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IAOZUO DAILY 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官方微博:@焦 作日报(新浪、腾讯)新闻热线:8797000编辑:刘振毅校对:刘 组版:许建林 焦作/ 修武 04 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04 焦作/ 武陟 JIAOZUO DAILY 官方微博:@焦作日报(新浪、腾讯) 新闻热线:8797000编辑:刘振毅校对:刘 组版:许建林 本报讯 3 月 27 日下午,武陟 县委书记秦迎军,县委副书记、县 长申琳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调研 湿地公园建设、国土绿化、“四好 农村路”创建工作,并组织召开座 谈会。县领导张戊己、张杰、郭文 礼、邢明参加活动。 秦迎军一行先后到共产主义渠 生态湿地工程建设工地、王园公路 和武惠浮桥路进行实地查看,听取 有关负责人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 工程建设、道路绿化等情况,现场 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秦迎军强调,各相关部门要强 化责任,加强对接,及时跟进,全 力支持配合共产主义渠生态湿地工 程建设,搞好协调服务,有效解决 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 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施工单位要 严格落实环保相关要求,制定有效 措施,完善环保基础配套设施,在 相关措施达标的前提下,倒排工 期,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如期 竣工。 秦迎军要求,各相关部门要进 一步深化对“四好农村路”建设重 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战略意 识,抓住机遇、应对机遇,抓好王 园公路和武惠浮桥路改造提升工 作,规划设计新桥建设方案,积极 做好协调对接,研究有效措施,真 正实现“双桥融合”局面;要强化 统筹调度,抢抓当前有利时机, 抢工期、抢进度、抢效益,压缩 建设工期,加快建设进度,确保 工程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要科学 规划,明确目标,加快王园公路 和武惠浮桥路两侧快速通道建设 进度,做好道路两侧绿化工作, 确保道路两侧景观有效提升;要 围绕工作目标,切实做好武惠浮 桥路两侧附着物清理工作,确保 王园公路和武惠浮桥路改造提升 工作圆满完成。 申琳要求,定位要高。要切实 把武惠浮桥路改造提升作为郑焦深 度融合的重要抓手,确保高标一 流,将武惠浮桥路打造成便捷、便 民道路。创意要新。要创新工作方 式,打造突出亮点,真正实现通行 与观景相融合。任务要清。要分清 工作职责,列出任务台账,紧盯时 间节点,确保工程扎实推进。机制 要全。要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 加强道路两侧土地管理,确保私搭 乱建、“双违”等违法行为得到有 效整治。 (孙楠楠) 武陟县领导调研湿地公园建设 国土绿化“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 本报讯 全城清洁行动是大 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自去年 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武陟县以 “四城联创”为抓手,以大气污 染防治为动力,以提高居民生活 质量为目的,深入开展全城清洁 行动,掀起了大清洁、大冲洗热 潮。 该县成立全城清洁行动专项 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 务副县长主抓,分管副县长专 抓,各部门、各单位积极配合, 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利用悬挂 横幅、书写墙体标语、出动宣传 车、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大力 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 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精确划分 责任区,明确标准和职责,实行 路长单位责任制,各路长单位、 分包路段责任单位班子成员带 队,组织人力物力、佩戴工作标 识,集中开展清洁行动;按照 “一日一个专题、一日一次通 报、一日一项收效”的思路,全 方位纵横督导,促进工作深入开 展;选择兴华路、红旗路两条主 干道作为标杆路、示范路、样板 路,明确整治标准和保持机制; 制定全城清洁行动检查评比办 法,利用微信工作群进行督导反 馈,每周五在微信群中公布检查 整改情况,适时在群中公布行动 与未行动的单位。 (刘永国) 武陟县深入开展全城清洁行动 近日,中共 中央修订的《党 政领导干部选拔 任用工作条例》 全文公布后,武 陟县委组织部立 即组织机关干部 对条例进行系统 学习。图为昨日 该部门部分同志 在学习《党政领 导干部选拔任用 工作条例》。 马向科 慧敏 近日,武陟县乔庙镇杨洼三街在高标准喷绘文化长廊。在美丽乡村 建设中,该村先后筹资320万元,硬化道路2700米,修建排水沟1200 米,栽植海棠树700余棵,美化墙体8000平方米,建设污水处理站1 座,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 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啊……”3月25日,在武陟 县大虹桥乡托养中心,建档 立卡贫困户残疾人赵春才在 众人的祝福声中,度过了他 难忘的 50 岁生日。他激动地 说:“在家俺都没有过过生 日,在这里大家一起为俺过 生日,太感动了,在这里生 活太幸福了。” 这是该县建档立卡贫困 户重度残疾人在托养中心生 活的一个缩影。 目前,该县已建成的5 个托养中心,已入住残疾人 167名,他们在这里不仅得 到了全面的医疗服务保障, 还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曾几何时,如果一个家 庭有一名重度残疾人,那么 整个家庭都会面临巨大的经 济和精神压力,导致“照看 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 一家人”。如何解决重度残疾 人家庭的脱贫问题,一直是 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难题。 去年以来,该县按照 “县级统筹、部门联动、社会 参与”的原则,利用现有的 养老机构、乡镇卫生院等资 源优势,逐步实现重残人员 集中托养全覆盖。目前,该 县累计投入424.57万元,先 后在县养老中心、圪垱店乡 生院、大虹桥乡卫生院以 及詹店镇卫生院建起托养中 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 残疾人提供集“生活照料、 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精神 慰藉”等项目于一体的免费 优质服务,真正达到“托养 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 一群人”。 大虹桥乡布庄村的贾小 丽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但 儿子 13 岁时患上了强直性脊 柱炎,随后生活不能自理, 她既要照顾儿子,还要挣钱 养家,压力巨大。儿子入住 大虹桥乡托养中心后,她被 聘为护工,在照顾儿子的同 时,再照顾另一名入住中心 的残疾人,每月有 2000 多元 的稳定收入。 据了解,该县托养中心 入住的条件是,在托养对象 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户申 请、村申报、乡审核、县确 认”的程序,由县扶贫办牵 头,县残联、县卫健委和乡 镇(街道)配合,将残疾等 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日 常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无力 照料者纳入托养范围,并与 其签订托养服务协议。为给 入住托养中心的残疾人提供 便利,该县各托养中心均设 有洗浴室、康复室、娱乐 室、治疗室、食堂等,康复 房间安装了电视、视频监 控、床头呼叫系统和无障碍 设施等,让重度残疾人在这 里可以享受到宾馆般的待遇 和家的温暖。 “全县各托养中心的护工 和厨师都是从村里的建档立 卡贫困户中挑选出来的,在 这里,除了管吃住,中心每 月还给他们发2000多元工 资,一个人在这工作,一家 人就能达到脱贫的目标。”县 卫健委工作人员介绍道。 “托养人员入住时进行全 面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 案,由医护人员组成的 3 个 医疗组,每天都进行巡查, 并协助开展会诊、住院、转 诊等工作。为了让入住中心 的残疾人在这里安心享受医 养结合的服务,我们为每个 残疾人过生日,以增强重度 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 满足感。”大虹桥乡托养中心 负责人说。 安娇娇 如何解决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脱贫问题,一直是困扰各 级党委、政府的难题。武陟县依托医养结合一体化示范项 目,建立县、乡两级托养中心,有效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重度残疾人的托养、医疗问题。请看武陟:托养中心解决了大难题 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修武县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升 级“美学经济”为开局,树立“美学+”理念,积极探索县域美学与“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有机结合,主动去设计美、融入美,推动“美学经济”向各个领域延 伸,加快实现由景点美到全域美的独特体验,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和引 爆点,用一个个由顶尖设计师设计的“美学经济”项目,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 效,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据了解,从 1 月 9 日到 3 月 12 日,该县先后邀请 10 多批世界级和国内顶尖注册 建筑师、美学专家,对该县景区景点、传统古村落、古民居、民俗、文物古迹, 以及县域美学项目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共同探讨该县美学发展方向,分享国内外 经典建筑美学案例,并希望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全域美学发展。同时,该县 专门邀请北京西蔓色彩美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西蔓,为全县党员干部作 了题为《美是未来最大的竞争力》的讲座,为如何运用美学理念、美学思维开展 工作和提升工作标准,提供了思路和路径。此外,该县还通过举行美学项目观摩 活动、召开美学小组工作会议等举措,要求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奋发进取,用县 域美学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何用美学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县用美学提升体验经济,用美学向 各个领域延伸。 融入美学,旅游书写新传奇。在美学的指引下,曾经一飞冲天的云台山景区 二次创业,山门广场“由灰变绿”,景观大道装点一新,紫藤长廊让游客如置身幻 境,低空飞行游从独特视角发现云台之美,郑云高速公路云台山收费站首创“景 点式”收费站,夏季英雄大会再创一个“黄金周”,云溪夜游、球幕电影、云栖小 吃城给游客带来极致体验。 融入美学,城市释放新魅力。该县正在用美学补齐城市建设短板,谋划实施投 资180亿元的19大类54个城建重点项目,努力实现城区面貌“一年大突破、两年大提 升、三年大变样”。升级改造后的丰收路和竹林大道繁绿点缀、笔直宽阔,犹如两 条横空出世的巨龙,托起古城腾飞之翼;60 多条背街小巷硬化、亮化、美化,群 众“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生活更加舒心;实施运粮河生态改造,做好“以水润 城”文章,官驿湖、胜果寺广场、古船起航、文化长廊、云台印象等运河美景即将呈现, 一个布局更加科学、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越来越强的魅力新城雏形已现。 融入美学,基层党建更具吸引力。该县在全国率先将党建美学理念引入基层 党建,村级阵地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党建美学制度在修武不断拓展延伸,实施 家长、企业家、基层干部三大“暖心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党建标准化工作,建 设 3 个党建美学试点,将党员行为礼仪化,党员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形成阵地建 设美学、党员行为美学、组织生活美学,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荣誉感。 融入美学,乡村迸发新活力。在深山区,挖掘传统村落美学价值,“石头墙、 石头房,炊烟袅袅农家粮”,原生态的田园生活引来游人如织,云台山镇一斗水村 等昔日的贫困山村成功摘帽,云上的院子、半山云窑等一批精品民宿项目带动山 区发展。在浅山区,用美学升级旅游服务,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乡村与景区形成 良性互动,云台山镇岸上村建立了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 游服务区,昔日贫困村变身旅游服务专业村。在平原区,以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 为抓手,建成一批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七贤镇韩 庄村用美学提升村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该村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 生态文明村”等国字号荣誉。郇封镇后雁门村坚持以美学眼光培育壮大产业,冰 菊小镇成为修武全域旅游的亮点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 融入美学,文化自信底气更足。3000多年的厚重历史因为美学焕发生机,产生 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被赋予竹林七贤精神的卡通IP云台“小七”,将 原本久远晦涩的历史生动化、形象化,拉近现代人与竹林七贤的心理距离,用故事营 销倒逼产业升级,用文创赚到了“品牌钱”。以中原唐韵文化为底蕴的云台古镇,将 历史、山水、艺术和科技相交融,美学再现盛唐文化生活画卷,打造出高铁经济 带的旅游增长极。“云豆豆”“云栖”“云宿”等一批冠以“云”字号的文化 IP,正在积 本报讯 光明日报记者崔志 坚、通讯员岳静报道:“妈妈, 这个卡通人物真可爱,我要跟他 合个影!”3月18日,来自河南 郑州的赵女士一家人自驾游来到 了位于河南省修武县七贤镇的小 七冰雪世界主题乐园。冰雕馆 里,他们被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 吸引了目光。 “小朋友,这个卡通人物的 名字叫‘小七’,他可是我们当 地的明星哦!就是他帮助我们七 贤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陪同记者采访的该乐园负责人程 坤主动为游客当起了解说员。 说起“小七”给七贤镇带来 的变化,该镇党委书记张辉欣喜 地介绍了一组数据:去年 3 月份 “小七”诞生后,七贤镇的旅游 康养产业也随之落了地,总投资 1.8 亿元的 7 个项目来了,直接带 动乡镇旅游经济收入增加 5000 万 元,带动就业 500 余人,实现税收 增加300万元。“数字背后,是七贤 镇从‘捧着金饭碗要饭吃’向高质 量发展的成功转型。”张辉说。 七贤镇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北 部,紧邻世界地质公园、国家 AAAAA级景区云台山,因魏晋 时期竹林七贤曾在此隐居而得 名,总面积89.68平方公里,辖 27 个建制村 38 个自然村,共 7341 户 4.9 万人,是千年古镇、全国重 点镇、河南省首批示范镇,经济实 力连续多年居焦作市第一。 曾经,产业转型摇摆,抓不 住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让七贤 镇由云台山景区的“金边”变成 “黑边”,眼看着云台山景区红红 火火,而自身却陷入了“围着火 炉烤不热身”“捧着金饭碗要饭 吃”的尴尬境地。 “修武工作法”让七贤镇新 一届党委痛定思痛、茅塞顿开, 以“文化康养、云创七贤”为定 位,打造以“山水养眼、文化养 心、美食养生、乡村养老”为特 色的文化康养小镇,成为七贤镇 的“翻身仗”战略。 谋定而后动,从哪儿突破? 七贤镇的优势特色如何在短期内 被大众认知传播?镇域IP“小 七”应运而生。“小七”原名 “贤七”,角色定位为由魏晋时期 穿越而来的小精灵,个性特点 “自然、圆融,自由、洒脱,自 在、和谐”。 “小七”创意源自于修武县七 贤镇对“竹林七贤”文化的再创 作,由北京文创专家精心设计打 造,将七贤精神赋予“小七”形象, 是该镇全力打造的独具七贤文化 特色的地方 IP,让“小七”为七 贤镇代言,以文化 IP 带动工作创 新和产业发展,通过全新路径提 升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镇域经 济的发展和七贤镇乡村振兴,这 一做法在全国乡镇尚属首例。 小七冰雪世界主题乐园是 “小七”引领落地的第一个投资 1 亿元项目。这个占地 3000 平方米 的室内冰雕展览馆,是云台“小 七”主题乐园的一期项目,目前 已完成投资 5000 万元。该主题乐 园植入大量“小七”元素,园区 内“小七”主题墙绘设计展,更 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小 七”赋予百变的造型,或是游山 玩水的佛系“小七”,或是赋诗 作词的文化“小七”,或是化身 功夫大师的武侠“小七”,会集 了来自国内高校 40 多名学生的作 品。 “在项目落地之前,为了避 免同质化竞争,我们在乐园定位 上进行了很多考察,在与‘小 七’主题相结合后,我们找到了 乐园与当地文化的契合点,也赋 予了我们企业独一无二的文化特 色。”程坤向记者介绍,下一 步,乐园还将打造“小七”主题 时光隧道,将致力建设太行山南 麓以娱乐、文化、购物、游玩、 特色美食为一体的大型游客集散 中心。 一子落而满盘活。“小七+党 建”“小七+旅游”“小七+扶 贫”“小七+招商引资”……“小 七”渗透到乡镇工作的方方面 面,带动工作转型创新,促进社 会环境优化,实现产业发展, “小七”成为工作创新的催化剂 和产业发展的推进器。一时间, “小七”系列组图、微表情、壁 纸等在微信群、朋友圈广为流 传;“小七”形象雨伞、T恤、 公仔、手机壳等旅游纪念品提升 了设计层次、丰富了产品矩阵; 在旅游景点设置的“小七”形 象,提高了七贤旅游辨识度;融 入陶瓷、剪纸、木雕、怀梆戏等 特色文化元素的“小七”系列文 创产品,正在成为游客购物的必 选;“小七”党建知识闯关游 戏,使党建工作变得更生动、更 容易让人接受。 “小七”产业服务功能不断 拓展延伸。“云台小七”“七贤头 条”微信公众号及“小七”微博 等强势发送资源优势、产业布 局、招商动态、招商政策及载体 信息,吸引郑州大圣传媒、郑州 动漫公司等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 前来合作。“小七来了”招商见面 会、七贤商会诚邀清华大学校友 会等活动,不断提升企业家的认 知度、参与度,“小七”成为行业信 息覆盖和合作共享的平台。 围绕竹林七贤文化穿越故事 为引线,七贤镇精心打造《小贤与 “小七”》的镇域形象故事。同时, 以故事为脉络,将竹林七贤与相 关村庄联系起来:刘伶变身赤庄 葡萄园主酿出绝世美酒,阮籍归 隐方庄镇沙墙村成为特色客栈老 板,嵇康做起了养生美食生意,向 秀开起了菜园……“小七”不仅是 七贤文化的代表,也是七贤产业 的形象大使,“小七”引进的七贤 书院、“纳里·有家”客栈、因恋玫 瑰园、“冰雪世界”主题乐园等重 点项目落地。今年元旦,投资 1000 万元的“小七”非物质文化遗 产餐厅开业,投资 1500 万元改造 的民宿“小七的田园”正在紧锣 密鼓施工中。预计 2020 年所有项 目落地后,七贤镇旅游经济年收 入可达 1 亿元。 《光明日报》3 月 20 日报道 河南修武七贤镇用竹林七贤故事提升旅游辨识度 文化再创作助力古镇振兴 本报讯 “‘学习强 国’平台里面包含期刊、古 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 影、图书等资料,实在太强 大了!”“你的积分和排名 一直遥遥领先,有啥诀窍 没?”“今天专题考试又出 新题了,赶紧通知大家一 下。”眼下,类似的话题成 了修武县县直机关党员干 部工作之余讨论的热点。 注册人数、在岗党员 注册率、总积分、人均积 分……“学习强国”平台中, 一项项数据清晰展示了该 县 65 家县直单位“学习强 国”平台的推广使用情况。 今年 1 月底以来,该 县县直机关工委将“学习 强国”平台的推广使用作 为重点任务,采取有力措 施,持续抓好落实。为了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打 造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家 园,该县机关工委采取集 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的方式,举办了县直机关推 进“学习强国”平台管理员 培训班,第一时间对“学 习强国”平台的推广使用 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学 习目标任务和责任人。 截至目前,该县县直 机关“学习强国”平台党 员 注 册 人 数 已 达 1471 人,活跃率达到94%,实 现了基层组织和在职党员 全覆盖。 (张倩) 修武县党员干部巧用“学习强国”长知识 蓄更为强大的文化能量。 融入美学,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 感。该县城区因美升级,城区变景区。融入美学的 各类社会服务更加细腻真诚,实施“最多跑一次” “只进一扇门”改革,高标准建设市民服务中心, 426项政务服务清单向社会公布;家长、企业家、 基层干部三大“暖心工程”,辐射了最大层面的社 会群体,擦亮了暖心服务的金字招牌,社会发展迸 发出新的活力。 美学融入该县发展的方方面面,凝聚起县域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今年 1 月,该县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 10730 万元,同比增长 6.7%。 (辛文珂)

武陟县领导调研湿地公园建设 国土绿化“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epaper.jzrb.com/page/42/2019-03/29/04/2019032904_pdf.pdf日,在这里大家一起为俺过 生日,太感动了,在这里生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武陟县领导调研湿地公园建设 国土绿化“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epaper.jzrb.com/page/42/2019-03/29/04/2019032904_pdf.pdf日,在这里大家一起为俺过 生日,太感动了,在这里生

JIAOZUO DAILY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官方微博:@焦作日报(新浪、腾讯)■新闻热线:8797000■编辑:刘振毅│校对:刘 勇│组版:许建林焦作/ 修武04

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04 焦作/ 武陟JIAOZUO DAILY ■官方微博:@焦作日报(新浪、腾讯)■新闻热线:8797000■编辑:刘振毅│校对:刘 勇│组版:许建林

本报讯 3月27日下午,武陟县委书记秦迎军,县委副书记、县长申琳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调研湿地公园建设、国土绿化、“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并组织召开座谈会。县领导张戊己、张杰、郭文

礼、邢明参加活动。秦迎军一行先后到共产主义渠

生态湿地工程建设工地、王园公路和武惠浮桥路进行实地查看,听取有关负责人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工程建设、道路绿化等情况,现场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秦迎军强调,各相关部门要强化责任,加强对接,及时跟进,全力支持配合共产主义渠生态湿地工程建设,搞好协调服务,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施工单位要

严格落实环保相关要求,制定有效措施,完善环保基础配套设施,在相关措施达标的前提下,倒排工期,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如期竣工。

秦迎军要求,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战略意识,抓住机遇、应对机遇,抓好王园公路和武惠浮桥路改造提升工作,规划设计新桥建设方案,积极做好协调对接,研究有效措施,真正实现“双桥融合”局面;要强化

统筹调度,抢抓当前有利时机,抢工期、抢进度、抢效益,压缩建设工期,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要科学规划,明确目标,加快王园公路和武惠浮桥路两侧快速通道建设进度,做好道路两侧绿化工作,确保道路两侧景观有效提升;要围绕工作目标,切实做好武惠浮桥路两侧附着物清理工作,确保王园公路和武惠浮桥路改造提升工作圆满完成。

申琳要求,定位要高。要切实

把武惠浮桥路改造提升作为郑焦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确保高标一流,将武惠浮桥路打造成便捷、便民道路。创意要新。要创新工作方式,打造突出亮点,真正实现通行与观景相融合。任务要清。要分清工作职责,列出任务台账,紧盯时间节点,确保工程扎实推进。机制要全。要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加强道路两侧土地管理,确保私搭乱建、“双违”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整治。

(孙楠楠)

武陟县领导调研湿地公园建设国土绿化“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

本报讯 全城清洁行动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自去年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武陟县以

“四城联创”为抓手,以大气污染防治为动力,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深入开展全城清洁行动,掀起了大清洁、大冲洗热潮。

该县成立全城清洁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主抓,分管副县长专

抓,各部门、各单位积极配合,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利用悬挂横幅、书写墙体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精确划分责任区,明确标准和职责,实行路长单位责任制,各路长单位、分包路段责任单位班子成员带队,组织人力物力、佩戴工作标识,集中开展清洁行动;按照

“一日一个专题、一日一次通报、一日一项收效”的思路,全方位纵横督导,促进工作深入开展;选择兴华路、红旗路两条主干道作为标杆路、示范路、样板路,明确整治标准和保持机制;制定全城清洁行动检查评比办法,利用微信工作群进行督导反馈,每周五在微信群中公布检查整改情况,适时在群中公布行动与未行动的单位。 (刘永国)

武陟县深入开展全城清洁行动

近日,中共中央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文公布后,武陟县委组织部立即组织机关干部对条例进行系统学习。图为昨日该部门部分同志在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马向科 李慧敏 摄

近日,武陟县乔庙镇杨洼三街在高标准喷绘文化长廊。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先后筹资320万元,硬化道路2700米,修建排水沟1200米,栽植海棠树 700 余棵,美化墙体 8000 平方米,建设污水处理站 1座,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陈 汇 摄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啊……”3 月 25 日,在武陟县大虹桥乡托养中心,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赵春才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度过了他难忘的50岁生日。他激动地说:“在家俺都没有过过生日,在这里大家一起为俺过生日,太感动了,在这里生活太幸福了。”

这是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在托养中心生活的一个缩影。

目前,该县已建成的 5个托养中心,已入住残疾人167 名,他们在这里不仅得到了全面的医疗服务保障,还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曾几何时,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名重度残疾人,那么整个家庭都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导致“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如何解决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脱贫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难题。

去 年 以 来 , 该 县 按 照“县级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利用现有的养老机构、乡镇卫生院等资源优势,逐步实现重残人员集中托养全覆盖。目前,该县累计投入 424.57 万元,先后在县养老中心、圪垱店乡卫生院、大虹桥乡卫生院以及詹店镇卫生院建起托养中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提供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项目于一体的免费优质服务,真正达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一群人”。

大虹桥乡布庄村的贾小丽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但儿子13岁时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随后生活不能自理,

她既要照顾儿子,还要挣钱养家,压力巨大。儿子入住大虹桥乡托养中心后,她被聘为护工,在照顾儿子的同时,再照顾另一名入住中心的残疾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据了解,该县托养中心入住的条件是,在托养对象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户申请、村申报、乡审核、县确认”的程序,由县扶贫办牵头,县残联、县卫健委和乡镇 (街道) 配合,将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无力照料者纳入托养范围,并与其签订托养服务协议。为给入住托养中心的残疾人提供便利,该县各托养中心均设有洗浴室、康复室、娱乐室、治疗室、食堂等,康复房间安装了电视、视频监控、床头呼叫系统和无障碍设施等,让重度残疾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宾馆般的待遇和家的温暖。

“全县各托养中心的护工和厨师都是从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挑选出来的,在这里,除了管吃住,中心每月还给他们发 2000 多元工资,一个人在这工作,一家人就能达到脱贫的目标。”县卫健委工作人员介绍道。

“托养人员入住时进行全面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由医护人员组成的 3 个医疗组,每天都进行巡查,并协助开展会诊、住院、转诊等工作。为了让入住中心的残疾人在这里安心享受医养结合的服务,我们为每个残疾人过生日,以增强重度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大虹桥乡托养中心负责人说。

安娇娇

如何解决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脱贫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难题。武陟县依托医养结合一体化示范项目,建立县、乡两级托养中心,有效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的托养、医疗问题。请看——

武陟:托养中心解决了大难题

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修武县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升级“美学经济”为开局,树立“美学+”理念,积极探索县域美学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机结合,主动去设计美、融入美,推动“美学经济”向各个领域延伸,加快实现由景点美到全域美的独特体验,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和引爆点,用一个个由顶尖设计师设计的“美学经济”项目,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据了解,从1月9日到3月12日,该县先后邀请10多批世界级和国内顶尖注册建筑师、美学专家,对该县景区景点、传统古村落、古民居、民俗、文物古迹,以及县域美学项目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共同探讨该县美学发展方向,分享国内外经典建筑美学案例,并希望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全域美学发展。同时,该县专门邀请北京西蔓色彩美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西蔓,为全县党员干部作了题为《美是未来最大的竞争力》的讲座,为如何运用美学理念、美学思维开展工作和提升工作标准,提供了思路和路径。此外,该县还通过举行美学项目观摩活动、召开美学小组工作会议等举措,要求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奋发进取,用县域美学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何用美学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县用美学提升体验经济,用美学向各个领域延伸。

融入美学,旅游书写新传奇。在美学的指引下,曾经一飞冲天的云台山景区二次创业,山门广场“由灰变绿”,景观大道装点一新,紫藤长廊让游客如置身幻境,低空飞行游从独特视角发现云台之美,郑云高速公路云台山收费站首创“景点式”收费站,夏季英雄大会再创一个“黄金周”,云溪夜游、球幕电影、云栖小吃城给游客带来极致体验。

融入美学,城市释放新魅力。该县正在用美学补齐城市建设短板,谋划实施投资180亿元的19大类54个城建重点项目,努力实现城区面貌“一年大突破、两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升级改造后的丰收路和竹林大道繁绿点缀、笔直宽阔,犹如两条横空出世的巨龙,托起古城腾飞之翼;60多条背街小巷硬化、亮化、美化,群众“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生活更加舒心;实施运粮河生态改造,做好“以水润城”文章,官驿湖、胜果寺广场、古船起航、文化长廊、云台印象等运河美景即将呈现,一个布局更加科学、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越来越强的魅力新城雏形已现。

融入美学,基层党建更具吸引力。该县在全国率先将党建美学理念引入基层党建,村级阵地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党建美学制度在修武不断拓展延伸,实施家长、企业家、基层干部三大“暖心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党建标准化工作,建设3个党建美学试点,将党员行为礼仪化,党员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形成阵地建设美学、党员行为美学、组织生活美学,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荣誉感。

融入美学,乡村迸发新活力。在深山区,挖掘传统村落美学价值,“石头墙、石头房,炊烟袅袅农家粮”,原生态的田园生活引来游人如织,云台山镇一斗水村等昔日的贫困山村成功摘帽,云上的院子、半山云窑等一批精品民宿项目带动山区发展。在浅山区,用美学升级旅游服务,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乡村与景区形成良性互动,云台山镇岸上村建立了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区,昔日贫困村变身旅游服务专业村。在平原区,以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建成一批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七贤镇韩庄村用美学提升村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该村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文明村”等国字号荣誉。郇封镇后雁门村坚持以美学眼光培育壮大产业,冰菊小镇成为修武全域旅游的亮点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

融入美学,文化自信底气更足。3000多年的厚重历史因为美学焕发生机,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被赋予竹林七贤精神的卡通IP云台“小七”,将原本久远晦涩的历史生动化、形象化,拉近现代人与竹林七贤的心理距离,用故事营销倒逼产业升级,用文创赚到了“品牌钱”。以中原唐韵文化为底蕴的云台古镇,将历史、山水、艺术和科技相交融,美学再现盛唐文化生活画卷,打造出高铁经济带的旅游增长极。“云豆豆”“云栖”“云宿”等一批冠以“云”字号的文化IP,正在积

修武县用美学经济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光明日报记者崔志坚、通讯员岳静报道:“妈妈,这个卡通人物真可爱,我要跟他合个影!”3 月 18 日,来自河南郑州的赵女士一家人自驾游来到了位于河南省修武县七贤镇的小七冰雪世界主题乐园。冰雕馆里,他们被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吸引了目光。

“小朋友,这个卡通人物的名字叫‘小七’,他可是我们当地的明星哦!就是他帮助我们七贤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陪同记者采访的该乐园负责人程坤主动为游客当起了解说员。

说起“小七”给七贤镇带来的变化,该镇党委书记张辉欣喜地介绍了一组数据:去年3月份

“小七”诞生后,七贤镇的旅游康养产业也随之落了地,总投资1.8亿元的7个项目来了,直接带动乡镇旅游经济收入增加5000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实现税收增加300万元。“数字背后,是七贤镇从‘捧着金饭碗要饭吃’向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转型。”张辉说。

七贤镇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北部,紧邻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 级景区云台山,因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曾在此隐居而得名,总面积 89.68 平方公里,辖27个建制村38个自然村,共7341户 4.9 万人,是千年古镇、全国重点镇、河南省首批示范镇,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居焦作市第一。

曾经,产业转型摇摆,抓不住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让七贤

镇由云台山景区的“金边”变成“黑边”,眼看着云台山景区红红火火,而自身却陷入了“围着火炉烤不热身”“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尴尬境地。

“修武工作法”让七贤镇新一届党委痛定思痛、茅塞顿开,以“文化康养、云创七贤”为定位,打造以“山水养眼、文化养心、美食养生、乡村养老”为特色的文化康养小镇,成为七贤镇的“翻身仗”战略。

谋定而后动,从哪儿突破?七贤镇的优势特色如何在短期内被大众认知传播?镇域 IP“小七”应运而生。“小七”原名

“贤七”,角色定位为由魏晋时期穿越而来的小精灵,个性特点

“自然、圆融,自由、洒脱,自在、和谐”。

“小七”创意源自于修武县七贤镇对“竹林七贤”文化的再创作,由北京文创专家精心设计打造,将七贤精神赋予“小七”形象,是该镇全力打造的独具七贤文化特色的地方IP,让“小七”为七贤镇代言,以文化IP带动工作创新和产业发展,通过全新路径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和七贤镇乡村振兴,这一做法在全国乡镇尚属首例。

小七冰雪世界主题乐园是“小七”引领落地的第一个投资1亿元项目。这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室内冰雕展览馆,是云台“小七”主题乐园的一期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该主题乐

园植入大量“小七”元素,园区内“小七”主题墙绘设计展,更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小七”赋予百变的造型,或是游山玩水的佛系“小七”,或是赋诗作词的文化“小七”,或是化身功夫大师的武侠“小七”,会集了来自国内高校40多名学生的作品。

“在项目落地之前,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我们在乐园定位上进行了很多考察,在与‘小七’主题相结合后,我们找到了乐园与当地文化的契合点,也赋予了我们企业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程坤向记者介绍,下一步,乐园还将打造“小七”主题时光隧道,将致力建设太行山南麓以娱乐、文化、购物、游玩、特色美食为一体的大型游客集散中心。

一子落而满盘活。“小七+党建”“小七+旅游”“小七+扶贫”“小七+招商引资”……“小七”渗透到乡镇工作的方方面面,带动工作转型创新,促进社会环境优化,实现产业发展,

“小七”成为工作创新的催化剂和产业发展的推进器。一时间,

“小七”系列组图、微表情、壁纸等在微信群、朋友圈广为流传;“小七”形象雨伞、T 恤、公仔、手机壳等旅游纪念品提升了设计层次、丰富了产品矩阵;在旅游景点设置的“小七”形象,提高了七贤旅游辨识度;融入陶瓷、剪纸、木雕、怀梆戏等

特色文化元素的“小七”系列文创产品,正在成为游客购物的必选;“小七”党建知识闯关游戏,使党建工作变得更生动、更容易让人接受。

“小七”产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延伸。“云台小七”“七贤头条”微信公众号及“小七”微博等强势发送资源优势、产业布局、招商动态、招商政策及载体信息,吸引郑州大圣传媒、郑州动漫公司等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前来合作。“小七来了”招商见面会、七贤商会诚邀清华大学校友会等活动,不断提升企业家的认知度、参与度,“小七”成为行业信息覆盖和合作共享的平台。

围绕竹林七贤文化穿越故事为引线,七贤镇精心打造《小贤与

“小七”》的镇域形象故事。同时,以故事为脉络,将竹林七贤与相关村庄联系起来:刘伶变身赤庄葡萄园主酿出绝世美酒,阮籍归隐方庄镇沙墙村成为特色客栈老板,嵇康做起了养生美食生意,向秀开起了菜园……“小七”不仅是七贤文化的代表,也是七贤产业的形象大使,“小七”引进的七贤书院、“纳里·有家”客栈、因恋玫瑰园、“冰雪世界”主题乐园等重点项目落地。今年元旦,投资1000万元的“小七”非物质文化遗产餐厅开业,投资1500万元改造的民宿“小七的田园”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预计2020年所有项目落地后,七贤镇旅游经济年收入可达1亿元。

《光明日报》3月20日报道

河南修武七贤镇用竹林七贤故事提升旅游辨识度

文化再创作助力古镇振兴

本报讯 “‘学习强国’平台里面包含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实在太强大了!”“你的积分和排名一直遥遥领先,有啥诀窍没?”“今天专题考试又出

新题了,赶紧通知大家一下。”眼下,类似的话题成了修武县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工作之余讨论的热点。

注册人数、在岗党员注册率、总积分、人均积分……“学习强国”平台中,

一项项数据清晰展示了该县65家县直单位“学习强国”平台的推广使用情况。

今年 1 月底以来,该县县直机关工委将“学习强国”平台的推广使用作为重点任务,采取有力措

施,持续抓好落实。为了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打造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该县机关工委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县直机关推

进“学习强国”平台管理员培训班,第一时间对“学习强国”平台的推广使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和责任人。

截至目前,该县县直机关“学习强国”平台党员 注 册 人 数 已 达 1471人,活跃率达到94%,实现了基层组织和在职党员全覆盖。 (张倩)

修武县党员干部巧用“学习强国”长知识蓄更为强大的文化能量。

融入美学,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该县城区因美升级,城区变景区。融入美学的各类社会服务更加细腻真诚,实施“最多跑一次”

“只进一扇门”改革,高标准建设市民服务中心,426项政务服务清单向社会公布;家长、企业家、基层干部三大“暖心工程”,辐射了最大层面的社

会群体,擦亮了暖心服务的金字招牌,社会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

美学融入该县发展的方方面面,凝聚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今年1月,该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730万元,同比增长6.7%。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