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谱写虎标传奇:胡文虎及其创业文化史 A STUDY OF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HISTORY 沈仪婷 SIN YEE THE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谱写虎标传奇:胡文虎及其创业文化史

A STUDY OF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HISTORY

沈仪婷

SIN YEE THE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3

Page 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谱写虎标传奇:胡文虎及其创业文化史

A STUDY OF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HISTORY

沈仪婷

SIN YEE THENG (B.A.,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 (CHINESE STUDIES), 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博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3

Page 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overseas Chinese, or a shrewd Chinese medicine man who planned his project only for

the purpose of profit. I investigate Aw and his multiple undertakings from a perspective

of new cultural history by using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such as cultural history,

social history, print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This study surpasses other previous

studies of same topic by exploring Aw’s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environments,

cultural attempts, as well as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ing with other agen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by Christopher Rea, I argue that Aw is a cultural

agent, who had transforme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Southeast Asia and Greater China

during the earlier half of twentieth century.

In Chapter two, I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Aw’s entrepreneurial expansions in

Singapore and China in the early 1920s and how he branded the trademark of Tiger Balm

and other medicinal products in these two pivotal distributing markets. In order to defend

his interest, medicine man Aw Boon Haw became a newspaperman, who owned a dozen

of modern Chinese newspapers (and two English) later across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Chapter three is a study of his attempt in modern journalism and the political and

professional networks he built through it. Being a publisher of several vital presses, Aw

had opportunities to voice up his opinions on current issues. I suggest that investigation

of his speeches and articles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his thoughts and philosophies of

business in Chapter four. In Chapter five, I focus on Aw’s self-branding project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Haw Par Villas which shape the modern cultural landscape of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by analyzing two events: the wedding of Aw’s eldest son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his 66th birthday celebration after the W. W. II.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 I continue to analyze his branding through numerous charity projects,

involvements in public healthcare promotion, advertisements by celebrities and

politicians,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he final chapter, I explore Aw’s entrepreneurship and

sportsmanship, by constantly being sponsor of various sports events in Singapore/Malaya

and China, how he transform the local and national (Chinese) sport communities.

Page 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ii

I conclude that due to his innovation and discernment, Aw had accumulated

varieties of capitals, especially cultural capitals, leaving a heritage in the history of

Singapore and China. He did not only accumulate a great wealth through his medicinal

business, but have consciously leaving a heritage of culture. Hence, this thesis sheds a

new ligh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well as the profil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first half of twentieth century, when the formation

stage of modern culture of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incubated. Aw Boon Haw

had been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modern culture of these two main regions,

through two dimensions: nationalism and consumerism.

Keywords:

Aw Boon Haw, Tiger Balm, Haw Par Villa, Cultural History,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Singapore.

Page 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iii

ACKNOWLEDGEMENTS

Praise the LORD for leading me throughout the ups and downs in the past seven

years! It was indeed a journey of faith for me. Were it not for Him, I would not have been

where I am. Jesus Christ is the Alpha and Omega of my life, divinely placing people in my

path offered me not just assistance but also fellowship in multifarious ways. My highest

praise and adoration to Him!

I am most grateful to Assoc. Prof. Wong Sin Kiong (Former Head of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my respected supervisor since my M.A.’s days, for his tremendous

support, great care, equipping me with fundamental research skills, trusting me and

allowing me the space and freedom to explore. I am very much indebted to Assoc. Prof.

Huang Jianli of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Assoc. Prof. Lee Chee Hiang, my honorable

thesis committee members, who genuinely made helpful suggestions and considered

comments that improved this dissertation.

My heartfelt appreciation goes to Dr Nicolai Martin Volland, who has helped me

by making detailed comments on the first draft of a collaborated chapter in a conference

volume, which enormously sharpened my analytical skills. I must thank the teachers at

NUS who supported me with professional advice as well as warm words of

encouragement: Assoc. Prof. Yung Sai Shing (Head of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ssoc. Prof. Lo Yuet Keung, Assoc. Prof. Ong Chang Woei, Assoc. Prof. Su Jui-Lung,

Assoc. Prof. Lam Lap, Dr. Neo Peng Fu (who teaches at NIE currently) and Dr. Tan Eng

Chaw (Former Head of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I am indebted to Prof Wu Xiao-

an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Prof Zhang Kan of Xiamen University for sparing time to

discuss with me and make many stimulating suggestions. I have also received various

help from Dr. Ngoi Guat Peng of Nanya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many thanks for her

constant care and sharing her insights with me. I wish to express my sincere thanks to

Prof Hanry Yu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NUHS), and Dr. Yee Tet Lim (Department of

English, Southern University College), sources of intellectual as well as spiritual

inspiration. I am very grateful to Dr. Esther Goh Chor Leng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for her loving company and unfaltering support especially during the

darkest moments of writing my first draft. Mere words could not express my deep gratitude.

Page 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iv

I owe special thanks to Professor Phillip A. Kuhn (Francis Lee Higginson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at Harvard

University), for his written useful criticisms and kind encouragement which I received

after the presentation of my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Singapore Hakka Newspapermen”

at the HEAS Conference in 2010. I am extremely thankful to Dr. Christopher G. Rea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for his insightful criticisms that inspired me to refine

my argument on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My heartfelt thanks also go to the staff at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especially Madam Fong Yoke Chan and Miss Quek Geok Hong; NUS Central Library

and Chinese Library, among whom Madam Amy Lin Yung Mei deserved special

mention. NUS funded my study with a Research Scholarship from Jan 2006 to Dec 2009.

I also received grants from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which enabled me to

conduct my fieldwork in Hong Kong and Guangzhou, and present my preliminary papers

in Taiwan and USA. National Library Board awarded me the Lee Kong Chian Research

Fellowship from Feb to Aug 2011, which allowed me to access to the invaluable early

Singapore newspapers. My research was made possible by the generous assistance of the

staff of 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 HKU Libraries, CUHK Libraries, Sun Yat-sen

Libra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Jinan University Librari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Libraries, Tsung Tsin (Hakka)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I would like to thank Dr. Sally

Aw (eldest daughter of the late Mr. Aw Boon Haw) of Aw Boon Haw Foundation for

providing me some important publications on her beloved father. It is a great pleasure

and honor to know Assoc. Prof. Lau Yee Cheung, Dr. Ong Kok Chung, Dr. Lee Kean

Yau, Dr. Jean Yim, who shared their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offered helps during my

fieldwork in Hong Kong. A special appreciation to Mr. and Mrs. Hon Chong Kwong

(Madam Foo Kai Lee, eldest daughter of the late Mr. Aw Chee Chow, former General

Manager of Sin Chew Jit Poh and Sing Hwa Jih Poh), for helping me to get invaluable

materials from her brother, the late Mr. Foo Kai Koon.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deep gratitude to my family and friends. Tan

Choon Yan, Ooi Shing Ming, Teoh Joo Kiow and her younger sister Ai Ni, have been my

good compan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my graduate life in Singapore. Ong Ya Ting and

Yap Yee Ying have been my golden friends since my high school days, and Dr. Kong

Page 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v

Hui Zi, since primary school days, they have been supporting me along the way. I thank

Dr. Grace Mak and Ma Lujing for their exceptional kindness and sisterly love, and Dr.

Yee Sok Kiang, Dr. Goh Leng Hoon, Dr. Sharon Wong, Soong Lee Cheng, Phoon Yuen

Ming, Dr. Kornphanat Tungkeunkunt, Chin Hsuen Wei, Pang Nian Yin, Lee Siew Peng,

Tan Chee Seng, Henry Chong Renjie, Shu Sheng-chi, Jack Chia for their friendship and

help. I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Dr. Soh Or Kan, my god-brother for his timely advice. In

addition, I really appreciate Dr. Doris Ho, Pastor Koh Tan Sian and her elder sister Tan

Peng, Fay, Kar Huey, Joanne, May, Me Kiun, Greta, Trudy, Chiew Wee, Pek Suan,

Dorcas, Pek Tan, Pei Kin, Pei Sun, Adina, Chinvy, Sook Keng, Serene, Ruth, Joy, Phyllis,

Gloria, Charlotte, Christina, Sophia, Chichi, Su Wei, Margaret, Meidai, Kailing, Pei Wen,

Chor Leng, and many more. Their loving sisterhood and prayers are constant in my life. I

wish to show affections for my younger sisters, Chin, Ling and Lee, and my younger

brother, Siang and his wife, Ying.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parents for

their true love and unfailing support which continue to keep me going, and I will be

indebted to them forever.

With deepest gratitude and appreciation,

Sin Yee Theng @ Grace Sin

Telok Blangah, Singapore, December 2012.

Page 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vi

谱写虎标传奇:胡文虎及其创业文化史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胡文虎之生平与相关的文献回顾 2

第二节 时空背景:海外华人的民族主义与国货运动的兴起 12

第三节 研究框架、研究材料以及各章安排 26

第二章 从仰光到新加坡和中国:胡文虎的企业模式 35

第一节 进入新加坡的药业市场 35

第二节 进入中国的药业市场 46

第三节 捍卫新加坡的药业市场 59

第四节 捍卫中国的药业市场 73

小结 78

第三章 跨区域之现代中文报业:胡文虎的星系报业 79

第一节 商业化. 广告. 销售网络 82

第二节 星系报:胡文虎与政治势力的关联 96

第三节 来自上海中文报界与新加坡英文报界的专业肯定 104

第四节 画报:视觉艺术与新闻之关联 110

小结 121

第四章 益在民生:胡文虎之言论、思想与理念 122

第一节 二战前胡文虎发表于《星洲日报》的社论 123

第二节 胡文虎战前的企业发展蓝图及其创业精神 131

第三节 战后胡文虎针对南洋地区之民生问题发表的言论 139

第四节 战后胡文虎针对中国侨乡与世界局势发表的言论 146

小结 154

Page 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vii

第五章 现代文化景观:胡文虎之居所及其品牌塑造 157

第一节 前虎豹别墅时期 157

第二节 虎豹别墅与万金油花园 165

第三节 老虎娶媳妇,全城共瞩目 175

第四节 老虎庆寿诞,千叟同欢宴 184

小结 191

第六章 慈善、医疗、广告、流行文化:胡文虎及其品牌塑造 194

第一节 胡文虎的慈善事业慈善事业 194

第二节 医疗与国家建设 203

第三节 医疗广告与虎标之品牌塑造 216

第四节 广告与大众文化 222

小结 233

第七章 胡文虎的企业家精神与运动员精神 235

第一节 胡文虎与新马的体育 236

第二节 胡文虎与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 252

小结 267

结论 269

附录:胡文虎大事年表 273

参考书目 281

Page 1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viii

表格一览

表 1:新加坡华人(包括土生华人与新客)人口统计表,1911-1947,页 14。 表 2:新加坡华人方言群分布百分比,1911-1947,页 15。 表 3:20 世纪 10 年代仰光永安堂所出品之药品一览表,页 37-38。 表 4:仰光永安堂于新加坡之代理处一览表,1916-1923,页 39。 表 5:20 世纪 20 年代虎标万金油的主治与用法,页 41。 表 6:1924 年仰光永安堂在中国各大省市之总代理处与经销处一览表,页 48。 表 7:仰光永安堂虎标药品在冬令之特别效用,页 49。 表 8:陈嘉庚公司的十项指责与胡文虎永安堂的十项反驳,页 66-67。 表 9:《星报》所刊有关《潮梅新报》主编许泪痕破坏万金油案之评论,页 76。 表 10:新加坡主要华文报纸销量一览表,1923-1939,页 84-85。 表 11:胡文虎所办之星系报一览表,页 95-96。 表 12:《星光画报》新第 15 期(1940 年 12 月)内容一览表,页 113。 表 13:胡文虎于巴丝班让海边平房所接待之社团一览表,1929-1937,页 162-

164。 表 14:中国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一览表,1912-1937,页 199。 表 15:胡文虎慈善事业统计表,1929-1939,页 200。 表 16:胡文虎所获主要褒奖一览表,1929-1939,页 201。 表 17:胡文虎二战前所赞助的体育活动一览表,页 238。 表 18:第六届全国运动会马华选手金牌得主一览表,页 265。 图表一览

图表 1:二战前《星洲》与《南洋》被新加坡英文报纸引用次数统计表,页 106。 图表 2:二战后《星洲》与《南洋》被新加坡英文报纸引用次数统计表,页 106。

Page 1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ix

插图一览

图 1:1938 年永安堂虎标万金油“美女伴虎图”广告,页 226。

© The British Library Board (General Reference Collection P.P.1912.fka).

资料来源:Singapore Cinema Review, 1937-38, p. 27.

Page 1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

谱写虎标传奇:胡文虎及其创业文化史

第一章 导论

当杨绛(1 911 - )在《我们仨》中回忆到 1935 年她随夫婿钱钟书

( 1910 -199 8)留学牛津时,他唯一一次穿礼服的场合,是应 C. D. Le Gros C la r k(1 894 - 1945)及其夫人之邀,到圣乔治大饭店赴宴;对于那

次的晚餐聚会她着墨不多,反倒是记下了一件与他们毫不相干,但是却非

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在楼上窗口往下望,看见饭店门口停下一辆大黑汽

车。有人拉开车门,车上出来一个小小个儿的东方女子。 Le Gro s C la rk夫人告诉我说:她就是万金油大王胡文虎之女。Le G ros C la rk 曾任婆罗

洲总督府高层官员,所以认得。这位胡小姐也在牛津上学。我们只风闻她

钻石失窃事。这番有缘望见了一瞥。” 1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去深究那

“小小个儿的东方女子”是否真的是“万金油大王胡文虎之女”,抑或此

钻石失窃事件的来龙去脉。然而,从此段记叙中,我们至少可以得知一

点,即于 19 35 年,胡文虎已经被冠上“万金油大王”的称号,而且无论

在西方的英国,或是东方的中国,他的名声已经家喻户晓,更为这两位知

识文化界闻人的夫人津津乐道。 2这轶事亦显示出胡文虎作为一位来自东

方的国际华侨富商的奢华形象,以及他在西方精英眼中所享有的独特社会

地位。

1 杨绛《我们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3),页 7 4。 2 Cyr i l Dr u mmo n d L e Gr o s C l a r k ( 1 8 9 4 -1 9 4 5 ) 曾将苏轼作品英译出版,见 S e l e c t i o n s f r o m t h e W o r k s o f S u T u n g - p o (A . D . 1 0 3 6 - 1 1 0 1 ) ( Ne w Yo r k : AM S P r e s s , 1 9 7 4 ) .

Page 1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

到底胡文虎是如何塑造自己“万金油大王”的形象?此形象与其商业

品牌——“虎标万金油”之间有何紧密的联系?胡文虎对于中国与南洋之

现代文化有何影响?为了推销其永安堂所出品之虎标药品,胡文虎如何将

其企业延伸至文化领域,以累积更多的资本?在胡文虎的个案之中,有何

独特性,抑或普遍性?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胡文虎商业的成功及虎标品牌的

历久不衰?是纯粹运气吗?抑或其商业洞见?还是因当时宏观的政治与经

济因素所造成?或是由于其竞争对手所促成的?消费者的习性、媒体或广

告的生态又如何左右胡文虎的成功?胡文虎是如何将这门家族生意扩充为

国际企业的?本论文试图从文化史的视角,重新探讨胡文虎及其商业与文

化事业,分析他是如何透过其药业、报业、言论、居所与庆典、慈善事

业、媒体与广告、体育及公共文化等方面来塑造其独特的形象与品牌,并

期望这一新视角能带来对于胡文虎在中国和南洋的现代文化所扮演的关键

作用有新一层之认识。

第一节 胡文虎生平与相关文献回顾

1 9 世纪 80 年代诞生于英属缅甸首府仰光的胡文虎(18 82 -195 4),

其实是原籍中国福建省永定县金丰里中川乡的客家人。 3其父胡子钦(不

详 -1908)在较早前便从中国福建省的侨乡移居到缅甸仰光,并在当地以

售卖中药谋生。由于长兄胡文龙(生卒年不详) 4早殇,胡文虎与胞弟胡

3 以下的胡文虎生平,主要参考《胡文虎先生六秩晋五寿辰专刊》(香港:星岛

日报社, 1 9 4 7 );祝秀侠编《华侨名人传》(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

会,1 9 5 5),页 1 3 9 -1 4 4;罗香林〈胡文虎先生传〉,见《香港崇正总会 4 6 周

年纪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总会,1 9 6 6),页 8 -9;Ho wa r d L . Bo o r ma n

( e d . ) . B i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c t i o n a r y o f R e p u b l i c a n Ch i n a , vo l . 2 ( Ne w Yo r k &

L o n d o n : Co l u mb i a U 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6 8 ) , p p . 1 7 8 -1 8 0 . 4 自此以后,姓名后面没有注明生卒年者,皆为生卒年不详。

Page 1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

文豹(18 84-1 944) 5感情深厚,并于 1 9 08 年父亲过世后一同继承父亲遗

留下来的永安堂国药行。当时胡文虎考虑到由于仰光地处偏僻,不利于长

远发展,于是决定回中国考察,顺道游历暹罗(今泰国)、香港与日本等

地,并特别留意各地中西药房之经营。胡文虎回到仰光后,便着手扩充永

安堂,指导多名中西药师、化学师等,研究上百种中国的丹、膏、丸、散

药方,取其精华,且将其中四种功效迅速、易于服用的(即万金油、头痛

粉、清快水、八卦丹)制成问世。结果,因为虎标四药的功效显著,而销

行印度、缅甸、马来亚等地。当仰光永安堂的基础稳固之后,胡文虎决定

扩充业务,到新加坡创建制药厂,不久后成为当地首富之一。除了在马来

亚各地设立分行之外,胡文虎先后在中国各大城市以及南洋之英、荷各属

地广设分行。随着虎标药品,尤其是虎标万金油的风行世界,胡文虎也以

“万金油大王”之称号而家喻户晓。胡文虎平生所关注且出力最多的,主

要是在文化、教育、慈善、卫生等领域。胡文虎曾多次宣称,他对于财富

始终抱持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宗旨,并以建立学校、创办医院、

设立报馆为服务社会的三大事业。1 954 年 9 月 4 日,胡文虎因心脏病爆

发而寿终于夏威夷檀香山皇后医院,享年 72 岁。 6

研究胡文虎及其商业与文化活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其一生活动

范围广泛——生长于英属缅甸仰光,童年时曾经回返中国福建省永定县侨

乡接受四年私塾教育,中年后则长期定居于两大远东英属殖民地城市——

新加坡和香港,最后却在美国夏威夷病逝;他的业务遍布英属马来亚和新

加坡、南洋各地、中国、香港、日本、台湾、印度,甚至是全球;他非常

喜欢旅行与观察事物,曾经环游世界数次;虽然其企业是以客家人的人际

网络为基础,但是却跨越了族群的樊篱,并在各地各族群与文化中建立了

5 胡文豹的生平,见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新加坡:教育出版私营

有限公司,1 9 9 5),页 1 4 9。 6 ―L i t e r a r y L a n d ma r k s o f 1 9 5 4 ‖ , i n B o o k s A b r o a d , V o l . 2 9 ( S p r i n g 1 9 5 5 ) ,

p . 1 5 8 .

Page 1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

卓越的声誉。 7由于胡文虎的商业、慈善与文化事业遍布中国大陆、香港

与南洋各地,因此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亦分散于各处,其事迹也被传颂于各

文化与社群之中。除了活动和企业范围广之外,胡文虎的文化产品亦是多

元化的,横跨科学、产品研发、医药(中西合璧的新药)、原料、报业与

出版、虎豹别墅与万金油花园、体育,还有他投注了许多精神与财富建设

的三大公益事业,即学校、医院和报馆。因此,必须采用跨域史学的视野

才能展现历史的复杂与多面性。 8

严格地说,于胡文虎生前,即 195 4 年之前,学术界尚未出现有关于

胡文虎的研究,但是这段时期却不乏有关资料。特别是刊载于胡文虎旗下

星系报上有关于其慈善事业与商业活动之报导,可谓不计其数;其次,则

收录于星系报各报社和客属会馆(包括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和永定会馆以

及香港崇正总会)所出版的纪念特刊 9;另外,胡文虎之传记亦被收录于

一些名人集传之中 1 0。除此以外,英属海峡殖民政府所出版的宪报与政府

公报 1 1,以及英文报纸和国家历史档案馆之口述历史访谈纪录 1 2,甚至于

7 S h e r ma n Co c h r a n , C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Me n : Co n s u me r Cu l t u r e i n Ch i n a

a n d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n ( Ca mb r i d ge : Ha r v a r d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2 0 0 6 ) , p p .

1 1 8 -1 5 0 . 8 有关跨域史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践,见黄贤强《跨域史学:近代中国与南洋华人

研究的新视野》(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 0 0 8)。 9 例如傅无闷主编《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 9 3 0);傅

无闷主编《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 9 3 1);关楚璞

主编《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 9 4 0 );新加坡《永定月刊》

(1 9 4 6 -1 9 4 7)。 1 0 例如林博爱主编《南洋名人集传》,第一集(槟城:南洋民史纂修馆编辑

部, 1 9 2 2 ),页二百; V i c t o r S i m, B i o g r a p h i e s o f P r o mi n en t Ch i n e s e i n

S i n g a p o r e ( S i n ga p o r e : Na m K o k , 1 9 5 0 ) , p . 4 . 1 1 例如 M o n t h l y R e v i ew o n Ch i n e s e A f f a i r s i n C O 2 7 3 .

Page 1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

香港与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报刊 1 3以及历史档案馆 1 4,皆有一些零星

资料。在众多的材料之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应该就是 194 0 年由关楚璞

主编的《星洲十年》所收录的〈胡氏事业史略〉 1 5。另外,195 4 年 9 月 6

日刊登于《星洲日报》的〈胡文虎先生事略〉可说是对胡文虎一生的总

结。 1 6然而,由于这些多是由胡文虎旗下的商业机构与宗乡组织所发行的

材料,因此难免会有避短扬长与自我宣传的意图,因此在使用它们时,必

须存着审慎明辨的态度,并与其他同时期的史料(例如其他中、英文报

刊)互相参照、证明,以便取得对胡文虎及其创业较为全面的认识与客观

的评价。

自 194 9 年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东、西方之间因意识形态壁垒

分明,而陷入长期冷战。由于胡文虎曾经出资支持蒋介石(18 87 - 1975)

北伐,且在香港沦陷期间因日本东京之行而惹来了“汉奸”的嫌疑,再加

上当时胡文虎与广东省地方政府因税务的问题而交恶,导致他所有在中国

大陆的财产均被当局没收,最终被迫将生意撤离中国大陆。犹有甚者,20

世纪 50 年代至 7 0 年代,像胡文虎这一类的资本家皆被中共中央视为“剥

削工人,追求剩余价值”、“借‘实业救国’之名,行阻碍革命之实的

1 2 Na t i o n a l Ar c h i ve s o f S i n ga p o r e ( h t t p : / /www. n a s . go v . s g / ) , O r a l H i s t o r y

In t e r v i e w . 1 3 例如上海《新闻报》、《申报》、《时事新报》。 1 4 例如福建省档案馆所存之《胡文虎捐款百所小学校舍及捐赠救伤车档案》以

及《胡文虎组建福建经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档案》。 1 5 计有四章,共八万余字。所依据的材料,除了历年来各地报章的实录外,还

参考了虎标永安堂星洲总行的簿记,而主纂者亦曾实地咨访调查。关楚璞〈跋

语〉,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无页码。 1 6 类似的尚有:星岛报业同仁辑〈胡文虎先生传略〉,见《星岛日报 . 胡文虎先

生百龄诞辰纪念特刊》,1 9 8 3 年 2 月 7 日。

Page 1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

人”。 1 7由于以上种种因素,中国大陆当时几乎没有出现关于胡文虎的研

究。基本上,自 1954 年胡文虎逝世至 1984 年中共正式为胡文虎平反之

前,有关他的研究主要是一些海外华人所撰写的纪念文章,它们多数出现

于人物志 1 8以及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与星洲日报社所出版的纪念刊中 1 9。

虽然这些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学术研究,但是却显示出胡文虎的事业及其影

响力已受人关注,其中知名客家学者暨香港大学教授罗香林( 1906-

1 7 罗元铮〈前言〉,见吴广义、范新宇合著《中国民族资本家列传》(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99),页 2。 1 8 例如许教正《东南亚人物志》(新加坡:许教正, 1 9 6 5),页 A1 0 0 -1 0 1;

曾心影主编《闽人创业史》(新加坡:闽人创业史出版委员会, 1 9 7 0 ),页

1 7 9 -1 8 0 ; 刘 绍 唐 《 民 国 人 物 小 传 》 , 第 四 册 ( 台 北 : 传记 文 学 出 版 社 ,

1 9 8 1 ),页 1 7 3 -1 7 5 ;齑以正〈东南亚传奇人物——胡文虎〉,见《南北

极》,1 6 0 期,页 3 8 -4 0。 1 9 例如南洋客属总会编《客属年刊:银禧纪念号》(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

1 9 5 6);南洋客属总会编《南洋客属总会 3 5/3 6 周年纪念刊》(新加坡:南洋

客属总会, 1 9 6 7);《星槟日报读者手册》(槟城:星槟日报社, 1 9 7 3);星

洲日报编《从星洲日报看星洲 5 0 年, 1 92 9 -1 9 7 9》(新加坡:星洲日报出版

社,1 9 7 9)等。

Page 1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

1978) 2 0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2 1在这段期间,以胡文虎为主角的传记小

说亦开始面世了。 2 2

1 978 年之后,中共在邓小平(190 4 -1997)的领导之下,展开了经济

上的改革开放。为了吸引广大的海外华人回国进行投资,中共作出了许多

努力,包括恢复与海外华人亲友的联系、交通与商业往来。1 983 年 1 月

12 日,福建省省委书记项南(191 8-19 97)在接见香港《文汇报》总编辑

金尧如时,指出胡文虎是一位“捐资兴学的爱国华侨”。 2 3随后,福建省

政府更把胡文虎在当地的房产归还其后人胡仙(1931 - ),而永定县政府

亦将胡文虎在家乡还未兴建完的虎豹别墅 2 4修建竣工,且在其中辟了一间

“虎豹陈列室”作为纪念。 2 5与此同时,广东省政府将胡文虎生前在广东

开设的广州永安堂和汕头永安堂房产归还其后人。199 2 年 1 1 月 24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26- )会见了胡仙等人;26 日,国务院总理

李鹏(1928 - )亦会见了胡仙。当时,中共高层均给予已故胡文虎极高之

评价。 2 6

2 0 罗香林于二战前曾经在胡文虎的资助下进行客家学研究,并于 1 9 3 3 年出版了

《客家研究导论》(兴宁:希山书藏,1 9 33)。 2 1 罗香林曾经提起“昔年,余并尝搜集胡先生历次所发表‘取之社会,用之社

会’,及‘私有资本利润社会化’之言论,惜以辗转迁移失去。倘承胡先生家属

及各地友好,以历年报刊所载有关此类言论之资料赐寄,则拟加以排比,而有系

统之阐述也”。罗香林〈胡文虎先生传序〉,见《香港崇正总会 4 6 周年纪念

刊》,页 8。另有罗香林〈胡文虎先生传〉,见宋哲美主编《东南亚学报》,第

1 卷第 1 期(1 9 6 5),页 4 3 -4 5。 2 2 老牌记者《胡文虎发达趣史》(澳门:宇宙出版社,1 9 6 2)。 2 3 张侃、吴尔芬著《商业巨子胡文虎》(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 0 0 5),页

1 4 5。 2 4 该建筑物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5 《闽西日报》,1 9 9 4 年 9 月 1 9 日。 2 6 《人民日报》,1 9 9 2 年 1 1 月 2 5 日与 2 7 日。

Page 1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

1 984 年胡文虎于逝世 3 0 年后终于得到了中共的平反,自此以后无论

是中国大陆抑或海外华人地区,有关胡文虎的专著和学术论文相继涌现。

主要有传记文学 2 7和人物志 2 8,其中虽然不乏歌功颂德者,但是亦有批判

与讽刺胡文虎的,可谓掀起了一股“胡文虎研究热”。 1 992 年,永定县

还特地召开了“胡文虎先生诞辰 110 周年会议”,当时当局声称发现了新

史料而正式洗脱了胡文虎“媚敌”与“疑似汉奸”的罪名,且授以其身后

美名——“爱国华侨、爱国侨领、客家运动领袖”。 2 9翌年,“胡文虎基

金会”在胡仙领导下正式成立,该基金会于成立五周年时曾经出版纪念特

刊以及虎豹别墅图文纪念册。 3 0不仅于此,当时学术界对于胡文虎的研究

2 7 温故知《胡文虎与槟城》(吉隆坡:辉煌出版社, 1 9 8 4);康吉父(李星

可)《胡文虎传》(香港:龙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 9 8 4 );张永和《胡文

虎》(厦门:鹭江出版社, 1 9 8 9);李逢蕊、王东《胡文虎评传》(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 9 2);S a m K i n g , T i g e r B a l m K i n g ( S i n g a p o r e : T i me s

Bo o ks I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1 9 9 2 ) ;张永和《胡文虎传》(新加坡:崇文出版社,

1 9 9 3);寄丹《报业豪门:胡文虎,胡仙传》(广州:广州出版社, 1 9 9 5);

区如柏《烽火岁月》(新加坡:胜友书局, 1 9 9 5);古玉梁《胡文虎报业王国

——从兴盛到衰落》(八打灵:文运企业有限公司, 2 0 0 5)。 2 8 例如谢佐芝编《世界客属人物大全》(新加坡:崇文出版社, 1 9 9 0),页

4 0 5;L e e K a m Hi n g a n d Ch o w M u n S e o n g , B i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c t i o n a r y o f t h e

Ch i n e s e i n M a l a y s i a(P e t a l i n g J a ya : P e l a n d u k , 1 9 9 7) , p p . 1 - 2 . 2 9 《胡文虎研究》(龙岩:龙岩师范专科学校、闽西客家学研究会和永定县客

家学研究会, 1 9 8 7);李逢蕊主编《胡文虎研究专辑》(龙岩:闽西客家学研

究会与龙岩师范专科学校, 1 9 9 2);洪卜仁、孔永松〈论胡文虎在香港沦陷期

间的大节——还胡文虎的历史真面目〉,见《抗日战争研究》, 1 9 9 3 年第 1

期,页 1 8 4 -1 9 3;管宁〈对《论胡文虎在香港沦陷期间的大节》一文中引述的

日文译法之商榷〉,见《抗日战争研究》,1 9 9 4 年第 2 期,页 2 2 1 -2 2 5。 3 0 胡文虎基金会编《胡文虎基金会成立五周年纪念专辑》(香港:南华印刷有

限公司,1 9 9 8); J u d i t h B r a n d e l a n d T i n a T u r b e v i l l e , T i ge r B a l m Ga r d e n s :

Page 2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

可谓方兴未艾,然而,这些研究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学术研究趋势之转变

有着极为密切之关联。 3 1

A Ch i n e s e B i l l i o n a i re ’ s F a n t a s y E n v i r o nme n t s ( Ho n g K o n g : Aw Bo o n Ha w

F o u n d a t i o n , 1 9 9 8 ) . 该书的中文版于 2 0 0 7 年出版。 3 1 以胡文虎为研究主题的学位论文有 J o hn Ch a n Ch u a n Ch ye , ―Aw Bo o n

Ha w : A n O u t s i d e r ‘ s S t r u gg l e f o r Ch in e s e L e a d e r s h i p i n S i n ga p o r e ‖ .

Un p u b l i s h e d Ho n o r s De gr e e T h e s i s , De p a r t me n t o f H i s t o r y , Na t i o n a l

Un i ve r s i t y o f S i n ga p o r e , S i n ga p o r e , 1 9 8 8 / 1 9 8 9;许艳《胡文虎——实业家办

报的实践与思想研究》,兰州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论文, 2 0 0 8 ; S h u S h e n g -

c h i , ―T r a n s r e g i o n a l Ne t wo r k i n g i n t h e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i s t i c D i a s p o r a : Hu

W e n h u / S i n Ch e w J i t P o h a n d Gu o mi n d a n g Ch i n a , 1 9 2 9 -1 9 3 7 ‖ .

Un p u b l i s h e d M . A . T h e s i s , De p a r t me n t o f H i s t o r y , Na t i o n a l Un i ve r s i t y o f

S i n ga p o r e , 2 0 0 9 ;专书章节则有 L yn n P a n , S o n s o f t h e Y e l l o w E mp e r o r :

T h e S t o r y o f t h e Ov e r s e a s Ch i n e s ( L o n do n : Ar r o w Bo o ks L t d . , 1 9 9 0 ) ; 齐

福霖〈胡文虎对三十年代中国抗战的贡献〉,见邱权政主编《客家与近代中国》

(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2 0 0 1),页 3 4 7 -3 6 4;陈星南〈胡文虎——一位

华商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见林水檺主编《创业与护根:马来西亚华人与历史

人物儒商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东南亚区域研究计划, 2 0 0 1),页 1 3 9 -2 0 2

;S h e r ma n Co c h r a n , ―In t r a -As i a n M a r ke t i n g : Aw Bo o n -h a w‘ s Co mme r c i a l

Ne t wo r k , 1 9 1 0 -1 9 3 7 ‖ , i n S . S u g i ya ma , a n d L i n d a Gr o ve ( e d s . ) Co mme r c i a l

Ne t wo r k s i n M o d e r n A s i a ( R i c h mo n d , S u r r e y : Cu r zo n P r e s s , 2 0 0 1 ) , p p .

1 7 1 -1 8 1 ; S h e r ma n C o c h r a n , Ch i n e s e M ed i c i n e M e n: Co n s u me r Cu l t u r e i n

Ch i n a a n d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 Ca mb r i d ge a n d L o n d o n : Ha r va r d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2 0 0 6 ) , p p . 1 1 8 -1 5 0 ; Ho n g L ys a a n d Hu a n g J i a n l i , T h e S c r i p t i n g o f a

Na t i o n a l H i s t o r y : S i n g a p o r e a n d I t s P a s t s ( Ho n g K o n g : Ho n g K o n g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2 0 0 8 ) , p p . 2 0 5 -2 3 0 ; 期 刊 与 会 议 论 文 则 有 P e t e r A .

Co c l a n i s , ―Aw Bo o n Ha w, T a n K a h K e e , a n d t h e B i g Bu s i n e s s i n

S o u t h e a s t As i a ‖ , i n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S o c i a l S c i e nc e , V o l . 2 3 ,

Page 2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

2 007 年,福建省龙岩市地方政府还特地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以

纪念胡文虎 125 周年诞辰,当时对于需要深化与新化胡文虎研究的声音再

次被提起。 3 2虽然如此,笔者认为许多所谓关于胡文虎的研究依然停留在

重 温 轶 事 的 阶 段 , 缺 乏 了 学 理 化 ( con cep t ua l i z a t io n ) 和 脉 络 化

I s s u e 1 ( 1 9 9 5 ) , p p . 8 8 -9 8 ; J o h n Ch a n S . N . , ―An E x p l o r a t o r y S t u d y o f Aw

Bo o n Ha w 's T h o u gh t ‖ , i n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S o u t h S e a s S o c i e t y , V o l . 5 2

( 1 9 9 8 ) , p p . 2 2 -5 7 ;郑良树〈胡文虎与新马华文教育〉,见《愿景季刊》,

2 0 0 0 年第 3 期,页 3 0 -3 6;孙思源〈简述胡文虎与抗日战争〉,见《抗日战争

研究》,2 0 0 2 年第 1 期,页 2 1 7 -2 3 1;张侃〈从社会资本到族群意识:以胡文

虎与客家运动为例〉,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 0 4 年第 1 期,

页 7 3 -7 7;孙思源〈胡文虎与福建经济建设运动〉,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

学版 ) 》 , 2 0 0 4 年 第 2 期,页 8 9 -9 3 ; Hu a n g J i a n l i , ―E nt a n g l e me n t o f

Bu s i n e s s a n d P o l i t i c s i n t h e Ch i n e s e D i as p o r a : In t e r r o ga t i n g t h e W a r t i me

P a t r i o t i s m o f Aw B o o n Ha w ‖ , i n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e s e Ov e r se a s , V o l . 2 ,

I s s u e 1 ( 2 0 0 6 ) , p p . 7 9 -1 1 0;李培德〈香港的福建商会和福建商人网络〉,见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 0 0 9 年第 1 期,页 6 6 -7 3。专门研究胡文虎之星系

报的有崔贵强《新加坡华文报刊与报人》(新加坡:海天文化企业私人有限公司

, 1 9 9 3);邱松庆〈略论胡文虎创办星报系的动机及其效果〉,见《华侨华人

历史研究》3(1 9 9 4),页 5 7 -6 2;胡田田〈枝繁叶茂、“星”光璀璨——胡文

虎和他的星系报业帝国〉,见黄贤强主编《新马华人专题研究》(新加坡:新加

坡 国 立 大 学 中 文 系 , 2 0 0 4 ) , 页 3 7 -5 0 ; S u n W a n n i n g , ―M e d i a a n d t he

Ch i n e s e D i a s p o r a : Co mmu n i t y , Co n s u mp t i o n , a n d T r a n s n a t i o n a l

Ima g i n a t i o n ‖ , i n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e s e Ov er s e a s , V o l . 1 , I s s u e 1 ( 2 0 0 5 ) , p p .

6 5 -8 6;曾宪明〈论侨商胡文虎对华夏文明传播的贡献〉,发表于“第四届世界

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20 0 5 年 9 月 2 3 -

2 7 日;沈仪婷〈客家人的文化企业——胡文虎的星系报业研究〉,见黄贤强主

编《新加坡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7),页 1 1 2 -1 2 6。 3 2 “龙岩市人民政府网站”:h t t p : / / www. l o n g ya n . go v . c n / r d z t / h y h n / 2 0 0 7 0 9 /

Page 2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

( con t ex tua l i z a t ion)的过程。学理化,即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例如

文化史、社会史、图像史等角度,重新检视胡文虎及其商业和其他事业,

避免陈腔滥调,人云亦云。脉络化,即考察胡文虎所处历史和地理背景,

甚至于人际网络,而非只是单独聚焦于胡文虎个人的功绩和事业,而忽略

了造就胡文虎事业的大环境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以及其中

的网络与代理人(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关于胡文虎何以能够取得

商业上的成功,许多人皆有探讨与论述,但却往往因受限于材料,而多半

只能算是材料的罗列,而缺乏了较深入的分析。否则的话,只会一再落入

对胡文虎传记的改写与重构的循环之中,甚至于产生一些以讹传讹的历史

书写与历史形象,并将其夸大、英雄化、神话化。

直至 21 世纪,美国商业史权威 She rman C och ran(高家龙)研究了

20 世纪 10 年代至 30 年代期间,胡文虎几乎覆盖东亚主要城市的庞大行

销网络,发现胡文虎的商业王国是建立于以家族、同乡以及客家人为基础

的人际网络,该网络不仅于生产活动中发挥功效,亦被运用于组织行销网

和报纸上精心策划的大量宣传。 3 3高家龙分别从制造、销售和广告三方面

切入,认为胡文虎的慈善事业与其所发行的星系报,以及在各地所建筑的

虎豹别墅和万金油花园一样,皆为其高超的广告策略;而胡文虎的慈善事

业则是其名声大噪和虎标药品畅销的决定性因素。 3 4这是一个有别于前人

的观点,因为高家龙客观地把胡文虎视为一个在商言商的企业家,而非带

着民族骄傲和文化情感,一味地美化胡文虎所做的一切。然而,可惜的

是,高家龙在文中并没有深入地分析到底胡文虎是如何利用慈善事业、星

3 3 S h e r ma n Co c h r a n , ―In t r a -As i a n M a r ke t i n g : Aw Bo o n -h a w‘ s Co mme r c i a l

Ne t wo r k , 1 9 1 0 -1 9 3 7 ‖ , i n S . S u g i ya ma a n d L i n d a Gr o ve ( e d s . ) , Co m me r c i a l

Ne t wo r k s i n M o d e r n A s i a ( R i c h mo n d , S u r r e y : Cu r zo n , 2 0 0 1 ) , p p . 1 7 1 -1 8 1 . 3 4 高家龙还引用了老牌记者《胡文虎发达趣史》的资料,说明 20 世纪 3 0 年代

胡文虎曾经向其好友们坦白,他行善主要有三个目的,分别为替虎标药品打广

告、提升其知名度以及提高其社会地位。

Page 2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

系报业以及虎豹别墅与万金油花园作为广告策略。因此,本论文将会针对

这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高家龙进行对话。

第二节 时空背景:海外华人民族主义与国货运动的兴起

胡文虎所处的时代,经历了中国的清末民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东南亚各地区的民族主义抬头并纷纷脱离欧洲帝国

殖民的建国前夕。这段时期正值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进入现代化,科技、通

讯、工商业蓬勃发展。同时,也是全球与中国政治局势处于极为动荡不安

之时期。胡文虎的父辈就有不少中国福建省永定县的同乡,因太平天国的

动乱而被迫迁移至缅甸等海外地区谋生。 1850 至 1864 年间,洪秀全等人

领导太平军举兵反清,因着历史与地理的因素,福建与广东两省多人纷纷

响应。 3 5胡文虎的父亲及其同乡虽并未曾参与此乱事,但是因为常年受到

战乱与天灾的影响,当地居民长期生活在困苦之中,导致不少人出洋谋

生,其中以马来亚“锡矿大王”胡子春( 1860 -192 1) 3 6为福建永定客家

人在海外奋斗成功之例子。

胡文虎十岁时曾随父亲回返福建省永定县侨乡,并留在当地接受了四

年的私塾教育。在侨乡生活的这四年( 1892 -189 6)中,正值中日甲午战

争爆发期间(1 894 - 1895),中国因为战败而被迫割让台湾以及赔款。国

势日渐衰落,导致一批不满清政府腐败无能的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的革命

运动。由于清政府的搜捕,他们被迫逃往海外。此外,一些维新派人士在

3 5 李恩涵《东南亚华人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 0 0 3),页 1 8 -1 9。 3 6 有关于胡子春的研究,可参考黄建淳《晚清新马华侨对国家认同之研究:以

赈捐、投资、封爵为例》(台北:中华民国海外华人研究学会, 1 9 9 3 ),页

3 5 9 -3 6 7 。 有 关 于 胡 子 春 之 锡 矿 业 , 则 可 参 考 Ar n o l d W r igh t a n d H . A .

Ca r t wr i gh t ( e d s . ) , T we n t i e t h Ce n t u r y I mp r e s s i o n s o f B r i t i s h M a l a y a : I t s

H i s t o r y , P e o p l e , Co mme r c e , I n d u s t r i e s ,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 L o n d o n : L l o yd ‘ s

Gr e a t e r B r i t a i n P u b l i s h i n g Co mp a n y , L t d . , 1 9 0 8 ) , p p . 1 3 0 -1 3 1 .

Page 2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

1898 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也到南洋各地寻求机会。 3 7 1911 年孙中山

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满清政府,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之后因为袁

世凯于 191 6 年称帝后不久逝世,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连年战乱

与各地军阀的苛政致使农村经济破产,民不聊生。随后, 1919 年的五四

运动、1921 年的农民暴动、192 5 年的五卅惨案、19 26 年的国民党北伐、

1927 年后的国共冲突以及 193 7 至 1 94 5 年的抗日战争等一系列的政治动

乱,无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形成了一股推力,直接或间接促使福

建、广东两省人民大量迁移南洋地区。 3 8其中又以当时南洋地区的中心—

—新加坡,为中国移民之集中地。 3 9

位于马六甲海峡与南中国海之交汇航道上的新加坡颇具有战略地位。

自 1819 年 1 月 2 8 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莱佛士(Si r Tho mas S tam for d

Raf f l es,1781 -182 6)向柔佛苏丹租地开始,新加坡迅速发展成为英国人

在东南亚的商业枢纽,以及华人移居南洋的集散地和海外华人的经济中

心。起初新加坡全岛的居民仅有 120 多名马来人与 30 多名华人。英国人

原本将东南亚的经营中心设在槟城,并由印度孟加拉的东印度公司政府管

辖。直至 18 24 年之后,英国与荷兰划定势力范围之界线,英国以明古连

和荷兰交换马六甲。1826 年,英国人将槟城、马六甲、新加坡合并为海

峡殖民地(St r a i t s Se t t l emen t s),并于 1832 年将首府自槟城迁往新加

坡。181 9 至 18 58 年间,海峡殖民地均由东印度公司管辖,1858 至 1867

年则改由英属印度政府管辖, 18 67 年后,才正式成为英国政府直辖的殖

民地。 4 0

3 7 李恩涵《东南亚华人史》,页 1 9。 3 8 同上。 3 9 参李恩涵《东南亚华人史》,页 2 5 9 -3 0 4。特别是“第二节:1 8 9 5 -1 9 3 7 年

间的新加坡华人社会”,页 2 8 5 -3 0 4。 4 0 有关新加坡开埠的简史,参李恩涵《东南亚华人史》,页 2 5 9。

Page 2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

由于新加坡英属殖民地政府实行重商主义以及自由放任的殖民政策,

促使当地人口迅速增长(见表 1)。 4 1尤其是 19 世纪末以后,华人(包括

土 生 华 人 与 华 侨 移 民 ) 人 口 剧 增 : 1891 年 的 185 ,117 人 口 中 就 有

121 ,908 名华人,19 01 年的 229 ,904 人口中有 164 ,681 名华人,而 1911

年的 311 ,303 人口中则有 224 ,230 名华人。 4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华

人已经占了新加坡人口的四分之三,此人口比例一直维持至今。

表 1:新加坡华人(包括土生华人与新客)人口统计表,191 1 -1947 年代 华人总数 男性 女性 新加坡总人口(华人所占比例)

1911 219 ,577 161 ,648 57 ,92 9 303 ,321 (72 .39 %) 1921 317 ,491 215 ,918 101 ,573 425 ,912 (74 .54 %) 1931 421 ,821 263 ,191 158 ,630 567 ,453 (74 .34 %) 1947 730 ,133 387 ,883 342 ,250 940 ,824 (77 .61 %) 资料来源: J o yce E e , ―C hines e Mi gra t ion to S in gapor e , 1896 -1 941 ‖ ,

i n Jour na l o f S ou th eas t As i an Hi s t ory , Vo l . 2 , No . 1 (M ar ch 196 1) , p .

50 .

1 9 世纪末至 2 0 世纪初,无论是在新加坡出生的华人或来自中国的新

客,都属于中国国籍。根据中国国籍法,只要父母中有一人是中国国民,

他们所生下的孩子便属于中国国民。 4 3但是基于英国国籍法,只要是在其

属地所出生的婴孩便自动成为其国民,因此土生华人同时属于英国国籍。

根据历史学者颜清湟的分类,中华民国成立以前的新加坡华人社群可分为

三个主要的社会阶层,即商(大企业家和一般商人)、士(专业人士、公

4 1 李恩涵《东南亚华人史》,页 2 6 1。 4 2 V i c t o r P u r c e l l , T h e Ch i n e s e i n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 Ox f o r d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6 5 ) , p . 2 3 4 . 4 3 有关中国国民政府的国籍法,参李盈慧《华侨政策与海外民族主义, 1 9 1 2 -

1 9 4 9》(台北县新店市:国史馆,1 9 9 7),页 1 2 1 -1 4 0。

Page 2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

务员、教师、翻译官、书记)、工(工匠与一般劳工)。 4 4同时,新加坡

的华人社群也可以按照方言群或帮来分类,且不同的方言群从事各自的传

统行业(见表 2)。 4 5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占将近华人人口半数的福建省南

部的闽帮,其次则是来自广东省的粤帮(占了近四份之一)和潮帮(近五

份之一),至于客帮、琼帮(海南)以及其他少数的方言群,则仅仅各占

了华人人口的二十份之一而已。

表 2:新加坡华人方言群分布百分比,19 11 -194 7 方言群 /帮 1911 1921 1931 1947

闽 44% 44% 43% 41% 粤 23% 25% 22% 22% 潮 18% 17% 20% 23% 琼 5% 5% 5% 6% 客 6% 5% 5% 5% 其他* 4% 4% 5% 3% 华人总人口** 207 ,413 人 308 ,735 人 418 ,640 人 695 ,026 人 华人百分比*** 68% 72% 74% 74% *包括兴化、福州、福清、广西等其他少数方言群。

**不包括土生华人,故此数据与上表有出入。

***不包括土生华人,故此数据与上表有出入。

资 料 来 源 : Repor t s on th e C ensu s o f Popu la t io ns i n t he S t r a i t s

Se t t l emen t s , 19 11 ; Repor t s on t he Cen sus o f B r i t i sh Mala ya , 1 921 and

1931 ; R epor t s on th e F edera ted Mala y S ta t es , 1947 .

4 4 Ye n Ch i n g -h wa n g , ―Cl a s s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S o c i a l M o b i l i t y i n t h e Ch i n e s e

Co mmu n i t y i n S i n ga p o r e a n d M a l a ya 1 8 0 0 -1 9 1 1 ‖ , i n M o d e r n A s i a n S t u d i e s ,

V o l . 2 1 , p a r t 3 , 1 9 8 7 , p p . 4 1 8 -4 1 9 . 4 5 麦留芳《方言群认同:早期星马华人的分类法则》(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

学研究所,1 9 8 5)。

Page 2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

2 0世纪上半叶可说是海外华人民族主义高涨与国货运动蓬勃发展的时

期。因此探讨当时海外华人民族主义的起源和特质,将有助于了解胡文虎

及其各项事业所处的时代背景。源自西方的民族主义概念虽然已有超过两

百年的历史,但近百年来才随着西方势力之扩张而冲击全球;知名华侨史

学者王赓武认为海外华人多次且多方受到民族主义的鼓动,亦曾经历其他

族群民族主义之待遇,甚至于曾受外族民族主义之攻击。 4 6

王赓武将超过百年历史的海外华人民族主义分为四期:19世纪90年代

至20世纪20年代为民族主义概念之起源时期、20世纪2 0年代至 5 0年代为

爱国华侨时期、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为大转变与关键选择时期、 20世

纪70年代以后则为新移民时期。 4 7尤其是在第二段时期中,中国先后经历

了北伐、南京政府时期、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共内战以及中国

共产党所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时期可以说是海外华人爱国的巅峰

时期,他们不仅受到中国政治局势所影响,同时受到侨居地所兴起的民族

主义与排外思想所威胁。其中南洋华人社群因人数激增,且经济实力雄

厚,多半心向中国,并与南京政府维持密切关系,当然也有人支持共产党

以及其他党派。只要华人不反英,不用武力、不暴动,英属殖民地政府默

许他们参与爱国运动和救亡运动。 4 8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新马与海外华人民族主义的课题引起

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前英国殖民地官员 Vic t o r Pur ce l l(1896 -196 5)的

研究虽然并未特别针对海外华人民族主义进行讨论,但却提供了不少海外

华人民族主义发展的史料。 4 9日本历史学者明石阳至(Y oj i Ak ash i)详细

地考察了 20 世纪初至日据时期南洋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虽然他使用了

大量日文材料,并辅以英文报纸以及中文二手研究,但却极少使用当地的

4 6 王赓武《海外华人的民族主义》(新加坡 : Un i P r e s s , 1 9 9 6)。 4 7 同上。 4 8 同上。 4 9 V i c t o r P u r c e l l , T he Ch i n e s e i n M al a ya ( L o n d o n : Ox f o r d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4 8 ; K u a la L u mp u r : Ox f o r d U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6 7 ) .

Page 2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

华文报纸,因此,他的研究无法对海外华人民族主义与爱国热忱有全面分

析。 5 0与此同时,Step hen Mun Yoon Leo ng 则充分运用了新马当地的史

料(尤其是华文报纸),深入地分析 193 7 至 1941 年间,处于巅峰时期的

海外华人民族主义在马来亚之起源与发展。 5 1

另一方面,颜清湟与王赓武在研究不同时期的新马华人民族主义时,

不约而同地强调新马华人民族主义是中国民族主义在海外的延伸。颜清湟

从文化与政治两方面切入,探讨满清政府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1877)至

民国创立初(1912)之间的新马华人民族主义,指出其萌芽是受流亡当地

的维新派和革命派人士之影响。 5 2王赓武则将南洋华侨民族主义置入东南

亚历史的大脉络中进行分析,指出民国创立初( 1912)至中日战争爆发

(1937)期间南洋华人民族主义局限于中国民族主义,其发展与当时中国

的政治事件有密切关联,并受中国南来的知识份子所影响。 5 3此外,王赓

5 0 Yo j i Aka s h i , ―T he Na n ya n g Ch i n e s e An t i - J a p a n e s e an d Bo yc o t t

M o ve me n t , 1 9 0 8 -1 9 2 8 : A S t u d y o f Na n ya n g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i s m‖ , i n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S o u t h S e a s S o c i e t y , V o l . X X I I I , 1 9 6 9 , p p . 6 9 -9 6 ; Yo j i

Aka s h i , T h e Na n y a n g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S a l v a t i o n M o v e me n t , 1 9 3 7 - 1 9 4 1

( L a wr e n c e : Ce n t e r fo r E a s t As i a n S t u d i e s , Un i ve r s i t y o f K a n s a s , 1 9 7 0 ) . 5 1 S t e p h e n M u n Yo o n L e o n g , ―S o u r c e s , Age n c i e s a n d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o f

Ove r s e a s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i s m i n M a l a ya , 1 9 3 7 -1 9 4 1 ‖ . P h . D .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

Un i ve r s i t y o f Ca l i f o r n i a , 1 9 7 6 . 5 2 Ye n Ch i n g -h wa n g , ―Ove r s e a s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i s m i n S i n g a p o r e a n d

M a l a ya , 1 8 7 7 -1 9 1 2 ‖ , i n M o d e r n A s i a n S tu d i e s , V o l . 1 6 , No . 3 ( 1 9 8 2 ) , p p .

3 9 7 -4 2 5 ; Ye n Ch i n g -h wa n g , ―O ve r s e a s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i s m i n S i n ga p o r e

a n d M a l a ya , 1 8 7 7 -1 9 1 2 ‖ , i n Co m mu n i t y a n d P o l i t i c s : T h e Ch i n e s e i n

Co l o n i a l S i n g a p o r e a n d M a l a y a ( S i n ga p o r e , 1 9 9 5 ) . 5 3 W a n g Gu n gwu , ―T h e L i mi t s o f Na n ya n g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i s m, 1 9 1 2 -

1 9 3 7 ‖ , i n C . D . Co wa n a n d O . W . W o l t e r s e d s . ,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n H i s t o ry

a n d 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 : E s s a y s p r e s e n t e d t o D . G . E . Ha l l ( I t h a c a a n d L o n d o n :

Page 2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

武将新马华人按照其政治认同分为三大类,即认同中国与参与中国政治的

华侨、效忠新马但仍尽力维护当地华人社群的华人,以及投入新马政治、

爱护新马领土、社群和国家文化的华裔。 5 4另外一位历史学者杨进发亦指

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新马华侨的政治认同是多元的。 5 5

与王赓武和杨进发的研究一致,美国哈佛大学知名历史学者 Phi l ip A .

Kuhn(孔飞力,一译孔复礼)亦质疑只有一种南洋华人民族主义,认为

20 世纪上半叶海外华人的民族主义是多元的。 5 6然而,孔飞力也指出海外

华人与中国国内的同胞持有不同立场,为了生存,他们必须适应当地社会

的现实情况以及培养技能与文化敏感度,因此不一定能及时对中国的民族

主义有所回应;其次,从社会结构来看,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与政治都由

士大夫阶级主导,1 9 世纪来自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也是在士大夫的提倡之

下传入中国——无论是 19 世纪末的自强运动,或是之后的维新运动和革

命运动、五四运动,乃至 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国民政府的北伐与新生活

运动都是由士大夫或知识分子阶级所主导,到海外宣扬民族主义与动员海

外华人的也是维新派与革命派的知识分子。同时,孔飞力指出非常重要的

一点——这群海外华人社群领袖即不属于士大夫阶级,也不是现代的知识

分子,而是一群对政治不感兴趣的商人——他们有过人的适应力,并累积

Co r n e l l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7 6 ) , p p . 4 0 5 -4 2 3 ; W a n g Gu n g wu , ―T h e L i mi t

o f Na n ya n g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i s m, 1 9 1 2 -1 9 3 7 ‖ , i n Co mmu n i t y a n d Na t i o n ,

Ch i n a ,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a n d A u s t r a l i a ( S t . L e o n a r d : A l l e n & Un wi n f o r

As i a n S t u d i e s As s o c i a t i o n o f Au s t r a l i a , 19 9 2 ) , p p . 4 0 -5 7 . 5 4 W a n g Gu n g wu , ―Ch i n e s e P o l i t i c s i n M al a ya ‖ , i n T h e Ch i n a Qu a r t e r l y ,

No . 4 3 ( J u l y -S e p t e mb e r 1 9 7 0 ) , p p . 1 -3 0 . 5 5 Yo n g Ch i n g F a t t , ―P a t t e r n s a n d T r a d i t i o n s o f L o ya l t y i n t h e Ch i n e s e

c o mmu n i t y o f S i n g a p o r e 1 9 0 0 -1 9 4 1 ‖ , i n T h e Ne w Z e a l a nd J o u r n a l o f

H i s t o r y , V o l . 4 , No . 1 ( Ap r i l 1 9 7 0 ) , p p . 7 7 -8 7 . 5 6 P h i l i p A . K u h n , Ch i n e s e a mo n g O t h e r s : E mi g r a t i o n i n M od e r n T i me s

( S i n ga p o r e : NUS P r e s s , 2 0 0 8 ) , p p . 2 7 8 -2 8 1 .

Page 3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

了许多评估风险的能力与经验,且多数都好名。因此,孔飞力认为南洋地

区的侨商领袖中,极少人有能力或有意图透过民族主义来动员群众,而陈

嘉庚却是个例外。 5 7

除了以上著作,还有不少针对某些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个案研究,例

如新加坡华侨对于 1928 年济南惨案以及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反应。 5 8这些

研究都显示新马华人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均受到中国的政治事件影响,

无论是抵制日货、筹赈运动、参与中国工业与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华侨教育

等,都展现了新马华人的民族主义。 5 9加之前述的颜清湟和王赓武有关于

新马华人民族主义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民国创立之前或之后,华文报

纸和华文学校均在新马华人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的

发现与西方学者的结论是一致的。 6 0

5 7 同上。该书第六章探讨南洋地区与新加坡的革命与救亡运动,页 2 3 9 -2 8 2;

其中一节是“陈嘉庚与中国筹赈会”,页 27 2 -2 7 8。 5 8 Ye n Ch i n g -h wa n g , ―T h e Re s p o n s e o f t h e Ch i n e s e i n S i n g a p o r e a n d

M a l a ya t o t h e T s i na n In c i d e n t , 1 9 2 8 ‖ , i n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S o u t h S e a s

S o c i e t y , V o l . 4 3 ( S ou t h S e a s S o c i e t y , 1 9 8 8 ) , p p . 1 -2 2 ; P a n g W i n g S e n g ,

―T h e Do u b l e -S e ve n t h In c i d e n t , 1 9 3 7 : S i n ga p o r e Ch i n e s e Re s p o n s e t o t h e

Ou t b r e a k o f t h e S i n o -J a p a n e s e W ar ‖ , i n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h e a s t A s i a n

S t u d i e s , V o l . IV , No . 2 , 1 9 7 3 , p p . 2 6 9 -2 9 9 . 5 9 虽然这里所提的起因与导火线主要是受中国事件的影响,但是海外华人的动

机,可能因地而异。见黄贤强〈海外华人与近代中国:1 9 0 5 年抗美运动研究的

新视角〉,收录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4 4 期(民国 9 3 年 6

月),页 3 1 -6 2。 6 0 例如Be n e d i c t An d e r s o n和E r n e s t Ge l l n e r皆肯定了现代教育与报纸在民族主

义之建构与传播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见Be n e d i c t R . O ‘ Go r ma n An d e r s o n ,

I ma g i n e d Co mm u n i t i e s : R e f l e c t i o n s on t h e Or i g i n a n d S p r e a d o f

Na t i o n a l i s m ( L o n do n : V er s o , 1 9 8 3 ) ; E r n e s t Ge l l n e r , Na t i o n s a n d

Na t i o n a l i s m ( Ox f o r d : Ba s i l B l a c kwe l l , 1 9 8 3 ) .

Page 3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

以上的文献回顾指出了海外华人社群所呈现之独特的中国民族主义。

既然新马华人的民族主义是中国民族主义在海外的延伸,那么有关于中国

民族主义的研究又反映出什么样的特性?学界都公认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研究是 Pr asen j i t D uar a(杜赞奇)的 R e s c u i n g H i s t o r y f r om t h e Na t i o n :

Qu e s t i o n i n g Na r r a t i v e s o f M o de r n Ch i na 。杜赞奇在该书中指出中国民族

主义是多元的,并论证了中国国内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地区对民族主义有着

与中央政府截然不同的诠释。 6 1此外,近来中国学者的研究也指出中国的

国货运动与抵制外货运动体现了不同层面的民族主义。 6 2另一方面,西方

学者 K ar l Ge r th 则考察了 20 世纪上半叶的国货运动,以及中国民族主义

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关联。 6 3 Ger th 论证了视觉在塑造集体记忆时之重要,

而集体记忆又如何有助于打造民国时期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由此可见,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

在新马一带,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自 19 世纪

中叶起,便有不少华侨散居于南洋地区,虽然远离祖国,但是他们的社会

生活状况与生活习惯大致上仍然与国内相同,因此对于中国商品有着一定

的需求。 6 4尤其是自民国创立以来,他们对于祖国事务特别关注,也积极

地提倡国货,因此中国国货的销路激增。 6 5有报导显示,虽然当时中国的

制造业尚处于萌芽阶段,但与英属马来亚之贸易却获得巨额收入;该调查

员因此推断,若中国政治持续稳定地发展,将能带动国内工商业的繁荣,

6 1 P r a s e n j i t Du a r a , R e s c u i n g H i s t o r y f r o m t h e Na t i o n : Qu e s t i o n i n g

Na r r a t i v e s o f M o d e rn Ch i n a ( Ch i c a go : Un i ve r s i t y o f Ch i c a go P r e s s , 1 9 9 5 ) . 6 2 潘君祥主编《近代中国国货运动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 9 9 8)。 6 3 K a r l Ge r t h , Ch i n a M a d e : Co n s u me r Cu l t u r e a n d t h e Cr e a t i o n o f t h e

Na t i o n ( Ca mb r i d ge : Ha r va r d Un i ve r s i t y As i a Ce n t e r , 2 0 0 3 ) . 6 4 宋蕴璞主编《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第一部(北平:酝兴商行,

1 9 3 0),页 5 3。 6 5 同上。

Page 3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

加上有强大购买力的五百万华侨作为后援,中国对南洋地区的输出贸易将

轻易达到每年三亿元的目标。 6 6由此可见,中国国货在新马华侨社群拥有

一定的市场。

清末民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中国与海外华人地区皆掀起了

民族主义浪潮。在胡文虎所身处的新加坡与南洋地区,华人社群深受民族

主义以及中国的政治局面影响。例如 1 91 5 年的二十一条、19 19 的五四运

动、1925 年的五卅惨案、1928 年的济南惨案,皆先后在国内与南洋地区

引发抵制日货运动。接着,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 1937 年的七七事变

等,亦掀起了中国和海外华人地区的抗日浪潮。尤其是 19 19 年、1928 年

和 1931 年这三年,新马华人社群皆爆发了大规模的抗日浪潮,甚至于

1931 年后,抗日与抵制日货的风气长期存在于新马华人社群之中。 6 7因

此,新加坡的国货运动可被视为是海外华人民族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且在

中国近代史与新加坡华人史中占有独特地位。 6 8

事实上,在新马所谓的国货并非生产于中国本土,而是由华侨商家在

本地制造与售卖的商品;他们认为在新马由华人所生产的商品与在中国所

生产的商品,同样都是中国国货。 6 9对他们而言,中国是祖国,而新马则

6 6 同上。该报导的预算是根据华侨平均每人每年消费 5 0 元之国货,以五百万人

计,每年消费国货总额约二亿五千万元,再加上南洋其他族群之消费约五千万

元。 6 7 崔贵强《新加坡华人:从开埠到建国》(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

会,1 9 9 4),页 1 8 9 -2 0 1。 6 8 Hu W e n , ―T o F o r ge A S t r o n g An d W e a l t h y Ch i n a ? T h e Bu y -Ch i n e s e

P r o d u c t s M o ve me n t In S i n ga p o r e , 1 9 0 5 -1 9 3 7 ‖ . Un p u b l i s e d M . A . T h e s i s ,

De p a r t me n t o f H i s t o r y , N a t i o n a l U n i ve r s i t y o f S i n ga p o r e , 2 0 0 4 ; 庄 仁 杰

《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1 9 1 2 -1 9 4 1》(新加坡国立大

学中文系硕士学位论文,2 0 0 9)。 6 9 有关新马与中国如何定义国货的讨论,参庄仁杰《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

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1 9 1 2 -1 9 4 1》,页7 4 -7 7。

Page 3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

是他们长期的侨居地,两者都有情感上的联系。 7 0有研究指出,新加坡的

华侨通过国货的宣传手法加强了他们的民族与国家认同,而胡文虎永安堂

的虎标药品广告便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7 1

新加坡的国货运动分为三个时期:国货运动的雏型( 1912-19 27)、

国货运动的转捩点(192 8)及国货运动的成熟期(19 29- 1941)。 7 2其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中国的工业而言,更是一段不可多得的黄金期;由于

当时西方列强将资源都集中在欧洲战场,导致他们在亚洲的贸易量骤减,

这无形中促进了印度、日本和中国的工商业在此期间显著发展。 7 3随着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列强再度占据原先的市场;为了与西方商家竞

争,中国商家采取诉诸民族主义的市场策略,而新加坡的华侨商人也开始

利用当地华侨支持国货的情绪。随后的 1919 年,由于受中国五四运动的

影响,新加坡亦出现了抵制日货运动以及提倡国货的呼声。 7 4

另外, 192 8 年的济南惨案更使新加坡华人对中国的感情从家乡扩大

至全国,堪称海外华人民族主义的另一高潮;它不仅跨越了省份以及方言

的界线,在海外华人的心中激起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更使华侨商人首次在

7 0 庄仁杰《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 1 9 1 2 -1 9 4 1》,页

9 3 -9 4。 7 1 同上。 7 2 同上,页 4 0 -7 3。 7 3 K e n n e t h P o me r a n z a n d S t e ve n T o p i k , T h e Wo r l d t h a t T r a d e Cr e a t e d :

S o c i e t y , Cu l t u r e , a nd t h e Wo r l d E c o n o my 1 4 0 0 t o P re s e n t (Ar mo n k , N . Y . :

M . E . S h a r p e , In c . , 1 9 9 9 ) , p p . 2 4 1 -2 4 3 . 7 4 当时刊登于华文报纸的广告均指出,购买国货不仅能振兴国货,并且能使得

中国富强与挽回国家利权。比较永安堂的广告:《总汇新报》, 1 9 1 9年 1月 2

日,第5版以及《总汇新报》,1 9 2 0年1月2日,第5版。

Page 3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

民族主义的高潮中组织了中国国货运动。 7 5此后,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馆

便开始参与国货展览,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参与新马国货运动的起点。 7 6除

此之外,参展的华侨厂商有增加的趋势,其中胡文虎的永安堂就从不缺

席。 7 7与此同时,参观的民众也逐年增加,不少马来半岛和南洋其他地区

的华侨也特地前往参观。 7 8由此可见,国货运动不仅受到新马华侨热烈的

支持,在南洋其他地区也获得不少华侨的支持。

自 192 8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中国所发生的事件仍然影响海外

的华侨社群,而其中又以日本的侵略、工商业的发展及中国商家开发南洋

市场等三项,对新加坡的国货运动影响最为深刻。 7 9 在南京国民政府的

“黄金十年”间,中国国内的政治相对稳定,加上交通与通讯发达等有利

因素,促进工商业与社会、文化之进展,而国民政府亦重新取得了关税自

主权,并掌握了国家货币。 8 0在国内市场饱和之后,中国的商家开始将市

场拓展至南洋等海外华侨聚居地,例如 1930 年上海机联会就曾派代表团

到南洋考察。 8 1原本当年国民政府计划举办国货巡回展,但因举办国外展

7 5 Ye n Ch i n g -h wa n g , ―T h e Re s p o n s e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i n S i n g a p o r e a n d

M a l a ya t o t h e T s i n an In c i d e n t , 1 9 2 8 ‖ , i n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S e a s S o c i e t y ,

V o l . 4 3 ( 1 9 8 8 ) , p p . 1 -2 2 . 7 6 庄仁杰《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 1 9 1 2 -1 9 4 1》,页

4 7 -5 5。 7 7 同上,页 7 1。 7 8 1 9 2 8 年济南惨案筹赈会的国货展览第一天的出席人数就多达两千人,八年后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第二届国货展览推销大会每日参观的平均人数则多达两万人。

庄仁杰,《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 1 91 2 -1 9 4 1》,页

7 2。 7 9 庄仁杰《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 1 9 1 2 -1 9 4 1》,页

5 7。 8 0 徐中约著、计秋枫与郑会欣译《中国近代史》(下册),页 5 67 -5 7 0。 8 1 《星洲日报》,1 9 3 0 年 6 月 1 8 日,第八版;1 1 月 1 8 日,第六版。

Page 3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

览开销庞大,许多小厂商无力负担,于是便将巡回展览改为小型的六人代

表团,并携带一些国货样品展出。 8 2当他们来到新加坡时受到侨商们热烈

欢迎,中华总商会的各成员以及当地各报记者均到码头迎接。 8 3胡文虎还

特地于 11 月 23 日中午设宴款待他们。 8 4

另外,30 年代新加坡大世界举办了三次的国货展览,其中 193 2 年的

“新加坡大世界周年纪念国货展览会”是当地首个以促进国货运动为目的

之国货展览。 8 5由于 1931 年在中国爆发九一八事变,海内外华侨社群的

爱国情绪高涨。尤其是新加坡,不仅再度爆发抵制日货运动,而且购买国

货的呼吁再次响起,许多中国商家也趁此良机纷纷推出商品。在这之前,

大世界游艺场曾为九一八事变举办筹赈会。由于当时正值世界经济大萧

条,各国政府为了摆脱经济不景气纷纷提倡国货,例如在新加坡新世界游

艺场就举办了英国国货展览。 8 6购买国货成为了当时流行的口号之一,中

国与南洋地区的华侨社群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局势之影响。

1 932 年新加坡大世界周年纪念国货展览会举办期间,国货广告更加

频繁地出现在报纸上。除了原有的永安堂等大公司的广告之外,也有其它

刚登陆的,例如张裕葡萄酒等国货商号(胡文虎曾替他们背书),且一部

分的商品广告也开始以国货作为宣传标语。 8 7另外,有关中国国货的新闻

报导也增加了,例如中国国货南洋考察团到新加坡时,胡文虎旗下的《星

8 2 该代表团的目的是推广国货、考察南洋地区的经济概况以及国货市场。《南

洋商报》,1 9 3 0 年 1 1 月 2 0 日。 8 3 《新国民日报》,1 93 0 年 1 1 月 2 0 日。 8 4 《新国民日报》,1 93 0 年 1 1 月 2 4 日。 8 5 庄仁杰《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 1 9 1 2 -1 9 4 1》,页

5 8。 8 6 同上,页 5 9。 8 7 同上,页 5 7。

Page 3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

洲日报》就花了不少篇幅报导相关新闻,这显示此事件所受到的重视。 8 8

而有关国货运动的报导也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又以《星洲日报》的〈国货

专栏〉最具代表性。 8 9

有研究指出,19 35 年和 1 936 年连续两年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所主办

的第一届与第二届大世界游乐场国货展览推销大会,显示了新加坡华侨商

人之间的内斗,而其中又以胡文虎和陈嘉庚之间的纷争最受瞩目。 9 0 其

实,胡文虎与陈嘉庚之间一直存有冲突和竞争(见第二章的详细讨论)。

以第一届国货展览为例,《星洲日报》对此事件的报导不及《南洋商报》

多;与此同时,《南洋商报》的时评则表示国货运动比全国运动会更为重

要,似乎在批评当时率领新马华侨代表团到中国上海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

会的胡文虎。 9 1除了新加坡华侨商人之间的竞争,由此也可看出华侨商人

之间的社交网络,例如胡文虎与林秉祥( 1873-1 944 )之间有很好的关

系,胡文虎就曾经在报纸上为林秉祥的和丰肥皂背书。 9 2

8 8 《星洲日报》不仅在之前就刊登了考察团的行程和国民政府工商部对于南洋

地区的训示,并在到访期间详细报导了考察团的大小动向。见《星洲日报》

1 9 3 0 年 1 1 月至 1 2 月之间的新闻。转引自庄仁杰《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

马来亚的比较研究,19 1 2 -1 9 4 1》,页 5 7。 8 9 自 1 9 3 2 年 1 月 3 日至 2 月 2 1 日每逢星期日,之后则不定期。庄仁杰《中国

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1 9 1 2 -1 9 4 1》,页 6 9。 9 0 庄仁杰《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 1 9 1 2 -1 9 4 1》,页

6 8。另参李培德〈华商跨国网络的形成、延伸和冲突:以胡文虎与陈嘉庚竞争

为个案〉,见《华人研究国际学报》第四卷第一期( 2 0 1 2 年 6 月),页 5 3 -

7 4。 9 1 小我〈体育与国货〉,见《南洋商报》,19 3 5 年 1 0 月 1 3 日。转引自庄仁杰

《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1 9 1 2 -1 9 4 1》,页 8 9。 9 2 庄仁杰《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 1 9 1 2 -1 9 4 1》,页

9 0。

Page 3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

凡此种种,皆可证实 30 年代新加坡的中国国货运动风起云涌,而胡

文虎的永安堂总是积极地参与和响应。胡文虎的企业活动与成功并非单独

存在,而是与当时整个世界、中国与新马的民族主义以及重商主义的大环

境紧密相连。无论是在中国抑或南洋的现代化过程中,胡文虎尝试以他独

特的说故事行销来满足消费者两方面的需要— —解决身体的病痛以及不

适、给予心灵的安慰和希望,无论是在民族的感情、个人的福祉,实虚之

间,胡文虎都深谙其中的供需原则。

第三节 研究框架、研究材料以及论文结构

为什么是文化史 9 3的视角呢?在本章的第一节中,笔者指出由于胡文

虎企业范围之广泛以及文化产品之多元,因此实在有必要采用跨域史学的

视野才能展现历史的复杂与多面。同时,笔者主张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例如文化史、社会史以及图像史等),对胡文虎以及其商业和其他事业

进行检视。笔者之所以会如此考量,多少受到 20 世纪 70、8 0 年代以来,

取代经济社会史而成为了历史研究主流的新文化史的启发。它的“新”主

要体现在文化视野的开拓、研究方法的突破,以及史料运用的创新。剑桥

9 3 2 0 世纪后期,西方史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主要是受到后现代主义理论以

及学科间互相渗透现象的影响。历史学家受到社会学、人类学、语言符号学等学

科的影响,而打破了新史学研究目标和范式的局限,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范畴和领

域,推动跨学科历史研究的发展。P e t e r Bu r ke , V a r i e t i e s o f Cu l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 I t h a c a , Ne w Yo r k : Co r n e l l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9 7 ) ; M a r k P o s t e r ,

Cu l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a n d P o s t mo d e r n i t y :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R ea d i n g s a n d

Ch a l l e n g e s ( Ne w Yo r k : Co l u mb i a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9 7 ) ; J oh n Ne u b a u e r

( e d . ) , Cu l t u r a l H i s to r y a f t e r F o u c a u l t ( Ne w Yo r k : A l d i n e De Gr u y t e r ,

1 9 9 9 ) ; V ic t o r i a E . Bo n n e l l a n d L yn n Hu n t , ( e d s . ) , B e y o n d t h e Cu l t u r a l

T u r n : Ne w Di r e c t i on s i n t h e S t u d y o f S o c i e t y a n d Cu l t u r e ( Be r ke l e y a n d

L o s An ge l e s , Ca l i f o rn i a : Un i ve r s i t y o f C a l i f o r n i a P r e s s , 1 9 9 9) .

Page 3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

大学文化史教授 P et e r Bu rk e 认为新文化史是一种新的文化史,是当代多

元文化的产物。 9 4美国历史学家 Lyn n A. Hun t 在她所主编的 The New

Cul tura l Hi s t or y 中宣称新文化史的崛起标志着社会学理论在历史学中之

角色的激烈论战已衰退。 9 5法国历史学家 Roger Ch ar t e r 则指出新文化史

是“从社会角度的文化史转向文化角度的社会史”。 9 6因此,许多新的主

题都被涵盖在“文化”的系统之中,例如政治、身体、服装、饮食、日常

语言等等,甚至那些微不足道的微观世界以及小人物的生活也成了新文化

史所研究的核心。 9 7新文化史运动不仅开拓了史学研究的许多新领域,更

渗透到传统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等研究领域。

中文学界对于新文化史的兴起如何带给历史学界深刻影响,已有相当

的研究成果。 9 8 其中近年来中国“现代性”(modern i t y)的问题已取代

9 4 P e t e r Bu r ke , Wh a t i s Cu l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 ( Ox f o r d : P o l i t y P r e s s , 2 0 0 8 ) ;

(英)彼得 · 伯克著、蔡玉辉译、杨豫校《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 2 0 0 9)。 9 5 L yn n A . Hu n t ( e d . ) , T h e Ne w Cu l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 Be r ke l e y : U n i ve r s i t y o f

Ca l i f o r n i a P r e s s , 1 98 9 ) . E s p e c i a l l y ―In t r o d u c t i o n : H i s t o r y , Cu l t u r e , a n d

T e x t ‖ , p p . 1 -2 4;中译本参林 . 亨特编、江政宽译《新文化史》(台北:麦田

出版社,2 0 0 2)。 9 6 Ro ge r Ch a r t i e r , Cu l t u r a l H i s t o ry : B e t we e n P r a c t i c e s a nd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 ( I t h a c a : Co r n e l l U 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8 9 ) . 9 7 T h o ma s J . S c h l e r e th , Cu l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a n d M a t e r i a l Cu l t u re : E v e r y d a y

L i f e , L a n d s c a p e s , M u s e u ms ( Ch a r l o t t e s v i l l e :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o f V i r g i n i a ,

1 9 9 2 ) ; W i l l e m M e lc h i n g a n d W y ge r V e l e ma ( e d s . ) , M a in T r e n d s i n

Cu l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 T e n E s s a y s ( A ms t e r d a m: Ro d o p i , 1 9 9 4 ) . 9 8 有关的讨论参李孝悌〈序— —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见李孝悌编

《中国的城市生活》(台北:联经, 2 0 0 5),页 i -x v i i;王笛〈新文化史、微

观史和大众文化史——西方有关成果及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见《近代史研

究》,2 0 0 9 年第十期,页 1 2 6 -1 4 0。研究成果则有卢建荣主编《文化与权力:

Page 3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

了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以西方为中心的观点,尤其是“现代化”

(modern iza t io n)的概念,而成为了中外学术讨论之焦点。 9 9与此同时,

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的“现代性”不再被视为唯一的、普遍的、正当的生活

模式,而“文明冲突论”、“另类现代性”( a l t e rn a t iv e mode rn i t i e s)

与“多元现代性”等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例如 200 2 年 11 月 21 至 23

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举办了“生活、知识与中国现代性”国际学

台湾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社, 2 0 0 1);卢建荣主编《性别、政治与集

体心态:中国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社, 2 0 0 1);洪长泰《新文化史与

中国政治》(台北:一方出版社, 2 0 0 3 );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 4

辑:新文化史》(郑州:大象出版社, 2 0 0 5);余新忠主编《清以来的疾病,

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北京:三联书店,2 0 0 9)等。 9 9 黄克武〈导言〉,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41 期(民 9 2 年

9 月),页 i - v i。文中列举了中文方面的研究有李欧梵的论文集《现代性的追

求》( 1 9 9 6)、由香港中文大学金观涛、刘青峰策划、出版的一本会议论文集

《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思考》( 2 0 02 );英文方面的研究则有 F ra n k

D i kö t t e r , S e x , Cu l t u r e , a n d M o d e r n i t y i n Ch i n a :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h 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S ex u a l I d e n t i t i e s i n t h e E a r l y R e p u b l i c a n P e r i o d

( Ho n o l u l u : Un i ve r s i t y o f Ha wa i i P r e s s , 1 9 9 5 ) ; L yd i a H . L i u , T r a n s l i n g u a l

P r a c t i c e : L i t e r a t u re , Na t i o n a l Cu l t u r e , a n d T r a n s l a t e d M o d e r n i t y i n

Ch i n a , 1 9 0 0 - 1 9 3 7 ( S t a n f o r d , Ca l i f o r n i a : S t a n f o r d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9 5 ) ;

T i m Oa ke s , T o u r i s m a n d M o d e r n i t y i n Ch i n a ( L o n d o n : Ro u t l e d ge : 1 9 9 8 ) ;

M i c h a e l T s i n , Na t io n , Go v e r n a n c e , a n d M o d e r n i t y i n Ch i n a : Ca n t o n ,

1 9 0 0 - 1 9 2 7 ( S t a n f o r d , Ca l i f o r n i a : S t a n f o rd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9 9 ) ; W e n -

h s i n Ye h ( e d . ) , B e c o mi n g Ch i n e s e : P a s s a g e s t o M o d e r n i t y a n d B e y o n d

( Be r ke l e y : Un i ve r s i t y o f Ca l i f o r n i a P r e s s , 2 0 0 0 ) .

Page 4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

术研讨会,便是尝试从日常生活与知识生产两个面向,来理解中国现代性

的问题。 1 0 0

谈到中国“现代性”,不得不提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与南洋地区之间

的 “ 文 化 创 业 ” ( Cul tu r a l En t r ep r eneursh i p ) 1 0 1 所 发 挥 之 作 用 。1 0 2 Chr i s toph er G . Rea ( 雷 勤 风 ) 在 探 讨 晚 清 至 民 国 时 期 文 化 代 理

( cu l tu r a l agen t )之转型趋势时,提出了“文化创业家”( Cul tu ra l

En t r ep r en eur)的概念,以界定那些连续或同时参与在多元文化职业与创

业的代理及其活动,企图以此说明职业上的交叉如何影响文化生产的本

质。 1 0 3雷勤风认为他们在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是

1 0 0 有关该会议的详细情况,可参阅沙培德所撰的会议报导,见《近代中国史研

究通讯》,第 3 5 期。 1 0 1 也有学者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在创业阶段如何透过“说故事”

来确立它在市场的合法地位,并获取各种资源的过程就是“文化创业”,详见

M i c h a e l L o u n s b u r y a n d M a r y An n G l yn n , ―C u l t u r a l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p :

S t o r i e s , L e g i t i ma c y , a n d t h e A c q u i s i t i on o f R e s o u r c e s ‖ , i n S t r a t e g i c

M a n a g e me n t J o u r n a l , V o l . 2 2 ( 2 0 0 1 ) , p p . 5 4 5 -5 6 4 . 1 0 2 其实,中文学界在上个世纪 8 0 年代受到韦伯新教伦理理论的影响开始大量

讨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尤其是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不同层次的展现。详见马克

斯 . 韦伯著,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北京:三联书店,

1 9 7 8)以及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联经, 1 9 8 7)。

然而,笔者并不打算从思想史切入探讨胡文虎的创业精神。 1 0 3 Ch r i s t o p h e r G . Re a a n d N i c o l a i M . V o l l a n d ( e ds . ) , T h e Bu s i n e s s o f

Cu l t u r e : Cu l t u r a l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i n Ch i n a a n d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 1 9 0 0 - 1 9 6 5 ,

V a n c o u ve r : UBC P r e s s , f o r t h c o mi n g . 该书导论指出在文化史中,“文化创业

家”并非新名词, J o an J u d ge , P r i n t a n d P o l i t i c s : ‘ S h i b a o ’ a n d t h e Cu l t u r e

o f R e f o r m i n l a t e Q i n g Ch i n a ( S t a n f o r d , CA: S t a n f o r d U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9 6 )一书就曾经将那些以教育、艺术与政治为副业的《时报》记者定义为“文

化创业家”。

Page 4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0

跨越时间、地理空间和语言的,因着新科技与新兴而多元的媒体,而产生

一种文学与文化创作的职业多元化。同时,雷勤风也在该文中提出了三种

研究与书写文化创业的方法:一、传记法:以三种文化代理为例,代表跨

越多种文化领域创业活动之趋势,即商业巨头模式、集体创业模式、文化

名人模式;二、文本分析法:他发现在民国时期文化创业家有意无意间影

响了文学的本质,同时激起了文化实践的反思; 1 0 4三、历史叙述法:他认

为文化创业家的出现标志着文化代理在一个历史时段中的典范转变。他进

一步论证,民国时期上海的文化创业家可被视为文化资本主义时代的象

征,他们是介于满清崇尚读书的文化主义与毛泽东时代的意识形态官僚政

治的两种文化典范之间。最后,雷勤风总结“文化创业家”在塑造 20 世

纪中国文化领域建制、制造商、文本与群众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

很快地发起与适应文化趋势,使用现有的建制与创立新的建制;他们在媒

体技术激增、资本充裕、政府对文化生产放宽管制时最能发挥影响力;他

们在历史中经常与“之间”扯上关系——作为不同人口、价值体系、产品

与市场之间的代理人、中间人与协商者。

本论文将沿用雷勤风所提出的研究框架,进一步探讨胡文虎作为一名

文化创业家,如何以一个中间人的地位脱颖而出,特别是在南洋地区以及

中国。 1 0 5为了充分地论证与分析,在本章的导论之外,本论文对其他章节

1 0 4 2 0 世纪 1 0 年代至 2 0 年代的文学作品证实中国传统的文人在道德权威和文

化地位的沦落,例如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与鲁迅的《孔乙己》所描

述的,由于文人对科技与经济一无所知,因此他们无法对中国的文化、经济现代

化做出贡献。另外,Al e x a n d e r De s F o r ge s 的研究亦显示 1 8 9 0 年至 1 9 30 年间

上海的文化创业家在塑造上海的“文化生产美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上。 1 0 5 谨此感谢雷勤风在 20 1 0 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国际研讨会上针对笔者的研

究所提出的建议。S i n Ye e T h e n g a n d N i c o l a i V o l l a n d , , ―Aw Bo o n Ha w, t h e

T i ge r f r o m Na n ya n g : S o c i a l E n t r e p re n e ur s h i p , T r a n s re g i o n a l J o ur n a l i s m,

a n d P u b l i c Cu l t u r e ‖ , i n Ch r i s t o p h e r G . Re a a n d N i c o l a i M . Vo l l a n d ( e d s . ) ,

Page 4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1

将做以下的安排:第二章将探讨胡文虎的永安堂虎标药品如何进入并捍卫

新加坡与中国的药业市场;第三章将聚焦于星系报业——胡文虎所创设的

跨区域现代中文报业;第四章借着梳理胡文虎于二战前后所发表之言论,

一窥其思想与创业精神,以及对于南洋地区之民生问题、中国侨乡与世界

局势的看法;第五章的侧重点是胡文虎如何藉着其不同时期的居所及在当

中所举办的婚礼、寿宴等庆典来强化其品牌塑造;第六章则从慈善、医

疗、广告和流行文化四方面,进一步探讨胡文虎的品牌塑造;第七章是从

胡文虎如何提倡和推广新马的体育以及参与中国的体育赛事,一窥创业精

神与运动员精神之间的联系。每一章都力求紧扣主题,从两个大维度,即

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来探讨胡文虎的文化创业如何在中国与南洋现代性的

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主要是新加坡的中、英文报纸,例如胡文虎所创办

的《星洲日报》,陈嘉庚创办的《南洋商报》等,这些华文报纸记录了当

时华侨社会每天发生的事件;英文报纸,则如 S t r a i t s T i mes 等。此外,

中国、香港的报纸(如上海《申报》)与殖民地政府所出版的公报亦提供

了当时的政治与社会背景资料。这些早期的文献有助于我们对胡文虎所活

跃的 20 世纪 20 年代至 40 年代有更深入的透视。

对于胡文虎及其各项事业,30 年代末星洲日报社庆祝十周年时出版的

《星洲十年》曾经有如此评价:“惟因谋国家社会之福利,除举办公益慈

善外,拨其余资,创设报馆,以迪民智、开发云南,以资建国、探采金

矿,以利民生、筹办银行,以利大众,则固未尚以私利为终极之目的,此

所以尤足称道。故所谓生产者,谓为国家生产,谓为抗战生产,谓为社会

生产,谓为大众生产,均无不可。”这足以说明胡文虎多年来,是有意识

地将自己的企业塑造成一具有道德的企业,即并非为了谋求其个人利益,

而是为了国家社会以及广大群众的福利,且这些成果是属于国家、抗战、

社会以及大众的。但是,由于此文献是出自胡文虎旗下的报馆,难免予人

T h e B u s i n e s s o f Cu l t u r e : Cu l t u r a l E n t r ep r e n e u r s i n Ch i n a an d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 1 9 0 0 - 1 9 6 5 , V an c o u ve r : UBC P r e s s , f o r t h c o mi n g .

Page 4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2

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之嫌。因此,必须佐以同时期的其他文献,以

考察当时华人社群中其他人如何评价胡文虎及其各项事业。

早在 20 年代初期,当胡文虎仍以缅甸仰光为其事业根据地时,即未

正式于新加坡开设永安堂分行之前,有关胡文虎的创业故事已经记载在

1922 年出版的《南洋名人集传》中,这相信是截至目前为止有关于胡文

虎本人最早的记录。该集传的主编林博爱在序中提到自己于民国八年

(1919)秋季任职于槟城《光华日报》(191 0-迄今)时,就已经萌生了

纂修该集传的想法,它的宗旨有三:“崇民主,平史乘;奖工商,固国

本;褒有功,劝来者”,并且希望能达到“鼓励、激发之效果”。 1 0 6直至

1950 年,林博爱在总结《南洋名人集传》第五集时表示,它们主要的目

的“不外鼓励侨众爱国为善”。 1 0 7因此,该篇传记着重描写了胡文虎在永

安堂事业发达之后,便开始从事慈善事业,并遍及仰光和邻近地区,甚至

远至中国内地。这些慈善事业又使到胡文虎在各处广受欢迎,甚至在他回

中国上海以及湖南、湖北考察时,当地的各大报纸还大肆报导他所发表的

国家富强之道。由于胡文虎对金钱的看法与众不同,因此人们都认为他富

有同情心。最后,该文还节录了胡文虎新颖的广告一则。 1 0 8

由此可得知几项事实:首先,胡文虎在缅甸就经常资助学校和赈灾,

后来也扩大至邻近地区和中国内地;其次,胡文虎曾经于 19 10 年代末至

20 年代初之间,回返中国各名胜和商埠,如上海、与湖南、湖北两省游历

和考察,并受到各界的欢迎,甚至有团体还为他设宴洗尘,这表示他在中

国各地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人脉。同时,胡文虎也发表了自己对于发展中国

经济的看法,认为重点在于提升国民的道德和技能,无论富裕抑贫穷,全

1 0 6 林博爱〈自序〉,见林博爱主编《南洋名人集传》,第一集(槟城:南洋民

史纂修馆,民国十一年),页五 -六。后重刊于林博爱〈序〉,见林博爱主编

《南洋名人集传》,第五集(槟城:南洋民史纂修馆,民国三十九年),页一。 1 0 7 林博爱〈序〉,见林博爱主编《南洋名人集传》,第五集(槟城:南洋民史

纂修馆,民国三十九年),页一。 1 0 8 林博爱主编《南洋名人集传》第一集,页二百。

Page 4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3

民上下都应按自己的能力贡献一份力量,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富强起来。这

一番言论后来还被刊登在当地的各家报纸,由此看来,在当时胡文虎已受

到媒体的欢迎,且他开始懂得利用媒体的力量来替自己作宣传。再来,当

胡文虎在中国湖北汉口时,有人冒充其名从汉口发电报至他设在马来亚槟

城的分行,骗取一笔为数不小的金额。事后当胡文虎回到槟城后才觉察此

事,当时他不但不加以追究,还表示那笔钱若能帮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也

算值得,若是不幸被人挥霍掉了,也能造福其他的人,因此这何尝不是一

件美事,所以无需计较其个人的损失。该事件不仅反映出他对金钱不会过

于执著,也明白金钱是会流动的。为此,人们都觉得胡文虎具有慈悲心

肠。最后,就是胡文虎经常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和派发传单,以为其虎标药

品作宣传。这些都说明了早在仰光时期,胡文虎便积极地以慈善事业、报

纸的宣传以及广告术来打响知名度。换言之,胡文虎的自我包装以及品牌

的建立始于其事业的最初阶段,且从一开始他就有意识地将其创业塑造为

一个“有道德的企业”,这与后来《星洲十年》的记载是一致的。

为了拓展永安堂的业务,胡文虎于 1923 年正式在新加坡设立永安堂

分行,直至 1926 年才正式将仰光永安堂的总行迁至新加坡,并在当地设

立制药厂。在短短的三年之间,胡文虎已积极地透过慈善事业为自己及其

品牌树立了极佳的企业形象。 19 30 年在中国出版的一部介绍南洋英属海

峡殖民地的巨著就收录了一则胡文虎的传记。 1 0 9这段文字正好可以证明

20 世纪 10 年代末至 20 年代初当胡文虎还在缅甸仰光时,他的乐善好施

(包括赞助学校、资送年老华侨回国、捐赠棺木、捐建养老院等)已经被

当地的居民所推崇。直至在新加坡开设分行后,胡文虎也延续他在仰光的

做法,积极地参与当地的慈善事业。因此,胡文虎的慈悲心肠和慷慨好施

均受到南洋地区各埠人士的称赞。同时,胡文虎的永安堂出品的虎标药品

在南洋地区各埠以及中国各处也有很广的销路。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胡文

虎在中国是透过代理商中南贸易公司来推广销路的,而且他每年花在各地

1 0 9 宋蕴璞主编《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第一部(北平:酝兴商行,

1 9 3 0),页 8 0。

Page 4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4

中、英文报纸上的广告费不下三万元(不包括其他刊登在杂志上的广告以

及印刷品),这在 20 年代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金额。由此足见,胡文虎

的企业在当时已经颇具有规模,他在新加坡发展业务时,继续以慈善事业

与广告术为其商业策略,并积极地开发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胡文虎透过在各地的慈善事业为自己及其永安堂虎标药品

塑造了“救世主”的形象。就如 192 9 年 9 月 2 7 日《星洲日报》文艺副刊

“繁星”上所刊登署名义通所作的一首诗〈俚句八章敬赠永安堂大药坊主

者胡文虎胡文豹贤昆玉〉中所提到的:胡氏兄弟的名声随着他们在各处的

慈善事业而远播,且被推崇为“药王”,地位如同救苦救难的菩萨。由于

这首诗是刊登于胡文虎独资的报纸上,所以亦可视为是自我宣传的文字。

由此可见,这项“有道德的企业”也是他们兄弟俩一同努力的结果,他们

希望乐善好施能替他们赚取更多无形的象征资本——美名、尊荣、知名

度,正如这首诗中所歌颂的一般。显然的,这些名声能使广大的消费者对

他们的医药产品产生信赖和忠诚。这首诗不仅可看作别人对他们的肯定,

也可以视为是胡文虎事业一直以来所努力的目标,更或者说是他重新包装

永安堂此一企业的使命宣言。

综上所述,本论文将以新视角和新材料对胡文虎及其创业进行跨域的

研究,以期对学界有所贡献。同时也是为了解决长久以来,有关于胡文虎

研究的停滞不前,相信这不仅是个突破,也是研究范式的转移。在中、西

文化交汇的视野中,重新审视胡文虎在中国与东南亚近代史以及海外华人

移民史中扮演的关键作用。

纵然如此,本论文还是有局限之处,由于笔者选择从文化史的视角来

解决胡文虎的创业问题,因此无法处理其他胡文虎研究的瓶颈,例如他的

东京之行,诸如此类的政治以及认同问题,都不是本论文的目标和焦点。

本论文更不是企业管理研究或创业研究,而是从文化史的角度重新批判胡

文虎及其各个不同领域之创业。再来,笔者已尽可能收集相关文献,但仍

有未逮之处(例如缺乏日文资料等等)。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唯有期待

其他有识之士的努力。

Page 4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5

第二章 从仰光到新加坡和中国:胡文虎的创业模式

根据文献记载,胡文虎自 192 3 年起于新加坡设立仰光永安堂分行,

并 于 192 6 年 设 立 制 药 厂 , 且 正 式 将 总 行 从 缅 甸 仰 光 迁 往 新 加 坡 。1然而,在这之前,究竟胡文虎在新加坡的事业如何?他又是如何进入新

加坡的药业市场?甚至后来他是如何再从新加坡进入中国的药业市场?本

章拟透过胡文虎 20 世纪 10 年代至 20 年代在新加坡的中、英文各报所刊

登的广告以及中国的报纸来重构这段历史,并由此归纳出其企业建立阶段

的一些模式与特点。

第一节 进入新加坡的药业市场

自 20 世纪 10 年代起,胡文虎就开始以“仰光永安堂主人”的名义,

于标明“孔子二千四百六十七年岁次丙辰二月初八日”(191 6 年 3 月 11

日)的新加坡华文报纸《南洋总汇新报》(1905 -194 7)上刊登一则标题

为“请看仰光永安堂驰名各药”的广告。在该则广告中,胡文虎开宗明义

地表明了他进军药业之宣言:

窃自商战之风尚,各国智谋之士,脑力精神愈用愈妙,事事倍加

灵敏者,未尝不赖药力,以滋补调护致之也。本主人有鉴于此,爰将

有益于身心性命,屡试屡验,驰名五大部洲各药,刊登广告,俾同胞

知我国有此神灵妙品,确能扩充脑髓,培养元神,为斗智穷奇之臂

助。其药力效果,件件超出外国之上,物质极美,价格从廉,定然争

先购采,藉资调摄。况国货所关,重义务者当竭力招售,揄扬彼美,

1 〈胡氏事业史略〉,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 9 4 0)。

Page 4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6

而挽利权,亦属振兴国货之一端也。又何致让专美于外人,而利权外

溢哉。 2(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增)

胡文虎在该则广告中强调,自从商战风气兴盛以来,各国中的有识之

士皆看重头脑的滋补调养,因脑力精神与国家竞争力是息息相关的;有鉴

于此,他特别以刊登广告的方式来介绍其永安堂所出品的药物,希望同胞

们能竭力支持国货,以挽回利权。胡文虎在广告中所特别提到的“商

战”、“振兴国货”、“挽利权”等字眼,皆是 20 世纪初期中国与南洋

华侨社群所普遍关注之课题,且是当时华文报纸广告中所常见与流行的话

语(见第一章的讨论)。胡文虎的永安堂最初是从英属缅甸之首都仰光起

家,但是当他来到新加坡(即当时南洋之总汇)——这个以海外华人为主

(见上一章的表 1 与表 2)的市场时,他便强调永安堂的药品是中国国

货,特别突出它们的“中华性”(Chi nesenes s),以建立虎标药品与华

侨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与身份认同,这样的定位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必要

的。

与此同时,胡文虎还特别强调这些药品对“扩充脑髓,培养元神”有

很大的帮助,这一点也是当时中国药品广告中普遍关注的主题。 3但是从

该则广告所胪列的药品清单(见表 3),便可发现除了“头痛粉”以外,

其他各件药品皆与促进脑部健康并无直接的关联。由此可见,胡文虎只是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而挪用当时药品广告中最流行的话语而已。此

外,亦可见胡文虎对于时事与潮流有着相当敏锐的观察与反应,可说是掌

2 此则广告持续刊登至 1 9 1 9 年。见《南洋总汇新报》,1 9 1 6 年 3 月 1 1 日,第

2 版;1 9 1 7 年 1 月 2 日,第 8 版;1 9 1 8 年 1 月 2 日,第 5 版;1 9 1 9 年 1 月 2

日,第 5 版。笔者推断此为胡文虎在新加坡华文报纸所刊登最早的广告。 3 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1 9 1 2 -1 9 2 6〉,

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17 期下册(1 9 8 8 年 1 2 月),页 1 41-

1 9 4;张宁〈脑为一身之主:从“艾罗补脑汁”看近代中国身体观的变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7 4 期(民国 1 0 0 年 1 2 月),页 1 -4 0。

Page 4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7

握了时代的脉动。这张早期仰光永安堂所出品之药品清单,发展至 20 世

纪 20 年代时仅剩下“虎标四大良药”,即万金油、头痛粉、八卦丹与清

快水,极有可能是因从销量上反映出这四款药品广受消费者之欢迎,即所

谓“能下金蛋的鹅”,而致使胡文虎必须择其优者,以它们作为永安堂的

“招牌药”与“主打药”。这同时反映出胡文虎颇为看重其药业之研究与

发展,随时随地按照市场上消费者的反应而进行改进与调整,与时并进,

以满足广大消费者之需求。 4

表 3:20 世纪 10 年代仰光永安堂所出品之药品一览表 药品与售价 所宣称之疗效

清快水

二角八占 此药水攻风逐水,涤秽荡邪,无论内科热郁疼痛,外科

痈疡,花柳中毒,杨枚天泡,疳疮芒果,鱼口便毒,无

名肿毒等症。在经络脏腑能和气血,搜罗毒根,而为外

能消肿止痛,有去瘀生新之功,诚为实热症之先锋,疡

科之至宝也。 万金油

大:五角六 小:二角四

本堂独得异诀,秘制平安万金油,统治男妇老少内外科

各症。或搽或食,随用得宜。无病能匡扶正气,有病解

毒驱邪。性和功峻,各奏其效。驰名全球,真行船乘车

可恃为护身之宝也。 天来血

五角六 人必先天无所亏损,再以后天得培养之法,庶几气体健

康,延年益寿,实百不得一者也。此药水按先后天气血

平补,能使脑力充裕,识见精明,形骸舒畅,足智多

谋,转弱为强,奇效卓著,且能除百病于无形。物美价

廉,真中外药品中独一无二之至宝也。 八卦丹

(无标示) 此丹利用甚溥,统治伤寒中暑,霍乱吐泻,痧气腹痛,

瘴毒疫气,五金矿毒,不服水土,水气脚肿,乍寒乍

热,头痛昏眩,胸膈饱滞,饮食不化,痰厥气厥,不省

人事,诸般危急,服之立愈。尤宜于咳嗽各症,伤风咳

嗽,感寒咳嗽,湿郁咳嗽,火邪咳嗽,燥热咳嗽,痰饮

咳嗽,气逆咳嗽,任事过劳咳嗽,酒色损伤咳嗽,新咳

久咳,喘急气促,百药不效之重症,服之更见奇效。并

4 胡文虎要求各地分行的经理,除了每两个星期要向他报告业绩之外,还须将各

地的新闻剪报一并呈上。

Page 4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8

能治外科各症,刀伤跌打,手足肿痛,无名肿毒,远年

脚疤,脓水淋漓,花柳肿毒,排脓止痛,拔毒消肿,收

口生肌,或食或贴,各奏奇功。即无病之人口含此丹些

少,或和食蒟叶槟榔,亦避秽提神,生津止渴。家居远

出,随身携带,获益无穷。敬告同胞勿忽视此随身宝

也。 头痛粉*

十六镭 此粉专治风邪头痛,郁火头痛,逆气上冲头痛,阴虚头

痛,阳虚头痛,雷头风痛及一切头昏目眩,不论久昏头

痛等症。即服即止,万无一失。□□服法,和水送服,

每服一包,如一点钟不效,再服一包,保家痊愈。如服

不效,原银奉还。 拔毒疳疮膏*

二角八

此膏用上品真料药材配制,功用无比,真乃第一之仙

丹。凡遇疳疮芒果,鱼口便毒及脚疤疔泡,腐肉烂皮,

一切无名肿毒,久不收口,小儿胎毒等症。将此膏用棉

花和□□于患处,每日二次,即拔毒止痛,生肌过皮,

灵验神速。 资料来源:《南洋总汇新报》,19 16 年 3 月 1 1 日,第 2 版。*则始见于

《南洋总汇新报》,1919 年 1 月 2 日,第 5 版。

该则广告不仅清楚胪列各款药品之疗效,也列出了这些药品之来源地

——仰光永安堂总发行所,即位于仰光二十四街门牌 48 号老铺和仰光广

东大街门牌 124 号分局虎豹行,以及在新加坡三家中药行之分售处:吉宁

街杏生堂、小坡大马路万川栈、小坡火城杏和堂。随后,新加坡的分售处

增加了另外三家,即长泰街口万川和、扛石街万春堂、吉灵街永生堂。 5

新加坡早期的中药行多数是由来自中国广东省大埔县的客家人经营。 6这

无形中说明了胡文虎善于运用其客家血缘的人际网络来扩展其药业,特别

是在进入新加坡此一新市场之初期。有研究显示,胡文虎之永安堂是于 20

世纪 20 年代才进入新加坡的药业市场,且因为当时新加坡之中药行主要

5 《南洋总汇新报》,1 9 1 9 年 1 月 2 日,第 5 版。 6 李恒俊〈客家人与新加坡中药业的早期发展〉,见黄贤强主编《走进客家社

会:田野考察、文化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新加坡茶阳(大

埔)会馆客家文化研究室、八方文化创作室,2 0 1 2),页 6 5 -7 4。

Page 5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9

是由来自广东省大埔县之客家人经营,而胡文虎却是来自福建省永定县之

客家人,虽然两者同为客家人,却由于地域之别,而导致胡文虎在进入新

加坡药业市场的初期,仍然面对着一些困难。 7然而,从新加坡早期报纸

广告上所显示的实际情况,或许并非如此,因为仰光永安堂之新加坡分售

处(以及后来的总代理处),自 2 0 世纪 10 年代开始便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见表 4),以至于胡文虎最终决定于 1 923 年正式在新加坡设立永安堂

分行,而取代先前的代理制。胡文虎善用客家人之人际网络来扩展其事

业,由此充分体现,甚至后来他于 20 年代初期进入中国药业市场时,亦

如出一辙,只是那时他所运用的是另一种类型的人际网络(见下一节之讨

论)。

表 4:仰光永安堂于新加坡之代理处一览表,1916 -1923 年份 代理处

1916-1918

(分售处)杏生堂、万川栈、杏和堂。

1919-1920

(分售处)杏生堂、万川栈、杏和堂、万川和、万春堂、永

生堂。 1921 (总代理处)万春和、余仁生、会丰商店、万川栈、杏生

堂、万安和、永生堂、万安堂。 1922 (总代理处)万春和、余仁生、会丰商店、周兰记、杏生

堂、万安和、永生堂、何长春、仁爱栈、万川栈、万安堂。 1923 (总代理)万春和、余仁生、会丰商店、周兰记、杏生堂、

万安和、永生堂、何长春、张裕和、万川栈、万安堂。 资料来源:《南洋总汇新报》,19 16 年 3 月 1 1 日,第 2 版、1919 年 1

月 2 日,第 5 版、1 921 年 1 月 3 日,第 5 版、1922 年 1 月 4 日,第 5

版、1923 年 1 月 2 日,第 5 版。

7 J o h n C h a n Ch u a n Ch ye , ―A w Bo o n H a w: An Ou t s i d e r ‘ s S r u g g l e f o r

Ch i n e s e L e a d e r s h i p i n S i n ga p o r e ‖ . B . A . T h e s i s , H i s t o r y De p a r t me n t ,

Na t i o n a l Un i ve r s i t y o f S i n ga p o r e , 1 9 8 9 .

Page 5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0

表 4 显示了胡文虎的仰光永安堂在新加坡的代理处在八年间从三家增

长至 11 家,这说明了其业务之扩大。除了《南洋总汇新报》之外,胡文

虎至 20 年代仍持续在新加坡各大中文与英文报纸刊登永安堂虎标万金油

以及其他虎标药品的广告。例如自中国国民党在新加坡的喉舌——《新国

民日报》(19 19 -1 9 40) 8于 1919 年 10 月 1 日创刊起,虎标万金油的广

告便几乎天天见报:

天下第一家——永安堂虎豹行万金油

此油行世以来经有年矣,济人之众亦不可胜数矣。用过者莫不称

为世界第一之良药,居家出外洵不可少之至宝。是油不特有病者可

用,即无病之人用之,亦大有益于卫生。未用过者请购,试之便知。

如有不效,原银奉还。今敝人为推广销路起见,外埠内地均各加派寄

兑,以供顾客购采之便。至于症治功用标内载明。诸君光顾,请认虎

唛为记。诸君有见此,不可不注意。好药不怕买,以便防疾苦。 9

该则广告显示了在 20 世纪 20 年代之前,虎标万金油已经被赋予(无

论是制造商自行冠上的,或是消费者所推崇的)“天下第一家”和“世界

第一”的美名,且是无论有病、无病时皆对卫生均有极大益处的“良

药”、居家或外出皆不可少的“至宝”、可以预防疾病痛苦的“好药”,

因此“好药不怕买,以便防疾苦”。再者,很明显地,永安堂亦非常留意

于灌输、教育消费者务必要认明商标——“虎标”。甚至还打包票声明

8 中国国民党机关报《国民日报》(1 9 1 4 -1 9 1 9)于 1 9 1 9 年 1 0 月 1 日复刊时改

名为《新国民日报》。由谢文进等主持,为国民党喉舌,反军阀,拥护共和。曾

与《叻报》发生笔战。1 9 3 7 年 6 月 1 日归由《南洋商报》经营。1 9 4 0 年 1 2 月

杪停刊。1 9 4 1 年 1 月 1 日改在吉隆坡出版。战后未复刊。叶观仕《马新新闻史

(1 8 0 6 -1 9 9 6)》,页 3 3 -3 5。 9 《新国民日报》第一号,1 9 1 9 年 1 0 月 1 日,第 1 6 版;1 9 2 1 年 4 月 1 日,第

1 5 版。亦见《南洋总汇新报》,1 9 2 0 年 1 月 2 日,第 5 版。

Page 5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1

“如有不效,原银奉还”,这种允许退款的措施,估计是一种企图让消费

者安心的心理战术。同时期的其他中西药商所刊登之医药广告亦有此保

证,可见这种情形开始普遍。无论如何,这种做法肯定让消费者更加安心

使用,以及信赖虎标药品。

20 年代开始,胡文虎便开始在虎标万金油的广告中,详细地注明其

内、外科主治以及内、外科服法(见表 5)。如此一来,更加予人一种印

象,即虎标万金油是内外兼宜,且具有多种疗效的“万能”药品。

表 5:20 世纪 20 年代虎标万金油的主治与用法 主治 用法 内

提神止渴、避秽浊气、消暑除烦、噎肠翻胃、五肿

蛊胀、霍乱吐泻、中风痰厥、时行瘟疫、手足酸

软、风痰鹤膝、寒热疟疾、心气肚痛、偏身麻痹、

通经消滞、止咳化痰、绞肠痧痛、四时感冒、山岚

瘴气、行船乘车、消除百病。

将此油取三五分

冲茶,抑或滚水

送服。

头昏眩痛、神经骨痛、腰骨节痛、毒蛇咬痛、瘰癧

核痛、手足肿痛、跌打刀伤、花柳中毒、周身痒

痛、牙痛耳痛、疥疮痧疮、无名肿痛以及一切等

症。

将油抹于患处,

每日三四次,其

效立见。

资料来源:《叻报》,1920 年 9 月 30 日,第 3 版。

与此同时,仰光永安堂的另一款主打药品——头痛粉,更声称能够迅

速地解除头痛:“二分钟立止头痛粉——此虎标头痛粉,中外各埠经验良

多,公推第一我中国药房独一无二之圣药也” 1 0;“天下第一圣药——仰

光永安堂大药房猛虎标头痛粉——药力若非胜人不敢售新嘉坡” 1 1;“药

粉过喉头就不痛了——天下第一家头痛粉” 1 2;“本堂所秘制之头痛粉,

1 0 《新国民日报》,1 92 0 年 6 月 2 日,第 1 3 版。当时售价是每包兑银一角。 1 1 《南洋总汇新报》,1 9 2 1 年 1 月 3 日,第 5 版;《新国民日报》,1 9 2 1 年 1

月 6 日,第 1 2 版。 1 2 《新国民日报》,1 92 1 年 7 月 1 日,第 1 5 版。当时售价是每包兑六占。

Page 5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2

中外各埠亦经试,推此粉为独一无二治头痛之圣药” 1 3。由此可见,胡文

虎之洞烛机先,在 2 0 世纪 20 年代就已经有了“即时”( i n s t an t)的概

念。笔者推测胡文虎的此一灵感是与德国的阿司匹林在中国的发展有关

联。 1 4

不仅于此,自 1 922 年起,仰光永安堂虎标药品的广告便开始出现简

单的“看图说故事”。透过这些小故事,胡文虎巧妙地塑造了虎标万金油

和头痛粉“无所不医”与“万能”的品牌形象。以下的几则广告便是实

例:

“大钻石”

左手持一个价值六万五千八百元的钻石,右手持一罐价值二十镭

的虎标万金油,请诸君想想要那一件呢?照我想,这钻石价钱虽昂,

但饥不可以为食,寒不可以为衣,病不可以为药,终成一个玩物罢。

这万金油呢?价钱虽贱,或己身或遇着他人疾病的时候,把这油或食

或搽,那病魔立刻就退避三舍了。俗语说得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

屠,六万多元可以做得到吗?况且一罐油可以活人千千万呢,那末功

用很大的,所以我们人可以没有钻石,万不可以没有万金油。1 5

将虎标万金油与价值不菲的钻石相提并论,以说明健康之无价与随手

可得,同时凸现出虎标万金油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地位。

“不愧万能”

人说金钱万能,但吾人身体有病时,又从何处得钱呢?

1 3 《南洋总汇新报》,1 9 2 2 年 1 月 4 日,第 5 版。 1 4 张宁〈阿司匹林在中国——民国时期中国新药业与德国拜耳药厂间的商标争

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5 9 期(民国 9 7 年 3 月),页 97-

1 5 5。 1 5 《新国民日报》,1 92 2 年 1 月 6 日,第 1 6 版。

Page 5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3

人说科学万能,但吾人身体不康健时,又有何法去研究科学呢?

什么金钱万能、科学万能,都是人力万能罢!

但是吾人有时会生疾病,那末万能的变成不能了!

惟永安堂虎标万金油有驱除疾病,增益康健的功能,由此看来,

人力虽说万能,还要靠万金油的万能罢。

且万金油四大特色述之于下:

(一)此油乃华人独创圣药,吾华侨用之不特可以免疾病,更可

以挽利权,特色一。

(二)此油能避一切时症,一切流行病,仰光各属用之已屡著奇

效,特色二。

(三)此油能治人类各病,更可治家畜各症,特色三。

(四)至如刀伤物伤虫伤兽伤,将油搽在伤处,立见奇效,特色

四。 1 6

在强调虎标万金油比金钱、科学更加“万能”之同时,这则广告亦在

宣传其特色——不仅能治疗人类的各种疾病与外伤,甚至连家畜的疫病也

能治愈,尤其是“华人独创”与“挽利权”这一项,更是企图唤起华侨的

爱国心与民族主义情结。将日常的消费行为与民族主义挂钩,这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之后相当普遍的一种广告策略(见第一章的讨论)。胡文虎相当

早就洞悉这一点,并在 20 世纪 10 年代末与 20 年代初就选择以此路线为

其药品广告之重点。

“你们要看什么危险的事么?”

在夜深时候行船是很危险的,因为海里有很多大石岛屿,稍一不

慎就免不掉危险了。但是要免掉这种危险有什么法子呢?只有“灯塔

”。

1 6 《新国民日报》,1 92 2 年 7 月 1 日,第 5 版。

Page 5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4

那许多大石呀、岛呀、屿呀就是同人间的头痛、寒热、腹痛、肚

疾、刀伤……一个样;那个船就同人们一样。

行船要免危险,是专赖“灯塔”;人们要免疾病,也非要专赖

“万金油”不行了。

万金油已是这样好,愿大家不要忘记,都要随身带一罐!1 7

将虎标万金油比喻成黑夜中的灯塔,提醒消费者随身携带,以保人生

旅途之安康。虽然广告词非常直白、易懂,但是却将虎标万金油此一药

品,提升至日常的必备品,亦让人将它与光明、温暖和指引联想在一起。

“奇中奇”——“虎标万金油不特人类的福星,也是畜类的菩萨”

仰光永安堂虎标万金油能治人类百病,每试每效,尽人而知之

矣。抑岂知可治家禽各症乎。盖吾人所养牛羊猪犬鸡鸭等,虽其身体

与内脏结构与吾人类略有差异,而同为热血动物,同是呼吸空气,及

其生活状况则一也。其生活状况既一,则其所患疾病亦与人同。万金

油既可治人类之病,故亦可治畜类之病,其理甚易明也。前年大埔、

永定两邑人家所养猪牛患一种流行疫,死者无数。后有留东医学士某

君发明以虎标万金油治其病,果然使猪牛等其病若失,而此种流行疫

遂从此绝迹焉。万金油之功有如是者,诸君若遇贵处猪牛等有疾病及

皮肤破烂时,不妨一试,方知予言为不谬也。药力若非胜人不敢运销

全球,中外各埠药房均有代理 1 8

广告中举出虎标万金油的神奇疗效——制止中国广东省大埔与福建省

永定两邑家畜瘟疫之蔓延,而此惊人疗效是由一名留学日本的医学士所发

现的。姑且不论该事件之真假,但是从广告中企图援引医学界权威之合法

1 7 《新国民日报》,1 92 2 年 8 月 1 日,第 1 6 版。 1 8 《新国民日报》,1 92 2 年 1 0 月 1 6 日,第 1 6 版。

Page 5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5

性,来说明其“药力若非胜人不敢运销全球”,其宣传动机是非常明显

的。类似的手法也继续复制。 1 9

“相夫必待贤妻,治病必须良药”

“图中之人,既得贤妻相夫,又得良药治病,真享受人世幸福不浅”

图中人为谁,乃一某公司经理也。因店务太繁,用脑过度,遂致

头晕目眩,精神乃大感不快,不到公司办事者,数日矣。每思寻得良

药,使病速愈而免有负重职。其妻固贤者,睹此情景,亦为担忧。忽

忆永安堂虎标头痛粉能补脑助神,除去头痛,其治愈人者已不止千

万。遂购一包,持向其夫,述明功用及服法。其夫遂接而服之,一点

钟之久,病既顿失,且精神与身体大觉舒畅,既能往公司照常办事

矣。其病既由头痛粉治愈,因念功不已,故逢人便告曰:虎标头痛粉

功效已大,售价又廉,诸君遇头部不舒服时,极当购一包试服,方知

予言不爽也。2 0

这则广告透过图像与故事来塑造虎标药品的现代性——在现代的核心

家庭中,丈夫是公司经理,但因为用脑过度而头晕目眩,所幸贤慧又能干

的妻子懂得使用虎标药品来辅佐其夫。同时,暗示了现代化的家庭中必须

有疗效迅速且价格廉宜的虎标药品,才能发挥其功能。

这些图文并茂的“看图说故事”可被视为当时南洋地区华侨家庭的启

蒙教材。虽然阅读报纸内容的主要是那些受过教育的男人,但是阅读广告

图画的,很有可能是他们不识字的家人——妻子、老人和学前的幼童。不

识字的普罗大众也可以透过图画来猜测故事的内容,若再加上家中识字的

一家之主转述这些小故事,虎标四大药品“万能”的形象就会跟着这些活

1 9 例如《总汇新报》,1 9 3 3 年 5 月 2 日,第 3 张第 2 版。 2 0 《新国民日报》,1 92 2 年 4 月 1 日,第 5 版。

Page 5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6

泼生动、趣味盎然的小故事传播出去。相比之下,当时其他同类的广告实

在是十年如一日,也毫无新意可言。 2 1

第二节 进入中国的药业市场

以新加坡为中心之南洋地区的药业市场销量逐年激增,这促使胡文虎

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积极地将仰光永安堂的业务拓展至中国大陆的各个

商港与城市。从一则刊登在新加坡华文报纸的广告可以推断,最迟于

1924 年,胡文虎的虎标药品已经进入了中国的市场。该则广告较早前曾

经刊登在中国的各大报纸上,题为“南洋仰光永安堂虎豹行药品广告”,

广告词宣称“仰光永安堂猛虎商标著名药品,完全国货,居行必备,可塞

漏卮,馈送尤宜”。 2 2 同时,广告的末端还特别注明了“介绍者”,计

有:“张一□、郭则云、陈承修、蔡元培、饶□祥、张懋、陈宝琛、萨镇

冰、徐宝璜、林万里、江天铎、韩希光、李景禾、高禾襄、王建极、贺家

琛、常□元、罗忠璧、蒲志中、林志琇、蒋丙然、谢复初、吴荫培、林锡

琦”等 24 人,其中不乏当时之政要与名人。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蔡元培( 1868-19 40),他不仅是著名的革

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191 6 年至 1927

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革新并开创了北大“学术”与“自由”

之学风。1920 年至 1930 年间,他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若说蔡元培是

中华民国一代的教育典范实在不为过。 2 3另外一位教育界的闻人,则是曾

任满清王朝宫廷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的陈宝琛( 1848 -19 35),他后来因

2 1 例如德国鹰标万安油的广告,见《总汇新报》,1 9 3 3 年 8 月 16 日,第 4 张

第 4 版。 2 2 《新国民日报》,1 92 4 年 3 月 1 5 日,第 8 版。 2 3 蔡元培的生平,参王世儒编撰《蔡元培先生年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 1 9 9 8);相关的学术研究,参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增订本(北

京: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2 0 0 9)。

Page 5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7

故被贬,在家赋闲 25 年,期间热心家乡福建省的教育事业。陈宝琛于辛

亥革命期间出任山西巡抚,后调往北京任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因为继

续担任末代皇帝溥仪之师, 1 935 年逝世时,获得逊清“文忠”特谥及

“太师”觐赠。 2 4

除了教育界的名人,“介绍人”中也有军事将领,例如海军上将萨镇

冰(18 59- 1952)便是出身于著名的福州色目人萨氏家族。他是中国近代

著名的海军将领,先后担任过清朝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

重要军职,还曾经代理过国务总理。他在担任清朝北洋海军副统领(副司

令)时,创建了烟台海军学校。萨镇冰经历了满清、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

,是中国海军史上一位卓越人物。同时,由于他一生扶贫济困,广造福祉

,所以被称为“活菩萨”。 2 5

此外,永安堂的介绍人中也有 知名的 报人,例如 徐宝璜( 1894-

1930)。他于 191 2 年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兼修新闻学;1916 年回国

后,在北京《晨钟报》任编辑。 19 17 年,出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是当

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后兼任校长室秘书兼《北京大学日刊》编辑部主

任。1920 年后,还先后在民国大学、平民大学、北平大学、朝阳大学、

中国大学等校任教。著有《新闻学》等著作,是五四时期中国新闻学界之

泰斗,有“新闻教育第一位的大师”和“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之美

称。 2 6

由此可归纳胡文虎的销售策略,首先是确立永安堂虎标药品作为“国

货”之身份,其次再藉着各界权威人士的背书,而得以进入中国这广大之

2 4 陈宝琛于清廷任职时所发表的奏议后来经整理、出版,见陈宝琛撰《陈文忠

公奏议》(台北:成文出版社,1 9 7 0)。 2 5 萨镇冰的生平,参王植伦、高翔《萨镇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 9 8 8)。 2 6 有关的论著,参徐宝璜、胡愈之合著《新闻事业》(上海:商务印书馆,

1 9 2 4);徐宝璜《新闻学纲要》(上海:上海书局, 1 9 8 9)。

Page 5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8

商品市场的。 2 7除了广邀名人介绍,胡文虎再透过在各省份的主要城市设

立总代理处与经销处的策略来拓展其业务,先后在北京、天津与奉天(今

沈阳)三个特别市设立总代理处,并在其他八个省份设立了 26 家经售处

(见表 6)。

表 6:192 4 年仰光永安堂在中国各大省市之总代理处与经销处一览表

总代理处 京、津、奉 (北京)中南贸易所,东单三条西口十五号内太平红楼二

号。 外埠经售处 直隶省 8 家 (昌黎)万隆久号、(唐山)钰顺祥号、(保定)中外制

药局、(秦皇岛)永茂昌号、(武强)惠民医院、(蔚

县)义信和号、(山海关)妇婴医院、永茂居号。 山东省 5 家 (济南)老德记药房、(沂州)益美药房、(东昌)新孚

昌药房、(威海)中英药房、(滕县)华丰泰药房。 河南省 5 家 (开封)永丰洋纸庄、(新乡)育美斋、(赊旗县)来复

堂、(郑州)中西药房、万国储蓄分会。 山西省 4 家 (太原)振华药房、(原平镇)崇源记霍敬裕晋书局、

(祈县)回春药房、悟空医县。 陕西省 1 家 (西安)智辉家庭制药社。 四川省 1 家 (万县)启万商业教育馆。 江苏省 1 家 (徐州)中四制药公司。 安徽省 1 家 (广德)慈惠药局。 资料来源:《新国民日报》,192 4 年 3 月 15 日,第 8 版。

虽然胡文虎极力标榜仰光永安堂之虎标药品为“国货”,但是对于处

在温带与寒带的中国,地处热带的仰光与南洋地区,毕竟是遥远的异域,

所以他必须跨越地域与气候之藩篱,说服中国内地之消费者它们也是适用

于温带与寒带的日常药物。由此可见,在进入不同的药业市场之前,胡文

虎会留意当地消费者的特别需求,且将他所出品的药品的属性,灵活变通

2 7 胡文虎后来办报也运用了这个策略,与政要名流的合照经常出现在报端以及

纪念刊中。见第三章之讨论。

Page 6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49

与细心周到地呈现于所刊登的广告中,强调仰光永安堂虎标各药品即使在

寒冬之时,对于中国的消费者仍然适用,而且这些特别疗效愈加增强了永

安堂虎标药品之“无所不能”的特性(见表 7)。

表 7:仰光永安堂虎标药品在冬令之特别效用 药品 疗效及用法

平安

万金

售价 京洋 四角

(1)冻疮—冻疮生在耳部手指足趾等处,未破则痛痒交作,已

破则溃烂难堪。预防方法:每夕就寝时,以温水洗后,用此油

少许擦抹患处,未破者则肿解痛止,已破者则血止收口。 (2)寒腿—冬令严寒,脚步最易招冷,寒腿之症偶发生,行动

必不能自如。预防方法:每夕以此油少许数涂腿部,即可无

患;已沾受者亦可消除寒气,痛楚立解。 (3)煤熏—煤气熏人辄发生呕逆昏眩等症,甚则神识迷闭,性

命堪虞。预防方法:每夕以此油少许涂抹鼻孔,则煤气必不侵

入;尚欲呼吸紧塞之时,则用此油少许,和清茶或开水冲服

后,一面将油擦太阳穴,其毒立解,被熏者自霍然而醒。 (4)烫伤—冬天家家均备有火炉,偶有不慎,则烫必灼及肌,

膏此油为医治烫伤唯一之圣品。受此伤者法:以油少许摩擦伤

处,日三四次,自能见效。 (5)其他内科如:中风、中痰、反胃、疟疾;外科如:痔疮、

乳疮、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症,在冬令亦不免发生,用者亦

有特效。

八卦

售价 京洋 一角 五分

(1)痰嗽—体羸之人,一入冬辄发咳嗽等病。服八卦丹,无论

何种痰嗽,莫不见效。 (2)肠胃病—肠胃薄弱之人,饮食不慎便见积滞,一受风寒,

尤多腹痛腹泻等病。服八卦丹可以立愈。 ( 3)呕逆—煤炉升火热气侵入,每见呕吐昏眩等病。服八卦

丹,则气可舒,而神自定呕逆之苦痛。 (4)其他内外科主治尚多,兹不备载。

立止

头痛

售价 京洋 一角 五分

天气渐冷,家家炉火业已升火,煤气含毒,脑部受其感触便发

生头痛之病,甚则如刺如劈,万难忍受,请速服此虎标之立止

头痛粉,立刻病止复元。又此粉中外各埠经验已非一次,公推

为第一灵药。其药力至专至速,能治风邪头痛、郁火头痛、气

逆头痛、阴虚头痛、阳虚头痛、雷风头痛及头昏目眩等症。即

服即愈,百无一失。惟购者须认明,仰光永安堂虎标,方不致

误。用法:每服一包,用清茶或开水就上均可,如一点钟内未

见效,再服一包,保必痊愈。

资料来源:《新国民日报》,192 4 年 3 月 15 日,第 8 版。

Page 6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0

然而,为何这一则原先刊登于中国报纸的广告会同时出现在新加坡或

海外的华文报纸上呢?其用意何在?笔者根据广告词中的“完全国货,居

行必备,可塞漏卮,馈送尤宜”推断,胡文虎极有可能是欲针对这群返乡

探亲的华侨而作的广告,希望他们能将仰光永安堂之虎标药品当作馈赠亲

友之首选礼品。这群阅读国民党海外喉舌《新国民日报》的华侨,多数是

经 常 往 来 于 中 国 与 新 加 坡 和 南 洋 地 区 之 间 的 华 侨 散 居 者 ( Chines e

Diaspo r a)。这表示刊登于其上的消息和广告等同于可传递至中国各商港

与侨乡;同时,归国华侨亦可将仰光永安堂虎标各药当作馈送亲友的礼

品,可说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可见胡文虎的广告受众,针对的是一群

不断在移动、旅行的群体,而胡文虎自己本身就是一直在移动、旅行的海

外华侨散居者之一。由此亦可见,在胡文虎的观念中,他的销售对象并不

只限于个人,而是互为关联、血脉相连的群体,即华侨同胞以及他们在中

国侨乡的亲人,这些家庭与家族连接起来就是社会、民族与国家。作为在

海外由华侨所生产之“国货”,胡文虎企图说服他的消费者透过购买仰光

永安堂的虎标药品——此生活日常必需品,在实际生活的层面上建立一健

康的体魄,并在想像的层面上建构一强大的民族国家。这可是胡文虎一贯

的说故事艺术(见结论的讨论)。

以上是自新加坡的华文报纸观察所得的结论。然而,中国的报纸又反

映了什么“新”的事实?其实,早在 19 2 2 年 6 月,胡文虎已经开始部署

了仰光永安堂进入中国南方门户——上海市场的战略;但是,他率先向他

们揭露的身份却是“仰光天来国货公司主人胡文虎”,而非“仰光永安堂

主人胡文虎”。根据上海《申报》(1 872-19 49)“本埠新闻”的报导,

胡文虎于 19 21 年在仰光创办的天来国货公司是以“专推销国货,抵制外

货,挽回海外利权为职责”,而翌年胡文虎还亲自回返中国,在大江南北

以及福建、广东各地,特别对国货进行实地考察。 2 8 当胡文虎抵达上海

时,不仅受到上海华侨联合会之欢迎,他们还特地登报对上海市民介绍胡

文虎:“以创制虎标万金油等药品致富,平素对于社会公益,极具热忱,

2 8 “侨商胡文虎调查国货”,《申报》,1 9 22 年 6 月 1 9 日,第 1 4 版。

Page 6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1

尤抱爱国思想”,并通告上海的各个厂家若有“新式国货,欲推销南

洋”,不妨前去胡文虎下榻的旅舍与他接洽。 2 9

当时胡文虎在上海这个东亚第一商埠可说是打响了第一炮。胡文虎由

华侨联合会总干事胡道南介绍到上海各个工厂参观时,表示计划购买大批

国货到海外推销;同时,他也对上海的新闻记者宣称自己独资五十万元开

设了天来国货公司。另外,因为胡文虎在上海期间向各厂家购买国货时一

概都是以现金交易,令上海的媒体不仅对他刮目相看,且认为国货能够得

到此一“巨商之力,将来大有推销侨地之日”。 3 0除了上海之外,胡文虎

还到苏州调查丝织品,并顺道游览了西湖,之后也到了北京等地。 3 1由这

些报导足见胡文虎是有备而来的,且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此外,中华全国工商协会于 6 月 3 0 日晚上在上海一品香饭店公开宴

请胡文虎,当时到会的各工厂代表约有 80 多家,他们也陈列了各种国

货,以让胡文虎参观、订购。在主席沈丸成宣布欢迎会的宗旨之后,胡文

虎因为方言不通,便请胡道南代其发言,略述他创立国货公司“并非纯为

了贸利起见,志在推广国货销路,增进同胞生计,俾祖国可日臻富强”。

之后顾旭侯演说时表示,中国人与南洋群岛以及缅甸的关系已有久远的历

史,然而中国国货不敌日货,无法畅销于南洋之原因在于缺少了一个大规

模的国货商品陈列所,以至彼此消息不通,因此他希望胡文虎回返南洋之

后,能筹划此事。 3 2可见当时胡文虎的国货考察行,不仅引起了上海各个

国货厂家的高度重视以及热烈欢迎,也让他们对于在南洋地区推广国货的

可能性有了更进一步的期待。这不仅有助于胡文虎提升其在上海人心目中

的形象,也有利于塑造其企业形象与品牌信誉。

2 9 同上。 3 0 “侨商购国货与行踪,胡文虎热心提倡”,《申报》,1 9 2 2 年 6 月 2 2 日,

第 1 4 版。 3 1 同上。 3 2 “全国工商协会之宴会”,《申报》,1 9 22 年 7 月 1 日,第 1 4 版。

Page 6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2

当时正值中华国货维持会为庆祝成立11周年纪念,于7月2日在上海总

商会举办提倡国货大会,让各国货公司陈列样品。 3 3虽然当天大雨滂沱,

但是莅会者超过了五百人,并有北洋政府外交部特派江苏交涉员许沅以及

会计主任季濓代表到会,身为该会会员之一的胡文虎亦发表了演说。 3 4其

实在前一日,中华国货维持会召开第11届第28次评议会时,便议决要定一

日期欢迎胡文虎。 3 5稍后,该会定于7月7日在九亩地的会所召开“欢迎仰

光华侨胡文虎君大会”,并在之前广发通告,征集国货样品,以便介绍给

胡文虎。 3 6当天参与国货样品陈列之工厂,计有振华油漆厂、协记缎庄、

镇裕布厂、泰丰公司、华纯织造厂、公利腊线厂、马玉山公司、成茂号、

商务书馆、美记珍华公司、维一毛绒线厂、龙肝片号周文记、鸿兴袜厂、

美华袜厂、物华公司、公民布厂、中国牙扦厂、康成酒厂等 1 8家,而到场

的会员则有一百多人。 3 7由此可见,当时胡文虎选择以“天来国货公司主

人”的身份回国考察,并采购国货回南洋推销的策略是正确与明智的。

在欢迎胡文虎的大会上,中华国货维持会表示,以往华侨回国时经常

因缺乏适当的介绍机构,导致他们与国货界有隔膜,结果无功而返;该次

胡文虎回国采购国货,该会决定大力纠正此一弊端,担任介绍机构,特别

召开了欢迎会。 3 8当时,胡道南代表胡文虎发言,表示独资创设的天来国

货公司是“专销国产,不售外货”,曾经先后回国两次,1921年秋季在香

港、广东和福建等地采购了不少国货,运往仰光廉价出售,结果颇为畅

销;因此,他决定1922年再次回国,并计划扩大采办国货的范围,运回仰

光之后计划广设分店,极力推销国货,“以期中华国产畅行南洋,聊尽国

民天职”,并希望以后能藉国货维持会之力,与各厂商保持联系,“各尽

3 3 “国货维持会之两会”,《申报》,1 9 2 2 年 7 月 3 日,第 1 3 版。 3 4 同上。 3 5 同上。 3 6 “国货维持会欢迎仰光华侨纪”,《申报》,1 9 2 2 年 7 月 8 日,第 1 3 版。 3 7 同上。 3 8 同上。

Page 6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3

能事,以达到国货竞争海外之目的”。 3 9翌日,胡文虎还参观了振华油漆

公司、商务印书馆以及其他各厂。自6月中至7月13日在上海期间,他不仅

到各处参观,并订购了各种国货运回仰光,且此行其一举一动皆给予当地

的国货厂商们极力提倡国货的印象。在返回仰光之前,胡文虎还特地于 7

月12日晚上七时,在上海大东酒楼宴请中华全国工商协会与报界人士,当

时到会者约有50人。 4 0于是透过这些策略,胡文虎在上海迅速地建立了广

泛而关键的人脉,为自己接下来的商业计划打下了相当稳固的基础。

在胡文虎返回仰光之后,他与其他捐资支持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南洋华

侨,同时获江苏省行政单位颁奖章。 4 1很快的,《申报》上也出现了虎标

万金油以及头痛粉运到上海的新闻:

虎标万金油、头痛粉,系海外华侨巨商永安堂所秘制,营销南洋

新嘉坡各埠,垂百余年,功用甚广,几无一人不知万金油之名。月前

该号主人胡文虎君返国,采办各种国货,运往仰光,为数颇巨。近特

设立上海分行,延聘华侨联合会胡道南主持行务,闻第一批货已到

申,本埠著名各药房及南京路粹华药厂均有发售。 4 2

由此不难看出胡文虎选择先以仰光天来国货公司,而非仰光永安堂主

人的身份,进入上海这个成熟的药业市场之用意。紧跟着,第二批的虎标

药品赶在冬季来临时也抵达上海:

仰光华侨永安堂胡文虎,所制虎牌万金油,历销南洋羣岛、香港

等处,垂百余年之久,声誉卓著。本年夏间,运销来沪,颇受国内人

3 9 同上。 4 0 “仰光华侨胡文虎昨晚宴客纪,胡君将于今日离沪回南”,《申报》, 1 9 2 2

年 7 月 1 3 日,第 1 5 版。 4 1 “南洋华侨捐资兴学之得奖”,《申报》,1 9 2 2 年 7 月 2 6 日,第 1 5 版。 4 2 “万金油头痛粉到申”,《申报》,1 9 2 2年8月1日,第1 6版。

Page 6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4

士之欢迎。本埠粹华药厂及各大药房,□代经理。连日先施药品部,

在减价期内,亦廉价出售。开除原有各种功效外,医治冻疮甚灵,此

后天气渐寒,患斯病者可欣然矣。4 3

1 922年1 0月间,胡文虎原本计划再次回国,但却因年关在卽,业务繁

忙而无法分身,所以他函嘱上海的采办处代为将那些畅销的国货运往仰

光;与此同时,因虎标万金油、头痛粉在上海的市场扩大,因此开始由云

南路仁发公司代理。 4 4自此以后,天来国货公司就渐渐淡出了胡文虎的商

业舞台。由此,不难看出胡文虎不仅善于透过建立人脉经营业务、拓展业

务,也深谙商场上“先予后取”的潜原则,藉着互惠互利,他与上海的国

货厂商可说是达至双赢。

截至19 27年永安堂上海分行设立之前,虎标药品均是透过代理在上海

以及中国各地销售。间中,胡文虎也积极参与中国国内各种慈善事业,例

如192 6年武昌水灾时,他特地从新加坡汇了三千大洋赈济难民。 4 5当时,

他慷慨好义、关怀祖国的义举,深受上海媒体的称道。 4 6虽然,1927年年

底当永安堂正式在上海设立分行以后,就再也不见天来国货公司的踪影,

但是胡文虎仍然强调虎标药品是“纯粹国货”的身份:

南洋侨商胡文虎,在仰光、新加坡等埠,经营虎标药品。其万金

油、八卦丹等药品,均系纯粹国货生熟药材制成。南洋居民,均视为

家居旅行所必携之品。胡君热心公益,对于国内外慈善敎育事业,尤

多捐助。新加坡等处所有侨商敎育慈善机关,均推为领袖。又侨胞中

因年老流落海外受其资助返乡者,亦不乏人。至关于国内灾赈等事,

4 3 “治冻疮药之预报,虎牌万金油”,《申报》,1 9 2 2年1 1月4日,第1 7版。 4 4 “仁发公司经理永安堂货品”,《申报》,1 9 2 3年2月1日,第1 7版。 4 5 “急赈武昌难民”,《申报》, 1 9 2 6年 1 0月 1 4日,第 9版;“赈济武昌难民

昨讯”,《申报》,19 2 6年1 0月1 6日,第1 4版。 4 6 “南洋侨商义举之可风”,《申报》,1 9 26年1 2月4日,第1 5版。

Page 6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5

尤为踊跃乐助。去年武昌之役,胡君在新加坡捐资三千,汇与上海总

商会转为散放。兹胡君以闽、粤两省虎标药品,推销甚广,而上海为

东亚最大商埠,外货充塞,漏巵堪虞。为提倡国货挽回利权计,特亲

自与胡仲英、李通盛二君来沪筹设分行。并购地建筑,开办工厂,以

供国内人士之需求。且胡君以国内经济较为困难,决将各种药品价目

减低百分之二十五,使购用得便宜之利,而收治疾之效。闻临时分行

已择定北四川路老靶子路,不日开幕云。4 7

由以上刊登于《申报本埠增刊》“商场消息”栏的广告便可得知,胡

文虎在进入上海的药业市场时,亦是以一贯的热心公益、慈善、教育事业

之爱国华侨商人之形象出现,而永安堂上海分行的设立是“为提倡国货,

挽回利权”。在开张时,胡文虎特地予以当地的消费者25%的折扣,并宴

请了当地商界、新闻界以及旅居上海的华侨。虽然当时胡文虎因业务繁忙

无法出席,但是他的影响力却处处可见:

南洋虎标永安堂,制售四种良药,畅销国内外。兹为推广营业起

见,特在上海设立分行。创办已来,成绩斐然。昨晚七时,该堂假四

川路虹口酒楼,宴请商界新闻界及旅沪华侨诸君,到者四十余人。由

华侨联合会执行委员谢碧田君及该堂总经理陈寳君殷勤招待。席间并

由谢君代表主人致词,略谓今日蒙诸位光临,不惟主人感谢,即鄙人

亦觉异常荣幸。胡文虎先生因商务太忙,已回新加坡,不能在此奉

陪,自必十分抱歉。明年归国,当再设宴道谢。胡君生平历史,谅为

往座诸君所乐闻,兹将余所知者,略为言之。胡文虎先生,生长南洋

仰光埠,系华侨中最有名望之人,素以慈善为怀。自少即好研究医

理,故能发明各种良善药品。初设第一工厂于仰光,不过数年,大受

该地中外人士之欢迎。至民国十二年,始设分行于新加坡,购地六十

4 7 “商场消息:侨商胡文虎回国营业”,《申报本埠增刊》, 1 9 2 7 年 1 1 月 2

日,第1 7 -1 8版。

Page 6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6

余亩,自建高大工厂,即为第二厂,内容极为完备,工人约五六百,

待遇甚优,劳资颇为融洽,经营煞费苦心,共费资本二百余万,始有

此宏大之规模。此次回国,先在上海设立分行,将来尚拟组织第三工

厂。倘营业发达,愿以所获之利,帮助祖国各项公益事业,使社会日

益进步,并以救济祖国贫民之生计,且作华侨回国办实业之先导云

云。来宾闻之均大鼓掌,继民立中学校长苏颕杰君代表永安同乡致

词,大致祝颂胡君实业发展,并希其多作慈善事业,以惠祖国云云。

宾主欢饮,至十时余始散云。4 8

虽然胡文虎缺席了,但是在这场宴会中,他的生平与慈善事业再次成

为了焦点,且上海华侨联合会执行委员谢碧田还代他宣布:永安堂上海分

行未来的盈利将用于协助祖国各项公益事业,以改善贫民的生活、促进社

会之进步。显然的,上海各界对于胡文虎的承诺是十分赞赏的。另外,在

虎标万金油进军上海的同时,胡文虎亦积极响应当地的慈善与教育事业。4 9这些无形中成为了胡文虎以及永安堂虎标药品的最佳广告。

无疑的,1927年底胡文虎已经成功地打入了上海华侨商人的圈子。11

月 28 日当上海华侨联合会召开常年大会时,设宴欢迎前届会长汪精卫

( 1883-19 44)、曁南学校校长郑洪年( 1876-19 58)、国民党中央海外

部主任周启刚( 18 96- 卒年不详)、前中央海外部部长萧佛成( 18 62-

1940)、大学院华侨敎育委员会主任锺荣光,以及胡文虎和另外几位华

4 8 “虎标永安堂昨晚宴客”,《申报》, 1 9 2 7年 1 2月 3 1日,第 1 4版。并附有

“胡文虎、文豹两君合影”以及“虎标永安堂经理陈宝君”两张照片。

4 9 例如“各团体消息:侨商胡文虎创议筹设敎养院”,《申报本埠增刊》,

1 9 2 7年1 1月3日,第1 7版;“闸北坍屋大惨剧续闻”,《申报》,1 9 2 7年1 1月7

日,第 1 4版记载“永安堂主人之赈恤:南洋殷商永安堂药房主人胡文虎君,见

报载惨状,为之恻然,愿捐助一千元,为赈恤之费。现胡君已回南洋,此事由刘

君南笏调查实在情形,将该款送救济会救济云。”

Page 6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7

侨。 5 0当天到会的有华南实业恊会、华侨俱乐部、潮州会馆、嘉应五属同

乡会等华侨团体的代表们,以及李登辉博士(18 72- 1947)等三十多名华

侨。 5 1国民党中央海外部主任周启刚在演说时,强调海外华侨一直以来对

于中国国内革命运动的热烈赞助,为此他希望华侨能团结起来,共同负担

北伐之责任。 5 2由此不难看出,为何上海华侨联合会如此重视胡文虎等华

侨商人。而后来,胡文虎确实也兑现了他的承诺,以捐款一万元慰劳伤兵

的形式赞助蒋介石所领导的北伐,当时《申报》的报导如下:

上海华侨联合会谢碧田,昨接胡文虎由新嘉坡来函云:国军北

伐,节节胜利,南北统一,指顾间事,海外闻之,咸深鼓舞。惟前方

健儿,为国奋勇,死伤在所不免。我辈安居海外,能不有动于中,前

此运送前方,各将士备用药品,烦代理周妥,感谢莫名。兹特由和丰

银行电汇洋一万元,交南京蒋总司令请代发给各伤兵,聊为抚郎费

用,以尽国民义务。并致蒋总司令函,内有“前方将士,受钧座训练

陶冶后,均抱为国牺牲之精神,前仆后继,伤残不免,闻钧座曾给受

伤者每人以十元抚恤金,即俘获者亦有相当给赐,尤仰宅心仁慈,无

分彼此之意。文虎尝不揣棉薄,每逢善举,必量力轮助,以尽寸心。

今钧座在戎马倥偬之际,犹能体念受伤健儿,况安居海外之华侨。能

不有动于中耶”等语。 5 3

这是胡文虎开始支持由蒋介石所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中央的证据,此

后,随着其业务自药业扩展至报业,他与中国政界领袖的关系就更为密切

了(见第三章的讨论)。直至1928年下半年,当胡文虎开始筹办《星洲日

5 0 “上海华侨联合会纪事”,《申报》,1 9 27年1 1月2 9日,第1 1版。 5 1 同上。 5 2 同上。 5 3 “胡文虎助款慰劳伤兵,汇寄洋一万元”,见《申报》, 1 9 2 8年 5月 1 7日,

第1 4版。

Page 6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8

报》时,还曾经从新加坡发电报特请蒋介石代为延聘该报的总编辑,并派

其代表胡仲英前往南京拜谒蒋介石,而后来留学法国的朱宝筠便是在蒋介

石的推荐之下前往新加坡就职的。 5 4在虎标药品进军上海一周年之时,胡

文虎再次提出一项大规模的计划,即在上海兴建养老院,而这更加深了上

海各界对于胡文虎的好感及其虎标药品的信任:

南洋新加坡侨商胡文虎君,系一心之慈善家。去岁回沪,设立分

行时,曾见街头巷角卧立多数无家可归之老人,一种流离苦况,不特

于人道有乖,而在华洋杂处之上海,尤属有碍国体。故特发宏愿,拟

在本埠近郊,建筑养老院一所,以资收养。胡君此种提议,去岁已在

报端宣布,谅阅报诸君,当能忆及。闻胡君在南洋顷甸直通瓦城等

处,曾建有宏大养老院多所,计为收养者,不下千余人之众。每年该

项经费,均由仰光永安堂,将余利拨出。其在星加坡,曾上书华民政

务司,请愿当地政府,建筑养老院,以重人道。今沪上无吿老人,又

如此之多,故胡君于本年四月间,曾因此事,函请蒋主席及本市政

府,恳其在本埠近郊,拨出公地三十亩,以为建筑是院之用。业得蒋

主席及市政府覆函嘉许,并嘱其回国赴京,面商一切。兹闻胡君已于

前日趁法国邮船,由叻返国。闻在香港,因筹备分行,须稍作勾留,

一俟手续完毕,即行来沪晋京,面谒蒋主席,以便积极进行。闻胡君

在星药厂,去年余利,除拨赈粤灾资送老年侨胞回国,及各种公益所

开去外,仍有二十万元。本拟将此款,在上海建设制药工厂,因目击

老人惨状,乃将此款全数,拨充养老院之用,以十万元作建筑费,十

万元为基金。适国民政府短期善后公债到星加坡劝募,胡君遂以十万

元基金,购买国债票,以期国计民生,两得其益。现胡君已回国矣,

将来养老院成立,一班无吿老人、均有所依归矣。 5 5

5 4 “胡文虎君创设星洲日报”,见《申报》,1 9 2 8年9月2 8日,第1 5版。 5 5 “南洋心慈善家回国,上海将有大规模之养老院出现”,《申报》, 1 9 2 8年

1 1月6日,第1 5版。

Page 7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59

胡文虎透过积极参与中国的国货运动,将永安堂所出品的虎标药品界

定为华侨在海外生产的国货,并将所得的盈利用于当地的慈善与公益事

业,藉此不仅塑造了其本人以及虎标的信誉,更建立了其广阔的人脉(包

括了政界、商界、教育界要人),成功地进军中国最大的商埠——上海的

药业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别忘了,上海的药业市场已经有悠久历史以

及多种品牌,要成功打入其中,并非易事。 5 6

第三节 捍卫新加坡的药业市场

从以上两节来看,胡文虎的药业市场在 20 年代持续地在新加坡与南

洋地区以及中国各主要城市拓展。随着市场扩大、利润增加,永安堂的竞

争对手亦随之涌现,甚至有不少是永安堂虎标药品的仿冒者,而其中真正

有分量的对手,恐怕只有陈嘉庚一人。为了打击这些鱼目混珠者,永安堂

相应地推行了一些防范的措施,例如改换药品的包装以及加强广告的宣

传。接下来的两节,笔者将透过两个防范措施以及两个个案,来探讨胡文

虎的永安堂是如何捍卫其在新加坡与中国之药业市场。

一般上,仿冒虎标药品的商家主要都是从包装上下手的,一些粗心大

意的消费者就会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些细微之处,而受到蒙骗,上当吃亏。

针对这一点,胡文虎表示药品与其他商品不同,乃是与人类的性命攸关,

因此他绝对无法容忍奸商为了牟利,而伤害消费者的性命与健康。例如新

加坡小坡的培群药局就曾经因为售卖大安堂猫标头痛粉,企图影射胡文虎

的永安堂虎标头痛粉,鱼目混珠谋取私利,被胡文虎察觉之后,而将该药

局控上法庭,最终被判罚款一千元或监禁三个月。 5 7因此,为了杜绝这类

5 6 黄 克 武 〈 从 申 报 医 药 广 告 看 民 初 上 海 的 医 疗 文 化 与 社 会 生 活 , 1 9 1 2 -

1 9 2 6〉,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1 7 期下册( 1 9 8 8 年 1 2

月),页 1 4 1 -1 9 4。 5 7 〈本坡要闻:培善药局仿胡文虎君之商标案已了结矣〉,见《叻报》, 1 9 2 4

年 3 月 2 0 日,第 3 版。

Page 7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0

居心不良的仿冒者,胡文虎的永安堂必须在包装上讲究防伪技术,以使其

忠实消费者能易于辨识,不至于再被图谋不轨者所蒙蔽。以下便是两则永

安堂虎标万金油改装的通告:

改罇通告

本堂万金油罇,原系圆形,旁盖虎唛,底有永字。自民国十二年

一月一日起,将圆形换为六角,永字易为虎唛,包纸桃红色横标头蓝

底金色。此布。 5 8

真料平安万金油改装通告

启者:敝堂虎标万金油驰名中外,众所周知。近因无耻之徒冒混敝堂

万金油名义及包纸色水种种,藉以鱼目混珠,希图射利,实属害人不

浅。现将红白两色綑同纸,加添彩六十六只老虎,再将万金油图式登

在报端内,俾购阅者易于认识,立分真伪。此布。 5 9

由于市面上出现了许多鱼目混珠的仿冒品,因此胡文虎决定放弃使用

普通且垂手可得的圆形玻璃罐,而特别为虎标万金油设计与制造独特且不

易被仿造的六角形玻璃罐。同时,胡文虎也在万金油的包装纸上下足了功

夫,使其设计越来越精巧细致,且带有独特的猛虎商标,使外人无法轻易

模仿。与此同时,另外一款经常被仿冒的虎标药品——立止头痛粉也因为

经常被仿冒而被迫改换包装:

假冒仰光永安堂虎标头痛粉者鉴诸

启者:

5 8 《新国民日报》,1 92 3 年 2 月 15 日,第 4 版;《南洋总汇新报》,1 9 2 3 年

2 月 2 0 日,第 5 版。 5 9 《叻报》,1 9 2 4 年 1 2 月 1 日,第 1 1 版;《南洋总汇新报》,19 2 4 年 1 2 月

1 1 日,第 6 版。

Page 7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1

本堂所制虎标头痛粉久已驰名中外,为家居旅行必备之圣药。此

次鄙人考察本堂药品在本坡之营业状况,竟发见有无耻者流亦发售头

痛药粉,装潢商标皆与本堂出品相仿,鱼目混珠,藉图射利,殊堪痛

恨。兹特将本堂头痛粉虎标商标依式镌刻刊登各报,俾购买者皆得认

明以免受欺,致贻罹病者以无穷之弊害。又假冒者果欲袭用本堂之商

标形式,本堂不妨相让以杜混淆。因本堂所出之万金油前此亦因假冒

者众,乃将原有装潢形式让与他人,本堂改用六角形之罐头装置,而

营业反较前此为发达,年达百万余元之钜。头痛粉每年营业量额不及

万金油远甚,则本堂既能将万金油之装潢形式让与他人,则于此头痛

粉自不吝其牺牲。此固亦可见本堂所制诸药皆系独出心裁,品质精

美,决非他家可及,而即将外形改换,仍于销路无毫末之影响也。6 0

这些广告除了旨在教育消费者如何认清正牌的永安堂虎标药品以外,

似乎也在暗示着由于它们的功效卓著,因此才会出现如此多的仿冒品。这

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逆向与间接的广告方式:

你头痛么?你头痛要赶快好么?请购服虎标的立止头痛粉

本堂虎标立止头痛粉自出世以来,屡试屡验,百发百中。近因一

般奸商摹仿本堂包纸色样等等,以为鱼目混珠,从中射利之计,实属

误人非轻。兹本堂为判别冒混起见,将包纸依原稍加长大,计长英尺

三寸半阔英尺二寸半,周围改用金边,中加巫文,其内标中间,并有

本主人肖像。诸君光顾请认明本堂包纸及内标,庶不致误,为此特

布。 6 1

6 0 《叻报》,1 9 2 3 年 6 月 1 8 日,第 6 版。 6 1 《南洋总汇新报》,1 9 2 4 年 6 月 5 日,第 6 版;《叻报》,19 2 4 年 6 月 1 6

日,第 1 3 版。

Page 7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2

除了改换药品的外观、包装之外,胡文虎打击仿冒的另一策略则是透

过广告来说故事,一面苦口婆心地规劝那些制造和贩卖假药的奸商要及早

悔改,免得后悔莫及、祸延子孙,一面又严厉地指责他们的恶劣、卑鄙,

甚至还诅咒他们妻离子散、不得善终,例如以下几则:

“不平则鸣”

鄙人素性粗直,惯抱不平,日击一般奸商,见虎标头痛粉、万金

油各药等,功效异常,销场日广,即摹形摹色仿印种种标式,以伪乱

真,不禁慨然曰:尔等奸商不能自立专事,摹效假冒射利,非特可

羞,且阴德有损。看韦廉士红色补丸,系外国药商,谁敢假冒。独于

我国药商屡行作伪,不知欺人射利,子孙不昌,永作牛马,诸君竟不

畏耶?大凡设院卖药,无非慈善利济,今则假冒欺世,只图利己,而

不顾害人,又何忍心之甚耶?弟前有用过永安堂虎标药之效验,似有

不能缄默者,故特谨告诸君,万勿再做假药,再贩假药,致受刑罚,

且遭天怒。是鄙人之所厚望也。

民公谨启6 2

透过消费者投书之笔法,将虎标药品与外国著名的韦廉士红色补丸 6 3

相提并论,并诅咒仿冒者必遭受天谴,这是一种极为激烈的表达方式。

“鱼目混珠,事实可耻,禽兽之行,宜其妻女之求去也”

6 2 《叻报》,1 9 2 4 年 1 月 2 8 日,第 1 7 版。 6 3 有关韦廉士红色补丸如何影响中国人的学术研究有 Ch e -Ch i a Ch a n g (张哲

嘉 ) , ―Dr . W i l l i a m 's P i n k P i l l s f o r P a l e P e o p l e i n Ch i n a ‖ ,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e d

a t W o r ks h o p o n ―M e d i c a l Cu l t u r e i n 1 9 t h - a n d 2 0 t h - Ce n t u r y Ch i n e s e E a s t

As i a : Co mp a r a t i ve C o l o n i a l M e d i c i n e a nd B e yo n d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

文大学比较及公众历史研究中心、中国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研

院人社中心,2 0 0 9 年 6 月 1 3 日 -1 4 日。

Page 7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3

某君居心不良,见虎标万金油、头痛粉各药,生理日益发达,即

多方假冒,欲以鱼目混珠,武砆混玉,希图渔利。乃其妻女是有仁义

的人,耻某君之行为,屡谏不从,往诉于厅:妻欲不以某君为夫,女

欲不以某君为父。当由厅长传某君对审,据某君供认:“假冒虎标万

金油、头痛粉是真,因小的别无他长,只假冒一层,甚有心得。亦非

不知此种行为,乃最不堪之下流,有害人群不鲜。但家口嗷嗷,靠此

为生。今小的之妻女,已耻食这碗不堪之饭。小的当痛改前非,别图

良业,不敢再作冒混假冒计矣。”一面请求厅长赦宥,并劝小的妻女

回心云。以上所述,此等假冒之徒,赖有贤妻女谏戒,即力图改过自

新,尚有天良。奈何今之假冒,日炽一日,经千唾万骂,而恶犹不

悛,岂其妻女亦甘为下流之妻女耶?罪固不容于诛矣。

是我启 6 4

此则广告是诉诸亲情,述说一仿冒奸商之妻、女因其禽兽不如的无耻

行径,而欲采取法律行动,与之脱离关系。表达方式也是非常激烈,企图

说明仁义道德高于亲情与利益。

狼心堂工人同志鉴

启者:

你东居心鬼蜮,行事枭雄,见人丹膏丸散畅销时,他即购辨别号

之劣药,或自己仿造,以伪乱真,尤可恶者。永安堂虎标万金油、头

痛粉等,乃天下驰名第一圣药,其药独得秘传,且经政府注册,不可

稍假。你东竟敢摹仿其罐头包纸彩色,造作猪标、狗标者有之,龟

标、蛇标者有之,人有向买虎标万金油、头痛粉等药者,尽可有则与

之,无则辞之。你东便不然,若有向买虎标药者,他必给以猪标、狗

标,或龟标、蛇标,鱼目混珠,只图己之有利,不管他人死生。似此

行为,消亡立见。你等为彼劳工,不能劝善规过,使你东觉悟,自出

6 4 《南洋总汇新报》,1 9 2 4 年 2 月 1 6 日,第 6 版。

Page 7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4

心裁,独树一帜,反甘助纣为虐,为彼奴才。同人等窃有所不取,况

假药误人,其受误多在苦工份子。若殷实之家,延医购药,可以优

为。非比苦工之限于药资,一误无变也。你等又何忍帮助你东造假

药,以戕同类。将谓托足无所,则当此工作繁兴,何在不可栖身?将

谓获资较厚,则恐枭骗之钱,未必安享无恙。同人等谊切同志药石进

言:万望辞去,别择贤东,当不至客身无地也。专此。并询

动安 南洋工会同人启

各药店同志均此致候未另 6 5

以上广告则是诉诸职业道德,企图以工会之压力来唤醒同业之良心。

表达方式虽然也颇为激烈,但是却十分有创意。以“南洋工会同人”的身

份发出公函,敬告同业,顺便为自己打广告。

“打!打!!打!!!”一群人围殴卖假药的伙计时,大家如此

呼着。

“且慢!不好打!!”卖假药的伙计的老婆,对这群人亦要求免

打。

话说一群人围殴一卖假药的伙计,该伙计的老婆急忙向这群人求

免,并询何故围殴其夫。这群人中的某甲,语其妻曰:“尔的丈夫为

人伙计,每月不过二三盾钱,人家要买虎标万金油、八卦丹,有则发

卖,无则应无,方为道理。今尔夫屡以假药欺骗我等,置我等的生命

而不顾,其心毒如蛇蝎,其人真禽兽之不若矣。”该伙计的老婆听了

这番话,满面通红,怒火中烧,遂声明与其夫离婚,以免株连云。

卖假药的伙计们听诸:卖药不宜假,假了受人打,赚钱归主人,

挨打伙计承。 6 6

6 5 《叻报》,1 9 2 4 年 4 月 1 4 日,第 1 7 版;《南洋总汇新报》,1 9 2 4 年 4 月

1 4 日,第 6 版;《新国民日报》,1 9 2 4 年 5 月 3 日,第 1 5 版。 6 6 《叻报》,1 9 2 4 年 8 月 1 3 日,第 1 2 版。

Page 7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5

此则广告则是结合了前面两种手法,在诉诸亲情之同时,亦诉诸同业

之压力,但是这回广告中所述说的故事,不仅动口也动手。从这些打击仿

冒奸商的广告所采用的文字来看,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然而,为了一

劳永逸,直至 192 7 年年终,胡文虎开始在新加坡英文报纸上刊登通告提

醒消费者要认明商标,并声明虎标药品已经向七个国家以及地区之政府登

记注册:英属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在新加坡登记注册、荷属东印度在巴达

维亚(今雅加达)、缅甸在仰光、中国在北京与南京、暹罗(今泰国)在

曼谷、日本与台湾在东京、菲律宾在马尼拉。 6 7另外,有研究指出自 1904

年开始受理商标注册起,直至 1933 年 7 月间,向中国政府商标注册管理

部门呈请注册药品商标的共有 5 39 件,其中又以胡文虎呈请注册的药品商

标数量最多(计有 3 3 件,占了全部药品商标总数的 6 .12 %)。 6 8该文指

出胡文虎投入大量资金向中国政府商标部门注册如此多的产品商标是十分

罕见的,可见他早在 20 世纪 2 0 至 30 年代就有商标保护意识。

与此同时,像以上那种指桑骂槐、充满讽刺的广告方式,可以说是胡

文虎的永安堂所独有的,而且还曾经引起了陈嘉庚的抨击,甚至于掀起了

两人之间的商战。19 28 年 6 月 23 日《新报》 6 9头版刊登了永安堂虎标四

种良药的广告,呼吁消费者注意虎标万金油、头痛粉、八卦丹、清快水。

同一天的第二版,永安堂再刊登了另一则题为“看谁居心不广”的广告,

指责有商家居心不良仿冒虎标四大良药。随后自同年的 9 月间起,陈嘉庚

便以“陈嘉庚公司”的名义于《新报》连续刊登了一则题为“广告之道

德”的启事,并指出广告虽是为了推广营业之用,但是广告亦应有“广告

之道德”,因此不能藉着广告进行欺骗的手段以及遂其恶骂的私心。其

6 7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s s , 1 7 De c e mb e r 1 9 2 7 , p . 9 ; M a l a y a n S a tu r d a y P o s t ,

1 4 J a n u a r y 1 9 2 8 , p . 3 6 . 6 8 左旭初〈胡文虎和他的“虎标”万金油〉,见《著名企业家与名牌商标》

(h t t p : / / www. zh o n gs h a n g1 9 9 3 . c o m )。 6 9 新加坡《新报》(T he Ne w P r e s s W e e k l y)为一家小型报纸,每逢星期六出

版。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馆藏收有 1 9 2 8 年 6 月 2 3 日至 1 2 月 1 日。

Page 7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6

实,当时陳嘉庚是在影射胡文虎及其永安堂犯上了上述的两个毛病,并指

责胡文虎在各处的报纸和杂志,利用广告作为恶骂仿制其药品后辈的工

具,甚至直接批评胡文虎之人格卑鄙。与此同时,陈嘉庚还提出了十项对

胡文虎的指责(见表 8)。陈嘉庚所刊登的该则启事读起来,大有挑战胡

文虎之意味,不仅批评胡文虎因为妒嫉,而不准其他商家仿制其药品,还

指责胡文虎滥用报纸的广告来混淆是非,甚至还对胡文虎进行了人身攻

击。

表 8:陈嘉庚公司的十项指责与胡文虎永安堂的十项反驳 陈嘉庚公司所提出的指责 胡文虎永安堂所作出的反驳

质疑永安堂各种药品是否为其所发

明 该堂所指的冒混只是以包装和罐子

而言 若是仿造就没有资格去骂其他仿造

者 声明包装和罐子皆为其独创。若有

人能指证它们为仿效他家,愿以十

万元相赠 若为发明,为何不注册专利权。然

而专利权亦有年限,不能视为永有 声明只是不愿别人仿效其包装与罐

子,因此不求药品之专利,只求他

人不冒混其包装与药罐 举出欧洲百年前之药品与包装皆为

英、美、印度多家药房所仿制,而

仰光也先有三家药房,指永安堂亦

是仿制前辈

万金油的创制无论先后,然而其罐

子与包装,并无仿效他人,乃独树

一帜,无论是英、美、印度或仰光

三家药房的药油罐子在万金油之前

并没用六角樽子的 南洋各大城市仿制此类药品者历年

有 不 少 , 如 今 永 安 堂 竟 然 据 为 己

有。还提出若永安堂敢誓言自己并

非仿制他人,该厂愿牺牲取消制造

此类药品

对于万金油之罐子与包装,敢对天

起 誓 若 是 仿 效 他 人 者 , 必 重 遭 天

谴。还挑战其他冒混者,若不敢对

天发誓,则有冒混之嫌

六角玻璃罐由来已久,随处可见,

只是大小高矮不同,质疑永安堂以

此为其自创的真实性

其他六角形罐子的大小高矮皆与万

金油不同,但冒混者的罐子大小高

矮却偏与万金油相同,这是欲盖弥

彰 20 世纪为商战时代,若无注册发明

专利者,其他人均可互相仿效以竞

争。举出该厂所发明的粘皮鞋及橡

胶箱虽获专利多年,但国内外仍有

同意商战时代所有的商品均可仿效

以竞争,然而世界上著名的药品有

许多,质疑为何冒混者偏只仿制永

安堂的四大良药;指责对方“仿效

Page 7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7

许多仿制者,该厂不但不嫉妒,还

希望有更多人能制造。指责永安堂

是垄断、牟利

自己人,破坏自己人”的做法是否

就能免于垄断利益,并怀疑对方别

有居心 不单商业有仿效竞争的情况,政治

教育也是,世界各国互派学生考察

团,若像胡氏这样嫉妒,将如何发

展进步

冒混药品和仿效政治、教育的性质

完全不同,一是学人之长,与人无

损,一则夺人之利,有破坏之意

为该厂声辩,说明其药料配置方法

是自立门户的;并认为越竞争,药

品才会越好、越便宜、越普遍,如

此才能嘉惠社会大众。指责永安堂

只知道损人利己,没有道义

不怕人仿制其药材,只不许人冒混

其装药樽子;既然对方在药料和配

方法已自立门户,干脆连包装樽子

也 自 立 门 户 , 好 让 购 买 者 易 于 辨

别。指责对方高谈人道、慈善,自

欺欺人 报纸是开化智德的社会导师,胡氏

胆敢利用广告混淆是非,质疑其人

报纸之所以为社会所宝贵,乃在于

它能“摘奸发伏,锄诛邪”,因此

该堂的广告并无违背报纸原本之宗

旨 资料来源:《新报》,1928 年 9 月 20 日,第一版。

紧接着,胡文虎及其永安堂亦不甘示弱地予以反击,还特地选在陈嘉

庚公司所刊登之启事上端,刊登了一则题为“讲道德”的启事,并直接针

对陈嘉庚所提出的那十项指控(见表 8)一一地予以反驳:

处今日之世,而言道德,诚乎难矣,他且勿论,请以商人言之。

野心勃勃,用尽卑劣手段,而冀垄断商业者有之。眼红耳热,妒他人

营业之发达,而希图破坏者有之。羡慕著名商品,从而影射冒混,藉

以渔利者有之。妖魔鬼怪,应有尽有,吾人苟一揭开内幕观之,诚不

胜世道人心之慨也。即以本堂所出各种药品而论,以其治病之神速

也,如是影射名目,冒混装潢者,遂层出不穷,本堂以药乃治病之

物,非其他商品可比。彼药如佳,其装潢罐子等,自可不必仿人。不

妨自立门户,否则其影响于病人之安全者甚大也。故本堂于广告上,

对于冒混者,常警告之文字,非好骂人也,区区之意,不外欲使彼居

心冒混者,有所警惕或觉悟耳,惟警告文中,并无指实谁人姓名,亦

Page 7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8

无详其字号,盖假冒本堂商品,影射敝药名目者,实繁有徒,若必逐

一指出之,实觉书不胜书,且此等文字,亦无指名之必要,其目的只

求居心冒混者,心领神会,有所顾忌而已。

本堂警告文字之用意,已如上述,倘无冒混之嫌者,必不肯冒昧

承受,而博臭名,如有之,则其居心如何,已不啻自招矣,兹求各界

明了警告理由起见,略述几条意见于下。7 0

除了狠狠地予以反击之外,胡文虎还对陈嘉庚提出了两点质问:

(一)既然登广告说长期赠送,不及数月又定价发售,根本是藉广告行欺

骗手段;(二)既然承认广告骂人是不道德的,为何自己又大做其骂人之

广告。原来,陈嘉庚于 1928 年 5 月间开始在其独资创办的《南洋商报》

上刊登了免费赠送其新出品之钟标药品给其陈嘉庚公司的顾客,但后来又

于 6 月间开始发售这些药品。 7 1此一举动被认为是陈嘉庚公开表明欲进军

新加坡之药业市场,与当时执牛耳的胡文虎一较高低。这就是为何胡文虎

会不断在广告上大作文章,指责陈嘉庚没有商业道德,侵入别人的商业地

盘,企图垄断所有的行业之根本原因。

胡、陈双方之间的骂战愈演愈烈,就连当时新加坡著名的英文报纸

《海峡时报》( St ra i t s T imes , 1845 -至今) 7 2 的记者亦曾经写了一篇报

7 0 《新报》,1 9 2 8 年 9 月 2 0 日,第一版。 7 1 “陈嘉庚公司大赠品广告”,见《南洋商报》,1 9 2 8 年 5 月 1 1 日;“陈嘉

庚公司启事”,见《南洋商报》,1 9 2 8 年 6 月 1 8 日。 7 2 《海峡时报》是新加坡主要英文报章。1 8 45 年 7 月 1 5 日创刊。创办人为卡

奇克 . 摩西,首任主编为罗伯特 . 物兹。初创时为周刊,后改为三日刊。 1 8 5 8

年改为日刊。1 8 6 6 年 1 月改名《新加坡每日时报》。1 8 8 3 年 1 月恢复《海峡时

报》之名。1 9 3 1 年起出版《星期日时报》。1 9 5 6 年在马来亚化政策下,编辑部

职位改由本地人担任。同年出版吉隆坡版。 1 9 5 9 年总社迁到吉隆坡,至 1 9 7 2

年为止。1 9 7 3 年由马来西亚个别成立《新海峡时报》。 1 9 8 2 年《南洋商报》与

《星洲日报》合并而成新加坡新闻与出版有限公司。此年 3 月 1 6 日出版《南洋

Page 8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69

导,调侃两人之间的商业竞争,并指出两人恶性竞争之结果,最终获利的

将是新加坡的消费者。 7 3但是这位新闻记者万万没有想到最终胡文虎并非

以进军树胶业来报复陈嘉庚进军其所占有的药业市场,而是以涉入陈嘉庚

于 1923 年就开始投入的报业来还击对方,并且以雷霆万钧之势,不仅在

新加坡创办了《星洲日报》,甚至还有随后十多家分布在南洋地区、香港

以及中国的报馆(详见第三章的讨论)。

随后,胡文虎还连续在报上刊登了《胡文虎归国宣言》直抒胸臆,笔

者认为这可以算是对于陈嘉庚的指责所作出的另一类的反驳。 7 4胡文虎藉

此表明深知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因此应当对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而自己

虽然只是个受教育不多的商人,且对于自己所创制的药品能获得广大民众

的同情与爱护,他心里十分感激之外,这也激励他更要竭力服务大众。胡

文虎认为钱财既然是“取之于社会者,固当用之于社会也”,并说明去年

(1927)永安堂的营利,除了资送年老华侨回国以及资助学校、赈济广东

的灾难等公益及私人费用之外,余款已经全数捐作建设上海养老院之用。

虽然他之前曾宣布要将永安堂营利所得的十分之四作为社会公益的费用,

但是后来却决定将前一年的全数盈余都拨出去。主要的原因是他去年回国

时,在上海的街头目睹有许多流离失所的老人,所以觉得从人道和国体的

角度来看,他都无法漠视他们的需要。胡文虎还特地于 1928 年 4 月间,

致函请蒋介石以及上海市政厅在上海附近拨地建筑养老院。蒋介石对胡文

虎来函中所建议的计划不仅表示赞许,还约他回国磋商要如何具体落实。

因此,胡文虎便决定回国积极筹备此事(详见第六章的讨论)。

星洲联合早报》与《晚报》。 1 9 8 4 年新加坡新闻与出版有限公司与《海峡时

报》及时报出版社合并,成立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海峡时报》遂成为此

公司的主要英文报。该报的图画史参 An g e l i n a Ch o y ( e d . ) , 1 6 0 Y e a r s o f t he

S t r a i t s T i me s i n P i c tu r e s ( S i n ga p o r e : S i n ga p o r e P r e s s Ho d i n g s L t d . : 2 0 0 5 ) . 7 3 ―Be l l i n g t h e T i ge r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6 M a y 1 9 2 8 , p . 8 . 7 4 《新报》,1 9 2 8 年 1 0 月 2 0 日,第一版。

Page 8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0

胡文虎在此宣言中自称他广行善事的目的,纯粹是出于对贫苦百姓的

怜悯之心。同时,他也提到决定将永安堂收入的十分之四作为慈善用途,

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似乎想要表示他决心之坚决与动机之纯正。如此慷

慨的义举在当时确实是极为罕见的一种举措,无论是针对个人,还是机构

而言。而胡文虎打算在中国上海建设养老院的计划,当时确实已经向上海

市政府提出申请,并获得当局的首肯与赞赏。 7 5此后,胡文虎在中国继续

拓展其慈善事业,似乎将他事业的重心转移至中国,但又加紧替永安堂虎

标药品进行宣传和广告。这则宣言不仅清楚交待胡文虎从事公益事业以及

当时回国的动机、目的,也再一次加强他作为一个热心慈善事业的商人之

形象。

虽然如此,胡陈之间于新加坡的药业竞争并没有即刻停止。 193 2 年

新加坡的大世界游乐场为庆祝周年纪念而主办了国货展览会。当年参展的

国货种类繁多,计有胶制品、纺织品、服装、鞋、帽、化妆品、食品、烟

酒、器具、五金、古玩品、油漆、书籍文具、运动品、杂品和药品等。其

中又以药品占最多,共有 11 8 种,包括了胡文虎的永安堂所出品的虎标万

金油、头痛粉、八卦丹、清快水和红花油,以及陈嘉庚所出品的钟标普生

油、头痛粉、消化丹、千金丹、通便锭和通济水。 7 6由此可以断言胡文虎

与陈嘉庚在药业上的竞争一直延续至 19 32 年,即陈嘉庚宣布破产之前。7 7而当时大会所出版的特刊分别如此形容参展的虎标永安堂以及陈嘉庚有

限公司:

7 5 〈呈市政府为华侨胡文虎拟捐资在沪建筑养老院一案调查漕泾区内相当地

亩〉,见《上海特别市土地局年刊》,1 9 28 年第 1 册(1 9 2 8 年 5 月 2 4 日),

页 2 1 3 -2 1 4。 7 6 〈参加本会展览之国货名称〉,见新加坡大世界周年纪念国货展览会特刊编

辑部编《新加坡大世界周年纪念国货展览会特刊》(新加坡:新加坡大世界周年

纪念国货展览会特刊编辑部,1 9 3 2),无页码。 7 7 杨进发《陈嘉庚:华侨传奇人物》(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 9 9 0)。

Page 8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1

尼律猛虎标永安堂,为胡文虎君所倡办,声誉素著。该号出品之

猛虎标红、白色万金油,能祛风清邪,外感风寒,视为圣药。其他如

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诸药品,亦有祛邪退热之功。是以猛虎商

标,风行中外,遐迩驰名。 7 8

涂桥头陈嘉庚有限公司制造厂,为陈嘉庚所独资创设,规模宏

大。厂内男女员工,数达千人,各部均聘专门技师,督制钟标各色

鞋、饼干、树胶品……经营至今,垂十余年,各种货品,愈出愈精,

分销于南洋各属,及中国各地。近来各色鞋树胶品,且销至欧美各

国,出品之远胜舶来,可见一斑。实此间制造商之巨擘,亦侨界的一

颗明星也。 7 9

由此可知,当时虽然陈嘉庚公司也有参与药品的展卖,但是他所为人

熟知的是制造业(鞋、饼干与树胶制成品)的成就,而非药业。至于胡文

虎则以其虎标而稳居新加坡药业之首。事隔四年之后(1936),当新加坡

中华总商会主办第二届的国货展览推销大会时,出版了一册多达 30 0 页的

大会特刊,其中记录了当时“虎标永安堂顾客极形拥挤”的情况:

大会开幕礼举行完毕后,观众即鱼贯向展览区参观国货、购买国

货。虽然时间五时许,但进场参观之男女群众,却颇拥挤。记者从南

京路沿香港路而达广州路时,最令人们吃惊者,即虎标永安堂药品展

览室的一只猛虎,竟吓惊了一位女孩跌倒在木箱中。虎威雄雄,熟视

女生而出神。倒在箱中之孩子,则尽力挣扎,两脚战抖,俨若一幕猛

虎真正出现。观客至此,莫不停步注神。所以虎标永安堂展览处,观

7 8 〈介绍国货商及其货品之略历〉,见新加坡大世界周年纪念国货展览会特刊

编辑部编《新加坡大世界周年纪念国货展览会特刊》(新加坡:新加坡大世界周

年纪念国货展览会特刊编辑部,1 9 3 2),无页码。 7 9 同上。

Page 8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2

虎者、购药者,极形拥挤。柜围内数位女推销员,真忙得万分。因观

客为有一幕猛虎追人之广告可看,且有比平时便宜之虎标万金油、八

卦丹、清快水,各种药品可购,此亦国展会中不可多得之机会也。8 0

由于虎标永安堂的猛虎广告相当逼真,吓得女孩直打哆嗦,同时也吸

引了许多人的围观,刺激了其药品的销量。透过这段现场的纪录,证实胡

文虎的永安堂在新加坡的药业市场中独占鳌头的地位。当时,胡文虎与陈

嘉庚之间的商业竞争似乎因为陈嘉庚淡出商业的舞台而告一段落。实际

上,两人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直至 1941 年新加坡沦陷之前,他们之

间还存在着矛盾,并且还得劳驾当地华侨社群的其他领袖居中调停,才得

以暂时平息两方之争执。 8 1

为何胡文虎和陈嘉庚之间的恶斗会持续这么久?是纯粹为了争夺华侨

社群的领导权?还是为了商业的利益?笔者认为胡文虎不仅是要与陈嘉庚

争夺新加坡华侨社群的领导权,这其实也牵涉到胡文虎感受到自己的商业

地盘与商业利益,甚至是他在新加坡的生存,受到陈嘉庚的威胁。作为一

个少数者、后到者的他,因为感受到被排挤和不被接纳,所以便作出激烈

的反击,甚至是采取主动的出击。这种“遇强则强”的心理,多少也带有

山头主义( t e r r i t o r i a l i sm)的心态。胡文虎除了在商言商之外,他亦企图

建立自己作为一名慈善家以及道德企业家的形象,特别从虎豹别墅与万金

8 0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编《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第二届国货展览推销大会特刊》

(新加坡: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 9 3 6),页 J 十四 - J 十五。 8 1 J o h n C h a n Ch u a n Ch ye , ―Aw Bo o n H a w: An Ou t s i d e r ‘ s S r u g g l e f o r

Ch i n e s e L e a d e r s h i p i n S i n ga p o r e ‖ . B . A . T h e s i s , H i s t o r y De p a r t me n t ,

Na t i o n a l Un i ve r s i t y o f S i n ga p o r e , 1 98 9 ; S t e p h e n L e o n g M u n Yo o n ,

―S o u r c e s , Age n c i e s , a n d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o f Ove r s e a s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i s m

i n M a l a ya , 1 9 3 7 -1 9 4 1 ‖ . P h . D . T h e s i s , Un i ve r s i t y o f Ca l i f o r n i a , 1 9 7 6 ;

Zh e n g L i r e n , ―O ve r s e a s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i s m i n Br i t i s h M a l a ya , 1 8 9 4 -

1 9 4 1 ‖ . P h . D . T h e s i s , Co r n e l l Un i ve r s i t y , 1 9 9 7 .

Page 8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3

油花园中所传达的信息可以一窥其价值观(见第五章的讨论)。因此,他

认为陈嘉庚入侵药业的行为是没有商业道德的。若陈嘉庚没有先入侵胡文

虎的地盘,或许就不会有《星洲日报》以及其他星系报的诞生。若当时换

成是其他人或企业对于胡文虎及其永安堂进行商业上的侵略,他一定也不

会善罢甘休。当然历史是没有假设的,但是历史却经常重复。另一个很好

的例证,就是下一节所要探讨的 1931 年发生在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的“潮

梅记者污蔑万金油案”。笔者认为这事件直接催生了胡文虎在中国的第一

家星系报,也可以解释为何胡文虎会在汕头永安堂制药厂之前,便在当地

积极地设立报馆。

第四节 捍卫中国的药业市场

1 931 年 7 月间,胡文虎于汕头市创办了他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份报纸

——《星华日报》(1931 -194 9)。值得注意的是,汕头永安堂的制药厂

却比该报馆的设立晚了三年,这似乎不太符合胡文虎一贯的作风,即首先

着重于药业的发展,其次才发展报业。有研究显示,胡文虎的报业是为了

辅助其药业的宣传,也有“以药养报”的说法。 8 2然而,当继续推究这其

中的原因,便可以得知其实这也是胡文虎为了要捍卫其药业市场,而做出

的另一次反击。

此事件的导火线是因为 1 930 年年终,汕头《潮梅新报》(创办与停

刊年份不详)刊登了一则标题为“误服万金油,险些丧性命”的地方新

闻。由于这则新闻带有蓄意破坏永安堂虎标万金油信誉的意图,结果被永

安堂汕头分行聘请当地的大律师徐国璋,以损害信用的罪名向汕头法院控

诉该报。后来经过当地简易庭判决,认为该则新闻确实有损害虎标万金油

之信誉,并判决该报主编许泪痕以应负起犯罪行为之责任,科以十日拘禁

或罚款十元。但是永安堂汕头分行不服,认为该判决之处罚过轻,并提出

8 2 S h e r ma n Co c h r a n , ―In t r a -As i a n M a r ke t i n g : Aw Bo o n -h a w‘ s Co mme r c i a l

Ne t wo r k , 1 9 1 0 -1 9 3 7 ‖ , p p . 1 7 1 -1 8 1 .

Page 8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4

上诉。与此同时,《潮梅新报》的许泪痕亦因不满而提出反诉。 8 3该事件

在海外引起了华侨的关注,其详情也被刊登在新加坡的华文报纸,例如该

案之判决全文就清楚交待了该事件的始末:

据自诉代诉律师指称:被告人陈特向为该报社长,但查该报所登

载言论新闻,系由总编辑员负责,复据该报总编辑员许泪痕到场,称

每日新闻均由总编辑看过,无须社长过目云云。则其犯罪行为,社长

并不知情,是陈特向对于本案不负若何责任。至被告人许泪痕既自认

系该报编辑,是日登载该项新闻,亦认曾经过目,对于本案应负相当

责任,毫无疑义,至是否成立犯罪,究竟该项登载,是否有故意妨害

万金油信用名誉为先决问题。查杨某误服万金油一事,据被告人许泪

痕供,系据澄海访员李业桂来稿,经访员认为真实云云。按过客途次

晕眩,日常间有所闻,本无采为新闻之价值,况距今经已多日,事过

情迁,证明殊属不易,此点姑置不论,单就报载文义上审查犯罪心术

上之恶意而论之,题曰“误服万金油,险些丧性命”一语核其文义,

不啻谓万金油有危险性,误服之正以致人于死者也。此等措词,正如

辩诉人所云特别指明,使社会人明了,免继杨某之辙,立言何等郑

重,足见拟稿时并非出一时失误可知。查万金油经政府准予注册,在

社会上有相当之名誉,其用途为一般妇孺所知悉,且其为可服之药,

在仿单(附万金油包装内)经有明白之记载(内科将此油取三五分用

茶或滚水冲服)。如误服果能置人于死之药,在注册前化验时,早当

发现,岂容其以危险药物,贻误社会。此稍具常识者,可能深信,不

待有医学知识而后知也。若谓杨某之昏倒,不省人事,万金油不能救

其苏,则事入情理,盖晕眩病态之原因不明,世上无万能之药,今乃

谓误服而至头痛,继而昏倒,皆为万金油之罪。……而且此则能死

人,彼则能起人于死。功罪悬殊。一至于此,自诉人指为故意毁万金

油之信用,而提高某油之价值云云。一语道破,如见肺肝,且该报地

8 3老实〈许泪痕欲哭无泪〉,见《星报》,19 3 1 年 1 月 1 1 日,第三版。

Page 8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5

位,颇为社会所重视,取材当求真实,立言当求适法,断不能语涉恶

意,为倾轧他人名誉信用之手段。总以上论据,万金油确非危险药

品,而该报谓误服而至头痛昏倒,不省人事,显有意倾轧该药名誉,

使失社会上信用,自诉人请求对于编辑员依法处罚,自认为有理由。

合依刑法三百三十酌处拘役十日,准予易科罚金十元,又据自诉人声

请,依同法三百三十三条,登报判词费用,由该报负担,并本章为告

诉乃论之罪,对于该报其他负责人,未经自诉人告诉,应置不理,至

本诉经成立犯罪,则被告人所提出之诬告反诉,根本上不能成立,特

为判决如主文。

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廿二日。潮梅地方法院简易庭。

推事,李居端印。书记官,梁灼印。

本件证明与原件无疑。书记官,梁灼。

中华民国二十年一月五日送达。8 4

该事件不仅激起了永安堂即刻采取了法律的行动,更引起了汕头舆论

界的抨击。这种对于肇事之记者群起围攻的情形,亦蔓延至海外的华侨社

群,并充分反映在新加坡的华文报纸上,尤其是由胡文虎所赞助的小报

《星报》( 1927-1931 )。 8 5 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星报》所刊载的稿

件,竟然有 12 篇是针对该事件而发表的评论(见表 9)。有些评论单单看

篇名,就已经知道是针对《潮梅新报》主编许泪痕的攻歼,它们的遣词用

字都非常直白与粗鄙,似乎不如此做便无法宣泄他们内心的愤怒。从行文

来看,大部分的评论与上一节所讨论的胡文虎在报纸广告中打击仿冒奸商

的风格十分相近,因此它们的作者极有可能是受雇于胡文虎的报人。从内

容上来看,有的是从攻击许泪痕本人为新闻界败类,延伸至讨论新闻记者

之人格与道德问题,甚至于为着中国全国新闻界所面临之危机而担忧的。

8 4 《星报》,1 9 3 1 年 1 月 1 1 日,第三版。该文之前刊载于《星洲日报》,此

外,南洋地区不少华文报纸亦有转载。 8 5 《星报》的简史见第三章。

Page 8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6

表 9:《星报》所刊有关《潮梅新报》主编许泪痕破坏万金油案之评论 序 作者 篇 名 日 期 版位

1 微光 中国新闻记者的地位 1 月 4 日 三 2 非 新闻记者的人格 1 月 4 日 三 3 平 破坏万金油信誉案双方上诉后法官应注

意之点 1 月 4 日 三

4 老实 许泪痕欲哭无泪 1 月 11 日 三 5 建人 只准揩屁股吃屎 1 月 11 日 三 6 缺口 许泪痕也许泪痕满面 1 月 11 日 三 7 有天 维持言论界的人格 2 月 22 日 三 8 秋 我为我们舆论羞 2 月 22 日 三 9 中正 “有闻必录” 2 月 22 日 三 10 果 潮梅新报的价值及其记者的败行 2 月 22 日 三 11 白也 读永安堂与潮梅新报互控事 2 月 22 日 四 12 有礼 骂也有道 2 月 22 日 四 资料来源:《星报》,1931 年 1 月 4 日、1 月 11 日、2 月 2 2 日。

例如〈中国新闻记者的地位〉一文便是指责中国新闻界的败类,认为

他们不仅没有以文字的力量来启迪社会、振聋发聩,反而利用报纸专门从

事一些不法的勾当,导致人们将新闻记者与“流氓”、“无行文人”、

“敲竹杠”等负面的词汇联想在一起。该文作者为此现象而感到心痛,认

为中国新闻界若要恢复新闻记者作为“无冕皇帝”的地位,就必须首先对

新闻界的败类鸣鼓攻之。同时,他还举出汕头《潮梅新报》破坏永安堂信

用的个案为例,认为该则新闻显然另有目的,而法院却只判以十天的拘

役,如此小的惩罚不足以惩戒这些败类。 8 6

又如〈新闻记者的人格〉一文的作者表示该事件,除了法律问题之

外,尚有道德问题。 8 7他认为从事实上观察,该新闻损害万金油之信誉是

一件严重的事,若依照被损害者受损的程度,区区的惩罚并不足以给予该

8 6 《星报》,1 9 3 1 年 1 月 4 日,第三版。 8 7 《星报》,1 9 3 1 年 1 月 4 日,第三版。

Page 8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7

新闻负责者惩罚。同时,他着重讨论该事件所反映的新闻记者人格的问

题。他认为新闻记者对于事实应该有翔实的记载与公正的评论,并做到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才得以保持高尚的人格,获得“无冕皇

帝”的荣誉。因此,他谴责许泪痕利用新闻破坏他人的信誉为不正当的企

图,他认为这种行为类似流氓的敲诈手段,不仅使新闻失去了真正的价

值,更暴露该记者的卑鄙。况且该新闻一面损害了虎标万金油的信誉,一

面又故意提高某品牌的药油,因此他表示虽然许泪痕利用新闻作为敲诈之

工具是他个人人格的堕落表现,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汕头新闻界的

一大污点。

针对此事件所引发的讨论持续延烧了将近两个月,足见其冲击是何等

大。尤其对于胡文虎而言,这不但激起了他的全力反击,更加速了他在中

国国内设立报馆以控制舆论的决心。例如〈潮梅新报的价值及其记者的败

行〉一文的作者指出,根据政治学的定义,“舆论就是关于公共问题所自

由发表而在社会上占优势的意见”,而按照此定义来看,真正的舆论必须

是站在大多数人的前头说话,尤其是新闻记者更应该要秉持公正无私的态

度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相反的,若被金钱收买而成为个人宣传的工具,

就不算为舆论。 8 8他强调自古以来报纸被视为社会的舆论,而这一点也是

报纸最不能妥协的特性。由此可以推断,胡文虎是为了领导舆论而在汕头

设立了他在中国的第一家报馆。 8 9笔者认为这也是他之所以会一口气在中

国开办多家报馆的原因。因此胡文虎办报不只是纯粹为了替虎标药品打广

告,而是为了取得当地的话语权,先发制人,免得再次陷入“人为刀俎,

8 8 《星报》,1 9 3 1 年 2 月 2 2 日,第三版。 8 9 后来《星华日报》确实成为汕头与梅州一带的舆论代表,而槟城《光华日

报》在 1 9 3 4 元旦特刊中,评论中国国内的报纸,赞扬该报为中国最优秀之报

纸。胡资周〈本报之过去与将来〉,见《星华日报三周年纪念刊》(汕头:星华

日报社,1 9 3 4),页 1 3 4 -1 3 6。另,1 9 3 1 年 1 2 月该报的销量增至四千份,突

破了汕头报纸销数的纪录,翌年 2 月销数激增至八千份。〈本报大事表〉,见

《星华日报四周年纪念刊》(汕头:星华日报社,1 9 3 5)。

Page 8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8

我为鱼肉”的窘境。针对这起事件之评论,除了一致将矛头指向该报主编

许泪痕之外,也不断再重申所谓的“常识”——虎标万金油已经向中国政

府注册了,是远近驰名、社会所公认的良药,且其用途之广也为妇孺所共

知。由此可见,一起原本是负面的新闻如何为胡文虎所用,反败为胜,成

为对虎标万金油以及永安堂有利的广告契机。

小结

本章透过胡文虎 20 世纪 10 年代至 20 年代在新加坡的中、英文各报

所刊登的广告以及中国的报纸,来重构虎标永安堂进军新加坡和中国药业

市场的历史,并由此归纳出其企业建立阶段的一些模式与特点。原来,胡

文虎并非如一般的材料所说的,迟至 19 23 年才到新加坡发展永安堂的业

务,而是早在 191 6 年,就已经以“国货”的身份包装虎标万金油等药

品,并透过代理商进入了新加坡的药业市场。甚至于 1 921、1922 年起,

继续打国货牌以及透过代理商为中介,将虎标药品销售至中国上海以及北

京等城市,直至在上海等城市设立分行为止。之后,笔者再各别从两个在

新加坡和中国的个案得出一个结论,即任何想要侵犯胡文虎及其永安堂虎

标药业市场的个人或企业,都会面临他全力的反击。这可说是胡文虎为了

捍卫其企业生存的一种本能,虽然这些努力都是激烈的,但是也在情理与

预料之中。此外,由此亦可以看出胡文虎为了保护其药业市场,而进军报

业的模式,以及舆论如何为其所用。下一章将深入探讨胡文虎的报业。

Page 9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79

第三章 跨区域之现代中文报业:胡文虎的星系报业

NEW SUPREME C OURT T O BE R EA DY BY EN D O F 1 9 39

GOV ERNOR LAYS STONE TH IS MO RN IN G

Mi l l i on an d Th ree - Qua r t e r D o l l a r Bu i l d in g

MEMENT OES OF PRESENT - DAY C ITY IN BRASS CAS KET

Wi th s imple ce rem on y b e fo r e a d i s t i n gu i s hed ga th er in g , co ins o f

t he R ea lm an d s ix S in gap or e n ews papers i n a c yl ind r i ca l b ras s

cask e t we re p l aced ben ea th the foun d a t ion s to ne l a id a t t he s i t e

o f S in gapo re ‘ s n ew $1 ,700 ,000 Su pr eme Cou r t b y t he G over nor ,

S i r Shen to n Thom as , t h i s mo rn in g .

The re w as o ne co p y each o f t he S t ra i t s T im es , Free Pr ess ,

Malaya Tr ibune , Morn ing Tr ibu ne , Wa rta Mal aya ( Ma la y) and

Sin Chew J i t Poh ( Ch ines e ) .

The S t ra i t s co ins wer e two h a l f -cen t p i ece s and on e each o f t he

fo l lowin g co ins : o ne cen t s , f i v e cen t s , 10 cen t s , 20 cen t s , 5 0

cen t s an d on e do l l a r . 1

以上新闻报导 1 937 年 4 月 1 日,即海峡殖民地脱离印度管辖 70 周年

纪念日当天,海峡殖民地总督 S i r Shen ton Thom as( 187 9-1962)为新

加坡新的高等法院主持奠基礼,并在基石下埋了一个藏有各语文报纸以及

各款钱币之铜盒。隔天当地的华文报纸《南洋商报》(以下简称《南

洋》)特别报导此盛事:“未来之高等法院将极华丽堂皇,总督昨为新高

等法院主持奠基礼„„数百年后民众若能读及基石下之报纸不知将作何感

想„„然后由总督用手把三合土等物放于基石下,复以内载有本坡中西报

纸,及银铜币等物之铜盒,放于基石下之空处,然后上层基石乃徐徐由铁

1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Ap r i l 1 9 3 7 , p . 1 3 .

Page 9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0

链放下,最后总督以木棍把基石敲击数下,以保证此基石已固,而奠基礼

于是成立。是日来宾约有三百人云。” 2然而,与 S t ra i t s T im es(《海峡

时报》,以下简称《海峡》)所不同的是,《南洋》并没有清楚列出“本

坡中西报纸”所指为何。若看回该则官方之英文新闻报导,便可得知当时

唯一获选的中文报纸就是《星洲日报》(以下简称《星洲》) — —《南

洋》的劲敌,即胡文虎于 192 9 年 1 月 1 5 日在新加坡所创办的第一家星系

报。 3

其实,早在举行新高等法院奠基礼的一个星期以前,《星洲》已经于

1937 年 3 月 24 日披露了该则独家新闻:“《星洲日报》将与新高等法庭

永垂不朽,该庭下月一日奠基礼由总督执行,当局函本报送该晨报纸一份

俾埋奠基石下,华文报被邀参加盛典者仅《星洲日报》一家”。 4 《星

洲》还特地指出自己是唯一受邀参加此盛典的华文报纸。与此同时,《星

洲》也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连续刊登了一系列相关的新闻,借此宣

传它在新加坡华文报界中独一无二之地位。 5由此事件可以看出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星洲》已经超越其他同行,而跃升成为新加坡首屈

一指的华文报纸,且其专业地位亦深受当地英属海峡殖民地政府之肯定。

这也就是为何当他们要选出一份当地最具有代表性的华文报纸时,由胡文

虎于 192 9 年所创办的《星洲》成为了首选,而非比《星洲》更早六年问

世、由著名侨领陈嘉庚所独资创办的《南洋》。

2 《南洋商报》,1 9 3 7 年 4 月 2 日。 3 两报之间的竞争关系是众所周知的。 Iva n F e r n a n d e z ,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t wo

r i va l s ‖ , i n S t r a i t s T ime s , 2 2 Ap r i l 1 9 8 2 , p . 1 8 . 4 《星洲日报》,1 9 3 7 年 3 月 2 4 日。 5 前后计有:〈星洲日报记者参观新高等法庭地基记〉,见《星洲日报》,1 9 3 7

年 4 月 1 日;〈新高等法庭举行奠基礼详情〉,见《星洲日报》,1 9 3 7 年 4 月

2 日;〈当地政府建筑技师奉命函谢星洲日报谓四一报纸一份经埋于新高等法庭

基石下新高等法庭举行奠基时蒙予合作至为铭感〉,见《星洲日报》,1 9 3 7 年

4 月 3 日。

Page 9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1

上一章,笔者论析了胡文虎是如何为了要捍卫其庞大的药业市场,而

进军新加坡和中国大陆的报业的。然而,作为一家海外华文报纸,《星

洲》有何独特之处,尤其是在 2 0 世纪 3 0 年代——中国国内华文报业如此

蓬勃的时期?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 St ephen R . Mac Kin no n 在总结民国

时期之报业史时,曾经指出 20 世纪 3 0 年代是相当关键的十年,他认为以

上海为中心的中文报业具有以下四大特点,而它们亦足以说明当时中国其

他地区华文报业的发展情况:(一)商业化:当时的报人多数是为了牟利

而极力取悦读者的企业家,因此在很多时候政治立场对他们而言是随时可

以改变的;换言之,报刊的发行已经成为一门生意;(二)屈恩俯就于政

治:对于这些报业巨子而言,无论报纸的销量多寡,为了生存,他们必须

寻求政治上的保护(无论是向国民党或共产党,或是外国政权之庇护);

(三)以西方报界为模范,并与之有频密的互动:中国的新闻界与西方的

新闻界,在内容与形式上,已经建立了一种共生的关系——当时有不少优

秀的报人都曾经在西方,或是由西方宣教士所开办的学校接受教育和训

练,且经常到国外游历,也曾经在外国人所开办的报社工作,并与驻华的

外国记者们有密切的来往; 6(四)受审查制度所管制:报社或多或少都

受到了政府的审查制度所支配(无论是国民党,抑或共产党,还是地方上

的军阀势力),而审查制度已经被公认为政府形塑舆论的职责之一。 7

由于海外华人所出版的华文报纸一向来都被视为是中国民族主义的延

伸(见第一章的讨论),因此,笔者认为 Stephen R . M ack innon 所提出

的这四大特点,可以应用来分析同时期的海外华文报纸,而《星洲》便是

6 甚至是很明显地受到西方新闻界之启迪,而于 3 0 年代开始了“职业化”的过

程,这涉及了“客观”和“专业化”的讨论,并促成了新闻学校、记者公会以及

新闻期刊之创立。 7 S t e p h e n R . M a c K i n n o n , ―T o wa r d s a H i s t o r y o f Ch i n e s e P r e s s i n t h e

Re p u b l i c a n P e r i o d ‖ , i n M o d e r n Ch i n a , V o l u me 2 3 , No . 1 ( J a n u a r y 1 9 9 7 ) ,

p p . 3 -3 2 .

Page 9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2

其中一个极佳的例子。以下将分别就前三项特点进行分析。 8此外,也将

透过《星洲日报》在二战前所出版的画报《星光》来探讨视觉艺术与新闻

之间的关联。

第一节 商业化、广告、销售网络

根据一项中国对英属海峡殖民地的调查,20 世纪 2 0 年代在新加坡由

华侨所创办的华文报纸主要有四种:(一)《叻报》(1881-1932) 9每日

出版三或四张,算是南洋地区最早的华侨报纸,由于所刊载的新闻翔实,

且 言 论 不 带 有 党 派色 彩 , 因 此 有 不 少读 者 ; ( 二 ) 《 新国 民 日 报 》

(1919 -194 0)每日出版三或四张,论调平顺,附刊《泉币专号》深受读

者喜爱;(三)《南洋商报》( 192 3- 1983) 1 0每日出版三或四张,由陈

8 由于政治与新闻审查制度之间的关联并非本论文的焦点,因此笔者并无讨论星

系报业与审查制度之间的关系。有关于新加坡新闻审查制度的研究可参考

F r a n c i s T . S e o w, T h e M e d i a E n t h r a l l ed : S i n g a p o r e R e v i s i t e d ( Bo u l d e r ,

Co l o . : L yn n e R i e n n e r P u b l i s h e r s , 1 9 9 8 ) . 9 《叻报》创刊于 1 8 81 年 1 2 月 1 0 日。创办人为受英文教育的侨生薛有礼,首

任主笔为叶季允。1 9 32 年 3 月 3 1 日停刊,前后发行了 5 1 年,为新加坡战前出

版最久的华文报。《叻报》一名出自“石叻”,即马来文 S e l a t(海峡)的音

译。华人俗称新加坡为石叻。见何舒敏《新加坡最早的华文日报:叻报(1 8 8 1 -

1 9 3 2)》(新加坡:S o u t h S e a s P r e s s, 19 7 8);陈蒙鹤著、胡兴荣译《早期

新 加 坡 华 文 报 章 与华 人 社 会 ( 1 8 8 1 -1 9 1 2 ) 》 ( 广 州 : 广东 科 技 出 版 社 ,

2 0 0 8 ),页 2 5 - 5 0 。陈书英文原著 Ch e n M o n g Ho c k , T h e E a r l y Ch i n e s e

Ne ws p a p e r s o f S i n g a p o r e , 1 8 8 1 - 1 9 1 2 ( S i n ga p o r e : Un i ve r s i t y o f M a l a ya

P r e s s , 1 9 6 7 ) 是研究民国前新加坡华文报业与华人社会的重要著作。 1 0 由陈嘉庚独资创办,1 9 2 3 年 9 月 6 日创刊。当初立场是拥护南京政府。1 9 3 3

年由李光前、林庆年、李玉荣等接办。其编辑主任或总编辑前后有方怀南、杨智

湘、林独步、沈职民、张相时、汪颂鲁、曾圣提、蓝碧公、邱国材、傅无闷、胡

Page 9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3

嘉庚独资创办,标榜无党无派,且以“提倡华侨商业、输入商业新知识”

为宗旨,深受华侨之欢迎;(四)《南洋总汇报》( 1 90 5-194 7) 1 1每日

仅出版两大张,规模较小,但论调属无党无派,纯粹以商业为主,深受英

殖民地政府喜爱,所有政府之公告皆发表在该报上,因此获利颇丰,是各

报所望尘莫及的。 1 2

陈嘉庚于 192 3 年 9 月 6 日所创办的《南洋商报》在新加坡与马来亚

的华文新闻史上,被视为第一份以提倡华侨商业为宗旨的“商报”。 1 3作

为一份商报,广告的收入决定了报纸的生存,因此广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

角色。 1924 年 2 月至 3 月间,创刊不到半年的《南洋》就曾经在《海

峡》上刊登广告以招徕广告版位,强调它能为这些英国和外国商家带来商

愈之、王仲广、曾心影、李微尘、施祖贤、连士升、仝道章、冯列山、陈振夏、

钟文苓、莫理光。1 9 83 年 3 月 1 5 日与《星洲日报》合并为《南洋 . 星洲联合

早报》。《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合并之前的历史,见《南洋商报六十年,

1 9 2 3 -1 9 8 3》(吉隆坡:南洋商报,1 9 8 3)。 1 1 《南洋总汇报》(1 9 0 5 -1 9 4 7),1 9 0 5 年创刊。原为张永福与陈楚楠等革命

党人所创办,后落入保守党人陈云秋与朱子佩等人之手,遂沦为保皇党的机关

报。辛亥革命后,改称《南洋总汇新报》。1 9 3 9 年为胡文虎所接办,改称《总

汇报》。战后初期与《星洲日报》联合出版。 1 9 4 6 年 6 月 1 日两报又独自出

版。1 9 4 7 年停刊。《南洋总汇报》早期的历史见陈蒙鹤著、胡兴荣译《早期新

加坡华文报章与华人社会( 1 8 8 1 -1 9 1 2)》,页 7 7 -8 3;叶观仕《马新新闻史

(1 8 0 6 -1 9 9 6)》,页 2 8。 1 2 〈报社〉,见宋蕴璞主编《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第一部(北平:酝兴

商行,1 9 3 0),页 5 8-5 9。 1 3 关于新马华文报业史,参崔贵强《新加坡华文报刊与报人》(新加坡:海天

文化企业私人有限公司, 1 9 9 3);叶观仕《马新新闻史( 1 8 0 6 -1 9 9 6)》(吉

隆坡:韩江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1 9 9 6);王士谷《海外华文新闻史研

究》(北京:新华出版社, 1 9 9 8 );崔贵强《东南亚华文日报现状之研究》

(新加坡:华裔馆、南洋学会,2 0 0 2)等相关章节。

Page 9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4

机,因为它是领先的华文商报,亦是当时唯一一家投身于商业的华文报

纸,并发行于英属海峡殖民地与马来半岛、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

以及中国的各大商埠。 1 4该则广告的商业意味非常浓厚,与当时一般欧美

的商报一样,皆强调自己行销网络之广阔,以至于能够提供商家们有效力

的广告版位。 1 5在《星洲》问世之前,《南洋》的销量已经超过四千份,

确实是当时新加坡与南洋地区广受各国商家们青睐的大型华文报纸之一

(见表 10)。据说,陈嘉庚所出品的钟标产品因此而销路大增,所以有不

少人都认为胡文虎是因为受到陈嘉庚办报成功之启发,而决定投身于报业

的。 1 6

表 10:新加坡主要华文报纸销量一览表,1923- 1939 星洲日报 南洋商报 新国民日报 南洋总汇报 叻报

1923 - - 3 ,000 1 ,700 1 ,500 1924 - 2 ,240 3 ,000 1 ,700 1 ,500 1925 - 2 ,760 2 ,750 1 ,800 2 ,000 1926 - 3 ,120 3 ,710 1 ,800 2 ,250 1927 - 3 ,340 4 ,488 2 ,000 2 ,500 1928 - 4 ,550 4 ,800 4 ,500 3 ,500 1929 - 4 ,650 5 ,424 4 ,200 3 ,500 1930 7 ,000 5 ,700 5 ,424 435[ s i c ] 3 ,500 1931 100 ,000 /年 7 ,000 5 ,024 11 ,500 3 ,500 1932 无数据 7 ,000 5 ,026 8 ,400-

14 ,700 停刊

1933 12 ,000 早 12 ,000 晚

8 ,000 5 ,026 8 ,400-14 ,700

-

1 4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6 F eb r u a r y 1 9 2 4 , p . 7 . 1 5 有关西方新闻与传媒史的研究,见 M ic h a e l B r o ml e y a n d T h o ma s O 'M a l l e y

( e d s . ) , A J o u r n a l i s m R e a d e r ( L o n d o n ; Ne w Yo r k : Ro u t l e d ge , 1 9 9 7 ) ; B r i a n

W i n s t o n , M e ss a g e s : F r e e E x p r e s s i o n , M ed i a a n d t h e We s t f r o m Gu t e n b e r g

t o Go o g l e ( Ab i n gd o n , E n g l a n d ; Ne w Yo r k : Ro u t l e d ge , 2 0 0 5 ) . 1 6 康吉父《胡文虎传》(香港:龙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 9 8 4),页 5 7 -5 9。

Page 9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5

1934 14 ,000 早 14 ,000 晚

8 ,000 5 ,026 7 ,800-12 ,500

-

1935 15 ,000 早 15 ,000 晚

9 ,500 5 ,026 8 ,500-14 ,500

-

1936 15 ,000 早 15 ,000 晚

8 ,800 4 ,200 9 ,000 -

1937 60 ,000 早中晚三版

26 ,000 早晚二版

6 ,000 9 ,000 -

1938 20 ,000 早晚二版

30 ,000 早晚二版

8 ,000 早 8 ,000 晚

8 ,000 早晚二版

-

1939 50 ,000 早晚二版

44 ,000 早晚二版

9 ,400 早 9 ,400 晚

7 ,500 -

资料来源: St r a i t s Se t t l emen t s S t a t i s t i ca l Of f i c e , S t ra i t s Se t t l em en t s

B lue Boo k (S in gapore : G ove rnm en t P r in t in g O f f i c e ) , 192 3 -19 39 ,

Sec t ion 18 .

其实,如果要追本溯源,胡文虎涉足报业的年代应该比陈嘉庚还更早

一些,因此,若从时间前后的观点来看,胡文虎并非是步陈嘉庚之后尘。

或者更具体地说,胡文虎是因为受到陈嘉庚在药业上的公然挑衅(见上一

章的讨论),才加强了他在新加坡重新投入报业的决心与行动。2 0 世纪

20 年代初期,当胡文虎还定居在缅甸仰光时,就曾经赞助当地的两份华文

报纸——《仰光日报》( 1921 年创刊)和《缅甸晨报》( 1923 年创

刊)。 1 7甚至于在《星洲》创刊之前,胡文虎亦于 1927 年 6 月间起于新

加坡赞助一份周末出版的小型报纸——《星报》。 1 8这份小报曾经被誉为

新加坡“小报界中之霸王”,稿件包括了文艺小品、讥讽文字,甚至是鼓

1 7 〈胡氏事业史略〉,见《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 9 4 0),页

1 5 3;《胡文虎先生六秩晋五寿辰专刊》(香港:星岛日报社,19 4 7),页 8。 1 8 新加坡《星报》(S in g P a o / S h u n P a o , T h e S t a r M a ga z i n e),1 9 2 7 年 6 月

2 7 日创刊,1 9 3 1 年 7 月 2 1 日停刊。每逢星期六出版一张四版,即二版为广

告,二版则是来稿、照片或其他。售价全年叻币二元,半年一元一角,每月二

角。该报还特别声明“本报欢迎投稿及图画影片,取材须饶有趣味者为合”。

Page 9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6

吹爱国的言论;自中国的山东济南惨案爆发之后,它因为是新加坡首先伸

张公义并指导民众大声疾呼的华文报纸,因而深受当时自中国福建省永定

县南来不久的留日报人胡守愚( 190 4- 1950)赞许。 1 9因为这份小报的成

功,亦促使了胡文虎愈加有信心进军新加坡的华文报业市场。在《星洲》

创刊之前,《星报》就曾经积极地为它进行宣传:

世界消息的总汇,时代思潮的前驱。

努力于国际和平的运动,努力于人类自由的解放,努力于党国工

作的传播,党国工作人员不可不看本报。

努力于经济社会的建设,银行家实业家,不可不看本报。

努力于工艺商业的提倡,商业家工友们,不可不看本报。

努力于教育事业的改造,教育家学生界,不可不看本报。

努力于妇女运动的宣传,新时代的妇女,不可不看本报。

努力于新旧文学的创造,爱好文艺人士,不可不看本报。 2 0

由此可见,《星洲》自创刊起就已经定下了明确的目标为:报导世界

的新闻,成为时代思潮的先驱;而其读者群则锁定那些受过教育的党国工

作人员、银行家、实业家、商业家、工友、教育家、学生、新时代的妇

女、爱好文艺人士等等。可说是包涵了政治、商业、工业、教育、文化

界,且不仅是针对男性读者,还特别以新时代的女性为其读者群。与此同

时,星洲日报社还出版了一本宣传手册——《星洲日报的先声》特别介绍

《星洲》之问世,其中有一则广告与刊登于《星报》的相仿。 2 1

除此之外,该则广告还另外声明凡是订购《星洲》之读者,每周将免

费获赠一份《星报》;由此可见,两报之间的关系密切。同时,《星报》

1 9 守愚〈星报的胆识〉,见《星报》,1 9 2 8 年 6 月 9 日,第三版。胡守愚的生

平,见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1 5 0。 2 0 《星报》,1 9 2 9 年 1 月 1 9 日,第 1 版。 2 1 见《星洲日报的先声》(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 9 2 9),无页码。

Page 9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7

亦详细地报导了《星洲》的筹备过程,包括在当时中国国民政府的总司令

蒋介石(1 887- 1975)之协助下已经聘请了留法的造纸专家朱宝筠为总编

辑一事,并强调《星洲》的言论将延续《星报》的精神,即拥护党国,促

进华侨社群。 2 2由此可见,胡文虎的报纸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势力始终都维

持着一定的良好关系(详见下一节的讨论)。

与《南洋》一样,《星洲》并没有忽略一群在新加坡设厂的外国商

家。早在其创刊之前几周,《星洲》便开始在当地知名的英文报纸《海

峡》上刊登广告以招徕 1929 年度的广告版位,并声称它的代理员遍布全

马来亚、读者遍布马来亚与中国,且拥有最新式的印刷机以应付庞大的发

行量,而其宗旨是促进国际间之和平、知识之进步与商业之繁荣。 2 3 与

《南洋》相仿的一点,即《星洲》向外国商家所促销的也是其广泛的行销

网络,但是《星洲》更加强调的是其现代化的印刷设备,且除了促进商业

之外,《星洲》更重视其对于促进国际间的和平与传播知识的重责大任。

在空间上,《星洲》不仅希望能涵盖南洋与中国此一广大的远东区域,甚

至是国际;在时间上,《星洲》则祈望能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除了积极针对新加坡的中西商家进行宣传之外,《星洲》的广告亦出

现在中国的刊物上。例如:193 3 年《星洲》庆祝创刊四周年时所编印的

《新福建》专刊就曾经刊登一则广告,主要仍是面向读者群中的商家们,

并强调该报在南洋销量最多,因此在该报上刊登广告亦最有效力,且列举

了该报的几项建树:“言论公正犀利、消息翔实快捷、专电最多、材料最

富、编制最精、纸张最好;每星期出《星光画报》一次,印刷美丽,取材

精警,随报附送,不另取资;星期日不停刊,出星期刊四大张,内容美不

胜收,长期阅户不另取费;自民国廿一年七月十五日起每日分早报、晚报

出版两次,报费照旧不增加”。 2 4由于该纪念刊同时在中国福建省发行,

2 2 盘根〈筹备中之星洲日报〉,《星报》,19 2 8 年 1 0 月 6 日,第四版。 2 3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7 De c . 1 9 2 8 , p . 3 . 2 4 傅无闷主编《新福建:星洲日报四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有限公

司,1 9 3 3),页癸八二。

Page 9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8

所以该则广告可以被视为是面向福建省的商家们,以及其他计划前往福建

省发展商业的华侨商家们。类似的广告亦曾经出现在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

于上海所印行的《日报索引》上,但是里面所强调的重点却有些许不同:

新嘉坡《星洲日报》是南洋规模最大、销数最多之报纸

言论公正、消息翔实、编排醒目、副刊精警

每日出版两次,早版五大张、晚版二大张

星期日特出“星期刊”四大张,另辟每周评论、南洋研究、妇女

界、体育周刊、国际问题、每周电影、经济周刊、游艺场各专栏。并

特约名人学者撰述“星期论文”。

附刊画报,材料丰富、印刷优美,每星期出版一次,随报附赠,

不另取资。刊登广告,最有效力。2 5

以上广告在强调《星洲》的规模与销数在南洋居于领先地位之余,还

提起其《星期刊》内容的多元化与权威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报

索引》是国民党中央政府其中一项重要的国家工程,而《星洲》则是唯一

入选的海外华文报纸。 2 6因此,《星洲》可以说是中国商家们进军新加坡

与南洋市场最有效的管道,也是新加坡与南洋各地的华侨商家在中国促销

商品极为重要的媒介之一。在这一点上,《星洲》确实已经超越了《南

洋》。

2 5 中山文化教育馆编《日报索引》,第一卷第六期( 1 9 34 年 9 月份),页

1 3 5 7。 2 6 S h u S h e n g -c h i , ―T ra n s r e g i o n a l Ne t wo r k i n g i n t h e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i s t i c

D i a s p o r a : Hu W e n hu / S i n Ch e w J i t P o h a n d Gu o mi n d a n g Ch i n a , 1 9 2 9 -

1 9 3 7 ‖ . Un p u b l i s h e d M . A . T h e s i s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H i s t o r y , Na t i o n a l

Un i ve r s i t y o f S i n ga p o r e , 2 0 0 9 论证这是因为胡文虎与其《星洲日报》的记者

与上海记者之间所建立的网络所致。笔者认为其中原因更为复杂,不要忽略了其

他来自于当地的英文网络。见本章其他节的讨论。

Page 10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89

截至 1937 年为止,《星洲》的销量一直都超越了《南洋》,直至

1938 年《星洲》的总编辑傅无闷(1892-1965) 2 7被《南洋》以高薪挖角

之后,《星洲》的销量才略逊《南洋》一筹(见表 10)。如此激烈的竞争

亦反映在新加坡的英文报纸,例如: 1 938 年之后的连续几年,两报的广

告常常同时出现在同一份英文报纸上。1 938 年 6 月间,《南洋》于新加

坡的英文报纸 S in g apore Fr ee Pr ess (《自由西报》,以下简称《自

由》)上宣称其销量是全马来亚之冠——三万份(按:早、晚版各出一万

五千份),且是马来亚唯一每日发行全版图画副刊作为晚版头版之华文报

纸,并从当天开始推出崭新的英文评论。 2 8而《星洲》则强调其分秒必争

与图文并茂的新闻报导,且是全马来亚唯一因销量激增而需添置总值 15

万元转轮印刷机( r o t a r y p res s)之华文报纸,并强调英文报纸之读者若

有阅读中文报纸,必定会坚持选择《星洲》。 2 9翌年,《南洋》又在《自

由》刊登广告,宣称它是马来亚最有影响力之华文报纸,且新闻报导之范

围和发行量最广,早、晚版各出一万八千份,并吁请商家考虑将广告刊登

于《南洋》,以便吸引大多数马来亚华侨与家庭对他们商品的关注。 3 0不

甘示弱的《星洲》亦于同一天刊登了以下的广告:

《星洲日報》声誉卓著,拥有第一手新闻且是刊登广告之最佳媒

介,销量第一,全马来亚最有影响力和销数最广的华文日报

每日早晚出刊两次,销量五万份

社论被公认为海外华侨的“喉舌”

2 7 傅无闷的生平,见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1 9 8 - 1 9 9。另有关

傅无闷在星洲日报社编辑生涯的研究,有崔贵强〈傅无闷与《星洲日报》,

1 9 2 9 -1 9 3 7〉,见崔贵强《新加坡华文报刊与报人》(新加坡:海天文化企业私

人有限公司,1 9 9 3),页 1 3 8 -1 3 9。 2 8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J u n e 1 9 3 8 , p . 1 3 . 2 9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J u n e 1 9 3 8 , p . 1 4 . 3 0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7 J u l y 1 9 3 9 , p . 1 3 .

Page 10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0

使用最先进的设备,主要的印刷机“the Crabtree”每小时可

印三万两千份。是全马来亚唯一拥有如此现代化印刷机之华文报馆。

《星洲日报》集团包括以下各报:

新加坡《星洲日报》、《星中日报》、《总汇报》;

槟城《星槟日报》;

香港《星岛日报》;

广州《星粤日报》;

厦门《星光日报》;

汕头《星华日报》。

新加坡《星洲日报》图画副刊开创本地画报之先河,每月出版一

期。

《星洲日报》之读者包括了上百万各个阶层之华侨,最主要之商

家总是坚持在本报刊登广告,宣传他们的产品。(按:由笔者中译)3 1

由此不难看出,《星洲》由始至终都在强调其现代化的印刷设备(才

短短的一年时间又购置了新的印刷机)、本地首创的图画副刊,以及跨越

南洋且延伸至中国各商埠的行销网络,这一点确实是《南洋》所望尘莫及

的。两年之后,于《南洋》与迁至吉隆坡之《新国民日报》合并的消息公

布当天,《星洲》亦同时刊登了广告,所强调的仍然是其跨区域的新闻网

络、现代化的印刷机,还有本地首创的画报以及第一手的新闻。 3 2自 1929

年创刊以来,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星洲》与《南洋》始终都

在争夺着马来亚华文报纸之领先地位,以及成为当地的西方厂商刊登中文

3 1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7 J u l y 1 9 3 9 , p . 1 4 . 3 2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s s , 7 J u l y 1 9 4 1 , p p . 4 -5;《星洲日报》集团包括:新

加坡的《星洲日报》、《星中日报》、《南洋总汇报》;槟城的《星槟日报》;

香港的《星岛日报》。

Page 10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1

广告之首选媒介。 3 3如此激烈的商业竞争,只有可能出现在新马步上现代

化进程之后,而现代科技、现代印刷术以及现代媒体,不仅促进了现代商

业资讯的传播,更加剧了商家们之间的竞争,并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 3 4

这与之前新马的华文报纸,纯粹在政治理念与意识形态上的竞争有着极大

的差异。 3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正直新加坡、南洋地区以及中国重建阶段。

《星洲》连同其他星系报,在新加坡销量最广的英文报纸《海峡》上刊登

了一则广告,以招徕外国商家在《星洲》及其他星系报上刊登广告促销他

们的商品:

星加坡——不列颠的东方堡垒——

在重建这堡垒的过程中,您的商品或许是极为重要的必需品,然

而唯有透过分布最广的广告才能使您的产品广为人知——为了您自身

的利益,以及国家的益处。

《星洲日报》是马来亚领先之华文日报,保证能为您提供此类广

告。

请联络我们的广告部,电话四八八四,星加坡。

《星洲日报》所属之星系报业公司同时也发行下列的报纸:

马来亚:星加坡《星洲日报》、星加坡《总汇报》、槟城《星槟

日报》

香港:《星岛日报》、《星岛晚报》

3 3 其他例子,见 S i n g a po r e C i n e ma R e v i e w , 1 9 3 2 - 1 9 3 3 , p . 9 5 & p . 9 7 . 3 4 有关现代广告发展史(尤其是美国)参 J u l i a n n S i vu l ka , S o a p , S e x , a n d

C i g a r e t t e s : a Cu l t ur a l H i s t o r y o f A me r i c a n A d v e r t i s i n g ( Bo s t o n , M a s s . :

W a d s wo r t h , Ce n ga ge L e a r n i n g , 2 0 1 2 ) . 3 5 王慷鼎《新加坡华文日报社论的沿革》(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1 9 8 9);王慷鼎《新加坡华文日报社论研究, 1 9 4 5 -1 9 5 9》(新加坡:新加坡

国立大学中文系汉学研究中心,1 9 9 5)。

Page 10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2

中国: *上海《星沪日报》、 *广州《星粤日报》、汕头《星华

日报》、厦门《星光日报》、*福州《星闽日报》

这表示您也能同时有效地在中国——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

替您的产品打广告。

*即将发行。仍在重建中。(按:由笔者中译)3 6

这则广告所要促销的并非胡文虎的永安堂所出品的虎标药品,或仅仅

是为了《星洲》的广告版位招徕广告而已,更具体地说,它是在宣传星系

报业此一媒体集团的发行网络。它声称星系报业的市场范围已经跨越南洋

地区,并触及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因此,那些在新加坡设立

分行的各国商家们亦能藉此广大的促销网络进军中国此一广大的市场。在

稍后的另一则广告中,星系报业则声称它在南洋各地以及中国拥有超过 50

万的读者,并指出唯有它才能够提供有效的广告:

智者寻找明星

因“星”系报比其他报纸更受千家万户之欢迎,它们保护思想、

维护心灵,免受谣言、谎言、欺诈等洪水猛兽的毁坏……抵挡谎言与

毁谤等雷电的袭击……是真理的护身符,不啻压舱物保证船只龙骨的

平稳,如同指南针指引人民与国家行在正途上。

超过五十万名读者定期翻阅以下的“星”系报:

星加坡《星洲日报》、星加坡《总汇报》、槟城《星槟日报》、

香港《星岛日报》、香港《星岛晚报》、广州《星粤日报》、汕头

《星华日报》、厦门《星光日报》、福州《星闽日报》、上海《星沪

日报》

代表星系报业(SIN POH AMALGAMATED, LTD.)

唯有我们才能为明智的商家们提供如此优势且广泛的新闻报导。

(按:由笔者中译) 3 7

3 6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7 Au gu s t 1 9 4 6 , p . 3 .

Page 10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3

姑且不论这一则广告中所宣称的 50 万之发行量是否有夸大之嫌,但

是可以清楚看到一点,即星系报业旗下的各报皆被塑造成为“救星”的形

象,正如胡文虎的虎标良药一样,是能够在黑暗中指引广大读者与消费者

走向光明的“星光”。此则广告援引了《圣经》所记载的一件历史事件为

隐喻,即在平安夜里,在一颗明亮巨星的引导之下,从东方远道而来的博

士们终于找到了降生于马槽的圣婴耶稣基督——这位应许中的救世主,并

将珍贵的礼物奉献给他。因此,该广告无疑在暗示着读者们亦需要星系报

所发出的星光之引导才能成为智者,并寻找到生命中的至宝。《星洲》自

创刊以来,就立场鲜明地表示其作为一份商业报纸的立场,并致力于说服

中、西的商家们在《星洲》刊登广告乃是一项最明智的投资,因为报纸的

销量愈大,广告的效力就愈大。从这些广告可以得知,外国商家是《星

洲》的“必争之地”,而它所夸的不仅是其销量,更是其分布广泛的行销

网络,且这显然对于当时这些到东方来投资、设厂的西方商家而言,是更

具有吸引力与决定性的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星系报业的行销网络不仅跨越了南洋地区

以及中国华南地区,甚至已经远至北美与欧洲。在 19 39 年,即香港《星

岛日报》(以下简称《星岛》)庆祝创刊一周年时,它宣称已从香港行销

至中国的上海、福州、泉州、汉口、桂林、贵阳、重庆、云南、西藏,甚

至海外的印度、仰光、西贡、槟榔屿、吉隆坡、新加坡,还远至澳洲、莫

斯科、德国、法国、南非、加拿大、美国、南美等欧美地区。 3 8由于《星

岛》创刊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好进入一周年,之前作为中国新闻中心的

上海已经沦陷,因此新闻与文化中心南移至香港,在此一特殊的历史与政

治背景之下,《星岛》为了供应读者的需要,而先后出版了《星岛晚

报》、《星岛晨报》、《星岛周报》。由于销数日增,甚至自香港、九龙

3 7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9 Au gu s t 1 9 4 6 , p . 3 . 3 8 “本报销行国内外图”,见《星岛日报创刊周年纪念特刊》,页 1 2 0。笔者

认为这无疑开启了《星岛日报》于往后的几十年内,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家发行网

遍布全球之华文国际报章的契机。

Page 10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4

销行至华南的深圳、东江、澳门、中山、小榄、容奇、大良、广州、高

要、三埠(新昌、长沙、荻海)、梧州、法租界广州湾、海口、潮安、汕

头、云霄各地区,以及南洋各埠。 3 9如此说来,胡文虎的星系报业在某种

程度上,于 2 0 世纪 30 年代结束前,已经建立了一无远弗届的海外华人新

闻网络,并将中国前线的新闻传播到海外华人的社群之中。

若将星系报业的新闻网络(见表 11)与永安堂虎标药品的商业网络合

并来看,足以说明胡文虎擅长建立跨区域的网络。例如《星洲日报二周年

纪念刊》的一张插图就显示了当时马来亚的《星洲》代理商包括了中药

店。 4 0这说明了商业网络与新闻网络之间是有重叠的,且后者是建立在前

者之上。这种“增效作用”( s yn e r g y),亦说明了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

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自创刊起,《星洲》便宣称其宗旨是要推广文化,而

胡文虎亦曾经表示其属下的报纸不为营利。同时,胡文虎曾经投入了许多

资金来建设与扩充新的硬体设备,如印刷机等;至于软体方面,他愿意以

重金聘请最好的管理与编辑人才,例如郁达夫。甚至于不惜投入巨资以弥

补报馆常年的亏损,有学者称之为“以药养报”。 4 1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星洲》与其他星系报纯粹是文化事业,并不积极于广告促销与招徕等商

业活动,或因此而不十分重视与同业之间的竞争。反之,实际情况是更为

复杂的,从本节所举出的这些广告宣传中,便可以说明对胡文虎而言,文

化与商业是可以并行的,且两者并不互相矛盾。实际上,若星系报的亏损

太大,胡文虎也会采取一些行动,而非任凭问题继续恶化下去。 4 2由此可

3 9 “本报销行华南沿海图”,见《星岛日报创刊周年纪念特刊》,页 1 2 1。 4 0 “本报各埠代理之一部二”下的标示“怡保代理万春堂(Ba n Ch o o n T o n g

M e d i c a l S t o re)参茸药材中西药品兼星架坡星洲日报”,见傅无闷编《星洲日

报二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 19 3 1),无页码。 4 1 许艳《胡文虎——实业家办报的实践与思想研究》,中国兰州大学新闻学硕

士学位论文,2 0 0 8。 4 2 例如槟城《星槟日报》在 1 9 4 9 年底曾因为蒙受巨额亏损,而面临遭胡文虎勒

令收盘的结果,但后来经过该报全体员工上下齐心,在胡氏所限定的时间内使销

Page 10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5

见,胡文虎是以企业家的经营模式来办报,有别于 19 世纪初传教士办

报、1 9 世纪末文人办报及政治家办报等模式。 4 3因此,胡文虎对于报馆亏

损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或许可以这么说,办报对胡文虎而言,不仅是累

积经济资本的管道,更使他获得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象征资本 4 4的最佳

管道。

表 11:胡文虎所办之星系报一览表 序 年份 报纸 地点 备注

1 1929-1 983 星洲日报 新加坡 1983 年新加坡的《星洲》

与《南洋》,合并为《联合

早报》。但在马来西亚,两

报仍然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华

文报纸。 2 1931-1 949 星华日报 汕头 3 1935-1 949 星光日报 厦门 4 1935-1 942 星中日报 新加坡 5 1937 星粤日报 广州 已出试版,因抗战爆发未发

行而停刊。 6 1938-至今 星岛日报 香港 7 1938-1 996 星岛晚报 香港 8 1938-1 940 星岛晨报 香港 9 1939-1 982 星槟日报 槟城 10 1939-1 948 总汇报 新加坡 1905 年创办;1939 年被胡

文虎收购。

量上升,最终在胡氏感到满意之后,才得以继续营业。见《星槟日报银禧纪念

册,1 9 3 9 -1 9 6 4》(槟城:星槟日报社,19 6 4)。 4 3 许艳《胡文虎——实业家办报的实践与思想研究》,中国兰州大学新闻学硕

士学位论文,2 0 0 8。 4 4 有关于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象征资本的定义,见 P i e r r e Bo u r d i e u , ―T h e

F o r ms o f Ca p i t a l ‖ , i n J . G . R i c h a r ds o n ( e d . ) Ha n d b o o k o f T h e o r y a n d

R e s e a r c h f o r t h e S oc i o l o g y o f E d u c a t i on ( Ne w Yo r k : Gr e e n wo o d , 1 9 8 6 ) ,

p p . 2 4 1 -2 5 8 .

Page 10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6

11 1947-1 949 星闽日报 福州 12 1949-1 999 香港虎报 香港 英文报纸 13 1950-1 959 新加坡虎报 新加坡 英文报纸 14 1950-至今 星暹日报 曼谷 15 1950-1 973 星泰晚报 曼谷 资料来源:胡文虎基金会编《胡文虎基金会成立五周年纪念专辑》(香

港:胡文虎基金会,1998),页 5;古玉梁《胡文虎报业王国:从兴盛到

衰落》(八打灵:文运企业有限公司,20 05),页 18 8-19 0。

第二节 星系报:胡文虎与政治势力的关联

胡文虎与蒋介石及中国国民党的良好关系被证明是迅速获取南京国民

政府准确新闻的重要管道。事实上,胡文虎的星系报经常被认为是国民党

的报纸,例如:《星洲》创刊四天后,新加坡的英文报纸曾经刊登了马来

亚国民党成员的全体照,并在其下方标明“全马来亚的国民党员上周末在

新加坡聚会时,胡文虎先生(最左边坐者)与《星洲日报》(国民党在新

加坡的报纸)特于维基利俱乐部(Weekl y En t e r t a inm en t C lub)设宴招

待”。 4 5且在《星洲》的筹备过程中,蒋介石也曾经代为物色了第一任的

总编辑(见上一节)。

其实,早在胡文虎创办《星洲》之前,他及其属下的报人已经与国民

党政要及上海报人有往来。当新加坡《星报》庆祝创刊一周年之时,来自

海内外各方的贺词包括了:上海《申报》主笔陈冷( 1877-1965 ,一作

1876-1 965 )与周瘦鹃( 1895-1 968 )、上海《新闻报》总编辑李浩然

( 1887-19 47)、上海暨南大学校长郑洪年( 1876-1958)、上海《民众

日报》 4 6 、上海国民大学新闻系与上海沪江大学商学院新闻科的潘公弼

(1895 -196 1)、上海华侨联合会、南京《中央日报》、南京华侨事务委

员 会 科 长 项 与 年 ( 1894-1 978 ) 、 国 民 政 府 内 政 部 长 薛 笃 弼 ( 1890 -

4 5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1 9 J a n u a r y 1 9 2 9 . 4 6 1 9 2 8 年 1 月由国民党再造派在上海创办,主编为谌小岑、程元斟。

Page 10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7

1973)、国民政府中央委员叶楚伧(1 887 -19 46)等人与机构,以及新加

坡和南洋地区的南洋工商补习学校 4 7、星洲同德书报社 4 8、星洲光化公司

电版厂、前槟榔屿总领事戴培元( 188 7 -1944) 4 9等。 5 0其中不乏中国与

南洋地区的知名报人与政要,由此可见该报的新闻网络、社交网络以及政

治倾向。

中国国民党北伐成功之后,蒋介石正式确立了他在国民党与中华民国

的领导地位,这一政治上的改变亦反映在海外的华文报纸上。例如《星

报》自第 56 期起,报眉的“星报”二字即由蒋介石所题。 5 1又如《星洲》

自 1929 年创刊起,报眉的“星洲日报”四字也是蒋介石的墨宝。 5 2 1930

年年终,当胡文虎到中国考察时,还特地前往首都南京进谒蒋介石,并在

蒋府门前与当时声誉如日中天的蒋主席合影,该照片后来刊登在《星洲日

4 7 南洋工商补习学校创办於 1 9 2 0 年,由施苏创办,多位侨商赞助,借用丹戎巴

葛律 2 6 7 号寅宾俱乐部二楼,开办夜学。 4 8 同德书报社成立于 1 91 1 年 8 月 8 日,为目前新加坡硕果仅存的书报社。发起

人为张永福、林义顺与陈楚楠等。其宗旨为启发民智、宣扬革命、推翻满清。见

《同德书报社百年纪念特刊》(新加坡:同德书报社,2 0 1 0)。 4 9 戴淑原,字培元,祖籍广东大埔,为满清驻槟城最后一任领事戴喜云( 1 8 4 9 -

1 9 1 9)之次子。戴喜云与之前四任领事(张弼士、张煜南、谢春生及梁碧如)

一样,皆是客家人。 1 9 1 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戴淑原被中华民国政府委任为驻

槟城领事。从 1 9 1 2年到 1 9 3 0年期间,他不仅担任中华民国驻槟领事长达 1 8年

(间中有两年由其兄戴芷汀代摄),也是马来亚华侨社群的重要领袖,在教育方

面有卓越贡献。 1 9 3 0年退任槟城领事后,他仍然不忘服务社会。他晚年最显著

的贡献是于 1 9 3 9年应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会长胡文虎之邀请,在槟城领导成立

客属公会,并出任创会会长。见《南洋名人集传》第一集,页 30 -3 1。 5 0 分别见于《星报》,1 9 2 8 年 6 月 9 日,第三、四版;6 月 1 6 日,第二、三、

四版;6 月 2 3 日,第四版;6 月 3 0 日,第三、四版。 5 1 《星报》,1 9 2 8 年 7 月 2 1 日,第一版。 5 2 《星洲日报》,1 9 2 9 年 1 月 1 5 日,第一版。

Page 10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8

报二周年纪念刊》上。 5 3直至 1938 年,香港《星岛》的创刊号上还刊登

了委员长蒋介石伉俪以及国家主席林森(1868 -194 3)的题字与祝词。 5 4

同年 12 月,《星岛》亦转载了蒋介石伉俪为了勉励《星洲》全体职工而

寄赠的一张两人的合照。 5 5 这些都一再地显示星系报之间的紧密通讯网

络,以及它们对于国家主流政治势力的支持与依附。

除了经常在报纸上宣传党国的消息之外,胡文虎与中华民国主流政治

势力的良好关系,亦反映于他在海外积极参与国家与地方的建设工程。胡

文虎与《星洲》曾经多次发表宣言,表示“有感于二十年来,中国内战频

仍,民穷财尽,所以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宗旨,希望唤起朝野上

下,改弦易辙,以建设为救国之途径”,并主张若要挽救中国与侨乡不在

于空言和理论,而在于切实的工作和具体的计划。 5 6因此,《星洲》的报

人本着文章报国的热诚,于 193 3 年庆祝该报创刊四周年之际,首先编印

了《新福建》专刊。该专刊收录了有关于福建省的政治、经济、军事、教

育、实业、交通等方面的调查报告,涵盖了过去的工作、未来的发展、当

5 3 “ 胡 君 文 虎 进 谒 蒋 主 席 在 蒋 府 门 前 摄 影 ( 右 三 为 胡 文 虎 , 左 三 为 蒋 介

石 ) ” , 见 傅 无 闷 编 《 星 洲 日 报 二 周 年 纪 念 刊 》 ( 新 加 坡 : 星 洲 日 报 ,

1 9 3 1)。该纪念刊有一百多页,其中有不少插图。 5 4 《星岛日报》创刊号,1 9 3 8 年 8 月 1 日,第二版。包括了蒋介石所题之“南

天遒铎”,蒋宋美龄所题之“国民先导”,以及林森所题之“爱护宗邦”。此

外,还有共产党的周恩来所题之“民族呼声”。 5 5 “蒋委员长夫妇嘉勉星洲日报颁赠合影玉照一帧”,见《星岛日报》, 1 9 3 8

年 1 2 月 2 0 日,第 1 2 版。 5 6 〈星洲日报四周年纪念编印新福建专刊宣言〉,见《星洲日报》, 1 9 3 3 年 1

月 1 4 日,第 1 版;〈星洲日报五周年纪念编印新广西特刊宣言〉,见《星洲日

报》,1 9 3 4 年 1 月 15 日,第 1 版;〈星洲日报七周年纪念编印新广东特刊宣

言〉,见《星洲日报》,1 9 3 6 年 1 月 1 4 日,第 1 版。

Page 11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99

局的计划以及相关的评论,并附上了胡文虎以及星系报报人的文章。 5 7因

为该项出版计划的成功,该报报人曾经兴致勃勃地期望能够连续编印其他

省份的专刊,以推及全国,并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扮演一定的作

用。可惜事与愿违,在《新福建》出版不久之后,福建省就陷入了战火之

中,因此“新福建”的建设始终无法落实。

纵然如此,胡文虎以及星洲日报社的报人决定继续努力,且有鉴于当

时广西省连续几年积极从事建设工程,甚至因此而被誉为模范省,足以作

为全国之参考与借镜,而当地政府亦热切表示欢迎海外华侨参观与投资,

因此便决定在《星洲》五周年时,发行《新广西》特刊,详细记载广西过

去的建设成绩与未来的建设方针,并加上一些评论,期望能唤起海内外国

人同心协力,同时作为各省从事建设工作时重要的参考资料。 5 8后来,因

为资料收集费时,此出版计划展延至六周年时才出版。 5 9胡文虎还在《新

广西》的序言中表示,坚信以华侨百年来开拓与建设南洋物质文明的努

力,若能继续发挥刻苦耐劳与冒险的精神,转而经营广西,必定能使这原

本贫瘠之地变为繁荣之地。由于当时正值世界经济不景气,南洋地区亦受

到波及,且当地的种族、政治、经济问题愈复杂,胡文虎担心以后华侨在

南洋难以立足,于是便主张另谋出路;而广西当局正处于积极建设之时,

5 7 〈星洲日报四周年纪念编印新福建专刊宣言〉,《星洲日报》,1 9 3 3 年 1 月

1 4 日,第 1 版。 5 8 〈星洲日报五周年纪念编印新广西特刊宣言〉,《星洲日报》,1 9 3 4 年 1 月

1 5 日,第 1 版。 5 9 傅无闷主编《新广西:星洲日报六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 9 3 5)。该书共 3 08 页, 3 0 多万字, 50 多幅照片,内容涵盖了民国以还至

1 9 3 3 年该省的土地、人口、民族、政治、财政、金融、农林、水利、鱼牧蚕

蜂、矿业、工业、商业、交通、教育、卫生、公共设施、社会问题等方面,因

此,被誉为广西的百科全书。转引自黄启文、范柏樟〈星洲日报编辑出版新广西

及其影响〉,见《八桂侨史》,1 9 9 1 年第 1 期(总第 9 期),页 2 7 -3 0。

Page 11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0

急需外来的人力与财力,且十分欢迎华侨回国开发天然资源,因此他呼吁

华侨前往广西发展实业,认为这不仅能救济广西,亦能造福国家。 6 0

其实,胡文虎对于国家建设之关注是长期以来的努力,并非突发奇

想。早在 193 3 年 1 0 月,胡文虎就已经派代表到广西接洽投资事宜,并先

后前往南宁、柳州、桂林、贺县等地考察实业;之后两年,又陆续两次派

《星洲》的经理林霭民(1906-1964) 6 1前往该省考察;1935 年,胡文虎

还曾经力促华侨集资,开发该省的天然资源。 6 2同年 2 月,马来亚霹雳中

华总商会会长梁燊南(18 80- 1940)与雪兰莪福建会馆总理黄重吉前往新

加坡与胡文虎商讨开发广西实业时,胡文虎于维基利俱乐部设宴欢迎两

人,之后决定组织中华实业有限公司,资本总额为五百万元。在第一次的

筹备会议中,议决先组织筹备处,并将它设在新加坡的虎标永安堂,且公

推 梁 燊 南 为 筹 备 处主 席 , 黄 重 吉 为 副主 席 , 胡 文 虎 为 财政 , 林 金 殿

(1879- 1944,一作 1897 -1944) 6 3为总务,林霭民为秘书,胡重益、王

振相等十人为筹备员。当天胡文虎还于会上即席认股二十万元,梁燊南则

认股十万元。 6 4同年 1 0 月,梁燊南以中华实业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身份前往

广西考察,并与当局洽谈投资开发各项天然资源,以及研究将来举办大规

模实业时的运输等问题。 6 5因此,在马来亚中华实业公司集资协助广西的

建设工程之中,胡文虎可谓起着关键之作用。

6 0 胡文虎〈序一〉,见傅无闷主编《新广西:星洲日报六周年纪念刊》(新加

坡:星洲日报社, 1 9 3 5)。转引自黄启文、范柏樟〈星洲日报编辑出版新广西

及其影响〉。 6 1 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1 38。 6 2 同上。 6 3 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1 30。 6 4 《南宁民国日报》,1 9 3 5 年 3 月 1 日。转引自黄启文、范柏樟〈星洲日报编

辑出版新广西及其影响〉。 6 5 《南宁民国时报》,1 9 3 5 年 1 0 月 2 日。转引自黄启文、范柏樟〈星洲日报

编辑出版新广西及其影响〉。

Page 11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1

与此同时,胡文虎曾经对广西的公益与教育事业给予许多资助。例如

1935 年 5 月,捐资十万元给广西的慈善事业,让当局以低利贷款给贫穷

农民作为垦荒之用;同年 8 月初,捐助法币三千五百元给邕宁县西乡塘、

沙井两乡建筑学校;1937 年 5 月,捐国币三万五千元筹建 1 0 所小学;同

年 6 月,又将捐款增至十万五千元,拟筹建 30 所小学。 6 6胡文虎在永安堂

的业务上了轨道之后,便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文化事业以及国家与地方建

设,可谓善用各种资源——人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与象征

资本。他不仅是个精明的企业家,也对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大环境有相当的

了解,利用这些人脉来巩固他的基础事业,更进一步为广大的民众谋取福

利。这也是他经常说的“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详见第六章的讨论)。

另外一方面,“新桂系” 6 7在 1925 年统一了广西之后,为了巩固其

政治势力与经济实力,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争取海外华侨,且制定了

若干优惠政策以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6 8 因此,当局对于胡文虎决定编纂

《新广西》十分重视,当胡文虎的代表林霭民抵达广西之后,白崇禧

6 6 黄启文、范柏樟〈星洲日报编辑出版新广西及其影响〉,《八桂侨史》,

1 9 9 1 年第 1 期(总第 9 期),页 2 7 -3 0。 6 7 是指相对于“旧桂系”,在 1 9 2 0 年代崛起的以李宗仁、白崇禧等广西出身者

为代表的军阀、国民党内部派系。见(美)莫济杰著、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

第一—三卷(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 1 9 9 1 -1 9 9 5)以及白先勇《父亲与民国》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2)。 6 8 例如 1 9 2 7 年,广西省政府教育厅长雷沛鸿赴欧洲考察教育及到南洋各地接洽

华侨投资。当时广西省主席黄绍竑和建设厅长伍廷颺多次表示欢迎华侨投资;

1 9 2 8 年,广西建设厅招待华侨驻梧办事处成立,其简章明确规定给予华侨优

待;1 9 2 9 年,广西建设厅在柳州召开第一次全省建设会议,邀请国内外名流学

者与华侨代表共商建设大计;1 9 3 4 年,广西省政府颁布《广西建设纲领》,作

出引进资金、招揽人才和开发富源等方面的决策。见《新广西旬刊》,第三卷第

九期,第十三期。转引自黄启文、范柏樟〈星洲日报编辑出版新广西及其影

响〉。

Page 11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2

( 1893-19 66)与黄旭初( 1892-1975)还于省府设宴为林霭民洗尘,并

委派矿务局局长黄荣华陪同林霭民前往各地参观考察,协助他收集资料。6 9这是该刊能够顺利地完成编辑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过程亦显

示出华侨与祖国和侨乡之间,所存在的双向交流。 7 0广西当局深知以当地

的贫瘠,无法筹集发展大规模实业所需的巨额资本,因此不得不求助于海

外的华侨实业家,于是派专员前往南洋宣传“新广西”之建设,期待华侨

回国发展实业;而海外各地的华侨获悉广西拥有许多宝贵的天然资源后,

亦欣然相率到广西创办实业,藉着开发祖国的实业,以期能挽回漏卮,并

展现他们的爱国精神。

甚至于事隔 5 0 多年后,广西的学者仍留意到在《新广西》发行之

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华侨实业家陆续前往广西考察,并成立公司、开采矿

业,且掀起了一股华侨投资热,但是自《新广西》在海外发行之后,这股

投资热更进一步推向高潮。 7 1他们认为这股华侨投资热对广西省东北地区

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三方面的广泛影响:(一)促

进了工商业的繁荣;(二)推动了锡矿开采技术的进步;(三)促进了附

近农村经济的发展。 7 2 当时华侨的投资项目主要是矿产、垦殖和公益事

业,而其中又以锡矿业占最多,例如:纯锡产量,由 1 932 年的 242 .6 5 吨

激增至 1938 年的 3 523 .92 吨,前后增加超过十倍。因此,他们认为在回

顾 1939 年沦陷前广西采锡业繁荣的情景,不得不承认胡文虎对广西的资

6 9 林霭民〈序二〉,见傅无闷主编《新广西:星洲日报六周年纪念刊》(新加

坡:星洲日报社, 1 9 3 5)。转引自黄启文、范柏樟〈星洲日报编辑出版新广西

及其影响〉。 7 0 P h i l i p A . K u h n , ―W h y Ch i n a H i s t o r i a n s S h o u l d S t u d y t h e Ch i n e s e

D i a s p o r a , a n d V i c e -ve r s a ? ‖ , i n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e s e Ov e r s e as , V o l u me 2 ,

Nu mb e r 2 , No ve mb e r 2 0 0 6 , p p . 1 6 3 -1 7 2 . 7 1 黄启文、范柏樟〈《星洲日报》编辑出版《新广西》及其影响〉,《八桂侨

史》,1 9 9 1 年第 1 期(总第 9 期),页 2 7 -3 0。 7 2 同上。

Page 11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3

助和《新广西》的发行,在海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反响,且吸引了大批华

侨实业家回广西投资。总而言之,胡文虎藉着星系报的新闻网络在这双向

交流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胡文虎与星系报报人相信努力编印《新福建》和《新广西》的结果,

不仅将使读者对福建与广西两省的政治、社会以及各种新建设有更深一层

的了解,亦期望能藉着文字的宣传,激荡国人努力建设祖国,由地方建设

逐渐达成统一全国的愿望。由于这两次成功的经验,使他们决定于七周年

时编印《新广东》特刊作为纪念。他们认为广东省是中国南方最富庶的省

份,物质建设迅速,且自当地政府实施三年建设计划以来,在政治、财

政、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等方面有不少的进展;再加上海外华侨几乎

皆来自闽、粤两省,粤侨自然渴望了解故乡建设的情形,闽侨亦视闽、粤

两省如唇齿相依,而关注广东之建设。 7 3由此可见,胡文虎及其星系报一

再地把“新中国”的建设与前途视为己任,努力维系祖国、侨乡与海外华

侨之间的纽带。

这一点是在其他海外华文报纸之中所罕见的,这不单是胡文虎的企业

精神所致,亦由于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与地方政府积极建设国家与地方,

并希望能够获得海外华侨的赞助,因此,这努力可以说是双方面的。正如

晚清时的自强运动,满清政府亦曾经为了寻求来自海外的资金,以推动中

国的现代化工程,而将一些勋爵官位卖给海外的侨商。 7 4到了民国时期,

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国再次寻求现代企业家的投资,如此说来,海

外华商在中国现代史中可说是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就像晚清的海外华

侨商人一样,胡文虎也寻求象征资本,然而他比他们更加高明,并在 30

年代藉着与中国政治精英的良好关系,建立了一个跨越中国和南洋地区的

7 3 〈星洲日报七周年纪念编印新广东特刊宣言〉,见《星洲日报》, 1 9 3 6 年 1

月 1 4 日,第 1 版。 7 4 M i c h a e l R . Go d l e y , T h e M a n d a r i n - Ca p i t a l i s t s f r o m Na n y a n g : Ov e r s e a s

Ch i n e s e E n t e r p r i s e i n t h e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o f Ch i n a , 1 8 9 3 - 1 9 1 1 ( Ca mb r i d ge ;

Ne w Yo r k : Ca mb r i d g e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8 1 ) .

Page 11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4

新闻网络和商业网络,他所获得的象征资本远远胜过当时其他的华侨商

人。

第三节 来自上海中文报界与新加坡英文报界的专业肯定

在《星洲》问世之后的几个月内,其销量已经超越了著名的《南

洋》,而成为了新加坡最大的华文报纸。直至 193 4 年起,《星洲》更获

中国南京政府的中山文化教育馆所编辑的《日报索引》选为中国人自办的

十大报纸之一。 7 5为此,前上海《申报》主笔陈彬龢(1 89 7-194 5)认为

这是因为《星洲》拥有中国海内外的电讯网,所以其读者每天可以获得国

内外有系统的通讯,并指出它的四大贡献:(一)在中国各大城市,如上

海、厦门、广州、南京、济南、北平、天津、南昌、汉口、重庆、开封、

洛阳、兰州、长春、大连、沈阳、哈尔滨、承德等地都聘有特约记者,组

成了周密的电讯网;(二)在世界各大都市,如日内瓦、伦敦、巴黎、柏

林、罗马、东京、大阪、纽约、华盛顿、莫斯科、海参威等处,与当地的

中国留学生合作,设置特约记者;(三)每逢星期日除了特约中国国内的

学者与名流,如马相伯( 1840-1 939 )、胡适( 1891-1 962 )、胡愈之

( 1896 -198 6)、章乃器( 1 897- 1977)、卢作孚( 18 93-1 9 52)、林语

堂( 1895-1976)、陶知行( 1891-1946)等撰述论文之外,而主编傅无

闷与编辑胡迈(190 9-198 8)亦时常发表精警公正的言论,并转载与翻译

英、美、日、苏、法国等学者的时事论文;(四)其画报以及南洋、妇

女、国际、体育等副刊内容都极其充实,这点在中国国内的报纸中也是罕

7 5 陈彬龢〈胡先生与文化事业〉,见《晨报 . 欢迎胡先生特刊》, 1 9 3 4 年 1 1

月 5 日;后转载于〈中国现代企业家第一期:胡文虎先生〉,见《星洲日报星

期刊》,1 9 3 4 年 1 1 月 1 8 日,第九版。

Page 11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5

见的。 7 6此外,中国现代大文豪鲁迅(188 1 -1936)曾经于 1 9 34 年 12 月

31 日,自上海给一名新加坡读者刘炜明的信上提到:“十二日的信,早收

到了,《星洲日报》也收到了一期,内容也并不比上海的报章减色,谢

谢。” 7 7可见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星洲》在专业上的贡献已经深受中

国的新闻界与文化界的肯定。

《星洲》不仅在中国受到了专业上的肯定,在新加坡亦受到了英文报

界的同业接受。本章开端所引之 1937 年 4 月 1 日新加坡最高法院奠基礼

的事件,正好说明了二战以前《星洲》已经成功地取得新加坡华文报纸的

领先地位,并深受当时英属海峡殖民地政府肯定。此外,若将二战前后

《星洲》与《南洋》分别被新加坡英文各报所引用的次数作一比较,亦可

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即于 20 世纪 30 年代至 40 年代间,《星洲》确实是

当时新加坡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见图表 1 与图表 2)。无论是新闻报

导或是新闻照片,《星洲》被当地英文媒体引用的次数远超过《南洋》有

十倍以上。由此可见,当时《星洲》作为新加坡首席华文报纸的权威地位

以及专业能力,是深受当地官方与主流英文报界的肯定,例如《海峡》与

《自由》经常都会转载《星洲》有关于中国前线的新闻报导与新闻照片。

尤其是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爆发,中国各地前线的新闻照片成了

海外华侨了解祖国情况的最佳媒介,而《星洲》不仅派遣新闻记者与摄影

记者前往前线,亦在星系报报端发表了许多新闻照片,因此新加坡的英文

7 6 陈彬龢〈胡先生与文化事业〉,《晨报 . 欢迎胡先生特刊》,19 3 4 年 1 1 月 5

日;后转载于〈中国现代企业家第一期:胡文虎先生〉,见《星洲日报星期

刊》,1 9 3 4 年 1 1 月 1 8 日,第九版。 7 7 有关这一点,在此感谢韩山元的提醒。转引自韩山元〈毛泽东给了一则大新

闻〉,见《联合早报 . 早报 8 5 周年专题报道集》,2 0 0 8 年 9 月 6 日。

h t t p : / / www. za o b a o . c o m/ s p e c i a l / s i n ga p o r e / p a ge s 4 / za o b a o 8 5 0 8 0 9 0 6 b . s h t ml

( d a t e v i s i t e d : 2 0 0 9 /1 1 / 1 9 ) 。原见于《鲁迅书信集》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 9 7 6),页 7 12。

Page 11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6

报纸亦经常转载它们。 7 8换言之,二战前《星洲》对新加坡各英文报纸的

重要性与功能,犹如一家专门提供有关中国、国民党、新加坡和南洋各地

华侨社群专电和新闻图片的新闻社。与其他同时期南洋各地的华文报纸,

例如《新国民日报》( 1919-1940)、《南洋总汇报》( 1905 -19 47)、

《南洋商报》( 192 3-198 3)以及槟城的《光华日报》( 1 910 -至今)等

相比,《星洲》俨然就是新加坡与南洋各地华侨报界的代表以及中国国民

党驻新加坡的新闻发布社。

图表 1:二战前《星洲》与 《南洋》被新加坡英文报纸 引用次数统计表 7 9

图表 2:二战后《星洲》与 《南洋》被新加坡英文报纸 引用次数统计表 8 0

7 8 例如―M o r e P i c t u r e s f r o m t h e Ch i n a W a r Ar e a s b y c o u r t e s y o f S i n Ch e w

J i t P o h ‖ , i n S i n g a p or e F r e e P r e s s , 2 S ep t e mb e r 1 9 3 7 , p . 5 . 甚至还将《星

洲 》 的 中 文 新 闻 标 题 直 接 刊 登 在 报 端 , ―Ch i n a p l e a s e d , J a p a n l i ke l y t o

p r o t e s t . Re a c t i o n t o B r i t i s h d e c i s i o n t o r e o p e n Bu r ma R o a d ‖ ,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9 Oc t o b e r 1 9 4 0 , p . 1 0 . 7 9 此 图 表 是 笔 者 根 据 新 加 坡 国 家 图 书 馆 英 文 报 纸 数 据 库

( h t t p : / / n e ws p a p e r s . n l . s g / ) 检 索 功 能 所 得 制 作 而 成 。 1 9 2 3 / 0 1 / 0 1 至

1 9 4 2 / 1 2 / 3 1,《星洲》与《南洋》被引用之次数分别为 6 , 9 5 3 次与 5 4 8 次。

Page 11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7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海内外的抗日救亡情绪高涨,胡文虎深感

在抗战期间,海外华侨对于前线新闻的饥渴,而于 19 38 年在香港创办了

《星岛日报》。当时抗战刚满一周年,中国国内所流行的一句口号就是

“宣传重于作战”,虽然大多数的海外华侨无法到前线作战,但是胡文虎

认为办报与从事新闻宣传亦是为祖国服务的一种方式。同时,胡文虎指出

《星岛》在香港出版有两大好处:印刷技术与设备比国内完善,材料来源

与获得比南洋更迅速;除了这两方面,《星岛》在新闻电讯之外,特别着

重新闻照片,因为胡文虎认为照片对于一般读者有着直接启迪的力量,尤

其对识字不多的华侨而言,图画的宣传更能普及大众。由于《星岛》出版

之后,它刊载的抗战新闻照片相当丰富,在华侨社群中起着不小的作用,

因此除了《星岛》,还将新闻照片供应给菲律宾、新加坡、荷属东印度群

岛以及美洲的一些报纸,以扩大抗战宣传的影响力。 8 1

除此之外,《星岛》于创刊之后九个多月内,先后刊行了《星岛晚

报》、《星岛晨报》和《星岛周报》,以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对于前线新闻

的需求。《星岛》的创办人暨社长胡文虎的三子胡好(1 919 -19 51)表示

《星岛周报》的发刊有几层的意义:首先,《星岛》之前发行的三份报纸

均为每日出版,其中所刊载的新闻着重的是时间性,而周报则能较有系统

地论析时事,以补日报之不足;其次,《星岛》最初的销行区域主要在香

港、澳门及华南沿海一带,但作为一家华侨的报纸,胡好希望能够广销于

南洋以及其他华侨所在之地区,因此便有了发行海外版的计划,以日报所

刊载的重要新闻,每周集结为一册,行销于南洋及其他海外各地,使海外

的读者也能从周报中读到日报言论文字的一部分;最后,在抗战爆发以

后,香港因着地利之便,已经崛起成为华南文化的中心以及中国国内与海

外文化工作联系上的一个转接站,得以把国内抗战、建国的实况以及著名

8 0 同上。1 9 4 5 / 0 1 / 0 1 至 1 9 5 4 / 1 2 / 3 1,《星洲》与《南洋》被引用之次数分别为

1 1 4 次与 9 7 次。 8 1 胡 好 〈 关 于 抗 战 大 画 史 〉 , 见 《 抗 战 大 画 史 》 ( 香 港 : 星 岛 日 报 社 ,

1 9 4 0)。

Page 11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8

作家的重要文字介绍给华侨读者,同时,华侨亦能发表对祖国抗战的热忱

以及所关切的问题,使国内的同胞有充分了解。 8 2这份由星系报所出版的

周刊在抗战时期,对于国内与华侨之间的文化联系有一定的贡献。

另外,胡文虎以及胡好也充分利用机会,聘请了一些因为战乱而南来

避难的知识分子,使他们成为星系报的生力军,并打响星系报的知名度。

例如:《星岛周报》的编辑委员会就有:金仲华(1 907- 1968)、冯列山

(1907-卒年不详)、叶启芳(1898 -19 75)、戴望舒(19 0 5 -195 0)、张

光宇(1900 -196 5)等。与此同时,《星岛周报》创刊号的目录亦透露了

当时一般华侨所关心的抗战消息:

发刊词 胡好

一周漫谈 金仲华

精神总动员的基本认识 叶启芳

我也来举一个例 胡愈之

赣浙闽三省的近局 曹聚仁

时论介绍:论四月总反攻(三篇)

一周大事述评

国内大事 罗忒士

国际大事 钟建鼎

抗战建国并进图 金端苓、糜文焕

蒋委员长广播精神总动员演词

张伯伦与苏联 周新译

娼妇(一幕) 夏衍

邓龙光将军(人物素描) 李爵元

芥子气的解毒剂 邦琛

星岛信箱:后方工作的机会

星岛画报 张光宇编

8 2 胡好〈创刊词〉,见《星岛周报》创刊号(1 9 3 9 年 5 月 1 4 日)。

Page 12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09

除了周报之外,《星岛》在庆祝出版一周年时,还编印了一部《抗战

两周年纪念刊》,翌年为了纪念出版二周年,再编印了另一部《抗战大画

史》。后者将抗战三年以来的许多新闻图片编辑成专册,一方面是为了保

存史迹,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推进抗战宣传。 8 3在新闻照片之外,该画史还

收录了委员长蒋介石、蒋宋美龄( 18 97 -200 3 )、海外部部长吴铁城

( 1888-19 53 )、空军司令周至柔( 1898-1 986 ,一作 1899-1 986 )将

军、以及军政、外交、经济各部部长和政治部宣传厅厅长等人,于抗战三

周年所撰写的纪念专文,以及一些党国要人为该刊所撰写的题词。这些纪

念专文,不仅把抗战三年以来中国在抗战军事、对外政策、经济建设、华

侨宣传以及民众运动等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并与新闻照片互相配合。从

这些专文的内容看来,该画史亦是代表国民政府的言论,以凝聚海外华侨

一同持续参与抗战为首要目的。

《抗战大画史》的主编张光宇 8 4是中国著名的漫画家,他于《星岛》

创刊之前便自上海逃到香港避难,在《星岛》担任画报编辑,并负责编辑

了好几种纪念画刊。为了编辑《抗战大画史》,张光宇除了利用之前所保

存的材料之外,还向国内几十位奔走于前后方的摄影家征求稿件。他还表

示自抗战以来,画报已经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宣传工具,其深入民众的效能

并不亚于抗宣机械化部队的电影;因画报所占的面积较小,流传至民间的

机会亦较多,尤其在偏僻的乡村与前方的战壕,即使一本被千万双手翻过

的破旧画报也会受到许多军民读者的爱护。 8 5虽然当时画报界面临了不景

气,纸张、印刷、原料昂贵,以及稿荒等问题,但是张光宇认为这些都只

是一时的现象而已,他仍然看好画报的发展。此外,该画史对于多年致力

8 3 胡 好 〈 关 于 抗 战 大 画 史 〉 , 见 《 抗 战 大 画 史 》 ( 香 港 : 星 岛 日 报 社 ,

1 9 4 0)。 8 4 张光宇的作品,参《张光宇插画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0)。 8 5 张光宇〈编后记〉,见《抗战大画史:抗战三周年暨星岛日报创刊二周年纪

念特刊》(香港:星岛日报社,1 9 4 0)。

Page 12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0

于画报事业的张光宇而言,还有另一层意义,即为他画报编辑生涯的告别

之作——他将离开工作了两年多的香港和《星岛》,启程到重庆去,到抗

战的内地去绘画无数使他心情激荡的场面。 8 6由此可见,新闻照片与画报

确实在抗战宣传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身为该画史主编的张光宇已

经无法按捺内心对于祖国的热爱,而“投笔从戎”,亲自到前线去以自己

的专长——漫画来刻画战争、参与战争。

第四节 画报:视觉艺术与新闻之关联

在抗战宣传之中,胡文虎的星系报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除了日报

之外,星系报亦努力透过多样化的媒介来加强宣传的效果,而画报便是其

中一个很好的例子。谈到画报的重要性,知名学者李欧梵曾经从文化史的

视角来探讨中国的现代性,并以 1930 年代的上海城市文化兴起作为时空

背景,透过纵览两份杂志——《东方杂志》( 190 4-19 4 8 )和《良友画

报》(1926 -194 5),以及它们的相关企业,探讨上海都市文化中现代性

的想象是如何被建构的。 8 7李欧梵认为中国现代印刷文化最大的遗产就是

这些画页,无论在实际或象征意义上,它们都对于现代中国的想象有所贡

献。此外,李欧梵亦强调文化建构比文化消费更重要,因为他相信这种对

现代性的想象在民国初年仍处于形成的阶段。承自 Ben ed ic t Ande rson 的

说法,他进一步提出这种现代的想象也与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第一次成为一

想象社群之形成有关。

至于在南洋,最早掀起这股画报风潮并持之以恒发展的,非《星洲》

莫属。星洲日报社的经理林霭民曾经声称《星洲》的画报——《星光》算

8 6 同上。 8 7 L e o L e e Ou - f a n , ―T h e Cu l t u r a l Co n s t ru c t i o n o f M o d e r n i t y i n Ur b a n

S h a n gh a i : S o me P r e l i mi n a r y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 , i n Ye h We n -h s i n e d . ,

B e c o mi n g Ch i n e s e : P a s s a g e s t o M o d e rn i t y a n d B e y o n d ( Be r ke l e y , C A:

Un i ve r s i t y o f Ca l i f o r n i a P r e s s , 2 0 0 0 ) , p p . 3 1 -6 1 .

Page 12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1

是南洋地区刊行最早的图画副刊,且它的出版也比上海的《新闻报》、

《申报》、《时事新报》各报的画刊更早。 8 8《星光》于 1 92 9 年 7 月创

刊,每周出版一次,并在中国国内以及日本、欧美和南洋各地均设有特约

摄影记者与图画记者,例如上海的知名漫画家黄文农(1 903 -19 34)以及

叶浅予( 1907 -199 5)、摄影记者朗静山( 1 892 -199 5)等。 8 9由于该画

刊深受读者的欢迎,自 19 39 年 6 月之后,便开始印行八开本彩色画报

《星光》,并改为每月发行。 9 0这些画报不仅能提升华侨对美术的兴趣,

更让他们从南洋、香港、中国日常生活之画页,想象属于南洋与中国的现

代性。

自目前硕果仅存 194 0 年 1 2 月出版的《星光:星洲日报图画副刊》

(《星光画报》,以下简称《星光》)来看,便可发现二战前的《星洲》

已经善用画报此一媒介,作为传播国际、中国以及新加坡和南洋地区资讯

的有效工具。除了讨论严肃的国际政治议题,以及报导中国抗日战争前线

的消息,其中亦穿插了通俗的大众文化,例如商品广告、小说、电影与漫

画等等。因此,它可说是一本综合性的杂志,适合不同的年龄层、语文

(中、英双语)与社会阶层的人士阅读。该画刊的编辑为毕业自上海新华

艺专的徐君濂( 191 1-卒年不详) 9 1 ,因此难免有着一般上海画报的影

8 8 霭民〈两年以来〉,见傅无闷主编《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

洲日报社,1 9 3 1),页甲五-甲十。 8 9 《星光》面世之后,南洋地区的同业中才有画报之刊行。同上。 9 0 《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 9 40),页 1 4 7 -1 4 9。 9 1 徐君濂南来后,1 9 3 0 年至 1 9 4 2 年期间,担任新加坡《星洲日报》、《星中

日报》、《星洲画报》、《星光画报》的美术编辑,并曾担任新加坡中华美术研

究会会长( 1 9 3 9)、《南洋画报》总编辑。他主要负责的是画版样、插图、漫

画、刊头以及相关的广告画稿,有时也兼作记者或摄影的工作。同时也在南洋女

中、华侨中学和南洋美专兼职美术教课工作。亦曾为郁达夫的文章配插图,并在

《星洲日报》发表了不少抗战时事漫画和手绘的战争形势图片。战后回中国。著

Page 12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2

子,由此可见战前新加坡的华侨社会深受上海流行文化之影响。由于中国

国内的战乱,自上海以及其他地区有不少文人到南洋地区避难,这群“南

来文人”便成了南洋地区许多华侨学校与华文报馆的生力军,使原本被视

为“文化沙漠”的南洋文化界,顿时呈现“文艺复兴”的现象。 9 2类似的

情形也曾经出现在同时期的香港。 9 3因此,胡文虎的星系报亦聘请了不少

的南来文人为编辑与专栏作家,例如著名作家郁达夫( 1 896 -19 45) 9 4和

诗人戴望舒( 1905- 1950 ) 9 5 。他们在抗战期间曾经分别主编《星洲日

报》的文学副刊《晨星》( 1932-1952)和《繁星》( 1929-1942),以

及《星岛日报》的《星座》( 1938 -19 41),在南洋的文化史上都留下了

重要印记。

《星光画报》新第 15 期的封面女郎是当时著名的电影明星之一——

王熙春(191 9-20 06)。她是京剧花旦出身,1939 年从舞台转向银幕,后

来凭着主演朱石麟编导的《香妃》,成为当时受人瞩目的电影明星。摄影

有《丁家桥之冬》(新加坡:南洋印刷社, 1 9 5 0 )以及《天台旅馆》(新加

坡:南洋商报,1 9 5 0)。 9 2 郭惠芬,《中国南来作家与新马华文文学, 1 9 1 9 -1 9 4 9》(厦门:厦门大学

出版社,1 9 9 9)。 9 3 抗战时期中国南来文人在香港的简史,见小思主编《香港文学散步》(增订

版)(香港:商务印书馆,2 0 0 9),页 1 55 -1 5 6。 9 4 郁达夫于 1 9 3 9 年 1 月至 1 9 4 2 年 2 月期间负责主编这两份文学副刊。见郁达

夫〈创刊语〉,见《星洲日报 . 晨星》,19 3 9 年 1 月 2 2 日。此外,郁达夫旅

新期间也对本地文学带来贡献,他写了 40 0 多篇文章,其中有四分之一是政

论,见其子郁风编《郁达夫海外文集》(北京:三联书店, 1 9 9 0)。另,有关

郁达夫旅新的研究,见姚梦桐《郁达夫旅新生活与作品研究》(新加坡:新社,

1 9 8 7);莫嘉丽〈抗战时期的郁达夫与南洋《星洲日报 . 繁星》〉,见《东南

亚研究》,2 0 0 2 年第 3 期,页 5 1 -5 5。 9 5 戴望舒〈创刊小语〉,见《星岛日报 . 星座》,1 9 3 8 年 8 月 1 日。

Page 12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3

师为严次平 9 6。照片中的王熙春明眸皓齿、巧笑盼兮,身着旗袍,格外明

艳照人,这可是当时时尚画报所常见的女明星的姿态。从七彩的封面来

看,还以为这是一本像《良友画报》般的时尚杂志,翻开目录仔细一看,

才发现这本画报其实是以新闻照片为主的画报(见表 12)。由于正值二战

前夕,国际与区域的政局非常紧张,人人都关心时局的发展,因此对这类

讯息的需求也极为迫切。

表 12:《星光画报》新第 15 期(1940 年 12 月)内容一览表 标题 范围 类别 页数 百分比

目录、广告 南洋 商业 1 2.78 吴专使在新加坡特辑 中国、南洋 战争 7 19.44 罗斯福总统为什么会联任? 国际 战争 2 5.56 全国节约建国储蓄团 中国 战争 2 5.56 胡文虎先生就任崇正总会会长 南洋 华侨 1 2.78 轰炸下之伦敦消息 国际 战争 2 5.56 重庆消息 中国 战争 2 5.56 轴心国能冲破英国的封锁吗? 国际 战争 2 5.56 南洋侨贤史实之十:李天赐先生 南洋 华侨 1 2.78 中国电影制片厂:―塞上风光‖ 中国 文化 1 2.78 名画家刘海粟教授近作 中国 文化 1 2.78 襄阳—枣阳 中国 战争 2 5.56 沙漠战争 国际 战争 2 5.56 英勇抗战中之希腊 国际 战争 2 5.56 马六甲风光 南洋 文化 2 5.56 我国战时重要输出:桐油 中国 战争 2 5.56 电影明星路明女士新片:“情人

四万万” 中国 文化 1 2.78

文艺:名誉(辜石如) 南洋 文化 2 5.56 卓别麟氏新作“大独裁者” 国际 文化 1 2.78 资料来源:《星光画报》新第 15 期(19 40 年 12 月)。

9 6 严次平,为严华之弟,一直都担任电影杂志《青青电影》( 1 9 3 4 -1 9 5 1)的

主编。谢其章〈跨越时代的《青青电影》〉,见《光明日报》,2 0 0 5 年 6 月 3 0

日。见“光明网”(h t t p : / / www. g mw. c n )

Page 12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4

根据以上的统计表,该期《星光》的内容所涵盖的范围,包括了本地

(新加坡与南洋地区)、国内(中国)与国际(欧美、中东)新闻三部

分,其中又以中国的新闻占最多(40 .28%),其次是国际( 30 .56%)和

南洋地区(29 .16%)。当中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日战争的新闻

照片就占了大部分(三分之二以上),这反映了笼罩在战争阴影底下的南

洋华侨,不仅关心本地与祖国的局势发展,亦密切关注着国际间的政治局

势。《星洲》透过其战地新闻记者以及派驻于各国的通讯员,即时取得了

大量的新闻与新闻照片,使得读者群能迅速地获知国际与中国的前线消

息。胡文虎的星系报业透过现代的科技(如摄影、通讯、印刷、交通),

不仅使南洋华侨得以掌握全球时事的脉动,亦加强了他们与祖国在情感上

的联系。

除了国际新闻与新闻照片之外,《星光》亦刊载了译自外文的评论,

譬如〈罗斯福总统为什么会连任?〉探讨了二次世界大战之爆发如何左右

了当时美国总统选举之结果。 9 7该篇评论指出罗斯福之所以会三度当选为

总统,打破了美国开国以来之传统,最主要的原因乃是美国人知道在过去

的八年之中,全世界其他的国家饱受革命与战争之祸害,而美国则仍然保

持坚定、安全而且强大,主要是由于罗斯福在内政和外交上丰富的经验与

强而有力之领导,因此在当时如此危急的关头,他们相信唯有继续让他当

选总统,美国才会继续成为世界最强大的自由国家。透过这些即时的评

论,身处海外的华侨不但了解到国际间之政治局势,亦让他们明白到它们

与自身和中国命运之关联,他们的世界观会有所改变,视野也会扩大。这

种对时事之迫切需求,无疑是拜现代新闻通讯技术之革新与便利所赐,这

是 20 世纪以前未曾见的现象。

从以上各类篇幅之统计,亦反映出南洋华侨与祖国关系之密切,尤其

是正值抗战期间,海外的读者更是对中国前线的消息十分关注。该期《星

光》正好收录了〈吴专使在新加坡特辑〉,一共登载了七页的数十帧独家

9 7 仄克逊作、黄克节译〈罗斯福总统为什么会联任〉,见《星光:星洲日报图

画副刊》,新第 1 5 期(1 9 4 0 年 1 2 月),页 8 -9。

Page 12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5

新闻照片,并以中英双语记录了 19 40 年 11 月间,奉委员长蒋介石之命特

派南来宣慰华侨之专使吴铁城(当时中国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到新加

坡之任务。 9 8抵达新加坡之前,吴铁城一行人先至菲律宾及荷属东印度宣

慰华侨,再于 11 月 14 日由棉兰乘飞机抵新,并受到当地英属殖民地政府

之热烈款待,且由中华民国驻新加坡总领事高凌百等人莅临机场欢迎。吴

铁城此行的任务,除了宣慰华侨之外,亦肩负了敦睦邦交之重大使命。吴

铁城在新加坡逗留之两周期间,不仅详细考察了当地华侨之情况,并与当

地英属殖民地政府进行了多次接洽。由于当时马来亚被视为华侨之第二故

乡,吴铁城的目的之一,亦是为了中英邦交之亲善,以及促进当地政府与

华侨之间的合作。

从一系列图文并茂的报导来看,吴铁城的新加坡之行相当圆满与成

功。高总领还特地举行了香槟联谊会欢迎吴铁城,当时到场的各国外宾及

侨领有二百余人。之后,柔佛摄政王还设宴款待吴铁城,并由高总领、柔

佛要员以及中外宾客陪席。另外,由中华总商会领衔之新加坡华侨社群更

予以热烈盛大之欢迎,当天共有二百多个侨团到会,且即席发动普遍献金

运动,以表示他们拥护祖国及欢迎吴铁城之热忱。吴铁城此行不仅接见了

新加坡的妇女代表,还接见了来自南洋其他地区的华侨代表,其中包括了

廖内、马六甲、柔佛、槟城、雪兰莪、吉兰丹、森美兰、丁加奴等。 9 9不

仅与此,为了交换对于中国及南洋地区各问题的意见,吴铁城特别召开了

记者招待会,《星洲》主编俞颂华(1 893 -19 47)与《总汇报》主编冯列

山皆有出席。同时,吴铁城还参观了中国同盟会南洋支部旧址——晚晴

9 8 〈吴专使在新加坡特辑〉,见《星光:星洲日报图画副刊》,新第 1 5 期

(1 9 4 0 年 1 2 月),页 1 -7。 9 9 〈吴专使在新加坡特辑〉,见《星光:星洲日报图画副刊》,新第 1 5 期

(1 9 4 0 年 1 2 月),页 6 -7。

Page 12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6

园。 1 0 0作为孙中山在南洋的革命基地,新加坡的晚晴园见证了南洋华侨对

于辛亥革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 0 1

然而,吴铁城此行最重要的任务乃是代表国民党中央宣慰南洋的侨

胞,在新加坡各侨团的欢迎会中,他宣读了以下的这封〈蒋委员长宣慰侨

胞书〉:

马来亚全体侨胞公鉴:

自南洋局势严重以来,我中央关怀千百万侨胞之安全,无日不

思,所以保侨、慰侨、救侨之道。中正身秉国钧,眷念尤殷,特派海

外部吴部长铁城南来宣慰、指示机宜,尚望笃信革命救国之主义,遵

守抗战建国之纲领,外以联络友邦,内以团结侨众,本艰难创业之精

神,为忧患兴邦之努力,尝胆卧薪,念兹在兹,南天引领有厚望焉。

蒋中正

中华民国廿九年八月 1 0 2

这封“宣慰侨胞书”所代表的是抗战时期,中华民国最高的党政军领

袖对于海外华侨的眷念与宣慰。自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之后,华侨一直被

1 0 0 孙中山从 1 9 0 5 年开始,数次访问新加坡,把此地做为中国同盟会南洋支部

的活动据点。1 9 3 7 年,李光前、陈延谦、李振殿、周瑞献、李俊承和杨吉兆六

人合力将晚晴园赎回。1 9 3 8 年,他们将它交给中华民国政府管理。民国政府拨

款修理,并搜集文物,安放桌椅、铜像。1 9 4 0 年元旦举行开幕典礼开放供参观

者凭吊瞻仰。 1 0 1 晚晴园如何凝聚新加坡的华侨社群,见 Hu a n g J i a n l i a n d Ho n g L ys a ,

‗Hi s t o r y a n d t h e i ma g i n a r i e s o f ―Bi g S i n ga p o r e ‖ : P o s i t i o n i n g t h e S u n Ya t

S e n Na n ya n g M e mo r i a l Ha l l ‘ ,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n S t u d i e s , V o l . 3 5 ,

No . 1 ( F e b . , 2 0 0 4 ) , p p . 6 5 -8 9 . 1 0 2 〈吴专使在新加坡特辑〉,见《星光:星洲日报图画副刊》,新第 1 5 期

(1 9 4 0 年 1 2 月),页 1。

Page 12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7

称为“革命之母”,因此,到了抗日战争此一非常时期,中华民国的南京

政府亦期望血脉相连的华侨能继续给予祖国精神上以及财力上的支持。蒋

介石信中所提到的“保侨、慰侨、救侨”,何尝不是在希望华侨能够“保

国、慰国、救国”,并持续秉持着革命救国之精神,全力支持抗战救国运

动,团结上下,联络内外,为国家的主权与自由而奋斗。同时,吴铁城本

人亦题了以下赠言送给《星洲》与《星光》的读者们:

自治自强、坚苦耐劳、互助互爱、通力合作,

这是南洋各地亲爱侨胞所给我的最好印象,

也是我对南洋侨胞所最钦佩并最希望的可贵精神。 1 0 3

作为国民政府派遣到南洋宣慰华侨之特使,吴铁城一再代表中央政府

肯定南洋华侨的爱国精神以及对于抗战之贡献,并重申南京政府对于华侨

之殷切期盼——希望在他们的协助之下,中华民国能达到最后的目标,实

现光荣的胜利和真正的和平。

早在这之前的几个月,当香港《星岛》庆祝创刊二周年时,吴铁城就

曾经以中央党部海外部部长的名义撰写了一篇文章,肯定了海外华侨在三

年抗战中各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1 0 4吴铁城表示在四亿五千万人口中,华侨

虽仅占一千万,但他们在物质上与精神上的贡献却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主

要有五方面:(一)财力:包括义捐、月捐、寒衣捐、车辆、医药、难童

及伤兵之友等数以亿计之捐款; 1 0 5(二)人力:许多拥有专门技能或受过

1 0 3 〈吴专使在新加坡特辑〉,见《星光:星洲日报图画副刊》,新第 1 5 期

(1 9 4 0 年 1 2 月),页 6 -7。 1 0 4 吴铁城〈抗战中侨胞之贡献〉,见《抗战大画史》(香港:星岛日报社,

1 9 4 0),页 4 7 -4 9。 1 0 5 根据该文中的“华侨捐款购债一览表”,19 3 7 年 7 月 7 日至 1 93 9 年 1 2 月

3 1 日,来自亚、美、欧、非、澳洲的华侨,义捐、月捐,约在一亿八千万元以

上,平均每月至少有五百万元之多,而认购救国公债达五千万元,国防公债六百

Page 12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8

特殊训练的华侨已自愿回国,到前后方服务; 1 0 6(三)国际宣传工作:除

了尽力运用国民外交吁请世界各国实行援助中国之外, 1 0 7亦联络南洋各属

当地人士,一致在精神上与物质上协助抗战;(四)经济:一方面抵制日

货,并促起友邦人士作同样行动; 1 0 8另一方面,则在中国港口被日本封锁

之情况下,仍尽力提倡国货,对外贸易仍如常,且归国大量投资,于后方

组织建设公司,开设工厂或实际参加经济建设; 1 0 9总计三年以来,华侨汇

款之总数达二十亿元以上,其中捐献国库的不下四亿元。 1 1 0(五)精神:

自始至终拥护抗战、拥护政府、拥护领袖,坚守爱国忠诚及对抗建之信

万元,金公债将近三百万元元与二万金镑。另外,1 9 4 0 年 1 月 1 日至 5 月 3 1

日华侨义捐就达到六千万元以上。 1 0 6 例如青年飞行人员、华侨游击劲旅、日本所畏惧的著名的华侨敢死队三队、

无线电工作队、军用品运输队等等,以及逾三千名华侨机工。 1 0 7 例如美国红十字会,一碗饭运动,援华平民联合会等机构,捐助大批款项与

药品,救济流离失所之难民,而英国方面也组织“中国之友社”、“援华委员

会”、“英国援华筹募会”等机关,捐赠大批款项与药品。 1 0 8 1 9 3 7 年日本对马来亚的输出,总值达四千万元, 1 9 3 8 年遂降至一千二百万

元左右,且由于侨商普遍抵制日货,以致日货之输入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及安

南,也遭受严重打击。 1 0 9 例如马来亚华侨曾协助改良广西锡矿之开发,早于 1 9 3 2 年运回新式开矿机

器,并投资百万元以上,以协助广西锡业之发展;另南洋华侨已组织一西康开发

公司,所有该省出产原料,即由该公司运输出国,换取机器及制造品,该公司已

集资三百万元,准备投资在矿业、银行、开设工厂、建筑百货公司、旅馆、交通

路线,及其他轻便业务。而胡文虎当时准备筹集二千万元开发川康两省。 1 1 0 1 9 3 8 年,华侨汇款总数逾六亿元,其中有一亿二千万元是直接捐献国库的,

此项巨款之流入,等于经济繁荣时期华侨汇款最高额之二倍,不但对中国外汇有

莫大的利益,即对于稳定国家战时财政,亦有很大的帮助。

Page 13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19

念。 1 1 1最后,吴铁城还强调海外华侨对于祖国之贡献令人感动,且国家主

席林森、委员长蒋介石屡次以国家或个人名义表示谢意。由以上各项来

看,由于强大的经济实力,海外华侨成为了抗战时中央政府极力争取的对

象。

由于当时陈嘉庚曾经公开批评国民政府的贪污腐败,为了巩固中国国

民党中央在南洋地区的影响力,以及继续获得华侨在经济上的支持,南京

政府企图利用胡文虎来牵制陈嘉庚。 1 1 2 194 0 年 11 月间,由于胡文虎在香

港宣誓就职为崇正总会新任会长,而无法亲自于新加坡款待吴铁城,因此

其弟胡文豹便以《星洲》副董事主席之身份,特地在虎豹别墅设了盛大的

茶会欢迎吴铁城。当时在场的还有胡文虎的长子胡蛟( 1914-19 84) 1 1 3

(当时《星洲》与《总汇报》的社长)以及胡文豹的女婿李志诚(当时新

加坡永安堂的经理),陪席者则有高总领事以及上百名侨领。 1 1 4藉着接待

来自中国国民党的政要,胡文虎、胡文豹两兄弟以媒体的高可见度来塑造

他们作为爱国侨领的形象以及成功企业家的形象(详见第五章的讨论)。

就像其他星系报所出版的报刊一样,《星光》亦报导了有关于胡文虎

的新闻,并透过大量的新闻照片塑造其积极正面的公众形象。作为香港客

家人最大组织的领导人,胡文虎在宣誓就任后表示,将团结客家人共同努

力造福国家、社会,发扬客家精神,特别是于中国抗日战争之非常时期。

1 1 1 例如经常发慰劳通电鼓励将士、向领袖献旗以示敬意,并通电声讨汉奸如汪

精卫等,这些都给予前方将士、后方同胞莫大之精神鼓励。此外,南洋各属还选

派代表组团回国,分路慰劳。 1 1 2 S t e p h e n L e o n g M u n Yo o n , ―S o u r c e s , A ge n c i e s , a n d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o f

Ove r s e a s Ch i n e s e Na t i o n a l i s m i n M a l a ya , 1 9 3 7 -1 9 4 1 ‖ , P h . D . T h e s i s ,

Un i ve r s i t y o f Ca l i f o r n i a , 1 9 7 6 , p p . 6 0 9 -8 0 6 . S e e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p p . 6 6 7 -6 7 7 . 1 1 3 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1 52。 1 1 4 〈吴专使在新加坡特辑〉,见《星光:星洲日报图画副刊》,新第 1 5 期

(1 9 4 0 年 1 2 月),页 1 -7。

Page 13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0

1 1 5胡文虎充分地利用了画报来加强他作为一名侨领的形象与地位,现代摄

影技术所带来的震撼与效果,在 2 0 世纪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除此之外,《星光》还透过书写一系列的“南洋侨贤史实”来界定华

侨典范所应具备的条件。该期所介绍的是祖籍福建省南安县芙蓉乡的李天

赐(生年不详 -194 3),文中极力着墨于他南来后的奋斗史。 1 1 6这是许多

南洋华侨富商成功的创业模式,除了肯定这些白手起家的侨商对于华侨社

群的贡献之外,这无疑也显示出在 20 世纪上半叶,南来的华侨如何白手

起家,在海外晋升成为社会精英分子,主要是透过经商,这种“尚商”的

现象,在海外华侨中是相当明显的现象。 1 1 7

值得关注的还有,该期封底刊登了一则胡文虎于巴丝班让( Pas i r

Pan jan g)五里半所开设之虎豹游泳池的全版广告。广告的主角是一名身

穿泳装的年轻女子,她身后还有一对同样是身穿泳装的年轻男女。虽然这

三人是以漫画笔触简单地描绘出来,然而他们身体的曝露程度,对于战前

的新加坡华侨社群而言,已属大胆的尺度。广告上方标示了:“建筑摩

登,布置美化,内外二池,景色优丽,中西餐酌,各色齐备,游泳仕女,

盍兴乎来”,以现代化的设备以及多样化的餐饮来吸引消费者,配合图中

健美的男女,似乎标榜的是现代的体育。但是仔细一看,还有两行文字特

别标明“只准华人游泳,学校社团半价”,这无疑是突显出游泳池主人胡

文虎的民族主义精神。

这本《星光》从消费主义以及民族主义两个维度,充分体现了海外华

侨与中国的现代性。从封面的电影明星到封底的游泳池广告所体现的是一

种现代日常生活的消费文化,若单从外表来看,读者极有可能会以为这是

一本通俗的时尚杂志,且是以女性为主要的目标群体。但是翻开来仔细地

1 1 5 “胡文虎先生就任崇正总会会长”,见《星光:星洲日报图画副刊》,新第

1 5 期(1 9 4 0 年 1 2 月),页 1 1。 1 1 6 《星光:星洲日报图画副刊》,新第 1 5 期(1 9 4 0 年 1 2 月),页 2 2。 1 1 7 Co mp . P h i l i p A . K u h n , C h i n e s e a mo n g O t h e r s : E mi g r a t i o n i n M o d e r n

T i me s ( S i n ga p o r e : NUS P r e s s , 2 0 0 8 ) , p p . 2 7 8 -2 8 1 .

Page 13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1

阅读,其内容几乎全是在记录着国际、祖国以及本地的战争情况,是现代

的媒体所关怀的民族主义。总的来说,现代的画报帮助了海外华侨的读者

群,更加具体而真实地了解本地、国家与国际间的新闻以及它们与自身的

关联。这是 20 世纪初期所无法想象到的。胡文虎利用了现代的科技,缩

短了华侨与祖国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两者之间在情感上与文化上的联系。

除此之外,藉着传播国际与区域间的消息,让海外的华侨读者群从知识上

的认知,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后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行动——透过

日常消费、参与抗战和建设来表达他们对于祖国与侨乡的热爱。于是乎,

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与文化认同三者之间的界限渐渐模糊了。

小结 本章论证了胡文虎于 20 世纪上半叶所创立的跨越南洋地区、香港与

中国沿海主要城市之华文报业网络之现代性。首先笔者透过大量的广告来

考察他如何经营报纸这盘文化企业,同时累积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

会资本与象征资本。其次则探讨胡文虎作为 30 年代的海外华文报业巨

子,如何透过与中国国民党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以拓展其商业与文化的

影响力,同时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维系着祖国、侨乡与海外华侨之间

的互动。接下来,则探讨星系报业在专业上的贡献,及其与上海同业以及

新加坡英文同业之间的互动。最后,则透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来透视胡文虎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与视觉艺术,加强海外华侨与祖国在情感上与文化上之

交流,改变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面貌。

Page 13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2

第四章 益在民生:胡文虎之言论、思想与理念

严格来说,胡文虎并未曾接受过任何正规的现代学校教育,但是为何

他会如此热衷于办报,而且还建立了一个横跨南洋与中国的新闻网络?1少不更事的胡文虎经常翘课、打架,于是其父便在他十岁那年把他送回

侨乡福建省永定县,让他在乡下接受四年的私塾教育。对于这段淘气、不

爱学习的童年,胡文虎对其子孙亦毫不讳言。 2虽然,胡文虎不能算是现

代的知识分子,然而,他也不能归类为一个为富不仁的奸商、爱炫耀其财

富的暴发户,或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有关于胡文虎的事迹、其经营理念

与用人之道,以及审时度势、精明干练等人格特质,经常被书写与传颂。

学界也有一些论文尝试整理胡文虎言论与思想,但是都有些零散、琐碎和

缺乏系统。 3笔者认为若要真正了解胡文虎的思想与理念,最佳的材料就

是他本身的言论与行动,这正是古人所说过的“听其言,观其行”。

自 1929 年 1 月间创办《星洲日报》以来,胡文虎便开始在报端发表

社论,它们主要是针对时事所作出的一些回应和建议。其中不难看出胡文

虎所关怀的领域广泛,涵盖了新加坡本地的华侨社群之福利,以及祖国中

国的国家经济建设等课题,甚至于世界的政治、经济课题,例如美国的经

济危机以及战后对日本开放贸易的问题等等。随着其属下的星系报业集团

之拓展,胡文虎亦曾经在这些报馆所出版的类似年鉴的纪念刊上,发表其

对于宏观问题之建议书,其中有些部分可以视为对如何落实中华民国国父

1 办报向来在中国是知识分子所热衷的文化事业。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

史,1 8 1 5 -1 8 7 4》(台北:正中书局;香港:集成图书有限公司,1 9 9 8)。 2 Da t i n Aw K o w, Or a l H i s t o r y In t e r v i e w T r a n s c r i p t , ―P i o n e e r s o f

S i n ga p o r e ‖ , i n t e r v i e we d b y T a n Be n g L u a n , o n 4 t h J u n e 1 9 8 1 , a t Or a l

H i s t o r y Un i t , S i n ga p o r e , p . 6 . 3 J o h n Ch a n S . N . , ―An E x p l o r a t o r y S t u d y o f Aw Bo o n Ha w 's T h o u gh t ‖ , i n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S o u t h S e a s S o c i e t y , V o l . 5 2 ( 1 9 9 8 ) , p p . 2 2 -5 7 .

Page 13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之详细计划。胡文虎对民生课题的关注是始终如一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前后针对南洋地区的民生问题发表了不少的言

论,它们多数都收录于新加坡永定会馆所出版的《永定月刊》。透过梳理

以上所提及的胡文虎历年所发表之主要言论,将有助于了解胡文虎的思

想、理念及其文化创业之基础。 4

第一节 二战前胡文虎发表于《星洲日报》的社论 5 1 929 年双十节后,胡文虎曾经于《星洲》的社论鼓励英属马来亚华

商联合会继续努力,纵然他们向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政府所提出之定双十节

为公共假日之请愿被拒,但是他建议他们向当局重提此议案,并罗列详细

的理由,呈请当局于翌年务必开始施行。胡文虎认为旅居于英属马来亚的

华侨数目众多,且他们在当地农、工、商各界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对当局

提出将双十节定为公共假期是一项正当的请求;况且,以当局素来对华侨

有一定的谅解、中英之间友好的邦交、两国人民之和睦相处、两国政府之

尊重民意,他深信当局必定会批准此项请求。同时,胡文虎主张当地所有

合法的华侨社团团结一致向当局提出诚恳的请愿,他相信只要“出之以

诚,持之以恒,事无不济者”。 6

另外,针对有人吁请当局取消旧历正月初二之假日,以此换成双十节

假日之提议,胡文虎则表示不赞成。他所提出的理由为旧历乃是满清的旧

制之一,自民国建立以来已经被废除,而国民政府成立以来便积极地推行

新历,且根据当时新加坡中英各报的电讯,国民政府已经下令自翌年起

“一切商民簿记单据均须全用阳历,违者以不合法论”。由于当局沿袭过

去的习惯而定旧历正月初一、初二为公共假期,因此胡文虎认为若华侨向

4 虽然本章所讨论的这些文章皆是具名胡文虎所作,但是笔者也不排除有可能是

由星系报报人代笔,按照他的意思来写的。然而,文献中并没有透露有关于胡文

虎“文胆”的资料,因此,笔者还是把它们归类为胡氏的言论。 5 以胡文虎名义发表在《星洲日报》上的社论,基本上已经纳入本章的讨论。 6 胡文虎〈社论:双十节放假问题〉,见《星洲日报》,1 9 2 9 年 1 0 月 1 2 日。

Page 13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4

当局请愿,以旧历正月初二之假日换成双十节,便是以中华民国国民之身

份对旧历正月一日之公定假日加上一重保障,这样不仅宣扬了中华民族顽

固守旧之弱点,也同时意味着华侨对其居留地之政府表示反抗其祖国政府

之命令。 7

最后,胡文虎还举出一项事实,即当年双十节时,几乎所有当地的华

侨商店都休业,他认为这便是给予当局民意所在的重要证据,并表示就算

当局一时无法谅解华侨的民意,只要他们能继续庆祝双十节,并于当天休

业、准许工人放假,最后亦会因为习惯而变自然。对于这一点胡文虎表示

非常有信心当地华侨的请愿最终必能成真,因为英国的法律多数源于习

惯,虽然起初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其效力等同于成文法。 8

在此姑且不论,胡文虎这篇社论最终的效果如何,单从其观点可以得

知,他当时是站在代表全体英属马来亚华侨之立场而发表言论,依序阐述

为何有必要再次提出请愿,吁请当局将中华民国的国庆日双十节定为的公

共假日。基于对英国法律之熟悉,以及对当地华侨与当局协商之条件颇具

信心,胡文虎认为只要所提出的请愿是诚恳的,必定能获得当局之批准。

除了企图说服华侨代表团体再次提出请愿之外,胡文虎亦分析了另一个方

案,即以旧历初二之假日替换为双十节假日,为何不可行,企图说服他们

放弃这项努力,并坚持原先的正当请求。可见胡文虎深明国体的重要性与

以新代旧之必然性、合法性。

除了针对华侨于新马地区庆祝中华民国的国庆日发表言论之外,胡文

虎亦曾经透过社论积极地倡组并推动新马华侨运动会(详见第七章的讨

论)。基于国民的精神和体质不健全是造成国家积弱之最大原因,胡文虎

主张以体育作为补救方法,率先倡议筹办马来亚华侨运动会。随后,新加

坡各华侨团体及热心人士陆续登报发起,报馆、学校、团体亦纷纷加入发

起人之行列,胡文虎认为由此可见,提倡体育和举办运动会是大家心中一

致认为重要的事,且是“关系种国之盛举”。同时,胡文虎亦指出举办马

7 同上。 8 同上。

Page 13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5

来亚华侨运动会有两层重要意义:不仅攸关国家民族之兴衰,也是教育上

极有意义的一件大事;特别是现代教育总是谈到“五育”并重,认为新时

代、新人物应具备德、智、体、群、美,而中国人向来文弱且不看重运

动,这不仅影响了精神与体魄两者皆不健全,甚至有“亡国灭种之惧”,

因此为了中国教育的前途,胡文虎认为应该极力主张提倡体育。 9

胡文虎除了关注国家、民族存亡的宏大课题之外,亦对于民生问题表

示关注,并曾经针对救济失业的问题在社论中向当局提出具体的建议。由

于 1929 年锡米和树胶等原料跌价,造成新马经济萧条,失业率不断上

升。 1 0当时无论是官方或民间都非常关注失业问题,胡文虎就指出这不仅

是个人的经济恐慌,且会直接、间接地影响社会的道德和地方的治安,因

此吁请当局与市民合作,尽快想出救济的方法。胡文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

两项建议:首先,当局应该在近郊建设失业游民收容所,为失业者供应食

宿,并聘请专人给予演讲和培训,另外附设职业介绍部,与各地的商店、

工厂、农园、矿场联系,并介绍工作,使这些失业者不仅能获得眼前的温

饱,且不至于铤而走险而贻害社会;其次,既然当时市政府正积极地进行

地方上的整顿与工程建设,应该趁着失业问题正亟需解决之时,将计划中

之市政建设提前进行。胡文虎认为这对当局而言,不仅可以获得工资较廉

宜之工人;对失业者而言,则不至于在收容所中无所事事过久,而加重公

家的负担,甚至养成懒惰的习惯;而且“以工代赈”的政策是中国的成

9 胡文虎〈社论:为马来亚华侨运动会〉,见《星洲日报》, 1 9 30 年 5 月 1 2

日。 1 0 大萧条(Gr e a t De p re s s i o n)是指 1 9 2 9 年至 1 9 3 3 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

退,其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来得深远。大萧条的百科全书见 J a me s

S . O l s o n ( e d . ) , Hi s to r i c a l D i c t i o n a r y o f t h e Gr e a t De p r e s s io n , 1 9 2 9 - 1 9 4 0

( W e s t p o r t , Co n n . : Gr e e n wo o d P r e s s , 2 0 0 1 ) ;大萧条时期有关中国的研究见

T o mo ko S h i r o ya ma , Ch i n a d u r i n g t h e Gr e a t De p r e s s i o n : M a r k e t , S t a t e ,

a n d t h e Wo r l d E c o n o my , 1 9 2 9 - 1 9 3 7 ( Ca mb r i d ge , M a s s . : Ha r v a r d

Un i ve r s i t y As i a Ce n t e r , 2 0 0 8 ) .

Page 13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6

法,已证实其有效性,因此胡文虎盼望这两项办法能同时进行,以使失业

者不至于流离失所,同时也使地方上的人民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1 1紧跟

着,胡文虎呼吁官民之间在经济上合作,例如建设市政之以工代赈,政府

只需将原定计划变更预算、提前进行,如此一来,经费便不成问题;另

外,失业收容所之居屋建筑,可划入市政范围内;至于收容所之经费以及

失业者之膳食,则应该由市民组织募捐委员会向全市人民募集。胡文虎认

为以华侨的经济地位,而失业者又多数是华侨,若此事能行得通,他相信

华侨必定踊跃捐输,经费的问题必能迎刃而解。 1 2

这些建议充分表现出胡文虎考虑问题相当全面,即失业问题不仅影响

失业者和他们的家庭,且连带地将给整个社会带来其他负面的影响。因

此,胡文虎建议及早解决问题,并有创意地将“一个问题”变为“另一个

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以中国之成法“以工代赈”,来解决当时新加

坡市政重建计划所需之人力问题。足见其对于历史的熟悉以及时事的掌

握,并晓得善用资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之道理。如此一来,不仅为这

些过剩的人力找到了出口,亦能减轻当地政府的预算和开销,是颇为完

美、周全的献策。然而,很可惜胡文虎的提议似乎并未受到当局重视。

胡文虎对于经济问题素来颇有深刻思考,并经常对此发表其看法,除

了关注华侨的生计问题之外,对于世界的经济发展与趋势亦有相当的研

究,以下针对美国的经济问题所发表的言论便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1935 年 3 月至 6 月间,胡文虎曾经环游世界,并于游历欧美之后,根据

时局政策以及社会状况,预言美国的经济前途将会有极大的隐忧。结果继

1936 年年终美国海员的罢工风潮日益扩大之后,翌年又发生了汽车厂联

合罢工,胡文虎认为由此可见其之前的言论并非无的放矢。 1 3而这一连串

的危机,又促使他针对美国的经济问题发表了进一步的看法。

1 1 胡文虎〈社论:关于救济失业之我见〉,见《星洲日报》,1 9 3 0 年 6 月 1 7

日。 1 2 同上。 1 3 胡文虎〈社论:美国之经济问题〉,见《星洲日报》,1 9 3 7 年 1 月 8 日。

Page 13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7

胡文虎表示经济活动有三大要素,即土地、人力、资本,而其中只要

有一项出现不调和的现象,经济状态必会陷入危机。关于土地方面,胡文

虎指出虽然美国号称产业发达,是“物质文明昌明鼎盛之模范国家”,然

而却有一部分土地尚未开发,且是因担心生产过剩而不敢谋求开发。至于

劳工方面,因不景气之故,厂家分别减工、关闭,造成了失业潮,而美国

政府并无根本的解决办法,只知筹划补助救济金,他认为这无疑是“剜肉

治疮之计”。资金方面,胡文虎觉得美国整个经济社会缺乏适当的整理计

划,壅塞坚闭,完全失去了调剂挹注的效能。除了这些之外,再加上美国

社会日益流行的浪漫浮华、骄奢淫逸之风气,胡文虎认为想要在短期之

内,使美国的经济好转,回复景气,是非常困难的。 1 4

针对美国的经济危机,胡文虎进一步分析:虽然说罢工风潮乃是经济

危机中必然之结果,且世界不景气爆发以来,罢工在美国已属司空见惯,

但社会是个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方的工潮,并非只限于一方——

当时美国的海员工潮已经影响了全世界,若汽车厂工潮无法解决的话,其

范围亦将扩大,一切原料生产地亦将会受到波及,所以不能因为这是美国

国内的事情而漠视不理。 1 5因此,他提出三项解决途径:(一)以适宜的

分配来增加群众的购买力;(二)有完整计划对生产数量作出相当的限

制;(三)以国际协议的途径分配市场,取缔倾销的政策。胡文虎表示这

三者其实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入手方法,以使土地、人力、资本一同归入安

全发展之根本,且可解决全世界经济问题,并不只是限于美国。然而因美

国在全球经济界中举足轻重,更应该循此途径,釜底抽薪,不应该再节外

生枝与耽误。此外,他指出像美国如此之地大物博、民殷国富,经济上发

生危机,尚且如此不易解决,世界上其他国家更应以此为戒。 1 6经过了 70

多年,胡文虎针对美国的经济危机所发表的这番言论,似乎还是有其洞见

与适用性。

1 4 同上。 1 5 同上。 1 6 同上。

Page 13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8

以上的言论是在 193 7 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之前几个月所发表的,

然而,当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与其他在海外的华侨一样,胡文虎积

极响应并投入抗战救援的工作,并致力于祖国的经济建设。 1 7 1939 年初,

胡文虎曾经针对华侨回国投资所遇到的问题,特别撰文促请中国国民政府

予以充分保护。胡文虎在文中追溯了自民国肇始以来,在南洋、美洲、澳

洲等地的华侨都努力以金钱支持革命,甚至在七七事变发生之后,各地华

侨因为惧怕“国亡种灭”之祸,为了保卫国家,比以前更加积极参与救济

祖国。除了少数华侨青年亲自返国投身行伍或参加救护工作之外,其他大

部分华侨均集合了大笔款项汇回国民政府或侨务委员会、购买公债、捐助

战费,或充作赈济伤兵难民之用,其数目之巨大实足惊人。 1 8总而言之,

华侨对于抗战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然而为了达到“抗战必胜,建

国必成”的目的,胡文虎指出除了以金钱捐助祖国、充裕战费之外,更有

必要回国投资,从事实业,以培养持久抗战之国力。 1 9

胡文虎认为就“抗战必胜”一方面而言,抗战的要素为人力与资源,

此二者均为中国所充分具有的;而且抗战以来,各地推行兵役,人力方面

已经大量运用,惟独资源方面,尚未能积极开发,以增厚抗战之实力。因

1 7 胡文虎在抗战期间的贡献,齐福霖〈胡文虎对三十年代中国抗战的贡献〉,

见邱权政主编《客家与近代中国》(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2 0 0 1 ),页

3 4 7 -3 6 4。 1 8 当时南洋地区的筹赈义捐款额颇为惊人。分别是马来亚:国币 1 9 , 5 7 7 , 1 9 4

元;荷属东印度:国币 7 , 9 3 5 , 0 0 0 元;菲律宾:国币 5 , 2 4 2 , 0 2 0 元;法属印

支:国币 4 , 4 0 0 , 0 0 0 元;泰国:国币 8 , 0 00 , 0 0 0 元;缅甸:国币 2 , 1 0 3 , 9 0 4

元;英属北婆罗洲:国币 8 5 7 , 8 9 2 元;合计国币 4 8 , 1 1 5 , 9 9 0 元。参 Yoj i

Aka s h i , Ov e r s e a s C h i n e s e S a l v a t i o n M ov e me n t , p . 1 2 2 , T a b l e 3 . 转引自

“表 2:1 9 3 7 年 7 月至 1 9 3 8 年 1 0 月南洋各地筹赈义捐数额表”,见李恩涵

《东南亚华人史》,页 4 9 0。 1 9 胡文虎〈社论:侨胞回国投资应予以充分保护〉,见《星洲日报》, 1 9 39 年

1 月 3 1 日;同时见《星岛日报》。

Page 14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29

此,胡文虎表示华侨回国投资,开采矿产,垦殖荒地,以及创办实业,对

于补充中国抗战的物力,是极为重要的工作。接下来,就“建国必成”一

方面而言,胡文虎指出华侨知道中国当时的抗战原为一种手段,其目的乃

是在于建国,而“一面抗战,一面建国”是中国清楚定下的国策,所有国

民均当以此为目的而全力以赴;因此,华侨努力回国投资,从事经济建

设,无非是想要促进建国的工程,缩短建国的时间而已。可是由于中国东

南各省及沿海各地已经受到战火蹂躏,华侨虽然想要投资,但是情势并不

允许。然而中国地大物博,仍然还保有许多丰富的资源可供开发;姑且不

论西北、新疆、康藏等遥远省份的广漠无垠,矿产遍地,就举西南各省为

例,广西的锰矿,云南的锡矿与铜矿,四川的盐油,皆蕴藏丰富。因此,

胡文虎表示当时正是抗战资源亟待充实之际,当局更应当欢迎华侨的投

资,以使抗战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2 0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为了积极吸引投资以发展实业起见,曾经

表示欢迎外国人投资,凡是不损害中国主权的外资均愿意吸收及应用。胡

文虎认为既然友邦的投资已受欢迎,则华侨的投资更是百利而无一害,因

此政府应当更加欢迎,努力诱导,并予以充分的保护,务必使各地的华侨

回国投资,以收积极推进之效,正如委员长蒋介石所言:“积极开发地方

经济,以充实长期抗战之资源”,“确立民生日用物品自给自足之基

础”,“做到无废人、废物、废时、废地四者”。自蒋介石通电全国士绅

及教育界,特别叮嘱注意发展地方经济,并表示“政府必当尽力扶助,特

别维护”之后,胡文虎相信华侨以往投资失败的事实,将不致于再度出

现,而各地地方官吏为了吸引侨资开发其当地经济,尤其应当特别维护华

侨,以表示对华侨之欢迎。 2 1

同时,胡文虎指出当时华侨对于返回祖国投资一举裹足不前的主要原

因,乃是有鉴于 1 9 世纪末年,各地华侨曾经以小规模集资或大规模组

织,回国经营实业,开发矿产,垦殖荒地,但是结果成功者少而失败者

2 0 同上。 2 1 同上。

Page 14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0

多。 2 2胡文虎考察这些华侨回国从事投资失败的原因,除了一部分由于不

善于经营之外,主要是因为地方官吏未能予以充分保护,以及当地土劣盗

匪加以阻碍摧残,而导致华侨损失金钱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胡文虎表

示若各地方官绅与教育界等,能对于回国的华侨予以充分的保护与协助,

就能促使他们踊跃回国投资,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 3

关于如何充分保护侨资,胡文虎认为大致上可以分为下列各项:

(一)应该劝导当地人士与华侨投资之实业充分合作,不可加以阻挠;

(二)各偏远地区仍有许多土劣及盗匪,对于华侨开发地方经济有许多阻

碍,地方官应该多派军警保护华侨;(三)虽然说华侨投资的目的在于服

务国家,不求谋利,然而最低限度,亦必须保存其原有的资本不受到亏

损,因此政府对于华侨实业公司的立案,以及其他法律手续,务必简单妥

善,并于可能之范围内予以种种方便,才能符合国家领袖蒋介石所提出的

尽力扶助及特别维护之宗旨,而收到诱导鼓励的效果。胡文虎表示盼望华

侨尽量回国努力投资,尽国民的天职,同时,他也盼望祖国政府当局及地

方官绅,能充分维护华侨所投资的事业,以助长民族资本的发展,而达到

“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之目的。 2 4

综观上述胡文虎在第二次大战爆发之前,于《星洲日报》所发表的社

论来看,他特别关注民生问题,对于经济问题更是有其具体的看法与实际

的方案。这些均表现出胡文虎作为一企业家之深思熟虑。此外,胡文虎所

关怀与思考的面向,不仅是局限于一方或一族,在他看来世界是个有机

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经济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更是环环向扣,因

2 2 有关这段历史可参 M i c h a e l R . Go d l e y , T h e M a n d a r i n - Ca p i ta l i s t s f r o m

Na n y a n g : Ov e r s e a s Ch i n e s e E n t e r p r i s e i n t h e M o d e r n i z a t i on o f Ch i n a ,

1 8 9 3 - 1 9 1 1 ( Ca mb r i d ge ; Ne w Yo r k : Ca mb r i d ge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8 1 ) . 2 3 胡文虎〈社论:侨胞回国投资应予以充分保护〉,见《星洲日报》, 1 9 39 年

1 月 3 1 日;同时见《星岛日报》。 2 4 同上。

Page 14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1

此,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亦往往能顾及全面。下一节的讨论将会更具体地

展现胡文虎这一方面的特长。

第二节 胡文虎战前的企业发展蓝图及其创业精神

除了在其属下星系报的社论上发表过时事之议论,胡文虎亦曾经在

《星洲日报》历年的周年纪念刊上发表过有系统的企业发展计划。以下三

篇正好都是围绕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课题,无论是从航运业、文化与实业、

卫生,还是地方建设的角度来谈,胡文虎对于国家与民族建设,有其贯彻

始终的宏图大志以及具体而微的落实方案。虽然胡文虎并没有受过正统的

商业训练,然而从这三篇计划书来看,他对于经营生意有其独到之见解,

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只是一个爱炫耀财富以及浮夸的暴发户,或是一

个俗不可耐又热衷于名利的商人而已。

当《星洲日报》庆祝一周年时,胡文虎曾经草拟了一份三千多字的计

划书,提议发展华侨的航运业,由此可见其雄心壮志。胡文虎认为优越的

经济势力决定了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而经济竞争的重心在于工业

品和主要原料,与此二者最有关联的便是运输业,若中国的航运业缺乏实

际的整顿,便无法与外国的航运公司竞争。由于长期身处南洋,因此“就

南洋言南洋”,胡文虎觉得南洋的航运业亦十分重要,因此主张华侨有必

要发展与创设大规模的航运公司,如此一来,不仅能有助于振兴祖国的实

业,以经济力量挽回祖国已经丧失的航运权,且可以开辟一华侨投资的新

途径。胡文虎指出以往华侨忽视了国内外的航运业交通,每年数以百万计

的华侨来往于中国与南洋之间的航线,却只有林秉祥( 1 872 -19 44) 2 5兄

弟的和丰轮船公司是华侨所经营的,且其营业额不及外国公司之一半。胡

文虎对于当时华侨航运运业的先进林氏兄弟表示钦佩,认为他们的眼光独

到,为了挽回航运业与协助华侨发展贸易,独资创设了和丰轮船公司,但

2 5 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新加坡:教育出版私营有限公司,

1 9 9 5),页 1 2 9。

Page 14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2

是由于该公司的轮船数目少、来往不频密,而导致许多华侨不得不转搭外

国轮船;因此,为了挽回利权,有必要创设大规模的航运公司,况且新加

坡外国航运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正反映了当时是利于投资航运业的时

机。有鉴于此,胡文虎有意发起组织大规模的航运公司,希望能邀得林氏

兄弟的同意,将原有的和丰轮船公司实行扩充,或是重新设立新的公司。

无论如何,胡文虎表示均应有相当的计划和步骤,以致于不盲然进行。 2 6

胡文虎表示虽然他对航运业并无专门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但他曾经

对于表面的概况进行相当的研究,并主张航运业的振兴应循序渐进,分为

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不妨将资本暂定为二千万元,并采用合作社的制度

招股,以免将来被个人所垄断。既然最初是南洋华侨的集资,因此航线,

应先通航以新加坡为中心点的南洋线 2 7。为了雄厚势力起见,胡文虎认为

应该一次购入二艘五千吨以上的轮船,以及四艘六千吨以上的轮船。由于

中国缺乏航海的人材,所以不得不聘用外国人担任船长,而且大多数的船

员只是靠经验并无专门的学识,因此为了培养航海人才,胡文虎主张应该

在未来创设航海学校。至于轮船的设备方面,胡文虎则认为不仅要使搭客

们身心愉快,也必须特别注意安全的保障以及速度的快捷,如此一来,自

然能使搭客们满意而乐于光顾;第二阶段,胡文虎建议除了充分发展南洋

航线,并通航日本、菲律宾、婆罗州、西里伯之外,应该同时增加沿岸线2 8和内港线 2 9,并于上海设立分行,以上海为中心点。如此,一方面能赞

2 6 胡文虎〈发展航业的一个建议〉,见《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

洲日报社,1 9 3 0),页 F 1 -F 4。 2 7 胡文虎建议南洋线可划分为正、支两线:正线来往于厦门、汕头、香港、海

口、新加坡、槟榔屿、仰光七埠;支线则来往于新加坡与荷属东印度的爪哇和棉

兰两埠、新加坡与暹罗之间。此外,亦可设立若干短线,航行于新加坡与英属的

马六甲和麻坡、荷属的坤甸和占卑等埠。 2 8 胡文虎提议沿岸线可用轮船六艘航行各通商口岸,如汕头、香港、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青岛、威海卫、天津、营口等。

Page 14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3

助中国政府开辟商港,另一方面则在各重要商港建筑码头,废除第一时期

的代理机关;第三阶段,胡文虎认为除了发展原有的航线以及增加轮船和

各种设备之外,应进一步攫取内河航权,但是由于内河航轮的构造和海洋

行轮的不同,因此应该考虑在长江流域或珠海流域寻觅一适当的地点,设

立造船厂建造内河航轮。然后,先通航长江、珠江两大干流的航线,再次

及其他小河;最后阶段,胡文虎则主张着重国际间的航务,首先从事发展

日本、菲律宾、上海、新加坡和印度此一东方航线,因为此一航线对中国

较为重要,贸易额较多。接着,再通航至欧、美两洲,进入国际间海权的

竞争。至此,世界上的航线已经完全通航,更应继续发展原有的航线、增

购新的轮船以及加添设备,务必发展成为一规模宏大的航运公司。此外,

胡文虎强调为了充分的发展,应于每一阶段中按期增加资本,不必限定华

侨投资,随时发行定额的新股票,尤其是在第四阶段,更需要有雄厚的资

本,才能与各国竞争。 3 0

从这份详细的计划书,足见胡文虎平日之用功,虽然他谦称自己是航

运业的门外汉,还不自量力地提出此项发展航运业之建议,但是他看出了

航运是国际间重要的交通命脉,而中国在这方面确实有必要改进之,且指

出这是救国之本。即使当时距离目标尚远,但是胡文虎仍有信心若能从第

一阶段开始着手组织,将不难筹集二千万元的资本,因此他极力号召其他

华侨一同努力。在敢于梦想之余,胡文虎亦展现出其殷勤筹划的一面,不

仅勾画出远景,且周详地考虑每一阶段发展的可能性。虽然,此项建议最

后因为有许多限制而未能实现,但是不难看出胡文虎非常看重交通的重要

性。由于胡文虎经常往来于南洋与中国各商埠之间,设立虎标永安堂的分

行与代理处(见附录),扩展其企业版图,因此他非常清楚控制交通的急

迫性。以上胡文虎所提出的建议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经过实际的观察与研

2 9 胡文虎提议内港航线先通航于上海附近的黄海区与东海区内,次及渤海区与

南海区。 3 0 胡文虎〈发展航业的一个建议〉,见《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

洲日报社,1 9 3 0),页 F 1 -F 4。

Page 14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4

究,以及长时间的缜密思考与部署策划。很可惜,这些强项只能体现在其

本身企业的拓展,而无法落实在更深广的层面,以惠及更广大的海外华侨

,甚至于整个中华民族。然而单由此计划书已足以显明其胸怀大志。

胡文虎也曾经在《星洲日报》庆祝二周年纪念时,表示其平生志愿是

致力于造福社会,并表示北伐之后中国已经达至初步的统一,正是推行建

设之际。他个人认为首要注意的乃是交通,而此交通包括了两方面,即文

化上的交通以及实业上的交通。胡文虎指出要拯救中国脱离知识与财产之

贫乏,就必须实施与普及文化与实业的交通,若不在这两方面努力,中国

的文化将处于落后,生产将仰赖外国,而国家的生存将受到威胁。由于这

是国家大计,因此必须有赖于政府有系统的计划和实施,而海内外的国民

也应当全力以赴、同心协力,才能达到极大的功效。这是胡文虎心中深切

的愿望,也是他期待其属下报业同仁努力的方向。 3 1这项计划无疑是前一

年航运计划的延伸,但是在发展实业的交通之外,胡文虎更提出了文化的

交通。或许这是由于前一年所出版的《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刊》获得极大的

回响,并被华侨社群公认为“有华字报以来,成绩未有如是者”,因此在

出版《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之时,无论在篇幅或内容方面,都力求比

前者更为充实之故。尤其是有关于南洋问题的研究所收录的材料,更加丰

富、精彩、完善,还超越了之前中国对于南洋的研究著作。胡文虎特别在

该纪念刊的序言表示,希望《星洲日报》能与其他先进国家的报纸媲美。

随后,胡文虎进一步阐明,强调报纸是文化交通的利器,在国家政

事、地方兴革方面,有着代表舆论、指导舆论之作用;在新兴学术、事物

发明方面,有广为介绍、尽量灌输之作用;在传播消息、评论得失方面,

则更是能够发挥其专门之职责。胡文虎特别提起从前到日本游历时,曾经

亲眼目睹当地的车夫、女仆于工作之余,阅读报纸以求取知识,他为此而

赞叹不已。另外,他也曾经听说过西方报业发展蓬勃,如伦敦、纽约、巴

黎等各大报馆每日的发行量可超过一百万份。有鉴于此,胡文虎认为若要

3 1 胡文虎〈本刊序言〉,见《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

社,1 9 3 1),页甲一 -甲三。

Page 14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5

提高国人的知识,报纸的功效比学校教育更大;而在文化低落的南洋,若

想要使华侨的知识程度提高,也唯有倚靠报纸。总而言之,中国与南洋之

间的文化沟通、侨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络,亦完全倚靠报纸。 3 2因此,除了

新加坡的《星洲日报》,他也开始在中国汕头筹办《星华日报》。胡文虎

表明其一向的宗旨是不崇尚空谈,务必讲求实际,若以后有机会,他希望

能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如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等地创设报馆,使全中国

的四亿人口,除了老弱痴愚,都能每日阅读报纸,使文化提升、国家复

兴。 3 3 胡文虎在报业方面的宏图大志以及贡献,上一章已经有详细的探

讨。

至于实业上的交通,胡文虎认为铁道与航运两者的功效最为显著。虽

然去年在《星洲日报一周年纪念刊》中所发表有关于海外航运业的看法因

受时机所限而无法实现,但是胡文虎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气馁,相反地,他

继续关注中国的实业发展。胡文虎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但却有许多实业无

法发展,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交通不便利,例如中国的煤矿蕴涵量极为丰

富,也有开采的技术,但却因为运输不便利,所以导致民生凋敝。为此,

胡文虎特别提起孙中山在《建国方略》 3 4中,对此症结已经有所洞察,且

3 2 同上。 3 3 同上。 3 4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于 1 9 1 7 年至 1 9 20 年间所著的三本书——《孙文学

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孙文学说》又名《知难行易的学

说》或《心理建设》,是《建国方略》的“心理建设”。《实业计划》是孙中山

为建设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勾画的蓝图,最初是用英文写成的,原名

―T h e In t e r n a t i o n a l De ve l o p me n t o f Ch i n a ‖,1 9 1 9 年 2 月完稿,发表于 1 9 1 9

年 6 月号《远东时报》,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民权初步》

是《建国方略》的“社会建设”,是一本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著,又名《会议

通则》。这部洋洋十万余言的著作,集中体现了孙中山对中国工农业、交通等实

现现代化的宏大设想,第一次把经济建设放到首位,第一次提出对外开放的经济

战略思想,无疑是一份全面发展中国经济的宏伟纲领。由六大计划共 3 3 个部分

Page 14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6

已提出了建筑铁路、修濬河道的详细计划,而作为福建本省人,胡文虎也

针对了福建省的实业交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3 5由此不难看出胡文虎对孙

中山思想之服膺,因而如此看重文化与实业。

直至《星洲日报》庆祝四周年时,出版了《新福建》专刊以资纪念。

本着“民为邦本”的思想,胡文虎认为“有新人民而后有新社会,有新社

会而后有新国家”,因此决定以福建省为开端,循序渐进地宣传中国各地

方建设的情况,并对于各地方的建设计划进行研究。 3 6胡文虎认为若要实

现所谓的“新福建”,就必须先让全福建人民身体健康、精神活泼,然后

才有余力参加社会的事业,促进地方的建设,进而谋求国家的强盛、民族

的发展;因此在谈到地方建设时,不可不注意人民身心的健康,并且需有

整全的工作。简而言之,胡文虎指出必须间接地从政治与经济两方面,使

全福建人民安居乐业,并直接地从卫生与教育两方面,使全福建人民身心

发展;前者是综合的工作,对象先从社会开始而及于个人,后者则是分别

的工作,效力则先从个人开始而影响至社会。

与此同时,胡文虎表示若要现实“新福建”,就必须脚踏实地,坐言

起行,每个人皆选择可实现的一两项事业努力去实行,无论是政治、经

济、教育方面,他相信这对于整个福建人民的幸福以及地方的革新,将会

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胡文虎希望那些有责任感的乡亲,能各抒己见、

各尽所能,使各自的计划皆成为现实。他本人则选择从卫生设施中的医院

组成。在这个庞大的总体构思中,发展交通和通讯是孙中山关注的重点。他提出

修建十万英里的铁路,以五大铁路系统把中国的沿海、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修

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修建一百万英里的公路;开凿、整修全国的水道和运河,

大力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力、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

“如纽约港”那样的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参〈孙中山《建国方略》描绘中国现代

化第一份蓝图〉,见《三联生活周刊》,20 0 9 年 9 月 2 2 日。 3 5 同上。 3 6 胡文虎〈发刊词一〉,见《新福建:星洲日报四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

洲日报社,1 9 3 3)。

Page 14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7

来谈,他认为单单卫生设备这一层面就已经非常繁琐,例如:医生、药剂

师、助产士的培养以及试验、药品取缔、药典编制、药物研究、学校工厂

卫生规定、婴儿劳工疾病救济、传染病注射、防疫所设立、饮食品检验、

屠宰场取缔、沟渠疏濬、地方清洁、生死率统计以及研究等等,每一项都

非常庞大;因此,胡文虎特别关注医院设备的精良,因为这直接与民众的

健康与寿命有关。 3 7

胡文虎指出当时中国有许多事业均偏重于个人,而忽略了公共的组

织,他认为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虽然说中国医学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但是医院却迟至基督教传教士来华之后方才设立,且事务都是由西方人所

掌管。自教育普及之后,国内外的习医者有增加的趋势,国人所设立的医

院亦稍微增加,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全国医院的数目与全国人口仍然不成

比例。 3 8相较于欧美和日本对于医院的重视,中国医院的设立其实并不算

普及,仍处于萌芽阶段,医术亦急需改进,医生太少且分配不均,偏僻的

地区因无医药设施,而导致许多人失去了性命,因此,胡文虎认为医院的

扩建是当务之急。 3 9

胡文虎有鉴于福州与厦门分别为闽北与闽南商业荟萃之地,拥有稠密

的人口,因此建议在这两地各设规模宏大、设备完善的省立医院,并由省

3 7 同上。 3 8 胡文虎指出据当时中华医学会所的调查,浙鲁冀等 1 9 省区的医院只有 3 4 2

所,而福建省仅有 18 所。虽此项报告,遗漏尚多,当时中国全国医院的数目可

能不止于此。根据中华民国内政部 1 9 3 2 年的调查,全国教会医院有 2 2 4 所;而

1 9 3 3 年《申报年鉴》的编辑者则推测全国公私立医院有二千所以上。然而就胡

文虎本身耳目所及,则全福建略具规模的公私立医院,实际上与中华医学会所调

查的数字相差不远。当时福建全省有 6 6 市县,人民约有二千五百万,而医院之

数,仅有 1 8;若以地方而言,约每四市县仅有一所医院,以人口言,约一百三

十九万人之中仅有一所医院,实在是求过于供。 3 9 胡文虎〈发刊词一〉,见《新福建:星洲日报四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

洲日报社,1 9 3 3)。

Page 14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8

政府支出常年经费。此外,因福建全省人民大多数务农,全省的户口主要

集中于农村,但是医院的设立却偏重于都市,胡文虎认为这是一种畸形现

象。因此,为了要普及卫生事业,使全省人民皆能获得福利,他建议于各

县县城设立一所县立医院,再于人烟密布的村镇,酌量设立分区诊疗所或

巡回诊疗团,并由县立医院院长主持其事,常年经费则由县政府筹集。他

认为如此一来,不仅能解决福建人民的紧急需求,实际上也是福建全省卫

生行政实施的应有步骤。至于开创医院的初期所需的庞大费用,他希望当

地的绅商以及热心人士能慷慨解囊,以助省县政府一臂之力。最后,胡文

虎举了自己为例,表示虽然他个人的能力有限,亦曾经独资捐赠福州及厦

门两地医院之开办费各二十万元,他相信各地方上有不少人财力雄厚,且

比他更有为善之心,若有人愿意起来提倡且募集,福建全省市县数十家医

院的成立是指日可待的。 4 0

纵观胡文虎在以上这三份计划书中所提出的论点,可以得知他在从事

任何企业时,不仅讲求事前详尽细致的计划,更看重过程当中脚踏实地的

实践,并非纸上谈兵而已,而是一个非常实际的行动派。此外,胡文虎也

非常看重与时代需求的关联性、绩效以及速度,这些或许就是他得以在所

投入的各领域中皆能有所成之原因,这是以往研究胡文虎事业所忽略之

处。之前,学者们研究胡文虎的经营之道,都归功于他的广告术及其客家

人的人际网络,例如高家龙曾经就此一网络于生产、广告、销售三方面所

发挥的功效进行论述。 4 1除了善用人力资源之外,胡文虎也十分看重交通

的发展,无论是文化的发展,抑或实业的发展,均有赖于发达的交通系

统,以便促进两地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4 0 同上。 4 1 S h e r ma n Co c h r a n , ―In t r a -As i a n M a r ke t i n g : Aw Bo o n -h a w‘ s Co mme r c i a l

Ne t wo r k , 1 9 1 0 -1 9 3 7 ‖ , i n S . S u g i ya ma , a n d L i n d a Gr o ve ( e d s . ) Co mme r c i a l

Ne t wo r k s i n M o d e r n A s i a ( R i c h mo n d , S u r r e y : Cu r zo n P r e s s , 2 0 0 1 ) , p p .

1 7 1 -1 8 1 .

Page 15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39

同时 ,从以上的计划书,亦可看出胡文虎对于国家民族的复兴,有一

套相当周密的思想与计划,他的商业策略都有相应的行动步骤,他始终标

榜不尚空谈,而重实践。他将这种精神也延伸至其慈善事业,例如建设医

院、学校、报馆,不仅在卫生、教育、新闻、文化等事业,后来还积极提

倡地方的经济建设,以期能够抛砖引玉。胡文虎所做的如同现代的社会创

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创造许多工作机会给广大人民,

实际地解决他们温饱的问题,不仅照顾他们的福利,同时顾及他们的尊

严,可算是出于对中国同胞的义务与真诚的关怀。他看见了他们的需要,

也拥有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因此,他便将这些资源分配给有需要

的人群,与此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美名。胡文虎是一精明的企业家,不仅

自己身体力行,也期待星系报业旗下的报人也能藉着媒体与文化的力量将

之传播,以影响更多的人。

第三节 战后胡文虎针对南洋地区之民生问题发表的言论 1 945 年年终,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胡文虎由香港返回新加

坡,并自新加坡再赶赴缅甸仰光料理胞弟胡文豹的丧事。在这期间,他曾

密切地注意本地的粮食问题,且觉得英属殖民地政府所采取的统制政策,

有如杀鸡取卵,不禁为之担忧。因此,自仰光返回新加坡后,胡文虎一再

地申论粮食问题,以期望能唤起当局的觉悟,不至于迷信统制为万灵丹,

同时还指出当局必须有远见以及预备,否则所谓的出入口统制便等于生产

限制,而粮食问题的前途必将更加暗淡与悲观。 4 2

在〈解救粮荒之一策〉一文中,胡文虎指出当局施策的失当是导致粮

荒之一大原因,并以缅甸为例陈述其解救粮荒的建议,以期当局能作为参

4 2 胡文虎〈废除粮食统制议〉,见《永定月刊》,第二十一期(19 4 7 年 1 1 月 1

日),页 1。

Page 15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0

考。 4 3 缅甸作为一大产米区,虽说是因受到战争影响而导致稻米产量锐

减,然而当局于和平后之粮食施策失当,即只重视治标之防饥而忽略了治

本之增产,胡文虎认为这才是米粮无法恢复生产的主因。胡文虎考察了当

局的办法,即一面禁止出口,一面则压低米价,迫使当地农民不愿意出售

积谷;当局以为施行此策,便可防止不知积谷防饥为何物的当地人大量倾

售积谷,而使他们家有余粮,以解决饥荒问题。但是他认为当局其实并不

了解缅甸人的天性,即无储蓄的习惯,亦不喜欢辛勤劳作,当家中仍有余

粮时,他们就不愿意劳作。当局的施策虽然能迫使他们家中暂时有积谷,

但是另一方面,却迫使他们不思劳作,荒废田地。胡文虎认为家有积谷只

不过能免一时的饥饿,但是荒废田地却是断绝了稻米的来源;而且他们家

中的积谷也会有用尽之时,若再加上稻米的供给来源断绝,其中的得失利

弊尽显无遗。

胡文虎进一步举出 194 6 年美国农务部估计缅甸的产米量减少,他认

为一般缅甸人受到人为所造成的低价影响,以为耕田无利而荒废了田地,

这种情形就像古人所说的“谷贱伤农”。胡文虎指出唯有从增产着手,才

能解决米荒的问题,即必须对缅甸的农民,喻之以理,诱之以利;若当局

能解除米粮买卖禁令,必将促使米价上升,而缅甸人势必倾售所积存的米

粮,到时候或许会出现短暂的饥荒,但是以缅甸人的习性,因为倾售积谷

而获利,必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劳作,因此待收成之际,缅甸将会再次遍地

丰收,总好过“田荒人息,坐食积谷”。 4 4由于胡文虎自小在缅甸仰光生

活,因此对于当地的风土民情非常熟悉,甚至于是对当地土著的习性亦了

如指掌。作为一位长期经营庞大企业、到处旅行游历的海外华商,他有敏

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常常能洞悉问题的根本,不仅见微知著,也从大处

着眼,因此常常能提出切合时宜的解决方案。只可惜当地政府不一定欣赏

和采纳他的建议。但是这更加凸显出他同时具有在地知识和环球视野,甚

4 3 胡文虎〈解救粮荒之一策〉,见《永定月刊》,第三期( 1 9 46 年 4 月 3 0

日),页 2。 4 4 同上。

Page 15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1

至于双重视野( do u b le p e r sp ec t i ve) 4 5——因为是长期在异地(南洋的

殖民地)生活的少数(华侨),因此培养了与外来殖民者不同的眼光,对

问题的看法也更具有透视力。

自胡文虎发表以上言论之后的将近两年,即 1 947 年年终,当局仍然

未有任何远见来解决粮食的问题,只能缩减配给居民的粮食,因此导致了

全马来亚的居民处于饥饿的状况。对此,胡文虎感到十分愤慨,并再次表

示虽说粮食统制是国际问题,且受条约限制,但是其宗旨是为了协助解决

粮食问题,若已经无法适应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需求,当局应该负起责任加

以改进,或吁请国际紧急粮食委员会废除统制,或草拟改良方案;然而,

当局只知道履行国际义务,加紧执行统制,却从不考虑所配给的粮食究竟

能否维持居民的生存。胡文虎担心当时的情况将会造成马来亚于光复二年

之后仍然处于治安不靖与工潮澎湃中。

虽然有人认为米荒,一半是人为因素,而米价高涨是受统制所影响,

但是胡文虎却认为马来亚的问题并非缺少米粮,而是居民无法负担高涨的

米价。在米粮配给缩减之后,私米与自由米大量进口,导致米价高涨而人

民却消费不起,这显然是人为的祸害。虽然从统计数字显示产米区已经有

米荒,但是实际上这种米荒并非无法挽救;以同在大英帝国管辖之下的缅

甸为例,胡文虎认为问题若能处理得当,绝对足以解救马来亚的粮荒;但

是最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当地政府将米价定得过低,使一般农民深感种田

所得不足以维持生活,而放弃了耕种田地。 4 6

胡文虎再次提起上次视察仰光之际,就曾经察觉当地政府所订的公价

过低,将有逼使农民弃田之可能,因此主张立即取消公价制,藉着提高公

价奖励农民加强生产,等到生产增加时,由于供求之转变,必定可以促使

4 5 这里是借用萨依德有关流亡者(特别是指知识分子)在观察事物时所拥有的

“ 双 重 视 野 ” 的 概 念 , 见 E d wa r d W . S a i d , R e p r e s e n ta t i o n s o f t h e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 t h e 1 9 93 R e i t h L e c t u r e s ( L on d o n : V i n t a ge , 1 9 9 4 ) , p . 6 0 . 4 6 胡文虎〈废除粮食统制议〉,见《永定月刊》,第二十一期(19 4 7 年 1 1 月 1

日),页 1 -2。

Page 15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2

米价自然跌落;可惜他的主张并未被当局接纳,以至于缅甸光复两年之

后,米产仍然无丝毫增加,这让他觉到非常惋惜。胡文虎认为若当时缅甸

当局,不只是忙于治标,而有远见并积极治本,虽然当时有战后的种种困

难,但是因为耕田是有利可图的,一般缅甸人必定会相率归田劳作,即使

无政府之补助,他们也必定能冲破难关,迈向增产之途,就不必等到两年

之后,还仍然无法恢复战前的产量。

同时,胡文虎表示无意反对当局从粮食统制中图利,但是总觉得当局

既然已经有利可图,更加应该设法解决人民的粮食问题,若能将配给米增

加至足食程度,则虽然当局得利更大,人民也乐于顺从。但是当时的问题

在于米之配给不足,迫使人民除了要负担当局的盈利之外,还必须负担更

贵的私米或自由米。若这种负担能直接归给农民,胡文虎相信米产将大

增,而人民对于粮食的负担,最后能获得减轻,否则农民与人民将坐以待

毙。相比之下,胡文虎则敬佩二战以前当局的高瞻远瞩,于二战爆发前,

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政府曾经积极支持商人囤积米粮,使得沦陷两年后的马

来亚居民仍然有存米可食用;若非如此,以日本对居民的不负责任,加上

当时运输之困难,恐怕不必等到日本投降,人们早已饿死了。 4 7

此外,胡文虎认为米粮问题不仅事关人民的粮食,而且与治安有着深

切的关系;二战后工潮澎湃,盗匪横行,正是粮食不足所引发的问题。胡

文虎举前总督汤姆斯爵士(Si r Sh en ton Thomas , 18 79 -1 96 2) 4 8曾经说

过的一句话:“如放弃现有的官方统制,而由华商自由经营,对于马来亚

的食粮,必有良好成绩。” 4 9胡文虎认为汤姆斯爵士,不仅熟悉马来亚的

4 7 同上。 4 8 S i r S h e n t o n W h i t e l e g ge T h o ma s , GCM G, G CS t J . 1 9 3 4 -1 9 4 2 年间担任海

峡殖民地总督。二战期间曾经被日军囚禁,日军投降后辗转回到英国。有关这段

历史,见 M o n t go me r y , B . , S h e n t o n o f S i n g a p o r e : Go v e r n o r a n d P r i s o n e r

o f Wa r ( L o n d o n : L e o Co o p e r : S i c ke r & W a r b u r g , 1 9 8 4 ) . 4 9 胡文虎〈废除粮食统制议〉,见《永定月刊》,第二十一期(19 4 7 年 1 1 月 1

日),页 1 -2。

Page 15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3

粮食情形,更了解华商的能力,且一经取消统制之后,上述所有问题均可

迎刃而解。虽然在办理的初期,米价难免会上涨,然而一旦来源充足,入

口增加之后,米价必能逐渐下滑;虽然一时将不及配给米之低廉,然而亦

将不至于如黑市米之昂贵,更何况待米产地的生产情形改进之后,便可以

恢复战前的米价。胡文虎认为当时一切的社会治安问题,完全与粮食不足

有关,而粮食不足则与统制有关,因此希望当局能废除粮食统制令,而由

商人自由经营。

从以上连续两年的讨论中,足见胡文虎对于民生问题与粮食统制问题

的长期关注。其实在二战时,他还曾经为了解决运送粮食进大陆的问题,

而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会面,另外亦曾在香港沦陷期间,以低廉的米价帮

助当地居民解决粮荒问题。 5 0胡文虎一直提起要治本,增加产量才是解决

粮荒的关键所在。他不仅关心民生问题,亦明白要如何来激励农民增产。

虽然他没有从事买卖米粮的行业,但是却相当了解这其中的关键所在以及

运作模式。

此外,胡文虎曾经以一名制药商人的身份,批评英联邦政府于二战后

宣布征收成药税一案之不当,并认为实际的影响是精神大于物质的。 5 1胡

文虎声称其制药目的旨在济世,因此只求增进药效的灵验及减轻使用者的

负担,若当局实行征收百分之二十五的成药税,所谓“羊毛出在羊身

上”,最后这些费用将由病人来负担;且二战之后的经济尚未全面复原,

这对于为了维持生活而挣扎的平民阶级而言,无疑是一个重担。胡文虎认

为征税的目的,除了是要充实国库之外,还带有保护和取缔的作用,这是

世界各国征税的通例,例如对奢侈品、娱乐以及酒烟课以重税,实际上含

有取缔的意义;又例如为了防止外货与国货的竞争,而对于入口外货课以

重税,则含有保护的性质。胡文虎认为基于此意义而订立的税率是无可非

5 0 《胡文虎先生六秩晋五寿辰专刊》(香港:星岛日报社, 1 9 4 7 ),页 1 5 -

1 6。 5 1 胡文虎〈反对征收成药税〉,见《永定月刊》,第十四期(1 9 4 7 年 3 月 3 1

日),页 6 -7。

Page 15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4

议的,只是当局所订立的成药税,则实在使人大惑不解。若说是当局有意

取缔,则所有成药在销行前皆先经专家化验,且成药是补社会医疗设备的

不足,以及为平民阶层解除疾苦。二战后,当局也鉴于战祸区域药品不

足,而将输送药物列为联救总署的重要目标;此外,各国红十字会亦忙于

医疗救济事宜。胡文虎认为在人们忙着救济,极力输送医疗品前往各地之

际,唯独当局意图取缔,而不惜向病人征税,剥夺贫病者获得最低医疗的

机会,实在违背当局人道主义的一向施政方针。胡文虎指出病而贫者是天

下最可怜的人,而联邦政府不仅不思添设免费医疗设备,以使他们获得免

费的医疗,反而将充实国库的责任加于成药之中,使他们于获得起码医疗

之同时,不得不增重其负担,因此如此征税实在不合理。

至于当局征收成药税的目的在于保护的说法,因欧美成药蜂拥而至,

若不加以征税,则恐本地药商遭受影响,以至于直接、间接地影响地方的

繁荣;胡文虎认为若当局果真为此,而征收成药税则让人无话可说,但是

事实上当局的目的并非在此。胡文虎还举虎标药品为例,来说明当局的目

的并不在于保护当地药商:新加坡与马来联邦仅隔一道海峡,若当局存心

要保护当地药商,新加坡的药商亦应该包括在内,然而联邦政府不单对新

加坡的药商课以重税,对于移至联邦之内的药厂也课以重税,且对于入境

的原料亦课以同样的税率,由此可见当局并无保护当地药商之意。起初,

胡文虎也以为联邦政府征收成药税是为了保护当地药商,还特地于柔佛设

分厂,且第一批的原料亦已免税入境。胡文虎表示为了避免联邦的用户增

加负担,他愿意承担移厂和转运之额外费用(只要联邦政府不另外课

税),且决定将当地的售价维持与新加坡的同等;其用心无非为了济世,

希望能减轻贫病者的负担。但是最终联邦政府却对于入口原料课以重税,

这原本是胡文虎希望能帮用户减轻负担之处,最后却事与愿违。除了将第

一批免税入口的原料所配制的药品,全数依照新加坡的发行价格,由专车

分售联邦各地之外,柔佛分厂也被迫撤销,一切出品仍然由新加坡总行发

行,而联邦的用户从此以后必须负担成药税。为此,胡文虎指出征收成药

Page 15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5

税是不合理的,因此吁请大家据理力争,并相信合理的要求不致于被素来

尊重人道主义的英政府所忽略。 5 2

胡文虎于马来亚光复后的一年半中,曾经三次从香港回返新加坡,每

次都目睹当地的进步,例如:社会治安、物价抑平、交通振兴等方面,因

此而感到欣慰、钦佩当地政府的复兴与领导。然而,除了这些表面的情

况,胡文虎亦指出其使当地政府的措施迟缓,且忽视大众利益,只是为了

弥补政府在战时的损失,而忙于筹划增征和创立新税。胡文虎也举例说明

感到疑惑之处:战时资金冻结法案与债务还偿法案于宣布后的一年半后仍

无下文;同时,政府对于战前银行存款的支领、战前债权的取偿、战时保

险的赔偿、征用车辆的发还、沦陷期中被日本盗卖的股本及被日本盗收的

债款的处置等问题,皆没有任何举动。胡文虎认为这些均关系着市民的财

产问题,当局应当负起保护的责任,且若不依法办理、早日解决,不但将

阻碍市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亦将使有关的市民徒受无枉之损失。此外,胡

文虎还以其虎标永安堂为例,由于上述问题的影响而被限制的资金已经达

到数百万元;若将其他人的损失合计在内,他认为恐怕将超过百倍以上。

由于此事关系重大,胡文虎吁请当地政府关注,勿再拖延,赶紧寻求合理

的解决;并表示不仅政府在战时蒙受损失,人民也遭遇同样的情形,但是

政府却只知谋求自身的弥补,除了已经增设的招牌税与水电费,又开始征

收成药税,甚至还打算征收所得税。最后,胡文虎提醒政府人民固然有义

务纳税,然而保护人民的财产、增进社会的福利,则是政府应有的责任。5 3二战后,胡文虎曾经有一段时期被英属殖民地政府禁止入境,虽然当局

没有说明是为何禁止他入境,但是当时一般人都认为那是由于他对英属殖

民地政府发表激烈的批评之故。 5 4然而,有关当局却否认这个猜测。 5 5

5 2 同上。 5 3 胡文虎〈质问当地政府〉,见《永定月刊》,第十四期( 1 9 47 年 3 月 3 1

日),页 7。 5 4 张侃、吴尔芬著《商业巨子胡文虎》(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 0 0 5),页

1 3 8 -1 3 9。

Page 15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6

第四节 战后胡文虎针对中国侨乡与世界局势发表的言论

上一节梳理了胡文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发表的言论,其中反映

了他对于新加坡、马来亚等南洋地区民生问题之关切。接下来的这一节将

探讨胡文虎在二战后针对中国福建省侨乡之经济建设以及一些国际问题所

发表之看法,以及他为何会有这些想法。这些是否可以解释为他行动背后

的理论基础,以及他一生的热情、关怀和动力?或者是促使他成功的因

素?

1 946 年 2 月至 8 月间,胡文虎居留于香港,除了筹备扩展星系报的

业务之外,同时也是为了关注中国福建省的复兴建设事业。胡文虎形容福

建省于八年抗战中饱受战火蹂躏,且因侨汇中断,而满目疮痍、遍野哀

鸿。胡氏进一步指出该省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因山脉纵横而交通受

阻,且地处濒海造成了福建省居民“天性好游”,成年男子多数都远渡重

洋谋生,因此导致了该省荒芜,无论农产、工业均无显著的发展;反观南

洋地区,不但海水所到之处均有福建省华侨的足迹,且当地的财富多数由

他们所拥有。因此,胡文虎呼吁海外的福建省的华侨回乡开发土地、建设

工业、改善交通。

胡文虎在〈号召建设福建〉一文中,表示建设福建省理应优先从交通

以及矿产开始,其次则是农业与工业并行,因为交通网的建设有利于货

物、器材的运输,而且二战之后,福建省政府当局亦积极筹备建筑铁路,

拟定福建铁路计划,若海外的福建省华侨能热烈支持,便可早日落实此计

划。胡文虎认为兴建铁路之际,可以同时进行矿业的开发,例如安溪的铁

矿、龙岩的煤矿,皆与铁路建设有关联。因此,胡文虎曾经与当局商讨开

发矿产的问题,并获得当局的委托,将全部矿权交予他办理。他表示自己

5 5 ―M r . Aw: GOV T De n i a l ‗No t Ba n n e d Be c a u s e Of Cr i t i c i s ms ‘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0 J un e 1 9 4 9 , p . 5 ; ―Aw Bo o n Ha w i s Ba c k , Ba n L i f t e d i n

On e S e n t e n c e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8 Au gu s t 1 9 4 9 , p . 1 .

Page 15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7

无意独揽福建全省的矿权,因此曾经邀何葆仁( 1895-1978 ) 5 6 商谈一

切,并计划由海外福建省华侨合作筹组股份公司,将曾经探勘之地,首先

进行开采,其次再探勘未知之地,并将结果据实公布,仿照马来亚矿权的

成例,转租予公司或私人开采,抽取税率,以补偿全省矿产探勘的费用。

胡文虎表明此举亦非仅为营利,最大的目的乃是为了方便福建省华侨投资

矿产。 5 7胡文虎了解此项计划虽然庞大,且进行的初期必定困难重重,但

是他认为天底下本来就没有容易的事,若回想 19 世纪上半叶的马来亚也

曾经是一片荒野,其艰难困苦的情形更甚于福建省,然而经过福建省华侨

的胼手胝足,终于成为繁荣、富足之地。为此,胡文虎希望以马来亚的成

功例子来勉励海外的福建省华侨,坚定建设福建省的信心、群策群力、全

力以赴,他相信十多年后的福建省一定能够超越马来亚,若能如此,他们

的子孙后代与福建省的子弟们,就无须为了糊口,而背井离乡、远渡重洋

了。 5 8胡文虎指出要在短时间之内兴建交通、开发矿产,需要上百万的人

力,这对于贫瘠的民生来说,不啻一大助益;且交通兴建、矿业开发之

后,必定会刺激地方的经济,并带来良好的变化,他相信到时候因时势之

需,就算没有人为的提倡,亦必会逐步实现农业改良、工业振兴,正所谓

“一废俱废,一举俱举”。因此,他希望海外福建省的华侨能洞烛时艰,

5 6 何葆仁,祖籍福建厦门,十岁到新加坡,就读于道南学堂。三年后回国,先

后在南京暨南学堂、上海复旦公学念书,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1 9 2 0

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伊利诺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 1 9 2 4 年担任复旦大学

教授。翌年担任新加坡华侨中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

动。 1 9 4 6 年回厦门出任“福建经济建设公司”常务董事兼副总经理。 1 9 4 9 年

重返新加坡经商。见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1 0 0。 5 7 胡文虎〈号召建设福建〉,见《永定月刊》,第七期( 1 9 4 6 年 8 月 3 1

日),页 3。 5 8 同上。

Page 15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8

一同参与福建省之复兴建设。 5 9由此可见,胡文虎企图说服和唤醒海外福

建省华侨关注福建省的未来,并积极地投入当时的建设计划。

同年 9 月,福建经济建设公司马来亚筹备委员会举行了首次会议之

后,胡文虎便赶紧回返香港处理私人业务。随后,胡文虎参与了该公司于

厦门所举行的发起人大会之后,便受托经福建省前往南京进行接洽,当时

他感到一切顺利,因为自国府主席蒋介石以下的各院部长,对此计划皆表

示嘉许。胡文虎回返香港之后,一面函促何葆仁积极筹备该公司的成立事

宜,另一方面则率先将其个人所认购的股本陆续汇至厦门。但是在胡文虎

离开香港之际,则先后接获该筹备委员会催归函电,以及何葆仁来函告知

因建设银行的立案尚未接获得正式批示,而影响了该公司的进行。胡文虎

对于当时中国官场的因循敷衍,不讲求行政效率,而感到遗憾;原本打算

再度飞往南京与国民政府中央进行洽商,后来从电讯中得知行政院院长宋

子文(1894 -197 1)已经辞职,并由蒋介石暂时兼任。胡文虎认为以蒋介

石对该公司殷切期望,对该公司的进行理应会有更大的协助,因此暂时放

弃前往南京的想法,而先回返新加坡。 6 0

胡文虎返回新加坡后,得知该筹备委员会进行顺利,但是有些地方的

募股工作却陷入半停顿状态中,且有些福建省华侨因为感到时局动荡仍在

观望中。虽说是因缺乏救乡的信心,主要也是因为波谲云诡的局势与不稳

定的汇率所造成的,对此胡文虎却另有一番见解,他认为姑且不论内战只

局限于华北地区,而福建省的治安可算是当时全中国之冠,且他认为内战

的原因,表面上是因为国共两党思想不合,然而实际上是因为经济不能安

定所导致的。若战火未及的地区仍不积极谋划经济建设,以安定民生,胡

文虎恐怕等到战火蔓延时,就更加来不及了。因此,他呼吁海外福建省的

华侨“不爱乡则已,不欲建乡亦已,如爱乡、又欲建乡,则此正为建设故

5 9 同上。 6 0 胡文虎〈为福建经建公司事敬告海外闽侨〉,见《永定月刊》,第十四期

(1 9 4 7 年 3 月 3 1 日),页 6。

Page 16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49

乡,振兴故乡之时!” 6 1其次,连月来国币低跌让人感到忧心,胡文虎认

为国币低跌是因为通货膨胀与工业不振所造成的,该公司所投资的工业,

虽然不敢奢望能挽回国币,然而也将不会受到国币的影响;因为该公司的

资金是用于生产建设,只要运用得宜,不储存过量游资,便可避免国币的

影响,更何况该公司的建设器材多数是来自国外,与国币的起落并无直接

关系。若币值跌、物价起是通货膨胀中的必然现象,且马来亚沦陷时期,

海外华侨曾经亲身经历过,因此在币值跌、物价起之中,对于投资生产建

设实际上无多大影响。 6 2总而言之,胡文虎认为建设福建是投资问题,也

是救乡问题,因此不必斤斤计较于个人的损失,他相信将来福建省侨乡的

繁荣,最终将属于福建人以及其子孙,这是寄人篱下的侨居地所无可比拟

的。最后,胡文虎表示王振相等一行人将出发前往马来亚各地,代表该筹

备委员会推广与进行劝募事宜,由于王振相曾经代表该公司与黄重吉(

1892-1 966)等人视察福建省,对于该省的情形非常了解,胡文虎相信他

必能为福建省华侨解除疑惑,因此希望他们能本着爱国爱乡的热忱将此计

划贯彻始终。 6 3胡文虎不仅积极推动侨乡福建省的战后重建工作,也同时

在马来亚华侨中积极鼓吹此项重建计划。

与此同时,二战后的中国还面对了对日经济开放的挑战。自 194 7 年

中国开放对日贸易后,朝野人士对此关系中国经济前途的重大措施均有热

烈的讨论与不同的观感。在中华民国国务会尚未通过此项措施之前,反对

开放的舆论多数都认为日本是战败国,且其工业较中国发达,一旦容许她

在和约未签订之前,便可与中国通商,挟着优势的工业设备与低廉的出品

涌入中国市场,将会摧毁中国贫乏的工业。针对这点忧虑,胡文虎认为不

值得訾议。随后,经国务会通过开放对日贸易,并由行政院筹设一指导委

员会专门负责处理对日贸易的问题以及监督对日贸易的商人。胡文虎指出

此问题发展至此阶段已经完全决定,以前所有坚持反对者对于政府此项慎

6 1 同上。 6 2 同上。 6 3 同上。

Page 16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0

重周密的处置,应当可以不须再忧虑,而实际问题是如何妥善应付对日贸

易问题。

胡文虎表示对日贸易开放之后,中国人不必先存有自卑感与恐惧感,

不应该认为日本工业产品因成本低廉、生产大量,便可攫夺中国的市场,

反而应该先认清中国工业的情形,并在日本此战败国家之前,鼓起勇气、

急起直追、与之竞争。胡文虎指出日本输入中国的产品,不论是原料或器

材,从制成品而论,中国工业若在良好的奖掖扶助制度之下,再加上关税

的保护,必能比日本的输入品低廉至少百分之三十;而中国输出至日本的

物品均获得免税,因此实际上中国与日本竞争是绰绰有余的。胡文虎觉得

既然中国具备这些优势,没有不能凌驾日本之上的理由。再来,中、日同

处远东,自古以来在文化上与经济上便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自日本明治维

新以来,军国主义盛行,企图藉着并吞中国来达成其世界霸主的美梦,最

终却遭到中国奋起抗战而失败,胡文虎认为这是其侵略主义的自作孽,无

可原谅。

当时盟国实施管制的最大目标就是要使日本国民接受民主教育,杜绝

黩武主义,其次则是要使日本经济的运用无法再成为企图支持侵略主义复

活的力量。胡文虎认为在此目标之下,中国不能使日本单独获得欧美的开

放贸易,而不与日本来往,使其独享经济、外交之利。胡文虎指出开放对

日贸易是一回事,而管制日本则是另一回事,因此,他同意曾任驻日本大

使的许世英( 1873- 1964 )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的陈博生(

1891-1 957)二人所发表的针对管制日本的意见。前者主张实施严厉军事

管制,彻底改革其教育制度,并以 30 年为日本的过渡期;后者则表示日

本的工业复兴将影响中国的经济,因此必须力促中国国民改进工业经营,

待中、日轻工业的平衡发展,便可平分南洋的市场。胡文虎认为这些见解

充分证明开放对日贸易与管制日本是两回事;况且此后中国对于对日贸易

的管理监督,在行政院特别委员会的指导下实施,使其不妨碍中国经济的

发展,并能重新整顿并改进工业的组织,则日本的工业虽然复苏亦无法为

害。胡文虎表示若中国能以自强自励的姿态与日本竞争,也能与列强竞逐

Page 16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1

于国际市场,这将百利而无一害。若果真如此,就不需要忧虑对日本贸易

开放了。 6 4

胡文虎看问题是从大局与远处着手,因此经常能跳出窠臼,见人所未

见,言人所未言。不仅有思想和思考,并且有研究和分析、考察与比较,

并得出一套结论和行动的步骤与策略。然而,他的言论和看法似乎常常被

有关当局所漠视,甚至有点像一总是被同时代的人所藐视的“先知”般,

不被重视与采纳。笔者推断这很有可能是由于他并不是一名知识分子的缘

故,而英属殖民地政府以及知识界都有专门训练的精英,他们的权威是不

容一个“外来者”所挑战的。再者,胡文虎的言论多数是发表在中文的刊

物上,对于英文社群而言,并没有实质的参考价值。再加上华侨社群中始

终存在着“重文轻商”的传统。 6 5反观,胡文虎永安堂的业务却蒸蒸日上

,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从这些胡文虎所发表过的言论,可以看出他的运

筹帷幄以及具体落实,且深知经营之道。

当 1947 年美国魏德迈氏(Al be r t C oad y W edem e ye r , 1897 -1 989)

代表团 6 6 在离开中国前所发表的声明引起各方的反应,对于魏德迈的批

6 4 胡文虎〈对日贸易之我见〉,见《永定月刊》,第十九期( 1 9 4 7 年 9 月 1

日),页 1。 6 5 在中国舆论始终是文人的责任,就算是财雄势大的商人也沾不上边。见颜浩

《 北 京 的 舆 论 环 境与 文 人 团 体 , 1 9 2 0 - 1 9 2 8 》 ( 北 京 : 北京 大 学 出 版 社 ,

2 0 0 8);刘兴豪《报刊舆论与近代中国政治:从维新变法说起》(北京:中央

编译出版社,2 0 1 1)。 6 6 魏德迈于 1 9 4 6 年 6 月至 1 9 4 7 年任美国第二集团军司令、陆军副参谋长等

职。 1 9 4 7 年 7 月奉国务卿乔治 ·卡特利特 ·马歇尔(G e o r g e C a t l e t t M a r s h a l l ,

1 8 8 0 - 1 9 5 9)命为特使到中国调查,当时他负有双重使命:让中国人知道他们

必须证明美援不会被浪费,同时说服华府必须提供此一援助。蒋介石以及其他

国府高层官员对於魏德迈之来华在起初显然是抱著很高的期望,认为是象徵美

国对华政策转变的契机,随之而来的将是大量的军经援助。随著调查团考察行

动的展开,这份期望很快就转变成失望与不满。因魏德迈在给美国国务院的考

Page 16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2

评,有人认为他是中国的诤友,有人则认为这是超越国际礼貌所能容忍的

言论。胡文虎则表示从报章上读到行政院长张群(1 889- 1991)发表对魏

氏谈话的观感,算是中国政府的答复,张群强调中国政策并不会因为魏使

团来华而有所变更;胡文虎认为这是很值得关注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应

该表示的态度。 6 7 胡文虎指出当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要重视的一种观

念,就是国家富强的增进并不能存有侥幸和依赖的心理,若存有这种心

理,国家不但永远不会增进、富强,反而会使国际对中国生出轻视,甚至

是侮辱的举动或言论。因此,当时并非研究魏德迈氏声明隐含意义之时,

且不必过分重视魏德迈的批评是否切中和有效,或过分猜测此声明便是作

为美国决定援助中国的一个谜面,反之,则应当重视自我检讨和自我图

强。

早在 1 947 年 6 月 30 日,即美国宣布决定对中国停止五亿元借款的当

天,胡文虎便曾经发表一篇题为〈天助自助〉的专论,强调中国当时的危

难并非靠借外债便可以解救,而国际间的关系往往是利害关系。胡文虎指

出以中国地大物博以及人民力量而言,只要大家肯有自尊心,把平时积蓄

在外国的资财借与国家做建设复兴工作,则中国可以不假外求地站起来。

那时尚未有魏德迈使团来华之说,胡文虎早已经看到要求美国援助中国,

根本是一种不合理而没有出息的举动,至于美国停止五亿元借款一举,已

经可以证明依赖他人度日并不容易,也是不应该的。这是胡文虎早在三个

月之前所揭示的,他认为若自那时起中国肯痛切反省,急起直追,则魏氏

此行至多不过为一种友谊考察式的访问而已,就不必有劳这位千里而来的

客人对中国大谈改革之道了。 6 8胡文虎认为中国自强复兴的道路是一条坦

察报告中警告:国民党军事上已处于劣势,中共很可能统一中国。魏德迈建议

美国承诺给予国民政府援助,但他的《魏德迈报告》在美国政界发表后,使美

国高层更加深信国民政府已经无法挽救。 6 7 胡文虎〈魏德迈声明后我们应有的态度〉, 见《永定月刊》,第二十期

(1 9 4 7 年 1 0 月 1 日),页 1。 6 8 同上。

Page 16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3

荡的大道,若认为一切非财力无法达到,实际上中国并不穷;他指出一个

公认的事实,即中国豪门存在美国的资产有 15 亿美元之多,加上其他银

行和人民存在国外的资金,更是多不胜数。这些资财已足以作为一切经济

建设的本钱,胡氏表示中国大可以征借豪门的存金。另外,若政府确实能

彻底改革政治、肃清贪污、扶助奖励人民生产、保障人民事业、补助出口

货物、积极吸收外汇,胡文虎认为这些措施只要能“真干、实干、有效的

干”,人民自然会愿意齐心合力复兴国家;只要政府树立了廉洁公正的政

治,人民自然对政府信赖,就算不须征借,人民也会自动贡献自己的资

财。 6 9

中国人民正注视着祖国政治革新的努力,因魏德迈使节团离去之后,

中国最高当局曾经揭示必须克服各种困难,而无需等待外国的援助,政府

正组织一新的机构以清除贪污及无能官吏,吸收游资以遏制通货膨胀,延

长工作时间以增加生产,这些都是自强自助的要图,实行起来并不需要很

久的时间才可生效,胡文虎认为凡是中华民国的国民都有协助和监督的责

任。因此,胡文虎下结论:中国今天若能奋发自强,明天便不愁无人来帮

助中国复兴,即使无人援助,中国也一样能自己发奋下去;以人民的力量

和国家在国际所处地位的重要,中国肩负着世界安危的重任,不容自暴自

弃,更不能自卑自屈。他相信美国人民和其他爱好和平的人民,始终将会

知道中国是一个不可侮辱和轻视的强大国家和民族,因此中国人民在他人

的批评下不必患得患失,相反的,应当要深自反省、发奋图强。 7 0

胡文虎之言论一贯强调国家民族要富强就得自强,并要倚赖中华民族

的自强不息与勤奋,并不奢望其他国家的施舍与怜悯。此外,胡文虎也相

当积极正面地看待困境和问题,并能在其中看到许多契机。作为一名白手

起家的企业家,胡文虎不仅在逆境中开创了许多机会,并懂得在艰难的时

刻,采取适当的行动。若有机会,他会把握机会,若无机会,他将创造机

会。因此,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与国家的未来,他也保持着此一积极进取的

6 9 同上。 7 0 同上。

Page 16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4

看法,认为必须采取主动,先发制人,而非坐以待毙。从他生平的言论与

行动,我们看见他一向来关切世界局势的发展、国家民族的前途,以及实

际的民生问题,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看重将计划具体地落实,可算是一

位有自己主张与想法的意见型领袖、有雄心壮志和魄力的创业家。

小结

从本章的讨论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胡文虎是个讲求实际、实

事求是、强调可行的步骤与方法、并有成事能力的创业家。胡文虎不单只

是有志向,还有谋略以及行动去完成计划。这些都说明了胡文虎不只会做

梦,更有能力去使梦想成真。胡文虎曾经表示其父的遗言就是希望他做人

要有志气,从以上的讨论中足见其人生是以此为动力而自强不息,甚至于

延伸至海外华人的自强、全体中华民族的自强。胡文虎曾经在〈客家精神

论〉一文中表述他本人所认为的忠、孝、仁、义,是从国家、民族、地方

、社会、个人这样一种优先次序来看一个客家人的责任。 7 1由此亦可见儒

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脉络。

胡文虎在关切中华民族文化之前途的同时,也十分看重实际地认为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必须一同发展。胡文虎不仅有自己一套完整的价值体

系,且他的商业谋略和发展文化事业的计划也是循着这套价值观与哲学而

来的。正如其长媳陈家裕所言,胡文虎办报主要是为了要有一个能够发表

自己言论的平台。于 20 世纪上半叶,胡文虎确实在南洋地区(尤其是新

马一带)在舆论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虽然胡文虎有自己的一套想

法,但是他却给予其属下的星系报业之报人自由,这致使各地的星系报呈

现出多元的言论与思想风格。

当然,胡文虎的言论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即使在美援停止后,对战后

中国国民政府的重建和发展,仍然抱着很高的期望,而没有深入了解国民

党进行清廉改革的不易以及共产党的严重威胁。然而,在 19 49 年国民政

府撤离中国大陆之时,他也曾在《星洲日报》上发表过抨击国民党贪污腐

7 1 胡文虎〈社论:客家精神论〉,见《星洲日报》,1 9 3 8 年 1 2 月 1 6 日。

Page 16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5

败的言论。甚至,他还向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政权释放善意。因此,胡文

虎对于政府的支持并非是盲目的,而是顺应整个时局的发展以及以商业前

景的走势为考量。

笔者认为胡文虎与 Pete r Burk e 在《知识社会史》 7 2中所提及的“有

见识的商人”有共同之处,即因着广阔的游历,致使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

视野和胸襟。无疑的,胡文虎深刻地认识到舆论所带来的影响力,因此,

他的一些言论也不时转载在新加坡的英文报纸。后来,胡文虎于 50 年代

初先后在香港和新加坡两个英属殖民地创办了两份英文报纸(见第三章表

11:胡文虎所办之星系报一览表),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为了要发表自己的

看法。

除此之外,为何胡文虎那么关注时事?甚至有时还相当积极地参与讨

论?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一向来有一个习惯,即每两周要求其各地永

安堂的分行经理在寄给他业务报告之余,必须附上当地的新闻剪报。如此

一来,胡文虎不仅能掌握时事的脉动,亦能洞察世事,并按照当时的实际

情况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分析。从永安堂刊登于报纸的广告中,看见胡文

虎对于当时消费者的心理与需求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胡文虎对于周遭环

境、时尚潮流、人心所向、普罗大众的忧虑都相当敏锐,且将这些都一一

考虑,也藉着说故事,替人分忧。这些对于大众心理的了解,完全反映在

他的广告术上。由于胡文虎一贯的努力与做好功课,因此他能以在南洋与

中国各地占有大部分的市场,并型塑了一代人的思想。否则他的药品无法

成为一个世代相传、家喻户晓的品牌。足见他的言论在打造虎标品牌中也

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

运用现代的媒体来发表自己的言论,这种方式也是一种现代的产物。

胡文虎作为一名投资报业的创业家,藉着其属下的媒体来发表自己的言论

与想法,企图改变社会的风气、甚至于影响政府的决策,虽然胡文虎并非

教育家、更非文人骚客或政治家,但是却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文化、塑

7 2 P e t e r Bu r ke , A S o c i a l H i s t o r y o f Kn o w l ed g e : f r o m Gu t e n b e r g t o D i d e r o t

( Ca mb r i d ge , UK : P o l i t y P r e s s , 2 0 0 0 ) .

Page 16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6

造着历史。而胡文虎的特别之处不仅仅在于他是一名拥有多家报馆的创业

家,乃在于他作为一名海外华人却能为中华民族的报业史增添异彩。法国

年鉴派巨擘 Fe rnan d Brau de l 认为中国真正的资本主义只出现在海外华商

身上,因为在海外他们享有完全的自由从商,并建立他们的商业王国。 7 3

笔者认为在海外的华商无需背负长久以来的包袱,即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

会中所加在他们身上“士、农、工、商”分类法所认为的社会最低阶层、

“无商不奸”的标签以及无形的道德枷锁。或许由于他们不必活在长期被

鄙视的压力之下,也因为生活在多元的文化与社群中而具有了“双重的视

野”,所以也更富有创意与创见、并勇于创新。胡文虎便是 20 世纪上半

叶海外华侨商人其中一个典范。

7 3 ―T r u e Ch i n e s e c a p i t a l i s m o n l y e x i s t e d o u t s i d e Ch i n a — f o r e x a mp l e , i n

In s u l i n d e , wh e r e t h e Ch i n e s e me r c h a n t c a r r i e d o n h i s b u s i n e s s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e d h i s d oma i n i n c o mp l e t e f r e e d o m. ‖ S e e F e r n a n d Br a u d e l ,

A f t e r t h o u g h t s o n Ma t e r i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Ca p i t a l i s m ( Ba l t i mo r e a n d

L o n d o n : T h e J o h n Ho p k i n s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7 7 ) , p . 7 3 .

Page 16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7

第五章 现代文化景观:胡文虎之居所及其品牌塑造

胡文虎一生都生活在英属殖民地中——19 世纪 80 年代出生于英属缅

甸之首府仰光,在当地成长、继承其父创办的永安堂,并将之发展成为跨

区域的企业;2 0 世纪 20 年代以后,他选择将永安堂总行与总制药厂迁至

英属海峡殖民地之首府新加坡;之后,又于 30 年代于英属香港设立制药

厂,作为其前往中国大陆发展的前沿,并长期在香港与新加坡两地居住。

作为一名长期受到西方文化耳濡目染的海外华侨,胡文虎自然有许多的想

法与做法与传统的中国人有所差异。其中有一样,至今仍然为人所津津乐

道的,便是他先后在香港和新加坡所建筑的两座虎豹别墅与万金油花园,

不仅作为他和胞弟胡文豹的私邸,还曾经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作为“公

共”的私家花园。

其实,胡文虎在新加坡前后建筑了几幢别墅,这些寓所都展现了其强

烈的个人风格与品味,同时,成为了他相当自觉地向公众展示的“公共”

空间。无论是作为自我的宣传,抑或是为其永安堂虎标药品作宣传,这些

私邸就好像“公共”的橱窗般,展示了一些带有其强烈印记的、精选的

“风景”。这一种兼有文化与商业目的的生活方式,相当具有现代性,且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是绝无仅有的(虽然当时不乏富户的园林花园豪宅,但

是他们几乎没有对外开放),甚至于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南洋地区也属罕

见。本章将透过当时新加坡的中、英文报纸以及中国的报刊等文献之记载

与叙事,探讨胡文虎是如何将这些原本属于私人的空间转换成为“公共”

的空间,于宣传其个人与品牌之同时,塑造了中国与南洋地区的现代文化

景观。

第一节 前虎豹别墅时期

当胡文虎在新加坡取得了相当的商业成就之后,他便决定要建造一幢

能够具体展现他们兄弟俩财富、身份与地位的别墅。为了吸引当地优秀的

建筑师竞标,胡文虎于是先选择在当地著名的英文报纸上刊登招标广告。

Page 16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8

1 1928 年 10 月间,当胡文虎位于纳申路(N ass im Ro ad)之新居落成

时,不仅新加坡的街头巷尾人尽皆知,就连当时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蒋介石也特地题词“热忱爱国”祝贺其新居落成。 2而胡文虎亦毫不掩饰

自己的喜悦之情,将这幅蒋介石的墨宝刊登于他所赞助的小报《星报》

上,似乎有意显示他虽然是个海外华侨商人,但是他对于祖国的热爱不落

人后,且已经获得当时祖国的国家领袖所赞许与肯定,同时,也在向当地

的华侨社群表明他是心系祖国的爱国商人。此外,这不仅透露了胡文虎与

祖国最高的政治领袖过从甚密,亦显示出他有意将其私邸作为一个向公众

展示的“橱窗”,强化他热忱爱国的形象。自此以后,胡文虎的私邸,尤

其是位于新加坡这个海外华侨集中地的私邸,便在塑造其个人形象与永安

堂虎标品牌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结合了媒体的宣传,这种做法可说

是一种颇为现代化的广告方式,不知不觉之中,亦同时塑造了近代中、西

与南洋地区的文化景观。

除了胡文虎所赞助的中文小报所刊登的上述照片以外,另外一份新加

坡英文小报 Malaya n Sa tur day Pos t(《马来亚星期六邮报》)还曾经以

醒目的特写刊登了两版全版的画页,进行了详细的报导与介绍。 3它所刊

登的六帧照片分别为:别墅的全貌、花园中的亭台、喷泉,还有别墅的大

厅、侧厅,以及整幢别墅的外观。这些照片让今人能一窥当日之风华:这

幢崭新的别墅之建筑风格是以欧式的希腊风格为主,大厅内的摆设处处展

现了豪华的气派,大厅上方的左右两侧还分别悬挂着胡文虎、胡文豹两兄

弟的肖像。这些照片所显示的,与其他同时期的豪宅或许并无太大的差

1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J an u a r y 1 9 2 7 , p . 1 4 ; 4 J a n u a r y 1 9 2 7 , p . 3 ; 5 J a n u a r y

1 9 2 7 , p . 3 ; 7 J a n u a ry 1 9 2 7 , p . 1 6 ; 1 1 J a nu a r y 1 9 2 7 , p . 5 . 2 “蒋主席题贺胡文虎君新居之字:热忱爱国”,见《星报》, 1 9 2 8 年 1 0 月

2 0 日,第四版。 3 ―Ne w Re s i d e n c e o f M e s s r s . Aw Bo o n Ha w a n d Aw Bo o n P a r ( o f T i ge r

M e d i c a l Ha l l ) a t Na s s i m Ro a d , S i n ga p o r e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r d a y P o s t , 2 7

Oc t o b e r 1 9 2 8 , p p . 6 & 3 5 .

Page 17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59

别,但是胡文虎却不介意,也毫不吝啬地向大众展示其私人生活空间,以

满足人们“偷窥”名人私生活的欲望。尤有甚者,胡文虎十分懂得善用

中、西媒体来为自己制造噱头,在新加坡这个英属殖民地中,不仅展现其

累积财富的能力,亦显示出他在上流社会中的地位。

其实,约在上述照片被刊登出来的一年半以前,该英文小报亦已经刊

登过这幢别墅的设计草图,以飨读者。值得关注的是,于同一天同一版的

上方,亦同时刊登了另外一位新加坡华侨巨商陈嘉庚的新居设计草图。 4

根据这两幅设计草图下方的图片标示显示,两者原来皆出自同一位建筑师

之手。 5而这位华侨建筑师 Mr. H. W. Ch un g 亦是经过长期的奋斗,而最

终在英属海峡殖民地的社会中取得令人称羡之成就。由此可见,在英文媒

体的眼中,胡文虎与陈嘉庚这两位华侨富商的豪华别墅颇具有新闻价值,

不仅可以满足英文读者们的猎奇心理,以增加报纸的销路,更可以为这两

幢豪华别墅的建筑师与建筑公司提供广告宣传的机会,且宣传效果不言而

喻。然而,对于足智多谋与长袖善舞的胡文虎来说,这何尝不是他开放私

邸作为提供公众凝视的“公共空间”的一个契机。

自胡文虎从缅甸仰光迁至新加坡之后,其私邸一直都是当地英文媒体

的新闻焦点,而他本身亦似乎有意使用其不同时期的寓所作为展示其财富

与成就的“公共空间”。这也是同时期中国与海外华商所惯用的一种宣传

方式。 6然而,在这些华侨富商当中,胡文虎是较为自觉且长期经营的特

殊例子。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最早的相关记录应该是 19 27 年 1 月间,胡

文虎以赞助人的身份开放其位于新加坡东海岸路(Eas t Coas t Road)50

4 ―A Ne w Re s i d e n c e f o r Aw Bo o n H a w E s q . o f Na s s i m Ro a d , S i n ga p o r e ‖

& ―Ne w Re s i d e n c e f o r M r . T a n K a h K e e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a y P o s t , 1 9 2 7

F e b r u a r y 5 , p . 1 3 . 5 ―M r . H . W . Ch u n g f i n d s c o n t i n u o u s ha r d wo r k wa y t o s u c c e s s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2 6 Ap r i l 1 9 3 5 , p . 1 1 . 6 见王儒年《欲望的想像: 1 9 2 0 -1 9 3 0 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

海:人民出版社,2 0 07),页 1 4 4 -1 5 1。

Page 17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0

号的私邸,接待业余体育会(Am ateur S por t in g Asso c i a t io n) 7的全体会

员,当时他们还拍照留念并登载于英文报纸。 8随后,19 28 年 8 月间,胡

文虎亦曾经在其东陵路(Tan gl in Ro ad)2 号的私邸,开设记者招待会暨

茶会,欢送他所赞助的汽车探险队出发前往伦敦(见第七章的讨论)。 9

然而,随着同年 10 月间,位于纳申路(Nass im Ro ad)3 号的新居落成之

后,这座美轮美奂且颇具特色的建筑便自然而然就成为当地媒体的新焦

点。特别是位于大厅入口处的那些由意大利大理石雕刻家所雕刻的人造大

理石和石膏装饰, 1 0以及中式庭院里面那些罕见的仙鹤雕塑, 1 1这些细节

在西方记者的笔下,都一一地突显出胡文虎作为一名成功华侨商人的奢华

与品味,并显示出其与众不同之处。 1 2当然,这些都是胡文虎本身所乐意

向公众展示的“私人空间”。

此后,胡文虎经常于该别墅接待他们两兄弟所赞助的社团与体育团

体 , 包 括 了 海 峡 华 人 业 余 戏 剧 音 乐 社 ( St ra i t s Ch i nese Amat eu r

Dram at i c and Mu s i ca l So c ie t y,以下简称为海华业余剧乐社) 1 3、业余

7 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 . 文化》(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 9 4 0),页 8 7 2。 8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2 9 J a n u a r y 1 9 2 7 , p . 5 . 9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1 8 Au gu s t 1 9 2 8 , p . 3 6 . 1 0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6 De c e mb e r 1 9 3 4 , p . 1 4 . 1 1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0 J an u a r y 1 9 3 6 , p . 4 . 1 2 就如法国社会学家 P ie r r e Bo u r d i e u 的研究所揭示的——消费者的品味与其社

会阶层有着密切关联,见 P i e r r e Bo u r d i e u , t r a n s . R i c h a r d N i ce , Di s t i n c t i o n :

a S o c i a l Cr i t i q u e o f t h e J u d g me n t o f T a s t e ( Ca mb r i d ge : Ha r va r d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8 4 ) . 1 3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5 F e b r u a r y 1 9 3 0 , p . 3 6 ;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0

J a n u a r y 1 9 3 2 , p . 1 3 ;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0 F e b r u a r y 1 9 3 2 , p . 1 3 ;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1 F e b r u a r y 1 9 3 2 , p . 1 3 ;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9 Oc t o b e r

1 9 3 4 , p . 1 5 .

Page 17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1

体 育 会 ( Am ateur Spor t in g Asso c ia t i on ) 1 4 、 联 合 华 乐 会 ( U ni t ed

Ch ines e Mus i ca l Assoc i a t ion ) 1 5 以 及 新 加 坡 羽 球 会 ( Singapo re

Badmin ton Asso c i a t ion) 1 6。其中海华业余剧乐社是当时颇具盛名的海

峡华人(St ra i t s Bo rn Ch i nes e , Pe ran akan)社团,这说明了胡文虎不仅

活跃于华侨社群中,也活跃于海峡华人的社交圈子。另外,胡文虎经常宴

客的威基利俱乐部(Weekl y E n te r t a i nmen t C lub)也是海峡华人社会精

英周末的社交场所。 1 7可见胡文虎与他们的关系密切,且交游广阔。无论

逢年过节、庆祝周年纪念时,这些社团的理事与成员皆会登门拜访胡氏兄

弟,并在其别墅前留下团体照作为纪念。而按照惯例,这些团体照之后皆

会刊登在英文报纸上的社团及体育活动的专栏内。由于新加坡的西方社群

非常重视社团与体育活动,因此各英文报纸皆设有专栏特别报导有关于当

地的俱乐部、社团与体育活动的新闻,这也是当时英属殖民地上流社会的

一种风尚。 1 8而胡文虎只是精明地善用这些英文媒体已经存在的“公共空

间”,以协助他自己塑造并强化其个人与虎标的品牌形象。例如胡氏兄弟

与海华业余剧乐社摄于 1930 年 2 月 1 日新春团拜的团体照,该照片中间

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该别墅大厅入口处上方高悬着的“虎豹”匾额,这不仅

清楚地告诉读者这张照片的拍摄所在地,亦同时透露了屋主的身份与社会

1 4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J a nu a r y 1 9 3 2 , p . 1 3 . 1 5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1 9 M a r c h 1 9 3 2 , p . 8 . 1 6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1 0 S e p t e mb e r 1 9 3 2 , p . 1 3 . 1 7 该俱乐部于 1 8 9 1 年由林文庆博士提倡下成立,部址设在安详山。见柯木林主

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新加坡:教育出版私营有限公司, 1 9 9 5 ),页

2 2 5。 1 8 有关英属马来亚的体育活动,见 J a n i c e N . B r o wn f o o t , ―‗He a l t h y Bo d i e s ,

He a l t h y M i n d s ‘ : S p o r t a n d S o c i e t y i n Co l o n i a l M a l a ya ‖ , i n J . A . M a n ga n

a n d F a n Ho n g ( e d s . ) , S p o r t i n A s i a n S o c i e t y : P a s t a n d P r e s en t ( L o n d o n :

T a y l o r & F r a n c i s e -L i b r a r y , 2 0 0 5 ) , p p . 1 0 6 -1 2 8 .

Page 17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2

地位,并清楚展示了他们商品的注册商标——“虎豹”,这无疑成了胡文

虎为其虎标商品打广告的最佳机会。 1 9

与此同时,胡文虎经常且慷慨地租借其名下的另一处产业,以提供给

其他社团及体育团体举办常年活动,例如周年庆、聚餐或野餐等等。这便

是如今新加坡虎豹别墅( H aw Pa r Vi l l a )所在地的前身,当时被称为

“胡文虎先生位于巴丝班让海边五英里的平房”(Mr. Aw Boo n Haw‘s

seas i de b un ga low, 5 ¼ mi l e a t Pas i r Pan jan g)。这幢位于新加坡西南

海岸的度假屋,不仅成为当时许多社团聚会的首选之地,亦十分有助于胡

文虎塑造其热心公益并赞助体育的形象。如前所述,当时新加坡的西方社

群非常热衷于社团与体育活动,因此英文报纸上经常都会刊登有关的活动

讯息与照片。而且当这些团体照被刊登在英文报纸上时,皆会清楚标明举

办活动的地点为“胡文虎先生位于巴丝班让海边的平房”,这无疑提高了

胡文虎在英文媒体的“曝光率”,为其名声远播提供了许多免费的广告版

位(见表 13)。事实也证明胡文虎当时的投资是颇有远见的,后来在这片

土地上所建筑的万金油花园(Ti ger Ba l m Gardens)与虎豹别墅,为他的

万金油王国赚取了许多有形与无形的资本与名声(详见下一节的讨论)。

表 13:胡文虎于巴丝班让海边平房所接待之社团一览表,19 29 -193 7 序 社团名称 资料来源

1 Amicab le Ath l e t i c Assoc i a t ion MSP , 1929 /08 /1 0 , p . 42 . 2 Lam Cho n g As soc i a t ion MSP , 1929 /11 /0 2 , p . 37 . 3 Nan yan g S tuden t s ‘ Soc ie t y MSP , 1930 /02 /0 1 , p . 28 . 4 Un i t ed Ch in ese Mus ica l

Assoc i a t ion MSP , 1930 /03 /1 5 , p . 17 .

5 Sepo y Li nes Fu ne ra l Asso c ia t ion MSP , 1931 /05 /1 6 , p . 25 . 6 Un i t ed Ch i nese Foo tb a l l

Assoc i a t ion MSP , 1931 /05 /1 6 , p . 26 .

7 Amat eur Sp or t in g Assoc i a t ion MSP , 1931 /12 /1 9 , p . 4 ; ST , 1932 /0 1 /03 , p . 13 .

8 Amicab le Ath l e t i c Assoc i a t ion ST , 1931 /1 2 /20 , p . 13 . 9 S i ew S in S ia Ass oc ia t ion ST , 1932 /0 2 /14 , p . 13 .

1 9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1 5 F e b r u a r y 1 9 3 0 , p . 3 6 .

Page 17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3

10 Uni t ed Ch i nese Foo tb a l l Assoc i a t ion

ST , 1932 /0 4 /03 , p . 13 ; MSP , 1932 /04 /3 0 , p . 14 .

11 Rovers Badmin t on Par t y MSP , 1932 /05 /2 1 , p . 29 . 12 Au gus t Badmin ton Par t y ST , 1932 /1 0 /30 , p . 3 . 13 Lu na r At h le t i c and Mus ica l Pa r t y ST , 1933 /0 1 /01 , p 13 . 14 Amat eur Sp or t in g Assoc i a t ion MSP , 1933 /01 /2 8 , p . 18 . 15 Rovers Badmin t on Par t y MSP , 1933 /01 /2 8 , p . 18 . 16 Nov ice Badmin ton Par t y ST , 1933 /0 3 /19 , p . 13 . 17 Shan gh a i Badmin to n Par t y ST, 1933 /0 4 /09 , p . 13 . 18 Te lok A ye r Epwo r t h Leagu e ST, 1933 /0 6 /11 , p . 11 . 19 Br oad wa y Mus i ca l Par t y ST , 1933 /0 7 /16 , p . 13 . 20 Devo nsh i r e Badmin ton Par t y ST , 1933 /1 0 /08 , p . 13 . 21 Au gus t Badmin ton Par t y ST , 1933 /1 1 /26 , p . 18 . 22 S t ra i t s Ch in es e Read in g C lub ST , 1933 /1 2 /24 , p . 4 . 23 Rovers Badmin t on Par t y ST , 1933 /1 2 /31 , p . 15 . 24 Ma yf l ow er M us ica l & D r amat i c

Assoc i a t ion ST, 1933 /1 2 /31 , p . 15 .

25 Lu na r At h le t i c and Mus ic a l Pa r t y ST , 1934 /0 1 /14 , p . 19 . 26 Hor l i cks Badmin to n Par t y ST , 1934 /0 3 /04 , p . 19 . 27 Use fu l Badmin ton Par t y SFP , 193 4 /03 /06 , p . 2 ;

ST , 1934 /0 3 /11 , p . 19 . 28 Anson Badmin ton Par t y ST , 1934 /0 6 /03 , p . 19 . 29 S t ra i t s Ph ys i ca l At h l e t i c P ar t y ST , 1934 /0 8 / 05 , p . 19 . 30 Au gus t Badmin ton Par t y ST , 1934 /1 0 /28 , p . 18 . 31 Ma yf l ow er Badmin t on Par t y ST , 1934 /1 2 /02 , p . 17 . 32 Ben Choo n Ko k As soc ia t i on ST , 1934 /1 2 /16 , p . 19 . 33 S t ra i t s Bach e lo r s ‘ Ph ys i ca l Cu l tu r e ST , 1934 /1 2 /30 , p . 14 . 34 Amat eur Sp or t in g Asso c i a t ion ST , 1935 /0 1 /27 , p . 8 ;

SFP , 193 5 /02 /01 , p . 11 . 35 Socon y Ath le t i c C l ub ST, 1935 /0 1 /27 , p . 8 . 36 Popu la r P i cn i c Pa r t y ST , 1935 /0 3 /17 , p . 17 . 37 Use fu l Badmin ton Par t y ST, 1935 /0 3 /17 , p . 17 . 38 Ch ines e Ass oc i a t io n SFP , 193 5 /04 /04 , p . 11 . 39 Bendem eer Ath le t i c C lub ST , 1935 /0 5 /24 , p . 15 ;

ST , 1935 /0 6 /02 , p . 18 ; SFP , 193 5 /06 /07 , p . 15 .

40 P la yf a i r Ath l e t i c U n ion ST , 1935 /0 8 /11 , p . 23 . 41 T ian g Ch oon Kok Assoc i a t ion ST , 1935 /0 9 /15 , p . 27 . 42 Ben g Cho on K ok ST , 1935 /1 1 /22 , p . 16 . 43 Amat eur Sp or t in g Assoc i a t ion ST , 1935 /1 2 /15 , p . 47 . 44 Youn gs t e r s ' F r i en d l y Ben evo l en t

Soc ie t y ST , 1936 /0 2 /23 , p . 26 .

Page 17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4

45 S iew S in S ia ST , 1936 /0 1 /26 , p . 23 . 46 Hor l i cks Badmin to n Par t y ST , 1936 /0 3 /15 , p . 22 . 47 Use fu l Badmin ton Par t y ST, 1936 /0 3 /15 , p . 22 . 48 Ton g Soon Kok Ass oc ia t io n ST, 1936 /0 7 /05 , p . 8 . 49 Union Spo r t in g Ass oc ia t io n ST , 1936 /1 0 /18 , p . 26 . 50 Ch ines e Fr i end l y A ssoc i a t ion SFP , 193 6 /10 /23 , p . 11 . 51 Union Spo r t in g Ass oc ia t io n ST , 1936 /1 0 /18 , p . 26 . 52 Nes t an glo Sp or t s C lub ST , 1936 /1 1 /15 , p . 2 6 . 53 Amat eur Sp or t in g Assoc i a t ion ST , 1936 /1 2 /13 , p . 14 ;

SFP , 193 7 /01 /08 , p . 11 . 54 J ov ia l Badmin ton Par t y ST , 1936 /1 2 /27 , p . 26 . 55 S iew S in S ia ST , 1937 /0 2 /07 , p . 23 . 56 Amat eur Ath l e t i c U n ion ST , 1937 /0 2 /14 , p . 22 . 57 Mer r y Y oun gs t e r s Badmin ton P a r t y ST , 1937 /0 2 /14 , p . 26 . 备注 1 : MSP =Mal ayan Sa turd ay Pos t ; SFP =Sin gapor e Free Pr ess ;

ST=Stra i t s T i mes .

备注 2:此表由笔者自新加坡各英文报纸整理而得,难免会有些遗漏。但

是这些资料已经足以反映当时的某些事实。

表 13 反映了在万金油花园与虎豹别墅落成之前的九年间,胡文虎曾

经将其海边的度假屋租借给形形色色的社团,其中包括了足球队、羽球

队、其他体育团体、戏剧社、音乐社、读书社、学生会等,可见这间度假

屋及其周围的运动设施和游泳池,深受当时许多社团的欢迎。随后 1930

年,胡文虎在该地段所兴建的虎豹游泳场(即后来的中华游泳场)亦深受

当地华侨的欢迎。同时,胡文虎亦被英文媒体称为田径和体育活动的长期

赞助人,马来亚华侨运动会的主要赞助人,同时是两年一度的新加坡运动

会的首位赞助人;并经常接待来自中国的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下榻于

其位于巴丝班让海边的别墅。 2 0胡文虎为新加坡体育与新加坡华侨的体育

所打下的基础,以及所付出的努力是深受肯定的(见第七章的讨论)。由

2 0 ―L o c a l Ch i n e s e T o p i c s : Gr e a t P h i l a n t h ro p y o f M r . Aw Bo o n Ha w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Oc t o b e r 1 9 3 5 , p . 1 1 .

Page 17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5

此可见,胡文虎充分地利用了此一空间,作为展示和宣传,亦建立了他在

新加坡此一英属殖民地西方社群以及华侨社群中广泛的人脉与公信力。

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现代体育的推广与现代企业家的赞助有着密不可

分的关系。 2 1这些大型企业利用赞助国际的体育赛事,例如奥运会等,而

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活动。在东方或许最能够展现这种现代企业家精神

的是胡文虎。 2 2英文报纸上的这些资料,同时显示出胡文虎在行销这一方

面的专长,是日积月累的长期经营,且对于推广文化与体育活动的不遗余

力,这些皆与其商业活动密不可分。在胡文虎的例子中,可见文化生产、

文化消费与文化认同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商业与文化是并列的,可谓一

体的两面(见第七章的讨论)。由此足见,胡文虎的想法与做法在 20 世

纪的上半叶实属“现代”。他看见了成为体育赞助人背后之商机,其中牵

涉了多种资本的转换。同时,因着他的慷慨赞助,南洋地区的文化景观有

了许多的改变。

第二节 虎豹别墅与万金油花园

提到胡文虎对视觉艺术和大众文化的热衷,不能不提起其划时代且想

象力丰富的杰作——被誉为中华文化的迪斯尼乐园(Disn e yland)的万金

油花园与虎豹别墅。 2 3这不仅是胡文虎及其家人的居所,也是一个开放给

2 1 关于体育与商业之研究,见 T r e vo r S l a c k ( e d . ) , T h e Co mme r c i a l i s a t i o n o f

S p o r t ( L o n d o n & Ne w Yo r k : Ro u t l e d ge , 2 0 0 4 ) ; Ha r a l d Do l l e s a n d S t e n

S d e r ma n ( e d s . ) , S p o r t a s a B u s i n e s s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a n d

Co mme r c i a l A s p e c t s ( Ne w Yo r k : P a l g r a ve M a c m i l l a n , 2 0 1 1 ) . 2 2 Ho wa r d L . Bo o r ma n ( e d . ) , B i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c t i o n a r y o f R e p u b l i c a n Ch i n a

( Ne w Yo r k : Co l u mb i a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6 8 ) , V o l . 2 , p p . 1 7 8 -1 8 0 . 2 3 J u d i t h B r a n d e l a n d T i n a T u r b e v i l l e ( ed s . ) , T i g e r B a l m Ga r d e n s : a

Ch i n e s e B i l l i o n a i r e ’ s F a n t a s y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 Ho n g K o n g : Aw Bo o n Ha w

F o u n d a t i o n , 1 9 9 8 ) 介绍了香港及新加坡的虎豹别墅,是一本很好的纪念图册。

Page 17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6

公众参观与游乐的休闲场所,更是一个展示中华文化和永安堂虎标药品的

“公共空间”。原先它们只是在农历新年以及公共假日开放给公众参观,

后来便成为常年对外开放的旅游胜地,是新加坡和香港居民一家大小游乐

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游客必须参观的景点。它们不仅满足了制药商和消费

者的多元需求,还成为新加坡与香港市民的历史记忆、集体记忆。

胡文虎当初为何会兴建位于香港和新加坡的万金油花园与虎豹别墅?

据说有以下几个原因:由于在 2 0 世纪 3 0 年代的香港,没有为华人而设的

公园或娱乐休闲设施,因此胡文虎决定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其次,是因

胡文虎对当时殖民地的洋人鄙视华人的态度感到愤慨 2 4,这促使他想要为

华人兴建一座公园,以为华人赢回面子。 2 5同时,胡文虎担心旅居海外并

融入西方洋人圈子的华人会忘记自己民族的文化,所以他建造万金油花园

旨在向海外华人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此外,万金油花园还有一

个实际的目的,就是在广告方面,胡文虎希望藉着相互转告,吸引更多的

人到万金油花园游览,如此就能自然而然地宣传、推广万金油以及虎标的

其他产品。 2 6无论如何,香港与新加坡两地的万金油花园皆显示出,胡文

虎在视觉艺术以及广告技巧方面怀有极大的激情与才华。

该书的中文版见朱迪 . 布兰德尔、蒂娜 . 特伯维利合著,胡文虎基金会译《虎

豹花园:一位中国的百万富翁建构的太虚幻境》(香港:胡文虎基金会,

2 0 0 7)。 2 4 如在旧上海的海滨区公园就盛传挂有这么一句众人皆知的标牌:“华人与狗

不得入内”。有关讨论见吴恒〈“华人与狗”与“‘华人’与‘狗’”——以公

共租界工部局档案为中心重新检视近代上海租界公园歧视华人的史实与传闻〉,

见章开沅、严昌洪主编《近代史学刊》第九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1 2),页 1 0 6 -1 2 4。 2 5 《香岛日报》,1 9 4 3 年 3 月 1 3 日。 2 6 〈序〉,见朱迪 . 布兰德尔、蒂娜 . 特伯维利合著,胡文虎基金会译《虎豹

花 园 : 一 位 中 国 的 百 万 富 翁 建 构 的 太 虚 幻 境 》 ( 香 港 : 胡 文 虎 基 金 会 ,

2 0 0 7)。

Page 17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7

1 935 年,胡文虎斥资港币一千六百万元在香港岛大坑的大坑道兴建

第一座万金油花园与虎豹别墅。 2 7这座别墅曾经是胡文虎一家人的居所,

现在仅存大宅部分(即“虎豹别墅”),花园部分(亦即以前开放给市民

参观的“万金油花园”)已经被转售给地产商,后来更面临被拆毁的厄

运。 2 8虽然,有人曾经表示虎豹别墅俗不可耐,即使拆了也不足惜,但是

也有人认为“其实,虎豹别墅吸引人之处,正在于它的鲜艳夺目,糅合中

式和南洋式建筑的神韵,这点所谓的俗,正是别墅的特色。” 2 9虽说各花

入各眼,但是无疑的,胡文虎成功地将香港的万金油花园与虎豹别墅塑造

成为了一个雅俗共赏的“公共空间”,且曾经是凡到香港的游客耳熟能详

的旅游景点,也是香港市民的集体回忆。 3 0

2 7 香港虎豹别墅又名万金油花园(T i ge r Ba l m Ga r d e n s),后来也被称为胡文

虎花园(Aw Bo o n Ha w Ga r d e n s)。 2 8 胡文虎病逝后,其后人把香港虎豹别墅的部分地段出售给发展商,先后被建

成龙华花园、嘉景台、龙园及华苑等私人住宅。并于 2 0 0 0年将别墅原址仅余的

部分,以一亿港元出让给长江实业集团兴建私人住宅渣甸山名门。自此,香港的

虎豹别墅正式关闭,停止对外开放。后来,香港政府于 2 0 0 1年透过转移地积比

率及减少补地价金额,向发展商换取交出在虎豹别墅的业权,希望保留原有的虎

豹别墅主楼及虎塔这两座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然而,至今仍然未对外开放。见

“ 乐 ! 香 港 —— 香 港 特 色 景 点 全 接 触 ” 网 站 :

h t t p : / / www. f u n h k . c o m/ t a b i d / 1 6 3 / De f a u l t . a s p x ( d a t e v i s i t e d : Au gu s t

2 0 1 0) 2 9 彭智文〈虎啸豹吼成绝响〉,见徐振邦《集体回忆香港地》(香港:阿汤图

书,2 0 0 7),页 1 0 8 -1 0 9。 3 0 同上。

Page 17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8

1 937 年,胡文虎于新加坡兴建了第二座的虎豹别墅与万金油花园,

作为他送给胞弟胡文豹的居所。 3 1与香港的虎豹别墅和万金油花园一样,

它们也有许多艳丽夺目的雕塑,包括了“西游记”、“八仙大闹龙宫”、

“白蛇传”、“十八层地狱”等。同时,里面还保留了二战之前的历史遗

迹,例如南来新加坡避难且曾经在《星洲日报》任职的知名作家郁达夫,

就曾提联三副祝贺它们的落成,其中为“挹翠亭”而作的对联曰:

爽气自西来,放眼得十三湾烟景;中原劳北望,从头溯九万里鹏程。

上联不仅巧妙地描绘了虎豹别墅因位于新加坡西南海岸而享有清爽宜

人、烟波浩淼的景色,下联也带出其“中华性”(Chin eseness)以及广

阔的空间与悠远的时间——从新加坡西南一隅眺望北方中原的故土,并且

自 20 世纪 30 年代追溯至先秦著作《庄子 . 齐物论》里面展翅万里的大鹏

鸟,予人无限的的想象。其它例如虎豹别墅入口处的对联则嵌有“万”、

“金”两个字,以及整座花园处处都是虎标的标志与老虎的形象。

新加坡的地理学者曾经研究了新加坡虎豹别墅以及它在几十年来的转

变。 3 2另外,历史学者则认为新加坡的虎豹别墅与万金油花园就像是胡文

虎的教室,他藉此为主要的访客——没受过教育的华工们提供一套完整的

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民俗、宗教、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课程;在英殖民政

府的时期,它们不仅标志着胡文虎个人的成就,也代表了整个新加坡华侨

3 1 新加坡的虎豹别墅(Ha w P a r V i l l a)也曾经落入私人发展商手中,经过多番

易手后,业权终于在 1 9 9 9 年 3 月归还给新加坡旅游局。现在,新加坡的虎豹别

墅每天免费开放给游人参观,算是保留了这座有特色的建筑。 3 2 B r e n d a S . A . Ye o h a n d P e g g y T e o , ―F r o m T i ge r Ba l m Ga r d e n s t o Dr a go n

W o r l d : P h i l a n t h r o ph y a n d P r o f i t i n t h e M a k i n g o f S i n g a p o r e ‘ s F i r s t

Cu l t u r a l T h e me P a r k ‖ , i n Ge o g r a f i s k a A n n a l e r , S e r i e s B , Hu ma n

Ge o g r a p h y , V o l . 7 8 , No . 1 ( 1 9 9 6 ) , p p . 2 7 -4 2 .

Page 18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69

社群的成功。 3 3这些学者的研究皆足以说明胡文虎的杰作已经成为了新加

坡重要的历史古迹与旅游胜地,就像香港的一样,它们都标志着两地的文

化进入了现代的阶段,亦有助于胡文虎在世世代代的消费者心中塑造其虎

标品牌。

这两座万金油花园的设计概念皆出自胡文虎,由其口述并交由擅长园

林设计的汕头师傅建造,因此可谓充份地反映了他的品味和价值观。总体

而言,它们的主题乃是导人向善,劝导人们莫作恶,并强调因果报应,具

有强烈的道德教化作用。园内的核心信息是:“务要行善,那么你死后就

必有好报”(Do go od and yo u s ha l l be r ew ard ed a f t e r d ea th)。 3 4无疑

的,胡文虎建造这两座花园的主要目的是想透过那些鲜艳的色彩与繁复的

形象来取悦大众,同时告诫世人要在后悔莫及之前改过自新。园中所有的

塑像所描绘的大多数取材自中国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佛、道教的寓言

故事,也不乏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例如在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1785 -185 0),它们都在提醒着参观者在生前要行善,并忠于国家、家

人与朋友,否则死后将会遭受严重的刑罚。此外,其中还设有胡氏兄弟为

追悼父母而设立的纪念碑,可见他们不忘在此展现孝心,推行孝道等传统

的价值观。

这两座花园无疑是胡文虎自我形象塑造和品牌包装的重要杰作。当香

港的虎豹别墅竣工之后,胡文虎特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乔迁宴会,并邀请

了近一千六百名的嘉宾,其中包括了英属香港总督郝德杰( Si r Andrew

3 3 Ho n g L ys a a n d Hu a n g J i a n l i , T h e S c r i p t i n g o f a N a t i o n a l H i s t o r y :

S i n g a p o r e a n d I t s P a s t s ( Ho n g K o n g : H o n g K o n g U 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2 0 0 8 ) ,

p . 2 1 1 . 作者在第十章详细地讨论了新加坡虎豹别墅的命运及其在新加坡的意

义,并认为无论过去或现在,它仍是代表新加坡华人文化的重要标志。 3 4 F a c t s h e e t o n I n t e r es t i n g P l a c e s t o V i s i t : A w B o o n Ha w Ga r d e n s ( Ho n g

K o n g : Ho n g K o n g T o u r i s t As s o c i a t i o n , 19 8 6 ) .

Page 18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0

Caldeco t t , 1 884 -19 51)以及中国领事馆的官员等社会名流。 3 5此盛事也

被新加坡的英文媒体转载,使得胡氏兄弟作为两座远东英属殖民地城市巨

富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们不仅因为积攒了许多财富而被赞赏,更因为他们

愿意将财富、成就与许多不幸和有需要的人群分享而被钦佩。这则转载的

报导清楚说明了胡文虎深谙媒体的宣传功效。

几个月后,为了庆祝新加坡虎豹别墅的落成,胡氏兄弟又再举办了类

似的盛大乔迁庆宴会,据当时新加坡英文报纸的报导,这是新加坡有史以

来最盛大的乔迁庆宴会。 3 6对于在场的上千名宾客而言,这座宏伟、宽敞

的虎豹别墅,与旁边的游泳池,以及饲养了鲤鱼、金鱼和各种热带鱼的水

族馆,是当时新加坡与柔佛海峡最美丽的景观。 3 7此外,别墅中那巨大得

像飞碟的圆顶、大厅里两大玻璃柜中所收藏的精致且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各房间内圆形天花板上的精美设计与彩绘,还有地上铺着的北平设计与定

制的圆形地毯等等,这些有趣而新奇的事物都吸引了众宾客的目光。 3 8

与此同时,著名的 Sunday T im es(《海峡时报星期刊》)特地以两

版的篇幅报导此盛事,并将这幢费时两年竣工的别墅,评为远东地区最出

色的现代建筑范例之一:“虽然别墅本身并不大,但是其占地颇为可观,

总共斥资 25 万元”。该报的摄影记者还特地登载了不少照片以飨读者,

包括别墅的正面、侧面、淡水游泳池,还有两盏供夜泳时用的照明灯、大

厅中央美丽的大圆顶、花园一隅,以及许多新奇好玩之处,例如:建造在

3 5 ―P e o p l e i n t h e Ne ws : Ro ma n c e o f T r a d e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0 J u l y 1 9 3 6 ,

p . 8 . 3 6 ―Ar o u n d t h e T o wn : Ho u s e wa r mi n g‖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9 M a r c h

1 9 3 7 , p . 4 . 3 7 同上。 3 8 ―Ar o u n d t h e T o wn : T h e V i l l a‖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9 M a r c h 1 9 3 7 ,

p . 4 .

Page 18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1

人工岩石上的小塔以及石鹤、鱼池中的迷你建筑等等。 3 9多亏有这位记者

的专题报导,如今我们才得以怀想这幢在二战期间被日军所焚毁的虎豹别

墅原先壮丽的景观 4 0:

为了打造这六个镀金的圆顶而耗尽了新加坡全部的黄金存货;这

些圆顶是马来亚与远东地区内所见最具现代建筑设计的典范之一。在

过去两年的建筑期间,凡是开车经过西海岸的人,都不禁赞叹这伫立

于明媚山区上金碧辉煌的圆顶豪宅。它的设计师是何广耀先生。它也

许是新加坡最昂贵的四十英尺高的单层建筑物。通向这“宫殿”的水

泥通道共长 75 码。拱门上标示着中英的“虎豹别墅”( Haw Par

Villa),当胡文虎先生的汽车抵达拱门时,机间房的操作员便会马

上扭亮这通道上所有的电灯。单单胡先生别墅的这一照明系统就超过

了新加坡其他住宅的总和。(按:由笔者中译) 4 1

该记者首先提起了这座别墅当时轰动全城之处,乃是它动用了整个新

加坡的黄金库存。这段记述不仅属实,且是当时金铺业者所公认且津津乐

道的事实。 4 2同时,它的建筑特色也代表了 30 年代流行的“现代国际风

格”(Modern In t e rna t io na l s t yl e)。 4 3接下来,另一项破记录的,便是

3 9 ―A $ 2 5 0 , 0 0 0 ‗Bu n g a l o w‘ : M r . Aw Bo o n Ha w‘ s V i l l a a t P a s i r P a n j a n g

I I ‖ , i n S u n d a y T i me s , 3 1 J a n u a r y 1 9 3 7 , p . 2 8 . 4 0 于二战时被日军所毁,这幢别墅已不复存在,如今公众参观的“虎豹别墅”

其实是当初的花园,即“万金油花园”。 4 1 ―A $ 2 5 0 , 0 0 0 ‗Bu n g a l o w‘ : M r . Aw Bo o n Ha w‘ s V i l l a a t P a s i r P a n j a n g I‖ ,

i n S u n d a y T i me s , 3 1 J a n u a r y 1 9 3 7 , p . 2 6 . 4 2 ―$ 3 0 0 Go l d An k l e t s Ar e Re t u r n i n g T o F a s h i o n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Oc t o b e r 1 9 3 8 , p . 6 . 4 3 P a n a yo t i s T o u r n i k i o t i s , T h e H i s t o r i o gr a p h y o f M o d e r n A r c h i t e c t ur e

( Ca mb r i d ge , M a s s . : M IT P r e s s , 1 9 9 9 ) .

Page 18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2

它的照明系统竟然是整个新加坡其他建筑物的总和。这点虽然无法核实,

但是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在夜空中还能清晰地看见虎豹别墅那如同一串银

色泡沫的灯光, 4 4由此可见一斑。除了拥有宏伟的外观之外,虎豹别墅的

内部也非常讲究:

在接待大厅上方的中央圆顶围绕了另五个圆顶,到了夜间它们的

天花板便会在奇特的蓝、绿、红三色照明灯的照射之下,显示出其华

丽而昂贵的设计。这中央的圆顶是六个圆顶中最漂亮的,它能让一道

道的阳光穿透一层层的彩色玻璃。中间垂吊了一盏水晶灯作为装饰与

照明之用。每个圆顶上精致的设计都镀了金线,这些黄金是建筑费中

最大的开销。那些镶嵌着夺目珍珠的墙壁也价值不菲。(按:由笔者

中译) 4 5

由外至内,虎豹别墅的每个细节都尽显华贵,也同时显示出胡文虎的

别具匠心以及显扬其财富的渴望。除了这些价值不菲的设计与摆设之外,

胡文虎对于别墅外面占地广阔的花园更是费尽心思:

别墅占地三亩,西侧有座草皮网球场、美丽的花园以及蜿蜒的步

道,还有一座由水泵操作的 50 尺长、25 尺宽、3 尺至 8 尺深的淡水

游泳池。在还未抵达这座豪宅之前,访客就会看到不少新奇之处。由

于胡文虎先生很喜欢假山,因此他特地从中国聘请师傅在通道两旁的

山坡添置坚固的岩石。一路上,令人赞叹的还有一系列的水泥建筑,

例如石洞、花园内通向圆形入口与出口的阶梯以及水泥长凳、还有安

4 4 R. J . G i l mo r e , ―H i g h O ve r Ch i n a S e a s W i t h T h e R . A . F . : S u n d a y

T i me s Re p o r t e r ' s 2 3 0 -M i l e F l i gh t i n A S i n ga p o r e I I I‖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4

J u l y 1 9 3 8 , p . 1 2 . 4 5 ―A $ 2 5 0 , 0 0 0 ‗Bu n g a l o w‘ : M r . Aw Bo o n Ha w‘ s V i l l a a t P a s i r P a n j a n g I‖ ,

i n S u n d a y T i me s , 3 1 J a n u a r y 1 9 3 7 , p . 2 6 .

Page 18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3

置在亭子顶端的老鹰与仙鹤、洞穴中窄小的座椅。东边则是个“胡”

字形鱼池,其中设有迷你楼房、桥梁和一系列新奇的装饰,这样一来

鱼儿就不会感到日子单调了。虎豹别墅看起来就像一百万富翁心血来

潮时的突发奇想。它小到无法容纳一个庞大的家族,但是却有够宽敞

的土地来容纳一整个军团的士兵。它是理想的度假别墅。(按:由笔

者中译)4 6

这段文字反映了虎豹别墅与万金油花园最初的设计原先只有一些假山

和石雕,如今于新加坡虎豹别墅所见的规模是胡文虎在离世之前陆续增建

的。 4 7纵然如此,当时的万金油花园就已经非常引人入胜了。除了新加坡

的英文媒体以外,胡文虎旗下的《星洲日报》、《星中日报》、《总汇

报》,甚至香港的《星岛日报》都有图文并茂之报导。 4 8足见胡文虎斥资

建造这两座虎豹别墅与万金油花园,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与回

响,这确实也达到了广告的效果。这种情形在二战前后的新加坡与南洋地

区并不多见。

除了开放给公众参观以外,胡文虎也选择在这里举办凝聚华侨社群的

活动,例如在虎豹别墅宴请过境新加坡的前军阀陈济棠(1890 -195 4)。4 9又如 1938 年在此举办茶会接待来自马来亚各地的 200 名参加双十大会

的来宾。 5 0当时胡载坤医生还在茶会上呼吁马来亚的华侨,要效法胡文虎

4 6 ―A $ 2 5 0 , 0 0 0 ‗Bu n g a l o w‘ : M r . Aw Bo o n Ha w‘ s V i l l a a t P a s i r P a n j a n g I‖ ,

i n S u n d a y T i me s , 3 1 J a n u a r y 1 9 3 7 , p . 2 6 . 4 7 J u d i t h B r a n d e l a n d T i n a T u r b e v i l l e ( ed s . ) , T i g e r B a l m Ga r d e n s : a

Ch i n e s e B i l l i o n a i r e ’ s F a n t a s y E n v i r o n me n t s ( Ho n g K o n g : Aw Bo o n Ha w

F o u n d a t i o n , 1 9 9 8 ) . 4 8 见当时的各报。 4 9 当天席上还有林文庆博士等人,见―E x -wa r l o r d F e t e d ‖ , i n S t ra i t s T i me s ,

2 3 S e p t e mb e r 1 9 3 7 , p . 1 3 . 5 0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4 Oc t o b e r 1 9 3 8 , p . 7 .

Page 18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4

的榜样,积极参与并投资于中国的经济建设。该茶会由《星洲日报》和

《星中日报》主办,约有 40 0 人出席。驻新加坡中国总领事高凌百在致词

时,提起在抗日战争中报纸的功能是准确地报导新闻,以让马来亚的华侨

知道中国的局势。 5 1这些大型的聚会不仅能凝聚在海外的华侨,同时也提

升了胡文虎在华侨心目中作为其中一名重要领袖之地位。

二战以前,虎豹别墅便已成为了新加坡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和旅游景

点之一,甚至成了每位游客必到的观光景点。 5 2 且登上了好莱坞的大荧

幕。 5 3翻看上个世纪报纸的旅游广告,到新加坡的旅游景点之一必定有虎

豹别墅,而香港则是万金油花园。不仅因为它们都不收入门费,也因为它

们都十分新奇有趣,足以代表远东的特色。从以上这些事例看来,胡文虎

善于使用媒体来制造亮点,使虎标以及虎豹别墅走进电影的镜头及历史的

记忆。笔者认为对于胡文虎而言,这幢别墅的象征意义大过其实质意义,

藉着这有形的资产,他获得了许多象征资本。就像 Pie r r e Bo rd ieu 所说的

象征性的消费界定了消费者的社会地位。于是,虎豹别墅成了一展现胡文

虎乐善好施形象以及虎标药品品牌故事的公共空间。

5 1 ―In ve s t me n t i n Ch i n a Ur ge d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4 Oc t o b e r

1 9 3 8 , p . 7 . 5 2 例如一群刚到新加坡的澳洲护士到虎豹别墅参观,照片的背景便是原先的虎

豹别墅;该照片的标示:“就像所有初到新加坡的游客一样,这些刚从澳洲过来

的护士,特地到巴丝班让参观虎豹别墅——胡文虎与胡文豹先生那充满异国情调

的 房 子 ” , 见 M a r y He a t h c o t t , ―M or e Au s t r a l i a n Nu r se s Ar r i ve In

S i n ga p o r e : S e t t l i n g Do wn In Ne w Co u n t r y‖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r e e P r e s s , 2 4

S e p t e mb e r 1 9 4 1 , p . 5 . 5 3 ―S i n ga p o r e T r a ve l o gu e o n W a y t o Ho l l y w o o d : W h a t Yo u W i l l S e e I f t h e

F i l m Re t u r n s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0 M a y 1 9 3 7 , p . 1 1 .

Page 18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5

胡文虎的虎豹别墅就像他的虎标药品一样,主要是针对不识字的老百

姓,也尽可能触及广大的群众。 5 4。胡文虎希望经过口耳相传以及世代相

传,无论男女老少都能人手有虎标万金油的广告策略似乎已经奏效,虎标

万金油藉着这些生动活泼的形象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虎豹别墅不仅结合

了产品宣传、娱乐和文化教育,也为胡文虎带来了经济资本,以及文化资

本与象征资本。此外,他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也滋养着海外华人的历史

记忆。 5 5

以下两节将分别透过二战前后的两个实例,来探讨胡文虎如何透过在

其私邸所举办的两大喜事(婚礼和寿筵),塑造其个人形象以及虎标品

牌。

第三节 老虎娶媳妇,全城共瞩目

即使是到了 21 世纪的今日,除了皇家、贵族或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

名流或明星,一般老百姓鲜少将自己婚礼的细节巨细靡遗地刊载在报纸

上,让众人窥探自己的私生活。然而,在二战之前,作为一名控制多家报

馆的报业巨子,胡文虎已经十分懂得善用此优势来为其个人及企业作宣

5 4 其他另外两个显而易见的例子便是“虎车”,见 S h e r ma n C o c h r a n , C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M e n , p . 12 4 的讨论,以及“胡文虎救伤车”,见《星岛日报》,

1 9 3 8 年 8 月 1 2 日。 5 5 位于中国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的虎豹别墅,是第三座虎豹别墅。它是

建造时间最长的一座,也是唯一胡文虎未曾住过的别墅。原本胡文虎打算将它作

为回国养老的安身之所,但是于 1 9 46 年动工不久之后,便先后发生了国共内

战、中共建国、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因此一直未能完成。直至 1 9 9 4 年竣

工,前后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福建省政府已将这座虎豹别墅列入“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是受保护的重要古建筑之一。

Page 18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6

传。这完全体现于以下的事件:胡文虎的长子胡蛟( 1914-1984 ) 5 6 于

1940 年 6 月 15 日下午 4 时在新加坡东陵区纳申路三号(No. 3 Nas s im

Road )的虎豹堂( Haw Par H a l l ),与新加坡长老会知名牧师陈令典

(1884 -19 63)的幼女陈家裕(1 925 -20 02 5 7)举行婚礼。 5 8由于胡文虎在

一年前收购了新加坡的《南洋总汇新报》(后更名为《总汇报》),成为

了该报的董事主席,之后他还任命其长子胡蛟为该报的经理。 5 9所以,该

报对于这场婚礼有十分详尽的报导,甚至还将这对新人的结婚证书刊登在

报端:

胡 蛟 福建省永定县人 年廿六岁 民国四年五月十日

陈家裕 福建省龙溪县人 年十六岁 民国十四年三月三日

今由

胡载坤、林庆年两先生介绍于中华民国廿九年六月十五日,在虎豹大

厦结婚,恭请

总领事高凌百先生证婚,成为夫妇,永相敬爱,此证。

介绍人:胡载坤、林庆年 主婚人:胡文虎、陈令典

证婚人:高总领事 结婚人:胡 蛟、陈家裕 6 0

5 6 胡蛟于仰光出生,幼年在新加坡受教育,小学肄业道南、启发两校,中学就

读于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后负笈广州岭南大学。离校后即参与经营星系报业,

先后主持新加坡《星中日报》、《南洋总汇报》、《星洲日报》、英文《东方日

报》、槟城《星槟日报》、曼谷《星暹日报》、《星泰晚报》、《星洲英文虎

报》,主持报业二十余年。此外,曾经担任虎豹兄弟有限公司董事、崇侨银行董

事。1 9 6 3 年获马来西亚彭亨州苏丹赐封拿督勋衔, 1 9 6 5 年新加坡共和国总统赐

予公共服务星章(B B M)。见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1 5 2。 5 7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7 Ma y 2 0 0 2 , p . 1 1 . 5 8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s s , 1 3 J u n e 1 9 4 0 , p . 5;《总汇报》,1 9 40 年 6 月 1 6

日,第二张第一版。 5 9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J u n e 1 9 4 0 , p . 2 . 6 0 《总汇报》,1 9 4 0 年 6 月 1 6 日,第二张第一版。

Page 18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7

从这一纸婚书可以了解二战之前新加坡华人婚礼的一些面貌:除了由

双方家长主持婚礼之外,还需要有证婚人与介绍人。由此,也可以一窥胡

文虎的社交网络。当天的证婚人是中华民国驻新加坡总领事高凌百,祖籍

为江苏江阴,19 22 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曾经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

机要秘书,国民政府简任秘书,19 28 年参加北伐,在济南惨案发生时,

保全无线电通信有功,30 年代末调任任驻新加坡总领事。 6 1介绍人则是胡

载坤( 1895-1 984 )和林庆年( 1893- 1968 ),他们与胡文虎的交情匪

浅。其中胡载坤是胡文虎福建永定的同乡,也是新加坡著名的西医。原名

胡在坤,于新加坡出生。幼年时受名师启蒙,后来日间就读于政府英文学

校,晚间在应新学校夜间部攻读华文,奠下中、英双语的基础。 191 5 年

考进香港大学医学院,1921 年考获医学学士及外科学士学位,毕业后便

返回新加坡行医。 1922 年创设了南洋药房,并于 1933 年扩充为南洋医

院。行医超过 5 0 年。 6 2另一位介绍人林庆年则祖籍福建安溪。早年就读于

福州省工学院,后负笈北京大学。 1 92 4 年南来新加坡,在父亲的林金泰

茶行推销“金泰茶”。后利用茶庄与各地的关系,增设民信汇款部,替顾

客邮寄家信及汇款。20 世纪 30 年代担任华商银行董事时,力促和丰、华

侨和华商三大银行合并,以度过经济危机。又与友人共创《南洋商报》有

限公司,并担任该公司董事五年。 1 93 3 年任新加坡中华商会副会长,后

又任正会长。19 36 年代表马来亚华侨出席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大

会,后又任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新加坡分会筹备主任、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

6 1 高凌百之生平,见《南洋名人集传》第五集,页 1 6 5;沈云龙主编《近代中

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1 9 8 1),页 5 0 1。另,高

总 领 夫 妇 与 胡 蛟 夫 妇 之 合 影 见 M a r y He a t h c o t t , ―F r e e P re s s F e a t u r e : A

S i n ga p o r e W o ma n ‘ s D i a r y‖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J u n e 1 9 4 0 , p . 5 . 6 2 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1 51 -1 5 2。

Page 18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8

员会总会委员。抗战时期组织平社进行义演,并出任平社首届社长,还亲

自登台演出。 6 3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胡文虎的亲家陈令典( 1884-1963)也是来

自福建省的。陈令典少年时曾经负笈鼓浪屿澄碧书院,毕业后便任职于福

音小学,1910 年受聘出长福氏小学堂;1905 年,应厦门关隘内教会聘任

传道职,191 8 年应新加坡丹戎巴葛教会之聘南来任牧师;于新加坡创办

了星洲幼稚园,并倡设浚源学校,且是星洲书报社 6 4的活跃分子。 6 5陈令

典可说是当时深受新加坡华、洋信徒爱戴的牧师,新加坡著名的西医林文

庆(1869 -1957) 6 6的追思礼拜便是由他所主持的。 6 7

由于当时正值抗战期间,因此胡文虎对其长子的婚礼一切从简,除了

设茶会招待本地与马来亚各地的各籍侨领、社会闻人以及亲友之外,也删

除了其他繁文缛节,且一致谢辞亲朋戚友的馈赠,并将节约的费用国币一

万元捐献给重庆难童保育院,并于婚礼当天即席签交高总领事转汇中国,

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要显示出胡文虎“无一不为国家民族着想”以及“为善

最乐”。 6 8据报导当天中西各界的来宾约有九百人,可谓盛极一时,并由

6 3 林庆年生平,见《南洋名人集传》第五集,页 1 6 6;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

人物列传》,页 1 2 3。 6 4 书报社是南洋华侨所设立的社会教育机构,分布于南洋各埠,新加坡的书报

社包括同德书报社、社员以琼州人和劳动者为主的同文书报社、以及由基督教会

人士所创立的星洲书报社。参〈书报社〉,见宋蕴璞主编《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

志略》第一部(北平:酝兴商行, 1 9 3 0),页 5 9。另有“星洲书报社陈令典先

生”照片,见宋蕴璞主编《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第一部,页 6 1。 6 5 陈令典,祖籍福建龙溪,字希尧,新加坡长老会礼拜堂的牧师,见《南洋名

人集传》第五集,页 11 2;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7 2。 6 6 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1 19 -1 2 0。 6 7 ― La s t R e s p e c t s t o C o l o n y ‘ s G . O . M .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J an u a r y 1 9 5 7 ,

p . 7 . 6 8 《总汇报》,1 9 4 0 年 6 月 1 6 日,第二张第一版。

Page 19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79

《星洲日报》及《总汇报》两家报馆数十名的记者担任招待,于入门处及

礼堂内外接待来宾,而胡文虎夫妇以及胡文豹夫妇则笑容满面地与来宾们

一一握手致谢。 6 9一般上,现今社会名流明星的婚礼皆会成为各媒体争相

报导的新闻,所以这似乎不足为奇。但是必须了解在二战前的新加坡、马

来亚的社会,极少有人的婚礼,同时受到中、西媒体如此巨细靡遗的报

导。除了因为办喜事的是报业巨子胡文虎之外,也极有可能是因为胡文虎

的身家与地位正值黄金时期,是当时英属殖民地的西方人士一窥中国与华

侨社群的一个窗口,更是海外华商向西方展示其财富与地位的一个平台。

在一位 1940 年初甫到新加坡《自由西报》和《海峡时报》任职的英

籍女记者 Mar y Hea thco t t 的眼中,这场中西合璧的婚礼不仅非常新鲜,

且是她所撰写的每周专栏中的一大亮点。她以女性独有的敏锐观察和细腻

笔触,详细地报导了这件城中盛事,尤其是婚礼的焦点——正值二八年华

的新娘,身穿一袭由白缎裁剪而成的婚纱,配上了弋地的裙摆,还有雪白

的头花与薄纱。 7 0细心的她还留意到在婚礼开始之前,新娘在摄影师们的

镜头和镁光灯前独自伫立了约 20 分钟之久。在新娘的婚纱照旁边,这名

西方女记者特别注明“新娘是陈令典牧师夫妇的幼女”。原来胡文虎的亲

家陈令典在新加坡的英文社群中颇具盛名,且深受敬重与爱戴。 7 1然而这

一点却在中文媒体中没有半点着墨,或许是因为胡文虎的星系报都将光芒

聚焦在胡文虎本身,通常它们亦不会将光环自胡文虎身上挪开。她也注意

到在场的多数女宾都珠光宝气、身穿鲜艳夺目的及膝旗袍,其他则身穿传

统锦缎长袍,头发上还别着茉莉金簪等头饰,与此同时,眼尖的她还观察

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新郎的母亲所穿的浅蓝色绸缎上还点缀着许

6 9 同上。 7 0 M a r y He a t h c o t t , ―F r e e P r e s s F e a t u r e : A S i n ga p o r e W o ma n ‘ s D i a r y‖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J u n e 1 9 4 0 , p . 5 . 7 1 陈 令 典 因 为 在 新 加 坡 建 立 了 不 少 学 校 与 教 会 而 为 英 语 社 群 所 称 道 , 见

― Re v. T a n ( f o u n d e r o f s c h o o l s a n d c h u rc h e s ) d i e s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De c e mb e r 1 9 6 3 , p . 7 .

Page 19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0

多小老虎的图案,其领口则别着一枚钻石的老虎胸针。 7 2就像胡文虎一贯

的打扮与作风(见下一节的讨论),胡文虎夫人当天俨然是虎标永安堂的

“代言人”。

由于该婚礼是在虎豹堂的入口处举行,且将演说此项环节移至户外茶

会时进行,所以整个婚礼的秩序极为简单。对于来宾们及新人来说,均可

省却许多的时间,这在当时的华侨社群来说,是相当值得效法的。因此,

《总汇报》还特地将当天的婚礼秩序表刊登于报端,大肆鼓吹:

一、奏乐;

二、来宾入席;

三、主婚人入席;

四、介绍人入席;

五、证婚人入席;

六、新人就位(奏乐);

七、新人交换饰物;

八、签署婚书:

甲、新郎、新娘签名;

乙、介绍人签名;

丙、主婚人签名;

丁、证婚人签名;

九、新人对向行一鞠躬礼;

十、新人谢证婚人行一鞠躬礼;

十一、新人谢介绍人行一鞠躬礼;

十二、新人谢主婚人一鞠躬礼;

十三、新人谢来宾行一鞠躬礼;

十四、礼成(奏乐) 7 3

7 2 M a r y He a t h c o t t , ―F r e e P r e s s F e a t u r e : A S i n ga p o r e W o ma n ‘ s D i a r y‖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J u n e 1 9 4 0 , p . 5 .

Page 19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1

虽然这婚礼的程序非常简单,但是仍然吸引了许多宾客的目光。为了

观礼,他们都挤到大理石壁的入口处,使得那些白色与五彩的大理石雕像

以及装满着各色玉石与羊脂玉雕的玻璃橱柜旁也都挤满了人。 7 4西方女记

者继续描绘了这幢虎豹堂,即当时胡文虎的居所,以及里面的布置如何展

现了他的身份与地位:门道上的白缎窗帘绣着银色亮片和耀眼丝绸,这些

窗帘与饭厅里的椭圆形长桌上所覆盖着的那袭高贵华丽的白绢,以及椅子

上那些绣着精致、生动孔雀的白缎椅罩和椅垫十分相配。 7 5

作为胡文虎旗下的报纸《总汇报》的记者也极力描绘当时虎豹堂内以

及新房的布置:室内的陈列原本已经十分华丽,再加上了一些点缀之后就

显得更加壮观。结婚礼堂设于中央大厅,两旁的巨型玻璃柜都陈列着胡氏

所收藏的玉器;大厅中有一张铺着白绢的长桌,其上点缀了三瓶鲜花,桌

前的七张椅子皆缀以浅色的绸缎绣花椅垫;玻璃柜的左右两侧则为卧房,

除了左边一间是新房之外,其余三间暂时充作招待室,里面也收藏了许多

玉器,供来宾们观赏;据说这些玉器总值超过一百万元,都是稀世之宝。

至于新房的布置则极为简单、严整,其中的家具都是欧美最新样式,中间

有两张木床,还有巨型衣柜、梳妆台以及几张桌椅,墙上则挂了几面大镜

子。 7 6这些读起来就好像是在为报馆主人胡文虎的富裕进行宣传和广告。

婚礼之后的茶会设在屋前的草场,四周都悬挂着鲜艳的旗帜,且随风

飘扬。草场中央放置了一座约有一丈高的结婚蛋糕,并在前面摆了一字形

的桌子,是新人、证婚人、主婚人及介绍人的席位,来宾席则分散在草场

各处,草场左边的凉亭则是爱华音乐戏剧社奏乐处。 7 7他们奏着最流行的

7 3 《总汇报》,1 9 4 0 年 6 月 1 6 日,第二张第一版。 7 4 M a r y He a t h c o t t , ―F r e e P r e s s F e a t u r e : A S i n ga p o r e W o ma n ‘ s D i a r y‖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J u n e 1 9 4 0 , p . 5 . 7 5 同上。 7 6 《总汇报》,1 9 4 0 年 6 月 1 6 日,第二张第一版。 7 7 同上。

Page 19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2

舞曲,还有一些老歌。 7 8由于宾客众多,礼堂内挤满了人,因此有许多人

无法观看到婚礼的举行。礼成后,一对新人步出礼堂,在阶前留影,之后

茶会开始。 7 9待宾客坐定后,这对新人又移步到草场中央进行切结婚蛋糕

仪式。证婚人高总领事在演说时勉励一对新人,祝福他们永相敬爱,夫唱

妇随 。 8 0 此外 ,新 娘 来自 花 菲卫 理女 中 ( Fai r f i e ld M etho d i s t Gi r l s ‘

Schoo l ) 的 同 学 以 及 老 师 都 出 席 了 婚 礼 , 其 中 一 位 英 籍 老 师 Miss

Br ooksb ank 还称赞新娘精通音乐以及舞蹈。 8 1茶会至 5 点多才结束。 8 2从

中、西媒体的记述中,一名长期在英属殖民地居住并经商的海外华侨富商

的形象,透过他为长子所举办的现代的中西合璧婚礼彰显出来。虽然说是

正值国难期间,一切从简,但是却也不失隆重与庄严。

最后,但是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总汇报》上所刊登的宾客名单

有 81 位之多,主要是当时新加坡与马来亚华侨社群中各界的知名人士。

由此可以一窥胡文虎的交游圈子以及社交网络:

高总领事夫妇、李正领事夫妇、郑副领事、曾副领事夫妇、林随

领、高主事、南侨筹赈总会代主席陈延谦、星华筹赈会代主席李俊

承、中华总商会会长李光前、闽侨各会馆联席会议主席林庆年、当商

公会主席林文田、广帮筹赈会主席曾纪辰、客帮筹赈会主任林师万、

南洋茶阳救乡总会主席蓝如晏、琼帮侨领郭新、林文庆博士夫妇、四

海通银行行长李伟南、枋木同业公会总理梁元浩、广东银行行长姚伯

龙、中国保险公司李德樵、潘华典、张江磋、同济医院总理吴胜麟、

7 8 M a r y He a t h c o t t , ―F r e e P r e s s F e a t u r e : A S i n ga p o r e W o ma n ‘ s D i a r y‖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J u n e 1 9 4 0 , p . 5 . 7 9 《总汇报》,1 9 4 0 年 6 月 1 6 日,第二张第一版。 8 0 同上。 8 1 M a r y He a t h c o t t , ―F r e e P r e s s F e a t u r e : A S i n ga p o r e W o ma n ‘ s D i a r y‖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J u n e 1 9 4 0 , p . 5 . 8 2 《总汇报》,1 9 4 0 年 6 月 1 6 日,第二张第一版。

Page 19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3

南洋医院院长胡载坤医生、客属总会副会长杨溢璘、海天游艺会会长

伍燊才、安记栈东王声世、柔佛筹赈会主席黄树芬、森美兰侨领邱廉

耕、吉隆坡华侨树胶公司主人黄重吉、怡保侨领曾智强、令金客属公

会代表陈笑石、庇拉侨领萧尚武、新山客属公会代表郭惠明、同源社

代表邬惠堂、星洲学校代表吴信昌、麻坡侨领罗美东、各界知名之

士:瑞朝、何乐三、连瀛洲、李合平、梅启康、胡少炎、王吉士、

庄惠泉、洪开榜、简永年、许戊泉、陈海、邝修文、朱树彬、李渭

泉、丘孑夫、静方校长杨瑞初、中正校长庄竹林、胡守愚、星洲日报

社长胡昌耀、主编关楚璞、编辑郁达夫、总汇报主编冯列山夫妇、胡

步华、古实根、钟少甫、林儒荣、陈伯专、林吉泉、袁凯军、林建

邦、黄素云、江振华、陈天寿、陈庆元、郑文山、胡仕皆、杨永新、

张云。 8 3

名单上不仅有来自中华民国领事馆的领事团,且有南侨与星华筹赈

会、中华总商会的代表,除了来自胡文虎相同血缘的客帮,还有闽帮、广

帮、琼帮组织的代表,以及代表政治、商业、医院、银行、教育、新闻等

各界的代表,甚至远至马来亚新山、麻坡、吉隆坡、怡保等地的华侨领袖

皆前来向胡文虎道贺。这说明了胡文虎在二战前已经建立了跨越帮群以及

地域的人际网络。

除此之外,《星洲日报》、《总汇报》的报端还连续几天刊登了好几

版的贺词,它们都象征着二战前胡文虎在新马华侨社群中享有崇高声望与

地位。 8 4这些事情或许在今天都很平常,但是在二战之前能有如此多篇贺

词,实属罕见。经过中、西各报如此大篇幅的报导,“胡文虎娶媳妇”这

件城中盛事,成了另一个展示其财富与乐善好施形象的“公共空间”。这

时期可说是胡文虎于二战前事业与地位的巅峰,同时反映了胡文虎既广且

8 3 同上。 8 4 见当时的《星洲日报》与《总汇报》。

Page 19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4

深的社交网络,以及他善于制造话题以吸引众人目光的才华——利用了公

众窥探社会名流隐私的欲望,展示并塑造了自己以及虎标的公众形象。

第四节 老虎庆寿诞,千叟同欢宴

二战期间,胡文虎的至亲——胞弟胡文豹和两个儿子胡二虎和胡三虎

相继去世,且位于新加坡巴丝班让海边的虎豹别墅惨遭日军摧毁,其中胡

文虎所珍藏的大量玉器更不翼而飞。为了寻回这批价值不菲的玉石,胡文

虎曾经在新加坡的中、英各报上刊登了“寻玉启事”,经过多番的搜寻及

好心人的协助,最后终于在一个偏僻的仓库内寻回了大部分的收藏品。 8 5

为了忘掉丧亲之痛以及不愉快的回忆,更为了在二战后卷土重来与重整旗

鼓,胡文虎不得不展开新的建设工程,以重建自己个人与虎标品牌的形

象。这阶段上场的是位于乌节路( Or cha rd Ro ad )与纳申路( N ass im

Road ) 交 界 处 的 东 陵 路 ( Tan gl in Road ) 新 居 —— 虎 厦 ( Tiger

Mans io n)——曾经被当时的英文媒体誉为“新加坡光复之后由私人所建

的最大豪宅”,胡文虎亦对外宣称一共斥资了 25 万元。 8 6为了庆祝此一新

居的落成,胡文虎特地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举行乔迁宴会。

1 948 年 2 月 4 日,即胡文虎 65 岁寿辰当天,他于新居虎厦举行了盛

大而别开生面的寿筵暨乔迁宴会,并发柬邀请一千名来自新加坡各族的 65

岁 以 上 的 贫 苦 老 人 与 他 一 同 欢 庆 双 喜 。 当 时 《 海 峡 时 报 》 ( S t ra i t s

T imes)的记者还图文并茂地追踪报导此则闻所未闻的“新闻”,甚至还

以特写镜头捕捉了许多珍贵的画面:一大群贫苦老人为了要获得胡氏赠送

的免费大餐和礼物,于 1 月 26 日一大清早便涌到永安堂总行外排队报名

——有人在成功越过铁栅并获知自己成为一千名受邀的幸运儿时绽放了灿

8 5 S a m K i n g , T i g e r B a l m K i n g ( S i n ga p o r e : T i me s Bo o ks I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1 9 9 2 ) , Ch a p t e r 2 9 . 8 6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7 F e br u a r y 1 9 4 8 , p . 6 .

Page 19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5

烂的笑容; 8 7有一名失明的老妇人在孙儿的搀扶下握着拐杖前去报名,更

有许多老人为了确保自己能挤入永安堂而通宵达旦在永安堂外面的五脚基

上打地铺;甚至还有一些老妇人为了能够挤入永安堂的大门而争先恐后、

情绪失控,其中有人还把购物袋当作攻击别人的棍棒;在一片混乱之中,

有几个人因为体力不支而昏倒了,但是很快地便有人帮忙用虎标万金油搽

在他们的耳后;还有一些陪同失明和体弱多病的亲人前来报名的小孩被人

推挤出队伍之外等等。 8 8上千名老人为了获得胡文虎所发出的请柬,而在

永安堂的大门外你推我挤、争先恐后,这确实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情

景,在该记者的眼中这是新加坡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因此,不得不花费

许多笔墨、软片和篇幅来报导。由此看来,胡文虎的确有制造新闻话题的

本事。

耐人寻味的是:既然报名当天已经有超过一千人来争相报名,此千叟

宴的名额应该早已额满了,但是为何胡文虎于事后,即《海峡时报》记者

报导该则新闻当天,才于同一份英文报纸上刊登以下的启事呢?

启事:胡文虎 65 岁寿辰将设宴款待一千名老年人

敬启者:胡文虎先生的 65 岁寿辰将落在今年的 2 月 4 日,当天从上

午 7 时 30 分起,胡氏将在位于新加坡东陵路 2 号的“虎厦”,设宴

款待一千名老年人。欢迎凡是 65 岁或以上的老年人,无论性别与国

籍前来赴宴。

为了确保能有一千人参与盛会,请事先至位于尼路(Neil Road)的

永安堂报名。额满为止。报名时间从每天的上午 9 时至下午 4 时。

所有到永安堂报名的人将会收到请柬,他们将可凭柬于 2 月 4 日上午

到“虎厦”领取礼物并赴宴。届时胡文虎先生将亲自派送礼物。 8 9

8 7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7 J an u a r y 1 9 4 8 , p . 1 . 8 8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7 J an u a r y 1 9 4 8 , p . 7 . 8 9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7 J an u a r y 1 9 4 8 , p . 2 .另有“胡文虎先生六秩晋六寿辰举行

千老会”启事,见《星洲日报》,1 9 4 8 年 1 月 2 6 日。

Page 19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6

这显示出此则启事的主要用意是在于广告,而非公告。更明确的说,

是为了重新塑造胡文虎作为新加坡华侨富商与慈善家的形象而进行的一项

慈善工程。在展示其乐善好施的同时,胡文虎亦有意展示其财富与社会地

位,甚至是品味。2 月 4 日当天,《海峡时报》还特别于其头版报导此新

闻,并刊登了胡文虎的特写照片,照片下面的标示还强调是摄于其总值 25

万元的东陵路新居“虎厦”。照片中的胡文虎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右手拿

着一根点燃的雪茄,一派怡然自得地站在由意大利画家 Co unt Bern ar d ino

de l Bo ca d i Vi l l a r egi a(191 9-20 01)所创作的彩绘双壁画旁边。该画作

描绘了一名人力车夫正拉着车往前走,而人力车上坐着的是一名身穿绸缎

马褂的华侨富商,背景则是一座宛若宫殿的中式豪宅。极有可能是胡文虎

延请这位意大利画家特地为其“虎厦”的落成而绘制的。该篇报导亦再次

强调胡文虎当天早上刚于新居为一千名贫苦老人举办了乔迁宴会,而当天

傍晚即将为另外一千五百名嘉宾举办鸡尾酒会。 9 0显然的,胡文虎这种奢

华且慷慨的形象在新加坡的西方社群中颇为受落。

这 位 深 受 胡 文 虎 欣 赏 的 画 家 Count Be rn ard i no de l Boca d i

Vi l l a r egi a,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贵族家庭,11 岁便开始习画,且擅长肖

像油画。 9 1 1942 年,他曾经在米兰教授建筑学,1946 年曾经在伦敦举办

个人画展。由于他本身的专业是建筑师,因此其画作经常带有建筑的色

彩,且大多数都与装饰和日常生活有关。他于 194 8 年初来到新加坡,并

于 9 月 2 5 至 29 日间假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堂( Vic to r i a M emo r ia l

Ha l l),与英国皇家海军司令 Robe r t Al ex ande r Ki l ro y(1904 -196 1)

举行联合画展,共展出 50 幅画作;这是他的第二次画展,展出的一系列

作品,包括了著名律师 Roland Br ade l l 爵士(1880 -196 6)的肖像,以及

一位马来少女的肖像。 9 2 画展开幕当天,英属海峡殖民地的海军总司令

Deni s Wi l l i am Bo yd(18 91- 196 5)爵士伉俪以及大批群众都莅临参观。

9 0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4 F e br u a r y 1 9 4 8 , p . 1 . 9 1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7 S ep t e mb e r 1 9 4 8 , p . 3 & p . 6 . 9 2 同上。

Page 19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7

9 3胡文虎藉着这幅油画——西方人眼中对东方富商之想像及异国情调,无

形中为他的“高尚品味”锦上添花。

当天早上,胡文虎不仅于新居接待这一千名座上宾享用丰盛的早餐,

还各别赠送了他们每人一份礼物,包括了十元红包及五码棉布、五斤白米

和一包虎标药品。 9 4 据报导,当天胡文虎所施赠的现金和礼物总值三万

元。 9 5这场寿筵暨乔迁宴不仅耗费了巨资,也同时动员了胡家的全体成员

——儿女、媳妇和孙儿等人都忙着分派这些礼物给一千名老人; 9 6胡文虎

夫人则从一堆面额一元,共一万元的钞票中,数好每封十元的红包,再分

给每一位老人。 9 7身为胡文虎的眷属,他们也一同参与在塑造“千万富翁

与华籍慈善家”( t he mul t i -mi l l i on a i r e Ch in ese ph i l an th rop i s t ) 9 8 与

“远东的千万富翁制药商与慈善家”( t he mul t i -mi l l i o na i r e p a t en t -

med ic in e m anu fac t u re r and ph i l an t h ro p i s t o f t he Fa r E as t) 9 9形象的慈

善工程中。如此高调地行善,并动员了全家大小一同参与其中,这项巨大

的工程不仅轰动了新加坡全城,更吸引了当地媒体的争相报导。

胡文虎的这项慈善工程,除了动员其眷属之外,新加坡的警方还派出

一位马来警官和十位马来警员前来协助维持秩序,并指挥整千名老人排队

领 取 礼 物 。 1 0 0 与 此 同 时 , 新 加 坡 电 车 公 司 ( Sin gapo r e T rac t ion

Compan y)以及胡文虎旗下的《星洲日报》、《总汇报》与永安堂,还为

这些老人提供了 12 辆巴士串行于牛车水及“虎厦”之间接送。 1 0 1此外,

9 3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6 S ep t e mb e r 1 9 4 8 , p . 7 . 9 4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4 F e b r u a r y 1 9 4 8 , p . 1 . 9 5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5 F e br u a r y 1 9 4 8 , p . 1 . 9 6 同上。 9 7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5 F e br u a r y 1 9 4 8 , p . 1 & p . 7 . 9 8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5 F e br u a r y 1 9 4 8 , p . 1 . 9 9 同上。 1 0 0 同上。 1 0 1 同上。

Page 19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8

来 自 “ 穷 人 的 小 姊 妹 宣 道 会 ” ( O rde r o f t he Li t t l e S i s t e r s o f t h e

Poor)的七位修女亦陪伴着该会位于汤申路(Thomso n Road)的老人院

(Home fo r t h e A ged)中的两百多名老人前来赴会。当天中午,胡文虎

还特地为这两百多位老人预备了额外的午餐和礼物,因为这所老人院是由

其已故的胞弟胡文豹所捐资设立的。 1 0 2从这些细节足以看出,胡文虎一贯

的细心周到和怜恤关怀,他总是顾及全局,且务必使每一个受惠者都得到

最好的照料。这点确实是从胡文虎一开始在新加坡行善时便反映出的品德

(见下一章的讨论)。

对于这一千名贫苦的老人而言,那个星期三可是他们最快乐的一天。1 0 3透过《海峡时报》摄影记者的镜头,可以看到一位老先生及其失明的妻

子,一大早便老远地从中巴鲁(Tio n g Bah ru)步行到东陵赴宴,当他们

在收到礼物后露出满足笑容以及感恩的神情;还有一位老妇人在收到礼物

后,竟然兴高采烈地挥舞着她的新布,她雀跃的心情亦感染了其身边那位

搀扶着她的爱尔兰籍修女暨汉语语言学家。 1 0 4这些珍贵的照片不仅补足了

文字报导的局限性,亦强化了胡文虎乐善好施、“为富且仁”及“独乐乐

不如众乐乐”的慈善家形象。无疑的,如此高调并大规模行善的例子在

东、西方社会都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它才会如此受到媒体的特别关注与广

泛报导。

除了新加坡的英文报纸之外,不久之后,远在中国南京的《大地周

报》上,有人以〈胡文虎设千叟宴〉为题,报导了这件“很有趣的事”,

该文作者认为胡文虎的广告术“噱天噱地、趣事甚多”。该文还追忆了胡

文虎在新加坡发售虎标万金油时,曾带领“一批伙计,头戴虎帽,沿门挨

户去推销”、“万金油以虎标著名,他便一切皆虎,永安堂搬货的卡车固

是用虎头虎身装成,而香港永安堂的大门也是一座虎门,并且还养了真虎

做守门大将军,永安堂的职员,都称胡是‘虎座’,他所用的一颗牙章,

1 0 2 同上。 1 0 3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6 F e b r u a r y 1 9 4 8 , p . 5 . 1 0 4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5 F e br u a r y 1 9 4 8 , p . 1 .

Page 20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89

也是特制的一条虎。据说有一次守门的虎将军生病,睡了三天,而那位虎

主人胡文虎竟也卧了三天,这么一来,又有人替他宣传,说他是虎投胎

的。这更见其噱头之一斑了!”因此,作者认为胡文虎藉着这一次的寿辰

“又来玩一个花样,举行什么千叟宴,他的生日是二月四日,于是那天,

星岛的老人,男男女女都到了,这个千叟宴上的老人千奇百怪,有须发雪

白,有步履蹒跚的,他们与宴时,都是愉快万分,那筵宴包括了中西餐,

有许多外国老头子毕生没有吃过中菜,这是吃得津津有味,大赞主人厚

我、厚我!那筵宴自上午七时半就开始了,一直到午夜始散”。 1 0 5由此可

见,二战后胡文虎之善于制造新闻话题不仅是局限于新马一带,也在中国

引起了不少人的瞩目与讨论。

另外,这篇在南京发表的短文,还透露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胡文

虎在当天穿了一件虎皮大衣,手上拿着虎头杖,寿堂上到处都是虎标,寿

字幛上是以虎来代替,并特地请了名画家画了一幅“万虎图”悬挂在礼堂

中间,且到会的每一位老人都被尊为“老虎”,并获得一枚“飞虎寿章”

佩带于胸前入席。 1 0 6从头到脚、由里到外,无一不是“虎”,难怪在明眼

人眼中,胡文虎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促销他的虎标万金油。虽然中、西媒

体的报导重点不尽相同,但是胡文虎以及虎标的形象是深入民心的。该文

作者还认为胡文虎如此“轰动星岛”、“星岛各报都目为旷古未有之盛

举”,其实是抄袭自清朝乾隆皇帝的噱头——乾隆皇帝七十万寿那年,除

了按照往常的惯例免赋大赦之外,还广召各地的古稀老人,主要都是地方

的绅士耆宿,入宫祝寿,号称是“千叟宴”,并在他们祝寿之后,赐以缎

匹、拐杖等物。因此,胡文虎此举不能说是“旷古未有”,但胡文虎能号

召到一千个老人大开筵宴,也是不易的事。他肯定地下结论说,若非胡氏

的财力和噱头,恐怕也办不到“这样的玩意”。 1 0 7

1 0 5 莲子〈胡文虎设千叟宴〉,见《大地周报》,第 9 7 期,页 7。 1 0 6 同上。 1 0 7 同上。

Page 20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0

然而,笔者认为胡文虎的善举和聪明超越了乾隆皇帝,因为他并非生

而为王,而是凭着他的努力与才干为自己赢得“万金油大王”的称号。从

上文所描述的便可得知,胡文虎已经将自己的全人、家庭、生活与虎标合

而为一。这或许是乾隆皇帝所做不到,也不屑去做的。作为一个海外华侨

商人,胡文虎尽力洗刷传统上中国人对商人“为富不仁”的偏见,尽力塑

造一个大同世界。

当然,在商言商的胡文虎并非圣人、完人,他行善的动机亦不纯粹是

“为了慈善而慈善”,就像之前所提到的“象征性消费”(见本章第一节

的讨论)。胡文虎不仅把握难得的时机去触及与关怀当时社会中最受忽视

的贫苦老人,同一天傍晚六时所举行的乔迁鸡尾酒会 1 0 8,他所邀请的则是

“代表了新加坡社会另一个极端的上千名宾客”——当地的富商、政府官

员、领事团、公务员主管以及他们的夫人。 1 0 9这群非富则贵的来宾将他们

数以百计的轿车停泊在“虎厦”的附近,结果还导致了轻微的交通堵塞;

这群衣香鬓影的贵宾在仔细参观了这幢斥资 25 万元的豪宅之后,便在邻

近房子的草坪上一边享用鸡尾酒和开味菜,一边参观胡文虎所收藏的珍贵

玉器。 1 1 0这场鸡尾酒会所要彰显的是胡文虎在新加坡上流社会的人脉与地

位,就像在二战之前在香港和新加坡的虎豹别墅分别宴请了上千名宾客一

样,他再次透过盛大的乔迁宴会,标志了自己在英属殖民地主流社会中的

成功与能力。

就 在 胡 文 虎 举 办 了 这 两 场 面 对 不 同 阶 层 目 标 群 体 ( t a r ge t

aud i ences)的盛大乔迁宴会之后,《海峡时报》的摄影记者发表了一些

评论与建议。他声称从那些贫苦的老妇人的面容中发现了一些非常悲壮动

人的一面,并表示虽然这种布施的慈善是很典型的慷慨,但它仍无法平息

许多人心中的疑问——除此以外,难道新加坡的百万富翁不能再为这城市

1 0 8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4 F e br u a r y 1 9 4 8 , p . 3 . 1 0 9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7 F e br u a r y 1 9 4 8 , p . 6 . 1 1 0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5 F e br u a r y 1 9 4 8 , p . 1 .

Page 20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1

里的工人阶层做些什么来满足他们迫切的需要吗? 1 1 1该记者还提起当时新

加坡防痨协会正在为牛车水的新诊所筹募 50 万元的建筑费,而二战之前

胡文虎及其已故胞弟胡文豹已是新加坡知名的慈善家,因此他呼吁胡文虎

给予防痨运动大力的支持、抛砖引玉,也祈望其他的富豪都能共饷盛举,

同时他还作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注脚:“虽然远近驰名的虎标万金油无法治

愈肺痨,但是虎标万金油的利润却能。” 1 1 2这里很清楚地说明了一个事

实,就是胡文虎的虎标万金油利润丰厚,不仅替他赚取了丰厚的经济资

本,更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社会资本及象征资本。而胡文虎在慈善事业长期

的投入,已经在中、西的各个阶层,从最高的至最低的,有着根深蒂固且

不可动摇的基础。然而,该名记者并无法洞悉胡文虎高调的行善,其实是

一种象征性的消费,其目的在于向公众展示其身份、地位、品味以及现有

资本,以期能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左右其消费行为。

小结

胡文虎的乐善好施一向来都是非常高调的,因此难免总是引起非议,

认为这些都是他在宣传虎标药品的广告噱头,并在行善之余向公众展示其

富裕与社会地位。的确,从以上所引用的资料和分析来看,胡文虎是不可

能私底下行善的,且他总是要敲锣打鼓让街头巷尾远近皆知。似乎非如此

便无法达到宣传的效果以及吸引众人目光、成为新闻话题之目的。在商言

商,精明的胡文虎自然不做亏本生意。然而,这又何妨呢?当时胡文虎自

然得到了他所期望的注意力以及广告的宣传效果,而那些有需要的人们也

得到了救济。或许这些高调的行善也起到了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推

广了当时的文化事业。从出自意大利贵族画家手笔的壁画,至中国古代的

玉石收藏,胡文虎企图向中、西各界展示他所囊括之古今中外的宝贝。

1 1 1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7 F e br u a r y 1 9 4 8 , p . 6 . 1 1 2 同上。

Page 20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2

笔者认为与其批评其行善动机的不纯正,不如自这些有趣的现象进一

步探讨背后可能的原因。自以上所举出的案例,可以归纳出胡文虎透过在

其私邸所主办的庆典接触了广泛的人群——从社会的精英阶层至最不幸的

老弱贫病者。正如其虎标药品,胡文虎尽可能地接触广泛的大众,从最低

层的老百姓——文盲、贫者、老弱妇孺,一直到社会中的精英分子,例如

政治界、商业界的领袖。足见无论来自中西的各阶层、各族群、各语言、

各宗教信仰的人士,都是他打交道以及做生意的对象,也是他说故事以及

企图影响的对象。早在 20 年代初期开始,当胡文虎进入新加坡市场时就

一直十分看重与当地的各阶层人士保持良好的关系,无论是中、西各界,

抑或贫富悬殊的群体。或许可以这么说,胡文虎的商业策略就是尽可能地

广泛撒种,以至于最终能够广泛收割,为此他竭尽所能与社会各个阶层的

人士广结善缘。这些遍布于社会各个阶层的美名与人脉可说是胡文虎无形

的资产。

胡文虎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商业上的成就,而是多方面的且多元的,

他同时也改变了行善的模式,即他的行善具有现代性,也是商业宣传所体

现的另一种现代性。在他之前不多见,例如同样举办过千叟筵的乾隆皇帝

根本不需要如此的宣传,乾隆所邀请的座上宾都是非富则贵的乡绅;当然

在胡文虎的嘉宾中也包括了社会中的精英阶层,但是他也触及了社会中弱

势的一群。为此,当时新加坡的英文媒体还对胡文虎寄以厚望,希望他能

带头改善当地行善的模式,让更多有能力的捐献者能从事一些更有意义,

且能更广泛与持久的慈善公益事业。由于胡文虎善于利用虎标药品的利润

来造福人群,因此自然而然地,他与虎标的声名亦随之远播。这些展示的

公共空间与慈善工程都带着胡文虎清晰而独特的“虎标”印记,并体现了

一慈善家的两个维度,即民族主义与公益事业,以及消费主义与日常生活

之间的关联。在胡文虎身上,商业与慈善、私人与公共的界线也模糊了。

Page 20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3

综合以上的讨论,足以说明胡文虎是如何藉着婚礼与寿筵等“象征性

消费”( s ymbol i c consumpt i on) 1 1 3,将其不同时期的私邸转换成为公

共的空间,于宣传其个人与品牌之同时,塑造了南洋地区的现代文化景

观。无疑的,胡文虎在这方面是颇具有天分与远见的,因为他不仅达到了

宣传其药品之目的,亦塑造了新加坡现代的文化景观,而这些寓所(尤其

是虎豹别墅)后来构成了当地的历史记忆中相当重要的元素,也是前英属

殖民地时代所遗留下来象征海外华人特性(Chines eness)的文化遗产。

1 1 3 L e v y , S . J . , ―S y mb o l s f o r s a l e ‖ , i n Har v a r d B u s i n e s s R e v i e w , V o l u me

3 7 , No . 4 ( 1 9 5 9 ) , p p . 1 1 7 – 1 2 4 ; Gr u b b , E . L . a n d Gr a t hwo h l , H . L . ,

―Co n s u me r S e l f ‐ c o n c e p t , S y mb o l i s m a n d M a r ke t B e h a v i o r : a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p p r o a c h ‖ , i n J o u rn a l o f M a r k e t i n g , V o l u me 3 1 ( 1 9 6 7 ) , p p . 2 2 -2 7 ;

D i t t ma r , H . , T h e 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o f M a t e r i a l P o s s e s s io n s ( He me l

He mp s t e a d : Ha r ve s t e r P r e s s , 1 9 9 2 ) .

Page 20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4

第六章 慈善、医疗、广告、流行文化:胡文虎及其品

牌塑造

上一章的讨论反映了胡文虎于 20 世纪上半叶在新加坡与香港两地如

何藉着其不同时期的居所以及在其中所主办的庆典来塑造其个人以及虎标

的品牌形象。这一章,笔者将继续探讨胡文虎如何藉着慈善事业,从南洋

回到中国(主要是上海)建立其个人与品牌的形象,并与中央和地方政府

的政治领袖与社会精英,甚至是为社会所遗弃和忽略的麻风病人等接触。

从慈善事业、医疗事业、广告以及流行文化四方面来看,胡文虎如何塑造

自我形象以及虎标此一品牌。

第一节 胡文虎的慈善事业

《星洲十年》曾对胡文虎在二战之前的各项事业有以下的评价:“惟

因谋国家社会之福利,除举办公益慈善外,拨其余资,创设报馆,以迪民

智,开发云南,以资建国,探采金矿,以利民生,筹办银行,以利大众,

则固未尚以私利为终极之目的,此所以尤足称道。故所谓生产者,谓为国

家生产,谓为抗战生产,谓为社会生产,谓为大众生产,均无不可。”1这段文字指出胡文虎热心公益慈善、创设报馆、开发中国、筹组银行等

完全是为了国家、社会、大众以及抗战的目的。由于这是胡文虎旗下的报

馆所出版的书写,因此亦可以视为一种宣传文字,这足以说明胡文虎多年

来是有意识地将其企业塑造成并非为了其私人利益,而是为了国家、社会

以及大众之福利,其企业的定位为属于国家、抗战、社会以及大众的。

1 〈胡氏事业史略〉,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 9 4 0),页 1 5 4。

Page 20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5

根据较早的一篇书写,即 192 2 年出版的《南洋名人集传》之记载,

同样显示出胡文虎在永安堂业务拓展之后,便开始从事慈善事业,且已经

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遍及仰光、南洋各埠以及中国内地,这使得胡文虎

在这些地方广受当地居民欢迎。甚至在他回中国考察业务时,当地的各家

报纸都争相报导了他对国家富强之道的见解。因为胡文虎对金钱的看法与

众不同,所以人们都认为他是富有同情心的。最后,该传记还节录其新颖

的广告一则(见导论)。 2由此可知,胡文虎早在仰光时期便积极地以慈

善事业、报章宣传与广告术来打响其知名度。换句话说,胡文虎的自我包

装始于其创业初期。胡文虎希望乐善好施能替他带来更多无形的象征资本

——美名、尊荣、欢迎,因为这些能够使得广大的消费者对他的产品产生

信赖和忠诚。

1 923 年至 192 6 年间,虎标永安堂总行还未从仰光搬到新加坡时(即

新加坡永安堂分行时期),胡文虎已经开始在新加坡行善,打响其作为

“永安堂主人”的知名度。例如 1924 年 10 月 1 至 3 日,海天业余戏剧社

为中国福建省与广东省水灾筹赈而举办了大型义演筹款,胡文虎就曾经参

与其中。 3其他的例子,还有 1925 年 4 月 1 至 3 日海天业余戏剧社为新加

坡儿童福利协会筹款而举办的大型义演, 4以及 1926 年 7 月 3 1 日至 8 月

1 日,吉隆坡一华侨业余剧社为南华女子学校筹款而举办的义演。 5直至

1927 年 7 月 21 和 2 8 日,Wales Pa r t y 为芽笼卫理女子学校建校基金筹款

2 林博爱主编《南洋名人集传》,第一集,页二百。 3 筹委会主席为陈嘉庚,副主席为余东璇、胡文虎等人,见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0

S e p t e mb e r 1 9 2 4 , p . 6 . 4 赞助人为总督夫人 La d y Gu i l l e ma r d,主席为陈嘉庚,副主席为余东璇、胡文

虎等人,见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8 M a r c h 1 9 2 5 , p . 1 3 ;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0 M a r c h 1 9 2 5 , p . 7 ;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3 1 M a r c h 1 9 2 5 , p . 4 . 5 赞助人为新加坡代总领事,主席为 Al a n L o ke,副主席为陈嘉庚、胡文虎等

人,见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9 J u l y 1 9 2 6 , p . 7 .

Page 20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6

而举办的义演,胡文虎还担任了筹委会的主席。 6这些善行不仅受到当地

华侨社会的关注,亦曾被当地的英文媒体大肆报导,如此一来,胡文虎作

为“永安堂主人”以及“慈善家”的形象便开始深植于人心中。值得关注

的,是胡文虎所参与的慈善活动是跨区域的,不仅有为祖国的侨乡赈灾,

也包括了为新加坡的儿童福利、华侨学校筹款;这些慈善活动的发起团

体,主要是当地的华侨社团,也有英殖民地政府的福利机构。可见胡文虎

在新加坡拓展其永安堂的业务时,继续复制其在仰光就开始的经营模式以

及宣传策略。

除了响应新加坡华侨社群的慈善活动,胡文虎本人更发动了自己的慈

善工程,例如 1 925 年 2 月 15 日,他以“永安堂主人”的名义资助了 150

名孤苦无依的贫苦老人回中国,除了提供船票外,还有衣物、寝具、药物

与现金。 7有趣的是,就在同一天,虎标万金油的广告首次出现在同一份

英文报纸上。 8由此可见,胡文虎行善的动机不言而喻。直至 1 927 年 3 至

4 月间,胡文虎第三次资送贫苦老人回中国,当时计有三百人受惠,他们

也同时获赠虎标药品与现金十元;与此同时,胡文虎还第一次施赠棺木一

百副。 9同年 8 月,第二次施赠棺木计二百副,当时胡文虎除了赞助棺木

十八元之外,还包括了医药费与车夫费三元,付给苦力搬运尸体的费用四

元和寿衣两元。该则公告还吁请死者的亲属到永安堂登记,并特别嘱咐他

6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3 J u l y 1 9 2 7 , p . 7 ;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4 J u l y 1 9 2 7 , p .

7 . 7 全体老人团体照与胡文虎独照,见 M a l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8 F e b r u a r y

1 9 2 5 , p . 1 9。当时正值壮年的胡文虎身穿西装,头发黝黑,没戴眼镜,意气风

发。 8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8 F e b r u a r y 1 9 2 5 , p . 2 8 . 紧接着永安堂虎标万金

油,也出现了虎标头痛粉的广告,见 M al a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8 M a r c h 1 9 2 5 ,

p . 2 8 . 9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7 M ar c h 1 9 2 7 , p . 7 ;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7 M a r c h 1 9 2 7 ,

p . 7 .

Page 20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7

们千万不要付给苦力任何搬运尸体的费用,因为胡文虎已经替他们缴付了

所有的费用,并特别注明胡文虎是“永安堂主人,即虎标万金油的制造

商”。 1 0由此可见,胡文虎藉此义举和细节展现出他对于这些贫苦华侨之

细心关怀,也在他们当中打响了个人以及虎标永安堂和虎标万金油的知名

度。这些义举亦被刊登在英文报纸,并引起了广泛关注,且受到许多人的

赞赏。自 19 30 年起,资送贫病侨胞返国的义举还获得新加坡英殖民地政

府之赞助,算是胡文虎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合作。 1 1经过了好几年的耕耘,

胡文虎总算被接纳为当地的一分子,并于 1928 年起被公认为新加坡本地

的慈善家(不再是仰光的慈善家),还获选为当地华侨中学的董事长,并

捐建了一座学生宿舍。 1 2在 1929 年胡文虎独资创办的《星洲日报》问世

之前,新加坡的英文报上亦不乏有关于胡文虎的新闻报导,足见其慈善与

商业活动之受到各界认可。

据研究显示,早在 19 世纪下半叶 1 3,旅居新加坡和马来亚的海外华商

已经开始利用在中国侨乡的慈善事业,作为他们晋升精英阶层、获得社会

领导权,并与当地政权达成协议的策略;他们的慈善事业作用主要有两方

面 1 4 :首先是象征资本的来源,即晋升为社群领袖与社会精英的必要手

1 0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2 Au gu s t 1 9 2 7 , p . 7 ; S i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2 2 Au gu s t

1 9 2 7 , p . 7 . 1 1 这项与英殖民地政府合作的慈善工程一直持续至 1 9 3 7 年七七事变爆发为止。

〈胡氏事业史略〉,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页 1 2 6 -1 2 9。 1 2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s s , 2 J u l y 1 9 2 8 , p . 1 3 ;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J u l y 1 9 2 8 , p .

3 . 另外,华侨中学董事全体照,中坐者便是胡文虎,见 M al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1 Au gu s t 1 9 2 8 , p . 1 6 . 1 3 这半个世纪是中国移民开始大量往外流的时期,也是现代民族主义的思潮开

始传入中国,并迅速在南洋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侨社群传播开来的转折期。这群华

商从事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从儒家的文化思想转变为现代的民族主义,是与他

们在侨乡所扮演的社会与政治角色有密切的关系。 1 4 这两点亦为晚清时中国国内商人慈善事业的特点。

Page 20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8

段;其次,兴建中国侨乡的基础建设亦成为他们在贸易上获利倍蓰的手

段。 1 5无独有偶,胡文虎与该研究中所举出的这些海外华侨商人,例如胡

子春(18 60-1 921) 1 6、张弼士(1 841 -19 16) 1 7等人同样都是客家人,而

胡子春则是胡文虎同乡的前辈,胡文虎极有可能是从这些客家先贤与闻人

的身上得到启发与灵感,而热衷于从事慈善事业的。

再加上民国时期连年的灾害(见表 1 4)与战乱,使人民陷入了生灵涂

炭与民不聊生之中,加上国家政府的积弱与救济不力,使得大量的救济工

作只得由慈善组织来承担,因此当时慈善团体与慈善家的数目在中国慈善

事业史首屈一指。 1 8比起晚清,民国时期的海外华人更加积极地参与在侨

乡和祖国的救灾与筹赈工作,而南洋的富商,如陈嘉庚与胡文虎(见表

15)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连年的灾祸使老百姓渴望能够解除痛苦——无

1 5 G l e n P e t e r s o n , ―O v e r s e a s Ch i n e s e a n d M e r c h a n t P h i l a n t h r op y i n Ch i n a :

F r o m Cu l t u r a l i s m t o Na t i o n a l i s m‖ , i n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e s e Ov e r s e a s , V o l . 1 ,

No . 1 ( M a y 2 0 0 5 ) , p p . 8 7 -1 0 9 . 1 6 有关胡子春的研究,见黄建淳《晚清新马华侨对国家认同之研究:以赈捐、

投资、封爵为例》(台北:中华民国海外华人研究学会, 1 9 9 3 ),页 3 5 9 -

3 6 7;胡子春的简历见 Ar n o l d W r i gh t a n d H . A . Ca r t wr i gh t ( e d s . ) . T we n t i e th

Ce n t u r y I mp r e s s i o n s o f B r i t i s h M a l a y a : I t s H i s t o r y , P e o p l e , Co m me r c e ,

I n d u s t r i e s , a n d R e so u r c e s ( L o n d o n : L lo yd ‘ s Gr e a t e r B r i t a i n P u b l i s h i n g

Co mp a n y , L t d . , 1 9 0 8 ) , p p . 1 3 0 -1 3 1 . 1 7 有关张弼士的研究,可参考 M i c h a e l R . Go d l e y . T h e M a n d a r i n - Ca p i t a l i s t s

f r o m Na n y a n g : Ov e r s e a s Ch i n e s e E n t e r p r i s e i n t h e M o d er n i z a t i o n o f

Ch i n a , 1 8 9 3 - 1 9 1 1 ( Ca mb r i d ge : Ca mb r i d ge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8 1 ) 以及黄

贤强〈历史书写与文化记忆——以张弼士为例〉,见郑培凯、陈国球编《史迹、

文献、历史:中外文化与历史记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8),

页 9 8 -1 1 3。 1 8 黄剑波〈福利慈善、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论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参

与需要和可能〉,见《广西民族研究》,20 0 5 年第 3 期。页 3 3 -4 0。

Page 21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199

论是身体的病痛、物资的匮乏或是心灵的磨难,甚至于能挽回民族国家的

尊严和骄傲。胡文虎洞悉人们心理的需要,塑造自己和虎标万金油等药品

作为“药王”和“万灵丹”的形象。因此,慈善事业可说是胡文虎自我包

装的一个重要实践,结合了商业利益、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以及公众的

福利。

表 14:中国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一览表,1912 -1937 年份 灾害性质、程度及其影响

1912 闽、粤、湘、赣等省大水灾 1914 粤、桂、湘、赣等省大水灾 1915 粤、浙、皖等省大水灾。 1918 闽、粤、湘、鄂、鲁等省水灾。同年,闽、粤、苏、浙四省发生地

震。 1922 汕头遭台风蹂躏,生命财产损失无数,许多居民家破人亡,因而被

迫离乡背井。 1924 闽、粤、湘、桂、鄂等省大水灾。 1925 粤、桂、冀等省发生蝗灾。

同年,粤、闽、桂等省发生旱灾,波及 5 35 个县,灾民达 3 ,3 39 万

余人。 1929 华北晋、绥、察、冀、豫、陕、甘等 7 省发生大水灾。 1931 陕、豫发生大旱灾。

同年,长江大水泛滥,受灾地区达 1 6 省,灾民达五千万人流离失

所,死亡载道。 1932 粤、吉、黑、豫等省大水灾。 1933 闽、粤、陕、豫发生旱灾。 1934 闽、鄂、湘、豫、冀等省发生大水灾。 1935 闽、冀、豫、赣等省发生旱灾与蝗灾。同年,粤、黔、桂等省发生

水灾。 1937 闽、粤、豫、冀等省发生瘟疫,死者无数。 资料来源: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页

975-97 8。

Page 21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0

表 15:胡文虎慈善事业统计表,1 929- 1939 慈善事业 中国 香港 东南亚

医院 11 间 3 间 16 间(新加坡、荷属巴城、暹罗) 救伤处 1 所 — — 养老院 2 间 5 间 8 间(新加坡、仰光、荷属棉兰、槟

城) 孤儿院 5 间 1 间 1 间(新加坡) 麻风院 6 间 — — 慈善机关 4 间 — 4 间(新加坡、槟城) 赈济 13 次 — 2329 次(新加坡、仰光、槟城) 资料来源:陈星南〈胡文虎:一位华商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见林水濠

主编《创业与护根: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儒商篇》(台北:中央研究

院东南亚研究计划,2001),页 173。

在这动荡的时代中,胡文虎凭着商业睿智与勤奋努力,在海外异军突

起,成功地创造并累积了巨大的经济资本,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停滞于

此。藉着持续的广济博施,胡文虎同时获得了中国国民政府与英属马来亚

殖民地政府,甚至是其他国家政府的褒奖(见表 16)。虽然,胡文虎一再

声称他人生的宗旨是“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但是根据资料显示,他是

相当自觉地在塑造自己作为一名慈善家与爱国企业家的形象。就连他身

后,亦获得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颁“抱义乐善”挽词饰终。

胡文虎精明地将经济资本转换为象征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然

后再将这些转换为更多的经济资本,如此生生不息、乐此不疲。生活在 20

世纪上半叶,胡文虎与 19 世纪下半叶的海外侨商前辈一样以慈善事业作

为晋升社会精英的手段,然而胡氏的慈善事业并不只是局限于侨乡,而是

任何与其事业有关联的国家和地区(见表 15)。因此,胡文虎的慈善事业

是更加“企业化”的,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投资”,希望在当地建立名

声,以为其药品的市场打开销路,并在当地的消费者心中建立一定的信

誉。在这一点上,胡文虎也比前人更加精明。然而,若不是出于对人群真

诚的关怀和怜悯,胡文虎的慈善事业也不可能做到如此广泛和长久,甚至

Page 21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1

在永安堂的章程中明文规定:每年必须将利润所得的百分之四十用在慈善

事业,后来甚至增加至百分之六十。 1 9

表 16:胡文虎所获主要褒奖一览表,19 29 -193 9 年份 事由 褒奖

1929 独购短期善后公债十

万元 国民政府财政部颁给一等金质奖章

1930 捐助上海大夏大学建

筑费一万元 国民政府教育部颁给一等奖状

1933 捐资三十七万五千元

建筑南京首都中央医

国民政府颁给“益在民生”匾额及奖状、

内政部亦给金质奖章、卫生署特别赠送中

央医院奠基银匙一对 1933 英皇乔治五世诞辰,特赐荣誉勋章及奖状 1934 捐建之海南琼崖麻风

院落成 海南琼崖绥靖公署特给“博爱”匾额

1934 捐助军用药品 国民政府军政部颁给陆海空军一等褒状 1934 独资捐建香港长洲医

院 耶路撒冷圣约翰勋位银质勋章,为东方人

士获得此项奖章之第一人 1935 胡氏环游世界经沪,国民政府特派专员登

轮,颁赐采玉勋章 1936 捐建上海卫生化验所 国民政府颁给“乐善博施”匾额一方,褒

状一纸、卫生署颁给金质褒章一枚 1936 暹罗国内政部,特颁奖状一纸、

摄政王并延请入王宫,设茶会招待,为华

侨受暹罗王室正式招待之第一人 1936 捐资二十万元建筑福

建省立医院 国民政府特颁“仁心义举”匾额

1937 捐建之厦门监狱落成 国民政府题颁“泽流狱岸”匾额 1937 闽侯社会人士为景仰胡氏特捐建文虎小学

一所,并于平里桥建文虎路以为纪念 1938 英 皇 乔 治 六 世 特 赐 以 大 英 帝 国 文 官 勋 爵

(O. B.E .)

1 9 〈胡氏事业史略 . 胡文虎先生小传〉,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页 2。

Page 21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2

资料来源:〈胡氏事业史略 . 胡文虎先生小传〉,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

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 0),页 1-6。

此外,胡文虎慈善家的形象在新加坡的英文媒体中也相当受到推崇与

肯定。20 世纪 30 年代,当英国的 Lo rd Nuf f i e ld(1877 -19 63) 2 0捐出巨

额的善款时,在英属马来亚引起了反响——人们都在思考为何当地的百万

富翁中竟没有人像他?他们甚至感叹马来亚的慈善家好像绝迹了,因为除

了胡文虎、胡文豹两兄弟,就算说当地根本没有富翁也不过分;人们肯定

他们兄弟俩乐善好施,在多年后必继续为人所记念。 2 1他们认为胡文虎的

财富已经使他登上远东各西方殖民地的商业巅峰,且因他所赞助的慈善机

构多不胜数,所以也被誉为东方最受欢迎的慈善家,甚至是各国的教育、

卫生和体育机构的支柱之一,例如 193 5 年马来亚华侨赴上海参加中国全

国运动会的费用完全是由他承担。 2 2直至二战之后,晚年的胡文虎在香港

2 0 L o r d Nu f f i e l d 全名 W i l l i a m R i c h a r d M o r r i s , V i s c o u n t Nu f f i e l d,英国著

名的汽车实业家和慈善家。牛津(Ox f o r d)大学城因他的缘故而成了英国极负

盛名的工业城之一。他以汽车业发迹,是英国首屈一指的实业家之一。 2 0 世纪

2 0 年代起,他的汽车工厂蓬勃发展,使他不仅成为百万富翁,也晋升为贵族。

他一生中共捐出了三千多万英镑,主要是给医院和医疗工作。此外,他亦在牛津

大学斥资建立了 Nu f f i e l d Co l l e ge 。见 P h i l i p W . S . An d r e ws & E l i za b e t h

Br u n n e r , T h e L i f e o f L o r d Nu f f i e l d : a S t ud y i n E n t e r pr i s e a n d B e n e v o l e n ce

( Ox f o r d : B . B l a c kw e l l , 1 9 5 5 ) ; P e t e r Hu l l , L o r d Nu f f i e l d : a n I l l u s t r a t e d

L i f e o f Wi l l i a m R i c ha r d M o r r i s V i s c o u n t Nu f f i e l d , 1 8 7 7 - 1 9 63 ( Ha ve r f o r d

W e s t : C . I . T h o ma s & S o n L t d . : 1 9 9 3 , s e c o n d e d i t i o n ) . 2 1 ―M a i n l y Ab o u t M a l a ya n s : M a l a ya n Nu f f i e l d s ?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J a n

1 9 3 7 , p . 9 . 2 2 ―L o c a l Ch i n e s e T o p i c s : Gr e a t P h i l a n t h ro p y o f M r . Aw Bo o n Ha w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Oc t o b e r 1 9 3 5 , p . 1 1 .

Page 21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3

庆祝寿辰时,也经常施赠食品、日用品或现金,以救济穷苦老人和孤儿。

总而言之,慈善事业对于胡文虎的事业而言,起着增值的作用。

第二节 医疗与国家建设

在胡文虎众多的慈善事业中,医疗可说是他自始至终最大的关怀。

1928 年,胡文虎曾发表了《胡文虎归国宣言》,表示自己在中国打算建

设养老院的心志(见第二章的讨论)。当时胡文虎确实已经向上海市政府

提出此一计划,并获得当局的首肯与赞赏。 2 3。之后,胡文虎又于 1930

年被委任为中华民国工商部工商会议华侨委员,算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对

于他的一种肯定。当时胡文虎先后到安南(今越南)、香港、台湾、日

本、高丽(今朝鲜与韩国)及中国沈阳、天津、大连等处调查新药事业;

当他于 10 月 20 日抵达上海时,还受到上海工商部以及励志社之热烈欢

迎。翌日,胡文虎便在李社松、寿毅成(18 91- 1959)、李卫民、邓士萍

等人之陪同下,前往南京晋谒工商部长孔祥熙( 1880 -19 67)等人,且透

过孔祥熙等人的介绍于 22 日晋见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并参加欢迎蒋介

石以及前敌将士凯旋大会。另外,当天下午卫生部还为胡文虎设了欢迎

会,就在席上胡文虎宣布了捐助国币 35 万元建设南京中央医院妇孺部,

并于次日就将该笔款项划拨至上海和丰银行。23 日,胡文虎至中央党部以

及各机关参观,并拜谒已故总理孙中山之陵墓,随后便乘车返回上海。24

日中午,孔祥熙再以中国国货银行董事长身份设宴欢迎胡文虎,并安排他

与上海实业界的领袖们会晤洽谈;晚间胡文虎又应和丰银行经理黄汉梁

(1893-不详)博士之约。25 日,胡文虎参观了上海康元印刷制罐厂,由

该厂经理项康元招待,并于当天下午乘搭轮船返回新加坡。胡文虎在此行

2 3 〈呈市政府为华侨胡文虎拟捐资在沪建筑养老院一案调查漕泾区内相当地

亩〉,见《上海特别市土地局年刊》,1 9 28 年第 1 册(1 9 2 8 年 5 月 2 4 日),

页 2 1 3 -2 1 4。

Page 21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4

中曾经对上海新闻界表示他计划在沈阳、上海两处创设虎标永安堂分厂,

而孔祥熙对此计划亦表示赞许。 2 4

从以上胡文虎首次正式回国考察实业之详细记录,可看出其考察范围

之广,并非只局限于中国国内,同时也到东亚其他国家参观;而且胡文虎

所会见的不仅是商界人士,同时亦积极地与政界领袖建立关系,并且承诺

赞助国民政府之建国工程,特别是在医疗卫生上支持由蒋介石所领导的国

民政府。换言之,胡文虎的慷慨为他打通了晋见国家领袖之路,而他本身

亦十分重视与蒋氏的会面,还特地将他们的合照刊登在《星洲日报二周年

纪念刊》的画页上(见第三章第二节的讨论)。

除此之外,根据 193 4 年于南京出版、上海印行的《日报索引》之编

目,可以得知胡文虎当年对于慈善事业之跨区域参与,并得出一些观察和

结论。胡文虎的慈善事业是如何作为其企业之一部分来经营?这些慈善事

业又如何帮助他建立高可见度( h i gh v i s ib i l i t y)、知名度和信誉?被公

认为“慈善家”的胡文虎在上海、南京一行所见的政要如何反映出他的人

脉网络?中国媒体对于他的善行之新闻报导带来什么影响?引发了什么样

的讨论与感想?对于胡文虎来说,社会资本、象征资本的效用大于经济资

本,因为这些无形的资本能够为他带来更多的经济资本,而他亦会再将这

些投资成为社会资本,转换成更多的象征资本,如此循环往复,因此说胡

文虎是个精明的投资者与创业家。财富所能带来的满足感,对他而言已无

太大意义,反之,因着施与使他获得广泛的接纳与欢迎,这些都有助于他

建立自己和虎标品牌的威望与信誉。

除了曾大规模地赞助中国医院的建设,胡文虎也积极地参与南洋一带

的医疗与卫生建设。例如 1934 年 1 月间,胡文虎前往荷属东印度(今印

度尼西亚)的巴达维亚(Bat av ia,简称巴城,即今雅加达, J akar t a)和

棉兰参观时,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他除了关注当地华侨中的老弱贫

2 4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胡文虎回国考察实业〉,见《工商半月刊》,第 2 卷

第 2 2 号(1 9 3 0 年 1 1 月 1 5 日出版),页 13 -1 4。

Page 21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5

病者之外,亦曾表示有意在这两处开设制药厂。 2 5随后,胡文虎回到英属

马来亚,又慷慨地为吉隆坡同善医院捐建一座新建筑。 2 6与此同时,胡文

虎亦在新加坡和中国各地广行善事,特别是捐建医院。 2 7这些善行除了广

泛地被报导于新加坡《星洲日报》上,并经常见于中国各地的报纸,而且

中国媒体还将胡文虎的乐善好施誉为“全国模范” 2 8,这使得“虎标永安

堂主人”之大名因此不胫而走。

以下将以胡文虎在中国长期赞助的医疗机构为例,说明他是如何透过

参与国家建设而塑造其个人与品牌之形象的。正好 19 34 年中华麻风救济

2 5 〈胡文虎二日飞爪拟在巴城设制药厂〉,见《星洲日报》, 1 9 3 4 年 1 月 5

日,第 2 张第 6 版;〈胡文虎抵棉兰大受侨胞欢迎〉,见《星洲日报》,1 9 3 4

年 1 月 1 0 日,第 1 张第 2 版;〈胡文虎关怀棉兰老弱同侨〉,见《星洲日

报》,1 9 3 4 年 3 月 6 日,第 1 张第 3 版。 2 6 〈胡文虎慨捐吉隆坡同善医院新院宇一座〉,见《星洲日报》,1 9 3 4 年 1 月

1 4 日,第 1 张第 3 版;〈胡文虎定明日返星〉,见《星洲日报》,1 9 3 4 年 1 月

1 4 日,第 1 张第 3 版;〈胡文虎文豹昆仲捐建吉隆坡同善医院大堂〉,见《星

洲日报》,1 9 3 4 年 2 月 2 6 日,第 1 张第 2 版;〈胡文虎明日由仰返星〉,见

《星洲日报》,1 9 3 4 年 3 月 4 日,第 1 张第 3 版;〈吉隆坡同善医院胡文虎捐

建礼堂行将兴工〉,见《星洲日报》,1 9 34 年 3 月 4 日,第 3 张第 1 0 版。 2 7 〈胡文虎热心拒毒将捐建医院一座〉,见《星洲日报》, 1 9 34 年 3 月 1 3

日,第 2 张第 6 版;〈黄山云海之中胡文虎昆仲将建医院〉,见《星洲日

报》,1 9 3 4 年 3 月 1 4 日,第 2 张第 6 版;〈胡文虎之善举捐十万建民众医

院〉,见(广州)《民国日报》,1 9 3 4 年 1 0 月 1 9 日,第 1 张第 3 版;〈胡文

虎助建琼崖麻风院琼绥靖公署特奖博爱褒词〉,见《星洲日报》,1 9 3 4 年 9 月

2 8 日,第 2 张第 6 版;〈胡文虎慨捐八十万独立重修汕惩教场〉,见《星洲日

报》,1 9 3 4 年 9 月 3 0 日,第 2 张第 6 版。 2 8 〈胡文虎义赈广东石龙麻风院〉,见《麻风季刊》,第 8 卷第 1、2 期(1 9 34

年),页 6 4 -6 5。该刊注明转录自《申报》,1 9 3 4 年 5 月 1 3 日。

Page 21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6

会所出版的《麻风季刊》转载了上海《申报》上关于胡文虎义赈广东石龙

麻风院之报导,由此可以一瞥胡文虎行善之若干特点:

胡氏由星抵港,微闻广东石龙麻风院办理甚佳,即电该办理人马

世义神父,来港报告,并询问一切情形。该院接电后,即派三位姑娘

到港,并表示欢迎胡氏之诚意。随后详述该院共有男女病人 635 名,

及详细办理法等。胡氏问曰:“姑娘办理麻风院,物质一概齐备

否?”答:“现时天气渐热,各病人求造衣服,男病人蚊帐不敷,天

热蚊多,感觉甚苦。又治麻风之止痒痛药油,亦已缺少,以上三事,

即目前之急需。”胡氏即派胡赞仁前往调查,确系实情。 2 9

这份记录显示胡文虎在进行义赈之前,除了会事先向有关单位的负责

人了解实际情况以及紧急需要之外,亦会再进行调查他们所言是否属实,

最后才作出评估和计划。若时间允许的话,胡文虎还会不辞劳苦地亲自前

往参观与施赈:

胡氏为怜恤病人起见,又于翌日特抽暇前往参观。是日胡氏偕叶

季松、游范吾、胡赞仁、柯丰成、及胡氏之妹婿,一行六人搭早车诣

石龙,抵步后,在尧天酒楼略进午餐,即雇小艇向目的地驶去。经半

句钟之久,遥闻炮声连响,舟近岸时,六百余病人,排队欢迎,保护

队举枪示敬,是时炮声益烈,各病人得救星之高兴,可见一斑。胡氏

即赴办事厅前向众病人略为慰问,各病人均喜形于色。 3 0

胡文虎行善时,喜欢呼朋唤友一同参与。到了当地,胡文虎受到了当

地人士的热烈欢迎。透过与病人的互动和接触,他表现出对他们的怜悯之

心。同时,他还十分细心周到地为每一位病人预备实用的礼物,并慷慨地

2 9 同上。 3 0 同上。

Page 21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7

邀请他们享用丰盛的一餐。他除了在金钱上慷慨地付出,亦愿意付出时间

与精力,长途跋涉,去到他们当中,亲自表达对他们真诚的关怀:

随即由胡氏给赠每病人一包安慰物,该包内有面巾一条、饼干一

箱、香枧一块、陈皮梅一包、万金油一樽、甜橙马荠一包、糖果一

罐。又请全体病人食大餐,屠猪五只,并各菜料等。一餐之费四百五

十元,另赠给衫裤每人一套,计六百三十五套约值九百五十二元五

角。蚊帐四百顶,每顶二元五角,计一千元,又曾给该院由印度买来

之治麻风药油一百二十磅,值银四百五十元。总共赠给之款额,达

六、七千之谱,在该院参观四句钟之久,始于下午二时半,登舟返石

龙,再搭晚车返港。临行时爆竹之声,不绝于耳。3 1

此次义赈只是胡文虎众多善行之一,并非特例,但是因为有史料之保

存,故可以略知其中之一二,且可以从第三者的观察与记载得知其影响以

及当时受惠者的反应。

与此同时,胡文虎对于麻风病人的关怀,亦受到了中华麻风救济会的

认可。同年 11 月间,当胡文虎赴上海考察实业时,该会还特地于国际饭

店设宴欢迎。当天出席者超过 40 人,主要是该会董事顾问及各界名流,

如 伍 连 德 ( 1879 -1 960 ) 、 丁 福 保 ( 1874-1 952 ) 、 颜 福 庆 ( 1882 -

1970 ) 、 李 大 超 ( 1900-1 984 ) 、 钱 新 之 ( 1885-195 8 ) 、 杜 月 笙

( 1888 -195 1)、王晓籁( 1 886- 1967)、袁履登( 18 79-1 9 54)、俞佐

廷( 188 9-19 51)、王伯元( 1893 -197 7)、吴蕴初( 1891 - 1953)、陆

伯鸿( 187 5-1 937)、朱少屏( 1 881- 19 42)等。 3 2该会会长颜福庆致欢

迎词时,特别感谢胡文虎此次回国独资捐赠一座房屋给该会建设的中华麻

风疗养院,且在不久之前捐建了广东海南岛麻风院以及厦门平民工厂改建

3 1 同上。 3 2 〈中华麻风救济会欢宴胡文虎氏志盛〉,见《麻风季刊》,第 8 卷第 4 期

(1 9 3 4 年),页 4 6 -4 7。该刊注明转录自《申报》,1 9 3 4 年 1 1 月 1 0 日。

Page 21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8

麻风院等,为此,颜福庆称赞胡文虎是“麻风界的大救星”。后来,伍连

德代表胡文虎致答辞时,表示由于胡文虎“久在国外,对于本国方言,稍

微生疏,所以命由兄弟代为致辞。第一代致谢欢迎的盛意;第二是建筑麻

风疗养院胡先生已对兄弟说过,愿为帮助,并且叫兄弟代为接洽一切。此

事原则上既已谈妥,则此后进行的办法,当容易解决”。 3 3由此所见,胡

文虎对于中华麻风救济会之赞助,不仅获得了中国上海的社会精英分子之

赞赏,亦为他赢得了一些社会精英(如伍连德)的友谊。

伍连德是当时全国海港检疫处处长 3 4,与胡文虎交情匪浅,他们俩曾

于当年 10 月间一同乘战舰赴琼州(今海南岛),当时胡文虎承诺捐 20 万

元在当地兴建一座平民医院及麻风诊所,并请伍连德擘画一切。 3 5胡文虎

与伍连德的交情可以追溯至更早以前,当 1931 年伍连德代表中国赴日内

瓦参加国际三会议时,归国途中曾经路过新加坡,当 7 月 1 1 日清晨伍连

德抵达新加坡后,还由胡文虎接待登岸游览。当时伍连德曾对《星洲日

报》记者略述国联三会议概况,并表示国联会议中各国医生对于胡文虎独

资建筑中央医院力加赞扬。 3 6伍连德因为成功扑灭东北的鼠疫,而被认为

3 3 同上。 3 4 关于伍连德的研究,见陈雪薇《炫丽中一响清凡匿流:伍连德的一生及其思

想》,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 1 9 9 9;黄贤强〈南洋归来知识分子与

晚清国家与社会——以辜鸿铭、李登辉和伍连德为例〉,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等编《晚清国家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7),页 6 1 7 -6 3 0;黄贤强〈活跃于马来亚与中国的医学博士——论伍连德

的国族认同〉,见张启雄编《时代变局与海外华人的国族认同》(台北:海外华

人研究学会,2 0 0 5),页 3 5 1 -3 6 7。 3 5 〈消息:国内:胡文虎捐巨款建琼州医院〉, 见(上海)《中华医学杂

志》,第 2 0 卷第 1 -1 2 期(1 9 3 4 年),页 1 4 3 2。 3 6 有关新闻见《星洲日报》,1 9 3 1 年 7 月 4 日,第 6 版;7 月 11 日,第 6 版。

伍连德自欧抵新时 ,胡文虎亲自上轮船欢迎他,他们俩的合照见 M a l a y a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Au gu s t 1 9 3 1 , p . 3 4 .

Page 22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09

是近代中国医学史上最重要的医学专家,他的友谊和赞赏对胡文虎而言,

无疑是极大的肯定与支持,同时也提升了胡文虎在中国的社会资本。

此外,胡文虎对麻风病患的关怀可说是不间断的。 1 935 年当胡文虎

回返香港时,见到报上刊登了不少麻风医师的广告,便即刻想到广东南

海、石龙、东莞等处均设有麻风院,就特地设立奖赏办法以征求治疗麻风

之名医,治疗中国国内的麻风病患;并宣布凡是确实有治疗麻风病经验之

医师,若能前往上述各麻风院医治病,使病人痊愈并证据确实者,便可前

往虎标永安堂领取每名一百元之奖金。 3 7看来胡文虎对于麻风病患之持续

关怀和慷慨救济获得了专业机构——中华麻风协会之肯定,亦奠定了“华

侨巨商胡文虎乐善好施,所到各地举凡善事无不慷慨救济” 3 8的形象,这

无形中加强了他作为一名慈善家之公信力、社会地位与象征资本。

1 934 年 9 月 2 5 日,胡文虎回返中国到各地游历、考察,当他抵达香

港时,上海和琼州各方纷纷致电欢迎,在广东省主政的“南天王”总司令

陈济棠还特地派“海周”战舰护送胡文虎前往琼州;10 月 3 0 日,胡文虎

抵达琼州时,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翌日,琼崖各界在海口中山堂还

为他举行了欢迎大会;当时,胡文虎在琼州捐资建筑之麻风第三院已竣

工,在琼崖考察实业及调查麻风院状况之后, 他便与周醒南( 1885-

1963)乘搭长庚号飞机飞往广州。 3 9 11 月 5 日,胡文虎应上海市长吴铁城

之邀,由香港前往上海考察实业,并参观大上海新市政建设;当天上海各

团体机关都到码头欢迎,并将投资祖国之希望寄托于胡文虎。 4 0期间,上

3 7 〈胡文虎征求麻风疾名医〉,见《麻风季刊》,1 9 3 5 第 9 卷第 3 期,页 41。

该刊注明转录自《大衾双月刊》,第 2 卷第 3 期。 3 8 同上。 3 9 〈胡文虎返国各方纷电欢迎〉,见《星洲日报》,1 9 3 4 年 1 0 月 1 6 日,第 2

张第 6 版;另,胡文虎考察琼州与广州之照片,见《星洲日报星期刊》, 1 9 3 4

年 1 1 月 1 8 日,第一版。 4 0 〈胡文虎今午抵沪〉,见《申报》,1 9 3 4 年 1 1 月 5 日,第 3 张第 1 0 版;

〈胡文虎昨午抵沪〉,见《申报》,1 9 3 4 年 1 1 月 6 日,第 3 张第 1 0 版;〈迎

Page 22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0

海各团体特设欢迎大会,并由上海市商会执委会主席暨知名银行家俞佐庭

( 1889-1 951 )致欢迎词;同时,上海日报公会亦设宴欢迎胡文虎。期

间,当时的行政院院长汪精卫还致电欢迎胡文虎,并邀请他前往南京。 4 1

胡文虎旗下的《星洲日报》上自然有不少相关的报导, 4 2而中国以及香港

的后续报导也不少。 4 3

胡文虎先生〉,见《时事新报》,1 9 3 4 年 1 1 月 6 日,第 1 张第 3 版;〈胡文

虎昨晨参观市中心区〉,见《申报》,1 9 34 年 1 1 月 7 日,第 3 张第 9 版。 4 1 〈汪院长昨电候胡文虎〉,见《申报》,19 3 4 年 1 1 月 8 日,第 3 张第 1 0

版;〈汪院长来电欢迎胡文虎决定今晚晋京〉,见《晨报》,19 3 4 年 1 1 月 8

日,第 5 版;〈本市各团体昨开欢迎胡文虎大会〉,见《申报》,1 9 3 4 年 1 1

月 9 日,第 3 张第 9 版;〈昨日各团体举行欢迎胡文虎氏大会〉,见《时事新

报》,1 9 3 4 年 1 1 月 9 日,第 3 张第 1 版;〈胡文虎今晨到京〉,见《中央日

报》, 1 9 3 4 年 1 1 月 9 日,第 2 张第 8 版;〈胡文虎到杭参加钱江桥开工

礼〉,见《申报》,19 3 4 年 1 1 月 1 1 日,第 1 张第 3 版;〈胡文虎回国考察到

处热烈欢迎〉,见《星洲日报》,1 9 3 4 年 1 1 月 1 1 日,第 2 张第 6 版。 4 2 〈大上海建设计划鼓励下胡文虎北上抵沪〉,见《星洲日报》, 1 9 3 4 年 1 1

月 1 6 日,第 2 张第 6 版;〈胡文虎到沪后黄浦江头一片欢迎声〉,见《星洲日

报》,1 9 3 4 年 1 1 月 2 0 日,第 2 张第 6 版;〈胡文虎九日抵京谒陵后即赴国

府〉,见《星洲日报》,1 9 3 4 年 1 1 月 2 1 日,第 2 张第 6 版;〈胡文虎由京之

杭由杭返沪沿途亦受热烈欢迎〉,见《星洲日报》,1 9 3 4 年 11 月 2 7 日,第 2

张第 6 版;〈胡文虎归来谈话〉,见《星洲日报》,1 9 3 4 年 12 月 5 -6 日,第 2

张第 6 版。 4 3 〈胡文虎昨晚由杭返沪〉,见《申报》,19 3 4 年 1 1 月 1 2 日,第 2 张第 8

版;〈胡文虎昨返港〉,见《申报》,1 9 34 年 1 1 月 1 4 日,第 3 张第 1 0 版;

〈胡文虎审慎捐款〉,见《申报》,1 9 3 4 年 1 1 月 1 6 日,第 3 张第 1 1 版;

〈胡文虎昨晨抵港〉,见《工商日报》,19 3 4 年 1 1 月 1 6 日,第 3 张第 1 版;

〈胡文虎昨日返港〉,见《工商日报》,19 3 4 年 1 1 月 2 1 日,第 3 张第 1 版;

Page 22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1

当时,上海《申报》特地在其图画特刊上报导了这一轰动上海的新

闻:“虎标永安堂主人胡文虎氏,祖籍福建,侨生缅甸之仰光埠。剂制八

卦丹、头痛粉、万金油等药品,行销南洋及全国各埠。生平热心慈善事

业,所耗不费。本月五日乘柯立芝总统轮抵沪,受各界热烈欢迎。”还附

上了胡文虎的近照以及他下轮登岸的情形。 4 4同时,上海《晨报》则制作

了一欢迎特刊,其中收录了上海政、商、教育、新闻界要人欢迎胡文虎的

文章,包括市长吴铁城、社会局长吴醒亚( 1892 -193 6)、教育局长潘公

展 ( 1894-19 75 ) 、 前 《 申 报 》 主 笔 陈 彬 龢 、 暨 南 大 学 校 长 沈 鹏 飞

( 1893-19 83)、前财政部次长张寿镛( 1876-19 45)、银行公会会长林

康候、大律师丘汉平等人。对于胡文虎,他们除了赞扬之外,亦怀着殷切

之期望,并表现出对于华侨崇仰与爱护之热忱。 4 5据国际社之报导:“华

侨实业巨子胡文虎,最近由海外回国,备受各界团体之热烈欢迎,胡氏在

沪上与各重要人物会晤后,即进京谒总理陵墓,并谒国府要人,图为胡氏

与林主席之合影。”还附上了英文的版本:

〈胡文虎只做慈善不做生意〉,见《大公报》,1 9 3 4 年 1 1 月 1 7 日,第 1 张第

4 版。 4 4 〈南洋华侨钜商胡文虎氏抵沪〉,见《申报图画特刊》, 1 9 3 4 年 1 1 月 1 2

日。 4 5 《晨报》,1 9 3 4 年 11 月 5 日,第 5 版。该欢迎特刊收录了〈胡文虎先生小

史〉、吴铁城〈欢迎胡文虎先生〉、潘公展〈欢迎华侨企业家胡文虎先生〉、吴

醒亚〈华侨与合作事业〉、陈彬龢〈胡先生与文化事业〉、沈鹏飞〈欢迎胡文虎

先生〉、林康候〈代表商界欢迎胡先生〉、丘汉平〈怎样才算是欢迎胡先生〉、

华侨联合会〈敬告胡文虎先生〉、国立暨南大学海外文化事业部〈胡文虎先生与

南洋华侨文化事业之前途〉等十余篇文章。该欢迎特刊后来还被转载于〈中国现

代企业家第一期:胡文虎先生〉,见《星洲日报星期刊》, 1 9 3 4 年 1 1 月 1 8

日,第九版。

Page 22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2

S ING APORE PH ILANT HROP IST MA KES V IS IT TO NA NK IN G.

Mr . Hu Wen - hu , we l l known indus t r i a l magna t e an d

ph i l an th rop i s t a r r iv ed in Sh an gha i on Nov . 5 . A f t e r a sho r t s t a y,

Mr . Hu p ro ceeded t o N ank in g wh er e h e w as we l com ed p r o fus e l y.

Mr . H u i s s een he r e wi th Lin Sen , ch a i rman o f t h e Gov er n men t . 4 6

同时,胡文虎与林森的合照还转载于《良友画报》上。 4 7凡此种种,

皆足见国民政府对于胡文虎此次的考察抱着殷切的期望。此外,于上海考

察期间,胡文虎亦曾经应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1873 -194 7)之邀,于 11

月 7 日下午 3 时前往该校参观,并由该校校董钱新之(188 5 -1958)等人

偕行;胡文虎于检阅该校学生军后,对该校之管理与设施,以及学生军容

之整齐均表示赞许。 4 8《复旦大学校刊》还特地报导此事,并刊登了胡文

虎的近照,且记载了当上海各界发起“欢迎华侨领袖胡文虎先生大会”

时,该校还曾派代表以及华侨同学代表前往参加。由此可见,被视为“华

侨商业巨子”之胡文虎不仅深受上海政界、商界之欢迎,亦颇受教育界之

拥戴。 4 9

胡文虎此行之所以会受到上海市政府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如此高规格之

接待,主要是因他曾捐献了大笔义款给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自 1929 年

4 6 见《良友画报》影印本,第 9 9 期(1 9 3 4 年),页 1 0。 4 7 “胡文虎归国观光与林森合影”,见《良友画报》影印本,第 9 9 期( 1 9 3 4

年),页 1 0 。非常凑巧的,该页同时刊登了上海申报馆主人史量才( 1 8 8 0 -

1 9 3 4)于 1 1 月 1 3 日午后自杭州乘汽车返沪遇刺身亡的消息,以及史量才的遗

照等。讽刺的是,该页还有关于蒋介石、宋美龄的报导。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受到

政治势力的钳制,或是屈恩俯就于政治势力,可说完全反映在这一画页上(见第

三章第二节的讨论)。 4 8 〈华侨巨子胡文虎氏参观本校〉,见《复旦大学校刊》,第 1 88 期(1 9 3 4 年

1 1 月 1 2 日),页 1。该报导还附上了胡文虎的近照。 4 9 虽然如此,但是胡文虎未曾捐款给复旦大学。

Page 22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3

返国一行后,直至 1 934 年 1 1 月初胡文虎才再次返国,当时他所捐助慈善

事业的经费总数达 50 万元以上,其中与医学卫生有关的,包括了麻风疗

养院病房一幢、上海市医院建筑费 1 1 万元、杭州市立医院建筑费十万

元、西安助产学校一万元与房屋一所,及南京紫金山陵园附近大储水池一

座。 5 0这些都一再地强化了胡文虎作为一名“南洋华侨巨商”的形象,并

说明了他之所以受到热烈欢迎的原因。

除此之外,上海与南京的刊物亦刊载了一些评论。有评论指出胡文虎

此次到上海之所以会如此受到欢迎,因为他是个“华侨巨商”;而一般

上,当时华侨被认为是替祖国补偿漏卮的一个集团,而胡文虎便是这个集

团中著名的领袖之一。 5 1该评论表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年年入超,只有华

侨离乡背井、胼手胝足,为中国挽回了不少利权。作者赞赏胡文虎专心经

营药业的远大目光与经商道德,且不因其他事业亦有利可图而与其他成功

的华侨进行同业的竞争。同时,作者也感叹从前中华工业总联合会曾促请

政府限制同业的竞争,但未获得政府采用施行,因此造成了上海有许多工

业因同业不合理的竞争而陷于困境。作者认为他们大可效法胡文虎,守本

分、不见异思迁,也不为了利益而与他人竞争,以至两败俱伤,相反的,

应该专注于谋求本业的发展。作者指出永安堂所发行的四种药品,竞争对

象并非国内的成药,而是各种西药与东药,例如日本的仁丹与清快丸等;

由于它们的价格廉宜,所以一般平民都有购买力,使平民也有驱除病痛、

恢复健康的机会,这点尤值得钦佩。再者,作者认为上海人热烈欢迎胡文

虎,大概都是因为钦仰他有异于一般“为富不仁”的守财奴之故;因为胡

文虎鄙视一般守财奴,随时随地肯为社会谋求福利,并捐助巨额金钱在医

院、学校及其他公共事业上,且广设报馆,努力文化事业,与专以营利为

5 0 〈消息:国内:胡文虎返国助建各地医学卫生事业〉,见(上海)《中华医

学杂志》,第 20 卷第 1 -1 2 期(1 9 3 4 年),页 1 5 6 7 -1 5 6 9。该报导还附录了刊

登于《申报》上的〈胡文虎氏小史〉。 5 1 允安〈评谈:欢迎胡文虎先生〉,见(上海)《新人周刊》,第 1 卷第 9 期

(1 9 3 4 年 1 1 月 1 2 日),页 1。

Page 22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4

目的而办报的报阀不同。作者认为胡文虎的抱负可从其以下的谈话中看出

来:“南洋华侨巨富,鲜有过三代者,有之,多变为子孙争产涉讼之资。

社会既未蒙其福利,而子孙反遭其殃。故我侪当放大眼光,可为事业作奴

隶,不当为子孙作牛马。财自我聚,当自我散;取诸于社会,而用诸于社

会,方可谓得其所也。” 5 2

其次,刊登在南京《自觉》上的时事短评,则认为胡文虎作为华侨界

数一数二的人物,此次回国观光,备受中央和各界欢迎,确实是值得的,

也受得起的。 5 3作者对胡文虎此行捐款数额超过 50 万元表示钦佩,并赞赏

胡文虎对上海记者所发表的一番谈话:“我侪当放大眼光,宁为事业作奴

隶,不当为子孙作牛马,财自我取,当自我散,取诸社会,用诸社会,方

可谓得其平”。作者认为胡文虎这番话不仅说得漂亮,且具有警惕;胡文

虎言行相符,不似一般中国人爱吹牛和车大炮。虽然,作者表示不敢奢望

胡文虎所说的一番话能打动一般守财奴的心,使他们改变原先吝啬的心

态,或是唤醒那些利己主义者与为我主义者使他们关注社会、国家、民

族、人群;不过,他还是希望一般享有巨富的军阀、官僚和资本家听了胡

文虎的这番话,至少能扪心自问。总的来说,作者认为胡文虎此次回国,

予人印象极佳,希望未来胡文虎能更加尽力协助祖国。

另一篇发表于南京《时代公论》的时事述评,亦表示胡文虎此次回国

受到上海各界热烈欢迎,因他不但是南洋富商、华侨领袖,而且对于祖国

的实业、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又向来具有赞助的热忱,“足见他是一

个爱国有为之士,决不仅仅是一个华侨富商而已”。 5 4作者同样也盼望胡

文虎在未来能为国家的公共建设、文化及慈善事业各方面更多尽力。另

外,作者亦发表了一些个人感想:他认为华侨与中华民国政府间的联系与

5 2 同上。 5 3 琼峰〈时事短评:胡文虎氏回国观光〉,见(南京)《自觉》,第 2 9 -3 0 期

(1 9 3 4 年),页 4。 5 4 〈时事述评:胡文虎返国〉,见(南京)《时代公论》,第 1 37 号,第 3 卷

第 3 3 期(1 9 3 4 年),页 5 -6。

Page 22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5

别国不同,华侨并无对不起祖国之处,但祖国政府却有愧对侨民之处。中

国因为贫穷,所以国内人民一谈到经济,便自然会想到华侨,但是他们却

很少想到华侨在外是如何在困苦的情景下赚取血汗钱的。政府对于华侨并

不曾有过任何的帮助,使得华侨到外国只能听天由命;及至华侨在国外经

营顺利之后,政府便将帮助祖国发展之责任交托给他们。华侨自始至终都

愿意为国家尽力,因希望帮助国家发展成健全的国家,使以后的华侨不至

于再像他们那样受苦。在国民革命过程中,中国国民党得到华侨许多物质

上的帮助,那时华侨比国内同胞还急切盼望革命的成功。近年来,华侨感

到国外的情势更不景气,且危机重重。华侨对政府的希望渐渐幻灭了,然

而政府对于华侨的希望却不变,当时国内农村经济崩溃,经济发展方面反

而加强了对华侨的希望。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可悲的对比。华侨虽然处于这

种情势,仍然愿意尽国民天责。最后,作者表示对一些卑鄙无耻之徒,蓄

意借着政治的名目打华侨的主意,巧借名目将华侨血汗钱作私人的囊中

物,侵吞抗日救国捐款的事件,感到痛心,并予以痛斥。

从以上三篇评论的内容可看出当时“南洋华侨巨子虎标万金油大王胡

文虎”在上海和南京所引起的许多讨论和企盼,而舆论所给予胡文虎的都

是正面的评价。 1 93 5 年国民政府还特令颁给胡文虎三等采玉勋章一座,

并发布颁勋命令。 5 5胡文虎素来都将其出品的虎标药打造成“万灵丹”的

形象(见第二章的讨论),与此同时,他透过乐善好施也将自己塑造成为

“救世主”、“药王”、“活菩萨”的形象。这样不仅利于推广他的药

业,也让他在南洋地区以及中国各埠都广受爱戴,特别是急需华侨在经济

上支援国家建设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因此,在国民政府的黄金十年中,可

说是胡文虎一生中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也是其文化创业的高峰。这无疑

与当时整个社会的成熟条件有直接的关联。纵观胡文虎所活跃的城市——

上海、香港、新加坡、仰光全都是英国殖民地与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在他

的身上可以看见古今中外各个元素的混搭。这或许也是他喜爱旅行和观察

5 5 〈中央:受勋:国府颁给胡文虎等勋章〉,见《内政消息》,第 8 期(1 9 3 5

年),页 5。

Page 22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6

新奇事物所获得的额外收获。接下来的两节将进一步探讨胡文虎如何藉着

医疗广告与流行文化,加强其虎标品牌之塑造。

第三节 医疗广告与虎标之品牌塑造

1 928 年 1 月,胡文虎曾经将中国国民党元老兼知名书法家于右任

(1879 -1964) 5 6题赠永安堂虎标万金油的墨宝“一滴万金”刊登在新加

坡《南洋商报》上作为广告。与此同时,胡文虎还在该则广告加上了以下

的说明:

只要略识市面的人,谁都敬仰于右任先生的。因为于先生是一个

学者,又是一个革命家。他这回题赠永安堂虎标万金油“一滴万金”

四字,从于先生的人格和名望上,就可知虎标万金油的真价值了。

人们要做顶天立地的事业,就要有康健的精神,要有康健的精

神,先要有康健的身体。病魔是妨碍康健的坏东西,如果没有虎标万

5 6 于右任,陕西省三原县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后来以“诱人”

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清朝光

绪年间的举人,震旦公学、震旦学院肄业,后于日本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是中

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民国成立之后,长期担任高级政府官员。1 9 2 2 年创办上

海大学。1 9 2 4 年出席国民党“一大”,年底陪同孙中山北上赴京。 1 9 2 6 年代表

国民党赴苏联促冯玉祥速回国参加北伐。19 4 8 年曾参选民国副总统。1 9 4 9 年随

中华民国政府迁居台湾。同时,也是中国近代知名的书法家,寓居台湾的 1 5 年

中,当地书法风气首次出现碑学压倒馆阁帖的趋势。精于书法,尤擅草书,首创

“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1 9 3 2 年在上海创办标准

草书社,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并集字編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 9 3 6 年由

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其他著作则包括了《右任

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等。见刘凤翰《于右任年谱》(台北:传

记文学出版社,1 9 6 7)。

Page 22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7

金油制治他,不知他要怎样反动起来了。由此看来,万金油负了保障

人们康健、促进人们事业的大使命。说他“一滴万金”,良非虚语

呵。5 7

中国国民政府北伐统一全国后,于右任历任审计院、监察院院长,是

国民党的重要决策人物,前后共担任监察院院长 34 年之久。此外,于氏

的草书与谭延闿的楷书、胡汉民的隶书、吴稚晖的篆书,被列为“国民党

四大书法家”。很明显的,胡文虎试图借着于右任作为一名党国要人和书

法家的名望,来抬高虎标万金油的价值,希望消费者因信赖于氏的人格,

而信赖于氏所赞誉为一滴价值如同万两黄金的虎标万金油。广告指出虎标

万金油的价值等同于万金,主要是因为它能保障人们的健康,而健康的身

体和精神则是促进事业的基础。同时,也列下了虎标万金油的内、外科主

治各症。这种借着社会名人来打广告的方式,可说是相当普遍、直白,且

有效果的,这也就是为何胡文虎会经常使用这种广告方式的原因。为什么

于右任会愿意帮胡文虎的虎标万金油“代言”呢?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

代,这不纯粹是因为商业的原因,很大部分还是受到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的驱使,不像现在凡是都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

同年 2 月 1 日,胡文虎在新加坡《叻报》上刊登了上海名记者暨《时

事新报》主笔潘公弼使用虎标万金油后的推荐函:

永安堂主人惠览:

三数日前,弼伤风甚剧,悉不胜言,遂试服万金油少许,顷刻之

间,鼻通涕止,霍然而愈。于以知尊处出品充享盛名,盖有由来也。

行见畅销域内。题祝无重此上。即颂

冬安

潘公弼 5 8

5 7 《南洋商报》,1 9 2 8 年 1 月 3 0 日。 5 8 《叻报》,1 9 2 8 年 2 月 1 日,第 2 1 版。

Page 22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8

潘公弼在推荐函中指他在服用了少许虎标万金油后,困扰他数日的伤

风便立即痊愈了,因此他终于明白为何它能享有盛誉。来函照登在医药广

告中是极为普遍且颇具有说服力的一种,何况这封推荐函是出于当时上海

有名报人之手。潘公弼在《时事新报》(19 11- 1949)任总编辑多年,曾

于 1933 年及 1934 年连续出版了《时事新报评论集》第一集和第二集,页

数共计有 700 页以上;并曾于 1918 年与知名报人邵飘萍创办名倾一时的

北京《京报》( 1918-1926 )。可见胡文虎在还未创办《星洲日报》之

前,就已经开始和上海的报人有来往。 5 9

不仅与此,透过另一则广告,同样可以得知胡文虎与上海文化界之间

的往来。同年 7 月 2 日,《叻报》上出现了上海名漫画家黄文农(1903 -

1934)的自画像,以及黄文农使用虎标万金油与头痛粉后的谢函与介绍

信:

名画家之经验

黄文农先生,乃沪上大名鼎鼎之画家,所刊各种漫画尤为脍炙人

口。前因画务过劳之故,以致腰酸头痛。曾因腰酸头痛,而用永安堂

虎标万金油及头痛粉施治,结果酸痛痊愈。黄君欲宣扬灵药,嘉福病

人起见,特作函为之介绍,兹摘录于下:

永安堂主人台鉴:鄙人对于画务,非常繁忙,几有应接不暇之势,以

致腰酸头痛。素念贵药坊之万金油,可以外抹腰酸,头痛粉内服可以

医治头痛,惟从未用过。及今不时病作,痛苦更甚,乃即购用,果然

名不虚传,腰酸头痛,霍然痊愈,灵如仙丹。书此致谢,以当介绍。

黄文农启 6 0

5 9 Co mp . S h u S h e n g - c h i , ―T r a n s r e g i o n a l Ne t wo r k i n g i n t h e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i s t i c D i a s p ora : Hu W e n h u / S i n Ch e w J i t P o h a n d Gu o mi n d a n g

Ch i n a , 1 9 2 9 -1 9 3 7 ‖ . 6 0 《叻报》,1 9 2 8 年 7 月 2 日,第 8 页。

Page 23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19

黄文农被公认为中国 20 世纪三大漫画家之一,是 20 年代的漫画大

师,也是当时发表作品最多、影响最大的政治漫画家。 6 1 20 世纪 20 年代

末至 30 年代的上半期是中国漫画早期的黄金时代,而上海租界大量外来

的文化书刊大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漫画风格。黄文农以及张光宇( 1 900-

1965)和张正宇(1904-19 76)两兄弟、叶浅予(1907-1995)等人,为

中国的漫画开辟了新一代的道路,而黄文农正是这些漫画家群中的精英,

可惜后来因为英年早逝,所以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他曾与张光宇、叶浅予

等一起编辑《时代漫画》,也参与创组中国最早的漫画团体——漫画会,

并为之制作会徽,并于 1928 年 4 月,与张正宇、张光宇、叶浅予等人创

刊《上海漫画》。 6 2

除了上海的新闻界与漫画界,胡文虎还善用了其他上海知名人士的文

化资本与象征资本来为永安堂虎标药品打响知名度。此外,一些历史事件

和热门的时事也经常会出现在广告中,例如 1926 年开始的北伐与国民政

府 1928 年 7 月开始研究裁兵的背景:

兵贵精,不贵多。国民政府,所以要裁兵,乃实行精兵主义也。

药贵灵,亦不贵多。

永安堂虎标“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四种

药品,其治病之灵效,无异精兵之荡群魔也。 6 3

6 1 黄文农,松江县人。家境清寒,少年时当过石印描样学徒。后被调至《小朋

友》杂志任美术编辑,开始创作漫画。自 1 9 2 4 年起,便在上海三日小报《晶

报》上发表作品,前后不下 3 0 0 多幅。后来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国际时事漫

画,并任该杂志特约漫画作者。其漫画风格独特,与丰子恺齐名。其漫画题材以

时事讽刺为主,取材于报刊上发表的国际国内时事新闻。 6 2 黄文农的代表作《文农讽刺画集》于 1 9 2 7 年由漫画会出版。 6 3 《星洲日报的先声》(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 9 2 9),无页码。

Page 23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0

这则广告让人联想虎标药品就像是当时将强敌一一击退的精锐部队。

虽然胡文虎曾多次公开表示自己对于政治并不热衷,但是从永安堂的许多

广告中,可以看出他对时局变化确实相当敏锐。其他的例子还有 1932 年

当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时十九路军奋起抗敌,当时胡文虎在广告上表

明:“全面抗战之时,正吾人报国之日,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我

胡文虎爱国观念不敢后人,愿竭尽努力,以尽华侨天职!”当时上海《申

报》就刊登了一则题为“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

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的广告,该则广告的下面还有十九路军军长

蔡廷锴(189 2-19 68) 6 4将军的题词手迹:

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术济人。其所制虎标万金

油、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诸药品,治病灵验,早已风行海内,众

口同称。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

书此以留纪念。

蔡廷锴 6 5

蔡廷锴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可说是威震四方,就连当时上海的文学月

刊《现代》也刊登了类似的广告,只是标题却改为“良药信誉得英雄一言

6 4 蔡廷锴是中华民国陆军上将,出生于广东罗定。 1 9 30 年任第十九路军(即粤

军)副总指挥、军长。1 9 3 2 年 1 月 2 8 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驻军十九路

军奋起抗战,“一二八”事变爆发。与蒋光鼐一起率领十九路军进行一二八淞沪

抗战。同年被蒋介石调往福建“剿共”,任十九路军总指挥、福建绥靖公署主

任。1 9 3 3 年 1 1 月,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在福州成立抗日反蒋的“中

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海外,

宣传抗日救国。蔡廷锴《蔡廷锴自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 9 8 2)。 6 5 《申报》,1 9 3 2 年 7 月 2 8 日,第 1 4 版,亦见上海《现代》,1 9 3 3 年新年

号,第二卷第三期。

Page 23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1

而益彰”。 6 6透过当时大家所公认的英雄,虎标所生产的药品再次巩固其

作为一个爱国企业家所生产的国货以及良药的形象。胡文虎透过支持十九

路军而博得许多广告的机会,可说是非常上算的投资。 6 7

另外一位为虎标万金油作广告的将军,是有“赈灾将军”之称的朱庆

澜(18 74- 1941)。朱庆澜,字子桥,历任陆军上将,黑龙江将军,广东

省长,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兼哈尔滨特别区行政行政长官,国民政府赈

灾会常委,著名爱国人士,九一八事变后,献身于社会赈济事业。该则广

告的标题为“英雄而兼菩萨之朱子桥将军在陕西赈灾时,曾亲见永安堂虎

标万金油活人甚众”:

南洋侨胞胡文虎君,恒以慈善为怀,尤热心于国内之事,遇有灾

患,施救不遗余力。其所创永安堂发明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清

快水四种,药好价廉,收效且速,嘉惠人群,实非浅鲜。曩年,余赈

济陕灾,胡君赠药极多,全活极众。佩其心之善,美其药之良,用志

数语,以介绍于社会。

民国二十一年八月朱庆澜 6 8

6 6 还附上说明:“内科搽食兼用外科擦患处每二小时一次。内科主治:伤风感

冒、时行瘟疫、积滞吐泻、冷热肚痛、绞肠痧痛、人事不省、四肢厥冷、一切恶

痧。外科主治:肺炎头热、头昏眼眩、手足酸痛、刀伤物伤、水火烫伤、恶虫咬

伤、疝气偏坠、脚指滹痒、各种疮毒、各种癬疥。” 6 7 对此 S h e r ma n Co c h r a n , Ch i n e s e M e d ic i n e M e n: Co n s u me r Cu l t u r e i n

Ch i n a a n d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 Ca mb r i d ge a n d L o n d o n : Ha r va r d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2 0 0 6 ) , p p . 1 1 8 -1 5 0 有详细的讨论,不赘。 6 8 《申报》,1 9 3 2 年 9 月 5 日,第 1 6 版。该则广告还特别声明“冬令冻疮与

火炉热毒无论谁都不可避免,请用虎标万金油搽鼻孔、手足等处两患全消。”可

见是针对中国国内的市场。

Page 23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2

这则广告是出自当时公认的“英雄兼菩萨”的亲眼所见、亲口所说,

无形之中亦加强了虎标药品在广大人群心中的印象。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这些都与胡文虎作为热心爱国的慈善家、南洋侨胞的崇高形象和地位镶嵌

在一起。这也是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境中才有的特殊现象。以上所举的各个

例子,无论是政治、文化、军事各界的名人,都愿意站出来为胡文虎以及

永安堂虎标作广告,这绝对是以明星、球星“代言”的现代广告所充斥的

时代所无法想象的。他们主要是由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驱使,而愿意

替国货品牌作宣传。由此可见,30 年代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

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

第四节 广告与大众文化

上一节,笔者探讨胡文虎如何使用自身或广告代言人的社会资本、象

征资本、文化资本,来塑造虎标药品的品牌,而进一步有助于胡文虎累积

更多的文化资本与财富。胡文虎透过其独有的医疗广告风格,不仅建立了

其个人以及虎标鲜明的品牌形象,也藉着这些医疗广告,引领了当时的潮

流,展现其作为一名文化企业家之广告才华。这一节将进一步说明胡文虎

在这一方面的专长。

除了以上较为严肃的广告场景,胡文虎也善用大众文化来进行广告宣

传,例如利用书画界名人以及电影明星为永安堂虎标药品广告的“创作

人”和“代言人”。例如以下一幅 1 9 34 年的彩色广告,广告中身材健

美,面色红润的妙龄女子,蓄了一头俏丽的短发,微微露齿而笑;身穿一

袭时髦又亮眼的红色泳衣,露出了大半个酥胸、双臂和大腿;在艳阳照耀

下的海边,皮肤白皙的她打着一支旧式的油扇;背景还有海中嬉戏的男女

老幼作陪衬。整幅画作洋溢着浓浓的青春气息与健康美,与传统国画中的

仕女、闺秀,甚至是当时上海广告中穿着旗袍、打扮时髦的女明星截然不

同,更与古代纤细、羸弱的审美风格迥异。此外,吸引人们目光的还有她

蓝色腰带上所绣着的猛虎商标,与广告的左上角永安堂虎豹行八卦丹的包

装纸相互呼应。左下角的落款提了:

Page 23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3

影国凤毛,艺坛麟角,容华健美,人淡如菊。

王默秋女士玉照。

甲戌中秋钟山隐题。6 9

这幅广告中的模特儿是 20 世纪 30 年代当红影星之一——王默秋,与

胡蝶(19 07-1 989)同时期的她曾参与《体育皇后》等电影的演出。 7 0这

幅国画广告的作者则是著名的国画家钟山隐,毕业自上海美专的他曾于 20

世纪 30 年代末,与著名画家潘天寿、著名摄影家郎静山等同任中国全国

美展会审查委员;19 34 年 4 月 1 日《综合性美术月刊》创刊时,他与钱

瘦铁、江小鹣等任编辑,后来任《美术生活》总编辑,而甲戌年(1934)

正是他最为活跃的时段。 7 1钟山隐所绘的这幅国画,已经具有现代广告设

计的专业宣传手法,在当时肯定掀起一时的风潮。因此,换个角度来说,

胡文虎的广告术不仅是在跟随潮流,同时也在带动时尚。

其实,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胡文虎便展现了其善于运用流行文化与

消费者沟通的才华。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使用 19 26 年 9 月 1 5 至

21 日期间,于新加坡小坡曼舞罗戏院开映由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出品之电

影——《将军之女》来对消费者说故事。当时新加坡中西影片公司所发布

之广告如此形容这部“警世名剧”——“情节离奇,表演细腻,滑稽有

趣,光线明晰,配景宏丽,均为特色。剧中有我国战舰数艘,有商船被焚

沉没,皆为国产片中所仅见”。 7 2这部 1926 年由上海的影片公司推出的

电影,不仅题材新颖,且相当卖座,在新加坡上映时广受当地观众欢迎,

其剧情亦掀起了广泛讨论。这种现象自然引起了对消费者喜好颇为敏锐的

胡文虎的注意,并赶紧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就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不到

6 9 嘉德线上〈嘉德在线女性拍卖月新品不断〉,见“北京嘉德在线拍卖有限公

司网”(h t t p : / / e p u d . a r t r a d e . c o m/ e p u b l i s h / d e t a i l -4 1 6 6 0 -n e w. h t ml)。 7 0 同上。 7 1 同上。 7 2 《叻报》,1 9 2 6 年 9 月 1 6 日,第 1 7 页。

Page 23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4

两周内,胡文虎便迅速地在《叻报》上刊登了一则题为“冒牌的小姐”的

广告:

前期曼舞罗开映之《将军之女》,潘素秋冒混阮英,实与今日奸

商之冒混虎标万金油相似。兹将其相似之点述之于下,使人们知假者

终难敌真,而必归于失败也。潘素秋之慕阮济卿富而且贵也,无异奸

商之慕永安堂虎标药品风行畅销,其似点一。潘素秋之私藏各证也,

无异奸商招致永安堂原日包药工人以为制药师,以掩外间耳目,而为

制药招牌,其似点二。潘素秋之假造黑痣也,无异奸商之将冒油外标

改为蓝底金牙边,以图冒混,而免人疑,其似点三。至其后之被苏敬

先揭破,而逃走,而欲赴水死,正如奸商冒混之被社会人士所洞悉、

所鄙弃,倘社会人士不如阮英之原谅,则其欲如潘素秋之侥幸不死,

不可得矣。呜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彼潘素秋之妄慕虚荣,乃出

于女子之见,情尚可原,至彼奸商,号称须眉男子,乃亦为求财宝,

不顾人群,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是则大可哀也矣。

总批发处星洲牛车水崎呢律四十七号永安堂

仰光、星洲永安堂虎标药厂胡文虎谨布7 3

胡文虎藉着这部电影所引发的话题,来吸引消费者注意虎标万金油被

不肖商人仿冒一事,并即时地借“戏”讽今,指责仿冒虎标万金油的无良

商家就如同剧中的“冒牌小姐”一般,亦不忘提醒消费者应有所警惕。胡

文虎还指出了两者之间有三个相似点:贪图别人的财富、私藏证据以掩人

耳目、在外表上动手脚。利用消费者所熟悉的剧中情节和人物来唤起他们

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带有一定的教化功能。这样的广告方式不仅非常独

特,且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亦可以反证当时市面上出现了许多虎标药品

的仿冒品,因此胡文虎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在报纸的广告中向消费者晓

以大义。类似的广告在当时经常出现,例如:

7 3 《叻报》,1 9 2 6 年 9 月 2 7 日,第 2 7 页。

Page 23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5

永安堂的虎标万金油,因为治病太灵效了,所以一般投机市侩就

竭力设法冒混。现在为欲使购者避免冒混的药、害人的药,妨害生命

起见,特将大、小二号万金油装潢略行更改。爱用这油的诸君,请把

下面的两号图式稍微注意,或者对于购药时有点俾补吧。 7 4

为此,胡文虎还特地在中、英文报上刊登注册广告,特别声明自

1928 年元旦起,虎标万金油改装的消息,并附上了新的包装纸上的水印

样本,以防消费者买到鱼目混珠的仿冒品,危害健康。 7 5该则广告也披露

了永安堂虎标各药已在以下各地区注册:

(1)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半岛已在新加坡注册;

(2)荷属东印度群岛已在巴达维亚注册;

(3)缅甸已在仰光注册;

(4)中国已在北京及南京注册;

(5)暹罗已在曼谷注册;

(6)日本与台湾已在东京注册;

(7)菲律宾已在马尼拉注册。

由此看来,截至 192 7 年底以前,永安堂的业务已经在东亚和东南亚

主要的商埠站稳了脚步。比较以上三者,不难发现前者之表现手法属于较

不典型的,而后两者也许是因受限于外在条件而缺乏新意。若有适当的题

材,胡文虎就会借题发挥,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新颖的广告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就如以下的广告。

7 4 《南洋总汇报》,1 92 7 年 9 月 2 1 日,第 1 3 版。该广告还附上了大号与小号

万金油改装后图式。 7 5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s s , 1 7 De c e mb e r 1 9 2 7 , p . 9 ; M a l a y a n S a tu r d a y P o s t ,

1 4 J a n u a r y 1 9 2 8 , p . 3 6 & 1 7 M a r c h 1 9 2 8 , p . 4 0 .

Page 23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6

1 938 年,虎标万金油刊登在 S ing apore C inema Rev i ew 7 6的一则广

告足以说明胡文虎具有视觉艺术方面的特长,并深谙“一幅图画胜过千言

万语 ”的 道 理( 见 图 1 ) 。这 幅 “ 美 女伴 虎图 ” 中的 性 感美 女就 是

Param oun t 所出品的电影 Th e Jung l e Pr incess 7 7 中的女主角 Dor o th y

Lamou r(1914 -199 6) 7 8。这则广告的主标语是“有虎标万金油,无惧任

何伤害”(You f ea r no h arm wi th T i ge r Ba lm),下面还标明了虎标万

金油的疗效:“治疗所有因风湿、痛风、腰痛、牙痛、头痛、蚊虫咬叮、

7 6 S i n g a p o r e C i n e ma R e v i e w , 1 9 3 7 -3 8 , p . 2 7 . T h a n k Dr . Ch u a A i L i n g

f r o m De p a r t me n t o f H i s t o r y o f Na t i o n a l Un i ve r s i t y o f S i n ga p o r e f o r

ge n e r o u s l y s h a r i n g t h i s i n va l u a b l e ma t e r i a l wh i c h s h e f o u n d i n t h e Gr e a t

B r i t a i n L i b r a r y . 7 7 T h e J u n g l e P r i n c e s s 叙述了男主角 Ch r i s t o p h e r P o we l l 与未婚妻和未来岳

父,为了捕捉野生动物而来到马来亚。他在打猎时不幸被一头老虎袭击,而一群

带路的土著却只顾着自己逃命而把他丢下不理。那头老虎其实是一位美丽少女

Ul a h 的宠物,她自小就独自在热带丛林中长大。她不仅救了 C h r i s,还把他带

回自己居住的山洞中疗伤,之后他们还坠入了爱河。当他终于康复时,她陪他回

到军营里。这不仅令他的未婚妻感到非常嫉妒,土著们也不喜欢 Ul a h 和她的宠

物老虎,这些后来都带来了许多麻烦。 7 8 Do r o t h y L a mo u r,美国知名女影星, 1 9 3 6 年到好莱坞发展,并开始定期出

现在 P a r a mo u n t P i c t u r e s 的电影里。那年初试啼声的她获得饰演 T h e J u n g l e

P r i n c e s s 中女泰山 Ul a h 的机会。在剧中缠绕着纱笼的她,不仅迷倒了万千观

众,也使得电影非常卖座。她以这个角色(与宠物老虎一同长大在热带丛林里长

大的女泰山)迅速窜红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当时人们只要看到了纱笼就会联想

到她。她除了是象征性感的巨星外,也同时展现了漫画家和戏剧演员的天赋。

1 9 3 6 年至 1 9 52 年间,她是最受欢迎的女影星之一。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

应该是与 Bo b Ho p e 和 Bi n g Cr o s b y 等人一同主演的一系列叫座的 R o a d t o …电

影 。 Do r o t h y L a mo u r , M y S i d e o f t h e R o a d ( Up p e r S a d d l e R i ve r , Ne w

J e r s e y : P r e n t i c e Ha l l : 1 9 8 0 ) .

Page 23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7

割伤、擦伤等所引起的不适”,并指明“世界各地均有出售”、“永安堂

虎标药房”。由于这则广告完全是以英文书写的,所以它不仅面向新加坡

受英文教育的消费者,也同时面向全世界的电影爱好者。凡是看过这部电

影的人,都会对剧中这位美丽的女泰山及其身旁的老虎留下深刻印象。这

只老虎是与一般的老虎不同,因它不仅是被这位美女所驯服的、通人性的

宠物,且是随时陪伴其左右的良友(胡文虎的名字——“文虎”就有“温

驯的老虎”的意思)。寓意着虎标万金油也是消费者随时的良伴、了解消

费者的需要,并能解除他们疾病的痛苦。

这部成功的电影使饰演剧中女主角的影星声名大噪,也使她身旁那只

老虎变得十分耀眼。“美女伴老虎”的鲜明形象也随着电影票房的飙升,

进入了千家万户的心中。胡文虎不啻是个对时尚非常敏感的商人,他再次

把握良机为其虎标万金油制作一则“美女伴老虎”的广告。这则精美的广

告呈现出美丽女泰山与其身旁那头充满灵性的老虎,同时暗示着消费者

们:只要有虎标万金油,就不需要害怕任何疾病之侵害,就像电影中的男

主角一样,就算不幸受伤,也会因为有美女在旁细心呵护而迅速痊愈!因

为虎标万金油功效神速,因此不需要害怕!也似乎暗示着虎标万金油不仅

具有老虎的威力,还有老虎饲养者的魅力!Doro th y La mour 因为饰演女

泰山一角,而成为当代的性感女神,再加上老虎此一在南洋传说中具有增

强男性魅力的中药成份,两者并列的结果势必会带给东南亚的消费者,特

别是男性消费者有其他的联想。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也另有其吸引力,

就是认同于女主角——只要有虎标万金油在旁,她们和女主角一样,什么

也不必惧怕,因为老虎是安全感的象征。

由此可见,胡文虎对流行文化极为敏锐,特别是任何与老虎有关的事

物,都可以为其所用作为虎标万金油广告的素材,而老虎已经成为胡文虎

个人及其品牌虎标的标志。特别是这部在当时引起轰动的电影,不仅因为

女主角的美艳动人,更因为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南洋异国情调——只围了

纱笼的她露出了诱人的香肩和美腿,还有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与含情脉脉的

笑容、明眸皓齿、矫捷的身段,以及其宠物老虎对她的驯服。因为有这只

老虎的相伴,她得以在热带丛林中自由穿梭,而无惧任何危险,使她得以

成为大自然的天之娇女。这特质即刻被胡文虎这位反应敏捷的广告天才看

Page 23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8

到了一种可能性和巨大的潜在市场。由此可见胡文虎掌握了广告的语言,

并懂得如何藉着图像对广大的消费者说故事。

胡文虎被公认为广告天才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他无所不用其极地替

虎标药品打广告,甚至连其生活方式都成为了鲜活的广告。 7 9此外,他亦

擅长透过视觉艺术来说故事。这极有可能是因他所受的教育不多,所以深

知若要向同样是受教育不多的普罗大众传达信息,图像是最直接了当,且

效果最大的办法。除了任何有关于老虎的流行文化如电影之外,后来就连

卡通人物也出现在虎标的广告中。2 0 世纪 40 年代初期,正值美国迪斯尼

动画片(Wal t Di sn e y P i c tu r es)开始风靡全球,新加坡也不例外地受到

了影响,这情况随后亦反映在胡文虎的广告策略上。二战后,当时最受欢

迎的卡通人物米奇老鼠(Micke y Mou se)还变成了虎标万金油广告中的

代言人。 8 0在 194 0 年迪斯尼的巨作《幻想曲》(Fan t as i a) 8 1中,小孩子

们所喜爱的米奇老鼠,化身为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如此多变的形象,就如

同 21 世纪的哈里波特一样,让每一个儿童与成人深深着迷。于是胡文虎

7 9 S h e r ma n Co c h r a n , ―In t r a -As i a n M a r ke t i n g : Aw Bo o n -h a w‘ s Co mme r c i a l

Ne t wo r k , 1 9 1 0 -1 9 3 7 ‖ , i n S . S u g i ya ma , a n d L i n d a Gr o ve ( e d s . ) Co mme r c i a l

Ne t wo r k s i n M o d e r n A s i a ( R i c h mo n d , S u r r e y : Cu r zo n P r e s s , 2 0 0 1 ) , p p .

1 7 1 -1 8 1 ; S h e r ma n C o c h r a n , Ch i n e s e M ed i c i n e M e n: Co n s u me r Cu l t u r e i n

Ch i n a a n d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 Ca mb r i d ge a n d L o n d o n : Ha r va r d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2 0 0 6 ) , p p . 1 1 8 -1 5 0 . 8 0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3 Au gu s t 1 9 4 6 , p . 3 . 8 1 《幻想曲》是一部独特的动画影片,是影坛首次尝试以美术来诠译音乐。它

的艺术成就至今尚无任何一部音乐片可超越。它获颁第 1 4 届奥斯卡特别成就

(音乐和录音技术)2 项金像奖、纽约影评人协会特别奖。该片由八段不同曲目

的音乐配上动画师根据音乐想象出的故事合成,曲目包括一众音乐大师的杰作,

如巴哈、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贝多芬、舒伯特等人,以及最令人难忘的

杜卡斯的《魔法师的学徒》( T h e S o r c e re r ‘ s Ap p r e n t i c e ) 。该曲目的导演为

J a me s A l ga r。见 h t t p : / / www. i md b . c o m/ t i t l e / t t 0 0 3 2 4 5 5 /

Page 24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29

便聘请广告公司制作一幅平面广告,让风靡全球的米奇老鼠手上拿着一瓶

虎 标 万 金 油 , 广 告词 还 说 : “ 米 奇 老鼠 会 变 魔 法 , 虎 标万 金 油 也 会

(Mick e y mak es m ag ic , so does T i ge r Ba lm)”,暗示了虎标万金油的

疗效,如同米奇老鼠变魔法般神奇。这则广告反映出胡文虎不断随着时代

而进步,且掌握了时代的语言,借助了米奇老鼠的魅力与消费者进行有效

的沟通。在某种程度上,这不仅反映了当时新加坡的次文化,也显示出胡

文虎对时代潮流之敏锐,以及熟知大众文化之趋势。

除此之外,胡文虎的另外一项贡献,就是不单藉着广告来推广其永安

堂所出品的药品,亦间接地推广了新加坡的体育,特别是游泳。自 1929

年起,胡文虎开始兴建猛虎游泳池,积极推动新加坡的游泳以及其他运动

项目(见下一章的讨论)。然而,胡文虎却在更早以前就显示出其对于游

泳的喜爱与兴趣。 1 927 年,永安堂便已推出一系列以游泳为题材的广

告,将虎标万金油与当时新兴的运动项目游泳联在一起。这在当时的广告

中,可谓绝无仅有。例如以下三则:

随时随地都用得着的只有虎标万金油

洗海水浴本是一种很有益于身体的运动,不特可强壮筋肉,即行

船遇有什么危险时,也可借此技术,保存生命。但此等运动,不宜过

度,过度了必至头晕眼花,手足酸软,如患了急痧一般,是亦不宜不

慎也。林敬容女士是一个最喜洗海水浴的人,一日值夕阳西下时,约

了邻家的姊姊,同赴海滨,做那翻波倒浪的游泳。不料一时兴起,乐

而忘倦,精神有点过度了,顿时觉得头昏眼花,周身无力,连忙爬上

小石滩上时,已面色灰白,为状至足惊人矣。邻家的姊姊看了,不由

得不惊慌失措,在此惊慌中,忽然猛想起永安堂虎标万金油和头痛粉

来,便对林女士说:我衣袋里尚带有虎标万金油和头痛粉,我赶紧去

拿了来,给你一搽一食,包管就好了。说罢,连忙去拿,拿了来,连

忙照法施用,果然不数分钟,精神就复原了。归途,林女士笑对邻家

Page 24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0

姊姊说:不料这虎标药随时随地都用得着,又哪能怪你视为保命丹

呢。 8 2

广告不仅在宣传虎标万金油的好处随时随地都用得上,也似乎同时在

宣传游泳这项运动的好处,并传授一些有关游泳的基本常识,以及游泳时

要注意的事项与可能发生的意外:

郑慧娥女士,是一个游泳大家,在水里俯仰浮沉,时翻花样,同

游者,莫不艳羡焉。一日,适与其女伴,吴耀琼女士,在海滨翻波覆

浪,极尽游兴之际,忽然不慎,足被暗石所伤矣。鲜红之血,在雪白

之脚上,汩汩而流。受者痛苦千般,看者焦急万状。正值莫之所措

时,吴女士忽忆起永安堂虎标万金油来矣。便对郑女士曰:虎标万金

油,不特内科各病,每治每效,即外科各症,如有刀伤、火伤、虫

伤、物伤,以此搽之,亦可治伤止痛。我深悉此油之功效,是以时时

随身携带,今姊姊已受石所伤,正宜用此一治也。言竟,匆匆向岸上

取来。果然搽上去时,血止痛止,越日而伤痕平复矣。8 3

除了虎标万金油之外,虎标头痛粉也成了急救箱中必不可少的药物。

如下:

8 2 《叻报》,1 9 2 7 年 9 月 1 6 日,第 2 1 版。该广告还有附上“注意:永安堂大

小两号虎标万金油,为提防冒混起见,特将粘罐横标及罐面图标略为更改,彩色

比前更为精美,加印暹巫马来柔各种文字。即大号之一打庄之外面标志亦比前改

良许多,购者祈注意可也。”

8 3 《南洋总汇报》,1 92 7 年 9 月 1 2 日,第 6 版,比较 9 月 1 6 日,第 1 3 版。

该广告还有附上“注意:永安堂大小两号虎标万金油,为提防冒混起见,特将粘

罐横标及罐面图标略为更改,彩色比前更为精美,加印暹巫马来柔各种文字。即

大号之一打庄之外面标志亦比前改良许多,购者祈注意可也。”

Page 24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1

救急的责任惟有永安堂虎标药可负担

世间最不适意的事,就是乐极生悲,快活中,忽然来了意外的惊

惶。谢韵珠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当她约了许多女伴,赴海滨洗海水

浴,正兴致勃勃,乐而忘倦时,忽觉天旋地转,海倒山翻,眼前黑漆

漆,已倒卧石滩上,不省人事了。诸女伴一看,顿时惊慌失措,不知

所可。幸有阅历较深的人说,这样的晕厥,一定劳神过度,或患了急

痧症所致,如有虎标万金油,一搽一食,那么随时就可清醒了。说来

也凑巧得很,她这样说了以后,居然就有人,带备了这椿药,连忙照

法施用后,谢女士已由鬼门关,缓缓回来了。8 4

这三则广告除了在推销虎标万金油以及头痛粉的新妙用,亦无形中让

大众更加安心、无后顾之忧地去尝试游泳此一新的体育项目。随后,胡文

虎曾将自己穿上泳装泛舟的照片刊登在星系报报端。 8 5这似乎在暗示着其

健康强壮的体魄、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逆流而上的奋斗精神。这个意象

不只是将个人与家庭幸福联系在一起,甚至于是与整个民族与国家的命

运、前途息息相关。 8 6

另外,一件值得关注的是,在其中的一则广告中还附上了一则小小的

启事:

做日历生意者请看

中华民国十七年份挂壁日历,敝堂已定制十六万个,到时拟遍送

各界。他家制此相送者,尚不知其数若干。惟明年份此物必供过于

8 4 《南洋总汇报》,1 92 7 年 1 0 月 2 8 日,第 1 3 版。 8 5 该照片已再刊于《客家:纪念胡文虎先生诞辰 1 2 5 周年专刊》,2 0 0 7 年,第

4 期,页 1 8。 8 6 比较毛泽东畅游长江。根据相关记载,毛泽东于 1 9 5 6 -1 9 6 6 年间,曾于长江

畅游达 4 4 次,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是 1 9 6 6 年 7 月 1 6 日。藉此毛泽东向中国人

民展现了他的健康以及与大自然斗争的精神。

Page 24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2

求,则可预料也。所望做日历生意者,万勿制过多,以免亏本是幸。8 7

由此可知,新加坡永安堂曾经于 192 8 年定制了 16 万个日历要赠送给

各界。1921 至 19 3 1 年间,新加坡的总人口不过介于 42 万至 56 万左右

(见表 1),而华人则占了四分之三(介于 31 万至 42 万左右)。因此,

16 万的数目就意味着几乎每户家庭都会收到一个永安堂所赠送的日历,足

见永安堂广告的渗透力确实是要尽量做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胡文虎在广告

上所投资的资本不少,但是其永安堂的收入更是可观。根据《星洲十年》

的记载,20 世纪 3 0 年代末,胡文虎设在新加坡的虎标永安堂总制药厂,

每日平均生产量为三万打以上的万金油、二万打以上的头痛粉、一万打以

上的八卦丹、二千打以上的清快水,至于年营业额则可达叻币一千万元以

上,这样辉煌的业绩不得不归功于胡文虎之善用广告。 8 8

除了现代体育中的游泳项目之外,在永安堂的广告中也经常出现其他

的“摩登”元素,例如现代的交通工具——汽车、轮船、飞机,以及其他

娱乐(跳舞)与运动(跑步),甚至是一再强调虎标药品是以符合科学和

现代工业技术所生产的。和同时期上海的广告一致,胡文虎喜欢使用摩登

或古典的美女图来为虎标药品打广告,甚至于推销星洲日报社印刷机器与

印刷技术的先进。虽然这不排除带有西方现代广告中将女性物化的趋势,

例如《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刊》封面露骨且大胆的半裸女郎画像以及封底的

虎标万金油广告,但是虎标广告亦凸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主和能动性,

例如描绘了勇敢而独自驾驶汽车旅行的摩登女郎。 8 9自古以来,女性一直

8 7 《南洋总汇报》,1 92 7 年 9 月 1 6 日,第 2 1 版。 8 8 〈胡氏事业史略〉,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 9 4 0),页 1 5 6。 8 9 《南洋商报》,1 9 2 8 年 2 月 1 3 日,第 6 版。

Page 24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3

都是艺术的热门题材,在中国现代的广告中也离不开女性。 9 0从这些广告

中,可以考察中国女性的地位发生了何等巨大的变革。 9 1

小结

2 0 世纪的 3 0 年代,自南洋地区至中国上海等城市,胡文虎透过积极

参与慈善事业、医疗建设以及由国民政府所主催的国家建设工程,不仅提

升了其个人在群众中大慈善家、药王、救世主般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虎

标万金油以及其他各药那无所不能、无所不医的万能形象。这些也与当时

南京国民政府“强身救国”的工程不谋而合。 9 2身体的强健与国家民族的

富强是一致的。同时,胡文虎也利用上海的各界名流提升其品牌的知名度

与曝光率,并结合了当时的广告媒体和大众文化,成功地塑造了虎标的品

牌形象——在南洋地区由爱国的华侨商人生产,现代化而有助于全民健康

的国货。这不仅显示民国时期,尤其是 30 年代,那复杂的社会和政治情

形。同时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中,政治、商业、文化之间的界线是模糊

的,可说是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纠结的年代。20 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值天

灾与战乱频仍,海内外人士,特别是政治、商业、文化各界的领袖,都处

于民族主义的情绪中。从以上虎标永安堂广告的分析中,足见胡文虎及同

时代的各界人士都投身在保家卫国的行列,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振兴国

货。这些出现在广告上的名流手迹(题词、书函),在当时来说可是非常

9 0 S h e r ma n Co c h r a n , ―M a r ke t i n g M e d i c i n e a n d Ad ve r t i s i n g Dr e a ms i n

Ch i n a , 1 9 0 0 -1 9 5 0 ‖ , i n Ye h W e n -h s i n e d . , B e c o mi n g Ch i n e s e : P a s s a g e s t o

M o r d e n i t y a n d B e y on d ( Be r ke l e y : Un i ve r s i t y o f Ca l i f o r n i a P r e s s , 2 0 0 0 ) ,

p p . 6 2 -9 7 .

9 1 这一点值得进一步探讨,笔者欲另外撰文,请恕不在本论文讨论。 9 2 Ch i e ko Na ka j i ma , ―He a l t h , M e d i c i n e , a n d Na t i o n i n S h a n gh a i , c a . 1 9 0 0 -

1 9 4 5 ‖ , P h . D .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 De p a r t me n t o f H i s t o r y , Un i ve r s i t y o f M i c h i ga n ,

2 0 0 4 .

Page 24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4

普遍的一种现象,这也可说是那个时代独有的印记。在民族主义高涨的年

代中,广告中所体现的现代物质文明的讯息也十分浓重,消费主义与民族

主义互为表里,并不相悖。

Page 24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5

第七章 胡文虎的企业家精神与运动员精神

1 928 年 8 月 2 1 日,胡文虎因为赞助了首次由新加坡远征伦敦之汽车

探险活动,而在英属海峡殖民地的圈子里名声大噪。当时,胡文虎还被英

文媒体誉为“一位与时并进的商人”( a p ro gr es s iv e bu s inessm an )。1当时,他不仅提供了一辆 Morr i s -Cowl ey 的四座旅行车给该探险队,还

在他的私邸为两名汽车探险员举办了盛大的欢送会与记者招待会。 2 其

实,这两名汽车探险员此行还肩负了另一项特别的任务,即替他们的赞助

人胡文虎携带一瓶盛在金瓶里的虎标万金油,献给当时在伦敦休假的海峡

殖 民 地 总 督 Si r Hu gh Cha r l es C l i f fo rd ( 186 6-19 41 , 任 期 1927-

1930)。 3该瓶虎标万金油上还镌刻了以下的题词:

敬致尊贵的 Hugh Clifford 爵士阁下:

此瓶虎标万金油乃马来亚首件由汽车送抵伦敦之产品。

胡文虎敬赠(按:由笔者中译)4

1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4 Au gu s t 1 9 2 8 , p . 2 5 . 2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5 Au gu s t 1 9 2 8 , p . 1 6 ; ―T o L o n d o n b y C a r :

A t t e mp t T o M a ke J o u r n e y i n M o r r i s -C o wl e y‖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 3 J u l y

1 9 2 8 , p . 9 . 3 ―S i n ga p o r e t o L o n d o n b y C a r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8 Au gu s t

1 9 2 8 , p . 3 6 ; ―S i n ga p o r e t o L o n d o n i n a M o r r i s -C o wl e y C a r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5 Au gu s t 1 9 2 8 , p . 1 6 . 4 ―T h e L o n d o n Ca r E x p e d i t i o n : M r . Do ve r o n P r e l i mi n a r y E x p e r i e n c e s :

T r i b u t e t o M al a ya n Ro a d s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2 S e p t e mb e r 1 9 2 8 ,

p . 5 .

Page 24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6

由此可见,胡文虎是何等希望虎标万金油之声名能随此探险队所经之

路线,从亚洲远播至欧洲。当汽车探险队队长 C edr i c Dove r ( 1 904 -

1961)途经胡文虎的出生地缅甸仰光时,曾经于 The Ra ngoon G aze t t e

(《仰光宪报》)中公开表示:该次的探险活动不仅是其个人梦想之实

现,且具有更深层之意义——除了是一项将欧洲与亚洲公路连接起来的创

举之外,更有助于宣传英国的轻型汽车工业。 5然而,对于该项活动的赞

助人胡文虎及其虎标万金油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广告宣传

活动。由此可以归纳出胡氏一贯的宣传方式:藉着赞助体育活动替自己打

响知名度,同时亦为永安堂所出品的虎标万金油进行广告宣传,这可谓是

一箭双雕。商业宣传与推广体育或文化活动,这两者在胡文虎的个案中并

不是互相矛盾的,而且一直以来都有非常好的融合,亦深受东、西方社会

之爱戴与接受。

本章将探讨胡文虎对南洋地区(特别是英属海峡殖民地的新加坡和英

属马来亚)体育(特别是华侨体育)之推广,这如何与其企业活动有联

系,而他如何藉此来塑造其独有之企业家精神?由此可以看出日常生活

(消费主义)与国族建构(民族主义)之间,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的。接下来,从胡文虎率领马来亚华侨选手前往上海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

会的个案中,更清楚说明他如何将企业家精神与体育家精神融合。

第一节 胡文虎与新马体育之发展

研究民国时期体育史的学者 And rew D. Mo rr i s 认为,中国与南洋华

侨之间长期存在的商业联系,塑造了一想象的社群,且至国民政府期间仍

然盛行;而当时这些跨国的华侨体育活动主要的经费是来自那些运动用品

制造商与体育赛事赞助商,同时,他们也从这新兴的体育社群中获得了巨

5 同上。

Page 24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7

额的利润。 6然而,除了这些华侨的商界领袖之外,他认为国民政府所主

办的这些运动会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强大而团结的社群,且南洋华侨的身份

认同过于模糊不清,纵使国民政府以为这庞大的体育事业能够为中华民国

与南洋华侨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但是这期望太不切实际和一厢情愿,

并且这些运动会也卷入过多现代民族国家的议程。 7

Andr ew D . M o rr i s 的研究虽然指出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企图藉着

推广体育活动在中国与南洋华侨之间建立民族国家认同感的效果不彰,以

及热心赞助商背后那复杂的动机。然而,笔者认为当时无论是在中国或是

南洋华侨社群之中,皆无法单纯地“为了体育而体育”,即体育无可避免

地必须与民族国家的建设挂钩在一起。其实,不只限于体育,或许可以如

此说:当时所有的范畴,包括文化、商业等各个领域,都笼罩在民族主义

的阴影之下(见第一章的讨论)。或者也可以换成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时

日常生活的所有一切都笼罩在“无所不商”的情景之中。而爱国与消费之

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笔者认为胡文虎生活在那样一个特殊

的年代,无法完全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自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隔离,因

为它们已经完完全全渗透至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和细节之中。

自 20 世纪 20 年代末,胡文虎便开始赞助新马的体育活动,“先之以

提倡组织、招待团体,继之以鼓励竞赛、资送选手,再之以建设场所、普

及大众”。 8胡文虎以近 30 年的时光热心致力于推广体育活动,且贯彻始

终,可说是当时新马侨界,甚至是其他族群的社群中绝无仅有的。在这之

前,新马的体育活动主要是随着英国殖民者而引进,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

少数的白人社群中,直至 19 世纪 80 年代,海峡华人的圈子才有运动俱乐

6 An d r e w M o r r i s , ―N a t i ve S o n gs a n d Da n c e s : S o u t h e a s t As i a i n a Gr e a t e r

Ch i n e s e S p o r t i n g C o mmu n i t y , 1 9 2 0 -4 8 ‖ , i n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n

S t u d i e s , V o l . 3 1 , No . 1 ( M a r . , 2 0 0 0 ) , p p . 4 8 -6 9 . 7 同上。 8 〈胡氏事业史略〉,见《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 9 4 0 ),页

1 7。

Page 24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8

部的出现。 9但总体而言,体育在华侨的日常生活中是被忽略的。因此,

胡文虎对于新马体育(尤其是华侨的体育)起着关键的作用。根据《星洲

十年》的分类,胡文虎对新马体育(特别是华侨的体育)之贡献可分为以

下五大项(见表 1 7)。本节的讨论将以此作为参照,并加以补充一些新加

坡英文报章的资料。

表 17:胡文虎二战前所赞助的体育活动一览表 体育活动 国内 海外 海外地区

提倡组织体育会 - 3 次 星洲 招待体育团体 - 6 次 星洲 鼓励竞赛 - 10 次 星洲 资送选手参加比赛 - 5 次 星洲 建设运动场所 2 所 2 所 星洲、暹京 资料来源:陈星南〈胡文虎:一位华商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见林水檺

主编《创业与护根: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儒商篇》,页 1 73;〈胡氏

事业史略〉,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页 17- 31。

胡文虎之所以会在新加坡以及南洋华侨社群中提倡组织体育会,主要

是受到了另外一个英属殖民地——香港的华侨社群所主办的运动所激励。

1929 年 9 月间,香港中华体育会为了准备参加隔年之远东运动会,而举

办了中华公开水陆运动大会,胡文虎作为该会的名誉会长,不仅赞助了该

赛事的所有奖项,还大力鼓励与资助新加坡华侨选手前往参赛。当时胡文

虎和中华民国驻新加坡总领事唐榴( 1 899 -19 79)还亲自到码头欢送赴港

9 J a n i c e N . B r o wn f o o t , ―‗He a l t h y Bo d i e s , He a l t h y M i n d s ‘ : S p o r t a n d

S o c i e t y i n Co l o n i a l M a l a ya ‖ , i n J . A . M a n ga n a n d F a n Ho n g ( e d s . ) , S p o r t

i n A s i a n S o c i e t y : P a s t a n d P r e s e n t ( L o nd o n : T a y l o r & F r a n c i s e -L i b r a r y ,

2 0 0 5 ) , p p . 1 0 6 -1 2 8 ; N . G . Ap l i n a n d Qu e k J i n J o n g , ―Ce l e s t i a l s i n T o u c h :

S p o r t a n d t h e Ch i n e s e i n Co l o n i a l S i n ga p o r e ‖ , i n J . A . M a n ga n a n d F a n

Ho n g ( e d s . ) , S p o r t i n A s i a n S o c i e t y : P a s t a n d P r e s e n t ( L o n d o n : T a y l o r &

F r a n c i s e -L i b r a r y , 2 0 0 5 ) , p p . 5 6 -8 0 .

Page 25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39

参赛的新加坡华侨选手。 1 0结果首次派出选手参加网球与游泳竞赛的新加

坡竟然获得了游泳项目团体冠军以及个人冠军之佳绩。胡文虎为此而兴奋

不已,并于返回新加坡之后,在《星洲日报》上发表了〈提倡组织新加坡

中华体育之刍议〉一文。 1 1

在该文中,胡文虎指出体育是强国之道,且功效伟大,不仅增强人民

体魄、提升人民精神,更能使国家强盛起来,因此他率先在南洋华侨社会

中积极地提倡体育。胡文虎认为南洋因为缺乏体育组织推广体育活动,而

致使许多华侨在工余时间将金钱和精力花费在许多不良嗜好上。为了避免

这样的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胡文虎主张组织南洋中华体育会,并提议建设

会所与公共体育场以及游泳池等设施、招收会员与聘请专家和名手指导运

动员。这虽然只是胡文虎初步的构想,但却已经算是一项实际可行的计

划。

纵然,当时这项提议的响应者并不多,但胡文虎推动体育的热忱仍然

未减,他决定以个人名义在巴丝班让海边兴建公共游泳池以及其他的体育

设施。同年 10 月间,新加坡的英文媒体再次报导胡文虎从香港参观体育

活动回来之后,因为被香港华侨对体育之热忱所感动,而建议在当地组织

华侨体育会一事,并宣布已经在巴丝班让购买了一块地皮,且将斥资七万

元兴建一座体育馆。 1 2这座体育馆的设施包括了一座篮球场、一座网球场

以及分为男、女二池并可容纳一千人的游泳池;此外,体育馆竣工之后,

亦将成立与香港类似的华侨体育会。12 月中旬,胡文虎便开始于当地英文

1 0 相 关 图 文 报 导 , 见 ―M a l a ya n Ch i n e s e T e n n i s P l a ye r s a n d S wi mme r s

L e a v i n g f o r Ho n g K o n g‖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4 S e p t e mb e r 1 9 2 9 , p .

8 . 1 1 〈胡氏事业史略〉,见《星洲十年》,页 1 7 -1 8 。该文亦被转载于英文报

上 , ―P h ys i c a l Cu l t u r e : M r . Aw Bo o n Ha w P l a n s P u b l i c F a c i l i t i e s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2 5 S e p t e mb e r 1 9 2 9 , p . 1 3 . 1 2 ―M a t t e r s Ch i n e s e : Ch i n e s e G y mn a s t i c As s o c i a t i o n P r o p o s e d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2 Oc t o b e r 1 9 2 9 , p . 1 7 .

Page 25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0

《海峡时报》上刊登了招标此项工程之公告。 1 3由此可见,胡文虎对此项

计划是志在必行的,同时,他不尚空谈、实事求是的性格再次流露无遗。

1 930 年 8 月,胡文虎再次建议星洲华人足球协进会扩大组织规模,

以联络新加坡各华侨体育团体一同成立华侨体育总会。经胡文虎持续努力

倡导,直至 1934 年 7 月,当地华侨社会才逐渐重视体育。当时,胡文虎

又再发表〈组织星洲华侨体育总会之建议〉一文,进一步阐述其计划。 1 4

胡文虎认为虽然新加坡的华侨社会提倡体育之历史悠久,且足球、网球、

篮球和排球皆先后成立了各自的总会,但是就整体而言,当地的体育活动

仍然未能普及大众,且各会会务进展受到诸多限制,彼此间又缺乏联络。

有鉴于此,胡文虎认为有必要团结华侨一起努力提倡体育,建设大规模的

设施,以达到锻炼国民体格、发扬民族精神的目的。对此他也提出了几项

具体建议。

胡文虎所倡议的体育总会除了具备上述四种运动项目(足球、网球、

篮球、排球)之外,还包括了其他运动项目(钩球、羽球、棒球、田径、

游泳、乒乓等),范围更为广泛。此外,胡文虎建议增建更多公共体育设

施,扩大活动空间。除了以运动员为基本会员之外,胡文虎主张广招热心

体育人士参与发展会务,并聘请专才担任指导以及负责接待外地运动员和

筹备运动会等工作。胡文虎表示体育总会同时也肩负着教育的责任,因此

应协助当地华校发展体育及举办常年全体华侨运动会,以使体育更普及。

胡文虎认为体育的责任重大,因为强身便是建国的基础,为此他希望除了

在新加坡组织华侨体育总会之外,亦计划在马来亚各地组织体育总会,并

将它们联系起来,且与祖国的中华体育协进会保持联系。这份计划书可以

说是相当具体,这不仅反映出胡文虎的思想缜密,亦显示出他对华侨体育

之目的与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胡文虎在开展每项工作之前,总是先有周

详的计划,然后再将之逐步具体的落实,这与他发展永安堂和星系报业,

甚至是慈善事业以及后来在南洋各地建立客属会馆如出一辙——循序渐进

1 3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2 De c e mb e r 1 9 2 9 , p . 4 . 1 4 〈胡氏事业史略〉,见《星洲十年》,页 18 -1 9。

Page 25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1

地从点至线、线至面,最终发展成一沟通南洋与中国之跨区域网络(详见

第四章之讨论)。

谈到建立跨区域的体育网络,胡文虎的确付出了不少心力,尤其是在

新加坡接待来自中国与香港的足球队方面。根据《星洲十年》的记载,胡

文虎曾接待的体育团体,包括了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上海乐华足球队、

真茹暨南大学足球队,以及香港华人、南华和中华三支足球队等。 1 5按照

惯例,胡文虎通常会派人到码头迎接、设宴款待,有时还会接待他们下榻

于其位于巴丝班让海边的别墅。如此不仅加强了新加坡华侨与祖国体育团

体之联系,亦同时增进了当地华侨对于体育的兴趣。

与此同时,有关于胡文虎接待来自中国与香港足球队之新闻,不仅在

胡文虎旗下的中文报纸上时常有所报导,新加坡的英文报纸亦有不少图文

并茂的报导,这无形中也为胡文虎及其虎标万金油作了广泛的宣传。例如

1929 年香港华人足球队莅临新加坡时,胡文虎曾经亲自莅临赛场。 1 6同

年,上海乐华足球队访问新加坡时,胡文虎则接待他们下榻于其位于巴丝

班让海边之别墅。 1 7 1930 年上海乐华足球队再次访问新加坡时,胡文虎与

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唐榴夫妇、业余足球会(S . A. F .A .)会长 H as t i e 夫

妇以及郑连德( 1 89 8-194 2) 1 8等,政、商、体育各界要人都出席观赛;

1 5 〈胡氏事业史略〉,见《星洲十年》,页 19 -2 2。 1 6 相 关 图 文 报 导 , 见 ―Ho n g K o n g Ch i n e s e a n d S i n ga p o r e E ur o p e a n s a t

S o c c e r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J u ne 1 9 2 9 , p . 3 8 . 1 7 相 关 图 文 报 导 , 见 ―S h a n gh a i C h a mp i o n s Dr a w wi t h S i n ga p o r e

E u r o p e a n s ‖ , i n M a l a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7 J u l y 1 9 2 9 , p . 1 7 . 1 8 郑连德为海峡华人足球会( S t r a i t s Ch i n e s e F o o t b a l l As s o c i a t i o n )之名誉

会长。该足球会创立于 1 9 1 1 年,有三支球队,曾屡获当地足球锦标赛冠军,是

新加坡足球劲旅之一,见《星洲十年 . 文化》,页 8 7 1。郑连德,祖籍福建。任

职于和丰轮船公司。曾任华侨体育会会长、新加坡立法会议议员。1 9 4 2 年,日

军南侵时,乘船逃难,在新加坡附近岛屿遭日机炸沉,葬身海中。见柯木林主编

《新华历史人物列传》,页 1 1 6。

Page 25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2

当时,乐华队打败了马来亚华侨队,而该场比赛也史无前例地吸引了许多

观众到惹兰勿刹( J a l an Besa r)体育馆观赛;之后,胡文虎与郑连德还亲

自到码头欢送他们回国。 1 9

除了热情接待体育团体之外,胡文虎亦积极赞助体育竞赛。于 1930

年 3 月间所举办的新加坡女子校际排球赛,参赛队伍包括南洋女子学校、

南华女子学校、中华女子学校和女子体育学校,该项比赛吸引了新加坡华

侨社会之关注,胡文虎、胡文豹两兄弟亦亲临赛场。 2 0无疑的,这场女子

校际排球赛加强了胡文虎推广体育以及成立华侨体育总会的决心。华侨体

育总会(Chin ese At h le t i c Asso c ia t i on)便是在同年稍后正式成立的。 2 1

同年 4 月 5 日,胡文虎属下的星洲日报社发起并筹划了第一届新加坡

华侨排球赛,第一次会议便是由《星洲日报》的经理林霭民担任主席。 2 2

该项比赛历时两个月,并公开给海峡殖民地的华侨排球队参加,后来共有

18 支队伍参赛(男子 13 支,女子 5 支);男子组于 27 日假南洋女子体

育学校开始竞赛,女子组则于 28 日开始竞赛。为了鼓励女子体育之发

展,总领事唐榴特别捐赠了一座奖杯给女子组冠军,胡文虎则捐赠了两个

奖牌,而该项比赛的筹划者星洲日报社亦预备了两面锦旗给男女两组优胜

1 9 胡文虎、胡文豹兄弟分别坐在中国驻新总领事唐榴夫妇旁边,其他相关图文

报导见―V i s i t o f t h e S o u t h Ch i n a F o o t b a l l e r s ‖ , i n M a l a y a n S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2 J u l y 1 9 3 0 , p . 8 ; ―F o o t b a l l — L o h Hwa Be a t M a l a ya n Ch i n e s e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9 J u l y 1 9 3 0 , p . 3 0 ; M a l ay a n S a t u rd a y P o s t , 2 0

S e p t e mb e r 1 9 3 0 , p . 1 5 . 2 0 相 关 图 文 报 导 见 ―Co mb i n e d G i r l s S c h o o l s V o l l e y Ba l l M a t c h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1 5 M a r c h 1 9 3 0 , p . 3 8 . 2 1 新加坡华侨体育总会职员就职礼照片见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y P o s t , 3 M a y

1 9 3 0 , p . 1 6 . 2 2 ―Ch i n e s e V o l l e yb a l l Co mp e t i t i o n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2 Ap r i l

1 9 3 0 , p . 1 3 .

Page 25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3

队伍。 2 3此外,《星洲日报》还刊发了《华排特刊》以示纪念,而胡文虎

除了致开幕词、赠送奖牌外,几乎每场比赛都亲临赛场,且比赛结束后,

还特别在南天酒楼设宴慰劳运动员。

因着赞助第一届新加坡华侨排球赛的奖牌,胡文虎赢得了在英文媒体

频繁的新闻版位,例如开幕礼时参赛选手向已故孙中山总理像鞠躬致敬

后,再由胡文虎致开幕词,而礼成之后的大型茶会是由胡文虎的星洲日报

社所筹办,茶会后胡文虎伉俪还偕同总领事唐榴莅临第一场竞赛。 2 4直至

南洋女子学校对垒女子体育学校的大决赛,胡文虎、胡文豹两兄弟以及他

们的家眷皆亲临赛场,以示支持。 2 5当闭幕典礼时,由总领事唐榴颁发奖

牌给冠军队伍中正学校,奖牌赞助人胡文虎亦在场见证。 2 6由此可归纳出

胡文虎赞助体育活动的模式依序为:出钱、出力、出席、出镜、出名。

据统计,自 193 0 至 193 7 年间,新加坡一共举办了五次华侨运动会,

其中有四次是由胡文虎所赞助的。另外,胡文虎亦曾经担任在马来亚举办

四次运动会的会长。 2 7当时胡文虎的慷慨赞助时常在英文媒体有图文并茂

的报导,例如 1931 年 4 月间,由胡文虎所倡议的第一届马来亚华侨运动

会(简称马华运动会)于新加坡举行时,便是由胡文虎致开幕词的。 2 8当

时,最备受瞩目的足球赛,即霹雳队对垒雪兰莪队的赛事,胡文虎家中的

女眷皆亲临赛场;而胡文虎在巴丝班让出资兴建的游泳池亦是赛场之一;

2 3 同上。 2 4 ―S i n ga p o r e Ch i n e s e V o l l e y Ba l l T o u r na me n t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3 M a y 1 9 3 0 , p . 1 6 . 2 5 ―Gi r l s V o l l e y Ba l l Co mp e t i t i o n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4 M a y

1 9 3 0 , p . 3 5 . 2 6 ―Ch i n e s e V o l l e y Ba l l T o u r na me n t — t h e F i n a l ‖ , i n M a l a y a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1 J u n e 1 9 3 0 , p . 1 6 . 2 7 〈胡氏事业史略〉,见《星洲十年》,页 22 -2 5。 2 8 ―Al l -M a l a ya Ch i n e s e S p o r t s M e e t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8 Ap r i l

1 9 3 1 , p p . 1 -4 & 1 1 .

Page 25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4

该届的奖杯是由中华民国总司令蒋介石所赠,这显明了此项赛事受到中华

民国中央政府之关注。 2 9 1935 年,第三届马华运动会在槟城举行,新加坡

华侨选手由林金殿与林霭民领队,授旗礼则由胡文虎举行,之后胡文虎与

总领事刁作谦( Dr Ph i l i p T yau , 188 0 -1974 )还亲自前往码头送行。3 0 1937 年,第四届马华运动会再次于新加坡举行时,由胡文虎担任会长,

林庆年、林金殿等人任副会长,名誉会长则为总领事高凌百、施领事、李

副领、胡文豹等十多人。 3 1透过中、英媒体的宣传,胡文虎热心体育活动

的形象愈加鲜明,且深深烙印在读者的心中。

除了赞助竞赛之外,胡文虎亦积极鼓励与资助新马体育选手回国、出

国参加各种运动会,前前后后计有五次: 3 2

(一)1929 年胡文虎发起举行香港中华公开水陆运动大会,并报效全场

奖品,当时星洲华人体育会派网球与游泳选手参加。胡文虎除了赞助该队

旅费一千元之外,还亲自领队前往香港,这是他率领选手参加竞赛之始。

(二)马来亚华侨运动大会,除了第一与第四届在新加坡举行之外,第二

届新加坡选手队出发参赛时,胡文虎曾经报效汽车 50 辆,作为游览全市

之用;第三届于槟城举行,旅费总计四千多元,全部由胡文虎负担,并设

宴慰劳得胜归来之选手。

(三)1935 年 1 0 月上海举行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时,胡文虎亲自担任总

领队率领马来亚的华侨选手回国参加竞赛,开马来亚华侨体育史上之先

河。胡文虎除了领队前往之外,并负担不敷经费,全部共达叻币二万三千

多元(下一节将详细探讨)。

2 9 ―Al l -M a l a ya Ch i n e s e S p o r t s M e e t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5 Ap r i l

1 9 3 1 , p . 5 . 3 0 ―S i n ga p o r e A t h l e t e s o f f t o P e n a n g‖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Au gu s t 1 9 3 5 , p .

1 4 ; ―At t he s e n d o f f o f t h e S i n ga p o r e c o n t i n ge n t t o t he P e n a ng O l y mp i a d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3 Au gu s t 1 9 3 5 , p . 3 . 3 1 ―M a l a ya n Ch i n e s e O l y mp i c s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1 M a y 1 9 3 7 , p . 1 5 . 3 2 〈胡氏事业史略〉,见《星洲十年》,页 26 -2 8。

Page 25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5

(四)1934 年底,马来亚童军派代表队前往澳洲新金山参加世界童军大

会操,胡文虎带头捐献了二百元。足见胡文虎不仅积极提倡华侨体育,且

对于其他族群的体育社团及竞赛等亦常予以赞助。

(五)1 939 年 6 月,新加坡业余篮球队前往马来亚各埠进行筹赈慈善赛

归来后,备受华侨称誉。该队后来再远征爪哇进行筹赈慈善赛,除向热心

人士筹得三百多元旅费外,其余则一概由胡文虎报效,并筹得义款共荷币

一万五千多盾。

虽然胡文虎几次提倡组织大规模之体育总会不成,但他仍然努力不懈

地赞助各体育团体之建设,并独资创办许多体育场所。胡文虎在南洋以及

中国独资兴建的体育场所,包括了新加坡虎豹游泳场、暹罗虎豹儿童运动

场、海口白沙游泳场,以及福州体育场。此外,胡文虎对于新加坡华人足

球总会、新加坡华侨篮排球总会、新加坡华人体育会、香港华人游泳会、

新加坡华人游泳会、马来亚马来人足球总会、新加坡业余举重总会、新加

坡童子军总部等等,无论是赞助经费或捐建建筑物,可谓不胜枚举,至于

赞助中国国内外华校的体育设备,更不在话下。 3 3

有人认为胡文虎之所以那么重视体育是受到民族自尊心之驱使,因为

20 世纪 20 年代,胡文虎看到在上海租界中随处可见“禁止华人入内”的

牌子,以及巴城荷兰人的游泳池也只向白人和日本人开放,他认为这些都

是对华人莫大的羞辱,所以十分气愤并决心要为华人争回一口气。 3 4因此

胡文虎于 19 30 年斥资二万三千五百元将自己在巴丝班让的旧别墅改建成

一个大型的新式游泳池——虎豹游泳场,免费向华人开放,并在门口挂上

“只准华人入内游泳”的告示牌(见第三章第四节的讨论)。此后,每天

前往游泳的人络绎不绝,后来该游泳场还更名为“中华游泳场”。

虽然胡文虎最初极有可能是受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之驱使,而建造了

新加坡的游泳池,但是在当地英国人眼中,胡文虎投资的巨款就像是一种

3 3 〈胡氏事业史略〉,见《星洲十年》,页 28 -3 1。 3 4 张侃、吴尔芬著《商业巨子胡文虎》,页 10 4。

Page 25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6

象征性消费,是使他得以在当地社会中晋升的一种策略。 3 5(见第五章的

讨论)正当新加坡其他体育社团的日常活动受到世界经济大萧条之波及

时,胡文虎却可以毫无顾忌地为猛虎游泳俱乐部捐献大笔经费。 3 6甚至还

于 1932 年 4 月开始为建设新的游泳池而进行公开招标。 3 7胡文虎的慷慨

好施以及对当地体育之支持,深受海峡殖民地政府之赞赏;当 1933 年 9

月,总督 Si r Cec i l C lemen t i(1875 -19 47,任期 1929 -193 4)颁发勋章

给那些在公共服务领域有杰出表现的当地居民时,胡文虎亦获颁荣誉证书

(Cer t i f i c a t e o f Ho nor)。 3 8当时,英文《自由西报》对胡文虎有以下的

简介:

胡文虎是新加坡华文《星洲日报》以及永安堂虎标万金油和其他

药品的主人。近年他慷慨地捐助海峡殖民地的慈善事业,包括新加坡

圣安德烈医院(18,500 元)、遣送贫穷华侨回国(25,000 元)以及

巴丝班让中华游泳池(88,000 元),同时,多次捐助保良局、失业

救济金、学校以及位于新加坡和槟城的多个慈善团体。胡文虎在慈善

方面之杰出表现,足以成为其他华侨之楷模。(按:由笔者中译) 3 9

胡文虎投资在体育和其他慈善事业的巨额金钱与精力,不仅在华侨社

会中起了作用,同时亦获得了当地政府之肯定与关注。尤其是当全马来亚

笼罩在世界经济大萧条以及当地政局不稳定之阴影下,英文媒体都在感叹

3 5 P i e r r e Bo u r d i e u , R i c h a r d N i c e ( t r a n s . ) , Di s t i n c t i o n : A S o c ia l Cr i t i q u e

o f t h e J u d g me n t o f T a s t e ( Ca mb r i d ge , M a s s . : Ha r va r d U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

1 9 8 4 ) . 3 6 ―Ro u n d t h e As i a t i c C l u b s ‖ , i n S t r a i t s T ime s , 1 7 J a n u a r y 1 9 3 2 , p . 1 3 . 3 7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6 Ap r i l 1 9 3 2 , p . 4 . 3 8 ―Re wa r d s f o r P u b l i c S e r v i c e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2 5 S e p t e mb e r

1 9 3 3 , p . 7 . 3 9 同上。

Page 25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7

当地慈善家似乎已销声匿迹时,胡文虎、胡文豹两兄弟之乐善好施却被视

为足以和英国大慈善家 Lo rd Nuf f i e ld(1877-1 963)相提并论。 4 0在整个

时代背景的烘托下,胡文虎作为大慈善家的形象就显得格外鲜明与突出。

可见当初胡文虎决定要独资兴建游泳池是一项明智之举。因这对当时

的新加坡而言是迫切需要的,更何况还是一座专门开放给华人的公共游泳

池。英文《海峡时报》记者曾经将新加坡与巴达维亚作比较,发现巴城至

少拥有 11 个游泳池,且所有游泳池的水都是经过净化的,就这点来说,

新加坡距离巴城还有一大截,因为当地只有寥寥可数的公共游泳池,而胡

文虎位于巴丝班让的游泳池就是其中一座(其他的有位于 Mount Emi l y

和基督青年会位于福康宁山的游泳池)。 4 1直至 1951 年,第一届马来亚

大学游泳节就是在巴丝班让虎豹游泳池举办的,胡文虎还赞助男子个人组

的奖杯,并由胡文虎夫人颁奖。 4 2换言之,在 20 世纪上半叶,当提起新加

坡的游泳池时,人们总会想到胡文虎的虎豹游泳池。

胡文虎对体育的赞助不仅赢得了英殖民地政府的赞赏,更获得了华侨

社会的肯定。1 936 年 3 月间,马来亚琼州(海南)社群议决派 60 名运动

员代表参加 4 月在海南岛海口市举行的全琼运动会,并由马来亚各地琼州

会馆协助选拔优秀运动员(参赛项目包括足球、排球、篮球、网球、田径

等)以及筹款,该团大部分的旅费由新加坡郭氏兄弟(K wek Kui Ch uan

& Kw ek K en g C hu an )赞助;其实早在一年以前,当胡文虎到访琼州

时,琼州体育会便曾经请求他赞助全琼运动会所有奖杯与奖品,并获得他

4 0 T h e On l o o ke r , ―Ma i n l y Ab o u t M a l a ya n s : M a la ya n Nu f f i e l d s ?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J a n ua r y 1 9 3 7 , p . 9 . 4 1 ―Co l o n y Ca va l c a d e : Ba t a v i a Co o l t h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No ve mb e r

1 9 3 5 , p . 2 . 4 2 ―F i n a l i s t s i n Un i ve r s i t y S wi m‖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5 No ve mb e r 1 9 5 1 , p .

1 0 ; ―Go h Be s t Un i ve r s i t y S wi mme r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8 No v e mb e r 1 9 5 1 ,

p . 1 9 .

Page 25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8

的首肯。 4 3由此可见,胡文虎长期在南洋华侨社群中推广体育之努力深受

众人肯定与公认,尤其是在 193 5 年胡文虎率领马来亚华侨回国参加全国

运会会之后,此形象就更加巩固且不动摇了。显然的,胡文虎在海外华侨

社群的领导地位是跨越帮派与方言群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胡

文虎亦被中国国民党政府认可为海外华侨领袖之一,并受邀以参政员的身

份前往重庆参加参政会第二届第一次全体会议。 4 4

不仅于此,胡文虎对华侨体育之热忱一直延续到下一代,其长子胡蛟

在忙于星系报业务之余,亦积极地推广各项体育活动,并曾经担任新加坡

奥运会与体育理事会理事、新加坡华侨业余体育会会长、新加坡业余举重

会赞助人,还参与了选拔 1948 年赴英国参加奥运会的选手。 4 5足见胡蛟

对新加坡体育之贡献深受英文媒体之肯定。另外,其三子胡好自小受其影

响而爱好足球,自 1938 年香港《星岛日报》创刊受委出任社长后,胡好

一直想组织一支“星岛足球队”,以藉此扩大该报的影响力,此想法后来

获得胡文虎支持。该足球队成立后,胡好便积极在香港、上海、广州等地

网罗人才。该足球队因实力雄厚而声名远播,并在香港甲级足球联赛中,

屡次将球王李惠堂( 1905 -197 9)所率领的南华足球队击败。随着星岛足

球队的日益发展,该报的销路亦随之扩大。 1939 年胡好计划远征世界,

并向胡文虎借了 60 万元作资本;结果该足球队频频报捷,并在各处大受

4 3 ―L o c a l Ch i n e s e T o p i c s : S p o r t s M e e t i n g‖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e P r e s s , 1 3

M a r c h 1 9 3 6 , p . 7 . 4 4 1 9 4 1 年蒋介石特地发电报邀请胡文虎回国参加参政会( c o n f e r e n c e o f t h e

P e o p l e ‘ s P o l i t i c a l As s e mb l y),胡文虎在临时私人秘书林霭民之陪同下应邀

赴重庆。见―Ch i n e s e T o p i c s : Of f T o Ch u n g k i n g‖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7 F e b r u a r y 1 9 4 1 , p . 9 . 4 5 ―P e o p l e i n S i n ga p o r e M a k e Ne ws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2 2 Au gu s t

1 9 4 7 , p . 4 .

Page 26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49

华侨欢迎,门票收入净赚 40 万元。 4 6胡文虎及其家族对于新加坡与香港两

地体育发展有着一定的贡献,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胡文虎对于体育的参与和支持是不拘一格的,他对新加坡

各项体育项目的赞助亦是广泛而持久。就体育项目来分,主要有以下七

项:

(一)羽球:

1 928 年,由新加坡业余运动会(A mateu r Spor t i n g As soc ia t i on)所

主办之第一届新加坡羽球单打公开锦标赛是公开给各族选手参加的竞赛,

对象不限于华侨。当时,该会赞助人胡文虎欣然答应捐赠奖牌。 4 7由于该

赛事在英文报纸上大肆被报导,因此胡文虎热心赞助体育活动之形象亦广

为华侨以外的社群所熟知。竞赛期间,英文媒体陆续报导赛果以及刊登画

页,例如:总领事唐榴夫妇观赛的照片,且不断重复报导胡文虎作为奖牌

赞助人一事。 4 8 自此之后,胡文虎便长期地赞助当地的羽球活动,例如

1931 年除了赞助奖牌和奖杯之外,胡文虎还亲临赛场,当时在场观赛的

还有胡文虎夫人、胡文豹和其他社会名流; 4 9同年,胡文虎以新加坡羽球

4 6 张侃、吴尔芬著《商业巨子胡文虎》(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 0 0 5),页

1 0 4。 4 7 有关通告见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J u l y 1 9 2 8 , p . 7;另,胡文虎捐赠之奖牌照片

见―S i n ga p o r e Ba d mi n t o n S i n g l e s Co mp e t i t i o n ‖ , i n M a l a y a n S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S e p t e mb e r 1 9 2 8 , p . 1 6 ; 胡 文 虎 及 其 捐 赠 之 奖 牌 照 片 见 ―S i n ga p o r e

Ba d mi n t o n S i n g l e s Op e n Ch a mp i o n s h i p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d a y P o s t , 2 2

S e p t e mb e r 1 9 2 8 , p . 3 6 . 4 8 唐总领事夫妇莅临观赛与胡氏赞助奖牌之照片见 ―S i n ga p o r e Ba d mi n t o n

Ch a mp i o n s h i p ‖ , i n M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3 No ve mb e r 1 9 2 9 , p . 3 8 . 4 9 ―S i n ga p o r e Ba d mi n t o n T o ur n a me n t a n d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o f P r i ze s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1 9 De c e mb e r 1 9 3 1 , p p . 1 5 -1 6 .

Page 26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0

会赞助人身份接待自槟城和雪兰莪来访之团体; 5 0当业余体育会庆祝 12 周

年纪念时,曾连续两天在赞助人胡文虎的巴丝班让海边别墅聚会。 5 1该会

可说是首个将羽球介绍给新加坡和马来亚人民的体育组织,作为该会赞助

人,胡文虎总会赞助年度竞赛之锦标;此外,该会也是首个为华侨中学和

其他华校举办慈善义演的组织。 5 2

与 此 同 时 , 胡 文 虎 亦 是 新 加 坡 羽 球 会 ( Singap ore Badmin ton

Assoc i a t ion)的赞助人之一,当创会会长 Tan Bo o Teck 荣休时,胡文虎

与其他赞助人,如知名律师宋旺相(1 871 -19 41),以及其他执委,一同

在胡文虎的私邸举行欢送会。 5 3 1938 年,当胡文虎荣获英皇所颁发之

O.B.E .勋章时,该会还特地在英文《海峡时报》的体育专栏中恭贺他,并

感谢他成为该会首批赞助人之一,且因他的多方鼓励与支持而使得羽球成

为广受新加坡大众欢迎的运动。 5 4

新加坡羽球会所言非虚。直至 193 6 年新加坡羽球锦标赛的男子单打

公开锦标赛仍然设有“胡文虎奖牌”,青年双打锦标赛则设有“胡文虎奖

杯”。 5 5即使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加坡羽球员的最大愿望仍是能赢

得年度新加坡单打公开赛的“胡文虎奖牌”;这奖牌原本是胡文虎赠送给

业余运动会的(新加坡羽球会未成立之前,由新加坡业余运动会主办第一

5 0 1 9 3 1 年 4 月 4 日宴请来访之槟城辅友社以及雪兰莪州代表队伍照片见

―S i n ga p o r e Ba d mi n t o n As s o c i a t i o n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M a y

1 9 3 1 , p . 3 2 . 5 1 ―A ma t e u r S p o r t i n g As s o c i a t i o n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y P o s t , 1 9

De c e mb e r 1 9 3 1 , p . 4 . 5 2 ―Gr o wt h o f A ma t e u r S p o r t i n g As s o c i a t i o n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3 J a n u a r y

1 9 3 2 , p . 1 3 . 5 3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1 0 S e p t e mb e r 1 9 3 2 , p . 1 3 . 5 4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9 J a nu a r y 1 9 3 8 , p . 2 6 . 5 5 ―S u c c e s s f u l Ye a r o f S i n ga p o r e Ba d mi n t o n As s o c i a t i o n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3 M a r ch 1 9 3 6 , p . 1 5 .

Page 26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1

届新加坡羽球公开赛),直到新加坡羽球会成立后,才将此奖牌转送给该

会。 5 6甚至 1952 年,新加坡羽毛球会主办国际锦标赛时,胡文虎仍是赞

助人之一。 5 7

(二)足球:1 934 年,胡文虎曾经捐建马来亚足球会会所。 5 8

(三)排球:胡文虎亦曾经倡组新加坡华侨排球社, 1 93 1 年该社第二届

常年大会便是在其巴丝班让猛虎游泳池营地举行,并由胡文虎致开幕词,

当时共有 19 支队伍参加比赛。 5 9

(四)游泳:1 930 年至 1931 年,胡文虎曾经踊跃支持中华游泳俱乐部参

赛。 6 0

(五)拳击:为了鼓励校际拳击运动,自 1931 年起,胡文虎便开始赞助

新加坡校际拳击赛之奖牌,首两届的奖牌由素来以拳击闻名的圣安德烈学

校蝉联。 6 1

5 6 这段历史以及该奖牌的照片见―S t o r y o f S i n ga p o r e Ba d mi n t o n T r o p h y‖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7 De ce mb e r 1 9 4 7 , p . 1 0 . 5 7 该赛事的单打奖杯是由白兰氏赞助,双打奖杯则是由胡文虎和陈六使赞助,

见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2 J u n e 1 9 5 2 , p . 1 0 . 5 8 ―Co l o n y Ca va l c a d e : T h e M . F . A . P a v i l i o n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8

De c e mb e r 1 9 3 5 , p . 2 . 5 9 ―S i n ga p o r e Ch i n e s e V o l l e y -Ba l l L e a gu e — S e c o n d An n u a l M e e t i n g‖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o s t , 1 9 S e p t e mb e r 1 9 3 1 , p . 4 1 . 6 0 ―Ch i n e s e S wi mmi n g C l u b ‗At Ho me ‘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y P o s t , 2 5

J a n u a r y 1 9 3 0 , p . 3 8 ; ―‗At Ho me ‘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P r i ze s ‖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2 8 F e b r u a r y 1 9 3 1 , p . 1 3 . 6 1 有 关报导 见 ―S t . An d r e w‘ s S c h o o l Bo x e r s — Ch a mp i o n s o f I n t e r -S c h o o l

Co mp e t i t i o n ‖ , i n Ma l a y a n S a t u r d a y P o s t , 1 9 S e p t e mb e r 1 9 3 1 , p . 4 1 ;

―In t e r -S c h o o l Bo x i n g‖ , i n M a l a y a n S a t ur d a y P o s t , 1 7 S e p t emb e r 1 9 3 2 , p .

1 3 ; ―S t . An d r e w 's S c h o o l L i ve s Up T o Mo t t o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4 Au gu s t

1 9 4 8 , p . 1 1 .

Page 26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2

(六)乒乓:胡文虎曾经赞助新加坡乒乓会的赛事“胡文虎杯”。 6 2

(七)篮球:1 938 年 4 月,暹罗华侨篮球队到访新加坡,并进行了四场

友谊赛,他们之后还到马来亚各地为中国筹款赈灾;在新加坡期间,他们

曾经受到胡文虎热情款待。 6 3

从以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胡文虎对于新加坡各项体育项目之

推广,可谓贡献良多。若没有胡文虎的慷慨赞助,20 世纪上半叶新加坡与

马来亚的体育不会有那么大的进展以及如今的面貌。起初,胡文虎很可能

是为了促销其虎标药品而涉足新马的体育领域,后来这改变了南洋地区的

体育方面的文化景观,甚至于后来他也带领新加坡与马来亚的华侨积极地

参与中国国内的大型体育赛事——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在海外华侨历史

上,留下了清晰而鲜明的足迹。

第二节 胡文虎与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

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于清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

博览会举行,直至民国十九年(1930)由国民政府首次在杭州主办第四届

全运会,间中的 20 年之内,尚有民国三年(1914)在北京天坛举行的第

二届全运会以及民国十三年(1924)在武昌举行的第三届全运会。民国廿

年(1931)国民政府基于“体育救国”之理念,以推动国民体育为急务,

而投资了 30 万元在南京灵谷寺建筑中央运动场,并筹办第五届全运会,

但是因为水灾与外患频仍,而被迫两度延期,最终于民国廿二年(1933)

6 2 ―S i n ga p o r e P i n g P o n g As s o c i a t i o n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e s s , 8 J u n e

1 9 3 4 , p . 1 5 . 6 3 该 篮 球 队 的 队 员 多 数 是 旅 居 暹 罗 之 潮 州 人 。 胡 文 虎 与 该 队 之 合 影 见

―Ba s ke t b a l l V i s i t o r s‖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24 Ap r i l 1 9 3 8 , p . 3 1 .

Page 26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3

10 月圆满举行。之后,国民政府决定于民国廿四年( 1935)在上海市举

行第六届全运会。 6 4

其实,早在 1 9 31 年胡文虎曾经针对马来亚华侨运动选手回中国出席

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一事对记者发表谈话,表示他愿意贯彻始终提倡运动会

之热忱,即使出发经费不足,他将力促成功。 6 5当年 9 月 2 0 日,星洲日报

社全体同人本着提倡体育之热忱于南天酒楼为出席该届全运会的选手举行

欢送会,而马来亚女选手已经在胡文虎举行授旗典礼后誓师出发,星洲日

报社表示在华侨同心下,他们已冲开不景气,并为南洋体育史创造光荣的

一页。 6 6很不幸的,就在当时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引起了全体侨胞的

震愤,《星洲日报》所印发的一万二千多份号外亦不敷派发,为了表示哀

悼,该报定于 23 日休刊。 6 7后来,该届全运会一直延后至 193 3 年才得以

举办,而胡文虎与马华选手们的梦想不得不搁置至 193 5 年才真正实现。

在第六届全运会举办前,时任国民政府委员长的蒋介石还特别表示,

希望该届的全运会增进人民爱好体育之兴趣,使全国人民均以运动为唯一

娱乐,以达到“强种救国”之目的。 6 8足见当时国民党中央政府提倡体育

普及化、发展国民体育的最终目的乃是在于延续民族生命,期望全民拥有

健全之体魄,而后拥有健全之民族。同时,当局希望注重精神训练,培养

奋斗、团结、守法等精神,并为出席 1 93 6 年 7 月至 8 月在德国柏林举办

的第 11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做准备。时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兼全运会筹备

副主任潘公展则表示,全运会是促进国民体育的工具,且是全国男女青年

6 4 有关中国全运会的简史,见 An d r e w D . M o r r i s , M a r r o w o f t h e Na t i o n : a

H i s t o r y o f S p o r t a n d P h y s i c a l Cu l t u r e i n R e p u b l i c a n Ch i n a ( Be r ke l e y , CA:

Un i ve r s i t y o f Ca l i f o r n i a P r e s s , 2 0 0 4 ) 6 5 《星洲日报》,1 9 3 1 年 9 月 1 8 日,第 7 版。 6 6 《星洲日报》,1 9 3 1 年 9 月 1 9 日,第 7 版;9 月 2 1 日,第 6 版。 6 7 〈本报休刊启事〉,见《星洲日报》,1 9 31 年 9 月 2 2 日,第 6 版。 6 8 潘公展〈对于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之希望〉,见《勤奋体育月报》,第 3 卷

第 1 期(1 9 3 5 年 1 0 月),页 9。

Page 26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4

体育运动的总测验;虽然大会设置锦标作为一种优胜的标志,但最可贵的

乃在于选手们能以优异的成绩创造自己的新纪录,为“御侮保国”作准

备。 6 9潘公展希望这种国民体育的新精神,能自参加全运会的选手扩散到

全体中华民族,使这种“民众武力”的动向发扬在中华文化领域中,以使

萎靡不振的中华民族能抬头挺胸,并“加强体力训练,强化一般国民军训

设施,使全国运动大会成为一种大集团的教育表演,国民自卫的国防表

演”。 7 0看来全运会的意义比“强身健体”更为深远。

1 935 年 10 月 1 0 日至 20 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对于当时处

于国难的中国而言,意义重大。该届参加单位共有 38 支,其中包括了各

省、市、特区,以及远自南洋马来亚、爪哇以及菲律宾之华侨。中国国内

各省、区中除了甘肃、宁夏两省因在剿匪外,其余如边陲之新疆省及蒙

古、西藏二区均有派代表参赛。到会选手与职员共有 2 ,6 89 人,竞赛分为

17 门类、75 个项目,创造新纪录者有 1 9 项之多。其中马来亚华侨队男选

手有 75 人,女选手 42 人,男职员 24 人,女职员 2 人,总共 143 人。 7 1

如此空前之盛会,被形容为一场激励中华民族间向心力、团结精神以及民

族复兴运动的大会。

当年,在胡文虎的率领之下,马来亚华侨选手团(以下简称马华队)

首次回祖国参加这别具意义的第六届全运会。马华队于 193 5 年 9 月 2 9 日

傍晚 7 时乘搭 Cont e Ve rd e 邮轮自新加坡出发往上海。之前,新加坡华侨

社群还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其中足球队的代表还是在结束了

惹兰勿刹体育馆的球赛之后匆匆忙忙地赶到现场与其他队员会合的。当天

下午,全体马华队选手在南洋学生会对面的 Pr ince Ed ward Road 集合,

并由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刁作谦授旗给副领队林金殿(总领队胡文虎则稍

6 9 同上。 7 0 潘公展〈潘序〉,见《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报告》。感谢舒圣祺不吝与笔者

分享这份他在上海档案馆所影印的资料。 7 1 何埒权〈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志(上)〉,见《国衡半月刊》,第 1 卷第 1 2 期

(1 9 3 5 年),页 9 1 -9 2。

Page 26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5

后在香港与他们会合)。当时码头挤满了欢送的人潮,郑连德和 R. L.

Has t i e 也有在场。 7 2

当时,马华队参加的项目计有:男子田径、全能运动、女子田径、足

球、男子篮球、女子篮球、男子排球、女子排球、男子网球、女子网球、

男子游泳、女子游泳。 7 3其中女子队有 13 人来自新加坡, 12 人来自槟

城,6 人来自雪兰莪,6 人来柔佛,3 人来自霹雳;男子队则有 25 人来自

新加坡,16 人来自槟城,6 人来自霹雳,4 人来自雪兰莪,2 人来自森美

兰,1 人来自柔佛,1 人来自马六甲,还有 16 人组成的足球队。 7 4他们计

划于 10 月 19 日全运会闭幕后,继续留在中国观光,并预计于 11 月 14 日

返回新加坡。 7 5虽然,当时最有可能为马华女子游泳队夺冠的杨安妮因故

无法随团参赛而让人感到可惜,但当地华侨社会还是对他们寄予厚望。 7 6

除了总领队胡文虎之外,副领队为林金殿和王景成( 1900-19 63),

总干事为林霭民,竞赛主任为郑皆得,顾问为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刁作谦

和林清渊,女子管理主任为刘韵仙( 1 901 -19 75) 7 7,即《星洲日报》总

主笔与总编辑傅无闷的夫人,她也是南洋女子学校校长。 7 8除了参赛的上

7 2 ―M a l a ya n A t h l e t e s L e a ve s f o r S h a n gh a i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s s P r e s s , 3 0

S e p t e mb e r 1 9 3 5 , p . 9 . 7 3 《申报 . 体育消息》,1 9 3 5 年 1 0 月 6 日;《时事新报》,1 9 35 年 1 0 月 6

日。 7 4 ―M a l a ya n A t h l e t e s L e a ve s f o r S h a n gh a i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s s P r e s s , 3 0

S e p t e mb e r 1 9 3 5 , p . 9 . 7 5 同上。 7 6 ―L o c a l Ch i n e s e T o p i c s : M a l a ya n G i r l s ‘ P r o s p e c t s a t A l l -Ch i n a M e e t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2 0 S e p t e m b e r 1 9 3 5 , p . 1 1 . 7 7 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新加坡:教育出版私营有限公司,

1 9 9 5),页 2 8。 7 8 《申报 . 体育消息》,1 9 3 5 年 1 0 月 6 日;《时事新报》,1 9 35 年 1 0 月 6

日。

Page 26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6

百名选手,随团的还有新加坡青年励志参观团的 17 名成员,该团团长是

星洲日报总经理林霭民。 7 9。

1 0 月 3 日清晨 6 时,马华队抵达香港与之前抵达香港的总领队胡文虎

会合。当时前往码头欢迎的有香港华侨会代表余达元等 10 多人以及南华

体育会代表曾靖侯等人。根据香港媒体报导,当时场面异常热闹,“该团

全体男女团员职员领袖,皆穿一致之制服,精神饱满,军容极盛”。 8 0全

体团员在当天上午游览港岛,并于午膳后再继续北上上海。 8 1

1 0 月 5 日下午 5 时 17 分,该团抵达上海招商局北栈码头时,受到上

海市教育局、社会局、市商会等 97 个团体代表及各校师生、各界人士的

热烈欢迎,据说前往码头欢迎的人约有三千多人,可谓盛况空前。 8 2透过

一名亲身参与者之描写,当天招商局北站码头热闹的情景跃然纸上:

马华选手来了,欢迎,欢迎!招商局北站码头险些乎给挤坍,有

九十七个团体联合欢迎呢。据说是因为“开海外侨胞参加祖国盛大集

会之先河”。我们再进一步的来看,“开海外侨胞参加祖国盛大集会

之先河是应该欢迎的”,而总领队胡文虎先生,是“侨胞领袖,且关

怀祖国,尤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不是更应该欢迎吗?

……码头上,今天给打扮得大红大绿,浮桥的扶手上,包着彩色

的绉纸,各团体的白布横额像喜事人家喜幛似的,多得数不清,浮桥

上,浮码头上,各团体代表,各学校的学生的胸襟上都挂着黄绸条

7 9 该团指导为黄玉梅女士,团员包括陆素秀女士、陆秋杰夫人等,见《申报 .

体育消息》,1 9 3 5 年 1 0 月 6 日;《时事新报》,1 9 3 5 年 1 0 月 6 日。 8 0 香港《工商日报》,1 9 3 5 年 1 0 月 4 日。 8 1 同上。 8 2 《申报 . 体育消息》,1 9 3 5 年 1 0 月 6 日;《时事新报》,1 9 35 年 1 0 月 6

日。

Page 26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7

儿,黄绸条儿上,印着咱的党国旗,还印着“欢迎马华选手”六个

字…… 8 3

该文作者认为这是海外华侨第一次参加祖国的盛大集会,所以理应欢

迎,且该团总领队胡文虎是关怀祖国、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华侨领袖,更

理应欢迎。这为数近 15 0 名的选手及职员,是海外华侨有史以来回国观光

之最大组织,因此上海各界感到十分振奋与鼓舞,而上海各大媒体亦大肆

报导。以下是上海最大的两家报纸《申报》与《时事新报》翌日之新闻标

题:

胡文虎统率下马华健儿昨返国门 选手百五十名实力至为雄厚

团体代表齐往欢迎盛况空前 定明日在大沪举行盛大茶会 8 4

选手百五十余人实力雄厚之马华代表团昨抵沪

胡文虎氏谈参加全运涵义深远 各团体热烈欢迎明日举行茶会 8 5

两报记者还特地上邮轮采访胡文虎,请他针对率领马华队回国参加全

运会发表意见。胡文虎对记者表示,虽然表面上马华队与各省市参加全运

会之目的相同,但是实际上却有其独特的意义。由于中国国民体格孱弱,

素有“东亚病夫”之称,他认为唯有积极提倡体育,才能锻炼国民体魄、

振兴民族精神,而举办全运会不单能使全国体育健儿互相观摩,且对体育

推广将大有功效。胡文虎自谦由于马来亚华侨体育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

8 3 子彬〈胡文虎率领马华全运选手浩浩荡荡杀奔上海来,招商局北站欢迎的一

瞥〉,见《时事新报 . 新上海》,1 9 3 5 年 1 0 月 6 日。 8 4 《申报 . 体育消息》,1 9 3 5 年 1 0 月 6 日。并附上两张照片:“马华总领队

胡文虎”、“欢迎马华选手团盛况:上海各界欢迎华侨各领袖各选手莅沪”。

8 5 《时事新报》, 1 9 35 年 1 0 月 6 日。并附上三张照片:“总领队胡文虎

氏”、“各界热烈欢迎状况”与“献花代表”。

Page 26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8

因此在选手选拔方面,他主张人数多且各部分配须均等,以使回国参赛之

选手及职员,不仅在体育技术上有所增进,且能吸取经验,以发展将来的

体育事业,这是马华队回祖国参加全运会之首要意义。其次,由于华侨在

国外生活,对于祖国的情形有许多隔膜,且选手们多数是出生于海外的,

未曾踏上国门一步,因此胡文虎希望他们趁着参加全运会之便回国观光,

使他们对于祖国有更深的认识,以达到沟通和感情融洽之目的。胡文虎也

强调此次全运会在上海举行,而上海当时无论在文化、教育及工商业均为

全国之冠,因此他相信选手们于竞赛之余往各处考察,必获得良好的观感

和印象,这必使他们获益不少。最后,胡文虎表明马来亚华侨体育提倡不

久,因此夺得锦标非此行之目的,只是希望国内各界人士能敦促他们。 8 6

诚如胡文虎所言,马华队此行的意义是更为深远的。不仅是着眼眼前

的奖杯,而是更宽广的民族国家经济建设,甚至是爱国情操的培养和具体

经验。这点可从随团而来的参观团团长林霭民得到印证。林霭民向上海记

者透露,参观团此行除了参观全运会外,亦将前往南京、青岛、武汉、天

津等地观光,并考察国内各地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情形,

期望透过实地的认识与了解,增强华侨热爱国家之思想与向心力。 8 7 另

外,马华队顾问兼驻新加坡总领事刁作谦则向上海记者表示,马华队将逗

留在上海为期约一个月,但胡文虎则不打算同行,由于胡文虎带领筹办的

中华实业公司,计划发展四川、云南、广西各省的实业,因此胡文虎将在

全运会结束后,与梁燊南( 1880-19 4 0 )、林清渊两人,由上海西上天

山,再转赴云南、广西考察各地的出产及商业状况,然后再返回南洋。 8 8

由此可见,无论是举办全运会的有关单位,抑或参加全运会与随后之参观

团,最终希望达成的目标不仅是促进体育、联络情感,而是期望能对民族

国家之经济建设起着积极作用,并期待有更多商机能透过此时机而开启。

8 6 《申报 . 体育消息》,1 9 3 5 年 1 0 月 6 日;《时事新报》,1 9 35 年 1 0 月 6

日。 8 7 同上。 8 8 同上。

Page 27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59

然而,对胡文虎个人而言,赞助马华队之巨额费用可说是一种投资,

并非为了要赚取经济上的利益,而是无形的象征资本。此行,胡文虎还把

虎车驶入上海滩,引起上海市民的热烈讨论,甚至于经过了几十年后仍然

被人所津津乐道。 8 9同时,胡文虎选择在与会期间宣布他将出资数百万元

在中国各地建立一千所小学,如此庞大的工程,自然使他再次成为各方的

新闻焦点。 9 0 10 月 1 3 日,胡文虎还特地从上海飞往南京参加中央医院的

胡文虎铜像揭幕礼,该座铜像是中华民国卫生部为了感谢他捐助五百万元

建设该医院而铸造的。 9 1不仅于此,胡文虎善于建立与巩固自己与社会、

政治、文化、商业各领域精英之间的人脉,这点可以从以下他与马华队在

上海期间繁忙的行程表中充分地反映出来。

在码头盛大的欢迎之后,马华队男女选手便前往下榻的两江女子体育

专门学校 9 2宿舍,并由两江女校校长陆礼华( 18 99-1 997)设茶会招待,

晚上 7 时则由褚民谊( 1 884- 194 6)、张啸林( 18 77-1 9 40)、杜月笙

(1888 -195 1)代表中华体育协会于青年会设宴招待,而总领队胡文虎及

全体职员均下榻上海市中心区市府招待处。 9 3上海市政府所给予胡文虎与

马华队的热情款待反映了当局对他们的殷切期待。

翌日,马华选手等一行于上午前往市中心区参观大体育场等建筑。而

胡文虎则偕同林金殿、王景成、刁作谦、林霭民等,由市府科长李大超

8 9 江斌〈虎车趣事〉,见李逢蕊主编《胡文虎研究专辑》,页 3 45 -3 4 6;林干

〈胡文虎的广告奇招〉,见《羊城晚报》,2 0 0 8 年 8 月 1 2 日,自“羊城晚报

数 字 报 刊 ” ( h t t p : / / www. yc wb . c o m/ e P a p e r / yc wb / h t ml / 2 0 0 8 -0 8 / 1 2

/ c o n t e n t _ 2 8 1 9 0 0 . h t m) ( d a t e v i s i t e d : 2 0 1 0 M a y 1 1 ) . 9 0 林干〈胡文虎的广告奇招〉,见《羊城晚报》,2 0 0 8 年 8 月 1 2 日。 9 1 ―Ch i n a O l y mp i a d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4 Oc t o b e r 1 9 3 5 , p . 1 6 . 9 2 胡文虎于 1 9 3 4 年冬季回国考察时,曾慷慨捐助该校,翌年三月又汇国币二千

元与该校。〈胡氏事业史略〉,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页 4。 9 3 《申报 . 体育消息》,1 9 3 5 年 1 0 月 6 日;《时事新报》,1 9 35 年 1 0 月 6

日。

Page 27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0

(1900 -198 4)陪伴,赴海格路拜谒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中午上海市福建

同乡会南北三山会馆于四马路三山会馆设宴欢迎胡文虎、林金殿、王景

成 , 陪 席 的 包 括 了 林 霭 民 、 胡 桂 庚 ( 1898-1 964 ) 、 王 景 岐 ( 1882 -

1941)等百余人,由陈群(1890 -19 45)担任主席并致词欢迎,并由王景

成代表胡文虎答词。下午胡文虎再偕胡桂庚、林金殿、王景成、林霭民等

外出,先后拜谒立法院院长孙科( 189 1 -197 3)、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以及

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当天晚上 7 时则应陆连奎(18 81-1 9 38)在南京饭

店之晚宴。 9 4从以上胡文虎繁忙之行程安排来看,他与上海的政、商各界

都有联系,从国家层面的国民党政府要员至地方层面的福建同乡会皆有其

人际网络。其次,胡文虎并非单独行事,他身边往往都会带着一群具有决

策与执行能力的领袖,而他也乐于将南洋地区商界之华侨领袖引荐给中国

的政界与商界领袖,这点显示出他长袖善舞,且深谙群策群力之重要。

1 0 月 7 日下午 3 时,上海市教育局以及其他 96 个团体联合于海格路

大沪花园举行盛大茶会欢迎全体马华选手和职员。 9 5各个参加团体事前皆

须前往公共租界宁波路 91 至 95 号的虎标永安堂领取入场券。 9 6当天之司

仪为胡桂庚(永安堂上海分行经理),主席团为潘公展、吴醒亚( 18 92-

1936)、杜月笙、许世英( 1873-1964)、杨啸天(1889-1966)、李大

超、俞佐廷等人。 9 7主席许世英致欢迎词之后,由上海市长吴铁城及上海

市教育局局长潘公展演说,胡文虎致答词,最后是茶点和余兴节目,直至

6 时后才散会。 9 8

9 4 《新闻报》,1 9 3 5 年 1 0 月 7 日;《时事新报》,1 9 3 5 年 1 0 月 7 日。 9 5 同上。 9 6 《申报 . 体育消息》,1 9 3 5 年 1 0 月 6 日;《时事新报》,1 9 35 年 1 0 月 6

日。 9 7 《新闻报》,1 9 3 5 年 1 0 月 7 日;《时事新报》,1 9 3 5 年 1 0 月 7 日。 9 8 《新闻报》,1 9 3 5 年 1 0 月 8 日;《时事新报》,1 9 3 5 年 10 月 8 日。另,

“上海各团体昨天在大沪花园欢迎马华选手之一瞥”,见《新闻报》,1 9 3 5 年

1 0 月 8 日。

Page 27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1

许世英在致欢迎词时重申,由总领队胡文虎、副领队林金殿、王景成

率领返国的马华队是首开海外侨胞参加祖国盛大集会先河之壮举,并赞扬

他们三位是侨胞领袖,且关怀祖国,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为国人所景

仰;此次他们率领侨胞青年远道归来,于参加全运之余,观光祖国,对于

祖国之政治、建设等,必得深刻之印象,其意义深长。 9 9紧接着,上海市

教育局局长潘公展表示,上海各界举办欢迎马华选手大会,不但在上海为

空前,即使就中国而言,亦为绝无仅有。中国举行全国运动会不止一次,

即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来,亦已举行三次,但从未有海外侨胞参加。此次

由胡文虎率领马华选手返国,实为破天荒之盛举,因此国人应当欢迎。但

该欢迎会与普通应酬不同,其意义有:上海为“中外观瞻之所“,该届全

运会又适逢在上海举行,在此大会中“可表现中国上下一致团结之精神,

尤可表现海外侨胞与祖国深切合作之力量”;全运会对各参赛单位一视同

仁,然而上海各界之所以特别欢迎华侨选手,主要是因为已故孙中山总理

在革命过程中曾经得到华侨许多帮助;而马华队总领队胡文虎之乐善好施

与急公好义素来为人所景仰,且不遗余力提倡体育,更应表示欢迎。 1 0 0

胡文虎在致答词时,对上海各团体代表在码头欢迎,以及当天的盛大

招待表示感激,他重申此行的意义:一、提倡体育,观摩砥砺,使选手回

到南洋后,作更进一步之努力;二、马华选手对祖国情形甚为隔膜,此次

返国,于参加全运会之后将到处观光,希望得到深刻印象,以增进侨胞爱

国思想。 1 0 1

当天出席的人数计有一千多人,场面极其盛大。出席的各团体和代表

包括了:“上海市长吴铁城、教育局长潘公展、社会局长吴醒亚(张辉

代)、卫生局长李廷安、公安局长蔡劲军、各省水灾义赈会许世英、保安

处长杨虎、市参议会杜月笙、中国航空协会李大超、市商会俞佐廷、职业

教育社杨卫玉、寰球学生会吴德寅、暨南大学何炳松、上海美专刘海粟、

9 9 《新闻报》,1 9 3 5 年 1 0 月 8 日;《时事新报》,1 9 3 5 年 1 0 月 8 日。 1 0 0 同上。 1 0 1 同上。

Page 27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2

交通大学胡瑞行、东亚体专陈梦渔、上海县府叶震东、申报马崇淦、新闻

报裴顺元、沈颂芳、时事新报夏开明、晨报胡宗藩、时报滕树榖、上海新

闻社陈东百、朱志鸣、商报孙鸣岐、勤奋(体育)月报社阮蔚村、中国女

中王孝英、荣敬中学顾儆基、工业总会胡西园、市体协会袁增煜、防痨协

会颜福庆等”。 1 0 2从这一长串的出席名单来看,上海市各界人士确实极为

重视马华队的到来,上至市政府、工商、公益、航空、教育、美术、体

育、新闻、卫生各界均前来表示欢迎。比较前一年胡文虎到上海所受到之

欢迎(见上一章的讨论),便可得知当时国民政府对华侨殷切之期待。

1 0 月 8 日下午 1 时,上海市各团体特地招待马华选手汽车游览全市。

他们所安排的行程如下:“选手汽车由两江出发,招待团体汽车由八仙桥

青年会出发,经南市文庙路,入制造局路,参观江南造船厂、海军飞机制

造厂,北返过浙江路经南京路,朝东走外白渡桥,折入北苏州路,经北四

川路、靶子路,入宝山路,穿天通庵路,到市中心区,参观市府建设,再

入军工路,经蕴藻浜,到吴淞,参观炮台,经六时许可以返沪”。 1 0 3行程

不仅十分紧凑,且涵盖了上海市主要的历史景点以及市政府崭新的建设,

务必使马华选手在短时间内对上海市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由于当时中华民国国家主席林森在上海,胡文虎便于 10 月 9 日偕同

马华队重要职员,亲自到林森位于金神父路的私邸拜谒,并报告海外华侨

的情况。当天中午,胡文虎受到马相伯(18 40- 1939)于土山湾天主教堂

设宴款待;下午 3 时,胡文虎以及全体的职员、选手一同出席广东同乡会

于新新酒楼所设的欢迎茶会。 1 0 4从以上的报导看来,上海各界对于胡文虎

此次率领马华选手首度返国参加全运会并独自承担该队全部费用,皆表示

1 0 2 同上。另,《新闻报》,1 9 3 5 年 1 0 月 7 日与《时事新报》,19 3 5 年 1 0 月

7 日,还有地方协会、中华职教社、市教育会、中国青年会、中国文化建设协会

上海分会、广东旅沪同乡会、民报、大公报、光华大学、复旦大学、两江女体

师、国际问题研究会、量才流通图书馆、虎标永安堂等等。 1 0 3 《时事新报》,1 9 3 5 年 1 0 月 8 日。 1 0 4 同上。

Page 27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3

钦佩,特别是他关怀祖国及提倡体育之精神。换言之,胡文虎此行可说是

成功地塑造了自己作为一名热心推广体育的华侨领袖之形象,无形之中其

象征资本亦随之增长。

不仅与此,胡文虎此行首要目的是出席全运会开幕礼以及到各项竞赛

现场观赛。第六届全运会于 1 0 月 1 0 日上午 10 时举行开幕礼,下午 1 时

开始各项目之角逐,来自 38 个单位的二千多名男女选手争夺 17 面锦标,

全运会连续举行 11 天,如此盛况在当时可谓创新了纪录。在开幕礼上,

胡文虎被视为到场中外要人之一,且担任大会名誉顾问之一。 1 0 5在赛会期

间,据一位中央社记者所观察的:“南洋侨胞领袖胡文虎,此次率马来亚

华侨队回国参加全运,极博各界热烈欢迎。胡氏抵达上海后,虽应酬甚

忙,然而每日均会抽空前往运动场观看比赛,可见其对于体育极为注意。

记者昨遇之于司令台上,因乘机与之晤谈,并询其此来之观感。胡氏态度

诚恳,对记者曾发表极有意义之谈话。” 1 0 6显然的,胡文虎在上海有许多

应酬,但是他仍然关注全运会赛事。此外,胡文虎此行更加看重的还有一

个与发展国家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的问题。 1 0 7他认为为了促进中国海内外的

沟通,有关当局应设立联络华侨的团体,互相协助,促进工商业之发展,

并指导归国华侨与给予华侨切实的保障。随后,胡文虎在《星洲日报》上

发表了一篇有关于这方面的社论(见第四章的讨论)。

全运会闭幕后,胡文虎原本计划连同马来亚霹雳中华总商会会长梁燊

南到陕西、四川、云南和广西各省考察实业与矿业,因为他和马来亚中华

实业公司的同人计划在广西发展矿业和农业,而该公司共集资三百万元。

胡文虎曾表示到广西及中国其他地区发展实业最主要的目的不在于牟利,

而在于为当地居民制造更多就业机会,以解决中国当时最棘手的问题,即

1 0 5 《申报 . 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特刊》, 1 9 35 年 1 0 月 1 0 日;世英〈第六届

全国运动会详记(一)〉,见《国闻周报》,第 1 2 卷第 4 1 期(1 9 3 5 年 1 0 月

2 1 日出版),页 3 -1 2。其中“开幕盛况”,见页 7 -8。 1 0 6 《申报》,1 9 3 5 年 1 0 月 1 6 日;《时事新报》,1 9 3 5 年 1 0 月 1 6 日。 1 0 7 同上。

Page 27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4

失业,缺少工厂、工坊、农业生产;他相信只要有工作,人民便能丰衣足

食,而土匪和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 0 8可是,后来因急需返回香港和

新加坡处理业务,他不得不于 1 0 月 2 1 日匆匆离开上海。对于自己无法按

照原先计划赴中国西北各地考察,胡文虎感到十分歉疚,并在上海《申

报》上刊登了一则致歉暨致谢启事:

敬启者:文虎此次率领马华选手返国参与六届全运会,辱蒙政府诸公

及社会各界热烈欢迎,优予招待,至为感激。本拟于全运会后,定期

邀请欢聚,藉领教益,并赴西北各地考察政治、经济、农村、教育及

工商业等,以供侨胞回国投资之借镜。无如叠接星港来电,急须南返

处理。匆匆于本日登轮南行,不及一一踵府拜辞,心实不安。数月后

当再返国,以图良晤。除分别函谢致歉外,恐有不周,谨再登报,藉

表微忱,幸希 鉴谅。 1 0 9

胡文虎率领马华队参加全运会的这两个多星期内,与南京中央政府和

上海地方上政、商各界领袖皆有联系,可谓任务圆满成功。他成功为自己

和永安堂打响知名度,也为马来亚华侨与祖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搭建桥梁。

此外,在体育方面,他确实也为马华队打了一剂强心针。当《申报》记者

在数点第六届全运会选手们所创造之 19 项全国新纪录时,特别指出来自

马华队的男子选手杨维莫之 40 0 米自由式游泳与 1 , 500 米自由式游泳,以

及女子选手邓银娇之跳远。 1 1 0同时,马来亚华侨田径女杰邓银娇还登上了

上海勤奋体育月报社所出版的超过 20 0 页之《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专号》的

1 0 8 ―L o c a l Ch i n e s e T o p i c s : Gr e a t P h i l a n t h ro p y o f M r . A w Bo o n Ha w ‖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Oc t o b e r 1 9 3 5 , p . 1 1 . 1 0 9 〈胡文虎启事〉,见《申报》,1 9 3 5 年 1 0 月 2 1 日。 1 1 0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纪录〉,见《申报月刊》, 1 9 35 年第 1 1 期,页 1 2 3 -

1 2 4。

Page 27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5

封面。 1 1 1由于邓银娇的跳远成绩打破了五米,并在全运会中大露头角,而

被誉“为大会生色不少”。另外,该届马华队中表现优异而获得金牌者有

以下的男女选手(见表 18):

表 18:第六届全国运动会马华选手金牌得主一览表

选手 组别与门类 项目 成绩 备注

叶遂安 男子田赛 跳远 6 .76 米 - 傅金城 男子径赛 二百米 20 .9 秒 - 杨维莫 男子游泳 四百米自由式 5 分 23 秒 2 - 林惠俊 男子游泳 百米仰泳 1 分 23 秒 5 全国新纪录 邓银娇 女子田赛 跳远 5 .06 米 大会新纪录 资料来源:〈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略记〉,见《中华教育界》, 1935 年第 6

期,页 97 -99。

上海的体育评论员认为马华队初次返国就崭露头角,并给予中国国内

其他各省市队伍不小的威胁。 1 1 2最终,马华队以 10 . 5 分夺得男子总锦标

第三名,屈居上海市与广东省之后,并排名在香港之前。另外,马华队亦

获得男子径赛亚军、女子田径亚军、男子游泳季军、足球亚军、男子排球

殿军、男子网球单打季军(与四川同列)、男子网球双打季军、女子网球

双打殿军。其中男子排球队还被誉为“异军突起,来势汹汹,一挫南京,

再败福建,而与上海、香港、广东对峙于复赛中”;而足球队则“人才平

均,联络有方,实力亦不稍让”,且在众多竞赛中,足球被认为是全运会

中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的竞赛。于 1 0 月 2 0 日全运会的闭幕礼上,马华队自

上海市市长吴铁城手中接获男女总锦标第四名之奖项。 1 1 3总体而言,马华

队在第六届全运会的表现颇为突出。

1 1 1 《勤奋体育月报》第 3 卷第 2 期(总第 2 6 期)(1 9 3 5 年 1 1 月出版)。 1 1 2 阮蔚村〈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各项锦标比赛总评〉,见《勤奋体育月报》第 3

卷第 2 期(总第 2 6 期)(1 9 3 5 年 1 1 月出版),页 1 2 9 -1 3 2。 1 1 3 世英〈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详记(三)〉,见《国闻周报》第 12 卷 4 3 期

(1 9 3 5 年 1 1 月 4 日),页 2 2。

Page 27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6

马华队首次回中国参赛就取得佳绩,作为他们领队的胡文虎自然也脸

上有光。其实,胡文虎因为承担了马华选手团到上海参加第六届全运会的

所有费用,而博得了在中国国内各媒体的关注与报导。与此同时,新加坡

英文报纸对胡文虎的壮举与奋斗史还进行了大篇幅之报导,并给予他相当

高的评价,认为他已登上太平洋各西方殖民地财富与商业之最高峰,且是

各国推广教育、卫生和体育组织的巨擘。 1 1 4 1935 年对胡文虎而言,无疑

是其企业的巅峰,当时除了在缅甸、新加坡,他已在槟城、爪哇、暹罗、

厦门、福州、上海、汉口、天津和东方其他城市设立了多家永安堂分行。1 1 5当时,胡文虎不仅被视为最伟大的华侨企业领袖之一,也因为资助许多

慈善组织,而被公认为是东方最受欢迎的慈善家。该报导还指出胡文虎所

支持过的慈善组织,计有新马地区的圣安德烈医院、华侨中学、南洋女子

学校、吉隆坡中华医院、森美兰妇产科医院等,东亚地区的香港长州医

院、南京中央医院、福州医院、厦门医院、海口医院、汕头医院以及其他

中国国内的医院,以及南洋地区的仰光女子义学、缅甸华侨中学等。 1 1 6

不仅于此,该英文报导还对胡文虎所建立横跨南洋至中国的新闻事业

感到不可思议:“胡文虎拥有仰光《晨报》、新加坡《星洲日报》和《星

中日报》、厦门(按:应该是汕头)《星华日报》,尤其是广州《星粤日

报》,它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并每日使用飞机将报纸送到方圆五百里之外

的读者手中”。 1 1 7此外,对于胡文虎热心赞助各项运动的事实,该报列举

了几个显著的例子:为新加坡人建了巴丝班让游泳池、两年一度的马来亚

华侨运动会主要支持者与首个赞助人、热情款待来自中国的足球队、篮球

队、排球队、其位于巴丝班让海边的度假屋成为了本地俱乐部和社团举办

周年社交聚会的地点。最后胡文虎对记者说:“我的饮食没有比别人多,

1 1 4 ―L o c a l Ch i n e s e T o p i c s : Gr e a t P h i l a n t h ro p y o f M r . Aw Bo o n Ha w‖ , i n

S i n g a p o r e F r e e P r e s s , 1 8 Oc t o b e r 1 9 3 5 , p . 1 1 . 1 1 5 同上。 1 1 6 同上。 1 1 7 同上。

Page 27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7

我的睡床也没有超过三尺,我并不需再为个人的利益累积任何的财富。”

言下之意,他之所以会着手计划参与投资与开发广西等地区,完全是为了

中国人民的福利。 1 1 8胡文虎作为远赴上海参加全国运动会马华健儿领队的

照片也被刊登在新加坡英文报纸。 1 1 9这些报导,无疑加强了胡文虎型塑其

永安堂主人的品牌形象。

可惜后来因为中国的内忧外患加剧,国民政府在南京的黄金十年成了

繁华一梦,而海外华侨的命运也因此受到牵连,命运多舛,无法达成当初

“体育强国”之宏愿。全运会因战火连年(中日战争)而被迫停办了 13

年,直至 19 48 年第七届全运会终于再次于上海举行。当年马华队再次聚

集新加坡出发,并与来自香港、上海、广州、菲律宾等地的选手一同被评

为当年的强旅。虽然,当年胡文虎只捐献了二千元给第七届全运会,但

1935 年他率领马华队参加第六届全运会并赞助全团费用之创举,仍被新

加坡英文《海峡时报》所称道。 1 2 0

总体而言,在胡文虎的热心提倡和赞助之下,香港、新加坡、马来亚

各地的体育活动日渐蓬勃发展。由于胡文虎长期的努力,新马华侨社会对

体育的兴趣得以提升、若干体育团体被创立并拓展、在中国、香港、新马

等地各项运动大会得以举办,体育风气日盛。

小结 企业家精神与运动员精神之间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商战是一场漫

长的竞赛,这场争夺消费市场的斗智斗勇之战,不仅决定了企业家及其企

1 1 8 同上。 1 1 9 S e e a p h o t o o f ―T he L e a d e r s o f t he M al a ya n Co n t i n ge n t t o t h e Ch i n a

O l y mp i a d a t S h a n g h a i r e c e n t l y‖ b y c o u r t e s y o f I . N . P . S . , i n S i n g a p o re

F r e e P r e s s , 2 8 Oc t o b e r 1 9 3 5 , p . 6 . 1 2 0 K e n J a l l e h , ―T h e Ch i n a Na t i o n a l M e e t ‖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1 8 Ap r i l

1 9 4 8 , p . 1 0 .

Page 27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8

业的生死存亡,更维系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富强与兴盛;而体育在国家的

宏大论述之中,则是为了强身建国、保家卫国,更是为了民族、国家而奋

斗之战。两者都是现代化发展之后的文明产物。虽然胡文虎并非正统的文

化创业家,但却因为长期参与文化事业,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了拓展永安

堂业务,而投入若干文化领域(包括体育),并创造出新格局和新视野。

这些创新的举措都需要一定的创意和冒险精神,甚至是独特的审美趣味

(有人则认为那是一种媚俗),才能创造、带动时尚潮流。

从抽象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到具体而实际的社会参与,诸如慈善

公益、赞助体育、卫生医药、新闻传媒、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大众文化

等等,所有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大小事务都围绕在国家、民族的宏大话语

之中,这可说是 20 世纪上半叶整个时代的背景、氛围。当时的世界与中

国皆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中,因此当时众人所关切的问题都笼罩在此话语

之下。乘着时代的巨浪,胡文虎满足了当代人的心理需求——藉着虎标药

品缓解他们的病痛、藉着星系报业满足他们对于祖国信息的渴求、藉着广

告中的故事带给他们希望与追求梦想的动力。虽说虎标药品无所不医的宣

称如今看来有些夸大其词,但是却成为 2 0 世纪上半叶的一道独特风景。

Page 28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69

结论

胡文虎于 193 6 年元旦在报上发表他的新年愿望,且表示他不只怀有

新希望,还拥有实现新希望之方法。 1首先是身体的健康能普及大众,从

积极方面,他希望国内外对于体育之推广能更加热烈,以促进同胞的健

康;从消极方面,则是希望医术进步并设立更多的医院,以保障同胞的健

康。其次,则是心理之健康能普及大众,国内外的文化机关能更加健全,

民众教育之推广能更加普遍,以提高国民知识、扫除文盲,因为国民心理

健康,民族便能复兴。胡文虎认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而促进

国民心理健康之最佳方法,则非教育莫属,而文化机关之宣传与民众教育

之推广,不仅供给国民精神粮食,且能纠正心理上各种病态。最后,胡文

虎表示这两项其实是他一直以来的希望,且他每天都努力实现它们。另

外,他也指出他之所以提倡体育、建设医院、设立报馆、推广民众学校,

就是本于此宗旨。他希望能透过报纸的鼓吹,唤起民众共同努力,“由个

人身心之健全,组成健全之民族,建设健全之国家”,他深信唯有如此,

造福国家与民族之希望才能成真。

这篇新年新希望可视为胡文虎一生的使命宣言,亦是其企业的总蓝图

和远景。从身体健康谈到心理健康,从个人身心的健全,再延伸至民族、

国家的健全与强盛,所有生活中的需要都涵盖于胡文虎的企业范围之内。

这无疑也是他的人生哲学——有了健康的身心,才有富强的民族与国家。

此一宏大论述是 19 世纪末至 2 0 世纪以降,中国现代史中极重要的命题。2这项内在需求和愿望与整个历史脉络有着密切关联。由于长期的战乱和

天灾,使得中华民族饱受身心的痛苦与折磨,因此他们渴望能有救星——

强大的政府出现,以拯救他们脱离苦海,不再受到列强的侵略与欺侮。而

1 胡文虎〈今年的新希望〉,见《星中日报》, 1 9 3 6 年 1 月 1 日,第一版。 2 王尔敏〈中国近代之自强与求富〉,见《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九期,页 1 -

2 4。

Page 28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0

胡文虎的虎标药品,所塑造的便是一种万灵丹的形象,他本人也透过慈善

事业来塑造救世主(messan ic)的形象。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晚清的重商

主义是有重叠的,而胡文虎正是诞生于那样的一个时代中。这与后来国民

政府的国家论述有不谋而合之处。

历史学家罗香林对于胡文虎一生的评价极高,他认为胡文虎除了捐出

数额庞大之善款外,在中国现代史中有三个“未有如其者”,即创立数目

如此众多的医院、报馆以及学校。 3这也是以往人们和学界对于胡文虎与

其贡献的最高评价。然而,笔者认为这三方面,只是就数量而言,仅仅是

就其数量上的突破而言,而本论文试图证明的就是胡文虎之创业,其实是

本质上的创新,是有别于清末民初其他商人的模式。这是由于胡文虎所处

的文化、地理与时代背景所致。本论文论证了胡文虎是如何改变了中国与

南洋的文化景观、文化生产以及文化消费。

中国近代史学者黄克武曾认为一个时期的广告可以代表某个时期某个

民族的梦。 4从胡文虎的个案中,我们看见一个海外华侨的梦——其不同

时期的创业以及广告都在重复述说着一个衣锦还乡、贡献桑梓、民族复兴

的故事。由于胡文虎说出了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梦,也凭着其创业精神,

将这梦付诸实践、使梦想成真,因此在南洋与中国侨乡引起了广大的共鸣

与支持,使得虎标万金油与星系报业均拥有广大的消费市场。

从以上各章的分析,可以梳理出胡文虎在这些历史书写中的若干历史

形象。与其说这些历史形象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不如说是胡文虎自觉的自

我包装和自我宣传,甚至可说是其品牌的建立。胡文虎的药品“包装”、

慈善事业、报纸和广告、虎豹别墅都尽可能地针对大多数的群众,即使是

目不识丁的老百姓,只要视力正常的,都会被它们所吸引。鲜艳夺目的色

3 罗香林〈胡文虎先生传〉,见宋哲美主编《东南亚学报》,第一卷第一期

(1 9 6 5 年 1 月 1 5 日),页 4 3 -4 5。 4 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 1 9 1 2 -1 9 2 6〉,

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17 期下册(1 9 8 8 年 1 2 月),页 1 41-

1 9 4。

Page 28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1

彩、生动活泼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胡文虎的目标是希望虎标药品能

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之中。胡文虎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说故事以及自我

包装,善于利用其慈善事业、报业王国、视觉艺术来塑造他作为一名公众

人物及其品牌的形象。胡文虎也一再地重申自己作为一名文化事业推广者

的形象,是一名热衷于文化事业的实业家,这可说是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

企业家形象——有道德、有见识和智慧、有文化的抱负、爱国、慷慨、仁

爱、造福国家和人民。

不同于其夫人杨绛,钱钟书在其文学作品中经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对于

那些“看重文化事业的企业家”的鄙视。 5被誉为“一代才子”的钱钟书

或许无法跳出自己的知识圈子来觉察此一历史的转型,也或许因为看过太

多唯利是图的奸商,而发出如此沉痛的指责。然而,有幸活在两个世纪中

的钱夫人杨绛所看的似乎比她夫婿更远一些,事隔一甲子之后,当她回忆

起这段往事时,不仅记忆犹新地记下了瞥见“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千金”的

那一幕,更让后人得知当时胡文虎在中、西方的社会精英中所留下的深刻

烙印——虎标万金油。即使到了 21 世纪的今天,虎标万金油仍然是新加

坡的十大品牌之一,甚至于还成为了代表新加坡的符号之一。 6这些都足

以说明胡文虎以其独有的文化创业模式,在中国的现代性中扮演着何等举

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活跃于 2 0 世纪上半叶的胡文虎,与其活跃于 19 世纪下半叶的

前辈们胡子春和张弼士等海外华商不一样,他不仅以慈善事业作为其晋升

策略或牟利手段而已,他更具有文化上的抱负,积极促进了海外华侨现代

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胡文虎也藉着其星系报业展开了在地之南洋研

5 他认为这些人是在利用文化事业,为自己谋取商业利益,这种做法简直是侮辱

了 中 华 文 化 。 Ch r i s t o p h e r G . Re a a n d N i c o l a i M . V o l l a n d ( e d s . ) , T h e

B u s i n e s s o f Cu l t u r e : Cu l t u r a l E n t re p r e n eu r s i n Ch i n a a n d S ou t h e a s t A s i a ,

1 9 0 0 - 1 9 6 5 , V a n c o u ve r : UBC P r e s s , f o r t hc o mi n g . 6 W a r r e n F e r n a n d e z , ―S i n ga p o r e a n A -Z g u i d e t o p e o p l e & t h i n gs : T f o r

T i ge r Ba l m‖ , i n S t r a i t s T i me s , 9 Au gu s t 1 9 9 2 , p . 1 8 .

Page 28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2

究、推广南洋华侨的体育事业、提升视觉图像与摄影、印刷技术的进步。

甚至是联络南洋华侨回国建设,让海外的资金可以流回中国,促进祖国、

侨乡之复兴与经济之重建、解决实际的民生问题。另外,胡文虎和其他中

国国内的文化创业家一样,是善于说故事的人。 7在这个过程中,胡文虎

不仅累积新的财富与资本,也改变了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与南洋之内与之

间的文化生产与文化交流。这样的文化创业在中国与南洋的文化联系上扮

演了关键角色,在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甚至是文化认同方面,带来了新

的气象与契机。

在 20 世纪上半叶,从日常生活中物质层面的消费文化,以至于精神

层面想象的国族主义与身份认同,从西方在南洋地区的殖民地到中国沿海

的城市与侨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之同时,亦从西方现代创业精神中

获得灵感,胡文虎汲汲于开创一横跨南洋地区与中国的文化创业,凭着其

独有的创意与判断力,创造并累积了多元的资本(经济、社会、文化、象

征资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特定的时代与借来的空间交

汇下的产物。本论文试图超越前人对胡文虎及其创业的研究,并将之置于

文化史的视野中,使人们对胡文虎以及他所处的特定时空有崭新的认识,

并进而了解到在民族主义与消费主义交织下的中国现代性,其实早已经出

现在二战前的海外华人社群中。

7 Ch r i s t o p h e r G . Re a a n d N i c o l a i M . Vo l l a n d ( e d s . ) , T h e B u s i n e s s o f

Cu l t u r e : Cu l t u r a l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i n Ch i n a a n d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 1 9 0 0 - 1 9 6 5 ,

V a n c o u ve r : UBC P r e s s , f o r t h c o mi n g .

Page 28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3

附录:胡文虎大事年表

年份 胡文虎大事 世界 /中国 /新加坡大事

1 8 8 2 2 月 1 3 日,生于缅甸仰光。 1 8 8 1 年 9 月 2 5 日,左秉

隆任第一位由北京直接派

驻新加坡正式领事。 1 8 8 1 年 1 2 月 1 0 日,第一

份华文日报《叻报》于新

加坡创刊。 1 8 8 3 年至 1 8 8 5 年,中法

战争。 1 8 8 4 弟文豹生。 1 8 9 2 随父返乡接受私塾教育。

1 8 9 1 年 8 月,满清政府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准薛福成建议,将中国驻

新加坡领事馆升格为总领

事馆、领事升为总领事,

兼辖槟榔屿、马六甲、海

门等处。同年 1 1 月 1 日,

黄遵宪自伦敦莅新任中国

驻新加坡第一任总领事。 1 8 9 4 年至 1 8 9 5 年,中日

战争。 1 8 9 6 重返缅甸仰光,于永安堂国药行习商,获

父授中医药知识。 1 8 9 8 年,戊戌变法失败。

1 9 0 7 于槟城迎娶郑炳凤(广东惠阳客籍)为

妻,弟则迎娶郑氏妹为妻。

1 9 0 8 父病故。与弟继承永安堂国药行。 1 9 0 9 往香港理清帐目,并往中国、日本及暹罗

等地考察。

1 9 1 0 与弟以及多名西药师研制并发行虎标四

药。

1 9 1 1

1 9 1 1 年,革命军起事于武

昌。 1 9 1 2 年,中华民国成立。 1 9 1 3 年,讨袁失败。 1 9 1 4 年至 1 9 1 8 年,第一

次世界大战。 1 9 1 5 年,袁世凯称帝,蔡

锷于云南起义,宣布独

立。日本向中国提出 21 条

Page 28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4

要求。 1 9 1 6 年,袁世凯兵败,帝

制取消。袁世凯去世后,

1 9 1 6 年至 1 9 2 8 年,中国

陷入“军阀混战时代”。 1 9 1 9 娶陈金枝。 巴黎和会召开。

五四运动爆发。 1 9 2 0 2 0 年代初自行设计与印刷永安堂月份牌,

分赠商行和顾客。 1 9 2 0 年 8 月陈嘉庚斥资一

百万元,创办厦门大学,

首任校长为林文庆。 1 9 2 1 于暹罗曼谷设永安堂第一家分行。9 月 2 9

日于香港与客籍闻人创建香港崇正总会。

创办《仰光日报》之大股东。

中国共产党创立。

1 9 2 3 设永安堂新加坡分行。赞助筹组新加坡南

洋客属总会与建设会所。发行仰光《缅甸

晨报》。

广州大本营设立侨务局。

1 9 2 4 娶黄玉谢。捐三千元支持孙中山讨伐陈炯

明。捐十万元赞助蒋介石北伐。任第三届

星洲华侨运动会会长。

1 9 2 5 年 1 2 月 3 1 日,由中

国入境新加坡华人达 21 4 , 6 9 2 名,较上年增

1 8 . 3 %,但仍较 1 9 1 1 年少

5 5 , 1 6 2 名(减 2 0 . 4 %)。 1 9 2 6 扩建新加坡永安堂暨制药厂,并正式将之

宣告为永安堂总行。仰光老行则由弟经

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广州设立侨务委员会。

1 9 2 7 星洲怡和轩俱乐部扩建,捐款最多。福建

漳州水灾,捐款万元和大批虎标药品。 北伐成功,统一中国。蒋

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

府。国共分裂。 1 9 2 8 资助新加坡小报《星报》发行。当选香港

崇正总会会长。出任新加坡华侨中学董事

长,为该校第一位客籍董事长。

5 月,济南惨案后,陈嘉

庚发起组织“新加坡山东

惨祸筹赈会(简称“山东

筹赈会”),呼吁华侨抵

制日货。 1 9 2 9 1 月 1 5 日,创办新加坡《星洲日报》。于

上海和香港设立永安堂分行。倡组新加坡

中华体育会。8 月 2 3 日,新加坡南洋客属

总会会所正式举行开幕典礼,被推选为会

长。独购短期善后公债十万元,获国民政

府财政部特颁一等金质奖章。捐叻币万元

支持广州廖仲恺工农学院。豫陕甘三省大

水灾,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特组旱灾筹赈

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之一。1 2 月 2 日,

通过律师在殖民地公报上声明万金油、立

1 月 2 4 日,中国驻新加坡

总领事唐榴莅临。 4 月 3 日,中国总领事馆

迁金禧路 ( Ca i r h i l l Roa d )山上新址办公。 1 0 月 1 4 日,何香凝女士

来新为廖仲恺农工学校募

款。 1 9 2 9 年至 1 9 3 3 年,世界

经济大萧条。

Page 28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5

止头痛粉、八卦丹原样包装的图样商标全

属永安堂,并对侵权者采取法律行动。

1 9 3 0 任香港中华体育会名誉会长。因“华中校

门事件”引起陈嘉庚等闽帮董事的议论而

卸任华侨中学董事长职位。2 月,捐助上

海大夏大学建筑费一万元,获中国财政部

特颁一等金质奖章。5 月 2 1 日新加坡华民

政务司接受其建议,合资遣送失业老侨回

国。秋,往南京晋见蒋介石,参与首都民

众欢迎蒋主席祝捷大会,蒋介石特设宴招

待,前后共捐 4 0 万建南京国立中央医院。

国民政府特聘为工商会议华侨委员。

1 0 月 2 2 日,新任中国驻

新总领事陈长乐博士抵达

新加坡。

1 9 3 1 新加坡虎豹寺落成。在新加坡建猛虎游泳

池。7 月 1 1 日,创办汕头《星华日报》。

因病赴爪哇和香港疗养,并赞助两地医

院。捐款与虎标药品救济“九一八”难

民。

日本攻陷东三省,触发了

“九一八”事变,日本扶

立伪满洲国。

1 9 3 2 前后共捐二万元作为蔡廷锴所率领之“十

九路军”救护伤员费用。应何香凝募捐启

事,再捐一万元与大量药品给国难救护

队。后又捐三万元给中国红十字会,并请

星洲新世界游艺筹赈三晚,自捐千元为

倡。受世界经济危机波及,马来亚许多华

工失业,先后出资遣送近 5 0 0 人回国,合

计船费四千余元,回乡津贴费二千余元。5月捐资创办星洲戒烟医院。9 月 5 日,虎

豹兄弟有限公司正式注册。1 2 月任行政院

侨务委员会委员。因脑疾前往香港修养,

后参观广州岭南大学,并捐十万元建校

舍。

“一二八”事变,上海被

日军侵占。蔡廷锴率领十

九路军抗日。

1 9 3 3 5 月,福建省政府特聘为福建省建设委员。

行政院特聘为航空建设委员。6 月 3 日,

英皇乔治五世诞辰,特赐荣誉勋章及奖

状。7 月,到福建考察,捐资 6 0 万元,创

建福州、厦门、汕头医院。秋,应邀至广

州,捐五万元,资助国立中山大学建新校

舍。1 0 月,赴暹罗视察业务,并捐助医院

和学校。冬,设永安堂巴城分行。

1 9 3 4 设永安堂槟城、汉口和汕头分行。于汕头

增设永安堂制药分厂,扩大业务。倡组新

加坡华侨体育总会,并倡办香港中华公开

Page 28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6

水陆运动会、新加坡华侨排球竞赛会、星

洲华侨运动会、马来亚华侨运动大会。出

巨资兴建体育场所,如海口白沙游泳场、

曼谷儿童游乐场等。赞助星洲圣安德烈妇

孺医院。6 月,出资捐建琼崖麻风医院。9月 2 0 日,与胡重益在彭亨立卑合办胡氏兄

弟水力金矿公司。秋,返国时,广东当局

以海周舰护送其赴琼崖考察及视察其捐建

之麻风院。1 1 月,赴上海,接受军政当局

5 0 余团体热烈欢迎,此行共捐 3 5 万元,

获国民政府颁“乐善博施”匾额,卫生署

金质奖章。1 2 月,独资捐建香港长洲医

院,获耶路撒冷圣约翰银质勋章,为获得

此项奖章第一位东方人士。 1 9 3 5 设永安堂福州和棉兰分行。3 月间,偕夫人

陈金枝环游世界,7 月初返新。鉴于欧美教

育之普及,特创设民众义学。捐赈长江水

灾灾民数万元。任星洲国际田径竞赛大会

会长。蝉联新加坡南洋客属会长。香港万

金油花园落成。9 月 1 日,创办厦门《星

光日报》。9 月 1 1 日,创办新加坡《星中

日报》(午报)。率领马华选手赴上海参

加全国运动会,并捐赠二万三千元叻币作

为运动队经费开支。顺道至福州考察。在

运动会上发表谈话,承诺将在十年内捐款

3 5 0 万元,在中国各地建立一千所小学。*于上海期间与青帮头目杜月笙结拜兄弟。

冬,应广东军政当局之邀,捐建捐建军医

院、民众医院、儿童疗养所。捐建西安妇

产医院及妇科学校,以及捐助广西梧州医

院经费。捐助荷属巴城养生医院,同时捐

助南洋各地之医院。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于上海

举行。

1 9 3 6 设永安堂重庆分行。获暹罗内政部颁奖

状,并受摄政王之邀入宫,设茶会款待,

为暹罗王室正式招待之第一位华侨。

1 0 月 2 日,中国银行在新

加坡设立分行,经理黄伯

权。 1 9 3 7 娶邱秀英。设永安堂昆明、贵阳和泗水分

行。3 月新加坡虎豹别墅落成。推行保健卫

生计划,拟于中国修建县级医院一百座,

总共一千万元,为其捐资最巨之“百座医

院”计划。将“千所小学”计划之建校巨

款 3 5 0 万元汇存上海、昆明、香港等地之

中国银行拨用。创办重庆《星渝日报》

爆发“七七”事变,日本

大举侵略中国,全面抗战

开始。国共合作。平型关

大捷。 “七七事变”后,新加坡

华人成立筹赈会。 1 9 3 7 年至 1 9 4 5 年,中日

Page 28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7

(一年后停刊,印刷器材转让《新华日

报》)。原计划发行广州《星粤日报》,

后因抗战爆发而被迫停刊。汕头制药厂遭

日军轰炸。“七七”事变后,将大批纱布

运往抗日前线。“八一三”事变后,再从

美国购置纱布运至香港,再转运至中国各

地救护团体使用。在香港捐资创办“虎豹

救伤队”。担任中国妇女慰劳自卫兵抗战

将士总会所属战时儿童保育会名誉顾问。

曾先后两次捐款救济华北战区难民,接着

又慨捐万元救济上海难民。不愿加入由陈

嘉庚发起组织之南侨筹赈总会,而以南洋

客属总会会长名义在南洋各地发动组建客

属公会,号召侨胞捐款抗日。9 月 1 日,

国民政府发行救国公债五亿元,特电南京

经济委员会委员宋子文,表示愿购 2 0 万。

国民政府特聘为救国公债劝募委员会总会

常务委员(在其带动下,南洋 1 2 个城市华

侨,1 9 3 7 年至 1 9 3 8 年间,共认购公债近

1 3 0 0 万元,捐献义款近 2 0 0 0 万元,两项

合计近 3 , 3 0 0 万元,而其中胡氏一人就达

3 0 0 万元之巨)。1 0 月 1 8 日,再次认购

公债 3 0 万。冬,闽侯人士为胡文虎捐建文

虎小学,并与平里桥建文虎路以为纪念。

资助养正学校等建校。

战争。

1 9 3 8 元旦,获英皇乔治六世褒奖广济博施,特

赐以大英帝国文官勋爵(O. B . E)。与南

洋客属总会其他领袖组织筹划,推动南洋

各地组织 5 2 个客属分会,先后捐助三万

元。任中国银行名誉顾问。被聘为国民参

政员。6 月 1 0 日,斥资 2 0 0 万元,派私人

代表到武汉见蒋介石,要求为阵亡将士遗

孤创建教养院。7 月,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

会特聘为劝募委员。8 月,应武汉筹赈委员

会要求,捐赠虎标药品。8 月 1 日,创办

香港《星岛日报》。8 月 1 3 日,创办香港

《星岛晚报》。1 1 月 1 1 日,创办香港

《星岛晨报》。邀请郁达夫到南洋为《星

洲日报》编辑文艺副刊。

台儿庄大捷。 1 0 月 1 0 日,南洋各地筹

赈会代表云集新加坡,假

华侨中学开会,成立南洋

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简称南侨总会),会址

设怡和轩俱乐部,主席陈

嘉庚。

1 9 3 9 元旦,创办槟城《星槟日报》。自 1 9 3 7 年

至 1 9 3 9 年,认购公债加上义捐数额高达

3 0 0 万元。8 月 2 4 日,于新加坡南洋客属

1 月,新加坡中正中学创

立,藉以纪念国民政府委

员长蒋介石(字中正)。

Page 28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8

总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上强调“爱国是华

侨的天职”。与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展

开―爱国竞赛‖。检举福建省主席陈仪治闽

无方。1 0 月,捐 1 5 大箱万金油等药品给

广东抗日军。

世界第二次大战开幕。

德、意、日军事同盟。

1 9 4 0 设永安堂广州湾分行。接办新加坡《总汇

报》。发行香港《星岛周报》。被推选为

新加坡中正中学董事长。派实业团体组织

考察团到云南考察,然后草拟开发垦殖云

南计划。

德军攻北欧、西欧,巴黎

陷落。

1 9 4 1 1 月 9 日,特从香港到新加坡接见海外华

侨事务委员会主席吴铁城。吴随后在《总

汇报》发表攻击陈嘉庚的文章。2 月 2 1日,出席于重庆召开之国民参政会,与蒋

介石会面。2 月 2 0 日至 3 月 2 日在重庆考

察并出席多项活动,期间与中共领导人周

恩来和叶剑英会面。2 月 2 2 日,《新华日

报》(中共驻重庆办事处机关报)头版以

“华侨巨子胡文虎抵渝”为题作报导。3 月

2 0 日,成立 S i n P o h A ma l ga ma t e d L i mi t e d 管理属下各报。9 月致函国民政

府,拟于抗战胜利后修建一百座平民医

院,并凑足一千万元巨款汇回国内。秋,

视察暹罗业务,获国王设宴接待,并捐献

一百万泰铢赞助当地公益事业。1 2 月 8 日

香港被日军侵占,被软禁在香港半岛酒

店。推辞出组香港维持会。1 2 月 2 6 日,

《星岛日报》被改名为《香岛日报》,战

后复名。

日本轰炸珍珠港,中日战

争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国对日宣战,参加

同盟国。 德、苏开战。英、美、苏

联合作战。太平洋战事

起。

1 9 4 2 于《香岛日报》发表文章,针对香港大道

中荷行门外公开贩卖鸦片事件提出抗议。

子二虎被炮弹炸死,子三虎死于霍乱。

2 月 1 5 日,日军攻陷新加

坡,改名昭南岛。

1 9 4 3 7 月 1 7 日,赴东京见日本首相东条英机。

1 1 月 2 2 日,于《香岛日报》发表〈何事

赴东京〉,澄清东京之行。自此,“胡文

虎东京之行”成为历史上争论不休的问

题。

4 月 1 日,日据政府准本

地华人汇款回国接济家

属,但指定由香港、汕

头、厦门、上海四处转。

1 9 4 4 拒绝出任香港华人协会主席。9 月 7 日,

弟病逝于仰光,享年 60 岁。

1 9 4 5 撰文〈悼吾弟文豹〉。抗日战争胜利后,

重整旗鼓。放弃成见,接受陈嘉庚领导,

推动南洋华侨团结。此后,胡氏之言论出

德国投降。联合国成立。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台湾

光复。

Page 29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79

现在陈氏创办之《南洋商报》,陈氏之文

章也刊登在胡氏创办之《星洲日报》。 8 月 1 5 日,日本投降,昭

南岛处无政府状态。 1 9 4 6 在《永定月刊》和星系各报发表〈努力建

设家乡〉为题的代社论。8 月,在《星洲日

报》、《南洋商报》上又发表〈建设福建

之刍议〉一文,再次呼吁闽侨积极参与家

乡建设。并取得陈嘉庚之支持,发起创建

福建经济建设有限公司,获得众多华侨热

烈响应。

4 月 1 日,新加坡自马来

亚割出,成为英国直辖殖

民地。

1 9 4 7 在厦门召开福建经济建设公司发起人大

会。创建福建建设银行之计划受到否决

后,对国民党当局表示强烈不满,并于 5月 3 -4 日在《星光日报》发表〈从经建运

动说到政风问题〉。9 月底,永安堂各地分

行陆续恢复,并在南昌、长沙等地设立代

销处。1 0 月 1 0 日,为《星光日报》撰写

代社论〈双十感言〉,谴责国民党官僚集

团。1 0 月创办福州《星闽日报》。

国共内战爆发。

1 9 4 8 拨款港币 4 5 万元,在家乡福建永定中川兴

建虎豹别墅,可惜因战乱而无法竣工。1 0月 1 日,对《星光日报》记者发表谈话,

强烈控诉国民党政府通货膨胀之罪行。

1 9 4 9 领导的福建经济建设公司宣告结束,剩余

资金港币十万余元,经股东大会通过转为

捐建新加坡南洋大学。创办香港英文《虎

报》。委任留美归来的侄儿清才为永安堂

总经理。

共产党获胜,国民党人撤

出中国大陆,退守台湾。 1 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

1 9 5 0 广东和其他各省人民政府先后接管胡氏在

大陆的产业。6 月 2 日,香港总督代表英

皇颁发圣约翰爵士勋位。7 月,创办新加坡

英文《虎报》。创办新加坡崇侨银行和大

众保险公司,特命大侄女婿李志诚为董事

经理。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大量收购价格

骤跌之房产、地皮。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 月 6 日,中华民国驻新

加坡总领事伍伯胜博士,

因英国政府正式承认中华

人民共和国,宣布下旗闭

馆。

1 9 5 1 元旦,创办泰国曼谷《星暹日报》,并增

刊《星泰晚报》;后由二侄女婿李益森掌

管。1 月 1 3 日,三子胡好与《虎报》编辑

主任冯国桢等十人乘报机飞往马来亚北部

视察业务,不幸坠机遇难。派助手胡梦洲

前往广州购公债三亿元(旧币),但人民

政府仍拒绝虎标药品在大陆行销。香港崇

正总会出版三十周年纪念特刊,撰写序文

Page 29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0

《客家精神》。捐款港币五万,增设香港

崇正总会大礼堂。 1 9 5 3 2 月 2 日,代表客属总会任南洋大学首批

筹备委员会委员。5 月 5 日,南大获准注

册。5 月 1 9 日,第二次筹委会会议中,被

委任为南大首批十一人执行委员之一。崇

侨银行盈利近 4 0 万元,大众保险公司盈利

3 0 余万元。

1 9 5 4 于新加坡接见各报记者,宣布虎豹别墅为

公有园林,此后 2 0 年内,永安堂任何股东

不得将虎豹别墅变卖,不得据为己有,或

收取公众费用,并规定从永安堂业务所得

盈利每年拨出五万元作为别墅保养及增添

设备费用。夏,疑患胃疾,赴美就医。手

术后,途经纽约、三藩市等地,应邀出席

当地侨团欢迎大会。9 月 5 日,抵达檀香

山,心脏病爆发,病逝于皇后医院,享年

7 2 岁。遗体火化后运回香港,安置于万金

油花园之虎豹纪念堂。

1 9 5 5 年,周恩来出席万隆

会议。 1 9 5 5 年,华沙条约组织成

立。

资料来源:〈胡氏事业史略〉,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

社, 1 9 4 0),页 1 -1 7 7;〈附录:本书大事年表〉,见姚绍华编《最新南洋华

侨小学历史课本》,高级第四册(新加坡:中华书局, 1 9 5 5),页 4 0 -4 1;陈

丹心编撰〈胡文虎生平大事记〉,见李逢蕊主编《胡文虎研究专辑》(龙岩:龙

岩年师专胡文虎研究室、闽西客家学研究会、永定县客家学研究会, 1 9 9 2),

页 1 9 -4 6;柯木林〈新中关系渊深源远〉,见《联合早报》, 1 9 9 5 年 3 月 1 9

日、3 月 2 6 日、4 月 2 日。

*抗战前,胡文虎共斥资 1 5 0 万元建成小学 3 0 0 余所。1 9 3 9 年,他将存在中国

银行建筑小学 2 0 0 万元余款全部认购国民政府发行之抗日救国公债。

Page 29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1

参考书目

中文书目

原始资料(胡文虎的文章):

胡文虎〈社论:双十节放假问题〉,见《星洲日报》,1929 年 10 月 12 日。

胡文虎〈社论:为马来亚华侨运动会〉,见《星洲日报》,1930 年 5 月 12 日。

胡文虎〈社论:关于救济失业之我见〉,见《星洲日报》,1930 年 6 月 17 日。

胡文虎〈发展航业的一个建议〉,见《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930),页 F1-F4。

胡文虎〈本刊序言〉,见《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31),页

甲一-甲三。

胡文虎〈发刊词一〉,见《新福建:星洲日报四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933)。

胡文虎〈序一〉,见傅无闷主编《新广西:星洲日报六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

社,1935)。

胡文虎〈今年的新希望〉,见《星中日报》,1936 年 1 月 1 日,第一版。

胡文虎〈社论:美国之经济问题〉,见《星洲日报》,1937 年 1 月 8 日。

胡文虎〈社论:客家精神论〉,见《星洲日报》,1938 年 12 月 16 日。

胡文虎〈社论:侨胞回国投资应予以充分保护〉,见《星洲日报》,1939 年 1 月 31 日。

胡文虎〈解救粮荒之一策〉,见《永定月刊》,第三期(1946 年 4 月 30 日),页 2。

胡文虎〈号召建设福建〉,见《永定月刊》,第七期(1946 年 8 月 31 日),页 3。

胡文虎〈为福建经建公司事敬告海外闽侨〉,见《永定月刊》,第十四期(1947 年 3 月

31 日),页 6。

胡文虎〈反对征收成药税〉,见《永定月刊》,第十四期(1947 年 3 月 31 日),页 6-

7。

Page 29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2

胡文虎〈质问当地政府〉,见《永定月刊》,第十四期(1947 年 3 月 31 日),页 7。

胡文虎〈对日贸易之我见〉,见《永定月刊》,第十九期(1947 年 9 月 1 日),页 1。

胡文虎〈魏德迈声明后我们应有的态度〉,见《永定月刊》,第二十期(1947 年 10 月 1

日),页 1。

胡文虎〈废除粮食统制议〉,见《永定月刊》,第二十一期(1947 年 11 月 1 日),页 1-

2。

报纸:

《人民日报》,1992 年。

《工商日报》(香港),1934-1935 年。

《大公报》,1934 年。

《中央日报》,1934 年。

《申报》,1922-1935 年。

《叻报》(新加坡),1919-1928年。

《民国日报》(广州),1934 年。

《时事新报》(上海),1934-1935 年。

《南宁民国日报》,1935 年。

《南洋总汇新报》/《南洋总汇报》/《总汇报》(新加坡),1916-1940 年。

《南洋商报》(新加坡),1928-1937 年。

《星中日报》(新加坡),1936 年。

《星光画报》(新加坡),1940 年。

《星报》(新加坡),1928-1931 年。

《星岛日报》(香港),1938 年。

《星洲日报》(新加坡),1929-1939 年。

《香岛日报》(香港),1943 年。

《闽西日报》,1994 年。

《晨报》(上海),1934 年。

《新报》(新加坡),1928 年。

Page 29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3

《新国民日报》(新加坡),1919-1930 年。

《新闻报》(上海),1935 年。

学术论文:

王尔敏〈中国近代之自强与求富〉,见《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九期,页 1-24。

王笛〈新文化史、微观史和大众文化史——西方有关成果及其对中国史研究的影响〉,见

《近代史研究》,2009 年第十期,页 126-140。

齐福霖〈胡文虎对三十年代中国抗战的贡献〉,见邱权政主编《客家与近代中国》(台

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1),页 347-364。

江斌〈虎车趣事〉,见李逢蕊主编《胡文虎研究专辑》,页 345-346。

孙思源〈胡文虎与福建经济建设运动〉,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年

第 2 期,页 89-93。

孙思源〈简述胡文虎与抗日战争〉,见《抗日战争研究》,2002 年第 1 期,页 217-231。

李恒俊〈客家人与新加坡中药业的早期发展〉,见黄贤强主编《走进客家社会:田野考

察、文化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家

文化研究室、八方文化创作室,2012),页 65-74。

李培德〈华商跨国网络的形成、延伸和冲突:以胡文虎与陈嘉庚竞争为个案〉,见《华人

研究国际学报》,第四卷第一期(2012 年 6 月),页 53-74。

李培德〈香港的福建商会和福建商人网络〉,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 年第 1

期,页 66-73。

吴恒〈“华人与狗”与“‘华人’与‘狗’”——以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为中心重新检视

近代上海租界公园歧视华人的史实与传闻〉,见章开沅、严昌洪主编《近代史学

刊》第九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页 106-124。

邱松庆〈略论胡文虎创办星报系的动机及其效果〉,见《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 年

第 3 期,页 57-62。

沙培德〈会议报导〉,见《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 35 期。

沈仪婷〈客家人的文化企业——胡文虎的星系报业研究〉,见黄贤强主编《新加坡客家》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112-126。

Page 29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4

张宁〈阿司匹林在中国——民国时期中国新药业与德国拜耳药厂间的商标争讼〉,《中央

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59 期(民国 97 年 3 月),页 97-155。

张宁〈脑为一身之主:从―艾罗补脑汁‖看近代中国身体观的变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集刊》,第 74 期(民国 100 年 12 月),页 1-40。

张侃〈从社会资本到族群意识:以胡文虎与客家运动为例〉,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4 年第 1 期,页 73-77。

陈星南〈胡文虎——一位华商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见林水檺主编《创业与护根:马来

西亚华人与历史人物儒商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东南亚区域研究计划,2001),

页 139-202。

罗香林〈胡文虎先生传〉,见《香港崇正总会 46 周年纪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总

会,1966),页 8-9。

罗香林〈胡文虎先生传〉,见宋哲美主编《东南亚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65 年 1 月

15 日),页 43-45。

郑良树〈胡文虎与新马华文教育〉,见《愿景季刊》,2000 年第 3 期,页 30-36。

胡田田〈枝繁叶茂、“星”光璀璨——胡文虎和他的星系报业帝国〉,见黄贤强主编《新

马华人专题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2004),页 37-50。

洪卜仁、孔永松〈论胡文虎在香港沦陷期间的大节——还胡文虎的历史真面目〉,见《抗

日战争研究》,1993 年第 1 期,页 184-193。

莫嘉丽〈抗战时期的郁达夫与南洋《星洲日报. 繁星》〉,见《东南亚研究》,2002 年第

3 期,页 51-55。

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1912-1926〉,见《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17 期下册(1988 年 12 月),页 141-194。

黄克武〈导言〉,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41 期(民 92 年 9 月),页 i-

vi。

黄启文、范柏樟〈《星洲日报》编辑出版《新广西》及其影响〉,《八桂侨史》,1991

年第 1 期(总第 9 期),页 27-30。

Page 29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5

黄贤强〈历史书写与文化记忆——以张弼士为例〉,见郑培凯、陈国球编《史迹、文献、

历史:中外文化与历史记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页 98-

113。

黄贤强〈南洋归来知识分子与晚清国家与社会——以辜鸿铭、李登辉和伍连德为例〉,见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等编《晚清国家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7),页 617-630。

黄贤强〈活跃于马来亚与中国的医学博士——论伍连德的国族认同〉,见张启雄编《时代

变局与海外华人的国族认同》(台北:海外华人研究学会,2005),页 351-367。

黄贤强〈海外华人与近代中国:1905 年抗美运动研究的新视角〉,见《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集刊》,第 44 期(民国 93 年 6 月),页 31-62。

黄剑波〈福利慈善、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论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参与需要和可

能〉,见《广西民族研究》,2005 年第 3 期,页 33-40。

彭智文〈虎啸豹吼成绝响〉,见徐振邦《集体回忆香港地》(香港:阿汤图书,2007),

页 108-109。

曾宪明〈论侨商胡文虎对华夏文明传播的贡献〉,发表于“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

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2005 年 9 月 23-27 日。

管宁〈对《论胡文虎在香港沦陷期间的大节》一文中引述的日文译法之商榷〉,见《抗日

战争研究》,1994 年第 2 期,页 221-225。

报刊文章:

〈中央:受勋:国府颁给胡文虎等勋章〉,见《内政消息》,第 8 期(1935 年),页 5。

〈中华麻风救济会欢宴胡文虎氏志盛〉,见《麻风季刊》,第 8 卷第 4 期(1934 年),

页 46-47。

〈中国现代企业家第一期:胡文虎先生〉,见《星洲日报星期刊》,1934 年 11 月 18

日,第九版。

〈华侨巨子胡文虎氏参观本校〉,见《复旦大学校刊》,第 188 期(1934 年 11 月 12

日),页 1。

Page 29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6

〈孙中山《建国方略》描绘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见《三联生活周刊》,2009 年 9

月 22 日。

〈呈市政府为华侨胡文虎拟捐资在沪建筑养老院一案调查漕泾区内相当地亩〉,见《上海

特别市土地局年刊》,1928 年第 1 册(1928 年 5 月 24 日),页 213-214。

〈时事述评:胡文虎返国〉,见(南京)《时代公论》,第 137 号,第 3 卷第 33 期

(1934 年),页 5-6。

〈吴专使在新加坡特辑〉,见《星光:星洲日报图画副刊》,新第 15 期(1940 年 12

月),页 1-7。

〈胡氏事业史略〉,见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页 1-

177。

〈胡文虎义赈广东石龙麻风院〉,见《麻风季刊》,第 8 卷第 1、2 期(1934 年),页

64-65。

〈胡文虎征求麻风疾名医〉,见《麻风季刊》,1935 第 9 卷第 3 期,页 41。

〈南洋华侨钜商胡文虎氏抵沪〉,见《申报图画特刊》,1934 年 11 月 12 日。

〈消息:国内:胡文虎返国助建各地医学卫生事业〉,见(上海)《中华医学杂志》,第

20 卷第 1-12 期(1934 年),页 1567-1569。

〈消息:国内:胡文虎捐巨款建琼州医院〉,见(上海)《中华医学杂志》,第 20 卷第

1-12 期(1934 年),页 1432。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纪录〉,见《申报月刊》,1935 年第 11 期,页 123-124。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略记〉,见《中华教育界》,1935 年第 6 期,页 97-99。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胡文虎回国考察实业〉,见《工商半月刊》,第 2 卷第 22 号

(1930 年 11 月 15 日出版),页 13-14。

允安〈评谈:欢迎胡文虎先生〉,见(上海)《新人周刊》,第 1 卷第 9 期(1934 年 11

月 12 日),页 1。

世英〈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详记(一)〉,见《国闻周报》,第 12 卷第 41 期(1935 年 10

月 21 日出版),页 3-12。

世英〈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详记(三)〉,见《国闻周报》第 12 卷 43 期(1935 年 11 月 4

日),页 22。

Page 29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7

守愚〈星报的胆识〉,见《星报》,1928 年 6 月 9 日,第三版。

阮蔚村〈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各项锦标比赛总评〉,见《勤奋体育月报》第 3 卷第 2 期(总

第 26 期)(1935 年 11 月出版),页 129-132。

吴铁城〈抗战中侨胞之贡献〉,见《抗战大画史》(香港:星岛日报社,1940),页 47-

49。

何埒权〈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志(上)〉,见《国衡半月刊》,第 1 卷第 12 期(1935

年),页 91-92。

陈彬龢〈胡先生与文化事业〉,见《晨报. 欢迎胡先生特刊》,1934 年 11 月 5 日。

郁达夫〈创刊语〉,见《星洲日报. 晨星》,1939 年 1 月 22 日。

胡好〈创刊词〉,见《星岛周报》创刊号(1939 年 5 月 14 日)。

胡好〈关于抗战大画史〉,见《抗战大画史》(香港:星岛日报社,1940)。

胡资周〈本报之过去与将来〉,见《星华日报三周年纪念刊》(汕头:星华日报社,

1934),页 134-136。

星岛报业同仁辑〈胡文虎先生传略〉,见《星岛日报. 胡文虎先生百龄诞辰纪念特刊》,

1983 年 2 月 7 日。

莲子〈胡文虎设千叟宴〉,见《大地周报》,第 97 期(1948 年),页 7。

琼峰〈时事短评:胡文虎氏回国观光〉,见(南京)《自觉》,第 29-30 期(1934 年),

页 4。

韩山元〈毛泽东给了一则大新闻〉,见《联合早报. 早报 85 周年专题报道集》,2008 年

9 月 6 日。

齑以正〈东南亚传奇人物——胡文虎〉,见《南北极》,160 期,页 38-40。

潘公展〈对于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之希望〉,见《勤奋体育月报》,第 3 卷第 1 期(1935

年 10 月),页 9。

潘公展〈潘序〉,见《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报告》(上海:上海档案馆,1935)。

戴望舒〈创刊小语〉,见《星岛日报. 星座》,1938 年 8 月 1 日。

霭民〈两年以来〉,见傅无闷主编《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1931),页甲五-甲十。

Page 29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8

纪念刊/特刊:

《从星洲日报看星洲 50 年,1929-1979》(新加坡:星洲日报出版社,1979)。

《同德书报社百年纪念特刊》(新加坡:同德书报社,2010)。

《胡文虎先生六秩晋五寿辰专刊》(香港:星岛日报社,1947)。

《南洋商报六十年,1923-1983》(吉隆坡:南洋商报,1983)。

《星华日报四周年纪念刊》(汕头:星华日报社,1935)。

《星岛日报创刊周年纪念特刊》(香港:星岛日报社,1939)。

《星洲日报的先声》(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29)。

《星槟日报读者手册》(槟城:星槟日报社,1973);

《星槟日报银禧纪念册,1939-1964》(槟城:星槟日报社,1964)。

《香港崇正总会 46 周年纪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总会,1966)。

《客家:纪念胡文虎先生诞辰 125 周年专刊》,2007 年第 4 期。

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

张光宇主编《抗战大画史:抗战三周年暨星岛日报创刊二周年纪念特刊》(香港:星岛日

报社,1940)。

胡文虎基金会编《胡文虎基金会成立五周年纪念专辑》(香港:胡文虎基金会,1998)。

南洋客属总会编《南洋客属总会 35/36 周年纪念刊》(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

1967)。

南洋客属总会编《南洋客属总会七十周年纪念特刊 1929-1999》(新加坡:南洋客属总

会,1999)。

南洋客属总会编《南洋客属总会六十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1991)。

南洋客属总会编《客属年刊:银禧纪念号》(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1956)。星洲日报

编《从星洲日报看星洲 50 年,1929-1979》(新加坡:星洲日报出版社,1979)。

傅无闷主编《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31)。

傅无闷主编《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30)。

傅无闷主编《新广西:星洲日报六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35)。

傅无闷主编《新福建:星洲日报四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有限公司,1933)。

Page 30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89

新加坡大世界周年纪念国货展览会特刊编辑部编《新加坡大世界周年纪念国货展览会特

刊》(新加坡:新加坡大世界周年纪念国货展览会特刊编辑部,1932)。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编《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第二届国货展览推销大会特刊》(新加坡:新加

坡中华总商会,1936)。

专书:

(英)彼得· 伯克著、蔡玉辉译、杨豫校《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美)莫济杰著、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第一—三卷(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1995)。

《张光宇插画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鲁迅书信集》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小思主编《香港文学散步》(增订版)(香港:商务印书馆,2009)。

王士谷《海外华文新闻史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王世儒编撰《蔡元培先生年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王植伦、高翔《萨镇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王赓武《海外华人的民族主义》(新加坡: UniPress, 1996)。

王慷鼎《新加坡华文日报社论的沿革》(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1989)。

王慷鼎《新加坡华文日报社论研究,1945-1959》(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汉学

研究中心,1995)。

王儒年《欲望的想像:1920-1930 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7)。

区如柏《烽火岁月》(新加坡:胜友书局,1995)。

中山文化教育馆编《日报索引》,第一卷第六期(1934 年 9 月份)。

古玉梁《胡文虎报业王国——从兴盛到衰落》(八打灵:文运企业有限公司,2005)。

卢建荣主编《文化与权力:台湾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

卢建荣主编《性别、政治与集体心态:中国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

Page 30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0

叶观仕《马新新闻史(1806-1996)》(吉隆坡:韩江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1996)。

白先勇《父亲与民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老牌记者《胡文虎发达趣史》(澳门:宇宙出版社,1962)。

朱迪. 布兰德尔、蒂娜. 特伯维利合著,胡文虎基金会译《虎豹花园:一位中国的百万富

翁建构的太虚幻境》(香港:胡文虎基金会,2007)。

刘凤翰《于右任年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刘兴豪《报刊舆论与近代中国政治:从维新变法说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刘绍唐《民国人物小传》,第 4 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

许教正《东南亚人物志》(新加坡:许教正,1965)。

麦留芳《方言群认同:早期星马华人的分类法则》(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1985)。

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台北:联经,2005)。

李盈慧《华侨政策与海外民族主义,1912-1949》(台北县新店市:国史馆,1997)。

李恩涵《东南亚华人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

李逢蕊、王东《胡文虎评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李逢蕊主编《胡文虎研究》(龙岩:龙岩师范专科学校、闽西客家学研究会和永定县客家

学研究会,1987)。

李逢蕊主编《胡文虎研究专辑》(龙岩:闽西客家学研究会与龙岩师范专科学校,

1992)。

杨进发《陈嘉庚:华侨传奇人物》(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0)。

杨绛《我们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吴广义、范新宇合著《中国民族资本家列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何舒敏《新加坡最早的华文日报:叻报(1881-1932)》(新加坡:South Seas Press,

1978)。

余新忠主编《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北京:三联书

店,2009)。

Page 302: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1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

宋蕴璞主编《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第一部(北平:酝兴商行,1930)。

张永和《胡文虎》(厦门:鹭江出版社,1989)。

张永和《胡文虎传》(新加坡:崇文出版社,1993)。

张侃、吴尔芬著《商业巨子胡文虎》(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增订本(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9)。

陈民《民国华侨名人传略》(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

陈宝琛撰《陈文忠公奏议》(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 4 辑:新文化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陈蒙鹤著、胡兴荣译《早期新加坡华文报章与华人社会(1881-1912)》(广州:广东科

技出版社,2008)。

林. 亨特编、江政宽译《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

林博爱主编《南洋名人集传》,第一集(槟城:南洋民史纂修馆,民国十一年)。

林博爱主编《南洋名人集传》,第五集(槟城:南洋民史纂修馆,民国三十九年)。

郁风编《郁达夫海外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

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台北:正中书局;香港:集成图书有限公

司,1998)。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兴宁:希山书藏,1933)。

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新加坡:教育出版私营有限公司,1995)。

洪长泰《新文化史与中国政治》(台北:一方出版社,2003)。

祝秀侠编《华侨名人传》(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

姚梦桐《郁达夫旅新生活与作品研究》(新加坡:新社,1987)。

徐宝璜、胡愈之合著《新闻事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徐宝璜《新闻学纲要》(上海:上海书局,1989)。

徐振邦《集体回忆香港地》(香港:阿汤图书,2007)。

郭惠芬《中国南来作家与新马华文文学,1919-1949》(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

Page 303: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2

黄贤强《跨域史学:近代中国与南洋华人研究的新视野》(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

黄建淳《晚清新马华侨对国家认同之研究:以赈捐、投资、封爵为例》(台北:中华民国

海外华人研究学会,1993)。

崔贵强《东南亚华文日报现状之研究》(新加坡:华裔馆、南洋学会,2002)。

崔贵强《新加坡华人:从开埠到建国》(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94)。

崔贵强《新加坡华文报刊与报人》(新加坡:海天文化企业私人有限公司,1993)。

康吉父(李星可)《胡文虎传》(香港:龙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

寄丹《报业豪门:胡文虎,胡仙传》(广州:广州出版社,1995)。

曾心影主编《闽人创业史》(新加坡:闽人创业史出版委员会,1970)。

温故知《胡文虎与槟城》(吉隆坡:辉煌出版社,1984)。

谢佐芝编《世界客属人物大全》(新加坡:崇文出版社,1990)。

蔡廷锴《蔡廷锴自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颜浩《北京的舆论环境与文人团体,1920-192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潘君祥主编《近代中国国货运动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学位论文:

庄仁杰《中国国货运动: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比较研究,1912-1941》,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文系硕士学位论文,2009。

许艳《胡文虎——实业家办报的实践与思想研究》,中国兰州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陈雪薇《炫丽中一响清凡匿流:伍连德的一生及其思想》,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论

文,1999。

网站资料:

“乐!香港——香港特色景点全接触”网站:http://www.funhk.com/tabid/163/Default.aspx

“龙岩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longyan.gov.cn/rdzt/hyhn/200709/

Page 304: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3

左旭初〈胡文虎和他的“虎标”万金油〉,见《著名企业家与名牌商标》

(http://www.zhongshang1993.com )。

林干〈胡文虎的广告奇招〉,见《羊城晚报》,2008 年 8 月 12 日,自“羊城晚报数字报

刊”(http://www.ycwb.com/ePaper/ycwb /html /2008-08/12 /content_281900.htm)。

谢其章〈跨越时代的《青青电影》〉,见《光明日报》,2005 年 6 月 30 日。见“光明

网”(http://www.gmw.cn )。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英文报纸数据库(http://newspapers.nl.sg/)

嘉德线上〈嘉德在线女性拍卖月新品不断〉,见“北京嘉德在线拍卖有限公司网”

(http://epud.artrade.com/epublish/detail-41660-new.html)。

英文书目

Newspapers:

Malayan Saturday Post (Singapore), 1925-1932.

Singapore Cinema Review, 1937-38.

Singapore Free Press, 1927-1948.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1924-2002.

Government Files: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Pioneers of Singapore. The Singapore National Archives.

Reports on the Census of British Malaya, 1921.

Reports on the Census of British Malaya, 1931.

Reports on the Census of Populations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1911.

Reports on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1947.

Straits Settlements Statistical Office, Straits Settlements Blue Book,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3-1939.

Articles:

―Literary Landmarks of 1954‖, in Books Abroad, Vol. 29 (Spring 1955), p. 158.

Page 305: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4

Akashi, Yoji, ―The Nanyang Chinese Anti-Japanese and Boycott Movement, 1908-1928: A

Study of Nanya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

XXIII, 1969, pp. 69-96.

Aplin, N. G. and Quek Jin Jong, ―Celestials in Touch: Sport and the Chinese in Colonial

Singapore‖, in J. A. Mangan and Fan Hong (eds.), Sport in Asian Society: Past and

Present, London: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5, pp. 56-80.

Bourdieu, Pierre,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1986, pp. 241-258.

Brownfoot, Janice N., ―‗Healthy Bodies, Healthy Minds‘: Sport and Society in Colonial Malaya‖,

in J. A. Mangan and Fan Hong (eds.), Sport in Asian Society: Past and Present, London: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5, pp. 106-128.

Chan, John S. N.,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w Boon Haw's Thought‖, in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52 (1998), pp. 22-57.

Chang, Che-Chia (张哲嘉), ―Dr. William's Pink Pills for Pale People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Workshop on ―Medical Culture in 19th- and 20th- Century Chinese East Asia:

Comparative Colonial Medicine and Beyond‖,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比较及

公众历史研究中心、中国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研院人社中心,

2009 年 6 月 13 日-14 日。

Cochran, Sherman, ―Intra-Asian Marketing: Aw Boon-haw‘s Commercial Network, 1910-1937‖,

in S. Sugiyama and Linda Grove (eds.), Commercial Networks in Modern Asia,

Richmond, Surrey: Curzon, 2001, pp. 171-181.

Cochran, Sherman, ―Marketing Medicine and Advertising Dreams in China, 1900-1950‖, in Yeh

Wen-hsin ed., Becoming Chinese: Passages to Mordenity and Beyo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p. 62-97.

Coclanis, Peter A., ―Aw Boon Haw, Tan Kah Kee, and the Big Business in Southeast Asia‖, in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Vol. 23, Issue 1 (1995), pp. 88-98.

Ee, Joyce, ―Chinese Migration to Singapore, 1896-1941‖, i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Vol. 2, No. 1 (March 1961), pp. 33-37, 39-51.

Grubb, E. L. and Grathwohl, H. L., ―Consumer Self‐concept, Symbolism and Market Behavior: a

Theoretical Approach‖, i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ume 31 (1967), pp. 22-27.

Page 306: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5

Huang Jianli and Hong Lysa, ‗History and the Imaginaries of ―Big Singapore‖: Positioning the

Sun Yat Sen Nanyang Memorial Hall‘,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35, No.

1 (Feb., 2004), pp. 65-89.

Huang Jianli, ―Entanglement of Business and Politics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Interrogating the

Wartime Patriotism of Aw Boon Haw‖, in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Vol. 2, Issue 1

(2006), pp. 79-110.

Kuhn, Philip A., ―Why China Historians Should Study the Chinese Diaspora, and Vice-versa?‖,

in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Volume 2, Number 2, November 2006, pp. 163-172.

Lee, Leo Ou-fa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in Urban Shanghai: Som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s‖, in Yeh Wen-hsin ed., Becoming Chinese: Passages to

Modernity and Beyond,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p. 31-61.

Levy, S. J., ―Symbols for Sale‖, 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ume 37, No. 4 (1959), pp. 117–

124.

MacKinnon, Stephen R., ―Towards a History of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in

Modern China, Volume 23, No. 1 (January 1997), pp. 3-32.

Morris, Andrew, ―Native Songs and Dances: Southeast Asia in a Greater Chinese Sporting

Community, 1920-48‖, i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31, No. 1 (Mar.,

2000), pp. 48-69.

Pang Wing Seng, ―The Double-Seventh Incident, 1937: Singapore Chinese Response to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IV, No.

2, 1973, pp. 269-299.

Peterson, Glen, ―Overseas Chinese and Merchant Philanthropy in China: From Culturalism to

Nationalism‖, in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Vol. 1, No. 1 (May 2005), pp. 87-109.

Sin Yee Theng and Volland, Nicolai, ―Aw Boon Haw, the Tiger from Nanya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ransregional Journalism, and Public Culture‖, in Rea, Christopher G.

and Volland, Nicolai M. (eds.), The Business of Culture: Cultural Entrepreneur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1900-1965, Vancouver: UBC Press, forthcoming.

Sun Wanning, ―Media and the Chinese Diaspora: Community, Consumption, and Transnational

Imagination‖, in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1, 1(2005), pp. 65-86.

Wang Gungwu, ―Chinese Politics in Malaya‖, i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43 (July-September

1970), pp. 1-30.

Page 307: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6

Wang Gungwu, ―The Limit of Nanyang Chinese Nationalism, 1912-1937‖, in Community and

Nation, China, Southeast Asia and Australia, St. Leonard: Allen & Unwin for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1992, pp. 40-57.

Wang Gungwu, ―The Limits of Nanyang Chinese Nationalism, 1912-1937‖, in C. D. Cowan and

O. W. Wolters eds.,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Essays presented to

D.G. E. Hall,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405-423.

Yen Ching-hwang, ―Class Structure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00-1911‖, in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 21, part 3, 1987, pp. 418-419.

Yen Ching-hwang,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77-1912‖, in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 16, No. 3 (1982), pp. 397-425.

Yen Ching-hwang, ―The Response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to the Tsinan

Incident, 1928‖, in Journal of South Seas Society, Vol. 43 (1988), pp. 1-22.

Yeoh, Brenda S.A. and Teo, Peggy, ―From Tiger Balm Gardens to Dragon World: Philanthropy

and Profit in the Making of Singapore‘s First Cultural Theme Park‖, in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Vol. 78, No. 1 (1996), pp.27-42.

Yong Ching Fatt, ―Patterns and Traditions of Loyalty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Singapore

1900-1941‖, in The New Zealand Journal of History, Vol. 4, No. 1 (April 1970), pp.77-

87.

Books:

Akashi, Yoji, The Nanyang Chines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1937-1941, Lawrenc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Kansas, 1970.

Anderson, Benedict R. O‘Gorma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Andrews, Philip W. S. and Brunner, Elizabeth, The Life of Lord Nuffield: a Study in Enterprise

and Benevolence, Oxford: B. Blackwell, 1955.

Bonnell, Victoria E. and Hunt, Lynn (eds.),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Boorman, Howard L.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vol. 2, New York &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Page 308: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7

Bourdieu, Pierre, Richard Nice (trans.),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Brandel, Judith and Turbeville, Tina, Tiger Balm Gardens: A Chinese Billionaire’s Fantasy

Environments, Hong Kong: Aw Boon Haw Foundation, 1998.

Braudel, Fernand, Afterthoughts o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7.

Bromley, Michael and O'Malley, Thomas (eds.), A Journalism Read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Burke, Peter,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from Gutenberg to Diderot,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2000.

Burke, Peter, 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

Burke, Peter,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Oxford: Polity Press, 2008.

Chen Mong Hock, 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of Singapore, 1881-1912,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67.

Choy, Angelina (ed.), 160 Years of the Straits Times in Pictures, Singapore: Singapore Press

Hodings Ltd.: 2005.

Cochran, Sherman, Chinese Medicine Men: Consumer Cultur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Dikötter, Frank, Sex,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China: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xual Identi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Dittmar, H.,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aterial Possessions,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Press,

1992.

Dolles, Harald and Sderman, Sten (eds.), Sport as a Business: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and

Commercial Aspect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Factsheet on Interesting Places to Visit: Aw Boon Haw Gardens, Hong Kong: Hong Kong

Tourist Association, 1986.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3.

Page 309: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8

Gerth, Karl, China Made: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Godley, Michael R., The Mandarin-Capitalists from Nanyang: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1893-1911,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Hong Lysa and Huang Jianli, The Scripting of a National History: Singapore and Its Past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Hull, Peter, Lord Nuffield: an Illustrated Life of William Richard Morris Viscount Nuffield,

1877-1963, Haverford West: C. I. Thomas & Son Ltd.: 1993, second edition.

Hunt, Lynn A. (ed.),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Judge, Joan, Print and Politics: ‘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King, Sam, Tiger Balm King, Singapore: 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1992.

Kuhn, Philip A., 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Singapore: NUS Press,

2008.

Lamour, Dorothy, My Side of the Road,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80.

Le Gros Clark, Cyril Drummond, Selections from the Works of Su Tung-po (A.D. 1036-1101),

New York: AMS Press, 1974.

Lee Kam Hing and Chow Mun Seong,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Petaling Jaya: Pelanduk, 1997.

Liu, Lydia H.,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 in

China, 1900-1937,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Melching, Willem and Velema, Wyger (eds.), Main Trends in Cultural History: Ten Essays,

Amsterdam: Rodopi, 1994.

Montgomery, B., Shenton of Singapore: Governor and Prisoner of War, London: Leo Cooper:

Sicker & Warburg, 1984.

Morris, Andrew D., Marrow of the Nation: a History of Sport and Physical Culture in

Republican Chin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Neubauer, John (ed.), Cultural History after Foucault,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1999.

Oakes, Tim, Tourism and Modernity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 1998.

Page 310: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299

Olson, James S. (ed.),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1929-1940,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1.

Pan, Lynn, Sons of the Yellow Emperor: The Story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London: Arrow

Books Ltd., 1990.

Pomeranz, Kenneth and Topik, Steven, 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Present, Armonk, N.Y.: M.E. Sharpe, Inc., 1999.

Poster, Mark, Cultural History and Postmodernity: Disciplinary Readings and Challeng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Purcell, Victor, The Chinese in Malay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8;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urcell, Victor,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Rea, Christopher G. and Volland, Nicolai M. (eds.), The Business of Culture: Cultural

Entrepreneur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1900-1965, Vancouver: UBC Press,

forthcoming.

Said, Edward W.,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he 1993 Reith Lectures, London: Vintage,

1994).

Schlereth, Thomas J., Cultural History and Material Culture: Everyday Life, Landscapes,

Museums,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1992.

Seow, Francis T., The Media Enthralled: Singapore Revisited,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8.

Shiroyama, Tomoko, China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Market, State, and the World

Economy, 1929-193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8.

Sim, Victor, Biographies of Prominent Chinese in Singapore, Singapore: Nam Kok, 1950.

Sivulka, Juliann, Soap, Sex, and Cigarettes: a Cultural History of American Advertising, Boston,

Mass.: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2.

Slack, Trevor (ed.),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Spor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Tournikiotis, Panayotis, The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9.

Tsin, Michael, Nation, Governance, and Modernity in China: Canton, 1900-1927,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age 311: core.ac.uk · i SUMMARY This study aims to conceptualize and contextualize Aw Boon Haw and his entrepreneurship, a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portray him either as a patriotic

300

Winston, Brian, Messages: Free Expression, Media and the West from Gutenberg to Google,

Abingdon, Engl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Wright, Arnold and Cartwright, H.A. (eds.),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British Malaya:

Its History, People, Commerce, Industries, and Resources, London: Lloyd‘s Greater

Britain Publishing Company, Ltd., 1908.

Yeh, Wen-hsin (ed.), Becoming Chinese: Passages to Modernity and Beyo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Dissertations:

Chan, John Chuan Chye, ―Aw Boon Haw: An Outsider‘s Struggle for Chinese Leadership in

Singapore‖, Unpublished Honors Degree Thesis,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1988/1989.

Hu Wen, ―To Forge A Strong And Wealthy China? The Buy-Chinese Products Movement In

Singapore, 1905-1937‖, Unpublished M. A. Thesis,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4.

Leong, Stephen Mun Yoon, ―Sources, Agenci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Malaya, 1937-1941‖,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6.

Nakajima, Chieko, ―Health, Medicine, and Nation in Shanghai, ca. 1900-1945‖,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4.

Shu Sheng-chi, ―Transregional Networking in the Chinese Journalistic Diaspora: Hu Wenhu/Sin

Chew Jit Poh and Guomindang China, 1929-1937‖, Unpublished M. A. Thesis,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9.

Zheng Liren,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British Malaya, 1894-1941‖, Ph.D. Thesis,

Cornell University, 1997.

Internet resource:

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