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征稿启事 《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专栏,以 书籍为媒介,以思考为宗旨,致力于打造 有质量的读书分享与交流平台,长期面 向广大读者征集书评稿件。您可以用书 评的方式推荐文学、社科、政经、管哲、童 书、学术著作等,发表您对某部经典之作 的阅读感悟,或者推荐某部著作的优秀 序言等。字数 1500 字左右。 主持人:刘海宏 电话: (029)88216530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太白立交 东南角西安日报社理论评论部 杂谈 人是历史的人,也是现实的人,每一个 人都处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无论 你认同不认同、喜欢不喜欢,所有人的精神 中都打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胎 记,想抹也抹不掉。近年来,阐释中国文化 精神、特征、本质等诸多问题的著作层出不 穷,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专家,有着不同 的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如同巨大的万花 筒精彩纷呈、绚丽多姿。著名小说家梁晓 声这些年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一头扎进 中国文化研究的厚土里,探讨中国文化的 种种现象和问题,《中国文化的性格》作为 他最新出版的文化求索随笔集,读来令人 深思。 梁晓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结 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在“知青文学”领域努 力创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 风雪》《雪城》《知青》等,影响了整整一代 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他逐步从小说家向 学者身份转变,《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 国人的人性与人生》就是其中的代表,而 《中国文化的性格》这本书,是他近年来针 对中国文化的再思考。 《中国文化的性格》一书有“中国历史 的文化特质”“文以载道”“文学即人学”“文 明意味着什么”四大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 单篇文章组成。全书涵括了中国历史、文 学、文艺等内容,既有以时间为线索的宏观 历史考察,也有对文艺作品的微观解剖,力 图从中整理一条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精 神气质的主线。梁晓声站在当下社会现实 的立场,对照世界不同文化的特质,对中国 传统文化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探索,其角度 新颖、行文辛辣、富有哲学思辨的意味。阅 读本书,可以看出年近七旬的梁晓声,并没 有以“人师”自居,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心 存敬畏。 本书书名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性格,显 然有着多义的解读。书中,梁晓声并没有 对中国文化的性格进行全景式的“画像”, 这恰恰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笔者认为, 有怎样的族群,就有怎样的文化。同理,族 群的性格,也决定着文化的性格。毕竟,文 化依附于人,人创造着文化。文化的性格, 就如同人一样,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 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放开历史的视野, 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中国人崇尚仁义 礼智信,这种价值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塑造 了中国文化的性格。 进入现代以来,中国打开了国门,中 西方文化交融交流,中国文化的性格也在 发生改变。笔者认为,在历史上能流传下 来的文化,多数是符合人性的,反之,则被 人们抛弃。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 坚守与弘扬,对于外来的优秀文化,我们 要包容和吸纳。故步自封或者全部否定 本民族的文化,都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这似乎是一个常识,但当下依然有人认为 传统就是传统,不需要吸收外来文化。假 如真是这样的话,眼界显然狭隘。开放、 互动和交融,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不可阻挡 的潮流。 文化是人类劳动和思想的产物,并不 是所有的文化都是优秀文化,优秀的文化 也未必就能永远流传,这在世界历史上并 不罕见。本书开篇《文化的好与坏》一文 中,梁晓声通过中国历史故事与典故,对此 进行分析。在他看来,古今中外的文化,都 打上了阶层的烙印,而社会进步的一个显 著标志,就是阶层文化越来越弱。笔者的 理解是:社会地位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的人 们,在文化方面越来越难以分出趣味之高 低。所谓“上等人士”未必就是文化优上 者,“下里巴人”未必不是“腹有诗书气自 华”者。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不分好 坏,对此梁晓声表示质疑:如果文化不分 好坏,人也就没有好坏之别了。 如何步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厅堂,有多 种方法,其中教育就是捷径。当前,很多 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把三四岁的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学习,对 此无可非议。然而,一些培训机构把背诵 和表演当成重点,学习传统文化成为走 秀,成为盈利的幌子。梁晓声在《中国之 蒙学现象》一文中写道,蒙学,就是家学, 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之师。中国历史上, 很多名人自小就接受蒙学教育。当然,古 代能接受蒙学教育的人其实并不多,能接 受蒙学教育的人,多数家境殷实。现在的 教育环境与古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书香氛围,需 要家庭的熏陶。笔者认为:家庭有良好的 教风、学校有扎实的学风,是学习中国传统 文化的前提。 梁晓声是博览群书的楷模。在《我与 文学》一文中,他对于阅读经历、阅读偏好、 阅读感悟等进行“陈述”。阅读是写作的基 础,尤其对于作家而言,阅读贯穿于人生的 各个阶段。作家不仅要读得多,还要读得 杂。他在书中坦言:既然没有系统读过书, 那就一直“杂”下去吧。其实很多作家和梁 晓声类似,文史哲艺、自然科学之类的书也 不排斥,巴金、孙犁、汪曾祺、贾平凹、张炜 等人莫不如此。多读书、读杂书,前提是读 好书。读好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 “笨”、也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文化的性格》彰显着梁晓声深沉 的人文情怀,对于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与 文学,他从未割裂开来。某种程度而言,这 本书也是他读闲书、读杂书留下的思想痕 迹。无论是文化的面相也好、文化的性格 也罢,其实归结到最后,都指向中国传统文 化传承与创新的这一宏大主题,这也并非 梁晓声一人能提供清晰的“路线图”,需要 所有人沿着大方向“朝前走”。唯有如此, 中国文化才会生生不息、生机勃勃。 这是梁晓声继《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后, 从文化视角切入,全新深度解剖中国人文化心理基因及演变的著作。 文化依附于人,人创造着文化。文化的性格,就如同人一样,也并非一 成不变,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放开历史的视野,我们不难 发现,长期以来中国人崇尚仁义礼智信,这种价值追求在某种程度上, 塑造了中国文化的性格。 文化的性格就是人的性格 陈华文 中国文化的性格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年 8 月 你还记得第三套人民币吗?还记得壹 圆券、贰圆券、伍圆券、拾圆券的图像,女拖 拉机手、机床工人、炼钢工人和人民代表的 形象吗? 它们出自凹雕家吴彭越之手。吴彭越 的技艺主要传承于他的父亲,中国第一代 凹雕家代表人物—吴锦棠先生。吴锦棠 1891 年生于天津,少年时入清廷度支部印 刷局做学徒,师从海趣。海趣( Lorenzo J. Hatch ), 1856 年生于美国佛蒙特州多塞特, 1908 年应清政府邀请赴华,带来了当时世 界上最先进的手工钢版雕刻凹版技术,并 负责培训中国第一代手工钢雕刻凹版师。 宣统三年( 1911 )的“大清银行兑换券”,采 用溥仪父亲摄政王载沣的半身肖像,背景 配以航帆远洋图、威武骑兵图等,就是海趣 设计雕刻的。 以上历史记载于《雕刻时光:中国邮票 雕刻凹版口述史》这本书。既然是邮票史, 为啥要讲纸币?作者告诉我们:邮币同 源。即,纸币和邮票的设计制作原理是一 样的。 集邮曾是很多人的爱好,或是致富的途 径。中国邮政1981 年发行的首枚生肖邮票 —猴票,据说早就从每枚8 分涨到如今的 1.5 万倍。小小的邮票,为何价值如此之 高?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纸币和邮票背后许 多的故事,以及造就它们价值的那些因素。 全书共分九章,前面三章分别是中国 雕刻凹版概述、世界版画史简述与邮票印 制形式浅谈。其余各章是作者搜集整理的 雕刻家、设计师、收藏家、研究专家的口 述。也就是说,前面部分主要是历史的梳 理和技艺的普及,我们可以得到初步的轮 廓认识,然后由整体而具体,每一种经历都 是一次细化,我们可以得到更加清晰地了 解,以及情感上的升华。 雕版技术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邮币 的雕版技术是西方传入的。雕刻凹版画这 种源于手工艺的技艺形式,推动了欧洲文 艺复兴思潮的传播,为大众喜闻乐见,而这 种技艺形式所具有的天然的防伪性,后来 就广泛应用于纸币、邮票、证券等的印制。 这门技艺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不过,经过五 代中国雕刻师的传承和发展,很快赋予了 我们与他国不一样的味道,在世界邮币领 域广受赞誉。 雕刻凹版是技术,更是艺术,既要求精 准,也要求传神。好的邮票,都是缩微的艺 术画。我们喜爱的生肖邮票,一枚一枚,生 动活泼,意趣盎然。《雕刻时光》收录了大量 佳作。山水丘陵、人文风光、万物生灵、名 家手迹、百姓民生、建设成就……体现着一 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面貌,并且传达知识, 传达价值观。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既有 传统水墨、年画剪纸,也有西方的雕塑油 画,还有现代的摄影作品,或者是几种艺术 手法的杂糅,真可谓百花齐放。 难怪邮票会被称为“国家的名片”。每 一枚邮票,从选题、图案,到雕刻、落色,都 极其慎重。从事工艺美术的人们,隐藏在 作品背后,默默无闻。《雕刻时光》搭建了一 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站在台前。尽管各 自的道路有所不同,但共同怀抱热爱之 心。他们必须具有艺术的禀赋,通绘画、通 雕刻、通文史,甚至通音乐,要让自己始终 保持艺术的感知力,还要具有精益求精的 工匠精神,日复一日守得住清寂。诚如书 中一位凹雕师,高品璋先生所说,“慢就是 快”,要慢慢地,一刀一刀脚踏实地地认准 它,稳推刀,慢慢刻,才能掌握它的分寸,反 倒完成得比较快。所有口述都是亲切的、 平实的语调,展现人生与行业的风貌。 本书编著者董琪,从一个边陲城市邮 局里的孩子,成长为新中国的第四代凹雕 师,她本身的经历就像很多雕刻师的浓 缩。师承、机遇和投入,都很重要。董琪师 从呼振源先生,《 1999 乙卯年兔票》和《朱德 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都是呼先生设计的,呼 先生告诫学生一生都要追求“苦”与乐。传 统手工日渐式微,全球雕刻凹版业后继乏 人。董琪说,“艺术当随时代”,希望尽自己 的绵薄之力。 好的邮票,都是缩微的艺术画。山水丘陵、人文风光、万物生灵、名家 手迹、百姓民生、建设成就……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面貌,并且传 达知识,传达价值观。 邮票何以成为“国家名片” 赵青新 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 作者:董琪 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年 8 月 这本书至少有三个时间段不宜阅 读:肚子饿了,夜半三更,再就是远离家 乡之时。 乐于徜徉草木之中的周华诚,故乡的 一花一草,尽在他的文章之中。《一饭一世 界》这本书原版于 2012 年,那时央视《舌尖 上的中国》极为火爆。尽管初版后屡次重 印,这次修订时,早已走出“舌尖热”而归于 冷静的周华诚,考虑到时移世易,加之避免 与其他作品重复,于是大刀阔斧地砍掉了 原版中的 40 多篇文章,又新增了 20 多篇, 余下的几乎每篇都有改动。 本书虽与饮食相关,但绝非猎奇,所见 之物大都极为寻常,像白菜、番薯叶、南瓜 叶、马齿苋、豆腐、土豆、鲶鱼,还有与饮食 相关的茶叶、酒、稻谷,都是常见之物,没有 一样是珍稀或“高贵”的。尤其对于来自农 村的人而言,这些饮食熟悉得几乎从不在 意,可一旦提及,往往会陡然涌出一股浓浓 的乡味来。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虽是日常之物, 但农人对于食物始终心存敬畏,哪怕极为 普通的蔬菜,农人们常常会以一双双巧手, 做出许多花样来。以番薯为例,周华诚就 分别写到了番薯和番薯叶。他写了番薯的 随遇而安,顺时度势地旺盛生长。他写了 番薯叶化成农村餐桌上的菜肴。其实周华 诚还漏掉了番薯秆。在笔者儿时的农村记 忆中,番薯秆不仅可以清炒,还可以腌制, 都是不错的菜肴。 周华诚说,“一餐一饭,内里都藏着一 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是生命,这个生命 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木,也可以是司空 见惯的动物。周华诚的别致之处在于,他 总能在寻常之中发现不寻常。许多作品 常常把南瓜当成灾荒之年的充饥之食,而 在周华诚眼里,“南瓜煮饭”不仅有一种特 有的香味,晒干后的南瓜干,加适当比例 糯米粉及油盐酱醋生姜辣椒等十余种配 料,再蒸熟晒干。这一趟下来,繁琐是繁 琐,但南瓜干顿时实现华丽转身,变得高大 上起来。 确切地讲,并非是越繁琐味道就越好, 但繁琐自有繁琐的道理。繁琐里面不仅有 农人们的汗水,还蕴含着他们把日常生活 过得更为精致的期盼。农人炒菜对火候的 把握全凭经验,但对于菜肴的准备工作大 都一致。记得老家过去逢年过节办喜事做 的鱼糕、鱼面的配比早就人所共知,但厨师 就是厨师,家常就是家常,味道差别远不止 一两个档次。 印象中,小时候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做 很多干菜、腌菜、酱菜,一开始是因为蔬菜 稀缺,尤其是冬季受气候影响生长难以满 足饭碗。后来分田到户,菜地多了收成也 好,虽然不用再做过去那么多,但老一代 的人还是喜欢折腾。一个村子就是一个 舞台,干菜腌菜酱菜做好了,左邻右舍端 着饭碗相互品尝,说是取长补短,但还是 各有千秋。 乡味不会一成不变,时间常常成为乡 味的佐料。最典型的当数清代文学家周容 写的《芋老人传》。同样是煮芋头,此一时 彼一时,味道天壤之别。芋头其实还是芋 头,只是食客品味不再是以前的品味了。 过去在镇上上高中时条件大都不太好,那 时嘴馋的同学拿着好不容易攒到的几个零 钱,到路边摊点上买碗包面(馄饨),顿觉胜 过天堂。现如今,同学群里总在讨论镇上 哪家包面如何如何正宗,但每次去吃,虽然 馅比以前更多,做工更精致,可就是吃不出 当年的那种美味来。 周华诚谈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现 象,就是过去的乡村酒席上,常见人为吃 几碗大块肉而打赌。这在今天早已绝 迹,但在粮食稀缺的年代并不鲜见,越是 稀缺的食物越有人打赌。大家肚子里缺 少油水,偶尔碰到荤腥,沉睡已久的味蕾 如久旱逢甘霖转瞬被激活,馋劲顿时便 冲昏大脑。 周华诚的文字非常美,这种美不是缘 于写作技巧,而是他对生活细致的观察。 他说“在城里是会忘了季节的”,生活在钢 筋水泥森林之中,四季越来越像是一种没 有温度起伏的“定色”;他说“煮起一锅羊 肉,然后等雪来”,下雪天是吃羊肉的最好 时节,就着滚烫羊肉的暖气,胜过身上的十 件皮衣;他说“饮茶之人,可以从一杯茶里 品出兰香,听见流泉”,吃茶之人不在于解 渴,而在细品慢咽中琢磨茶叶背后的空谷 幽灵;他说“小地方的好处,就是可以容忍 一两个传奇人物的存在”,相较于大地方处 处讲礼节讲规矩,小地方的人则快意豁达; 他说“麻糍的滋味,更多的是思乡滋味”,无 论是令人回味的那盘芋头,还是小时印象 中堪称人间美味的包面,如果没有“乡味” 的底子,再好的美味都会显得过于浅薄而 经不起咀嚼。 时下常见一些人疲于追寻所谓的美 食,但觥筹交错后,只是扔下一片饕餮的 狼烟。周华诚笔下的 草木之所以变得那么 美味,当然不是什 么山珍海味,而 是因为里面浸润 着我们的生活 日常。 “一餐一饭,内里都藏着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是生命,这个生命 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木,也可以是司空见惯的动物。 舌尖上的乡味 禾刀 一饭一世界 作者:周华诚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 年 9 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者,诗之经 典也,也是记载的中国诗歌历史的源头。 《御览》八百四引《诗含神雾》孔子曰:“诗者,天地之 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刻之玉版,藏之 金府。”孔圣人以诗者为“百福之宗”,所以,说福论吉祥 应从《诗经》始。 再因为《诗经》收录的大抵是周初及春秋中叶的作 品。而周兴于陕西周原,长安的丰、镐二京。陕西作为 西周的政治中心,《诗经》中很多优秀诗篇,必然和其产 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雅》是“王畿之乐”,《颂》是专门用 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风》是周王室专门派人四处采集, 在都城丰、镐两京编辑整理的,以推广诗教,宣扬周礼。 因为《诗经》处于源头的经典地位,其中很多诗句成 为后代常用成语典故的出处,而有关吉祥用语,虽不敢 说是俯拾皆是,但随便一翻就有不少,例如有关福、禄、 寿的就不下几十处。 《诗经·颂·烈文》中有:“烈文辟公,锡兹祉福。”《诗 经·颂·烈祖》中有:“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 福无疆。”《诗经·颂·潜》中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诗经·大雅·既醉》中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诗经· 国风·周南樛木》中有:“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乐只君 子,福履将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诗经·小雅·宾 之初筵》中有:“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 德。”《诗经·大雅·大明》中有:“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 事上帝,聿怀多福。”《诗经·颂·丰年》中有:“以洽百礼, 降福孔皆。” 以上诗句主要是以福为主的句子,其中“锡兹祉福” “降福无疆”“以介景福”“福履成之”“并受其福”“聿怀多 福”“降福孔皆”等,既古雅又新颖,很多句子已经很少运 用而成典了。 《诗经·大雅·假乐》中有:“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受禄无 疆,四方之纲。”《诗经·小雅·采菽》中有:“乐只君子,福 禄申之……乐只君子,万福攸同……乐只君子,福禄膍 之。”《诗经·大雅·凫鹥》中有:“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福禄来为……福禄来下……福禄来崇。” 以上诗句以福禄连用为多,例如: “千禄百福”“福禄 申之”“福禄膍之”“福禄来成”“福禄来为”“福禄来下” “福禄来崇”。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有:“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 只君子,德音是茂。”《诗经·小雅·甫田》中有:“黍稷稻 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诗经·小雅·蓼 萧》中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宜兄宜弟,令德寿 岂……和鸾雝雝,万福攸同。”《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中有:“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天保》之中 有:“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 或承。” 以上诗句以寿为主,例如:“万寿无期”“万寿无 疆”“遐不眉寿”“寿考不忘”“令德寿岂”“南山之 寿”等。而“如南山之寿”加上前后九个如字也称“九 如”或“九如之寿”。还引出“三多九如”这种汉族传统 的吉祥图案。由蝙蝠或佛手、桃、石榴和九只如意构 图。此吉祥图案盛行于清代。以蝙蝠或佛手谐音 “福”,以桃寓意“寿”,以石榴暗喻“多子”,表现“多福 多寿多子”的寓意。 如果再从《诗经》中寻找龙、凤、虎、豹、象、仙鹤、麒 麟、飞鸿、金鸡、金龟、鱼、燕、雉、鸳鸯等吉祥之象征物, 那更是数不胜数! 距今三千年的《诗经》,可谓中国吉祥之宝典。 《诗经》:中国的吉祥宝典 朱文杰 本报讯 近日, 魏念祖诗歌集《竹 语萧萧》由陕西新 华出版传媒集团、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 版发行。著名书法 家茹桂题写书名,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席李浩、资深文 化学者雷达、国家 一级编剧曾长安分 别作序,赞誉该书 是“群众文化土地 上绽开的老树繁 花”。 魏念祖,笔名 岩竹,陕西澄城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 曲。上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多年从事 文化宣传工作,先后为 10 多部大小舞台创作、改编戏曲 剧目作曲,曾搜集整理民歌 200 余首,其中 20 首被编入 《中国民歌集成》(陕西卷)。《竹语萧萧》收录了作者多 年来创作的 100 多首诗歌作品,分为“悠悠乡愁、至情挚 爱、社情民俗、屐痕别处、闲情遐思”五大板块,充满着 对当今国情、民情和社情理性思考和生活感悟,彰显了 人性的光辉及对家乡的眷恋和挚爱。 (喜文) 魏念祖诗歌集 《竹语萧萧》出版 书讯 阅读与思考 责编 刘海宏 见习编辑 张翼 视觉编辑 白刚 组版 杨艳 校对 艾芩 2018 年 11 月 9 日 星期五 www.xiancn.com 15 15

魏念祖诗歌集 《竹语萧萧》出版epaper.xiancn.com/newxarb/page/2018-11/09/15/2018110915_pdf.pdf · 的文化特质”“文以载道”“文学即人学”“文 明意味着什么”四大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

  • Upload
    others

  • View
    2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魏念祖诗歌集 《竹语萧萧》出版epaper.xiancn.com/newxarb/page/2018-11/09/15/2018110915_pdf.pdf · 的文化特质”“文以载道”“文学即人学”“文 明意味着什么”四大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

征稿启事

《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专栏,以书籍为媒介,以思考为宗旨,致力于打造有质量的读书分享与交流平台,长期面向广大读者征集书评稿件。您可以用书评的方式推荐文学、社科、政经、管哲、童书、学术著作等,发表您对某部经典之作的阅读感悟,或者推荐某部著作的优秀序言等。字数1500字左右。

主持人:刘海宏电话:(029)88216530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西安市南二环太白立交

东南角西安日报社理论评论部

杂 谈

”“

”“

人是历史的人,也是现实的人,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无论你认同不认同、喜欢不喜欢,所有人的精神中都打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胎记,想抹也抹不掉。近年来,阐释中国文化精神、特征、本质等诸多问题的著作层出不穷,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专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如同巨大的万花筒精彩纷呈、绚丽多姿。著名小说家梁晓声这些年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一头扎进中国文化研究的厚土里,探讨中国文化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中国文化的性格》作为他最新出版的文化求索随笔集,读来令人深思。

梁晓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在“知青文学”领域努力创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知青》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他逐步从小说家向学者身份转变,《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中国文化的性格》这本书,是他近年来针对中国文化的再思考。

《中国文化的性格》一书有“中国历史的文化特质”“文以载道”“文学即人学”“文明意味着什么”四大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单篇文章组成。全书涵括了中国历史、文学、文艺等内容,既有以时间为线索的宏观历史考察,也有对文艺作品的微观解剖,力图从中整理一条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精

神气质的主线。梁晓声站在当下社会现实的立场,对照世界不同文化的特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探索,其角度新颖、行文辛辣、富有哲学思辨的意味。阅读本书,可以看出年近七旬的梁晓声,并没有以“人师”自居,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心存敬畏。

本书书名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性格,显然有着多义的解读。书中,梁晓声并没有对中国文化的性格进行全景式的“画像”,这恰恰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笔者认为,有怎样的族群,就有怎样的文化。同理,族群的性格,也决定着文化的性格。毕竟,文化依附于人,人创造着文化。文化的性格,就如同人一样,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放开历史的视野,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中国人崇尚仁义礼智信,这种价值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中国文化的性格。

进入现代以来,中国打开了国门,中西方文化交融交流,中国文化的性格也在发生改变。笔者认为,在历史上能流传下来的文化,多数是符合人性的,反之,则被人们抛弃。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守与弘扬,对于外来的优秀文化,我们要包容和吸纳。故步自封或者全部否定本民族的文化,都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这似乎是一个常识,但当下依然有人认为传统就是传统,不需要吸收外来文化。假如真是这样的话,眼界显然狭隘。开放、

互动和交融,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不可阻挡的潮流。

文化是人类劳动和思想的产物,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优秀文化,优秀的文化也未必就能永远流传,这在世界历史上并不罕见。本书开篇《文化的好与坏》一文中,梁晓声通过中国历史故事与典故,对此进行分析。在他看来,古今中外的文化,都打上了阶层的烙印,而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阶层文化越来越弱。笔者的理解是:社会地位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的人们,在文化方面越来越难以分出趣味之高低。所谓“上等人士”未必就是文化优上者,“下里巴人”未必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者。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不分好坏,对此梁晓声表示质疑:如果文化不分好坏,人也就没有好坏之别了。

如何步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厅堂,有多种方法,其中教育就是捷径。当前,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把三四岁的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学习,对此无可非议。然而,一些培训机构把背诵和表演当成重点,学习传统文化成为走秀,成为盈利的幌子。梁晓声在《中国之蒙学现象》一文中写道,蒙学,就是家学,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之师。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自小就接受蒙学教育。当然,古代能接受蒙学教育的人其实并不多,能接受蒙学教育的人,多数家境殷实。现在的教育环境与古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书香氛围,需要家庭的熏陶。笔者认为:家庭有良好的教风、学校有扎实的学风,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

梁晓声是博览群书的楷模。在《我与文学》一文中,他对于阅读经历、阅读偏好、阅读感悟等进行“陈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尤其对于作家而言,阅读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作家不仅要读得多,还要读得杂。他在书中坦言:既然没有系统读过书,那就一直“杂”下去吧。其实很多作家和梁晓声类似,文史哲艺、自然科学之类的书也不排斥,巴金、孙犁、汪曾祺、贾平凹、张炜等人莫不如此。多读书、读杂书,前提是读好书。读好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

“笨”、也最有效的方法。《中国文化的性格》彰显着梁晓声深沉

的人文情怀,对于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与文学,他从未割裂开来。某种程度而言,这本书也是他读闲书、读杂书留下的思想痕迹。无论是文化的面相也好、文化的性格也罢,其实归结到最后,都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这一宏大主题,这也并非梁晓声一人能提供清晰的“路线图”,需要所有人沿着大方向“朝前走”。唯有如此,中国文化才会生生不息、生机勃勃。

这是梁晓声继《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后,

从文化视角切入,全新深度解剖中国人文化心理基因及演变的著作。

文化依附于人,人创造着文化。文化的性格,就如同人一样,也并非一

成不变,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放开历史的视野,我们不难

发现,长期以来中国人崇尚仁义礼智信,这种价值追求在某种程度上,

塑造了中国文化的性格。

文化的性格就是人的性格■陈华文

中国文化的性格作者:梁晓声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 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8月

你还记得第三套人民币吗?还记得壹圆券、贰圆券、伍圆券、拾圆券的图像,女拖拉机手、机床工人、炼钢工人和人民代表的形象吗?

它们出自凹雕家吴彭越之手。吴彭越的技艺主要传承于他的父亲,中国第一代凹雕家代表人物——吴锦棠先生。吴锦棠1891年生于天津,少年时入清廷度支部印刷局做学徒,师从海趣。海趣(Lorenzo J.Hatch),1856年生于美国佛蒙特州多塞特,1908年应清政府邀请赴华,带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手工钢版雕刻凹版技术,并负责培训中国第一代手工钢雕刻凹版师。宣统三年(1911)的“大清银行兑换券”,采用溥仪父亲摄政王载沣的半身肖像,背景配以航帆远洋图、威武骑兵图等,就是海趣设计雕刻的。

以上历史记载于《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这本书。既然是邮票史,为啥要讲纸币?作者告诉我们:邮币同源。即,纸币和邮票的设计制作原理是一样的。

集邮曾是很多人的爱好,或是致富的途

径。中国邮政1981年发行的首枚生肖邮票——猴票,据说早就从每枚8分涨到如今的1.5万倍。小小的邮票,为何价值如此之高?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纸币和邮票背后许多的故事,以及造就它们价值的那些因素。

全书共分九章,前面三章分别是中国雕刻凹版概述、世界版画史简述与邮票印制形式浅谈。其余各章是作者搜集整理的雕刻家、设计师、收藏家、研究专家的口述。也就是说,前面部分主要是历史的梳理和技艺的普及,我们可以得到初步的轮廓认识,然后由整体而具体,每一种经历都是一次细化,我们可以得到更加清晰地了解,以及情感上的升华。

雕版技术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邮币的雕版技术是西方传入的。雕刻凹版画这种源于手工艺的技艺形式,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传播,为大众喜闻乐见,而这种技艺形式所具有的天然的防伪性,后来就广泛应用于纸币、邮票、证券等的印制。这门技艺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不过,经过五代中国雕刻师的传承和发展,很快赋予了我们与他国不一样的味道,在世界邮币领

域广受赞誉。雕刻凹版是技术,更是艺术,既要求精

准,也要求传神。好的邮票,都是缩微的艺术画。我们喜爱的生肖邮票,一枚一枚,生动活泼,意趣盎然。《雕刻时光》收录了大量佳作。山水丘陵、人文风光、万物生灵、名家手迹、百姓民生、建设成就……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面貌,并且传达知识,传达价值观。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既有传统水墨、年画剪纸,也有西方的雕塑油画,还有现代的摄影作品,或者是几种艺术手法的杂糅,真可谓百花齐放。

难怪邮票会被称为“国家的名片”。每一枚邮票,从选题、图案,到雕刻、落色,都极其慎重。从事工艺美术的人们,隐藏在作品背后,默默无闻。《雕刻时光》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站在台前。尽管各自的道路有所不同,但共同怀抱热爱之心。他们必须具有艺术的禀赋,通绘画、通雕刻、通文史,甚至通音乐,要让自己始终保持艺术的感知力,还要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日复一日守得住清寂。诚如书中一位凹雕师,高品璋先生所说,“慢就是

快”,要慢慢地,一刀一刀脚踏实地地认准它,稳推刀,慢慢刻,才能掌握它的分寸,反倒完成得比较快。所有口述都是亲切的、平实的语调,展现人生与行业的风貌。

本书编著者董琪,从一个边陲城市邮局里的孩子,成长为新中国的第四代凹雕师,她本身的经历就像很多雕刻师的浓缩。师承、机遇和投入,都很重要。董琪师从呼振源先生,《1999乙卯年兔票》和《朱德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都是呼先生设计的,呼先生告诫学生一生都要追求“苦”与乐。传统手工日渐式微,全球雕刻凹版业后继乏人。董琪说,“艺术当随时代”,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好的邮票,都是缩微的艺术画。山水丘陵、人文风光、万物生灵、名家

手迹、百姓民生、建设成就……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面貌,并且传

达知识,传达价值观。

邮票何以成为“国家名片”■赵青新

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作者:董琪 编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8月

这本书至少有三个时间段不宜阅读:肚子饿了,夜半三更,再就是远离家乡之时。

乐于徜徉草木之中的周华诚,故乡的一花一草,尽在他的文章之中。《一饭一世界》这本书原版于2012年,那时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极为火爆。尽管初版后屡次重印,这次修订时,早已走出“舌尖热”而归于冷静的周华诚,考虑到时移世易,加之避免与其他作品重复,于是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原版中的 40多篇文章,又新增了 20多篇,余下的几乎每篇都有改动。

本书虽与饮食相关,但绝非猎奇,所见之物大都极为寻常,像白菜、番薯叶、南瓜叶、马齿苋、豆腐、土豆、鲶鱼,还有与饮食相关的茶叶、酒、稻谷,都是常见之物,没有一样是珍稀或“高贵”的。尤其对于来自农村的人而言,这些饮食熟悉得几乎从不在意,可一旦提及,往往会陡然涌出一股浓浓的乡味来。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虽是日常之物,但农人对于食物始终心存敬畏,哪怕极为普通的蔬菜,农人们常常会以一双双巧手,做出许多花样来。以番薯为例,周华诚就分别写到了番薯和番薯叶。他写了番薯的随遇而安,顺时度势地旺盛生长。他写了番薯叶化成农村餐桌上的菜肴。其实周华诚还漏掉了番薯秆。在笔者儿时的农村记忆中,番薯秆不仅可以清炒,还可以腌制,都是不错的菜肴。

周华诚说,“一餐一饭,内里都藏着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是生命,这个生命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木,也可以是司空见惯的动物。周华诚的别致之处在于,他总能在寻常之中发现不寻常。许多作品常常把南瓜当成灾荒之年的充饥之食,而在周华诚眼里,“南瓜煮饭”不仅有一种特有的香味,晒干后的南瓜干,加适当比例糯米粉及油盐酱醋生姜辣椒等十余种配料,再蒸熟晒干。这一趟下来,繁琐是繁琐,但南瓜干顿时实现华丽转身,变得高大上起来。

确切地讲,并非是越繁琐味道就越好,但繁琐自有繁琐的道理。繁琐里面不仅有农人们的汗水,还蕴含着他们把日常生活过得更为精致的期盼。农人炒菜对火候的把握全凭经验,但对于菜肴的准备工作大都一致。记得老家过去逢年过节办喜事做的鱼糕、鱼面的配比早就人所共知,但厨师就是厨师,家常就是家常,味道差别远不止一两个档次。

印象中,小时候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做很多干菜、腌菜、酱菜,一开始是因为蔬菜稀缺,尤其是冬季受气候影响生长难以满足饭碗。后来分田到户,菜地多了收成也好,虽然不用再做过去那么多,但老一代的人还是喜欢折腾。一个村子就是一个舞台,干菜腌菜酱菜做好了,左邻右舍端着饭碗相互品尝,说是取长补短,但还是各有千秋。

乡味不会一成不变,时间常常成为乡味的佐料。最典型的当数清代文学家周容写的《芋老人传》。同样是煮芋头,此一时彼一时,味道天壤之别。芋头其实还是芋头,只是食客品味不再是以前的品味了。过去在镇上上高中时条件大都不太好,那时嘴馋的同学拿着好不容易攒到的几个零钱,到路边摊点上买碗包面(馄饨),顿觉胜过天堂。现如今,同学群里总在讨论镇上哪家包面如何如何正宗,但每次去吃,虽然馅比以前更多,做工更精致,可就是吃不出当年的那种美味来。

周华诚谈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现象,就是过去的乡村酒席上,常见人为吃几碗大块肉而打赌。这在今天早已绝迹,但在粮食稀缺的年代并不鲜见,越是稀缺的食物越有人打赌。大家肚子里缺少油水,偶尔碰到荤腥,沉睡已久的味蕾如久旱逢甘霖转瞬被激活,馋劲顿时便冲昏大脑。

周华诚的文字非常美,这种美不是缘于写作技巧,而是他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他说“在城里是会忘了季节的”,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之中,四季越来越像是一种没有温度起伏的“定色”;他说“煮起一锅羊肉,然后等雪来”,下雪天是吃羊肉的最好时节,就着滚烫羊肉的暖气,胜过身上的十件皮衣;他说“饮茶之人,可以从一杯茶里品出兰香,听见流泉”,吃茶之人不在于解渴,而在细品慢咽中琢磨茶叶背后的空谷

幽灵;他说“小地方的好处,就是可以容忍一两个传奇人物的存在”,相较于大地方处处讲礼节讲规矩,小地方的人则快意豁达;他说“麻糍的滋味,更多的是思乡滋味”,无论是令人回味的那盘芋头,还是小时印象中堪称人间美味的包面,如果没有“乡味”的底子,再好的美味都会显得过于浅薄而经不起咀嚼。

时下常见一些人疲于追寻所谓的美食,但觥筹交错后,只是扔下一片饕餮的狼烟。周华诚笔下的草木之所以变得那么美味,当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因为里面浸润着我们的生活日常。

“一餐一饭,内里都藏着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是生命,这个生命

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木,也可以是司空见惯的动物。

舌尖上的乡味■禾刀

一饭一世界作者:周华诚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18年9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者,诗之经典也,也是记载的中国诗歌历史的源头。

《御览》八百四引《诗含神雾》孔子曰:“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刻之玉版,藏之金府。”孔圣人以诗者为“百福之宗”,所以,说福论吉祥应从《诗经》始。

再因为《诗经》收录的大抵是周初及春秋中叶的作品。而周兴于陕西周原,长安的丰、镐二京。陕西作为西周的政治中心,《诗经》中很多优秀诗篇,必然和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雅》是“王畿之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风》是周王室专门派人四处采集,在都城丰、镐两京编辑整理的,以推广诗教,宣扬周礼。

因为《诗经》处于源头的经典地位,其中很多诗句成为后代常用成语典故的出处,而有关吉祥用语,虽不敢说是俯拾皆是,但随便一翻就有不少,例如有关福、禄、寿的就不下几十处。

《诗经·颂·烈文》中有:“烈文辟公,锡兹祉福。”《诗经·颂·烈祖》中有:“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诗经·颂·潜》中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经·大雅·既醉》中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诗经·国风·周南樛木》中有:“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有:“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经·大雅·大明》中有:“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诗经·颂·丰年》中有:“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以上诗句主要是以福为主的句子,其中“锡兹祉福”“降福无疆”“以介景福”“福履成之”“并受其福”“聿怀多福”“降福孔皆”等,既古雅又新颖,很多句子已经很少运用而成典了。

《诗经·大雅·假乐》中有:“宜民宜人,受禄于天……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受禄无疆,四方之纲。”《诗经·小雅·采菽》中有:“乐只君子,福禄申之……乐只君子,万福攸同……乐只君子,福禄膍之。”《诗经·大雅·凫鹥》中有:“公尸燕饮,福禄来成……福禄来为……福禄来下……福禄来崇。”

以上诗句以福禄连用为多,例如:“千禄百福”“福禄申之”“福禄膍之”“福禄来成”“福禄来为”“福禄来下”

“福禄来崇”。《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有:“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诗经·小雅·甫田》中有:“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诗经·小雅·蓼萧》中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宜兄宜弟,令德寿岂……和鸾雝雝,万福攸同。”《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中有:“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天保》之中有:“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以上诗句以寿为主,例如:“万寿无期”“万寿无疆”“遐不眉寿”“寿考不忘”“令德寿岂”“南山之寿”等。而“如南山之寿”加上前后九个如字也称“九如”或“九如之寿”。还引出“三多九如”这种汉族传统的吉祥图案。由蝙蝠或佛手、桃、石榴和九只如意构图。此吉祥图案盛行于清代。以蝙蝠或佛手谐音

“福”,以桃寓意“寿”,以石榴暗喻“多子”,表现“多福多寿多子”的寓意。

如果再从《诗经》中寻找龙、凤、虎、豹、象、仙鹤、麒麟、飞鸿、金鸡、金龟、鱼、燕、雉、鸳鸯等吉祥之象征物,那更是数不胜数!

距今三千年的《诗经》,可谓中国吉祥之宝典。

《诗经》:中国的吉祥宝典■朱文杰

本报讯 近日,魏念祖诗歌集《竹语萧萧》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著名书法家茹桂题写书名,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浩、资深文化学者雷达、国家一级编剧曾长安分别作序,赞誉该书是“群众文化土地上 绽 开 的 老 树 繁花”。

魏念祖,笔名岩竹,陕西澄城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曲。上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多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先后为10多部大小舞台创作、改编戏曲剧目作曲,曾搜集整理民歌200余首,其中20首被编入《中国民歌集成》(陕西卷)。《竹语萧萧》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100多首诗歌作品,分为“悠悠乡愁、至情挚爱、社情民俗、屐痕别处、闲情遐思”五大板块,充满着对当今国情、民情和社情理性思考和生活感悟,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及对家乡的眷恋和挚爱。 (喜文)

魏念祖诗歌集《竹语萧萧》出版

书 讯

阅读与思考 责编 刘海宏 见习编辑 张翼 视觉编辑 白刚组版 杨艳 校对 艾芩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www.xiancn.com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