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3 2015 2015 10 10 18 18 星期日 星期日 责编 责编李珍 版式 李珍 版式李雯 校对 李雯 校对朱凤丽 朱凤丽 又是一年菊花香 大型诗歌情景朗诵文艺晚会《梦华开封》侧记 本报记者 王红利 昨夜的开封,菊香荡漾;昨夜的开封, 诗意盎然。 在如梦似幻的清明上河园景龙湖畔, 激光营造的时空隧道里,一叶孤舟缓缓驶 来,一个低沉深厚的声音响起:“如果有一 个时代,我愿意穿越,那就是宋朝;如果有 一个地方,我愿意生活,那就是汴梁;如果 有一群人,我愿意相识,那就是他们……” 故事就此讲起,历史就此翻开。一场 由千余位演职人员共同奉献的大型诗歌情 景朗诵盛会《梦华开封》倾情上演,一个由 众多知名朗诵艺术家共同演绎的“中国好 声音”惊艳展现。一阙阙美词,一个个画 面,开封的历史和现在在这里优美呈现。 历史的华丽诗篇 平静的水面上,忽然响起几声震耳炮 声,水花四溅;一匹匹战马奔腾而过,势不 可挡;远方,战鼓隆隆、战旗舞动,厮杀声 起,北宋大军正从三面激烈攻击江宁。在 一片胜利的庆祝声中,南唐后主李煜奉表 投降。随之,悠长凄美的音乐声起,著名青 年表演艺术家胡乐民一袭古装,满面愁容, 挥舞衣袖,悲凉的声音再次传来。“无言独 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 心头。”“……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 未还,一帘风月闲。”时而低吟,时而浅唱, 时而哀叹,胡乐民的深情朗诵将李煜沉郁 哀婉的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淋漓展现,也 就此揭开了辉煌大宋的历史篇章。 “亡国之君的悲叹挡不住历史的脚步。” 伴随着小说演播艺术家徐涛充满磁性的解 说声,宏大、平和、俏皮的音乐声响起,练杂 耍的,比武术的,挑担儿卖货的,竞相出现, 人来人往中,推拉弹唱、迎来送往、打情骂 俏、高声叫卖声不绝于耳,更有宝马雕车、湖 船夜宴、万国来朝、八方来客、公主出游、戏 子弹唱,让人目不暇接。人声鼎沸中,国家 话剧院一级演员、朗诵艺术家曹灿缓步走上 舞台“……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 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 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 教池游苑。……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激情昂然的朗诵,将当年菊花盛开时东京的 富足、平和、快乐生动展现。 优美抒情的音乐响起,词人柳永在菊 花盛开的季节要离别情人, “多情自古伤离 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朗诵艺术家瞿 弦和演绎的《雨霖铃》完美再现了那个繁华 时代的爱情; 青春荏苒中,北宋东京的幸福时光转 眼就是百年。在开封街巷中游荡的苏轼, 听到了少女的欢笑,闲适的内心泛起了层 层涟漪,于是,写成了名传后世的《蝶恋 花》。朗诵艺术家于芳用多情柔和的声音 朗读了这首词,展现出那个平和优美、荡漾 着幸福情趣的东京; 从幸福充盈到水深火热,几乎只在一 夜之间。在北方金人迫近的笳鼓声中,李 清照经历了生离死别。“铺翠冠儿,捻金雪 柳,簇带争济楚。”朗诵艺术家虹云用俏皮 轻快的音调展现曾经的少女欢饮; “如今憔 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无奈悲凉的 语调中透出的满是哀叹。个人命运的变 化,展现出了整个国家命运的转折; 公 元 1127 年 ,北 宋 为 金 国 所 灭 。 主 张 抗金的著名文官辛弃疾,在遥远的江南登 楼远望东京城。“……倩何人唤取,红巾翠 袖, 英雄泪!……问何人又卸,片帆沙 岸,系斜阳缆?”张家声冷静而悲哀的语调 中,显示了词人求战不得的悲愤;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待 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袭白袍的胡 乐民慷慨激昂,场内万马奔腾,士兵奔跑, 马队冲杀,战旗猎猎,战争的激烈和战士的 英勇在宏大的场面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 来。开封,让出了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了数 百年的主角位置。 现今的自豪歌唱 时光隧道中,小船再次出现;今日的秋 天,菊花再次绽放。在沉寂了700年之后, 开封,跟随新中国的脚步,再次迎来了跨越 历史的辉煌。 恢弘大气的背景音乐响起,著名央视 主持人、河南的女儿海霞轻步走上舞台,满 怀深情地朗诵了由清风作词的《开封颂》。 “八朝帝都,美哉开封。历史悠久,文明传 承。雄踞中原,华夏驰名。肇自老丘,盛极 赵宋。黄河孕育,城摞几层。……十月金 菊,娇艳香浓。楷模焦桐,郁郁葱葱。郑汴 一体,比翼共赢。老城保护,文脉一统。新 区建设,热气腾腾。中原崛起,正举风鹏。” 近200个字中,开封的历史文化、特色元素、 发展优势、美好前景全部被囊括,磅礴厚重 的文风更是洋溢着对开封的浓浓深情和热 爱。时而舒缓多情,时而激昂奔放,海霞收 放自如的朗诵,仿佛开封在自豪地歌唱。 “菊花就是开封的样子,开封的样子就 是欣欣向荣的样子,开封的样子就是蓄势 而发的样子;开封的样子,就是花朵挨着花 朵 、微笑连着微笑的样子,就是一幅新版 《清 明 上 河 图》的 样 子 ……”在 清 凉 的 湖 水 边,百名河大学子朗诵《我用菊花来爱你》, 表达对现代美丽开封的无限祝福和热爱。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着开封的建设 发展。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他3次来到开 封,为开封绘制出面向未来的美好蓝图。 “魂 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 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 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 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在朗诵艺术家对习 近平总书记词作《念奴娇 · 追思焦裕禄》的齐 声诵读中,烟花齐放,整场朗诵会圆满落幕。 又是一年菊花香。近90分钟的时间 里,词与词连接起来的是历史,更是未来! 开封梦,在路上!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本版图片均为《梦华开封》大型诗歌情景朗诵会 现场,均由本报记者刘睿恒摄。 制图:李雯

又是一年菊花香 - kfrb.kf.cnkfrb.kf.cn/tplimg/1/2015-10/18/03/2015101803_pdf.pdf ·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责编:李珍 版式:李雯 校对:朱凤丽 又是一年菊花香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3320152015年年 1010月月 1818日 星期日日 星期日

责编责编::李珍 版式李珍 版式::李雯 校对李雯 校对::朱凤丽朱凤丽

又 是 一 年 菊 花 香—大型诗歌情景朗诵文艺晚会《梦华开封》侧记

本报记者 王红利

昨夜的开封,菊香荡漾;昨夜的开封,诗意盎然。

在如梦似幻的清明上河园景龙湖畔,激光营造的时空隧道里,一叶孤舟缓缓驶来,一个低沉深厚的声音响起:“如果有一个时代,我愿意穿越,那就是宋朝;如果有一个地方,我愿意生活,那就是汴梁;如果有一群人,我愿意相识,那就是他们……”

故事就此讲起,历史就此翻开。一场由千余位演职人员共同奉献的大型诗歌情景朗诵盛会《梦华开封》倾情上演,一个由众多知名朗诵艺术家共同演绎的“中国好声音”惊艳展现。一阙阙美词,一个个画面,开封的历史和现在在这里优美呈现。

历史的华丽诗篇

平静的水面上,忽然响起几声震耳炮声,水花四溅;一匹匹战马奔腾而过,势不可挡;远方,战鼓隆隆、战旗舞动,厮杀声起,北宋大军正从三面激烈攻击江宁。在一片胜利的庆祝声中,南唐后主李煜奉表投降。随之,悠长凄美的音乐声起,著名青年表演艺术家胡乐民一袭古装,满面愁容,挥舞衣袖,悲凉的声音再次传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时而低吟,时而浅唱,时而哀叹,胡乐民的深情朗诵将李煜沉郁哀婉的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淋漓展现,也就此揭开了辉煌大宋的历史篇章。

“亡国之君的悲叹挡不住历史的脚步。”伴随着小说演播艺术家徐涛充满磁性的解说声,宏大、平和、俏皮的音乐声响起,练杂耍的,比武术的,挑担儿卖货的,竞相出现,人来人往中,推拉弹唱、迎来送往、打情骂俏、高声叫卖声不绝于耳,更有宝马雕车、湖船夜宴、万国来朝、八方来客、公主出游、戏子弹唱,让人目不暇接。人声鼎沸中,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朗诵艺术家曹灿缓步走上舞台“……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激情昂然的朗诵,将当年菊花盛开时东京的富足、平和、快乐生动展现。

优美抒情的音乐响起,词人柳永在菊花盛开的季节要离别情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朗诵艺术家瞿弦和演绎的《雨霖铃》完美再现了那个繁华时代的爱情;

青春荏苒中,北宋东京的幸福时光转眼就是百年。在开封街巷中游荡的苏轼,听到了少女的欢笑,闲适的内心泛起了层层 涟 漪 ,于 是 ,写 成 了 名 传 后 世 的《蝶 恋花》。朗诵艺术家于芳用多情柔和的声音朗读了这首词,展现出那个平和优美、荡漾着幸福情趣的东京;

从幸福充盈到水深火热,几乎只在一

夜之间。在北方金人迫近的笳鼓声中,李清照经历了生离死别。“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朗诵艺术家虹云用俏皮轻快的音调展现曾经的少女欢饮;“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无奈悲凉的语调中透出的满是哀叹。个人命运的变化,展现出了整个国家命运的转折;

公元 1127 年,北宋为金国所灭。主张抗金的著名文官辛弃疾,在遥远的江南登楼远望东京城。“……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张家声冷静而悲哀的语调中,显示了词人求战不得的悲愤;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袭白袍的胡乐民慷慨激昂,场内万马奔腾,士兵奔跑,马队冲杀,战旗猎猎,战争的激烈和战士的英勇在宏大的场面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开封,让出了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了数百年的主角位置。

现今的自豪歌唱

时光隧道中,小船再次出现;今日的秋天,菊花再次绽放。在沉寂了 700 年之后,开封,跟随新中国的脚步,再次迎来了跨越历史的辉煌。

恢弘大气的背景音乐响起,著名央视主持人、河南的女儿海霞轻步走上舞台,满怀深情地朗诵了由清风作词的《开封颂》。

“八朝帝都,美哉开封。历史悠久,文明传承。雄踞中原,华夏驰名。肇自老丘,盛极赵宋。黄河孕育,城摞几层。……十月金菊,娇艳香浓。楷模焦桐,郁郁葱葱。郑汴一体,比翼共赢。老城保护,文脉一统。新区建设,热气腾腾。中原崛起,正举风鹏。”近 200个字中,开封的历史文化、特色元素、发展优势、美好前景全部被囊括,磅礴厚重的文风更是洋溢着对开封的浓浓深情和热爱。时而舒缓多情,时而激昂奔放,海霞收放自如的朗诵,仿佛开封在自豪地歌唱。

“菊花就是开封的样子,开封的样子就是欣欣向荣的样子,开封的样子就是蓄势而发的样子;开封的样子,就是花朵挨着花朵 、微笑连着微笑的样子,就是一幅新版

《清明上河图》的样子……”在清凉的湖水边,百名河大学子朗诵《我用菊花来爱你》,表达对现代美丽开封的无限祝福和热爱。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着开封的建设发展。在短短的 5 年时间里,他 3 次来到开封,为开封绘制出面向未来的美好蓝图。“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在朗诵艺术家对习近平总书记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齐声诵读中,烟花齐放,整场朗诵会圆满落幕。

又是一年菊花香。近 90 分钟的时间里,词与词连接起来的是历史,更是未来!开封梦,在路上!

特别报道特别报道

本版图片均为《梦华开封》大型诗歌情景朗诵会现场,均由本报记者刘睿恒摄。

制图: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