入探究的第

    二個議題。最後則是分析評定廖玉蕙的親情書寫散文的特色,以及親情書寫散文

    在其散文作品中,擁有怎樣的定位與價值?

    在此議題範圍之下,本論文預計要達成的研究目的有四:

    一、分析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二、探究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的情感內涵。

    三、析論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的表現手法。

    四、探討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的特色與文學價值。

    本論文所涉及的議題範圍在深入的探究與釐清之後,可對廖玉蕙所關注的親

    情議題有所了解,並對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的主題意涵與表現手法,探究出較為

    清晰的面貌。透過這些議題的研究,亦可爬梳出廖玉蕙在親情題材上的創作特色,

    評定其親情書寫散文的定位與價值。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目前與廖玉蕙相關的研究文獻資料有學位論文、期刊論文以及報紙文章三類,

  • 5

    為了統整文獻,以利分析,研究者擬將所有的文獻資料畫分成四個面向,再針對

    直接相關以及比較重要的文獻資料進行回顧與探討,分述如下:

    一、與廖玉蕙相關之學位論文

    近年來以廖玉蕙散文為研究主題的學位論文計有林明泉《廖玉蕙散文研究》,

    (臺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8)、江育慈

    《廖玉蕙及其散文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葉嬿婷《廖玉蕙散文主題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

    士論文,2008)三本。

    這三本論文都是以廖玉蕙的散文作品為研究主題,因此基本架構大致相同。

    三位研究者皆先介紹廖玉蕙的生平經歷,分析其創作歷程,緊接著再探究廖玉蕙

    散文作品的主題內涵,分析其散文作品的藝術表現,最後歸納總結其文學價值。

    閱讀完這三本論文,研究者認為在「散文主題」以及「創作背景分析」方面,最

    能看出明顯的不同:

    在散文主題方面,由於葉嬿婷所撰寫的論文主題為《廖玉蕙散文主題研究》,

    因此題目特別著重在散文主題,在論文中作者是將廖玉蕙的散文主題內涵分成

    「家庭倫理」、「社會關懷」和「生命本質」,以獨立的三個章節來分析討論。相

    較於其他兩本學位論文皆只用一個章節討論廖玉蕙的散文主題,葉嬿婷對於廖玉

    蕙的散文主題做了較深入的探究,可以提供研究者的助益較多。

    而在廖玉蕙的創作背景分析上,林明泉(2008)將廖玉蕙的創作歷程分成四個

    時期來探討,並指出其各階段的創作特色;江育慈(2008)除了將其創作分期論述

    之外,也分析了廖玉蕙的散文創作觀;而葉嬿婷(2008)則是從創作背景及創作歷

    程上爬梳出廖玉蕙的創作理念。三人的論述方式和重點雖各有不同,但研究者可

    藉此加深加廣,以期釐清廖玉蕙親情散文的外在創作背景以及內在創作意識。

    二、與廖玉蕙生平與創作背景相關的文獻

    研究者蒐羅的文獻資料之中,與廖玉蕙個人生活和寫作相關的期刊論文和報

  • 6

    紙文章為數不少,這些都是研究者探究其創作背景及散文觀重要的輔助資料。由

    於內容多有重疊,故研究者在閱讀完畢之後,先就與本論文主題直接相關的四篇

    期刊論文及二篇報紙文章進行回顧與探討。

    (一)期刊論文方面

    1.蔡綺芬(1998)〈用文學之筆紀錄生活〉8

    本篇內容談到廖玉蕙在小說迷媽媽的耳濡目染之下,從小就愛看小說,漸漸

    的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對文學產生一種莫名的情愫,大學時擔任校刊編輯,受

    到許多文人風采的薰陶,緊迫繁重的校稿書寫工作,更增添了廖玉蕙在文學道路

    上的歷練,開啟廖玉蕙藉著文學之筆寫下人世間深情真意的大門。

    2.快樂家庭編輯(1987)〈寫作生活:楊憲宏‧廖玉蕙對談〉9

    此篇聚焦在寫作的主題上,透過作家對談的方式,呈現作家的創作背景、如

    何擷取題材、對寫作技巧、創作靈感的看法以及分享讀書經驗,讓研究者對於廖

    玉蕙的創作背景以及為何選取親情書寫題材有更完整的了解。

    3.賴佳琦(2000)〈在被規劃的生活裡自得其樂─專訪廖玉蕙〉10

    文中寫到廖玉蕙自言是個對「人」非常感興趣的人,喜歡也善於觀察人情的

    廖玉蕙,對人充滿好奇,栩栩如生的人物,在她的作品中數量頗豐。這對研究者

    要研究親情書寫的人物形象甚有裨益。

    4.廖淑儀(2006)〈從文學中看見生活的繁花盛景〉11

    本篇為廖玉蕙與劉靜娟兩位作家的對談整理稿,記錄了廖玉蕙受到愛閱讀的

    母親以及國文老師劉克寬的影響,養成喜愛閱讀的習慣,開啟其進入文學殿堂的

    大門。最值得一提的是文中述及廖玉蕙「真心的寫作」之創作理念與「由生活中

    小小的感動出發」的題材選擇原則,可作為研究者在探究其親情散文時之重要參

    8 蔡綺芬。〈用文學之筆紀錄生活─廖玉蕙〉,《金石文化廣場出版情報》,125 期(1998):12-13。

    9 快樂家庭編輯。〈寫作生活:楊憲宏‧廖玉蕙對談〉,《快樂家庭》,162 期(1987):30-37。

    10 賴佳琦。〈在被規劃的生活裡自得其樂─專訪廖玉蕙〉,《文訊》,173 期(2000):95-98。

    11 廖淑儀。〈從文學中看見生活的繁花盛景〉,《明道文藝》,359 期(2006):104-115。

  • 7

    考。

    (二)報紙文章方面

    1.蔡全茂(1991)〈有所迷糊,有所不迷糊─吾妻廖玉蕙〉12

    本篇文章乃廖玉蕙的夫婿蔡全茂所寫,他在文中提到生性迷糊的廖玉蕙唯獨

    在教書和寫作這兩件事上一點也不糊塗,在寫作時,廖玉蕙有獨特的寫作習慣,

    一旦開始寫作,真可說是六親不認。此外,蔡全茂也提到廖玉蕙對於孩子的教育

    問題非常用心與重視,這一點也可作為研究者研究其親情散文之依據。綜觀此文,

    因為它是從與廖玉蕙最親密的丈夫之觀察角度書寫,因此更顯真實,值得參究。

    2.翟靜宜(1997)〈廖玉蕙學習偶像敬業精神〉13

    此文提到廖玉蕙學生時代迷過凌波,因而對戲劇開始著迷,埋下了日後走向

    戲劇研究與教學的種子。在寫作方面,廖玉蕙則是在高中老師劉克寬以及大學老

    師張曉風的帶領之下,體會寫作之美。本篇文章不僅讓研究者了解廖玉蕙的散文

    作品充滿戲劇張力的緣由,也寫出了其因何嚮往寫作,進而開始寫作的心路歷程。

    這是其他報紙文章較少提及的部分。

    以上這些與廖玉蕙生平及創作背景相關的專論,雖然大部分都是字數不多的

    專訪文獻,但這些文獻能夠讓研究者對廖玉蕙個人的生平或創作背景有初步的掌

    握及了解。未來研究者將以此為基石,繼續蒐集相關資料,並與作家進行深入訪

    談,在這方面進行更詳實的探究。

    三、與廖玉蕙散文相關的文獻

    文獻資料中與廖玉蕙的散文作品相關的評論頗豐,研究者將分成針對廖玉蕙

    單一散文作品以及整體散文風格兩部分來進行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12 蔡全茂。〈有所迷糊,有所不迷糊─吾妻廖玉蕙〉,《台灣新生報》,1991 年 9 月 16 日,第 14

    版。 13 翟靜宜。〈廖玉蕙學習偶像敬業精神〉,《民生報》,1997 年 6 月 6 日,第 32 版。

  • 8

    (一)單一散文作品方面

    1.《閒情》14

    李明駿(1986)曾針對廖玉蕙的首部散文大作發表過〈此事非等閒─評廖玉蕙著

    《閒情》〉15一文。文中提到廖玉蕙從自己的家庭、學生以及生活事件開始描寫,

    擴展到對社會事件的描寫,展現了一個現代女性透過文學來接近社會現實的新路

    徑,這與傳統的「閨秀文學」大不相同,「此事非等閒」之驚嘆於是產生。透過

    這篇文章,更加彰顯了廖玉蕙親情散文值得探究的文學價值。

    2.《不信溫柔喚不回》16

    廖素卿(1995)〈《不信溫柔喚不回》導讀〉17,詳細敘述《不信溫柔喚不回》

    散文文本中收錄的三十七篇散文的主要內容大意,並讚揚廖玉蕙觀察敏銳以及心

    思縝密,在敘述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生活瑣事、旅遊見聞乃至於社會上的各

    種場面與怪異現象各方面,皆蘊含發人深省的啟示,富含人生哲理。

    3.《嫵媚》18

    張春榮(1997)〈對荒謬微笑─讀廖玉蕙《嫵媚》〉19,這篇評論先談到這本散

    文作品旨在化親情的沉默為幽默,轉敵意成善意,盼師生間的僵化為柔軟,讓人

    與人之間冷漠的冰河解凍,成為以誠意相待的潺潺暖流。接著再分析《嫵媚》一

    書運用了那些表現手法呈現幽默與趣味。這可作為研究者分析廖玉蕙親情散文表

    現手法的參考。

    4.《如果記憶像風》20

    王錫璋(1998)的〈如果記憶像風〉21一文中談到作者從描述女兒不堪回首的國

    中生涯出發,進而衍伸探討校園暴力、升學壓力等問題。作者以親身的觀察和沉

    14 廖玉蕙。《閒情》,(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86)。

    15 李明駿。〈此事非等閒─評廖玉蕙著《閒情》〉,《聯合文學》,3 卷 1 期總號 25(1986):217。

    16 廖玉蕙。《不信溫柔喚不回》,(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4)。

    17 廖素卿。〈《不信溫柔喚不回》導讀〉,《書評》,17 期(1995):40-42。

    18 廖玉蕙。《嫵媚》,(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7)。

    19 張春榮。〈對荒謬微笑─讀廖玉蕙《嫵媚》〉,《中央月刊文訊別冊》,3 期總號 143(1997):18-19。

    20 廖玉蕙。《如果記憶像風》,(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7)。

    21 王錫璋。〈如果記憶像風〉,《國語日報》,1998 年 3 月 24 日,第 12 版。

  • 9

    痛的文章指出了教育弊病,期待臺灣的教育可以更進步。這在在顯示出廖玉蕙對

    於親子關係與教育議題的重視。

    5.《讓我說個故事給你聽》22

    韓秀(2000)的〈聽廖玉蕙講故事〉23提及閱讀廖玉蕙的這本作品乃是一種雙重

    享受,既可以欣賞其文字的溫柔敦厚,又可以從文本內容中體會到作者對人事物

    真切的關心。讓人不僅在閱讀時讀得愉快,在閱讀之後也會針對其內容再三反芻

    思考。

    6.《五十歲公主》24

    巫維珍(2002)〈廖玉蕙梳理公主情結〉25一文指出本書乃廖玉蕙整理多年來的

    心路歷程,寫出五十歲的女子在面臨生命變化、親子關係的挑戰時,如何去思索

    生命的滋味。

    7.《不關風與月》26

    知里(2003)的〈不關風與月〉27認為廖玉蕙在本書中的每篇作品都有既溫暖又

    親切的味道。書中或寫家庭中的父母、丈夫及兒女,或述學生問題以及為師之甘

    苦,都能看出其以母者角度出發,對周遭人事物展現的關愛與真性情。

    8.《大食人間煙火》28

    羅吉希(2007)〈以微笑記憶─專訪廖玉蕙〉29乃其閱讀此作品之後專訪廖玉蕙

    的記錄。文中提到文本書寫的是與親人的生活雜感,題材親切,把平常人習而不

    察,或是察覺也不知如何梳理的親情,說的極為透徹有趣,讓人印象深刻。文中

    也評論了數篇廖玉蕙書寫親情的散文作品,可提供研究者作為評論其親情散文的

    參考。

    22 廖玉蕙。《讓我說個故事給你們聽》,(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0)。

    23 韓秀。〈聽廖玉蕙講故事〉,《中央日報》,2000 年 12 月 23 日,第 20 版。

    24 廖玉蕙。《五十歲的公主》,(臺北市:二魚出版社,2002)。

    25 巫維珍。〈廖玉蕙梳理公主情結〉,《中國時報》,2002 年 8 月 13 日,第 39 版。

    26 廖玉蕙。《不關風與月》,(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3)。

    27 知里。〈不關風與月〉,《中央日報》,2003 年 11 月 11 日,第 18 版。

    28 廖玉蕙。《大食人間煙火》,(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6)。

    29 羅吉希。〈以微笑記憶─專訪廖玉蕙〉,《國語日報》,2007 年 6 月 23 日,第 5 版。

  • 10

    9.《曾經的美麗》30

    林耀堂(2001)〈美麗的雙人舞〉31一文中,評論者先藉由自己的觀察介紹廖玉

    蕙和她的夫婿蔡全茂之性情,再提出他對本書的見解。他談到閱讀完這本書,彷

    彿跟著這對好友四處遊歷了一番,從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廖玉蕙夫妻之間真摯平實

    的動人情感,讓人期待廖玉蕙夫妻能繼續帶給世間更多美麗。

    10.《後來》32

    張輝誠(2011)〈像這樣一對母女─讀廖玉蕙《後來》〉33是針對廖玉蕙 2011 年

    最新的作品《後來》進行內容分析與探究,對於廖玉蕙與母親之間的關係與情感

    著墨甚多,對研究者探究廖玉蕙與母親之間的親情散文甚有裨益。

    上述文章大部分是廖玉蕙的單篇作品的書評,因為篇幅極短,除了少部分有

    提及主題內涵及敘述手法的評論之外,大都未再深入探討其文本內容,因此僅能

    提供研究者初步掌握其作品,其餘有待研究者進行更深入的探究。

    (二)整體散文風格方面

    1.陳國偉(2000)〈乘著時間的雙刃翼─廖玉蕙專欄散文的文學史意義〉34

    本文將廖玉蕙的專欄散文放在文學史的脈絡中作一番探討,企圖為其散文作

    品尋找文學史定位。評論者指出廖玉蕙的散文具有女性抒情散文的的柔美,又能

    展現諷刺議論時事的特質,使得她的散文能在文學史中獲得應有之定位。研究者

    在論文中要探究其親情散文的文學價值時,也可依此為參考,為廖玉蕙的親情散

    文尋找定位。

    2.張瑞芬(2006)〈人生的荒謬劇場─論廖玉蕙散文〉

    這篇文章強調廖玉蕙寫作的文學基調是「戲劇化的人生與一再衝突的生命本

    30 廖玉蕙。《曾經的美麗》,(臺北市:天培出版社,2001)。

    31 林耀堂。〈美麗的雙人舞〉,《中央日報》,2001 年 4 月 22 日,第 19 版。

    32 廖玉蕙。《後來》,(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11)。

    33 張輝誠。〈像這樣一對母女─讀廖玉蕙《後來》〉,《文訊》,306 期(2011):114-115。

    34 陳國偉。〈乘著時間的雙刃翼─廖玉蕙專欄散文的文學史意義〉,《台灣文學研討會:台中縣作

    家與作品論文集》,(台中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0):323-358。

  • 11

    質」,她的散文呈現出的是一種笑中帶淚的喜劇風格,逼近「小說式」的散文讓

    讀者每次閱讀都能夠有不同的體會。

    3.廖玉蕙(2006)〈文學創作的理由─文學創作的回顧與思考〉35

    本文為廖玉蕙將自己的創作緣起、主題內涵和作品類型,進行非常仔細的說

    明,對筆者研究其親情散文,有非常直接的幫助。

    4.侯作珍(2008)〈廖玉蕙散文的通俗性與讀者效應之探討〉36

    本文選擇從報紙副刊的轉變趨勢以及網路互動而來的讀者效應去分析廖玉

    蕙的散文作品,從中爬梳廖玉蕙散文在現代社會的通俗化意義。這篇文章特別的

    評論焦點提供研究者不同的思考點,可作為探究廖玉蕙親情散文的價值時之參考

    方向。

    5. 許俊雅(2005)〈高貴而溫柔的心靈圖像-談《廖玉蕙精選集》〉37

    本篇文章是由精選集中的散文篇章領會出廖玉蕙寫作時「以女兒之心面對父

    母、以教師之心面對孩子、以作家之心面對社會」的三種心靈圖像。評論者透過

    分析廖玉蕙散文精選集中的文章,詳實的敘述這三種身分的豐富內涵,因為這樣

    的身分,讓許多讀者都能在其文本中找到情感的共鳴。

    上述這些篇章的作者在評論廖玉蕙散文時都有不同的視角以及觀察面象,這

    讓研究者學習到在分析散文作品時可以採取哪些方式,助益頗豐。但是因為這些

    論文所採用的廖玉蕙文本並非全部,所以研究者當以這些文章當做研究基礎,在

    探究廖玉蕙的親情散文時,要特別注意勿偏於一隅之見,以達對其親情散文作品

    做整體性的分析探究之目的。

    四、與親情主題相關之文獻

    由於研究者的研究主題是廖玉蕙的親情書寫散文,因此對於與「親情主題」

    35 廖玉蕙。〈文學創作的理由─文學創作的回顧與思考〉,《女性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靜宜

    大學台文系,2006):234-247。

    36 侯作珍。〈廖玉蕙散文的通俗性與讀者效應之探討〉,《中國現代文學》,13 期(2008):161-182。

    37 許俊雅。〈高貴而溫柔的心靈圖像-談《廖玉蕙精選集》〉,《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

    市:渤海堂文化公司,2005),465-477。

  • 12

    相關的專論,也必須能有一定的掌握,以期獲得研究的基礎。研究者蒐羅的資料

    中,與「親情主題」相關的主要有四篇:高惠琳(1997)的〈示愛也示弱─廖玉蕙

    以幽默和孩子做朋友〉38、廖玉蕙的〈家庭的快樂與希望〉(1999)39、〈親子幸福圈:

    學會放手〉(2004)40以及林秀蓉的〈我的父親母親─文學中的親情書寫〉(2006)41。

    前三篇的屬性相似,主要都是在說明廖玉蕙對於家庭生活的經營方法以及對

    孩子的教養態度,這讓研究者在研究其「親情書寫」散文的情感內涵時,能夠有

    一個依循的參考方向。第四篇則是在探討現代文學作品中與親情書寫相關的篇章,

    透過這些作品所映現的真愛質地與人性光華,堅實的建構那恆久不變的親情倫理,

    這些都值得讀者細細品味,好好珍藏。這篇文章讓研究者在研究廖玉蕙「親情書

    寫」散文時,能夠擁有一個初步的參考模式,以這篇論文為基礎,發展研究者所

    要研究的主題內涵。

    綜觀以上所有的文獻資料,在廖玉蕙生平、創作歷程、文本內容、藝術表現

    風格等方面,大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確立了廖玉蕙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文學地

    位。但針對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目前尚無學位論文以此立題

    深入探究,單篇文章縱有提及,但仍欠缺文本全面性的爬梳與探討,故研究者立

    定此論文主題,以期能補當今廖玉蕙散文研究之不足。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本論文以廖玉蕙散文中的親情書寫作為研究對象,首先以文獻探討法將蒐集

    的廖玉蕙作品的評論以及學位論文等相關文獻分別探討,以此作為研究的基礎;

    再以廖玉蕙的作品、訪談記錄、序跋等資料,透過作家傳記研究法解析作家的生

    平,了解廖玉蕙的生命歷程,並歸納出廖玉蕙的創作分期,以論述其創作情形。

    38 高惠琳。〈示愛也示弱─廖玉蕙以幽默和孩子做朋友〉,《中央月刊文訊別冊》,1 期總號

    141(1997):64-65。 39 廖玉蕙。〈家庭的快樂與希望〉,《文訊》,161 期(1999),頁 10-11。

    40 廖玉蕙。〈親子幸福圈:學會放手〉,《講義》,36 卷 2 期總號 212(2004):62-65。

    41 林秀蓉。〈我的父親母親─文學中的親情書寫〉,《中國語文》,98 卷 1 期總號 583(2006):91-96。

  • 13

    其次,則是針對廖玉蕙 1986 年至 2012 年出版的散文創作,包括《閒情》42、《今

    生緣會》43、《紫陌紅塵》44、《記在心上的事》45、《不信溫柔喚不回》46、《嫵媚》

    47、《如果記憶像風》48、《與春光嬉戲》49、《沒大沒小》50、《讓我說個故事給你們

    聽》51、《曾經的美麗》52、《一本燦爛》53、《五十歲的公主》54、《不關風與月》55、

    《對荒謬微笑》56、《公主老花眼》57、《大食人間煙火》58、《純真遺落》59、《後來》

    60、《為什麼你不問我為什麼》61等二十部散文作品集中與「親情」相關的篇章進

    行文本分析,分析過程以作品論為主,作者論為輔,希冀能藉此對廖玉蕙「親情

    書寫」散文的人物描寫、情感內涵,以及表現手法有深入的掌握與詮釋。最終則

    是將上述二種研究方法所得的成果彙整之後,歸納出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的

    特色及在其散文作品中的文學定位,以期評定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的文學價值。

    在論文章節安排方面,研究者針對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的內容及表現手法,

    將論文分為六個章節,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旨在論述議題如何形成和進行。內容包含研究動機、研究目

    的、研究範圍的說明,前人研究文獻的整理以及研究方法和程序的制定。

    第二章「廖玉蕙親情散文的創作背景與意識」則是依序進行廖玉蕙文學觀、

    42 廖玉蕙。《閒情》,(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86)。

    43 廖玉蕙。《今生緣會》,(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87)。

    44 廖玉蕙。《紫陌紅塵》,(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89)。

    45 廖玉蕙。《記在心上的事》,(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91)。

    46 廖玉蕙。《不信溫柔喚不回》,(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4)。

    47 廖玉蕙。《嫵媚》,(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7)。

    48 廖玉蕙。《如果記憶像風》,(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7)。

    49 廖玉蕙。《與春光嬉戲》,(臺北市:健行出版社,1998)。

    50 廖玉蕙。《沒大沒小》,(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9)。

    51 廖玉蕙。《讓我說個故事給你們聽》,(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0)。

    52 廖玉蕙。《曾經的美麗》,(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1)。

    53 廖玉蕙。《一本燦爛》,(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2)。

    54 廖玉蕙。《五十歲的公主》,(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2)。

    55 廖玉蕙。《不關風與月》,(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3)。

    56 廖玉蕙。《對荒謬微笑》,(臺北市:三民出局,2005)。

    57 廖玉蕙。《公主老花眼》,(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6)。

    58 廖玉蕙。《大食人間煙火》,(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6)。

    59 廖玉蕙。《純真遺落》,(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10)。

    60 廖玉蕙。《後來》,(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11)。

    61 廖玉蕙。《為什麼你不問我為什麼》,(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12)。

  • 14

    創作歷程以及親情散文創作的背景及意識之探討,以利後續章節能夠進入文本分

    析。

    第三章「廖玉蕙親情散文的人物描寫」分別就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中的父親、

    母親、丈夫及子女四種主要人物形象,進行外在形象描寫之探討。

    第四章「廖玉蕙親情散文的情感內涵」則是接續前章,就四種主要人物形象,

    進行內在情感之分析,探究廖玉蕙與親人之互動與親人帶給她的影響,爬梳廖玉

    蕙心中感受到的親情面向以及溫馨深刻的情感意涵。

    第五章「廖玉蕙親情散文的表現手法」則是剖析廖玉蕙親情書寫散文中的寫

    作技巧與藝術成就。

    第六章「結論」則是總結歸納前述章節探究分析的成果,藉以評定廖玉蕙親

    情書寫散文的特色、定位與文學價值。

  • 15

    第二章 廖玉蕙親情散文的創作背景與意識

    散文在眾多的文學體裁之中,可說是約束最少,書寫最為自由的一種文體。

    創作者在思緒的引導下,隨意生發,隨情運筆,在書寫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在心

    靈的情感,讓讀者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脈搏的跳動,情感的起伏,進而引起共鳴

    或沉思。面對不同的人事物,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感受,因此呈現在散文上的情

    感面也相當多元,誠如鄭明娳(1999:130)所言:

    人類只要跟世界有接觸尌會產生情感,所以情感包含面極廣,散文中最常被

    書寫的是親情、愛情、友情、物情、鄉情……之類,在現付散文的園地裡可

    說一片繁花勝景。62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關注的情感層面,因而讓散文的世界更加多采多姿。多年來,

    廖玉蕙除了教書以及學術研究之外,專攻散文,其中以親情書寫為散文主題的篇

    目為數眾多,廖玉蕙透過生花妙筆及深度反省能力,讓家庭中尋常的生活小事,

    變得機趣盎然。文學是生活的再現,人生的反映,因此本章欲在深入分析其親情

    書寫作品之前,先行探究廖玉蕙的文學觀及創作歷程,並從中進一步的釐清其親

    情書寫散文的創作背景與意識,以期全面了解廖玉蕙的親情書寫散文創作經驗。

    第一節 廖玉蕙的文學觀

    動人的文學作品,除了文字吸引人之外,作家藉由書寫的主題所要傳達的意

    旨也要能使讀者心有所感。鄭明娳(1988:71)就曾指出:「每個夠格的創作者都

    有他先驗的文學理論在,他有他的文學觀、人生觀及思想,這是作者創作的原點。」

    62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市:三民書局,1999),130。

  • 16

    63擁有這樣純粹的理念,才能夠讓自己的作品更上一層樓。文學的本質得以晶瑩

    剔透,不致染上塵世的雜質。正因作家的文學觀主導著作品內涵的呈現,因此研

    究者從探究其文學觀出發,以期深入分析廖玉蕙的親情書寫散文。

    廖玉蕙創作的起步時間較晚,但是她的散文作品質與量並重,而且相當可觀。

    這應該歸功於其擁有嚴謹的思索以及堅持文學純度的創作信念,因此方能在作品

    的質量上進行嚴格的自我審視,樹立獨樹一幟的散文風格。以下擬就:一、文學

    本質─真誠的情感;二、文學創作論;三、文學理念─對世間的深情期待,來探

    討其文學觀。

    壹、文學本質─真誠的情感

    在散文創作的過程之中,真實的情感是讓作品能夠深刻感人的重要關鍵。只

    有作者真的投入誠摯無偽的情感,作品才會有生命,進而綻放迷人的光彩。張春

    榮(2001:91)曾言:

    只有「溫暖的心,冷靜的頭腦」(高希均語),才能讓散文之辭趣粿放迷人的

    語境;只有生命熱量的誠懇投入,才能讓散文之情趣與理趣激射出飽滿的魅

    力。64

    閱讀廖玉蕙的作品,可以感受到蘊含在文字之中的飽滿情感,令人感到動容,正

    是因為她在書寫時直接反映出作者的真性情、真感受,散發出人性中真實的光華。

    田新彬(2005)就曾指出欣賞廖玉蕙的散文作品時,心中的感動:

    於帄實中見智慧與情味,其溫柔深情與苦心孤詣,十分讓人動容……廖玉蕙

    偏愛敘事、言情小說,這注定了她要在筆底下匯聚人情世故,以鎔鑄的文字,

    63 蔡素芬。〈鄭明俐、簡媜對談散文創作〉,《國文天地》,4 卷 2 期(1988):71。

    64 張春榮。〈現代散文觀察 1900-2000〉,《臺北師院語文集刊》,6 期(2001):91。

  • 17

    建構立體且生動有趣的散文世界。65

    對廖玉蕙來說,文學是生活的再現,人生的反映。66寫作之於她,代表的是對生

    活以及生命的見證。文學應該要能夠感化人心,因此她在作品中分享了許多不同

    的人生故事,以文學之筆訴盡了人間的情愛。她以文字詠嘆自己的生命經驗、對

    社會表達關懷或提出勸諫,關心的角度從小我延伸至大我,希望能夠安慰讀者的

    靈魂,並給予讀者一些心靈的溫暖,同時也希冀讀者可以在不同的範疇、相異的

    角色裡,領受不同的體悟,尋覓人生真正的目標。

    正因如此,回歸到創作的原點,廖玉蕙將寫作情感的真誠無偽視為重要的文

    學觀之一,在她的眼中,寫作貴在著誠去偽,只有真心相待、不以諂笑柔色應酬,

    人間才有華彩。67因此,她總是在作品中表達出對人情萬物的真誠關懷,真心而

    誠摯的情感成為一股源源不絕的動力,推動著她寫下一篇又一篇對人間的深情與

    真意。文學作品即便擁有華麗的文字、離奇的情節再加上過人的修辭技巧,但若

    沒有真誠的情感作為本質,便無法感化人心,讀者閱讀完文本之後,在心理層次

    上毫無所獲,那麼文章便失去了精神。誠如廖玉蕙(1991)在散文作品集《記在心

    上的事》的書跋中所提到的:

    這本書沒有瑰麗的文字,沒有曲折的情節,也找不到任何的修辭技巧,然而,

    在報刊發表後,卻有讀者文摘、世界日報、光華雜誌、基督論壇及各類文集

    紛紛加以轉載,由是我益發篤信,誠懇而溫暖的情懷原是人間世裡最動人的

    溝通語言。68

    將生活化的題材賦予真實誠懇的情感,簡單、自然、真心的呈現在讀者面前,讓

    65 田新彬。〈一個多情念舊 一個看似無情〉,《聯合報》,2005 年 9 月 27 日,第 A10 版。

    66 廖玉蕙主編。〈人生的破冰之旅(編序)〉,《等待一隻蝴蝶飛回》,(台北市:幼獅文化,2000),4。

    67 廖玉蕙。〈一往情深(代序)〉,《不信溫柔喚不回》,(台北市:九歌,1994),14。

    68 廖玉蕙。《記在心上的事》,(台北市:九歌,1991),235。

  • 18

    作品貼近讀者的生命經驗,進而深深的打動人心,這份樸實美感展現出的迷人風

    采,正是廖玉蕙散文能夠受到讀者喜愛的主要原因。

    除了寫作貴在真誠無偽的文學觀,她也強調文學作品必須包含三項重要的元

    素:

    一篇好的文學作品,必定具備真切的感情、善良的主題與美麗的手法。美麗的手法

    是提供閱讀者美感的經驗;善良的主題是提醒對所處世界的關懷;而真誠情感的體

    現,尌是藉由作家的誠懇表白,來引起讀者思考,使她在看完作品後,能受到某種

    程度上的啟發;甚至是希望閱讀者能在感動之餘,產生和以往不同的想法。69

    作家和其他行業最為不同之處,就是在於他們可以透過作品,自由自在的表

    達自我想法,發抒自己內心的情感,呈現出最真實的自我。透過作家的妙筆記錄

    美好良善的事物,在作品中建構一個豐富而多彩的大千世界,讓讀者能夠在閱讀

    文學作品之後,反思人生。因此,一位作家最需要的即是堅持對文學的熱情,廖

    玉蕙在散文創作上努力不懈的持續耕耘,將內心對人間世裡的關懷,化為文字,

    表露出的,是最真誠無偽的深情期待。

    貳、文學創作論

    在文學創作上,廖玉蕙最重要的寫作規則為老實穩當,以真誠的情感醞釀,

    孕育作品之產生;其次,不墨守成規,在穩當中追求反常合道的奇趣;最後,關

    懷的視野由親人、朋友或學生出發、人生意義的追尋,拓展至社會民生的關心,

    以文學體驗人生,反芻出最終的生命價值。對廖玉蕙而言,文字是她和人世最有

    秩序的溝通,讓她可以自由自在地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深情與厚意。

    69 杜若。〈廖玉蕙─保持寫作的嫵媚心情〉,《中央日報》,1997 年 7 月 16 日,第 21 版。

  • 19

    (一)寫作端求老實穩當

    廖玉蕙由於寫作起步較晚,早已過了傷春悲秋的年歲,閱歷之後的成熟加

    上本性鍾意簡單自然的寫作,讓她不再流連於哀感頑豔的題材,再者,奇巧雕琢

    的手法和工巧濃麗的文字也非她所長,因此她說周亮工《尺牘新鈔》中,盧世凗

    〈又與程正夫〉所言「天下事,無論作文作人,只以老實穩當為主。」最符合她

    對創作的堅持70:

    「老實」容易,「穩當」難,「老實」只頇字字由胸臆流出,「穩當」則牽

    涉寫作工力,未能一蹴可幾,然則不尚奇巧險琢、一以「真誠老實」自期,

    或者可以說是我一向自訂的寫作規則吧!71

    若將「老實穩當」的寫作原則對應到廖玉蕙曾提出的文學三要素,「老實」指的

    就是「真」。廖玉蕙偏好簡單、自然的寫作,對她來說,寫作記載的是生活的快

    樂與心酸、愛恨與怨嗔,因此她從不避諱醜化自己,將最真實的自己呈現在讀者

    面前,而所見所思在心中醞釀發酵之後,將感受字字由胸臆隨著真切的情感自然

    流露,沒有溢言曼辭,她想展現的是著誠去偽的真性情。「穩當」代表的則是「美」,

    廖玉蕙認為這牽涉到寫作功力,並非一蹴可幾,自謙仍需不斷的磨練。但其實從

    她的散文作品來看,無論是內容的涵養或者是表現出來的藝術形式,在在都流露

    出作家本色,這不是憑藉華麗的技巧堆砌而成的,而是作家以平易近人的文字、

    真誠幽默的寫作手法,將豐沛的情感展現在讀者面前,素樸的美感讓散文的迷人

    風華完美呈現。

    (二)在穩當中追求反常合道的奇趣

    除了寫作情感的真誠無偽,廖玉蕙亦認為在穩當中求創意可以讓文學作品增

    70 廖玉蕙。〈一往情深(代序)〉,《不信溫柔喚不回》,(台北市:九歌,1994),2。

    71 廖玉蕙。〈一往情深(代序)〉,《不信溫柔喚不回》,(台北市:九歌,1994),2。

  • 20

    添魅力,更是作品能夠與眾不同,益發新奇有趣的不二法門:

    文學創作之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本無定論。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創

    意絕對是致勝的竅門。72

    因此如果作品缺乏創意,便談不上「文」,更無學之必要:

    文學作品若未經修飾、剪裁,或缺乏獨特的創意,尌談不上「文」,更沒有

    「學」之必要。形諸文字之時,要想煥發文采、吸引讀者的目光,非「創意」

    未能竟其功。……它若不是在題材上有新的開拓,尌是思想上有所顛覆,再

    不然尌是在寫作手法上能出奇制勝。73

    她認為文學中的創意來自於思想的顛覆、手法的出奇以及題材的創新,包含上述

    創意的文章才能成功的吸引讀者的目光。然而,廖玉蕙也提到創意應建構在「常

    道」的基礎上,在創意的追求上固然反對陳舊的句式和思想,但絕非架空在沒有

    根據的空想或臆測之上,仍須遵循一般的邏輯思維。

    綜合以上,如何在穩當中尋求反常合道的奇趣,廖玉蕙的具體作法為:

    無論觀察、思考、文字運用或栽張謀篇,都必頇時時用心、處處留意,以自

    出新意。如果太亮循舊思維,便很難有新觀念產生、新寫法出現。所以,思

    考角度上必頇能肯定各種切入方向的可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在心裡騰出

    一大塊空地以容納新知,嘗詴新鮮語言,思考不同看法,……打敗懶惰的隨

    俗,開創新鮮的意念,以新作法付替舊觀念。74

    72 廖玉蕙。〈創意生發與反常合道〉,《明道文藝》,306 期(2001),53。

    73 廖玉蕙。〈文學裡的生活思考─談技職體系裡的中國文學教育〉,《通識教育季刊》,8 卷 4 期

    (2001),116。 74 廖玉蕙。〈文學裡的生活思考─談技職體系裡的中國文學教育〉,《通識教育季刊》,8 卷 4 期

  • 21

    在想法上,樂觀的廖玉蕙喜歡以有趣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人事物;在寫作手法上,

    本身研究戲劇的廖玉蕙喜用對白,重視衝突,讓她的散文作品開展出與眾不同的

    戲劇特質;在題材上,她對人特別感興趣,充滿好奇心,作品中常呈現出真實且

    多角度的人生觀察。留意身旁的人事物,收集生活中小小的感動,盡情揮灑可以

    發揮的題材,再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寫作,隨時吸收新知以激發新穎的思想意念,

    廖玉蕙自然的將反常合道的創意展現在作品之中,呈現獨樹一幟的自我風格。

    (三)反芻人生,反映社會現實

    廖玉蕙習慣以輕鬆的態度面對寫作,她把生活中隨處觀察到的人、事、物作

    為題材,經過沉思,再加以鋪陳為文。對她而言,寫作其實是對於生活的記載,

    最重要的是可以反芻人生:

    我幸而擁有一支筆和一份「誤人子弟」的工作,養成了不斷反芻、思考,習

    慣了經常歸納、分析,才讓原本鬆垮混亂的生活不致過度失序,甚至隱然有

    了不易勾勒的秩序。

    然而,尋得了秩序,並不意味著從此便是是了然於心。因為好奇,我東張西

    望:在計程車上,債聽司機夸夸高談政治理念;在課堂上,殷殷探問年輕世

    付飛揚的生命躍動;咖啡廳裡,不經意間,竊聽到鄰座哀哀泣訴婆媳糾紛;

    演講場合中,滿是對頭角崢嶸子女的無奈控訴;旅行途中,盈耳盡是孤獨長

    者的寂寞怨懟;而屬於我個人的網站及 e-mail裡,常常湧進對文藝知識求

    知若渴的聲音;電視機裡,還不時傳來激越高亢的 call in……我對人際的

    複雜、糾纏,對社會裡環繞的惶惶不知所以的疑惑氛圍,由是有了更深刻的

    體會。75

    (2001),117 75 廖玉蕙。《讓我說個故事給你們聽》,(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0),7。

  • 22

    生活是創作的起源,廖玉蕙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多樣化的創作題材,對於人情,她

    最感興趣,市井小民的心聲、為人父母的無奈、莘莘學子的想法等,她將這些無

    奇不有的遭遇,都化身為創作的一部份,在心裡反覆沉吟、思考之後,再將得到

    的體悟轉化為文字,抒發情感並呈現出心中的想法。因此,對廖玉蕙來說,創作

    的過程讓她能夠經常思考,進而得到另一番體會與領悟,因此她認為寫作是反芻

    人生的一個過程。

    正因如此,廖玉蕙自發表第一本散文作品集《閒情》開始,便藉由以小見大

    的觀察方式呈現社會百態,藉由作品分享自己對家庭、社會問題的想法或觀念,

    希冀讀者透過文章能注意到這些事件及問題,進而思考,在生活上有所體悟。因

    此,廖玉蕙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多樣化的故事:荒謬的、病態的、溫馨的、動人的,

    將這番對民生社會的情思轉化為一篇又一篇的文字,呈現出社會上的種種現象。

    她關心生活其間的土地,看到世間男女老少,感受其生活中的是非與情愛,在心

    中醞釀發酵之後,以詼諧幽默之筆描摹社會現實,提供讀者一個發現真相、並且

    進一步省思社會問題的機會。

    參、文學理念─對世間的深情期待

    在〈寫作生活:楊憲宏‧廖玉蕙對談〉(1987:32)這篇訪談中,當主編詢問

    廖玉蕙對於「文以載道」的看法如何時,她曾說自己比較贊同蘇軾所謂「文章應

    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的想法:

    我想這個問題,是已討論過幾千年的問題了,從韓愈開始,便已提出來,我

    想我比較贊同蘇東坡的看法,「文章應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至於有沒

    有載道,並不是很在乎。尌像楊憲宏說的,「文以載道」太偉大了,我們小

    民好像不足以言之,不過我們寫東西,總要有一個意念,不管寫的有沒有反

  • 23

    映這個社會,或者表達一個現象,應該也算是「道」吧!人家說「小道亦有

    可觀」。最主要我在乎的是寫作時,有無人生啟發,對社會的揭示作用,或

    傴是讓你覺得很愉快,這也是一種作用呀!76

    每個人的文學理念都不同,廖玉蕙覺得文學不見得一定要談大道理,甚至還要達

    到教化民心的偉大目標。對一向以輕鬆閒適的態度來面對生命的廖玉蕙來說,寫

    作是一件最快樂的事,在創作過程中,她能夠享受到文學帶給她的樂趣,也因為

    身處在如此愉悅的氛圍,所以讓她可以表達出最真實的情感和思想。

    廖玉蕙曾說,寫作是「自己與自己玩的遊戲」,因為自己小時候不善於與人

    相處,習慣了不斷和自己玩遊戲,因此她將「寫作」視為一場快樂的遊戲,自然

    能夠坦率地投入其中,獲得加倍的快樂。正因她在快樂的情境中記錄生活,刻劃

    人性,所以,廖玉蕙的文學作品中也常見作者豁達的積極人生觀,希望讀者在閱

    讀她的作品之後,能夠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廖玉蕙在讀者面前從不隱瞞自己

    的情感,她將自己的快樂與辛酸、愛恨與怨嗔痛快淋漓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透過

    真誠的情感書寫,讓讀者體會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滋味,應該嘗試歡

    喜接受,並且學會珍惜擁有的一切。透過文學,廖玉蕙想分享的並不是闡述大道

    理的偉大理想,也不是要以文字為眾人解答困惑,而是希望讀者的心靈能夠得到

    慰藉,找到真實的自我,能夠透過她對生活、生命的見證,為現實生活的困境尋

    覓到另一個出口,獲得重新出發的勇氣與信心。創作源自於生活,文學必須感受

    生活、參與生活,廖玉蕙為生命作見證的同時,也期盼讀者如同自己一樣,能夠

    從文字中尋找到安身立命的定位。

    除了向讀者展現真性情之外,廖玉蕙認為文學還必須能夠呈現社會的脈動和

    人民的心聲:

    76 快樂家庭編輯。〈寫作生活:楊憲宏‧廖玉蕙對談〉,《快樂家庭》,162 期(1987):32。

  • 24

    我想,一位成功的散文作者,應該不傴止於向讀者吐露真情,更重要的是,

    讓人們看到他的點金術,看他如何執筆將一個混濁的塵世變得比較優美

    些。77

    廖玉蕙在作品中除了表達自己對親人、師長、朋友或學生的關懷之外,對於社會

    現況也相當關心,雖然現今社會上荒謬事件層出不窮,但她仍選擇以諧趣之筆來

    描摹荒謬塵世,她讓文學的想像包容現實的不完美,在文字書寫的背後蘊藏情感

    的傾訴與對世情溫暖的期待,希冀藉由她的文學創作能夠喚起世上人們曾經珍惜

    的社群互動關係:

    熱鬧繁華的紫陌紅塵中,固然有千瘡百孔的敤駁景致,卻也不乏夾道煙柳、

    逐風蘭麝。你我周遭,其實應有著更多溫潤動人的故事。這些擠不上社會爯

    的新聞,有的寫在小孩兒天真無邪的雙頰上;有的烙在市場老叟滄桑的皺紋

    裡;有的刻在巷子口婦人滿足的笑靨中;更多的是鏤在拷貝清晰的記憶長流

    裡。每當靜夜兀坐凝想,便不禁為之心動神移。78

    「接近過文學的人,文學的聲音就會在心底不停的召喚、纏繞」,廖玉蕙面

    對創作,總是可以保有那份對人間事物的真情關懷,不管文學環境如何,她仍然

    能夠堅持自己的文學理念,直至目前依然創作不輟。這份對人世間的深情與厚意

    如同源源不絕的活水一般,不斷地注入廖玉蕙的文學生命,推動著她寫下一篇篇

    對世間的深情期待。

    第二節 廖玉蕙的創作歷程

    在台中的成長歲月,讓廖玉蕙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孕育出她的創作背景,

    77 廖玉蕙。〈午後書房的對白─秋日訪林文月〉,《今生緣會》,(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87),217。

    78 廖玉蕙。〈紫陌紅塵(跋)〉,《紫陌紅塵》,(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89),181-182。

  • 25

    從就讀東吳中文系到擔任教職的工作經歷,影響了廖玉蕙的創作進程。以下就「與

    文學纏綿繾綣─治療孤寂」、「醞釀寫作」、「發高燒的興趣─開始創作」、「結

    婚生子─發現親情至寶」以及「在雲端相逢─臉書筆耕」五個階段探討廖玉蕙的

    創作歷程。79

    壹、與文學纏綿繾綣─治療孤寂

    廖玉蕙出生於台中潭子,家中共有九個兄弟姊妹。爸爸是鄉公所的基層公務

    員,媽媽則專職家管。小學五年級時,她轉學至台中市的師範附屬小學,從簡樸

    的潭子來到台中市求學,對於環境和生活步調都相當陌生,因為轉學,原本的同

    伴們也很少再與她往來,生活背景的差異,讓她也無法進入城裡孩子的世界,與

    班上的同學格格不入,有時在學校受了委屈,媽媽也說是廖玉蕙自己的錯,因此,

    她常說自己的童年是非常寂寞的。因為孤寂,廖玉蕙只能封閉自己,將自己沉浸

    在閱讀的天地裡,一頭栽進了文字編織的世界之中:

    一直是個拙於人際的人。童年時,和四鄰的孩子並無多少的交往,生活單調

    而寂寞,唯一的消遣尌是看小說。從識字始,尌沒有停止過閱讀。在經濟拮

    据的年付,沒有多餘的零用金,只要能捉到手的文字,絕不錯過。包豬肉的

    報紙、沾了油漬的雜誌,涎著臉向同學借來的童話書,總是像乾枯的海綿乍

    然碰到了水般,急急的吸收了起來。80

    因為窘困的人際關係,廖玉蕙躲進家裡的閣樓上,閱讀成了她唯一的娛樂,隨著

    作家編織的故事,有時歡笑、有時痛哭,和小說、散文中的人們同悲同喜,共愛

    共憎。廖玉蕙透過閱讀來抒解生活的苦悶,經由想像,她彷彿來到一個完全沒有

    79 此五個創作階段為研究者根據廖玉蕙的寫作歷程加以劃分而成,唯「文學纏綿繾綣」、「發高

    燒的興趣」以及「在雲端相逢」三個名詞出處分別為〈回首純真年代與文學纏綿繾綣〉(廖玉

    蕙,2006)、《今生緣會》(廖玉蕙,1987)以及《為什麼你不問我為什麼》(廖玉蕙,2012)。 80 廖玉蕙。〈夢回租書店〉,《讓我說個故事給你們聽》,(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0),128。

  • 26

    煩惱的世界,可以忘卻生活中的不愉快。從小學到高中,書本裡的文字陪伴她度

    過那段寂寥善感的青春時期,在苦悶的現實環境之外,尋覓到另一片可以翱翔的

    天空,在文學的無盡想像中跳脫生活的不完美,使人生不再充滿痛苦:

    在台中求學的七、八年間,原本是我人生歷程中最為苦悶的階段,人際疏離,

    課業崩毀,在聴考緊箍咒的挾持下,幾乎無力撐持。幸虧有文學一路陪伴、

    相挺,苦悶抑鬱的心靈,才稍稍得到抒解,我必頇坦承:從閱讀中,我得到

    高度的救贖。直到如今,閱讀仍然帶給我極大的快慰,我們彼此不棄不離,

    關係纏綿繾綣。從純真年付到滄桑中年,閱讀的快感永遠是我生活中最美好

    的記憶。81

    狄更斯曾說:「在黑暗中受苦難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但一定要保持純真的心,

    對生命抱持希望。」這樣的信念深深影響了廖玉蕙,原本烏雲密布的成長歲月,

    因為閱讀而重現蔚藍晴空,讓她心中的孤寂得到了療癒,造就了她成為樂觀的人。

    與文學繾綣纏綿的廖玉蕙,自此更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心中植下了日後創

    作的種子,開始提筆寫作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至今不輟。

    貳、醞釀創作

    廖玉蕙從進入國小就讀開始,便是作文、注音、演講、朗讀等文學性比賽的

    常勝軍,文學天賦從國小開始就已經顯現。中學時代,廖玉蕙也會在校刊發表作

    品,就讀豐原高中時還曾代表學校參加臺中縣作文比賽,獲得全縣第一,然而卻

    因為升學的壓力,讓她沒有將心力全部灌注在寫作之上。後來廖玉蕙轉學考上了

    臺中女中,因為聽了劉克寬老師的一場演講,讓她對傳統的古典詩詞產生興趣,

    開始吸收傳統詩詞中的文學養份。高中畢業之後,廖玉蕙考上了東吳大學中文系,

    81 廖玉蕙。〈回首純真年代 與文學纏綿繾綣〉,《大墩文化》,第 35 期:2006,51

  • 27

    到了大學,她仍然繼續蓄積文學的功力,因為擔任校刊主編,讓廖玉蕙更有機會

    接近文學,由於當時文風並不鼎盛,就算校刊徵文,投稿的人數也不多,因此廖

    玉蕙常常得自己客串寫文章,久而久之就越寫越順手,越寫越喜歡。

    大三那年,因為參加編輯人研習會,廖玉蕙認識了當時幼獅文化的編輯瘂弦

    先生,開始幫幼獅文藝做潤稿的工作,後來還成為了幼獅的助理編輯。擔任編輯

    的歲月,廖玉蕙閱讀了王鼎鈞、琦君、夏志清、余光中、曉風、施叔青、李昂等

    大量名作家的文學作品,接觸了那麼多不同風格的作品,除了讓廖玉蕙的視野更

    加開闊之外,也讓她汲取了不少了現代文學的養份。在文人風采的潛移默化之下,

    讓深植在廖玉蕙心中的那顆創作種子開始萌芽,因為視野的開拓,讓廖玉蕙日後

    創作之題材範圍能更多元,孕育出豐富多元的文學作品。

    參、發高燒的興趣─開始創作

    從小學、中學、大學,直到取得碩士學位,開始在大學擔任教職,廖玉蕙其

    實一直都還沒有真正的開始走上創作之路,直到廖玉蕙投稿至中國時報後,當時

    的主編金恆煒先生以很快的速度刊登了她的文章,他還告訴廖玉蕙自己很喜歡她

    的文章,希望廖玉蕙能夠繼續創作,多寫一些作品。這樣的讚賞和鼓舞宛如一把

    鑰匙,開啟了廖玉蕙的創作之門,長久以來蓄積的文學能量得以完全舒展,在《中

    國時報》、《聯合報》、《中華日報》以及《聯合文學》陸續發表文章,短短一

    年,廖玉蕙完成了十九篇全新的作品,這些作品成就了第一本散文集《閒情》的

    問世。雖然廖玉蕙真正開始創作的時間比較晚,但是長期浸潤在文學的世界之中,

    再加上生命經驗的累積以及人情世故的歷練,讓廖玉蕙的創作一旦開啟後便文思

    泉湧。在這初期的作品中,她以自身的生活經歷和當時的社會百態作為寫作題材,

    將自己對於生命的種種感受以文字粉墨登場,時而溫婉抒情,時而幽默自嘲,因

    為廖玉蕙擅長運用人物對話的特色,因此每篇故事都呈現出生動逼真的戲劇風格,

    閱讀其文,宛如親歷其境,讓讀者能夠很快地融入文學情境。

  • 28

    廖玉蕙自開始創作之後便不斷散發對創作的熱情,即使身兼妻子、母親以及

    教師三個角色讓她忙得團團轉,但仍然無法讓她從寫作這個興趣中抽離,甚至到

    了無法自拔的地步:

    我常拿發高燒來比喻寫作。寫一篇文章,發一次高燒。進入高燒期,總要延

    燒數天,這期間,六親不認,夜匊不眠,清晨賴床不起,小孩上學,全賴外

    子招呼。……寫作顯然已嚴重侵犯到正常的作息,當我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

    性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像是吸食大麻的人,中毒已深,只要隔些時候不

    寫些東西,尌覺心慌意亂,忽忽若有所失。82

    廖玉蕙的創作種子在萌芽後便以驚人的速度快速茁壯,展現了極強烈的創作欲望。

    但在廖玉蕙的心中,並不是把創作當作終身的志願。她認為從小到大,曾立下過

    無數的志願,但卻從來不曾期盼自己將來成為一個作家,所以她希望創作永遠是

    一個興趣,作文本上的志願太過遠大,從來不曾實現過,但興趣是屬於生活層面

    的,回歸生活,才能長長久久的陪伴自己。雖然創作這個興趣總夾帶著宛如發高

    燒的後遺症,但卻能夠真真實實的為生活帶來許多不同的感動與體悟,讓生命的

    感受得以延續,生生不息。

    肆、結婚生子─發現親情至寶

    從真正開始創作開始,廖玉蕙其實就已經是為人妻子和母親的身分,在努力

    創作的同時,她還必須兼顧家庭生活,雖然常有完稿的壓力,但是身兼數職的她

    卻依然努力地扮演好稱職的角色。

    結婚、生子、教養兒女不但沒有成為廖玉蕙創作路上的絆腳石,反而促使其

    創作更加多采多姿,生命更加圓滿,進而發掘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寶藏─親情。

    82 廖玉蕙。〈發高燒的興趣〉,《今生緣會》,(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87),55-56。

  • 29

    廖玉蕙和母親之間其實一直因為媽媽的教養方式存在著一種矛盾的情感,直到自

    己為人母親之後,藉由生活中與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始讓她對於人世間的情事

    有不同以往的體會與領悟,在陪伴孩子、教養兒女的過程之中產生的親子之情,

    讓廖玉蕙得以彌補心中的親情遺憾,因此,這項親情至寶可說是更豐富了廖玉蕙

    的創作。

    進入婚姻生活的廖玉蕙,並沒有因為繁重的生活瑣事而感到有壓力而停筆寫

    作,反而認為丈夫和子女在生活和情感上都帶給了她截然不同的新體驗,更讓她

    堅信,只有小孩快樂,母親才會歡喜,因此,在她的創作之中,常常出現書寫兒

    女的親子散文,透過親子之間的對話,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的喜怒哀樂,

    自己在為人母親之後的喜悅、感動、困惑與不安如實呈現,讓讀者在閱讀之後,

    能夠各自去體會其中的甘苦。

    除了書寫教養孩子的親情點滴,廖玉蕙和丈夫蔡全茂之間,一個寫作,一個

    畫畫的圖文合作在文壇也傳為佳話。起初他們夫妻二人是在報紙副刊和雜誌開闢

    〈雙人塗寫〉和〈二手塗鴉〉專欄,廖玉蕙書寫散文,先生畫圖,以不同的形式

    一起譜寫心情與閱歷。後來,兩人的作品開始集結成冊,從《曾經的美麗》開始,

    廖玉蕙的作品集便成為兩人文圖合作的心血結晶,對於這樣的創作方式,向陽

    (2004)曾說:

    兩人合著的《一本燦爛》,夫圖妻文,洋溢伉儷情深,鶼鰈相濡之情,重讀

    的感覺相當溫暖。蔡全茂的圖有日本畫家立石鐵臣為台灣生活素描的畫風,

    簡單幾筆,盡得風流;而廖玉蕙的散文則輕盈嫵媚,生活瑣事,隨手捻來,

    都是趣味,我讀著讀著,一個下午尌過去了。83

    愉快的婚姻生活,讓廖玉蕙對生活有了不同的體驗,讓她的作品中即便是呈現生

    83 向陽。〈歲末悅讀一本燦爛〉,《中央日報》,2004 年 1 月 27 日,副刊版。

  • 30

    活瑣事,也能讓讀者感受到其中的趣味。丈夫對廖玉蕙的創作不但全力支持,甚

    至還跟她一起合作,兩人共同創作了許多文圖並茂的散文作品集,可說是推動廖

    玉蕙不斷創作的一大動力。

    伍、在雲端相逢─臉書筆耕

    廖玉蕙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散文作品集《閒情》開始,一直到2012年為止,

    一共出版了二十二本散文集,歷經二十餘年的文學歷練,廖玉蕙對文字的運用已

    臻至成熟的境界。多年來身兼人妻、人母、人師和作家的身份,讓她的散文作品

    呈現出多采多姿的面貌,不管是書寫世間百態的社會關懷主題,還是呈現家庭倫

    理的親情書寫抑或是反芻人生的生命本質議題,廖玉蕙在創作之時全都關照到

    了。

    如今,廖玉蕙已年過六十,很早就開始使用電腦創作的她,緊抓e世代的脈

    動,在現今流行的Facebook(臉書)網頁上成立了個人專頁,繼續在網路上發表文

    章,內容依然包羅萬象,親情主題持續進行,關愛的眼光從子女延伸到了第三代

    的孫女─小龍女身上,每隔幾天就會上網記錄生活感受並抒發個人情感,吸引了

    眾多網友的注意與期待,研究者本身便是其中一個。2012年,廖玉蕙也將在臉書

    上發表的有關個人情性以及家庭互動的文章集結成冊,在決定書名時,廖玉蕙更

    讓臉書的網友們參與決定,在比較喜歡的書名中二擇一按「讚」,以便自己在取

    書名時能下定決心,結果網友反應熱烈,投票的按讚紛至沓來,新書《為什麼你

    不問我為什麼》就此問世。廖玉蕙出版的書籍眾多,但是這本書的推出讓她特別

    覺得新鮮有趣:

    這本由臉書上的文章集結而成的紙本書,真是徹底出自雲端之作,連命名都

    由臉友們共同決定,這是我寫作生涯中非常新鮮有趣的經驗。可惜的是,因

    篇幅限制,無法將臉書朋友透過雲端的精采機智回應一一納入,算是成書過

  • 31

    程中的小小遺憾。84

    在臉書上發表文章讓廖玉蕙可以得到讀者立即的回應,這樣的創作方式讓原本就

    將寫作當作興趣的廖玉蕙,得到了更多的樂趣,生活也因此而平添不少滋味。在

    廖玉蕙的心中,臉書的發展並不會讓人際的互動更加疏離,她認為只要運用得當,

    臉書其實可以縮短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儘管相隔千里卻也猶若比鄰。只要使用者

    是真誠的想要傳遞誠摯的心意,那麼溫暖的傳送就會無遠弗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