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1 噴繪機 噴繪機 噴繪機 噴繪機 噴繪機JV3 JV3 JV3 JV3 JV3繫列 繫列 繫列 繫列 繫列 日常保養的懇求 日常保養的懇求 日常保養的懇求 日常保養的懇求 日常保養的懇求 噴繪機是結構精細的精密裝置,特別是打印頭噴墨的噴嘴表面,即使附著些微的灰塵或介質的切屑,也會影響噴墨,以致得不 到正常的噴畫效果。為了您能在更好的狀態下使用本機,我們建議您日常進行以下的保養。 注 意 1) JV3 噴繪機使用的墨劑是有機溶劑,對本機進行保養時,請一定戴上附件中的護目鏡和手套。 2) 有機墨劑與水、或與酒精混合就會生成混凝物,因此,請小心不要讓水或酒精沾在噴嘴表面和打印頭周圍、 以及打印頭蓋帽和刮片的上面。 3) 為保持本機(JV3)具有穩定的噴墨性能,長期不使用時,也須定期進行微量的噴墨。 長時間不使用時,請先執行本机的[CUSTODY Wash]功能(請參看《使用說明書》第 5 章“長時 間不使用時”),然后,只將前面的電源開關置于“OFF”狀態。此外,背面的主電源開關要置于 “ON”狀態(即“|”狀態),電源插頭要處于插入狀態。 ‧ 絕對不能拆卸本機,否則,那將成為觸電、失火及損壞的原因。 ‧ 請慎防濕氣和水分侵入本機內部;本機內部受潮的話,那將成為觸電、失火和損壞的原因。 ‧ 保養須在關閉電源開關和撥出電源線後纔可進行,否則,那將會成為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 ‧ 請不要使用揮發油、香蕉水以及含有磨料成分的試劑,這些試劑會引起外殼表面發生變質和 變形。 ‧ 請不要將潤滑油等注入本機裡面,否則,噴繪機會發生機械故障。 1. 1. 1. 1. 1. 安置環境 安置環境 安置環境 安置環境 安置環境 請盡量在塵埃較少的環境中使用。風扇、送風機等電器可將周圍的塵埃吹起來,盡量避免在這些電器周圍使用。 由於使用的墨劑屬有機溶劑,請將本機安置在換氣良好的地方裡進行使用。 本机的使用環境溫度是 +20 ∼ +35℃,環境濕度是 35 ∼ 65% Rh ,請避免在上述溫濕范圍外使用 D201104

日常保養的懇求 - MIMAKI...1 噴繪機JV3繫列 日常保養的懇求 噴繪機是結構精細的精密裝置,特別是打印頭噴墨的噴嘴表面,即使附著些微的灰塵或介質的切屑,也會影響噴墨,以致得不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1

噴繪機噴繪機噴繪機噴繪機噴繪機JV3JV3JV3JV3JV3繫列繫列繫列繫列繫列

日常保養的懇求日常保養的懇求日常保養的懇求日常保養的懇求日常保養的懇求

噴繪機是結構精細的精密裝置,特別是打印頭噴墨的噴嘴表面,即使附著些微的灰塵或介質的切屑,也會影響噴墨,以致得不

到正常的噴畫效果。為了您能在更好的狀態下使用本機,我們建議您日常進行以下的保養。

注注注注注 意意意意意

1) JV3噴繪機使用的墨劑是有機溶劑,對本機進行保養時,請一定戴上附件中的護目鏡和手套。

2) 有機墨劑與水、或與酒精混合就會生成混凝物,因此,請小心不要讓水或酒精沾在噴嘴表面和打印頭周圍、

以及打印頭蓋帽和刮片的上面。

3) 為保持本機(JV3)具有穩定的噴墨性能,長期不使用時,也須定期進行微量的噴墨。

長時間不使用時,請先執行本机的[CUSTODY Wash]功能(請參看《使用說明書》第5章“長時

間不使用時”),然后,只將前面的電源開關置于“OFF”狀態。此外,背面的主電源開關要置于

“ON”狀態(即“|”狀態),電源插頭要處于插入狀態。

‧ 絕對不能拆卸本機,否則,那將成為觸電、失火及損壞的原因。

‧ 請慎防濕氣和水分侵入本機內部;本機內部受潮的話,那將成為觸電、失火和損壞的原因。

‧ 保養須在關閉電源開關和撥出電源線後纔可進行,否則,那將會成為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

‧ 請不要使用揮發油、香蕉水以及含有磨料成分的試劑,這些試劑會引起外殼表面發生變質和

變形。

‧ 請不要將潤滑油等注入本機裡面,否則,噴繪機會發生機械故障。

1. 1. 1. 1. 1. 安置環境安置環境安置環境安置環境安置環境

請盡量在塵埃較少的環境中使用。風扇、送風機等電器可將周圍的塵埃吹起來,盡量避免在這些電器周圍使用。

由於使用的墨劑屬有機溶劑,請將本機安置在換氣良好的地方裡進行使用。

本机的使用環境溫度是+20∼ +35℃,環境濕度是35∼ 65% Rh,請避免在上述溫濕范圍外使用

D201104

2

2. 2. 2. 2. 2. 日常保養日常保養日常保養日常保養日常保養

打印頭周圍 (《使用說明書》第3章)

打印頭周圍,是本機各部位中最容易淤積污垢,從而影響本機工作和噴繪效果的地方,同時,打印頭本身的工作機制非常精

密,因此,保養時須十分小心。

當蓋帽滑塊下面和打印頭周圍有凝膠狀的墨劑和沾滿塵埃時,請用棉簽將這些墨劑和塵埃擦掉,但絕不能擦拭打印頭的噴嘴

部位。

打印頭周圍髒污時呈現的狀況 須用棉簽進行清掃

打印頭蓋帽座 (《使用說明書》第3章)

打印頭蓋帽的周圍也是容易淤積塵埃和墨劑的部位,建議用戶經常進行清掃,以免打印頭上有污漬。

請使用与您所用墨劑相适的Cleaning Solution,勤密地清洁打印頭,使之無污跡附著。

使用SS,SS2墨劑時:Cleaning Solution RS (SPC-0336)

使用MS2墨劑時:Cleaning Solution MS2 (SPC-0369)

蓋帽 刮片的導軌 刮片蓋的里面

刮片 (《使用說明書》第3章)

刮片上面會沉積墨劑、塵埃和紙粉等。請經常檢查刮片的狀態,髒了就馬上進行清掃。

此外,當刮片發生變形時,請按《使用說明書》介紹的方法,換上新的刮片。

刮片髒污時的狀況 刮片已變形時的狀況

3

介質壓板

沉積在介質壓板與臺板之間的介質切屑和灰塵,可影響介質的正常傳送,沾在噴嘴後更會影響噴繪效果,

因此,須勤密地進行清掃。

清潔的介質壓板 介質壓板上積滿灰塵時的狀況

介質傳感器 (《使用說明書》第3章)

介質傳感器上沾上灰塵或墨劑時,會造成傳感錯誤,請用軟布將它們抹掉。

Y主軸

Y主軸污跡明顯時,或者滑塊動作不順暢時,請在Y主軸上涂上Lubricating oil for Y-main shaft (SPC-0364)。涂抹該潤滑

油時,請先用柔軟的干布擦淨Y主軸上的污跡。建議您以每月1次為標准,清除污跡和涂抹潤滑油。

臺板 (《使用說明書》第3章)

臺板是較易淤積灰塵、紙粉和墨痕的部位,建議用戶勤密地進行清掃。

清掃臺板表面和臺板蓋時,請使用軟毛刷和干布進行擦拭,對介質壓板槽、切紙槽(切刀線)等特別容易髒污的部位,請

仔細清掃。

外表 (《使用說明書》第3章)

主機的外表會沾上來自使用環境的塵埃。為防止塵埃進入打印頭的移動部位,請用軟布沾上水,用力擰干後將塵埃抹掉。

廢墨罐 (《使用說明書》第3章)

請隨時注意廢墨罐是否已裝滿,不要讓廢墨流出來。

4

3. 3. 3. 3. 3. 介質的保管介質的保管介質的保管介質的保管介質的保管

建議將介質存放在塵少、且無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同時,由於介質忌濕,也不要存放在高溫或潮濕的地方。

4. 4. 4. 4. 4. 墨盒的保管墨盒的保管墨盒的保管墨盒的保管墨盒的保管

墨盒請存放在無陽光直接照射且濕度不高的地方。

不能將墨盒裡的印刷電路板(見右圖)弄髒,也不能讓它放出靜電。

5. 5. 5. 5. 5. 噴繪效果不佳的例子噴繪效果不佳的例子噴繪效果不佳的例子噴繪效果不佳的例子噴繪效果不佳的例子

下面介紹的是由塵埃等引起打印頭(噴嘴)噴墨不良而影響噴繪效果的有代表性的例子。

為了能避免出現這些情況,建議您在噴繪前及噴繪中,定時檢查噴嘴的狀況。

噴嘴的狀況,可使用本機的“測試噴繪”功能進行檢查確認。

線條彎曲 線條脫落

墨斑 擴散

5

6. 6. 6. 6. 6. 修復噴嘴噴墨異常的方法修復噴嘴噴墨異常的方法修復噴嘴噴墨異常的方法修復噴嘴噴墨異常的方法修復噴嘴噴墨異常的方法

本機長時間不使用時,或受環境溫度的影響時,噴嘴的噴墨狀況會不穩定。

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可采用以下的方法修復噴嘴。

① 日常保養

請對本書所述的各個部件部位進行保養。

② 普通清洗 (《使用說明書》第2章)

按前述的方法進行保養後,再按《使用說明書》介紹的步驟進行普通清洗。

反復進行普通清洗和測試噴繪後,檢查線條脫落的情況是否已經消失。

③ 強力清洗 (《使用說明書》第2章)

多次普通清洗後線條脫落情況仍未消失時,請將清洗方式改為“強力清洗”,再次進行清洗。

④ 1分鐘噴嘴洗淨 (《使用說明書》第3章)

按上述各步驟進行清洗也未能消除線條脫落等狀況時,請嘗試使用“噴嘴洗淨”功能。

首先,進行1分鐘的噴嘴洗淨,之後,再進行普通清洗和測試噴繪。

⑤ 5分鐘噴嘴洗淨 (《使用說明書》第3章)

對噴嘴進行了1分鐘洗淨後仍未能消除線條脫落狀況時,可將洗淨時間設為5分鐘,再次進行噴嘴洗淨。之後,再次進

行普通清洗和測試噴繪。

經上述各個操作,仍未修復噴嘴脫線狀況時,請與弊公司或購買本機時的商店聯繫。

7. 7. 7. 7. 7. 供應品介紹供應品介紹供應品介紹供應品介紹供應品介紹

Solvent Wiper (SPA-0116)

Cleaning Solution RS(SPC-0336)

Cleaning Solution MS2 (SPC-0369)

Lubricating oil for Y-main shaft (SPC-0364)

6

Memo

7

© 2006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D201104-1.00-300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