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是主 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 希伯來書二章 3

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是主 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 … ·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

希伯來書二章 3 節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這麼大的救恩

雷歷 著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這麼大的救恩作者: 雷歷翻譯: 陳寶嬋版次: 二○一三年八月初版(簡體字版)出版及發行: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九龍尖沙嘴郵箱91855號版權所有 © 2013ISBN 962-8385-92-5

So Great SalvationAuthor: Charles C. RyrieTranslated by: Iris ChanEditon: First Simplified Chinese Script Edition,

August 2013Publisher & Distributor: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P.O.Box 91855, Tsim Sha Tsui, Kwoloon, Hong Kong.

Chinese Edition by Permission.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under the title of SO GREAT SALVATION by Moody Press.Copyright © 2013 by Charles C. Ryrie.All Rights Reserved.Published in Chinese by Livingstone Publishers Ltd. by permission.This book or portions thereof cannot be reproduced without the written consent of Charles C. Ryrie.ISBN 962-8385-92-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懷着恆久的愛與感激之情

謹將此書獻給

守護和引導我的五位

「長輩」;

愛我和支持我的

孩子;

以及遍佈世界各地、

鼓勵我並為我禱告的

良朋摯友。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目錄

序....................................................................................................................ix

第一章  營地裏的恩典...........................................................................13

第二章  注意語義問題...........................................................................19

第三章  稻草人.......................................................................................25

第四章  福音是什麼?...........................................................................33

第五章  多結果子還是背信棄義?.......................................................39

第六章  屬肉體是什麼?.......................................................................49

第七章  祂當然是主...............................................................................57

第八章  針眼...........................................................................................67

第九章  為了什麼悔改?.......................................................................75

第十章  各式各樣的門徒.......................................................................85

第十一章 相信主不容易...........................................................................97

第十二章 宣判:無罪.............................................................................105

第十三章 穩妥和確信.............................................................................113

第十四章 領許多兒子進榮耀裏.............................................................123

重要字詞闡釋.............................................................................................131

經文索引.....................................................................................................13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ix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我向你推薦這本書,因為書中的主題和目的極其重要。本書的主題是救恩,一個能挑起人類思想的重大話題。對救恩的

概念混淆不清是悲哀的,因為福音的信息關乎永恆生命,生死攸關。「福音是什麼」並不是一個學術問題。它影響每個失喪罪人的將來,也影響每一個基督徒的見證和每個拯救靈魂的事工。

本書的目的是確證。作者雷歷幫助你了解救恩是什麼,以及神怎樣在我們生命中行出救恩的神蹟。他告訴我們怎樣才能確信自己已經得救、肯定神已經赦免我們,並獲得屬天的保證。

本書不但重要,還很可靠。首先,作者是一位神學家,他在學術上已經獲得兩個博士學位。

他在美國最著名的福音派神學院任教,且是廣泛承認和備受尊敬的教師、傳道者及作者。細閱本書的時候,你也會欣賞到雷歷博士解經時是如何作出精確的註釋和清楚的解說。

作為一位經驗豐富而成熟的學者,雷歷博士小心而準確地援引許多其它作者的意見;但他的最終權威仍然是神的話語。犬儒學派的比爾斯(Ambrose Bierce)曾把「引證」定義為「錯誤地重複另一個作者的話的做法」。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學者,雷歷博士絕不犯這等錯誤。你對本書內容大可放心,因為撰寫人並不是一名業余的作者。

雷歷博士對神的話語有獨特的理解,因此他能夠不偏不倚地述說這個救恩的題目。他提醒我們,「作門徒」只是聖經許多論到基督徒生活的其中一個教訓;他警告我們不要使「作門徒」獨立於「神一切

x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的訓誨」以外,否則會造成嚴重的曲解。解釋信心與行為、稱義與成聖,以及作兒子與作門徒等關係的時候,他都從正確的角度加以分析。

最後,雷歷博士撰寫本書的時候,是存着謙卑和悲憫的心。他沒有過度激烈地抨擊某些極端派的著作。他選擇冷靜而按邏輯詳細解釋神的話語,力求在混亂的地方給我們帶來清楚的信息,在苛刻的教條主義當中給我們指出溫和的教誨。雷歷博士與莎士比亞筆下《威尼斯的商人》(Merchant of Venice)裏面的葛萊西安諾(Gratiano)不同,他沒有說:「我所發的就是神諭,當我開口說話,狗輩不要亂吠!」他努力遵守提摩太後書二章 24 至 25 節的話:「主的僕人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的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

1907 年,當甘貝爾(R. J. Campbell)出版《新神學》(The New Theology)一書的時候,英國神學家科斯特(P. T. Forsyth)把這本廣受歡迎但卻使人迷惑的書比作「一幅曝光過度而顯影不足、質量極差的照片」。可惜,我們今天也有很多「質量極差的照片」不斷出版。正因如此,我特別為《這麼大的救恩》一書感到高興,因為它清晰、準確和成熟地勾畫出一幅福音的「圖畫」;我祈求神讓它廣泛流傳,成就碩果纍纍的福音事工。

魏斯比(Warren W. Wiersbe)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只是罪在那裏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

羅馬書五 20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

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

以弗所書四 32

恩典,恩典,神的恩典,

赦罪與潔凈內心的恩典;

恩典,恩典,神的恩典,

比我們一切的罪更大更多的恩典!

約翰斯頓(Julia H. Johnston)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恩典的觀念很難理解,什至乎不可能理解。讀神學的時候,我曾參與社區基督教青年會的工作,帶領一些低

下階層的初中和高中學生。當時的達拉斯市仍是郊區,區內有一個營地;只要天氣許可,我們逢星期五晚都會在那裏舉行活動。我們用一輛旅遊車載着四五十個孩童,開往營地去,在那裏享受野炊和遊戲。在一些特別的日子,我們會在營地過夜,星期六下午才返回市區。野外露營的旅行通常是一種獎勵,獲得這種獎勵的,是那些每星期參加我們的讀經組,又成功完成某些要求的人。因此,有資格在大夥兒都回家之後繼續留在營地過夜的孩童,都是頗為優秀的。

一個星期五晚上——應說是星期六清晨——我醒來了,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喧鬧聲吵醒。不久,我發現有幾個學生領袖溜出了營舍,下到湖邊去,開了一艘小船,在遠離岸邊的地方正玩得開心。他們這樣做不但嚴重違犯了營規,更是極之危險的事情。孩童們知道東窗事發,便趕緊返回岸上。他們好像夾着尾巴的小狗一樣,戰戰兢兢地回到自己的牀上,心裏嘀咕着明天早晨有什麼懲罰正在等待他們。

至於我,自然是無法入睡了。事發前的晚上,我曾經和這些年輕的基督徒談到彼此饒恕的話題。因此,當我來回踱步思想怎樣處置他們的時候,自己前天晚上所說的話便不斷在腦海中湧現,一次又一次的湧現。

我和自己理論說,我若不懲罰他們,他們便總不意識到事情有多嚴重。我有責任執行青年會的營規,懲罰任何違犯營規的人。

第一章營地裏的恩典

14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可是我愈跟自己辯論,愈與主商談,便愈想到一些相關的聖經經文(當天晚上我再次發現,幾乎每一件事都可以用聖經來驗證),而以弗所書四章 32 節在我的思想裏便愈顯重要:「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

但主啊,我不能饒恕他們;他們不配獲得饒恕。

我自己又何嘗配得饒恕?

但主啊,我必須嚴格執行營規。

主啊,幸好袮沒有嚴格執行袮的法規。

但主啊,我若是太仁慈,他們會以為我是軟弱的。

我從來沒有把袮看為軟弱的,只是覺得袮很慈愛。

但主啊,我必須首先要求他們答應不會再犯,然後才可饒恕他們。

幸好袮對我沒有這樣的要求,否則我至今仍未能獲得饒恕。

……正如神饒恕了我一樣。

神是怎樣饒恕我的?事先沒有設定條件或要求我作出承諾;當時沒有要求我做些什麼;事後也沒有再提起。

但主啊,袮是神——袮是無所不能的。祂說:「你是我的兒子。你要效法我。」這樣,在極不情願和極其缺乏信心的情況下,我便答應主我會饒

恕他們。然後,到了早上,我跟這些孩童說:「你們做了一件很可怕的事。這事對你們自己,對你們的家人、

青年會和我,都有可能帶來極可怕的後果。不過,我饒恕你們,是無條件的,是徹底的。」

他們說:「你是開玩笑的吧!你必定在某處設了圈套。」我堅持說:「我沒有開玩笑,你們已經徹底獲得饒恕。」然後我

告訴他們,前天晚上主耶穌怎樣和我論到祂的恩典,而我又多麼希望他們能體驗那恩典。

第一章 營地裏的恩典 1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那天我什至沒有要求他們清潔營舍。我親自把營舍打掃乾淨,因為我不想他們以為我的饒恕,起碼有一點點是他們自己掙回來的。

後來怎樣?這幾個孩子在我的學社裏,(對他們那個年紀的孩子來說)一直是良善、助人和好幫手的典範。他們從來沒有以為那一次獲得的饒恕,是理所當然的。

恩典的概念確實很難理解,什至不可理解。如果說那些孩子難以明白那個晚上所犯的過錯為何獲得額外開

恩,免受刑罰,那麼,神日日夜夜在毫無條件、沒有行為要求和不再提起的情況下,饒恕我們一切的罪,這種恩典豈不是更難理解嗎?

我們從這事件可以學到一些關乎恩典的重要事情。第一,恩典是我們不配得到的。這是一個簡明的定義,而關乎恩

典的詳細定義當然不可忽視;不過,簡單來說,恩典就是不配得到的好意。接受恩典的人是不配的。從來沒有人曾賺取,也不可能賺取恩典。那些孩子確實犯了錯,無權要求我施恩給他們。我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可能因為他們有任何優點(那時他們的行為實在沒有一點可取之處),也不是為了獎勵他們所做的任何事(他們只配受罰)。我當天晚上所施予的恩典,純粹是一種他們不配得到的好意。

第二,恩典不是廉價的。恩典是昂貴的。對領受者來說,恩典是白白的,但對施予者來說,卻是代價高昂。惟有當施予者付上很少代價便能提供某個利益,我們才可說該恩典並不昂貴。我在那個晚上所給予的饒恕,沒有要求孩子們付出什麼,但我自己卻承受了許多痛苦,經歷了透徹的深思;然而,這一切都不能與主耶穌所付出的代價相比。用廉價來描述神在救恩中所施予的恩典,幾乎等同於褻瀆神。為了成就救恩,我們的主耶穌付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些人會輕蔑這恩典、拒絕它、踐踏它或羞辱它,但這樣做並不會降低它昂貴的價值。

第三,要相信一個施予恩典的人並不容易。當我宣佈那恩典的判決,幾個孩子都嚇呆了。他們不能相信自己所聽見的話。他們怎麼會相信呢?他們從小就在一種賞罰分明的制度下成長(我們也一樣),知道被接納與否是基於他們的表現。「你這樣做便會得到獎勵;做不

16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到便會受到懲罰。」這種賞罰制度滲透在所有人和大多數的宗教裏面。若有人說他為我們做了一些我們不配得的好事,會教我們難以置信。

在神用恩典建成的房子裏,人的行為就好像白蟻一樣。起初影響十分有限,但若不加以制止,最後必會使整座房子倒塌下來。這些行為是什麼呢?就是能讓我獲得任何功績的任何事情,無論多或少都會有所影響。水禮就是這樣一種行為;著然我不是把洗禮視為得救的重要或必然結果,而是視之為得救的先決條件的話。即使我堅決認為是神感動我去受洗以致得救,這也是一種行為。

順服的觀念也一樣。如果說順服是我信主時必須做的一件事,那就是一種行為,而我在那裏順服,神的恩典就在那裏被沖淡了。

第四,接受恩典之後,人的生命和行為會有所改變。上文提到的孩童,雖然在那個晚上前也不是壞孩子,但事後他們的生命卻有不少改變。他們和我的個人關係變得更緊密。他們總是跟在我身邊,好像小狗一樣,渴望可以做些什麼能取悅我的事。他們對救主在他們身上的愛有了新的領悟。

福音是一個好消息,是神施恩赦罪和賜人永生的好消息。我們要相信一個充滿恩典的福音,不要容讓任何事情去沖淡或污染神真正的恩典。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阿,願我口中

的言語、心裏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

詩篇一九 14

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

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提摩太後書二 1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若要清楚準確地說明福音,用詞的選擇十分重要。我經常聽見一些人回嘴說:「這個只是語義的問題。」按照我的

經驗,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學生身上,他們使用這個防禦方式來掩飾自己差勁的答案。一般來說,答案所針對的問題是仔細界定或解釋某個聖經教義或概念。「語義的問題」大概是他們思想不清晰和選詞不當(若未至於錯誤)的擋箭牌。

語義問題重要嗎?

事實上,語義問題不是一個藉口,也不是免不了的;那是整個問題所在。語義學是字詞意義的研究;人若用了一些不能傳達自己意思的字詞,便很容易產生另一種意義。若語義學是意義的研究,那麼,我們與人溝通的時候,便要小心注意語義的問題。

例如,律師草擬一份合約的時候,必須小心注意用詞的意義。當合約受到質疑的時候,所選用的字詞或會決定該合約是仍然有效還是可以中斷。字詞的意義——語義問題——便成為該合約的原意和法律效力的根據。

同樣地,神學生和傳道人也必須小心留意語義的問題。他們有否小心表達聖經經文、段落和教義的意義,就決定他們能否有效和準確地向別人傳達神的信息。(我所指的不是各有不同解釋的問題。一個人可以對某段經文給予錯誤的解釋,但卻表達得十分清晰;同樣他也可以有一個正確的解釋,但卻表達得十分模糊。)

第二章注意語義問題

2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語言的目的

語言是神所賜的,目的是讓神與人溝通。當然,人已經破壞語言;但神卻確保祂有足夠的語言工具來與我們溝通,也使我們與祂溝通。雖然神在巴別塔變亂了人的口音,以致他們不再明白彼此所說的話,但神選擇了希伯來文、希臘文和亞蘭文作為充足和適當的語言,在聖經中傳達祂所啟示的真理。另一方面,我們發現英語、德語、法語和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足以把我們的禱告傳達到神面前。

基督徒哲學家克拉克(Gordon Clark)寫道:

倘若神按照自己理性的形像來創造人,並且賜他語言的能力,那麼,語言的目的,應該說是語言的主要目的,便自然是神向人啟示真理,以及人向神禱告。在一個有神論的哲學裏,我們不應該說各種語言的設計,都是為了描述和討論我們感官經驗裏的有限事物……相反地,語言是神所設定的,那就是說,神創造理性的人類,是為了神學的表述目的。1

我們若承認語言來自神,目的是讓祂能與我們溝通(我們也能與祂溝通),那麼,我們要準確地傳達祂的真理,則語義學,即字詞意義的研究,便是至關緊要的了。

此外,我認為相信聖經無謬誤的人更應關注準確傳達真理。聖經是完全沒有錯誤的,而且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基督徒怎樣傳達福音信息當然是我們最關心的事情。我們不希望把神施恩的好消息——祂怎樣賜下自己的兒子,讓人藉着相信祂而得到永生——弄得混淆、錯誤或模糊。在理解和傳達福音方面,語義學起着關鍵的作用。

陳述和錯述福音

下文是隨機抽取一些福音單張、講章、書籍,以及廣播電台和電

第二章 注意語義問題 2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視台所傳講的信息。我沒有指明它們的出處,因為重點不在於誰說了這些話,而是他們說了什麼,以及這些說法是如何各不相同且混淆不清。若是把以下一半的信息告訴一個未得救的人,我們還能期望他相信哪一樣並信些什麼呢?

這些信息就是:1. 只要悔改、相信,向神承認你的罪,並在別人面前承認祂,你便可

以得救。2. 新約最清晰的福音信息可見於路加福音九章 23 節:「若有人要跟

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3. 有關邀請人來接受救恩,也許新約書信裏最全面的信息就在雅各書

四章 7 至 10 節:「故此你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凈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務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們升高。」

4. 但願主清楚告訴罪人,他們脫離罪惡的惟一方法是,心裏依着神的意思憂愁,向主悔改,以致得救。

5. 要像浪子那樣禱告——求耶穌作你的主和主人。6. 進前來,受洗跟隨基督。7. 把你的手放在耶穌的釘痕手上。8. 尋找基督,直接向祂禱告。9. 相信祂、倚靠祂、接受祂,把你的生命交託給祂。10. 基督警告說,祂不會接待我們進入祂的國,除非我們願意放棄所有,

遠離生命裏一切的罪。11. 神把永生白白賜給那些謙卑、悔改,憑着信心降服於祂的罪人。12. 要成為基督徒,我們是否確實要放棄自己的一切所有?不,但我們

必須願意這樣做。13. 馬太福音七章 13 至 14 節是純正的福音:「你們要進窄門……。」

22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14. 人若拒絕基督作他的主,便不能接受祂為救主。15. 要把你的心交給基督。16. 你必須求耶穌進入你心裏。

不是說這些信息都不正確,也不是說它們都一樣好或一樣不好。不過,它們並非說相同的東西,也並不是用語不同,而所表達的真理卻相同。我們也不能協調當中的差異,說:「那只是語義的問題。」但這些表述卻都在解釋得救的方法。

正如神在聖經裏使用語言來記載福音,我們也使用語言向別人述說福音。因此,要把福音說得明白,選擇正確的用語是重要的,什至是絕對必要的。

我們來看以上句子裏不同的鑰字:

悔改

認罪

捨己

主和主人

進前來

受洗

直接向祂禱告

交託

遠離一切罪

降服

講述福音信息的時候,有些用字明顯很差勁,什至是錯誤的選擇。許多人都同意,把洗禮與福音相提並論,結果只會帶出一個錯誤的福音信息。但有些人卻不同意,他們認為接受水禮是得救的必要條件。對許多人來說,信心和行為不能結合起來作為得救的要求;有些人卻指出,要成為神的兒女,就必須有行為表現。其實洗禮或行為是否得

第二章 注意語義問題 23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救的必要條件,是關乎語義的問題,因而也關乎真實或虛假福音的問題。

本書讀者也許大都同意,洗禮和行為是傳福音時不應使用的用語,因為它們的內容不是福音信息的一部分。這一點似乎已經很清楚。

但悔改之類的用語又如何呢?這個似乎比較難說。悔改是福音信息的一部分嗎?悔改是得救的必要條件嗎?講述福音時有沒有使用這個詞,是否真的無關要緊呢?

主這個字又如何呢?如果那是福音信息的一部分,它又有何含義呢?彌賽亞、神、主等用語又如何呢?

或正如在「把你的心交給基督」這句中,「交給」一詞又如何呢?若要得救,我們是否必須這樣做呢?「交給」是不是「交託」的另一種說法?如果是,那麼我們要得救,是否必須把心交託給基督呢?還是我應當說:「我要把生命交給基督」呢?

這些都是重要的語義分歧,因為它們給福音信息賦予不同的含義。有些用語帶出錯誤的信息,有些帶出模糊的信息,但我們必須力求使用正確的字詞為神的恩典作清晰的見證。並非神不能使用不清晰的信息;無疑祂雖然不願意,但情況經常都會這樣。但為何必須這樣?我們何不弄清楚自己對福音的理解,以致能清晰表達福音的內容——使用正確的字詞準確地宣揚神的好消息?

用語是極其重要的。就像「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一五 3,4)和「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二○ 31)等語句一樣,當中的措詞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將在後面數章討論一些重要的用語,目標是理清我們的思想,然後清楚地講述神的好消息。

注1. Gordon Clark, "Special Divine Revelation as Rational," Revelation and the Bible,

ed. by C.F.H. Henry (Grand Rapids: Baker, 1958), 4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

箴言一五 2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着和氣。

歌羅西書四 6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意見的分歧往往會造成一些稻草人。原因很簡單:稻草人很容易粉碎。

根據字典的定義,英文的稻草人(straw man)是「一個脆弱或虛構的異議(如某個論點或對手),它的建立只是為了容易被駁倒。」

在當代有關福音意義和相關領域的討論中,許多稻草人被製造出來。事實上,它們往往是鼓吹主權救恩(lordship salvation)的人提出來的假論點。這些在稻草人身上的論點似乎更具破壞力。我們知道稻草人通常並非完全捏造的;它往往會包含一些真理,只是這些真理被誇大或扭曲,或是不完整。稻草人裏面的真理成分使它更難被駁倒,但另一方面這種扭曲或不完整更容易令它吹噓、誇大,最後什至把稻草人吹倒。

我們在書中將要碰擊多個這樣的稻草人。但目前我們最好檢視一下某些稻草人,目的是澄清事實、消除誤會,使我們的討論建基於事實上,而不在臆造的事情上。

稻草人一號

第一個稻草人是關乎理智和知識在得救方面的角色。簡單來說,就是:福音是一套乾澀的事實,如要得救,人只需要在理智上同意這些事實。

這是針對那些不支持所謂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

第三章稻草人

26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ordship/discipleship/mastery salvation)之人的指控。他們受到指控,說他們教人在理智上同意一套事實便可以得救。有時這種觀念被列為「抉擇救恩」(decisional salvation),因為人只需要在理智上作出決定,然後再以一個公式禱告來確定便可以。主權救恩立場的支持者說,沒有人單憑「輕鬆地接受一套關乎耶穌基督的事實」便可以得救。1

使這觀念成為稻草人的,就是一些用詞如:乾澀、理智上同意和輕鬆。

事實是重要的。保羅描述他所傳的福音時指出:「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一五 3,4)這些歷史和教義上的事實,是「第一」重要的(3

節),因為沒有這些事實,便沒有福音了。這些關乎福音的基本事實,是否只要求人作出輕鬆的、學術上的,

或理智上的接受,便可以得救呢?人若把「信」定義為「確信」或「信任」某些事情,如希臘文字典的定義,他便不會這樣看。明確地說,信福音就是「信靠」福音。2 我們不能說確信某些事情,或信靠福音,就是輕鬆地接受它。人若接受福音的歷史事實——基督受死和復活,和教義上的事實——這是為了他的罪,就是把自己永恆的結局交託在真理的可靠之上。

這種態度不可能用輕鬆來形容。由此可見,這個針對非主權救恩觀點的論證不過是一個稻草人。

執着「乾澀」和「只是理智上同意」等用詞,持異見者可以更輕易摧毀這稻草人。不要弄錯,非主權救恩觀的人並沒有說過稻草人一號所說的話。

稻草人二號

第二個稻草人關乎信徒生命裏的肉慾。它是說:屬肉體的基督徒也是得救的,但他並沒有把他的救恩彰顯出來。或說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可以在其整個基督徒生命中都屬肉體,從來不結果子。

第三章 稻草人 2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使這觀念成為稻草人的,就是一些短語如「沒有……彰顯出來」或「整個基督徒生命」。無可否認,基督徒可以是屬肉體的,因為哥林多前書三章 1 至 3 節指哥林多教會中有一些屬肉體的信徒。保羅在第 1 節稱這些人為「弟兄」和「在基督裏為嬰孩的」,然後在第 1 和 3

節形容他們為「屬肉體」的。因此,在保羅的時代也有屬肉體的基督徒。這些基督徒的特徵是什麼呢?保羅說他們的行為是「照着世人的

樣子」(3 節),即好像未得救的人一樣。那並不表示他們實際上不是信徒;保羅也稱他們為信徒。但經文確實顯示,信徒的生活也會像未得救的人一樣。當然,基督徒的生活不應像未得救的人一樣,但事實上有些人的確是這樣。

這種情況有多久了?是一陣子還是一天,還是一個月或一年?保羅寫哥林多前書的時候,那些信徒已經信主四、五年了,但顯然有些人仍然是屬肉體的。然而,保羅期望那時候他們應當成熟到一個程度,讓他可以稱他們為屬靈的。

這時候,我們無可避免地會發出那些「如果……又怎樣」的問題。如果真正的信徒一生的生活像未得救的人一樣,那又怎樣?他真的是基督徒嗎?基督徒有可能一生都是屬肉體的嗎?或換個說法,信徒有可能在整個基督徒生命裏都維持在「在基督裏為嬰孩」的階段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情況只有兩個可能性。一是這人根本不是信徒,一是他曾經信主,但後來失去了救恩,因為他沒有從屬靈的嬰孩階段成長過來。

既然我們正在探討「如果……又怎樣」的問題,讓我們再問另一個問題。如果哥林多教會那些在基督裏為嬰孩的人當中,有一個或多個在悔改信主,和保羅寫哥林多前書之間那段時間死去,他們會怎樣?換句話說,倘若哥林多那些基督裏的嬰孩在脫離嬰孩階段之前死去,他們會怎樣?他能進天堂嗎?假定那個人確實整個基督徒生命都活在嬰孩的階段,如果他是「在基督裏」的,無論是嬰孩還是成熟階段,他都肯定能進天堂。

但我們要弄清楚。即使某個信徒一生都可以用屬肉體來形容,但

28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並不表示他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是屬肉體的。也不表示他一生中沒有結出任何屬靈的果子。每個信徒都會結一些果子,但這是另一章才討論的主題。

這個稻草人若不是把聖靈的同在抹煞掉,就是把聖靈在信徒生命中的工作抹煞掉了。只要有聖靈內住,沒有信徒會展示不出救恩的工作,他們不會一生都完全屬肉體。

稻草人三號

第三個稻草人關乎教訓是久遠還是新近的。如果一件事是早期教會的教導,它就必定是真實的;如果是新近的教訓,它即使不是虛假,至少其真實性也是可疑的。

基督徒可以是屬肉體的,他們憑藉和為了屬世的慾望而生活。我們將會在第六章詳細討論這個問題。然而,他們說這是本世紀的新觀念。按此說法,這觀念即使並非不合乎聖經,也是可疑的。相反來說,主權救恩或類似主權救恩的見解若是教會歷史中早期信徒的觀點,這必定顯示主權救恩的觀點是正確的。

有時這稻草人還有一個拍檔。不但久遠的觀點令人覺得可信,同時從前或現在支持該觀點的人數,也能顯示其可信性。愈多人相信,便愈能證明其真實性。

當然,這稻草人及其拍檔所發放的煙幕很容易被驅散。第一世紀的教導並非必然是正確的(除非是出自聖經正典的教導),而十九或二十世紀才出現的教訓也並非必然是錯誤的;當然,除非該教訓顯然不合乎聖經。受洗重生論(baptismal regeneration)是初世紀的教導,但那是錯誤的。大多數教會都沒有施行洗禮。那麼,洗禮的信念因此就是錯誤的嗎?今天教會大都不接受前千禧年(premillennial)的說法(相信基督在開始地上千年統治之前回來迎接祂的教會)。那麼,我們能否斷言這教義是錯誤的呢?關乎基督贖罪的「向撒但贖回」(ransom-to-Satan)的理論是早期教會的教訓。我們是否就此斷定它是正確的呢?

第三章 稻草人 2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一個教訓是久遠還是新近,以及支持和反對的人數有多少,是一個有趣的研究,但這些因素並不能用來證實或反證該教訓的真確性。

改革宗的教訓被指控為新近的教訓。約翰加爾文以一貫的坦率風格回應該指控說:

首先,稱之為「新」,其實大大誤解了神,祂神聖的話語

不應被指控為新奇……它長久被埋藏而不被知曉,是人類不敬

虔所造成的後果。如今藉着神的恩慈,它再次給我們顯明出來,

故此我們必須承認那是古老的教訓,因為那是失而復得的。3

稻草人四號

第四個稻草人強調我們說出相反觀點的時候必須要準確。準確地引述別人的話(用引號標示所引述的語句)能保證我們對其信念的描述是確切的。提倡主權救恩觀的人有時會這樣做,他們會用斷章取義的手法從反對他們意見之人的主張裏抽出一兩句話。

節錄一段話,使它看來與你想表達的意思一致,而不再是作者的原意或它確實的含義,那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要粉碎這種稻草人很容易,尤其所引述的內容看似荒謬並脫離上下文的時候。

直接引文的誤用令我寫書評的時候格外謹慎。一篇優秀的書評應當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評價一本書,包括它的優點、當中應刪節的地方,以及書評人不同意的觀點。我曾經評論的書很少是完全一無是處的,我會盡量指出某本書有可取的地方。但經常出現的情況是:該書再版的時候,出版社會重新設計封面,這時通常會節錄一些發表過的書評。不用說,出版社當然不會公開任何不利的評語,只會引述正面的評語。這樣,書評者的評價便會被錯誤傳達,意思有時更會完全被刪改。

幾年前我給一本書寫過評論,說它彌補了「我們文獻方面一個重要的缺口」,因此是「值得閱讀」的,而且「這書的出版受到福音派

3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人士歡迎」。但同時也指出,我並不同意作者某些基本的假設,而且認為他某些詮釋是錯誤的。你說出版社在再版的封面上會怎樣節錄那段評論呢?

因此,我們必須小心。無論什麼原因,你若懷疑某段引述,按照你對某人之教導的認識,不能合理表達其見解,便必須小心查證。不用多說,刻意的扭曲,即使是如實引述,並不是一個基督徒作者或出版社應有的行為。

至於其它的稻草人,如使用「廉價恩典」、或指救恩不會帶來實際結果的說法,我們會在往後各章加以查看。但這裏揭露了四個稻草人的弊端,也許能幫助我們理清問題,然後集中看聖經如何解釋救恩的意義。聖經才是我們尋找真理的地方。我們若能準確理解救恩真理的意義,並以清晰的語義表達出來,便是盡責地服事這真理和聽我們分辨真道的人了。

注1. John MacArthu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8),

179.2. Arndt and Gingrich,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1957), 666.3. John Calvin, "Prefatory Address to King Francis,"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3.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

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

路加福音二 10

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

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

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

給磯法看……

哥林多前書一五 3-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這是一個關於兩名學生的故事:其中一名是全優學生,在幾年的大學生涯裏,從未拿過低於甲等的成績;另一名學生則從未拿過甲等。事實上,他每一次都只是努力爭取及格。

在某個學期,兩人上同一班,而且都為學術成績感到煩惱。那優等生在這一科的成績極可能只拿到乙等,而另一位一直艱苦奮鬥的學生什至會不及格。

學期結束了,兩人都憂心忡忡地等待成績的發佈。假如教授來到甲同學面前,告訴他說:「我有好消息給你,你及格了。」對甲同學來說,那確實不是好消息。他希望聽到的好消息是他得了甲等。但對另一位同學來說,及格兩個字是他希望聽到最好的消息。「你得了甲等」和「你及格了」都是好消息,但內容卻頗為不同。兩個都是「福音」,但卻是不一樣的福音。

好消息

「福音」(gospel)在英文的意思是「好故事」或「好消息」。但我們必須回答另一個問題,給「福音」一詞作進一步的定義,

那就是:什麼好消息?新約也使用「福音」一詞來表達各式各樣的好消息,因此傳達信息的人必須說明所指的是什麼好消息。

例如,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 6 節說提摩太帶來了好消息(直譯是福音),是一個關乎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初信者信心堅定的好消息。

第四章福音是什麼?

34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這福音與永恆的救恩無關;該好消息提到的是,帖撒羅尼迦信徒的屬靈生命是活潑的。

保羅在加拉太書一章 6 節叫人警惕猶太派基督徒的假福音。他們的好消息或福音要求人守割禮和相信才能得救。這不是一個恩典的福音,因為當中加上人的行為——割禮。

四福音裏的好消息

在馬太的福音裏,除了一次之外,「福音」一詞都是關乎神國的好消息。這是施洗約翰(太三 1,2)、主耶穌(太四 17),以及十二門徒第一次受主差遣出去傳福音(太一○ 5-7)所傳講的信息。

這個關乎神國的好消息是什麼?正確的答案就在猶太人對神國的觀念和盼望裏,即基督第一次降臨的時候他們心裏懷着的盼望。事實上,他們的盼望就是彌賽亞在地上的國度,在一個高舉猶太人並釋放他們脫離羅馬統治的國度,設立所應許的統治權。

但耶穌在世的時候,天國的統治並沒有臨到,因為百姓拒絕悔改,不能達到天國的屬靈要求。多半人只希望獲得一種政治上的解放,而無須滿足任何關乎改變生命的個人要求。因此,天國沒有臨到,因為百姓沒有為它做好準備。

但這並不意味一個大衛的、千禧年的國度不會出現。主耶穌說這國度不會即時出現(路一九 11),但祂也預言將來在大災難的日子,福音——即天國的好消息——會再次被傳揚(太二四 14)。而在那個邪惡的時刻,撒但和邪惡的勢力可以橫行無忌的時候,彌賽亞不久將要在地上掌權一事,必定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馬太每次提到福音的時候,所指的都是這個天國的好消息;除了馬太福音二十六章 13 節之外。主在該處說,無論在那裏傳關乎祂受死的好消息,都要述說抹大拉的馬利亞如何為祂的安葬作準備,就是把香膏澆在祂身上的美事。

馬可使用「福音」一詞的時候,一律用以突顯基督的身分(可一

第四章 福音是甚麼? 3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1、14 至 15;八 35;一○ 29;一三 10;一四 9;一六 15)。我們的主是這個好消息的中心主題。路加也使用「福音」一詞來突出基督在好消息裏面的中心位置(路二 10),同時也用來宣佈神國的設立(路四43)。約翰完全沒有使用「福音」一詞,但他當然記載關乎重生的重要教訓(約三 1-21)。

保羅書信裏的好消息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 3 至 8 節給我們今天所傳的福音提供精確的定義。福音是關乎基督受死與復活的好消息。祂死了,又活過來——這就是福音的內容。基督被埋葬的事實,證明祂確實死了。有些批評家指祂只是昏厥後再甦醒過來,但事實並非如此。祂真的死了,並且是為我們的罪而死。許多見證人證明祂真的復活了。祂為我們的罪死了,並且被埋葬了(祂死去的明證);祂從死裏復活,被許多見證人看見;而保羅撰寫哥林多前書的時候,這些人多半仍活着(祂復活的明證)。這雙重的福音內容又再次出現在羅馬書四章 25 節:祂「被交給人……復活。」凡相信該好消息的人都得救,因為那個真理,而且只有那個真理,是神恩惠的福音(林前一五 2)。

昔日(什至今天)我們常常聽聞所謂「全備的福音」(full Gospel),其理論指信徒必須經歷聖靈某些工作。人要得救,不但要相信,而且還要接受聖靈的洗。教導這信條的教會有時被稱為「全備福音」教會。

今天我們又聽聞所謂「整全的福音」(whole Gospel),其理論指隨着個人的救贖,還要有社會的救贖。但保羅清楚指出,叫人得拯救的福音是相信基督為我們的罪受死,並且從死裏復活。這是完整的福音,因此也是真正全備的福音和真正整全的福音。要罪得赦免並得着永生的恩賜,我們不需要別的東西了。

36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關乎理解福音的主要問題

今天人們對福音意義的混淆,也許由於他們看不清問題所在。第一個問題是:什麼事情阻礙我進天堂?是什麼使我得不到永生?答案是罪。第二個問題是:我怎樣才能獲得赦罪?我需要得着解決罪的方法。神明明的說祂兒子的受死能使我的罪得到赦免。

「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這最清楚明白不過。罪人需要救主。基督就是那位救主,而且是惟一有效的。我藉着信接受祂和祂的赦罪。這樣,罪的問題便解決了,我滿有把握可以進天堂了。

我不需要相信基督再來才能得救,我也不需要接受祂作我今日的代求者。但我確實需要相信祂為我的罪受死,並且已經勝過罪和死亡而復活過來了。我並非要先解決基督徒生活的問題,然後才能得救;我並非要承諾奉獻未來收入的一部分才能得救;我並非要答應戒煙才能得救。

屬肉體、屬靈、結果子和信心倒退等,都是關乎基督徒生命的事情,而不是關乎救恩的問題。只有主耶穌,這位降世為人的神,藉着代我們受死,才能確實解決罪的問題。祂必須是人,這樣祂才能受死;祂也必須是神,這樣祂的死才能為世人付上罪的贖價。

我們必須清楚福音的基本要點:我們是罪人,而基督的受死能使我們的罪得到赦免。

福音的方向

我們也必須保持清晰的福音方向。福音的好消息是基督已經為我們的罪受死,而今天祂仍然活着,

給你和我赦罪的恩典。福音的正確方向是從基督來到我這裏,而絕不是從我去到祂那裏。我沒有給祂什麼,怎可能這樣做呢?我可以獻出什麼來滿足我自己的需要呢?獻上我一生的年日,只是獻上一件十分不完美和一些對我獲得赦罪無補於事的東西。承諾作出改變,只是肯

第四章 福音是甚麼? 3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定一些我不能堅持去做的事情,而即使我做得到,結果也不能除去我的罪債。

當然,從祂手上接過永生的時候,我俯伏在一位無限優越的存在者面前,但這個動作顯示我完全無法解決自己罪的問題。我俯伏跪拜,因為我是一個接受祂恩典的人,而不是一個向祂獻上什麼禮物的人。在救恩裏,我總是作為接受者;是受贈者,而不是捐贈人。我若試圖為了成為基督徒而奉獻什麼,我便在救恩上加上行為,而救恩便不再是惟獨恩典和純粹恩典了。我們務必要校準方向,不要使祂的恩典摻雜任何人的行為。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

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

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

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

做的,盡都順利。

詩篇一 1-3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

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

約翰福音一五 16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每一個基督徒都結出屬靈的果子。或在某時、某處,或以某種方式。不然,那個人便不是真正的信徒。每一個重生的人都會結果子。信徒若不結果子便是背信棄義,沒有信心,因此也得不到救恩。

三個告誡

雖然如此,但有幾點我們必須注意。第一,這並不表示一個信徒時時刻刻正在結果子。如果我們承認

一個信徒在某些時候或某些日子不結果子,那麼他為何不可能在某幾個月,什至某幾年處於那種狀態呢?保羅曾勸信徒行善,免得他們不結果子(多三 14)。彼得也勸信徒在信心上加上基督徒的美好品格,免得他們不結果子(彼後一 8)。顯然,這兩段經文指出,真正的基督徒也會不結果子。而保羅和彼得勸勉信徒多結果子,這顯示信徒不一定常常結果子。

第二,這並不表示一個人所結的果子必定是外顯的。即使我認識這個人,經常與他接觸,也不一定能看見他的果子。事實上,我什至有理由懷疑他不是信徒,因為我看不見他所結的果子。他的果子可能十分隱密或無規律,但我沒有親眼看見,並不表示它不存在。

第三,我按照自己對果子的理解來期望別人結出什麼樣的果子,這做法可能是錯誤和 / 或不足的。我們心裏很容易會為屬靈的果子列出一份清單,然後斷定某人若沒有結出我清單上的果子,他便不是信

第五章多結果子還是背信棄義

4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徒了。但事實上,我們人類想出來的清單都太短、太選擇性、太有偏見,而且往往不是出自聖經。神手上的清單比我們大部分人的清單都更詳盡和更準確。

雖然如此,每一個基督徒都必定結果子;否則,他便不是真正的基督徒了。論到基督的審判時,保羅明確地指出,每位信徒都要從神那裏得着稱讚(林前四 5)。

臨終歸信又如何呢?

有些人或會想,臨終才歸信的人又如何呢?假設這人是真正的悔改歸主,但他能結果子嗎?人若在接受基督之後即時過世,他怎能結果子呢?他根本沒有時間。

對於所有信徒都結果子的說法,臨終歸信的人是例外嗎?也許不是。首先,任何人在生命裏任何一個階段歸信主,都能經歷與神和好,得着平安,而平安正是一個屬靈的果子。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平安可以從彌留之人的面容上看得到。但無論別人看見與否,他的平安不就是一個果子嗎?

此外,主耶穌說,一個罪人悔改的時候,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有喜樂(路一五 10)。那不是臨終悔改而即時過世之人所結的果子嗎?果子不一定被別人看見(除非家人和朋友在他逝世前一刻看見或聽見他的改變),也可以被天上的使者看見和欣賞。臨終歸信的事蹟也會在那人死後不久或多年後在別人生命裏結果子。我們在安息禮拜常常都聽到這樣的事蹟。因此,我們確實可以說,每一個信徒都結果子,無論在何處(在地上及 / 或天上)、何時(在一生中經常及 / 或不定期發生),或以何種方式(公開及 / 或私下)。

這樣,果子便可為得救的信心提供證據。證據可能是強或弱、無規律或有常規、可見或不可見,但一個得救、活的信心是有作用的。

第五章 多結果子還是背信棄義? 4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相對論

支持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的人沒有(也許更準確地說是「不能」)給人發出一個清清楚楚的信息。一方面,他們說得救的信心主要是「無條件的降服,完全的捨己和絕對的順服」。1 還有,真正的信心「從謙卑開始,在順服中實現」。2 「救恩屬於那些願意捨棄所有的人……得救的信心就是承諾離開罪惡,不惜一切代價來跟隨耶穌基督。耶穌不會接受任何不願意這樣跟隨祂的人」。3 接受救恩的時候,捨己是必須的:「永生給『己』帶來即時的死亡……為基督的緣故捨己,並非歸信主並作門徒後的選擇;而是得救的信心所必備的。」4

可是,我若沒有不惜一切代價來跟隨基督,那又怎樣呢?如果在日後的生活中,我不願意捨棄一些東西,那又如何?假如我沒有完全順服呢?倘若我從前已經把一些東西交給基督,但後來又收回,那麼我將會怎樣呢?按照主權救恩觀(或稱委身救恩觀)的定義,我怎樣衡量自己有多少果子,然後可以確定我真的已經「相信」呢?或怎樣衡量自己有多少可容忍的缺失,以致不用疑惑我是否擁有得救的信心,或事實上已經失去起初曾經擁有的信心呢?

縱然對所謂得救信心的本質有嚴格的要求,但主權救恩派仍必須作出以下其中一種回應:(1)不順服的基督徒會失去他的救恩,或(2)在基督徒的生命中也容許一點點不順服存在。由於許多支持主權救恩觀的人也堅持信徒有永遠的保障,所以他們會選擇後者。

因此,我們又會看到這樣一個說法:「一刻的失敗不會使人失去做門徒的資格。」5 看見這句話,我即時會想到:是否兩刻的失敗便會使人失去做門徒的資格呢?那麼,一個星期、一個月,或一年的失敗又如何呢?兩年呢?多嚴重的失敗,或失敗的光景維持多久,我們才能斷定一個人實際上是未得救呢?主權救恩的教導承認「沒有人會完完全全的順服」6,但關鍵的問題是,在主權救恩的觀念裏,一個人的順服可以怎樣不完全,而我們仍然能夠肯定他已經「相信」?如果「救

42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恩要求人作出完全的改變」7 ,而我沒有達到這個要求,那麼,我是否不得救呢?或說我在基督徒生命的某個階段裏,我的改變並不完全,那麼,我是否根本沒有得救呢?

假定我信主的時候是真心願意放棄所有,但後來完全或局部否定了該意願,那麼,我可以怎樣看待我的救恩呢?如果我信主的時候那願意的心是存在的,那麼,根據主權救恩的看法,我是真正得救的。如果我相信永遠的保障,我便不可能會失去那救恩。這樣,我們又返回先前那相對的問題:在基督徒生命中,到底能容忍的不順服可以到達什麼程度,而無須懷疑起初是否真的接受了救恩?他們說,「一刻的失敗不會使人失去做門徒的資格」,或「真正的門徒永遠不會完全倒退」8。他有可能差一點點便完全後退,而仍然肯定自己是得救的嗎?後退百分之九十,或百分之五十又如何呢?此外,他們又說,促使我們(即使是短暫)後退的原因,對於判別我們信心是真實還是虛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據說後退若是由於懼怕,那是容許的;但若是由於叛逆,便不能接受。9

老實說,這一切相對的事情只會令我混亂和疑惑。每一個缺失,尤其是不斷出現的缺失,都會令我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得救。任何嚴重的罪或不願意順服的心也會這樣。如果我的基督徒生命來到一個岔口,而我選擇了錯誤的分叉路,並且繼續往前走,那是否表示我一開始便不是走在基督徒的路上呢?我若是不結果子,那麼這段時間最多可以維持多久,而主張主權救恩觀的人也不會斷定我從來沒有真正得救呢?

我們也要思想這種相對的觀念在羣眾佈道、孩童佈道,以及大學佈道中可能會衍生的問題。羣眾佈道家是否要囑咐輔導員,叫他們邀請不願意為得救而捨棄一切的決志者返回座位上呢?

兒童工作者應否讓年輕的聽眾面對那關乎改變生命的艱難抉擇呢?那些孩子什至不知道是什麼一回事,而且那是他們在未來十至十五年也不用面對的問題。倘若那些孩子成長以後,他們當中有人做了錯誤的選擇,那麼,這人在過去的日子是否根本沒有得救呢?我們若承認信徒可以做一個錯誤的選擇,那麼,他能否做兩個或二百個錯

第五章 多結果子還是背信棄義? 43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誤的選擇而仍然得救呢?校園工作者應否堅持要某個準備接受基督的大學生推遲這個行

動,直至他結束一段同居關係為止?假設他在某個晚上參加了宿舍的佈道聚會,但當夜仍然與自己的伴侶維持那段不道德的同居關係,那麼,這人能否得救呢?他有沒有兩三天、兩三個星期,或幾個月的限期去結束那段關係呢?同時,這人是否已重生呢?

聖經論到的果子是什麼?

我們回來看有關結果子的聖經教導。果子是什麼?這問題中的果子應該是個複數名詞:基督徒能夠結出的果子(複數)是什麼呢?新約給我們提供了多個答案。

第一,不斷成長的基督徒品格是一種果子。如果基督徒生命的目標可以說是活像基督,那麼,我們身上每一個反映基督品格的性格特徵,都必定是討祂喜悅的果子。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 22 至 23 節用九個詞來描述這個屬靈果子,彼得又勸我們培養七種隨着信心而來的性格特質,好讓我們多結果子(彼後一 5-8)。有兩個用詞同時出現在這兩段經文裏,就是:愛和節制;其它用詞還有喜樂、和平、忍耐(堅忍)、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德行、知識、忍耐、虔敬和弟兄的愛。一個人能夠在生命中顯出這些性格特質就是結果子了。

第二,良好的性情會產生正確的行為,若是一生行善,我們便是結果子了(西一 10)。行善和結果子與認識神密切相關,因為知道什麼能取悅神,我們結果子的工作便會漸漸與這種認識一致。保羅說到他在兩難之間,因為他可以選擇離世與基督同在,或繼續在肉身活着;他表示繼續活着就意味要「成就我工夫的果子」(腓一 22)。這說法可以指(1)他的工作本身就是果子,或(2)他的工作會結出果子。無論如何,他的生命和工作都是果子,但願我們也一樣。

第三,透過我們的見證歸信基督的人都是果子。保羅渴望前往羅馬,以期透過傳道工作在他們中間「得些果子」(羅一 13),他又把

44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司提反一家的歸信描述為「亞該亞初結的果子」(林前一六 15)。第四,我們也可透過讚美神和存着感恩的心承認祂的名來結出嘴

唇的果子(來一三 15)。換句話說,存着感恩的態度承認神的名,我們便是用嘴唇來結果子了。這是我們應當不斷去做的事情。

第五,我們捐獻金錢也能結果子。保羅把為耶路撒冷的窮苦聖徒收集捐款稱為結果子(羅一五 28)。此外,他感謝腓立比信徒在經濟上支持他的事工時,說他們捐獻的行動能使果子歸在他們的賬上(腓四 17)。

總的來說,基督徒的果子包括:(1)像基督的性情、(2)常常行善的生活態度、(3)忠心的見證、(4)讚美神的嘴唇,以及(5)慷慨的捐獻。

結更多的果子

我們的生命怎樣才可以結更多的果子呢?從主耶穌論到結果子的教訓(約一五 1-17)中可找到兩個答案。

主耶穌告訴門徒(當時猶大已經離開),祂已經分派他們出去結果子(16 節),而在先前談話中,祂已經告訴他們怎樣能做到。

當中包括的兩件事是修剪(2 節)和常在主裏(4 節)。已經開始結果子的人需要修剪,為的是讓他們結更多的果子;而正在結更多果子的人則需要常在主裏,以致他們可以結出許多的果子。

修剪

主首先指出栽培葡萄樹的人(父神)在不結果子的人身上做一些事。這些人是真正的信徒還是掛名的信徒呢?許多人認為他們是掛名的信徒,只是表面與教會有聯繫,但卻從未接受救主。你若相信永遠的保障,第 6 節便是支持這觀點的證據。換句話說,由於真正的信徒擁有永恆的救恩,那被剪去(2 節)或扔在火裏(6 節)的,必定是掛

第五章 多結果子還是背信棄義? 4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名的信徒,因為真正的信徒不會失去他們的救恩。你若不相信永遠的保障,這些人便有可能是失去救恩的真信徒了。

有些人卻認為那不結果子的信徒是真信徒,因為經文說他們是屬基督的(2 節),而且當時猶大已經離開了,主耶穌只是向着十一位門徒講話。若是這樣,那栽培葡萄樹的人怎樣對待不結果子的基督徒呢?祂把他們剪去或提起來(該動詞可作這兩種翻譯,約一 29;五 8)。我們若認為這詞解作神把他們剪去,意思便是神使他們的肉身死亡,藉以從地上除去。這警告與第 6 節相仿。

我們若認為這詞解作祂把不結果子的信徒提起來,則此處的觀念便是神把那不結果子的人暴露在陽光底下,鼓勵他多結果子。

為了讓葡萄藤在乾旱的地上保持濕潤,園丁會讓枝子臥在地上,直至它的開花期。這時他必須把葡萄藤提起,離開地面,好讓花簇成長。葡萄藤被提起放在乾樹枝或石頭上。這樣,葡萄樹所處的位置,是一個能讓它結出果實的地方。10

因此,對於這些不結果子的信徒,園丁會經過判斷後把它們除掉,或更有可能的是,按照我的見解,園丁以呵護和引導把它們提起,使它們處於一個能結果子的位置。

但正在結果子的枝子又如何呢?祂會加以修剪,讓它們結更多果子。在修剪的過程中,聰明而慈愛的葡萄園丁除掉所有吸取枝子養分、使它們不能結更多果子的廢物。這時祂可能要除掉我們生命中一些無用、無益且有害的東西。這種修剪可能包括管教(來一二 5-11)、身體上的限制(林後一二 7-10)、物質上的損失(來一○ 34)、親人的離去(雅一 27),以及無理的逼迫(彼前四 12-16)。無論要取去什麼,我們的天父都憑着智慧去做,為的是讓我們結更多果子。

這些修剪或潔凈(約一五 2,3 使用同一個字)來自我們主的道。十一位門徒已經經歷這過程,但他們還會像其它後來者一樣繼續被潔淨。主的道與修剪和潔凈是密不可分的。

46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常在主基督裏面

但結更多果子的枝子又如何呢?父神對他們仍未滿意,反而渴望他們結許多果子;要達到這目標,他們就必須常在基督裏面(約一五4-10)。

常在基督裏面是什麼意思呢?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守祂的命令。主耶穌在第 10 節指出這一點,約翰在約翰一書三章 24 節也再次申述。這個定義是合理的,因為我們更多遵從祂,便更常在祂裏面。我們若不遵從祂,便是遠離祂,而不是在祂裏面。遵守神話語的人多結果子,因為他從神的話認識祂的旨意,便能遵行祂的旨意。

常在主基督裏面帶來另一個好處,就是禱告蒙應允(7 節)。這也是合理的,因為遵守神話語的人知道怎樣才能按照神的旨意來禱告;當然,這樣的禱告必蒙應允。常在主裏、祈求和接受,以及結許多果子,便證明我們是祂的門徒(8 節)。單從這段經文看,門徒就是那些住在主裏面,與主建立親密關係,並成熟地經歷祂的人。這種作門徒的觀念,遠超乎願意遵行神的旨意;他們是正在遵行神的旨意,並且不斷這樣做。

這段經文突顯門徒的進步——沒有果子、結果子、結更多果子、結許多果子;但也有對立的狀況:倒退。顯然,信徒也會從結果子的狀況向後退。多結果子的信徒也會退步至少結果子,大概他們更會倒退至維持一段時間不結果子的狀況。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已經失去救恩,也不能被指稱從未得救。不遵守神的命令肯定導致倒退,正如遵從帶來進步一樣。約翰福音十五章 6 節強烈警告信徒不要不順從(不常在基督裏面),否則導致不結果子。這些信徒會失去進一步結果子的機會。他們的枝子漸漸枯萎,而如果這種不結果子的狀況持續下去,將來在基督的審判臺前,他們便得不到獎賞(林前三 15;約貳 8)。(依我看來,第 6 節最後一句是指將來的審判。)至於不順服的信徒到了人生哪一刻才會失去機會,主耶穌沒有說明,但顯然在某個時刻就會發生。

第五章 多結果子還是背信棄義? 4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不結果子和多結果子可能都是一個信徒所經歷的狀況。主耶穌在另一個場合曾經說,果子會結出不同的數量:三十倍、六十倍,或一百倍(太一三 8)。若擁有彼得後書一章 5 至 7 節所描述的性格特質,我們絕對不至於不結果子。如果那些性格特質不存在,我們便是不結果子的了。

那種狀況不可以持續一段時間嗎?要記得,即使是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也承認這種情況可以持續「片刻」。如果說有些屬靈果子是存在的,有些不存在的,那麼,我們其實也可以是有時多結果子,有時少結果子。也要注意,根據彼得後書一章 5 節,我們把這些性格特質加在信心之上。換句話說,這裏假定信心已經存在;然後我們在信心上額外加上這些特質。我們不一定會經歷過不結果子;但靠着神的恩典,多結果子卻可以並將會是我們的經歷。每個基督徒都結果子,可能在某處、某時,用某些方法。

注1. John MacArthu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8, 153.2. 同上,177。3. 同上,78,87。4. 同上,140,135。5. 同上,199。6. 同上,174。7. 同上,183。8. 同上,103。9. 同上。10. J. Dwight Pentecost, The Words and Works of Jesus Chris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1), 144.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

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

希伯來書五 14

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

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你們

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彼得前書二 2-3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重生的基督徒有可能是屬肉體的嗎?或說屬肉體是否只用來形容未得救的人?屬肉體能否同時用來形容基督徒和非信徒?

討論這些重要問題之前,也許我們應當弄清楚兩件事。有人認為那些說基督徒也可以是屬肉體的人,必定繼而斷言有些

信徒可以終身都不結任何果子。換句話說,他們認為關乎屬肉體的教訓包括兩種觀念,即屬肉體可以是終身的狀況,而那種狀況是那麼徹底,以致屬肉體的信徒從來都不結任何果子,但仍然是真正得救。可是,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因為所有信徒都會結果子,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也有一百倍的(太一三 8)。否則,他們根本未擁有新的生命。

支持基督徒可以是屬肉體的人有時會說,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裏面不可能包括任何屬肉體的觀念。他們推論說,基督若是生命的主,則屬肉體的生命不可能與該生命同時並存。但顯然,獻身的基督徒——無論何時作出獻身——也會變得不順服和變得屬肉體(或反叛、後退,或任何你喜歡用來稱呼他們的說法)。主張主權救恩觀的人也承認有這種情況。然而,有些支持主權救恩觀的人卻說,雖然基督徒會做出屬肉體的事,但世上並沒有屬肉體的基督徒這回事。

屬肉體的含義

屬肉體是指什麼?按照希臘文字典的定義,屬肉體是指擁有肉體

第六章屬肉體是什麼?

5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的本質或特徵(簡單來說就是「擁有肉慾」)。那麼,肉體是什麼呢?在聖經裏,肉體有時指人類屬物質的整個部分(林前一五 39;來五 7),而基於這意義,屬肉體有時指金錢等物質的東西(羅一五 27),或與我們屬靈爭戰之兵器相反的東西(林後一○ 4)。但肉慾一詞也用作暗喻,如指我們在生命中犯罪和違抗神或忽視神的傾向。肉體的行為包括強烈的情慾和感情(加五 19-24;約壹二 16);它可以奴役人(羅七25);而且肉體當中沒有一點良善(羅七 18)。根據這個對肉體的解釋,屬肉體即表現出一些屬於未得救之人的特質(弗二 3)。

現在我們對本章開首所發出的問題是否最少有一個暫定的答案?如果屬肉體是指未重生之生命的傾向或生活原則,那麼,未得救的人顯然可以被稱為屬肉體的或思想世俗的。但那些特質不是也出現在信徒身上嗎?若是這樣,在某些情況下,信徒便可以被稱為屬肉體。我們首先明白屬肉體是什麼,便可以更清楚回答「屬肉體可以用來形容那些人」這個問題。

非信徒是屬肉體的,信徒則有可能是屬肉體的

聖經是否指出非信徒和信徒同樣可被稱為屬肉體?我認為是。在羅馬書八章 5 至 8 節,保羅指出兩種不同類的人:思想隨從肉

體的人(或屬肉體的),和隨從聖靈的人。前者只經歷死亡(現在和將來),而後者則經歷生命和平安(現在和將來)。從羅馬書八章 9

節清楚可見,前者是非信徒,因為只有信徒能擁有聖靈。因此,「屬肉體」——即體貼肉體而活——可以適切地用來描述非信徒。

但「屬肉體」也可以用來描述某些信徒。怎會這樣?因為某些信徒在生活行為方面和未得救的人一樣(林前三 1-4)。我們怎知道保羅在此描述的人是信徒呢?因為他在第 1 節稱他們為「弟兄」和「在基督裏為嬰孩的」。

我們怎知道他們是屬肉體的呢?他曾三次這樣說(第 1 和 3 節)。在這兩節經文裏,保羅用了兩個不同的字眼。第 1 節用的是 sarkinos,

第六章 屬肉體是甚麼? 5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而第 3 節用了兩次的是 sarkikos。有些人認為兩字意思沒有分別,有些人卻認為兩者有別。如果說有分別,那就是:Sarkinos 意指「肉體做成的」(made of flesh),即雖然軟弱,但該狀況並沒有受到譴責。至於哥林多信徒,他們的軟弱是由於不成熟。另一方面,sarkikos 卻有道德方面的含義,意思是「有肉體的特徵,是故意的,是該受譴責的」。第一個字指「由肉體做成」,第二個指「受肉體控制」。1 要注意,保羅並非只是說基督徒「可以和確實有屬肉體的行為」2;他是清楚指出:「你們是屬肉體的。」這樣,人們怎能指摘說:「當代的神學家為這一類人虛構出一整個類型——屬肉體的基督徒」? 3 顯然,這樣稱呼某些基督徒並不是虛構出來的;那是聖經的教訓。

這教訓並非只在當代的作者中間找到。雷德福(J. B. Lightfoot)註釋哥林多前書三章 1 至 3 節時說,sarkikos(3 節)指出哥林多信徒悔改後所出現的道德傾向。4 荷蘭神學家巴芬克(Herman Bavinck)在1886 年出版的神學書籍裏指出,「哥林多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着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林前六 11),但仍然是屬肉體的(林前三 1-4)」。5

加爾文看出屬血氣的人、屬靈人,和屬肉體的人是有分別的。對於屬肉體的人,他寫道:

但他(保羅)不是說他們完全屬肉體,身上完全沒有一絲聖靈的閃光,而是說他們仍然充滿太多肉體的思想,以致肉體誇過聖靈,使聖靈的光熄滅了。雖然他們並非完全沒有恩典,但他們的生命是屬肉體過於屬靈,因此他稱他們為屬肉體的。但他隨即又補充說,他們是「在基督裏為嬰孩的」;如果沒有生出來,他們便不會是嬰孩,而他們生出來正是聖靈的工作;他這解釋是最清晰不過的。6

屬肉體的跡象

哥林多信徒有些什麼屬肉體的跡象呢?保羅用一般的說法指他們是「照着世人的樣子」行事或生活(林前三 3,4)。此處所指的世人

52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當然不是其它基督徒,而是世上未得救的人。保羅的意思是這些屬肉體的哥林多信徒生活像未得救的人一樣。這說明屬肉體一詞為何可以用來形容信徒和非信徒,是因為兩者的生活方式是一樣的。要改變這種狀況,非信徒的方法是接受救恩,信徒的方法是在主裏成長。

使徒保羅怎樣具體地描述基督徒中間屬肉體的行為呢?第一,他把屬肉體的人比作在基督裏的嬰孩。請注意這些人是「在

基督裏」的,這稱謂再一次表明保羅所論到的是信徒,而不是未得救的人。換句話說,屬肉體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初信者的狀態,他們仍然是軟弱、不成熟的嬰孩。正如前文已指出,第 1 節的屬肉體顯然有軟弱的含意,而嬰孩的類比可以肯定這一點。這些人只吸取神話語中的奶,不能吃乾糧,或屬靈的食物。的確,許多方面的聖經真理他仍未理解,不能作出回應,因此他生活的某些或許多方面仍然不成熟。

這些真理中的「奶」和「乾糧」是什麼呢?雷德福這樣回答說:

顯然基督釘十字架的教義屬於前者……這段經文(林前三1-3)的最佳註釋可見於希伯來書五章 11 節至六章 2 節,作者在經文裏,同樣區別出靈奶和乾糧,[用六個短語,六 1-2]描述前者……因信稱義的教義,作為基督教道理的根基,可用靈奶來形容;但在較複雜的層次上,也可被視為乾糧,這教義在羅馬書也是如此。若有人再問保羅所論到的是教義上或屬靈上的真理,我們的回答是,這兩樣在基督教裏是不能劃分的。7

第二,保羅把基督徒中間屬肉體的行為描述為持續不成熟,是超乎正常預期的——「你們仍是屬肉體的」(林前三 3)。這裏的用字與前面稍有不同,有故意的含義。在哥林多,這種故意的屬肉體行為中最顯著的就是嫉妒和爭競,包括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一章 12 節所提到的分黨。這些不成熟的行為,與穩定、健康的成長所帶來的屬靈和成熟是多麼的不同。

第六章 屬肉體是甚麼? 53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多久?

一個信徒要經過多久才被視為屬靈?保羅撰寫哥林多前書的時候,哥林多信徒信主約有五年,保羅期望可以稱他們為屬靈的(三 1)。但即使這樣,人們一旦成為「屬靈的」,他們仍要追求進一步的成長,面對更多的爭戰,學習更多的知識,並享受更親密的關係。

一個信徒可以故意選擇屬肉體或叛逆神多久呢?這問題有確定的答案嗎?他屬肉體的時間肯定要夠長去建造草木禾稭的工程;他將會因工程被燒毀而得不到賞賜(林前三 12)。然而,在某些地方,某些時候,他也會做一些得着基督稱讚的事情(林前四 5)。

多少?

這個是否非此則彼的情況——一個人在某個時候不是屬靈,便是屬肉體的麼?顯然保羅使用「屬肉體」來形容某些哥林多信徒,而沒有暗示他們並非完全屬肉體。然而,我們憑經驗和從聖經認識到,肉體和聖靈常在信徒裏面爭戰,這似乎顯示人裏面同時會有屬肉體和屬靈的部分(加五 17)。也許我們不應考究屬肉體和屬靈的程度,而應想想一個正在成長的基督徒會經歷那些屬肉體與屬靈的事情。

有多嚴重?

一個基督徒的屬肉體狀況可以到達多嚴重的程度?他的屬肉體只是一種暫時的失敗嗎?或只是表面一件不嚴重的事情?為了更好地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彼得論到信徒的一些罪行。

彼得前書的對象是「被揀選的」(一 2),為的是向他們證明「神的真恩」(五 12)。論到逼迫的時候,彼得辨別基督徒因自己的錯失而帶來的迫害,和他們為見證基督而受迫害的兩種情況。信徒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或為作基督徒而受苦,那便是榮耀神的事(四 14、16)。

54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但在這兩節經文中間,彼得極力奉勸讀者不要因「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15 節)。那是否表示基督徒可以是一個惹人討厭、好管閒事的人?回答說「是」,似乎不太難。那是否表示基督徒可以是一個作惡的人?同樣地,回答「是」並不為難。那是否表示基督徒可以是一個盜賊?這時回答「是」 也許會有一點困難,但我們記得保羅也指出某些基督徒偷竊(弗四 28)。彼得是否也表示基督徒會犯謀殺罪?若回答是,這人肯定已經掉進屬肉體狀況的深淵了。若回答不是,便出現兩個答案選擇:(1)那謀殺者是一個真信徒,但他犯下謀殺罪之後便失去救恩了,或(2)其實他從未得救。

給聖經作註釋的人一般都承認,信徒也會犯第 15 節所列出的罪。「彼得[鼓勵]所有作為基督徒,而不是作為謀殺犯、盜賊、作惡者,或好管閒事的人,因基督的名[忍受]任何責備的人。」8 「聖彼得此處的意思必定是『當心不要因為真的犯了這些罪而受指控。』」9 「基督徒千萬不要因這些行為而招致懲罰,但為基督的名而受苦並不是羞恥的事。」10

雅各提醒我們,「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雅三 2)無論任何人有多熱心或多投身,也無可倖免。若是犯了罪,那明顯是一件錯事。若是有掙扎,卻不一定證明我們是未得救、未投身,或不屬靈。

賴爾(J. C. Ryle)把為了追求聖潔而產生內心掙扎稱為「好現象」,一個我們應當感謝神的現象:

若經歷到內心的掙扎和鬥爭,我們不需要為自己的靈魂擔憂。那是由於追求真正的基督徒聖潔而常有的情況……我們心靈深處是否有屬靈的掙扎?我們是否感受到肉慾與聖靈對抗,而聖靈又與肉體對抗,以致做不到我們應做的事?我們是否意識到心裏有兩個律在爭取控制權?我們是否感受到內心有一點點爭戰?我們要為此感謝神!那是一個好現象。那極有可能是偉大成聖工作的明證……任何情況都比冷漠、停滯和死寂優勝。11

第六章 屬肉體是甚麼? 5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注1. Fritz Rienecker, A Linguistic Key to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ed. by Cleon L.

Roger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6), 392.2. John MacArthu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8), 129.3. 同上。4. J. B. Lightfoot, Notes of the Epistles of St. Paul (London: Macmillan, 1895), 185.5. Herman Bavinck, Our Reasonable Faith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6), 500.6. John Calvin, Corinthia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0), 65.7. Lightfoot, Notes, 185-86.8. A. T. Robertson, Epochs in the Life of Simon Peter (New York: Scribner's, 1943),

286.9. G. W. Blenkin, The First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Cambridge, England:

University Press, 1914), 107.10. G. J. Polkinghorne, First Peter, a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69), 596.11. J. C. Ryle, Holiness (London: Hunt, 1899), 82.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

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

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

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

腓立比書二 9-1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即使是英語,「主」一字也可以有多個意思。有趣的是,一個妻子或會稱她的丈夫為她的「主和主人」。在這個短語裏,主和主人是同義詞。她的丈夫就是她的主人。

例如,我若要拜會一位主教,引見者或事先提點我要稱呼他為「主教我主」(my lord bishop)。這個「主」只是一種表示敬意的尊稱,我會樂意使用。但由於我不屬於這位主教所主領的教會,所以我並不承認他為我的主人,也不遵從他的命令。我只是尊敬他的身分,而那就是我稱他為「我主」的含意。

當我們處於一種莫名的困境中,會因焦慮或無助而拼命呼叫:「主啊,救我!」或聽天由命地說:「主明白(我的困境)。」無論哪一種感嘆,都是承認神在那特殊情況裏的優越和主權。

混和

我向主禱告的時候,常常並通常無意識地把這用語的幾種意思混和起來。我知道自己正在向一位上級禱告。由於我是一名信徒,所以承認我的上級是神。通常(但可惜不是時時刻刻)我知道祂是我的主人,掌管着我所祈求的事情。我向主禱告的時候,往往把朋友、安慰者、引導者等概念都包括在內。

事實上,即使你個人與那位主,以及他的地位或治權沒有關係,你也不能稱呼「主」而不包含上級或君主的意思。

第七章祂當然是主

58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耶穌是主

當然,耶穌是主。祂是主,這就是祂的身分。祂也是創造的主、歷史的主、救恩的主、教會的主、門徒的主,以及未來的主。但即使沒有創造、沒有歷史、沒有救恩、沒有教會、沒有門徒、沒有未來,祂在昔日、今日和將來也是主。

但創造、歷史和門徒確實存在。祂怎樣在這些事上作主呢?祂以各種不同方式和關係作人類的主。對於祂在撒瑪利亞的雅各井旁遇見的婦人來說,祂只是一位先生(約四 11)。她出於禮貌稱呼祂為主。有一位百夫長稱祂為主,意思是拉比或先生(太八 6)。耶穌自稱是安息日的主(可二 28),對門徒說祂是他們的主和主人(約一三 13-16)。多馬稱耶穌為他的主和他的神的時候,是認為祂有完全的神性(約二○ 28)。「主」也可用來指偶像(林前八 5)、牲畜的主人(路一九 33),或丈夫(彼前三 6)。因此,「主」一詞在新約裏表達出各種不同的意思和關係。

羅馬書十章 9至 10節當中的主

但羅馬書十章 9 至 10 節裏的「主」是什麼意思呢?保羅在那裏寫道:「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這段經文是否指人若要得救,就必須承認耶穌是他生命的主人?毫無疑問,「主」的意思是「至高無上的君王」。但保羅在這裏是否說,人若要得救,就必須接受基督為他一生中至高無上的君王?有一位作者說:「基督的救主身分實際上取決於人對其主權的順服。」1 這句話的意思看來是指,基督是否我的救主在乎我是否順從祂作為我生命的主和主人。

另一位作者,在「領人歸向基督」的題目下,寫道:

第七章 祂當然是主 5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第三,你需要做一些事情以致得救。(1)你必須悔改……使徒行傳三 19(2)你必須信靠耶穌……以弗所書二 8(3)你必須降服於耶穌,以祂為你的主(老闆)……

羅馬書一○ 9。2

在這段經文裏,「主」是否指「老闆」或「個人生命的主宰」呢?按照哈里遜(Everett Harrison)的見解,「主」的意思並不是這樣,他寫道:

「耶穌是主」是教會最早期的信仰宣言(徒二 36;林前一二 3)。這偉大的真理首先在神使自己兒子從死裏復活的時候被祂認可——那行動當時被教會承認,而有一天將被所有人承認(腓二 11)……保羅在第 9 至 10 節所說的話被誤解了,並且被用來支持一種主張說,一個人除非藉着個人的獻身使耶穌成為他生命的主,否則便不能得救。無疑,這種獻身是最重要的;可是,在這段經文裏,保羅論到的是基督的客觀主權。那是信仰的基石,沒有它便沒有人可以得救。基督的主權與復活有着密切的關係,而復活又使救贖的死亡變得有效;無論人是否相信並把自己的生命建立在其上,基督的主權也是一件真實的事。3

留意哈里遜在小心地辨別「客觀主權」和「主觀主權」。前者實際上指出基督的身分,無論曾否有人承認祂的主權,那都是真實的。後者關乎基督和信徒之間的主僕關係,只有當人承認基督是他的主,這種主權才是真實的。

一位知名的美國加爾文派神學家薛德(William G.T. Shedd)論到羅馬書十章 9 節中的「主」時說:

Kurios(主)一字是七十士譯本對耶和華的翻譯,任何猶太人若公開承認拿撒勒人耶穌是「主」,便是承認祂作為神的

6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本性和屬性。這也是舊約用來稱呼神的兒子和彌賽亞的用語;基督堅稱自己是神的兒子和彌賽亞的時候,眾人便以褻瀆(太二七 63-66)和把自己等同於神(約一○ 24、30、33)的罪名來控告祂。4

十九世紀一位重要的希臘文學者魏斯科(B. F. Westcott)在註釋約翰一書四章 3 節時寫道:

「承認耶穌」——只可解作承認「耶穌是主」(林前一二3;羅一○9)——就是承認耶穌這個人擁有屬神的主權,或換句話說,承認神性和人性在一個人裏面結合起來,而只有道成肉身的事實才能適當地表達這真理。5

另外兩位知名的學者論到羅馬書十章 8 節裏「道」一字的意義時說:「使徒所傳之 rema(道)的主題就是基督和祂復活的真理……基督的大能就在這兩個事實裏面……祂擁有神性的本質並勝過死亡。」6

新國際版(NIV)研經本聖經解釋「耶穌是主」這短語的時候說:

最早期的基督徒信仰宣言(比較林前一二 3),通常用於洗禮中。鑒於「主」(希臘文是 Kyrios)一字在七十士譯本(舊約的希臘文譯本)有六千多次用來翻譯以色列神的名字耶威(Yahweh),保羅把這字用在耶穌身上,顯然是要指出祂的神性。7

總括來說:羅馬書十章 9 至 10 節不是論到基督的主觀主權,而是論到祂的神性和復活。相信耶穌(這個人)是主(神),並相信祂活着(包括祂曾經死去),給人帶來稱義和救恩。我們也要留意,這解釋得到好幾代學者支持,而他們分別代表不同學派的神學思想。

耶穌是我生命的主

但耶穌不也是我生命的主嗎?當然祂應當是我生命的主,祂有時是,但有時卻不完全是。「如果祂不是[某人]全然的主,祂便全然

第七章 祂當然是主 6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不是[他的]主」(If He is not Lord of all, He is not Lord at all),這只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是老生常談而不是合乎聖經或神學的真理。祂可以是我生命中某些方面的主,但我生命的其它方面卻不讓祂來掌管。彼得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當日他在房頂上,主吩咐他把一些不潔的牲畜宰了吃。他說:「主阿,這是不可的!」(徒一○ 14)在那一刻,基督是否完全是彼得的主呢?肯定不是。那麼,我們可否就此斷定祂在彼得的生命中全然不是主呢?我認為不可以。

奉獻自己是給信徒的呼召。有時一個人會同時面對,什至同時處理,得救和奉獻自己的問題。明顯地,保羅曾面對這樣的情況。在前往大馬色的路上,他得悉耶穌仍然活着,便問道:「主啊,我當做什麼?」(徒二二 10)「起來,進大馬色去。」主耶穌這個回答當然與救恩無關,而是關乎順服。保羅要決定是否順服已經成為他救主的那一位。

事實上,似乎許多信徒在重生之前,一直都沒有解決基督在他們身上個人、主觀的主權問題。新約有關降服或奉獻的勸告,是針對信徒發出的。「弟兄們,我……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羅一二 1)在羅馬書較前的篇章,保羅曾要求已經受洗歸入基督的人(顯然所指的只是信徒)把自己獻給神(羅六 3,13),又勸那些有聖靈內住的人(信徒)在自己的身子上榮耀神(林前六 19,20)。雅各也勸他的弟兄們順服神(雅四 7)。如果接受基督作生命的主真的是得救的要求,那麼,這些勸信徒奉獻自己的呼召便毫無意義。得救的人需要奉獻自己,但這並不是得救的條件。即使是否願意奉獻自己,也不屬於是否得救的問題。

一些需要思想的問題

容我拋出一些問題,這樣我們也許可以更集中去考慮這些關乎基督主權的事情。

1. 若沒有認耶穌為主神(Lord God),我能否接受祂作我的救主

62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呢?2. 若沒有認耶穌為我生命中的主或主人,我能否接受祂作我的救

主呢?3. 若沒有甘願把生命交託耶穌來掌管,我能否接受祂作我的救主

呢?4. 一個已經獻身的基督徒能否取回部分或整個承諾?5. 若是取回了,他會否失去救恩?

有些答案在本章說明;有些問題稍後作答。

主權救恩、奉主救恩與路加福音十四章 16至 33節

我們來思想一下主耶穌在路加福音十四章 16 至 33 節先後說出的兩段重要信息。

第一段講述大筵席的故事,家主早已為這筵席做好了豐富和精心的安排。家主邀請了許多賓客,所以當一切準備工夫做完了,他便派僕人去通知獲邀請的人到來。然而,他們卻開始借詞推搪,諸如買了地要去看看,買了牛要去試試,剛娶了妻需要陪伴等等。要記得這些人是早已獲邀請的,其實他們在筵席預備期間已經有充分時間去處理各項私人事務。

這位家主生氣了,於是他吩咐僕人出去把那些被視為低等的人領來(21 節)。可是,筵席仍未坐滿;因此,其它在大路上的人和住在窮人和流浪漢的小巷裏的人也獲邀來了(23 節)。(後者象徵外邦人,在猶太人拒絕基督之後,他們也得着救恩的機會。)

這比喻一再清楚地展現出家主的仁慈。他發出了三次不同的邀請(16、21、23 節),而對於第一批賓客,他還加上一次催告(17 節)。因此,實際上他發出了四次邀請。他縱然遭到拒絕,但仍繼續邀請人到來享受筵席。這筵席沒有附帶條件,但賓客必須光臨赴宴。家主不用他們支付任何費用,也沒有限制赴宴的資格,只要親自光臨就行了。

第七章 祂當然是主 63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家主什至吩咐僕人去勉強或說服(如在徒二八 19)賓客到來。祂希望別人來享受他所預備的筵席,而他們無須付出任何代價便能享受得到(但家主自己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但經文中有一個警告說,家主不會再次發出這種仁慈的邀請,所以那些藉故不來的人不會有另一次機會(24 節)。

接下來的教訓與筵席的比喻有着強烈的對比。筵席的故事重點是「來」和「白白」,下一個故事則是「停止」和「昂貴」。什麼是白白的?是接受進入父神國度的邀請。什麼是昂貴的?是作門徒的代價。

作個什麼樣的門徒呢?在這記載中,作門徒包括緊緊跟隨主,為了步步追隨祂而必須撇下家人和財產。這種門徒什至還要承受極大的攻擊。

因此,對於那些仍未考慮清楚便匆匆表示跟隨祂的羣眾,主耶穌警告他們說,作門徒是要付代價的。門徒要付上的代價是(1)向主報以最高的忠誠,什至超乎家庭;(2)願意為祂而死;以及(3)實實在在的放棄一切(不單是願意去做),以致能跟隨耶穌到各處去。「撇下」一詞的意思是「辭別」(如在路九 61)。一個人在離開家人去跟隨基督的時候,便需要向他們辭別。顯然有些人已經撇下了財產和工作,為的是在跟隨主走遍各處期間,可以聆聽和學習祂的教訓。

為了強調門徒作出這樣的決定時需要多麼的謹慎,主耶穌舉出兩個比喻:(1)一個人開始蓋房子但卻不能完成,因為他沒有作出周詳的計劃(28-30 節)和(2)一位君王在決定要打仗還是要求和之前,需要仔細考慮敵方的軍力(31-32 節)。同樣地,跟隨主(意指真的與主一起走遍各處)的決定不能太輕率、三心兩意或過於倉猝。

還有什麼比我們主這段信息的對比更鮮明?進來坐席。這是白白的。不要倉猝決定作主門徒。那是昂貴的。今天主耶穌,這位神和人,白白賜下祂的救恩筵席。祂能夠這樣

做,因為祂是成為了人的神。同一位主耶穌,透過許多新約作者,要求已經相信祂的人順服祂,讓祂在他們生命中掌權。有些人非常順服,

64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有些人只是稍微順服;但沒有人可以全然並時時刻刻都順服。然而,無論人們認祂為神而人的救主(God-man Savior),還是信徒生命中的主宰,祂也曾經是、仍然是,且永遠是我們的主。

祂是主。

注1. Marc T. Mueller, "Lordship/Salvation Syllabus," Grace Community Church, 1985, 20.2. Gene Jorgenson, Baptist Standard, 29 March 1986, 13.3. Everett F. Harrison, "Romans,"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6), 10:112.4. William G. T. Shedd, Romans (New York: Scribner's, 1879), 318.5. B. F. Westcott, The Epistles of St. John (Cambridge: Macmillan, 1892), 142.6. W. Sanday and A. C. Headlam,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New York: Scribner's,

1895), 290.7. NIV Study Bibl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5), 172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

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馬太福音一三 22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他很年輕,大概二十出頭。正常來說,他的人生前路是一片光明。他也很富有,是極之富有。許多人要窮一生去積聚財富,他卻已

經擁有超乎自己應有的。他有影響力,已經是民族的管治團體——猶太公會裏的一員。他道德高尚,極少人能自稱一生都遵守誡命,他卻能這樣說。但在這位年輕而富有的領袖內心的深處,他知道自己欠缺世上最

大的財寶——永生。

一個可悲的故事

他與主耶穌基督會面的故事記載在馬太福音十九章 16 至 30 節,馬可福音十章 17 至 31 節和路加福音十八章 18 至 30 節,這是一個可悲的故事。

在耶穌身上看見自己未能擁有的至善,這位年輕的財主便問主,他應當做什麼才能得永生。

這問題反映了當時猶太人的觀念:一個人必須做些偉大的事才配得着永生。

主耶穌回應之前,問年輕人對祂的看法。他為什麼稱主為「良善的」呢?只因為耶穌是一位良善的老師,也僅僅是一個人、一位老師而已。因此,主耶穌強調,按照善的本質來說,只有神是良善的。基督試圖加深、擴闊這人對「善」的觀念,以致他承認耶穌是神。這樣,

第八章針眼

68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他也許會明白,沒有任何行為,無論是多崇高的操守,也不能使他得着永生。而耶穌作為神,則能夠賜他永生,他要做的只是承認耶穌的身分。

然而,由於年輕人沒有承認耶穌是神,故此主耶穌只從人的角度來回答他。如果行為能帶來永生,他便不需要求問老師應當怎樣做,因為律法已經解答他的問題了。

因此耶穌叫他去守誡命。他回答說他一生都遵守誡命。他是否真的這樣做?當然不是。沒有人不貪婪,沒有兒女能時刻尊敬父母;但這年輕人聲稱自己一直都遵守誡命,那麼,可能他最少在某程度上已經做到了。可是,沒有人能說自己是完全遵守誡命的,包括這個人。

讓我們來思考這段經文所引起的四個問題。

遵守誡命能帶來永生嗎?

問題一:如果有人能完全遵守誡命,他能藉守誡命得着永生嗎?保羅結束他在彼西底安提阿會堂的講道時曾回答這個問題。他

說只有透過耶穌,信主的人才能得稱為義,沒有人能靠着摩西的律法稱義(徒一三 39)。其後他寫信給羅馬的信徒說:「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三20)這樣說,即使那年輕財主所說的都是實情,即他確實遵守了主所提到的誡命,又即使他已經做得完美無瑕,他仍然不可能因而得到永生。

主耶穌列舉六個誡命,試圖用律法來叫這個年輕人面對他是個罪人的事實。這正是保羅指出的律法的目的——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年輕人提出藉着立功來獲得永生的問題,但他應當提出有關他自己的罪和這罪怎能獲得赦免的問題,而那正是主耶穌試圖使他承認的事。

第八章 針眼 6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耶穌有否改變福音的本質?

問題二:耶穌在此是否提出另一個與祂先前在撒瑪利亞井旁向淫婦所說有所不同的福音?祂並沒有吩咐她去遵守誡命。

完全沒有。那淫婦很清楚自己是一個罪人。她不需要主提醒她去思想那年輕財主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然而,耶穌知道年輕財主的回答並不完全真實。即使他守了對話中具體提及的所有誡命,但他仍然沒有守別的一些誡命。明顯地,他已經違犯十誡中的第一條誡命,因為他同時敬拜金錢的神和以色列的神(出二○ 3)。他必定沒有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神(申六 5),因為他對財產的珍惜妨礙他全心去愛主。他顯然沒有與別人分享他的財富,這樣,他也違犯愛鄰舍如同自己的誡命(利一九 18)。要證明你是否愛某個人如同自己,就看你能否把所有自己視為重要或寶貴的東西都與他分享。至於摩西律法裏的六百一十三條命令,年輕財主還暗中違犯了多少,我們不知道。但顯然,他最少已經違犯上述三條了。

所以,為了指出這年輕人真實的屬靈和道德狀況,主吩咐他把所有的財產變賣,分給窮人。這樣,主說,他便有財寶在天上。

立誓過貧窮生活有效嗎?

問題三:人若變賣自己的財產,分給窮人,他真的就能得着永生嗎?

人們會很容易巧妙地迴避這個問題,而不直接去面對。以下是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的答案:

我們是否真的需要撇下所擁有的一切才能成為基督徒呢?不是的,但我們必須願意放棄所有(路一四 33),意思是我們不能緊握任何東西,把它看得比基督更重要。無論基督有什麼要求,我們都必須迫切去做。耶穌對這人的要求,只是為了確

7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定他是否願意把生命的主權交託給耶穌。1

可是,論到上述的答案,很遺憾,馬可福音十章 21 節所使用的動詞都是命令式:去、變賣、分給。主不是說:要願意去、變賣和分給。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記載相同事件的時候,也是採用命令語氣。

雖然主發出的是一個命令,祂吩咐那人變賣所有,分給窮人,但我們姑且把問題改變一下,這樣問:我們是否起碼要甘願做出艱難的決定,如放棄我們的財產,才能承受救恩?這個問題似乎不能以一個絕對的答案回答。

如果問題三的正確答案是「是」——我們必須撇棄一切,或願意這樣做——那麼,你所認識的人裏面有誰能得到永生呢?你所認識的人當中,有誰真正願意毫無保留地為基督撇下一切呢?例如,你或我是否願意為基督而死呢?我也不能肯定自己可以明確地說願意。自衛是一種很強的本能;倘若某天我們也面臨是否準備為主殉道的抉擇,像許多信徒曾經歷的那樣,我們當中有誰能夠清楚表明自己將會怎樣做?但主耶穌在同一段經文裏說,人若要作祂的門徒,就必須恨惡自己的性命(路一四 26)。

當然,沒有人能藉着捨棄金錢而得着永生。因此,有些人說,那並不是耶穌與年輕財主會面的重點(但無可置疑這是主耶穌對他所說的話)。他們說,重點是人必須願意悔改或向基督獻身,才能得救。

作主門徒與永生有何關係?

假使那人願意撇下他的財產,什至成為跟隨基督的門徒之一,那又如何?這就引起問題四:作門徒能確保人得永生嗎?換句話說,人有可能作門徒而得不到永生嗎?

有時自願作門徒的人也會放棄自己的門徒身分。早在主耶穌傳道的時候,已經有許多人這樣做(約六 66)。他們都確實是基督的門徒,即學生——門徒的意思就是學生。但我們不能就此斷定他們所有人都

第八章 針眼 7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得到永生。猶大顯然是一個得不到永生的門徒。約翰時代的敵基督也是如此;約翰在信中論到他們說:「他們不是屬我們的。」(約壹二 19)

作門徒——什至於基督的門徒——並不保證有永生。

付出的愛遭拒絕

主耶穌愛這名年輕的財主。順帶一提,馬可福音十章 21 節中「愛」這個動詞是 agapao。據我們所知,這年輕人從來沒有得救,因此,他不是神所揀選的人。這樣看來,主也愛未被揀選的人。祂的 agapao 愛延伸至選民的範圍以外。那麼,約翰福音三章 16 節的「世人」怎可能,如某些人所說,只局限於被揀選的人呢?

主耶穌試圖使這年輕人承認自己的不義,承認他需要在自己以外尋求幫助。這個年輕領袖一直都只是肯定自己的義,聲稱已經遵守主所提及的律法誡命。因此,他既不願意承認耶穌是神,也不願意承認自己個人的錯失和自我,便只好離開。

主耶穌其後向門徒解明這個教訓:靠賴財富的人難以進入天國。其實富人難以進入天國不是因為他們擁有財富,而是因為他們靠賴財富。我們所有人都有倚靠自己優點或成就的傾向,往往就是這種心態使我們看不見自己真正的需要。這位年輕人也是一樣,他的優勢在於擁有財產,但正是倚靠財產的心使他看不見自己的罪。

多麼困難的事

財主進入天國有多困難呢?耶穌說,就如駱駝穿過針眼那麼困難(太一九 24;可一○ 25;路一八 25)。

當時駱駝是巴勒斯坦地最巨型的動物。針是指縫紉的針,而不是指另一個意思——開在一扇大門裏的小門。無論有沒有駝峰,一隻駱駝怎麼也擠不進一個針眼。門徒明白主耶穌的意思是任何倚靠財富的人都不可能進入天國——除非神介入,給他提供一條與人類的資源和

72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能力完全無關的救恩門路。那年輕人沒有多留一會,所以聽不到這個信息。他不承認自己有需要借助外力,因此也不會接受;但其實他可以得救,因為主說在神凡事都能——即使要使這年輕的財主得救,祂也能成就。然而,撇下他的財富,並不是得着救恩的基礎。

財產使我們感覺安心,但金錢使我們把目光投向世界,而不關心那位將要來的主。想要什麼便有什麼使我們誤以為自己一無所缺,尤其是屬靈的東西。我們以為成功是神特別眷顧的「明顯」憑證。耶穌時代的猶太人正有這種想法,因此,金錢會阻礙人進入神國這觀念,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金錢或任何使我們看不見自己有罪和需要救主的東西,都能阻礙我們進入神的國。

可是,假如我們承認物質確實不能給予我們永生呢?我們放棄,或願意放棄那些東西,是否就能得救呢?承認自己的罪,什至離開那些罪,也不能使我們獲得赦罪。只有從那為我們的罪而死的救主手中接過永生的賞賜,我們的罪才得赦免。

注1. John MacArthu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8),

8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神)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

使徒行傳一七 30

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報明……你們是怎樣離棄

偶像,歸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

帖撒羅尼迦前書一 9

就是這樣,主肯收留,

歡迎,洗罪,饒恕,拯救,

因主應許,必能成就,

上主羔羊,我來!我來!

埃利奧特(Charlotte Elliott)劉廷芳譯

《普天頌讚》331 首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本書讀者可能大都年輕,對於教堂裏的「懺悔者座位」(mourners' bench)不會有什麼印象。我小時候的教堂也沒有這種座位,但我認識一些上過這種教堂的朋友。懺悔者座位只是教堂前面一個可供懺悔者跪下、痛哭和認罪的地方。懺悔者若決意離開那些罪,便能接受基督為他的救主。人們懺悔、回轉和相信,都在懺悔者座位之上。

本文無意批評這種做法。對於今天來說,更多的人為罪憂愁,實在是一件好事。但相對於救恩而言,為罪憂愁或決意離開罪有何重要呢?許多人把為罪憂愁等同於悔改。那麼,我們的問題可以說:悔改對救恩來說有何重要呢?悔改應當先於相信嗎?悔改是信心的一部分或信心的同義詞嗎?不悔改的人能得救嗎?悔改是什麼意思?

一般含義

許多聖經用語都有一個基本的、幾乎通用的含義,若要了解它們在特定情況下的確實意義,我們便要思想一些問題。例如,「救恩」(salvation)一詞有「援救或解救」的意思。但要了解它在某個特定背景下的意義,你必須進一步去問:要被拯救離開什麼境況?在腓立比書一章 19 節,保羅用「得救」來表達獲救脫離羅馬的拘禁。在那段經文裏,得救的意思不是獲得拯救脫離永遠的咒詛,而是脫離他當時的禁閉。當然,救恩在其它經文確實指獲得拯救脫離永遠被定罪(徒四12)。但無論所指的是暫時還是永遠的拯救,救恩的基本意義是不變的。

第九章為了什麼悔改?

76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再來看另一個例子。「贖回」(redeem)是什麼意思?意思是「買東西」。若要把這個籠統的含義收窄至符合某段特定的經文,你需要問:買什麼東西?馬太福音十三章 44 節說有一個人買了一塊地。雖然同一個字也用來表達祂受死時為罪所付上的代價(彼後二 1),但這種用法與我們主在十字架上的救贖並無關係。無論這個字用來指為田地或為罪付代價,其基本意義——購買——是不變的。

「悔改」一詞的應用原則也相同。在舊約和新約裏,「悔改」的意思都是「改變主意」,但我們必須問,對什麼事改變主意?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會從基本意義的範圍收窄,集中去看當中所牽涉的改變。

我們回來看那懺悔者的座位。許多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悔改和憂愁相提並論,以致憂愁實際上相等於悔改。悔改的時候可能會產生憂愁,但悔改在聖經裏的意思是改變主意,而不是憂愁。有沒有憂愁,並不能證明或推翻悔改的真誠。然而,改變主意卻必須是真心而不是表面的。

合乎聖經的悔改更包含一種令人產生某些轉變的「改變主意」。悔改不僅僅是在理智上對某件事表示贊同,它更包含隨之而來,通常在行動方面的改變。

新約如何使用悔改?

「悔改」在新約的用法可劃分為三大類。第一,有一種悔改與永恆救恩無關,或至少不會帶來救恩。這種悔改可稱為非拯救的(nonsaving)悔改,會帶來某種結果或效果。雖然這不是表面的悔改,但不是救恩。

以下例子屬於非拯救的悔改:法官的宣判是「有罪」。「因在酒精影響下魯莽駕駛,被判有罪。你必須服刑十天,反省這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罪犯於是即時入獄。我們假設這次接受判決的是一名白領,即中上階層人士。牢獄之災對這樣的人是一個極痛苦的經歷。在

第九章 為了甚麼悔改? 7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十天監禁期間,他有充足時間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行為。期間他真心後悔了。他的後悔或許伴隨着流淚,也或許沒有;但無論如何,他的後悔並不是表面的。他下定決心,一出獄便參加戒酒計劃。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例子,當中包含同樣真心的後悔,但卻引致完全不同的行動。該「罪犯」是一個名商店扒手。他也後悔了(即改變主意),但並非因為自己犯了商店盜竊的罪,而是因為他使用錯誤方法而被擒獲了。在此案裏,那人的悔改集中在方法上,而結果是下次改變在商店盜竊的方法。

崔仁翟(R. C. Trench)在其經典著作《新約同義詞典》裏,引述蒲魯他克(Plutarch)的一段文字,當中提到兩名兇手放過一個小孩,但後來卻很後悔(metenoesan),於是設法把他殺害。他又引述另一個例子,當中 metameleia(後悔的另一個用語,也出現在新約)也有相同的含義,即改變行善的思想而去行惡。1 留意這兩個例子都包含改變行善的心,而不是犯罪的心。後悔之後,便行出罪惡的事情來。

第一世紀的猶太歷史家約瑟夫(Josephus)曾在這個概念上使用後悔一詞。關於希律畏懼施洗約翰的勢力,他寫道:

因此,他(希律)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在他引發暴亂之前,把他(施洗約翰)逮捕並處死,而不是等到暴亂爆發,才後悔容許這等動亂發生。由於希律的疑心,約翰被鎖着解往馬基魯(Machaerus)……在那裏把他處死。2

聖經也有一些真正但非拯救的後悔,還記得耶穌論到兩個兒子的故事嗎(太二一 28-32)?一個兒子答應照父親的吩咐去做,但卻沒有做;另一個說他不去,但其後懊悔,便遵照父親的話去做。他的懊悔與拯救毫無關係。那懊悔的結果是他到父親的葡萄園去工作。那懊悔不是表面的,但也不關乎拯救。

出賣主的猶大得悉當權者把耶穌判刑之後便後悔,把已收取的三十塊銀子退還。雖然那是真心的後悔,但卻救不了猶大。

78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以掃出賣自己的長子名分之後,曾試圖取回但卻不成功。希伯來書作者說他雖然號哭切求(無論是父親的懊悔,還是恢復對他的祝福),但卻不能使心意回轉(來一二 17)。即使他能夠取得心意的回轉,結果也不是獲得永恆的救恩,而只是得到長子的祝福。那是一種非拯救的後悔。

結論:懊悔的出現和經歷不一定帶來永生,什至也不能使生命變得更美好。

第二,有一種後悔帶來永恆的救恩。哪一種後悔帶來拯救呢?不是為罪的痛悔,什至不是導致人重整生命的痛悔。改過自新的人已經悔改;那就是說,他們改變了對過往生活的心態,但那種悔改,雖然真誠,卻不能拯救他們。惟一能拯救的懊悔就是改變對耶穌基督的看法。人們或會痛哭;人們或會決心遠離昔日的罪惡;但那些做法本身不能拯救人。惟一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拯救任何人的悔改,是改變對耶穌基督的看法。對罪的感覺和因罪而產生的憂愁會激起一個人的思想或良知,讓他知道自己需要一位救主,但如果這人對耶穌基督的看法沒有改變,他仍然不能得救。

至於帶有拯救意義之悔改的用法,最清晰的例子可見於彼得在五旬節當天的講道(徒二 38)。我們往往專注於該節經文的其它部分——受洗和領受聖靈的問題——而忽略「悔改」的重要。

五旬節羣眾中的一些人,聽見彼得有關悔改的勸喻,可能感到疑惑,「彼得,你是什麼意思?我們要為些什麼悔改?」如果他們細心聆聽——如果我們記得彼得那篇講道的內容——該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彼得首先論到拿撒勒人耶穌:祂的生、死和復活(徒二 22-24)。然後,彼得引述詩篇十六篇 8 至 11 節,提醒他的聽眾說,彌賽亞會從死裏復活,而由於大衛已經死去且被埋葬,他所指的不可能是自己,而是彌賽亞(25-31 節)。然後,彼得十分清楚地指出,拿撒勒人耶穌,一個多月前在耶路撒冷從死裏復活的那一位,就是彌賽亞。此外,由於大衛也預言(詩一一○)彌賽亞會升到神的右邊,而大衛本身沒有升天,拿撒勒人耶穌卻已升天(從祂差派聖靈到來一事可以

第九章 為了甚麼悔改? 7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證明),所以耶穌必定就是那位彌賽亞或基督了。換句話說,彼得描繪兩幅圖畫——一幅是舊約的彌賽亞,突顯祂

的復活與升天;另一幅是拿撒勒人耶穌,祂確實已經從死裏復活且升到天上。

因此,結論必然是:耶穌既是主、是神,也是基督、是彌賽亞(36

節)。猶太人最難承認耶穌這兩個身分,要堅信耶穌那人是神,也是以色列的彌賽亞,並要求以色列人相信祂,這幾乎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

從彼得這段信息中清楚可見,「主」(kurios)這個名詞是指神或耶威(Yahweh)。留意第 21、34 和 39 節。在這幾節經文裏,彼得都說 kurios 就是「我們的神」。經文所談論的問題是完全的神性,而不是讓主掌管或作主門徒。

關於「立他為主、為基督」這短語的意義,布魯斯(F. F. Bruce)指出這是「建立教會的基礎真理。第一篇基督教講章以第一則基督教『信條』為高潮:比較 kurios Iesous[主耶穌](羅一○ 9;林前一二3)……[Kurios] 代表神的避諱的聖名(比較 21 節)。」3

聽見和明白了這個真理,羣眾都不得不信服。他們問彼得應當怎樣做,彼得的回答是:「要悔改。」為些什麼悔改?要改變你對拿撒勒人耶穌的看法。無論你從前怎樣看祂,或認為祂是誰,現在都必須改變主意,相信祂是神、是彌賽亞,相信祂曾受死並已經從死裏復活。這種悔改是帶來拯救的悔改。

任何人在接受基督之前,對祂都會有一些看法——也許十分模糊,也許頗為清晰,也許是錯誤的;但我們都要拋棄從前的觀念,轉而接受祂是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救主。這種悔改給我們帶來永恆的救恩。

有一點我們或會感興趣:使徒行傳二章 38 節的「悔改」是一個命令。我們悔改,接着有所行動。然而,是神賜人悔改的心(徒一一18)。這與「信」相仿。「信」是一個命令(徒一六 31)。我們相信,接着有所行動。那確實是我們的信心(羅四 5:「他的信就算為義」,即信主之人的信心被算為他的義)。然而,整個救恩,包括信心,是

8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神的恩賜(弗二 8,9)。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的教導,顯然把悔改和信

心視為兩個不同而必須的得救條件。例如,我們來看這句話:

所要求的是悔改和相信。相信罪人只能透過基督受死稱義並獲得接納並不足夠……認識福音和福音的正統信仰,並不能取代悔改……沒有實際認識基督真正的宣稱,便沒有悔改,因而也得不到救恩。4

然而,路加記載大使命的時候,悔改和相信基督是同義的。「又對他們說:『照經上所寫,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裏復活,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二四 46-47)顯然,悔改赦罪與基督受死和復活有關。指出悔改代表信心和描述歸信經歷的其它經文包括:使徒行傳五章 31 節、十一章 18 節;希伯來書六章 6 節和彼得後書三章 9 節 。

保羅說,神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審判即將來臨,而神叫祂從死裏復活的那一位要按公義審判天下(徒一七 30-31)。彼得也是這樣說。神是恆久忍耐的,祂不願意有一個人滅亡,惟願所有人都悔改。這悔改只是為罪而憂愁嗎?這悔改是信心的先決條件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上述兩節經文的悔改不等於信心,那麼,它們並沒有說明福音。如果悔改只是歸信主的一部分(信心是另一部分),則它們只說出了一半的福音。

值得注意的是,約翰福音——信心的福音——一次也沒有使用「悔改」這個詞。然而,約翰記載主耶穌的生平事蹟時,肯定有許多機會用得上那個詞。在主耶穌與尼哥底母的對話中,使用「悔改」一詞實在最適切不過,但約翰卻用了「信」(約三 12、15)。所以,如果尼哥底母需要悔改,「信」必定是「悔改」的同義詞;否則,主耶穌與他談話時怎會不使用「悔改」一詞呢?與撒瑪利亞的妓女談話時,基督沒有吩咐她要悔改。祂吩咐她去求(約四 10),而當她的見證和主

第九章 為了甚麼悔改? 8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的見證傳到其它撒瑪利亞人中間的時候,約翰沒有記載說他們悔改了,而是說他們信了(39、41-42 節)。約翰福音還有另外五十多處使用「信」,但卻沒有一次使用「悔改」。約翰福音的高潮在二十章 31 節:「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然而,有些人或會問:「使徒行傳二十章 21 節又如何呢?」保羅總結他在以弗所的傳道工作時說,他對猶太人和希利尼人證明當向神悔改,並信靠基督。這豈不顯示「悔改」和「信靠」不是同義詞,或最少悔改是信靠的先決條件嗎?不,因為「悔改」和「信靠」兩個詞由一個冠詞連接起來,那顯示它們是不可劃分的,只是各自的焦點不同。悔改聚焦在改變一個人從前對神的觀念和對神、對基督的不信;而信靠基督,當然是聚焦於接受祂作個人的救主。

也有人說保羅在這總結裏強調外邦人和猶太人的不同需要。多神主義的外邦人需要改變他們的多神思想,承認只有一位真神存在;而猶太人則需改變他們對耶穌的看法,承認祂是真正的彌賽亞。

一個人改變對基督的看法並接受祂為救主的時候,他的生命當然會改變。所有信徒都結果子,因此必定有改變。

使用「悔改」一詞的第三個類別關乎基督徒生活裏的悔悟。基督徒需要悔悟。我們記得哥林多教會有人犯罪,而經過教會的管教後,他終於回到主耶穌面前。顯然當時教會對他過分苛刻,不願意讓他恢復完全的相交生活(林後二 5-8)。因此,保羅勸教會改變其嚴厲的立場,再次接受這人返回他們中間。此處的「悔改」表示教會應當改變對那人的錯誤態度。

在提摩太後書二章 25 節,保羅吩咐基督徒,起碼是公開承認是基督徒的人,必須在生活上為罪悔改,尤其是那些關乎提拔和接受假教師的罪。

給小亞細亞七個教會的書信是一批勸勉基督徒悔改的信札。信中警告以弗所教會要為自己失去起初的愛心而悔改(啟二 5);推雅推喇教會需要為他們的淫行悔改(二 21,22);撒狄教會要為他們的衰

82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微而悔改(三 3);而老底嘉教會則要為他們的不冷不熱而悔改(三19)。由此可見,個別基督徒和地方教會都需要為任何的罪而悔改。

主要重點

我們返回本章的重點:悔改是接受永生的條件嗎?是的,如果悔改是指改變對耶穌基督的看法,那麼答案是肯定的;不是,如果所指的是為罪痛悔什或決心離開罪惡,那麼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些行為不能拯救人。悔罪是信心的先決條件嗎?不,雖然這叫人知罪且定意離開罪,也許是聖靈用來引導人認識救主和救恩的方法。悔改可以為信心鋪路,但惟有信心,而不是悔改,能使人得救(除非悔改用作信心或改變對基督之看法的同義詞)。主耶穌來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一九 10),因為健康的人用不着醫生;惟有生病的人才需要醫生(太九 12)。

我們今天要傳悔改的道嗎?當然要,但必須把意義說清楚。也許呼籲人悔改——即為他們的罪憂愁——能使他們意識到自己需要一些赦罪的方法;也許悔改會令人產生擺脫壞習慣的渴望。聖靈能使用痛悔的心引導人來到赦罪和賜人新生命的救主面前,但痛悔本身並不能拯救人。

傳悔改的道——即指出人要改變對耶穌基督的看法——是基本的,因為沒有這種悔改,就沒有一個人可得救。可是,在新約裏,「信」被用作這種悔改的同義詞。因此我們也要強調「信」,那是從約翰福音至新約書信的重點所在。

當然,基督徒需要悔改。這是我們今天似乎不太強調的悔改一面。我們基督徒確實需要改變自己對罪的看法,不但對具體的罪,也對一些我們往往拒絕承認為罪的事情。這種悔改包括承認那些罪,繼而得以恢復與父神和神家裏的人的相交。要記得,地方教會也需要悔改脫離罪,就是那些無論在今天還是在第一世紀教會都同樣普遍的罪。

我們要勸人悔改。但總要清楚說明為些什麼而悔改。

第九章 為了甚麼悔改? 83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注1. R. C. Trench, Synonyms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Paul, 1886), 259.2. Josephus, Antiquities, XVIII, 116-19.3. F. F. Bruce,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Chicago: InterVarsity, 1952), 96.4. J. I. Packer, Evangelism and the Sovereignty of God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1961), 72-73.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

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

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

我的門徒了。

約翰福音一五 7-8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馬太福音二十八章 18 至 20 節記載大使命,吩咐我們去使人作主門徒。使人作門徒包含兩件事情——施洗和教導。施洗是單一的行為;教導則是持續不斷的過程。門徒必須受洗(救恩的明證——因此,我們可以說門徒必須首先得救);然後,他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教導,學習遵守訓示(遵守主一切的吩咐)。

在新約時代,洗禮是最明顯的證據,證明一個人已經接受基督。洗禮不能隨便或如例行公事般進行;今日卻常有這種情況。雖然新約清楚說明洗禮不能使人得救,但受洗可以明確地表示一個人已經接受基督,並且加入基督徒的羣體——教會。當然,例外情況也會存在;那就是說,也許有些已經受洗的人仍未重生。但正常來說,接受洗禮的人是已經得救的人;而得救的人是已經受洗的人。因此主耶穌的大使命可以把「洗禮」等同於「救恩」。

有一個重要的觀察:已經受洗的人(得救的人)可能真的已經得救,但仍未獲得教導,至少所獲得的教導不多。洗禮必定附有教導,但我們不能以此為接受基督的先決條件,什或一個必要的部分。

當然,臨終信主的人不會獲得教導,因此不能履行大使命的第二部分。這人會否因為沒有時間表示他是門徒而不能真正得救呢?老實說,臨終信主的人極可能也來不及受洗。我認為我們必須承認,一個臨終信主的人雖然真正得救,但卻未能符合門徒的描述,不能按照大使命的要求去受洗和接受教導。

在大使命裏,雖然有三個動詞分詞環繞着「使人作門徒」的命令,

第十章各式各樣的門徒

86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但第一個動詞分詞正確地譯作命令語氣:「要去」。相同的結構可見於馬太福音二章8節,經文裏分詞形式的「去」同樣需要譯成命令語氣。

大使命吩咐我們去使人作主的門徒——叫人信主得救,並繼續學習和順服的門徒。但門徒不一定是這樣的。

各式各樣的門徒

「門徒」一詞的意思是「學習者或學生」。門徒通常包含一種師徒的關係。施洗約翰有門徒(太九 14),法利賽人有門徒(太二二16),保羅也有門徒(徒九 25)。

我們的主有許多門徒(路六 17)。有些只學習一段時間便退後離開祂(約六 66)。在棕櫚主日那天,一大羣門徒跟隨着耶穌,但到了受難周結束的時候,大部分人也已經退去了(路一九 37-39)。門徒中有些是猶太人(約八 31)。至少有一人,亞利馬太人約瑟,是已經暗暗跟隨主一段時間的門徒(約一九 38)。有幾名是與主關係比較親密的門徒(太一○ 1;一七 1)。主耶穌期望作門徒的人都能徹底獻身(路一四 25-33),但並非所有門徒一生都能時刻做到。

因此,主耶穌有各式各樣和各種屬靈狀況的門徒。在福音書和使徒行傳以外,「門徒」一詞從未出現在新約裏。原

因也許是門徒應當時時刻刻跟隨着老師,而這樣一來,他們就必須離開家人,放下工作,跟隨老師到各處去。基督復活和升天之後,這種作(基督)門徒的方式已經不可能實現,因此,門徒一詞也較少出現在使徒行傳,而在其它新約書卷更從未出現過。

大使命之下的門徒是願意學習並順從主的信徒,但學習和順從不是信主的先決條件,而是信主的結果。如果福音書那些門徒類型可以轉移至今天,我們可以說,門徒當中有些人學得很少,有些學得很多;有些是完全獻身的,有些不是;有些人暗中跟隨主,有些是光明正大的信徒;有些能堅守信仰,有些卻離棄主。然而,他們全都是信徒(至少是已經受洗和公開承認信主的信徒)。

第十章 各式各樣的門徒 8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沒有門徒學不到任何東西(除非他是臨終才歸信的),但他能學到多少,沒有人說得準。沒有門徒不能結果子,但果子數量多少,是否明顯可見,以及能夠維持多久,同樣沒有人能說得準。也沒有人可以給學到多少或結多少果子定出數量要求,或藉此證明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門徒。

試想想亞利馬太人約瑟:耶穌死後,他來找彼拉多要求取走主的屍體,好作安葬的處理並把祂葬在他為自己身後準備的墳墓裏。約翰說他是一個暗暗跟隨主的門徒,因為他懼怕猶太人(約一九38)。然而,福音書作者清楚說他是耶穌的門徒。主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他已經作門徒有多久?我們不能確實知道,但有好一段日子,約瑟同時是猶太公會的成員(路二三 50)又是耶穌的秘密門徒。他不茍同猶太公會把耶穌定罪的決定,他大可以在審議的時候離席,但這也不一定能暴露他作耶穌追隨者的身分。即使他要求取走耶穌屍體的時候,這個秘密也沒有向所有人透露。

如果有一個擁護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的人活在主耶穌的年代,又如果有人在耶穌受審並釘十字架之前問這個人,約瑟是不是耶穌的門徒,你認為他毫不猶豫回答什麼?「不,這個人不是門徒。」

使徒行傳十六章 31節:順服主權的呼召?

今天,福音書這種門徒觀念中的師徒關係已經變為主僕關係。有人告訴我們說,人若不能把生命的主權交給基督,便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基督徒。他們說一個人在相信基督的時候便要負起祂的軛,否則他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又說,除了背十字架之外,別無救恩;或說,若要得救,「你必須接受基督為你的救主和你的主人。」

這樣,保羅回應腓立比獄卒有關如何得救時所說的話(徒一六31)——「當信主耶穌基督」——便被理解為相信耶穌受死並在人生命裏擁有主權(即控制權)。

88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其實那些說我們不接受耶穌在個人生命裏掌權,便不能接受耶穌的人,為何不也堅持我們必須接受祂作為彌賽亞(基督的意思)連同彌賽亞所包含的全部概念呢?首先,那意味着一個人若要得救,就必須相信耶穌是神應許給以色列人的拯救者,祂應驗了許多舊約的預言,並且是那將要來統治全地的君王。要真正經歷救恩,承認彌賽亞所包含的所有意義是否信心的必要部分呢?

假定「主」在使徒行傳十六章 31 節等經文裏,是指掌管人生命的主人,並且獻身和信心同是得救的必要條件。那麼,我們的理解是否必須是:人若未解決獻身的問題,便不能得到真正的重生?若是這樣,人又應當獻身多少呢?是否在信主的時候便要把生命各方面的主權都交出來呢?若要得救,人是否必須把主權交給基督,或至少要願意這樣做?許多人會大聲地、熱情地說:「是」。

然而,我們必須從聖經尋找答案。對於這個重要而嚴肅的福音核心信息,聖經如何闡明?

對某些人來說,他們堅持獻身是福音一部分,目的也許是力求確保歸信者的結果是「成功」的。這個動機當然很好,因為我們大家都關注那些承認信主的人有流失的現象。可是,在福音裏加上一個必要條件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有許多人許下獻身的承諾卻不能遵守。如果他們不能遵守承諾,也許表示他們根本沒有真正獻身,也沒有真正悔改信主。

簡單來說,問題是:人若不能把一生的主權交託給基督,他是否沒有得救的信心呢?沒有獻身的信心算是得救的信心嗎?

問題不是信徒會不會犯罪,或會不會結果子。他們會犯罪,他們也會結果子。問題也不是信徒應否正視一生應當由誰來掌管,問題是生命的交託(或願意這樣做的心)是不是信心的必要部分,以及福音的必要部分。

正如真特雷(Gentry)寫道:「主權觀清楚指出,接受基督為救主的時候,承認祂是主和生命主宰是必須的。它們並非兩個不同的、連續的行動(或相繼的步驟),而是出於完全信靠的單一行動。」1 賓

第十章 各式各樣的門徒 8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克(Pink)又指出:「要得着救恩,我們不但需要『相信』……沒有人能接受基督為救主卻拒絕讓祂做他的主!」2

一些受歡迎的救恩金句

一些受歡迎的新約救恩金句並沒有包含順服的要求,只有信心的要求。約翰福音一章 12 節應許說,凡接受祂的都成為神的兒女。這個「祂」當然是耶穌,但在經文裏,重點放在作為神,而不是作為生命主宰的耶穌。祂是道(1 節);祂是神(1 節);祂是創造主(3、10 節);祂是生命和亮光(4節);祂是道成肉身(14節);祂取代摩西的律法(17

節);祂是將神表明出來的那一位(18 節)。約翰福音一章 1 至 18 節的重點似乎在於我們必須接受祂是成為人

的神。約翰叫我們接受的是那位神而人的救主。約翰從來沒有提到個人生命主權或獻身的問題。

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的立場解釋約翰福音一章12 節如下:「約翰福音一章 11 至 12 節把『接受』祂和拒絕祂是彌賽亞的人作一對比。接受基督的,是那些毫無保留地接受祂和祂一切宣稱的人。」3 但這段經文惟一的宣稱似乎只有:祂是彌賽亞。這個宣稱與獻身無關,但如果這就是人們必須毫無保留地接受的宣稱,我們便會想,幾乎所有聲稱已經得救的外邦人其實仍未得救。沒有多少外邦人在接受基督的時候,承認祂所宣稱彌賽亞的身分。

即使是經常被引述的約翰福音三章 16 節,也沒有介紹或包括,什或暗示,獻身是信主的基本要求。主耶穌向尼哥底母強調,祂是從天上來的,是神的兒子。因此,其中有關基督位格的重點,也在於基督是神,又是人。凡相信那獨一無二的、神的獨生子的人,都將得到永生。

持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立場的人聲言這節經文的含義「不單是接受和肯定祂的身分——成了肉身的神——以及相信祂的話語。」4 那麼還有什麼含義?這位作者繼而說:「真正的信心帶來順服。」5 沒有人對這句話提出異議,因為信徒必結果子。然而,把

9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獻身的問題加進約翰福音三章 16 節裏,作為「真信心」的條件而不是結果,便是把經文沒有說的意思隨意加上去。

當然,一個人必須自己願意來到這位成為肉身的神面前,但接受永生的賞賜並不牽涉獻身的問題。獻身是神對兒女的期望,但面對該問題且作出獻身的決定,也不能使我們進入神的家。

約翰福音三章 14 節所出現的舊約例證並不支持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的立場。以色列人必須仰望被舉起來的銅蛇,免得因被蛇咬而喪命(民二一 4-9),這裏所涉及的並不是獻身問題。他們只需要望一望便能存活。他們不需要承諾在曠野飄流的余下日子裏一直跟隨神,而其後他們確實沒有跟隨祂。他們也許沒有再為食物而抱怨,但卻再次犯下極嚴重的罪——他們敬拜巴力毗珥(民二五 1-3)。

望一望便能存活!有些仰望銅蛇的人必定剛被蛇咬傷,同時又看見周圍有許多人因被蛇咬而斃命。有些人必定已經在垂死邊緣。他們需要望多久?只望一眼還是要望一分鐘?要多接近那杆子?只要能望見還是要走近去觸摸?用帶病的呆滯目光,還是明亮的目光去望?這些事情都無關重要,得醫治的要求只是:去望。

民數記二十一章 8 節譯作「望」的希伯來文「不要求特別的註釋,因為那是一個常用字,表示用眼來看。」6 民數記二十一章 9 節的「望」源於另一個字根,「表達人用眼睛所做的動作(詩九四 9);只看一眼而能飽覽所有東西(撒上一七 42);或去作細心、持續和正面的思考(賽五12;詩七四20,一一九6、15)。這字經常與第8節所用的『望』(ra'a)並列。」7 因此,這段經文的用語沒有特別指出以色列人應當怎樣望。至於獲得拯救的條件,有一位解經者指出:

如果[神]只按照百姓在禱告中的要求把蛇撤去,然而這並不能使已經受傷的人得到醫治。祂必須提供方法去拯救垂死的人和其它活着的人……願意相信的以色列人,即使在垂死的痛苦中,聽見這拯救的宣告,便抬起下垂的頭、仰望,然後得到醫治……只要一望便能產生那種效果。被咬的以色列人不需

第十章 各式各樣的門徒 9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要滿足別的條件……他們只需要仰望銅蛇,那是神的恢復方案。8

另一節受歡迎的救恩金句是約翰福音五章 24 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此處指出信心必須指向神,祂差遣基督來作人子。

再一次,重點在於從天上降臨的人子。這應許沒有提出獻身的問題。約翰福音六章 40 節也一樣:「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當中沒有提到獻身的問題——只需要相信父神所派來的神子。

如果獻身是得救的要求,那麼,這些家喻戶曉的救恩金句是否不完整、誤導,或明顯出錯呢?

撒瑪利亞婦人和制伏罪的需要

與主耶穌在雅各井旁交談的撒瑪利亞婦人又怎樣呢?耶穌要求她作什麼呢?她曾經和五個丈夫或男人同住,而當時同住的並不是她的丈夫(約四 18)。明顯地,她正活在罪中。那豈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主引入話題,要求她離開那段不道德的關係,以致能取得活水(永生)麼?這婦人豈不為歷來提倡獻身救恩觀的人提供一個很好的個案研究嗎?主已經告訴她獲得活水的必要條件(約四 10)——就是認識神的賞賜(不是獎賞),以及祂是誰,然後求祂賜活水。

即使在她透露自己以往的醜行和當下生活的詳情後,耶穌也沒有改變祂的信息。雖然祂容許她扯開話題去談論在哪裏敬拜神的問題,但隨即又使對話轉回祂就是神所應許的彌賽亞這個事實上(26 節)。聖經沒有交代該婦人有否離開同居的男人或有否改過自新,但經文清楚指出她可以怎樣獲得永生。人們獲得永生的賞賜,是藉着向基督祈求。

92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一些不獻身的信徒

聖經也清楚記載一些人獲得拯救但卻沒有、什至拒絕獻身。我們記得羅得這個人。根據聖經的記載,無論在人生的哪一刻,

羅得都沒有資格作獻身的榜樣。我們從他生命中很難找到任何果子,他似乎從來沒有為任何事而悔改。他自私自利,為了使兩個客人免受傷害,他竟然卑鄙至把自己兩個仍是處女的女兒交給所多瑪的男人(創一九 5-8)。他的生活見證對自己家人和女婿來說都毫無價值,以致他警告他們審判快到的時候,他們也置若罔聞。其實羅得自己也不願意離開所多瑪,需要天使拉着他的手離去(創一三 11;一九 14、16)。然而,新約卻稱他為義人(彼後二 7)。如果把獻身救恩觀的要求放在羅得身上,我們必須說他並未得救,但新約卻說他是得救的。

再看看以弗所信徒的情況(徒一九 1-20)。保羅在以弗所城事奉了兩年多。有些人在他開始在那裏事奉的時候信了主;有些人後來才相信。保羅叫他們放棄從前的生活方式,包括沉迷邪術,就是那根據大神廟之狄安娜(Diana,亞底米)神像上莫名其妙的文字發展出來的邪術。可是,即使在信主以後,這些信徒(徒一九 18 清楚指出他們是信徒)當中有許多人,什至是大部分人,仍繼續他們的迷信行為。我們不要一廂情願地以為他們接受基督的時候,以及其後兩年仍然過着迷信生活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有錯。

那些關乎邪術的書籍跟神殿裏的偶像直接有關。但直至保羅在以弗所兩年的傳道工作結束的時候,信徒才終於承認自己的行為有錯,願意認罪並把書燒掉。無疑,有些以弗所人成為基督信徒之後清楚知道他們應當放棄使用邪術,但卻不願意去做(有些人兩年或更長時間以來都是這樣);雖然如此,他們也是重生的。他們得救,不是因為在信心之上加上順服基督的主權,不再犯罪使用邪術。即使他們不願意拋棄那些書籍,也不會因而不能在基督裏成為新造的人。他們得救,不是因為在信心之上加上放棄或願意放棄他們的迷信行為。

如果主張主權救恩觀的人返回當年,到以弗所信徒的家去拜訪,

第十章 各式各樣的門徒 93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看見他們的生活之後,必定會斷定他們是未得救的。可是,聖經說他們是得救的。那麼,我們憑什麼把額外的條件(至少必須願意拋棄那些邪術的書籍)加諸他們或任何人身上呢?神沒有這樣做;我們當然不可這樣做。

基督徒有許多命令要遵從,但要成為基督徒,我們只需要從主耶穌手中接過永生的賞賜。

「他是否不能得救呢?」

幾年前在另一個國家,一次晚堂崇拜後有一羣在當地工作的美國宣教士走過來和我交談。他們受到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的影響。他們讀過我在 1969 年所寫有關這題目的十三頁論文之後,便一直希望和我辯論。我不認識他們;他們也沒有收到邀請;但我不能避免和他們見面。因此,當天晚上我們談了好一段時間。

最後,我們歸結到舉例來說明,我向他們提出以下這個事例:即使在當年,我們都已知道吸煙嚴重危害健康。我假設一個人很想得救,但他有吸煙的習慣;而他也清楚知道吸煙危害他的健康,並且明白他成為基督徒之後,應當戒掉這個壞習慣。可是他做不到,什至不願意去做。於是我問這幾個人:「在戒煙或願意戒煙之前,他是否不能得救呢?」很不情願地,他們承認自己的觀點使他們不得不說「是」,即這個人不能得救。

然而,假設這個人決了志,而我們看得出他是真心的決志,在明知有違神希望我們愛護身體的旨意下,他有可能真的得救,又繼續吸煙嗎?如果他一直吸煙直至離世那一天,我是否必須斷定他的決志是不真實的,他一生從未得救呢?還是我可以確定,雖然他接受基督的時候已經不願意戒煙,而其後在這方面也一直不順服,但他仍然可以進天堂?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可以。」

我們各人若要清楚傳講神的福音,這些事情非常重要,必須仔細參詳。

94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注1. K. L. Gentry, "The Great Option: A Study of the Lordship Controversy," Baptist

Reformation Review 5 (Spring 1976): 52.2. Arthur W. Pink, Present-Day Evangelism (Swengel, Pa.: Bible Truth Depot, n.d.), 14.3. John MacArthu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8),

106, n.4. 同上,46。5. 同上。6. R. Laird Harris, Gleason Archer, and Bruce Waltke, 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 vol. 2 (Chicago: Moody, 1980), 823.7. 同上,546。8. George Bush, Notes, Critical and Practical, on the Book of Numbers (New York:

Ivison & Phinney, 1858), 315-1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羅馬書一○ 11

不知何以因信得救,

恩門向我敞開;

不知何以一信主話,

平安便滿心懷!

惟我深知所信的是誰,

並且也深信他能保全我,

也保全我交付他的,

都全備,直到那日。

惠特爾(Daniel W. Whittle)

讚美詩(新編),277 首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政府真的有需要訂立法例,在貨品交易上,禁止商人收取二十元以下的私人支票。

每次遇到有人購買六元的食品或八元的雜物,卻用支票來繳付時,我便要在後面排隊久等。

為什麼要等這麼久?只因為相信別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假設你是開支票的那位顧客,你自己知道所開的支票沒有問題;

而那位店員或許以前也收過你的支票,知道你是可靠的,但這些都無關緊要。以下的情景每次都一樣:「讓我看看你的駕駛執照。」然後她必須輸入你的號碼,確定你的信譽記錄良好,欠賬已清還。「讓我看看你最常用的信用卡。」她輸入信用卡號碼,確定你所有欠單都已清繳。最後她才在支票上簽名認可。現在商店相信你了,但過程並不容易。

我們只是談及金錢,而且很多時候金額不是很大。

相信耶穌並不容易

假使那個不是一元兩塊,而是永生的問題,結果會怎樣?假使有人告訴我,我只需要相信,便能得到永生,我又會怎樣?要相信一點不容易。那賭注實在太大了,而要考慮的問題愈多,作出相信的決定便愈難。

我們基督徒邀請別人相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是在邀請他們作出

第十一章相信主不容易

98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一個十分困難的抉擇。我們正在邀請別人相信一個他從未見過的人——一個活在遙遠過去的人。這人沒有在世的見證人可以擔保祂的人格,也沒有人可證明祂所說的話是真實的。祂只有一部傳記,是很久以前由祂朋友寫的。

還有另一個困難的原因:我們請別人相信基督能赦免他的罪時,是勸他相信一個幾乎難以相信的概念。這個利害攸關的問題不是關乎超級市場的賬單,也不是關乎某人是否曾經存在,或是否說過某些話。我們是在邀請人相信這位看不見的耶穌,祂是遠古時代的人;祂能赦罪、賜永生,並且保證在天上為我們預備居所;祂能賜下赦罪的恩典,因為祂代替我們受死了。這是容易相信的事嗎?

人的信心若是弄錯或放錯了,那可以是一個代價極高的錯誤。這問題所牽涉的不是幾塊錢,或人生的三數年,而是關乎永恆。由於這一切都是信所包含的內容,所以要相信絕不容易。

我們時刻都在運用信心

然而,我們每個人天天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相信一些事情。我們相信水廠裏每一位員工都盡忠職守,因此我們可以打開水龍頭,放心地取水喝;我們相信寄出的信件必能送達;我們相信工程師和承建商的設計和建築技術,所以每天進出許多高樓大廈而不曾擔心它們會倒塌下來。而且(這一件往往令我感到很神奇),我們也相信店員的承諾:「你的照片一個小時內便會沖洗好。」

信是什麼?

信是什麼?是否純粹同意某些事實?有否涉及任何的承諾,尤其是關乎世上生活的承諾?聖經說魔鬼也信,卻是戰驚(雅二 19)是什麼意思?為何有些人相信了,卻不得救;有些人則相信而得救?

「信」的意思是「相信、信任、認為某些東西是真的」。當然,

第十一章 相信主不容易 9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信必須要有內容。信必須是對某事或某人有信任。相信基督的救恩,就是有信心祂能除去罪的刑罰且帶來永生的賞賜。意思是相信祂能解決罪的問題,使罪不能攔阻人進天堂。

一個人也可以相信許多有關基督的事情,但這些事情與救恩無關。人可以相信祂是以色列的彌賽亞,而祂確實擁有這個身分。人可以相信耶穌受孕和出生並沒有地上父親參與,而這也是正確的。人可以相信耶穌在地上的教導是有益、高尚並正確的,而事實正是如此。他可以相信耶穌將要返回地上,而祂確實要回來。人可以相信基督是天下萬物的審判者,而祂正是。人可以相信祂是先知和祭司,祂的祭司職任是按照麥基洗德的等次,而人這樣信是對的。

我們可以相信上述各項事情。你和我也可以相信祂能管理我們的生命——祂肯定有能力這樣做,而且祂願意這樣做;但這一切都不關乎救恩的問題。

惟一與救恩有關的是,你是否相信耶穌受死已為你付上一切罪價,而藉着信靠祂,你可以獲得赦罪,得到永生。

信有理智的一面。我們所要相信的重要事實是,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並且從死裏復活了(林前一五 3,4;羅四 25)。此外,信包含贊同那些事實。一個人可以認識福音的事實,然後同意或不同意這些事實。然而,信也包含一個意志的行動,因為神命令我們相信(徒一六 31),但我們可以選擇服從或拒絕這個命令。無論作出哪個選擇,我們都要運用自己的意志。

這三方面的信可說是神學討論的標準。例如,何治(Charles Hodge)這樣定義福音中的信:

所以,與救恩有關的信包括:認識,即對這真理及其性質的理解;贊同或相信所信對象的事實;以及信任或倚靠。「信」這個字所表達的行動或思想狀態,正如聖經的用法,不單指贊同,也不單指信任;那是對福音所顯明的真理,產生理智上的理解、接受和倚靠。1

10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請留意何治這個定義的焦點。他所定義的是「與救恩有關的」信。與何治同為改革宗神學家的伯可夫(Louis Berkhof),同樣把這

三個元素包含在信或信心裏面:(1)理智元素(notitia),或作知識;(2)感情元素(assensus),或對福音真理的贊同;和(3)意志元素(fiducia),或人類意志的參與。2

伯可夫闡述信的第三個元素——意志元素——的時候,清楚指出它包含什麼。他寫道:「第三個元素在於個人對基督的信靠,相信祂是救主和主,包括把自己有罪和敗壞的靈魂降服於基督,並接受基督,以祂為赦罪和屬靈生命的供應者。」3 他又更進一步說:「那麼,信心的對象便是耶穌基督和靠祂成就的救恩應許。信心的行動在於接受和依靠那位在福音中所展示的基督。」4 伯可夫討論這三個信心元素的時候,並沒有提到基督掌管人的生命的問題。他提到的第三個元素——fiducia,是關乎人信主得救時所牽涉的個人意志,而不是承諾把一生交託基督掌管(與支持主權救恩的人意見相反)。5

另一位改革宗神學家穆理(John Murray)也看見這三個在信當中的元素:他所使用的字眼是「認識」、「確信」和「信靠」。他進一步論到信靠時指出,信靠就是:

從倚靠自己和一切人類資源改變過來,轉而單單倚靠基督的救恩。信靠就是接受祂和信任祂。最典型的信就在這裏出現;那是人與人之間的承諾,是失喪罪人與有能力和願意拯救他的救主之間的承諾……信是靠賴一個人,就是神的兒子和失喪者的救主——基督。信是把我們自己交託給祂,不單是相信祂,更是信賴祂和倚靠祂。6

不止相信事實

從上述對信的描述,明顯可見,信所包含的不止是對事實的認識。事實必須存在,否則信心就是空洞的。但即使同意那些事實,無論多

第十一章 相信主不容易 10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麼真心,我們都必須行使意志去信任所認識和同意的事實。何治用「信靠」(trust)一詞對我們今天尤其適合,因為「相信」

(believe)和「信心」(faith)等字眼有時已被沖淡,以致所傳達的意義不過是知道事實。然而,信靠卻意味對所相信的對象或事實的倚賴、獻身和信任。信靠基督的救恩必須包含獻身的元素,但那是對祂、對祂的應許和祂給信徒賜永生之能力的獻身。

相信或信靠的對象是主耶穌基督,無論對祂的認識是多是少。我們信靠祂,在於祂有赦罪和帶領我們進天堂的能力。由於祂是主神,我們信靠祂的救恩時,必須俯伏在祂面前,承認祂是至高無上的那一位。

不能拯救人的信仰

然而,不是有一種不能拯救人的信嗎?魔鬼不是展示出這樣的信嗎?雅各書二章 19 節說魔鬼也信,卻是戰驚。魔鬼信的是什麼?經文的上半部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是一神論者,相信神只有一位。他們戰驚,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位神將來必定要審判他們。他們不能選擇由另一位看不見他們犯罪的神來審判他們,因為世上只有一位真神存在。雅各沒有提到他們還相信什麼。這節經文惟一告訴我們,他們相信獨一的神。因此,這節經文常常被引述來指有些人會相信而不能得救,但其實這節經文與救恩的論題無關,因為它只是表明魔鬼是一神論者。

雖然如此,有些人確實相信但卻不能得救。明顯地,亞基帕王相信那些肯定拿撒勒人耶穌就是舊約應許的救主的事實(徒二六 27),但他卻拒絕接受耶穌和祂的救恩。

信而不得救和信而得救兩種人有些什麼分別?明顯地,那些信而不得救的人認識福音的事實,什至同意其真確性,但卻不願意信靠救主和接受個人的拯救。如果沒有願意信靠的心,認識和同意本身並不能帶來拯救。

102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新約常說救恩是因着(透過)信,不是由於信(弗二 8)。信是一個渠道,讓我們接受神赦罪和永生的賞賜。這是神的安排,因此沒有人能自誇,什至不能誇自己的信心。

新約所用的「信」字(believe)通常與介詞「在……之內」(in)連用(約三 16),表示倚靠或信任所信的對象;有時「信」字與 「在……之上」(upon)這介詞連用,強調抓住所信的對象(羅九 33);有時則連着一個子句,解釋所信的內容(羅一○ 9、11)。

新約有沒有使用其它可以與「信」互換的字詞呢?有的。「接待」是其一(約一 12);「求告」是其二(羅一○ 13)。「承認」是其一(羅一○ 9;來四 14);「求」是其二(約四 10)。「來」是其一(啟二二 17);「取」是其二(啟二二 17)。凡到來求,或承認,或求告,或接待,或來,或取的人,都相信主。

當然,一個人信主的時候,自然會把自己交託給神。交託什麼?他永恆的歸宿。這就是我們討論的問題,信主的人交託的不是活在世上的年日。一個人信主的時候,自然會向一位優越的、全宇宙最優越的那一位俯伏。祂是多麼優越,並有權能除掉罪孽。

有一個人是你或任何在世的人從未見過的,祂在兩千多年前做了一些事情,以致能除掉你的罪孽,令你在聖潔的神面前蒙悅納,但要相信這件事並不容易。可是,給人帶來永生的,正是這樣的信心。

注1. Charles Hodge,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7), 29.2. Louis Berkhof, SystematicTheolog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41), 503-5.3. 同上,505。4. 同上,506。5. John MacArthu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8),

173.6. John Murray, Redemption—Accomplished and Appli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5), 138.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

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

使徒行傳一三 39

使人知道 [ 神 ] 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

為義。

羅馬書三 26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稱義是聖經的重要用語之一,但很少有人給它下定義,或只有不太清楚的定義。稱義只是意指「宣判『無罪』」。

稱義的概念

稱義不會使人「無罪」,只是宣佈某人在神面前無罪;或說稱義是從正面說出「無罪」的概念,宣佈某人在神面前是義的。同樣地,這樣不能使人變成義,而只是宣佈一個事實:他是義的。

舊約以色列人的律法裏有條例這樣說:「人若有爭訟,來聽審判,審判官就要定義人有理,定惡人有罪。」(申二五 1)審判官不會使人成為義或惡,也不能這樣做。來到審判官面前的時候,那人已經是義人或惡人。審判官所做的只是審查案件,然後宣告判決。他們沒有改變那人的性情或行為;他們只是宣佈他們認為正確無誤的判決。

在奉獻聖殿的典禮中,所羅門王站在百姓面前的時候,向神禱告說:

人若得罪鄰舍,有人叫他起誓,他來到這殿在你的壇前起誓,求你在天上垂聽,判斷你的僕人,定惡人有罪,照他所行的報應在他頭上;定義人有理,照他的義賞賜他。(王上八31,32)

第十二章宣判:無罪

106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同樣地,在宣判之前,那人是義或惡已經十分清楚。判決不會使他成為義或惡,而只是宣佈事實。

因此,法庭體現了稱義這個概念。當審判官證明站在他面前的人是個義人,他就是宣佈那人不會因任何指控而被判有罪。在神的法庭上,祂不但宣佈一個相信耶穌的罪人為無罪,而且證明這人在祂面前是完全正義的。稱義不僅僅是宣判無罪。審判官不但宣佈庭上的被告可以無罪釋放,更聲明這人按照律法來說,是無可指摘和正義的。

神是審判者

聖經由始至終把神描繪為審判者(創一八 25;提後四 8;雅五 9)。如果神這位審判者在所有判決裏沒有任何不公正,而且是完全公義的,祂又怎能宣佈罪人為義呢?我們全部都是罪人。祂能以什麼為根據,給我們這些罪人宣判「無罪」呢?

當一個罪人站在神的法庭上,若要作出判決,神只有三個選擇。(1)祂必須宣判該罪人有罪(這是完全公正的做法);(2)祂必須放棄自己聖潔的原則,尋求某種妥協方法去接受該罪人;或(3)祂可以把罪人變為義人,然後如實地宣佈他為義。然而,所說的義必須符合聖潔神的標準。那必須是一種真實的義,而不是編造出來的。在神的法庭上不容許任何戲法或花招。

神選擇了第三個選項,並切實行動。祂使罪人成為義人。這是怎麼做到的呢?方法是:使我們在基督裏面成為神的義(林後五 21),使許多人成為義(羅五 19),把義的禮物賜給我們(羅五 17)。誰能接受這份義的禮物呢?就是「信耶穌的人」(羅三 26)。然後有什麼事會發生?神稱他為義——宣佈他在基督裏是義的。同時,神仍然保持絕對的公正(羅三 26)。

許多人誤解稱義,以為稱義是使我們變成義,而不是宣佈我們為義。換句話說,他們以為我們內心若夠聖潔,神便會作出有利於我們的裁決。我們義的善行到達某個程度,我們便可在某個程度上稱義。

第十二章 宣判:無罪 10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根據這種誤解,當我們的義行增長,稱義也便增長;如果我們的義行減少,稱義也減少,什至失掉。即使我們承認是神讓我們有能力行善,但能否稱義最終也在乎我們自己。那麼,我們何時會知道自己有沒有積聚足夠的善行,去取得足夠的稱義,以致有資格進天堂呢?若要得稱為義,我要作出什麼程度的獻身呢?在我的基督徒生命中,我要獻身多久呢?稱義不會使任何人變成義;我們只會本身是義,或是不義。如果我們是義的,神便宣佈我們為義,那便是稱義。

請留意路加福音七章 29 節:「眾百姓和稅吏……聽見這話,就以神為義。」明顯地,百姓並沒有使神成為義。他們只是宣佈祂是義的,是存在的。

罪人怎能成為義?

如果稱義不能使我們成義,又有什麼能呢?而且,我們若不能使自己有足夠的義去滿足聖潔的神,我們還有什麼稱義的希望呢?神是否必須定所有人的罪?祂能否降低標準來讓一些人進天堂呢?祂是否另有方法使罪人成為真正的義人,以致祂能宣佈他為義呢?正如上文提過,祂採取的是最後一種方法。

神是如何做到的呢?方法是當我們信的時候,就把我們連繫耶穌基督。那麼,由於我們在基督裏,基督完全的義也算為我們的義,即歸在我們的賬上,以致我們在神看來確確實實是個義人。

「算為……」是鑰字所在,意思是「歸在……賬上」。腓利門書所講述的故事也許是最佳的說明例子。阿尼西母是從歌羅西人腓利門家裏逃走的奴僕,在羅馬遇見保羅並接受了基督。那時,保羅勸阿尼西母返回主人那裏,同時在一封與這名前奴僕一同送返的信中向腓利門保證:「他(阿尼西母)若虧負你,或欠你什麼,都歸在我的賬上。」(腓 18)這顯示阿尼西母極可能曾把腓利門的財物或金錢夾帶私逃。換句話說,保羅向腓利門保證他會作出任何必要的補償,以致阿尼西母不用為自己的虧欠受到任何追討。同樣地,神把基督的義歸在信徒

108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的賬上,以致在祂看來我們有完全的義,因此祂能宣佈我們為義。按照邏輯而不是年代順序,稱義的程序如下:第一,神定下一個計劃,在耶穌基督裏提供所必須的義。這義是

在律法以外(羅三 21)。在希臘原文裏,「律法」並沒有定冠詞,表示它不但是在(不能提供那種義)摩西律法以外(徒一三 39),而且也在一切複雜的法律以外。那種義,從前既已由舊約的律法和眾先知預先說明(彼前一 10-11),後來便在基督道成肉身的時候顯明出來了。

第二,人透過相信如今已經顯明的耶穌而得着義(羅三 22)。第三,為了使我們因信得稱為義,基督所付上的代價是親自受死

(羅三 24,25)。那代價對祂來說當然是最大的。第四,這個好處以禮物的形式賜給我們,是「白白的」(24 節)。

「白白的」在約翰福音十五章 25 節譯作「無故的」,即不為我們本身的任何緣故。這義的禮物藉着祂的恩典白白賜給我們。

「無故的」就是排除任何對我們的要求,只需要信靠祂的寶血(即祂代贖的死亡)。從這段經文看,稱義不要求我們獻身給祂,什至不要求我們願意這樣做。任何人只要相信耶穌,便得着基督的義,然後神可以宣佈該事實,那就是稱義。什至主耶穌在這段經文裏的稱呼,也不包含任何主人(Lord-Master)的概念。神稱那「信耶穌」的人為義,而由於耶穌的名意是「神拯救」,所以任何相信耶穌(祂是神)之拯救的人,都得稱為義。

義的禮物

一段補充經文羅馬書五章 12 至 21 節,更清楚解明「義」是出於恩典的禮物。禮物不是獎賞;恩典不是行為;恩典是多麼難明啊,但義的禮物來自祂的恩典,是祂白白賜給那不靠行為、只信靠耶穌的人。

人若努力靠行為使自己得稱為義,那麼,他的獎賞就不是按照恩典的標準,而是按照債務的標準來計算:「乃是該得的。」(羅四 4)如果行為可以叫人稱義,他便應當得到義的賞賜,神理應給他這個賞

第十二章 宣判:無罪 10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賜。在這些情況下,稱義不再是恩典的禮物。然而,保羅再說,那不作工,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便算

為他的義(羅四 5)。哪一種才是稱義呢?我們是否要為義而作工,然後期望神把義賞賜給我們?還是不要為義去做任何事,因為知道神要把義的禮物賜給信耶穌的人?

在各種不同的宗教中,神的恩典是獨一無二的。有一位作者說:

我們在世界上任何的教派或宗教都找不到,在許多假裝的基督教裏面也沒有這種觀念。從法利賽人看重行為至神秘主義者集中於冥想,所有宗教均強調人類的行為。他們所提倡的都是雙邊協議:神做一部分,我們也做一部分……但基督教的神是單方面行動的神……神獨立地行動,單方面作出恩典的宣告。1

如果神保持公正,又宣佈一個相信耶穌的人為義人,人還可以加上任何別的要求嗎?我若可以透過相信耶穌被宇宙的審判者稱為義,其它要求還有需要嗎?不。什麼也不需要了。保羅有否遺漏什麼教訓?他的信息是否有所缺欠,因為他沒有討論主權救恩(或稱委身救恩)的問題?不。請別存幻想了!

稱義的明證

當然,個人純潔的品行可以用來證明一個人已經稱義。我們的改變不是由於任何的改革或承諾;而是一旦得稱為義,我們的生命便自然有所改變。「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羅六 7)我們被判無罪,以致罪不再支配我們。我們在神的法庭上獲得稱義,便在人的法庭上,用屬世生命的改變來加以證明。

11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雅各的觀點

使徒雅各說我們稱義是因着行為(雅二 24),那是他的觀點與角度。沒有行為的信心是假的信心;因此,我們在人面前的模樣,可以反映我們在基督裏是什麼模樣。世人不能窺視天上的法庭,去看審判者如何對信主的罪人宣判「無罪」;但世人是現世法庭的旁觀者,他們看見生命改變,便知道我們已經獲得天上的宣判,即稱義。他們若是看不見任何改變,便會質疑我們是否真的稱義。在天上的法庭需要因信稱義;在地上的法庭,人們只能看到因行為的稱義。

雅各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何謂沒有行為的信心。他說,有人看見一個弟兄需要食物,但卻沒有滿足他的需要(二 15,16)。那人所謂對神的信心,對飢餓的人竟無動於衷,是沒有行為的信心。

他從亞伯拉罕和喇合的生平各舉出一個例子,說明什麼是得救的、活的、有行為的信心。亞伯拉罕的信心和順服的行為在他的生命中是並行的。雅各書二章 23 節引述創世記十五章 6 節,那裏清楚指出亞伯拉罕的信被算為他的義,而沒有任何附加條件。但那個稱義的信心在三十多年後才證明出來,當時亞伯拉罕在獻兒子以撒的行動當中,顯出他最深的順服(創二二,雅各在二二 21 提到這事)。在這個行動當中,他毫無疑問地證明他在創世記十五章的信心是真實的,這信心當時被算為他的義。

同樣地,喇合(雅二 25)藉行為證明自己稱義;她曾幫助到耶利哥窺探那地的以色列探子(書二 1-21)。得救的信心是有行為的信心,信徒的行為使他們在地上的法庭得稱為義。

在人看為稱義的。怎樣做到?藉着信心與行為並行。這種得救的信心得以成全、完善,一直延續下去,因為它在好行為上得到完全體現(雅二 22)。

在聖潔的神面前稱義?是的。怎樣做到?「藉着相信耶穌的血。」這信心使我(白白)獲得義的禮物。意思是,神是義的,也

第十二章 宣判:無罪 11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稱那「相信耶穌的人」為義。稱義是白白的,不是由於人的緣故,而是靠賴神的恩典。

注1. Robert M. Horn, Go Free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1976), 42.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

跟着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

誰也不能從我手裏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

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裏

把他們奪去。

約翰福音一○ 27-29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

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

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

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

主基督耶穌裏的。

羅馬書八 38-3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救恩可以失去,還是救恩總是穩妥、能持續直至基督再來呢?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無論主張獻身或主權救恩還是反對的人,都會有一致的意見:一個真正得救的人不可能失去救恩。

保障的意思

相信人不可能失去救恩的信念稱為「永遠的保障」。「永遠的保障」是什麼意思呢?以下嘗試提出一個簡明的定義。永遠的保障是神的工作,祂保證救恩的賞賜一旦被接受,便永遠擁有而不失掉。因為這保障在乎神的保證,所以其真確性不在乎我的感受或經驗。有時永遠的保障被稱為「神的保守」,意思是神保守信徒在救恩裏得安穩。

有些人用「堅定不移」來描述保障或神保守的概念。堅定不移強調信徒不會完全失去救恩,而是堅持到底,並且永遠得救。堅定不移的焦點似乎在信徒方面,他靠着神的能力堅持到底。保障和保守的焦點似乎在神方面,祂保證我們不失去救恩。人們普遍承認信徒生命中雖有後退的時候,但他們所結的果子是明顯可見的。有些人從堅定不移這點強調永遠保障的教義,否定信徒會有屬肉體的可能。

「保障」、「保守」和「堅定不移」在本質上都屬於同一個教義,但「確信」是另一回事,也不同於保障。「確信」關乎深切了解,就是一個人知道自己有永生;而保障則是真確的事實,無論人是否確信那事實。

第十三章穩妥和確信

114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我們再回來看保障的概念。這教導有何根據?就在神的恩典,神把永生的賞賜給我們,這恩典是永恆的。我們接受這份賞賜,便與三位一體神的每一位建立了關係,這種關係保證並確保我們的救恩永遠穩妥。有時我們不能確定某人是否真正重生,但他若真正重生,他的救恩便永遠穩妥。

相信永遠的保障:父神與神子的能力

有什麼具體原因叫我們相信永遠的保障呢?我們來思想以下五個原因,它們都基於父神和神子有能力和計劃去保守我們。

第一,父神已經定意叫祂預先揀選和呼召的人得榮耀(羅八30)。預定、呼召、稱義和得榮耀,在本節以相同的時態出現,顯示所有信徒得榮耀,與他們被預定、呼召和稱義,是同樣確定的。要記得,我們是透過信耶穌,而不是透過信心加獻身來稱義(羅三 26)。

第二,雖然人們大都同意,神的能力完全可以保守信徒(猶24),但有些人卻認為人若放棄信仰,神也會收回祂的能力。然而,耶穌說,我們在祂和父神手裏是穩妥的,並且保證祂保守每一個已經接受永生賞賜的人都安全(約一○ 28,29)。沒有人(包括我們自己)能把我們從神手中奪去。要記得,永生是用信心接受的賞賜,不是因為願意跟隨基督而獲得的賞賜。

第三,因為主耶穌不斷替我們祈求,所以能拯救我們到底(來七25)。我們要是犯了罪,也有主在神面前替我們求情(約壹二 1,2)。因為祂已經完全且永久為我們贖罪,所以我們必定得到赦免。撒但控告我們(啟一二 10),我們自己也常常責備自己,但有基督根據祂替我們的罪受死的恩典替我們辯護,沒有任何事情能奪去我們已經接受的偉大救恩。

保羅問:「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羅八 33)。無論答案是什麼也沒有關係。無論世上有誰試圖用什麼罪名來控告我們也沒有關係。只要不是神控告我們,便什麼也不要緊;而神也沒有控告我們。

第十三章 穩妥和確信 11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事實上,無論我們現在和將來在什麼情況下被指控,祂都已經宣佈祂的判決。祂的判決就是「無罪」。保羅回答自己這個問題時只是說:「有神稱他們為義了。」(33 節)每一次我們犯罪,人們都可以合理地提出指控。每當這種情況發生,無論指控我們的人是誰,他都會發現事情已經有定案,即我們已被判定「無罪」。

第四,沒有事情,也沒有人(包括我們自己)能使我們與神永恆的愛隔絕(羅八 35-39)。保羅在這段經文裏列出許多有可能使信徒與基督的愛隔絕的事情。其中包括:一些困境如患難和貧窮;人生各種境遇,現在和將來的事,包括死亡;還有一些超乎世人的勢力(撒但是其中之一)。然後保羅斷言:沒有別的受造之物能使我們與神在基督裏的愛隔絕。在宇宙間沒有一件事情,包括所有生靈(其中包括我們自己),能使人與基督永恆的愛隔絕。

第五,如果我們的救恩不穩妥,我們的新生命便有可能死去,或有可能因某些罪而受破壞。然而,新約從來沒有暗示這樣的事情會發生。重生是神的工作,要賜給那些相信重生得救帶來新生命的人。此外,重生是瞬間的事——人在罪裏死去,卻在基督裏活過來。帶來新生牽涉一個過程,但這重生只在某個瞬間發生。

一個人是怎樣重生的呢?

是神作成的(約一 13)

 按照祂的旨意(雅一 18)

  透過聖靈(約三 5)

   和重生的洗(多三 5)

    當一個人相信(約一 12)

     神的道所顯明的福音(彼前一 23)。

要記得,約翰福音一章 12 節已經清楚說明,接待基督——即信祂的名——使人成為神的兒女。誠然,新生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但我們成為神的兒女是因着信。

116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相信永遠保障的原因:聖靈的工作

聖靈的工作給我們更多的理由去相信我們的救恩有永遠的保障。我們來思想聖靈的三項工作,以及這些工作如何意味我們必定得到永遠的保障。

第一,聖靈與信徒同在並住在他們心裏,也是神的恩賜(約七 37-39;徒一一 16-17;羅五 5;林前二 12)。如果救恩可以失去,那麼,神就必須取回祂所賜的聖靈了。

第二,悔改歸主的時候,信徒藉着聖靈的洗連於基督的身體(林前一二 13)。如果救恩可以失去,人就必須從這身體分割出來,這樣,基督的身體便會支離破碎了。

第三,我們信主的時候,聖靈便給我們印上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弗一 13;四 30)。如果我們的救恩並不穩妥,那印記便會撕破,或說聖經不是應許我們受印記直到得贖的日子,而只是直到我們犯罪(起碼是犯了一些十分嚴重的罪)的日子。要記得,神給所有信徒印上印記,而不只是給已經或願意獻身的信徒(林後一 22)。

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二章 11至 13節的見證

還有一個原因叫我們相信我們的救恩是穩妥的。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二章 11 至 13 節引述一段詩歌,那顯然屬於新約時代一首早期的基督徒聖詩。該聖詩加上保羅在此的認可,大大確立信徒的保障。保羅說那是「可信的話」。

保羅記錄四個對句,兩個是正面的,兩個是反面的。第一個是:「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他同活」——極可能指我們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如羅馬書六章 1 至 10 節的解釋)。

第二個對句是:「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詩歌把今生所需要的忍耐,還有將來所有信徒都能享受到最大的榮耀作一對比(羅八 17)。

第十三章 穩妥和確信 11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第三個對句是:「我們若不認他,他也必不認我們。」此處重申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十章 33 節所說的話,當時猶大就曾經不認主。然而,最後一個對句向我們保證說:「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此處不是要警告虛假的認信者他們會受到刑罰;相反,這說明「基督的應許堅定不變,能給予信徒最大的保證。任何偶發事件都絕對不影響神的信實,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1 「祂什至不會拋棄自己身體上無益的肢體。真正的神兒女永遠不會失去這個身分,即使在他們不順服或軟弱的時候,也絕無影響。基督對信徒的信實並不取決於他們對祂的忠誠。」2

「失信」有可能包括不信嗎?一個真正的信徒有可能不信而仍然得救嗎?上世紀的希臘文學者艾利考特(Charles J. Ellicott)承認,雖然這個字可譯作「失信」是可以的,但也指出這個字的意思是:

「如果我們表示不信」,無論對於祂的屬性、祂的應許,還是祂的福音……此處也沒有充分理由去脫離 apistein[ 懷疑 ] 的常規意義(可一六 11、14;徒二八 24),而這字像 apistia[ 不信 ]一樣,似乎在新約裏常常暗示並非「不忠誠」、「不信實」,而是明確的「不信」。3

通常一個人信了主便稱為信徒,即一個繼續信主的人。可是按照艾利考特的說法,信徒顯然也會落到不信的境地,然而,神不會背棄他,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

多年前,尚克(Robert Shank)寫了一本名為《在神子裏的生命》(Life in the Son)的書,4 反對永遠保障的理論,而他的根據是新約使用現在時態的「信」,顯示信徒若不繼續相信,他便有可能、也會失去救恩。今天主張主權救恩論(也通稱奉主或委身救恩)的人使用相同的論點來推論,人若不繼續相信,他就從來不曾是信徒。5 然而,我們要留意,新約論到亞伯拉罕的信心時,一直使用過去不定時,而不是現在時態(羅四 3;加三 6;雅二 23)。許多撒瑪利亞人信了(過去

118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不定時)淫婦的見證並且得救(約四 39、41)。此外還有其它「信」(過去不定時)的例子(約一○ 42,一一 45;徒一四 1;林前一五 11)。保羅回答腓立比獄卒的問題時,也說:「當信。」(過去不定時,徒一六 31)

正如蘭斯基(Lenski)在其使徒行傳註釋寫道:

過去不定時的 Pisteuson[信]是正確的,因為一個人信主的時候,救恩便是屬於他的了。通常「信」的意思是對主耶穌有完全的信任和信心,即藉着心裏這種信靠,把整個人投入祂的懷裏,指望從罪、從死亡和地獄得釋放。此處用了 epi[在……上];這種信靠是靠在耶穌身上……信靠祂就是要求祂賜我們救恩……信就是接受神所賜的救恩禮物,並且即時得到它。6

確信的意思

確信是另一回事。確信是一個人深信和明白自己擁有永生;保障是一個聖經真理,與一個人是否確信無關,而即使一個人不相信有保障,他也可以確信(即起碼當時確信他是神家裏的人)。但一個人若不相信有保障,他一生中肯定不止一次會失去確信的心。

人缺乏確信的原因

由於好幾個原因,有些人不能確信自己已經得救:1. 他們不能指出自己接受基督的具體時間。歸信主確實是在某個

具體時間發生,但一個人不一定清楚知道事情是發生在他生命中的哪一刻。沒有人會漸漸成長達致歸信,但我們確實是漸漸成長以致於明白何為悔改歸主。

2. 他們懷疑自己表示相信基督的步驟是否正確。「我當時是否應該『上前去』?」「我的禱告是否正確?」「我是私下歸信的,

第十三章 穩妥和確信 11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這樣信主可以嗎?」3. 他們的生活中出現了某些罪。他們認為自己肯定仍未得救,否

則不會犯那樣的罪。救恩的保障不是一張犯罪許可證,但罪也不能使我們失去救恩。基督徒正常的經歷永遠不會包括無罪這一項,因為「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雅三 2)這個事實不是我們犯罪的藉口,但罪也不能褫奪我們的救恩。

怎樣才能確信你已經得救

我怎樣才能確信?聖經提出兩個確信的理由。客觀的理由是:神的話明明指出我是因信得救的。所以,我相信祂和祂的話,並且確信祂所說的都是真的(約五 24;約壹五 1、13)。

主觀的理由和我的經歷有關。某些改變會隨着救恩而來,當我看見自己也有改變,便深信自己已經得着新的生命了。那些改變包括遵守祂的誡命(約壹二 3);愛其它信徒(約壹二 9-11;三 14);行事公義(約壹二 29;三 9)。當然,我們永遠無法遵守祂一切誡命,也不能愛所有信徒,或總是行公義的事。可是,我從前不會這樣做,現在這些經歷已經進入我的生命,這事實讓我確信我已有了新的生命(林後五 17)。

我們若是已經相信,就得到永遠的保證;我們若相信神的話,又從祂在我生命中帶來的改變得着鼓勵,便可以確信自己已經得救。

這是何等的恩典!我們不但因信而獲得赦罪和永生,而且賜恩者還保證祂永遠不收回這份禮物。即使我們試圖退回也絕不影響!弟兄姊妹,我們要深信不疑。這千真萬確,是神親口說的,祂絕不反悔。

注1. Donald Guthrie, The Pastoral Epistle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7), 146.2. A. Duane Litfin, "2 Timothy," vol. 1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Wheaton,

Ill.: Victor, 1983), 1:748.3. Charles J. Ellicott, The Pastoral Epistles of St. Paul (London: Longman, 1864),

12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130.4. Robert Shank, Life in the Son (Springfield, Mo.: Westcott, 1960).5. John MacArthu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8),

172.6. R. C.H. Lenski,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Columbus, Ohio: Wartburg, 1947), 680-

81.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那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歡

歡喜喜站在他榮耀之前的,我們的救主獨一

的神,願榮耀、威嚴、能力、權柄,因我們

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他,從萬古以前並現今,

直到永永遠遠。

猶大書 24-2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我曾經在一家提供所謂「尊貴計劃」的銀行開了一個戶口。顧客只需要保持某個存款數目便有資格使用這個尊貴計劃,並可獲許多免費服務。其實尊貴計劃的顧客還收到一本印有尊貴計劃標誌的支票簿,任何出納員一看見便馬上知道你是獨特的顧客。這對於合乎資格的顧客來說確實很划算。

神有一個最尊貴的計劃。人若要合乎資格,人只需要信靠基督作為他個人的救主。然後,所有好處便即時生效,且延續至永遠。神的尊貴計劃從亙古便開始,並且一直延續至永恆的將來。這計劃的目的是要領許多兒子進榮耀裏(來二 10)。

神所預備的羔羊

神之救贖計劃的根基在創世以前已經存在(彼前一 19,20)。什至在創造人類以前,祂便已經預備贖罪的羔羊。在人類於伊甸園犯罪之前,羔羊已經預備好了。當亞當和夏娃背叛神的時候,神不需要踱來踱去尋思適當的挽救計劃,無瑕無疵的羔羊已經為神的尊貴計劃預備好了。

當時候滿足,神便差遣羔羊到來(加四 4;多二 11)。祂在地上過着無罪的生活,因此祂並無任何瑕疵,完全符合作贖罪祭的資格。祂受死,並藉着死為所有人付上罪的贖價;但人必須透過信心來取用那贖價。祂使世人與自己和好,但我若要應用在自己身上,就必須透

第十四章領許多兒子進榮耀裏

124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過相信基督以達致與神和好(林後五 19,20)。

蒙揀選的人

在創世以前,神也揀選一羣人,作為祂最後將領進榮耀裏的「許多兒子」(弗一 1-14)。雖然不容易理解,但揀選是一個聖經教訓。使徒保羅論到這話題的時候,就希奇和驚訝神這樣揀選人。如果神不能或不去揀選人,便沒有一個人得救了,因為所有人都犯了罪,但沒有人來尋求神(羅五 12;三 11)。如果全能的神不能運用祂的主權去揀選一羣祂將要領進榮耀裏的人,便沒有人能指望得救。「據此看來,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羅九 16)

聖經清楚指出神揀選的時間是創立世界以前(弗一 4)。揀選是按照神自己所喜悅的,而不是人的行為(5、11 節)。祂的計劃、祂的美意、祂的意旨,都包含在那揀選裏。神的計劃是榮耀祂自己(12節),而這個事實(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明白)解答所有關乎神揀選目的之問題。祂要榮耀祂自己——祂的屬性永遠不彼此矛盾,而總是彼此協調。那麼,這位本身是愛、是光、是聖潔、是公義、是憐憫的神,也是負責揀選,並藉揀選得着榮耀的神。雖然人的思想難以理解「揀選」的意思,但也不會令人的心感到不愉快,因為負責揀選的是我們滿有恩典和慈愛的神。

被立為嗣的人

神的尊貴計劃包括預定人得兒子的名分(弗一 5)。當神把信徒立為後嗣,便接納他進入祂家裏作為享有全權的成年人。立嗣(保羅的神學理論)使我們成為神家裏的成年成員;重生(約翰的神學理論)叫我們像嬰孩一樣再次生在神的家裏。立為後嗣保證我們在神家裏享有正式的地位和完全的權利。生在神的家裏表示我們需要生長、發育

第十四章 領許多兒子進榮耀裏 125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和成熟。一個人接受救主的那一刻,被立為後嗣和重生就同時發生。被立為嗣使人斷絕在舊家庭裏的一切關係和責任。同時,作為新

家庭之主的神應許永遠不拋棄祂所收納的兒子。因此,立嗣的觀念告訴我們,所有得兒子名分的人必定獲帶領進入榮耀裏。

早期文化中許多人都有一些類似立嗣的做法。摩西本來是一個奴隸,後來被法老的女兒收養,立為兒子。古代泥板記載一種風俗說,夫婦若是沒有生養,便可以收養一個兒子作為他們的繼承人。希伯來人的律法中沒有關乎收養的條例,這大概因為他們有法例規定,死者若有合乎資格的兄弟,該兄弟便要娶他的寡婦,然後生養兒子延續家庭的姓氏和繼承財產。

領養在希臘和羅馬人中間十分普遍。沒有孩子的夫婦通常會收養一個兒子,立他為後嗣。即使孩子的親生父母仍健在,在收養程序完成之後,他們不能再認回自己的孩子。父母通常是甘心情願把孩子過繼給另一個家庭的,尤其當這種做法可以讓孩子的生活過得更好的時候。

保羅說神預定所有蒙揀選的人都能成為祂家裏的嗣子(弗一 5)。神的尊貴計劃包括預定我們進入神的家裏,成為一個享有全權的兒子。這事藉着基督的死而得以成就(加四 5),我們的確「因信基督耶穌」成為成年的後嗣(加三 26)。在這些經文裏,主觀的個人主權救恩觀立不住腳。被立為嗣因着信基督耶穌而成就。我們接受神所賜兒子的名分,並非靠自己賺取。我們確信這事,是因為有聖靈在我們的生命裏(加四 5,6)。

在創世之前被揀選的人,就是因信而得兒子名分的人,就是神宣佈為「無罪」的人,以及將要進入榮耀的後嗣。保羅什至大膽指出,這些人已經得着榮耀了(羅八 30)。這是那麼確定的事,以致沒有一個從祂預定得榮耀的人當中溜走。聖徒進入一種有保證的榮耀。能夠完成神的尊貴計劃,真是何等的恩典!

126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成聖的幾個方面

成聖的情況又如何?成聖並沒有出現在羅馬書八章 29 至 30 節所列的項目裏。當中只有預定、呼召、稱義和得榮耀。為什麼沒有包括成聖呢?是否因為保羅不想令最終得榮耀的保證,建立在我們個人成聖的基礎上呢?無疑得榮耀與否不在乎成聖的狀況,因為許多將要得榮耀的後嗣在各自的人生中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聖潔。然而,他們所有人,從屬肉體的到最成熟的,都會得着榮耀。

由於我們未能分清不同方面的成聖,以致混亂產生了。「成聖」(sanctify)一詞的基本意思是「分別出來」。這詞與「聖潔」和「聖徒」的字根相同。每個信徒都已經成聖,因為他們都已經被神分別出來,並且成為神家裏的兒女。正因如此,所有信徒都是聖徒。即使論到哥林多教會裏屬肉體的基督徒,保羅也敢於說,他們已經洗凈、成聖並稱義了(林前六 11)。上述三個動詞的時態都相同(表示已經完成而不是將要達到的狀態)。這方面的成聖把所有信徒分別出來,放在作為神兒女的新位置上。保羅已經把這些哥林多人稱為「[ 已經 ] 成聖的。」(林前一 2;留意他在徒二○ 32 和二六 18 也使用相同的動詞和時態)地位上的成聖是一個確實的身分,不在乎一個人的屬靈成長和成熟程度。主耶穌只有一次的獻祭已經潔凈我們,使我們永遠完全(來一○ 10、14)。

可是,所有信徒顯然都不能在他們的行為上證明這個身分。因此,成聖有另一個層面,就是基督徒一生繼續努力分別為聖的漸進行為。每當聖經勸勉信徒過敬虔生活的時候,都強調這方面的成聖(彼前一 16)。

然而,成聖還有第三方面,這種成聖要等到信徒在復活的身體裏得榮耀,並完全脫離罪性的時候才實現(約壹三 1-3;猶 24)。最後我們在天上完全分別為聖歸給神的時候,我們的身分和行為便完全一致了。

無論是主張時代論的作者還是改革宗作者都承認成聖有這三方面。

第十四章 領許多兒子進榮耀裏 12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成聖的三個層面,我們可以說:(在地位上)成聖的人需要(在行為上)成聖,這樣,他們(最終)將必成聖。

稱義和成聖

稱義和成聖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改革宗和時代論神學家均認為,一個人得救的時候,地位上的成聖(positional sanctification)與稱義是同時發生的。改革宗神學家穆理(John Murray)清楚指出 :「從基督受死和復活而來的好處最直接影響救恩階段的是:保證了確定的成聖(definitive sanctification)。」1 他也清楚區分地位上的(或確定的)成聖和漸進的成聖(progressive sanctification)。「也許人們強調確定的成聖,致使漸進的成聖看來沒有余下多少空間。任何這樣的推斷都與同樣重要的聖經教訓互相矛盾。」2

受管教的人

在帶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的尊貴計劃裏,父神管教祂的兒女(來一二 5-11)。希伯來書作者指出神管教兒女的四個原因:

1. 管教是全面教育過程的一部分,為的是讓信徒能分享神的聖潔(10 節)。

2. 管教證明我們與天父之間有真正愛的關係(6、8 節)。3. 管教能訓練我們學會順服(9 節)。4. 管教能使我們的生命結出義的果子(11 節)。

漸進成聖的途徑

漸進的成聖牽涉什麼人物和事情呢?天父是其一(約一七 17;一五 2),主耶穌是其二(約一七 15;弗五 26-27),聖靈是其三(林後三 18)。信徒的努力也是必須的。成聖的過程中有神的參與,但

128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我們也不應因而對信徒的參與絕口不提(羅六 19;林後七 1;加五16)。事實上,每一個給予信徒的命令,都暗示他必須參與其中的過程。有些經節把信徒在成聖過程中參與的部分,與神參與的部分結合起來(羅八 13;腓二 13;西一 29)。

此外,有些方法和事物是神和信徒均可使用來推進成聖工作的。當然,神的話語必定站在第一位(約一七 17)。禱告肯定也有幫助,只要信徒是誠心奉基督的名祈禱。那就是說,祈禱的目的是求主認可他們的禱告,或他們是完全按照主的旨意來禱告。意思是我們所有的禱告都要強調,正如耶穌的模範禱告指示我們的,祈求「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 10)

事實上,我們對生活中每一件事的反應,都推進或阻礙成聖之路的進展。神可以叫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 28);我們可以凡事謝恩,因為曉得這是神向我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 18)。其實我們可以每天禱告,求神使我們對當天每一件事的反應,都能讓我們更接近主,而不是更遠離祂。

神的尊貴計劃從預備救主開始。這計劃包括揀選一羣人;在歷史的某一點把救主賜給他們;帶領他們在生命的某個時刻接受永生的賞賜;給予他們成為神家裏的兒女身分;永遠潔凈他們;管教他們,並且在他們活在世上期間一直引領他們行走義路;有一天,這計劃完滿結束的時候,神要使他們有基督的模樣。這就是神預定他們去達致的地步,而神預定的這一羣人將要獲帶領進入榮耀裏(羅八 29,30;來二 10)。將來有一天,徹底與基督的模樣一致,將是他們的喜樂。目前他們的任務是要活像基督,縱然不可能徹底做到,但這仍是我們的目標。

救恩是白白的嗎?是的。救恩是廉價的嗎?絕對不是。救恩全是出於恩典。神建立我們並使我們完全,都是出於恩典:

「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裏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願權

第十四章 領許多兒子進榮耀裏 12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彼前五 10,11)

因愛定下救恩計劃賜給世人,恩典無限耶穌捨命,跨越鴻溝在各各他!

在那裏主賜下大恩典,在那裏主赦免我罪愆,在那裏脫重擔得自由——在各各他。

紐維爾(William R. Newell)

注1. John Murray, "Sanctification (the Law)," Basic Christian Doctrines, ed. by Carl F.H.

Henr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62), 229.2. 同上。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常在基督裏(Abiding in Christ)。藉着遵守主的命令,與祂和諧共處。

立為後嗣(Adoption)。成為神家裏的成人子女,享有該身分的一切特權。

救恩的保證(Assurance of salvation)。明白或相信人因着信靠基督而真正擁有永生。

相信(Believe)。視某事情為真實的。

屬肉體(Carnal)。擁有未得救之人的特徵,或因為本身是非信徒,或因為雖然是信徒,卻活像未得救的人一樣。

獻身(Dedication)。把自己獻給神,讓祂來掌管和使用。

門徒(Disciple)。追隨一位老師及其教訓的人;在聖經時代,作門徒包括跟隨老師周遊各處。

管教(Discipline)。一種訓練;把信徒塑造成基督的模樣。

重要字詞闡釋

132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馬虎的信仰(Easy believism)。一種觀點;認為只同意關乎福音的事實太輕易,不能使人得救,除非這人同時承諾把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主。

揀選(Election)。神在創世之前選出將會得救的人。

永遠的保障(Eternal security)。神的工作;祂保證人一旦接受了神的禮物(救恩),便能永遠擁有,不會失掉。

信(Faith)。確信或信任某件事或某個人,尤其指確信福音的真理。

果子(Fruit)。在新約裏,結果子是有基督的形象,有好行為和好見證,讚美神和賙濟人。

榮耀神(Glorify God)。別人在我們身上看見神的特質,神便得着榮耀。

福音(Gospel)。好消息;尤其關乎基督受死和復活,為信徒贖罪的信息。

恩典(Grace)。神白白賜給人的恩惠;祂把自己的兒子賜給人,又因他們接待祂兒子而賜給他們一切的好處。

算為(Impute)。把某件事算為某人的事;例如,神把基督的義算為信徒的義。

稱義(Justification)。宣佈一個人為義人;神稱信徒為義,因為祂已經把基督的義歸給那人。人若看見別人的好行為,便稱他們為義。

重要字詞闡釋 133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主(Lord)。一位上級;在新約裏,主的意思是先生、君王、主人、神、物主和丈夫。

主權救恩(Lordship salvation)。一種教導;內容指人若要得救,便不能只靠相信耶穌是救主,還要承認祂是自己生命的主,並把自己的生命交託(起碼是願意交託)給祂,服從祂至高的主權。

堅定不移(Perseverance)。相信信徒不可能失去恩典,而會繼續行善直至生命終結的信念。

預定(Predestination)。神在創世之前為祂兒女定下的計劃,就是預先定下他們效法基督的模樣。

挽回祭(Propitiation)。神忿怒的轉移;由於基督在十字架上獻上了自己。

修剪(Pruning)。從信徒生命中除掉無用的東西,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以致他能多結果子。

救贖(Redemption)。因罪價已經付上,因而得自由。基督的死使信徒免去罪的刑罰,脫離罪的權勢。

重生(Regeneration)。神藉重生得救把新生命賜給相信耶穌的人。

悔改(Repentance)。一個人對某件事或某個人改觀,以致自己也有改變。

救恩(Salvation)。神拯救信徒,使他們脫離罪的轄制,此外還包括祂從現在到永遠所賜下的一切好處。

134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成聖(Sanctification)。神把信徒分別出來歸給自己;在救恩中給予地位上的成聖,在生活上有漸進的成聖,而當信徒在天上與祂同在的時候,更有最終完美的成聖。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創世記一三 11一五 6一八 25一九 5-8一九 14一九 16二二 21

出埃及記二○ 3

利未記一九 18

民數記二一 4-9二一 8二一 9二五 1-3

申命記六 5二五 1

約書亞記二 1-21

88106102888888106

65

65

86868686

65101

106

撒母耳記上一七 42

列王紀上八 31-32

詩篇一六 8-11七四 20九四 9一一○一一九 6一一九 15

以賽亞書五 12

馬太福音二 8三 1-2四 17六 10七 13-14八 6九 12九 14一○ 1一○ 5-7

86

101

748686748686

86

823030124175478828230

經文索引

136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一○ 33一三 8一三 44一七 1一九 16-30一九 24二一 28-32二二 16二四 14二六 13二七 63-66二八 18-20

馬可福音一 1一 14-15二 28八 35一○ 17-31一○ 21一○ 25一○ 29一三 10一四 9一六 11一六 14一六 15

路加福音二 10四 43六 17七 29九 23九 61一四 16-33一四 25-33一四 26一四 33

11343, 4572826367738230305681

30-313154316365, 676731313111311331

313182103175958826665

一五 10一八 18-30一八 25一九 10一九 11一九 33一九 37-39二三 50二四 46-47

約翰福音一 1-18一 12一 13一 29三 1-21三 5三 12三 14三 15三 16

四 10四 11四 18四 26四 39四 41四 41-42五 8五 24六 40六 66七 37-39八 31一○ 24一○ 28-29一○ 30一○ 33

366367783054828376

8598, 111111413111176867667, 85, 86, 9876, 87, 9854878777, 114114774187, 115878211282561105656

經文索引 137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一○ 42一一 45一三 13-16一五 1-17一五 2一五 25一七 15一七 17一九 38二○ 28二○ 31

使徒行傳二 22-31二 34二 36二 38二 39三 19四 12五 31九 25一○ 14一一 16-17一一 18一三 39一四1一六 31

一七 30-31一九 1-20一九 18二○ 21二○ 32二二 10二六 18二六 27二八 24

1141145440-43123104123123, 124825477

74-757575, 5574-7575557176825711275-7664, 10411475, 83, 95, 114768888771225712297113

羅馬書一 13三 11三 20三 21三 22三 24-25三 26四 3四 4四 5四 25五 5五 12五 12-21五 17五 19六 1-10六 3六 7六 13六 19七 18七 25八 5-8八 9八 13八 17八 28八 29-30八 30八 33八 35-39九 16九 33一○ 9

一○ 9-10

3912064104104104102, 11011310575, 10531, 95112120104102, 115102112571055712346464646124112124124110, 1211101111209855-56, 75, 9854-56

138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一○ 11一○ 13一二 1一五 27一五 28

哥林多前書一 2一 12二 12三 1-3三 1-4三 12三 15四 5六 11六 19-20八 5一二 3一二 13一五 3-4

一五 2-8一五 11一五 39一六 15

哥林多後書一 22二 5-8三 18五 17五 19-20五 21七 1一○ 4一二 7-10

92, 9898574640

122481124846494236, 4947, 12257545511219, 22,47, 95311144640

112771231151201021234641

加拉太書一 6三 6三 26四 4四 5-6五 16五 17五 19-24五 22-23

以弗所書一 1-14一 4一 5一 11一 12一 13二 3二 8二 8-9四 28四 30四 32五 26-27

腓立比書一 19一 22二 11二 13四 17

歌羅西書一 10一 29

30113121119121123494639

1201201201201201124655, 97765011210123

71395512440

39124

經文索引 139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帖撒羅尼迦前書三 6五 18

提摩太後書二 11-13二 25四 8

提多書二 11三 5三 14

腓利門書18

希伯來書二 10四 14五 7五 11- 六 2六 6七 25一○ 10一○ 14一○ 34一二 5-11一二 17一三 15

雅各書一 18一 27二 15-16二 19二 22二 23

29124

11277102

11911135

103

119, 124984648761101221224141, 1237440

1114110694, 97106106, 113

二 24二 25三 2四 7四 7-10五 9

彼得前書一 2一 10-11一 16一 19-20一 23三 6四 12-16四 14四 15四 16五 10-11五 12

彼得後書一 5-7一 5-8一 8二 1二 7三 9

約翰一書二 1-2二 3二 9-11二 16二 19二 29三 1-3三 9

1061061155717102

49104122119111544150505012449

433935728876

1101151154666115122115

140 這麼大的救恩

Living Stone Publishers Ltd. 活石出版有限公司

***本文是供應研讀、默想、闡解、應用聖經的資料;只作下載使用。***

三 14三 24四 3五 1五 13

約翰二書8

猶大書24

啟示錄二 5二 21-22三 3三 19一二 10二二 17

1154256115115

42

110, 122

777778781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