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主持人:李明燕 研究員:劉玲秀 研究助理:陳文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國立新竹實驗中學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TIGER-XP

CMT

2010/3/6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主持人:李明燕

研究員:劉玲秀

研究助理:陳文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國立新竹實驗中學

Page 2: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3

Page 3: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4

Page 4: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

本次實察活動宗旨

地理學所關心的自然及人文現象普遍存在於地表上,為了增進對這些現象

的認識,我們不只是需要藏於書本上知識,更重要的是進行地理實察,發揮觀察

結合所學,印證地理的價值與意義。

路線圖

路線:實驗中學出發 國道一號 火炎山 鴨耕稻 舊山線泰安站

新山線泰安站 返校

資料來源:Google Map

Page 5: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2

行程表

活動時間 地點 實察內容

8:20 實驗中學 出發

8:20~09:00 國道 1 號 沿路景點講解

9:00~10:30 火炎山

1.認識自然保護區的概念。

2.認識惡地景觀及其地質特色(碳化漂木)。

3.認識火炎山成為台灣南北氣候分界帶的成因。

4.作業 A

10:40~11:00 鴨耕稻

1.認識苑裡圳

2.認識鴨耕稻的環境特色

3.作業 B

11:30~12:00 泰安舊站 午餐

12:00~14:40 泰安舊站

1.認識鐵道路線區位選址與地形的關係。

2.了解舊山線興建緣由、路線選擇及其重要性。

3.認識泰安舊站廢站後的產業發展策略。

4.認識后里圳

5.作業 C、D

15:00~15:40 泰安新站

1.比較新舊山線路線的差異

2.觀察四周環境

3.作業 E

16:00 賦歸

Page 6: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3

火焰夕照-火炎山與沖積扇

削石成峰,長短不齊;

土赤色,作火焰形。

巔際生雲,則雨。

夕陽回照,則作五彩色。

山形變換,面面玲瓏,時作萬千形狀

~苑裡八景圖 說

李明燕 攝

Page 7: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4

國道 1 號 150 公里至 155 公里大斜坡西南,大安溪橋西北側的坡地,綠地

僅象徵性地披覆在赭紅鋸齒狀山峰邊,夕陽西照時,遠看彷彿有燃燒著的火焰正

在跳動,因而被人們稱火炎山。由於該區擁有台灣面積最大的馬尾松天然林與多

種珍貴稀有動物,以及耀眼的礫石崩塌斷崖地理景觀,特於 1986 年成立自然保

留區,由農委會林務局負責管理。

李明燕 攝

自然保護區(Natural reserves)定義

廣泛的「自然保留區」,指為維護人類居住地的良好品質,以及其社會、經

濟、文化的持續發展,必須保留某些地區的自然狀態,並給予適當的管理,凡依

此目的劃設的地區皆可稱為自然保留區。

在台灣,自然保留區源自於 1982 年公佈之《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自然

文化景觀」依特性分為「生態保育區」、「自然保留區」及「珍貴稀有動、植物」

三種。定義為「自然保留區,指依本法指定,具代表性的生態體系,或獨特地形、

地質意義,或具有基因保存、永久觀察、教育研究價值及珍稀動、植物之區域。」

Page 8: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5

沖積扇

以谷口為頂點向低處成扇形堆積的地形面,稱為沖積扇。河流至山麓,坡

度變緩,流量分散,搬運力隨之急減,所攜帶之砂礫自然在谷口發生堆積形成沖

積扇。其頂點稱為扇頂,底緣稱為扇端,表面是扇面。一般言之,扇頂至扇端之

縱剖面成凹形,但與此垂直方向的橫剖面成凸形。沖積扇的大小和其河長大致成

正比。兩個以上之沖積扇並排相連者稱為聯合沖積扇,兩個以上之沖積扇上下依

次重疊者為複成沖積扇,如三重扇、四重扇等。

火炎山聯合沖積扇 (資料來源:宋承恩改繪自 google earth)

火炎山地形特色

惡地定義

地形或地表惡劣,指地質軟弱鬆弛,遭受雨水、河水的強烈侵蝕,土地破

壞,出現無數陡峻密接的雨蝕溝谷和溝紋,地形崎嶇,草木難生,童山濯濯的荒

涼地區,台灣有所謂的二大惡地景觀,分別是泥岩惡地、礫岩惡地。

火炎山形成

火炎山地形生成的必備條件之一,是在地質上具有相當厚度的礫石層,而

且這種礫石層內礫石之間的膠結並不很緊密。礫石層生成的原因,可能是在劇烈

Page 9: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6

造山運動期間發育而成的,地殼快速上升隆起的結果,使得侵蝕的速率加快,大

量的石礫被帶到河口堆積,急速的堆積使得大小石礫混成一堆,無法形成粗細層

次分明的沉積岩(這些礫石在被流水搬運的時候,彼此碰撞或與河床磨擦,而呈

現圓滑的外形),當時這種環境一定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堆積了厚厚的礫石

層。礫層露出水面成山後,首先它受到空氣、水和生物等各種帶來的風化作用,

減弱了礫石之間的結合力量,而在地球重力的牽引下,不斷的從邊坡上崩落。由

於這種礫石層受到逕流集中的沖蝕時,水流容易下切,造成深窄的蝕溝,乾燥時

又能維持近乎垂直的邊坡,因此造成了今日特殊的外貌。

地形特色-孤峰、乾谷、沖蝕溝

由於礫岩透水性好,雨水的滲透導致卵石間的泥質膠結物很容易受軟化而

被逕流沖刷帶走,於是卵石一塊塊地由邊坡崩離掉落;平時無雨水時,礫石層又

因乾燥硬化而能維持極陡峭的邊坡。就在這種多項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雕塑出鋸

齒狀的尖銳山脊、窄深而有卵石密佈的乾谷、狀似土石流的沖積扇,以及裸露陡

峭的邊坡等特殊景觀。

邊坡崩落示意圖

資料來源 http://www.jnjh.tcc.edu.tw/LKJHec.htm

Page 10: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7

火炎山環境分類

卵石流地 崩崖地 闊葉林 溪谷濕地

環境特色

由壁立山峰所

崩落之卵石堆

積於溪谷所形

成,表面欠土層

位於火炎山南

向,崩塌不斷,

形成壁立之裸蝕

斷崖

主峰與馬尾松林之

間,部分為相思樹、

油桐之人工林,部分

為天然闊葉林(樟

科、桑科植物等)

位火炎山西

北區之溪谷

地區,谷地狹

窄避風,小水

流不斷

主要植物

五節芒、蘆葦等 先驅植物為台灣

蘆竹、馬尾松。

如長期未崩塌,

將演替成馬尾松

純林

馬尾松、相思樹、油

桐等

台灣桫欏、

筆筒樹等

形成的地形證據

1.覆瓦構造

覆瓦構造是指河中礫石堆積時,因流水作用

的結果,會使後到的礫石堆積在原礫石的上游側

上方,而呈現疊覆屋瓦般的排列,故可自礫石層

的堆積(排列方向)來推測古河流的流向。

2.炭化漂木

植物因本身含有碳水化合物成分,經過了長久

的深埋,受到了地層的壓力和地熱作用後,會逐漸的

碳質化,形成為暗黑色的含碳物質,以煤礦最具代表

性,更是深具利用價值之能源化石。

3.破裂的礫石

受到造山運動時,應力的擠壓,此處的礫石多

有破裂。

覆瓦構造示意圖 (宋承恩繪製)

碳化漂木 (徐艾平 攝)

Page 11: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8

氣候特色-南北氣候分界線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 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盆地、平原、和海岸地形,沒有高山或丘陵的阻隔。夏季西南季風向北吹襲至本

區時,受地形之影響突然被舉昇,水氣上升高空後因氣壓降低,溫度下降,這些

水汽容易凝結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形成雲、霧;冬季東北季風的冷氣雲帶,亦常

終止於三義附近,使本區常雲霧繚繞。另外,夏季的颱風、午後雷陣雨等瞬間的

暴雨,也供給了雕塑特殊地景的天然條件。

表 1 台中與新竹的降水量與氣溫

月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氣溫

(℃) 16.6 17.3 19.6 23.1 26.0 27.6 28.6 28.3 27.4 25.2 21.9 18.1

降水量

(mm) 30.3 89.8 103.0 145.4 231.5 331.2 307.9 302.0 164.5 23.2 18.3 25.9

氣溫

(℃) 15.5 15.9 17.9 21.7 24.9 27.4 29.0 28.7 27.1 24.2 21.2 17.7

降水量

(mm) 64.5 142.1 168.1 164.1 232.8 261.1 141.0 182.4 214.2 62.0 38.1 47.7

統計期間:新竹為 1992-2010;台中為 1981-2010;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破裂礫石 (李明燕 攝)

Page 12: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9

紅土

礫土中的泥土,由於氧化淋溶作用迅速,土壤中的鈣、鹽類物質易溶於水,

被溶水流走或向下滲透至地下,遺留地表的為不溶於水含氧化物較多的鐵鋁物質

(氧化鐵、氧化鋁皆為紅色),紅土與礫層交錯浸染,在深溝峽谷與直立的圓錐

狀山峰間,構成鮮紅、金黃、橘紅、褐黃等各種色彩,夕陽映照下宛如火焰般跳

躍,是火炎山地景的最佳寫照。

后里台地演育

后里台地東西長約 11.8 公里,南北寬約 4.5 到 6 公里,為台中盆地的北

緣,台地南、北兩面分別為大安溪及大甲溪所圍,西側濱臨大甲一帶海岸平原,

東側則進入山麓地帶。

后里台地早期原為大安溪及大甲溪的沖積扇,在數萬年前受到地質作用與

大肚、八卦台地同時被抬升隆起,後因為大甲溪的切割而與大肚台地分離;整個

台地可概分為東側墩子腳隆起沖積扇與西側磁窯沖積扇。

磁窯沖積河階衛星影像圖 (資料來源:宋承恩改繪自 google earth)

從火炎山向西南方向遠望,可觀察到后里台地地勢往西南方向緩傾斜,這

是因為在台地緩慢的抬升過程中,大安溪流路也順勢往北遷移下切,形成數個河

階面,造成台地面上的高差變化,屬於典型的沖積河階。

Page 13: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0

河川剖面示意圖 (製圖者:宋承恩)

河階

沿河岸的階狀地形,稱為河岸階地。因河流的營力所形成的階狀地形稱為

河成階地,兩者均簡稱為河階。河階由河階面及河階崖兩部份所成,前者可由侵

蝕或堆積作用形成,後者則端賴侵蝕作用。當河流重新下切時,舊河床在現河床

的上位形成一階段,河階乃成。

河階的主要成因:

1.河流水量的急減(如氣候變化.搶水

作用)。

2.搬運物的急減。

3.河床坡度的增大。

4.侵蝕基準面的下移等。

李明燕 攝

Page 14: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1

大安溪沖積扇

大安溪沖積扇

大安溪沖積扇,東自后里台地,西至台灣海峽,為一東西橫面之狹窄帶狀。

和大甲溪形成一聯合沖積扇,稱為大甲扇狀平原,北為大安溪沖積扇,南即大甲

溪沖積扇。大安溪北側、火炎山西南地區為苑裡。苑裡的地形主要分為丘陵和平

原兩大地形分區,依地形可分成火炎山丘陵地和苑裡平原兩大區域,苑裡平原由

大安溪、房裡溪及苑裡溪沖積而成。

苑裡圳

清嘉慶 23 年(1818)先民引大安溪溪水挖土成渠,灌溉苑裡地區,但因土

渠常遭洪水沖毀,且滲漏嚴重,加上附近是火炎山的紅土礫石層,崩落的土石常

造成大安溪河道變化,舊圳道的維護相當不易。台灣光復後,進行多項改修工程,

如遷移進水門、部分圳路改為混擬土護岸,以及泉水圳制水門新設工程,大幅提

高苑裡圳的輸水功能。苑裡圳長度約為2,980公尺,灌溉區涵蓋苑裡鎮及大甲鎮、

通霄鎮一部分,約 2,814 公頃農地,為「苗栗穀倉」主要水源。每年十月至翌年

五月梅雨季來臨前為乾旱期,第一期稻作常有缺水現象,為避免灌溉用水引發紛

爭,須與其他大安溪水系之后里圳、頂店圳、日南圳、九張犁圳等圳道分水調節。

1992 年,鯉魚潭水庫興建完成後,建有苑裡圳連接之水路,苑裡地區在乾旱期

才有較穩定水源。在大堤的保護與水圳的開發,使得苑裡有苗栗穀倉之美稱。

苑裡圳舊水門

資料來源:台灣的古圳道 王萬邦。

苑裡圳 (陳文德 攝)

Page 15: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2

鴨耕稻

長久以來,農民因為追求高產量,大量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使得台灣的

土地面臨過度開發的危機,如何再讓土地重展自然生機和保存稻米的悠久歷史?

是當前一個浩大工程和任重道遠的責任。苑裡地區在上館里和南勢里一帶實施有

機稻田區,以生態自然農法種植水稻,並以鴨間米聞名。

鴨耕稻所使用的鴨子稱為「合鴨」(照片 8),是宜蘭蕭龍城先生經多年研究,

專為稻鴨合作需求混種培育而成的,血統包括活動力強的「綠頭鴨」、體型小的

「台灣白菜鴨」、三個月大後會迅速成長的「北京鴨」以及肉質優良的「法國番

鴨」。每分地若有 20 隻小合鴨,即可有效控制雜草生長,抑制蟲害,可以不使用

除草劑與農藥。鴨子的糞便則作為天然有機肥料,以補充稻作的氮、磷、鉀及其

他微量元素,在水田間來回穿梭游動的小鴨,腳蹼攪動田內的泥土增加土壤含氧

量,讓稻米可藉由根吸收大量氧氣和養分。

以二期稻作為例,由於氣溫較高,以在插秧一週秧苗固著後,將小鴨放飼

田間。根據觀察,一群鴨子每天從清晨到黃昏,行經的路徑達 3-4 公里。根據苑

裡當地經驗,每分地 20 隻白鴨,即可有效清除福壽螺及卵塊,並有效控制雜草。

鴨耕稻

(資料來源:http://www.duck-field-rice.org.tw/xw2nmryqg0.html)

苑裡圳旁農田 (陳文德 攝)

Page 16: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3

山線鐵路發展與選址條件

火車鑽進山洞

在颳進來的煤煙裡

我把手帕掩在嘴上 鼻子

眼睛 然後蒙上整個臉龐

於是 坐著在哭泣的身影

浮現在我的眼前

像被放逐的人那樣

像將被押解至西伯利亞的流放罪犯那樣

和親人訣別 離開村莊

像孤單地踏上漂泊之旅那樣

深沉的悲愁湧上心頭

我掩面彎下身腰的姿態

——像是忍不住那種哀傷

而嗚嗚地在哭泣著

這種感懷

那 或者可以叫做旅愁……

~錦連「旅愁」—往后里尼姑庵途中

李明燕 攝

Page 17: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4

舊山線路線圖

資料來源:http://lib.mlc.gov.tw/webmlr/Remembrance2.asp

縱貫鐵路的發展

縱貫線起於基隆,迄於

高雄,全線貫穿整個台灣西

部走廊,不但將西部的各主

要城鎮全部聯繫於一體,並

促成了台灣第一次的空間革

命。第二次則是 1978 年全線

通車,基隆至鳳山的中山高

速公路。第三次是 2007 年通

車,台北至左營的台灣高速

鐵路。

日據時代台灣西部縱貫

線的修築工程由南、北兩端

分段,其中通過苗栗及台中

縣境範圍的山線,因實施工

程必須穿過重重天險,地勢

陡峻,所以是縱貫線最後完

工的路段,全線於 1908 年

通車。不過因山線陡坡影響

運輸速度甚鉅,乃於 1919 年

至 1922 年於竹南至彰化沿

海地區另闢路線,便利沿海

地區居民進出,並縮短南北

交通時間。

Page 18: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5

舊山線特色

縱貫線自南北兩地同時於 1899 年開工,到了 1904 年,南部區間已從打狗

(今高雄)推進到彰化,北部區間也已從新竹推進到三叉河(今三義),僅剩中部區

間,從三叉河至葫蘆墩(今豐原),這段山谷溪流交錯,工程難度最高。日俄戰爭

後,為確保台灣的國防安全,先修築伯公坑(位大安溪北岸)至葫蘆墩的軍事用的

輕便鐵道,在大安溪南岸為了爬上后里台地,呈現圓渦狀盤旋而上。在縱貫線全

線完工前,這段輕便鐵路不僅扮演起軍事及材料運輸的角色,也兼營旅客運輸。

伯公坑至葫蘆墩間的軍事速成線 (資料來源:劉文駿等,百年台灣鐵道)

1908 年,縱貫線最長隧道(九號)完工,三叉河至葫蘆墩也完成,此段費時

五年,可見其難度之高。從三義到泰安之間,短短 13.6 公里,就有 7 座隧道、3

座鐵橋,被視為是二十世紀鐵道工藝美學上卓越的經典之作。

龍騰斷橋旁舊山線鐵橋 (陳文德 攝)

勝興車站二號隧道北側 (陳文德 攝)

Page 19: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6

大安溪的花樑鋼橋

位七號隧道南口,即是橫跨大安溪的花樑鋼橋,

該橋是在 1903 年 5 月開工,1908 年 2 月 14 日竣

工,屬「下承式曲弦桁樑」(俗稱花樑)橋,由 10 孔(兩

橋墩間一桁樑為一孔)62.41 公尺花樑構成,全長

637.39 公尺,歷經 1935 年 4 月大地震後改建及民

國 52 年(1963 年)抽換鋼樑工程,橋樑結構增強,外

觀上似乎與 1908 年剛建成時無異,但若仔細看桁架

與樞結部份則大不同,尤其是民國 52 年抽換鋼樑之

後,較能承載更重與更高速及更多班次的列車通過

為重點。

舊山線的問題

舊山線鐵路除了洞多橋多路線彎之外,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坡度陡,三

義到泰安之間的舊線平均坡度為千分之二十五,最陡的一號隧道為千分之二十六,

一公里上升二十六公尺。台鐵為改善舊山線坡度陡、彎道大、隧道橋樑老舊、運

輸效率低等缺點及避開屯子腳地震斷層,以期提昇服務品質,經過漫漫十一年的

施工,竹南至豐原間「雙軌工程」與三義至豐原北端(原號誌站)間「截彎取直」

工程終於完工,1998 年九月廿四日新山線全線通車,舊山線從此步入歷史。

大安溪鐵橋 (何宗諭 攝)

舊山線一景 (陳文德 攝)

Page 20: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7

台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

(宋承恩 攝)

泰安舊站月台 (陳文德 攝)

泰安舊站 (陳文德 攝)

泰安舊站

轄屬於台中縣后里鄉的泰安村,鄰近台灣中部大安溪畔的泰安車站,創設

於 1909 年,當時稱為大安溪信號所(號誌站),即為列車避讓及交會之處,尚

未辦理客貨運之業務,直至 1910 年十一月一日始為因應地方繁榮及民眾需求而

設置車站。

泰安站因位於山麓,為了配合大安溪

旁枕頭山與后里台地兩端的高度,鐵道路

基呈高架狀,站房祇好設在路基下方,入

口設在地面,形成月台、鐵路在上方二層

的現象,也就是火車是由車站「上方」飛

過。旅客由候車室需經過通道至上方的月

台搭車。月台上的遮雨棚建材非常特別,

柱子都是由鐵軌作成的,有的還標示著「總督府鐵道部 1905 年出廠」的記號。

在泰安站的左邊,便矗立著一座砲彈狀的紀念碑,碑體

上刻著「台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基座以日文刻有 1935 年

大地震時山線橋樑、隧道、路基、站場等損壞情形, 基座底

下則埋葬了當年復興工事中殉職人員的骨骸。這歷史紀念碑

上的文字,本來被水泥塗抹蓋住,直到 70 年代才有人將水泥

撥開,讓史實重見天日,使這紀念碑除了紀念當年震災情形

外,也紀念了台灣的政權交替,其有雙重的歷史價值。

自 1998 年舊山線停駛後,泰安舊站已無旅客出

入,當地社區也深受影響。為振興當地發展,同時也

因懷舊風,近年已將站區闢為鐵道文化區,並隨舊山

線之輕軌復駛計畫,而朝觀光業轉型。

Page 21: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8

泰安新站

泰安新站的設立是為配合山線改線工程而將新車站西移,於民國87年啟用;

在選址的考慮因素上與舊站十分不同,由於建築技術的改進,新山線透過高架和

開鑿寬長隧道的方式通過,大大的減低地形造成的阻力。

因此,泰安新站便設立於高約五層樓的高架鐵軌旁,站在月台上可以眺望

「火焰山」景緻及盡覽大安溪河谷風光,當列車呼嘯而過時,更讓人有騰雲駕霧

的快意。

泰安新站 (李明燕攝)

泰安新站俯視站外農田 (李明燕攝)

Page 22: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19

灌溉阡陌-后里圳

日日,從日出到日落

和泥土親密為伴的母親,這樣講──

水溝仔是我的洗澡間

香蕉園是我的便所

竹蔭下,是我午睡的眠床

沒有週末,沒有假日的母親

用一生的汗水,辛辛勤勤

灌溉泥土中的夢

在我家這片土地上

一季一季,種植了又種植

日日,從日出到日落

不了解疲倦的母親,這樣講──

清爽的風,是最好的電扇

稻田,是最好看的風景

水聲和鳥聲,是最好聽的歌

不在意遠方城市的文明

怎樣嘲笑,母親

在我家這片田地上

用一生的汗水,灌溉她的夢

~〈泥土〉吳晟

李明燕攝

Page 23: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20

水圳

發展原因

先民開墾土地,最初都聚集在溪流、山澗之地勢高的地方或剛好就有自然

噴泉、井水等地。到了康熙之後,這些好地方大多被開墾殆盡,而移民人數卻成

倍數成長,墾地也逐漸向外擴展,當時農地灌溉之水源主要來自水潭、水陂和水

圳。由於水潭和水陂儲存的水量較少,灌溉的面積有限,農地大量耕作,因此水

潭和水陂已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國福建的糧食無法自給自足,對台

灣米的需求日益殷切,以至台灣的米價上揚,促使台灣的埤圳開鑿遂漸興旺起來,

稻米生產量因而大增。起初民間主導的水圳規模不大,最後由地方政府出面興築

灌溉規模較大的水圳,十八世紀初後興築規模較大、著名的水圳有鳳山的曹公圳、

彰化的八堡圳、臺中的貓霧捒圳、臺北的瑠公圳,這些水圳的灌溉面積都很大,

少者千餘甲,多者數千甲。

開鑿水圳的地理條件

過去沒有抽水馬達,要能將水自然引出,又在廣大平原漫流,實非易事,

因此在開鑿水圳時必須考慮地形、地勢、地質、水文等眾多地理條件,而有專業

的技法:

1.「取水口」的選擇

依據物理學動位能互換關係,取水口必須位於河川的上游,與灌溉區存有

一段的高度差,方能維持水流的動能,流至目的地。過去先民在開鑿水圳時發現

水流無法到達預定目標時,就會將取水口往上游移動。

2.製造落差,攔水入圳

因河川本身在地形上屬於相對低位,沿岸屬於相對高位,依照水的慣性無

法「自然」取水。為解決此問題,一般會在河川中築壩攔水,迫使水位上升形成

落差,再以虹吸管原理,或直接以暗管、渠道,將水引出。

3.順勢引水,穿山涉溪

當水圳遇到高山阻擋時,除依山勢修築外,就必須開鑿山洞,工程相當浩

大;如果遇到谷地和河流時,就必須搭水橋(渡槽)直接渡過山谷或溪流,或以

倒虹吸管的方式越過地塹。

Page 24: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21

水圳類型

類 型 說 明 示意圖

樹枝狀圳系

有如一棵樹的主幹及分枝,由水圳的圳

頭開始,上游是主幹,下游是分支,主

要分布在廣大的平原地區,如八堡圳。

羽狀水圳系

指數條水圳的開鑿,沿著河川兩側分

布,形狀如一根羽毛而稱之,這種水圳

系的形成以灌溉河川上游狹長的河谷階

地為主,且多短小密集,只能自給自足。

放射狀水圳系

通常位於獨立的山丘四周或是河口的沖

積扇,由較高處的水源地向山丘低處灌

溉,圳道的開鑿自然形成向四周放射的

形狀,如七星山的水圳系。

平行狀水圳系

為台地的地形所形成,因台地地勢高引

水不易,所以水源自台地高處引水後,

會先在傾斜的台地高處以主幹道橫行,

再以分流的方式灌溉低平的地區,多呈

平行排列,如石門水圳系。

斷頭形水圳系

該水圳並無引水源的工程且無上游,其

水源為地表的逕流,並無攔水壩(圳

頭),而是直接在山麓的下波處攔截下雨

時的逕流,故水圳是分成一段一段的,

每一段都是一條斷頭水圳,並於圳尾處

築一個大型的蓄水池,於乾旱時作為排

水灌溉之用。

資料來源:王萬邦(2003)台灣的古圳道。

Page 25: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22

大台中地區的水圳發展

自然環境

台中縣的低海拔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型氣候,而東部高山地區隨著高度升

高,逐漸轉變為溫帶氣候。降雨受季風與地形影響,多集中於夏季,雨量介於

1,500~3,000 毫米之間。

地勢東高西低,背倚中央山脈面向台灣海峽,由海拔 3,742 公尺的南湖大

山,一路向西緩降直至海平面,可分為沿海平原、台地、盆地、丘陵、山地五大

地形。縣內河流主要分屬大安溪、大甲溪、大肚溪(烏溪)三大水系、由東向西

流入台灣海峽。

先民開墾與農田水利組織發展

18 世紀初清廷的「渡台禁令」鬆弛,閩粵移民開始大規模地渡海來台進行

屯墾,當時移民多由鹿港上岸,部分由大安港或塭寮港上岸往南與西墾殖。為開

墾荒地,先民多運用血緣或地緣關係,集結資金與勞力興建水利埤圳,而水圳的

所有權與經營管理則為「埤圳主」掌控。

日治時期對於水利建設相當重視,有鑑於過去的私設埤圳制度,不僅缺乏

管理,且常引發壟斷、剝削等弊端,於是公布「台灣公有埤圳管理規則」,凡有

關公眾利害者,皆認定為公有埤圳,不再是私有,並由政府監督管理。

光復後,農田水利組織制度經多次變革,後考量民間的「農田水利會」有

其社會背景與歷史淵源,且灌溉事業為農業生產的重要環節,自不能摒除農民參

與組織的權利,故於民國 84 年修法,確定了農民自治團體農田水利會的地位與

職權。

台中農田水利會

台中農田水利會所轄灌溉區域位於台灣西部,以大肚台地為界,分為兩個

灌溉區:一為大肚台地東麓至中央山脈之間的台中盆地;另一則是大肚台地西麓

至西部海岸間的大肚、清水、大甲、苑裡等沿海平原。主要灌溉水源為大安溪、

大甲溪、烏溪等三大河川。

Page 26: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23

后里圳

日人治台時期,有鑒於后里地

區清代拓墾時期所修築的水圳,皆

由民間私人集資集力所完成,受限

於財力和技術,所修築的水圳容易

被洪水所毀,且水權經由私人買賣

分配常有糾紛,灌溉面積有限,無

法擴大作物種植面積,有礙農業推

行;故日人大力改善灌溉設備,將

水利權收歸公有,並整建或擴大清

代水圳的灌溉面積。

后里地區於 1909 年經日人開

發的后里圳,是引大安溪水的灌溉

渠道,從泰安村北側引入,為灌溉

后里台地上的蔗苗圃與農田,將水

圳高度維持在海拔 250 公尺左右,

利用高度落差將水引入后里、月眉、

外埔等地區,因此有「遇山鑿洞,

遇谷架橋」的特殊工程措施。

后里圳灌溉渠道

►▲(陳文德 攝)

后里圳 (宋承恩 攝)

后里圳 (李明燕 攝)

后里圳渡槽(資料來源:二魚的古蹟歷史建築之旅)

Page 27: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24

資料來源:臺灣水圳文化網@Sinica

Page 28: 自然探索.行動學堂(二) ~水圳與鐵道踏查 · 大安溪旁的火炎山,位於苗栗丘陵最南端,區內最高點海拔約為602 公尺, 也是苗栗丘陵區的最高點,南端隔著大安溪和台中縣相對,大安溪以南都是台地、

區域複合體 自然地理 人地關係 人文景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

98 年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25

九、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書目

1.王振勳等(2002),苑裡鎮誌,苗栗縣苑裡鎮公所。

2.石再添等(1998),《地學通論(自然地理概論)》,台北:固地。

3.石再添主編(1998),台灣地理概論,中華書局。

4.劉淑芬(2006),台中縣后里鄉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5.戴震宇(2002),臺灣的鐵道,台北:遠足。

6.王萬邦(2000),台灣的古圳道,台北:遠足。

7.劉文駿、王威傑、楊森豪(2003),百年台灣鐵道,台北:果實。

網路資料

(一)泰安車站

1.泰安車站 http://www.cces.mlc.edu.tw/railroad/introduction/in~12.htm

(二)火炎山

1.礫質惡地火炎山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7/03/2007032115461385.pdf

2.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ct.asp?xItem=3002&CtNode=205&mp=10

3.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column/cpaminp/2004/cp04091501.htm

4.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http://ngis.zo.ntu.edu.tw/nr/nr08_san.htm

5.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平原生態人文發展協會─稻鴨庄鴨耕米

http://www.duck-field-rice.org.tw/xw2nmryqg0.html

6.大安鄉公所 http://www.taans.gov.tw/about.htm

7.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

8.揭開火炎山的神秘面紗 http://www.jnjh.tcc.edu.tw/LKJHec.htm

9.環境苦行系列報導-2,中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背景 http://ecology.org.tw/enews/enews121.htm

10.記憶苗栗舊山線 http://lib.mlc.gov.tw/webmlr/index.asp

(三)水圳

1.臺中農田水利會,http://www.tcia.gov.tw/home.aspx。

2.臺灣水圳文化網@Sinica,http://gis.rchss.sinica.edu.tw/canal/?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