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www.fisc.com.tw 19 繳費多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業務行銷 繳費多螢一雲, 便利智慧生活 張士賢∕財金資訊公司研發部設計二組副組長 賴威慎∕財金資訊公司研發部設計二組工程師 一、前言 2006 8 9 日, Google 執行長埃里 克·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在搜尋 引擎大會(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雲 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這是 源自於搜尋引擎需要處理的網路資源呈現爆發 式的成長,所以 Google 透過「分散式平行運 算技術」,將使用者的搜尋請求分散至位於世 界各地的機房進行平行處理後,即可快速地將 結果回覆給使用者。當時埃里克 施密特對「雲 端」曾有下述的談話:「不論使用者使用的是 PCMac、智慧型行動裝置、BlackBerry 或其 他尚未面市的新機器,只要簡單操作瀏覽器, 都可以連接到雲端存取服務。」明白指出使用 者無須知道儲存搜尋的資源所需的龐大空間設 置在哪裡、送出的搜尋請求送到哪裡、透過那 些主機進行巨量地運算才產生資料,只須瞭解 使用服務的方法並取得結果即可。 「雲端運算」乙詞的概念,很快地搭上了 當時正蓬勃發展的 Web 2.0 列車,被廣泛地運 用在網路服務架構上,將使用者原先只能儲存 於單機電腦的資料儲存於雲端後,便可在不同 的電腦上使用(只須連上網路)。例如瀏覽器 的書籤,從前只要是更換電腦或重灌電腦軟 體,便須利用備份與還原或只能重新建立相關 使用細節,惟如存放於雲端,便可跨電腦及作 業系統使用(例如:美味書籤(del.isio.us)網 站)。由於資料儲存在雲端,所以很快地就發 展出「分享」的功能,於是「儲存自己的資源, 並與其他朋友分享」這個 Web2.0 的概念便與 雲端運算完美結合。其他還有很多概念類似的 服務,例如數位相簿、數位音樂、日記、數位 影片……等等。此時「雲端」這個名詞漸漸融 入了網路儲存、網路運算等名詞,也開始出現 了多種網路設備共用一雲端資料與運算資源的 概念。 2007 1 9 日蘋果公司推出第一代 iPhone 之後,智慧型手持裝置頓時成為熱門的 時尚新寵。同年,Google 公司亦將其與 84 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共同研 發改良的 Android 系統,以 Apache 免費開放 原始碼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在這兩種系統 彼此類同又相互競爭地推波助瀾之下,智慧型 手持裝置與智慧家電的發展日趨蓬勃,直至 2009 年微軟公司執行長巴爾莫( Steve Ballmer)首次提出「三螢一雲」(three screens and a cloud,三螢指電腦、手機與電視)的願 景,之後科技業與電信業便不斷將此架構延伸

繳費多螢一雲, 便利智慧生活 - FISC › Upload › 927cb817-aaf6-4677... · 了多種網路設備共用一雲端資料與運算資源的 概念。 自2007 年1 月9 日蘋果公司推出第一代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www.fisc.com.tw 19

繳費多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業務行銷

繳費多螢一雲, 便利智慧生活 張士賢∕財金資訊公司研發部設計二組副組長

賴威慎∕財金資訊公司研發部設計二組工程師

一、前言

於 2006 年 8 月 9 日,Google 執行長埃里

克·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在搜尋

引擎大會(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雲

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這是

源自於搜尋引擎需要處理的網路資源呈現爆發

式的成長,所以 Google 透過「分散式平行運

算技術」,將使用者的搜尋請求分散至位於世

界各地的機房進行平行處理後,即可快速地將

結果回覆給使用者。當時埃里克‧施密特對「雲

端」曾有下述的談話:「不論使用者使用的是

PC、Mac、智慧型行動裝置、BlackBerry 或其

他尚未面市的新機器,只要簡單操作瀏覽器,

都可以連接到雲端存取服務。」明白指出使用

者無須知道儲存搜尋的資源所需的龐大空間設

置在哪裡、送出的搜尋請求送到哪裡、透過那

些主機進行巨量地運算才產生資料,只須瞭解

使用服務的方法並取得結果即可。

「雲端運算」乙詞的概念,很快地搭上了

當時正蓬勃發展的 Web 2.0 列車,被廣泛地運

用在網路服務架構上,將使用者原先只能儲存

於單機電腦的資料儲存於雲端後,便可在不同

的電腦上使用(只須連上網路)。例如瀏覽器

的書籤,從前只要是更換電腦或重灌電腦軟

體,便須利用備份與還原或只能重新建立相關

使用細節,惟如存放於雲端,便可跨電腦及作

業系統使用(例如:美味書籤(del.isio.us)網

站)。由於資料儲存在雲端,所以很快地就發

展出「分享」的功能,於是「儲存自己的資源,

並與其他朋友分享」這個 Web2.0 的概念便與

雲端運算完美結合。其他還有很多概念類似的

服務,例如數位相簿、數位音樂、日記、數位

影片……等等。此時「雲端」這個名詞漸漸融

入了網路儲存、網路運算等名詞,也開始出現

了多種網路設備共用一雲端資料與運算資源的

概念。

自 2007 年 1 月 9 日蘋果公司推出第一代

iPhone 之後,智慧型手持裝置頓時成為熱門的

時尚新寵。同年,Google 公司亦將其與 84 家

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共同研

發改良的 Android 系統,以 Apache 免費開放

原始碼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在這兩種系統

彼此類同又相互競爭地推波助瀾之下,智慧型

手持裝置與智慧家電的發展日趨蓬勃,直至

2009 年微軟公司執行長巴爾莫( Steve

Ballmer)首次提出「三螢一雲」(three screens

and a cloud,三螢指電腦、手機與電視)的願

景,之後科技業與電信業便不斷將此架構延伸

20 財金資訊季刊∕No.76∕2013.10

業務行銷│繳費多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

跨業解釋,乃至於 2012 年鴻海公司董事長郭

台銘喊出「八螢一雲」(包含手機、平板電腦、

筆記型電腦、電視……等)。綜上可知,「多

螢一雲」新應用爰成為現代智慧生活的代表性

名詞之一。

本文將介紹目前智慧生活的一些新興科

技,並討論「多螢一雲」智慧繳費的發展與未

來之可能性。

二、智慧生活新科技

近年因相關技術的演進,「繳費多螢一雲,

便利智慧生活」之軟硬體環境已趨成熟,如何

利用各種智慧新科技,廣為拓展多螢一雲的繳

費機制,以便提供使用者更便利多元的智慧生

活,實為線上繳費服務業者刻不容緩的課題及

展業商機。

(一) 無線網路新協定

以雲端運算而言,其基礎中的基礎便是網

路,無論透過何種設備,只要能連上網路,便

可存取雲端服務。以現況觀之,無線網路與行

動通訊技術,都正處於新一代標準逐漸取代現

有標準的時間點,本節將介紹新一代的無線∕

行動連網標準。

1. 無線傳輸新標準:IEEE 802.11ac

802.11是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

的無線保真(Wi-Fi, Wireless Fidelity)技術標

準,表 1 為 802.11n 與 802.11ac 的比較表,

目前 802.11n 乃最被廣為使用的標準,而

802.11ac 則被視為下一代的通訊標準,是一項

更快速且可靠的技術,一般認為是項標準將在

2014 年成為主流產品規格。

表 1 802.11n vs. 802.11ac

802.11n 802.11ac

Channel Bandwidth 20/40 (MHz) 20/40/80/160 (MHz)

Spatial Streams (Antenna) 4 8

MIMO Technology single-user MIMO multi-user MIMO

Modulation 64-QAM 256-QAM

Aggregate Capacity 600 Mbit/s 6.77 Gbit/s

無線網路訊號的環境干擾,是影響傳輸速

率的關鍵因素,802.11n 標準採用 2.4 GHz 頻

段,無線網路之理論傳輸速率最快可達 600

Mbps,但實際的傳輸值,卻可能受到當時環境

狀 況 的 干 擾 而 減 慢 。 新 一 代 無 線 網 路

802.11ac,俗稱 5G WiFi,其理論傳輸速率最

快可達 6.77Gbps,且因透過 5GHz 頻帶進行

通訊,其訊號干擾相對於 2.4 GHz 頻段是較小

的,所以傳輸速率也會更穩定。

在 802.11n 標準下,資訊傳輸雖可由單輸

入單輸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 SISO)

升級至多輸入多輸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模式,但實作上,802.11n 的單一網

路設備如同時有多台裝置需要連線,則須視連

線設備的優先順序予以處理,最優先的設備完

成資料傳送後,其他裝置才能接續作業。而新

www.fisc.com.tw 21

繳費多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業務行銷

的 802.11ac 標準進一步採用多輸入多輸出

(multi-user MIMO, MU-MIMO)模式,可同

時處理多裝置的連線要求,無須依順位逐一

處理。

若說 802.11n 讓人初步看到無線區域網路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的開

端,則當 802.11ac 成為主流標準後,「多螢

一雲」的技術架構將更具可行性。

2. 行動通訊新標準:4G

行動手持裝置為「多螢一雲」中最重要的

要素,所以一旦談到行動裝置的連網技術,除

了 WiFi 之外,當然不能不提及第四代行動電話

行動通訊標準( 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mobile phon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簡稱 4G),也是 3G 之後的延伸。3G 手機能

夠同時使用通話服務及網路服務,其速率一般

在幾百 kbps 以上;有些 3G 系統服務業者已提

供 3.5G 服務,此時傳輸速率可達下傳

14Mbps、上傳 5.8Mbps 之譜。依照國際電信

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的定義,靜態傳輸速率達到 1Gbps,而

用戶在高速移動狀態下可達 100Mbps,即可作

為 4G 的技術。

獲國際電信聯盟認可的兩大主要 4G 技術,

為由 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所主導的 LTE(Long Term Evolution)

及由 IEEE 標準組織主導的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IEEE

802.16e/m)。「WiMAX-Advanced」是 WiMAX

的新規格,下傳與上傳的最高速率可達到

300Mbps,位置固定時之下傳速率則可高達

1Gbps,是國際電信聯盟承認的 4G 標準,技

術應用度成熟較早,然而因其缺乏上下相容的

技術空間,目前較少廠商推出 WiMAX 的手持

裝置,造成推展上有一定難度。目前市場上主

流的 4G 標準為 GSM/UMTS(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 Univers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無線通訊技術所衍

生的「LTE Advanced」,它是第一批被國際電

信聯盟所承認的 4G 標準,最高傳輸頻寬可達

下傳速率 1Gbps 與上傳 500Mbps。

臺灣的 4G 網路發展,雖然在 2007 年開始

即陸續發出 6 張 WiMAX 執照(臺灣北區與南

區各 3 張),希望能快速發展,然而這幾年來

市場的接受度並不高,再加上 2010 年英特爾

(Intel)裁撤臺灣 WiMAX 計畫辦公室,臺灣

4G技術被迫面臨加緊腳步由WiMAX轉至 LTE

的趨勢。

(二) QR Code 新應用

除更可靠、更快速地傳輸資料外,如何能

快速輸入資訊至行動裝置,以及如何將行動裝

置實體與日常生活的資訊接合得更緊密,這些

事項也隨著智慧型裝置的普及化,目前正快速

發展中。

二維條碼(Matrix (2D) barcodes),顧名

思義為以二維的方式表示資訊,其與 60 年代

末出現的一維條碼相比較,在相同大小的範圍

內可儲存更多資料。而進一步為更快速地解

碼,日本 DENSO WAVE 公司於 1994 年發明

了 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屬二維

條碼的一種)。

表 2 依時序說明 QR Code 標準的發展過

程,QR code 的 ISO 國際標準 ISO/IEC18004

於 2000 年 6 月問世之後,中國大陸(2000

年)、南韓(2002 年)、新加坡(2008 年)

等國家相繼據以制定其國家標準,目前 QR

Code 在世界各國被廣泛地使用。

22 財金資訊季刊∕No.76∕2013.10

業務行銷│繳費多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

表 2 QR Code 標準發展表

時 間 標 準

October 1997 AIM (Association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Mobility) International

January 1999 JIS X 0510

June 2000 ISO/IEC 18004:2000

September 2006 ISO/IEC 18004:2006

QR Code 最早是汽車製造廠為了便於追

蹤零件所使用,可利用掃描器或攝影機讀取

之,嗣廣泛使用於製造、物流等各行業的貨品

管理機制。近年來,電子商務也使用 QR Code

做為產品履歷與電子票券之載具。由於近年來

的智慧型手持裝置多附有相機功能,可作為

QR Code 的讀取裝置,加上根據 Denso Wave

公司官方網站上的說明,QR code 的產生與使

用是免費的(Denso Wave 公司持有的專利權

益不會被執行),所以 QR Code 與智慧型手

持裝置的結合應用也日漸興盛。目前較常見之

新應用如表 3 所示,可透過 QR Code 表示網

址、eMail、電話號碼、簡訊與經緯度座標等資

訊,國外亦有以 QR Code 表示商品識別資訊

的應用,APP 透過相機讀取商品上的識別資訊

後,即比對資料庫中周邊商店相同商品的售價

資訊,並將比價結果顯示於畫面上。

表 3 QR Code 新應用

應用項目 QR Code 應用內容

網址 URL 資料內容一定要有 "http://" 或是 "https://"

email 信箱 資料內容最前方加上 "mailto:",如 mailto:[email protected]

電話號碼 資料內容最前方加上 "tel:",如 tel:+19052091336

SMS 簡訊 資料內容最前方加上 "sms:",如 sms:9052091306

經緯度坐標 資料內容最前方加上 "geo:",如 geo:43.838613,-79.330831,120

以行動版全國繳費網為例,使用者以行動

裝置的相機將其 QR Code 讀入,再透過 QR

Code 解碼軟體(須自行下載使用)解譯後,

即為網址:「https://ebill.ba.org.tw/Mpp/」,

之後利用瀏覽器開啟該網址,即可連結至行動

版「e-Bill 全國繳費網」網站,如圖 1 所示。是

項資料讀取方式對於解決現有智慧型手持裝置

輸入不便的限制,有很大的助益。

圖 1

行動版「e-Bill 全國繳費網」網

址之 QR Code,解碼後可得到:

https://ebill.ba.org.tw/Mpp/

www.fisc.com.tw 23

繳費多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業務行銷

(三) 雲端帳單新體驗

綜上,相關硬體及標準與時俱進地進步

中,理所當然線上繳費的技術也不能停滯不

前。信用卡費、水費、電費、瓦斯費、保險費、

電信費等生活衍生的帳單無數,為實現與符合

「無紙化」的資訊時代,相關機構莫不努力推

行電子帳單之使用,較為資訊化的產業更是相

繼開放使用者進行帳單線上查詢及繳納。財金

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財金公司)於民國

94 年 8 月完成建置及上線之「e-Bill 全國繳費

網」即為顯著例子,且其近年更積極推動「即

查、即繳、即銷」之帳單繳納服務哻,陸續與

事業單位洽談合作,並進行雙方資訊系統的主

機連線作業,期許「e-Bill 全國繳費網」能夠成

為一「雲端帳單繳費中心」,提供使用者一次

到位的帳單繳納服務,如圖 2 所示。

圖 2 「e-Bill 全國繳費網」之「雲端帳單繳費中心」願景

財金公司為「e-Bill 全國繳費網」所設計之

即查即繳即銷架構,如圖 3 所示,使用者可透

過網站所支援的任何裝置連結「e-Bill 全國繳費

網」,選擇帳單類別後輸入個人識別資訊(例

如:身分證字號、電信號碼、車牌號碼、銷帳

編號等),全國繳費網即將使用者查詢訊息轉

往相關的事業單位進行帳單查詢作業,並將查

詢結果顯示於使用者之裝置螢幕上。使用者如

擬續行繳費作業,可直接選擇以晶片金融卡或

活期帳戶繳納,繳納完成後,全國繳費網再以

訊息轉知事業單位銷帳,嗣後若使用者重新查

詢,即無該筆已完成繳費之帳單,無重複繳費

之虞。晶片金融卡因具有高安全性的優勢,成

為「e-Bill 全國繳費網」最重要的支付工具;至

24 財金資訊季刊∕No.76∕2013.10

業務行銷│繳費多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

於活期存款帳戶,則因基於交易方式的安全性

之考量,其作業設計以「限繳帳戶本人之帳單」

為原則,爰此,使用活期存款帳戶之繳費項目,

相較於晶片金融卡明顯少了許多。

圖 3 「e-Bill 全國繳費網」即查即繳即銷架構設計

目前「e-Bill 全國繳費網」所提供之「即查

即繳即銷」服務包含: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

與遠傳電信三大電信公司之電信費,以及遠通

電收公司之 eTag 餘額查詢與儲值,此外,尚

有臺北自來水費及臺北市、新北市與臺中市的

路邊停車費。財金公司目前仍持續努力與各帳

單事業單位洽談,希望透過此一雲端帳單繳費

中心串接架構,免除民眾面對多繳費通路的困

擾,亦提升 e 化繳費作業的便利性。

三、「多螢一雲」繳費通路

「多螢一雲」中,與線上繳費具關聯性的

三種螢幕為桌上型電腦、智慧電視與智慧型行

動裝置。本章將依序說明財金公司如何修改及

提升「e-Bill 全國繳費網」,以支援前述各「螢」,

並結合多螢幕通路與雲端繳費架構,提供民眾

更便利智慧的生活體驗。

(一) 桌上型電腦(PC、MAC、筆記型電腦)

隨著時代變遷,網路技術也日新月異,非

IE 的瀏覽器與非微軟的作業系統亦逐漸發展

成熟,使用者更日漸增長。而「e-Bill 全國繳費

網」之建構目標既為免除民眾面對多繳費通路

的困擾,如以服務更多使用者為前提,實有必

要改善僅能使用 IE 瀏覽器進行交易的限制與

困境。財金公司爰自民國 99 年起,持續調整

網站頁面與程式,首先於微軟的 Windows 作業

系統上,開放跨瀏覽器使用「e-Bill 全國繳費

網」;繼之完成可於非微軟的作業系統如 Mac

或 Linux 上,透過 Firefox、Safari 或 chrome

等瀏覽器進行繳費交易。目前,「e-Bill 全國繳

費網」可支援的作業系統版本包括:Linux、

Mac 、 Windows , 可 支 援 的 瀏 覽 器 則 為

Firefox、Safari、Chrome 及 IE(32 位元與 64

位元)。

www.fisc.com.tw 25

繳費多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業務行銷

(二) 智慧電視(連網電視∕數位機上盒)

智慧電視為可連網的電視機,或是透過數

位機上盒,可提供較傳統電視更多功能的新型

電視。智慧電視可自行運作一套完整的作業系

統,並於其上運行一些軟體功能,雖然目前尚

未普及,但以近年的產品發展趨勢觀之,智慧

型電視的普及是必然的趨勢。

目前中華電信公司所提供之 MOD 機上

盒,與傳統或新型電視連接後,即可免費使用

「e起繳」線上即時繳費服務,用戶可以使用

機上盒的遙控器操作電視螢幕,並透過讀卡機

存取晶片金融卡,經由財金公司提供的繳費平

台介面,完成線上即時繳費。目前,MOD「e

起繳」服務提供中華電信費(支援帳單查詢)、

水電費等 10 種繳費項目,如圖 4 所示。

圖 4 中華電信 MOD 與財金公司

合作提供繳納多種費用項目

圖片來源:中華電信 MOD 網站

前文曾提及跨瀏覽器與作業系統使用

「e-Bill 全國繳費網」之革新,實現了透過可連

網的智慧電視進行線上繳費的想法,除可透過

雲端取得各種帳單資訊外,亦可繳納更多元豐

富的費用項目。部分智慧電視甚至可透過智慧

型互動式手勢操作功能或語音輸入指令的方式

進行繳費,凡此種種,使用者即使待在家裡,

亦可輕輕鬆鬆完成帳單之查詢與繳納。

(三) 行動裝置(智慧手機∕平板電腦)

除致力於突破個人電腦作業系統與瀏覽器

的限制,以服務更多的使用民眾之外,因應自

第一代 iPhone 手機開始便日益普遍的智慧型

行動裝置熱潮,財金公司亦針對原先僅提供個

人電腦使用的「e-Bill 全國繳費網」網頁進行全

面檢討,精簡頁面資訊呈現方式,以便更適合

於更小的螢幕顯示;又,減少網頁上非必要的

圖檔,以加快資訊載入行動裝置頁面的速度;

再者,透過與「雲端帳單繳費中心」概念之整

合,期減輕使用者於智慧型行動裝置輸入之困

難,爰於民國 101 年上半年推出了行動版

「e-Bill 全國繳費網」網站,開放予使用者透過

手機瀏覽器進行線上繳費。然而,由於目前智

慧型行動裝置普遍未具備可與晶片卡互動的功

能,所以行動版「e-Bill 全國繳費網」網站僅限

於以活期性帳戶繳納的繳費項目。

為突破行動版網站僅能使用活期性帳戶繳

納的限制,以服務及便利更多智慧型行動裝置

使用者,財金公司嗣於民國 102 年上半年推出

行動 APP 繳費哷服務,經由整合網路銀行

APP,並藉由網路銀行 APP 的安全認證機制,

串接至行動版「e-Bill 全國繳費網」網站,如圖

5 所示。

如擬使用行動 APP 繳費服務,使用者必須

先臨櫃申請網路銀行並開通帳號密碼,再下載

該金融機構的網路銀行 APP 至智慧型行動裝

置即可。網路銀行 APP 的登入機制可提高轉帳

付款的安全性,繼以透過網路銀行 APP 內嵌的

瀏覽器連接至行動版「e-Bill 全國繳費網」,嗣

選擇費用類別,於帳單資訊顯現後,如使用者

確定透過網銀發動跨行轉帳付款,網路銀行

26 財金資訊季刊∕No.76∕2013.10

業務行銷│繳費多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

APP 即再一次驗證安全性(例如以 OTP 簡訊驗

證使用者身分),確認後始進行跨行轉帳交易,

以完成付款。目前,萬泰銀行已將其 X 卡(晶

片金融卡已預先存放於 SD 卡)結合「e-Bill 全

國繳費網」,提供萬泰客戶更豐富的行動支付

繳費項目,如圖 6 所示。透過前述兩種繳費方

式,使用者不論是使用 APP 或直接透過瀏覽

器,皆可進行線上查詢帳單及繳費,且使用者

可依自己的需要,使用較適合的繳納方式。

圖 5 藉由整合網路銀行 APP,並串接至行動版「e-Bill 全國繳費網」

網站,提供使用者透過智慧型行動裝置繳納帳單

圖 6 萬泰銀行行動支付以 X 卡結合「e-Bill 全國繳費網」,開發行動支付功能。

圖片來源:萬泰銀行行動支付網站

www.fisc.com.tw 27

繳費多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業務行銷

目前行動支付的發展仍嚴重受限於相關軟

硬體的產品發展,然而隨著 NFC 技術漸趨成

熟,未來透過受信任的第三方服務管理者

(Trusted Service Manager, TSM)所建構之

空中下載(Over The Air, OTA)機制,即可將

晶片金融卡下載於手機的安全元件(Secure

Element)存放,「e-Bill 全國繳費網」可以突

破現有的限制,讓使用者更方便地透過行動裝

置繳納各種費用。

四、結語

本文介紹目前正蓬勃發展的「雲端科技」

與「多螢一雲」技術架構,同時說明財金公司

對「e-Bill 全國繳費網」所規劃的「雲端帳單繳

費中心」願景。而正如「繳費 e 化、行動未來」

哸專文中所述,財金公司以穩定與安全的跨行

平台,提供金融機構、企業及社會大眾便捷的

金流服務,也擔負全國繳費(稅)服務 e 化發

展及整合的重任。面對每日不斷推陳出新的行

動加值服務及智慧家庭應用(例如數位家庭多

媒體平台等),另一方面,努力拓展更多「即

查即繳即銷」的繳費通路,以提供民眾更優質

完善的 e 化行動繳費服務;一方面隨著技術演

進,支援更多可連網裝置支付管道,提供使用

者更多元化的繳費通路選擇,以落實「繳費多

螢一雲,便利智慧生活」。

註釋:

哻 有關即查、即繳、即銷的相關內容,請參考財金資訊季

刊∕No.70∕2012.3 之專題報導:即查、即繳、即銷之

全國繳費網。

哷 有關財金公司行動 APP 繳費(透過網路銀行 APP),

請參考財金資訊季刊∕No.72∕2012.9。

哸 有關「繳費 e 化、行動未來」專文內容,請參閱財金資

訊季刊∕No.71∕2012.6 之專題報導:「簡政便民繳稅 e

化新增服務」。

參考文獻∕資料來源:

1. Conversation with Eric Schmidt hosted by Danny Sullivan

(Search Engine Strategies Conference, August 9, 2006),

http://www.google.com/press/podium/ses2006.html.

2. 維基百科網站,http://en.wikipedia.org/。

3. 財金公司網站,http://www.fisc.com.tw。

4. 中華電信 MOD 網站,http://mod.cht.com.tw/life/

etogether/。

5. 萬泰銀行行動支付網站,https://www.cosmosbank.

com.tw/mobile/service_features04.html。

讀讀者者心心聲聲

首先,感謝您撥冗閱讀「財金資訊季刊」!

請您提供我們寶貴的意見或建議,給我們一個攜手共進的機會,我們將

儘可能符合您的需求,也豐富季刊的內容,提升對您的服務。

敬請 不吝賜教,並請您將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以電子郵件傳送至財

金資訊公司管理部文書組張小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