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责任编辑∶王 蕾 视觉设计∶竹建英 新民网:www.xinmin.cn易班网:www.yiban.cn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12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穷游经 社区版 在中国,水乡实在太多,特别在江浙一带,周庄、乌镇……个个鼎鼎 大名,嘉兴西塘宛如彼岸吹来的一阵清风。秋天的西塘温暖而略略忧伤, 虽没有林间草原那一片片浓郁的金黄,却多了那挂在河道两旁隐隐闪烁 的红灯笼。如果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那么更要去西塘古镇看一看。 西 西 西 冯卿媛 上海海洋大学 走累了,那就一脚踏进茶馆里吧。水乡 的人们也喜欢在这里喝茶聊天,上到高祖 的辉煌,下到小孙子的可爱,无一不成为谈 话的内容。泡上一壶好茶,在河边找个位置 坐下,倚栏看秋日斜阳映照水上,簌簌颤 动,自然是诗意无限。 “南国之秋比起北国之秋来,正像黄酒 之与白干”,西塘历来盛产黄酒,你可以依 自己口味作选择,西塘老酒按年份分为红 标和黑标,雕王,特黄,优黄,滋味非常醇 厚。这里的农家菜味道不错,菱角、河虾鲜 嫩可口,像椒盐南瓜,白水鱼,六月红,馄饨 老鸭,蝉衣包圆、小炒菊花菜、酱 爆螺蛳……都是很好 的佐酒菜。小吃也很丰富,满街都是的薰青 豆、一口粽,臭豆腐,粉蒸肉,豆腐花……陆 氏小馄饨,味道很鲜美,还有芡实糕也很好 吃,带着花香。 秋日清晨的西塘有坎烟,淡淡袅袅,悠 闲自在,仿佛从梦里醒来,带着凉薄的笑 容。想看最美的西塘,一定要早起,六点钟 都不算早的。但西塘的夜色更有名,如果可 以,在这里静心住上一晚绝对值得。夜幕降 临,远远传来歌声,飘扬在河面,两岸沿河 人家都点亮灯笼,四处流淌着红艳艳的暖 色,整个西塘仿若新娘……遥想当西施被 越王勾践进贡给吴王的时候,从诸暨苎 萝村出发,美丽的她走的也 该是这条水路吧。 本是寂寂无名的江南水乡,因为汤姆克鲁 斯的《碟中谍 》在此取景,渐渐声名远扬起来。 西塘可以说是“六大古镇”中感觉最好的,依然 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情。秋天在西塘 住宿也蛮不错的,不会太寒冷,最好住在一些古 宅里,可以更好地感受古镇气韵。清寂的小巷, 长长的弄堂,河上沉默的石桥,劳动的妇人,茶 馆中悠闲的老人,岸边欢跑的孩童……一切都 是那么柔软而富有人文气息。这里不论烈日当 空,还是细雨朦胧,人们都保持着从容的步调, 因为有他们的“长廊”替他们遮挡风雨。 古镇中心沿河岸的千米烟雨长廊是西塘最 有特色的风景,弯弯曲曲十分壮观。始建于明清 时代,源于水乡街市遮风挡雨的需要,沿河一侧 有的还设有靠背长椅,供人们休息。它的作用, 犹如广州的骑楼,是昔日沿河开设的店家为方 便顾客购物而搭建的,一般是每家门前有一个 斜屋面那么大,可以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很受 行人欢迎。随着店铺的密集,棚与棚也就自然连 接起来。在廊棚里居住的多是平常人家,油漆剥 落的门窗掩盖了当年的繁华。 漫步于长长的廊棚下,身边是一间间古朴 的民居小店,河中是吱呀划过的小船,住家老人 闲来无事,收音机里传来他们最爱的江南曲调, 有一种古老的带着烟火味的恬静。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著称,一路走 来,古镇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与纵横交错的河道 相映成趣,烙印着历史痕迹的砖雕门楼很随意题 上了娟秀的字体, “诗礼传家”、“惠德兰馨”、“垂 裕后昆”……随便一个,都足以让人看上半天。 西塘有一百二十多条弄,最宽的弄约一米 开外,最窄的弄仅限一人侧身而过。这里,听不 到人声鼎沸,看不到车马熙攘。孤独与怡然同时 在心里萌生开来,静穆而空灵。宅弄深处,弯延 曲折,光线暗淡,两侧的青砖马头墙高高地立 着,扶着墙行走,仿佛在记忆的峡谷里穿行,有 着迷惑的飘渺,视线过处,一片弥漫的悠长,像 梦飘过又消散,远去。一些空置了的想象和情 怀,被岁月的手翻开,那些如檀香般柔和的粉 尘,幽幽而来。断椽几许飞檐在,小楼何人曾临 窗。幽深的小弄总给人以一种凄婉迷茫之感,如 丁香般的哀愁挥之不去。一扇扇虚掩的门楣后 面,阳光透过小小的天井,缓缓移动,似流金撒 在了斑驳的木墙壁上,光阴的声息静在一块块 青砖上,让人无不慨叹,逝者如斯也。 一直都认为弄堂是可以与人交流的,走在 已不知记录了多少代人足迹的青石板上,轻蹑 的足音回响在深长深长的弄堂,仿佛一曲古老 的歌谣荡进缄默的城堡,是谁在与历史对话?又 是谁在聆听一面面残垣诉说?宽窄各异的弄口 如一双双大小不同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烟雨 红尘里的俗事纷纷,看着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 在江南的和风细雨中缠绵悱恻。 穿过长长的弄堂,尘嚣变的悠然,凡俗变的 清淡,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被幻化为宁静怡然;生 生死死,幕起幕落,情感似乎经过了水的漂洗, 多了些许沉静。爱情或者其他,成了纷繁往复的 轮回,静静地、细细地,铺在了弄堂的每一个角 落,铺在石板的每一个间隙,回过头望去。墙角 一朵不知名的小花,正悄悄地开放。 水是西塘的梦,是西塘的魂,而让人魂 绕梦萦的,则是西塘的桥。那 座石桥, 默默地倾听着千年流水轻吟、桨橹浅唱,阅 尽了两岸旧事新人、繁华沉淀;以沧桑的姿 式,在水的怀抱里,影动波摇,翩若惊鸿。西 塘的一座座石桥如一部部古书,浸在潜移 默化的变迁里,带着温情的渴望,波动在河 水的涟漪里,桥的造型各异,或如卧龙临 波,或如彩虹飞架。每座桥都有故事和传 说:宋代福源宫道人立桥望仙而得名的望 仙桥,明代建桥时有鸟飞来呈祥瑞之兆而 得名的来凤桥以及列入平川十景有环秀断 虹美誉的环秀桥等,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 彩虹带上行,如此的美景,使人恍入画境。 站在桥上远眺,西塘的水、路、棚廊以 及模糊的黛瓦粉墙在斜阳的晕染下,如淡 彩的宣纸画;古镇弯弯曲曲的弄堂,平平仄 仄的石板,瘦瘦清清的小河,高高低低的石 桥,如泛黄的照片在记忆里层层清晰。这样 远远近近的望着,目光沾染了水的痕迹,醉 成湿漉漉的痴情。夕阳斜下,桥下嫣红的水 面随橹的摇晃洒下一串串晶莹剔透般的珍 珠,小船儿荡荡悠悠地划着,桥的影子在细 细碎碎的水声中被一波一波的涟漪轻柔地 化开,亦真亦幻而又忽明忽暗,仿佛岁月的 印痕在自然的画面中流动,树影、船影、桥 影,晃动着,渐渐隐去。 古镇西塘原有“平川十景”,明代先贤周鼎 (桐村)先生曾有诗吟咏。最有名的要数那首《西 塘晓市》。“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客船。千金呈百 货,硅步塞齐肩。布褐解市语,童乌识伪钱。参差 鱼网集,华屋竞烹鲜。”廖廖数语间,繁华热闹的 景象跃于眼前。现今,商家店铺依然云集,荷叶 粉蒸肉的香气依然四溢,八珍糕的名气依然响 亮,东街上的茶楼依然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只 是,往来的大多不再是四乡八村的乡邻,而是来 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以或欣赏或寻梦或好奇的 心境探访这个千年的镇落。 坐在雕花木栅前抽着水烟的老人,闲话家 常的老太太,以新鲜而又习以为常的目光打量 着三三两两的游人,时不时流露出善意和友好 的微笑,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记忆里,一定还会有 西塘的旧事吧,那些旧事是否也如他们一样,坐 在自家门前任阳光暖暖地晾晒呢? 西塘是有着颇多可引为自豪的物件的,如 细腻精美的木雕,技艺精湛的漆艺,寓意广博的 瓦当。这些旧时用于江南民居建筑的物品,在现 代人眼里,是美轮美奂的而又令人回味不已的。 瓦当这个词是第一次听到的,看了之后才 明白,原来就是一正一反两两相扣的瓦片,屋檐 口的瓦当,一为花边,一为滴水。花边是在盖瓦 上所加的扇形瓦片,加上波浪形装饰。滴水是底 瓦加上各式花样的滴水檐,可以把雨水抛得远 些,不致于湿了门楼。西塘的瓦当看似古拙,实 则造型丰富,极其精致,据说,从瓦当上就可看 出主人的身份和喜好。瓦当多为吉祥图案,想来 家家户户在选配瓦当时也是融入了不少的心愿 和祝福吧。 西塘人的生活是精细典雅的。不说那些 豪门宅第,就是普普通通的居家宅院,也是经 过精雕细琢的。房梁、窗格、门柱,都刻满了花 草鱼鸟等,秀美而又多姿多彩,一些大户人家 的梁上,甚至刻了古典名著或戏文传奇等,以 凝练的刀法,清丽的风格,体现了丰富的层次 感,这些看似简单却包罗万象的艺术瑰宝不 能不让人叹为观止。 因为风霜的侵蚀,好多曾经鲜亮的彩漆已 经斑驳剥落了,显得残痕累累。旧时的花团锦簇 现在已演绎成繁华旧梦,满梁的花卉被岁月的 风片片吹落,只有透过那一缕缕刻痕,依稀可以 看到当年的花繁叶茂和富庶盛景。 惬意西塘 烟雨长廊 古弄探幽 石桥卧波 繁华旧梦

责任编辑∶王蕾 视觉设计∶竹建英 西塘从容走过岁月xmwb.xinmin.cn/campus/resfile/2016-03-09/12/12.pdf虽没有林间草原那一片片浓郁的金黄,却多了那挂在河道两旁隐隐闪烁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责任编辑∶王 蕾 视觉设计∶竹建英

新民网:www.xinmin.cn易班网:www.yiban.cn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年3月9日 星期三

穷游经 ! 社区版

在中国,水乡实在太多,特别在江浙一带,周庄、乌镇……个个鼎鼎大名,嘉兴西塘宛如彼岸吹来的一阵清风。秋天的西塘温暖而略略忧伤,虽没有林间草原那一片片浓郁的金黄,却多了那挂在河道两旁隐隐闪烁的红灯笼。如果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那么更要去西塘古镇看一看。

西西西塘塘塘 从从从容容容走走走过过过岁岁岁月月月冯卿媛 !上海海洋大学"

走累了,那就一脚踏进茶馆里吧。水乡的人们也喜欢在这里喝茶聊天,上到高祖的辉煌,下到小孙子的可爱,无一不成为谈话的内容。泡上一壶好茶,在河边找个位置坐下,倚栏看秋日斜阳映照水上,簌簌颤动,自然是诗意无限。“南国之秋比起北国之秋来,正像黄酒

之与白干”,西塘历来盛产黄酒,你可以依自己口味作选择,西塘老酒按年份分为红标和黑标,雕王,特黄,优黄,滋味非常醇厚。这里的农家菜味道不错,菱角、河虾鲜嫩可口,像椒盐南瓜,白水鱼,六月红,馄饨

老鸭,蝉衣包圆、小炒菊花菜、酱爆螺蛳……都是很好

的佐酒菜。小吃也很丰富,满街都是的薰青豆、一口粽,臭豆腐,粉蒸肉,豆腐花……陆氏小馄饨,味道很鲜美,还有芡实糕也很好吃,带着花香。秋日清晨的西塘有坎烟,淡淡袅袅,悠

闲自在,仿佛从梦里醒来,带着凉薄的笑容。想看最美的西塘,一定要早起,六点钟都不算早的。但西塘的夜色更有名,如果可以,在这里静心住上一晚绝对值得。夜幕降临,远远传来歌声,飘扬在河面,两岸沿河人家都点亮灯笼,四处流淌着红艳艳的暖色,整个西塘仿若新娘……遥想当西施被越王勾践进贡给吴王的时候,从诸暨苎萝村出发,美丽的她走的也该是这条水路吧。

本是寂寂无名的江南水乡,因为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 !》在此取景,渐渐声名远扬起来。西塘可以说是“六大古镇”中感觉最好的,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情。秋天在西塘住宿也蛮不错的,不会太寒冷,最好住在一些古宅里,可以更好地感受古镇气韵。清寂的小巷,长长的弄堂,河上沉默的石桥,劳动的妇人,茶馆中悠闲的老人,岸边欢跑的孩童……一切都是那么柔软而富有人文气息。这里不论烈日当空,还是细雨朦胧,人们都保持着从容的步调,因为有他们的“长廊”替他们遮挡风雨。古镇中心沿河岸的千米烟雨长廊是西塘最

有特色的风景,弯弯曲曲十分壮观。始建于明清时代,源于水乡街市遮风挡雨的需要,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椅,供人们休息。它的作用,犹如广州的骑楼,是昔日沿河开设的店家为方便顾客购物而搭建的,一般是每家门前有一个斜屋面那么大,可以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很受行人欢迎。随着店铺的密集,棚与棚也就自然连接起来。在廊棚里居住的多是平常人家,油漆剥落的门窗掩盖了当年的繁华。漫步于长长的廊棚下,身边是一间间古朴

的民居小店,河中是吱呀划过的小船,住家老人闲来无事,收音机里传来他们最爱的江南曲调,有一种古老的带着烟火味的恬静。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著称,一路走来,古镇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与纵横交错的河道相映成趣,烙印着历史痕迹的砖雕门楼很随意题上了娟秀的字体,“诗礼传家”、“惠德兰馨”、“垂裕后昆”……随便一个,都足以让人看上半天。

! ! ! !西塘有一百二十多条弄,最宽的弄约一米开外,最窄的弄仅限一人侧身而过。这里,听不到人声鼎沸,看不到车马熙攘。孤独与怡然同时在心里萌生开来,静穆而空灵。宅弄深处,弯延曲折,光线暗淡,两侧的青砖马头墙高高地立着,扶着墙行走,仿佛在记忆的峡谷里穿行,有着迷惑的飘渺,视线过处,一片弥漫的悠长,像梦飘过又消散,远去。一些空置了的想象和情怀,被岁月的手翻开,那些如檀香般柔和的粉尘,幽幽而来。断椽几许飞檐在,小楼何人曾临窗。幽深的小弄总给人以一种凄婉迷茫之感,如丁香般的哀愁挥之不去。一扇扇虚掩的门楣后面,阳光透过小小的天井,缓缓移动,似流金撒在了斑驳的木墙壁上,光阴的声息静在一块块青砖上,让人无不慨叹,逝者如斯也。一直都认为弄堂是可以与人交流的,走在

已不知记录了多少代人足迹的青石板上,轻蹑的足音回响在深长深长的弄堂,仿佛一曲古老的歌谣荡进缄默的城堡,是谁在与历史对话?又是谁在聆听一面面残垣诉说?宽窄各异的弄口如一双双大小不同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烟雨红尘里的俗事纷纷,看着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江南的和风细雨中缠绵悱恻。穿过长长的弄堂,尘嚣变的悠然,凡俗变的

清淡,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被幻化为宁静怡然;生生死死,幕起幕落,情感似乎经过了水的漂洗,多了些许沉静。爱情或者其他,成了纷繁往复的轮回,静静地、细细地,铺在了弄堂的每一个角落,铺在石板的每一个间隙,回过头望去。墙角一朵不知名的小花,正悄悄地开放。

水是西塘的梦,是西塘的魂,而让人魂绕梦萦的,则是西塘的桥。那 "#$座石桥,默默地倾听着千年流水轻吟、桨橹浅唱,阅尽了两岸旧事新人、繁华沉淀;以沧桑的姿式,在水的怀抱里,影动波摇,翩若惊鸿。西塘的一座座石桥如一部部古书,浸在潜移默化的变迁里,带着温情的渴望,波动在河水的涟漪里,桥的造型各异,或如卧龙临波,或如彩虹飞架。每座桥都有故事和传说:宋代福源宫道人立桥望仙而得名的望仙桥,明代建桥时有鸟飞来呈祥瑞之兆而得名的来凤桥以及列入平川十景有环秀断虹美誉的环秀桥等,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如此的美景,使人恍入画境。

站在桥上远眺,西塘的水、路、棚廊以及模糊的黛瓦粉墙在斜阳的晕染下,如淡

彩的宣纸画;古镇弯弯曲曲的弄堂,平平仄仄的石板,瘦瘦清清的小河,高高低低的石桥,如泛黄的照片在记忆里层层清晰。这样远远近近的望着,目光沾染了水的痕迹,醉成湿漉漉的痴情。夕阳斜下,桥下嫣红的水面随橹的摇晃洒下一串串晶莹剔透般的珍珠,小船儿荡荡悠悠地划着,桥的影子在细细碎碎的水声中被一波一波的涟漪轻柔地化开,亦真亦幻而又忽明忽暗,仿佛岁月的印痕在自然的画面中流动,树影、船影、桥影,晃动着,渐渐隐去。

! ! ! !古镇西塘原有“平川十景”,明代先贤周鼎(桐村)先生曾有诗吟咏。最有名的要数那首《西塘晓市》。“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客船。千金呈百货,硅步塞齐肩。布褐解市语,童乌识伪钱。参差鱼网集,华屋竞烹鲜。”廖廖数语间,繁华热闹的景象跃于眼前。现今,商家店铺依然云集,荷叶粉蒸肉的香气依然四溢,八珍糕的名气依然响亮,东街上的茶楼依然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只是,往来的大多不再是四乡八村的乡邻,而是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以或欣赏或寻梦或好奇的心境探访这个千年的镇落。

坐在雕花木栅前抽着水烟的老人,闲话家常的老太太,以新鲜而又习以为常的目光打量着三三两两的游人,时不时流露出善意和友好的微笑,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记忆里,一定还会有西塘的旧事吧,那些旧事是否也如他们一样,坐在自家门前任阳光暖暖地晾晒呢?

西塘是有着颇多可引为自豪的物件的,如细腻精美的木雕,技艺精湛的漆艺,寓意广博的瓦当。这些旧时用于江南民居建筑的物品,在现代人眼里,是美轮美奂的而又令人回味不已的。瓦当这个词是第一次听到的,看了之后才

明白,原来就是一正一反两两相扣的瓦片,屋檐口的瓦当,一为花边,一为滴水。花边是在盖瓦上所加的扇形瓦片,加上波浪形装饰。滴水是底瓦加上各式花样的滴水檐,可以把雨水抛得远些,不致于湿了门楼。西塘的瓦当看似古拙,实则造型丰富,极其精致,据说,从瓦当上就可看出主人的身份和喜好。瓦当多为吉祥图案,想来家家户户在选配瓦当时也是融入了不少的心愿和祝福吧。

西塘人的生活是精细典雅的。不说那些豪门宅第,就是普普通通的居家宅院,也是经过精雕细琢的。房梁、窗格、门柱,都刻满了花草鱼鸟等,秀美而又多姿多彩,一些大户人家的梁上,甚至刻了古典名著或戏文传奇等,以凝练的刀法,清丽的风格,体现了丰富的层次感,这些看似简单却包罗万象的艺术瑰宝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因为风霜的侵蚀,好多曾经鲜亮的彩漆已

经斑驳剥落了,显得残痕累累。旧时的花团锦簇现在已演绎成繁华旧梦,满梁的花卉被岁月的风片片吹落,只有透过那一缕缕刻痕,依稀可以看到当年的花繁叶茂和富庶盛景。

惬意西塘

烟雨长廊 古弄探幽

石桥卧波

繁华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