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41)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丁碧慧 * 、陳寧馨 ** 、蔡婉貞 *** 摘 要 一、緒言 二、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說 三、研究設計與方法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五、結論 摘 要 本研究以總經理離職為構面,探討臺灣上市、櫃銀行業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與董事會 組成對總經理離職機率之影響。實證結果發現,在我國銀行業裡,公司績效和總經理的 離職機率間呈不顯著負相關。若進一步區分總經理與控制股東關係則發現,當總經理為 控制股東法人代表時,績效的好壞並不影響到總經理的地位;反之,總經理若非為控制 股東法人代表,則公司績效的好壞會顯著的影響總經理的去留。並且,只有在公司原總 經理非為控制股東法人代表之情形下,總經理離職後,公司績效方能顯著提昇。我們亦 發現董事會組成與控制股東股權結構對淘汰不適任總經理此一內部治理效力的影響,僅 在總經理非以控制股東法人代表身分擔任董事時,方見顯著效果。當總經理非為控制股 東代表法人時,控制股東所有權愈高,愈容易汰換績效不佳之總經理,而超額控制權愈 高,亦確實對公司治理之監督機制有不利影響,即愈不會撤換不適任管理者。至於外部 治理機制部分,無論總經理與控制股東關係為何,外部董事持股比與機構法人持股比均 不影響對總經理之監督效果,亦無法抑制控制股東超額控制權與總經理離職率間之負向 關係。 一、緒言 近年來,我國銀行業由於家數過多,且業務及商品同質性高、差異不大,逐漸走上 惡性削價競爭之途,進而嚴重壓縮了自身的生存空間。在此情形下,管理者將在企業中 * 長榮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 長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 *** 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41)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丁碧慧*、陳寧馨**、蔡婉貞***

摘 要

一、 緒言

二、 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說

三、 研究設計與方法

四、 實證結果與分析

五、 結論

摘 要

本研究以總經理離職為構面,探討臺灣上市、櫃銀行業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與董事會

組成對總經理離職機率之影響。實證結果發現,在我國銀行業裡,公司績效和總經理的

離職機率間呈不顯著負相關。若進一步區分總經理與控制股東關係則發現,當總經理為

控制股東法人代表時,績效的好壞並不影響到總經理的地位;反之,總經理若非為控制

股東法人代表,則公司績效的好壞會顯著的影響總經理的去留。並且,只有在公司原總

經理非為控制股東法人代表之情形下,總經理離職後,公司績效方能顯著提昇。我們亦

發現董事會組成與控制股東股權結構對淘汰不適任總經理此一內部治理效力的影響,僅

在總經理非以控制股東法人代表身分擔任董事時,方見顯著效果。當總經理非為控制股

東代表法人時,控制股東所有權愈高,愈容易汰換績效不佳之總經理,而超額控制權愈

高,亦確實對公司治理之監督機制有不利影響,即愈不會撤換不適任管理者。至於外部

治理機制部分,無論總經理與控制股東關係為何,外部董事持股比與機構法人持股比均

不影響對總經理之監督效果,亦無法抑制控制股東超額控制權與總經理離職率間之負向

關係。

一、緒言

近年來,我國銀行業由於家數過多,且業務及商品同質性高、差異不大,逐漸走上

惡性削價競爭之途,進而嚴重壓縮了自身的生存空間。在此情形下,管理者將在企業中

* 長榮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 長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 *** 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

Page 2: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42)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一個好的管理者能夠在艱難的生存空間中創造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且為公司帶來不錯的獲利,較不會因為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而失敗,惟在公司經營權與所

有權普遍分離之時,可能會延伸出代理問題,亦即高階管理者會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考

量,而不以追求股東財富極大化為目標。為解決代理問題的窘境,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

及措施對企業本身的助益甚大。公司治理之主要目標在於健全公司營運及追求股東最大

利益,故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應能在高階管理者不適任或者是公司營運績效不佳

時,做出汰換高階主管的決策以有效發揮其治理功能。對於急需一位優良管理者帶領銀

行在現今充滿嚴峻挑戰之金融環境下創造屬於自己利基的金融業而言,能否適時汰換不

適任管理者,公司股權結構與治理制度又對此汰換機制有何影響,乃本文欲探討之重點。

過去國內外文獻多發現公司績效與高階管理者異動率間呈現負相關(Coughlan &

Schmidt, 1985;Weisbach, 1988;Murphy & Zimmerman, 1993;Lausten, 2002;Brunello,

Graziano & Parigi, 2003;Muravyev, 2003;Neumann & Voetmann, 2005;林穎芬、祝道松

& 洪晨桓, 2006;Tsai, Hung, Kuo & Kuo, 2006;李馨蘋 & 劉清明, 2007)。然林穎芬與

劉維琪(2000)以臺灣上市公司營建業以外之製造業為研究樣本,則發現雖然在非家族

企業中,公司績效與高階管理者異動率間確存在顯著負向關係,但在家族企業則無此發

現。黃美儀(2002)之研究進一步將家族與非家族企業,再加入高科技與傳統產業的分

類,結果亦顯示我國僅在高科技產業的非家族企業裡,公司績效與管理者離職率為負向

關係。遲銘俊(2004)甚至發現我國金融業的績效表現與高階管理者離職率間呈顯著的

正相關。由上述研究可知,公司是否能適時汰換不適任管理者,可能因企業與產業特性

而異。

家族企業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公司經理人通常來自家族(Faccio, Lang &Young,

2002)。由於總經理屬於家族成員,家族基於權勢掌握,即使當總經理績效不佳時,亦

不會撤換總經理。因此,林穎芬與劉維琪(2000)以及黃美儀(2002)均僅在非家族企

業發現公司績效與高階管理者異動率間之負向關係。Brunello, Graziano 與 Parigi

(2003)以義大利公司為對象,亦發現公司績效與高階管理者異動率間之負向關係僅存

在於總經理非為控制股東時,若總經理為控制股東則否。 在臺灣企業中,即使總經理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出一個新名詞「獨立專業經理人」,他認為所謂獨立專業經理人必須是獨立於大股東,

且由獨立董事過半的董事會所聘請。在獨立專業經理人的制度之下,該經理人不會偏向

大股東,而是爲全體的股東謀利。張忠謀認為目前臺灣的情況是 “許多專業經理人名義

上是董事會所聘請,但事實上卻是大股東所聘請,導致該經理人的獨立性不夠,易聽信

於大股東的話,違背其應有的原則”(商業週刊第 1011 期,第 121 頁)。當專業經理人

係獨立於大股東時,汰換不適任管理者之機制或可有效運作,然若經理人為大股東所聘

請,有其特殊任務時,汰換機制能否有效執行,則不無疑慮。因此,本文首先擬探討擁

有多數股權之控制股東與經理人間之關係,如何影響高階主管汰換決策之有效性。

傳統代理理論適用的前提是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之狀況。然最近的研究指出,大部

分國家之上巿公司股權集中程度高,普遍存在最大股東,致使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並

未完全分離(La Porta, Lopez-de-Silanes & Shleifer, 1999;Claessens、Djankov & Lang,

Page 3: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43)

2000;Faccio & Lang, 2002)。當大股東透過交叉持股或金字塔等複雜結構,取得高於所

有權之額外控制權時,就會引發侵占小股東利益的負面動機,產生 La Porta 等人

(1999)所謂大股東與小股東間之代理問題,Shleifer 與 Vishny (1986)與 Bebchuk

等人(2000)指出尤其在缺乏保護小股東機制的國家,此種偏離一股一權的現象更為常

見。根據學者 Claessens 、 Djankov 與 Lang (2000)與翁淑育(2000)的研究可知

我國目前即普遍存在公司股權集中且所有權與控制權偏離之情形。La Porta 等人

(2002)與 Claessens 等人(2002)認為在此情形下,控制股東在經營公司時,將產生

正面誘因與負面侵佔動機。當控制股東擁有較多的所有權時,任何傷害公司價值的行為

也會造成自身較大的損失,因此控制股東會認真的經營與降低損害公司價值的行為,此

為正面誘因動機。然當控制股東擁有的控制權多於所有權時,其愈有能力侵占與移轉公

司的資源,而較少的所有權則降低控制股東進行財富侵占行為時對自己的損失,使得控

制股東不惜損害小股東權益以鞏固自身地位之誘因愈強,此為負面侵佔動機。Claessens

等人(2002)之研究即顯示較高的所有權會提高公司價值,所有權與控制權偏離程度愈

大則會降低公司價值。Caprio, Laeven 與 Levine(2007)針對多國銀行業的研究亦發現

較高的所有權不僅能提高銀行價值,更能減緩較弱的股東保護法令對銀行價值的負面影

響。據此,我們認為控制股東股權結構狀況亦可能影響高階主管汰換決策,此為本研究

擬探討的另一主題。

以目前臺灣銀行業的情況來看,銀行業多半仍為集團所掌握,近幾年金控公司紛紛

成立,更有臺灣金融業將為三大家族把持之虞。在此情況下,握有多數股權的控制股東

究竟會因其握有多數的股份而更努力治理公司,適時汰換不適任管理者,創造全體股東

最高利益或者無視於管理者之能力,僅將管理者視為滿足私人利益之工具,加速侵佔控

制公司資源,輸送利益給別的投資公司,甚至危及整體金融環境之穩定,實值得深究。

再者,銀行業為受高度管制之行業,其高階管理者之資格受法令管轄,且需報請主管機

關核可,是否使得其高階主管汰換決策與一般行業存在差異,亦為一有趣議題。以往探

討公司績效與高階管理者離職率間關聯性之文獻多以一般企業為研究對象,且未有文獻

論及控制股東股權結構,以及控制股東與經理人間之關係對高階主管汰換決策可能產生

之影響與所扮演之角色。據此,本文以民國 87 至 94 年底之上市、櫃銀行為研究對象,

以高階主管中之總經理為研究主體,探討控制股東之持股狀況及控制股東與總經理間之

關係在總經理汰換決策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Kang 與 Shivdasani (1995)、Denis 等

人(1997)以及 Muravyev(2003)均發現外部股東持股與高階管理者離職率呈正相

關。李佳玲、葉穎蓉與何進滄(2005)之研究亦顯示外部董事比與機構法人持股比等外

部治理機制能使高階管理者持股與離職率的負向關係減弱。故我們亦進一步討論外部的

監督力量是否能在總經理績效表現不佳時發揮其應有的監督效果,並抑制控制股東對淘

汰不適任總經理可能產生之不良影響。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二部分探討並回顧過去相關研究,並提出本文欲探討之假說。

第三部分說明本研究所採用之樣本、資料來源,其次定義相關變數,最後介紹所使用之

實證模型。第四部份彙整實證結果進行假說驗證,第五部分則針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

並說明實證意涵。

Page 4: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44)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二、文獻探討與研究假說

本節首先說明高階管理者更迭的理論,以了解本研究將探討之主要議題,其次則從

董事會結構之相關文獻歸納出股權結構型態對高階管理者離職的影響。最後由外部治理

效力來了解我國外部監督力量是否具有監督高階管理者作為的實質效力。由於本研究仿

效一般國內文獻之作法,以高階主管中之總經理為研究主體,故所發展之假說均以總經

理代表高階主管。

(一)公司績效與高階主管更迭

高階管理者是否該撤換的決策權掌握在董事會手中,學者們認為高階主管去留的決

定是一項足以影響整個企業未來經營成敗的重要決定(Jauch, Martin & Osborn,1980)。

Coughlan 與 Schmidt(1985)認為在公司績效不佳時能更換高階主管是董事會善盡監督

責任的表現。Gibbons 與 Murphy(1990)以及 Janakiraman(1992)等人之實證結果的

確發現相對績效評估(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PE)與 CEO 離職呈顯著負向關

係。Denis 與 Denis(1995)採用會計績效的總資產報酬率來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結果

顯示高階管理者的更迭與總資產報酬率有顯著關係。Denis 等人(1997)以及 Knezevic

與 Pahor(2004)分別以股票報酬及公司銷貨成長率作為績效指標,結果均證實高階主

管的異動與公司績效間呈現負向關係。Gibson(2003)則利用盈餘/資產、盈餘/資產的

變動率、股票市場報酬率與銷貨成長率來分析,發現使用財務報表資訊為績效指標時,

公司績效與高階主管異動機率之負相關最為顯著。德國與日本的研究結果也同樣發現高

階主管之績效與離職率為負向關係(Kaplan, 1994;Kang & Shivdasani, 1995)。在國內

研究方面,林穎芬等人(2006),Tsai 等人(2006)以及李馨蘋與劉清明(2007)以我

國一般產業之上市公司為對象,亦得到公司績效與高階管理者離職率呈顯著負相關之結

論。

綜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下列假說:

假說一:其它條件不變下,總經理離職機率與公司前期績效之間呈現負相關。

(二)內部治理效力

公司內部治理機制能否發揮效力,及時撤換不適任之管理者,實為良好公司治理制

度的第一道防線,本小節即針對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與董事會組成兩個面向進行討論。

1.控制股東股權結構

最近的研究發現許多國家之上巿公司股權集中程度高,即存在最大股東,且最大股

東常透過交叉持股或金字塔等複雜結構,取得高於所有權之額外控制權,使得最大股東

於經營公司時,同時存在正面誘因與負面侵佔動機(Faccio & Lang, 2002;Claessense et

al., 2002;La Porta et al., 2002)。當最大股東之所有權愈高時,與公司利益愈一致,比較

會以股東角度經營公司,此為正面誘因動機。相反的,當所有權與控制權之偏離程度愈

大時,最大股東愈有不惜損害小股東利益以確立他們的權益之誘因,即為負面侵佔動

Page 5: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45)

機。許多文獻證實正面誘因與負面侵佔動機之存在。Claessens et al.(2002)發現最大股

東所有權愈高之公司,其績效確實較高,且控制權與所有權偏離的確會減少公司價值。

Caprio, Laeven 與 Levine(2007)針對多國銀行業的研究亦發現較高的所有權不僅能提

高銀行價值,更能減緩較弱的股東保護法令對銀行價值的負面影響。Yeh and Woidtke

(2005)則嘗試由正面誘因與負面侵佔動機來解釋最大股東的董事會成員選擇決策,結

果發現當最大股東之所有權愈高時,所把持之董事會席次愈低,然當超額控制權提高

時,有關聯董事會成員愈多。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控制股東股權結構狀況亦可能影響高階主管汰換決策,當控制

股東擁有較多的所有權時,任何傷害公司價值的行為也會造成自身較大的損失,因此控

制股東會認真的經營與降低損害公司價值的行為,故當控制股東的所有權愈高,越容易

在總經理表現不佳時將其汰換。然當控制股東擁有的控制權多於所有權時,其愈有能力

侵占與移轉公司的資源,而較少的所有權則降低控制股東進行財富侵占行為時對自己的

損失,故當總經理為控制股東所選擇,傾向為個人謀福利時,控制權偏離所有權程度愈

大,自利動機越強,即使總經理的表現不好,亦不會被撤換。故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說:

假說二:其它條件不變下,總經理離職機率與控制股東所有權呈正相關,且所有權會加

強離職率與前期績效間的負向關係。

假說三:其它條件不變下,總經理離職機率與超額控制權呈負相關,且超額控制權會減

弱離職率與前期績效間的負向關係。

2.內部董事比率

Dunn(1987)與 Gilson(1990)均認為因外部董事自主性與獨立性較高,外部董事

的存在可以使董事會更客觀及公正的做決策,其監督控制功能較能發揮。Weisbach

(1988)與 Scott & Kleidon(1994)的確發現對擁有由外部董事主導的董事會之公司而

言,公司績效與高階管理者被撤換的機率呈現負相關,即外部董事較能超然監督經理

人。Jagannathan(1996)也指出大部分的研究都顯示外部董事較能有效率地對經營不佳

的主管做出撤換的懲處。在國內研究方面,李佳玲等人(2005)之研究亦顯示外部董事

比愈高,高階管理者持股與離職率的負向關係將減弱。本研究中之內部董事定義為控制

股東、控制股東之家族親屬、控制股東之公開發行公司或基金會之法人代表。由於我國

家族企業色彩濃厚,由家族成員擔任公司董事或管理階層之情形相當普遍,造成內部董

事成員的監督自主性喪失,妨礙董事會的監督力量,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用,故當內部

股東在董事會擔任董事的比率愈高的時候,董事會的監督效果會減弱。根據以上可知,

內部董事應無法有效抑制總經理的行為。據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說:

假說四:其它條件不變下,總經理離職機率與內部董事比率為負相關,且內部董事比率

會減弱離職率與前期績效之負向關係。

(三)外部治理效力

一般而言,當高階管理者在其績效表現不佳的時候,若是控制股東剛好為己私利或

者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管理效用時,公司的外部治理機制是否能適時發揮其治理功能監督

Page 6: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46)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管理當局不適的行為,實攸關重大,亦為本研究欲探討之重點。

1.機構法人持股比率

因機構投資人在金融市場的影響漸增,它們在公司治理效力上所扮演之角色亦不容

忽視。Pound(1988)曾對公司的機構法人股東提出效率監督假說,指出機構投資人因

具備較完善之專業知識,相較於一般股東可以用較低的監督成本來監督管理階層,將使

監督活動更有效率。McConnel 與 Servaes (1990)之研究亦指出,機構法人持有股數

愈多可以改善公司的監督效力,提高公司治理機制之有效性。Mangel 與 Singh(1993)

則認為機構投資人會以其組織及專業知識參與董事會的運作,因此機構法人應可加強董

事會監督的功能。

Brickley, Lease 與 Smith(1988)發現機構法人持股比率與改善管理者之反接管行

為之間呈現正相關。Bushee(1998)針對機構法人所有權和公司研發投資關係之研究發

現,機構法人在減輕高階管理者短視行為方面,確實可以成為一有效監控的角色。然監

控的強度仍因不同機構投資人的形式而有不同;機構投資人的高成交額和動態交易,亦

即高度的流動性,可能更促使高階管理者的短視行為。Starks(2000)認為機構投資人

可藉由分散股權和成為主要具控制能力股東達成監控的目的。綜上所述,當機構法人持

股比率較高時,應可以形成一股有效的外部監督力量。故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說:

假說五:其它條件不變下,高階管理者離職機率與機構法人持股率為正相關,且機

構法人持股比率會加強離職率與前期績效之負向關係。

2.外部董事持股比率

Gilson(1990)指出因外部董事自主性與獨立性較高,外部董事的存在可以使董事

會更客觀及公正的做決策,其監督控制功能較能發揮。Weisbach(1988)、Scott 與

Kleidon(1994)發現對擁有由外部董事主導的董事會之公司而言,公司績效與高階管

理者被撤換的機率呈現負相關,即外部董事較能超然監督經理人。再者,由 Jensen 與

Meckling(1976)所發表之「利益收斂假說(convergence of interest)」可知,當董事的

持股達到一定比例時,董事的財富水準與公司的經營狀況密不可分,其切身利益與公司

愈趨一致,使得董事會的監督意願增強,會盡可能去控制管理當局的行為,而一旦董事

會發揮它應有的功能時,高階管理者將較不可能有機會從事利己卻對公司有害的行為,

公司因而會有較佳的績效。故而,我們可推論當外部董事持股比率愈高,應更可提升外

部董事之監督能力。劉宴辰(1993)的研究即指出,當外部董事持股比例超過 40%時,

對企業績效具有正面的影響。Bhagat, Carey 與 Elson(1999)更發現外部董事持股比率

越高,則績效差之專業經理人的離職率較高。據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說:

假說六:其它條件不變下,總經理離職機率與外部董事持股比率為正相關,且外部董事

持股比率會加強離職率與前期績效之負向關係。

3.外部治理對超額控制權的抑制力

當一企業的控制股東其擁有的控制權多於所有權時,較容易有侵佔的動機,因此對

Page 7: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47)

於總經理的行為並不特別在意,故會降低總經理的離職率,然若外部監督機制(機構法

人、外部董事)能發揮其效力,應該可減弱控制股東之超額控制權對高階管理者離職之

負面影響。據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說:

假說七:其他條件不變下,機構法人持股比率愈高將減弱總經理離職機率與超額控

制權間之負向關係。

假說八:其他條件不變下,外部董事持股比率愈高將減弱總經理離職機率與超額控

制權間的負向關係。

三、研究設計與方法

(一)資料來源與樣本選取

本文研究之對象為臺灣上市、上櫃銀行,研究期間自 1998 年至 2005 年止。於研究

期間中有六家銀行被併包含:高雄企銀、萬通銀行、大安銀行、國泰銀行、富邦銀行、

中興銀行;另有二家銀行上市、上櫃時間太短:臺灣工銀、合作金庫,故此八家銀行不

列入研究樣本,最後只以三十家銀行為實證樣本。另於研究期間有 14 家銀行:第一銀

行、華南銀行、中華開發、中國商銀、台北商銀、交通銀行、中國信託、國泰世華、台

北富邦、建華銀行、玉山銀行、復華銀行、台新銀行、日盛銀行納入金控體系,其所有

權和控制權均由金控公司百分之百直接控制,為避免所有權與控制權的極端值造成實證

結果之偏誤,因而將納入金控後之銀行樣本予以剔除。實證資料來源為臺灣經濟新報資

料庫。

(二)變數說明

1.應變數

總經理離職:高階管理者(top executive)一般是指企業內部最高的決策者,就國

外而言,高階管理者包括有執行長(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董事長(chairman)、

總裁(president)與副總經理(vice-president)等,在國內則相當於董事長與總經理

(李佳玲、葉穎蓉與何進滄, 2005)。本研究採一般國內文獻之作法,定義企業高階管

理者為總經理,將總經理離職設為一虛擬變數,當公司該年度發生總經理離職之情形時

為 1,其他情況則為 0。

2.自變數

(1)前期績效:

國內文獻一致發現高階主管酬勞與資產報酬率及股東權益報酬率等會計績效指標具

顯著關係(林穎芬與劉維琪, 2003;林淑惠與胡星陽, 2003; 洪玉舜與王泰昌. 2005),市場

績效和報酬之關係則未有定論。因此,本文主要以會計指標作為績效衡量標準。會計指

標中,股東權益報酬率除了表示企業的經營績效外,亦可作為股東獲利能力之指標。由

於企業主要目標係追求股東價值極大化,故本研究採用股東權益報酬率作為績效衡量指

Page 8: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48)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標(註一),以去除公司與股東對績效認定不同之疑慮。另外,由於企業本身的經營績效高

低可能會受整體經濟環境與景氣循環的影響,因此前期績效指標係取扣除同業平均報酬

之相對績效指標來衡量,計算如下:

_adj ROE ROE ROEtit 股東權益總額

稅後淨利ROE

adj_ROE :調整過後的股東權益報酬。

itROE :在 t 年度的第 i 家銀行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tROE :在 t 年度所有銀行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平均值。

(2)所有權與超額控制權:

本研究沿用 Claessens 等人(2002)之做法,將所有權定義為控制股東所擁有的現

金流量權,控制權定義為控制股東所擁有的投票權,相關資料係採自臺灣經濟新報資料

庫。該資料庫係依據 La Porta 之做法,定義所有權為最終控制者之(直接盈餘分配權

+∑各控制鏈之間持股率乘積),控制權為最終控制者之(直接持股+間接持股),並以控

制鏈最末端持股率為間接持股。由於負面侵佔動機是以控制股東之控制權與所有權的偏

離程度來衡量,故我們定義超額控制權為控制權減所有權,以此代表控制權負面侵佔動

機之強弱。

(3)內部董事比率:

一般而言,董事會通常由兩種人所組成--內部董事及外部董事。所謂內部董事一般

是指由企業大股東、公司高階管理者及其配偶、二等親出任董事。而外部董事是指沒有

實際參與公司業務執行,與公司控制者或大股東無利害關係,並具備相關之專業知識與

經驗,以監督公司營運的董事。在本研究中將內部董事定義為控制股東、控制股東之家

族、控制股東之公開發行公司或基金會之法人代表,而控制股東係指對公司決策具有最

大影響力者且包含其家族成員及經營團隊,其餘董事會成員包含外部董事及友好董事都

定義為外部董事。內部董事比率計算方式如下:

董事會人數

控制股東擔任董事人數內部董事比率

(4)機構法人持股比率(INSTITUTION):

McConnel 與 Servaes(1990)研究指出提高機構法人持股比率,可以改善公司的監

督效力,亦即提高公司治理機制之效力。機構法人持股包含政府機構持股、本國金融機

構持股、本國信託基金持股、本國公司法人持股、本國其他法人持股、僑外金融機構持

股、僑外法人持股和僑外信託基金持股等。由於一般的企業都為法人所持有,故其控制

股東旗下公司或者是和控制股東同集團之公司所持有股數也會概括在機構法人持有股數

裡。本研究為確實了解控制股東以外的機構法人所能發揮的監督效力,機構法人持股為

一般定義之機構法人持股數減去控制股東代表法人持有股數。計算方式如下:

流通在外股數

數控制股東所屬集團持股機構法人持股比率數機構法人持股比率

-

Page 9: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49)

(5)外部董事持股比率(OUTHOLD):

根據之前所述,一般外部董事定義為沒有實際參與公司業務執行,與公司控制者或

大股東無利害關係,並具備相關之專業知識與經驗,以監督公司營運的董事。本研究定

義外部董事為董事會成員中屬於友好集團和外部的董事(註二),而友好集團係指關係友好

之集團,即董事會成員隸屬於不同集團,但具有友好關係。外部董事持股定義如下:

流通在外股數

友好集團董事持有股數外部董事持有股數外部董事持股比率

此外,本研究亦參考以往相關文獻,納入總經理是否兼任董事長(DUAL),以及

總經理任期(TENURE)兩個控制變數。由於總經理兼任董事長將擴大總經理職權,可

能影響董事會的獨立監督能力,進而降低汰換管理者的可能性。當總經理兼任董事長

時,我們令 DUAL=1,否則 DUAL=0。總經理任期為總經理自擔任此職務至更換當年

為止之年數。任期愈長,總經理可能愈近退休年齡,此時總經理任期將與總經理的離職

機率成正相關。但 Salancik 與 Meindl(1984)指出任期愈長之總經理可能建立較高權

力基礎,愈不易被撤換,使得總經理任期將與總經理的離職機率成負向關係。

3.實證模型

本研究的應變數為總經理當年度是否離職,當年度離職等於 1,未離職則等於 0。

自變數包含績效、所有權、超額控制權,內部董事比率、機構法人持股比率、外部董事

持股比率。由於總經理離職變數為二元變數(0 與 1),故本研究以 Logistic 迴歸模式來

估計,應變數代表總經理的離職機率。本研究之 logistic 模型如下:

( )( )

OUTHOLD6

NINSTITUTIO5IN4STRAY3OWNER2ROE10turnoverp-1

turnoverpln

+

+++++=

P(turnover):總經理離職率

ROE:前期股東權益報酬率

OWNER:控制股東所有權

STRAY:超額控制權

IN:內部董事比率

INSTITUTION:機構法人持股比率

OUTHOLD:外部董事持股比率

本研究以上述模式驗證假說一至假說六,檢視變數與總經理離職機率之間的相關性。

其次,為驗證控外部治理效力對超額控制權與總經理離職率關聯性之影響,本研究

將外部治理之代理變數與超額控制權交互項變數納入迴歸模式中,欲驗證當外部治理機

制越強時,是否能降低控制股東擁有的超額控制權對總經理離職的影響,驗證假說七、

假說八之模式如下:

Page 10: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50)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 )( )

OUTHOLD*STRAY8NINSTITUTIO*STRAY7OUTHOLD6

NINSTITUTIO5IN4STRAY3OWNER2ROE10turnoverp-1

turnoverpln

+++

+++++=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敘述統計

TABLE 1 敘述統計表

平均數 中位數 標準差

績效 -0.05 0.05 0.90

調整後績效 -0.01 0.02 0.86

所有權 0.18 0.12 0.17

超額控制權 0.03 0.00 0.07

內部董事比率 0.58 0.63 0.24

機構法人持股比率 0.24 0.22 0.15

外部董事持股比率 0.06 0.04 0.07

本研究期間共有 188 個有效樣本,其中有 49 個總經理離職案例,另外有 122 筆資

料的總經理以控制股東所指派之法人代表身分出任董事,66 筆資料的高階管理者則非

控制股東的法人代表。

從 Table 1 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司績效(ROE)在未調整前平均為-5%,而在經過產

業的調整後,公司績效平均為-1%,由績效數字顯示,我國銀行近幾年來績效的表現並

不佳,且銀行間的獲利差異性甚大,從中位數可看出,一般銀行獲利約為 5%左右,顯

然銀行在高度的競爭下獲利空間被嚴重的壓縮。因此政府推動金改及金控公司成立,以

減輕銀行間因高度競爭而以縮小利差空間的手段來賺取獲利及擠壓同業生存空間之做法

似有其必要性。在所有權的部份,銀行業的控制股東平均所擁有的股權只有 18%,然所

有權標準差達 17%,顯示銀行所有權之差距甚大。在超額控制權的部份,控制股東的平

均控制權與所有權差距為 3%,顯示我國銀行業控制股東的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差異並不

大。在內部董事比率的部份,內部董事的比率約佔 58%,李佳玲等人(2005)的研究則

顯示扣除金融業以外的其他產業,其內部董事比率約 54%,顯示我國銀行業董事會的內

部成員比例略高於其他產業。在機構法人持股比率方面,銀行業機構法人持股比率約為

24%,李佳玲等人(民 94)則發現其他產業之機構法人持股比率約為 23%,兩者比率

相當相近。在外部董事持股部份,從平均值來看,我國銀行業的外部董事平均持股比例

只有 6%,是否將影響外部監督力量之有效性,實有待驗證。

為進一步解析總經理離職與未離職樣本間之公司治理特性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以下

本文透過平均數差異檢定來了解。

Page 11: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51)

TABLE 2 離職與非離職之樣本敘述統計及平均數差異檢定

變數 樣本區別 樣本數 平均數 中位數 標準差 最小值 最大值 t 值 P 值

離職 49 -0.24 0.06 1.75 -12.20 0.48 績效

沒離職 139 0.02 0.05 0.14 -0.48 0.79 1.75 0.083

+

離職 49 -0.23 0.03 1.63 -11.33 0.77 調整後績效

沒離職 139 0.07 0.02 0.25 -0.47 0.94 2.08 0.0393*

離職 49 0.16 0.09 0.16 0.00 0.56 所有權

沒離職 139 0.19 0.12 0.17 0.00 0.86 0.77 0.4400

離職 49 0.04 0.01 0.09 0.00 0.42 超額控制權

沒離職 139 0.03 0.00 0.06 0.00 0.42 -0.68 0.4951

離職 49 0.57 0.63 0.26 0.00 1.00 內部董事比率

沒離職 139 0.59 0.63 0.24 0.05 1.00 0.40 0.6886

離職 49 0.24 0.21 0.17 0.00 0.60 機構法人持股比率

沒離職 139 0.25 0.23 0.15 0.00 0.55 0.35 0.7244

離職 49 0.06 0.04 0.07 0.00 0.43 外部董事持股比率

沒離職 139 0.06 0.04 0.07 0.00 0.43 -0.07 0.9404

註:+p<0.1;*p<0.05;**p<0.01

從 Table 2 中可看出,在 87 年到 94 年研究期間有 49 位總經理離職,且總經理未離

職者的績效顯著優於離職者,表示高階管理者確實會在公司績效表現不好的時候遭到汰

換。其餘治理變數在離職與未離職間樣本的差異並未達顯著水準。

(二)實證結果

1.公司治理機制對總經理離職率之影響

Table 3 之結果顯示,就全體樣本而言,公司績效與總經理離職的機率間呈現負相

關,表示當公司績效不好的時候確實容易撤換總經理,但其效果並不顯著。另外,內部

董事比率與總經理的離職呈現負相關,外部董事持股比率與總經理的離職呈現正相關,

唯其效果均不顯著。控制股東所有權、超額控制權與機構法人持股則顯現與研究假說相

反的不顯著結果。另外,我們亦透過治理變數與績效的交乘項來探討治理機制對於汰換

績效不佳之總經理離職率的影響性。我們發現控制股東的所有權愈高愈能加強公司績效

與總經理離職機率間之負向關係,但未達顯著水準,而其餘治理變數則無法表現出預期

效力。上述結果顯示,迥異於一般行業公司績效和總經理的離職機率間呈顯著負相關之

情形,公司治理機制對銀行業總經理離職機率之影響力似乎並不明顯,整體模型之適合

度檢定均未達顯著水準,更可印證此一情形。張忠謀(2007)認為評量總經理之適任標

準會因管理者是否為大股東或獨立董事會所指派而異。由於銀行業近年來有家族化的趨

勢,故是否因為總經理多為控制股東的成員或者是關係人,才造成公司治理效力在銀行

業效果不彰,值得進一步觀察。因總經理與控制股東之關係缺乏相關資料佐證,且一般

Page 12: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52)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而言當總經理以控制股東所指派之法人代表身分出任董事時,其在董事會中即無法獨立

行使職權,須以控制股東之意見為依歸,此時總經理形同控制股東之代言人,使得握有

多數股權的控制股東基於私人利益,不願適時汰換不適任管理者之可能性大增。因此,

本研究依總經理是否為控制股東所指派之法人代表進行分類,以便了解公司治理機制之

效力是否因總經理身分之不同而異。

TABLE 3 全部樣本之績效與總經理離職機率間關係之實證結果

全部樣本

變數 係數 t 值 係數 t 值 係數 t 值 係數 t 值

常數 -0.88 -1.52 -0.88 -1.35 -0.84 -1.27 -0.87 -1.31

績效 -1.36 -1.64 -1.16 -0.21 0.46 0.09 -1.04 -0.22

所有權 -0.19 -0.14 -1.01 -0.72 -0.71 -0.49

超額控制權 1.89 0.76 1.91 0.75 1.61 0.64

內部董事比率 -0.29 -0.28 -0.08 -0.08 -0.60 -0.64 -0.32 -0.28

機構法人持股比率 -0.04 -0.04 -0.12 -0.09 0.02 0.02 0.00 0.00

外部董事持股比率 0.12 0.04 -0.14 -0.05 -0.29 -0.1 -0.18 -0.06

績效*所有權 -8.72 -1.24 -8.18 -0.99

績效*超額控制權 -10.66 -0.34 -4.72 -0.15

績效*內部董事比率 0.97 0.14 -2.21 -0.37 0.62 0.10

績效*機構法人持股比率 0.58 0.05 1.65 0.13 1.97 0.18

績效*外部董事持股比率 7.42 0.17 -5.35 -0.16 6.84 0.19

概似值 -104.60 -104.96 -105.25 -104.73

χ2 值 6.51 5.81 5.22 6.27

P 值 0.37 0.76 0.81 0.86

註:+p<0.1;*p<0.05;**p<0.01

從 Table 4 可看出,就總經理為控制股東法人代表之樣本而言,公司績效與總經理

的離職率間呈不顯著負相關,考量治理機制對績效與總經理離職關聯之影響後,甚至呈

現顯著正相關。此結果表示管理者績效愈好反而可能被汰換,與假說完全相反。另外,

在外部治理效力部份,機構法人持股和外部董事持股比率雖然也都對總經理具有監督效

果,但效果並不顯著。治理變數與績效的交乘項之係數,均不顯著,表示公司治理機制

並無法在公司績效不好的時候發揮其對以控制股東法人代表身分出任董事之總經理的監

督效果。另外,整體模式之適合度亦未達顯著水準,證明公司治理機制並無法有效運

作。我們認為當總經理以控制股東之法人代表身分出任董事時,控制股東與總經理之關

係較密切,經營決策之制訂較有偏向控制股東利益之可能性,故公司治理效能對此類型

總經理較不明顯。

Page 13: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53)

Page 14: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54)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就總經理非控制股東法人代表之樣本而言,整體模式之適合度幾乎均達顯著水準,

表示公司治理機制確能解釋未以控制股東法人代表身分出任董事之總經理的汰換決策。

首先,公司績效與總經理的離職存在顯著負向關係,表示在我國的銀行業中,當總經理

非以控制股東法人代表身分出任董事時,其與控制股東之關係可能較屬一般聘任關係,

此時公司績效的確會影響到總經理的去留,總經理確實會因公司績效不好而遭到撤換,

此結果與 Denis 與 Denis(1995)、Terry 與 Phyllis(2001)、楊斯琴(2003)、李佳玲等

人(2005)之研究結論一致。內部董事比率與總經理離職機率亦為顯著負相關且內部董

事比率與公司績效交乘項為正值,表示內部董事比率愈高監督機制愈微弱使得績效不佳

之總經理被汰換的機率降低,與李佳玲等人(2005)之研究結論一致。由於我國銀行業

多為財團所掌握,而財團為了能在董事席次中握有一定的比例,常會用盡辦法讓財團內

部成員當選公司董事,讓控制股東本身在提出方案時能獲得支持,故董事會裡的內部成

員並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來對總經理進行監督,所以當內部董事比率越高時,能對總經

理有監督能力的人就越少,愈不可能汰換不適任管理者。此外,控制股東所有權與公司

績效交乘項顯著為負,表示當控制股東所有權高時,愈容易在公司績效表現不佳時,更

換總經理,與假說一致。我們並發現超額控制權與總經理離職率為負向關係,且當控制

股東的超額控制權越高,公司績效與總經理離職率之負向關係亦不明顯,表示當控制股

東超額控制權高時,其著眼於個人利益,故對總經理之監督機能不強。至於機構法人持

股比率與總經理離職率間為正向關係但效果並不顯著,且當機構法人持股比率越高時,

公司績效與總經理的離職率間之負相關反而愈不明顯,顯現我國銀行業機構法人的監督

效力微弱。

綜合上述結果可發現,當總經理為非控制股東法人代表時,控制股東之所有權愈

高,愈容易汰換績效不佳之管理者,而超額控制權與內部董事比愈高,亦確實對公司治

理之監督機制有不利影響,符合研究假說。然當總經理為控制股東法人代表時,假設均

不成立,甚至呈現方向相反之結果,表示管理者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時,公司之績效並

非控制股東評斷管理者表現之重要標準,因此公司績效與總經理離職率並未出現假說預

期之關係且公司治理機制亦無法解釋績效與總經理離職率間之關聯性。另外,外部治理

機制對上述兩類型管理者之影響均不顯著,表示就監督管理者行為之功能而言,內部治

理機制之效力仍重於外治理機制之效力。

2.外部治理效力對控制股東超額控制權與總經理離職關聯性之影響

由於控制股東之超額控制權確實會降低總經理離職率,使得公司汰換不適任管理者

之機制無法有效運作,故本研究將外部治理機制與超額控制權之相乘項納入迴歸模型,

以驗證外部治理機制可否抑制超額控制權與總經理離職率間之負向關係。

從 Table 5 中可看出,在考慮外部治理機制對控制股東超額控制權與總經理離職率

間負向關係之抑制效果後,對全體樣本而言,公司績效和總經理離職機率為顯著負相

關,其餘變數結果則與先前實證結果一致。至於外部董事持股比率與超額控制權之交乘

項係數為正,表示外部董事持股比率越高的時候,能夠降低控制股東超額控制權與總經

理離職的負向關係,然未達顯著水準。然而,較高的機構法人持股比率並無法抑制超額

Page 15: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55)

控制權與總經理離職的負向關係,顯示我國機構法人投資金融機構多為短線操作,無法

發揮其應有的監督機制。

TABLE 5 控制股東超額控制權、績效與離職總經理機率之實證結果

全部樣本

總經理為控制股東

法人代表

總經理非為控制股

東法人代表

變數 係數 t 值 係數 t 值 係數 t 值

常數

-0.83 -1.41 -1.97* -1.97 1.42 1.45

績效 -1.46+ -1.71 -1.20 -1.14 -2.68+ -1.67

所有權 -0.05 -0.04 -0.78 -0.47 -0.08 -0.02

超額控制權 4.13 1.08 3.07 0.71 -50.44 -0.80

內部董事比率 -0.50 -0.46 1.31 0.85 -5.17* -1.98

機構法人持股比率 0.57 0.39 1.33 0.62 1.80 0.72

外部董事持股比率 -0.79 -0.25 -0.09 -0.01 -5.37 -1.17

超額控制權*機構法人持股比率 -19.50 -0.80 -18.42 -0.59 54.74 0.37

超額控制權*外部董事持股比率 17.53 0.30 44.42 0.48 135.50 0.66

概似值 -104.28 -67.47 -30.39

χ2 值 7.15 7.49 12.34

P 值 0.52 0.48 0.14

註:+p<0.1;*p<0.05;**p<0.01

就總經理為控制股東代表人之樣本而言,實證結果與先前的結論一致,公司績效與

總經理離職率雖為負相關,但並未達顯著水準。外部治理效力與超額控制權的交互作用

實證結果亦與全部樣本情況相同,即外部治理機制並無法抑制超額控制權與總經理離職

率間之負相關。

然對總經理非控制股東代表人之樣本而言,公司績效與總經理離職率為顯著的負相

關,與先前實證結果一致。另外,機構法人持股比率及外部董事持股比率與超額控制權

的係數均為正,表示機構法人持股比率和外部董事持股比率越高的時候,能夠降低控制

股東超額控制權與總經理離職率為負向關係,唯均未達顯著水準。若進一步分析整體模

式之適合度,我們再度發現與之前類似之結論,僅對總經理非控制股東代表人之樣本而

言,整體模式之適合度幾乎達顯著水準,其餘樣本之適合度均非常不理想。此一結果再

次顯示,似乎只在總經理非控制股東代表之情形下,公司治理機制方能有效汰換不適任

管理者,而當控制股東與管理者關係密切時,相關機制均無法解釋總經理汰換決策。

(三)總經理離職前後績效差異分析之 t檢定

最後,我們以 t 檢定驗證總經理在離職後,當年與前一年的績效差異以及離職前一

Page 16: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56)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年與後一年的績效差異是否有顯著的差別,結果顯示於 Table 6 中。就整體而言,無法

看出總經理離職後公司績效顯著提升。在分類的樣本中,總經理若為控制股東指派之法

人代表亦無法看出總經理在離職後,公司績效會顯著增加;不過,若總經理非為控制股

東指派之法人代表,則在總經理離職後一年之績效的確是顯著提升的。

TABLE 6 總經理離職後與離職前的績效差異分析

全部

總經理為控制

股東法人代表

總經理為非控制

股東法人代表

變數 a 標準差

t 檢定 a 標準差

t 檢定 a 標準差

t 檢定

離職當年與

前一年績效

差異

0.27 1.74 1.07 0.35 2.11 0.94 0.10 0.31 1.24

離職後一年

與前一年績

效差異

0.36 1.78 1.35 0.49 2.20 1.21 0.11 0.19 2.20*

註 1:表中,*分別代表 5%顯著水準

註 2:a 離職後與離職前績效差異之平均數

以上結果顯示,總經理若是控制股東所指派之法人代表,即使在更換總經理之後,

公司績效也不會得到改善;而總經理若非為控制股東之法人代表,則繼任的總經理會有

較優異的表現,促使公司績效上升。對於管理者離職後績效沒有顯著提升之現象,

Murphy 與 Zimmerman(1993)曾指出,可能是新任管理者理耗用大量成本,誇大前

任管理者的失敗,以使董事會降低對總經理的會計表現期望,所以當期或下期會計盈餘

並不會立即改善反而下降。但是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我們發現撤換總經理後,公司績

效能否顯著提昇,可能受到控制股東與管理者間關係之影響。當總經理為控制股東法人

代表時,公司的管理權是被控制股東所掌握,管理者的離職與否並非由其績效的表現情

況來判定,因控制股東關心的是總經理是否能忠心於控制股東及是否顧及控制股東的利

益,使得公司績效與總經理離職率之關係並不明顯。然當總經理並非是控制股東的法人

代表時,二者較屬單純聘任關係,故當總經理的表現不佳,控制股東會因認為總經理並

不適任而將其汰換,而選擇的繼任管理者也確實以能力為主要依據,故繼任管理者確能

提高公司績效。

五、結論

本研究以總經理離職為構面,探討臺灣上市、櫃銀行業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與董事會

組成對總經理離職機率之影響,並進一步驗證外部治理效力對控制股東超額控制權與總

經理離職率間負向關係之抑制效果。實證結果發現,在我國銀行業裡,總經理為控制股

東代表人的比率相當高,且迥異於一般行業公司績效和總經理離職機率間呈顯著負相關

Page 17: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57)

之情形,公司績效與總經理的離職率間之負相關並不明顯。此發現似可支持張忠謀所

言,總經理多為大股東而非獨立董事會所聘任,而且大股東評量總經理的重要標準並非

績效表現。若進一步區分總經理與控制股東關係則發現,當總經理為控制股東法人代表

時,績效的好壞並不影響到總經理的地位;反之,總經理若非控制股東法人代表,則公

司績效的好壞會顯著的影響到總經理的去留。此結果表示當總經理與控制股東之關係愈

單純時,愈會回歸正常,以績效評斷公司管理者是否適任,即內部治理效力愈強。

我們並發現董事會組成與控制股東股權結構對淘汰不適任總經理之內部治理效力的

影響,僅在總經理非以控制股東法人代表身分擔任董事時,方見顯著效果。當總經理非

控制股東代表法人時,控制股東所有權愈高,愈容易汰換績效不佳之總經理,而超額控

制權與內部董事比愈高,亦確實對公司治理之監督機制有不利影響,即愈不會撤換不適

任管理者,符合研究假說。然當總經理為非控制股東法人代表時,假設均不成立,甚至

呈現方向相反之結果,表示管理者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時,公司之績效並非控制股東評

斷管理者表現之重要標準,因此公司績效與總經理離職率並未出現假說預期之關係且公

司治理機制亦無法解釋績效與總經理離職率間之關連性。至於外部治理機制無論總經理

與控制股東關係為何,對總經理之監督效果均不佳。

綜合本文實證結果,我們發現總經理與控制股東之關係對公司內部治理機制之有效

性影響甚大。對總經理非以控制股東法人代表身份出任董事之銀行而言,確實存在能淘

汰績效不佳之總經理的有效內部治理機制。因此,確保總經理係由獨立董事會而非控制

股東所選任,應為解決管理者與股東間之代理問題,保障全體股東權益的關鍵前提。再

者,控制股東在淘汰總經理的決策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機構法人與外部董事持股在銀行

業中並無法有效發揮制衡機制。此一現象在國內金控公司紛紛成立,且家族集團色彩濃

厚之際,實值得主管機關密切關注。

註 釋

註一:本研究亦曾嘗試以資產報酬率與 Tobin’s Q 為績效衡量指標,發現這些指標均無法解釋總經理汰換決

策。

註二:我們發覺若外部董事之定義僅限於排除友好集團外之其餘外部董事,則絕大多數銀行外部董事之持

股比率均為零。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 李佳玲、葉穎蓉、何進滄,2005,「績效、公司治理與高階管理者離職關係之實證研究」,中山管理評

論,13(1):75-106。

2. 李馨蘋、劉清明,2007,「由公司治理觀點與企業績效觀點看高階主管異動之因素」,真理財經學報,

16:1-22。

3. 林淑惠與胡星陽,2003,「上市公司高階經理人之酬勞結構」,經濟論文,31(2):171-206。

4. 林穎芬與劉維琪,2003,「從高階主管薪酬的研究探討代理理論在臺灣的適用性」,管理學報,20

(2):365-395。

Page 18: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58)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5. 林穎芬、祝道松與洪晨桓,,2006,「經濟附加價值與總經理更替之探討」,當代會計,17(1):103-134。

6. 洪玉舜與王泰昌,2005,「績效衡量指標在高階主管現金薪酬契約中之相對重要性」,證券市場發展季

刊,17(2):35-100。

7. 黃美儀,2002,從高階主管離職率探討家族與非家族企業之公司治理,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8. 翁淑育,2000,臺灣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核心代理問題與公司價值之研究,輔仁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

士論文。

9. 楊斯琴,2003,以經濟附加價值探討高階主管強迫性異動與公司績效之關係,國立東華大學企研所碩士

論文。

10. 張忠謀,2007,「獨立專業經理人」,商業周刊,1011:120-125。

11. 劉宴辰,1993,從代理理論觀點探究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對企業財務績效影響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

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遲銘俊,2004,董事會組成與股權結構對高階主管更迭、公司價值與績效之關聯性-以臺灣上市(櫃)

金融業及電子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1. Bebchuk, L., Kraakman, R.,& Triantis, G. 2000. Stock Pyramids, Cross-ownership, and Dual Class Equity: The

Creation and Agency Costs of Separating Control from Cash Flow Rights. In: Morck, R.K. (Ed.) ,

Concentrated Corporate Ownership, NBER Conference Report Ser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2. Bhagat, S., Carey, D. C., & Elson, C. M. 1999. Director ownership,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turnover. The Business Lawyer, 54: 885-919.

3. Brickley, J. A., Lease, R., & Smith, C. 1988.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voting and anti-takeover amendme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267-292.

4. Brunello, G.and Graziano, C. & Parigi, B. 2003. CEO Turnover in Insider-Dominated Boards: The Italian Cas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7: 1027-1051.

5. Bushee, B. 1998.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Myopia Rand Investment Behavior. The Accounting

Review,73: 305-333.

6. Caprio, Gerard, Laeven, Luc A. and Levine, Ross 2007. Governance and Bank Valu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6 (4): 584-617.

7. Claessens, S., Djankov, S., & Lang, L. H. P. 2000.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8: .81-112.

8. Claessens, S., Djankov, S. Fan, J., & Lang, L. H. P. 2002.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ers. Journal of Finance, 57: 2741-2742.

9. Coughlan, A. T., & Schmidt, R. M. 1985. Executive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turnover, and firm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7: 43-66.

10. Denis, D. J., & Denis, D. K. 1995. Performance Changes Following Top Management Dismissal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0: 1029-1058.

11. Denis, D. J., Denis, D. K.,, & A. Sarin. 1997.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op executive turnover. Journal of

Page 19: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關係─以本國銀行業為例 (59)

Financial Economics, 45:.193-221.

12. Dunn, D.J. 1987. Directors Aren’t Doing Their Jobs, Fortune. :117–119.

13. Faccio, M., & Lang, L. H. P. 2002.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An analysis of ultimate ownership

in Western European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5(3): 365-395.

14. Gibbsons, R., & K. Murphy. 1990.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chief executives officers.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ves, 43: 30-51.

15. Gibson, M. S. 2003. Is Corporate Governance Ineffective in Emerging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38(1): 231-250.

16. Gilson, S. C. 1990. Bankruptcy, boards, bank and blockholders: evidence on Changes in Corporate Ownership

and Control When Firm Defaul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55-387.

17. Jagannathan, M. 1996.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s and forced CEO turnover: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e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18. Janakiraman, S. N., R. A. Lambert, & D. F. Larcker. 1992.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0: 53-69.

19. Jauch, L., Martin, T., & Osborn, R. 1980. Top management underfir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 33-41. 20. Jensen, M. C., & Meckling, W. H.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and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305-360..

21. Kang, Jun-Koo, & Shivdasani, A. 1995. Firm perform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op executive turnover in

Japa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 38: 29-58.

22. Kaplan, S. 1994. Top Executive Rewards and Firm Performance: a Comparison of Japan and the U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 510-546..

23. Knezevic, L., & M. Pahor. 2004. The Influence of Management Turnover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Case of Slovenia.

Economic and Business Review for 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6(4):297-324.

24.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 Shleifer, A. 1999.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e, 54: 471-517.

25.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 Vishny, R. W. 2002.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57: 1147-1171.

26. Lausten, M. 2002. CEO Turnover, Firm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mpirical Evidence on Danish

Fir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 391-414.

27. Mangel, R., & Singh, H. 1993. Ownership Structure, Board Relationship and CEO Compensation in Large U.S.

Corporations.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23: 339-350.

28. McConnell John J., & Henri Servaes. 1990. 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95-612..

29. Muravyev, A. 2003. Turnover of Senior Managers in Russian Privatised Firms,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

45: 148-172.

30. Murphy, K. J., & Zimmerman, J.L. 1993. Financial Performance Surrounding CEO Turnover.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6: 273-315.

Page 20: 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董事會組成與總經理離職 關係─以本國銀行業 … · 非為控制股東成員,亦可能與控制股東關係密切。張忠謀(2007)於商業週刊中即曾提

(60)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31. Neumann, R., & Voetmann, T. 2005. Top Executive Turnovers: Separating Decision and Control Right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6: 25-37..

32. Scott, K. E., & Kleidon, A. W. 1994. CEO performance, board types and board performance: A first cu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181.

33. Shleifer, A., & Vishny, R. W. 1986. 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5: 461-488.

34. Starks, L. 2000.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mplications for Latin America. AB ANTE,

Estudios en Dirreccion de Empresas, 2: 161-182.

35. Terry L. Campbell II, & Phyllis Y. 2001. Keys.Corporate governance in South Korea.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8: 373-391.

36. Tsai, W. H., Hung, J. H., Kuo, Y. C., & Kuo, L. 2006. CEO Tenure in Taiwanese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

An Agency Theory Perspective. Family Business Review, 19(1): 11-28.

37. Weisbach, M. S. 1988. Outside directors and CEO turnover.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431-460.

38. Yeh,Y. H., & Woidtke, T. 2005. Commitment or Entrenchment?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Board

Composition.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9(7): 1857-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