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大区华丽转身成为工业强区 过去,因受到各种条件制约,江夏的经济曾以农业为主,工 业经济发展不足。经过多年的开拓进取,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 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提高等阶段。工业企业的规模从小到 大,数量由少到多,行业从零散到集中,经济结构发展到国有、 集体、私营、外资及股份制等多种形式。 近年来,江夏区委、区政府确定了“生态立区、工业兴区、创 新强区”战略,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光电子信 息、移动互联、生物医药以及现代物流等五大主导产业。 特别是以上汽通用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中车、 华舟重工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以 BAT(百度、阿里巴 巴、腾讯)为代表的无线互联网产业,以海康威视、光迅科技等 为代表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蕴含巨大的发展活力。 如今,江夏这片充满干事激情的土地上流金淌银。通用厂 区里,每分钟就有一辆崭新的轿车下线,然后通过园区大道,跃 上高速道口、铁路支线,发往全国各地。各工业园区里,一个个 重点项目如火如荼展开建设……多年的拼搏赶超,让江夏的经 济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速路,连续两年荣膺“中国工业百强 区”,当年的农业大区早已华丽转身成为工业强区。 工业总产值已跨入“千亿元俱乐部” 工业强,江夏强。工业兴,江夏兴。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 以工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江夏区的工业总 产值已提前跨进“千亿俱乐部”,达到 1393 亿元。 2012年,江夏区成功引进上汽通用项目,创造了项目从落 户到投产仅用不到 3 年时间、投产当年即满产的“江夏速度”。 去年,上汽通用武汉基地生产整车64.9万辆,超过设计产能16.9 万辆,产值达到548.4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基地生产整车16.9 万辆,同比增长近 8%,产值超过 123 万元,同比增长超过 2%。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齐聚江夏,华为在江 夏成立“华为武汉城市产业云创新中心”,并组建技术团队。中 车轨道交通、武船重工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成功引进。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夏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清 理闲置土地、僵尸企业,为高新企业、高端产业腾退发展空间。 充分发挥江夏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支持企业搭建研发中心、科 技孵化器等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 科技“小巨人”。 2017 年底,总投资 50 亿元、规划面积 1200 亩 的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江夏, 实现了当年 50 亿元工业项目在全市新城区的率 先突破。项目建成后,将主要从事智慧城市传感 器、智慧存储、汽车电子设备产品的生产。 海康威视的到来,将改善江夏现有的工业 格局,其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 对加速江夏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经济 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的江夏,BAT 聚齐,上汽通用、中国中 车、启瑞药业、盛帆电器、海吉星等多家名企扎 堆。江夏的“名企地图”上,新加入的海康威视 让江夏“多条腿”走路,前进动力更加强劲,为江 夏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海康威视快速落户的背后,是江夏区把“生 态立区、工业兴区、创新强区”三大战略作为全区 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 程”,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兴区的重要抓手。 面对千头万绪的招商引资工作,江夏成立了 以区级主要领导任组长,四大家的分管领导为副 组长, 25个区直部门及街、办事处等单位主要负 责人为小组成员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31 名区级领导全员上阵,每人牵头一个招商小组, 领衔一个重点项目,联系一家重点企业,服务一 家小微企业,重点服务项目开工建设。 从海康威视投资总监初访江夏,到双方就项 目合作事宜进行初步接洽,再到相关部门迅速开 始跟进,直至最终签约,前后仅 5 个月时间。 2017年9月,江夏在全市新城区中首个出 台了综合性奖励政策—《江夏区招商引资奖 励办法》(试行),放出9项招商引资大“红包”,全 面将“一号工程”推向高潮。 此外,江夏区还创新了招商方式,聘请了武 汉美联集团董事长吴文刚、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 司采购部执行总监庄菁雄和腾讯科技(武汉)有限 公司总经理吴雪莱等 6 名知名企业家担任江夏区 首批“招商大使”,对招商贡献突出者给予重奖。 江夏区本着“政策更优、门槛更低、审批更 少”的原则,完善和调整投资优惠政策,强化项目 考察、洽谈、签约、入驻、建设等服务和要素保障。 在项目引进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积极落实相关扶 持奖励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应兑尽兑。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加速冲刺“千亿俱乐部” 早上10时,武汉腾讯研发中心的程序员樊华端起手中咖啡,若有所思地眺望着窗外的汤逊湖。这里是腾讯在中部最大的研发中心和人才基地,也是腾讯在全国布局的第五家分公司,主要负责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 人工智能项目以及腾讯云数据库的研发。不一会儿,樊华朝着中心自主研发的智能音箱“叮当”发出一个指令,悠扬的音乐飘荡在湖畔。 此时, 13公里外的上汽通用武汉基地的总装车间里,一列列“无人驾驶”的小车载着零部件,沿着地面黄线缓缓行进。机器人密密麻麻地分布于车身车间,挥舞着“手臂”,一分钟就能下线一辆新车。去年12月18日, 随着一辆全新别克英朗缓缓驶下生产线,上汽通用武汉基地第2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 从通用基地出来,沿着金龙大街一路向东到藏龙岛产业园的虹信通讯厂房里,流水线上的工人正紧张作业、装配零件,工程师们在128多探头球面近场里进行天线测量。虹信的前身是武汉邮科院的一个研究室,早 在20年前就率先提出了移动通信室内室外分开覆盖的解决方案,并诞生了国内首个GSM网络室内覆盖系统。目前公司承担着集团5G配套产品及服务等业务。 在这一小时前,金龙大街和文化大道构成的“黄金十字”的交会处、江夏区政府一楼的招商局里热火朝天。抱着一摞摞资料的工作人员来去匆匆,接打电话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不停地对接各种商务事项,安排着出 差行程和约访。 去年,江夏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6.15亿元,增长8%。连续10年荣登全省县域经济榜首,连续8年荣获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先进区。江夏距“千亿俱乐部”仅一步之遥,今年冲刺千亿城区胜券已握。 经济开发区四大园区形成新合力 在江夏经济开发区里,每天都有数个工地开工建设。工程 车辆来回作业平整土地,建造新楼的建筑工人在脚手架上忙 碌,园区路上往来的货运车辆络绎不绝。 今年3月,江夏区召开江夏经济开发区工作大会。会上开 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全面 领跑。全年共签约项目34个,投资金额达484亿元,其中50亿 元工业项目 2 个,世界 500 强 2 个,以及中国 500 强、大型央企研 发平台等一拨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再次刷新了“江夏速 度”。 汽车工业带来的集聚效应重塑江夏新城布局。庙山、藏龙 岛、大桥、金港四个园区,犹如四个强劲的引擎,为江夏跨越发 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去年4月,江夏区撤销江夏经济开发区原四个办事处,下 设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藏龙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大桥现代产 业园和金港汽车产业园,做大做强江夏经济开发区,形成发展 新合力。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建立推行了一批好 政策、好制度,探索建立了管委会和园区干部双向流动的工作 机制,逐步实现1+1+1+1大于4,四大引擎推动全区经济发展。 撰文:林敏 欧阳崧 张奔设 王夫之 刘龙腾 熊利兵 从长江岸到梁湖畔 布局大健康产业 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打造新增长极 4月,武汉市主办的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首次亮相。该产业园承接 放大光谷生物城产业溢出效应,主要聚焦生物 医药和医疗器械的规模制造,打造武汉大健康 产业重要增长极。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落子江夏区,整体规 划面积 85 平方公里,分为郑店、庙山、五里界 3 个 产业发展区。江夏计划用10年时间打造“健康 金融、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医药流 通”5 个产业集群,力争实现年税收 100 亿元、年 产值1000亿元、吸纳5万人就业。 “产业园毗邻光谷生物城,郑店、庙山、五里 界均位于半小时交通圈内,凭借地理优势,能够 实现与光谷生物城间的高效连接。”江夏区规划 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光谷生物城在产业功能 上重点突出生命健康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和大 健康领域独角兽企业的孵化和培育,而江夏区 将定位研发端与制造端平衡的“产研互动”承载 区,与光谷生物城实现产业要素的积极交流、产 业功能的错位互补、产业发展的协同共进。 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一芯驱动、两带支 撑、三区协同”的战略布局。规划建设光谷南大健康 产业园,正是武汉担当“一芯”重任的生动实践。 目前,江夏区已经吸引腾讯、百度、阿里巴巴、 华为等多家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落户,拓展发展AR、 AI、大数据、云开发等技术领域。通过产业联动,有 望率先布局大健康电子、健康大数据等蓝海市场。 江夏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若把光谷生物城 比作大健康产业的龙头,那么江夏区的金龙大 街正如一条“龙身”,从长江岸到梁湖畔,沿线串 起郑店核心区、庙山高新科技产业园以及武汉 “三乡工程”策源地五里界。以全地域、全要素、 全产业链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大健康产业 主动脉,与光谷区域产业协同、特色分工,促进 我市区域发展更平衡、城乡融合更充分、产业布 局更优化、特色优势更彰显,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司搬到江夏已近16年了,刚开始只有 300 多万元产值,现在已经达到 1.3 亿元。”国药 集团武汉中联四药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金 良洪表示,公司在江夏发展已经先尝到了甜头, 可以预见大健康产业未来将给医药企业带来更 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海康威视从接洽到签约 仅用 5 个月 城迹 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责编:张莉 美编:陈昌 版式:夏洋 责校:刘谏 江夏城区里繁华热闹,灯火璀璨 江夏区委宣传部供图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规划图 8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加速冲刺“千亿俱乐部”cjrb.cjn.cn › images › 2019-05 › 29 › 20 › B0820190529C.pdf · 集体、私营、外资及股份制等多种形式。

  • Upload
    others

  • View
    4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加速冲刺“千亿俱乐部”cjrb.cjn.cn › images › 2019-05 › 29 › 20 › B0820190529C.pdf · 集体、私营、外资及股份制等多种形式。

农业大区华丽转身成为工业强区过去,因受到各种条件制约,江夏的经济曾以农业为主,工

业经济发展不足。经过多年的开拓进取,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提高等阶段。工业企业的规模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行业从零散到集中,经济结构发展到国有、集体、私营、外资及股份制等多种形式。

近年来,江夏区委、区政府确定了“生态立区、工业兴区、创新强区”战略,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生物医药以及现代物流等五大主导产业。

特别是以上汽通用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中车、

华舟重工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无线互联网产业,以海康威视、光迅科技等为代表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蕴含巨大的发展活力。

如今,江夏这片充满干事激情的土地上流金淌银。通用厂区里,每分钟就有一辆崭新的轿车下线,然后通过园区大道,跃上高速道口、铁路支线,发往全国各地。各工业园区里,一个个重点项目如火如荼展开建设……多年的拼搏赶超,让江夏的经济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速路,连续两年荣膺“中国工业百强区”,当年的农业大区早已华丽转身成为工业强区。

工业总产值已跨入“千亿元俱乐部”工业强,江夏强。工业兴,江夏兴。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

以工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江夏区的工业总产值已提前跨进“千亿俱乐部”,达到1393亿元。

2012年,江夏区成功引进上汽通用项目,创造了项目从落户到投产仅用不到3年时间、投产当年即满产的“江夏速度”。去年,上汽通用武汉基地生产整车64.9万辆,超过设计产能16.9万辆,产值达到548.4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基地生产整车16.9万辆,同比增长近8%,产值超过123万元,同比增长超过2%。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齐聚江夏,华为在江夏成立“华为武汉城市产业云创新中心”,并组建技术团队。中车轨道交通、武船重工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成功引进。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夏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清理闲置土地、僵尸企业,为高新企业、高端产业腾退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江夏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支持企业搭建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

2017年底,总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1200亩的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江夏,实现了当年50亿元工业项目在全市新城区的率先突破。项目建成后,将主要从事智慧城市传感器、智慧存储、汽车电子设备产品的生产。

海康威视的到来,将改善江夏现有的工业格局,其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对加速江夏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的江夏,BAT聚齐,上汽通用、中国中车、启瑞药业、盛帆电器、海吉星等多家名企扎堆。江夏的“名企地图”上,新加入的海康威视让江夏“多条腿”走路,前进动力更加强劲,为江夏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海康威视快速落户的背后,是江夏区把“生态立区、工业兴区、创新强区”三大战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兴区的重要抓手。

面对千头万绪的招商引资工作,江夏成立了以区级主要领导任组长,四大家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25个区直部门及街、办事处等单位主要负

责人为小组成员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31名区级领导全员上阵,每人牵头一个招商小组,领衔一个重点项目,联系一家重点企业,服务一家小微企业,重点服务项目开工建设。

从海康威视投资总监初访江夏,到双方就项目合作事宜进行初步接洽,再到相关部门迅速开始跟进,直至最终签约,前后仅5个月时间。

2017 年 9 月,江夏在全市新城区中首个出台了综合性奖励政策——《江夏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放出9项招商引资大“红包”,全面将“一号工程”推向高潮。

此外,江夏区还创新了招商方式,聘请了武汉美联集团董事长吴文刚、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采购部执行总监庄菁雄和腾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雪莱等6名知名企业家担任江夏区首批“招商大使”,对招商贡献突出者给予重奖。

江夏区本着“政策更优、门槛更低、审批更少”的原则,完善和调整投资优惠政策,强化项目考察、洽谈、签约、入驻、建设等服务和要素保障。在项目引进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积极落实相关扶持奖励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应兑尽兑。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加速冲刺“千亿俱乐部”早上10时,武汉腾讯研发中心的程序员樊华端起手中咖啡,若有所思地眺望着窗外的汤逊湖。这里是腾讯在中部最大的研发中心和人才基地,也是腾讯在全国布局的第五家分公司,主要负责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

人工智能项目以及腾讯云数据库的研发。不一会儿,樊华朝着中心自主研发的智能音箱“叮当”发出一个指令,悠扬的音乐飘荡在湖畔。

此时,13公里外的上汽通用武汉基地的总装车间里,一列列“无人驾驶”的小车载着零部件,沿着地面黄线缓缓行进。机器人密密麻麻地分布于车身车间,挥舞着“手臂”,一分钟就能下线一辆新车。去年12月18日,

随着一辆全新别克英朗缓缓驶下生产线,上汽通用武汉基地第2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

从通用基地出来,沿着金龙大街一路向东到藏龙岛产业园的虹信通讯厂房里,流水线上的工人正紧张作业、装配零件,工程师们在128多探头球面近场里进行天线测量。虹信的前身是武汉邮科院的一个研究室,早

在20年前就率先提出了移动通信室内室外分开覆盖的解决方案,并诞生了国内首个GSM网络室内覆盖系统。目前公司承担着集团5G配套产品及服务等业务。

在这一小时前,金龙大街和文化大道构成的“黄金十字”的交会处、江夏区政府一楼的招商局里热火朝天。抱着一摞摞资料的工作人员来去匆匆,接打电话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不停地对接各种商务事项,安排着出

差行程和约访。

去年,江夏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6.15亿元,增长8%。连续10年荣登全省县域经济榜首,连续8年荣获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先进区。江夏距“千亿俱乐部”仅一步之遥,今年冲刺千亿城区胜券已握。

经济开发区四大园区形成新合力在江夏经济开发区里,每天都有数个工地开工建设。工程

车辆来回作业平整土地,建造新楼的建筑工人在脚手架上忙碌,园区路上往来的货运车辆络绎不绝。

今年3月,江夏区召开江夏经济开发区工作大会。会上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全面领跑。全年共签约项目34个,投资金额达484亿元,其中50亿元工业项目2个,世界500强2个,以及中国500强、大型央企研发平台等一拨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再次刷新了“江夏速度”。

汽车工业带来的集聚效应重塑江夏新城布局。庙山、藏龙岛、大桥、金港四个园区,犹如四个强劲的引擎,为江夏跨越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去年4月,江夏区撤销江夏经济开发区原四个办事处,下设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藏龙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大桥现代产业园和金港汽车产业园,做大做强江夏经济开发区,形成发展新合力。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建立推行了一批好政策、好制度,探索建立了管委会和园区干部双向流动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1+1+1+1大于4,四大引擎推动全区经济发展。 撰文:林敏 欧阳崧 张奔设 王夫之 刘龙腾 熊利兵

从长江岸到梁湖畔布局大健康产业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打造新增长极

4月,武汉市主办的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首次亮相。该产业园承接放大光谷生物城产业溢出效应,主要聚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的规模制造,打造武汉大健康产业重要增长极。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落子江夏区,整体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分为郑店、庙山、五里界3个产业发展区。江夏计划用10年时间打造“健康金融、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医药流通”5个产业集群,力争实现年税收100亿元、年产值1000亿元、吸纳5万人就业。

“产业园毗邻光谷生物城,郑店、庙山、五里界均位于半小时交通圈内,凭借地理优势,能够实现与光谷生物城间的高效连接。”江夏区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光谷生物城在产业功能上重点突出生命健康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和大健康领域独角兽企业的孵化和培育,而江夏区将定位研发端与制造端平衡的“产研互动”承载区,与光谷生物城实现产业要素的积极交流、产业功能的错位互补、产业发展的协同共进。

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一芯驱动、两带支

撑、三区协同”的战略布局。规划建设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正是武汉担当“一芯”重任的生动实践。

目前,江夏区已经吸引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华为等多家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落户,拓展发展AR、AI、大数据、云开发等技术领域。通过产业联动,有望率先布局大健康电子、健康大数据等蓝海市场。

江夏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若把光谷生物城比作大健康产业的龙头,那么江夏区的金龙大街正如一条“龙身”,从长江岸到梁湖畔,沿线串起郑店核心区、庙山高新科技产业园以及武汉

“三乡工程”策源地五里界。以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大健康产业主动脉,与光谷区域产业协同、特色分工,促进我市区域发展更平衡、城乡融合更充分、产业布局更优化、特色优势更彰显,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司搬到江夏已近 16 年了,刚开始只有300多万元产值,现在已经达到1.3亿元。”国药集团武汉中联四药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金良洪表示,公司在江夏发展已经先尝到了甜头,可以预见大健康产业未来将给医药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海康威视从接洽到签约仅用5个月

城迹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责编:张莉 美编:陈昌 版式:夏洋 责校:刘谏

江夏城区里繁华热闹,灯火璀璨 江夏区委宣传部供图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规划图

8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