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林明慧 陳秋惠 摘要 本個案報告描述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治療時導致生理、心理、社會衝擊 之護理經驗。筆者自 2014 3 12 日至 4 30 日,護理期間運用 Gordon 十一 項健康功能評估,並藉由觀察、訪談、傾聽及身體評估等技巧收集資料。確立個案主 要健康問題有:一、潛在危險性感染/與雙腔靜脈導管有關;二、知識缺失/與控制 高血磷知識不足有關;三、焦慮/與面對血液透析所造成的壓力有關。照護期間運用 主動關懷、傾聽技巧,依據文獻查證、提供血液透析相關知識,加強居家自我照顧能 力,並採取導管組合式照護措施,預防感染情形發生;運用科技設備以手機照像功能 取代手寫記錄,增加學習動機及便利性,達到病患自我控制高磷飲食行為,並加強家 庭及社會支持系統的建立,使個案發展正向的人際互動和能力,提升自我價值,及對 血液透析因應能力,目前個案能以正面的心態面對血液透析,並已重返社會職場,表 示「有信心去面對往後的人生」。 關鍵字:青年期、血液透析、壓力調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透析室護理師 受文日期:103 12 31 修改日期:104 7 31 接受刊載:104 7 31 通訊作者:陳秋惠 地址:30059 新竹市經國路一段 442 25 5 樓血液透析室 電話:(03) 5326151 2015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DOI10.3966/172674042015091403006 前言 國內因罹患慢性腎臟疾病,而需接 受血液透析治療的病人,近幾年來急劇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群分佈來分析,平均年齡為 65 歲,30 歲以上人數占了 99.35%,30 歲以下人 數占了 0.65%,年輕人因末期腎病變而 接受血液透析的比率偏低,所面臨的處 境鮮少被討論,因此在護理品質照顧上 是不容忽視的。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 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延長了生命,但是 在漫長的過程中,必須承受生理、心 理、社會多層面的衝擊與壓力,使心理 76 中華民國 104 9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14 卷第 3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林明慧 陳秋惠

摘要

本個案報告描述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治療時導致生理、心理、社會衝擊

之護理經驗。筆者自 2014 年 3 月 12 日至 4 月 30 日,護理期間運用 Gordon 十一

項健康功能評估,並藉由觀察、訪談、傾聽及身體評估等技巧收集資料。確立個案主

要健康問題有:一、潛在危險性感染/與雙腔靜脈導管有關;二、知識缺失/與控制

高血磷知識不足有關;三、焦慮/與面對血液透析所造成的壓力有關。照護期間運用

主動關懷、傾聽技巧,依據文獻查證、提供血液透析相關知識,加強居家自我照顧能

力,並採取導管組合式照護措施,預防感染情形發生;運用科技設備以手機照像功能

取代手寫記錄,增加學習動機及便利性,達到病患自我控制高磷飲食行為,並加強家

庭及社會支持系統的建立,使個案發展正向的人際互動和能力,提升自我價值,及對

血液透析因應能力,目前個案能以正面的心態面對血液透析,並已重返社會職場,表

示「有信心去面對往後的人生」。

關鍵字:青年期、血液透析、壓力調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透析室護理師

受文日期:103 年 12 月 31 日 修改日期:104 年 7 月 31 日 接受刊載:104 年 7 月 31 日通訊作者:陳秋惠 地址:30059 新竹市經國路一段 442 巷 25 號 5 樓血液透析室電話:(03) 5326151 轉 2015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10.3966/172674042015091403006

前言

國內因罹患慢性腎臟疾病,而需接

受血液透析治療的病人,近幾年來急劇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群分佈來分析,平均年齡為 65 歲,30

歲以上人數占了 99.35%,30 歲以下人數占了 0.65%,年輕人因末期腎病變而接受血液透析的比率偏低,所面臨的處

境鮮少被討論,因此在護理品質照顧上

是不容忽視的。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

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延長了生命,但是

在漫長的過程中,必須承受生理、心

理、社會多層面的衝擊與壓力,使心理

76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2: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感到無望及無助,若未調適好壓力將演

變成憂鬱症,則為透析患者最常見的精

神疾病之一(陳、方,2012)。本個案是探討一位青年因末期腎病

變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由於對

疾病上不了解、無法正確服用降磷劑及

控制高磷飲食,造成高血磷,加上個案

表示對於未來工作及結婚生子等人生規

劃感到迷茫,造成心理壓力,透析導管

留置更引發自我照顧上的問題,因此引

發筆者想深入探討個案的動機,希望透

過護理專業知識、提供貝氏焦慮量表做

為評估工具,藉由完整性護理評估及針

對個別性護理計畫,解決個案生、心、

靈健康問題。

文獻查證

文獻探討內容包括︰Erikson 青年期發展任務與透析病人之間的關係,血液

透析治療常見問題,血液透析患者之壓

力及護理。分述如下:

一、 青年期男性的發展任務與血液透析的角色關係

艾瑞克森理論中青年期為成年早

期,發展任務為親密感/孤立感階段。

主要著重在發展與他人之親密及緊密的

關係,包括了多個面向,在此階段經歷

到的障礙,通常是感到孤獨、隔離,或

是害怕和他人建立關係,容易影響到日

後的發展階段(陳,2009)。以成年期男性來說,對目前的角色期待應是建立

親密關係及家庭,而男性通常會由於生

理因素而有陽痿、睪丸萎縮、精液過少

及精子活動力降低等情形。而影響了自

我價值感,無法面臨傳宗接代及為人夫

之角色扮演。護理人員應以關懷照護,

鼓勵個案說出心裡感受,並協助運用家

庭及社會支持系統以因應疾病所帶來的

壓力與危機(潘、許,2009)。

二、血液透析常見問題

(一)雙腔導管通路之照護

雙腔導管主要是提供血液透析時

的一種暫時性血管通路,根據統計,

中心導管不但可能導致 4∼14% 的相關血流感染,造成藥物:如抗生素

的使用增加,更高達 22 .9% 的死亡率(Venkatram, Rachmale, & Kanna, 2010),然而護理人員應教導病患及家屬返家後透析導管的居家照護方

法,加強自我照顧能力(羅、余、謝,

2010),包含執行身體清潔時可採用擦澡方式,避免淋浴以防沾濕傷口,如果

皮膚癢時,可用乾淨的雙手以輕拍的方

式,勿對傷口處抓癢,可使用透氣性

佳的膠布來加以固定傷口敷料(毛,

2012),教導正確換藥技術,包括換藥前戴口罩及洗手,每日觀察導管部位,

當敷料出現滲濕或髒汙時需立即更換,

否則以每兩天更換紗布敷料,評估傷口

有無紅、腫、熱、痛及異常分泌物等感

染現象,並確實執行無菌技術等組合式

照護流程之重要性,若導管不慎滑出或

嚴重滲血情形則須立即就醫治療(Kim et al., 2011; Shuman et al., 2010)。

(二)高血磷合併症之照護

高血磷是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發生、

也最容易忽略的問題。臨床上會出現皮

膚癢、骨頭病變、軟組織鈣化導致的心

血管疾病。血液透析病人血磷應維持在

77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3: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3.5∼5.5 mg/dl。高血磷相關護理措施:1、避免高血磷食物的攝取如:全穀類、牛奶、蛋黃、內臟、加工食品等。2、 正確使用口服磷結合劑:進食正餐或點

心時都必須服用,且在飯中與食物均勻

混合食用,以達到降血磷的效果,出門

時可放置於藥盒或藥袋中,以避免忘記

服用(吳等,2010)。3、使用科技設備協助之,以方便的手機詳細記載飲食

記錄,幫助個案自我觀察飲食行為。4、予衛教單張並說明,定期教育病患需不

斷的重覆以加強遵從度。5、製作提醒卡並註明標語,以作為警惕(張、車,

2010)。

三、血液透析患者之壓力及護理

壓力,即身體及心理對帶來挑戰或

威脅的生活事件之反應。隨著醫療科技

的進步,末期腎病藉由血液透析以維

持及控制疾病的變化,可延長生命。

然而,在這治療過程中往往承受了在生

理層面如,血壓不穩、抽筋、噁心、

皮膚癢以及忍受扎針所帶來的不適;在

心理層面,面對初期必須學習大量的疾

病資訊和治療決策的壓力,因此感到徬

徨、無助、焦慮(劉、謝、駱、馬、

張,2010)。慢性腎衰竭其病程是不可逆、漸進性的過程,代謝廢物的堆積及

液體電解質、酸鹼不平衡等症狀進而影

響病人日常生活作息,血液透析病患生

活品質遠低於一般民眾,甚至低於腎臟

移植及腹膜透析病患(Landreneau, Lee, & Landreneau, 2010),再則年青病人面臨疾病、治療、角色改變和失去控制

感等困擾,使心理產生極大壓力,壓力

易引起不適應行為,有賴護理人員發揮

同理心,包容適時的情緒紓發,並鼓勵

病患表達其內心感受,以正向的態度去

面對,給予疾病的認知及教導放鬆技巧

如深呼吸、冥想減緩緊張之情緒。另外

也可提供家庭、社會支持系統促進病患

對自我價值及被愛的感受,參與團體活

動,使其接受到不同的支持來源及訊

息,以增強個案解決問題處理的能力,

可藉由此機會獲得職場就業機會,重拾

自尊和自信,不僅讓病患對目前的生活

品質感到滿意,更能協助他們邁向美好

的人生旅途(張、車,2010;劉等,2010;Boateng & East, 2011)。

護理評估

一、個案簡介

(一)基本資料

林先生,23 歲,未婚,身高 165 公分,乾體重:65 公斤,高中畢業,使用國語。信奉基督教,家中事務均自己處

理,經濟來源主要由自己負責。個案每

次到院接受透析都是獨自前來,若有事

情會請母親協助處理,故個案與母親關

係較好。

(二)過去病史及透析治療經過

2011 年診斷痛風,於附近診所拿藥治療。2014 年 3 月 4 日因呼吸喘、疲倦、頭暈不適,由母親陪伴至門診

治療,抽血檢驗:BUN:246 mg/dl、Creatinine:31.2 mg/dl,經醫師評估後,予轉入急診放置雙腔導管後,轉住院行

首次血液透析治療,並於 3 月 11 日出院,開始接受門診透析治療一週三次,

每次 4 小時。

78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4: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二、護理評估

自民國 2014 年 3 月 12 日至 2014 年 4 月 30 日,筆者於個案每週一、三、五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期間,藉由觀察、

會談、身體評估及病歷查閱方式收集資

料,將其健康問題以 Gordon 健康功能評估彙整如下:

(一)健康型態評估

個案透析前即患痛風 3 年,於附近診所拿藥治療。2014 年 3 月 4 日個案呼吸喘、疲倦、頭暈不適入院,於急診

放置暫時性雙腔導管後便開始接受緊急

血液透析治療。換藥時觀察傷口外觀無

紅、腫、無分泌物,並且予衛教居家

照護時,個案主訴:「我洗澡時會不方

便,因為不能碰到水」「有時候會癢,

因為我很會流汗」「膠帶好黏喔!但是

我不敢抓,會拿濕毛巾擦一下,比較舒

服」「我的傷口有感染嗎?」,到院時

發現偶有紗布脫落情形,3 月 12 日抽血報告白血球:4,760/mm3。評估有潛在性

危險感染。

(二)營養代謝型態

身高 165 公分,目前乾體重設定為 65 公斤,計算身體質量指數為 24 kg/m2,理想體重應為 59.5 公斤,每次透析間體重增加 3∼4 公斤(兩次透析間體重不超過乾體重 5%),飲食習慣偏向傳統米食中式餐點;早餐攝取包子搭

配豆漿,午晚餐常外食;喜愛喝茶類

飲料,至少每二天喝一杯 500 ml 以上飲料,3 月 12 日檢驗報告:Albumin:3.5 mg/dl、透析前 BUN:78 mg/dl、creatinine:11.7 mg/dl、P:8.4 mg/dl、Hb:7.4 gm/dl、Hct:21.7%,透析後BUN:35 mg/dl、紅血球生成素 6000 u

/一週三次注射。觀察到個案口腔黏膜

呈粉紅、濕潤並無破損;皮膚呈黝黑有

彈性但有斑點,皮膚會癢,偶爾會去抓

癢但皮膚無破損情形;下肢足背無水

腫。

(三)排泄型態

一週透析三次,小便量只有 500 ml/日,一天解 2∼3 次,顏色呈淡黃色,無沉澱物,夜間偶爾會下床解小便。每

天固定排便一次,呈黃褐色成形軟便,

腹部外觀平坦,無疤痕,腸蠕音約:

8-12 次/分。(四)活動與運動型態

個案表示在學生時代喜歡打棒球,

幾乎每天都會打球,現在接受透析治療

後每週會打一次棒球,偶爾也會到住家

附近散步 20 分鐘。評估肌肉強度(拉維特量表)為雙上肢肌力 5 分、雙下肢肌力 5 分。

(五)睡眠–休息型態個案表示剛開始接受血液透析時,

會擔心未來而導致睡不著,約 1-2 點才入睡。目前晚上 10 點就會上床睡覺,早上 6-7 點起床,大致睡眠足夠,很快入睡,睡眠時間約 7-8 小時,都不需服用安眠藥,自覺睡眠足夠,筆者觀察到個

案於透析過程中會閉眼休息約 30 分鐘。(六)認知感受型態

個案平時主要以國語溝通,語言表

達清晰,視力、聽力皆正常,自訴從小

身體狀況還好,偶爾會有感冒的情形發

生。會談時個案對於飲食上的攝取,臉

部表情露出疑惑與皺眉的神情並主訴:

「磷太高會如何?」「高磷的食物是什

麼?」「我平常不愛吃青菜、水果,比

較愛吃肉類,早餐喜歡配奶茶一起吃可

79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5: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以嗎?」「吃東西的時候,有時候會忘

記吃藥」,個案於透析時進食早餐為漢

堡及奶茶。會談中發現個案平常飲食由

母親打理,礙於母親工作忙碌,以購買

自助餐便當為主。評估有高血磷飲食控

制方面護理問題。

(七)自我感受型態

個案表示自己個性內向、沉默寡

言,在父母心中是個聽話的乖小孩,女

朋友心中是個體貼的男人,朋友們覺得

我是重義氣的人。自從生病後這幾年外

觀沒有多大改變,只是透析後會擔心身

體不好會影響到工作的問題。病人目前

處於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為青年期,主要發展任務為親密對孤獨,目前

有交往穩定的女友,於透析時,女友偶

爾會陪同來醫院,兩人談論之間,有說

有笑,互動良好。

(八)角色關係型態

個案是獨立自主的男性,與父母、

哥哥、妹妹同住,扮演兒子、哥哥、弟

弟、男朋友及病人的角色,平日與家

人互動良好,生病後主要照顧者是母

親,經會談中,個案表示「我已經長大

了,要學會照顧自己。」「很感謝媽

媽的照顧,沒想到長大了還成為她的負

擔!想到就會心情不好。」「盡量不要

麻煩到家人。」「也許有哥哥、弟弟、

妹妹就好了,我希望可以為家裡做點什

麼?」。評估有透析後不適應列入焦慮

護理問題處理。

(九)性功能型態

個案有一位交往 5 年的女朋友,偶爾見面一次,平常用網路聯絡感情,會

談中透露第一次性行為在 17 歲,對象為現任女友,生病後仍有愛撫等親密性

行為,表示與生病前無太大的改變,但

對於日後結婚、生育等計畫並不敢去多

想。評估無性與生殖的護理問題。

(十)因應–壓力處理型態個案表示遇到壓力與挫折時,會自

己解決,如果無法解決時才會和媽媽討

論。現在每週固定洗腎 3 次,自行騎機車前來,並無家屬陪同,目前尚無經濟

壓力,因之前工作有存款,但生病後就

把工作辭掉,進行會談時表示「自從醫

生告訴我從今後要接受洗腎治療,擔心

壽命因此縮短」「以我目前身體狀況能

工作嗎?別人會怎麼看待我」「除了來

醫院洗腎之外,其他時間都待在家裡,

不想出去」「我不敢讓朋友、同學們知

道我在洗腎」「女朋友會不會因此離開

我。」,觀察個案於血液透析時,與護

理人員及腎友在言語、肢體、表情上之

互動少,並且對於醫師及護理人員之間

的對話顯得較被動,態度冷漠。經由以

上評估有焦慮之健康問題。

( )價值、信念型態

個案信仰基督教,平常假日會與家

人一同前往教堂做禮拜,現在比較少去

了,大概兩個月才去一次,家人及教友

們會為我禱告,希望我積極面對血液透

析。

問題確立

一、 潛在危險性感染/與頸靜脈暫時性雙腔導管留置有關之健康問題。

二、 知識缺失/與控制高血磷知識不足有關。

三、 焦慮/與面對血液透析所造成的壓力有關。

80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6: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護理措施與評值

一、潛在危險性感染/與頸靜脈雙腔導管留置有關之健康問題

3 月 12 日S1:「我洗澡時會不方便,因為不能碰到水」。S2:「有時候會癢,因為我很會流汗」。S3:「膠帶好黏喔!但是我不敢抓,會拿濕毛巾擦一下,比較舒服」。S4:「我的傷口有感染嗎?」O1: 急診放置雙腔靜脈導管。O2: 3 月 15 日透析前發現傷口之敷料已脫落。O3: 3 月 17 日因流汗到院時附蓋導管之敷料已潮濕。

1. 3 月 19 日前個案可說出 3 種導管居家照護注意事項以及預防感染方法。2. 3 月 25 日家屬可執行無菌換藥技術,雙腔靜脈導管無感染情形發生。

1-1. 教導個案及母親觀察傷口及導管部位皮膚,評估有無紅、腫、熱、痛或異常分泌物等發炎現象。

1-2. 執行身體清潔時可採用擦澡方式,避免淋浴以防止傷口潮濕。1-3. 若有流汗及盜汗情形應儘速擦乾,保持傷口清潔乾燥,若有滲濕須立刻

更換。

1-4. 皮膚癢時可用輕拍的方式,勿對傷口處抓癢。2-1. 衛教家屬導管傷口換藥的原因及目的,並指導正確技巧: (1) 告知換藥前個案及母親戴口罩及洗手之重要性。 (2) 換藥時以優碘及生理食鹽水消毒後紗布覆蓋傷口,使用透氣性佳的膠

布固定傷口敷料。

(3) 運用手機攝影功能教導家屬換照護藥步驟並回覆示教。2-2. 於家中及每次透析時測量體溫,並告知個案如有發燒情形應告知護理人

員。

2-3. 依照個別性,製作中心導管組合式居家照護措施:(1)選擇乾淨舒適之換藥環境(2)個案及母親須配戴口罩(3)正確洗手(4)評估傷口有無感染情形(5)採無菌技術執行。

2-4. 依照組合式居家照護措施來制定查檢表,利用勾選方式,確保過程正確。

1. 3 月 19 日個案可說出採用擦澡方式,避免淋浴、皮膚癢時可用輕拍的方式,個案及母親可說出如何評估傷口有無紅、腫、熱、痛或異常分泌物之

感染情形,並持續觀察中。

2. 3 月 25 日個案及家屬可說出及正確依照檢查表執行中心導管組合式居家照護措施,體溫維持:36-36.8℃。

護理

目標

81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7: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二、知識缺失/與控制高血磷知識不足有關

3 月 15 日S1:「磷太高會如何?」。S2:「高磷的食物是什麼?」。S3:「我平常不愛吃青菜、水果,比較愛吃肉類」。S4:「早餐喜歡配奶茶一起吃可以嗎?」。S5:「吃東西的時候,有時候會忘記吃藥」。O1: 會談控制高血磷飲食的時候,臉部表情露出疑惑與皺眉的神情。O2: 透析時進食早餐為漢堡及奶茶。O3: 平常飲食由母親打理,礙於母親工作忙碌,以購買自助餐便當為主。O4: 皮膚呈黝黑有彈性但有斑點,偶爾會抓癢但皮膚無破損情形。O5: 檢驗報告 3 月 12 日血清磷:8.4 mg/dl。

1. 3 月 19 日個案及母親可說出高血磷飲食至少五項。2. 3 月 19 日個案能說出服用藥物正確方法及時機。3. 4 月 30 日個案血磷值控制在 5.5 mg/dl 正常範圍以下。

1-1. 與個案及家屬建立信賴關係,運用主動關懷的方式,引導個案和家屬表達心中的想法。

1-2. 提供單位自製衛教單張及光碟影片,協助個案和母親了解高磷飲食如奶類製品、堅果類、五穀類、其他食物如蛋黃、雞蛋豆腐、內臟類、加工

食品。

1-3. 教導個案使用手機記錄最近飲食攝取項目及份量,並討論食物中屬於高磷之種類。

1-4. 護理師與營養師討論病患飲食習慣後,衛教母親至自助餐點選食物時,可選擇優等蛋白質之主菜如:魚類及肉類,避免選擇劣等蛋白質及磷高

的副菜如:配菜中的花生、核桃、素雞、麵筋、貢丸等加工食物。

2-1. 詢問個案服用降磷藥物鈣片之感受。2-2. 協助個案了解飲食控制及尊重服用藥物的知識,如:將每月抽血報告統

整後比較差異性,並以正向的態度,支持與鼓勵。

2-3. 利用相關文獻及書籍讓個案了解高血磷所造成之臨床症狀及併發症,如:皮膚癢、骨頭病變:全身性軟組織鈣化導致心血管疾病。

3-1. 製作提醒卡並註明標語如:我在操控磷、食物是鈣片的好朋友,貼於明顯之處。

3-2. 每月定期抽血檢驗血磷值變化。3-3. 營養師及護理師等衛教人員隨時提供新知或查詢知識的資源給病人及家

屬。

護理目標

82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8: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1. 3 月 22 日個案及母親能說出高血磷飲食五項如:奶類製品如養樂多、優酪乳,堅果類如:花生、瓜子,五穀類如:糙米、燕麥。其他食物如蛋

黃、內臟類。

2. 3 月 20 日個案說出現在進食三餐、點心或消夜時養成吃藥的習慣,也會咬碎使用。

3. 4 月 30 日個案血磷值為:5.3 mg/dl,血磷值正常,給予正向支持與鼓勵,繼續維持下去,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

三、焦慮/與面對血液透析所造成的壓力有關

3 月 12 日S1:「自從醫生告訴我從今後要接受洗腎治療,很擔心壽命因此縮短」。S2:「我很擔心以後還能工作嗎?別人會怎麼看待我」。S3:「除了來醫院洗腎之外,其他時間都待在家裡,不想出去」。S4:「我不敢讓朋友、同學知道我在洗腎」。S4:「女朋友會不會因此離開我」。S5:「平常假日會與家人醫同前往教堂做禮拜,現在比較少去了」。O1: 觀察個案於透析治療時,使用手機玩遊戲,與護理人員及腎友在言語或

肢體表情之互動少。

O2: 到透析走至床邊時嘆氣;將隨身物品隨意丟至床頭。O3: 3 月 15 母親到院陪同接受透析治療時,個案對著母親表示不必陪伴。O4: 使用貝克焦慮量表評估病人焦慮指數,3 月 12 日自評為 25 分,屬中度

焦慮。

1. 4 月 26 日前個案對於血液透析治療說出正向的看法,並與家人、朋友、腎友之間有言語、肢體、表情上之互動。

2. 4 月 30 日前貝克焦慮量表評估自評分數降至 15 分以下,並重返社會職場就業。

1-1. 主動自我介紹,提供關心及信任的環境,鼓勵個案表達內心的情緒與自我的看法。

1-2. 教導其支持系統(媽媽、女朋友)一起面對,多給與陪伴與關懷,如時常陪同前往醫院。

1-3. 介紹鄰床的腎友認識,藉由分享洗腎的心路歷程,提供個案支持與鼓勵,讓個案能以正向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未來。

1-4. 依個案的身體狀況安排日常生活起居及休閒活動,發揮獨立性,建立自信心。

83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9: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2-1. 教導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減緩緊張之情緒,使其獲得休息,減輕生理負擔。

2-2. 提供院內及相關職場就業機會,建議個案可利用非透析日安排進修課程並參與考照,為重返職場先行準備。

2-3. 鼓勵並陪同參與院內社交活動如:腎友座談會、腎友旅遊。2-4. 依據個案之宗教信仰,鼓勵定期至教堂做禮拜,並引用聖經之德聖篇 20 章 9 節:有人在患難中,得到成功,有人在順境中,反而失敗。使其獲得心靈上的安慰及鼓勵。

2-5. 必要時,協助尋求心理諮商。2-6. 使用貝克焦慮評估量表。

1. 4/25 個案說出其實洗腎並不是丟臉的事,我告訴了我的朋友、同學、教友們,他們都很支持及鼓勵我,讓我有信心去面對往後的人生,也很感謝醫

生和護理師的細心與耐心幫助我,露出臉上的笑容。

2. 4/30 貝克焦慮量表評估,自評分數降至為 12 分,並主訴:家人介紹一份還蠻輕鬆的工作給我,就是開車載工人上下班。

討論與結論

本文個案為一位年輕末期腎病變患

者,在接受初次血液透析時,筆者運用

良好之互病關係,藉由 Gordon 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評估技巧來確認病患問

題,在透析治療期間因缺乏整個治療過

程對雙腔導管留置的重要性,同時對目

前控制高血磷的知識不足,而造成生理

上的危機、壓力、困境等情境,所衍生

出焦慮的心理層面的問題,故身為護理

人員責無旁貸,提供末期腎病變照護的

認知及居家護理外,乃因個案目前正處

於青年期的階段,對於人生中所追求的

美好事物如:結婚生子,事業有成之人

生規劃,就在此時此刻停擺了,而不知

所措,因而根據文獻指出提供適當之社

會支持系統,有助於病患生理及情緒上

面較為順利地處理各種危機,由負面引

導成正面的心態,醫療團隊再以介入適

當之末期腎臟疾病與透析之相關性,且

學習自我照顧方式,目前病患已重返社

會職場,當有業務執行需異動透析班別

時間時,能主動提出調整,目前已可適

應日常生活規劃,個案也說出「有信心

去面對往後的人生」,讓筆者體會到個

案已找回原有的自信心,足以適應且有

良好的透析生活品質。

筆者於照護期間,深刻體會到,在

年輕病患的生理、心理、社會需求上而

有所差異,如:婚姻、家庭及工作等層

面,希望藉此護理經驗,建議醫院及單

位,在兩性之間、職業穩定與否對於

疾病之間的相關議題、醫護人員對在

職教育課程中加以探討,能重視年輕病

患面對透析時,給予完整性照護。也因

84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10: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個案的問題整合了醫師、護理師、營養

師、社工師,提供了許多諮詢及幫助。

此外,個案信仰為基督教,因筆者對此

宗教的陌生,而請教了信仰基督教的朋

友,以了解該如何運用,讓個案得到心

靈上的寄託。

末期腎臟病是長期性的治療,持續

性的照護是必要的,以現況來說血液透

析也許不是唯一的路,但確是目前穩定

身體功能最佳的選擇,仍會建議個案是

否願意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意願及相關

諮詢,發揮自主權,提升自信並對人生

有所規劃,恢復自我角色功能。

參考文獻

毛瑛如(2012).照顧一位未婚女性病患面對血液透析治療之護理經驗.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1(1),47-59。

吳紅蓮、楊麗芬、許遠伊、王郁薇、周

雪琪、徐瑋婷(2010).慢性腎臟病控制高血磷的飲食與衛教技巧.

腎臟與透析,22(3),259-262。doi: 10.6340/KD

陳宜亞、方德昭(2012).透析患者之憂鬱症.腎臟與透析,24(4),259-262。doi: 10.6340/KD

陳皎眉(2009).發展心理學.於陳皎眉總校閱,心理學(399-403 頁).台北:雙葉書廊。

張慧蘭、車億敏(2010).運用行為修正策略協助一位血液透析病患飲食

控制與生活壓力適應的護理經驗.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9(2),1-13。

潘美妃、許美治(2009).運用羅式適應模式於一位適婚女性尿毒症病人

首次接受血液透析之照護經驗.臺

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8(1),14-24。

劉月敏、謝湘俐、駱敏淑、馬麗卿、張

宏哲(2010)‧血液透析患者的復原力與社會支持.臺灣腎臟護理雜

誌,9(1),33-43。羅月雲、余美嬅、謝伶瑜(2010).血

液透析在罹患過程中之訊息需求探

討.領導護理,11(1),16-28。Boateng, E. A., & East, L. (2011). The

impact of dialysis modality on quality of life: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Renal Care, 37(4), 190-200. doi: 10.1111/j.1755-6686.2011.00244.x

Kim, J. S., Holtom, P., & Vigen, C. (2011). Reduction of cath- 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through the use of a central venous line bundle: Epidemiologic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39(8), 640-646. doi: 10.1016/j.ajic

Landreneau, K., Lee, K., & Landreneau, M. D. (2010).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and renal transplantation -- A meta-analytic review. 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 37(1), 37.

Shuman, E. K., Washer, L. L., Arndt, J. L., Zalewski, C. A., Hyzy, R. C., Napolitano, L. M., & Chenoweth, C. E. (2010). Analysis of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85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11: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central line bundles.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31(5), 551-553. doi: 10.1086/652157

Venkatram, S., Rachmale, S., & Kanna, B. (2010). Study of device use adjusted rates in 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bundles” in a closed-model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25(1), 174.e11-174.e18. doi: 10.1016/j.jcrc.2009.06.016

86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Page 12: 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驗 · 增加,在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族群中, 以老年人居多,而年輕族群中也較以往 之比率增加不少。就以本院血液透析族

Professional Nurse, Hemodialysis Ro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Hsin-Chu BranchReceived: Dec. 31, 2014 Revised: Jul. 31, 2015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Jul. 31, 2015Correspondence: Chiu-Hui Chen Hemodialysis Room, 5th Floor, No. 25, Lane 442, Sec. 1, Jingguo Rd., Hsinchu City 30059, Taiwan (R.O.C.)Telephone: (03) 5326151 ext. 2015 E-mail: [email protected]: 10.3966/172674042015091403006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Assisting a Young Adult to Adapt

to the Stress of Undergoing Initial Hemodialysis

Min-Huei Lin Chiu-Hui Chen

Abstract

This case study described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taking care of a young adult who suffered from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impacts when undergoing initial hemodialysis. From March 12, 2014 to April 30 of the same year, this study utilized Gordon's 11 functional health patterns as the assessment method and collected data through observation, interviews, listening, and physical assessment skills. The patient’s major health concerns included: 1. potential risks for infection (related to double lumen catheters) 2. a lack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not knowing enough about controlling hyperphosphatemia) 3. anxiety (related to the pressure of facing hemodialysis). During the care period of this study the author actively attended and listened to the patient’s needs. After gaining the patient’s trust, the author provided the patient with hemodialysis-related knowledge from research articles, utilized patient instructions produced by the department, improved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and used the catheterization care bundle to prevent infections. Technological equipment such as the camera on mobile phones was used to replace handwritten records. As a result, the patient became more motivated to learn and easier to take care of. The patient could self-monitor the dietary behaviors, thus be reminded to avoid the consumption of high phosphate food. The patient also consumed calcium regularly to control the phosphate level in the blood. This study was able to reinforce the establishment of family and social support systems and helped the patient to develop positive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skills. The patient’s self-worth was boosted and was able to adapt to the stress from hemodialysis while having goo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adolescence, hemodialysis, stress adaptation

中華民國 104 年 9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