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高等醫學 食品營養學科參考用書 實用中藥學 晨星出版社 吳 楝/吳 煥 編 陳建南/顧冠彬 副編著 參與編寫人員 吳 憶陳 吉彭群英沈 敏 顧冠彬陳建南吳 楝吳 煥

食品營養學科參考用書 實用中藥學booklook.morningstar.com.tw/pdf/0138079.pdf · 下篇共收載常用中藥427味,常用 方劑152首,按照中藥的治療法則功能分類,將常用中藥分為16類,逐一介紹每類藥物的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高等醫學 食品營養學科參考用書

實用中藥學

晨星出版社

吳 楝/吳 煥 編 著

陳建南/顧冠彬 副編著

參與編寫人員

吳 憶/陳 吉/彭群英/沈 敏

顧冠彬/陳建南/吳 楝/吳 煥

II

編著者介紹

吳楝醫學博士吳楝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畢業,移居紐西蘭後,就讀於紐西蘭奧克蘭大學

醫學院,跟隨國際著名臨床肺科專家及臨床藥理學家、新藥開發和新藥審評專家Dr. PN.

Black和免疫學專家Dr. L. MacLean研究中西藥的臨床藥理,獲得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分子

醫學及臨床藥理博士學位後,繼續留校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多年來一直從事醫學預防保

健,中西醫藥臨床藥理及治療研究,現任奧克蘭大學醫學院臨床藥理學系高級研究員,

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進會聯合總會副

主席等職。

吳楝博士近年繼續潛心研究中西醫藥養生保健理論及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機理和

防治,在學術上頗有建樹。根據危害現代人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和代謝綜合

徵的病因、病理、預防和治療,有許多獨到的發現和認識,指出代謝綜合徵是一組危害

當代人健康最嚴重的退化性疾病,並在長期研究各國各種飲食法的優缺點、分析華人的

飲食結構和現代人飲食偏頗的基礎上,首次提出《斯達布克(Starblocker)營養健康飲食

法》,結合中醫治未病的認識,主張早期干預,並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取得了獨特的

先進理念。其主導研究的許多中西醫藥預防治療及保健方法,已獲得國際同行贊許,有

多項已被國際頂級大廠所採用。

先後獲得Fisher-Parkel 碩士獎學金、Aventis製藥公司全額博士獎學金、奧克蘭大學

優秀學生獎、奧克蘭大學醫學院最佳論文和研究獎、紐西蘭全國最佳IT應用入圍獎、澳

洲新西蘭呼吸協會最佳報告獎。先後發表在國際核心雜誌的論文三十多篇,主編或合編

的專著多部。

吳煥教授吳煥教授,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畢業,為大陸西醫學習中醫的知名學者之一。現任

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進會聯合總會副主席,台灣深浦藥品研發部研發長,兼任台灣弘

光科技大學食科系教授,並擔任台灣清華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研究生班

《現代植物藥》主講教授。歷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生藥學教研室主任及中草藥學教研

III

室主任;並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藥審評委員會委

員、中藥組組長;中華中醫學會、中藥學會理事;上海市科學委員會中醫藥專業委員

會委員,上海市藥學會理事、生藥學會副主任委員;Member of New Zealand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ssociation,Member of New Zealand Herbalist Association,Member

of Acupuncture Group of NZQA(紐西蘭國家資格審查委員會);兼任美國高登大學專題

講座教授、台灣實踐大學餐飲管理系教授、台灣工研院生技與醫藥研究所顧問;永信藥

品有限公司研發部資深研究員。

20多年前吳煥教授移居紐西蘭,專攻中西醫養生保健理論,在學術上推崇天然保健

三品(天然保健藥品、天然保健化妝品、天然保健食品),主張精、氣、神、血四元並

重,倡導中醫「補腎活血養生觀」,對退化性疾病、代謝綜合徵等的前因後果,早期干

預和中晚期的調養有許多新的發現和新的認識,在糖尿病的防治中強調養肝和綜合性的

強化調理,已得到國內外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同,並在大量臨床實踐中也得到了驗證。 先

後發表論文一百多篇,主編或合編的專著十多部。近年來又致力於研究醫學模式轉型後

中藥和保健食品的發展趨向,積極宣導亞健康、亞疾病的概念,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宣傳健康醫學、自然醫學、生態醫學、營養醫學、生態農業的內涵,深入研究現代人的

飲食生活的結構和偏頗,推廣養肝保健、養益菌、養細胞的理念,宣傳體內環保的正確

內容,重視內養生美容的調養,主張內外養生美容的結合,對養生保健、美容調養提出

許多獨到的見解,並針對各類不同族群的不同需要,主導研發出數十種中藥養生保健食

品,使許多人的長年宿疾得以改善,多年不孕甚或多次人工受孕失敗者,亦能一償宿

願,喜獲麟兒,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

陳建南研究員陳建南研究員(教授), 1984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生物系,在廣州中醫藥大學任

教至今,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學術委

員會委員,中藥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保健食品審評專家。

學術興趣廣泛,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藥研究開發與新技術應用」及「中藥現代化發

IV

展戰略研究」。曾作為國家八五攻關計畫項目「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品質研究-訶子

類」主要完成人員,榮獲199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年以來,研究工作涉及中

藥資源研究(如溪黃草)、中藥新藥及保健品開發、中藥藥性理論、中醫藥健康服務業

發展戰略等問題。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參與編撰出版論著5部,參與完成「通絡生骨膠

囊」等中藥新藥的研製和傳統名藥「保濟丸」的再開發研究,參與申請發明專利16件。

多年來參與中國各級政府部門有關中醫藥發展的戰略規劃與諮詢工作,並為「廣東省領

導幹部中醫藥預防保健網路與健康文化建設專題研討班」授課。2009年獲國家科技部

「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十周年先進個人」榮譽證書。主持創設並主講本校博士

生課程《中藥現代化引論》、碩士生課程《中藥現代化及其關鍵技術》。

顧冠彬資深研究員顧冠彬資深研究員,1960年畢業於上海第二軍醫大學護技專業後,留校從事臨床教

學工作。1969後改任中藥教學和研究工作,其間先後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進修中藥專業,

並於中國藥科大學專業進修中藥鑑定,其後一直從師於著名生藥學家李承祜教授,並得

到老一輩生藥和藥用植物學家蘇中武教授、吳美樞教授的指導,從事中藥品種鑑定、地

道藥材、中藥質量等科研及教學工作。先後參與研究的主要品種有杏仁、化州橘紅、橘

柚、川芎、白朮、女貞子、紫珠草、石榴、橄欖、紫蘇、大青葉、穿心蓮等二十多種,

並參與開發研究的產品有心腦脈絡通、騰龍丸、陽光膠囊、羅漢金丹、心腦安、壽之

源、脈之源、帝之根、后之本、月順、益菌養身、視明健、壯骨素、健康營養代餐、清

風飲、抗感寧、護髮營養液、蛇傷注射液、川芎滴丸等數十種。參與編寫的專著及講義

有《新編中醫學‧中藥方劑學》、《龍鳳雙修養生法》、《食理學》、《中醫食療營養

學》等多部,發表論文30餘篇。

近年除從事中藥基原、真偽優劣等品質相關的鑑定外,應用超音波對多種中藥萃取

作了較深入的探索,還著重研究退化性疾病的防治和有療效食品的開發,特別是對代謝

綜合徵相關的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的早期干預有許多較深入

的研究,開發出多種富有療效的食品和保健食品,並用於臨床獲得較好的療效。

V

導 讀

實用中藥學是一門應用本草學、植物學、動物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和中醫

學等學科知識,簡要而又較全面的介紹中藥的源流、基原、分類、質量、性能、生產、

採製、養護、炮製、製劑、鑒定、臨床應用和現代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概況等一

般知識的專業基礎課程。可作為食品營養專業和保健食品專業學習中藥的教材,也可用

於中醫專業、針灸推拿專業、醫護專業、物理治療專業、醫管專業及其他西醫各專業、

美容妝療專業及生物科技等相關專業學習中藥使用,或作為關心中藥事業的各類人士了

解、學習、使用、研究中藥的入門書。

中藥來自天然,一般毒副作用較少,越來越受到重視,深受使用者青睞。隨著難

治病譜的改變,健康觀念的擴充,醫學模式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醫學的目的由防病治病

轉向維護健康,自我保健及治未病等觀念受到重視,國家總體的衛生防治戰略方針向前

移,防治的重點向廣大社群下移,這些調整推動了國人健康行為的變化,催生了健康產

業的發展,並推動大中藥產業的形成。在此形勢下,中藥已深入我們的生活,不僅僅用

於防治疾病,還廣泛用於食品、保健食品、美容化妝品及各式各樣日用保健品。大量事

實證明,中醫中藥的許多理論、知識和思維方式、方法,對指導我們的生活,保證國人

的健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學習中藥需要有許多基礎知識,如植物學、植物分類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等等,但作為非中藥專業的教學,由於教學時數的限制,又不能

強補太多,希望讀者根據自己的時間許可,對上述的基礎課程作適量的瀏覽,以加深對

中藥的了解。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主要介紹中藥概說、源流、基原、分類和命名、產地和採

集、加工和炮製、養護、影響質量的因素、藥性理論、臨床應用、化學成分和藥用植物

學的基本知識,這是學習和了解中藥特點的必備知識。下篇共收載常用中藥427味,常用

方劑152首,按照中藥的治療法則功能分類,將常用中藥分為16類,逐一介紹每類藥物的

共性特點、臨床應用和應用注意事項,對每類常用藥物的來源、性味功能、臨床應用、

用法用量、常用方劑和現代的研究等,都一一作了介紹。對本藥中醫臨床應用的特點、

類似藥物的區分特徵等,以對比的方式作了闡述,這是掌握每種藥物特徵,區隔類似藥

物的細微差異的有用知識,應注意學習。對每類次常用的藥物及方劑則列表介紹,供作

VI

參考。

傳統的中藥學多不介紹現代的成分藥理研究,但作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深深體會

到這是現代人學習中藥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特意在各類藥的概說中扼要的介紹該類

藥的成分藥理的特點,並在各藥的現代研究中,除扼要的介紹該藥的藥理作用外,較詳

盡的介紹該藥的化學成分,這是現代各類專業了解、開發、應用中藥的有用知識,應注

意研讀。

通過實用中藥學的教學,我們期待學生對中藥有個概括而又較為全面的了解,能對

開發利用中藥,發展生產,提高中藥及其製劑的品質,保證用藥安全、有效,並為進一

步學習、研究、使用中藥打下較好的基礎,以期為振興中藥事業和發展大中藥產業作出

貢獻。

本書收集內容較豐富,實用性較強,既可作為《中藥學概論》或學習中藥學的入門

教材,又可作為相關專業了解和應用中藥的參考書。在作為教材應用時,可根據授課時

數選擇重點講授,其餘的章節可指導學生自學。

本書在編輯過程中主要參考並摘錄以下部分資料:

1. 吳煥 顧冠彬主編:《新編中醫學‧中藥方劑學》。

2. 吳楝 吳煥主編:《食理學》.弘光科技大學教材。

3. 吳楝 吳煥主編:《中醫食療營養學》.弘光科技大學教材。

4. 吳煥 顧冠彬主編:《中藥功能性食品學》.實踐大學教材。

5. 吳煥 顧冠彬主編:《糖尿病的早期干預和中晚期的調養》.實踐大學研究生班教材。

6. 吳煥:《現代植物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博士研究生教材。

7. 吳煥:中藥開發中的基原研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博士生技產業專題資料。

8. 吳煥:中藥開發常見的技術問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博士生技產業專題資料。

9. 吳煥:醫學模式轉型和保健食品發展,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博士生技產業專題資料。

10.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華本草》全本 上海科技出版社

11. 肖培根主編:《新編中藥志》1~5卷 化學工業出版社

VII

12. 樓之岑 秦 波主編:《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1~6冊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13. 謝宗萬編著:《中藥材品種論述》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在此一併致以由衷的感謝。

本書前期的編輯工作,一直得到廣州軍醫學校靳思英校長和廣州157醫院秦茂林、

李篤親主任醫師等的指導和協助,在策劃編輯和出版過程中,得到晨星出版社陳銘民社

長、主編莊雅琦女士和聯經出版社翁天成經理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在此謹向他們致以深

切的謝忱。

本書編纂雖歷時十多年,但仍有許多不盡善之處,懇請讀者提出批評指正。

編著者 僅識 2014.3.

上 篇 總論第1章 中藥概說 …………………… 2

一、從「藥」字談起………………………… 2

二、中藥、草藥、生藥的含義……………… 3

三、中醫的特色……………………………… 4

四、中藥的特色……………………………… 6

五、中醫中藥的發展………………………… 9

六、中醫中藥現代化………………………… 10

七、中藥現代化的重點……………………… 11

第2章 中藥的源流和發展 ……… 14

第3章 中藥的基原 …………………20

一、中藥基原的重要性………………………20

二、中藥基原研究的目的…………………… 21

三、中藥基原研究中的本草考證…………… 21

四、中藥基原研究中的原植物鑑定…………23

五、中藥基原研究中的古本草鑑定…………24

六、中藥基原研究中的品種研究……………27

七、中藥基原研究中的中藥鑑定研究………32

八、中藥基原研究中的質量研究……………34

第4章 中藥的分類和命名 ………36

一、中藥的分類………………………………36

二、中藥的命名………………………………39

三、中藥材的拉丁名………………………… 41

第5章 中藥的產地和採集 ………42

一、中藥的產地………………………………42

二、中藥的採集………………………………45

三、中藥材集散地………………………… 48

第6章 中藥的加工和炮製 …… 49

一、中藥的加工…………………………… 49

二、中藥的炮製…………………………… 50

第7章 中藥的養護 …………………59

一、中藥品質變異……………………………59

二、影響中藥品質變異的因素……………… 61

三、中藥材傳統養護技術……………………62

四、中藥的分類貯存的重點……………… 65

五、新技術在中藥養護中的應用………… 66

第8章 中藥藥性理論 ………… 69

一、四氣五味……………………………… 69

二、升降浮沉…………………………………72

三、補瀉………………………………………74

四、歸經………………………………………75

五、毒性………………………………………77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 80

一、生物鹼………………………………… 80

二、苷類………………………………………82

三、木脂素………………………………… 86

四、揮發油……………………………………87

五、鞣質………………………………………87

六、有機酸………………………………… 88

七、樹脂類………………………………… 88

八、脂類…………………………………… 89

九、蠟質…………………………………… 90

十、植物色素類…………………………… 90

十一、糖類…………………………………… 91

十二、胺基酸、多肽、蛋白質和酶…………93

十三、無機成分…………………………… 96

第10章 中藥的應用 ………………97

一、中藥的配伍………………………………97

二、用藥禁忌……………………………… 99

三、中藥的用法…………………………… 101

四、中藥的用量…………………………… 103

五、中藥方劑的組成、變化與劑型……… 104

第11章 中藥的質量 …………… 108

一、原藥材質量…………………………… 108

二、中藥製劑的質量……………………… 113

三、臨床用藥常見的問題………………… 119

第12章 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 126

CO

NT

EN

TS

一、學習植物學基本知識的意義………… 126

二、植物分類學基本知識………………… 131

三、經驗認藥……………………………… 147

四、中藥的採集經驗……………………… 152

下 篇 各論第1章 解表藥 ……………………… 158

一、解表藥 …………………………… 162

(一)辛溫解表藥 ……………………… 162

麻黃 ……………………………… 162

桂枝 ……………………………… 165

紫蘇葉(附蘇梗、蘇子) ……… 166

荊芥 ……………………………… 168

防風 ……………………………… 170

白芷 ……………………………… 172

細辛 ……………………………… 174

蒼耳 ……………………………… 178

蔥白 ……………………………… 179

生薑(附:姜皮、薑汁) ……… 180

列表辛溫解表常用藥 ………… 182

辛夷/香薷/藳本/羅勒/黃皮葉/

山薄荷

(二)辛涼解表藥 ……………………… 184

薄荷 ……………………………… 184

葛根(附:葛花) ……………… 185

柴胡 ……………………………… 188

升麻 ……………………………… 190

菊花(附:野菊花) …………… 191

桑葉(附:桑枝、桑椹、桑白皮) 193

牛蒡子 …………………………… 195

黃荊 ……………………………… 196

鬼針草 …………………………… 197

列表辛涼解表常用藥 ………… 199

淡豆豉/蔓荊子/鴨腳木/玉葉金花

二、解表方 …………………………… 200

(一)辛溫解表方 ……………………… 200

麻黃湯 …………………………… 200

桂枝湯 …………………………… 201

藿香正氣散 ……………………… 201

列表辛溫解表常用方 ………… 203

蔥豉湯/小青龍湯/越婢湯/參蘇飲/

川芎茶調散/荊防敗毒散

(二)辛涼解表方 ……………………… 204

銀翹散 …………………………… 204

桑菊飲 …………………………… 205

列表辛涼解表常用方 ………… 205

升麻葛根湯/香薷飲

第2章 清熱藥 ……………………… 206

一、清熱藥 …………………………… 209

(一)清熱瀉火藥 ……………………… 209

石膏 ……………………………… 209

知母 ……………………………… 210

梔子 ……………………………… 211

龍膽草 …………………………… 213

蓮心 ……………………………… 214

虎杖 ……………………………… 215

積雪草 …………………………… 217

列表清熱瀉火常用藥 ………… 219

夏枯草/熊膽/蘆根/崗梅/羊蹄草/

山芝麻/地膽頭

(二)清熱燥濕藥 ……………………… 220

黃芩 ……………………………… 220

黃連 ……………………………… 222

黃柏 ……………………………… 224

苦參 ……………………………… 227

秦皮 ……………………………… 230

馬齒莧 …………………………… 231

列表清熱燥濕常用藥 ………… 232

白鮮皮/南天竹/白頭翁/火炭母/

辣蓼/三顆針/十大功勞

(三)清熱解毒藥 ……………………… 234

金銀花 …………………………… 234

連翹 ……………………………… 235

板藍根(附:大青葉、青黛) … 236

敗醬草 …………………………… 238

射干 ……………………………… 239

廣豆根 …………………………… 240

蒲公英 …………………………… 241

穿心蓮 …………………………… 242

魚腥草 …………………………… 244

千里光 …………………………… 245

列表清熱解毒常用藥 ………… 246

紫花地丁/三椏苦/水楊梅/

廣東土牛膝/鳳尾草/野蕎麥/

金果欖/羅鍋底/草龍/四季青

(四)清熱涼血藥 …………………… 248

生地 ……………………………… 248

玄參 ……………………………… 250

丹皮 ……………………………… 251

犀角 ……………………………… 252

列表清熱涼血常用藥 ………… 253

紫草/狗肝菜

(五)清肝明目藥 ……………………… 254

決明子 …………………………… 254

木賊 ……………………………… 255

青葙子 …………………………… 257

穀精草 …………………………… 257

密蒙花 …………………………… 258

(六)清熱解暑藥 ……………………… 259

荷葉 ……………………………… 259

苦瓜 ……………………………… 260

綠豆 ……………………………… 262

列表清熱解暑常用藥 ………… 262

西瓜皮/絲瓜絡/金絲草

(七)清虛熱藥 ………………………… 263

地骨皮 …………………………… 263

青蒿 ……………………………… 264

白薇 ……………………………… 267

銀柴胡 …………………………… 268

列表清虛熱常用藥 …………… 268

胡黃連/葎草銀柴胡

二、清熱方 …………………………… 269

(一)清熱瀉火方 ……………………… 269

白虎湯 …………………………… 269

瀉白散 …………………………… 270

龍膽瀉肝湯 ……………………… 270

導赤散 …………………………… 271

小柴胡湯 ………………………… 271

(二)清熱燥濕方 ……………………… 272

白頭翁湯 ………………………… 272

葛根黃芩黃連湯 ………………… 273

(三)清熱解毒方 ……………………… 273

普濟消毒飲 ……………………… 273

葦莖湯 …………………………… 274

五味消毒飲 ……………………… 275

大黃牡丹皮湯 …………………… 275

仙方活命飲 ……………………… 276

(四)清熱涼血方 ……………………… 277

清營湯 …………………………… 277

(五)清肝明目方 ……………………… 277

梔子勝奇散 ……………………… 277

(六)清暑熱方 ………………………… 278

CO

NT

EN

TS

清絡飲 …………………………… 278

(七)清虛熱方 ………………………… 279

青蒿鱉甲湯 ……………………… 279

列表清熱常用方 ……………… 280

左金丸/清暑益氣湯/玉女煎/

秦艽鱉甲散/竹葉石膏湯

第3章 瀉下藥 ……………………… 281

一、瀉下藥 …………………………… 284

(一)攻下藥 …………………………… 284

大黃 ……………………………… 284

芒硝 ……………………………… 286

番瀉葉 …………………………… 287

蘆薈 ……………………………… 288

(二)潤下藥 …………………………… 289

火麻仁 …………………………… 290

蜂蜜(附:蜂毒) ……………… 291

松花粉 …………………………… 292

列表潤下常用藥 ……………… 293

郁李仁/蓖麻仁

(三)逐水藥 …………………………… 293

甘遂 ……………………………… 293

巴豆 ……………………………… 294

牽牛子 …………………………… 296

芫花 ……………………………… 297

列表逐水常用藥 ……………… 298

大戟/商陸

二、瀉下方 …………………………… 299

(一)攻下方 …………………………… 299

大承氣湯 ………………………… 299

溫脾湯 …………………………… 299

膽道排石湯 ……………………… 300

(二)潤下方 …………………………… 301

五仁丸 …………………………… 301

(三)逐水方 …………………………… 301

十棗湯 …………………………… 301

列表瀉下常用方 ……………… 302

涼膈散/大黃附子湯/麻子仁丸/

清寧丸/盧氏丸

第4章 祛寒藥 ……………………… 303

一、祛寒藥 …………………………… 305

附子(附:烏頭) ……………… 305

肉桂 ……………………………… 307

乾薑 ……………………………… 309

高良薑 …………………………… 310

吳茱萸 …………………………… 312

胡椒 ……………………………… 313

山蒼子(附:豆豉薑) ………… 315

列表祛寒常用藥 ……………… 316

蓽撥/小茴香/丁香/花椒/豺皮樟/

陰香/樟樹子

二、祛寒方 …………………………… 318

理中丸 …………………………… 318

吳茱萸湯 ………………………… 318

陽和湯 …………………………… 319

四逆湯 …………………………… 320

參附湯 …………………………… 320

真武湯 …………………………… 321

列表祛寒常用方 ……………… 322

當歸四逆湯/回陽救急湯

第5章 祛濕藥 ……………………… 323

一、祛濕藥 …………………………… 326

(一)芳香化濕藥 ……………………… 326

廣藿香 …………………………… 326

佩蘭 ……………………………… 327

蒼朮 ……………………………… 328

列表芳香化濕常用藥 ………… 330

木棉花/雞蛋花/ 草豆蔻/草果

(二)利膽滲濕藥 ……………………… 331

茵陳蒿 …………………………… 331

雞骨草 …………………………… 333

冰糖草 …………………………… 334

垂盆草 …………………………… 336

獐牙菜 …………………………… 337

列表利膽滲濕常用藥 ………… 338

田基黃/溪黃草

(三)利水通淋藥 ……………………… 338

茯苓 ……………………………… 338

豬苓 ……………………………… 340

澤瀉 ……………………………… 341

車前子(附:車前草) ………… 342

薏苡仁(附:薏苡仁根) ……… 343

木通 ……………………………… 345

石葦 ……………………………… 346

淡竹葉(附:竹葉、竹葉卷心) 346

金錢草(附:廣東金錢草) …… 347

列表利水通淋常用藥 ………… 349

滑石/瞿麥/萹蓄/海金沙/土茯苓/

鴨跖草/萆薢/玉米鬚/葉下珠

二、祛濕方 …………………………… 351

(一)芳香化濕方 ……………………… 351

平胃散 …………………………… 351

(二)利膽滲濕方 ……………………… 351

茵陳蒿湯 ………………………… 351

(三)利水通淋方 ……………………… 352

五皮飲 …………………………… 352

八正散 …………………………… 353

腎炎丸 …………………………… 353

列表祛濕常用方 ……………… 354

三仁湯/五苓散/防已黃耆湯

第6章 祛風濕藥 ………………… 355

一、祛風濕藥 ……………………… 356

羌活 ……………………………… 356

獨活 ……………………………… 358

秦艽 ……………………………… 359

桑寄生 …………………………… 361

豨薟草 …………………………… 362

威靈仙 …………………………… 364

木瓜 ……………………………… 366

五加皮 …………………………… 367

虎骨(附:狗骨) ……………… 368

白花蛇(附:烏梢蛇) ………… 369

列表祛風濕常用藥 …………… 370

千年健/寬筋藤/松節/半楓荷

二、祛風濕方 ……………………… 371

(一)宣散風濕方 ……………………… 371

羌活勝濕湯 ……………………… 371

(二)疏風活絡方 ……………………… 371

獨活寄生湯 ……………………… 371

虎骨酒 …………………………… 372

列表祛風濕常用方 …………… 373

蠲痹湯/豨桐丸/風濕藥丸

第7章 祛痰藥 ……………………… 374

一、祛痰藥 …………………………… 376

(一)溫化寒痰藥 ……………………… 376

半夏 ……………………………… 376

CO

NT

EN

TS

天南星 …………………………… 378

白芥子 …………………………… 379

白前 ……………………………… 380

旋覆花(附:金沸草) ………… 381

桔梗 ……………………………… 382

化橘紅 …………………………… 384

列表溫化寒痰常用藥 ………… 387

皂角/白附子

(二)清化熱痰藥 ……………………… 388

前胡 ……………………………… 388

瓜蔞(附:天花粉) …………… 389

貝母 ……………………………… 391

竹茹(附:竹瀝) ……………… 392

天竺黃 …………………………… 393

滿山紅 …………………………… 394

列表清化熱痰常用藥 ………… 395

胖大海/蔊菜

(三)止咳平喘藥 ……………………… 396

苦杏仁(附:甜杏仁) ………… 396

紫菀 ……………………………… 397

款冬花 …………………………… 398

百部 ……………………………… 399

矮地茶 …………………………… 401

列表止咳平喘常用藥 ………… 402

枇把葉/葶藶子/胡頹子葉/白果/

少年紅

(四)滌痰軟堅藥 ……………………… 403

昆布 ……………………………… 403

海蛤殼 …………………………… 405

礞石 ……………………………… 405

列表滌痰軟堅常用藥 ………… 406

海藻/瓦楞子/海浮石

二、祛痰方 …………………………… 407

(一)溫化寒痰方 ……………………… 407

二陳湯 …………………………… 407

止嗽散 …………………………… 408

(二)清化熱痰方 ……………………… 408

清燥救肺湯 ……………………… 408

複方陰陽蓮片 …………………… 409

(三)止咳平喘方 ……………………… 410

杏蘇散 …………………………… 410

定喘湯 …………………………… 410

(四)滌痰軟堅方 ……………………… 411

昆布丸 …………………………… 411

列表祛痰常用方 ……………… 412

理中化痰丸/三子養親湯/

養陰清肺湯/桑杏湯/射干麻黃湯/

複方毛冬青沖劑/礞石滾痰丸

第8章 消導藥 ……………………… 413

一、消導藥 …………………………… 414

山楂 ……………………………… 414

麥芽 ……………………………… 416

穀芽 ……………………………… 417

萊菔子 …………………………… 418

雞內金 …………………………… 419

神曲 ……………………………… 420

番木瓜 …………………………… 421

列表消導常用藥 ……………… 423

布渣葉/獨腳金/葫蘆茶

二、消導方 …………………………… 424

保和丸 …………………………… 424

枳實導滯丸 ……………………… 424

枳實消痞丸 ……………………… 425

列表消導常用方 ……………… 426

香砂枳朮丸/木香檳榔丸

第9章 理氣藥 ……………………… 427

一、理氣藥 …………………………… 428

陳皮(附:青皮、橘核、橘葉、橘絡)

…………………………………… 428

木香 ……………………………… 429

砂仁 ……………………………… 431

枳殼(附:枳實) ……………… 433

厚樸 ……………………………… 435

香附 ……………………………… 436

烏藥 ……………………………… 438

川楝子 …………………………… 439

黑老虎 …………………………… 439

雞矢藤 …………………………… 440

七葉蓮 …………………………… 442

列表理氣常用藥 ……………… 443

佛手/白豆蔻/薤白/荔枝核/

柿蒂/雞骨香/救必應

二、理氣方 …………………………… 444

逍遙散 …………………………… 444

蘇子降氣湯 ……………………… 444

丁香柿蒂湯 ……………………… 445

金牛丸 …………………………… 446

列表理氣常用方 ……………… 447

越鞠丸/金鈴子散/瓜蔞薤白酒湯/

暖肝煎/四逆散/旋覆代赭湯/

椏香丸

第10章 理血藥 …………………… 448

一、理血藥 …………………………… 453

(一)活血藥 …………………………… 453

丹參 ……………………………… 453

川芎 ……………………………… 456

桃仁 ……………………………… 458

紅花 ……………………………… 459

赤芍 ……………………………… 461

益母草(附:茺蔚子) ………… 462

牛膝 ……………………………… 463

延胡索 …………………………… 465

五靈脂 …………………………… 466

蒲黃 ……………………………… 468

鬱金 ……………………………… 470

薑黃 ……………………………… 472

毛冬青 …………………………… 473

列表活血常用藥 ……………… 475

沒藥/乳香/三棱/莪朮/蘇木/

澤蘭/穿山甲/皂角刺/王不留行/

水蛭/自然銅/蟅蟲/虻蟲/透骨消/

柿樹葉/鐵包金/鹽霜柏/急性子

(二)止血藥 …………………………… 478

白及 ……………………………… 478

仙鶴草(附:仙鶴草芽) ……… 480

三七 ……………………………… 482

側柏葉 …………………………… 483

艾葉 ……………………………… 484

地榆 ……………………………… 486

槐花 ……………………………… 489

大薊(附:小薊) ……………… 490

白茅根 …………………………… 491

紫珠葉 …………………………… 493

茜草 ……………………………… 494

列表止血常用藥 ……………… 497

藕節/血餘炭/棕櫚炭/伏龍肝/薺菜

/ 鹿茸草/ 雞蛋殼粉

CO

NT

EN

TS

二、理血方 …………………………… 498

(一)活血方 …………………………… 498

生化湯 …………………………… 498

冠心二號方 ……………………… 498

補陽還五湯 ……………………… 499

失笑散 …………………………… 500

血府逐瘀湯 ……………………… 500

透膿散 …………………………… 501

列表活血常用方 ……………… 502

溫經湯/四妙勇安湯/桃仁承氣湯/

復元活血湯/子宮外孕一號方

(二)止血方 …………………………… 503

小薊飲子 ………………………… 503

黃土湯 …………………………… 503

列表止血常用方 ……………… 504

四生丸/止血生肌散/仙鶴槐榆湯/

十灰散

第11章 鎮潛安神藥 …………… 505

一、鎮潛安神藥 …………………… 507

(-)平肝息風藥 ……………………… 507

天麻 ……………………………… 507

鉤藤 ……………………………… 508

羚羊角 …………………………… 510

石決明 …………………………… 511

地龍 ……………………………… 512

僵蠶 ……………………………… 513

蟬蛻 ……………………………… 514

列表平肝息風常用藥 ………… 515

蜈蚣/全蠍/白蒺藜/羅布麻/萞麻根

(二)鎮靜安神藥 ……………………… 516

酸棗仁 …………………………… 516

遠志 ……………………………… 517

酢漿草 …………………………… 519

龍骨 ……………………………… 520

列表鎮靜安神常用藥 ………… 521

柏子仁/合歡皮/馬尾松/朱砂/

磁石/代赭石/牡蠣/珍珠

二、鎮潛安神方 …………………… 522

(一)平肝息風方 ……………………… 522

天麻鉤藤飲 ……………………… 522

鎮肝息風湯 ……………………… 522

列表平肝息風常用方 ………… 523

石決鉤藤飲/玉真散

(二)鎮靜安神方 ……………………… 523

補心丹 …………………………… 523

酸棗仁湯 ………………………… 524

列表鎮靜安神常用方 ………… 525

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甘麥大棗湯

第12章 宣竅藥 …………………… 526

一、宣竅藥 …………………………… 527

(一)涼開藥 …………………………… 527

冰片 ……………………………… 527

牛黃 ……………………………… 528

(二) 溫開藥 …………………………… 530

蘇合香 …………………………… 530

麝香 ……………………………… 531

石菖蒲 …………………………… 532

二、宣竅方 …………………………… 534

(一)涼開方 …………………………… 534

紫雪丹 …………………………… 534

列表涼開常用方 ……………… 534

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牛黃清心丸

(二)溫開方 …………………………… 535

蘇合香丸 ………………………… 535

列表溫開常用方 ……………… 536

通關散/玉樞丹

第13章 補益藥 …………………… 537

一、補益藥 …………………………… 541

(一)補氣藥 …………………………… 541

人參(附:人參蘆、人參葉) … 541

黨參 ……………………………… 546

黃耆 ……………………………… 548

白朮 ……………………………… 550

甘草 ……………………………… 552

大棗 ……………………………… 554

山藥 ……………………………… 556

黃精 ……………………………… 557

靈芝 ……………………………… 559

列表補氣常用藥 ……………… 563

牛大力/千斤拔/棉花根/五爪龍

(二)補血藥 …………………………… 564

當歸 ……………………………… 564

熟地 ……………………………… 567

白芍 ……………………………… 570

何首烏 …………………………… 571

雞血藤 …………………………… 572

崗稔 ……………………………… 574

列表補血常用藥 ……………… 575

阿膠/龍眼肉/地菍

(三)補陰藥 …………………………… 575

北沙參(附:南沙參) ………… 575

麥冬 ……………………………… 577

石斛 ……………………………… 580

枸杞子 …………………………… 581

玉竹 ……………………………… 583

女貞子 …………………………… 585

旱蓮草 …………………………… 587

龜板 ……………………………… 588

列表補陰常用藥 ……………… 589

天冬/鱉甲/ 百合/白木耳/

石仙桃/黑芝麻

(四) 補陽藥 …………………………… 590

鹿茸 ……………………………… 590

淫羊藿 …………………………… 593

杜仲 ……………………………… 596

巴戟天 …………………………… 599

肉蓯蓉 …………………………… 601

補骨脂 …………………………… 602

菟絲子 …………………………… 604

胡蘆巴 …………………………… 606

仙茅 ……………………………… 608

狗脊 ……………………………… 612

列表補陽常用藥 ……………… 613

續斷/蛤蚧/沙苑蒺藜/鎖陽/

胡桃肉/骨碎補/韭菜子/海狗腎/

冬蟲夏草/紫河車/海馬

二、補益方 …………………………… 614

(一) 補氣方 …………………………… 614

四君子湯 ………………………… 614

補中益氣湯 ……………………… 615

生脈散 …………………………… 616

列表補氣常用方 ……………… 617

參苓白朮散/黃耆建中湯

(二) 補血方 …………………………… 617

四物湯 …………………………… 617

歸脾湯 …………………………… 618

列表補血常用方 ……………… 619

CO

NT

EN

TS

人參養榮湯/炙甘草湯/當歸補血湯/

二稔補血湯

(三) 補陰方 ………………………… 619

六味地黃丸 ……………………… 619

左歸飲 …………………………… 620

一貫煎 …………………………… 621

列表補陰常用方 ……………… 621

百合固金湯/左歸丸/大補陰丸

(四)補陽方 …………………………… 622

腎氣丸 …………………………… 622

右歸飲 …………………………… 623

列表補陽常用方 ……………… 624

五子衍宗丸/右歸丸/二仙湯

第14章 收澀藥 …………………… 625

一、收澀藥 …………………………… 626

山茱萸 …………………………… 626

五味子 …………………………… 628

金櫻子 …………………………… 631

訶子 ……………………………… 633

蓮子 ……………………………… 635

烏梅 ……………………………… 636

益智仁 …………………………… 637

肉豆蔻 …………………………… 638

芭樂葉 …………………………… 640

列表收澀常用藥 ……………… 641

芡實/覆盆子/桑螵蛸/赤石脂/

海螵蛸/禹餘糧/浮小麥/糯稻根

二、收澀方 …………………………… 642

玉屏風散 ………………………… 642

縮泉丸 …………………………… 642

四神丸 …………………………… 643

列表收澀常用方 ……………… 644

固精丸/桃花湯/桑螵蛸散/固衡湯/

完帶湯

第15章  驅蟲藥…………………… 645

一、驅蟲藥 …………………………… 646

檳榔(附:大腹皮) …………… 646

苦楝皮 …………………………… 648

使君子 …………………………… 650

鴉膽子 …………………………… 651

大蒜 ……………………………… 653

綿馬貫眾 ………………………… 657

列表驅蟲常用藥 ……………… 658

雷丸/南瓜子/石榴皮/鶴虱/榧子/

常山/土荊芥

二、驅蟲方 …………………………… 660

烏梅丸 …………………………… 660

膽道驅蛔湯 ……………………… 661

列表驅蟲常用方 ……………… 661

理中安蛔湯/肥兒丸/化蟲丸

第16章 外治藥 …………………… 662

一、外用藥 …………………………… 664

硫黃 ……………………………… 664

雄黃 ……………………………… 664

爐甘石 …………………………… 665

明礬 ……………………………… 666

血竭 ……………………………… 667

樟腦 ……………………………… 668

蛇床子 …………………………… 669

羊蹄 ……………………………… 670

斑蝥 ……………………………… 671

大葉桉 …………………………… 673

列表外用常用藥 ……………… 675

輕粉/綠礬/升丹/鉛丹/密陀僧/

硼砂/兒茶/露蜂房/木芙蓉/

馬錢子/土槿皮/白花丹/鵝不食草/

鉤吻/山大顏

二、外用方 …………………………… 678

青黛散 …………………………… 678

血竭擦劑 ………………………… 679

雙柏散 …………………………… 679

生肌玉紅膏 ……………………… 680

列表驅蟲常用方 ……………… 680

冰硼散/金黃散/虎杖散/太乙膏/

九一丹/清涼膏/消炎散

中藥名稱索引 …………………………… 682

中藥方劑索引 …………………………… 687

69上 篇 第8章 中藥藥性理論

第8章 中藥藥性理論

中藥藥性又稱中藥的性能,是指與中藥治療作用有關的性質和功能。中藥藥性理論

是中藥理論的核心,它是幾千年來臨床用藥經驗的結晶,是傳統醫學對中藥作用性質和

功用的高度概括,是我們認識中藥功效和應用中藥的理論基礎,又是中醫治病的用藥依

據和准則。

中醫學認為,人體正常的陰陽平衡即所謂的陰平陽秘,是人體健康的標誌,任何疾

病的發生和發展,都是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而致機體的陰陽失衡,出現陰陽的偏盛偏

衰,導致臟腑經絡功能失調的結果。中藥之所以能防病治病,不外乎祛邪去因,扶正固

本,協調臟腑經絡功能,從而糾正機體陰陽偏盛偏衰,使其恢復陰陽的動態平衡。也就

是用藥物性能之偏以糾正疾病陰陽失衡之偏。

所有的藥物都有各自的屬性,也就是藥物本身的偏性。藥物的屬性,是前人長期臨

床實踐對藥物作用經驗的高度概括,觀察和認識各種藥物的屬性,是我們學習和正確運

用中藥必由之路。

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屬性,一種藥物的屬性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表現,這些屬性概括

起來,可以用藥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補瀉、歸經、有毒無毒等方面來表達。中

藥的藥性是祖國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賴以學習、應用和研究中藥必

須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

一、四氣五味

1.四氣。「四氣」就是寒、涼、熱、溫四種藥性,故又稱「四性」。寒與涼,熱與

溫,性質基本相同,只是程度有別,涼就是微寒,熱就是大溫。此外,尚有一些中藥,

性較平和,偏寒偏熱不明顯,稱為平性,但實際上仍略偏於涼或溫,它不能單獨成為一

氣,故習慣上仍稱「四氣」而不稱「五氣」。一般平性藥有健脾、益胃、補益身體等作

用,其性能主要通過五味和其他藥性來表達。

藥物的寒、熱、溫、涼四氣,是中醫根據長期的臨床實踐,觀察藥物作用於機體

後所發生的不同反應和治療效果概括總結出來的。如病人表現為高熱煩渴、面紅目赤、

咽喉腫痛、脈洪數,這屬於陽熱證,用石膏、知母、梔子等藥物治療後,上述症狀得以

緩解或消除,說明這些藥的藥性屬寒涼。中醫認為寒涼藥多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瀉

火、攻下等作用,因而能治療熱證,反之能治療熱證的藥物,多屬寒性或涼性藥。又如

70

病人表現為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脘腹冷痛、脈微欲絕,這屬於陰寒證,用附子、肉

桂、乾薑等藥物治療後,上述症狀得以緩解或消除,說明這些藥的藥性屬溫熱。中醫認

為溫熱藥多有祛寒、溫裡、助陽、補氣、補血等作用,因而能治療寒證,反之能治療寒

證的藥物,多屬熱性或溫性藥。

中醫治療疾病有「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等原則,

它指出了如何掌握藥物的四氣理論以指導臨床的用藥。具體來說,溫熱藥多用治中寒腹

痛、寒疝作痛、陽痿不舉、宮冷不孕、陰寒水腫、風寒痹證、血寒經閉、虛陽上越、亡

陽虛脫等一系列陰寒證;而寒涼藥卻主要用於治療實熱煩渴、溫毒發斑、血熱吐衄、火

毒瘡瘍、熱結便秘、熱淋澀痛、黃疸水腫、痰熱喘咳、高熱神昏、熱極生風等一系列陽

熱證。臨床用藥必須注意寒涼熱溫,這是臨床必須遵循的用藥原則。不然,寒證誤用寒

藥,熱證誤用熱藥,將會造成不良後果。正如李中梓《醫宗必讀》所言:「寒熱溫涼,

一匕之謬,覆水難收。」晉‧王叔和在《傷寒論序例》也說:「桂枝下嚥,陽盛則斃,

承氣入胃,陰盛以亡」,也就是這個意思。

四氣藥性寓有陰陽屬性的內涵,即寒涼屬陰,溫熱屬陽。藥物的寒與涼、溫和熱

之間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因而臨證處方時要注意掌握病情和用藥的分寸。如當用熱藥而

用溫藥、當用寒藥而用涼藥,則病重藥輕達不到治癒疾病的目的;反之,當用溫藥而用

熱藥則反傷其陰,當用涼藥反用寒藥則易損其陽。至於寒熱錯雜的複雜病證,則當寒、

熱之藥並用,使寒熱並調。尤其要辨清寒熱的真假,如遇真寒假熱之證,則當用熱藥治

療;真熱假寒之證,又當選用寒藥以治之。切不可真假混淆。

2.五味。「五味」就是辛、甘、苦、酸,鹹五種藥味。藥物五味的認定,首先是

通過口嘗,由味覺辨別而確定,它們是人們味覺器官對藥物中一些特定化學成分鑑別的

真實反映。如細辛味辛,甘草味甘,苦參味苦,酸漿味酸,昆布味鹹。但後來五味的發

展更重要的則是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觀察,不同的藥物作用於人體,產生的不同反應和

獲得不同的療效,而被歸納總結出來。也就是說,五味不僅僅是藥物味道的真實反映,

更重要的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從五味作為歸納藥物作用的理論出現後,五味的

「味」也就超出了味覺的範圍,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礎之上了。所以說五味的含義既代

表了藥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藥物作用的「味」,而以後者為據構成了五味理論的

主要內容。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樣,也具有陰陽五行的屬性,《內經》云:「辛甘淡

屬陽,酸苦鹹屬陰。」《洪範》謂:「酸味屬木、苦味屬火、甘味屬土、辛味屬金、鹹

味屬水。」《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這是對

五味屬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後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補充,日臻完善。現據前人的論

述,結合臨床實踐,將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證分述如下:

71上 篇 第8章 中藥藥性理論

(1)辛味:辛能散、能行,具有發汗、散結、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表

證及氣滯血瘀等證。如紫蘇葉、蔥白能散寒解表,白芥子、天南星能散結消腫,廣

木香、黑老虎能行氣止痛,川芎、紅花、益母草、延胡索能活血化瘀等。

(2)酸味:酸能收能澀,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對於氣虛、陽虧所致的自汗不止、遺

精尿頻等有輔助治療作用。酸味及甘味相配,即『酸甘化陰』。滋陰潤燥,用於肺

虛久咳等證。如五味子能斂汗,金櫻子能澀精,五倍子能澀腸固脫。

(3)甘味:甘能補、能緩、能和,具有調補人體氣血陰陽、緩急止痛、和中等作用。常

用於滋補五臟、氣血陰陽等任一種虛損,並能緩解拘攣疼痛。如黃耆、黨參補氣,

阿膠、熟地補血,生地、女貞子補陰,鹿茸、肉蓯蓉補陽,飴糖緩中止痛,甘草調

和它藥。

(4)苦味:苦能瀉、能燥、能降,具有清熱、瀉火、燥濕、瀉下、降氣的作用。常用於

治療各種熱證、濕證。如黃連、穿心蓮清熱瀉火,蒼朮、獨活燥濕,郁李仁、番瀉

葉瀉下,杏仁、南天竹果降氣平喘。

(5)鹹味:鹹能軟、能下,具有軟堅散結,滋陰潛降的作用。多用於治療痰核瘰癧、小

便不利。如牡蠣軟堅散結,石決明鎮潛肝陽,芒硝瀉下通便。

尚有一些藥物味淡,具有滲濕利水的作用,如茯苓、豬苓。但因淡近於甘,常甘、

淡並稱,故只稱「五味」,而不叫「六味」。

辨證用藥時,對五味要有選擇,辛能散氣,氣虛不宜用辛;甘能助濕,中滿不宜用

甘;苦能燥濕,津液不足慎用苦;酸能斂澀,餘邪未盡慎用酸;鹹多滋潤,脾胃虛寒者

忌用。

五味作用,只是藥性的一個方面,對於藥物性能的全面認識,必須結合其他特性,

才能全面地掌握藥物性能。特別是性和味,臨床用藥常要結合作綜合的分析。正如繆希

雍所言:「物有味必有氣,有氣斯有性」,強調了藥性是由氣和味共同組成的。也就是

說必須把四氣和五味結合起來,才能準確地辨別藥物的作用。一般來講,氣味相同,作

用相近,同一類藥物大都如此,如辛溫的藥物多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甘溫的藥物多具

有補氣助陽的作用。有時氣味同、又有主次之別,如黃耆甘溫,偏於甘以補氣,鎖陽甘

溫,偏於溫以助陽。氣味不同,作用有別,如黃連苦寒,黨參甘溫,黃連功能清熱燥

濕,黨參則補中益氣。而氣同味異,味同氣異者其所代表藥物的作用也各有不同。如麻

黃、杏仁、大棗、烏梅、肉蓯蓉同屬溫性,由於其味不同,而作用各異,如麻黃辛溫散

寒解表,杏仁苦溫下氣止咳,大棗甘溫補脾益氣,烏梅酸溫斂肺澀腸,肉蓯蓉鹹溫補腎

助陽;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為辛味,因四氣不同,又有桂枝辛溫解表散寒,

薄荷辛涼疏散風熱,附子辛熱補火助陽,石膏辛寒清熱降火等不同作用。一種藥只有一

72

氣,但可能有多味。一藥兼有數味者,則標誌其治療範圍較大。如當歸辛甘溫,甘以補

血、辛以活血行氣、溫以祛寒,故有補血、活血、行氣止痛、溫經散寒等作用,可用治

血虛、血滯、血寒所引起的多種疾病。

一般臨床用藥是既用其氣,又用其味,但有時在配伍其他藥物複方用藥時,就可能

出現或用其氣,或用其味的不同情況。如升麻辛甘微寒,與黃耆同用治中氣下陷時,則

取其味甘升舉陽氣的作用;若與葛根同用治麻疹不透時,則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若與

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則取其寒性以清熱降火。此即王好古《湯液本草》所謂:「藥之

辛、甘、酸、苦、鹹,味也;寒、熱、溫、涼,氣也。味則五,氣則四,五味之中,每

一味各有四氣,有使氣者,有使味者,有氣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由此可見,藥

物的氣味所表示的藥物作用以及氣味配合的規律是比較複雜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氣五

味的一般規律,又要掌握每一藥物氣味的特殊治療作用以及氣味配合的規律,這樣才能

很好地掌握藥性,指導臨床用藥。

二、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中藥作用的不同趨向而言,升和降,浮和沉,都是相對的。升

是上升提陷,降是下降平逆;浮是上行發散,沉是下行泄利。

疾病在病位和病勢的發展上常有不同,如病位有的在表如外感表證,有的在裡如

裡實便秘,有的在上如目赤腫痛,有的在下如腹水、尿閉等不同;在病勢的發展上常又

表現出向上如嘔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脫肛、遺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盜汗,向內

如表證未解而病邪入裡等不同的趨向。因而,能夠針對病情,改善或消除這些病證的藥

物,相對來說也就分別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了。升浮藥的特點是向上向外,具有升

陽、舉陷、發表、散寒、祛風等作用;沉降藥的特點是向下向內,具有潛陽、降逆、收

斂、滲濕、清熱、瀉下等作用。

藥物的升降浮沉性能,主要是以改善臟腑氣機升降紊亂和病勢順逆的功效為依據,

但與藥物的四氣五味、氣味厚薄和其質地的輕重及藥用部位等也有著密切聯繫,此外還

受炮製和配伍的影響。

就藥物的性味及味之厚薄來看,凡味屬辛、甘(味之薄者),氣屬溫、熱(氣之

厚者)的藥物,大都屬升浮藥,如麻黃、升麻、黃耆等藥;凡味屬苦、酸、鹹(味之厚

者),性屬寒、涼(氣之薄者)的藥物,大都屬沉降藥,如大黃、芒硝、山楂等。也就

是說溫熱主浮,寒涼主沉,辛甘淡主升,苦酸鹹主降。李吋珍說:「酸鹹無升,辛甘無

降;寒無浮,熱無沉。」這是一般規律,但也有特殊情況,如巴豆辛熱,不升而降,有

瀉下逐水作用。

73上 篇 第8章 中藥藥性理論

從藥物的質地、部位與升降浮沉的關係來看,一般花、葉、皮、枝等質輕的藥物大

多為升浮藥,如蘇葉、菊花、蟬衣等;而種子、果實、礦物、貝殼及質重者大多屬沉降

藥,如蘇子、枳實、牡蠣、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規律外,某些藥物也有特殊性,旋覆

花雖然是花,但能降氣消痰、止嘔止噎,藥性沉降而不升浮;蒼耳子雖然是果實,但功

能通竅發汗、散風除濕、藥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諸花皆升,旋覆獨降;諸子皆降,

蒼耳獨升」之說。其實這是受藥物氣味的因素所決定的。

此外,藥物的升降浮沉常又因炮製與配伍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如有些藥物酒製則

升,薑炒則散,醋炒收斂,鹽炒下行。如大黃,屬於沉降藥,峻下熱結、瀉熱通便,經

酒炒後,大黃則可清上焦火熱,以治目赤頭痛。故李時珍說:「升者引之以鹹寒,則沉

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又藥物的升降浮沉通過配伍也可發生

轉化,如升浮藥升麻配當歸、肉蓯蓉等鹹溫潤下藥同用,雖有升降合用之意,實成潤下

之劑,即少量升浮藥配大量沉降藥,也就隨之下降;又牛膝引血下行為沉降藥,與桃

仁、紅花及桔梗、柴胡、枳殼等升達清陽、開胸行氣藥同用,也就隨之上升,主治胸

中瘀血證,這就是少量沉降藥與大隊升浮藥同用,隨之上升的例證。一般來講,升浮藥

在大隊沉降藥中能隨之下降;反之,沉降藥在大隊升浮藥中能隨之上升。故王好古云:

「升而使之降,須知抑也。沉而使之浮,須知載也。」由此可見,藥物的升降浮沉可受

多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的條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轉化。

一般藥物都具有升浮或沉降的性能,但部分藥物並不具此性能,而有些藥物則又具

有雙向性能,如川芎能上行頭目、下行血海,白花蛇能內走臟腑、外徹皮膚。因此,對

藥物的升降浮沉之性能必須從多方面來分析,才能得到準確的認識,既要掌握藥物的一

般共性,又要掌握每味藥物的不同個性,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才能確切掌握藥物的作

用趨向。

病變有上下表裡不同,病勢有逆上陷下的差別,所以辨證用藥時,對升降沉浮也

應有所選擇。病邪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藥;在下在裡,宜用沉降藥。病勢逆上宜用沉降

藥,病勢陷下宜用升浮藥。反之,會造成不良後果。如肝陽上亢頭痛,用發散藥治療,

易發生痙厥;久痢脫肛,用攻下藥治療,會發生洞瀉不禁。

藥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調整臟腑氣機的紊亂,使之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

或作用於機體的不同部位,因勢利導,祛邪外出,從而達到治癒疾病之目的。具體而

言,病變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風熱則應選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藥來

疏散風熱;病變部位在下在裡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熱結腸燥大便秘結者則應選用大

黃、芒硝等沉降藥來瀉熱通便;病勢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陽上亢頭暈目眩則應選

用代赭石、石決明等沉降藥來平肝潛陽;病勢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氣虛下陷久瀉脫

74

肛,則應用黃耆、升麻、柴胡等升浮藥來升陽舉陷。總之,必須針對疾病發生部位有在

上在下在表在裡的區別,病勢上有上逆下陷的區別,根據藥物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

當選用藥物,這也是指導臨床用藥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三、補瀉疾病的特點除有寒熱、表裡、陰陽外,尚有虛實兩個方面。所謂「虛」,是指人

體精氣不足而產生的衰弱、生理功能減退的證候,而「實」是指邪氣亢盛有餘的證侯。

藥物的補瀉是針對虛實病情起作用的兩種藥性。疾病的過程,儘管是千變萬化的,但都

是邪正鬥爭的反應。雖然疾病的症狀表現非常複雜,但都可用「虛」「實」加以概括。

藥物中能夠改善虛實病情,減輕或消除虛實證侯的藥性作用,就可用補瀉來表達。《內

經》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這是治療虛證和實證的基本原則。所以,凡能扶助

元氣,改善衰弱,治療虛證者,稱為補藥,如冬蟲夏草、龍眼肉;能祛除病邪而平其亢

盛者,稱為瀉藥,如大黃、商陸。

補性藥物的作用,主要是補益人體的虧損,增強機體的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機

能,改善虛弱症狀。諸如益氣、補血、滋陰、壯陽、生津、安神、填精、益髓等類藥

物,都是屬於補性的藥物。瀉性藥物的作用,主要是祛除外邪與致病因子,調整機體和

臟腑功能,以制止病勢的發展。諸如解表、瀉下、行氣、活血祛瘀、利水滲濕、祛痰、

消導等類藥物,都是屬於瀉性的藥物。

然而,藥物的補瀉作用,並非單補單瀉,往往是錯綜複雜的。一種藥物往往有多種

作用,其中有些作用屬補性作用,而有些作用屬瀉性作用。隨著不同的配伍應用,而顯

現不同的補瀉作用。如桂枝,發汗解肌屬於瀉性作用,而溫陽、通陽則屬於補性作用。

又如茯苓,利水滲濕屬於瀉性作用,而健脾安神則屬於補性作用。

在中醫的治法中,補瀉是兩大治療法則。藥物補瀉作用在臨床的應用,首先要辨

清病情的虛實,一般虛證用補性的藥物,實證用瀉性的藥物。如氣虛、血虛的虛證,當

用補氣、補血的補益藥來治療;而氣滯、血瘀的實證,則當用理氣、活血祛瘀等瀉性的

藥物來治療。同一寒證,有陰盛的實證和陽衰的虛證之別,陰盛的實證,當用祛散寒邪

的瀉性藥物來治療;而陽衰的虛證,則又當用扶助陽氣的補性藥物來治療。同一熱證,

也有陽盛與陰虛的不同,陽盛的實熱證,當用清熱瀉火的瀉性藥物治療,而陰虛的虛熱

證,則當用養陰生津的補性藥物來治療。但是疾病的虛實並非單一的,往往虛中挾實,

或實證兼虛,臨床治療又當虛實兼顧,補瀉並用,或扶正兼以祛邪,或祛邪兼以扶正。

總之,當根據邪正的消長,虛實的變化而酌情應用。此外,臨床上又有「虛則補其母,

實則瀉其子」,以及「以瀉為補」,或「以補為瀉」的用法,這又是補瀉藥性在臨床上

75上 篇 第8章 中藥藥性理論

的靈活應用。

掌握虛實補瀉,是運用中藥的重要方面。如果僅知寒熱,不辨虛實,或僅知虛實,

不明補瀉,都不能達到愈病的目的。如葶藶子和人參都能治氣喘,但葶藶子瀉肺,適於

治療肺實喘急;人參補肺,適於治療肺虛喘促。又如甘遂和黃耆都可治療水腫,但甘遂

逐水消腫,宜於實腫;而黃耆補氣行水,宜於虛腫。如果不能正確地辨別虛實,掌握補

瀉,虛喘用葶藶子,實喘用人參,或虛腫用甘遂,實腫用黃耆,則不但不能獲得療效,

反而會促使病情惡化。

四、歸經藥物對不同的臟腑經絡的作用是不同的,中醫把這種藥物的選擇作用用歸經的理

論來表達。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中醫觀察到某些藥物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病變有特殊的

療效,而對其他臟腑經絡的病變療效不顯著,於是逐步總結出中藥的歸經規律。所謂歸

是作用的歸屬,經是臟腑經絡的概稱,所以歸經就是指藥物對於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

用,即主要對某經(臟腑或經絡)或某幾經發生明顯的作用,而對其他經則作用較小,

甚或無作用。也就是說,歸經是說明某種藥物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病變起著主要或特殊的

治療作用。

藥物的歸經不同,其治療作用也就不同。如苦寒的龍膽草、梔子,都有清熱瀉火的

作用,但龍膽草主清肝膽之熱,故歸肝膽經;梔子主清心肺之熱,故歸心肺經。中藥的

歸經並不限定一經,如防己歸膀胱經,淡竹葉歸心、小腸二經,車前子歸肝、腎、小腸

三經,冬瓜皮歸脾、胃、大腸、小腸四經,而甘草、附子、靈仙能通行十二經。一般歸

二經的藥為數最多,歸三經的藥次之,歸一經的藥很少,歸四經以上的藥也較少。

還有一些中藥,不但能自入某經,並能作為它藥的向導,能將它藥引入某經,稱為

引經藥。臨證處方時,中醫常開引經藥,以用其引導作用增強療效。

常用的引經藥有手少陰心經的黃連、細辛。手太陽小腸經的藁本、黃柏。足少陰

腎經的獨活、桂枝、知母、細辛。足太陽膀胱經的羌活。手太陰肺經的桔梗、升麻、

蔥白、白芷。手陽明大腸經的白芷、升麻、石膏。足太陰脾經的升麻、蒼朮、葛根、白

芍。足陽明胃經的白芷、升麻、石膏、葛根。手厥陰心包經的柴胡、丹皮。手少陽三焦

經的連翹、柴胡、地骨皮(上),青皮(中)、附子(下)。足厥陰肝經的青皮、吳茱

萸、川芎、柴胡。足少陽膽經的柴胡、青皮。

歸經理論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以所治療的具體病證為依據總結出來的用藥理

論。由於發病所在臟腑及經絡循行部位不同,臨床上所表現的症狀也各不相同。如心經

病變多見心悸失眠,肺經病變常見胸悶喘咳,肝經病變每見脅痛抽搐。臨床上用朱砂、

76

遠志能治療心悸失眠,說明它們歸心經。用桔梗、蘇子能治療喘咳胸悶,說明它們歸肺

經。而選用白芍、鉤藤能治療脅痛抽搐,說明它們歸肝經。至於一藥能歸數經,是指其

治療範圍的擴大。如麻黃歸肺與膀胱經,它既能發汗宣肺平喘,治療外感風寒及咳喘,

又能宣肺利尿治療風水水腫。由此可見,歸經理論是通過臟腑、經絡辨證用藥,從臨床

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藥性理論。因而臟腑經絡學說實為歸經的理論基礎,我們要探討

歸經的實質,必經首先抓住臟腑經絡學說這個核心。

藥物的歸經,主要以其臨床療效為依據,但與藥物自身的特性(如形、色、氣味、

稟賦等)也有一定的聯繫。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腸經,味苦、色赤入心、小腸經等,

都是以藥物的色與味作歸經的依據。再如麝香芳香開竅入心經,佩蘭芳香醒脾入脾經,

連翹外形象心而入心經,能清心降火等等,都是以形、氣歸經的例子,其中尤以五味與

歸經的關係最為密切。可見以藥物特性作為歸經方法之一,也是有一定意義的。然而由

於歸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故不能偏執一說,要全面分析歸納。

臨床上辨證用藥,如能掌握藥物的歸經就能提高用藥的針對性。如病屬熱證,有

肺熱、心火,胃火、肝火等的不同,治療時用藥也應各有不同。若肺熱咳喘,當用桑

白皮、地骨皮等歸肺經藥來瀉肺平喘,若胃火牙痛當用石膏、黃連等歸胃經藥來清瀉胃

火,若心火亢盛心悸失眠,當用朱砂、丹參等歸心經藥以清心安神,若肝熱目赤,當用

夏枯草、龍膽草等歸肝經藥以清肝明目。再如外感熱病,熱在衛分,發熱、微惡寒、頭

痛,當用銀花、連翹等衛分藥以發散風熱,若熱入氣分,高熱煩渴,則當用石膏、知母

等氣分藥以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可見歸經理論為臨床辨證用藥提供了方便。

此外,掌握歸經理論還有助於區別功效相似的藥物。如同是利尿藥,有麻黃的宣肺

利水、黃耆的健脾利水、附子的溫陽利水、豬苓的利膀胱之水濕等的不同。又羌活、葛

根、柴胡、吳茱萸、細辛同為治頭痛之藥,但羌活善治太陽經頭痛、葛根善治陽明經頭

痛、柴胡善治少陽經頭痛、吳茱萸善治厥陰經頭痛、細辛善治少陰經頭痛。因此,在熟

悉藥物功效的同時,掌握藥物的歸經對相似藥物的鑒別應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歸經理論在臨床上的應用,除辨證論治,循經用藥之外,還要依據臟腑經絡的相關

學說,注意臟腑病變的相互影響,恰當選擇用藥。如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火上炎,

目赤頭暈,治療時當選用黃柏、知母、枸杞、菊花、地黃等肝、腎兩經的藥物來治療,

以益陰降火、滋水涵木。而肺病久咳,痰濕稽留,損傷脾氣,肺病及脾,脾肺兩虛,治

療時則要肺脾兼顧,採用黨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等肺、脾兩經的藥物來治療,

以補脾益肺,培土生金。而不能拘泥於見肝治肝、見肺治肺的單純分經用藥的方法。

歸經理論只是概括藥物性能的一個方面,臨床應用時,還必須與四氣五味、升降浮

沉學說結合起來,才能做到全面準確的應用。如同歸肺經的藥物,由於有四氣的不同,

77上 篇 第8章 中藥藥性理論

其治療作用也異。如紫蘇溫散肺經風寒、薄荷涼散肺經風熱、乾薑性熱溫肺化飲、黃芩

性寒清肺瀉火。同歸肺經的藥物,由於五味的不同,作用亦殊。如烏梅酸收,斂肺止

咳;麻黃辛散,宣肺平喘;黨參味甘,補肺益氣;陳皮苦燥,化燥濕痰;蛤蚧味鹹,納

氣定喘。同歸肺經的藥物,因其升降浮沉之性不同,作用也迥異。如桔梗、麻黃藥性升

浮,故能宣通肺氣、止咳平喘;杏仁、蘇子藥性降沉,故能瀉肺止咳平喘。四氣五味、

升降浮沉、歸經同是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用時必須結合起來,全面分析,才

能準確地指導臨床用藥。

五、毒性毒性的概念古今有很大的不同,古時所講的毒性,除包括藥物的毒副作用外,還

包括藥物的偏性,而今指的毒性,主要是指藥物的毒副作用。現代醫學對藥物毒性的認

識,主要是指藥物的中毒劑量與治療劑量比較接近,或某些治療量已達到中毒劑量的範

圍,因此治療用藥時安全係數小,或是指藥物的毒性對機體組織器官損害劇烈,可產生

嚴重或不可逆的後果。

俗語說是藥三分毒,許多人對此缺乏認識,錯誤地認為中藥大都直接來源於自然,

因而其毒性小,安全係數大。其實中藥和西藥比,雖然其毒性相對較小,但也不乏有

毒之品,特別是因為加工、炮製、製劑或使用不當而發生中毒者,還常有所聞。近年

來,就有大量中藥中毒報告,僅單味藥引起中毒就達上百種之多,其中植物藥九十多

種,如蒼耳子、苦楝根皮、昆明山海棠、狼毒、萱草、附子、烏頭、夾竹桃、雪上一枝

蒿、福壽草、檳榔、烏桕、巴豆、半夏、牽牛子、山豆根、艾葉、白附子、瓜蒂、馬錢

子、黃藥子、杏仁、桃仁、曼陀羅(花、苗)、莨菪等;動物藥及礦物藥各有十多種,

如斑蝥、蟾蜍、魚膽、芫青、蜂蛹等動物藥及砒霜、升藥、膽礬、鉛、密陀僧、皂礬、

雄黃、降藥等礦物藥。由此可見,文獻中認為大毒、劇毒的固然有中毒致死的,小毒、

微毒,甚至無毒的同樣也有中毒病例發生,故臨床應用有毒中藥固然要慎重,就是「無

毒」的,也不可掉以輕心。

中藥的毒副作用,則主要來源於以下幾方面:一是中藥本身有毒性且劑量過大,如

砒霜、膽礬、斑蝥、蟾酥、馬錢子、附子、烏頭等毒性較大的藥物,用量過大,或用藥

時間過長而導致中毒,近年多種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

藤、馬兜鈴等引起腎毒,亦與此有關;二是誤服偽品,如誤以華山參、商陸代人參,黃

藥子代首烏,獨角蓮代天麻使用;三是炮製不當,如使用未經炮製的生附子、生烏頭;

四是製劑服法不當,如烏頭、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時間太短,或服後受寒、過食生冷;

五是配伍不當,如甘遂與甘草同用,烏頭與瓜蔞同用而致中毒。此外,個體差異與不按

78

醫囑自行服藥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

中醫把中藥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四類,並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

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的原則,是說明用有毒的藥物治病,收到相當效果後,就要

停用,毒性愈大的藥,愈不能久用。

掌握藥物毒性強弱對於確保臨床安全用藥具有重要意義。在應用有毒的藥物時,要

針對體質的強弱、疾病部位的深淺,恰當選擇藥物並確定劑量,中病即止,不可過服,

以防止過量和蓄積中毒。同時要注意配伍禁忌,凡兩藥合用能產生劇烈毒副作用的禁止

同用,並應嚴格毒藥的炮製工藝,以降低毒性,對某些毒藥還要採用適當的劑型和方式

給藥。此外,還要注意患者的個體差異,適當增減用量,並說服患者不可自行服藥。醫

藥部門要抓好藥品鑒別,防止偽品混用,並加強劇毒中藥的保管,嚴格劇毒中藥的發

放。通過各個環節的把關,以確保用藥安全,避免藥物中毒的發生。

常見有大毒和常毒的中藥有:

三分三、馬錢子、大風子、小白撑、山莨菪、天蓬子根、天南星、水蛭、水銀、瓦

松、巴豆、毛茛、烏頭、打破碗花花、白狼毒、半夏、甘遂、瓜蒂、羊角扭、尖尾芋、

關白附、全蠍、紅粉、紅娘子、麥角、附子、芫花、京大戟、鬧羊花、金牛七、毒芹、

信石、輕粉、洋金花、牽牛子、破天菜、莨菪子、海芋、商陸、鐵棒錘、雪上一支蒿、

黃花夾竹桃、斷腸草、斑蝥、照山白、博落回、雄黃、蜈蚣、罌栗、蘄蛇、續隨子、藜

蘆、蟾酥、露蜂房、藤黃等。

臨床上,在使用大毒與常毒中藥時還應該注意:

1.分清品種。如番木鱉與木鱉子,生附子與白附子,鬧洋花與洋金花,應嚴加區別。

2.依法炮製。如天南星、白狼毒炮製與不炮製,毒性相差很大。

3.掌握用量。如雪上一支蒿,研末口服一次0.075克,超過限量可引起傳導阻滯而心

跳驟停,藜蘆,研末口服一次0.2~0.6克,超過限量可損害視神經而失明。

中藥的性味、升降浮沉、補瀉、歸經、毒性等是個統一的整體,不可分割。中藥

的藥性是中醫用藥的重要依據,中醫治療是根據病證、病位、病的性質,以及病人的年

齡、天時、地理等諸多因素,結合中藥或食物的性味、歸經、辯證施治或施食,以治療

疾病。藥物有不同的藥性,有些藥氣同而味異,有些藥味同而氣異,有些藥氣味相同,

但升降浮沉、歸經、補瀉、毒性不一樣。這就決定了藥物有多種多樣的作用,決定了同

類藥物有共同的作用,又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如同是寒性藥,就有浮萍辛寒發表,蘆

根甘寒生津,苦棟皮苦寒殺蟲,白礬酸寒收斂,羚羊角鹹寒熄風的不同,這是氣同味

不同,作用也不同;同是苦味藥,就有茜草苦寒祛瘀,柴胡苦涼解表,柿蒂苦溫下氣,

79上 篇 第8章 中藥藥性理論

補骨脂苦熱壯陽的不同,這是味同氣不同,作用也不同;同是微苦平藥,就有荷葉清暑

解熱,荷梗寬中理氣的不同,這是氣味相同而升降浮沉不同,作用也不同;同是苦寒清

熱藥,就有黃芩主清上焦熱,黃連主清中焦熱,黃柏主清下焦熱的不同,這是氣味都同

而歸經不同,作用也不同。因此,要熟練地全面地掌握每種藥物的性味、升降浮沉、補

瀉、歸經、毒性等知識,臨床處方遣藥才能運用自如。

中醫對中藥的性能喜用口訣加以概括,方便記憶,選錄一首如下:

中藥多品種,性能各不同。

寒涼能清熱,溫熱祛寒用。

辛味能行散,甘緩能補中。

苦味能瀉降,酸澀收斂功。

鹹味能軟堅,淡滲利水通。

甘寒能養陰, 芳香必止痛。

麻舌常有毒,香竄開竅功。

氣味相結合,配伍貴變通。

80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中藥之所以能夠防治疾病,是由於其中含有各種各樣的化學成分。因此瞭解一些中

藥化學成分的基本知識,對我們學習中醫藥學,正確地掌握中藥的藥性、功效、配伍、

應用、採集、加工、炮製、製劑、養護等各種知識是有幫助的。

中藥來源於植物、動物和礦物,其中絕大多數來源於植物。植物和動物在生長發育

過程中,體內進行複雜的化學變化,產生各種各樣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有的是植、動

物體的組成成分,有的是植、動物體的代謝產物。由於不同的植、動物體所含的化學物

質不同,從而構成了藥物不同的藥性和功能,我們正是利用這些不同的化學成分來防治

疾病。

植、動物的化學成分有多種類型,即使同一類型成分,由於它們在植、動物體內有

一個成長、積累和衍化過程,所以在一個生活的機體內其成分也常常同時存在著它的前

驅物、類似物、同系物和衍生物。瞭解這些對我們研究其生源、療效,以至能動地生合

成並積累高效、低毒的成分,創造新藥等都有重要意義。

中藥化學成分複雜,至今有許多還不瞭解或不完全瞭解。現就已知的主要化學成分

分成以下幾種類型,略加討論,以供學習中藥時參考。

一、生物鹼生物鹼(alkaloid)是一類存在於生物體內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因有鹼性,故名生物

鹼。生物鹼大多數為無色結晶,有苦味,不溶於水,但易溶於乙醇、乙醚、氯仿。在中

草藥中,生物鹼常以鹽的形式存在,而其鹽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較大。

現在已知有100多個科的植物含有生物鹼,特別是在豆科、茄科、防已科、罌粟科和

毛茛科等植物中的含量較高。同一科屬或親緣關係相近的植物中往往含有相同或類似的

生物鹼,如茄科的顛茄屬(Atropa)、曼陀羅屬(Datura)、莨菪屬(Hyoscyamus)、東

莨菪屬(Scopolia)等屬的植物都含有莨菪鹼(hyoscyamine)。同一種生物鹼也可分佈

於不同科中,如在毛茛科、小檗科、防已科與芸香科的一些植物中都有小檗鹼。

中藥中生物鹼的含量大多低於1%,有少數含量特別低,如長春花中長春新鹼含量為

百萬分之一,美登木中美登木素含量為千萬分之一;也有些含量特別高,如黃連中小檗

鹼含量可達9%、金雞納樹皮中奎寧含量高達15%。

含生物鹼的植物,很少一種植物只含一種生物鹼,往往是數種或數十種結構相似

81上 篇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的生物鹼同時存在於一種植物內。如蘿芙木含20多種生物鹼,罌粟約含25種生物鹼,長

春花中含70餘種生物鹼。生物鹼可存在於植物體內各個器官中,但各部分中分佈是不均

衡的,往往集中於某一器官或某一部分中。如烏頭(根)、黃連(根莖)、黃柏(樹

皮)、顛茄(葉)、麻黃(地上莖)、洋地黃(花)、吳茱萸(果實)、馬錢子(種

子)等。在同一植物的不同部分,不但生物鹼的含量有差異,而且生物鹼的種類也可能

不同。

在植物體內,生物鹼一般與有機酸(如蘋果酸、枸櫞酸、酒石酸或鞣酸等)結合成

鹽類,呈溶解狀態存在於液泡中,有些是與糖結合成苷而存在,更有少數生物鹼是呈遊

離狀存在的,如咖啡鹼(caffeine)與秋水仙鹼(colchicine)等。

生物鹼是中藥中一類重要的有效成分,目前已分離到10000餘種,其中有上百種已用

於臨床,如黃連中的小檗鹼(berberine)用於抗菌消炎,麻黃中的麻黃鹼(ephedrine)用

於平喘,蘿芙木中的利血平(reserpine)用於降壓,喜樹中的喜樹鹼(camptothecine)與

長春花中的長春新鹼(vincristine)用於抗腫瘤等。

生物鹼品種繁多,常根據其母核的化學基本結構的不同進行分類,可將生物鹼分為

60類左右,其中主要有以下十二類:

1.有機胺類(Amines)。氮原子位於直鏈上,如甜菜鹼、麻黃鹼、辣椒鹼。益母草

鹼、秋水仙鹼等。

2.吡咯類(Pyrrolidine)。如古豆鹼、水蘇鹼、千里光鹼、野百合鹼、娃兒藤鹼等。

3.吡啶類(Pyridine)。如菸鹼、石榴皮鹼、檳榔鹼、胡椒鹼、龍膽鹼、半邊蓮

鹼、苦參鹼等。

4.喹啉類(Quinoline)。如奎寧、喜樹鹼等。

5.異喹啉類(Isoquinoline)。如小檗鹼、烏藥鹼、粉防已鹼、石蒜鹼、罌粟鹼、

嗎啡、可待因、青藤鹼、錫生藤鹼等。

6.喹唑酮類(Quinnazolidone)。如常山鹼等。

7.吲哚類(Indole)。如利血平、長春鹼、麥角新鹼、士的寧等。

8.莨菪烷類(Tropane)。如莨菪鹼、東莨菪鹼、古柯鹼等。

9.咪唑類類(Imidazole)。如毛果芸香鹼等。

10.嘌呤類(Purine)。如咖啡鹼、茶鹼、可可豆鹼、香菇嘌呤、石房蛤毒素等。

11.甾體類(Steroid)。如茄鹼、貝母鹼、藜蘆鹼、番茄鹼、澳洲茄鹼等。

12.萜類(Terpenes)。如紫杉醇、獼猴桃鹼、石斛鹼、烏頭鹼、飛燕草鹼、黃楊鹼等。

含生物鹼的中藥很多,常常是中藥的主要有效成分,常見含生物鹼的中藥有黃連、

黃柏,延胡索、烏頭、洋金花、鉤藤、麻黃、百部、長春花、蓮心、苦參、防己、秦

82

艽、吳茱萸、三尖杉、喜樹、檳榔等。生物鹼大多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如鎮痛、鎮靜、

麻醉、肌松、降壓、解痙、興奮脊髓、鎮咳、驅蟲、抗瘧、抗腫瘤等,是中藥中一類較

重要的化學成分。

二、苷類苷類(glycosides)是一類由糖和帶有羥基的非糖類物質脫水縮合而成的化合物。苷

分子中非糖部分稱為苷元(aglycon),通常是醇、酚及含有羥基的羧酸、醛、甾類、醌

或雜環類化合物的衍生物,是苷的生理活性的主要部分。苷類的糖通常為單糖,最常見

的是葡萄糖與鼠李糖,但也有的是二糖或三糖,它們雖然不呈苷的生理活性,但它們的

存在往往使苷元水溶性增大,穩定性增強,並能影響苷類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和分佈,使

苷類更好地發揮其藥理作用。

苷類除少數有色外,大多數為無色、味苦的中性結晶,具旋光性。苷的種類很多,

溶解度差別很大,但一般可溶於水、甲醇及乙醇,並可溶於含水的乙酸乙酯及含水的乙

醚,難溶於無水乙醚及氯仿,不溶於石油醚及苯。苷類在酸性溶液中加熱或在常溫下

(35℃左右)遇到植物中相應的酶即發生水解,生成苷元和糖。苷元在水中的溶解大為

下降,其療效也受到影響。但其規律性並不明顯,有的作用加強,有的作用下降,有的

產生新的作用。

中藥中存在的苷類,其糖和非糖部分的結合,除少數直接和碳鏈接成-C-苷或通過硫

和糖鏈接成-S-苷外,大多是通過氧鏈接成-O-苷,含-C-苷結構的苷類,一般不易水解,

如葛根素。苷類可按苷元的結構類型並結合特異的理化性質和生理活性進行分類和命

名,常見的如氰苷、酚苷、醇苷、蒽苷、黃酮苷、皂苷、強心苷、香豆素苷、環烯醚萜

苷等。

1.黃酮苷。黃酮苷(flavonoid glycosides)是一類在植物界分佈很廣的黃色色

素,其苷元是黃酮的衍生物。在中藥中黃酮苷多和遊離的苷元共存。黃酮類化合物

(flavonoids)的基本結構是2-苯基色原酮(flavone),從這個基本骨架可衍生出許多

不同的結構,現已發現的黃酮類化合物有5000多種,根據其骨架結構的不同,可分為18

種不同的類型。如黃酮、黃酮醇、雙氫黃酮、雙氫黃酮醇、異黃酮、異雙氫黃酮、雙黃

酮、查耳酮、雙氫查耳酮、花青素、噢哢、呋喃黃酮、呋喃異雙氫黃酮、呋喃色酮、苯

色酮、雙苯吡酮、黃烷、黃烷醇等。

許多中藥都含有黃酮類成分,如黃芩、葛根、槐花、金銀花、芫花、陳皮、銀杏、

桑葉、桑白皮、廣豆根、蒲黃、滿山紅、甘草等。黃酮苷及苷元常有抗菌、抗病毒、利

尿、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擴張冠脈、抗腫瘤、祛痰、止咳、解痙、降壓、止血、活

83上 篇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血、壯陽、抗潰瘍、抗氧化、抗輻射及雌激素樣等作用,它們常常通過影響機體酶或多

種生化因子網絡,而起到更廣泛的生理作用。

2.香豆精苷。香豆精苷(coumarin glycosides)的苷元為香豆精(coumarins)的衍生

物,其母核是順式鄰羥基桂皮酸內酯,根據其結構的不同,常分成羥基香豆精、異香豆

精、烴基香豆精、呋喃香豆精、吡喃香豆精、雙香豆精等6類。香豆精在植物中也有較

廣泛的分佈,豆科、繖形科、茄科、芸香科、菊科植物中都有發現,多存在於花、葉、

莖和果實中,尤以幼嫩的葉芽含量高,常和黃酮類成分同時存在,其苷也常與其苷元共

存。香豆精類具有內酯的結構,其苷雖能溶於水及醇,但其苷元在水中溶解卻很少。苷

元加鹼後,內酯環開裂,形成鹽可溶於水,加酸則又閉環而沉澱出來。多數遊離的香豆

精類成分具有芳香氣味,能隨水蒸汽揮發,也能升華。含香豆精苷及苷元的藥物有:白

芷、獨活、前胡、補骨脂、蛇床子、秦皮、矮地茶、茵陳、禿毛冬青、柿樹葉、滿山

紅、祖師麻、亮菌等。香豆精苷及苷元已知有鎮痛、抗菌、擴張冠脈、抗腫瘤、止咳平

喘、利膽、利尿、降壓、鎮靜催眠、吸收紫外線、抗輻射、止血、抗凝及雌激素樣等多

方面作用。

3.皂苷。皂苷(saponins)又稱皂素,是廣泛存在於植物界的一類特殊的苷類,它的

水溶液經強烈振搖後,能生產大量持久性的肥皂樣的泡沫,因而得名。根據皂苷水解後

生成皂苷元的結構不同,可分為三萜皂苷(triterpenoidal saponins)與甾體皂苷(steroidal

saponins)兩大類。組成皂苷的糖常見的有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及

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常與皂苷元C3位的-OH連接成苷。

三萜皂苷在植物界有較廣泛的分佈,其中在雙子葉植物分佈較為普遍,含三萜皂苷

植物較多的科有五加科(人參、三七)、繖形科(柴胡)、菊科(紫菀、款冬花)、豆

科(甘草、黃耆、皂莢)、桔梗科(桔梗、黨參、南沙參)、遠志科(遠志)、毛茛科

(威靈仙、白頭翁)、薔薇科(地榆)等。單子葉植物含三萜皂苷植物較少見,僅見於

禾本科少數屬;裸子植物及低等植物也較少含有這類皂苷。

甾體皂苷在植物中已發現有百餘種,主要分佈於被子植物的15科中,其中單子葉植

物9個科,雙子葉植物6個科,大部分集中在單子葉植物的百合科、薯蕷科、龍舌蘭科,

雙子葉植物僅在毛茛科、玄參科、茄科、豆科、蒺藜科、苦木科、菊科少數種屬中有分

佈。含有甾體皂苷的常用中藥有穿山龍、綿萆薢、粉萆薢、重樓、菝葜、土茯苓、知

母、麥冬、天門冬等。

皂苷能溶於水、醇,不溶於乙醚、氯仿,但其苷元不溶於水,可溶於乙醚、氯仿。

皂苷多為白色粉末,味苦而辛辣,一般對黏膜有較強的刺激性。因有溶血作用,不能作

注射給藥。

84

皂苷類成分能降低液體表面張力而產生泡沫,故可作為乳化劑。內服後能刺激消化

道黏膜,反射地促進呼吸道和消化道黏液腺的分泌,故具祛痰止咳的功效,如桔梗、遠

志、紫菀常用作祛痰藥。桑寄生、接骨木中的皂苷具祛風濕作用。人參皂苷具強壯、大

補元氣作用,並對某些病理狀態的機體起雙向調節作用或適應原樣作用。不少皂苷還有

降膽固醇、抗炎、抑菌、免疫調節、興奮或抑制中樞神經、抑制胃液分泌、殺精子、殺

軟體動物等作用。有些甾體皂苷也有抗腫瘤、抗真菌、抑菌及降膽固醇作用,製藥工業

上大量用作合成甾體激素的原料。

4.蒽醌苷。蒽醌苷(anthra glycosides)的苷元為羥基蒽醌衍生物。中藥中存在的蒽

醌衍生物都是羥基蒽醌和它們的苷。除蒽醌類型外,還常伴有蒽酚、蒽酮和二蒽酮等蒽

醌的還原產物。蒽醌的羥基在同1個苯環上時,稱為茜草素型蒽醌,主要分佈於茜草科

茜草屬Rubia植物中。如果羥基在蒽醌的2個苯環上,稱大黃型蒽醌,主要有蘆薈大黃素

(aloeemodin)、大黃酸(rhein)、大黃素(emodim)、大黃酚(chrysophanol)、大黃

素甲醚(physcion)等。

蒽醌苷及苷元多為黃色或橙紅色的結晶。蒽醌苷易溶於水,其苷元則難溶於水,

易溶於有機溶媒。含蒽醌苷的中草藥主要有大黃、土大黃、虎杖、何首烏、決明子、茜

草、望江南、蘆薈等。蒽醌苷主要有瀉下、抗菌、抑制腫瘤、止血、鎮咳等作用。

5.強心苷。強心苷(cardiac glycosides)是一類對心肌有興奮作用,具有強心生理活

性的甾體化合物的苷類。其基本結構是由甾醇母核和連在C17位上的不飽和的共軛內酯環

構成苷元部分,然後通過甾醇母核C3位上的羥基和糖縮合成。根據苷元部分C17位苷元上

連接的不飽和內酯環的類型分為五元不飽和內酯環型和六元不飽和內酯環型兩類。

目前臨床應用的強心苷及植物體中發現的絕大多數強心苷都是屬於五元不飽和內

酯環型。如洋地黃、毛花洋地黃、毒毛旋花、羊角拗、黃花夾竹桃、夾竹桃、福壽草、

春側金盞花、北五加皮、鈴蘭、萬年青等所含的強心苷。強心苷分佈於許多植物中,特

別以夾竹桃科、百合科、蘿藦科、十字花科、桑科、衛矛科等植物中較普遍,玄參科的

洋地黃屬、夾竹桃科的羊角拗屬、黃花夾竹桃屬、夾竹桃屬,百合科的鈴蘭屬、開口箭

屬,以及蘿藦科的杠柳屬等均屬重要的藥用植物種類,且國內較常見。迄今從各種植物

中已發現的強心苷有數百種,但用於和曾用於臨床的種類不過20~30種,常用的只不過

6、7種。含強心苷的植物多數有劇毒,誤服誤用常會引起中毒。

含強心苷的中藥通常以葉占多數,種子和根次之,莖較少。如毛花洋地黃中所含的

洋地黃毒苷以葉和托葉含量最高,花萼和花被片次之,莖最少。葉含量又以花前期最高,

花後期到結實時期漸少。強心苷的含量與葉綠體成正比,強心苷的形成與葉綠體有關。洋

地黃類中藥在花前期,特別是葉綠體濃鬱時採收,對提高強心苷的含量具重要意義。

85上 篇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強心苷小劑量有強心作用,大劑量能使心臟停搏。一般能溶於水和醇,多為無色

結晶或粉末,味苦,能被酶或酸、鹼溶液水解。常見含強心苷的中草藥有毛地黃、夾竹

桃、羅布麻,萬年青、見血封喉、羊角拗等。

6.環烯醚萜苷。環烯醚萜苷(iridoid glycosides)是一類在植物中廣為分佈的單萜

苷類,其苷元由二個異戊二烯構成的含有10個碳原子的一類單萜化合物,其母核都為環

狀,具有烯鍵和醚鍵,常與糖結合成苷。根據其結構中的五元環C7、C8處裂環,C7、C11

處閉環,又可衍生出一系列物質,稱為裂環烯醚萜(secoiridoid)。環烯醚萜苷類廣泛分

佈於植物界,如鹿蹄草科的鹿蹄草,玄參科的玄參、地黃,龍膽科的龍膽,茜草科的梔

子、雞屎藤等都廣為分佈。

環烯醚萜苷類在植物中多以苷的形式存在,味苦有很強的吸濕性,易溶於水與甲

醇,可溶於乙醇、丙酮和正丁醇等極性較大的溶劑,難溶於苯、氯仿等非極性溶劑。在

酸或相應的酶存在下,很易水解,所得苷元易進一步分解與聚合生成有色物質,如地

黃、玄參等加工後變黑色,就是這類苷元聚合所致。含環烯醚萜苷類的中草藥有地黃、

玄參、山梔子、山茱萸、黃荊、牡荊、龍膽、獐牙菜、車前草、雞矢藤、金銀花葉、馬

鞭草、肉蓯蓉、雞蛋花、黃花敗醬草、白花敗醬草等。本類成分現知有緩瀉、利尿、降

糖、利膽、護肝、鎮咳、抗菌、抗腫瘤等多方面的作用。如梓醇(catalpol)具降血糖、

利尿與緩瀉等作用,梔子苷(gardenoside)能促進膽汁分泌而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龍膽

苦苷(gentiopicrin)具利膽、抗炎、促進胃液分泌及抗真菌等活性,可用於治療黃疸等。

7.氰苷。氰苷(ayanogenic glycoside)是一類苷元為氰醇衍生物的苷類,水中溶解度

較大,不溶於有機溶劑,不易結晶,易被稀酸和酶水解,生成苷元羥基腈,後者很不穩

定,立即分解,產生氫氰酸。氫氰酸有很強的毒性,小量能鎮咳,並對呼吸中樞有鎮靜

作用,大量則麻痹呼吸中樞而致死。

氰苷現已發現50餘種,分佈廣泛。常見於薔薇科植物的種子、葉和樹皮中,如苦杏

仁、桃仁、枇杷仁、野櫻皮等,還分佈於毛茛科、忍冬科、豆科、亞麻科、大戟科、景

天科等植物中。

苦杏仁中所含的苦杏仁苷(amygdalin)是最常見的氰苷,是由杏仁腈與龍膽雙糖縮

合形成的苷,易被苦杏仁苷酶(amydalase)與櫻葉酶(prunase)水解,產生苯甲醛(有

典型的杏仁香味)和氫氰酸。微量的氫氰酸使苦杏仁產生鎮咳作用。

8.酚苷與醇苷。酚苷(phenolic glycosides)由苯酚衍生物與糖結合而成。廣泛

分佈於植物界,在杜鵑花科、木犀科和柳屬(Salix)、楊屬(Populis)、芍藥屬

(Paeonis)、松屬(Pinus)等科屬植物中較多,不少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如杜鵑花科

植物中的熊果苷(arbutin)有抗氧化和美白作用,其苷元對苯二酚具有抗菌作用;楊樹

86

皮和柳樹皮中的水楊苷(salicin)和白楊苷(populin)有解熱鎮痛作用;牡丹皮和徐長卿

中的丹皮酚(paeonol)有鎮痛、鎮靜作用;天麻中的天麻苷(gastrodin)有鎮靜作用。

含酚苷的中草藥有丹皮、芍藥、虎杖、女貞子、牛蒡子、何首烏等。

醇苷(alcoholic glycosides)為酯肪醇或芳香醇衍生物與糖結合而成的苷。在藻類、

毛茛科、楊柳科、景天科、豆科植物中有分佈。如毛茛科中的毛茛苷(ranunculin)

是原白頭翁素(proanemonin)的葡萄糖苷,苷元有抗菌作用,毛柳皮中的毛柳苷

(salidroside)有解熱鎮痛作用,列當科荒漠肉蓯蓉、鹽生肉蓯蓉、管花肉蓯蓉的松果菊

苷、毛蕊花糖苷等能使腎細胞的增殖速度提高,有較好的補腎壯陽,增力養心,增強記

憶,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景天科的大花紅景天的紅景天苷及其苷元酪醇有抗缺氧、抗

疲勞並能明顯提高體力耐力作用。

酚苷與醇苷多為無色結晶,味苦,易溶於熱水、能溶於冷水、乙醇,不溶於乙醚、

氯仿等有機溶劑。酚苷的苷元分子量較小,常有揮發性,可昇華,如丹皮酚即能昇華;

酚苷與三氯化鐵試劑可顯色,丹皮酚顯紫紅色,此反應可用於比色測定。

9.硫苷。硫苷(Sulfur glucoside)是一類含硫和氮元素,並通過硫原子與糖結合的一

類苷。在一些中藥中的硫苷水解後,苷元部分發生了分子重排而生成異硫氰酸酯的油狀

液體,有特殊的氣味,外用可作發赤劑,內服可增進食慾,並有祛痰作用。硫苷常見於

十字花科和十字花科相近的木犀科、金蓮花科等植物中,尤以種子為多,含硫苷的中草

藥如芥子、白芥子、葶藶子、蘿蔔子等。

三、木脂素木脂素(lignan)是一類由二分子苯丙素衍生物(C6-C3)聚合而成的化合物。此外,

尚發現其低聚體如三聚物和四聚物在植物中也有分佈,它們在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中分

佈較廣,大多呈遊離狀態,也有與糖結合成苷,與植物膠、樹脂等成分共存於植物中。

木脂素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理活性,常見的有抗癌、抗病毒、抑制生物體內酶活

力、護肝、降低應激反應和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等。如小檗科鬼臼等多種植物中所含

的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及其衍生物具抗腫瘤的活性,五味子素(schizandrin)

能降低穀丙轉胺酶(GPT)而用於治療肝炎,厚樸酚(maganolol)具肌肉鬆弛和鎮靜作

用,牛蒡子苷(arctiin)對風熱感冒有效等。近年尚發現有些木脂素有女性荷爾蒙調節作

用,能促進細胞色素P450酶1A1的表達,有利於乳癌的預防,如亞麻仁中的木脂素等。

木脂素多為白色結晶,少數能昇華。苷元難溶於水,易溶於苯、乙醚、氯仿、乙醇

等溶劑,其苷類水溶性增大。木脂素遇濃硫酸能顯色。

87上 篇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四、揮發油揮發油(volatile oils)又稱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類在常溫下能揮發、可隨水

蒸氣蒸餾、與水不相混的油狀液體的總稱。大多數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難溶於水,易

溶於乙醇、乙醚、氯仿、石油醚和脂肪油中。揮發油通常是由多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

物,這些化合物主要為單萜、倍半萜及簡單的芳烴類和它們的含氧衍生物,如醇、醛、

酮、酯、內酯、醚、酚等。此外,菊科植物揮發油中常含有多炔類成分,它們常具有較

重要的抗菌、防黴等作用。

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野生與栽培的芳香植物約有56科、136屬300種,主含

揮發油的中藥也很多,常用的有桂枝、肉桂、薄荷、紫蘇、藿香、柴胡、山奈、荊芥、

麻黃、白芷、黃荊、當歸、川芎、蒼朮、白朮、莪朮、羌活、獨活、吳茱萸、生薑、砂

仁、滿山紅等。

揮發油是一類重要的活性成分,臨床上除直接應用主要含揮發油的中藥外,還可

應用從中精製的揮發油,如桉葉油、薄荷油等。揮發油對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促

進血液循環,具有發散解表、芳香開竅、理氣止痛、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祛寒溫裏、

清熱解毒、解暑祛穢、殺蟲抗菌等作用。如薄荷油用驅風健胃,當歸油鎮痛,柴胡油退

熱,土荊芥油驅腸蟲,茵陳蒿油抗黴菌等。近年來還發現某些揮發油具抑制腫瘤作用,

如莪朮油。此外,揮發油還廣泛應用於香料、食品與化妝品等的生產。

五、鞣質鞣質(tannins)又稱單寧,是一類分子量較大而結構複雜的多元酚類化合物。鞣質

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沉澱,故可用來鞣皮,即與獸皮中的蛋白質相結合,使

皮成為緻密、柔韌、難於透水且不易腐敗的革,因此稱為鞣質。

鞣質廣泛存在於植物界,約70%以上的中藥中含有鞣質類化合物,尤以在裸子植物

及雙子葉植物的楊柳科、山毛櫸科、蓼科、薔薇科、豆科、桃金娘科和茜草科中為多。

鞣質存在於植物的皮、木、葉、根、果實等部位,樹皮中尤為常見,某些蟲癭(galls)

中含量特別多,如五倍子所含鞣質的量可高達70%以上。在正常生活的細胞中,鞣質僅

存在於液泡中,不與原生質接觸,大多呈遊離狀態存在,部分與其他物質(如生物鹼

類)結合而存在。多數中草藥均含有一定數量的鞣質,其中以鞣質為主要成分的有五倍

子、沒食子、石榴皮、兒茶、地榆、拳參等。鞣質常為無定形淡黃棕色粉末,有收斂性

澀味,能溶於水、乙醇及乙酸乙酯,不溶於無水醚、氯仿、苯和石油醚。能與蛋白質、

黏液、部分生物鹼、重金屬鹽結合生成沉澱。鞣質的水溶液不穩定,容易因水解,氧

88

化、縮合等作用產生沉澱,遇到高鐵鹽產生藍色或藍綠色。

鞣質具收斂性,內服可用於治療胃腸道出血,潰瘍和水瀉等症;外用於創傷、灼

傷,可使創傷後滲出物中蛋白質凝固,形成痂膜,可減少分泌和防止感染,鞣質能使創

面的微血管收縮,有局部止血作用。鞣質能凝固微生物體內的原生質,故有抑菌作用,

有些鞣質具抗病毒作用,如貫眾能抑制多種流感病毒。鞣質可用作生物鹼及某些重金屬

中毒時的解毒劑。鞣質具較強的還原性,可清除生物體內的超氧自由基,延緩衰老。此

外,鞣質還有抗變態反應、抗炎、驅蟲、降血壓等作用。

六、有機酸有機酸(organic acids)是一類含羧基的酸性有機化合物。能溶於水及醇,除少數遊

離外,大多數與鈉、鉀、鈣等結合成有機酸鹽,有的則與生物鹼結合成鹽。有機酸多溶

於水、乙醇、甲醇,難溶於有機溶劑;有些芳香酸類可溶於有機溶劑,難溶於水,有或

無揮發性。在水溶液中能夠與氯化鈣、醋酸鉛與氫氧化鋇等生成沉澱。此性質可用於提

取分離或去除有機酸。

中草藥中常見的有機酸有檸檬酸、水楊酸、酒石酸、蘋果酸、草酸、琥珀酸、延胡

索酸。它們廣泛存在於植物中。未成熟的果實含量尤高。中草藥中的烏梅、檸檬、酢漿

草等含有大量的有機酸。

某些有機酸有解熱、抗菌、抗風濕、抗凝血、抗腫瘤、生津止渴、鎮咳等作用。近

年來還證明藤黃屬某些植物所含的羥基檸檬酸有抑制脂肪酸和脂肪的合成,抑制食慾和

降低體重的作用,一些有機酸的鈉鹽(如醋酸鈉、琥珀酸鈉、延胡索酸鈉)有抗蛇毒的

作用,琥珀酸鈉還有平喘的作用。有機酸與含生物鹼的中藥煎煮時,能生成生物鹼鹽而

易溶於水。

一些含酚羥基的有機酸,如咖啡酸、綠原酸、異綠原酸、原兒茶酸、苯甲酸、水楊

酸、阿魏酸、異阿魏酸,也廣泛存在中草藥中,它們多具抗菌、利膽、升高白細胞、解

熱、鎮痛、解痙,增加冠脈流量等多方面的作用。

七、樹脂類樹脂(resins)是植物的一類代謝產物,化學組成很複雜,是很多大分子化合物的混

合體,這些大分子化合物多與樹膠、揮發油等共存。若樹脂中混有多量樹膠,稱為膠樹

脂類,如藤黃;若混有多量揮發油,稱為油樹脂類,如松油脂(松節含有),若二者均

混有,稱為油膠樹脂類,如阿魏,沒藥;若混有多量芳香酸、揮發油,稱為香樹脂類,

如蘇合香、安息香,若與糖結合成苷形式存在,稱為糖樹脂,如牽牛子脂(牽牛子含

89上 篇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有)。樹脂常為無定形固體,質脆,受熱時先軟化而後熔化,燃燒時有濃煙與明亮的火

焰。比水重,不溶於水,溶於乙醇和乙醚等有機溶劑。

主含樹脂類成分的中藥具有活血消腫,驅風止痛作用,如乳香、沒藥、血竭和安息

香能活血、散瘀、止痛,蘇合香能芳香開竅,阿魏能消積散痞,松香可驅風止血等。

八、脂類脂類(lipids)包括脂肪和類脂,廣泛分佈於生物體內,植物脂類主要存在於種子

中,高等植物約有88%以上的種子含脂類。動物脂類多存在於脂肪組織中。

脂肪是三脂肪酸甘油酯或稱甘油三酯(triglyceide)。通常把常溫下呈液態的稱為油

(oils),而呈固態或半固態的稱為脂(fats),但又常合稱為油脂。

油脂大多數為一分子甘油與三分子脂肪酸所形成的酯。油脂不溶於水,易溶於乙

醚、氯仿、苯、石油醚等有機溶劑,在乙醇中冷時難溶,熱時可溶,但蓖麻油和巴豆油

例外,在冷乙醇中也能溶解。

脂肪酸大部分為直鏈結構,碳原子偶數。油中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一般為

C10~C14;而脂中脂肪酸多為飽和脂肪酸,一般為C2~C26。飽和脂肪酸的棕櫚酸、月桂酸

與硬脂酸等分佈最廣。不飽和脂肪酸按雙鍵多少分為一烯酸如油酸,二烯酸如亞油酸,

三烯酸如亞麻酸,四烯酸如花生四烯酸,五烯酸如二十碳五烯酸(EPA)和六烯酸如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習慣上把一烯酸叫做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二以上烯酸叫做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此外,還有羥基脂肪酸,如蓖麻油酸(ricinolnic acid),環狀脂肪酸,如大風子油

酸(chaulmoogric acid)。油脂中還有一些是由長鏈脂肪酸和非甘油結合而成的酯,如薏

苡仁酯(coixenolides)。這類非甘油酯稱為非真酯。

油脂的比重為0.91~0.94,不溶於水和冷醇,溶於熱醇,易溶於乙醚、氯仿、苯、

石油醚等有機溶劑。不具揮發性。由於油脂是混合物,無一定的熔點和沸點,具較固定

的折光率。油脂與鹼作用被水解(皂化)成脂肪酸鹽(肥皂)。當油脂加熱到高溫時,

其中甘油分解產生具刺激臭氣的丙烯醛氣體。油脂在空氣中久置易發生氧化,習稱「酸

敗」,油脂氧化後可產生過氧化物、酮酸和醛等,不能再供藥用或食用。藥典規定用酸

值、皂化值、羥值與碘值等來鑒定油脂的品質。

類脂(lipoids),主要包括甾醇及其酯、磷脂、糖脂與蛋白質酯等。甘油中的三個

羥基可與2分子脂酸、一分子的磷酸及含氮化合物結合成甘油磷脂。甘油磷脂包括磷脂

醯膽鹼(卵磷脂)、磷脂醯乙醇胺(腦磷脂)、磷脂醯絲胺酸、磷脂醯肌醇及二磷脂醯

甘油(心磷脂)等。它們及其衍生物是細胞膜的主要組成,並參與細胞識別、信號的傳

90

遞及體內多種生化反應,是重要的營養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有卵磷脂與腦磷脂。我國已

從大豆中大量提取卵磷脂供藥用。植物中含有多種類型的甾醇,它們是植物細胞的重要

組分,廣泛分佈於植物界,一般多以游離狀態或與糖形成苷或與高級脂肪酸形成酯而存

在,並常與油脂共存於植物的種子或花粉粒中。植物中常見的甾醇有穀甾醇、菠菜甾醇

和豆甾醇,它們對體內脂質的代謝有重要作用。

含油脂的植物藥很多,在一些植物的種子中含量約50%左右,如蓖麻仁、火麻仁、

巴豆、芝麻、杏仁、桃仁、大風子、薏苡仁等。油脂醫療上多作瀉藥,或作油注射劑的

溶劑及軟膏的基質。有些油脂與含油脂的生藥具特殊生理活性,如魚肝油可補充人體所

需的維生素A與D,蓖麻油能瀉下,郁李仁、大麻仁能潤腸,大風子油用於麻風病,紅花

子油可降低膽固醇,薏苡仁油有抗腹水癌,興奮子宮,減輕肌肉攣縮等作用。

九、蠟質天然存在的蠟(wax),分為真蠟與非脂蠟兩類。真蠟是由高級脂肪酸和高級一元

醇(C24~C36)結合而成的脂類。非脂蠟類包括高級醇、甾醇和烴類等。植物蠟多存在

於葉、果實、莖和枝的表面,稱為蠟皮。藥用的蠟多為動物蠟,如蟲白蠟、羊毛脂、鯨

蠟、蜂蠟等。過去蠟類成分多作為藥劑的輔料或作軟膏、栓劑的基質,不被重視,但自

發現甘蔗原素的廣泛作用後,另人刮目相看。

甘蔗原素(policosanol)主含二十八烷醇(n-octacosanol),存在於天然蔗蠟、蟲

蠟、糠蠟及蜂蠟等天然蠟中,是小麥胚芽油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可作為健康食品和保

健飲料及護膚化妝品的添加劑。二十八烷醇經美國20年的研究證明,具有降低低密度膽

固醇,升高高密度膽固醇,增強耐力、精力和體力,提高肌力, 改進反射的敏銳性,增

強心臟機能,消除肌肉疼痛,降低肌肉摩擦,增強對高山等應力的抵抗性,改變新陳代

謝的比率,減少必要氧耗,刺激性激素,降低收縮期血壓等多方面的作用。

蠟性質穩定,不溶於水,不被鹼水溶液皂化,因結構中不含甘油,故灼熱不產生丙

烯醛,也不易酸敗。這些性質可用於區別油脂與蠟。

十、植物色素類植物色素(phytochromes)在植物中廣泛分佈,有脂溶性色素與水溶性色素兩類。

脂溶性色素多為四萜類衍生物,這類色素不溶於水,難溶於甲醇,易溶於乙醇、乙醚和

氯仿等溶劑。常見的脂溶性植物色素有葉綠素、葉黃素、玉米黃素、胡蘿蔔素、番茄紅

素、番紅花素和辣椒紅素等。其中胡蘿蔔素不溶於乙醇。多數色素都有抗氧化等多種生

物活性,如葉黃素、玉米黃素、胡蘿蔔素、番茄紅素均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並能保護

91上 篇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黃斑部病變,葉綠素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和促進潰瘍修復等作用。

水溶性色素主要為花色苷類,又稱花青素,普遍存在於花中。可溶於水與乙醇,不

溶於乙醚與氯仿等有機溶劑,其色澤隨pH的不同而改變。

植物色素類過去常作為雜質除去,如在製備生物製劑或提取有效成分時加水稀釋而

使葉綠素析出,水溶性色素可用醋酸鉛試劑沉澱或活性炭吸附除去。隨著科學研究的深

入,已發現不少色素具藥用價值,如紫草的萘醌類色素能抑菌,紅花中的紅花紅素與紅

花黃素能活血化瘀與抗氧化,薑黃中的薑黃素(curcumin)能降血脂和抑菌,梔子中的

梔子黃色素(gardenin)能抑菌等。

十一、糖類糖類(suger,saccharides)又稱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自然界的一大類有

機化合物,廣泛分佈於生物體內,綠色植物經光合作用合成糖,是植物的主要成分,約

佔植物體乾重的80%,如根和莖中纖維素,種子及塊莖中的澱粉,水果中的葡萄糖和果

糖等。糖類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生產物,糖類不僅是植物體內的貯藏養料,而且是生物

合成其他有機化合物的前體。

糖類是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類化合物及其多聚體和某些衍生物的總稱。根據含糖

單位的數目不同,通常可分成單糖、寡糖和多糖三大類。單糖是構成糖分子的基本單

位,是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寡糖是一類由2~10分子單糖聚合而成的糖。而多

糖卻是10個以上的單糖分子,經脫水縮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體。近年由於對各種糖的

生理功能的認識越來越深入,發現由2個單糖組成的雙糖,如蔗糖、麥芽糖、乳糖,和

由3~10個單糖組成的其他寡糖,功能有很大區別,又發現由100個以內的單糖組成的多

糖,和更高分子量的多糖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有人將糖類又細分為單糖、雙糖、

寡糖、巨糖和多糖等5類。單糖(monosaccharide)是不能用水解方法分解為更簡單的

糖。雙糖(disaccharide)是由兩個單糖構成。寡糖(oligosaccharide)多由3~10個單糖構

成。10~100個單糖構成的糖,認為過去是個模糊地帶,研究得也較少,有時把它們算寡

糖,分子量稍大的有時又作多糖,現乾脆另立一類,叫巨糖(megalosaccharide)。多糖

(polysaccharide)則多指由100個以上單糖構成。

1.單糖類。單糖類(monosaccharides)通式(CH2O)n,是具有多羥基的醛(醛糖

類aldoses)或酮(酮糖類ketoses)。現已發現的天然單糖有200多種,n=3~8,而以五碳

(戊糖,pentose)、六碳(己糖,hexose)單糖最多見。大多數單糖在生物休內是呈結

合狀態的,僅葡萄糖(glucose)和果糖(fructose)等少數單糖呈遊離狀態存在。

單糖多呈結晶狀態,有甜味,易溶於水,可溶於稀醇,難溶於高濃度乙醇,不溶

92

於乙醚、氯仿和苯等低極性溶劑。具旋光性和還原性。過去認為單糖是多糖或寡糖降

解的最小單位,其主要的任務是提供熱量,但近年研究發現有8種單糖對細胞的識別、

訊息的傳遞、免疫功能的執行及其他細胞功能的發揮起著重要的作用。這8種單糖是:

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岩藻糖(fucose)、甘露糖(mannose)、

木糖(xylose)、(N-乙醯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N-乙醯半乳糖胺

(N-acetylgalactosamine)、(N-乙醯神經胺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等。研究者把

這8種單糖命名為糖質營養素(gluconutrients,glyconutrients),也是目前已發現的最重

要的功能性單糖。

2.低聚糖類。低聚糖類(oligosaccharides)又稱寡糖,是由3~9個單糖分子聚合而

成。多由3~5個單糖分子組成,分別稱為三糖(如龍膽三糖、甘露三糖、棉子糖)、四

糖(如水蘇糖)、五糖(如毛蕊花糖)等,在植物體內分佈最廣。

低聚糖大多由不同的糖聚合而成,如棉子糖、水蘇糖和毛蕊花糖;也可由相同的單

糖聚合而成,如甘露三糖、海藻糖。

低聚糖與單糖類似,為結晶性,部分糖有甜味。易溶於水,難溶或不溶於有機溶

劑。易被酶或酸水解成單糖而具旋光性。當分子中有游離醛基或酮基時,具有還原性。

寡糖是膳食纖維的重要組成成分,是一類重要的功能性糖,通常寡糖是一類重要的

益生素(prebiotics),能促進益生菌的增殖,保持腸道微生態的平衡,有利於合成人體

需要的營養素,並能預防腸道腫瘤等重要作用。

3.多糖類。多糖(polysaccharides)由多個單糖分子脫水縮合而成,通常由幾百甚至

幾千個單糖分子組成。由一種單糖組成的多糖,稱為均多糖(homosaccharide)。由二種

以上不同的單糖組成的多糖,稱雜多糖(heterosaccharide)。在多糖結構中除單糖外,還

含有糖醛酸、去氧糖、胺基糖與糖醇等,還可能有別的取代基。

多糖按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不溶於水的動植物的支援組織,如植物中的纖維

素,甲殼類動物中的甲殼素等,另一類為動植物儲藏養料,可溶於熱水形成膠狀液體。

多糖性質已大大不同於單糖,大多為無定形化合物,無甜味和還原性,難溶於水,

在水中溶解度隨分子量增大而降低,多糖被酶或酸水解,可產生低聚糖或單糖。

常見的植物多糖化合物有澱粉(starch)、菊糖(inulin)、樹膠(gum)、黏液質

(mucilage)、黏膠質(pectic substance)、纖維素(cellulose)與半纖維素(semicellu-

lose)。動物多糖主要有肝糖元(glycogan)、甲殼素(chitin)、肝素(heparin)、硫酸

軟骨素(chondroitin sulgate)、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等

多糖除纖維素、木質素基本上是中藥的殘渣外,一般多有重要的活性,是近年來

發現的中藥的重要活性成分,不少多糖的生物活性被發掘並用於臨床,許多中藥多糖已

93上 篇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證明有提升免疫、延緩衰老、抗癌、降血糖、改善代謝、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某些

多糖尚有止血作用。如刺五加多糖、靈芝多糖、黃精多糖、黃耆多糖都可促進人體的免

疫功能,又如蘑菇、竹葉、小麥杆、茯苓中的多糖能抑制腫瘤,海藻中的多糖及衍生物

有抗腫瘤、代血漿、降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鹿茸多糖可抗潰瘍等。一些植物(如番木

瓜、柚皮等)的果膠可作代血漿,含黏液質的植物如貫眾、榆樹、仙人掌、刨花楠等,

可作為淨水植物使混濁水絮凝而淨化等。

十二、胺基酸、多肽、蛋白質和酶

1.胺基酸(amino acids)。是廣泛存在於動植物中的一種含氮有機物質,能組成

蛋白質的胺基酸,稱為蛋白胺基酸,有20種,不能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稱為非蛋白胺

基酸,約有700多種,其中約有240種分佈於植物界。

胺基酸由於分子中同時含有胺基和羧基,因而得名。也正因同時具有胺基和羧基,

所以有兩性電解質的性質,當溶液pH值為該胺基酸的等電點時,其溶解度最小。借此可

用電泳法分離胺基酸。胺基酸為無色結晶。除胱胺酸、酪胺酸、二碘甲狀腺素外,均易

溶於水,除脯胺酸和羥脯胺酸外,均難溶於乙醇和乙醚。除甘胺酸外,均具旋光性,它

們的旋光度決定於溶劑的性質、pH、溫度和鹽的存在。許多胺基酸可與金屬鹽類生成絡

合物或分子化合物,如有些胺基酸的銅為藍色的結晶,難溶於水,可用作提純與精製。

胺基酸為蛋白質的組成成分,蛋白質為多種胺基酸結合的極複雜的化合物。組成蛋

白質的胺基酸除甘胺酸外,都屬L-α-胺基酸,其中10種為人類必需的胺基酸,如離胺

酸、白胺酸、異白胺酸、苯丙胺酸、色胺酸、纈胺酸、蛋胺酸、蘇胺酸、組胺酸、精胺

酸等。人體雖能夠合成精胺酸和組胺酸,但合成的量通常不能滿足正常的需要,因此,

這兩種胺基酸常又被稱為半必需胺基酸。胺基酸除作為重要的營養作用外,有些有特殊

功能的也可直接用於臨床,如精胺酸和白胺酸用於肝昏迷、蛋胺酸用於肝硬化,組胺酸

用於消化道潰瘍的治療或輔助治療等。

非蛋白胺基酸主要為遊離狀態存在,其結構上有較大的變化,胺基除連接在羧基的

α-位外,還有的連接在β、γ或δ位,如β-丙胺酸,γ-胺基丁酸、δ-胺基乙醯丙酸

等,胺基除伯胺基外,還有仲胺和叔胺基,如N-甲基胺基酸和N,N-二甲基胺基酸。

許多中藥含有較特殊的功能胺基酸。如天南星、黃耆、蔓荊子、槲寄生、桑葉、

半夏中的γ-胺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及昆布胺酸可以降壓。藜豆中的L-多巴

(L-dopa)用於帕金森病。使君子中的使君子胺酸(squalic acid)與海人草中的α-海人

草胺酸(α-kainic acid)、南瓜子胺酸、軟骨藻酸可以驅蟲。天冬醯胺可平喘。茶葉中的

茶胺酸能鎮靜安神。大蒜胺酸經蒜酶的分解生成大蒜辣素而抗菌等。

94

2.多肽類(peptides)。一般指由2~20個胺基酸組成的物質,具直鏈或環狀結構。

20個以上胺基酸組成的多肽與蛋白質無明顯界限。

肽是一類分子結構介於胺基酸和蛋白質之間的化合物,組成肽的基本單位是胺基

酸,通常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胺基酸以肽鍵相連而成。肽鍵是蛋白質和肽類化合物分子

中的基本化學鍵,它是由一分子胺基酸的α-羧基與另一分子胺基酸的α-胺基縮合脫水而

成。最簡單的肽由兩個胺基酸組成,稱為二肽,含有三個、四個、五個胺基酸的肽,依

次分別稱為三肽、四肽、五肽,以此類推。由10個以下胺基酸組成的肽,通常又稱為寡

肽(oligopeptide)。由10~100個胺基酸組成的肽,則稱為多肽(polypeptide)。由100個

胺基酸以上組成的,就叫做蛋白質了。多肽中具有生理活性者稱為活性多肽,通常又稱

為功能性多肽或功能肽。

許多多肽都有獨特的生理調節功能,如胰島素調節血糖就是一個例子。通常多肽

的活性都很高,往往很小的量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十多年來,對多肽吸收效率的研

究取得許多突破性的成果,已發現多肽有良好的吸收性,它的吸收效率比胺基酸和蛋白

質都高。過去認為蛋白質須經消化道酶解後,主要以胺基酸的形式吸收,但近年的研究

表明,人體吸收蛋白質的主要形式是多肽而不是胺基酸,小分子多肽的吸收效率比胺基

酸和蛋白質都高,這是人體吸收蛋白質機制的重大突破。並證明多肽的吸收有優先、快

速、主動、直接(不需消化)、全部(100%)、不被破壞、不耗費人體能量等特點,並

可在人體表現出載體、運輸和信使等作用。

多肽類物質除了具有一般蛋白質的營養作用外,對人體還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

的傳遞生理資訊和調節生理功能的作用,這種作用幾乎涉及到人體的所有生理活動。例

如神經、消化、吸收、代謝、循環、生長、生殖、內分泌等等。多肽對維持正常的生理

活動非常重要,所有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康復都與多肽密切相關。

人體的生理功能,有賴於各種肽功能的發揮和協調作用。人體的肽物質有兩個主

要的來源,皆源自蛋白質,其一是食物在消化過程中蛋白質降解産生肽,被身體吸收,

其二是體內細胞利用蛋白質的降解物胺基酸直接合成。如果由於營養、消化、疾病等原

因,體內多肽物質的缺乏,將會使人體的健康受到影響,例如免疫能力降低、消化不

良、代謝異常、生長發育障礙等等。進而使人的健康受損,産生疾病,並難以康復。

不少多肽具生物活性。如水蛭多肽能凝血,蛙皮多肽能舒張血管,海兔抑制素能抗

腫瘤。植物多肽有的是環肽,具-S-鏈,如毒蕈環肽,有的帶肽的生物鹼具降血壓作用。

還有白花蛇舌草中的催產肽,人參中的抗脂質分解的多肽等。

多肽類成分一般可溶於水,在熱水中不凝固。可與茚三酮、吲哚醌試劑顯色,又因

分子中具肽鏈而有雙縮脲反應。

95上 篇 第9章 中藥的化學成分

3. 蛋白質(proteins)。是一類由20個以上的胺基酸通過肽鍵結合而成的大分子

化合物,分子量一般都很大,廣泛分佈於生物界,是一切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根據組

成,蛋白質可分為簡單蛋白質與結合蛋白質兩類。簡單蛋白質可完全水解成α-胺基酸,

它們可進一步分為清蛋白類、球蛋白類、醇溶穀蛋白類、穀蛋白類、精蛋白類、組蛋白

類和硬蛋白類等7類。其中只有清蛋白類與精蛋白類可溶於水。結合蛋白由蛋白質與非蛋

白質結合而成,如脂蛋白、糖蛋白、色蛋白與核蛋白等,其中核蛋白在遺傳中起重要作

用。結合蛋白質中的非蛋白質部分稱為輔基,絕大部分的輔基通過共價鍵方式與蛋白質

部分相連。構成蛋白質輔基的種類也很廣,常見的有色素化合物、寡糖、脂類、磷酸、

金屬離子甚至分子量較大的核酸。

蛋白質除了作為重要的營養素,供作生命的物質基礎外,近年來還發現不少具生物

活性的蛋白質,如天花粉蛋白用於中期妊娠引產,並治療惡性葡萄胎和絨毛膜上皮細胞

癌。槲寄生蛋白(viscotoxin)、相思豆蛋白(abrin)、植物凝集素(phytohenagglutinin,

PHA)等均具抗腫瘤作用。如苦瓜中的類似胰島素成分可治糖尿病。蛇毒、蜂毒可鎮

痛,全蠍的毒蛋白可抗驚厥,蓖麻中毒蛋白可抗腫瘤等。

大多數蛋白質可溶水,其水溶液中加入乙醇、硫酸銨或氯化鈉的濃溶液可產生可逆

的沉澱反應。蛋白質具酸鹼兩性,能與重金屬鹽類生成沉澱。這些沉澱反應可用於蛋白

質的提取分離或從溶液中除去蛋白質。蛋白質除能與茚三酮、吲哚醌試劑顯色外,因有

兩個相鄰的肽鍵(-CO-NH-)而能在鹼性溶液中與CuSO4溶液作用生成紫紅色、紅色或紫

色,即雙縮脲反應(biuret reaction),蛋白質還能與濃硫酸產生黃色反應,並與多種酸

類,如鞣酸、三氯醋酸、苦味酸、矽鎢酸等,形成不溶性鹽類。

4.酶(enzymes)。是一類具有高度催化活性和專一性的特殊蛋白質。生物體

中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的合成與降解,以及生命活動中許多複雜的化學變化均與酶

有密切關係。一個細胞內可能含有數千種不同性質的酶,它們分隔在不同的細胞器

中,按其功用不同可分為轉移酶(transferases)、水解酶(hydrolases)、氧化還原酶

(oxidoreductases)、裂解酶(lyases)、異構酶(isomerases)和連接酶(ligases)或合

成酶(synthetases)等六類。在機體內有些酶具有不同的結構和大小,但具有相同的催化

功能,這些酶特稱為同功酶(isozymes),如異檸檬酸脫氫酶、蘋果酸脫氫酶和RNA酶

等都屬於同功酶。酶的結構中常結合一種非蛋白質的有機分子或一種金屬,統稱為輔酶

(co-enzymes)。有的酶已在臨床應用,如澱粉酶與胃蛋白酶能助消化,鏈激酶能溶解

血凝瘀塊和膿腫,無花果蛋白質酶能殺寄生蟲,番木瓜蛋白酶、鳳梨蛋白酶等抗炎和助

消化等。

酶的性質與鑒別反應,同蛋白質。

96

十三、無機成分生物體內所含的無機成分(inorganic constituents),在以往的研究和應用中,常被

忽視。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發現不少無機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與療效。

在生命活動中,除鈉、鉀、鈣、鎂、磷等元素是必需的外,下列14種微量元素也是必需

的,即鐵、錳、銅、鋅、鎳、鈷、碘、硒、鉬、矽、鉻、氟、錫、釩等。人類缺乏某些

元素會導致疾病。例如,缺乏銅、鐵、鈷會引起貧血症,缺鋅可致侏儒症和生殖機能不

全,缺錳會使骨骼畸形,缺鋰會引起狂躁症,缺硒易患克山病,缺碘導致甲狀腺腫大

等。中藥中所含的某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彌補和調節人體中某些元素的不足,而起

到防治疾病的作用。例如海藻、昆布中富含碘,可用於治療甲狀腺腫大症;牡蠣富含

鋅,可潛陽固澀,提高性功能和促進兒童生長發育。

植物藥中含有多種無機成分,它們常與有機物質結合,或成為特殊形狀的結晶如

草酸鈣結晶、二氧化矽結晶等而以一定形態存在於植物體內,常作為生藥鑒定的重要依

據。如草酸鈣結晶有針晶、簇晶、方晶與砂晶等,碳酸鈣以鐘乳體形式存在。

植物藥一般都含有一定種類及一定數量的無機成分,除作為礦物質的營養補充外,

有些含量較高或含有特殊作用的無機成分時,尚可表現出一定的藥理作用。如夏枯草含

大量鉀鹽而有一定降壓、利尿作用,問荊、木賊、萹蓄、小豆蔻仁、椰樹葉纖維等含有

較大數量的可溶性矽,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抗癌、抗結核、降糖等多方面的作用,黃耆

是一種濃集硒的植物,地龍含硒也較多,可用於硒缺少而引起的疾病及抗氧化作用。此

外,有些研究指出,桑葉的明目作用與錳含量有關,人參中鍺的含量與人參的藥效有重

要關係等都值得引起重視。中藥中的無機成分、微量元素的存在與含量,及其與防治疾

病的關係,是當前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中的熱門課題之一。

131上 篇 第12章 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

二、植物分類學基本知識

(一)植物分類簡介

1.植物的分類和等級。植物界的種類繁多,但它們並不是一下子就出現在地球上,

而是遵循一條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進化路線發展形成。勞動人民在長期對

自然界鬥爭和生產實踐過程中,逐步認識到植物的進化發展過程是和自然界本身的變化

發展相統一的,尤其是和地球環境的變遷相統一。隨著外界條件的不斷運動變化和發

展,植物界也相適應地由水生到陸生,由少數到多數,由簡單到複雜,由單細胞到多細

胞地形成發展起來,並逐步發展成為現代種類繁多的植物界。

植物界的這個形成發展過程,就是植物的系統發育。植物分類也就是根據植物的系

統發育及其親緣關係而把形形色色的植物加以分門別類,以便於認識、利用和改造植物

與植物界。

現代植物分類,一般把植物界分類到不同的門、綱、目、科、屬、種等分類等級單

位。有時在一個等級中不能完全反映系統親緣關係,則相應地設亞門、亞綱、亞目、亞

科、亞屬和亞種或變種,變型等單位。

植物分類把「種」定為最基本單位。恩格斯指出「沒有物種的概念整個科學便沒有

了。科學的一切部門都需要物種概念作基礎。」在自然界中「種」是客觀存在的,植物

分類的種是在重要特徵上彼此極為相似的一些個體的總稱,例如粉防己、倒地拱、金果

欖、青牛膽等都是彼此顯然不同的種。

屬是由主要特徵相近的種集成的,如粉防己、倒地拱等由於主要特徵近似而組成千

金藤屬;金果欖、青牛膽等相互間特徵相似而同屬青牛膽屬。

科則是由主要特徵相近的屬組成的,如千金藤屬與青牛膽屬等特徵相似的許多屬,

共同組成了防己科。

依次類推,由科集成目,由目集成綱,由綱集成門。由門集成為一個植物界。

以粉防已為例,它的分類等級位置依次為:

植物界

種子植物門

被子植物亞門

雙子葉植物綱

離辦花亞綱

小檗目

防己科

千金藤屬

粉防己種

132

這樣,繁多的植物種,都可以根據它所具有的特徵納入一定的系統位置,並反映出

它們的親緣關係。

2.植物的名稱。植物分類規定給每種植物一個名稱,這個名稱是用兩個拉丁字或

拉丁化的希臘字組成,這就是通常說的學名和雙名法。學名的第一個字是屬名,屬名第

一個字母必須大寫。第二個字是種名。在種名後附上定名人的拉丁縮寫,定名人的第一

字母也應大寫。例如:銀杏 Gingko biloba L.。種以下的名稱如變種則附以Varietas的縮

寫var.再加上變種名和定名人,如禿毛冬青是毛冬青的變種,它的學名是I1ex pubescens

Hook. et Arn. var. glabra Chang。亞種則把 var. 改為 subsp.,變型則改為f.。

學名的使用可以使植物名稱得到統一,避免「同名異物」,「同物異名」,以及不

同的地方名和俗名的混淆。對正確認識和使用植物以及反映生物的親緣關係上都有一定

的意義。

3.植物界的主要類群。根據植物系統發育和植物間的親緣關係,通常把植物界分類

為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等六大類群(或稱

為門)。種子植物門又劃分為裸子植物亞門和被子植物亞門兩個大類。其中藻類、菌類

和地衣又稱為低等植物或劃為低等植物亞界,其他的稱為高等植物(或亞界)。這裏不

再詳述。

(二)種子植物形態簡介

1.一般形態。

(1)喬木:為直立高大的樹木,有粗壯發達的主幹。如樟樹、厚樸、木棉等。

(2)灌木:為比較矮小的樹木,常於基部分枝,主幹不明顯。如崗稔、枸杞、毛冬青等。

(3)草本:植物體柔軟,非木質或木質較少。如麥冬、鬼針草、白花草等。其中又可根

據其生長年限,分為:

一年生草本:在一年內開花結果後,全株枯死。如馬齒莧、穿心蓮、鬼針草等。

二年生草本:第一年只長根、莖、葉,第二年開花結果後枯死。如牛蒡子、毛地

黃、青蒿等。

多年生草本:能生活兩年以上,有的其地上部分可枯萎,但地下部分依然存活,在

適當條件下又抽出莖葉。如萬年青、黃連、人參等。

(4)藤本:莖較長,不能直立,需纏繞或攀附在他物上生長。其中:莖為木質、堅硬

的,稱為木質藤本,如雞血藤、黑老虎、鉤藤等;莖為草質,柔軟的,稱為草質藤

本,如瓜蔞、牽牛、何首烏等。

2.根。根有吸收和貯藏養料、固定植物體的作用。種子萌發時,首先長出胚根,由

胚根直接發育成主根。主根分枝,產生側根,側根再分枝,產生纖維根,這樣形成了根的

133上 篇 第12章 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

整體,稱為根系。主根以及由它產生的側根和纖維根,均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胚根,具

有一定的生長位置,稱為定根,這是大多數植物具有的根系;有些植物的根,不是來源於

胚根,而是從莖、葉長出來的沒有一定的生長部位,稱為不定根,例如榕樹莖上產生的根

(榕樹鬚)就是不定根。按照根系的形態,可分為直根系和鬚根系兩大類(見圖一)。

主根

側根

纖維根

圖一 直根系和鬚根系

(1)直根系:有明顯的主根和側根的區別,如桔梗、丹參、人參等。

(2)鬚根系:主根不發達,常在早期停止生長或枯萎,以後由莖基部長出許多長短、粗

細都較一致的根,外形呈鬚狀,如麥、稻、蒜、龍膽等。

許多以根部入藥的植物,根部貯藏了豐富的養料,肥厚而肉質,稱為肉質根。肉質

根常見有如下類型(圖二):

圓柱狀根 圓錐狀根 圓球狀根 紡錘狀根 塊根

圖二 貯藏根的類型

圓柱狀根:根部膨大成圓柱狀,如黨參、土黨參、人參等。

圓錐狀根:根膨大成圓錐狀,如胡蘿卜、白芷等。

圓球狀根:根部膨大成圓球狀,如蕪菁(大頭菜)等。

紡綞狀根:根部膨大成紡綞狀,如百部等。

塊根:根部膨大成不規則形狀,如何首烏、番薯、獨腳烏桕等。

134

3.莖。莖是植物的軀幹部分,其上分枝,長葉、花和果實。莖或枝上著生枝、葉的

部位稱為節,節與節的距離稱為節間。莖的頂端和葉的腋部(葉腋)有芽,分別稱為頂

芽和腋芽(側芽)。

莖的外形大多數呈圓柱形,但也有呈其他形狀的。例如三莢草、香附子等莎草科植

物的莖,大多呈三角形;紫蘇、薄荷等唇形科植物的莖,呈方柱形;扁藤、密花豆的藤

為扁平形等等。

莖的表面常有圓形,橢圓形或條形等形狀的凸起,是莖上的通氣孔道,稱為皮孔。

皮孔的形狀常因植物種類而異。莖常見有以下類型(圖三)。

圖三 莖的類型

(1)直立莖:直立於地面的莖,是最常見的類型,如厚樸、樟樹、木棉等。

(2)纏繞莖:不能直立生長,常螺旋狀纏繞在其他物體上,如首烏、牽牛、雞屎藤等。

直立莖

球莖 塊莖

鱗莖

纏繞莖

匍匐莖

攀援莖

根狀莖匍匐莖

135上 篇 第12章 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

(3)攀援莖:不能直立生長,以特殊的攀援器官,如卷鬚,吸盤等攀附在他物上生長,

如瓜蔞、絲瓜、爬山虎等。

(4)匍匐莖:莖細長,鋪地而生,莖節上生根和芽,如積雪草(崩大碗)、透骨消、蛇莓等。

(5)根狀莖:橫臥於土中而生,外形似根,但有明顯的節和節間,節上生根長芽,並有

退化的膜質葉,如白茅根、藕、薑、黃精、玉竹等。

(6)塊莖:是短而肥厚、形狀不規則的地下莖,節間短而不明顯,葉退化成膜狀或枯萎

脫落,如天麻、延胡索、半夏等。

(7)球莖:外形略呈球形,有明顯的節和節間,節上有退化的膜質葉。基部長鬚根,頂

端有一大的頂芽,如慈菇、荸薺等。

(8)鱗莖:外形呈球形或扁球形的地下莖,在極度縮短的莖上(鱗莖盤),聚生許多肉

質的鱗片葉,鱗片葉的葉腋有腋芽。鱗莖盤頂端有頂芽,基部長出鬚根,如百合、

蒜、蔥等。

4.葉。葉是植物製造營養物質、呼吸和蒸騰水分的重要器官。

(1)葉的組成部分:典型雙子葉植物的葉是由葉片、葉柄、托葉三部分組成(圖四)。

圖四 葉的組成部分

葉片一般為綠色扁平,葉柄是連接莖和葉片的棒狀部分,托葉一般位於葉柄基部左

右兩側,通常細小狹長,其形狀因植物而異。有些植物的葉沒有葉柄和托葉。有些

葉的基部擴大或葉柄、托葉等變成鞘狀,稱為葉鞘,如麥、稻、薑和辣蓼等植物。

(2)葉片的形狀:葉片的形狀主要是根據長度和寬度的比例以及最寬處的位置來確定。

葉片的形狀隨植物種類而異,甚至在同一植株上,形狀也不盡一樣。常見的葉片形

狀有:針形(如松)、線形(條形,如麥冬)、披針形(如瞿麥)、橢圓形(如

薄荷)、卵形(如桑)、心形(如細辛)、腎形(如積雪草)、圓形(如圓葉鹿蹄

草)、箭形(如淫羊藿)、盾形(如千金藤)、鐮形(如藍桉老枝上的葉)、三角

形(如杠板歸)、菱形(如菱)、匙形(如車前草)、扇形(如銀杏)、戟形(如

苦蕎麥)等(圖五)。

葉柄

托葉

葉片

136

針形 卵形披針形 腎形線形 心形橢圓形 圓形 箭形

盾形 菱形鐮形 匙形三角形 扇形 戟形

圖五 葉片的形狀

(3)葉尖的形狀:葉片的頂端部分稱為葉尖,常見形狀如下(圖六)。

尾狀 銳尖驟凸 鈍形漸尖 微凹 凹缺 倒心形

圖六 葉尖的形狀

(4)葉基的形狀:葉片的基部與葉柄相連接的部分稱為葉基,常見形狀如下(圖七)。

楔形 箭形耳垂形 歪斜形心形 戟形 截形 漸狹形

圖七 葉基的形狀

(5)葉緣的形狀:葉片的邊緣部分稱為葉緣,常見形狀如下(圖八)。

137上 篇 第12章 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

全緣 深波狀淺波狀 皺波狀 鈍齒狀

鋸齒狀 重鋸齒狀細鋸齒狀 牙齒狀 掌狀分裂

圖八 葉緣的形狀

(6)葉脈:是指葉片上的脈紋。在葉片上最粗壯的一條或數條葉脈,稱為主脈,主脈分

枝產生側脈,側脈分枝產生細脈。植物的葉脈根據分枝的形式不同,

可分成網狀脈、平行脈兩大類(圖九)。

羽狀網脈 直出平行脈掌狀網脈 弧形脈 射出脈 橫出平行脈

圖九 葉脈的類型

網狀脈:有明顯的主脈一至數條,並向兩側發出側脈,側脈又分出細脈,互相連結

成網狀。大多數雙子葉植物的葉具有網狀脈。網狀脈根據主脈的數目和排列形式分

為羽狀網脈(羽狀脈)如枇杷、雞蛋花等;掌狀網脈(掌狀脈)如蓖麻等。

平行脈:其特點是較粗的主要葉脈是從葉片基部發出,彼此平行或近于平行,其間

亦有少許細脈相連,但不呈交錯的網狀,多見於單子葉植物。其中又分為直出平行

脈如淡竹葉,弧形脈如黃精,射出脈如蒲葵,橫出平行脈如芭蕉。此外,尚有人分

出一種叉狀脈,葉脈呈叉狀分枝,如裸子植物的銀杏和蕨類植物的部分種類。

138

(7)單葉和複葉:在一個葉柄上只有一個葉片,葉腋內有芽,稱為單葉,如樟樹、厚

樸。在一個葉柄上有二個以上葉片的,稱為複葉。複葉的葉柄稱為總葉柄,總葉柄

基部有腋芽,著生葉子的中軸稱為葉軸,葉軸上每一片葉稱為小葉。

要判別是單葉或複葉,首先要弄清葉軸和莖(枝)的區別,亦即弄清著生葉子的中

軸究竟是莖還是葉軸。莖(枝)和葉軸有如下區別:第一,莖的頂端常有頂芽,葉

軸則無頂芽;第二,莖上的葉腋有腋芽,葉軸上無腋芽;第三,莖上的葉多數是輻

射狀排列,葉軸上的小葉排在一平面上;第四,複葉脫落時,是整個葉片脫落,或

是小葉先落,最後,葉軸和總葉柄也脫落,而莖枝一般是不脫落的。

複葉常見有下列類型(圖十)。

羽狀三出複葉 掌狀複葉掌狀三出複葉 雙數羽狀複葉

單數羽狀複葉 三回羽狀複葉二回羽狀複葉 單身複葉

圖十 複葉的常見類型

三出複葉:小葉三片生於總葉柄末端,如千斤拔、排錢草等。

掌狀複葉:小葉三片以上生於總葉柄末端,排成掌狀,如人參、五加、木棉等。

羽狀複葉:小葉在葉軸兩側排成羽狀。若葉軸不分枝,稱為一回羽狀複葉,如鹽霜

柏、鴉膽子等;若葉軸分枝一次才著生小葉,稱為二回羽狀複葉,如合歡、雲實

等;若葉軸分枝兩次才著生小葉,稱為三回羽狀複葉,如苦棟、南天竹等;若葉

軸依次再分枝,則統稱多回羽狀複葉。在羽狀複葉中,若葉軸頂端具有一片頂生小

葉,稱為單數(奇數)羽狀複葉,如鹽霜柏等;若葉軸頂端具有兩片小葉,稱為雙

數(偶數)羽狀複葉,如草決明、望江南等。

單身複葉:在三出複葉中,若側生二小葉退化,只留下中央一小葉,其外形似單

葉,但小葉和總葉柄之間具關節,總葉柄兩側常成翅狀,以此與單葉區別。如柑、

桔、橙等部分芸香科植物。

(8)葉在莖上的排列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圖十一)。

139上 篇 第12章 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

互生葉 輪生葉對生葉 簇生葉

圖十一 葉在莖上的排列方式

互生:每一莖節上只有一葉,各葉交互而生,如桃、桑等。

對生:每一莖節上有兩葉,相對而生,如紫蘇、薄荷等。

輪生:每一莖節上有三葉以上,排成一輪,如輪葉沙參、茜草、夾竹桃等。

簇生(叢生):節間不明顯,葉在莖上成叢著生,如銀杏、枸杞等。

(9)腺體和腺點:

腺體:在葉片基部如巴豆等、在葉柄頂端如蓖麻等、或在葉柄上如合歡等都有一至

數個小突起,能產生分泌物,吸引昆蟲,稱為腺體。

腺點:葉片上透亮的小圓點,內含揮發油,對著光就清晰可見。唇形科、芸香科、

桃金娘科植物多具腺點。如薄荷、橙、大葉桉等。

5.花。花是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通過傳粉、受精過程產生果實和種子。一朵花實

質上是不分枝的、節間縮短的、具有變態葉的莖。

(1)花的組成部分:典型的花是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部分組

成(圖十二)。

雌蕊

柱頭

花粉

胚珠

花絲花柱

花藥

子房

花托

花梗(花柄)

花萼

花冠

雌蕊

圖十二 花的組成部分

①花柄和花托:花朵和莖相連的棒狀部分稱為花柄,花柄頂端略為膨大的部分稱為

花托,它是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著生處。

140

②花萼和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稱花被。花萼一般為綠色,位於花的最外一輪,由若

干萼片組成,萼片分離或連合。花冠位於花萼之內,由若干花瓣組成,常呈鮮艷顏

色。花瓣分離的花稱為離辦花,花瓣連合的花稱為合辦花。花冠的形狀因植物種類

而異,常見的花冠類型有下列各種(圖十三)。

唇形筒狀 漏斗狀 高腳碟狀

輪狀鐘狀 壇狀 舌狀

圖十三 花冠的類型

十字形花冠:四片花瓣分離,十字對生,是十字花科植物具有的花冠,如蔊菜、菘

藍等。

蝶形花冠:由5片花瓣組成,上部一片最大,叫旗瓣,側面兩片叫翼瓣,下部兩片的

下緣稍合生,叫龍骨瓣,如葫蘆茶、千斤拔、排錢草等碟形花科植物。

輪狀花冠:花冠基部成極短的管,上部的裂片平展成車輪狀,如龍葵、金紐扣等。

高腳碟狀花冠:花冠成細長管狀,上部的裂片平展,如長春花、龍船花等。

漏斗狀花冠:花冠成漏斗狀,如牽牛、曼陀羅等。

鐘狀花冠:花冠基部一般稍短而寬,上部擴大成鐘狀,如桔梗、黨參等。

筒狀花冠:花冠成較長的管,管徑上下近乎相等,如向日葵、鬼針草等菊科植物的

盤花。

舌狀花冠:花蕊基部成一短管,上部向一側展開成舌狀,如向日葵、鬼針草等菊科

植物。

唇形花冠:花冠成二唇形,上唇一般二裂,下唇一般三裂,如益母草、丹參、薄荷等。

壇狀花冠:花冠筒膨大成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縮成一短頸,然後略擴張成一狹口,

如石楠等。

③雄蕊群:位於花冠之內,一枚雄蕊由花絲和花藥兩部分組成。一花中所有雄蕊總

稱為雄蕊群。雄蕊群中的雄蕊,一般是彼此分離的,但也有連合的。根據花絲或花

141上 篇 第12章 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

藥的連合形式,可分為下列幾種(圖十四)。

兩體雄蕊二強雄蕊 四強雄蕊 單體雄蕊 聚藥雄蕊

圖十四 雄蕊的類型

單體雄蕊:花絲連合成一束,如木槿、木芙蓉等錦葵科植物。

兩體雄蕊:雄蕊十枚,花絲九枚連合,一枚分離,如黃耆、千斤拔等。

多體雄蕊:花絲連合成三束以上,如木棉、黃牛茶等。

聚藥雄蕊:花絲分離,花藥連合,如向日葵、蒲公英等菊科植物。

一般植物的花,雄蕊的花絲是等長的,但有些植物的花,花絲明顯地不等長;若每

花具雄蕊四枚,其中二枚長,二枚短的,稱為二強雄蕊,如益母草、紫蘇等唇形科

植物和地黃、玄參等玄參科植物;若每花具雄蕊六枚,其中四枚較長,二枚較短,

稱為四強雄蕊,如薺菜、菘藍等十字花科植物。

④雌蕊群:是一朵花中雌蕊的總稱,位於花的中央。每一雌蕊由子房、花柱、柱頭

三部分組成。上面說過,花是不分枝的、節間縮短的、具有變態葉的枝條,那麼,

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都是變態葉,而雌蕊是由一個或多個變態葉組成的,

組成雌蕊的每一變態葉稱為心皮。一個或多個心皮以邊緣結合便構成一個雌蕊,心

皮邊緣結合處稱為腹縫線,與腹縫線相對的,即心皮的中脈部分,稱為背縫線。

一花中的雌蕊,若只由一個心皮組成,稱為單雌蕊,如合歡、望江南、雞血藤等豆

科植物;若由兩個以上心皮組成,稱為複雌蕊。複雌蕊中,若各心皮彼此分離,每一心皮

分別形成一雌蕊的,稱為離生雌蕊(離生心皮),如厚樸、八角等,若各心皮互相連合,

共同組成一個雌蕊的,稱為合生雌蕊(合生心皮),如柚、南瓜、百合等(圖十五)。

三心皮單雌蕊單心皮單雌蕊 二心皮複雌蕊 三心皮複雌蕊 多心皮單雌蕊

圖十五 單雌蕊與複雌蕊

單雌蕊和離生雌蕊的子房只有一室。在合生雌蕊中,若子房側壁沒有消失,則子房

142

的室數和組成雌蕊的心皮數目是相等的;但若子房側壁消失,而形成一室的子房,則子

房室數和組成雌蕊的心皮數目就不相等。

子房在花托上著生的位置有三種類型(圖十六) 。

子房下位子房上位 子房上位 子房半下位

圖十六 子房在花托上的著生位置

子房上位:子房僅底部和花托相連,花萼、花冠、雄蕊群均著生在子房下的花托

上,如木槿、曼陀羅等,或花托下陷,但不與子房連合,花的其他部分則位於壺形

花托的口部周圍,如金櫻子。

子房半下位:子房下半部與凹陷的花托連合,而花的其他部分則位於花托上端內側

周圍,如常山、馬齒莧、野牡丹等。

子房下位:子房全部與凹陷的花托連合,花的其他部分著生在子房之上,如崗稔、

瓜蔞等。

子房內生有胚珠,胚珠將來發育成種子,胚珠在子房內著生的部位稱為胎座。胎座

常見有以下幾種類型(圖十七)。

邊緣胎座 頂生胎座 基生胎座側膜胎座 中軸胎座 特立中央胎座

圖十七 胎座的類型

邊緣胎座:在一心皮構成的單室子房內,胚珠沿腹縫線著生,如黃耆、千斤拔等。

側膜胎座:在兩個以上心皮構成的單室子房內,胚珠沿腹縫線著生,如番木瓜、瓜

蔞等。

中軸胎座:在兩個以上心皮構成的多室子房裏,各心皮的腹縫線在子房中央連合成

中軸,胚珠沿中軸著生。如木槿、柑、橙等。

特立中央胎座:在數個心皮構成的單室子房裏,中軸由子房室的基部隆起,但不達

子房的頂部,胚珠沿該軸著生。如石竹、馬齒莧、報春花等。

143上 篇 第12章 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

頂生胎座和基生胎座:胚珠著生於子房室頂部或基部,前者如瑞香,後者如向日葵。

(2)花的類型

兩性花和單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稱為兩性花,如木棉、桔梗等。

若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稱為單性花,如蓖麻、瓜蔞、桑等;其中若

只有雄蕊而缺少雌蕊的稱為雄花,若只有雌蕊而缺少雄蕊的,稱為雌花。如果雌花

和雄花同生於一株植物上,稱為雌雄同株,如蓖麻、南瓜等,如果雌花和雄花分別

生於不同的植株上,稱為雌雄異株,如桑、柳等。

輻射對稱花和兩側對稱花:一朵花中,通過花的中心,可以作出兩個以上的對稱面,

稱為輻射對稱花(放射對稱),如木棉、桔梗等。如果花中有任何一輪其形狀、大

小不相等時,通過花的中心只能作出一個對稱面,稱為兩側對稱花(左右對稱),

如丹參、黃耆、鳳仙花等。

(3)花序:有些植物,一朵花生於葉腋或枝頂的,稱為單生花,如厚撲、辛夷等,但多

數植物是多朵花按一定順序排列在一個花枝上,組成花序。在花序上,著生花的部

分稱為花序軸,不著生花的部分稱為花序柄。在花序上,每朵花的基部常有一枚苞

片和兩枚小苞片,而沒有正常的葉子。按照花序的結構形式,通常可分為下例類型

(見圖十八)。

總狀螺殼狀聚繖 蠍尾狀聚繖 二岐聚繖 多岐聚繖 輪繖

總狀 穗狀 葇荑 肉穗 繖房 傘形 複傘形 頭狀 隱頭 圓錐

圖十八 花序類型示意圖

①無限花序類(總狀花序類):花序上的花由下而上依次開放,花序軸能繼續向上生

長延伸,或在平頂式的花序中,花由邊緣向中心依次開放。無限花序類可分成下列

幾種:

穗狀花序:花序軸上著生許多無花柄的花,如車前草、馬鞭草等。

總狀花序:花序軸上著生許多有花柄的花,花柄的長短大致相等,如葫蘆茶、半枝

144

蓮、薺菜等。

圓錐花序:花序軸分枝,每一分枝為一總狀或穗狀花序,整個花序略呈圓錐形,如

鹽霜柏、女貞等。

葇荑花序:與穗狀花序相似,但花序上的花多為單性,花序柔軟下垂,開花後常整

個花序脫落,如板栗、桑、楊、胡桃等。

肉穗花序:與穗狀花序相似,但花序軸為肥厚肉質的棒狀體,外有大型葉狀苞片包

被,如天南星、半夏、野芋等。

繖房花序:和總狀花序相似,但花序下部的花柄較長,向上依次漸短,各花在花序

上部排成一平面。如繡線菊、梨等。

傘形花序:在花序柄末端聚生許多花柄近等長的花,全形如張開的傘,如白簕花

(三加皮)、韭菜、馬利筋等。

複傘形花序:花序柄分枝,每一分枝為一傘形花序,如胡蘿蔔、小茴香、白芷等。

頭狀花序:花序軸縮短膨大成頭狀或盤狀,其上著生許多無柄的花,有的在花序軸

外側常聚生1至多層苞片,組成總苞,如向日葵、鬼針草、蒲公英等。

隱頭花序:花序軸肥厚肉質,並下陷呈囊狀,無數小花隱藏在囊狀花序軸的內壁

上,如薜荔、榕等桑科植物。

②有限花序類(聚傘花序類):開花時,花序軸的頂芽先發育成花,因而不能繼續向

上生長延伸,在此花下產生側枝,側枝的頂芽又先發育成花,因此,開花順序是由

上而下,或由中心到邊緣依次開放。有限花序類可分成下列幾種:

單歧聚傘花序:花序軸頂端著生花,在它的下面產生一側枝,側枝頂端也著生一

花,如此相繼地分枝,組成單歧聚傘花序。若相繼的各級側枝只由同一側發出,使

整個花序呈螺旋狀彎曲,稱為螺殼狀聚傘花序,如萱草;若相繼的各級側枝由兩側

交替發出,則稱為蠍尾狀聚傘花序,如紫草科的一些種類和唐菖蒲等。

二歧聚傘花序:花序軸頂端著生一花,此花下發出兩側枝,每一側枝繼續以相同方

式分枝開花,如威靈仙、扭肚藤、石竹等。

多歧聚傘花序:花序軸頂端著生一花,此花下發出數個側枝,每一側枝繼續以相同

方式分枝開花,如大戟、走馬箭、鷹不泊等。

輪傘花序:聚傘花序生於對生葉的葉腋內,成輪狀排列,如夏枯草、益母草、薄荷

等唇形科植物。

6.果實。花經傳粉、受精後,其子房或連同花的其他部分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

種子。單純由子房發育而成的果實,其果皮一般可區分成三層:最外一層為外果皮,往

裏一層為中果皮,最內一層為內果皮。果實常見有如下類型(圖十九)。

145上 篇 第12章 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

漿果 瓠果 柑果 核果 梨果

莢果 蓇葖果 長角果 短角果 蒴果 瘦果

穎果 堅果 翅果 雙懸果 聚合果 聚花果

圖十九 果實的類型

(1)漿果:外果皮薄而光滑,其餘部分肉質化,充滿汁液,內含許多種子,如柿、枸杞

等。

(2)瓠果:是由子房和花托一起發育而成,外果皮堅韌,中果皮、內果皮和胎座肉質,

種子多數。是瓜蔞、絲瓜、南瓜等葫蘆科植物所特有。

(3)柑果:是由合生雌蕊而具有中軸胎座的子房發育而成。外果皮革質,並具油囊,中

果皮疏鬆,呈海綿狀;內果皮向內癒合成瓤囊,囊內著生許多肉質多漿的囊狀毛及

種子。是柑、桔、橙等芸香科植物部分種類所特有。

(4)核果: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質,內果皮木質而堅硬(通常叫「核」),核內有種

子,如桃、李、杏等。

(5)梨果:由子房和花托一起發育而成,外果皮,中果皮和花托均肉質,內果皮常為硬

146

膜質,是梨、蘋果、枇杷等部分薔薇科植物所特有。

(6)蓇葖果:由離生雌蕊的一個心皮發育而成,成熟時,沿腹縫線或背縫線開裂,如八

角、徐長卿、羊角扭等。

(7)莢果:通常稱為豆莢,由單雌蕊發育而成,成熟時果皮通常沿腹縫線和背縫線開裂

成兩片,如望江南、扁豆。若莢果呈分節狀,不開裂而在分節處斷裂的,稱為節

莢,如含羞草、廣金錢草等。莢果是豆科植物所特有。

(8)角果:外形似莢果,但果實是由兩個心皮組成的合生雌蕊發育而成,中間有假隔膜

把子房分隔成二室,種子生於假隔膜兩側,成熟時,果皮沿腹縫線自下而上地開裂

成兩片。其中,果形細長的稱為長角果,如蔊菜,果形短而寬的稱為短角果,如松

藍、薺菜等。

(9)蒴果:由合生雌蕊發育而成,成熟時果皮的開裂方式因植物種類而異,通常有縱裂

如杜鵑花、蓖麻、馬兜鈴等;蓋裂如馬齒莧、車前草等;孔裂如罌粟等。

(10)瘦果:果實含一粒種子,成熟時,果皮不開裂,果皮與種皮分離,如向日葵、鬼

針草等。

(11)穎果:只含一粒種子,果皮不開裂,果皮與種皮癒合,不易分離。是稻、麥、薏

苡等禾本科植物所特有。

(12)堅果:果皮堅硬,成熟時不開裂,內含一粒種子,如板栗、紫蘇、薄荷等唇形科

植物,由於子房分裂,而發育成數個細小的堅果,特稱小堅果。

(13)翅果:果皮向外延展成翅狀,如杜仲、楓楊、榆等。

(14)雙懸果:由二個合生心皮組成的下位子房發育而成,成熟時,沿二心皮之間的中

軸自下而上分離成2個小堅果,懸掛在中軸頂端,是小茴香、當歸、胡蘿蔔等繖形

科植物所特有。

(15)聚合果:由一朵花中的離生雌蕊形成的果實,每一雌蕊分別形成一小果,多個小

果聚集在花托上而成。按照小果的類型不同,可分別稱為聚合蓇葖果如八角、厚樸

等;聚合瘦果如威靈仙、金櫻子等;聚合核果如蛇泡簕、覆盆子等;聚合漿果如五

味子等。

(16)聚花果(複果):由整個花序發育而戒,每朵花分別形成一小果,多個小果聚生

在膨大的花序軸上,如桑椹、無花果等。

7.其他。植物體外部通常還具有一些卷鬚、刺、毛等構造。

(1)卷鬚:通常是由枝條變態而成,但植物體的其他部分如葉、花序柄等均可變成卷

鬚。卷鬚柔韌而旋卷,一經觸及他物即纏繞其上,有些攀援植物是借卷鬚而攀附在

他物上生長的,如絲瓜、蛇葡萄、蛇王藤等。

(2)刺:根據其來源,通常可分為下列幾種。

158

第1章 解表藥

用辛散發表的方藥來開泄腠理,宣通肺衛,發散外邪,解除表證的方法叫解表法。

外感熱病初起,邪在肌表,根據《內經》「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治則,用解表方

藥,使邪從汗出,所以解表法亦稱汗法。

六淫外邪侵犯人體,首先侵犯皮膚及體表經絡,或從口鼻入侵肺衛,出現惡寒、

發熱、頭痛、身痛、四肢酸痛、鼻塞或咳嗽、脈浮、舌苔薄白等症狀。中醫稱之謂「表

證」。由於外邪有寒熱之分,正氣抗禦外邪的能力有強弱之別,因此表證又可分為表

寒、表熱、表虛、表實證。表寒證宜用辛溫解表法,所用的藥為辛溫解表藥;表熱證宜

用辛涼解表法,所用的藥為辛涼解表藥;表實證宜用發汗力強的辛溫解表藥;表虛證除

選用發汗力較弱的解表藥外,還應適當伍用固本補虛之品。

【臨床應用】1.發汗解表。又分為辛溫解表與辛涼解表兩法。

辛溫解表:適用於風寒表證,症見發熱、惡寒、口不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

脈浮緊或浮緩等。常用藥性辛溫、發汗力強的解表藥,如麻黃、桂枝、生薑、防

風、白芷、紫蘇等,常用方如麻黃湯、桂枝湯。

辛涼解表:適用於風熱表證,症見發熱,微惡風寒、口渴、舌苔薄白或微黃、脈浮

數等。常用藥性辛涼、發散力較弱的解表藥,如桑葉、菊花、薄荷、牛蒡子、葛根

等,常用方如桑菊飲、銀翹散等。

2.疏風透疹。適用於麻疹初起,疹出不暢、麻毒內陷,利用解表藥的發散作用,引導

氣機向表,以透發麻疹,常用藥如升麻、葛根等,常用方如升麻葛根湯。此外,還

用於治療蕁麻疹,常用藥如荊芥、防風、蟬蛻等。

3.發汗消腫。適用於有表證的水腫,症見發熱、惡寒、水腫、尿少、脈浮等。常用藥

如麻黃、生薑、石膏等,常用方如越婢湯。通過發汗解表,宣暢肺氣,改善肺的通

調水道功能,達到消腫的目的。

另外,瘡瘍初起,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表證,也常用解表法使之消散,方如

荊防敗毒散等。

4.發汗散濕。適用於外感濕邪,症見頭脹、身重、苔白膩、脈浮緩等,常在解表藥中

加用散濕藥,方如麻黃加朮湯。

159下 篇 第1章 解表藥

【注意事項】 1.要根據辨證用藥。外感熱病、邪已入裡,內傷發熱均禁用解表法,有表證又有裡

證,一般先解表後清裡,表裡俱急者應表裡雙解。表證又應區分風熱、風寒及表

實、表虛用藥。

2.要掌握個體差異。因時、因地制宜用藥,並應中病即止,不可發汗太過,以免耗傷

陰液。

3.若病人素來氣血虧虛、久病津虧、長期失血、久患瘡瘍,不宜濫用解表法。如確有

表證,需解表者應加補益藥,如益氣解表、養血解表、滋陰解表等。婦女經期產後

亦宜慎用解表法。

【現代研究】1.化學成分: 解表藥多含揮發油,且常為其有效化學成分。揮發油主要由萜類和簡單

的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所組成,而萜類又主要由單萜及少數倍半萜組成。

萜類化合物沒有香氣,不是揮發油的芳香成分,但某些萜類的含氧衍生物或芳香族

化合物則具揮發油的特殊香氣,且常為其有效成分。如麻黃的α–松油醇,紫蘇的

紫蘇醛,荊芥的薄荷酮,薄荷的薄荷醇,黃荊、牡荊、荊條的香檜烯等都是含氧單

萜,為有效成分;桂枝的桂皮醛及細辛、辛夷、九層塔的甲基丁香油酚等都是簡單

的芳香族化合物,也為有效成分。近年來,證明一些不含氧的單萜,如蒎烯、檸檬

烯等有一定的鎮咳祛痰的作用,這也是不少解表藥揮發油中共同含有的有效成分。

揮發油的組成比較複雜,一種植物的揮發油常含有幾種甚至數十種成分,如荊芥揮

發油就含有30多種成分,已定結構的有27種。由於這些成分的組合及比例的不同,

形成了解表藥各種各樣的藥理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共性,那就是大多具有局部刺激

興奮作用和發汗、抗菌、鎮咳、祛痰、驅風等多方面的作用。這些作用與中醫的解

表作用有關。

揮發油的性質不穩定,在常溫下即易揮發,高溫更容易損失。因此,這類藥材的加

工,保管要避免高溫烘烤及曝曬;粉末藥材更應密閉貯存,且不宜久藏,入湯劑不

宜久煎,宜後下。

解表藥除含揮發油外,有的還含生物鹼(如麻黃、升麻)、黃酮(如葛根、黃

荊),皂苷(如柴胡)、酚酸及呋喃色酮(如升麻)等。這些成分有的與解表作用

有關,但多與解表以外的其他作用有關。

2.藥理作用:目前的藥理實驗雖不能全面解釋解表藥的藥理作用,但已證實這種解表

作用,與下述作用有關。

160

①發汗解熱作用:大部分解表藥如桂枝、紫蘇、荊芥、防風、白芷、細辛、辛夷、

生薑、蔥白、薄荷、菊花、蔓荊子、葛根、柴胡等均有發汗解熱作用。這種作用

常具中樞性,多是通過影響體溫調節中樞而起作用的。

②增強體表循環作用:大部分解表藥如桂枝、紫蘇、荊芥,生薑、薄荷、牛蒡子,

桑葉、菊花、蔓荊子、柴胡等均有擴張皮膚血管,增強體表循環的作用。血液循

環在體溫調節中有著重要作用,它不僅能保持全身熱量的均勻,而且由於體表循

環的增強,能促進汗腺的分泌功能,擴張皮膚血管,從而增加熱量的散發。另

外,增強體表循環,還可以改善表證的病理狀況。例如發熱過程中的體溫升高或

高水準期常伴有血壓升高,可通過擴張血管而使之緩解;感染性疾病的炎症反

應,可通過循環功能的增強改善局部血循,加速病灶修復;表證的特點之一是

「惡寒」,現代病理生理研究表明,惡寒與體表小動脈痙攣有關,解表藥通過擴

張血管可以改善這種病理狀態。此外,解表藥的透疹功能亦與改善循環有關,有

人認為解表藥能促進外周血液循環,使病毒大量流向毛細血管,引起毛細血管的

內壁細胞增生、血液滲出,從而形成皮疹,但仍缺乏有力的證據。

③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外感病常是由於各種致病微生物的侵襲所致,因此消除外感

病致病的原因是治療措施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在疾病初起,致病微生物對機體

的侵襲是矛盾的焦點,此時人體組織器官的功能和代謝還沒有出現嚴重的障礙,

如能有效地控制病因,消除其對機體的不良影響,病情就能迎刃而解。

根據一些資料,解表藥中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有:

對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者,如麻黃、桂枝、紫蘇、羌活、防風、白芷、生薑、香

薷、薄荷、牛蒡、菊花、蔓荊子。

對某些革蘭氏陽性球菌有抑制作用者,如麻黃、桂枝,紫蘇、羌活、防風、白

芷、藳本、細辛、薄荷、牛蒡子、桑葉、菊花、豆豉、葛根、升麻。

對某些革蘭氏陰性桿菌有抑制作用者,如桂枝、紫蘇、羌活、防風、藳本、細

辛。生薑、蔥白、薄荷、桑葉、菊花、蔓荊子。

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者,如紫蘇、荊芥、羌活、白芷、細辛、薄荷、牛蒡子、

菊花、柴胡、升麻。

對某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者,如桂枝、羌活、防風、白芷、藳本、辛夷、生

薑、蔥白、牛蒡子、菊花、升麻。

此外,有的對白喉桿菌(菊花)、腦膜炎雙球菌(菊花)、枯草桿菌(防風、白

芷、細辛)、炭疽桿菌(桂枝)、瘧原蟲(柴胡)、滴蟲(生薑、蔥白,薄荷)

等也有抑制作用。

161下 篇 第1章 解表藥

據報道,揮發油除對多種致病微生物有直接殺滅作用外,內服吸收後一部分由呼

吸道排出,在排出過程中還可以繼續發揮其藥理作用作用,所以傳染病初起,應

用具有辛散作用的解表藥,有特殊意義。

④鎮痛作用:外感初起,頭痛身痛是主要症狀之一,某些解表藥可以解除此種疼

痛。另外風寒濕邪留滯關節肌肉引起的痹證,亦可用此類藥物。具有明顯鎮痛作

用的藥物有:桂枝、羌活、防風、白芷、藳本、細辛、辛夷、生薑、薄荷、升

麻、蔓荊子。

⑤中樞興奮作用:除前述發汗解熱、改善循環等作用都與中樞有關外,揮發油的局

部刺激興奮作用,也可以反射地影響中樞。具有興奮中樞作用的藥物有:麻黃、

細辛、白芷、辛夷、薄荷等。

⑥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咳嗽、咯痰、氣喘是呼吸道炎常見症狀,而某些解表藥如麻

黃、細辛、黃荊、牡荊、荊條、蔥白等已證實有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

⑦健胃作用:揮發油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可以促進腺體分泌、增強胃腸蠕

動,某些藥物含有一定的消化酶,可增強消化及吸收作用。這些健胃作用對熱病

初起的消化呆滯有治療意義。桂枝、紫蘇、生薑、蔥白、薄荷、豆豉都有這一作

用。其中如桂枝油、薄荷油已製成健胃、驅風劑使用。某些解表藥的健胃作用與

中醫傳統的「解表和中」、「理氣解表」、「理氣化濕」的治法可能有一定的關

係。

⑧利尿作用:麻黃、紫蘇、細辛、香薷等均有利尿作用,這就為解表藥治療風水提

供了藥理依據。

解表藥的「解表」作用,是上述藥理作用綜合的結果,它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下,對整個機體的作用。它們相互協同又相互影響,有的還能調動機體的抗病能

力,構成整個「解表」的效果。所謂「邪從汗解」、「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暑當與汗皆出」等還只是從汗出病除的表面聯繫出發,更深入的本質聯繫還有待

今後研究闡明。

162

一、解表藥根據解表藥的性能不同,通常又將解表藥分為辛溫解表藥和辛涼解表藥兩類,前者

適用於風寒表證,後者適用於風熱表證。

(一)辛溫解表藥

辛溫解表藥,性味多為辛溫,發汗作用較強。適用於感冒風寒,呈現惡寒發熱、無

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脈浮等寒象比較突出的表證。對於咳嗽氣喘、

腳氣水腫及風濕痛等初起具有上述表證的,也可應用。

麻黃

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 Ephedra sinica Stapf、中間麻黃 E.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 及木賊麻黃 E.equisetina Bge. 的莖。處方常用麻黃、淨麻黃、炙麻黃、麻黃絨等名。

【性味】辛、微苦,溫。

【歸經】肺、膀胱經。

【功用與主治】

1.發汗解表:用於(1)外感風寒,惡寒無汗的表實證,常配伍桂枝;以增強發汗的力

量,如麻黃湯;(2)風濕關節疼痛有表證者,通過發汗祛濕,緩解疼痛。

2.宣肺平喘:用於外感風寒、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氣喘,常與杏仁同用,以增強平喘

作用,如三拗湯。若內有寒飲,則常與乾薑、半夏、五味子、細辛同用;若肺熱喘

咳,則常與生石膏、杏仁同用。

3.利水消腫:利水消腫:用於水腫初起而有表證者。常與白朮、生薑等同用,如越婢

加朮湯。此外,與連翹、浮萍、生地等配伍,可用於治療蕁麻疹。

【用量】1.5~9.0克。

【禁忌】傷風有汗、體弱虛喘不宜用,高血壓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比較】麻黃生用發汗力強,炙用發汗力弱。一般發汗解表宜生用,宣肺平喘生用、炙

用皆可。麻黃去節後,稱淨麻黃,發汗力更強,但麻黃絨的發汗力卻較緩和。

而麻黃節及麻黃根卻有止汗作用。

【現代研究】

1.化學成份:

草麻黃:地上部分含有麻黃生物鹼類:左旋麻黃鹼(ephedrine),右旋偽麻黃鹼

163下 篇 第1章 解表藥

解表藥│

麻黃

(pseudoephedrine),左旋去甲基麻黃鹼(norephedrine),右旋去甲基偽麻黃鹼

(norpseudoephedrine),左旋甲基麻黃鹼(methylephedrine),痕量右旋甲基偽麻

黃鹼(methylpseudoephedrine),並含O-苯甲醯-L-(+)-偽麻黃鹼(O-benzoyl-L

(+)-pseudoephedrine),生物鹼中以麻黃鹼為主,偽麻黃鹼含量較少,生物鹼總含

量為0.481~1.382%。噁唑酮類生物鹼:麻黃噁唑酮(ephedroxane)。揮發油:從中

分離出32種化合物,含量較高的有α,α,4-三甲基-3-環己烯-甲醇(α,α,4-trimethyl-

3-cyclohexen-1-methanol),β-松油醇(β-terpineol),對䓝-2-烯-7-醇(p-meth-

2-en-7-ol),平喘有效成分左旋-α-松油醇(α-terpineol)和2,3,5,6-四甲基吡嗪

(2,3,5,6-tetramethylpyrazine)。黃酮類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小麥黃素

(tricin),山柰酚(kaempferol),芹菜素-5-鼠李糖苷(apigenin-5-rhamnoside),

蜀葵苷元(herbacetin),3-甲氧基蜀葵苷元(3-methoxyherbacein)及山柰酚鼠李糖

苷(kaempferol rhamnoside)。

木賊麻黃:地上部分含有麻黃生物鹼類:左旋麻黃鹼,右旋偽麻黃鹼,左旋去甲

基麻黃鹼,右旋去甲基偽麻黃鹼,左旋甲基麻黃鹼,痕量右旋甲基偽麻黃鹼,

以麻黃鹼為主,偽麻黃鹼含量較少,總含量為2.093~2.436%。 噁唑酮類生物

鹼:麻黃噁唑酮。揮發油:從中分離出27種化合物,含量較高的有6,10,14,-三甲

基十五碳-2-酮(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

烯-1-醇(3,7,11,15-tetramethyl-2-hexadecen-1-ol),十八碳酸甲酯(oct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平喘有效成分2,3,5,6-四甲基吡嗪,但不含另一種平喘有效成

分左旋-α-松油醇。黃酮醇苷:4',5,7-三羥基-8甲氧基黃酮醇-3-O-β-D-吡喃葡萄

糖苷(4',5,7-trihydroxy-8-methoxyflavonol-3-O-β-D-glucopyranoside)。芳香酸

類:苯甲酸(benzoic acid),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桂皮酸

(cinnamic acid),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及原兒茶

酸(protocatechuic acid)。

中麻黃:地上部分含左旋麻黃鹼,右旋偽麻黃鹼,左旋去甲基麻黃鹼,右旋去甲基

偽麻黃鹼,左旋甲基麻黃鹼,痕量右旋甲基偽麻黃鹼,以偽麻黃鹼含量較高,麻黃

生物鹼類總含量為1.059~1.564%,也含麻黃噁唑酮。

2.藥理作用:

①擬腎上腺素作用:麻黃鹼能促進腎上腺素能神經和腎上腺髓質嗜鉻細胞釋放去甲

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而間接發揮擬腎上腺素的作用,並能直接興奮α,β-受體。

②麻黃鹼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使冠脈、腦、肌肉血管擴張,血流量

增加,使腎、脾等內臟和皮膚、黏膜血管收縮,血流量降低,麻黃鹼溶液用於黏

164

膜,能滿意地消除血管充血,且不伴有後擴張,麻黃鹼對鼻黏膜血管的收縮作用

比偽麻黃鹼強,維持時間亦較長。

③升壓作用:麻黃鹼能引起收縮壓和舒張壓上升,脈壓增大。

④對支氣管平滑肌鬆馳作用:麻黃鹼較腎上腺素弱而持久。離體兔肺支氣管灌注,

低濃度麻黃鹼及偽麻黃鹼均引起支氣管擴張。左旋麻黃鹼和右旋偽麻黃鹼能緩解

由組胺或乙醯膽鹼所致犬呼吸道阻力增加,甲基麻黃鹼也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

⑤散瞳作用:麻黃鹼作用於虹膜輻狀肌可使瞳孔擴大,故有散瞳作用。

⑥對腸胃道的作用:麻黃鹼能使胃腸道平滑肌鬆馳,抑制蠕動,延緩胃腸道內容物

的推進及排空。麻黃次鹼對離體兔腸先抑制後興奮。對動物子宮一般表現為張力

及振幅增加,此種興奮作用可被麥角胺阻斷,被可卡因所增強,然而對人的子宮

一般表現為抑制,曾用於緩解月經痛。

⑦對子宮的作用:麻黃對離體動情期大鼠子宮表現抗5-羥色胺作用。麻黃次鹼對豚

鼠離體子宮有收縮作用。

⑧對排尿的影響:麻黃鹼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約肌的張力增加,使排尿次數減少。

⑨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麻黃鹼的中樞興奮作用遠較腎上腺素力強,較大治療量

即能興奮大腦皮層和皮層下中樞,引起失眠、神經過敏、不安、震顫等症狀,麻

黃鹼對呼吸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也有興奮作用。

⑩發汗解熱作用:麻黃揮發油乳劑對人工發熱的兔有解熱作用,麻黃揮發油及萜品

烯醇對正常小鼠體溫有降溫作用,以萜品烯醇作用更為明顯,二者對正常及發熱

貓未見引起發汗。麻黃鹼及麻黃總生物鹼對人不能誘發出汗。

⑪抗菌抗病毒作用:麻黃煎劑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種鏈球菌、乙種鏈球

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表現不同程度的抗菌

作用。麻黃揮發油對流感嗜血桿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

菌作用,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對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感染的小鼠有治

療作用。

⑫抗過敏及免疫作用:麻黃的水或乙醇提取物能抑制過敏介質(補體)的釋放,但

對組胺等介質沒有對抗作用。

⑬鎮咳平喘祛痰作用:麻黃水提物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鎮咳作用。用組胺氣霧致喘法

試驗,小鼠腹腔注射麻黃揮發油0.1ml/kg具有平喘作用,酚紅法試驗發現給小鼠灌

胃麻黃揮發油0.4ml/kg具有促進氣管排泌酚紅的作用。

⑭對骨骼肌的作用:麻黃鹼對骨骼肌有抗疲勞作用。

⑮偽麻黃鹼的作用:偽麻黃鹼比麻黃鹼有顯著的利尿作用,離體兔肺灌流實驗表

165下 篇 第1章 解表藥

解表藥│

桂枝

明,偽麻黃鹼極稀溶液及濃溶液均使支氣管鬆馳,中等濃度則使支氣管平滑肌收

縮,而甲基麻黃鹼任何濃度均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相互作用同時應用麻黃和氨

茶鹼可使氨茶鹼的血藥濃度降低,消除速率增加,所以臨床上麻黃與氨茶鹼同時

應用是不合理的。

3.毒性:麻黃鹼對大鼠皮下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650mg/kg;d-偽麻黃鹼鹽酸對兔皮下

注射的最小致死量為500mg/kg;10%麻黃揮發油乳劑對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

為14mg/kg

4.品種:同屬植物藏麻黃( E.saxatilis ),單子麻黃( E.monosperma),麗江麻黃(

E.1ikiangensis),膜果麻黃( E.przewalskii) 等均作麻黃入藥,但療效尚不明確。

過去評價麻黃的質量以總鹼及麻黃鹼含量高者為優,認為木賊麻黃和草麻黃質

優,但近年發現偽麻黃鹼的平喘作用雖較麻黃鹼弱,但對心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副

作用包括升壓等也較弱,毒性只有麻黃鹼的1/2,且有消炎和利尿等作用,更適用於

老人及小孩使用,因而認為含偽麻黃鹼多的中間麻黃為好。

桂枝

為樟科植物桂樹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處方常用桂枝,桂枝尖等名。

【性味】辛、甘,溫。

【歸經】肺、心、膀胱經。

【功用與主治】

1.發汗解表:用於外感風寒表虛證。本品的發汗作用較和緩,適宜於平素體質虛弱而

新患感冒的患者。方如桂枝湯。

2.溫經通絡:用於(1)風寒濕痹,常與防風、羌活、附子等同用,方如附子桂枝湯;

(2)寒凝經閉、痛經、月經不調,常與當歸、白芍、川芎等同用;(3)心陽虛

衰、心悸、氣短、脈結代者,常與炙甘草、黨參、阿膠等同用,方如炙甘草湯。

3.通陽化氣:用於陰寒阻遏陽氣,水濕停滯所致的水腫、痰飲,常與白朮、茯苓、澤

瀉等同用,方如五苓散、苓桂朮甘湯。

【用量】3~9克。

【禁忌】溫熱病及高熱、無汗、脈洪大者,喉證及陰虛火旺、出血等有內火者不宜用。

【比較】桂枝、麻黃均能發汗解表,但麻黃發汗作用較強,且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桂枝發汗作用較緩,且能溫經通絡,通陽化氣,故肺氣壅實,腠理緻密之表實

無汗者用麻黃;營衛不和,腠裡疏鬆之表虛自汗者用桂枝。桂枝與桂枝尖比

200

二、解表方

(一)辛溫解表方

麻黃湯

《傷寒論》

【方歌】

桂枝杏甘麻黃湯,風寒表實用之良。

麻黃4.5~9克 桂枝6克 杏仁9克 炙甘草3克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發熱、頭痛、身疼、無汗、喘咳,脈浮緊。

本方以麻黃發汗、平喘為主藥,輔以桂枝溫經通陽,兩藥協同,發汗力大為增

強;佐以杏仁,助麻黃宣肺逐邪以平喘;甘草甘潤緩急,凋和諸藥,既助麻杏平

喘,又防麻桂發汗過猛,為使藥。四藥合用,具有發汗解表、散寒、宣肺、平

喘、止咳之功。

①本方主要用於外感風寒而見發熱惡寒、無汗、咳喘、脈浮緊之表實證。如流感、感冒

有上述見證者,多用本方治之。

②本方加白朮,名麻黃加朮湯,可用於風寒濕邪在表,惡寒無汗,一身重痛風濕痹證。

③本方去桂枝,名三拗湯,長於宣肺止咳,可用於風寒外束,鼻塞氣促、咳嗽、痰多而

清稀者,如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

④邪熱壅肺,咳嗽氣喘,煩躁口渴者,如大葉性肺炎等,可用本方去桂枝加石膏, 名麻

杏石甘湯,有清熱、宣肺、平喘的功效。此方與麻黃湯相比,僅一味藥之差,但功用

大不相同,麻黃湯主治風寒咳喘,麻杏石甘湯主治風熱咳喘。

本方多用水煎服。表虛有汗者不宜用,產後及失血病人忌用。

組成

功用

方解 主治

方解

臨床應用

201下 篇 第1章 解表藥

解表方│

麻黃湯‧

桂枝湯‧

藿香正氣散

桂枝湯

《傷寒論》

【方歌】

桂枝湯芍草薑棗,表寒虛證用之好。

桂枝6~9克 白芍9克 炙甘草3克 生薑9克 大棗4枚

散寒解肌,調和營衛。

外感風寒表虛證,發熱頭痛、汗出惡風、關節肌肉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脈

浮緩。

方中桂枝解肌發表、溫經通陽為主藥;輔以白芍斂陰和營,使桂枝辛散風寒而不

致傷陰,二藥同用。散中有斂,調和營衛,再佐以薑棗,以加強調和營衛之功;

炙甘草調和諸藥。五藥合用,散寒解肌、調和營衛,為治療風寒客表,營衛不和

所致表虛證的一個常用方。

①本方應用廣泛,不但用於外感風寒表虛證,還可用於病後、產後由於營衛不和所致的

表虛自汗,或因氣血不調,脾胃虛弱所致的妊娠惡阻等。

②風濕關節疼痛,可用本方加獨活、桑寄生等。

③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湯,用於本方證兼有項背強者;加重白芍用量,名桂枝加

芍藥湯,可調治本方證伴有腹痛隱隱者;加厚撲、杏仁,名桂枝加厚樸杏仁湯,可用

於本方證兼有喘咳者。

本方煎水服後可喝開水或少量熱粥,冬季還須蓋被保溫,以助藥力,以微汗緩出遍及

周身為度。

藿香正氣散

《和劑局方》

【方歌】

藿香正氣桔樸朮,二陳白芷蘇大腹。

藿香9克 紫蘇9克 白芷6克 大腹皮6克 茯苓9克 白朮9克 陳 皮6克 半夏曲9克 厚

樸6克 桔梗6克 甘草3克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組成

功用

方解 主治

方解

臨床應用

組成

功用

202

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惡寒發熱,頭痛身重,胸悶嘔噁,腹痛泄瀉,口淡,苔白

膩等

本方具有芳香辟穢、升清降濁、散寒除濕作用,為外解風寒內除濕滯常用方。方

中藿香、蘇葉、白芷三藥氣味芳香,均能解表化濁,尤其是藿香既能芳香化濕,

又具理氣和中兼以解表之功,故為方中主藥;配合厚撲、大腹皮去濕除滿,半夏

曲、陳皮理氣和胃,降逆止嘔,桔梗宣肺利氣;又以苓、朮、甘、棗健脾止瀉,

諸藥合用,使風寒得解則寒熱除,氣機通暢則胸膈舒,腸胃調和則吐瀉止。

①本方常用於外有風寒表證,內有濕滯腸胃不和之四時感冒,急性胃腸炎等。

②表證偏重者,寒熱無汗,可重用蘇葉;濕邪偏重,苔白厚膩者,可將白朮易蒼朮,以

增強燥濕作用;有食滯者,去甘草、大棗,加神曲、雞內金,小便短少者,加木通、

澤瀉。

③本方可用水煎服。亦有製成丸劑者,如藿香正氣丸。每次60克,每日2次。

其他辛溫解表方如下表

主治

方解

臨床應用

203下 篇 第1章 解表藥

解表方│

列表辛溫解表常用方

列表辛溫解表常用方

方名 組成 功用與主治 方歌

蔥豉湯

《肘後方》蔥白3∼5根 豆豉10克

發汗解表。主治外感初起,微惡風寒、發熱無

汗、頭痛鼻塞、身痛煩躁、舌苔薄白、脈浮

解表蔥豉湯

發汗又通陽

小青龍湯

《傷寒論》

麻黃6克 白芍9克

細辛3克 乾薑5克

炙甘草4克 桂枝6克

法半夏9克 五味子5克

解表散寒,溫肺化飲平喘。主治外感風寒,內

停水飲,發熱惡寒、無汗、咳喘、痰白清稀、

甚則胸滿喘息不得平臥、口不渴、苔薄而潤、

脈浮緊等,如慢性支氣管炎咳喘等

小青龍湯姜桂麻

細草五味芍半夏

越婢湯

《金匱要略》

麻黃9克 石膏25克

生薑9克 大棗4枚

甘草5克

解表清熱,宣肺利水。主治風水上半身浮腫,

伴有惡風微熱、口渴脈浮等表證者,如急性腎

炎初起

越婢麻石薑棗草

解表宣肺利水好

參蘇飲

《和劑局方》

黨參10克 蘇葉6克

葛根10克 木香3克

前胡6克 法半夏6克

茯苓9克 陳皮3克

甘草3克 桔梗9克

枳殼5克

益氣解表,和胃化痰。主治素體虛弱之外感風

寒,怕冷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滿

悶,苔白、脈浮弱

參蘇飲中陳草茯

半葛木枳桔前胡

虛人外感風寒證

益氣解表痰濕除

川芎茶調散

《和劑局方》

羌活6克 防風10克

白芷6克 甘草5克

荊芥10克 川芎10克

細辛3克 薄荷3克

疏風止痛。主治外感風寒,偏正頭痛或巔頂作

痛,惡寒發熱、目眩鼻塞、苔薄白、脈浮滑

川芎茶調用荊防

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眩鼻塞風攻上

偏正頭痛悉能康

荊防敗毒散

《醫學正傳》

荊芥10克 防風10克

柴胡6克 前胡6克

枳殼5克 羌活10克

獨活5克 川芎5克

茯苓5克 甘草3克

桔梗5克

發汗解表,散風祛濕。主治外感風寒濕邪,惡

寒發熱、頭重身疼、無汗鼻塞、咳嗽有痰

荊防敗毒草苓芎

羌獨柴前枳桔同

外感身疼頭項重

散寒祛濕並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