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教育科學期刊 16(2) 79 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學位論文之評析 張鈞淇 * 、蔡文榮 ** * 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研究生 ** 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 教授 ( 通訊作者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目前臺灣在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的研究現況、發展 趨勢及對生命教育研究的啟示,本研究係以內容分析法進行,共分析 2000 年至 2017 年之臺灣學位論文共 120 篇,從研究主題、論文數量和研究方法等角度切 入,探討近年來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的多種面向,以作為未來從事 相關研究之借鏡。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數量方面, 2008 年以後,維持每一年 5 篇以上,可以保守估計這一種 持平的趨勢將繼續維持下去,且研究數量與政策的推動有相關性。 二、研究集中在北部與南部,而中部與東部較少,且研究數量較多的學校中, 生命教育的相關研究大部分是由特定幾位教授所指導的。 三、研究主題中教學類的研究居多,而學生的生命態度認知調查研究佔第二多 數,教學類與認知類的主題幾乎每年都有穩定占比,而教材類的研究近 2 年所占比例大幅提升。 四、生命教育融入人文與社會領域的研究佔最多數,而融入數理領域的研究偏 低。生命教育融入課程之研究佔最大百分比乃是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這 是因為該領域通常不需紙筆測驗,也不納入升學考試之範圍。 五、實驗研究法基本上屬於單班前後測或兩班的 t 考 驗( t - test ),而 問卷 調查 法 之篇數為最高,這或許是因為在職教師的研究生可以就近在所服務的學校 全面實施所致。 六、生命教育之認知與生命態度之改變,通常無法在短期之內達到顯著差異, 因此建議生命教育之研究期程定在 8 週以上,較能看出實施成效。 關鍵字: 生命教育、國中生、內容分析法、學位論文 Email [email protected] 收件日期 :2017 12 18 日;修改日期 :2018 01 03

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學位論文之評析web.nchu.edu.tw/pweb/users/wtsay/research/14409.pdf · 三、研究主題中教學類的研究居多,而學生的生命態度認知調查研究佔第二多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79

    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學位論文之評析

    張鈞淇*、蔡文榮**

    *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研究生

    **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通訊作者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目前臺灣在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的研究現況、發展

    趨勢及對生命教育研究的啟示,本研究係以內容分析法進行,共分析 2000 年至

    2017 年之臺灣學位論文共 120 篇,從研究主題、論文數量和研究方法等角度切

    入,探討近年來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的多種面向,以作為未來從事

    相關研究之借鏡。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數量方面,2008 年以後,維持每一年 5 篇以上,可以保守估計這一種

    持平的趨勢將繼續維持下去,且研究數量與政策的推動有相關性。

    二、研究集中在北部與南部,而中部與東部較少,且研究數量較多的學校中,

    生命教育的相關研究大部分是由特定幾位教授所指導的。

    三、研究主題中教學類的研究居多,而學生的生命態度認知調查研究佔第二多

    數,教學類與認知類的主題幾乎每年都有穩定占比,而教材類的研究近 2

    年所占比例大幅提升。

    四、生命教育融入人文與社會領域的研究佔最多數,而融入數理領域的研究偏

    低。生命教育融入課程之研究佔最大百分比乃是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這

    是因為該領域通常不需紙筆測驗,也不納入升學考試之範圍。

    五、實驗研究法基本上屬於單班前後測或兩班的 t 考驗( t-test),而問卷調查法

    之篇數為最高,這或許是因為在職教師的研究生可以就近在所服務的學校

    全面實施所致。

    六、生命教育之認知與生命態度之改變,通常無法在短期之內達到顯著差異,

    因此建議生命教育之研究期程定在 8 週以上,較能看出實施成效。

    關鍵字:生命教育、國中生、內容分析法、學位論文

    Email:[email protected]

    收件日期 :2017 年 12 月 18 日;修改日期 :2018 年 01 月 03 日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80

    壹、緒論

    臺灣的生命教育自西元 1997 年推行至今,期間受到教育部極力的重視、推

    廣,也一直是各級學校輔導室的重要行政業務之一,然而受到升學主義的影響,

    尤其從國中階段開始,它一直被視為「非主流」的學習項目,所以也難以發揮

    其應有的成效。

    而自臺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計畫啟動以來,隨著課程綱要的規劃與研究

    緊鑼密鼓的進行,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許多教育政策,生命教育即是其中重要的

    項目之一,本研究即在此背景下,欲探討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相關研究,

    其研究現況與發展趨勢,及對生命教育研究的啟示。

    徐敏雄(2007)在其著作《臺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中,將臺灣生命教

    育的發展歷史分為三個階段:

    一、宗教與倫理取向的生命教育(1997 以前)

    在 1997 年臺灣省教育廳正式開辦生命教育之前,曉明女中自 1963 年起推

    動倫理教育,從一開始的生活指導課到後來轉為倫理課,將天主教學校的全人

    教育理念逐步落實,是正規教育體制中推行生命教育或倫理課程的主力。在民

    間非營利組織方面,也有相當多推動生命或生死教育的機構成立。

    二、朝向獨立設科時期(1997-2001)

    1997 年左右,臺灣之所以開始重視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可能是傳播媒體對

    青少年負面新聞的議題設定引發了大眾集體關注的效應,進而開始對當時臺灣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議題產生極大的憂心與關切。

    1997 年臺灣省教育廳開辦生命教育,除了積極結合曉明女中,推動生命教

    育工作外,各大專院校也持續先前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通識課程的開設,甚至

    開始成立專攻生命與生死議題研究的學術機構,並且每年舉辦生死學和生命教

    育研討會。

    精省後,教育部接手臺灣省教育廳生命教育推動工作,在 2000 年成立生命

    教育推動委員會,並宣布 2001 年為「生命教育年」,然而由於當時教育部接手

    時間尚短,在形成全國性教育政策、編撰合宜課程教材、培育適任的專業師資

    這些層面上,都得花上一段時間,所以在實際層面上仍未於全國各級學校推動。

    三、融入式與獨立設科並存時期(2002 迄今)

    考慮到「獨立設科」所必須牽動的教育行政和實務體系過於龐大複雜,教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81

    育部的生命教育推動政策,有從原先「獨立設科」的主軸逐漸轉向「融入式」、

    「融滲式」的趨勢。2001 年教育部在修訂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中,將「生

    命教育」正式納入,九年一貫總綱所列學習領域的「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中,

    採「融入式教學」。

    不過在高中階段,2004 年教育部進行高中課程綱要修訂時,卻依然將生命

    教育納入正式選修課程,在各界學者的努力下,生命教育得以推動「獨立設科」

    的形式,即便只是選修而非必修課程。

    自 2014 年起,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中,明訂在十二年國民教育推動後

    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的實施方法,分成行政機制、課程教學、師資人力、研究發

    展等層面。

    而從 2001 年試行並在 2004 年起在臺灣全面實施的九年一貫的課程中,生

    命教育在小學、國中階段並未單獨設科,而是併入「生活」及「綜合課程」中,

    生命教育在高中才有正式課程。而生命教育的相關研究,則是以小學階段居多,

    國中階段次之,高中階段最少。

    研究者發現生命教育的研究數量,在國小與國中階段間的落差最大,因此

    想瞭解國中階段之生命教育研究,其關注程度、關注內容,以供之後相關研究

    之參考。

    根據上述之動機,針對臺灣 2000 至 2017 年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主

    題之學位論文,本研究提出以下待答問題:

    一、生命教育的研究現況為何?

    二、生命教育的研究趨勢為何?

    (一) 生命教育研究主題趨勢為何?

    (二) 生命教育的研究方法趨勢為何?

    三、 生命教育的研究結果與發現為何?

    貳、文獻探討

    一、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是任何人各自表述的教育理念(鈕澤誠,2004),生命教育的內涵

    豐富而多元,因此自生命教育在臺灣推動以來,有許多學者對生命教育的意涵

    作探討與定義,茲整理如下表: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82

    表 1

    生命教育的定義彙整

    學者(年代) 生命教育的定義

    林良基

    (1998)

    生命教育是透過具生命內涵課程的教學與體驗的歷程,讓學

    生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進而欣賞生命、珍惜生命,最後

    學習包容、接納尊重他人的生命。

    孫效智

    (2000)

    生命教育的目標在於啟發生命智慧、深化價值反省、整合知

    情意行。它所包含的範圍應籠罩人生整體及全部歷程,以幫

    助學生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內化陶冶其人格情操。

    (續下頁)

    何福田

    (2001)

    生命教育應該把重點放在珍惜自己與他人的生命。由此出

    發,消極層面是不會自殺,也不會殺人;積極層面是尊重自

    己的生命,也尊重別人的生命。

    鈕澤誠

    (2004)

    生命教育可分為「認識有關生命現象的教育」和「省察自己

    生命情調的教育」,前者屬知識增長,後者為反身而誠,二者

    相輔相成。

    詹棟樑

    (2004)

    生命教育在於彰顯生命的意義,教導人們確立正確、積極的

    人生觀,讓每個人的生命皆有尊嚴,愛惜生命、熱愛生命、

    為生命付出。

    蔡培村、

    武 文 瑛

    (2008)

    生命教育是與生命相關的教育,係指教導個體去瞭解、體會

    和實踐「愛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種價值性活動,透過整

    全的規劃與強力的執行,在校園中建立「 3Q」的全人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環境,即情緒(emotional quotient EQ)、

    品德(moral quotient MQ)及態度(attitude quotient AQ)等

    人文素養,期使學生熱愛自己、尊重他人,最終領悟自身與

    環境共同體的依附關係。

    備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上表可以觀察到,各學者對生命教育的定義雖有細微差異,但整體的內

    涵是一致的,皆認為生命教育應教導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尊重自己與

    他人的生命,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在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103 年 -106 年)中提及:生命教育的宗旨係

    希望培養學生具備健康身心、理性頭腦及美麗靈魂,期能透過課程(包含正式

    課程、非正式課程及潛在課程)、師資培育、建構校園文化等具體策略之推動,

    使學生能具備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社會我)、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美學我)、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知識我)、身心健全發展(體能我)以及探詢生命意義、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83

    內化價值觀、追求至善(超越我)等核心素養(教育部,2015)。

    臺灣的生命教育推動至今,經過許多專家學者在生命教育內涵研究上的付

    出,使得生命教育更為完善,政策實施也有完整且具體的宗旨。

    二、青少年的發展理論

    Erikson(1963, 1968)的心理社會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

    將人格發展視為生物、社會和個體交互作用的結果,他把個體的生命歷程從出

    生到死亡劃分為八個發展階段分別為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兒童期、學齡兒

    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以及成年晚期。八個階段分別有其不同

    的危機及特定的發展任務待解決,對應個階段依序為信任與不信任、自主與羞

    愧懷疑、自動與愧疚、勤奮與自卑、自我認定與角色混淆、親密與孤獨、生產

    與遲滯、統合與絕望。而每一個危機的解決有賴前面階段危機的適當解決,個

    體若能順利解決每階段的危機並完成發展任務,則自我力量逐漸增長。

    在這八個發展階段中,青少年期是關鍵性的階段,因為自我統整最主要是

    在此階段完成的,個體在此時期需把過去的經驗,配合自我現況、生理的變化、

    社會的期待、現實環境、未來期望等層面的覺知,加以統合而形成完整和諧的

    整體。

    因此本研究的探討對象選擇青少年階段的國中生,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正

    處於對生命迷惘,及發展自我認同的關鍵期,生命教育課程的實施會對其產生

    重要的影響,透過對國中生的生命教育之研究現況有全面性的瞭解,將能對臺

    灣生命教育之理解、政策制訂、推廣等層面有相當之助益。

    參、研究設計與實施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相關的學位論文,進行研究現

    況及研究成果之分析,根據研究目的,歸納出研究架構,如圖 1 所示。本研究

    採內容分析法,以臺灣碩博士學位論文為研究範疇,輔以相關文獻為基礎,建

    立各項分類表,包括研究主題分類表、課程融入科目分類表、研究方法分類表

    及研究結果分類表,以進行學位論文內容分類,最後再進行統計分析,以探討

    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相關研究的現況與發展。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84

    圖 1 研究架構圖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灣碩博士學位論文為研究範疇,搜尋「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

    值系統」中的學位論文,以「生命教育」、「生命態度」、「生命意義」、「生死學」、

    「國中」、「國民中學」為關鍵字進行檢索,篩選其中主題契合生命教育的論文,

    取得自 2000 年至 2017 年之臺灣學位論文共 120 篇為研究對象。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來進行研究,王文科、王智弘(2017)

    認為內容研究法主要在解釋某特定時間某現象的狀態,或在某段期間內該現象

    的發展情形。而 Earl Babbie 則認為內容分析法是一種社會研究法,適於透過各

    種社會人造事實來研究人類的傳播行為。研究者不僅可用其研究傳播過程,還

    可以用來研究其他層面的社會行為(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

    如譯,2011)。

    而在本研究中所指的內容分析法,主要是透過學位論文之撰述內容,依其

    數量、年代、研究主題、研究方法及研究結果等層面來進行學術的探討,資料

    分析的方法有:統計分析、百分比趨勢分析、交叉分析。

    四、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層面表為研究工具,依據內容分析之程序,先界定分析

    單位,進一步建構層面分析表。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臺灣地區之博碩士學位論文,故以「整篇論文」為分

    析單位。本研究旨在分析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的研究現況、研究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

    識加值系統

    相關文獻

    建構分類表 研究現況分析

    研究主題分類表

    課程融入科目分類

    研究方法分類表

    研究結果分類表

    統計分析

    百分比趨勢分析

    交叉分析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85

    果與發展趨勢,根據研究目的,建立以下五個分析層面:研究年代與數量、研

    究主題、生命教育融入課程之學科領域、研究方法及研究結果,茲說明如下:

    (一)研究主題

    根據各學位論文的研究焦點,將其研究主題歸納為以下五類:教學、課程、

    教材、現況與認知,詳細歸納方法如下表 1。

    表 1

    研究主題之定義與歸納說明

    主題 定義與歸納說明

    教學 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戶外教學、教學成效

    課程 課程目標、課程發展、課程規劃、課程評鑑、課程融入

    教材 教科書、繪本、故事、文章、戲劇、經典

    現況 實施現況、認知現況

    認知 認知現況、認知之影響原因

    備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生命教育融入課程之學科領域

    臺灣現行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之課程領域分成七大類,分別是語文、健康與

    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及綜合活動,本研究將其中

    語文學習領域再分成國文與英語兩類。各學習領域之詳細科目如下表 2 所示。

    表 2

    生命教育融入課程之學科領域

    學科領域 定義與歸納說明

    國文 國文

    英語 英語

    數學 數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生物、理化、地球科學

    社會 歷史、地理、公民

    健康與體育 健康教育、體育

    藝術與人文 美術、音樂、表演藝術、視覺藝術

    綜合活動 輔導、家政、童軍

    備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86

    (三)研究方法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眾多,在此針對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所使用之研究方法,

    加以分門別類,再參考林生傳(2003)、王文科(2017)、王智弘(2017)、葉重

    新(2017)、周新富(2016)等學者出版之教育研究法相關書籍,彙整出實驗研

    究法、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內容分析法、行動研究法及個案研究法等六

    項。以下表 3 進行研究方法類別定義與歸納說明。

    表 3

    研究方法之定義與歸納說明

    研究方法 定義與歸納說明

    實驗研究法 它是藉著操弄自變項來觀察依變項是否因而發生有系統的相

    應變化,以確定自變項與依變項的因果關係(林生傳,2003)。

    問卷調查法 它是由研究者先編好問卷,以郵寄的方式或現場發給調查者

    來填寫,藉以蒐集所需要的資料(林生傳,2003)。

    訪談調查法 受訪者不用填寫答案,而是與訪問者面對面,按自己的方式,

    用口頭回答被問及的問題,以提供所需的資料(王文科、王

    智弘,2017)。

    內容分析法 它是一種對於傳播媒介訊息作客觀而有系統的量化及描述的

    研究方法(葉重新,2017)。

    行動研究法 它是教師在教學情境當中,尋找出自己在教學活動上所遭遇

    的問題來進行研究,並提出一套解決問題的策略,經過實施

    之後,對這套策略進行評鑑、反省、回饋、修正,以研判其

    可行性及適用性(周新富,2016)。

    個案研究法 它是指對特別的個人或團體,蒐集完整的資料之後,再對其

    問題的前後因果作深入的剖析(葉重新,2017)。

    備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四)研究結果

    在教學與課程這兩個研究主題中,研究結果所探討的生命教育對國中生的

    影響,因為類別繁多,所以將其簡化歸納為八個類別,分別是自我概念、生命

    意義、生命態度、人際關係、生涯發展、人與自然、生死教育與其他。而會歸

    類在其他的探究層面,是僅有少數一、兩篇論文有研究的特定主題。詳細歸納

    說明如表 4: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87

    表 4

    研究結果分析之定義與歸納說明

    研究變項 定義與歸納說明

    自我概念 自我認識、自我信念、自我實現、自我關懷、身心發展、存在感

    生命意義 認識生命、生命目的、生命價值、生活目標、生命熱忱、失落概念

    生命態度 珍惜生命、體驗生命、尊重生命、欣賞生命、未提及特定項目者

    人際關係 人際互動、同儕關係、團結合作、關懷他人、家人關係

    生涯發展 生涯覺察、生涯規劃

    人與自然 環境倫理、生態保護、尊重自然

    生死教育 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生死取向課程

    其他 行為困擾、網路成癮、人權教育、理財金錢觀、生命教育需求、道

    德觀念、生活適應、批判性思考、學習動機、學習成效

    備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研究數量分析

    (一)研究數量趨勢分析

    本研究分析之總數量為 120 篇學位論文,其年代統計結果如表 5,由表 5

    可知最高一年有 12 篇,最低時一年有 0 篇,平均為每年 5.7 篇。

    表 5

    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學位論文依年代分析

    年代 (年 )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篇數 (篇 ) 1 0 0 2 2 3 6 2 8 7 5

    百分比 (%) 0.83 0.00 0.00 1.67 1.67 2.50 5.00 1.67 6.67 5.83 4.17

    年代 (年 )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篇數 (篇 ) 7 12 12 8 9 7 10 6 7 6

    百分比 (%) 5.83 10.00 10.00 6.67 7.50 5.83 8.33 5.00 5.83 5.00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88

    根據表 5,繪製折線圖(polygon)如下:

    圖 2 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學位論文依年代分布

    由圖 2 可以觀察到,自 1997 年起至 2009 年,雖然期間有 4 年數量下滑,

    但整體數量是呈現上升趨勢,在 2009 年達到高峰。在 2011 年時論文數量下降,

    直至 2014 年再次增加。

    自 2005 年起攀升為每一年至少 6 篇以上,雖然在 2007 年一度掉到 5 篇,

    但隨後都維持每一年 6 篇(含)以上的研究數量,因此,可以保守估計這一種

    持平的趨勢將繼續維持下去。

    而有趣的是 2000 年以前,僅在 1997 年有一篇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

    學位論文,中間兩年沒有相關論文,直到 2000 年才開始每年都有相關的研究,

    而教育部亦是在 2000 年成立生命教育推動委員會,這在時間點上不謀而合。因

    此,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的相關研究是與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推動

    委員會之間,應有因果關係存在。

    再者,學位論文的數量在 2011 開始往下降,直到 2014 年數量才又增加,

    或許是教育部在 2014 年開始實施「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及之前的宣導,

    透過每年編列經費,此計畫不僅規劃整合高級中等學校及各縣市的生命教育學

    科中心與資源中心,且持續培訓正式課程之生命教育教師,以及辦理學校行政

    與教師之非正式課程設計研習活動。因此,承辦業務的相關人員和研究人員可

    能為響應政策的推動,而進行相關研究。

    0

    2

    4

    6

    8

    10

    12

    14

    量(

    篇)

    年代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89

    (二)臺灣大學院校研究數量分析

    表 6 為本研究探討之 120 篇論文其大專院校背景統計,研究數量 3 篇以下

    的大學院校歸入其他項目。從表 6 可知,做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相關研

    究,數量最多的為高雄師範大學,有 25 篇 (20.83%);其次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有 12 篇 (10.00%);彰化師範大學與南華大學的研究篇數也都在 10 篇以上,分

    別為 11 篇 (9.17%)和 10 篇 (8.33%);論文篇數 7 篇的兩所,各占 5.83%;有 5 所

    學校論文數為 4 篇,各占 3.33%。

    表 6

    大學院校研究數量之統計

    學校 篇數 百分比 (%)

    佛光大學 4 3.33

    南華大學 10 8.33

    高雄師範大學 25 20.83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4 3.33

    彰化師範大學 11 9.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12 10.00

    國立臺東大學 4 3.3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7 5.8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4 3.33

    慈濟大學 4 3.33

    銘傳大學 7 5.83

    其他 28 23.33

    合計 120 100.00

    分析各區域做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相關研究的篇數,統計出北部有

    51 篇 (42.50%)、中部 15 篇 (12.55%)、南部 49 篇 (40.83%)及東部 5 篇 (4.16%),

    發現研究集中在北部與南部,而中部與東部較少。北部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銘傳大學及銘傳大學等大學,南部的

    高雄師範大學與南華大學等大學,都為生命教育研究做出了很多貢獻。

    進一步探討表 6 中研究數量 4 篇以上的 11 所學校,發現該學校生命教育的

    相關研究大部分是由特定幾位教授所指導的。指導論文達 3 篇以上的教授,整

    理如下表: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90

    表 7

    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研究論文以指導教授來排名(3 篇以上)

    指導教授(學校) 篇數

    陳錫琦(臺北教育大學) 5

    何縕琪(慈濟大學) 4

    紀潔芳(彰化師範大學、南華大學) 4

    張淑美(高雄師範大學) 4

    黃雅文(臺北教育大學) 4

    古明峰(新竹教育大學) 3

    吳和堂(高雄師範大學) 3

    鈕則誠(銘傳大學) 3

    黃文三(高雄師範大學) 3

    鍾蔚起(高雄師範大學) 3

    由表 7 可知,指導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研究論文的教授中,以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的陳錫琦教授的 5篇為最多,陳錫琦教授在 2010年至 2012年間,

    指導了一系列以九年一貫教材為主題的研究,探討各階段教材中生命教育相關

    的內容分析,為生命教育教材做全面而完整的研究。

    而原在彰化師範大學任教,退休後轉任南華大學的紀潔芳教授,因其生命

    教育的專業背景,在兩所學校各指導了 2 篇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相關研

    究,由此可知,教授的專業領域與其指導的研究方向有相關性。

    二、研究主題分析

    (一)研究主題

    表 8 為 1997 年至 2017 年之間,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學位論文

    研究主題之描述統計,由表 8 可知研究主題以教學類佔最多數,共 40 篇 (33.33%),

    而現況類最少有 10 篇 (8.33%),平均每種主題 24 篇。

    表 8

    研究主題之描述性統計

    研究主

    篇數 百分比 (%)

    教學 40 33.33%

    課程 20 16.67%

    教材 22 18.33%

    現況 10 8.33%

    認知 28 23.33%

    合計 120 100.00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91

    根據表 8,繪製長條圖(histogram)如下:

    圖 3 研究主題之分布

    由圖 3 可知,研究主題分布情形並不平均,教學類的研究居多,而學生的

    生命態度認知調查研究佔第二多數,研究者推測,這或許是與臺灣各師範院校

    與教育相關系所鼓勵現職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研究所課程,故而實務型的論文

    躍居大宗。

    (二)研究主題與年代的交叉分析

    為了瞭解生命教育之研究主題的發展趨勢,將研究主題與年代做交叉分析,

    整理成下表:

    40

    2022

    10

    28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教學 課程 教材 現況 認知

    數(

    篇)

    研究主題

  • 教育科學期刊 16(2)

    92

    表 9

    研究主題與年代的交叉分析

    類別 1997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教學 1 0 2 3 3 0 4 2 1 4 6 0 5 2 4 1 1 1 0

    100% 0.00% 100% 100% 50.00% 0.00% 50.00% 28.57% 20.00% 57.14% 50.00% 0.00% 62.50% 22.22% 57.14% 10.00% 16.67% 14.29% 0.00%

    課程 0 1 0 0 1 0 3 2 1 1 3 0 1 2 0 4 0 0 1

    0.00% 50.00% 0.00% 0.00% 16.67% 0.00% 37.50% 28.57% 20.00% 14.29% 25.00% 0.00% 12.50% 22.22% 0.00% 40.00% 0.00% 0.00% 16.67%

    教材 0 0 0 0 0 0 0 0 1 2 2 6 0 3 0 1 1 3 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00% 28.57% 16.67% 50.00% 0.00% 33.33% 0.00% 10.00% 16.67% 42.86% 50.00%

    現況 0 0 0 0 1 2 0 0 1 0 0 1 0 1 1 0 3 0 0

    0.00% 0.00% 0.00% 0.00% 16.67% 100% 0.00% 0.00% 20.00% 0.00% 0.00% 8.33% 0.00% 11.11% 14.29% 0.00% 50.00% 0.00% 0.00%

    認知 0 1 0 0 1 0 1 3 1 0 1 5 2 1 2 4 1 3 2

    0.00% 50.00% 0.00% 0.00% 16.67% 0.00% 12.50% 42.86% 20.00% 0.00% 8.33% 41.67% 25.00% 11.11% 28.57% 40.00% 16.67% 42.86% 33.33%

    合計 1 2 2 3 6 2 8 7 5 7 12 12 8 9 7 10 6 7 6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93

    根據表 9,繪製堆疊橫條圖(stacked bar graph)如下:

    圖 4 研究主題百分率與年代堆疊橫條圖

    由圖 4 可觀察出只有 2007 年及 2012 年那兩年 5 種主題的研究都有,其

    次為 2003 年、2009 年和 2014 年有 4 種主題,其餘年代每年研究主題都在 3 種

    以下,或許是每年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研究數量不多的緣故。

    每年各種研究主題的占比各有增減,教學類與認知類的主題幾乎每年都

    有穩定占比,但教學類自 2011 年以後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而教材類的研究自 2007

    年才開始出現,近 2 年所占比例大幅提升。

    (三)生命教育融入課程

    本研究中,生命教育融入課程的相關學問論文共 17 篇,佔課程主題層面(20

    篇)的 85%,佔本研究所分析之全部學位論文(120 篇)的 14%,可知生命教育融入

    課程的研究,是臺灣生命教育研究中重要的部分。

    100.00

    0.00

    100.00

    100.00

    50.00

    0.00

    50.00

    28.57

    20.00

    57.14

    50.00

    0.00

    62.50

    22.22

    57.14

    10.00

    20.00

    14.29

    0.00

    0.00

    50.00

    0.00

    0.00

    16.67

    0.00

    37.50

    28.57

    20.00

    14.29

    25.00

    0.00

    12.50

    22.22

    0.00

    40.00

    0.00

    0.00

    16.6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00

    28.57

    16.67

    50.00

    0.00

    33.33

    0.00

    10.00

    0.00

    42.86

    50.00

    0.00

    0.00

    0.00

    0.00

    16.67

    100.00

    0.00

    0.00

    20.00

    0.00

    0.00

    8.33

    0.00

    11.11

    14.29

    0.00

    60.00

    0.00

    0.00

    0.00

    50.00

    0.00

    0.00

    16.67

    0.00

    12.50

    42.86

    20.00

    0.00

    8.33

    41.67

    25.00

    11.11

    28.57

    40.00

    20.00

    42.86

    33.33

    1997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百分比(%)

    代(

    年)

    教學 課程 教材 現況 認知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94

    依數量排列,最多篇為藝術與人文領域,計 6 篇(35.29%);其次為國文,計

    4 篇(23.53%);自然與生活科技排第三,有 3 篇(17.65%);而社會領域有 2 篇

    (11.76%);英語與綜合活動各有 1 篇(5.88%),而數學則是 0 篇。

    表 10

    生命教育融入各學科領域之論文篇數

    學科領域 篇數 百分比(%)

    國文 4 23.53

    英語 1 5.88

    數學 0 0.00

    自然與生活科技 3 17.65

    社會 2 11.76

    健康與體育 0 0.00

    藝術與人文 6 35.29

    綜合活動 1 5.88

    合計 17 100.00

    根據表 10,繪製圓形圖(pie chart)如下:

    圖 5 生命教育融入課程之學科領域圓形圖

    生命教育融入人文與社會領域的研究佔最多數,而融入數理領域的研究偏低,

    有待更多的研究人員進一步於這一方面的學術園地耕耘。此外,研究者認為在升

    國文

    23%

    英語

    6%

    數學

    0%自然與生活科技

    18%

    社會

    12%健康與體育

    0%

    藝術與人文

    35%

    綜合活動

    6%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95

    學壓力籠罩的國中階段,生命教育融入課程之研究佔最大百分比乃是藝術與人文

    領域課程,這是因為該領域通常不需紙筆測驗,也不納入升學考試之範圍,或許

    可以讓現職教師有更多的彈性空間來進行相關的學術研究。

    而生命教育融入國文課程的研究佔了四分之一,這是因為國文課程的教材選

    文中,含有較多具生命啟發的文章,容易設計生命教育融入課程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分析

    表 11 為 1997 年至 2017 年,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學位論文

    研究方法之描述統計,由表 11 可知研究方法以實驗研究法佔最多數,共 38 篇

    (30.16%),而個案研究法最少,只有 6 篇(4.76%),平均每種研究方法 21 篇。

    表 11

    研究方法之描述統計

    研究方法 篇數(篇) 百分比(%)

    實驗研究法 38 30.16

    問卷調查法 36 28.57

    訪談調查法 8 6.35

    內容分析法 18 14.29

    行動研究法 20 15.87

    個案研究法 6 4.76

    合計 126 100

    根據表 11,繪製長條圖如下:

    圖 6 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學位論文之分布

    3836

    8

    1820

    6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實驗研究法 問卷調查法 訪談調查法 內容分析法 行動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

    數(

    篇)

    研究方法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96

    從上述統計數據當中可以看出,實驗研究法與問卷調查法二者各佔三分

    之一強,這或許是現職教師的研究生根據其工作條件,而方便進行的學位論文,

    其中的實驗研究法基本上屬於單班前後測或兩班(實驗組與控制組)的 t 考驗

    (t-test),而問卷調查法之篇數為最高,這或許是因為可以就近在所服務的學校

    全面實施所致。

    四、研究結果之分析

    表 12 為 1997 年至 2017 年,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學位論文研究

    結果分析之描述統計,由表 12 可知生命意義的研究變項佔最多數,共 27 篇

    (27.00%),而人與自然、生死教育這兩個研究變項最少,各有 2 篇(2.00%)。

    表 12

    研究結果分析之描述性統計

    研究變項 篇數 百分比(%)

    自我概念 12 12.00

    生命意義 27 27.00

    生命態度 26 26.00

    人際關係 10 10.00

    生涯發展 2 2.00

    人與自然 2 2.00

    生死教育 10 10.00

    其他 11 11.00

    合計 100 100.00

    將研究方法採用實驗研究法,及行動研究法中有針對各研究變項進行研究分

    析的學問論文 37 篇,依其研究人數、研究期程及研究結果整理成表 13。

    表 13

    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量化研究的學位論文之彙整(共 48 篇) 序 研究者 論文題目 研究方法 對象 期程 研究結果分析

    1 劉明松 (1997)

    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

    前後測 國二 3 班

    10 週 死亡概念* 死亡態度*

    2 黃禎貞 (2001)

    生命魔法師---國中生死亡教育課程設計與評鑑之研究

    準實驗 國二 114 人

    4 週 8 次

    死亡態度 失落概念 生命態度* 生命意義*

    3 林佳慧 (2002)

    國民中學生命價值教學模式之研究 前後測 國一 156 人

    未知 生命價值 生命態度

    (續下頁)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97

    序 研究者 論文題目 研究方法 對象 期程 研究結果分析

    4 陳彥良 (2002)

    死亡教育課程對喪親國一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以嘉義市兩國中一年級學生為例

    準實驗 國一 33 人

    10 次 死亡態度*

    5 黃 惠 秋 (2002)

    「認識自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

    準實驗 國一 2 班

    8 週 8 次

    自我概念* 生命意義

    6 吳澤民 (2003)

    認知取向團體輔導對國中生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二 6 週 12 次

    死亡概念 死亡態度

    7 林 素 霞 (2003)

    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之實驗研究

    準實驗

    國二 2 班

    8 週 16 次

    自我概念 人際關係 生命意義*

    8 邱 玉 惠 (2003)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國文科教材研究 行動研究 國一 44 人

    4 次 自我概念 生命態度

    9 湯志勇 (2003)

    生死教育融入九年一貫國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之探討

    準實驗 國一 66 人

    17 週 生命意義*

    10 李宛宸 (2005)

    生死教育教學對國中學生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探討

    準實驗 66 人 14 週

    生命意義*

    11 黃介琪 (2005)

    生命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科課程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國一 40 人

    未知 生命價值*

    12 蘇佐璽 (2005)

    探索生死的圖騰:生死教育課程對原住民國中生的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影響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國中 9 人

    16 次 死亡態度* 生命意義*

    13 陳 紫 婕 (2006)

    生命教育課程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國中生生命態度.道德觀念與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二 2 班

    10 週 10 次

    生命態度* 道德觀念* 生涯發展*

    14 彭 夢 潔 (2006)

    湧動生命的活泉―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同儕衝突問題影響之探討

    行動研究 國二 1 班

    1 學期 人際關係*

    15 鍾 美 慧 (2006)

    生命教育課程對某國中學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以「欣賞生命」主題為例

    準實驗 122 人 10 週 10 次

    生命態度*

    16 何 莉 莉 (2007)

    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一 未知 自我概念* 行為困擾

    17 蘇 淑 惠 (2007)

    生命教育融入英語教學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成效之研究

    準實驗 國一 83 人

    8 週 8 次

    自我概念* 生活適應

    18 林 雅 君 (2008)

    「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資優生在死亡概念、失落概念、生死態度與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一 8 週

    死亡概念 失落概念* 生死態度 生命意義*

    19 張金敦 (2008)

    實施「生命意義感」課程方案對提昇青少年的生命意義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探討

    準實驗 國一 60 人

    8 單元 生命意義* 學習動機* 學習成效

    20 張 連 殷 (2008)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國文科教學對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二 76 人

    4 單元 自我概念 人際關係

    21 陳馨怡 (2008)

    生命教育電影課程對國一生生命意義感之研究

    準實驗 國中 2 班

    9 週 27 節

    生命意義*

    22 黃 素 玲 (2008)

    生命教育融入表演藝術課程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及人際關係之影響

    準實驗 國二 96 人

    8 週 16 次

    生命態度* 人際關係*

    23 吳 淑 菁 (2009)

    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

    準實驗 國二 2 班

    10 週 10 次

    生命態度*

    24 林 珮 瑜 (2009)

    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一

    9 週 18 次

    自我概念*

    25 林鋒信 (2009)

    生命教育教學對國一學生生命意義感之探討─以體驗課程教學活動為例

    準實驗 國一

    12 週 生命意義*

    26 侯敏慧 (2009)

    生命教育教學影響之探討 準實驗 國三 136 人

    18 週 54 次

    生命意義*

    (續下頁)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98

    序 研究者 論文題目 研究方法 對象 期程 研究結果分析

    27 葉 郁 菁 (2009)

    生命教育融入國民中學地理科教育之探討

    前後測 國三 1 班

    3 次 生命態度

    28 顏鳳如 (2009)

    生死教育之批判性思考教學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成效

    準實驗 國二 2 班

    8 週 16 次

    自我概念* 生命意義 批判性思考

    29 李 凱 琳 (2010)

    靜態影像教學對國中生命教育成效之實驗研究

    準實驗 國二 69 人

    4 週

    生命價值

    30 謝佳蓉 (2010)

    情緒語意影片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三 76 人

    3 單元 生命態度

    31 林 尚 頡 (2011)

    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自我概念介入成效之研究

    前後測 國中 3 人

    8 週 16 次

    自我概念*

    32 邱 信 慧 (2011)

    生命教育教學方案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二 73 人

    10 週 10 次

    生命態度*

    33 許 玟 蕙 (2011)

    共有體驗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網路成癮、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一 62 人

    17 次 網路成癮 生命意義*

    34 劉 佩 宜 (2011)

    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以國中綜合活動領域為例

    行動研究 國二 30 人

    14 週

    生命態度*

    35 呂 名 彬 (2012)

    生命教育課程介入對國中青少年生命意義感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一 3 班

    8 週 8 次

    生命意義

    36 林 明 儀 (2012)

    以英語繪本教學實施生命教育對提升國中生人際關係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國二 32 人

    6 週

    人際關係*

    37 張 羽 旭 (2012)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國文課程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國一 1 班

    5 單元 生命態度

    38 廖 錦 雀 (2012)

    臺灣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生命意義感研究–以○○國中七年級為例

    準實驗 國一 71 人

    3學期隔週 2 次

    生命意義*

    39 姜 靜 雯 (2013)

    桃園縣 D 國中生命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

    前後測 國一 565 人

    12 週

    生命態度* 生活適應

    40 徐 睿 憶 (2013)

    國中生命教育教學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國一 32 人

    9 個月 生命態度* 人際關係*

    41 黃 慧 玲 (2013)

    空白課程實施生命教育教學對國中生生命態度的教學實驗研究

    準實驗 國一 3 班

    10 週 10 次

    生命態度

    42 王 暉 翔 (2014)

    生命教育融入表演藝術課程對於國中生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一 57 人

    9 次 生命意義*

    43 陳 盈 帆 (2014)

    生命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對國中一年級學生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行動研究 國一 1 班

    12 次 人際關係

    44 馮 美 滿 (2014)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歷史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嘉義縣某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例

    準實驗 國二 122 人

    9 週 9 次

    自我概念 人際關係 人與自然 理財金錢觀*

    45 廖 秀 霞 (2014)

    生命教育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生涯覺察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國二 31 人

    3 個月 生涯規劃*

    46 黃靖茹 (2016)

    體驗教育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童軍與非童軍之比較

    準實驗 國二 40 人

    8 次 自我概念 生命意義

    47 李 婉 瑜 (2017)

    生命教育融入生物教學對國中生生命意義感與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一 2 班

    10單元 生命意義* 生命態度

    48 謝 佩 玲 (2017)

    使用特殊教育題材之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國二 50 人

    10 週 10 次

    人際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星號 * 乃指其研究結果已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從表 13 可以看出,在量化研究的 48 篇當中,其研究結果顯示達到統計上的

    顯著差異之篇數共有 37 篇,其中研究期程 4 周內(含 4 週)或實施次數 4 次以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99

    下(含 4 次)的有 1 篇,4 到 8 週或未訂時程但實施次數 4 到 8 次的有 9 篇,8

    週以上或未訂時程但實施次數 8 次以上的有 18 篇,而研究期程次數皆未交代的

    有 2 篇。

    由此可見,生命教育之認知與生命態度之改變,通常無法在短期之內達

    到顯著差異,因此建議生命教育之研究期程定在 8 週以上,較能看出實施成效。

    研究結果分析的其他類別佔了 11.00%,且其目前包含了 10 種不同的研

    究變項,類繁多,可見臺灣在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研究中,不斷的嘗試研

    究創新,為生命教育的研究領域注入新血。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 研究數量

    1. 2008 年以後,維持每一年 5 篇(含以上)的研究數量,因此,可以保守估計

    這一種持平的趨勢將繼續維持下去。

    2. 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的相關研究是與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推動委

    員會(2000)年之間,應有因果關係存在。

    3.學位論文的數量在 2011 開始往下降,直到 2014 年數量才又增加,與教育部開

    始實施「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之時間點相符,可推論研究人員可能為

    響應政策的推動,而進行相關研究。

    4. 研究集中在北部與南部,而中部與東部較少。北部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銘傳大學及銘傳大學等大學,南部的

    高雄師範大學與南華大學等大學,都為生命教育研究做出了很多貢獻。且上

    述學校中生命教育的相關研究大部分是由特定幾位教授所指導的,教授的專

    業領域與其指導的研究方向有相關性。

    (二) 研究主題

    1. 研究主題中教學類的研究居多,而學生的生命態度認知調查研究佔第二多數,

    這或許是與臺灣各師範類大學或教育大學鼓勵現職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研究

    所課程,故而實務型的論文躍居大宗。

    2. 教學類與認知類的主題幾乎每年都有穩定占比,但教學類自 2011 年以後有逐

    年下降的趨勢,而教材類的研究自 2007 年才開始出現,近 2 年所占比例大幅

    提升。

    (三) 生命教育融入課程

    1. 生命教育融入人文與社會領域的研究佔最多數,而融入數理領域的研究偏低,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100

    有待更多的研究人員進一步再這一方面的學術園地耕耘。

    2. 生命教育融入課程之研究佔最大百分比乃是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這是因為

    該領域通常不需紙筆測驗,也不納入升學考試之範圍,或許可以讓現職教師

    有更多的彈性空間來進行相關的學術研究。

    3. 而生命教育融入國文課程的研究佔了四分之一,這是因為國文課程的教材選

    文中,含有較多具生命啟發的文章,容易設計生命教育融入課程的研究。

    (四) 研究方法

    1. 實驗研究法與問卷調查法二者各佔三分之一強,這或許是現職教師的研究生

    根據其工作條件,而方便進行的學位論文。

    2. 實驗研究法基本上屬於單班前後測或兩班的 t 考驗(t-test),而問卷調查法之

    篇數為最高,這或許是因為職教師的研究生可以就近在所服務的學校全面實

    施所致。

    (五) 研究結果分析

    1. 生命教育之認知與生命態度之改變,通常無法在短期之內達到顯著差異,因

    此建議生命教育之研究期程定在 8 週以上,較能看出實施成效。

    2. 臺灣在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研究中,不斷的嘗試研究創新,為生命教

    育的研究領域注入新血。

    二、建議

    (一) 研究人員可能為響應政策的推動,而進行相關研究,因此建議政府單位可

    多推行生命教育之相關計畫,以鼓勵更多人投入生命教育的研究領域中。

    (二) 臺灣的生命教育在國中階段兵沒有單獨設科,而是以融入課程的方式教學,

    然而本研究發現,生命教育融入之課程領域以非升學考試科目佔最多數,

    在升學主義的導向下,生命教育在國中階段的實施並不受到重視,有待更

    多有心之士的努力與推廣。

    (三) 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研究中,以實務型的論文居多,建議可增

    加生命教育的理論內涵的探索,讓生命教育的內容更圓滿、深入。

    致謝

    本研究之完成乃是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蔡文榮教授無私付出的成

    果,從開學的第一星期就提供這一個研究主題,而後,幾乎每一週都有督促進度,

    常常有深入的討論,並給予研究方向之掌握、文字與格式上之潤飾等等細膩的協

    助,特在此致上真心的謝意。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101

    參考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第十七版)。臺北市:五南。

    何福田(2001)。生命教育論叢。臺北:心理。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良基(1998)。生命教育的內涵與目的。臺灣省高級中學八十七學年度南區生

    命教育推廣研習會手冊。台南:善化高級中學。

    周新富(201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收錄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

    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聯經。

    教育部( 2015)。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4F8ED5441E33EA7B&s=E700B8289266B0

    4D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生命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臺北: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

    鈕澤誠(2004)。生命教育-學理與體驗。臺北市:楊智。

    鈕澤誠(2004)。生命教育概論-華人應用哲學取向。臺北市:楊智。

    葉重新(2017)。教育研究法。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原作者:Earl Babbie)。臺北市:時英發行。(原著出版年:1975)

    蔡培村、武文瑛(2008)。生命教育:探索與修鍊。高雄市:麗文文化。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102

    附錄

    臺灣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生命教育相關學位論文之彙整(2000~2017,共 120 篇)

    序 研究者 畢業學校 論文題目 研究方法 主題

    (融入之領域) 研究結果

    1 劉明松

    (1997)

    高雄師大 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 前後測 教學 死亡概念*

    死亡態度*

    2 江慧鈺

    (2000)

    慈濟大學 國中生生命意義之探討:比較分析與詮釋研究 問卷調查

    訪談

    認知

    3 張美蘭

    (2000)

    彰化師大 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目標之發展 問卷調查 課程

    4 邱惠群

    (2001)

    臺北師院 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 訪談 教學 生命態度

    5 黃禎貞

    (2001)

    臺灣師大 生命魔法師---國中生死亡教育課程設計與評鑑之

    研究

    準實驗 教學 死亡態度*

    失落概念

    生命態度*

    生命意義

    6 林佳慧

    (2002)

    臺灣師大 國民中學生命價值教學模式之研究 前後測 教學 生命價值

    生命態度

    7 陳彥良

    (2002)

    南華大學 死亡教育課程對喪親國一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以

    嘉義市兩國中一年級學生為例

    準實驗 教學 死亡態度*

    8 黃惠秋

    (2002)

    慈濟大學 「認識自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

    命意義感之影響

    準實驗 教學 自我概念*

    生命意義

    9 毛紀如

    (2003)

    南華大學 完整家庭國中生與單親家庭國中生生命意義之比

    較分析

    問卷調查 認知

    10 吳澤民

    (2003)

    中正大學 認知取向團體輔導對國中生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教學 死亡概念

    死亡態度

    11 林素霞

    (2003)

    南華大學 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

    係與生命意義之實驗研究

    準實驗

    教學 自我概念

    人際關係

    生命意義*

    12 邱玉惠

    (2003)

    高雄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國文科教材研究 行動研究 課程(國文) 自我概念

    生命態度

    13 洪杏杰

    (2003)

    高雄師大 高雄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與相關因素之

    研究

    問卷調查 現況

    14 湯志勇

    (2003)

    彰化師大 生死教育融入九年一貫國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之

    探討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意義*

    15 洪賢明

    (2004)

    南華大學 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及目標達成滿意度之

    初探—以新竹市國民中學為例

    問卷調查

    訪談

    現況

    16 敬世龍

    (2004)

    高雄師大 臺南縣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調查及其可

    行策略之研究

    問卷調查

    訪談

    現況

    17 佘惠蘭

    (2005)

    高雄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九年一貫國中國文科教學研究 行動研究 課程(國文) 生命態度

    18 李宛宸

    (2005)

    彰化師大 生死教育教學對國中學生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探討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意義*

    19 林梅招

    (2005)

    銘傳大學 生命教育對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生態教學

    之實踐─以二重國中為例

    行動研究 課程(自然) 環境倫理

    生態保護

    尊重自然

    20 陳銘珠

    (2005)

    彰化師大 國民中學智能障礙學生生命教育之研究 行動研究 教學 生死亡概念

    21 黃介琪

    (2005)

    彰化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科課程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課程(自然) 生命價值*

    22 劉仁貴

    (2005)

    雲林科大 雲林縣國中生生活壓力、生命意義與憂鬱傾向相關

    之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續下頁)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103

    序 研究者 畢業學校 論文題目 研究方法 主題

    (融入之領域) 研究結果

    23 賴玉真

    (2005)

    銘傳大學 生命教育「性愛」主題在國中「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學之研究

    訪談 教學

    24 蘇佐璽

    (2005)

    高雄師大 探索生死的圖騰:生死教育課程對原住民國中生的

    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影響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教學 死亡態度*

    生命意義*

    25 吳淑華

    (2006)

    嘉義大學 青少年生命意義感之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26 陳紫婕

    (2006)

    高雄師大 生命教育課程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國中

    生生命態度.道德觀念與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課程(自然) 生命態度*

    道德觀念*

    生涯發展*

    27 陳維真

    (2006)

    彰化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教育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課程(視覺藝術) 生命意義

    生涯發展

    28 彭夢潔

    (2006)

    新竹教大 湧動生命的活泉―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同儕衝突

    問題影響之探討

    行動研究 教學 人際關係*

    29 蔡美惠

    (2006)

    高雄師大 高雄縣國中生生命態度、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態度

    之相關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30 蕭佳莉

    (2006)

    高雄師大 嘉義市國中生生命意義感、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

    相關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31 鍾美慧

    (2006)

    臺北教大 生命教育課程對某國中學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

    以「欣賞生命」主題為例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態度*

    32 何莉莉

    (2007)

    銘傳大學 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

    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教學 自我概念*

    行為困擾

    33 張勳誠

    (2007)

    臺灣師大 國中生命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景興國

    民中學為例

    問卷調查

    內容分析

    現況 生命態度*

    34 陳如姍

    (2007)

    佛光大學 國中生命教育多媒體教材的研發與評估 內容分析 教材

    35 陳淑香

    (2007)

    臺北教大 青少年善終概念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中學生為

    問卷調查 認知

    36 蘇淑惠

    (2007)

    高雄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英語教學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活

    適應成效之研究

    準實驗 課程(英語) 自我概念*

    生活適應

    37 林雅君

    (2008)

    臺東大學 「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資優生在死亡

    概念、失落概念、生死態度與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教學 死亡概念

    失落概念*

    生死態度

    生命意義*

    38 張金敦

    (2008)

    雲林科大 實施「生命意義感」課程方案對提昇青少年的生命

    意義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探討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意義*

    學習動機*

    學習成效

    39 張連殷

    (2008)

    高雄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國文科教學對學生自我概念與

    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教學 自我概念

    人際關係

    40 陳馨怡

    (2008)

    南華大學 生命教育電影課程對國一生生命意義感之研究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意義*

    41 黃素玲

    (2008)

    佛光大學 生命教育融入表演藝術課程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及

    人際關係之影響

    準實驗 課程(表演藝術) 生命態度*

    人際關係*

    42 黃瑞珠

    (2008)

    彰化師大 九年一貫課程國民中學國文領域生命教育內含之

    研究

    內容分析 教材

    43 劉靜怡

    (2008)

    高雄師大 劉俠散文的生命教育價值---以國中生為例 內容分析 教材

    44 吳宇峰

    (2009)

    南華大學 生死教育課程對香港某中學學生實驗教學之實證

    研究

    內容分析

    訪談

    教學

    45 吳淑菁

    (2009)

    高雄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

    實驗研究

    準實驗 課程(音樂) 生命態度*

    46 卓英芬

    (2009)

    銘傳大學 國中實施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一個班為例 行動研究 教學 生命態度

    人際關係

    47 林珮瑜

    (2009)

    臺灣師大 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教學 自我概念*

    (續下頁)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104

    序 研究者 畢業學校 論文題目 研究方法 主題

    (融入之領域) 研究結果

    48 林鋒信

    (2009)

    南華大學 生命教育教學對國一學生生命意義感之探討─以

    體驗課程教學活動為例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意義*

    49 侯敏慧

    (2009)

    臺灣師大 生命教育教學影響之探討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意義*

    50 許麗美

    (2009)

    新竹教大 國中生同儕關係、自我傷害行為與生命態度之相關

    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51 陳晞

    (2009)

    慈濟大學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課程之設計與實施研

    行動研究 課程(視覺藝術) 生命態度

    52 黃勝斌

    (2009)

    開南大學 生命教育多媒體學習教材之研發與評鑑研究—以

    國中一年級學生為對象

    內容分析

    訪談、問卷

    教材

    53 葉郁菁

    (2009)

    臺南大學 生命教育融入國民中學地理科教育之探討 前後測 課程(地理) 生命態度

    54 鍾采紜

    (2009)

    臺北教大 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科書之生命教育內容

    分析研究

    內容分析 教材

    55 顏鳳如

    (2009)

    臺灣師大 生死教育之批判性思考教學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

    生命意義感之成效

    準實驗 教學 自我概念*

    生命意義

    批判性思考

    56 吳碧霞

    (2010)

    臺北教大 九年一貫第三階段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科書生

    命教育相關內容分析研究

    內容分析 教材

    57 李凱琳

    (2010)

    成功大學 靜態影像教學對國中生命教育成效之實驗研究 準實驗 教材 生命價值

    58 梅秀蘭

    (2010)

    高雄師大 高雄市國中學生生命意義感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以作文為例

    內容分析 認知

    59 陳姿臻

    (2010)

    屏東科大 屏東地區國中學生生活壓力主觀感受與自我生命

    意義感受之相關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60 陳盈達

    (2010)

    逢甲大學 國中學生生命意義與生死教育需求之探討 問卷調查 認知

    61 陳蓁雀

    (2010)

    臺北教大 九年一貫第三階段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科書生

    命教育相關內容分析研究

    內容分析 教材

    62 陳慧玉

    (2010)

    高雄師大 高雄市國中學生正向心理、同儕關係及生命意義感

    之相關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63 趙敏郁

    (2010)

    臺北教大 九年一貫第三階段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生命教育

    相關內容分析研究

    內容分析 教材

    64 戴玉婷

    (2010)

    南華大學 國中學生全人生命意義量表之建構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65 謝佳蓉

    (2010)

    高雄師大 情緒語意影片對國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教材 生命態度

    66 簡文卿

    (2010)

    嘉義大學 雲林縣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及學生的生命

    教育認知與對生命態度之調查研究

    問卷調查 現況 生命態度

    67 藍立穎

    (2010)

    高雄師大 《幽夢影》融入國民中學「生命教育」之研究 內容分析 教材

    68 林宛瑾

    (2011)

    暨南大學 國中弱勢學生實施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教學 自我概念

    生命態度

    69 林尚頡

    (2011)

    臺灣師大 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自我概

    念介入成效之研究

    前後測 教學 自我概念*

    70 林郁瑾

    (2011)

    高雄師大 國中生生命意義感、生活壓力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

    問卷調查 認知

    71 邱信慧

    (2011)

    臺北教大 生命教育教學方案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生命態度影

    響之研究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態度*

    72 邵春瑛

    (2011)

    中原大學 桃園縣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生命態度之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73 許玟蕙

    (2011)

    臺北教大 共有體驗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網路成癮、生命意

    義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教學 網路成癮

    生命意義*

    (續下頁)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105

    序 研究者 畢業學校 論文題目 研究方法 主題

    (融入之領域) 研究結果

    74 劉佩宜

    (2011)

    彰化師大 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以國中綜合

    活動領域為例

    行動研究 課程(綜合活動) 生命態度*

    75 鄭璧珣

    (2011)

    臺南藝大 博物館之人權教育與生命教育:以國中生參觀臺灣

    HOLOCAUST 紀念館為例

    問卷調查 教學 人權教育

    76 吳姵涵

    (2012)

    臺北教大 九年一貫第三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

    書生命教育相關內容分析研究

    內容分析 教材

    77 呂名彬

    (2012)

    南臺科大 生命教育課程介入對國中青少年生命意義感影響

    之研究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意義

    78 林明儀

    (2012)

    臺南大學 以英語繪本教學實施生命教育對提升國中生人際

    關係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教材 人際關係*

    79 林春妙

    (2012)

    高雄師大 國中生自我概念、生命意義感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

    問卷調查 認知

    80 張羽旭

    (2012)

    臺北科大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國文課程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課程(國文) 生命態度

    81 陳凌

    (2012)

    彰化師大 中部地區國中資優學生生命意義感與生命教育需

    求之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生命意義

    生命教育需求

    82 陳淑珠

    (2012)

    臺北教大 九年一貫第三階段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生命

    教育相關內容分析研究

    內容分析 教材

    83 廖芳敏

    (2012)

    中正大學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國文科之課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課程(國文) 課程發展

    84 廖錦雀

    (2012)

    輔仁大學 臺灣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生命意義感研究–以○○國

    中七年級為例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意義*

    85 林召曼

    (2013)

    高雄師大 國中生親人支持與生命態度相關之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86 林惠雯

    (2013)

    高雄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國文科教學研究 內容分析 教學

    87 林碧如

    (2013)

    銘傳大學 桃園縣國中學生生命態度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88 姜靜雯

    (2013)

    銘傳大學 桃園縣 D 國中生命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 前後測 教學 生命態度*

    生活適應

    89 范怡

    (2013)

    臺北護大 臺北市國中綜合活動教師實施生命教育現況與困

    境之研究

    問卷調查 現況

    90 徐睿憶

    (2013)

    慈濟大學 國中生命教育教學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教學 生命態度*

    人際關係*

    91 黃慧玲

    (2013)

    高雄師大 空白課程實施生命教育教學對國中生生命態度的

    教學實驗研究

    準實驗 教學 生命態度

    92 王暉翔

    (2014)

    臺北藝大 生命教育融入表演藝術課程對於國中生生命意義

    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課程(表演藝術) 生命意義*

    93 石文怡

    (2014)

    彰化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國民中學視覺藝術課程教學之研究 個案研究 課程(視覺藝術) 生命意義

    94 林虹穎

    (2014)

    新竹教大 國中生生命態度、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

    問卷調查 認知

    95 連博聖

    (2014)

    高雄師大 高雄市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

    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96 陳盈帆

    (2014)

    臺中教大 生命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對國中一年級學生人

    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行動研究 課程(視覺藝術) 人際關係

    97 馮美滿

    (2014)

    南華大學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歷史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嘉

    義縣某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例

    準實驗 課程(歷史) 自我概念

    人際關係

    人與自然

    理財金錢觀*

    98 黃佳琪

    (2014)

    臺灣藝大 繪本教學融入生命教育對國中七年級生自我統合

    能力之影響

    行動研究 教材

    (續下頁)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106

    序 研究者 畢業學校 論文題目 研究方法 主題

    (融入之領域) 研究結果

    99 黃惠鈴

    (2014)

    新竹教大 國中生生命意義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

    問卷調查 認知

    100 廖秀霞

    (2014)

    銘傳大學 生命教育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生涯覺察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教學 生涯規劃*

    101 鄭伃珊

    (2014)

    華梵大學 服務學習實踐生命教育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服

    務社團為例

    個案研究 認知

    102 林靜慧

    (2015)

    佛光大學 宜蘭縣國中青少年個人特質、生活經驗、生命意義

    感及憂鬱情緒之研究

    問卷調查 認知

    103 曾素芬

    (2015)

    淡江大學 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生命教育學習認知與態度實

    踐之研究

    問卷調查 現況

    104 黃馨慧

    (2015)

    中正大學 國中一年級在融合教育中實施生命教育的行動研

    行動研究 教學

    105 葉承諺

    (2015)

    臺北教大 新北市國民中學 99~102 年度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調

    查研究

    問卷調查 現況

    106 蔡惠如

    (2015)

    彰化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國中國文教學研究 內容分析 教材

    107 韓琇玉

    (2015)

    臺北護大 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實施之現況、特色與困境之

    研究

    內容分析 現況

    108 呂珮鈺

    (2016)

    臺灣藝大 教育戲劇「故事戲劇」教學模組融入生命教育議題

    之研究-以「法華七喻」在新北市某國中表演藝術

    課程為例

    個案研究 教材 生命態度

    109 林舒琪

    (2016)

    經國管理

    學院

    一位高功能自閉症國中生的學校經驗及其對生命

    教育的啟示

    個案研究 認知

    110 徐嘉禧

    (2016)

    中興大學 臺中市國民中學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知 問卷調查 認知

    111 郭娟如

    (2016)

    經國管理

    學院

    國中生生命態度與健康促進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新

    北市板橋區公立國中為例

    問卷調查 認知

    112 陳怡安

    (2016)

    臺灣藝大 創作性戲劇教學法融入生命教育之應用—以臺北

    市立麗山國中為例

    個案研究 教材 生命態度

    113 黃靖茹

    (2016)

    佛光大學 體驗教育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

    - 童軍與非童軍之比較

    準實驗 教學 自我概念

    生命意義

    114 簡美玉

    (2016)

    輔仁大學 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生命教育生死關懷課程設計 內容分析 教材

    115 王人漢

    (2017)

    高雄師大 校園重大事件對國中生情緒、自殺及生命態度之影

    響-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問卷調查 認知

    116 李佳容

    (2017)

    臺南大學 國中生正向情緒、同儕關係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

    究-以臺南市為例

    問卷調查 認知

    117 李婉瑜

    (2017)

    高雄師大 生命教育融入生物教學對國中生生命意義感與生

    命態度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課程(生物) 生命意義*

    生命態度

    118 沈慈馨

    (2017)

    臺灣藝大 教育戲劇之戲劇理解教學模組在生命教育的運

    用—以新竹縣某國中為例

    個案研究 教材 生命意義

    119 范敏峯

    (2017)

    南華大學 《菩提道次第廣論》之道次第內涵應用於生命教育

    之探究-以新北市林口國中生命教育課程為例

    訪談

    教材 生命態度

    120 謝佩玲

    (2017)

    華梵大學 使用特殊教育題材之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人際

    關係影響之研究

    準實驗 教材 人際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星號 * 乃指其研究結果已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 科學教育期刊 16(2)

    107

    Content Analysis of Theses on Life Education Research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 Chun-Chi Chang

    Graduate Stude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Educators

    National Chung Hsin University

    **Wen-Rong Tsay (corresponding author)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Educators

    National Chung Hsin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ses of life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s by using

    content analysis so as to know its current state and trend. The study covers those theses from

    2000 to 2017 with a total of 120 master’s theses focusing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themes of the analysis cover basic data, research subjects, methodology, and outcomes from

    the selected thes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Amount: After 2008, there were at least 5 theses a year. It is conservatively estimated such

    an increasing trend will continue with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al policies.

    2. Distribution: The majority of theses were conducted in some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universities in Taiwan, especially directed by some specific professors.

    3. Theme: Teaching-related theses were rank the top one, while those

    investigation-related theses on perception of life education the second. These two

    categories have steady percentage each year, while content-related theses are

    increasing dramatically in last two years.

    4. Discipline: The theses integrated with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areas have the

    highest percentage, while those with science and math areas have lower percentage.

    The reason why art and humanity theses outnumbered was because of

    paper-and-pencil assessment free and was excluded from entrance exam.

    5. Methodology: The majority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applied t-test in their either

    dependent-sample or independent-sample studies. Investigation-typed theses

    outnumbered others possibly due to high feasibility.

    6. Duration of study: The perception of life education and the change of life attitude

    could not reac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t is

    highly suggested that the duration of study can be extended to at least 8 weeks so

    as to have a better expectation.

    Keywords: life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content analysis, thesis

    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Manuscript received : December 18, 2017 ; Modified : January 17,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