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下一站,幸福? 警察人員退休規劃與退休生活滿意度關連性之研究 103 年 4 月

下一站,幸福? 警察人員退休規劃與退休生活滿意度關連性之研究 · 警察為具有高度壓力的職業,工作性質特殊,且任務繁雜,職務之執行涉及服務、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下一站,幸福?

    警察人員退休規劃與退休生活滿意度關連性之研究

    103 年 4 月

  • I

    摘 要

    警察為具有高度壓力的職業,工作性質特殊,且任務繁雜,職務之執行涉及服務、

    干涉和強制等手段,與民眾之生命、財產安全和個人權益息息相關,責重事繁。根據銓

    敘部統計資料顯示,警察人員退休人數逐年遞增,每年以 9%的幅度快速成長,至 102

    年度已達 2,607人高峰,然而警察人員退休年齡卻逐年遞減,50歲即自願退休的比例逐

    年上升,102年亦已達到 48.8%高峰。然而,這些退休警察人員離開職場後的下一站,

    幸福嗎?

    面對全台基層員警「退休潮」,警政單位除了補足人員外,對於員警退休規劃、退

    休生活適應等議題,似應有更積極的作為。本研究即以退休警察人員為對象進行問卷調

    查及深度訪談,質性及量化方法並用,分析退休警察人員基本特性、退休規劃、退休生

    活滿意度之關連性。除探討不同基本特性警察人員,於退休規劃、退休生活滿意度之差

    異情形外,亦研析警察人員基本特性、退休規劃對退休生活滿意度之影響力及預測力,

    並進一步建構影響警察人員退生生活滿意度之預測模式。研究發現警察人員退休時的官

    階、健康情形、經濟狀況對於退休規劃,及退休後的生活滿意度有顯著的影響力,本研

    究更據以提出具體而有建設性的建議方案,提供警察機關管理階層及將要退休警察人員

    參考。

  • 1

    下一站,幸福?

    警察人員退休規劃與退休生活滿意度關連性之研究

    目 錄

    壹、緒論 ................................................................................................................................................. 1

    一、 研究緣起與目的 ....................................................................................................................... 1

    (一)研究緣起 ................................................................................................................................. 1

    (二)研究目的 ................................................................................................................................. 3

    二、研究範圍與限制 ......................................................................................................................... 3

    (一)研究範圍 ................................................................................................................................. 3

    (二)研究限制 ................................................................................................................................. 3

    三、研究流程 ..................................................................................................................................... 3

    四、名詞釋義 ..................................................................................................................................... 4

    貳、文獻探討 ......................................................................................................................................... 5

    一、文獻探討 ..................................................................................................................................... 5

    (一)退休之意涵 ............................................................................................................................. 5

    (二)退休老化階段理論 ................................................................................................................. 5

    (三)退休規劃 ................................................................................................................................. 6

    (四)退休生活滿意度 ..................................................................................................................... 8

    (五)小結 ......................................................................................................................................... 9

    二、警察人員退休現況分析 ........................................................................................................... 10

    (一)警察人員退休趨勢分析 ....................................................................................................... 10

    (二)現行警察人員退休制度 ....................................................................................................... 12

    (三)警察人員退休生活問題 ....................................................................................................... 13

    (四)小結 ....................................................................................................................................... 15

    叁、研究方法與過程 ........................................................................................................................... 15

    一、研究架構 ................................................................................................................................... 15

  • 2

    二、研究方法 ................................................................................................................................... 16

    三、研究工具 ................................................................................................................................... 16

    四、研究樣本 ................................................................................................................................... 17

    五、資料處理與分析 ....................................................................................................................... 18

    肆、研究資料分析 ............................................................................................................................... 19

    一、問卷調本資料分析 ................................................................................................................... 19

    (一)差異分析 ............................................................................................................................... 19

    (二)相關分析 ............................................................................................................................... 21

    (三)迴歸分析 ............................................................................................................................... 22

    二、訪談分析與發現 ....................................................................................................................... 24

    (一)受訪者之基本資料 ............................................................................................................... 24

    (二)訪談結果之分析與發現 ....................................................................................................... 25

    伍、結論與建議 ................................................................................................................................... 28

    一、結論 ........................................................................................................................................... 28

    二、建議 ........................................................................................................................................... 29

    (一)對政府政策之建議 ............................................................................................................... 29

    (二)對警察人員退休規劃之建議 ............................................................................................... 31

    參考書目 ............................................................................................................................................... 32

    一、中文參考書目 ........................................................................................................................... 32

    二、外文參考書目 ........................................................................................................................... 34

    附錄一 公務人員退休法(節錄) ........................................................................................................... 35

    附錄二 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節錄) ....................................................................................................... 37

    附錄三 警察人員警正以下具有危險及勞力等特殊性質職務降低退休年齡標準表 ..................... 38

    附錄四 調查問卷 ................................................................................................................................. 41

    附錄五 訪談大綱 ................................................................................................................................. 46

    附錄六 問卷信度、效度分析 ............................................................................................................. 47

  • 3

    表 次

    表 1 最近 10年(93年至 102年)全國警察退休人數及退休年齡分布表..........10

    表 2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近三年員警退休員工人數統計表....................11

    表 3 公教人員自願退休平均年齡比較表................................12

    表 4 警察人員退休前後生活比較表.................................14

    表 5 不同性別警察人員之差異分析表..................................19

    表 6 不同退休官階警察人員之差異分析表...............................20

    表 7 不同退休經濟狀況警察人員之差異分析表.............................20

    表 8 不同退休年齡者之差異分析表....................................21

    表 9 不同健康狀況者之差異分析表....................................21

    表 10 各因數之相關矩陣...............................................22

    表 11 各因素對退休生活滿意度影響分析表................................22

    圖 次

    圖 1 研究流程圖................................................4

    圖 2 研究架構圖..............................................15

    圖 3 警察人員退休生活滿意度預測模式圖.................................23

  • 1

    壹、緒論

    一、 研究緣起與目的

    (一)研究緣起

    近來太陽花學運受到國人及世界的高度關注,持續 21 天的社會運動過程中,全台

    動員超過 30個警察單位,7萬多人次警察人員支援維安勤務,除離島和花東之外,所有

    縣市警局、港務、國道等專業單位都支援過,最遠甚至到屏東縣。然而,支援勤務中陸

    續傳出苗栗縣竹南警分局大山派出所柯副所長(45歲)中風命危,保安警察第五總隊李

    小隊長(49 歲)連續支援 19 天腦中風昏迷…等不幸消息,讓人深刻體會現場維持秩序警

    察人員的辛勞。

    近年來,警察工作日益繁重,工作時間不固定、工作量與工作壓力大,生活品質與

    健康都亮紅燈,讓警界瀰漫著一股 50 歲「早退潮」。對於「早退潮」,許多已退休的基

    層員警都表示,工作壓力大造成倦怠感,是讓人想提早退休的主因。近幾年警界不斷革

    新,在傳統刑事案件外,又不斷增加各種支援勤務,強調行政效率又要親民,還得跟上

    電腦時代,付出的時間、精神與勞力換來的肯定與成就感,永遠少於挨罵、壓力與處罰,

    所以,讓越來越多人勇於 50 歲就申請退休,重啟另一段優質與自由人生。當然,也有

    少數退休員警會做生意、找工作,尋找事業第二春。

    退休,是人生的重大事件,是生命歷程中的重要轉折點。隨著國人平均餘命延長,

    現代退休者通常需經歷 10到 20年以上退休生涯,倘若無法善加規劃退休生活,勢必造

    成生活適應不良。研究者長期辦理警察人員退休業務,經手數百位警察人員轉換人生跑

    道,在處理這些員警退休案件時,觀察到僅有少部分員警提早作好退休規劃,才依計畫

    退休;大部分員警都是感受長期工作上種種無奈,例如受警察人員人事條例限制而陞遷

    無望,或是對長官領導統御不滿又無力改變,又或者在職場上人際關係適應不良,於是

    在達到可以支領月退休金年齡,便選擇退休離開不愉快的工作環境。此種情形,在基層

    外勤員警身上,感受更是強烈,此由基層員警在年齡剛滿 50 歲,剛取得擇領月退休金

    資格時,便辦理退休比率平均高達當年度退休總人數 40%,可以窺見其問題日益嚴重。

    基層員警原想退休逃離高壓工作環境,再加上時下鼓勵退休樂活觀念大行其道,亦

  • 2

    促使許多員警產生綺麗夢想,前撲後繼的紛紛加入退休行列。但退休容易,退休後的甜

    美蜜月期過後,接踵而來的生活適應問題卻相對困難,若沒有退休前妥適規劃,在財務

    上擇領一次退休金人員,不旋踵間可能已揮霍殆盡,必須重新為生活再次踏上職場奮

    鬥,只是下一個奮戰的職場,已不是當初熟悉的警察領域;即使是擇領月退休金人員,

    所領取半年份月退休金,短時間即用罄情形也所在多有,因此,深入瞭解退休警察人員

    退休規劃情形,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另外,退休生活不用朝九晚五的規律,大幅增加的空閒時間如沒有適當安排,每日

    窩在家裡,十分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形成自我封閉的人格傾向,這對退休者個人及社

    會,都將造成莫大的威脅與傷害(蔡培村,1996)。唯有妥善規劃退休生涯,才能豐富

    人生,並使得老年的生涯更為充實與完美。據教育部委託調查報告顯示,有約 33%的退

    休族群沒有退休規劃,不利於退休後的生活安排(黃富順、林麗惠、梁芷瑄,2009)。研

    究者所接觸到的大部分警察人員,與上開教育部委託調查報告類似,甚少有退休規劃,

    有些甚至很單純、直率回答:「已經到了可以領月退休金年齡,所以就退休了」。這也使

    得一部分警察人員在退休後,因為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從而產生許多適應不症狀。

    隨著社會環境衛生的改善及醫療科技進步,國人平均壽命不斷提高,根據行政院衛

    生署 2013 年統計,民國 101 年男性平均壽命 76.2 歲、女性 83 歲,意謂著退休人員有

    更長久的餘命要去經歷,如何在往生前健康快樂的度過每一天,不管是在生理健康、心

    理調適及經濟生活、社會關係適應各方面,都能填滿美麗的生命光彩,也是退休生活的

    重大課題。因此,深入瞭解退休警察人員退休生活滿意情形,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根據內政部政署統計,全國警察人員在 50歲時退休的比率,102年已達到 48.8%,

    臺南市政府所屬警察人員 50歲退休的比率,也與全國比率約略相當,達 47.8%。50歲

    的基層警察人員,服務年資約 30 年,其工作經驗豐富,較年輕新進者幹練而沈穩,人

    情亦較為練達,為警界中堅份子,為什麼這些警察人員在剛達到可以月退年齡,便急著

    辦理退休?警察機關的制度、內部管理、辦公環境、輪班制度……等,究竟有什麼問題,

    讓這些員警不願意留下來繼續奉獻,又有那些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此為本研究的動

    機之三。

  • 3

    (二)研究目的

    1.探討不同基本特性之警察人員,於退休規劃、退休生活滿意度之差異情形。

    2.探究警察人員退休規劃中的退休養老生活規劃、危勞早退規劃、休閒生活規劃及

    再次就業規劃間之相關情形。

    3.研析警察人員基本特性、退休規劃對退休生活滿意度之影響力及預測力。

    4.建構影響警察人員退生生活滿意度之預測模式,並據以提出具體而有建設性的立

    即可行及中長期建議,供規劃退休員警及警察機關管理階層參考。

    二、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以臺南市政府警察局退休警察人員為調查研究對象,以對不同官階(巡

    官以上職務、巡佐以下職務)警察人員退休規劃與退休後生活滿意度進行相關探討。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限於人力、時間、經費、區域等限制,加上資料蒐集、訪談不易,致研究上

    以臺南市政府警察局退休員警為研究對象,未能探究臺灣各地區警察人員之退休規劃及

    退休生活滿意情形。

    三、研究流程

    本研究依據研究動機、目的,搜集相關文獻資料探討分析,再據以編擬研究問卷進

    行調查研究,另編制訪談題綱,對 5名退休警察人員進行深度訪談,針對警察人員退休

    規劃與退休後生活滿意度關連性,進行資料分析與問題探討,並依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

    建議,以作為警察人員及警察機關辦理退休相關事項之參考,協助員警規劃、創造更美

    好的下一個人生旅程。

  • 4

    圖1 研究流程圖

    四、名詞釋義

    (一)警察人員:指警察機關、學校編制內之警察人員,即依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第 3

    條規定:「警察人員係指依本條例任官授階,執行警察任務之人員。」

    (二)退休規劃:指在職人員對退休後可能發生在經濟、養老、休閒、再就業以及社

    會交往等各方面的變化,在退休前先行計畫將採取的作為並採取某些策略引導這些變化

    (Newman & Newman,1995)。簡言之,「退休規劃」乃是退休者是否以「計劃性」的觀念

    來辦理退休,為退休後的生活作各種面向的準備與安排,使退休後的生活能達成安享晚

    年目標。

    (三)生活滿意度:指退休人員於退休後,在心理滿足、身體保健、經濟財務管理及

    人際互動等方面取得和諧的過程。

    研究動機與目的

    相關文獻蒐集

    編製問卷

    資料分析與問題探討

    結論與建議

    確定研究題目

    編製訪談題綱

    建立問卷效度

    進行訪談 正式施測

  • 5

    貳、文獻探討

    一、文獻探討

    (一)退休之意涵

    辭海對退休的定義為缷除職務的束縛,修養身心。也就是說,服務公職達規定年限,

    或是達到一定年齡,不願再受到工作上的種種約束,承擔對等的責任,而辭去現職,在

    家調養身心(鄧玉祥,1993);維基百科則指退休為,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工作

    職場退下來。另外,退休通常被視為一種過程或轉換,其中包含退休時機的選擇,退休

    狀態的種類,而且包括對退休者的生涯規劃和角色認定(林歐貴英、郭鐘隆,2003)。過

    去,退休等同於老邁體弱,不堪負荷,以及不再被社會需要,須讓位給年輕人,所以人

    老就要退休,這是過去傳統的說法。若以現代語彙來敘述,則退休是人生另一個生活階

    段的開始,是人生目標與方向的再定位與統整(陳佑淵,2007)。退休也代表一個人重新

    開展另一段嶄新且豐富的人生旅程(齊克用,2008)。綜合而言,退休可認為是個人所從

    事的職業,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終止,並以全然或以漸進的方式達成,且由於以往長期提

    供勞務而獲得退休金的報酬,以維持其晚年生活。

    (二)退休老化階段理論

    美國學者 Atchley R.C.在其 1988年所著的“Social Forces and Aging”提出退休

    階段論。他認為退休是一種過程,退休者通常會經歷某些明確的生理和情緒階段。他把

    退休的人視為一個事件,一個角色,並且認為這個社會賦予這個角色權利與義務,退休

    的人可以享受的權利包括:不需要工作而能得到經濟的支持,完全自主的安排自已的時

    間和利用其他資源。義務則有:避免全職的工作,安排自已的生活,靠自已的收入過活

    而不依賴家庭與社區,義務性的為組織與社區提供自已的知識、工作經驗與技術。(謝

    榮茂,2003,P46~47) 退休階段論是以退休者退休後的社會心理狀態作區分及描述,分

    述如下:

    第一階段:退休前時期(remote phase)

    個體已經意識到馬上要接受退休角色的事實。其特徵為:將過去的工作與社會的環

  • 6

    境相結合,對退休生活存有幻想,如果幻想與實際情狀相符合的話,個體即順利進入退

    休階段,否則退休後會產生挫折感。

    第二階段:蜜月時期(honeymoon phase)

    個體嘗試過去想作而沒有時間去作的事情;到處旅遊是這時期常見的現象,此階段

    金錢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可能重新分配時間,選擇其他活動。

    第三階段:醒悟時期(Disenchantment phase)

    部分個體發現不容易調適退休後的生活,少數個體在蜜月期結束後,生活步調開始

    緩慢下來,或退休生活不如預期的理想,將會產生一個失望、醒悟甚至沮喪的時期。有

    些人則因退休前的幻想不切實際,以致經過了蜜月期經驗到情感的空虛,而省悟到應重

    整退休後的生活。

    第四階段:再適應時期(re-orientation phase)

    通常發生在少數經歷到省悟期的個體身上。根據經驗,個體會選擇特殊資源以發展

    較實際的退休生活,少數個體會選擇隱居的生活,而大多數的個體仍然生活在團體中。

    家人與親密的朋友也會幫助個體重新適應退休生活,使個體經驗到滿意的退休生活。

    第五階段:穏定時期(Stability phase)

    個體生活忙錄且活躍,但大部的生活是穩定而滿意的,並且能夠扮演好退休的角

    色。此階段的個體知道自已的期望所在,能依照自已的能力作事情。

    第六階段:終止時期(termination)

    部分個體重新回到工作崗位;而大部分的個體因疾病和殘廢而喪失退休角色,由於

    身體殘障和孤苦無依,經過一段時間個體終能調適過來,並能處理家事和照料自己,此

    階段的個體依賴人口逐漸增加而放棄退休角色。

    (三)退休規劃

    Taylor & Doverspike(2003)指出,過去相當多研究顯示,退休規劃不僅影響個

    人的退休決定與離開職場的時間,與退休人員對退休的態度具有重要且正向的關連性。

    同時,退休規劃亦有助於退休後的適應,降低焦慮與憂鬱等心理徵候。換言之,一個人

    退休後日子滿意與否與退休前的準備工作有重大關聯。退休前若有較完善的退休計畫或

  • 7

    準備,則退休後會有較佳和較快的適應。即便未來情況與預期有所出入,因對未來已有

    廣泛與深刻的思考,其問題適應仍較為良好。進行退休規劃約須考量的內容如下(蔡培

    村,1996;蕭雪玲,1998;魏文瑞,1996):

    1.經濟規劃:妥善財務管理。

    2.家庭關係:如何共享親情。

    3.醫療保健:維持生理健康。

    4.休閒活動:安排閒暇時間。

    5.宗教人生:確立生命之熱愛與信仰。

    6.心理衛生:調適平衡情緒。

    7.終身教育:不斷提昇自我的學習方式 。

    8.臨終關懷:對離開人間之圓滿態度。

    學者朱芬郁及黃富順亦提供不同的退休規劃原則(朱芬郁,1998;黃富順,1995):

    1.及早規劃原則:要使退休生活過的豐富有意義,就要未雨綢繆,預作規劃與安排。

    尤其在金錢、健康與興趣方面,應事先加以規劃,則能在退休時感到安全感、有

    獨立自主的信心與自我照顧與管理的能力。

    2.自我性原則:退休者是異質性高的個體,故退休生涯規劃應視個人興趣、專長、

    身心需求等加以設計。

    3.短期規劃原則:規劃的期間一般分為長期規劃、中期規劃、短期規劃。長期規劃

    期間通常在十年以上,常考慮大目標的設計;中期規劃期間通常在三至五年不

    等,為較具體實際的目標;短期規劃期間通常在三年之內,為最切身可行的目標

    (張添洲,1993)。故具體建議為,退休生涯規劃應以長期性觀點為架構,輔以

    中、短期目標為實施要點,並檢視短期規劃的成效予以調整。

    4.彈性化原則:以退休者身心需求及實踐能力而定,如發現滯礙難行,宜適時彈性

    調整。尤須配合社會脈動加以規劃,以增加可行性。

    5.總和性原則:生涯的概念範圍涵蓋個人的一生,包括個人生活中食、衣、住、行、

    育、樂各方面的活動與經驗(林幸台,1987)。故退休生涯規劃應具總和性,並

  • 8

    採全方位設計。

    學者李宗派(2004)亦表示:退休規劃之目標依個人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需求,而有

    不同之規劃方式,可配合個人身心健康之情況與日常生活獨立自主的程度,來探討退休

    人員之退休規劃,訂立適當的生涯目標。

    綜合上述,退休規劃即是在退休前依個人興趣、健康、財經、家庭等狀況,同時考

    量實際運作與可能發生的情形,擬定一套個人專屬的未來生涯規劃,並隨時加以評估調

    整的作為。

    (四)退休生活滿意度

    退休人員可能面對的適應問題,適應良好與否則影響退休生活的滿意度,依學者見

    解列舉如下:

    1.心理層面:

    根據李臨鳳(1988)之研究指出,個人若無法妥善調適退休所致之影響,易產生易

    怒、抑鬱、心身症,甚至早死等退休症候群(Retirement Syndrome)。王雅臣(1998)、

    許皆清(2000)研究亦指出退休後有負向的退休症狀、孤獨寂寞、老年癡呆症、面臨子女

    離去、親友亡故之孤寂等。為減緩「退休」後所導致的生活適應問題,也必須對心理層

    面之影響,加以因應。

    2.生理層面:

    學者李宗派(2003)認為人體的老化現象,依程度上的差別會直接影響個人之身心健

    康狀態,而間接影響到老年人擔任社會角色之能力。根據王雅臣(1998)、許皆清(2000)

    研究指出退休後對身體機能造成的影響有感官知覺遲鈍、高危險群、殘障或行動不便,

    面臨老化的衰退與疾病等。因此,退休後生活方式的改變及年齡的增長,雖不一定會造

    成身體的疾病,但可預見生理的機能必然會慢慢退化,如何面對生理日漸退化的事實,

    並加以適應,是退休後的重要課題。

    3.經濟層面:

    相關研究指出(徐麗君、蔡文輝,1998),退休者經濟問題的主要癥結在於兩方面:

    (1)退休後收入減少。(2)生活指數、物價上漲,減低退休者之購買力。隨著退休後生活

  • 9

    的改變,退休者經濟生活的主要來源為子女支持,其次則為工作所得、退休金、資產利

    息、政府補助以及親友接濟(詹火生,1990)。然而,傳統家庭結構解組,奉養功能式

    微,子女結婚之後,顧及就業與居住問題,多移居生活水準較高的地區,即使他們有心

    承歡膝下,然礙於緊張忙碌的生活及高度競爭的現實客觀環境,使他們自顧不暇,遑論

    奉養(沙依仁,2000)。這樣的經濟窘境對退休者而言是一項嚴重的生活適應問題。

    4.家庭層面:

    以家庭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的觀點,退休後的家庭型態已進入空巢時期,

    會面臨到與家人相處時間增多,家庭中權力關係的改變,家務工作的再分配等等,尤其

    是與配偶關係的協調與否,更是嚴重影響晚年生活的適應問題。此外,對於獨居、喪偶、

    無子女家人的退休者而言,其晚年生活的適應問題亦值得加以重視。

    5.社會層面:

    退休者離開工作崗位後,非工作時間增加,生活上會面臨許多轉變。相關研究指出

    (王雅臣,1998;許皆清,2000),退休者有社會角色變化、生活重新安排、社交和休

    閒活動減弱、婚姻及家庭關係的再適應、親友去世的影響、照顧者的缺乏及福利設施的

    需求等。因此,退休者仍須保持積極的社會參與,以減緩「退休」後所導致的生活適應

    問題。

    生活滿意度是個人對自己整體生活體驗品質的主觀評估(蔡長清,1998),其概念係

    由「成功老化」而來,意指退休後仍能在社會中保持活躍,維持中年時的積極,並發揮

    能力有所作為。最常用來探討退休者生活品質,衡量個體是否成功老化的指標(黃璉

    華,1992)。學者林麗惠(2001)則認為「生活滿意度」是一個多面向的概念,係個人對

    目前生活的 主觀評估過程,包括對整體生活適應感到滿足快樂的程度,及其生命過程

    中期望目標及實際成就之間的一致程度。綜合而言,多數學者均認同「生活滿意度」是

    衡量個體生活品質之重要主觀指標,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歸納為健康、經濟、休閒

    及社會參與等四項。

    (五)小結

    綜合而言,退休後生活方式的改變必會對晚年生活產生影響,不管是在生理、心理、

  • 10

    經濟、家庭生活與社會人際關係調適……等方面,而這些影響又與退休生活滿意情形息

    息相關。本研究注重警察人員與外在環境間動態的互相影響下,是否足以產生良好的生

    活適應狀態,並考量警察人員退休前規劃情形、內容,與其個人在退休後的「心理滿足」、

    「生理健康」、「經濟生活」、「家庭社會關係」滿意情形,作為衡量退休者是否生活滿意

    的指標。

    二、警察人員退休現況分析

    (一)警察人員退休趨勢分析

    1.警察人員退休人數逐年遞增

    警察人員職司維護社會治安,除暴安良,其工作之辛勞度與危險度均較一般公務人

    員為高,退休年齡亦較一般公務人員為早。依據銓敘部資料統計軍公教退休,數據顯示,

    軍公教 101 年度有 3 萬 1326 人退休,創 8 年新高;其中,公務人員部分,101 年有 1

    萬 169 名公務人員退休,創 17 年新高。而統計警察人員退休資料,近年來呈現成長趨

    勢;其中,99年度為 1852 人,100年度為 2184人,101年度提高為 2380 人,101年度

    更提高為 2607人;每年退休人數約以 9%的幅度成長(表 1)。

    銓敘部指出,警察人員自願退休人數逐年增加原因,除警察工作特殊性造成本身工

    作壓力、健康及生涯規劃等因素,近年來,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修正也促使退休人數增加。

    表 1 最近 10 年(93 年至 102 年)全國警察退休人數及退休年齡分布表

  • 11

    資料來源:銓敘部統計資料。

    表 2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近 3年員警退休員工人數統計表

    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統計資料。

    年度 合計

    60 歲

    以上

    比率

    55~59

    比率

    51~54

    比率 50 歲 比率

    49 歲

    以下

    比率

    93 年 991 135 13.6% 397 40.1% 234 23.6% 182 18.4% 43 4.3%

    94 年 1347 149 11.1% 477 35.4% 350 26.0% 312 23.2% 59 4.4%

    95 年 1067 84 7.9% 409 38.3% 220 20.6% 267 25.0% 87 8.1%

    96 年 974 87 8.9% 346 35.5% 189 19.4% 276 28.3% 76 7.8%

    97 年 899 91 10.1% 304 33.8% 168 18.7% 256 28.5% 80 8.9%

    98 年 1392 83 5.9% 419 30.1% 395 28.4% 438 31.5% 57 4.1%

    99 年 1852 94 5.1% 487 26.3% 495 26.7% 682 36.8% 94 5.1%

    100年 2184 88 4.0% 665 30.4% 560 25.6% 814 37.3% 57 2.6%

    101年 2380 108 4.5% 371 15.6% 703 29.5% 1127 47.4% 71 3.0%

    102年 2607 149 5.7% 289 11.1% 760 29.2% 1273 48.8% 136 5.2%

    年度 職務別

    60 歲以

    比率

    55~59

    比率

    51~54

    比率 50 歲 比率

    49 歲

    以下

    比率

    100

    巡官以上 1 0.6% 15 9.6% 14 8.9% 5 3.2% 0 0

    巡佐以下 4 2.6% 24 15.4% 38 24.4% 50 32% 5 3.2%

    101

    巡官以上 7 4.4% 14 8.9% 3 1.9% 9 5.7% 1 0.6^

    巡佐以下 1 0.6% 9 5.7% 41 25.9% 66 41.8% 7 4.4%

    102

    巡官以上 16 8.7% 3 1.6% 11 5.9% 10 5.4% 0 0

    巡佐以下 0 0 7 3.8% 41 22.3% 78 42.4% 16 8.7%

  • 12

    2.警察人員退休年齡逐年遞減

    銓敘部資料統計自願退休平均年齡,近 3年公務人員平均自願退休年齡,都維持在

    54歲以上;教育人員平均自願退休年齡,則維持在 53至 54歲之間。警察人員平均退休

    年齡,從 91年度起,維持在 54、55歲之間,平均退休年齡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到 101

    年度為 53.24歲(見表 3);其原因在於警察人員中有部分職務屬危勞職務,其成就自願

    退休支領月退休金的條件,比公務人員低。

    表 3 公教人員自願退休平均年齡比較表

    101 年 公務人員 (軍)教人員 警察人員

    退休人數 15727 人 13433 人 2380 人

    自願退休平均年齡 54 歲 53-54 歲 53.24 歲

    資料來源:銓敘部統計資料。

    (二)現行警察人員退休制度

    我國現行警察人員之退休規定,除了「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第 35 條對於警察人員

    警正以下擔任具有危險勞力職務降低年齡退休,因公傷殘退休酌加退休金基數,領有勳

    章、獎章得加發退休金等列有特別規定外,基本上仍適用「公務人員退休法」之規定。

    依據「公務人員退休法」之規定。公務人員之退休,分自願退休、屆齡退休及命令

    退休(參見附錄一)。

    1.自願退休:公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准其自願退休

    (1)任職滿 5年以上,年滿 60歲者。對於擔任具有危險及勞力等特殊性質職務者,

    由主管機關就其職務性質具體規定危險及勞力範圍,送經銓敘部認定後,酌予

    減低,但不得少於 50歲。

    (2)任職滿 25年者。

    2.屆齡退休:公務人員任職滿五年以上,年滿六十五歲者,應予屆齡退休。對於擔

    任具有危險及勞力等特殊性質職務者,由主管機關就其職務性質具體規定危險及

    勞力範圍,送經銓敘部認定後,酌予減低,但不得少於五十五歲。

    3.命令退休:公務人員任職滿五年以上,因身心障礙,致不堪勝任職務,繳有中央

  • 13

    衛生主管機關評鑑合格醫院出具已達公教人員保險殘廢給付標準表所定半殘廢

    以上之證明,並經服務機關認定不能從事本職工作,亦無法擔任其他相當工作且

    出具證明者,應予命令退休。如係因公傷病致身心障礙而不堪勝任職務者,不受

    任職五年以上年資之限制。

    另依據「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之規定:(參見附錄二)警正以下人員擔任具有危險

    及勞力等特殊性質職務者,其退休年齡得依照公務人員退休法之規定酌予降低。銓敘部

    並訂頒降低退休年齡標準表(參見附錄三)規範。該標準表依職務性質分為二類:

    1.第一類:自願退休為 50歲,屆齡退休為 59歲。如巡佐、小隊長、警員、偵查佐、

    偵查員、隊員、組員等職務。

    2.第二類:自願退休為 55歲,屆齡退休為 60歲。如分局長、大隊長、組長、警務

    員、巡官等職務。

    (三)警察人員退休生活問題

    警察人員畢生服務國家,奉獻犧牲,退休後,失去了一生所從事的工作,也失去了

    一些工作中的朋友和歡樂,誠然由社會撤離。警察人員退休後,都幾乎將屆或已屆「老

    人」之年齡。誠如,英國諾廷頓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ton)教授韋克斯(Prof.Athus

    J.Willcocks)指出,老人本身在下列幾方面發生巨大的變化。

    1.經濟來源與所得方面的變化。

    2.社會角色(Social Roles)與人際關係方面的變化。

    3.心理與精神狀態方面的變化。

    4.身體健康方面的變化。

    歸納警察人員退休之後,將面臨下列可能的問題,略如下述:

    1.經濟收入減少:退休後主要收入為退休金及優惠存款利息,須省吃節用,否則有

    匱乏之餘。

    2.生理上老化的自覺:工作忙錄時不知老之將屆,退休後知覺身體機能退化,老化

    已至。

    3.社會地位的失落:工作中有他一定社會地位,受人尊重,一旦退休,這種社會地

  • 14

    位自然消失。

    4.從社會撤退,接觸減少:工作中的同事和朋友,隨者退休而減少,失去往日情懷

    和歡樂精神陷於苦悶中。

    5.社會活動的減少:在社會工作中,必有許多應酬交際,退休後此項活動將必減少,

    生活趨於平靜,便覺百病叢生。

    6.親友的同情而自憐:退休後易得親朋好友的關懷與協助,反易自憐自艾,情緒激

    動,喜怒無常。

    7.心有餘,卻求而無助:退休後身體狀況良好者,有志想再服務社會,卻求告無門。

    8.子女成年分居,家庭生活單調:許多退休員警,大都子女成年或婚嫁或為事業而

    奔波,只剩老兩口在家相對自憐,如係孤家寡人,蒼涼之情,可想而知。

    表 4 警察人員退休前後生活比較表

    退休前 退休後

    在職場中,扮演一定角色,有相當權勢,

    較受人尊敬。

    失去原有的社會地位和權勢,不再受人

    重視;原即不以職場權勢和地位與人來

    往,真誠有內涵,更受敬重。

    有固定的經濟收入。 大部分依靠退休金及 18%優惠存款生

    活,收入略為減少。

    依勤務規定之作息時間。 無須上班,作息時間隨意而慵懶。

    受人監督,也監督他人,有精神壓力。 無精神壓力,可能沉湎在往昔記憶中。

    終日繁忙,精神緊張。 無所是事,精神反而苦悶。

    親友、同事往來頻繁,應酬多,興趣濃

    厚。 面對同病相憐的老人,應酬興趣減少。

    體能活動多,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體能活動少,身體衰退,百病交集。

    抱怨假期匆忙而短暫。 可以隨意旅行,又嫌孤單。

    子女繞膝,家庭溫暖。 子女已成人,各奔前程。

    生活充實,有滿足感。 生活空虛,而有失落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 15

    (四)小結

    警察工作一直被視為具有高度壓力的職業,工作性質特殊,且工任務繁雜,職務之

    執行涉及服務、干涉和強制等手段,與民眾之生命、財產安全和個人權益息息相關,責

    重事繁。由於社會環境愈趨複雜,警政工作亦日趨複雜艱鉅,尤以第一線執勤員警,工

    作時間長、任務繁雜、外力施壓、人情關說、內部管理壓力、績效掛帥、不當督導、睡

    眠不足等因素,造成員警身心理失衡狀況日益嚴重。

    根據銓敘部資料統顯示,警察人員退休人數逐年遞增,101 年度已達 2,607 人,且

    每年以 9%的幅度快速成長;然而警察人員退休年齡卻逐年遞減,50歲即自願退休的比

    例逐年上升。據內政部警政署預估,目前全台警力缺額 6,000 多名,為 10 年來新高,

    警政署決定 3年招募 8,500人補足。面對基層員警退休潮,警政單位除了補足人員外,

    對於員警退休規劃、退休生活適應等議題,亦應有更積極的作為,使在職與退休警察人

    力資源能獲得最有效益的運用。

    叁、研究方法與過程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概念架構(如圖所示),其主要意涵是警察人員的個人基本特性會影響其退

    休規劃,進而影響退休生活滿意度。

    圖 2 研究架構圖

  • 16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概念架構,提出以下假設:

    (一)個人基本特性不同的警察人員在退休規劃,包含危勞降齡提早退休規劃、退休

    養老生活規劃、退休休閒生活規劃、退休再次就業規畫上有顯著差異。

    (二)警察人員的退養老生活規劃與休閒生活規劃、再次就業規劃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與危勞早退規劃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

    (三)警察人員退休生活的心理滿足、生理健康、經濟生活及社會關係各變項間存在

    顯著的正相關。

    (四)警察人員的退休規劃對退休生活滿意度有顯著的預測力。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南市警察人員退休規劃與退休生活滿意度關連情形,依研究目的

    和文獻探討的結果與相關理論,建立研究架構,並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設計適切的問卷,

    以質性訪談為輔,進行研究,俾以能達成研究目的。

    (一)問卷調查法:研究者依據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結果,並蒐集分析有關退休後,

    一般退休人員所必需面臨心理、生理、經濟、社會等方面狀況變化之問卷、量表,編制

    而成之問卷。

    (二)訪談法:本研究係採用「半結構訪談」(semim-structured interview)方

    式,對退休警察人員共 5人進行訪談,以期能對退休員警在退休後生活適應滿意度狀況

    中較微觀的部份加以探討,以彌補問卷調查的不足。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特性、退休規劃、退休生活滿意度等 3部分。個人基

    本特性共有 13 個問題:性別、退休年齡、婚姻狀況、退休時職務、退休官階、退休金

    支領方式、經濟負擔、健康狀況、退休年資、退休時子女在學、退休時家人需照護、退

    休居住狀況等。

    退休規劃量表部分,本量表主要參考黃晧塵(2007)、張千龍(2012)之退休規劃

    建構指標,量表包括退休養老規劃、危勞早退規劃、退休休閒規劃、再次就業規劃等 4

    個分量表,受訪者可就其實際感受之程度(完全符合 5 分、大致符合 4 分、一半符合 3

  • 17

    分、大致不符合 2分、完全不符合 1分)回答,退休養老規劃分量表 11題,特徵值 6.549,

    內部一致性係數.930。危勞早退規劃分量表 6題,特徵值 4.164,內部一致性係數.921。

    退休休閒規劃分量表 5 題,特徵值 2.909,內部一致性係數.884。再次就業規劃分量表

    4 題,特徵值 2.423,內部一致性係數.813,整體而言,退休規劃各分量表之信、效度

    均達水準以上,具有高度的有效性、一致性與穩定性。

    退休生活滿意度部分,本量表主要參考張靖姿(2008)鄭諭澤(2005)、蔡庭榕(1985)

    之退休生活滿意度建構指標,並依據臺南市警察人員退休後生活適時滿意度設計相關問

    題,量表包括心理滿足、生理健康、社會參與、經濟生活等 4個項目,受訪者可就其實

    際感受之程度(完全符合 5分、大致符合 4分、一半符合 3分、大致不符合 2分、完全

    不符合 1 分)回答。心理滿足分量表 6 題,特徵值 4.145、內部一致性係數.910,生理

    健康分量表 6 題,特徵值 3.783、內部一致性係數.881。社會參與分量表 5 題,特徵值

    2.407、內部一致性係數.792,經濟生活分量表 5 題,特徵值 1.663、內部一致性係

    數.676。整體而言,退休生活滿意度各分量表之信、效度均達水準以上。

    四、研究樣本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台南市政府警察局暨所屬分局、大隊(隊)之退休警察人員,施

    測的時間為 103年 3月 18日至 26日,本次調查共計發出 128份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

    為 123份(96.0%)。

    在性別方面,男性 110 人(89.4%)、女性 13 人(10.6%)。在退休年齡方面,49

    歲以下 2人(1.6%),其次為 50歲 29人(23.6%)、51-55歲 61人(49.6%)、56-59

    歲 14人(11.4%)、60歲以上 17人(13.8%)。在退休金支領方面,一次退休金 4人(3.3%)、

    月退休金 114 人(92.7%)、兼領退休金 5 人(4.1%)。在退休時尚有子女在學方面,

    有子女在學 57人(46.3%)、無子女在學 66人(53.7%);在退休時家中長者需長期照

    顧方面,有長者需長期照顧 53人(43.1%),無長者需長期照顧 70人(56.9%)。

    在退休時職務方面,主管職務 47人(38.2%)、非主管職務 76人(61.8%);在退

    休時官階方面,巡官職務以上 38人(30.9%)、巡佐職務以下 85人(69.1%);在退休

  • 18

    時經濟狀況方面,小康者 77人(62.6%),其次為普通 43人(35.0%)、不太夠用 3人

    (2.4%)。在退休時健康狀況方面,非常好者 5人(4.1%),其次為好者 53人(43.1%)、

    普通 51人(41.5%)、不好者 14人(11.4%)。在婚姻狀況方面,已婚有偶 113人(91.9%),

    其次喪偶 5人(4.1%)、離婚或分居 5人(4.1%)。

    在退休時居住狀況方面,獨居 2人(1.6%),其次與配偶同住 37 人(30.1%)、與

    子女同住 10人(8.1%)、與配偶跟子女同住 60人(48.8%)、三代同堂 12 人(9.8%)、

    與其他親友同住 2人(1.6%);退休前是否規劃退休生活方面,很仔細規劃 7人(5.7%)、

    仔細規劃 34人(27.6%)、一般 52人(42.3%)、未仔細規劃 24人(19.5%)、完全未

    規劃 6人(4.9%);在退休後年資方面,未滿 1年 24人(19.5%)、1年以上未滿 3年

    38人(30.9%)、3年以上未滿 5年 16人(13.0%)、5年以上未滿 10 年 19人(15.4%)、

    10年以上 26人(21.1%)。

    五、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南市警察人員退休規劃與退休後生活適應滿意度相關性之研究,

    為了要充實問卷調查內容,事先蒐集資料並分析探討相關文獻, 以 SPSS19.0/WINDOWS

    版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使用統計方法包括:

    (一)次數分配與百分比:本研究有效樣本之基本資料,皆以次數分配與百分比法進

    行分析。

    (二)信度分析:以 Cronbach’s Alpha係數考驗各量表之內部一致性。

    (三)效度考驗:以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考驗量表之內在建構效度。

    (四)檢定(t-test):以個人背景變項(性別)為自變項,「退休時規劃」與「退

    休後生活滿意度」為依變項,以 t檢定考驗自變項在各依變項間之差異情形。

    (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若各組間之差異達顯著水準,再以薛

    費氏(Scheffe)進行事後多重比較分析,以瞭解各組間之平均數有無差異存

    在。如基本特性不同者(如性別、退休年齡),在生活適應上之差異分析。

  • 19

    (六)多元迴歸分析:以迴歸分析觀察自變項對依變項是否具有預測力,並以路徑分

    析檢驗本研究之概念架構,建立個人背景資料對退体後生活適應之影響模式。

    肆、研究資料分析

    一、問卷調本資料分析

    (一)差異分析

    本研究為了解不同基本特性之退休警察人員,在退休規劃、退休生活滿意度上之差

    異情形,分別以性別、退休年齡、退休官階、退休職務、退休時經濟狀況、健康狀況、

    婚姻狀況等變項,對退休規劃、退休生活滿意度進行 t檢定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表 5 不同性別警察人員之差異分析表

    依變項 性別

    t值與顯著性 男 女

    再次就業規劃 9.48 4.108 1.838 *

    經濟生活滿意度 9.76 13.23 -3.265 **

    註: *** p< 0.001 ** p

  • 20

    察工作時間太長、未受輪班所苦、未因工作壓力大或沒有成就感而規劃提早退休。

    表 6 不同退休官階警察人員之差異分析表

    依變項 官階

    t值與顯著性 巡官以上 巡佐以下

    危勞早退規劃 18.34 22.60 -3.468 **

    註: *** p< 0.001 ** p

  • 21

    表 8 不同退休年齡者之差異分析表

    依變項

    退休年齡

    F 值與

    顯著性

    組別差異 50 歲以下

    (A)

    51-55 歲

    (B)

    56-59 歲

    (C)

    60 歲以上

    (D)

    危勞早退規劃 23.19 21.67 19.14 18.18 2.828* -

    再次就業規劃 10.61 8.69 7.36 10.35 3.123* -

    註: *** p< 0.001 ** p

  • 22

    危勞,退休後心情放鬆,心理滿足感就愈高。退休休閒規劃與再次就業規劃、心理滿足、

    生理健康、社會參與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再次就業規劃與經濟生活具顯著負相關,規

    劃再次就業得分愈高,則經濟生活滿意度愈低,另與社會參與具顯著正相關。心理滿足

    與生理健康及社會參與具顯著正相關。生理健康與社會參與具顯著正相關,健康情形得

    分愈高,社會參與得分亦愈高。

    表 10 各因數之相關矩陣

    退休養老

    規 劃

    危勞早退

    規 劃

    退休休閒

    規 劃

    再次就業

    規 劃

    心理滿足 生理健康 經濟生活 社會參與

    退休養老規劃 1 -.058 .668** .344** .292** .288** -.129 .443**

    危勞早退規劃 1 -.010 .080 .219** .002 -.056 .077

    退休休閒規劃 1 .211* .464** .404** -.083 .320**

    再次就業規劃 1 -.063 -.034 -.561** .316**

    心理滿足 1 .648** .151 .364**

    生理健康 1 .067 .423**

    經濟生活 1 -.137

    社會參與 1

    註: *** p< 0.001 ** p

  • 23

    退休官階 3.514**

    退休休閒規劃

    健康情形 -1.160*

    14.366*** .502

    退休養老規劃 .267***

    再次就業規劃

    性別 -2.322*

    3.634** .224

    婚姻狀況 2.793*

    健康情形 1.393*

    退休養老規劃 .147**

    退休生活滿意度

    危勞早退規劃 .249*

    4.752*** .275 退休休閒規劃 .807**

    再次就業規劃 -.672**

    註: *** p< 0.001 ** p

  • 24

    工作壓力大、工時過長、工作過量、警察身分受到許多限制而規劃及早退休,退休後生

    活使身心獲得放鬆,滿足感得分亦愈高。做好退休休閒規劃,有助於使退休生活更為精

    采,提高身心健康及促進社會參與及社群關係滿意度。再次就業規劃得分愈高,顯示經

    濟因素為退休生活規劃的重心,退休後仍繼續從事工作,使得退休生活身、心滿足及社

    交關係受到影響,更因操煩退休經濟生活而影響滿意度。

    退休年齡、退休時官階對危勞早退規劃有直接影響力,退休年齡愈低(50 歲及以下

    者),警察工作危勞感受愈重,退休年齡愈大者,警察工作危勞感受愈小。巡佐以下基

    層員警對於工作危勞感受愈大,愈會及早規劃退休,巡官以上幹部警察人員,則因危勞

    而提早退休情況較不明顯。另退休的照護、退休金使用等退休養老規劃及退休時健康情

    形對退休休閒規劃有直接影響力,健康情形不佳會影響退休休閒生活規劃。

    在再次就業規劃的影響分析中,性別、婚姻狀況、健康情形、退休養老規劃等變項

    對其有直接影響力。女性退休再次就業規劃得分顯著低於男性,婚姻狀況為未婚、喪偶

    者,再次就業規劃之得分愈高。退休照護、退休金使規劃得分愈高者,其再次就業規劃

    得分亦愈高。健康狀況為普通者其再次就業規劃得分愈高,健康狀況非常良好、良好者,

    可能因其對身體健康特別重視也特別有信心,認為健康為退休生活最重要之問題,而在

    再次就業規劃分量表的得分情形亦較低。

    二、訪談分析與發現

    (一)受訪者之基本資料

    本研究另深度訪談 5位退休警察人員,均為男性,年齡在 45-61歲之間,婚姻狀況

    都為已婚與配偶同住,擁有 3名子女比例最高,退休年數 7年 1人,3年以下 4人。

    表 12 深度訪談受訪者基本資料

    編號 訪談對象 退休時職稱 訪談方式 訪談時間 訪談地點

    A1 張簡○生 法制室股長 面談 103年 3月 19日 1小時 退休協會辦公室

    A2 杜○火 警員 面談 103年 3月 21日 1.5小時 人事室辦公室

    A3 黃○榮 分局長 電話訪談 103年 3月 23日 0.5小時 人事室辦公室

  • 25

    A4 吳○榮 警員 電話訪談 103年 3月 25日 0.5小時 人事室辦公室

    A5 李○湘 警員 電話訪談 103年 3月 30日 0.5 小時 人事室辦公室

    (二)訪談結果之分析與發現

    有關於退休身、心健康部分,大部分表示退休生活很自在、愉快,會找老同事敘舊、

    參加旅行活動、志工活動,比在職時心情放鬆且生活更有意義,會保持運動並注意身體

    健康。其中 A4為罹患重病退休,退休後因調理、控制得宜,對自已身體狀況更有信心。

    「退休之後的生活、很自在、很愉快…。與老同事聊聊天、參加退休協會舉辦

    的活動,或者再去參加社區大學、各種讀書會……等,都能讓生活變的更有

    意義。」(A1)

    「退休與老同事互動往來,或者去參加社區大學、各種讀書會、打打太極拳、

    作慈濟等宗教團體的義工……等,讓生活變的更光采、更有意義。「助人為

    快樂之本」到醫院癌症病房,當義工解說員,對癌友加油打氣,現身說法與

    癌症對抗從鬼門關回來的故事,讓人重新燃起對生命的熱情,給別人喜悅,

    就可以快樂好幾天,讓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A3)

    「退休前罹患癌症者,退休後調理健康,控制健康,樂估尚可活很久。罹重病

    退休後,仍活著已屬慶幸,還有什麼問題會放不下,不能適應的。」(A4)

    有關退休生活適應部分,大多經歷了調適期,調適的內容包括了心情與經濟上的調

    整。心情方面因失去原有的地位,需重適應退休人際關係,及調適生活失去重心的失落

    感。經濟上與退休前相較,領月退休金者會量入為出,領一次退休金者則明顯感受經濟

    壓力,而需再次就業,並有就業輔導之需求。

    「退休前應有心理建設,若因故臨時退休,退休後心情適應會比較困難。縱使

    國家財政困難,要減少退休人員退休金(福利),也必須以法律的形式來運

  • 26

    作,勿用行政命令任意變更。使退休人員覺得政府沒在照顧他們,心裡對政

    府產生不信任感。(A3)

    「退休後,經濟上收入減少,需量入為出,否則難以為繼。退休後,失去了工

    作舞台及權勢地位,心理上易產生失落感、退縮性格,與人格格不入,需心

    理輔導或自行調適。退休後,在人際關係上,少參加群體的活動、少與老同

    事往來;要走出來,去認識新朋友,開拓新的人生面貌,這樣才會活的更有

    意義。政府的財政愈來愈困難,只盼望退休金不要大幅縮水就好。(A4)

    「因故被迫提前退休(非自願退休者)。支領一次退休金,在經濟上難撐幾年,

    退休後需再為生活而努力奮鬥。政府退休照顧,均集中在領取月退休金的人

    員身上,對支領一次退休金人員亦請多多關懷。在退休警察人員協會裡成立

    「再就業輔導小組」,幫助一次退人員或有意再就業的退休人員再就業,也

    算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如比照「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般的照護機制,

    效果會更好。(A5)

    有關政府退休制度變革及退休照護看法,均對政府大幅減縮福利措施表達不滿,認

    為政府將財政問題歸究於退休人員,係消極推諉之作法,政府對待退休人員應貫徹誠信

    原則,保障退休人員值得信賴利益。

    「退休後,只剩子女教育補助費可申請,如未滿 55歲退休且子女均已大學畢

    業,即無任何福利可申請。各地風景區的小小減免,無吸引力專程驅車前往。

    政府實行 18%優惠存款政策,應貫徹信賴保護原則,勿當成是造成財政負擔

    的原因。」(A1)

    「縱使國家財政困難,要減少退休人員退休金(福利),也必須以法律的形式

    來運作,勿用行政命令任意變更,例如現行年終慰問金。使退休人員覺得政

  • 27

    府沒在照顧他們,心裡對政府產生不信任感。」(A3)

    對於警察 50 歲退休潮的看法,警察工作壓力重,制度如無相關配套措施,例如內

    外勤定期輪調機制,則 50 歲仍需日夜輪班及承受重大工作壓力,都會有不如歸去之無

    奈感。加上退休制度變革,充滿不確定感,很多人不再相信政府,而選擇退休。另外,

    警政署面對員警退休潮,不能僅以儘快招收新進員警之消極作法因應,應從制度面及勤

    務運作等面向去改善,才能留住優秀人才,才是較為積極的作法。

    「警察的退休潮,是體制及管理的問題,當基層警察陞遷無望,工作壓力又很繁

    重時,就會以退休來逃避。…50歲就退休的問題,確實是警界的損失,一個工

    作 30 年,經驗、各項歷練正豐富,而且體力也還可以的員警,就這樣離開了,

    這難道不是國家、社會的損失嗎?」(A1)

    「退休制度要變革,退休金減少,基層警察如果陞遷無望、看不到未來,到達領

    月退休金的年齡,便趕快退休,多享受幾年的福利或讓自己的權利不致於損失

    太多的想法(作法)出現,就會有搶著(趕著)退休的情形。警察人員的退休潮,

    這是政府政策的問題。基層警察 50 歲退休是一個很適當的年齡,趁年輕,可

    以再去挑戰年輕時想去而沒能成行的事情。」(A4)

    在對於退休生活規劃建議部分,均認為應在退休前及早規劃,退休後才不會無所適

    從。退休生活要有固定的休閒活動、適當的財務分配,才能保持心情愉快及身體健康。

    退休後要維持固定的社會接觸與人際關係,多參加退休人員聚會、社團活動或樂齡學習

    課程,才能使退休生活更為多元、精采。

    「退休前最好想清楚,各項退休之後的生活安排,沒有良好的生活安排,天天賴

    在家裡,沒多久就會生病,為了健康長壽、活的久一點,退休金可以領的多一

    點,該有的退休前規劃不能少。退休前規劃不能少,包括心理上的自我調適,

    財務的分配,人際闗係的再建立等等。」(A1)

  • 28

    「退休前事先規劃一下,包括朋友的往來、繼續進修計畫,在職時沒能完成的旅

    遊計劃等,及退休金如何分配使用,退休生活自然就能圓滿愉快。退休前沒規

    劃想清楚,退休後的生活就會一團亂。退休前有規劃生活才能按部就班,也才

    能開始享受優閑安適的生活。」(A3)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如何提升警察人員退休生活的滿意度,本研究發現重要因素是在於退休前的準備、

    規劃工作,面臨退休抉擇之際,若能事先了解並進而做好退休後生活規劃,才能在實際

    退休後,按部就班、從容應付退休後的各項生活適應問題。

    在本研究問卷調查差異分析中發現,性別(男性、女性)在再次就業規劃和退休後經

    濟生活滿意度有明顯差異,女性因退休時經濟狀況較佳,顯無再次就業考量,進而在退

    休經濟生活滿意度較高。退休官階在危勞早退規劃上有顯著差異存在,巡佐以下職務之

    基層外勤警察,因職務較為危險及工作壓力較大,會規劃在符合退休年齡時即申請退

    休,而巡官以上職務人員對工作危勞的感受則較低,較無提早退休之規劃。退休時的經

    濟狀況會影響退休休閒規劃,經濟狀況小康者在退休休閒規劃的得分較高,因其經濟較

    為寬裕,較有能力事先規劃退休休閒、旅遊活動及從事相關嗜好活動。

    在退休年齡差異分析中,50歲退休者在危勞早退分量表得分最高,顯示擔任較危險

    及勞累,工作時間長、輪班、工作壓力大、感覺工作沒有成就感或覺得身分受到限制者,

    多選擇在 50歲退休。在退休健康狀況的差異分析中,退休前健康狀況在退休休閒規劃、

    退休後生理健康及經濟生活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健康狀況好者退休休閒規劃得分較

    高,退休後生理健康和經濟生活滿意度較高。

    在本研究問卷調查迴歸分析中發現,危勞早退規劃、退休休閒規劃、再次就業規劃

    等 3個因素,對退休生活滿意度有直接影響力及預測力。危勞早退規劃分量表得分愈高,

  • 29

    愈覺得警察工作壓力大、工時過長、工作過量、警察身分受到許多限制而規劃及早退休,

    退休後生活使身心獲得放鬆,滿足感得分亦愈高。做好退休休閒規劃,有助於使退休生

    活更為精采,提高身心健康及促進社會參與及社群關係滿意度。再次就業規劃得分愈

    高,顯示經濟因素為退休生活規劃的重心,退休後仍繼續從事工作,使得退休生活身、

    心滿足及社交關係受到影響,更因操煩退休經濟生活而影響滿意度。

    在深度訪談研究中發現,退休人員均認為退休生活很自在、愉快,會找老同事敘舊、

    參加旅行活動、志工活動,比在職時心情放鬆且生活更有意義,並會保持運動並注意身

    體健康。退休生活適應部分,大多經歷了調適期,調適的內容包括了心情與經濟上的調

    整。退休後失去原有地位,需重適應退休人際關係及失落感。經濟上則會量入為出,領

    一次退休金者則明顯感受經濟壓力,有再次就業輔導之需求。

    有關政府退休制度變革部分,均認為政府應貫徹誠信原則,保障退休人員值得信賴

    利益。對於警察 50 歲退休潮的看法,因警察工作壓力重,制度如無相關變革及內外勤

    輪調等配套措施,基層員警都會希望早日退休,再加上退休制度變革,充滿不確定感而

    選擇退休。另外,政府基層員警退休潮,不能僅以消極作法因應,應從制度面、勤務運

    作及工作環境等面向去改善,才能留住優秀人才。

    在對於退休生活規劃建議部分,均認為應在退休前及早規劃,退休後才不會無所適

    從,退休生活要有固定的休閒活動、適當的財務分配,保持心情愉快及身體健康,維持

    固定社會接觸與人際關係,參加多元聚會、社團活動或樂齡學習課程,才能使退休生活

    更為多元而精采。

    二、建議

    (一)對政府政策之建議

    1.退休制度興革,應注意平等原則及程序正義

    目前國家財政困難、退撫基金有破產危機,各方均要求以減少退休人員月退休金、

    優惠存款利率或其他福利措施因應。惟實施過程應注意公平原則,避免差別待遇,並以

    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法律為辦理依據,注重程序正義,勿隨民粹起舞。退休警察人員大部

  • 30

    分都是靠月退休金及優惠存款過日子,經濟小康;惟國家財政日益惡化,如不改弦易轍,

    難以維持財政正常運作,適度改變為必要之惡,只是為免退休人員產生相對剝奪感,此

    種改變,不宜專由退休人員承受苦果。研議修正之「公教人員退休法」預計對已退休及

    將退休人員之月退休金調降至在職所得之八成左右,以避免退撫基金破產危機,是否現

    職人員亦宜配合調高退撫基金提撥率,使提撥率多繳納之金額與退休人員所減發之月退

    休金相當,以共體時艱,非僅由退休人員承受大部分國家財政惡化之苦果。

    2.暢通基層員警升陞制度及改善外勤警察福利措施

    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第 11條第 2項規定略以:「警察官之任用,職務等階最高列警正

    三階以上,應經警察大學或警官學校畢業或訓練合格」,依此規定,警佐以下警察人員

    縱經警佐晉升警正官等訓練合格,亦不具擔任巡官以上職務之資格,因仍未經警察大學

    畢業或訓練合格,此與一般公務人員之升等任用,大相逕庭。基層警察人員對升遷無望、

    對工作有很沈重的無力感,均與此種情形有關,如不設法改善,巡佐職務以下之基層警

    察人員與巡官以上職務警察人員之間的鴻溝,難以彌平,基層警察人員 50 歲即申請自

    願退休的退休潮現象,只會繼續提高,不會降低。改變制度,使基層警察人員,可有與

    一般公務人員相同升遷管道,依服務年資推估,到年滿 50 歲時,早已晉升至巡官以上

    職務,人生充滿各種可能性,退休變成生涯規劃的各種選項之一,即可大幅降低 50 歲

    退休之退休潮現象,多留下一些經驗豐富幹練人才,為國家、社會多作一番貢獻。另臺

    北市政府日前發放首都警察加給,外勤員警加給增加 1倍,從 8,435元增至 1,6870元,

    諸如此類福利政策的施行,亦可有效提升外勤警察人員的士氣,減少人才流失。

    3.成立退休警察人員再就業輔導組織

    參照「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照護機制,幫助領取一次退休金警察人員或有

    意再次就業的退休職警察人員,或有經濟需求或困境之退休警職人員,能經由特定訓練

    或轉介,順利及適才適所的重新投入就業市場,以解決社會問題。

    4.修正危險及勞力特殊性質職務人員降低退休年齡標準適用範圍

    警察人員警正官等以下危勞職務人員,銓敘部有訂定降低退休年齡標準,惟對同屬

    危勞職務而不同官等人員,如副局長,督察長,均不再設定降低退休年齡標準;目前之

  • 31

    直轄市分局長、大隊長職務人員,其官等已於 101 年 12 月提升至警監,卻未參考警監

    副局長,督察長職務,排除於危勞職務範圍外,易使將屆 60 歲之直轄市分局長、大隊

    長,產生失落感而不安於工作。實宜儘速參酌其官等,重行審酌設定合理之屆齡退休年

    齡,勿使警監分局長、大隊長,有獨受排擠,不受青睞之感嘆。

    5.於警察常年訓練辦理退休規劃課程、列為45歲以上員警必訓內容

    警察常年訓練分為術科與學科,可於學科訓練中規劃職涯發展、生涯規劃、健康講

    座、退休規劃與準備等課程,改善現行訓練著重於執法課程,而忽略員警身心健康及職

    涯發展,有了上述成功老化、順利退休等課程後,可使將屆退休年齡員警早了解及規劃

    退休生活相關事宜,使能安享健康、多元的退休生活。

    (二)對警察人員退休規劃之建議

    1.宜審慎、提前規劃退休事宜、並著重健康與經濟雙重軌道

    退休為生涯發展重大事件,應事先規劃,規劃項目越多越詳細,退休之後的生活會

    愈好。退休前規劃內容,應參酌個人健康及經濟狀況為首要考量因素,健康及經濟問題

    獲得妥善規劃,有利於其他問題(如居住、休閒、運動、志工…等等)的解決。

    2.退休後宜經常性參與退休警察協會所舉辦之聯誼或旅遊活動

    各地警察局均設立有退休警察人員協會,並定期辦理諸多退休警察人員關懷講座(包括

    心理輔導、理財、法律常識、休閒、醫療……等),或退休人員聯誼活動,退休人員應更積極

    參與各項退休協會活動,以增長知識、擴展人際關係,使退休生活更為充實與愜意。

    3.退休後宜多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彰顯生命意義與價值

    助人為快樂之本,退休後應多參加公益活動,擔任志工工作(時間許可方便即可,

    勿須固定時間),幫助別人、讓別人方便、快樂,自己也能享受生活的快樂,心情保持

    愉快而自在,是生命長壽健康的秘訣。

  • 32

    參考書目

    一、中文參考書目

    王雅臣(1998)。「自費安養老人經濟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頤苑為例」,國立中

    山大學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朱芬郁(1998)。「退休老人生涯規畫模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宗派(2003)。「現代社會工作:一門助人之專業」。合記,台北市。

    李宗派(2004)。「11 月27 日淡水仁濟安老所之演講稿」。P1-5。

    李臨鳳(1988)。「我國退休老人再就業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沙依人(2000)。「獨居老人照顧及福利服務輸送體系」。載於黃松林主編,「新台灣

    社會發展學術叢書4 老人篇」。允晨,台北市。

    林幸台(1987)。「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9,P205-235。

    林東龍、余嬪、陳武宗(2010) 退休規劃與生活適應之間─退休人員之退休生活經驗

    初探 社區發展季刊 132 期 293 中華民國99 年12 月

    林歐貴英、郭鐘隆(2003)。「社會老人學」。五南圖書,臺北。P584。

    林麗惠(2001)。「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

    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徐麗君、蔡文輝(1998)。「老年社會學—理論與實務」。巨流圖書,台北市。

    張千龍(2012)。「社區大學中高齡學員退休投入與退休準備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市為

    例」,玄奘大學成人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晧塵(2007)。「南投縣退休教師休閒參與對退休態度、社會支持及退休後生活適應

    之影響」,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添洲(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五南,台北市。

    許皆清(2000)。「老人生活需求之研究—以台南市松柏育樂中心學苑為例」。國立中

  • 33

    山大學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佑淵(2007)。「國小退休教師社會參與及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所。嘉義縣。

    游鴻智(2000)。《公務人員退休再就業之探討—以台北市政府為例》。國立台北大

    黃富順(1995)。「老化與健康」。師大書苑,台北市。

    黃富順、林麗惠、梁芷瑄(2009)。「我國高齡退休及高齡者參與學習需求意向調查研究

    報告」。教育部,臺北市。

    黃璉華(1992)。「老人生活滿意度相關因素之因徑分析研究」,護理雜誌,39(4),P37-45。

    詹火生(1990)。「老人福利服務專輯--高齡人口的福利需求」。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台北市。

    齊克用(2008)。「退休規劃一典通─預備美好的未來生活」,上齊文化,台北。

    蔡長清(1998)。「退休老人休閒參與量及類型,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國科會研究報

    告,NCS86-2417-H151-001)。

    蔡庭榕(1986)。「我國警察人員退休生活之研究—台北市實證分析」,中央警官學校

    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蔡培村(1996)。「退休生涯規劃」。麗文出版社,高雄市。

    鄭諭澤(2005)。「退休生涯規劃與生活適應」,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雪玲(1998)。「國民小學退休前教師退休態度、退休準備及退休前教育需求之調查

    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謝榮茂(2003),「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退休教師退休態度、工作壓力、退休生涯規劃及其

    教育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

    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P46~47。

    魏文瑞(1996)。「退休前國民中小學教師工作狀況與退休態度及退休準備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 34

    二、外文參考書目

    Atchley R.C.在其1988年所著的「Social Forces and Aging」,California:Wedsworth。

    P196~198。

    Newman, B. M.& Newman, P. R.(1995).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A

    psychosocialapproach(6th ed).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Taylor, Mary Anne & Doverspike, Denis (2003). `Retirement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in Adams, Gary A. & Beehr, Terry A. (Eds.) Retirement: Reasons,

    Processes,and Results, pp53-82.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 35

    附錄一 公務人員退休法(節錄)

    第 三 條 公務人員之退休,分自願退休、屆齡退休及命令退休。

    第 四 條 公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准其自願退休:

    一 、任職滿五年以上,年滿六十歲者。

    二 、任職滿二十五年者。

    配合機關裁撤、組織變更或業務緊縮並依法令辦理精簡,未符前項規定

    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准其自願退休:

    一 、任職滿二十年以上者。

    二 、任職滿十年以上,年滿五十歲者。

    三 、任本職務最高職等年功俸最高級滿三年者。

    第一項第一款所規定之年齡,對於擔任具有危險及勞力等特殊性質職務

    者,由主管機關就其職務性質具體規定危險及勞力範圍,送經銓敘部認定

    後,酌予減低,但不得少於五十歲。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為中央二級或相當二級以上機關、直轄市政府、直轄

    市議會、縣(市)政府及縣(市)議會。

    第 五 條 公務人員任職滿五年以上,年滿六十五歲者,應予屆齡退休。

    前項所規定之年齡,對於擔任具有危險及勞力等特殊性質職務者,由主

    管機關就其職務性質具體規定危險及勞力範圍,送經銓敘部認定後,酌予減

    低,但不得少於五十五歲。

    第 六 條 公務人員任職滿五年以上,因身心障礙,致不堪勝任職務,繳有中央衛

    生主管機關評鑑合格醫院出具已達公教人員保險殘廢給付標準表所定半殘

    廢以上之證明,並經服務機關認定不能從事本職工作,亦無法擔任其他相當

    工作且出具證明者,應予命令退休。

    公務人員任職滿五年以上,因身心障礙,致不堪勝任職務,且有具體事

  • 36

    證而不願提出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評鑑合格醫院醫療證明者,經主管人員及人

    事主管人員送請考績委員會初核,機關首長核定後,應令其以病假治療;逾

    公務人員請假規則規定期限仍不堪勝任職務或仍未痊癒,應由機關主動辦理

    其命令退休。

    前二項人員係因公傷病致身心障礙而不堪勝任職務者,不受任職五年以

    上年資之限制。

    前項所稱因公傷病,指經服務機關證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 、因執行職務發生危險,以致傷病。

    二 、在辦公場所發生意外,以致傷病。

    三 、因辦公往返途中遇意外危險,以致傷病。

    四 、盡力職務,積勞過度,以致傷病。

  • 37

    附錄二 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節錄)

    第三十五條 警察人員之退休,除依左列規定外,適用公務人員退休法之規定:

    一 、警正以下擔任具有危險及勞力等特殊性質職務者,其退休年齡,得依照公

    務人員退休法之規定酌予降低。

    二 、在執行勤務中遭受暴力或意外危害,致身心障礙,不堪勝任職務並依公務

    人員退休法命令退休者,其退休金除依規定按因公傷病標準給與外,另加發五至十五個

    基數。基數內涵均依所任職務最高等階年功俸最高俸級計算。

    三 、領有勳章、獎章者,得加發退休金。

    警察人員在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十九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有前項第二款

    情形,現仍支領或兼領月退休金者,其月退休金之給與,自修正條文施行之日起準用本

    條例之規定。

    第一項第二款及第三款加發退休金之對象、基數、金額及其他相關事項之標準,由

    行政院、考試院會同定之。

    第一項第二款及第二項人員依所任職務最高等階年功俸最高俸級計算之退休金高

    於銓敘審定合格等級計算之退休金者,其差額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給。

    第三十五條之一 警察人員在執行勤務中遭受暴力或意外危害,致全殘廢或半殘廢

    者,應給與醫療照護及安置就養,並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給與終身照護。

    警察人員在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十九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有前項情形

    者,自修正施行之日起,給與照護。

    前二項之照護標準、方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第三十五條之二 警察官於任用後,有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第八款或

    第九款所定情形之一者,應依規定辦理退休或資遣。

  • 38

    附錄三 警察人員警正以下具有危險及勞力等特殊性質職務降低退休年齡標準表

    銓敘部100年5月30日部退三字第1003376500號函同意修正

    職稱 退休年齡 備考

    自願 命令

    第一類 (一)巡佐、警員、小隊長、偵查佐、偵查員、

    隊員、教育班長。

    (二)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六總隊警官隊

    組員

    五○ 五九 本欄所稱「偵查員」指

    警察官職務等階列「警

    佐三階至一階或警正

    四階」之偵查員。

    第二類 (一)副局長、督察長、分局長、副分局長、分

    駐所長、巡官、大隊長、副大隊長、隊長、

    副隊長、中隊長、副中隊長、分隊長、段

    長、副段長、督勤股股長、風紀股股長、

    督察員、偵防股股長、調查股股長、調查

    員、偵查正、偵查員、警備隊長、區隊長。

    (二)內政部警政署所屬機關:

    1.刑事警察局偵查隊組長、副組長。

    2.國道公路警察局刑事警察隊組長。

    3.航空警察局刑事警察隊組長;證照查驗

    隊、保安警察隊、安全檢查隊組長、組員;

    各分局第二(督察)組、第三(刑事)組組

    長、組員。

    4.鐵路警察局刑事警察隊組長;各警務段組

    員(兼所長)、第二(刑事)組組長、組員。

    5.保安警察第六總隊警官隊組長。

    6.港務警察局警正課員(兼所長)、刑事課課

    五五 六○ 一、通信隊隊長、副隊

    長暨警察教育機關

    之大隊長、副大隊

    長、隊長、副隊長、

    中隊長除外。

    二、本欄所稱「偵查員」

    指警察官職務等階

    列「警佐一階至警正

    三階」之偵查員。

    三、金門縣警察局刑事

    警察隊辦理業務、刑

    事鑑識業務之組長

    除外。

    四、準用直轄市相關職

    務等階表及職務列等

    表規定之縣(市)警察

    局,其警正以下人員

  • 39

    長。

    (三)直轄市政府警察局:

    1.保安警察大隊、交通警察大隊及各分局第

    二(督察)組組長、警務員;各分局組員、

    警務員(兼副隊長、所長)、偵查隊組員、

    警務員。

    2.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督察組、

    預防組、偵查組、肅竊組組長、組員、偵

    查隊組員(兼副隊長);少年警察隊偵查

    組、預防組組長、組員;婦幼警察隊偵防

    組組長、組員;捷運警察隊督察組、刑事

    組組長、組員、警務員。

    3.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第二(督

    察)組、第三(偵查)組、第四(預防)組組

    長、警務員、偵查隊警務員(兼副隊長);

    少年警察隊第一組組長、警務員;婦幼警

    察隊第二組組長、警務員。

    (四)臺灣省各縣(市)警察局:

    1.少年警察隊、交通警察隊、婦幼警察隊第

    二組組長;各分局警務員(兼副隊長、所

    長)、第二(督察)組組長、警務員、偵查

    隊警務員。

    2.市警察局各分局、縣警察局轄區人口數十

    萬以上之分局第五組組長、警務員,縣警

    察局轄區人口數未滿十萬之分局第四組組

    具有危險及勞力等特

    殊性質職務降低退休

    年齡標準準用直轄市

    政府警察局之規定。

  • 40

    長、警務員。

    (五)福建省各縣警察局:

    1.金門縣警察局刑事警察隊組長。

    2.金門縣警察局、福建省連江縣警察局各警

    察所所長、副所長。

  • 41

    附錄四 調查問卷

    敬愛的先生、女士,您好:

    感謝您撥冗填寫此份問卷!本問卷主要是想了解警察人員退休後『生活幸福

    嗎?』,您寶貴的意見,對於研究結果有重要的影響,懇請您詳細閱讀填答說明,再

    根據實際情形來填答。本問卷不需具名,您所提供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絕對不

    會對外公開,請您放心作答,不要遺漏任何一題。衷心的感謝您的協助。

    敬祝健康愉快、順利平安。

    ○○市政府人事處 敬上

    中華民國103年3月

    第一部分: 基本資料 填答說明:請在適當的 □ 打√

    1.性別:□1.男 □2.女。

    2.我退休年齡:□1.49歲以下 □2.50歲 □3.51-55歲 □4.56-59歲。□5.60歲以上。

    3.退休金支領:□1.一次退休金 □2.月退休金 □3.兼領退休金。

    4.退休時子女尚在就學:□1.有 □2.無。

    5.退休時家中長者須長期照顧:□ 1.是 □2.否。

    6.退休時的職務:□1.主管職 □2.非主管職。

    7.退休時的官階:□1.巡官職務以上 □2.巡佐職務以下。

    8.退休時經濟狀況:□1.富裕 □2.小康 □3.普通 □4.不太夠用 □5.非常不夠用。

    9.退休時健康狀況:□1.非常好 □2.好 □3.普通 □4.不好□5.非常不好。

    10.退休時婚姻狀況:□1.未婚 □2.已婚有偶 □3.喪偶 □4.離婚或分居

    □5.其他(請說明: )。

    11.退休時居住狀況:□1.獨居 □2.與配偶同住 □3.與子女同住□4.與配偶跟子女同住

    □5.三代同堂□6.與其他親友同住 □7.其他(請說明 )

    12.退休前是否規劃退休生活?

    □1.很仔細規劃 □2.仔細規劃 □3.一般 □4.未仔細規劃 □5.完全未規劃。

    13.退休後年資:□1.未滿1年 □2.1年以上未滿3年 □3.3年以上未滿5年

    □4.5年以上未滿10年 □5.10年以上。

  • 42

    第二部分 警察人員退休規劃(準備)量表

    填答說明:下列題目是了解您的退休規劃,每題依「完全不符合」「大致不符合」「一半符

    合」「大致符合」「完全符合」分為五個等級,請依照自己的實際情形在 □ 打√,並請您

    務必每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