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莫雷阿岛的摄影师潜入土阿莫土群岛 海域,记录了一位勇敢的潜水员“催眠”凶猛鲨鱼的神奇过程。尽管鲨 鱼是海洋中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一,但在这位潜水员手中,却乖得像一 个“温柔的婴儿”。 土阿莫土群岛,亦译为土亚摩突群岛,或称低群岛,是法属波利尼 西亚东部的一个珊瑚岛礁群,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秒变婴儿 潜水员催眠虎鲨 在古代,天府之国成都有着怎样的市井生活 场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成都市考古研讨会上 了解到,2013 年至 2019 年,为配合“天府文化中 心”项目的建设,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市文 物考古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市 青羊区东华门街至成都体育中心一带,开展了连 续多年的考古工作,发掘揭露出大面积的古代城 市遗存。 在长达7年的挖掘研究中,成都市东华门遗 址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里,曾是秦汉六朝 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明 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东华门遗址占地面积 广大,年代久远,向我们静静地诉说着那些朝代 的兴衰荣辱。 发现大城所在 东华门遗址处在成都的中部偏东,发掘出土 了排水沟、水井、灰坑等,以及大量的陶制器皿、 瓦当、筒瓦、板瓦、钱币等生活遗物。 除此之外,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还找到了一 座巨大的东汉时期的夯土台,并在其旁边发现 了大量精美纹饰和“大富贵”“大福昌”等吉祥文 字组合在一起的汉代瓦当,以及模印有花纹的 地砖。 通过这些文化遗存,考古学家推测当年这里 绝非普通民居。他们认为,这里是从秦代就确定 的政治中心。 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 311 年),张仪、张若 等筑成都城,其中蜀候、蜀相、蜀守的治所(古指 地方政府驻地)为大城,此后的两汉六朝时期,大 城一直作为政治中心。 大城南起成都南边的锦江宾馆,最北大约 在现如今的羊市街,西到东城根街,东到太升南 路。后成都以此为圆心,向外四面扩展。 东华门遗址考古领队负责人易立指出:“东 华门遗址恰好就在大城范围之内,这里的高等级 建筑,极可能就是张仪等历代蜀地最高长官的官 邸或衙门的组成部分。” 探寻河池用途 唐代著名诗人高骈以“画舸轻桡柳色新,摩 诃池上醉青春”来描述摩诃池景色之美。 诗句中的摩诃池—一个湮没在历史尘埃 中的名字,由于东华门遗址挖掘的深入,也开始 逐渐走入人们视线。 在成都体育中心南侧,可以看到隋唐及宋代 的鹅卵石拼花小径保存完好,五代时期砖砌的水 井也被清淘出来。 隋唐时期的大型房屋殿基之上,还残留着斜 铺的青砖。庭院之外,有砖砌的排水沟一直通往 摩诃池,它们共同组成了摩诃池东岸的池苑园林 景观。 “卵石步道的工艺,可能还是长安和洛阳的 ‘舶来品’,因为洛阳东都上林苑就曾发现过这种 卵石步道。”易立说。 摩诃池开凿于隋代,相传为蜀王杨秀展筑成 都子城的取土处,池名得自梵语。唐代中叶以 后,此池声名渐起,已为城内一大胜景,是众多达 官显贵、文人墨客的宴饮和游玩去处。除却园林 景观的功能外,摩诃池亦为唐代成都全城提供了 必不可少的生活用水保障。 五代前蜀立国于成都,前蜀皇帝王建改摩诃 池为龙跃池,前蜀最后一位皇帝王衍继位后又将 其命名为宣华池、宣华苑,大兴土木,环池修建宫 殿,一度成为皇家园林。 易立表示,从隋代至两宋,摩诃池的历史延 续了600多年。到了两宋时期,摩诃池范围开始 缩减,但仍不失为城中一大盛景。直到明代,蜀 王府的营建以填掉摩诃池为基础,这个史上著名 的人工湖才最终消失。 解锁饮食密码 考古人员在东华门遗址挖掘明代蜀王府的 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动物骨骼。 经鉴定,出土动物遗存共68978件。其中,出 土鱼骨遗存的数量为170件、鸟类遗存35048件、 哺乳动物遗存 30105件。 考古人员还惊奇地发现:在哺乳动物中,猪 科动物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最多,且远远 超过其它科的哺乳动物;其次是兔科动物的数 量,这与四川地区如今仍然存在的喜爱食用兔的 饮食习惯是对应的。 而从可鉴定标本数上看,猫、马、狗、豪猪、果 子狸与熊等动物遗存数量较少,说明它们可能并 不是先民日常生活食用的动物。经推测,猫和狗 可能是王府先民饲养的宠物,马可能是王府饲养 的用以出行的动物,而豪猪、果子狸、熊则可能是 园囿中豢养的动物。 无论是从可鉴定标本数还是最小个体数来 看,出土鸟类遗存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哺乳动物遗 存的数量,这应该体现了先民对肉食来源的倾向 性,相比哺乳动物而言,川蜀先民有可能更喜爱 食用鸟类。 东华门遗址再现古成都市井生活 500年前四川人就爱吃兔 奇观 5 2019 年 8 月 16 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10—58884108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 陈萌 KE JI ZHI MI 科技之谜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网络) 考古探秘 纳米布沙漠,一只变色龙瞬间捕捉到一只苍蝇。来自瑞士苏黎世的 75岁摄影师库尔特 · 穆勒看到了这一幕并拍摄下来。库尔特表示,这震 撼的一幕就发生在一眨眼之间,抓拍到这类的照片是很罕见的,需要在 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这次运气真的是好到爆棚。根据库尔特 的说法,这只蜥蜴的舌头大约有15到20厘米,而它身长大约25厘米。 眨眼之间 变色龙捕食展现惊人舌功 考古学家在意大利庞贝古城发现了一个树干,里面有各种各样有 趣的东西,包括石头、骨头等被认为在仪式中使用的物体。这些东西中 有许多都被认为是一个巫师的收藏品。 巫师藏品 庞贝出土精美仪式用品 近日,在瑞士格劳宾登州弗莱施,1500头羊翻山越岭,经过悬崖 峭壁和狭窄的高山路径,从一个牧场“迁徙”至另一个牧场,场面浩浩 荡荡。 翻山越岭 瑞士羊群“迁徙”浩浩荡荡 曾欣 本报记者 盛利 实习生 林文慧 本报记者 陈萌 说起亚特兰蒂斯大陆人们或许并不陌 生,它曾出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和小说中,更 吸引了无数科学家和探险家追寻其踪迹。 但你知道吗,亚特兰蒂斯并非唯一失落的 大陆,研究古文明的专家学者相信,地球上 曾经存在3个现已经沉没的大陆,除了位 于大西洋的亚特兰蒂斯大陆之外,还有位 于印度洋的雷姆利亚大陆和位于太平洋的 姆大陆。 很多人花费毕生精力试图揭开这些原 始大陆的神秘面纱,詹姆斯·乔治瓦特就是 其中之一,他一生都在寻找姆大陆的遗迹, 并把成果写成了一本名为《遗失的姆大陆之 谜:太平洋史前档案》的书,虽然书中许多结 论到底正确与否还有待考证,但它确实为人 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些许蛛丝马迹。 乔治瓦特在印度的一座寺庙中找到了一些 可能来源于姆大陆的粘土板,并在寺庙一位博 学的住持的帮助下将粘土板的文字翻译了出 来,将数万年前姆大陆的景象一一还原在《遗失 的姆大陆之谜:太平洋史前档案》一书中。 书中介绍,姆大陆是一个距今5万年的超 文明大陆,拥有6400万人口,面积占据了南太 平洋的大半部,南起塔希提岛,北接夏威夷群岛, 东至复活节岛,西止马里亚纳群岛,东西长约 8000公里,南北宽约 5000公里,面积相当于南北 美洲面积的总和。 “姆”是人类母亲之意,意为人类发源地。 这块大陆上一共有7个城市,它们是宗教、科学 和教育的中心。居住在这块大陆上的主要是白 种人,此外还有黄种人、黑种人等人种。 姆大陆的人民是优秀的航海家、建筑家,生 活富足。这从《遗失的姆大陆之谜:太平洋史前 档案》的记录中可以窥知一二:“从东边的海走 向西边的海,从北边的海走向南边的海……他 们也学会了建筑,用石头建起了宏伟的寺庙和 宫殿”“精雕细琢的石庙装饰着城市,它没有屋 顶,有时被称作‘透明’的寺庙”“富人们用精美 的衣裳和许多珠宝来装饰自己,他们住在巍峨 的宫殿里,有许多仆人陪伴左右”。 然而在距今1.2万—1.5万年前的一天,刹 那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火山喷发,岩浆流 溢,突如其来的地震和火山爆发使得这段繁荣 的文明几乎永远地沉没到了太平洋底部。 粘土板还原超文明大陆的黄金时代 虽然高度文明的姆大陆还只是个传说,但 一些历史痕迹似乎佐证了它的存在。 复 活 节 岛 位 于 东 南 太 平 洋 上,面 积 约 117 平方公里,因为数百个巨大的人型石像而闻名 于世。1686年,英国航海家爱德华 · 戴维斯第 一次登上这个小岛时,发现这里一片荒凉,却 有数百个巨型石像面向大海,神态威严,均由 整块的暗红色火成岩雕凿而成,与小岛的文明 程度并不相符,似乎这些史前人类的艺术杰作 是天外来物。在火山口碗形地带内外,散布着 许多未完成的石雕和数以千计的粗糙石镐,这 证明雕刻工作突然中断。 这些雕像是谁制作的?一种说法是这些 石像是岛上人雕刻的,但是石像的高鼻、薄嘴 唇,是白种人的典型相貌特征,而岛上的居民 是波利尼西亚人,他们的长相没有这个特 征。不仅如此,当时处于旧石器时代,贫瘠的 生产力和食物供给也难以让人相信岛上的人 会用那时的原始石器工具,来完成如此大的 雕刻工程。 而且复活节岛上还保留着一些刻着文字 的石板,这些文字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文 这些历史痕迹也许能证明姆大陆的存在 姆大陆真的存在过吗?从地质学的角度而 言,姆大陆突然沉没的原因靠谱吗? 事实上不仅关于姆大陆是否存在一直有争 议,科学家们对这片大陆如何消失也争执不休。 有专家指出,现代地质学的大陆板块理论 排除了姆大陆存在的可能性。在板块理论中,地 球的大陆地壳是由较轻的硅铝层所组成的,其 “漂浮”于较重的海洋地壳上(主要由硅镁层所组 成)。由于海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厚且比重较 大,因此姆大陆不可能以“沉没”的方式消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与资源学院教授 万天丰告诉科技日报:“目前为止,还没有姆大 陆曾经存在过的一个很完整的地质依据。”但 是,在地质历史上确实有大陆“往下掉”这一现 象,并且发生裂解或运移。比如我国天津的渤 海湾,相对于海平面,当前正以每年2—3毫米 的速度下沉,上海相对下沉的速度达到了每年 4毫米。不过,这种现象有几种不同的成因,我 国的渤海湾沿岸和上海下沉是因为海平面相对 上升而城市用水量过大,导致地下水被“抽走” 以及地面大量的高楼大厦从而导致地面压力过 大,以致发生地面沉降。 “姆大陆若下沉,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深部岩 石破碎,或者地底下存在很大的断层等现象有 关。地下‘基底’不稳,这片大陆可能就‘撑不住’, 就会出现下沉这样的现象。”万天丰说。 但是又有科学家表示,板块的漂移或海底 扩张可能会改变大陆的形状及位置,甚至是将 大陆分裂成若干块。然而,这类的地质活动发 生得很慢,常常需要数千万到数亿年的时间。 因此在人类短暂历史之中,大陆基本上没有变 化,亦无证据显示有地质事件能导致大陆的毁 灭或消失。 “但如果 1 万多年前‘天外来客’到访,经过 巨大陨石的撞击是有可能导致某块大陆下沉 的。”万天丰表示,“虽然现在地球表面的陨石撞 击坑的数量只有200多个,但其实在漫长的历 史中,地球的地质变化非常大,地球的撞击坑应 该远远不止这么多,地球附近的月球表面布满 了陨击坑就是一个旁证。地球是一个活动性较 大的星球,刮风下雨、地表发生侵蚀、搬运和沉 积等地质作用就会填平或掩埋了地球表面原有 的撞击坑。在几十亿年的地质历史时期内撞击 坑实际估计应该不止好几千个这样的数量级。” 在卫星影像上,我国几乎每个省都有好几十个 环形构造,它们之中的相当部分都与古代的陨 击坑有关。 如果姆大陆真的存在过,它的沉没、移动有 可能是1万年前突然的一次“小行星撞地球”后 导致的地震、岩浆爆发以及板块破裂和运移的 结果。“不过,这种说法目前只存在于假说阶 段。”万天丰说。 从地质学角度看大陆沉没或有迹可循 字,至今没有人能看懂它。因此很多人推测, 复活节岛可能是姆大陆沉入海底时的“弃 儿”。不仅如此,太平洋上的群岛—密克罗 尼西亚、斐济都有陆地毁灭和大洪水的传说。 还有一些古代手稿似乎也能佐证姆大陆 的存在。早在1863年,法国学者德 · 布尔布尔 在马德里国家历史学会图书馆里阅读了玛雅 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发觉其中有两处记录 了一个名叫“姆”的大陆因超级火山爆发而消 失。印度史诗级巨著《罗摩衍那》中有一处提 到了那加人“从他们东方的诞生之地来到缅 甸”,也就是太平洋的方向。 而更为蹊跷的是,在埃及、缅甸、印度、日 本、中国、南太平洋诸岛、中美洲、南美洲、北 美印第安人部落和一些古文明所在地发现的 某些古代符号、风俗具有相当的共性,因此有 人推测它们很有可能是姆大陆沉没后的幸存 者来到这些大陆上创造的文明。 事实上,约在半世纪前,即有渔民发现日 本与那国岛的西南方海底有巨大的金字塔、 古城堡。人们推测,海底金字塔可能是1.5万 年前琉球群岛与中国大陆还连在一起时的古 文明遗迹,后由于地震引起地质变化而突然 沉入海底。海底金字塔来源于哪片大陆?有 关专家表示,它们很有可能就是沉没的姆大 陆的遗迹。 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另一个亚特兰蒂斯之谜 另一个亚特兰蒂斯之谜 传说中的姆大陆真的被 传说中的姆大陆真的被 弄丢了 弄丢了

传说中的姆大陆真的被“弄丢了”吗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那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火山喷发,岩浆流 溢,突如其来的地震和火山爆发使得这段繁荣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传说中的姆大陆真的被“弄丢了”吗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那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火山喷发,岩浆流 溢,突如其来的地震和火山爆发使得这段繁荣

最近,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莫雷阿岛的摄影师潜入土阿莫土群岛

海域,记录了一位勇敢的潜水员“催眠”凶猛鲨鱼的神奇过程。尽管鲨

鱼是海洋中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一,但在这位潜水员手中,却乖得像一

个“温柔的婴儿”。

土阿莫土群岛,亦译为土亚摩突群岛,或称低群岛,是法属波利尼

西亚东部的一个珊瑚岛礁群,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秒变婴儿潜水员催眠虎鲨

在古代,天府之国成都有着怎样的市井生活

场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成都市考古研讨会上

了解到,2013 年至 2019 年,为配合“天府文化中

心”项目的建设,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市文

物考古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成都市

青羊区东华门街至成都体育中心一带,开展了连

续多年的考古工作,发掘揭露出大面积的古代城

市遗存。

在长达 7 年的挖掘研究中,成都市东华门遗

址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里,曾是秦汉六朝

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明

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东华门遗址占地面积

广大,年代久远,向我们静静地诉说着那些朝代

的兴衰荣辱。

发现大城所在

东华门遗址处在成都的中部偏东,发掘出土

了排水沟、水井、灰坑等,以及大量的陶制器皿、

瓦当、筒瓦、板瓦、钱币等生活遗物。

除此之外,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还找到了一

座巨大的东汉时期的夯土台,并在其旁边发现

了大量精美纹饰和“大富贵”“大福昌”等吉祥文

字组合在一起的汉代瓦当,以及模印有花纹的

地砖。

通过这些文化遗存,考古学家推测当年这里

绝非普通民居。他们认为,这里是从秦代就确定

的政治中心。

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 311年),张仪、张若

等筑成都城,其中蜀候、蜀相、蜀守的治所(古指

地方政府驻地)为大城,此后的两汉六朝时期,大

城一直作为政治中心。

大城南起成都南边的锦江宾馆,最北大约

在现如今的羊市街,西到东城根街,东到太升南

路。后成都以此为圆心,向外四面扩展。

东华门遗址考古领队负责人易立指出:“东

华门遗址恰好就在大城范围之内,这里的高等级

建筑,极可能就是张仪等历代蜀地最高长官的官

邸或衙门的组成部分。”

探寻河池用途

唐代著名诗人高骈以“画舸轻桡柳色新,摩

诃池上醉青春”来描述摩诃池景色之美。

诗句中的摩诃池——一个湮没在历史尘埃

中的名字,由于东华门遗址挖掘的深入,也开始

逐渐走入人们视线。

在成都体育中心南侧,可以看到隋唐及宋代

的鹅卵石拼花小径保存完好,五代时期砖砌的水

井也被清淘出来。

隋唐时期的大型房屋殿基之上,还残留着斜

铺的青砖。庭院之外,有砖砌的排水沟一直通往

摩诃池,它们共同组成了摩诃池东岸的池苑园林

景观。

“卵石步道的工艺,可能还是长安和洛阳的

‘舶来品’,因为洛阳东都上林苑就曾发现过这种

卵石步道。”易立说。

摩诃池开凿于隋代,相传为蜀王杨秀展筑成

都子城的取土处,池名得自梵语。唐代中叶以

后,此池声名渐起,已为城内一大胜景,是众多达

官显贵、文人墨客的宴饮和游玩去处。除却园林

景观的功能外,摩诃池亦为唐代成都全城提供了

必不可少的生活用水保障。

五代前蜀立国于成都,前蜀皇帝王建改摩诃

池为龙跃池,前蜀最后一位皇帝王衍继位后又将

其命名为宣华池、宣华苑,大兴土木,环池修建宫

殿,一度成为皇家园林。

易立表示,从隋代至两宋,摩诃池的历史延

续了 600 多年。到了两宋时期,摩诃池范围开始

缩减,但仍不失为城中一大盛景。直到明代,蜀

王府的营建以填掉摩诃池为基础,这个史上著名

的人工湖才最终消失。

解锁饮食密码

考古人员在东华门遗址挖掘明代蜀王府的

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动物骨骼。

经鉴定,出土动物遗存共 68978件。其中,出

土鱼骨遗存的数量为 170 件、鸟类遗存 35048 件、

哺乳动物遗存 30105件。

考古人员还惊奇地发现:在哺乳动物中,猪

科动物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最多,且远远

超过其它科的哺乳动物;其次是兔科动物的数

量,这与四川地区如今仍然存在的喜爱食用兔的

饮食习惯是对应的。

而从可鉴定标本数上看,猫、马、狗、豪猪、果

子狸与熊等动物遗存数量较少,说明它们可能并

不是先民日常生活食用的动物。经推测,猫和狗

可能是王府先民饲养的宠物,马可能是王府饲养

的用以出行的动物,而豪猪、果子狸、熊则可能是

园囿中豢养的动物。

无论是从可鉴定标本数还是最小个体数来

看,出土鸟类遗存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哺乳动物遗

存的数量,这应该体现了先民对肉食来源的倾向

性,相比哺乳动物而言,川蜀先民有可能更喜爱

食用鸟类。

东华门遗址再现古成都市井生活500年前四川人就爱吃兔

奇观

52019 年 8 月 16 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10—58884108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 陈 萌KE JI ZHI MI 科技之谜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网络)

考古探秘

纳米布沙漠,一只变色龙瞬间捕捉到一只苍蝇。来自瑞士苏黎世的

75岁摄影师库尔特·穆勒看到了这一幕并拍摄下来。库尔特表示,这震

撼的一幕就发生在一眨眼之间,抓拍到这类的照片是很罕见的,需要在

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这次运气真的是好到爆棚。根据库尔特

的说法,这只蜥蜴的舌头大约有15到20厘米,而它身长大约25厘米。

眨眼之间变色龙捕食展现惊人舌功

考古学家在意大利庞贝古城发现了一个树干,里面有各种各样有

趣的东西,包括石头、骨头等被认为在仪式中使用的物体。这些东西中

有许多都被认为是一个巫师的收藏品。

巫师藏品庞贝出土精美仪式用品

近日,在瑞士格劳宾登州弗莱施,1500 头羊翻山越岭,经过悬崖

峭壁和狭窄的高山路径,从一个牧场“迁徙”至另一个牧场,场面浩浩

荡荡。

翻山越岭瑞士羊群“迁徙”浩浩荡荡

曾 欣 本报记者 盛 利

实习生 林文慧 本报记者 陈 萌

说 起 亚 特 兰 蒂 斯 大 陆 人 们 或 许 并 不 陌

生,它曾出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和小说中,更

吸 引 了 无 数 科 学 家 和 探 险 家 追 寻 其 踪 迹 。

但 你 知 道 吗 ,亚 特 兰 蒂 斯 并 非 唯 一 失 落 的

大陆,研究古文明的专家学者相信,地球上

曾 经 存 在 3 个 现 已 经 沉 没 的 大 陆 ,除 了 位

于 大 西 洋 的 亚 特 兰 蒂 斯 大 陆 之 外 ,还 有 位

于 印 度 洋 的 雷 姆 利 亚 大 陆 和 位 于 太 平 洋 的

姆大陆。

很 多 人 花 费 毕 生 精 力 试 图 揭 开 这 些 原

始大陆的神秘面纱,詹姆斯·乔治瓦特就是

其中之一,他一生都在寻找姆大陆的遗迹,

并把成果写成了一本名为《遗失的姆大陆之

谜:太平洋史前档案》的书,虽然书中许多结

论到底正确与否还有待考证,但它确实为人

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些许蛛丝马迹。

乔治瓦特在印度的一座寺庙中找到了一些

可能来源于姆大陆的粘土板,并在寺庙一位博

学的住持的帮助下将粘土板的文字翻译了出

来,将数万年前姆大陆的景象一一还原在《遗失

的姆大陆之谜:太平洋史前档案》一书中。

书中介绍,姆大陆是一个距今 5 万年的超

文明大陆,拥有 6400 万人口,面积占据了南太

平洋的大半部,南起塔希提岛,北接夏威夷群岛,

东至复活节岛,西止马里亚纳群岛,东西长约

8000公里,南北宽约 5000公里,面积相当于南北

美洲面积的总和。

“姆”是人类母亲之意,意为人类发源地。

这块大陆上一共有 7个城市,它们是宗教、科学

和教育的中心。居住在这块大陆上的主要是白

种人,此外还有黄种人、黑种人等人种。

姆大陆的人民是优秀的航海家、建筑家,生

活富足。这从《遗失的姆大陆之谜:太平洋史前

档案》的记录中可以窥知一二:“从东边的海走

向西边的海,从北边的海走向南边的海……他

们也学会了建筑,用石头建起了宏伟的寺庙和

宫殿”“精雕细琢的石庙装饰着城市,它没有屋

顶,有时被称作‘透明’的寺庙”“富人们用精美

的衣裳和许多珠宝来装饰自己,他们住在巍峨

的宫殿里,有许多仆人陪伴左右”。

然而在距今 1.2 万—1.5 万年前的一天,刹

那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火山喷发,岩浆流

溢,突如其来的地震和火山爆发使得这段繁荣

的文明几乎永远地沉没到了太平洋底部。

粘土板还原超文明大陆的黄金时代

虽然高度文明的姆大陆还只是个传说,但

一些历史痕迹似乎佐证了它的存在。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面积约 117

平方公里,因为数百个巨大的人型石像而闻名

于世。1686 年,英国航海家爱德华·戴维斯第

一次登上这个小岛时,发现这里一片荒凉,却

有数百个巨型石像面向大海,神态威严,均由

整块的暗红色火成岩雕凿而成,与小岛的文明

程度并不相符,似乎这些史前人类的艺术杰作

是天外来物。在火山口碗形地带内外,散布着

许多未完成的石雕和数以千计的粗糙石镐,这

证明雕刻工作突然中断。

这些雕像是谁制作的?一种说法是这些

石像是岛上人雕刻的,但是石像的高鼻、薄嘴

唇,是白种人的典型相貌特征,而岛上的居民

是 波 利 尼 西 亚 人 ,他 们 的 长 相 没 有 这 个 特

征。不仅如此,当时处于旧石器时代,贫瘠的

生产力和食物供给也难以让人相信岛上的人

会用那时的原始石器工具,来完成如此大的

雕刻工程。

而且复活节岛上还保留着一些刻着文字

的石板,这些文字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文

这些历史痕迹也许能证明姆大陆的存在

姆大陆真的存在过吗?从地质学的角度而

言,姆大陆突然沉没的原因靠谱吗?

事实上不仅关于姆大陆是否存在一直有争

议,科学家们对这片大陆如何消失也争执不休。

有专家指出,现代地质学的大陆板块理论

排除了姆大陆存在的可能性。在板块理论中,地

球的大陆地壳是由较轻的硅铝层所组成的,其

“漂浮”于较重的海洋地壳上(主要由硅镁层所组

成)。由于海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厚且比重较

大,因此姆大陆不可能以“沉没”的方式消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与资源学院教授

万天丰告诉科技日报:“目前为止,还没有姆大

陆曾经存在过的一个很完整的地质依据。”但

是,在地质历史上确实有大陆“往下掉”这一现

象,并且发生裂解或运移。比如我国天津的渤

海湾,相对于海平面,当前正以每年 2—3 毫米

的速度下沉,上海相对下沉的速度达到了每年

4 毫米。不过,这种现象有几种不同的成因,我

国的渤海湾沿岸和上海下沉是因为海平面相对

上升而城市用水量过大,导致地下水被“抽走”

以及地面大量的高楼大厦从而导致地面压力过

大,以致发生地面沉降。

“姆大陆若下沉,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深部岩

石破碎,或者地底下存在很大的断层等现象有

关。地下‘基底’不稳,这片大陆可能就‘撑不住’,

就会出现下沉这样的现象。”万天丰说。

但是又有科学家表示,板块的漂移或海底

扩张可能会改变大陆的形状及位置,甚至是将

大陆分裂成若干块。然而,这类的地质活动发

生得很慢,常常需要数千万到数亿年的时间。

因此在人类短暂历史之中,大陆基本上没有变

化,亦无证据显示有地质事件能导致大陆的毁

灭或消失。

“但如果 1万多年前‘天外来客’到访,经过

巨大陨石的撞击是有可能导致某块大陆下沉

的。”万天丰表示,“虽然现在地球表面的陨石撞

击坑的数量只有 200 多个,但其实在漫长的历

史中,地球的地质变化非常大,地球的撞击坑应

该远远不止这么多,地球附近的月球表面布满

了陨击坑就是一个旁证。地球是一个活动性较

大的星球,刮风下雨、地表发生侵蚀、搬运和沉

积等地质作用就会填平或掩埋了地球表面原有

的撞击坑。在几十亿年的地质历史时期内撞击

坑实际估计应该不止好几千个这样的数量级。”

在卫星影像上,我国几乎每个省都有好几十个

环形构造,它们之中的相当部分都与古代的陨

击坑有关。

如果姆大陆真的存在过,它的沉没、移动有

可能是 1万年前突然的一次“小行星撞地球”后

导致的地震、岩浆爆发以及板块破裂和运移的

结果。“不过,这种说法目前只存在于假说阶

段。”万天丰说。

从地质学角度看大陆沉没或有迹可循

字,至今没有人能看懂它。因此很多人推测,

复 活 节 岛 可 能 是 姆 大 陆 沉 入 海 底 时 的“ 弃

儿”。不仅如此,太平洋上的群岛——密克罗

尼西亚、斐济都有陆地毁灭和大洪水的传说。

还有一些古代手稿似乎也能佐证姆大陆

的存在。早在 1863 年,法国学者德·布尔布尔

在马德里国家历史学会图书馆里阅读了玛雅

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发觉其中有两处记录

了一个名叫“姆”的大陆因超级火山爆发而消

失。印度史诗级巨著《罗摩衍那》中有一处提

到了那加人“从他们东方的诞生之地来到缅

甸”,也就是太平洋的方向。

而更为蹊跷的是,在埃及、缅甸、印度、日

本、中国、南太平洋诸岛、中美洲、南美洲、北

美印第安人部落和一些古文明所在地发现的

某些古代符号、风俗具有相当的共性,因此有

人推测它们很有可能是姆大陆沉没后的幸存

者来到这些大陆上创造的文明。

事实上,约在半世纪前,即有渔民发现日

本与那国岛的西南方海底有巨大的金字塔、

古城堡。人们推测,海底金字塔可能是 1.5 万

年前琉球群岛与中国大陆还连在一起时的古

文明遗迹,后由于地震引起地质变化而突然

沉入海底。海底金字塔来源于哪片大陆?有

关专家表示,它们很有可能就是沉没的姆大

陆的遗迹。

视觉中国视觉中国

另一个亚特兰蒂斯之谜另一个亚特兰蒂斯之谜

传说中的姆大陆真的被传说中的姆大陆真的被““弄丢了弄丢了””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