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紐澤西巴里賽公園第一長老教會及基督愛鄰社區中心 壹百週年紀念簡史(1909-2009) Centennial History of 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 and Touch Community Christian Center (1909-2009)

紐澤西巴里賽公園第一長老教會及基督愛鄰社區中心 壹百週年紀念 …3up.com/fpcnjorg/images/FPCHistoryAll2009.pdf · 內為了使教會更穩定成長而加入美國長老教會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紐澤西巴里賽公園第一長老教會及基督愛鄰社區中心

    壹百週年紀念簡史(1909-2009) Centennial History of 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 and Touch Community Christian Center (1909-2009)

  • 紐澤西巴里賽公園第一長老教會及基督愛鄰社區中心

    壹百週年紀念簡史(1909-2009) 住址: 50 West Palisades Blvd., Palisades Park, NJ 07650 電話及傳真: 201-947-3970 網址:www.fpcnj.org & www.tcccfpc.org 編輯:彭榮仁牧師(現為駐堂牧師) 前身 (Palisades Park Union Church Cop.) 1896-1909 主後 1896 年 12 月 14 日(週一)晚間本市居民聚

    集在本市第一任市長John S. Edsall的府上討論成立”The Union Society of Palisades Park, N.J. “最後,當晚決議設立 ”The Union Chapel of Palisades Park, NJ”,成為本市敬拜聚會的地點,當時共有 43 位簽名加入1,包括John S. Edsall (本市第一任市長), Samuel S. Edsall (後來簽約興建Union Chapel), Edward A. Gantert (後來成為本市第三任市長), John G. Edsall (後來成為本市第二任市長), John & Henry Brinkerhoff (後來捐獻Union Chapel的土地)等等當時社區內關懷社區的各界人士,(當時本市人口約 644 人)2

    Edsall 家族住居 (可能是當時本市最早的建築物之一),極可能就是在此討論並決議設立

    Union Chapel 的地點 (此相片目前保存在 Leonia Library)

    1896 年 12 月 4 日簽署成立 Union Chapel 的各界人士

    1

  • 主後 1897 年 1 月 5 日, 本市當時所有的姐妹

    都聚集在 Paul Gantert 的夫人府上並成立姐妹會 Ladies Aid Society, 當時第一位市長的妻子成為姐妹會主席

    主後 1897 年 1 月 11 日, John & Henry

    Brinkerhoff 捐獻 219 Grand Avenue 的土地,成為 Union Chapel (本會前身) 興建的地點

    Brinkerhoff 的家族是本市第二個開墾的家族,當時他

    們家族擁有本市中間的土地,並將農場的一部份土地奉獻為禮拜堂,同時也對社區有很大的貢獻,所以家族的姓氏已經成為本市重要的幹道名稱

    主後 1897 年成立Union Chapel建堂委員會3

    (John P. Davis, Alfred I. Parkyn, John G. Edsall, Henry Scholz和Edward Gantert五人 ),並於 10 月 21 日於本會前址簽約興建Union Chapel, 建價 $1620(右圖)

    當時由本會董事 Samuel S. Edsall 代表本會簽字,委託建築師Eugrur M. Boehrim 設計,並由Andrew D. Bogert 建築公司興建,當時造價$1620.

    1897 年 11 月 28 日 由 Henry Brinkerhoff 的女兒 Ethel (William

    Cruickshank 夫人) 舉行奠基典禮安置第一塊基石 並於 1898 年 3 月 6日舉行獻堂典禮

    2

  • -- 以往禮拜堂的舊址的相片和目前現址(仍舊存在 219 Grand Ave., )的相片,可以看出結構及地基都沒有改變,只是外觀有些變化

    William Andrew Crozier牧師的相片, 他於 1908 年到 1911 年擔任本會牧師

    成立堂會 開拓期 1909-1934 1898 年到 1906 年間一直保持獨立教會並沒有固定駐

    堂牧師也未加入任何教派,並且依賴巡迴旅行的傳道人提供主日講台信息,1906 年 7 月 27 日由 27 位會員成立 Union Church of Palisades Park.

    1908 年 10 月 6 日當晚會員大會決定聘請當時仍在衛

    理公會(United Methodist) Drew Theological School 神學院就讀的神學生 William Andrew Crozier (右圖)擔任本會固定的傳道人,後來也因此在其任內為了使教會更穩定成長而加入美國長老教會

    1909 年 2 月 19 日在澤西市中會 (The Presbytery of Jersey City) 的監督見

    證之下正式加入美國長老教會 (The Presbytery Church of U.S.A.) 並改名成為第一長老教會,當時共有 28 名會員加入(右表),同時選出三位長老,分別為 Joseph S. Van Dyke 醫師, John Brinkerhoff 及 Frank R. Wheeler.(在本教會的登記本上也可看到本會最

    早的三位長老名列其上)

    3

  • 1909 年 4 月 16 日會員大會正式通過邀請 William Andrew Crosier 成為

    本會牧師,並且於 6 月 18 日在本教會封牧及設立為本會的首任牧師

    1910 年 William Andrew Crozier 牧師(左圖中間)帶領全體主日學師生前往大熊山

    郊遊活動合影

    1910 年 William Andrew Crozier 牧師 (下圖中間) 和全體老師在大熊山郊遊活動

    合影

    1911 年 7 月 31 日 Crozier 牧師提出辭

    呈,經過數週教會才正式接受, Crozier 牧師在牧會期間談及建立新堂的需要,不過只停留於構想階段,在第二任牧師前來之前,本會主日信息則依賴紐約市協和神學院師生輪

    流前來帶領. Dr. Charles A. Evans 牧師則由 1911 年 12 月 4 日起成為固定的傳道人

    4

  • 1912 年 6 月 12 日 Dr. Charles A. Evans 牧師接受邀請並成為本會第二任牧師,在其任內教會推動購買新堂的土地,第一長老教會禮拜堂現址(90’x100’)的土地,並以$1,600 成交,這筆款項是由當時的女宣姐妹(Ladies Aid Society)從 1898 年教會成立開始,就為了日後所需要的建堂基金慢慢奉獻累積起來的, 這群姐妹功不可沒,是教會最熱心的支持者也是許多事工的幕後功

    臣,值得我們每一位好好學習

    1912 年 5 月 22 日本會以$1600 向 Georgia Wood & Harry L Pangborn 夫婦購買目前本教會禮拜堂現址的 90’x100’的土地

    本教會禮拜堂現址的 90’x100’土地的購買同意書之部份內容

    5

  • 1913 年 9 月 22 日 Dr. Charles A. Evans 離職,之後由 Orville Bruce Swift 牧師負責每個主日的信息,1913 年 10 月 18 日,本會小會正式邀請擔任六個月固定傳道人, 六個月期滿再度邀請,因著教會的成長, 1914 年 4 月 26 日才首肯並在本教會封牧而且擔任本會第三任牧師

    1913 年 12 月到 1914 年 1 月,本會弟兄將本

    會舊址提高地基,加建教室及廚房,並成為禱告會及交誼的地方,主日學也迅速成長到 125 名孩童,增加 18 名會友,教會需要更大的聚會場所的呼聲日漸迫切!

    本會第三任牧師 Orville Bruce Swift 博士,在其任內帶領本教會會眾建造禮拜堂

    從目前該建築物的側面(下圖)及背後(上圖)依稀可看見當時 Union Chapel地基拉高的工程部份

    Orville Bruce Swift 牧師於 1915 年 6 月 26 日在大熊山郊遊活動和主日學老師合影

    6

  • 在本市兩百週年的紀念冊中,提到本市第一個開墾的 Edsall 家族以及他們的祖先 Samuel Edsall 的歷史,早在 1648 年,Samuel Edsall 從荷蘭來到美國探險,不但經營生意並且也成為印地安人的翻譯專家,並在紐約曼哈頓發跡,並且在 1668 年和別人合夥購買 Hudson 河到 Hackensack 河之間達 1820 公頃的土地,數代相傳,一直到 John 和 Samuel Edsall 兩兄弟,也就是我們教會最早期的信徒領袖,他們分別擁有本市北邊和南邊的土地,本教會 1915 年 11 月所印刷的本會第一本會友通訊錄中所特別提到本市第一位市長 John S. Edsall 和他的弟弟 Samuel S. Edsall (就是 Samuel Edsall 的後代子孫)和其家族及本市第五任市長 Benjamin E. Budds (1915-1916)在本教會的貢獻及事蹟,在此特別提出為念,也盼望本教會和社區能夠繼續緊密結合,教會能夠帶來社區平安及喜樂,以下是他們所留下美好的腳蹤及事蹟

    Samuel S. Edsall 的遺囑 現存在Leonia Library

    a. Mr. Samuel S. Edsall (本教會的董事,1911 年 9 月 12 日過世) Union Chapel(本會前身)興建契約當中代表簽字的就是這位先生,其遺囑中第一句話就是 ”In the name of God, Amen”, 然後提到捐贈$2000 給本教會,在本會 1918 年 3 月的年度財務報表上也看見這筆遺產的紀錄

    7

    上圖是 Samuel S. Edsall 的遺囑部分內容,第一句話就以”In the name of God, Amen. 開頭”,第二款第二項提到捐獻$2000 給第一長老教會,目前此遺囑保存於Leonia 圖書館

  • 上圖: 本教會 1918 年的會計報告中可看見 Samuel S. Edsall 捐款遺產 $2000 的記錄

    Samuel S. Edsall 的遺囑中也提到捐贈 Palisades Park 市$2000 並授權本市市長及市議會在 10 年之間投資運用這筆遺產來幫助本市有需要的窮人,從其遺囑內容中我們可以看見他對教會及社區的貢獻,足以成為後人的楷模

    Samuel S. Edsall 的遺囑部分內容,捐獻遺產$2000 給 Palisades Park 來賙濟窮人

    8

  • b. Captain. John S. Edsall (第一任市長,1913 年 7 月 23 日過世) 當教會提到建堂的時候就曾許願贊助$500,然而在建堂之前他就過世,所以在其遺囑中特別提到捐贈$500 給本教會供建堂使用,以了生前願望, John S. Edsall 和當時本教會的前三位長老之一 John Brinkerhoff 是 Samuel S. Edsall 遺囑的見證及委託人,日後也成全 Samuel S. Edsall 生前貢獻教會及社區的心願,因為他曾於 1861 參軍,所以也被後人尊稱 Captain 上尉.

    上圖: John S. Edsall 為Palisades Park 第一任市長

    上圖: 後人為了紀念 Edsall家族對教會及社區的貢獻, 家族的姓氏也成為本市重

    要的幹道名稱

    c. 本教會的吊鐘 目前掛在本教會禮拜堂頂面的 500 磅吊鐘是由Meneely Bell Foundries 在 West Troy 製作,是John B. Williams 女士和 C. J. Westvelt 女士為了紀念 Edsall 家族對主的愛所捐贈的,因此在吊鐘上特別雕刻以下字句 To the Glory of God and in loving memory of Sameul Edsall, Isabella Christie Edsall John Edsall and Samuel S. Edsall. Father, Mother, Brothers, (將榮耀歸給主並紀念 Edsall 家族) 以上這段話日後也被使用成為一個模式,1962 年本會 Mable Sieley 長老為了要紀念所有過去愛主愛教會的兄姊,特別製作一個木櫃及紀念冊,提供給後人感恩緬懷前人的機會,將贈送給教會的物品及所紀念的人都記載在這一個紀念冊上並且保

    存在此木櫃內(目前保存在我們的教會) Lord, I have loved the habitation of thy house, and the palce where thine honor dwelleth. Samuel 和 Isabella Christie

    Edsall 夫婦的合照 (John & Samuel Edsall 的雙親)

    (主,我何等喜愛您的聖殿,你所同在的居所)

    9

  • d. Gertrude Edsall Williams (Samuel & John Edsall 的姐妹) 1919 年 12 月 24 日,Gertrude Edsall Williams 聖誕夜前夕奉獻給本會$1000 並寫了一封親筆信給本教會(目前本會保存此封親筆信) 部份內容如下,可看出她對主的愛和對教會聖工的看重 I love Thy kingdom Lord, the place of Thine above 我愛主的國度 和祂所在的居所 To the 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 of Palisades Park, NJ, 給第一長老教會 Dear Friends, Believing that a Church dedicated to the worship of the Triune God, Father, Son and Holy Sprit to be of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in any community, and to help keep alive the Faith once delivered to the saints, I ask you to accept the enclosed check for one thousand dollars ($1,000) in trust, as a memorial to my beloved parents Samuel and Isabella Christie Edsall. 親愛的朋友,在任何的社區內,能夠有教會敬拜三一真神並且能夠不斷使信仰歷久彌新傳揚下去是最重要的事,我期盼您們能夠憑信心接受這一千美金,同時也以紀念我的雙親 Samuel & Isabella Christie Edsall. The income of said $1000, to be used toward the support of the Preaching of the Gospel of our Lord and Savior Jesus Christ in said 1st Presbyterian Church of Palisades Park. In case such church ceases to be a Protestant Church then the said $1000, to revert to 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 of New York City. 這一千元將用在第一長老教會中傳揚福音真理的聖工上,若是第一長老教會不再成為改革宗教會,此筆款項將轉為支持紐約美國聖經公會之用 I love thy church O God, His walls before Thee Stand & Dear as the apple of Thine eye and graven on Thy hand. 神阿, 我愛你的教會 城牆在你前面站立 在你的眼前有如瞳人 在你手中被你雕琢 e. 最後, 也要特別感謝 Benjamin E. Budds (本市第五任市長)免費裝置Union Chapel 熱氣的水管,之後,並裝置第一長老教會禮拜堂的熱氣管道

    10

  • 1914-1919 年間 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5 年 3 月 25 日的會員大會決議通過由 Orville Bruce Swift 牧師指定

    建堂委員會,正式推動興建禮拜堂的工程

    這是第一長老教會(含禮拜堂) 所能找到最早的相片

    1915 年 11 月 28 日主日下午舉行破土典禮 1916 年 1 月將 Union Chapel 以$1500 賣給 Otto P. Kursius (本教會目前

    仍保有此契約書,當時代表本教會簽字的 Frank Wheeler,也是本會最早的三位長老之一)

    1916 年 3 月 19 日開始施工建造禮拜堂, 1897 年 11 月 28 日在本會前身

    Union Chapel 安置第一塊基石的 Ethel Brinkerhoff (William Cruickshank 夫人) 於 19 年後新堂建立之時,放下第一牟石灰, Frank Wheeler 長老娘(當時姐妹會的主席)則放下第一塊基石

    1916 年 7 月 1 日本教會以教會土地向 George F. Krumm Jr.& Lillian 夫婦

    貸款$3000 做為興建禮拜堂之用,並於 1929 年 12 月 3 日全部還清(當時代表本教會簽字的也是 Frank Wheeler 長老)

    11

  • 1916 年 7 月 9 日在 Orville Bruce Swift 牧師帶領之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

    期間,整個工程不到四個月就竣工,第一長老教會禮拜堂正式落成並舉行獻堂典禮,建堂金額大約$7000

    1916 年 7 月 11 本教會收到電力公司的通知

    書,教會正式通電(本會仍保有此份證明) 1917 年 7 月 18 日會員大會中 Orville B.

    Swift 牧師請辭,並前往紐約 Middletown的 Congregational 教會牧會

    1918 年 4 月 26 日到 1920 年 9 月 12 日之間

    由 George P. Conger 牧師接任第四任牧師,1920 年 8 月 18 日提出辭呈之後前往Minesota 大學哲學系任教

    本會第五任牧師 John Gratton 牧師(最高的那一位),在其任內完成牧師館的興建

    經過 George P. Conger 牧師的推荐, John Gratton (Conger 牧師在 Union

    神學院的學生),於 1920 年 12 月 17 日到 1928 年 12 月 16 日擔任本會第五任牧師(上圖最高的一位)

    1921 年 5 月 John Gratton 牧師任內以$2000 向 Albert Hoehne購買禮拜堂左側土地為日後

    興建牧師館之用 1922 年 2 月 28 日牧師館落成,當

    時造價$6,749.80 元,當時由弟兄姐妹以認捐的方式奉獻,姐

    妹會再次扮演重要推手,奉獻

    數百元, 之後由 John Roberson 公司興建, John Gratton 牧師也成為本教會牧師館第一位主人

    禮拜堂左側就是牧師館,在 1922 年興建落成

    1924 年 5 月 31 日本會向 Broad Ave Building & Loan 貸款$4000,實際上

    是由姐妹會承擔此責任來定期償還, 直到 1936 年元月份才還清

    12

  • 本會第五任牧師 John Gratton 牧師,在 1926 年左右舉辦兒童日 (Chilldren’s Day)並和全體兒童在教堂前面合影,當時的主日學校長就是 Frank Wheeler 長老

    John Gratton 牧師任內已經有非常有活力的青少年團契及活動

    13

  • 1926 年左右 John Gratton 牧師和當時的主日學校長 Frank Wheeler(本會最早的三位長老之一)舉辦了兒童日(Children’s Day),全教會座無虛席,少年詩班的演出尤其讚不絕口,右側是當時的報導以及當日節目的內容,以下則是當時兒童日的活動劇照

    1928 年底,John Gratton 牧師經過 8 年愉快的服事

    之後提出辭呈,前往麻州 Pittsfield 的 First Congregational Church 牧會

    14

  • 1929 年 6 月 9 日 Malcolm Van Dyke 牧師接任 (1929 年 5 月 18 日當

    Malcolm Van Dyke 在 Princeton 大學舉行婚禮的晚上首肯前往本教會擔任牧師,本會也是 Van Dyke 牧師牧養的第一個教會)

    1929 年秋天在教會推動忠心復興運動(Loyalty

    Crusade),全教會會友大受感動及振奮,不但參予財務上的認捐奉獻,同時也決志委身愛主,在 1929 年 10 月 6 日的周報提到不但認捐款項超過所定目標$20,000(認捐總數為$20,647,預定 50 個月,到 1933 年全部募集),此外,教會各樣事工及聚會都達到空前復興,

    因著這筆認捐奉獻,本會方能於 1929 年 10 月

    11 日以$14,000 向教堂後方鄰居 Minnie von Halle 購買房屋及土地,作為當時教育館及主日學教室(當時稱 Church House)所用,也使得本教會的全部土地達 175*200

    本會第六任牧師 Malcolm Van Dyke,在其任內雖然經過經濟大蕭條,卻帶領本教會達到復興最高峰

    (也是教會目前所有土地的總面積) 1929 年 10 月 29 日股票市場崩盤,造成經濟大

    蕭條 Great Depressions, 一直到 1939 年左右因為二次戰爭經濟才復甦

    1930 年 5 月 9 日分別取得牧師館及教育館的

    免稅證明(仍保有此證明),同時也於 5 月30 日成立財團法人

    在 Malcolm Van Dyke 牧師任內教勢及會友人

    數達到有史以來的頂峰(282 受洗陪餐會員及 230 名孩童(平均出席 150 位)兒童師生參加主日學),在 1930 年 6 月 8 日的周報內也提到教會將舉辦連續四周,週一至週五早

    上 9:00-12:00 的夏季主日學,同時我們也看見當時的主日學老師花了許多心血來吸引孩童進入教會認識主,例如 1932 年 3 月 6 日的周

    1929 年 Malcolm Van Dyke 在此牧會時的教會周報封面

    15

  • 報上提到 2 月 12 日主日學老師們,家長們和學生所舉辦的表演(Tom Thumb Wedding)深受好評,當時活動劇照如下

    同時,在青少年事工方面 Christian Endeavor

    Society, 也有許多的建樹,例如在 1933年 3 月 23 日在教會的地下室舉辦喜劇 “Girl Shy”以下是劇照,同時,也建立青少年詩班有許多的表演及活動

    Van Dyke 牧師牧會期間,雖然正處

    於經濟大蕭條期間,但是教會卻經歷本教會有史以來最大的復

    興,使我們確信,真正的平安及喜樂不是由世界來控制,乃在於對主的信心,感謝主!

    上圖:1933 年 3 月 23 日青少年團契在本教會地下室所推出的喜劇

    “Girl Shy”的劇照,以及當時的門票(上上圖)

    1933 年前後,Malcolm Van Dyke牧師(左圖右邊第三位)和當時的

    青少年姐妹詩班合影留念

    16

  • 在 1933 的年會中並提到本會不只停留在自給自足,還要能夠對外支持需

    要的機構和事工,包括愛心,慈善,包括當時前往中國宣教師 Paul Abbott 的一個兒女的獎學金,宣教工場的需要(敘利亞的福音中心),當時對外奉獻為$332, 並訂下每年對外奉獻至少$500 的目標.

    在 1934 在 Van Dyke 牧師的帶領下,小會指派其中

    兩位長老設立慶祝社教 25 周年委員會,Frank Wheeler 長老仍在其中,尚有 George J. YaDeau (就是本市 Anthony Pharmacy 的前身),右圖是本會 25 周年紀念特刊封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會最早的三位長老之一,

    Joseph S. Van Dyke MD 也於 1930 年從長老職位退下,為了紀念他的父親 Joseph S. Van Dyke DD (生於 1832 年 11 月 2 日 並曾經在Cranbury 第二長老教會牧會,並於 1915 年 11 月 1 日蒙主寵召) ,所以當本會於 1915 年 11 月 28 日興建里拜堂破土之後, Joseph S. Van Dyke 長老就決定奉獻”耶穌是好牧者”的彩色玻璃在教會的後面上方,並留下其父親大名及年歲在彩色玻璃之下,留下後人思念耶穌及好牧者的無限追思及回憶!

    1934 年 1 月 16 日, John Brinkerhoff 長

    老(最早的三位長老之一)蒙主寵召,一生盡忠愛主不懈,深深值得後進效法!

    本繪禮拜堂後方的好牧者彩色玻璃,為本會最早的三位長老之一 Joseph S. Van Dyke為了紀念其父親(生前為牧師,大名如左下圖,生日忌日如右下圖) 所特別留念的

    17

  • 風雨信心 成長期 1935-1959 1935 年 2 月 19 日本會向 National 銀行貸款$7250, 直到 1949 年 1 月 6

    日才還清 1935 年 4 月 29 日 Malcolm Van Dyke

    牧師辭職,當時報紙並有報導此事,之後 Van Dyke 牧師前往賓州Lansdowne 的長老教會牧會,因為經濟大蕭條,經過非常辛苦的前十年,直到二次大戰結束之後,順利成長並於 1954 年帶領賓州那個教會達到會友 1833 人,最後牧會到 1966 年退休,真是一個忠心忍耐愛主的好牧者

    1935 年 4 月 29 日 Janvier J.

    Louderbough 牧師接任第七任牧師並於同年 12 月 12 日就任

    1936 年 2 月 11 日,National 銀行給予本會的貸款償還延後一年的優惠 1941 年間 Janvier J. Louderbough 牧師帶領會眾募

    款修繕教育館 Church House 的屋頂,這歷史鏡頭被攝影留下,感謝本會前任長老 George YaDeau 的姪女 Karen Sandford,將 3 捲珍貴的 16mm 無聲的影片轉送給本會(他的雙親 William & Essie Ya Deau 是由 Louderbough主持婚禮的,此外於 1920-30 參予本會聚會)

    1942 年 1 月 11 日 Janvier J. Louderbough 牧師帶

    領感恩禮拜,引導會眾為了新的風琴獻上感恩(從一張管風琴基金委員會的感謝函看出當時教會購買風琴的喜悅)

    本會第七任牧師 Janvier J. Loudenbough

    18

  • (As you know we now have a new organ and I am sure that while you are in

    our church, worshipping with us and enjoying the music of new organ, you will feel a sense of satisfaction knowing that you did your part to improve our service.)

    右圖: 1938 年 Janvier Louderbough 牧師在此牧會時的周報封面

    左圖: 1942 年 4 月 4 日Janvier Louderbough 牧師感謝函,謝謝會友支持風

    琴基金的贊助

    1953 年 9 月 15 日 Janvier J. Louderbough 牧師帶

    領姐妹聚會的時候因心臟病發,蒙主寵召,之後教會成立 Louderbough Memorial 來紀念他在本教會的貢獻

    1954 年 5 月 8 日 George Brinton Hassey 牧師續任

    本會第八任牧師 1955 年在 George B. Hassey 牧師任內,因為看見教

    會場地及現有主日學教室不敷使用,所以在該年 12 月的會員大會決議拆掉 van Halle Church House,並在禮拜堂後方進行擴建工程,包括主日學教室,辦公室,牧師書房及聯誼廳, 也就是第一長老教會的目前建築物的現況

    本會第八任牧師 George B. Hassey

    1957 年 2 月會員大會授權通過, 建築師 Carl Mattberg 奉獻他的心血免費

    為我們設計,擴建工程正式開工,總工程十萬美金,貸款約兩萬一千元

    19

  • 1958 年 9 月 30 日向 National 銀行貸款$25,000,獲得批准 1959 年 4 月 26 日舉行 50 週年設教紀念禮拜以及擴建工程感恩禮拜,因

    為寬敞的聯誼廳及教室空間,第一長老教會一直受到社區各界人士的愛好及使用,教會也一直對社區開放

    在 50 周年的紀念刊中,Hassey 牧師提到 ”我們承接了火把,我們接住了並

    且用無比的信心重新點燃了,我們願意再次獻身給主,繼續火熱的傳揚福音的火把!”

    1959 年 George B. Hassey 牧師帶領本會會眾慶祝設教 50 周年,及教育館擴建奉獻典禮

    值得一提的是當教育館拆掉的時候,當時

    Hassey 師母建議將壁爐拆下改為敬拜的祭壇,配合本會 John Brinkerhoff (本會最早的三位長老之一)家中的兩張座椅(目前仍保留於本會),就成為聯誼廳內一個小小的副堂,在 50 周年的紀念刊中特別稱之為 “Ashes for Beauty 灰燼中的美麗”(請見下圖)

    20

  • 起死回生 蛻變期 1960-1985 1959 年 7 月, George B. Hassey 牧師辭職,前往

    新州 Newark 的 Our Savior 長老教會牧會 1961 年 9 月 11 日 John Edward Bauer 牧師接

    任本會第九任牧師,1949 年紐約封牧,之後分別在紐約州 Highland Falls 第一長老教會及 Troy 的 Westminster 長老教會服事(右圖是當時的報導)

    1963 年 4 月 22 日本會再向 National 銀行貸款

    $16,500,到了 1983 年 5 月 9 日還清

    右圖: John E. Bauer 牧師在本教會就任的報導

    上圖: 師的教

    教會

    Jo E. Bauer 牧會 報封面(可見

    當時 部擺設)

    hn周

    右圖:1971 年 4 月 7 日John E. Bauer 牧師在我們教會聯誼廳慶祝會友

    Mary Hamilton 91 歲的生日

    上圖:1967 年 6 月 John E. Bauer 牧師和少年詩班全體合影

    21

  • 此後第一長老教會的教勢因為社區變遷人事異動而日漸衰微,1977 年 9

    月 13 日和 1982 年 1 月因為教會的急需分別向本教會所屬的中會Palisades Presbytery 借貸$3000 及$2000

    當 John Bauer 牧師於 1980 年 8 月 15 日離職前往 Maywood 長老教會牧

    會,之後,本會也開始在 1980 年 11 月 1 日將牧師館出租給當時在本教會租借塲地的托兒所(Kiddie College)的主任,當時租約一年$5400

    中會一度曾打算拍賣教產關閉此堂會,直到 1983 年紐約台灣長老教會的

    23 位會友加入第一長老教會後重現生機,以下簡單介紹紐約台灣長老教會的由來

    1971 年 1 月 紐約台灣長老教會在紐約曼哈

    頓上城於黃主義牧師自宅成立,前後租借紐約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學生中心,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的學生中心約 3年4

    1975 年紐約台灣長老教會因著會友林惠愛姐

    妹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身分,所以能夠借學校為主日崇拜之用,然而,林姐妹即將畢業,所以無法再行續借,感謝主的安排,黃主義牧師的長子黃信雄執事當時已住在紐澤西

    Palisades Park,其夫人黃秀美醫師已經在Palisades Park 的加略山教會(Calvary Church)聚會,因此紐約台灣長老教會首度跨越 Hudson 河,由紐約遷至紐澤西,並且借用加略山教會舉行台語禮拜,前後達 5 年之久

    1982 年夏天,黃主義牧師在例行散步時,因著聖靈的

    帶領散步到社區內從未走過的方向,赫然發現這個坐落在社區內的第一長老教會,隨即前往敲門, 黃主義牧師夫婦合影

    加略山教會(Calvary Church)的前貌, 紐約台灣長老教會曾借此教會五年之久,目前是韓國長老教會

    22

  • 當時本會並無駐堂牧師,感謝主,當時第一長老教會的長老 Mike Kelly 正在聖殿聞聲應門,得知紐約台灣長老教會正在尋找聚會場所, 之後第一長老教會就極力邀請紐約台灣長老教會信徒加入本會

    在本會的留名簿上可看見 1982 年 5 月紐約台灣長老教會的兄姐參加本會的主日禮拜,當天主日簽名者有黃主義牧師等七人

    1982 年 5 月 23 日 紐約台灣長老教會的黃主義牧師,和他的家庭(黃文雄

    牧師 Benjamin Huang,妻子簡秀吟 Judy Huang,兒子 Winston & Joseph Huang,及會友嚴裕清 Eugene Yen 及周神耀牧師 Philip Chou (日後也成為本會長老)參加第一長老教會主日崇拜(可見以上本會的留名簿)

    1983 年 3 月紐約台灣長老教會的會眾以個人身分

    加入第一長老教會參加主日早晨的英文禮拜

    和其他一切活動,下午則可自由的參加台語禮拜,因此, 紐約台灣長老教會的會眾一共有二十三人加入第一長老教會為會友,此事並刊登在社區報紙上,可謂社區一大事,自從紐約台灣長老教會的會眾的加入後,中會拍賣教產之事也就從此不再提起! 感謝主!

    經過兩年半以上沒有牧師的情況下,終於在 1983 年 5 月 25 日, William A. Carhart 牧師擔任半時間

    本會第十任牧師

    William Carhart

    23

  • 的服事也成為本會的第十任牧師,教勢呈現穩定,但人數仍然偏低,當時早晨11 時為英文禮拜,下午則有台語禮拜,因黃主義牧師年紀漸長,每主日邀請講員負責主日信息,所以, 在William Carhart 牧師任內首度嘗試主日早晨,台英雙語禮拜同時進行(藉由耳機聆聽台語翻譯),由周神耀長老負責翻譯,這項消息也登載在報紙上(Bergen News, 5/25/1983),台英雙語禮拜一直延續約 20 年,經過本會第 12 任江榮茂牧師 10 年當中,仍然繼續下去, Carhart 牧師協助本會重新燃起生機功不可沒!

    Carhart 牧師嘗試英文台語雙語禮拜,提供耳機台語翻譯,刊登在報紙上

    1984 年 11 月,在 William Carhart 牧師的

    帶領下,教會募集$9000 並且購買目前教會所使用的風琴(下圖是當時牧師的筆跡及感謝辭!)

    William Carhart 牧師和詩班合影 令人感恩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1942 年奉獻風琴的 A.W. Knapp 夫人,在 1957 年也參予教會擴建的奉獻,並且也在 1984 年再度參予風琴的奉獻,前後 42 年愛主愛神的殿,數十年如一日,令人感動及敬佩!

    William Carhart 牧師的親筆跡慶賀風琴基金成功募集

    24

  • 重新出發 轉型期 1986-2009

    本會第十一任牧師 Gretchen Janssen 目前為止本會唯一的女牧師

    1987 年 2 月 8 日 Gretchen Janssen 牧師在第一長

    老教會封牧並就任為本會第 11 任牧師,也是本會設立 100 年來目前為止唯一的女牧師,在其任內幫助本會完成”教勢調查” (Mission Study),看見第一長老教會和整個大環境的改變及日後的需要,所以主動積極連絡中會幫助第一長老教會向台灣人的族

    群傳福音及宣教,以致獲得中會撥款補助教會聘請一位全時間駐堂之台英雙語牧師, 當Grechen Janssen 牧師成就此事之後於 1988年 6 月功成身退

    1988 年中會指派徐裕薌(Abraham Hsu)

    牧師擔任小會議長,由於他的通力合作及了解,組成聘牧委員會積極聘牧,最後終於從加拿大邀請到江榮茂牧師前來本會, 當黃主義牧師病情惡化的時候,他仍念念不忘教會,據黃主義牧師娘描述,當黃主義牧師得知聘牧一事已告一段落,江榮茂牧師答應要來了,他的眼神方露出安祥之微笑,安然釋懷,不再為教會擔憂,不久之後,就進入彌留,蒙主寵召.

    紐約台灣長老教會黃主義牧師夫婦

    本會第十二任江榮茂

    Jack Chiang 牧師

    1989 年 10 月 29 日江榮茂牧師就任並成為本會

    第 12 任牧師 江牧師在 10 年牧會期間,熱情又有活力將第一

    長老教會台語事工帶得有聲有色, 他於1999 年 5 月辭職,於 10 月前往芝加哥牧會

    25

  • 左圖: 1992 年 5 月 25 日本會參加本市國殤節的遊行

    右圖:1996 年 2 月 18 日新春禮拜之後遊戲

    1999 年 6 月 27 日野外禮拜

    26

  • 上圖: 江榮茂牧師任內全體兄姐在禮拜堂合影

    黃老牧師娘和前任長老 Mable Sieley 合影 江榮茂牧師為黃老牧師娘慶祝 90 歲生日

    27

  • 2000 年 10 月 1 日彭榮仁牧師由紐約衛理公

    會接任本會實習牧師一職 2001 年 5 月, 因為社區福音及第二代的需要,

    第一長老教會正式成立英文禮拜, 不再與中文堂合併禮拜

    2003 年, 因為社區福音的需要,第一長老教會

    台華翻譯的禮拜逐漸改為華語禮拜 2003 年 7 月因為社區福音的需要,第一長老

    教會接納水晶長老教會的請求一同興旺

    福音, 成立韓文禮拜,文正善牧師和我們彼此扶持,一同服事主

    彭榮仁牧師為本會第十三

    任牧師

    2003 年 9 月,因為教會成長的

    需要,我們教會憑信心收回租借 30 年的場地

    2004 年,看見西班牙語的族群

    漸多, 因著社區福音的需要和 Teresa Delgato 牧師合作成立西班牙文禮拜

    第一長老教會每個主日在 Palisades Park 針

    對社區福音的需要有四場主日禮拜,早晨 10:00 中文禮拜,中午 12:00 英文禮拜,下午 2:00 韓文禮拜及下午4:00 西班牙文禮拜,期盼社區當中的朋友來到我們當中就好像回到家一樣,不論你的母語是什麼,我們都能夠向您分享福音,和主的愛

    彭榮仁牧師夫婦和文正善牧師及

    水晶長老教會的鄭牧師夫婦合影

    2004 年 5 月 2 日彭榮仁牧師封牧及就任典禮 2005 年 6 月,為了將主的愛傳播到社區每個角落!本會在 2005 年聘請吳

    烈瑞及黃英發分別擔任下一代事工主任及基督愛鄰社區中心主任

    28

  • 2005 年九月我們成立了基督愛鄰社區中心( T.C.C.C.) Touch Community Christian Center 社區的需要就是我們服事的

    目標 2001 年起,每逢暑假我們教會都會

    為孩童舉辦夏季兒童主日學

    (Vacation Bible School), 我們也稱之為(Very Best Summer),從一年一周早晨三個小時,到目前一年 6 周,早上到下午的暑期課程和福音活動,帶來社區許多的歡樂及祝福!

    (左)吳烈瑞下一代事工主任和黃英發(基督愛鄰社區主任)分別於2005 年加入我們的陣容服事主

    自從本會設立基督愛鄰社區中心之後,我們已經服務超過 200 個家庭,在

    社區當中建立美好的口碑,知道我們是以主的愛來關心他們,第一項服務社區”課後輔導課程”,因為看見許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到晚間7:00 之候,許多孩子 3:30 下課之後無人照料,所以愛鄰中心就提供各樣有意義的課程(包括音樂,信仰探索,中文,英文,數學,美術),來培育社區內的孩童,使他們在年幼的時候有好的價值觀及基礎,愛鄰中心期盼在日後能夠服務社區內更多的族群和不同年齡層的需要,願主開路帶領及保守前面的路程!

    2003 年起,每逢 12 月的第一個周

    六晚間 5:00,本會都舉辦”慶祝聖誕雪中送炭”聖誕慈善音樂晚會,針對各樣不同的團體和個人募款,將主耶穌的愛和最需要的人分享,感謝主,歷年來反應愈來愈熱烈,募款的款項也逐年增加,贊助的團體包括 Homeless機構,宣教士,福音機構等等

    2006 年慶祝聖誕雪中送炭,慈善音樂晚會

    29

  • 2006 年,本會第一次差派短宣隊到台灣,和台北赤峰街教會合作,在宜蘭頭城 YWCA 營地舉辦”暑期英語兒童福音營”,感謝讚美主,反應非常熱烈,95%以上孩童決志信主!

    2006 年暑期開始,每年暑假我們教會都差派短宣隊前往台灣,並和台灣長老教會的台北赤峰

    街教會,桃園龍潭長老教會以及台南自由教會締結姐妹教

    會,看見台灣許多孩童對福音熱情的回應,短宣隊雖然疲倦卻覺得非常值得,也謝謝本會兄姐每年為宣教事工特別奉

    獻,使得福音的事工得以推展 本會從設教以來,就非常重視兒童

    的事工,從第一任 Crozier 牧師開始就帶領主日學師生野外活動,第三任 Switft 牧師開放教會地下室向孩子傳福音,第五任 Gratton 牧師設立 Children’s Day 邀請社區孩童前來教會,奠定了本會復興的基礎,直到第六任 Van Dyke 牧師期間每主日能夠有 150 名孩童出席,在此,特別要提到的是,一個異象和事工的成功,除了需要牧者的推動也需要教會領袖的支持,本會資深長老 Frank Wheeler(本教會最早前三名長老之一)就是最好的例子,自從 1909 年四月,Frank Wheeler 長老被

    2006 年 7 月 30 日,本會第一次差派短宣隊,文正善牧師(年輕時曾前往印度擔任宣教師)和本教會長老為短宣隊禱告祝福!

    30

  • 按立之後,他就殷勤服事,在 1909 就開始擔任長老,然後於 1915 年擔任教會財務及董事,舊的教會買賣,新的教堂貸款的簽署,到後來特別在主日學事工特別用心,從本會的文獻中可看見,Frank Wheeler 長老在1926 年和 Gratton 牧師一同推動Children’s Day 的事工,1929 年擔任本會財務之時仍然負責主日學教育

    的督導,一直到 1947 年和 Janvior Louderbough 牧師及 Marie Kelley(本會前任長老 Mike Kelley的妻子)一起推動聖誕節的特別兒童活動,(從右圖中當時報紙報導中,社區對本教會兒童節目的歡迎程度可

    窺見一斑!) 最後一直到了 1948年,Frank Wheeler 長老才卸下主日學校長督導的重任,並於 1949 年10 月 27 日停下所有的服事,一生前後服事主達 40 年之久,求主紀念他的忠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 Frank

    Wheeler 長老不再參予兒童事工或擔任教會長老,本會仍然繼續推動兒童事工,在 1949-1953 年之間,我們教會仍然推動 Children’s Day, 在其中一年的節目單當中,也看見前任長老Galen Kelley(前任長老Mike & Marie Kelley 的孩子)也列名其中參予表演,由此可看見,人事可能變遷,然而神的事工仍然要向前

    行,阿門

    31

  • 感謝主,從 2000 起到 2008 年底,本會每主日聚會人數(包括大人和小孩)由平均 54 到 109 人,尤其是兒童部份由 2 人到 28 人,此外英文堂事工也在去年穩定成長目前每主日平均有 24 人參加主日,詳情請見表格 5

    因為本會強調對外奉獻應當佔對內奉獻的十分之一,自從 2001 年起我們

    教會對外的奉獻由 3%到 2006 年之後都超過 10%,感謝主,雖然我們對外奉獻與年增加,然而,本會的全年度收支已經從 2000 年 11 萬到2008 年的 35 萬,真是要見證主的恩典,因為施比受更為有福6

    2009 年 2 月 1 日, 今日, 第一長老教會慶祝設教 100 週年 為了過去一百年所有的恩典慈愛,我們從心中獻上感謝 也為了過去一百年當中所有的錯誤,求主赦免我們的驕傲 求主繼續帶領我們前面的道路 使第一長老教會繼續在這個地區做光做鹽 聖殿充滿了老老少少,各種族群敬拜讚美禱告的聲音 讓第一長老教會繼續為主傳揚福音到社區和遠地, 在主耶穌基督再來之前 奔走主的道路 滿有聖靈的恩膏及能力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所求 阿門 壹百週年的禱告

    參考資料

    1915 年通訊錄(本教會最早的會友通訊錄) 由 Orville Bruce Swift 牧師編

    1933 年通訊錄 由 Malcolm Van Dyke 牧師編輯

    1934 年 25 周年紀念特刊 由 Malcolm Van Dyke 牧師編輯

    1959 年 50 周年紀念特刊 由 George Hassey 牧師編輯

    Look Back, 1999 Centennial Edition, Palisades Park 1668-1976, Historical

    Book Committee. Edit by Thomas J. Duffy.

    32

  • 1 成立The Union Chapel of Palisades Park, NJ 的事蹟記載於 25 周年紀念冊(由Van Dyke 牧師所查考) (25th Anniversary Booklet edited by Rev. Van Dyke.) 2 1900-2007 年Palisades Park市人口資料取自(Populations of Palisades Park quot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lisades_Park,_New_Jersey)

    人口數 Census 普查年代

    1900 644

    1910 1,411

    1920 2,633

    1930 7,065

    1940 8,141

    1950 9,635

    1960 11,943

    1970 13,351

    1980 13,732

    1990 14,536

    2000 17,073

    估計 2007 19,352 3 成立Union Chapel 的建堂委員會的過程記載於 25 周年紀念冊(由Van Dyke 牧師所查考) (25th Anniversary Booklet edited by Rev. Van Dyke.) 4 參閱 周神耀牧師所撰 “紐澤西八里賽園第一長老教會簡史” Brief history from 1989 to 1999 edited by Rev. Philip Chou

    33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lisades_Park,_New_Jersey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190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191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192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193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194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195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196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197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198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199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Census,_2000

  • 5 第一長老教會 2000-2008 主日禮拜平均出席一覽表 Sunday Attendance of 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 from 2000-2008 年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第一季 47.33 65.08 58.69 74.38 74.46 78.92 91.15 118.00第二季 65.82 64.31 61.54 76.69 85.50 94.15 93.08 112.75第三季 65.08 61.38 76.08 91.92 89.46 90.15 97.15 100.31第四季 54.33 64.69 63.58 62.31 97.92 72.38 93.38 104.46 109.58每年平均 54.33 60.80 63.56 64.65 85.10 80.35 89.30 96.53 110.27

    6 第一長老教會 2001-2008 奉獻收入一覽表Offering income of 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 from 2001-2008

    F.P.C. T.C.C.C. Total Income第一長老教會 Year 基督愛鄰社區中心 總收入

    2001 110429 1104292002 209954 2099542003 139909 1399092004 130667 1306672005 136742 1367422006 170536 70165 2407012007 220095 130041 3501362008 213314 141223 354537

    第一長老教會 2001-2008 對外宣教奉獻佔總支出比率一覽表 The percentage of Mission expenses to total expenses of 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 from 2001-2008

    Total Expense Mission Expense Mission/Total Expense % 總支出 對外/宣教支出 對外宣教 及 總支出 比率 Year

    3.40 2001 138619 47125.76 2002 135989 78283.84 2003 152619 58589.25 2004 134522 124407.99 2005 138859 11091

    15.48 2006 176285 2729513.17 2007 221461 2916910.80 2008 241264 26060

    34

    History of PFC Cover 2009.pdfHistory of PFC Chinese version 0201200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