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一名军校女教员我心里一直 深深埋藏着一颗梦想的种子献身国防 教育事业为实现强军梦贡献自己绵薄 之力执教数十年从一名普通教员到 副教授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工作的艰 但因心中有梦我将继续潜心钻研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 二炮指挥学院教员 万惠兰 出发 去追梦 一样的戎装勃勃英姿中透出别样豪情同样的默默奉献青春飞扬间更显美丽风采因为有了女学员军校里便有了更多的笑声更多的眼泪更多的颜色和更多的故事—— 在海上 她们脚下不住打着趔趄 却神态 从容在空中她们戴着飞行头盔直冲云霄训练场上手肘磨破了她们带着血渍继续前 在各类比武竞赛中她们欲与男生试比高在国际军事交流中她们以流利的口语 机敏 的回答优雅的仪态顽强的斗志树立了新一 代中国女军人形象…… 拥抱军营土壤梦想的种子就会发芽上军营土壤坚韧的力量就会生长第一次完成 300 公里徒步行军拉练第一 次野外行军夜宿帐篷第一次 3000 米考核全 员通过……这是军事经济学院 2014 级新入学 女学员创造的多个人生第一”。 无数个第一”“ 首批”“ 首次 见证了一代 代军校女学员的成长这些盛开在万绿丛中的 铿锵玫瑰减去了几分柔媚增添了几分英武收起了几分矜持释放了几分潇洒 抛弃了几 分怯懦展露了几分干练2009 空军首批 16 名歼击机女飞行 学员毕业了 铿锵玫瑰冲云霄 鏖战长空逞 英豪 经过 4 年严酷考验和艰苦磨砺 她们 把花季的浪漫劲舞苍穹 将青春的诗意写满 蓝天 2009 军校女学员走上舰艇人民海军 有了首批随舰艇出访的女学员2010 年我海军 作战舰艇首次有了实习女学员浩瀚大洋上这些伴着梦想远航的铿锵玫瑰用不懈的努力 与汗水浇灌着自己的蓝色梦想2014 20 名海军首批舰艇指挥专业女 学员经过舰艇指挥专业系统培训取得了毕业 证书这意味着未来人民海军的首位女舰长 将从她们中诞生…… 正如军校毕业女学员吕怡慧在 女生楼 404一书中写的那样军校这样一方颇具象征 意味的独特天地既成为女学员们砥砺意志品 质的 大熔炉”, 又化作她们挥洒美丽青春的 象牙塔”。 在军事科学院图书资料馆 南京市图书 浙江大学图书馆等 20 多家军内外图书馆南京政治学院女学员陈倩的个人散文诗歌作 品集一个女兵献给时代的花束被馆藏在全军研究生军事学创新论坛上解放军 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冷静和空军指挥学院 的博士研究生曾艳格外引人注目两位女学员 大胆的选题和犀利的视角成为论坛佳话在国防科技大学指挥类学员中唯一一个 女生区队的区队长李琳连走路都带着风管哪个学员叫她一声大姐 ”, 她都会迎上去 你好需要帮忙吗?” 在中国军校大学生电视演讲大赛上南京 政治学院女学员刘戍航 以优异表现摘取金 她在日记中写道放下荣誉轻装上阵青春正能量释放在路上…… 教授马一民—— 老师妈妈 真幸福 本报特约记者 张锦星 妈妈”, 这个亲切的称呼 诠释了世间最无 私的爱在武警工程大学有一位学员们的老师 妈妈”—— 中国十大杰出母亲马一民教授学生就是我的孩子。”马一民教授常常把学 员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学员海拉提患脑血管畸 病情加重住进医院马一民一连几天照顾海 拉提给他带去最爱吃的牛肉干和奶酪海拉提 :“ 老师妈妈给予我的精神力量胜过灵丹妙 。” 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是马一民儿时的 梦想:“ 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从事自己最喜欢的 事业我多么幸福啊!”这种幸福一直伴随着她 的教书时光讲了 20 多年的课她每天依旧早起 准备教案她的 课时依旧最多一支粉笔绘 日月三尺讲台 写春秋20 多年 马一民是学 生眼里的 知心 马大姐 ”。 20 年过去了从学 生口中的 知心 大姐知心妈 ”,变的是岁月的无声流淌不变的是真情真爱 在事业中的传递学员队教导员吴迪—— 心灵导师 蛮贴心 梁立虎 吕晓琳 本报特约记者 宋晓彪 优秀毕业学员 中国科学院女博士 首位到学员队当队干 部的女教员 —— 在海 军大连舰艇学院 27 队教导员吴迪 被学员们称赞为贴心 心灵导师”。 读书是吴迪的爱 也是她和学员交 流的方式吴迪 书会友 ”, 了解学员所思所想 鼓励学员拼搏进 运动会长跑比赛前吴迪送给队员每人一本 追风筝的人》, 只要你能为它真心付出它一 定就是你所追寻的方向。” 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迪非常关注学 员心理健康 学员也喜欢把心里的想法和吴迪 她还适时举办音乐鉴赏会甲板舞会让学 员在悠扬的音乐中释放压力重拾勇气吴迪生 日那天收到一株学员亲手栽种的向日葵附赠 的贺卡上写着您的阳光温暖心房让我们心中的 向日葵茁壮成长吴迪任教导员一年来该学员队取得了学院合 唱比赛一等奖、“ 精武杯游泳比赛团体冠军等荣 荣誉墙上的一张张笑脸见证了吴迪和学员们 齐心协力的拼搏时光海归文职人员王庆怡—— 三尺讲台如 初恋 这一幕被第四军医大学的人津津乐道将军到士兵从教授到学员2000 多人全场互动文职人员王庆怡在大礼堂里上演了一把 英语 show”,刮起了一股英语风”。 7 年前从小编织军旅梦的王庆怡从英国获 双学士归来应聘到第四军医大学学校第一位 海归文职人员的头衔给了她不小压力但在 登上讲台的时候看到台下求知若渴的学员恨不得把所学顷刻传给他们承担多层次多轨道的外语教学任务年均授 330 学时指导多名学员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 赛特等奖全校第一位上大课的助教第一个被评 为精品课教员的文职人员第一个给硕士上听说 课的文职人员……无数个成绩的取得各项第一 的动力源自王庆 怡视三尺讲台如 初恋”。 教书的日子 很平淡但王庆怡 总喜欢花些心思做 些改变最近一场 微课大赛优秀作 品展引起学员广 泛关注这是王庆 怡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微课设计活动的成果她还尝试以新闻英语 和医学口语为模块拓展教学。“外语课就像好莱坞 大片7 分钟没有兴奋点学员就会走神。”她说飞行学员牟成—— 梦牵蓝天成英雄 查良帅 迟美德 长白山脉茫茫 林海 一群身着迷 彩服的女学员仅靠 一张地图 一副指 北针在漆黑的丛林 搜寻目的地感觉自己特别 像特种兵的姑娘们 已行进 10 多公里 但目的地仍不见踪 这时一人作出 判断最远目的地可达 17 公里左右应继续行 。” 果然她们成功找到了目的地准确做出判断的这名女学员是空军航空大 学第十批飞行学员牟成野外生存后她说一刻感觉自己是个英雄!” 喜欢啃 孙子兵法等军事名著的牟成有着 浓厚的英雄情结第一次 800 米高空跳伞 她勇 敢地跳出了舱门着实把教员吓了一跳教员原 本盘算着把她们一个个 踹下去”。 2014 年底 包揽各类英语比赛冠军的牟成 作为学员代表赴美国空军官校 参加国际学员 周活动 回来后 零距离感受外军学员风采的 牟成想 成为一名仗剑蓝天的战斗员 的梦想 越来越强烈 在航空大学开学典礼暨航空开放 日上 当歼 -10 伴着震彻身心的轰鸣声低空通 场时 看到飞机从眼前 过的牟成 真心 醉了 ”。 编者按 迎着和煦春风 105 个三八 妇女节向我们走来在军校一群十八九岁的女学员 用如 火激情点燃梦想 一群不让须眉的女教员 用执著坚守诠释担当 在家 她们是女儿 是妻子 是母亲 但在这里 她们却留下 了一个个坚实足迹 她们用实际行动争做 有灵魂 有本事 有血性 有品德的新一 代革命军人 她们是盛开在军校校园的白玫瑰 充满生命力的红玫瑰是洋溢着青春朝气的 橙黄玫瑰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她们的缤 纷色彩把校园装点得更加多姿敬礼全军院校的女同胞们 今天 们谨以此版送去最真挚的祝福祝愿每一朵 铿锵玫瑰在校园里在强军征途上尽情绽放坚守 为筑梦 她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三尺讲台她们心 无旁骛潜心教学科研有人说她们是一组令人 敬仰的群雕她们的名字或许你不熟悉但她们的故事却让 你无法不为之动容—— 简金蕾,“ 全国三八红旗手”、 军工程大学教授如果不是她不小心弄脱假发露出化疗 后的光头学员们哪里会知道眼前这个上课总是 流汗的女教授竟已罹患癌症多年她说:“人的一 生是消费生命奔向死亡的过程也是创造生命走向永恒的过 只有穿上军装回到讲台我才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她们的专业或许你不了解但她们的理想却让 你无法不为之感动—— 今年 2 长期从事军事战 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国防大学教授梁芳被授予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梁芳喜欢苏格拉 底的哲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 。”她的理想全在她深爱的三尺讲台执著因爱而生坚守因爱而存在海军潜艇学院有这样一群女教员温洪30 余载风雨兼程用一个又一个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优 秀课程奖向组织交出一份优秀答卷綦辉研究潜 艇兵力作战运用 20 余年姜璐担任教员 10 多年成了获奖专业户”;还有王丽君马亮韩梅等女教 她们所教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与潜艇相关学科她们用军人的坚强刚毅和女性的执著细腻为我 军水下战场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份热爱成就一份坚守一份坚守映照一份责任军械工程学院礼堂奏响了澎湃的 忠诚卫士之 》。 曲作者吴丽芳教员说:“面对英雄的事迹感觉 自己也充满力量创作的曲子就有了一种战斗豪情我身上也多了几分军人的坚毅。” 军队育才奖金奖获得者武警警种学院教授宋 玉霞被官兵亲切地称作塑心人”。 每次到基层部队她总会给战士留下一张小卡片上面印有电话号码心理小常识和心灵寄语她的手机保持 24 小时开 全天候全时段为官兵提供服务被誉为新世纪巾帼发明家的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马 秋禾做客中国军网时有网友问马秋禾认为自己最大的 特点是什么马教授回复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军校教员只不过可能是一个坚守岗位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人这份担当写在她们的讲台上更写在她们的脚 步里第二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主任贺佳公室里放有一个行李箱因为她随时都可能出差曾创下一个月在外奔波 17 辗转 10 个城市的纪 。“卫生统计学像个望远镜可以拿来预测未来我喜欢与那些沉睡的数据打交道唤醒它们是我 最大的快乐!”贺佳说在军校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她们不着戎装与军人一样履行神圣使命一张军校招聘文职人员的海报彻底改变了刘瑞婷 的生活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人的她辞去了令人羡 慕的工作成为信息工程大学的一名文职人员这两年刘瑞婷可谓喜讯不断先是在总参举办的文职人员讲课 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接着又被评为全军先进文职人员她觉得这个舞台真大只要你肯飞就可以尽情地翱翔如今在军校这片沃土上一大批不穿军装的 女军人正在以自己的忠诚勤奋和汗水给教学科 研注入强劲活力女学员 在强军阵营中做一支充满正能量 的太阳花是我的青春梦想从迈入军 校大门的那天起以身许国的使命感 和无私奉献的责任感便在胸中激荡如今即将奔赴更为广阔舞台的我好了搏击沙场的准备—— 外国语学院大四学员 常方妮 身穿橄榄绿军装是我的梦想为一名女军人我幻想过木兰出征的 英姿飒爽期待有一天我能够奔赴战 为强军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橄榄 绿的梦让我变得更加坚强让我的青 春更加精彩—— 武警工程大学研究生 吕慧中 我希望我教过的学员都能成长 为海军装备战线的行家里手成长为 海军建设大局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长为万里海疆的闪亮明星在学员成 长的征途上我甘当他们的铺路石登云梯——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员 丛文静 斗转星移转眼我已在教师岗位 上走过了 23 个年头军校教员浇铸的 是国之卫士面对的是学员不断蜕变 的青春我愿成为一名梦想使者在传 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向他们传递使命信仰与忠诚的力量—— 装甲兵工程学院教员 周小春 版面设计 本报记者 商志勇 丁小峰 徐小龙整理· · 本报记者 · · 女教员 4 中国军校 20 15 3 6 星期五 责任编辑 张琳 E - mail : zgjxjfjb@163 . com

铿锵玫瑰 绽放校园 - 81.cn · 学员毕业了。 铿锵玫瑰冲云霄,鏖战长空逞 英豪。 经过4 年严酷考验和艰苦磨砺,她们 把花季的浪漫劲舞苍穹,将青春的诗意写满

  • Upload
    others

  • View
    3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铿锵玫瑰 绽放校园 - 81.cn · 学员毕业了。 铿锵玫瑰冲云霄,鏖战长空逞 英豪。 经过4 年严酷考验和艰苦磨砺,她们 把花季的浪漫劲舞苍穹,将青春的诗意写满

作为一名军校女教员,我心里一直

深深埋藏着一颗梦想的种子:献身国防

教育事业,为实现强军梦贡献自己绵薄

之力。 执教数十年,从一名普通教员到

副教授, 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工作的艰

辛,但因心中有梦,我将继续潜心钻研,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

———二炮指挥学院教员 万惠兰

出发 ,去追梦一样的戎装, 勃勃英姿中透出别样豪情;

同样的默默奉献, 青春飞扬间更显美丽风采。因为有了女学员, 军校里便有了更多的笑声、更多的眼泪、更多的颜色和更多的故事———

在海上,她们脚下不住打着趔趄,却神态

从容;在空中,她们戴着飞行头盔直冲云霄;在训练场上,手肘磨破了,她们带着血渍继续前

行;在各类比武竞赛中,她们欲与男生试比高;在国际军事交流中,她们以流利的口语、机敏

的回答、优雅的仪态、顽强的斗志,树立了新一

代中国女军人形象……拥抱军营土壤,梦想的种子就会发芽。 爱

上军营土壤,坚韧的力量就会生长。第一次完成 300 公里徒步行军拉练、第一

次野外行军夜宿帐篷、 第一次 3000 米考核全

员通过……这是军事经济学院 2014 级新入学

女学员创造的多个人生“第一”。无数个“第一”“首批”“首次”见证了一代

代军校女学员的成长。 这些盛开在万绿丛中的

铿锵玫瑰,减去了几分柔媚,增添了几分英武;收起了几分矜持,释放了几分潇洒;抛弃了几

分怯懦,展露了几分干练。2009 年 , 空军首批 16 名歼击机女飞行

学员毕业了 。 铿锵玫瑰冲云霄 ,鏖战长空逞

英豪 。 经过 4 年严酷考验和艰苦磨砺 ,她们

把花季的浪漫劲舞苍穹 ,将青春的诗意写满

蓝天。2009 年,军校女学员走上舰艇,人民海军

有了首批随舰艇出访的女学员;2010 年我海军

作战舰艇首次有了实习女学员。 浩瀚大洋上,这些伴着梦想远航的铿锵玫瑰,用不懈的努力

与汗水,浇灌着自己的蓝色梦想。2014 年,20 名海军首批舰艇指挥专业女

学员经过舰艇指挥专业系统培训,取得了毕业

证书。 这意味着,未来人民海军的首位女舰长

将从她们中诞生……正如军校毕业女学员吕怡慧在 《女生楼

404》一书中写的那样:军校这样一方颇具象征

意味的独特天地,既成为女学员们砥砺意志品

质的 “大熔炉”, 又化作她们挥洒美丽青春的

“象牙塔”。在军事科学院图书资料馆、 南京市图书

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等 20 多家军内外图书馆,南京政治学院女学员陈倩的个人散文诗歌作

品集《一个女兵献给时代的花束》被馆藏。在全军研究生军事学创新论坛上,解放军

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冷静和空军指挥学院

的博士研究生曾艳格外引人注目,两位女学员

大胆的选题和犀利的视角,成为论坛佳话。

在国防科技大学,指挥类学员中唯一一个

女生区队的区队长李琳,连走路都带着风。 不

管哪个学员叫她一声“大姐”,她都会迎上去:“你好,需要帮忙吗? ”

在中国军校大学生电视演讲大赛上,南京

政治学院女学员刘戍航, 以优异表现摘取金

奖。 她在日记中写道: 放下荣誉, 轻装上阵。青春正能量, 释放在路上……

教授马一民———

“老师妈妈”真幸福■程 超 本报特约记者 张锦星

“妈妈”,这个亲切的称呼,诠释了世间最无

私的爱。 在武警工程大学,有一位学员们的“老师

妈妈”———“中国十大杰出母亲”马一民教授。“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马一民教授常常把学

员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 学员海拉提患脑血管畸

形,病情加重住进医院。 马一民一连几天照顾海

拉提,给他带去最爱吃的牛肉干和奶酪。 海拉提

说:“老师妈妈给予我的精神力量, 胜过灵丹妙

药。 ”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是马一民儿时的

梦想:“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从事自己最喜欢的

事业,我多么幸福啊! ”这种幸福,一直伴随着她

的教书时光。 讲了 20 多年的课,她每天依旧早起

准备教案, 她的

课时依旧最多。一支粉笔绘

日月, 三尺讲台

写春秋。 20 多年

前, 马一民是学

生眼里的 “知心

马大姐 ”。 20 多

年过去了, 从学

生口中的 “知心

大姐”到“知心妈

妈”,变的是岁月的无声流淌,不变的是真情真爱

在事业中的传递。

学员队教导员吴迪———

“心灵导师”蛮贴心■梁立虎 吕晓琳 本报特约记者 宋晓彪

优 秀 毕 业 学 员 、中 国 科 学 院 女 博 士 、首位到学员队当队干

部的女教员———在海

军 大 连 舰 艇 学 院 ,学

员 27 队 教 导 员 吴 迪

被学员们称赞为贴心

的“心灵导师”。读书是吴迪的爱

好, 也是她和学员交

流的方式。 吴迪 “以

书会友”, 了解学员所思所想, 鼓励学员拼搏进

取。 运动会长跑比赛前, 吴迪送给队员每人一本

《追风筝的人》, “只要你能为它真心付出, 它一

定就是你所追寻的方向。”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吴迪非常关注学

员心理健康 , 学员也喜欢把心里的想法和吴迪

说。 她还适时举办音乐鉴赏会、 甲板舞会, 让学

员在悠扬的音乐中释放压力, 重拾勇气。 吴迪生

日那天, 收到一株学员亲手栽种的向日葵, 附赠

的贺卡上写着:您的阳光温暖心房,让我们心中的

向日葵茁壮成长。吴迪任教导员一年来,该学员队取得了学院合

唱比赛一等奖、“精武杯” 游泳比赛团体冠军等荣

誉。 荣誉墙上的一张张笑脸,见证了吴迪和学员们

齐心协力的拼搏时光。

“海归”文职人员王庆怡———

三尺讲台如“初恋”■王 立

这一幕, 被第四军医大学的人津津乐道:从将军到士兵,从教授到学员,2000 多人全场互动,文职人员王庆怡在大礼堂里上演了一把 “英语

show”,刮起了一股“英语风”。7 年前,从小编织军旅梦的王庆怡,从英国获

双学士归来,应聘到第四军医大学。 学校第一位

“海归”文职人员的头衔,给了她不小压力。 但在

登上讲台的时候, 看到台下求知若渴的学员,她恨不得把所学顷刻传给他们。

承担多层次多轨道的外语教学任务、 年均授

课 330 学时、 指导多名学员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

赛特等奖,全校第一位上大课的助教、第一个被评

为精品课教员的文职人员、 第一个给硕士上听说

课的文职人员……无数个成绩的取得、 各项第一

的动力,源自王庆

怡 视 三 尺 讲 台 如

“初恋”。教 书 的 日 子

很平淡, 但王庆怡

总喜欢花些心思做

些改变。最近,一场

微 课 大 赛 优 秀 作

品 展 引 起 学 员 广

泛关注,这是王庆

怡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微课设计活动的成果。 她还尝试以新闻英语

和医学口语为模块拓展教学。 “外语课就像好莱坞

大片,7 分钟没有兴奋点,学员就会走神。 ”她说。

飞行学员牟成———

梦 牵 蓝 天 成 英 雄■查良帅 迟美德

长白山脉, 茫茫

林 海 , 一 群 身 着 迷

彩 服 的 女 学 员 仅 靠

一 张 地 图 、 一 副 指

北 针 在 漆 黑 的 丛 林

搜寻目的地。“感 觉 自 己 特 别

像特种兵” 的姑娘们

已 行 进 10 多 公 里 ,但 目 的 地 仍 不 见 踪

影。 这时, 一人作出

判断: “最远目的地可达 17 公里左右, 应继续行

进。” 果然, 她们成功找到了目的地。准确做出判断的这名女学员, 是空军航空大

学第十批飞行学员牟成。 野外生存后她说: “那

一刻, 感觉自己是个英雄!”喜欢啃 《孙子兵法》 等军事名著的牟成有着

浓厚的英雄情结。 第一次 800 米高空跳伞, 她勇

敢地跳出了舱门, 着实把教员吓了一跳, 教员原

本盘算着把她们一个个 “踹下去”。2014 年底 , 包揽各类英语比 赛 冠 军 的 牟 成

作为学员代表赴美国空军官校 , 参加国际学员

周活动 。 回来后 , 零距离感受外军学员风采的

牟成想 “成为一名仗剑蓝天的战斗员 ” 的梦想

越来越强烈 。 在航空大学开学典礼暨航空开放

日上 , 当歼-10 伴着震彻 身 心 的 轰 鸣 声 低 空 通

场时 , 看到飞机从眼前 “飘 ” 过的牟成 “真心

醉了 ”。

铿铿 锵锵 玫玫 瑰瑰 绽绽 放放 校校 园园

编者按 迎着和煦春风, 第 105 个三八妇女节向我们走来。

在军校, 一群十八九岁的女学员, 用如火激情点燃梦想 ; 一群不让须眉的女教员 ,用执著坚守诠释担当。 在家 , 她们是女儿 、是妻子 、 是母亲 。 但在这里 , 她们却留下了一个个坚实足迹 , 她们用实际行动争做有灵魂 、 有本事 、 有血性 、 有品德的新一

代革命军人。她们, 是盛开在军校校园的白玫瑰, 是

充满生命力的红玫瑰, 是洋溢着青春朝气的橙黄玫瑰。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 她们的缤纷色彩, 把校园装点得更加多姿。

敬礼, 全军院校的女同胞们! 今天, 我们谨以此版送去最真挚的祝福。 祝愿每一朵铿锵玫瑰在校园里、 在强军征途上尽情绽放。

坚守 ,为筑梦

她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三尺讲台,她们心

无旁骛,潜心教学科研。有人说,她们是一组令人

敬仰的群雕。她们的名字,或许你不熟悉,但她们的故事却让

你无法不为之动容———简金蕾,“全国三八红旗手”、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如果不是她不小心弄脱假发,露出化疗

后的光头,学员们哪里会知道,眼前这个上课总是

流汗的女教授竟已罹患癌症多年。 她说:“人的一

生是消费生命奔向死亡的过程,也是创造生命走向永恒的过

程。 只有穿上军装,回到讲台,我才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她们的专业,或许你不了解,但她们的理想却让

你无法不为之感动———今年 2 月, 长期从事军事战

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国防大学教授梁芳, 被授予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梁芳喜欢苏格拉

底的哲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

斗。 ”她的理想,全在她深爱的三尺讲台。执著,因爱而生;坚守,因爱而存。在海军潜艇学院有这样一群女教员: 温洪,30

余载风雨兼程, 用一个又一个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优

秀课程奖,向组织交出一份优秀答卷;綦辉,研究潜

艇兵力作战运用 20 余年;姜璐,担任教员 10 多年,成了“获奖专业户”;还有王丽君、马亮、韩梅等女教

员,她们所教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与潜艇相关学科。她们用军人的坚强、刚毅和女性的执著、细腻,为我

军水下战场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份热爱,成就一份坚守;一份坚守,映照一份责任。军械工程学院礼堂奏响了澎湃的 《忠诚卫士之

歌》。 曲作者吴丽芳教员说:“面对英雄的事迹,感觉

自己也充满力量,创作的曲子就有了一种战斗豪情,我身上也多了几分军人的坚毅。 ”

军队育才奖金奖获得者、 武警警种学院教授宋

玉霞被官兵亲切地称作“塑心人”。每次到基层部队,她总会给战士留下一张小卡片,上面印有电话号码、心理小常识和心灵寄语。 她的手机保持 24 小时开

机,全天候全时段为官兵提供服务。被誉为“新世纪巾帼发明家”的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马

秋禾做客中国军网时, 有网友问马秋禾认为自己最大的

特点是什么?马教授回复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军校教员,只不过可能是一个坚守岗位、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人。

这份担当,写在她们的讲台上,更写在她们的脚

步里。第二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主任贺佳,办公室里放有一个行李箱,因为她随时都可能出差。她

曾创下一个月在外奔波 17 天、 辗转 10 个城市的纪

录。“卫生统计学像个望远镜,可以拿来预测未来。所

以,我喜欢与那些沉睡的数据打交道,唤醒它们是我

最大的快乐! ”贺佳说。在军校,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她们不着戎装,却

与军人一样履行神圣使命。一张军校招聘文职人员的海报,彻底改变了刘瑞婷

的生活。 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人的她,辞去了令人羡

慕的工作,成为信息工程大学的一名文职人员。 这两年,刘瑞婷可谓喜讯不断:先是在总参举办的文职人员讲课

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接着又被评为全军先进文职人员。她觉得这个舞台真大,只要你肯飞,就可以尽情地翱翔。

如今,在军校这片沃土上,一大批“不穿军装的

女军人”正在以自己的忠诚、勤奋和汗水,给教学科

研注入强劲活力。

女 学 员

在强军阵营中做一支充满正能量

的太阳花,是我的青春梦想。 从迈入军

校大门的那天起, 以身许国的使命感

和无私奉献的责任感便在胸中激荡。如今,即将奔赴更为广阔舞台的我,做好了搏击沙场的准备!———外国语学院大四学员 常方妮

身穿橄榄绿军装,是我的梦想。作

为一名女军人, 我幻想过木兰出征的

英姿飒爽, 期待有一天我能够奔赴战

位,为强军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橄榄

绿的梦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让我的青

春更加精彩。———武警工程大学研究生 吕慧中

我希望我教过的学员都能成长

为海军装备战线的行家里手,成长为

海军建设大局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成

长为万里海疆的闪亮明星。 在学员成

长的征途上, 我甘当他们的铺路石、登云梯。———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员 丛文静

斗转星移, 转眼我已在教师岗位

上走过了 23 个年头。军校教员浇铸的

是国之卫士, 面对的是学员不断蜕变

的青春。我愿成为一名梦想使者,在传

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向他们传递使命、信仰与忠诚的力量。———装甲兵工程学院教员 周小春

版面设计 方 汉 周 杰

■本报记者 张 琳

(商志勇 、 丁小峰 、 韩 磊 、肖盼、徐小龙整理)

●●●●● ● ●●●●●●● ● ●●

她她们们··梦梦想想秀秀

■本报记者 张 琳

点点赞赞新新一一代代革革命命军军人人··向向全全军军院院校校女女同同胞胞致致敬敬

女 教 员

4中 国 军 校2 0 1 5 年 3 月 6 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张琳E-mail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