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208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一 附錄一 附錄一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 音契演出曲目 音契演出曲目 音契演出曲目中、外文對照 外文對照 外文對照 外文對照表 - ( 4-1-3 4-2-1 4-3-4) Albinoni, T. G. 1671-1750 Adagio in g minor g Anderson, L. 1908-1975 A Christmas Festival Sleigh Ride Adler, Samuel. 1928~ “Elegy”for String Orchestra Buxtehude, D. 1637-1707 Chorale Prelude “Nun Bitten Wir” Bach, J. S. 1685-1750 Chorale Prelude “Alle Menschen Mussen Sterben” Toccata and Fuge in d minor Orchestra Suite No. 3 “Air”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3 in G Major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4 in G Major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5 in D Major Concerto in d minor for Two Violins, Strings, and Continuo Prelude and Fugue in D Major Passacaglia Prelude and Fugue (Arr. By Abert) d d D ( ) Beethoven, Ludwig van. 1770-1827 Symphony No. 5 Triple Concerto for piano,Violin and Cello op. 56 Piano Concerto No. 5 “Emperor” C Brahms, Johann. 1833-1897 Sonata op. 2 No. 2 Borodin, Alexander. 1833-1887 String Quartet No. 2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08

附錄附錄附錄附錄

附錄一附錄一附錄一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音契演出曲目音契演出曲目音契演出曲目中中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表表表

懷恩堂音樂佈道會懷恩堂音樂佈道會懷恩堂音樂佈道會懷恩堂音樂佈道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音契室內樂團演出曲目中音契室內樂團演出曲目中音契室內樂團演出曲目中音契室內樂團演出曲目中、、、、外文對照表外文對照表外文對照表外文對照表-器樂曲器樂曲器樂曲器樂曲

(圖表圖表圖表圖表::::4-1-3、、、、4-2-1、、、、4-3-4)

外文 中文

Albinoni, T. G. 1671-1750

Adagio in g minor

阿比諾尼 《g小調緩板》

Anderson, L. 1908-1975

A Christmas Festival

Sleigh Ride

安德森 《聖誕節慶》 《雪橇》

Adler, Samuel. 1928~

“Elegy”for String Orchestra

艾德勒 《輓歌》

Buxtehude, D. 1637-1707

Chorale Prelude “Nun Bitten Wir”

布克斯泰烏德 《聖詠前奏曲》

Bach, J. S. 1685-1750

Chorale Prelude “Alle Menschen Mussen Sterben”

Toccata and Fuge in d minor

Orchestra Suite No. 3 “Air”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3 in G Major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4 in G Major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5 in D Major

Concerto in d minor for Two Violins, Strings, and Continuo

Prelude and Fugue in D Major

Passacaglia

Prelude and Fugue (Arr. By Abert)

巴赫 《聖詠前奏曲》 《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 《第三號管絃樂組曲》〈歌調〉 《第三號布蘭登堡協奏曲》 《第四號布蘭登堡協奏曲》 《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 《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D大調前奏與賦格》 《帕薩喀亞舞曲》 《前奏曲與賦格》(亞伯特改編)

Beethoven, Ludwig van. 1770-1827

Symphony No. 5

Triple Concerto for piano,Violin and Cello op. 56

Piano Concerto No. 5 “Emperor”

貝多芬 《第五號交響曲「命運」》第一樂章 《C大調三重協奏曲》 《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

Brahms, Johann. 1833-1897

Sonata op. 2 No. 2

布拉姆斯 《第二號鋼琴奏鳴曲》

Borodin, Alexander. 1833-1887

String Quartet No. 2

玻羅定 《第二號絃樂四重奏》〈夜曲〉

Page 2: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09

Bruch, Max. 1838-1920

Kol Nidrei

布魯赫 《晚禱》

Barber, S. 1910-1981

Adagio for strings

巴伯 《為絃樂而作的慢板》

Britten, Benjamin. 1913-1976

Simple Symphony

布瑞頓 《簡樸交響曲》

Couperin, F. 1668-1733

Fugue on the kyrie

Elevation

庫普蘭 《賦格垂憐曲》 《莊嚴曲》

Casals, Pablo. 1876-1973

Song of the Birds

卡沙爾斯 《白鳥之歌》

Dvorak, Antonin. 1841-1904

Serenade for Strings op. 22

德弗乍克 《絃樂小夜曲》

Delius, Frederick. 1862-1934

Two Pieces for Small Orchestra

戴流士 《兩首管絃樂小品》

Elgar, Edward. 1857-1934

Serenade for Strings op. 22

Overture in d minor

Itroduction & Allegro for solo quartet and strings op. 47

艾爾噶 《小夜曲》 《d小調序曲》 《為絃樂四重奏與絃樂團的序奏與快板》

Grieg, Edvard. 1843-1907

Holberg Suite

Peer Gynt Suite No. 1 op. 46

Zwei elegische Melodier

葛利格 《霍爾堡組曲》 《皮爾金組曲第一部》 《兩首哀歌》

Handel, Georg Friedrich. 1685-1759

Concerto Grosso in g minor op. 6 No. 6 “Musette”

韓德爾 《第六號大協奏曲》〈g小調彌賽特協奏曲〉

Haydn, Franz Joseph. 1732-1809

Violin Concerto in C Major

Symphony No. 73 in D Major “La Chasse”

海頓 《C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D大調第七十三號交響曲「狩獵」》

Holst, Gustav Theodore. 1874-1934

St. Paul’s Suite op. 29 No. 2

霍爾斯特 《聖保羅組曲》

Jongen, Joseph. 1873-1953

Symphonic Concertante for Organ Solo & Orch. Op. 81

戎根 《為管風琴與樂團的交響協奏曲》第一、四樂章

Jolivet, Andre. 1905-1974

Concertiano for Trumpet, Piano, and Orchestra

若利維 《為小號與鋼琴的絃樂協奏曲》

Marcello, Benedetto. 1686-1739

Oboe Concerto in d minor

Psalm 19 “The Heaven Declare”

馬切洛 《d小調雙簧管協奏曲》第二樂章 《詩篇十九篇「諸天訴說」》

Page 3: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10

Mozart, W. A. 1756-1791

Klavier-Konzert Nr. 20 KV.466

Concertante Symphony for Violin and Viola K. 364

Violin Concerto No.4 in D Major K. 218

Adagio and Fugue in c minor K. 546

Divertimento in D Major

Piano Concerto in A Major K. 488

莫札特 《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 《交響協奏曲》 《D大調第四號小提琴協奏曲》 《c小調慢板與賦格》 《D大調嬉遊曲》第一樂章 《A大調鋼琴協奏曲》

Mendelssohn, Felix. 1809-1847

Concerto in d minor for Two Violins, Strings, and Continuo

Symphony No. 2 “Hymn of Praise”

孟德爾頌 《d小調協奏曲》 《第二號交響曲「頌詩」》

Mahler, Gustav. 1860-1911

Adagio

Symphonie No. 4

Symphonie No. 5

Symphonie No. 9

Symphonie No. 10

馬勒 《稍慢板》 《第四號交響曲》 《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 《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 《第十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Mascagni, Pietro. 1863 ~1945

Cavalleria Rusticana

Intermezzo

馬司卡尼 歌劇《鄉間騎士》 〈間奏曲〉

Milhaud, Darius. 1892 -1974

Suite for Woodwind Quintet

米堯 《木管五重奏組曲》

Pachelbel, J. 1653-1706

Toccata in e minor

帕海貝爾 《e小調觸技曲》

Rossini, Gioacchino. 1792-1868

Sonata No. 2

羅西尼 《第二號奏鳴曲》

Rachmaninoff, Sergie. 1873-1943

Symphony No. 2

拉赫瑪尼諾夫 《第二號交響曲》第三樂章

Ravel, Maurice. 1875-1937

Introduction et Allegro for Harp, Flute, Clarinet, and Strings

“Tzigane”Rhapsody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拉威爾 《七重奏》 《小提琴曲「吉普賽」》

Schubert, Franz. 1797-1828

Rond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Symphony No. 2

舒伯特 《小提琴與絃樂的迴旋曲》 《降 B大調第二號交響曲》

Shumann, Rrobert. 1810-1856

Fantasi op. 17

舒曼 《幻想曲》第一樂章

Sibelius, Jean. 1865-1957

Finlandia

西貝流士 《芬蘭頌》

Tchaikovsky, P. I. 1840-1893 柴科夫斯基

Page 4: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11

String Quartet in D Major No. 1 op. 11

Andante Cantabile

Serenades for Strings op. 48

《絃樂四重奏第一號》 〈如歌的行板〉 《絃樂小夜曲》

Wagner, Richard. 1813-1883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Prelude

華格納 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 〈前奏曲〉

Vivaldi, Antonio. 1675-1741

Concerto in d minor

Concerto Grosso for two Flutes and String Orchestra op. 47 No. 2

Concerto for Bassoon op. 45 No. 8

Concerto for Flute and String Orchestra op. 10 No. 3

Flute Concerto in F Major op. 10 No. 1 “La Tempesta di Mara”

Violin Concerto “The Four Seasons”

韋瓦第 《d小調協奏曲》 《爲雙長笛與絃樂團所作的大協奏曲》 《巴松管協奏曲》 《爲長笛與絃樂團所作的協奏曲》 《F大調長笛協奏曲「海之嵐」》 《小提琴與絃樂協奏曲「四季」》

懷恩堂音樂佈道會懷恩堂音樂佈道會懷恩堂音樂佈道會懷恩堂音樂佈道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音契室內樂團音契室內樂團音契室內樂團音契室內樂團演出曲目中演出曲目中演出曲目中演出曲目中、、、、外文對照表外文對照表外文對照表外文對照表

-大型宗教音樂作品大型宗教音樂作品大型宗教音樂作品大型宗教音樂作品 (圖表圖表圖表圖表::::4-1-4、、、、4-2-2、、、、4-3-3)

外文 中文

Bach, J. S. 1685-1750

Cantata No. 4 “Christ lag in Todesbanden”

Cantata No. 51 “Jauchzet Gott in allen Landen”

Praise Jehovah, all ye people

Cantata No. 147 “Herz und Mund und Tat und Leben”

Jesus, Joy of man’s desiring

St. Matthew Passion

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

Bin ich gleich von Dir gewichen

Wir setzen uns mit Tränen nieder

O blessed Jesus

The sorrows Thou art bearing

Once I loved from Thee to wander

St. John Passion

O wondrous love

Christ, through whom we all are blest

Our freedom, Son of God, arose when Thou was cast in prison

Magnificat

巴赫 《清唱劇第 4號「基督為我們的罪而犧牲」》 《清唱劇第 51號「大家齊來歡呼迎接神」》選曲 〈萬民都當讚美耶和華〉 《清唱劇第 147號「心、口、行為、生命」》選曲 〈耶穌,人類的渴望〉 《聖馬太難受曲》選曲 〈創傷的頭〉 〈祢的慈愛浩大〉 〈我們落淚、下跪〉 〈親愛的耶穌〉 〈祢所忍受的傷慟〉 〈我曾喜歡離祢流浪〉 《聖約翰受難曲》選曲 〈哦!奇妙的愛〉 〈賜我們恩福的基督未曾犯過罪〉 〈神的聖子,祢入獄時我們得自由〉 《尊主頌歌》第一樂章

Beethoven, Ludwig van. 1770-1827 貝多芬

Page 5: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12

Christ on the Mount of Olives

Hallelujah

神劇《橄欖山上的基督》選曲 〈哈利路亞〉

Brahms, Johann. 1833-1897

Ein deutsches Requiem Op. 45

Herr, lehre doch mich

Blessed are they that mourn

Ihr habt nun Traurigkeit

How lovely are Thy tabernacles

Denn alles Fleisch es ist Gras

Wie lieblich sind deine Wohnungen, Herr Zebaoth

Denn wir haben hie keine bleiben de Statt, sondern die

zukunftige suchen wir

布拉姆斯 《德意志安魂曲》 〈上主啊!求祢教我曉得生之終〉 〈哀慟的人有福了〉 〈你們現在也是憂愁〉 〈詩篇八十四篇〉 〈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 〈我羨慕渴想主的院宇〉 〈死亡、你的毒鉤何在〉

Bizet, Georges. 1838-1875

Agnus Dei

比才 《神的羔羊》

Barber, S. 1910-1981

Prayers of Kierkegaard op. 30

Lord Jesus Christ

巴伯 《齊克果的禱告》選曲 〈主耶穌基督〉

Franck, César. 1822-1890

Panis Angelicus

法朗克 《天使之糧》

Gounod, Charles. 1818-1893

O!Divine Redeemer

古諾 《哦!至聖救贖主》

Handel, Georg Friedrich. 1685-1759

Messiah

Overture

Rejoice greatly

He shall feed His flock like a shepherd

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

Hallelujah

Worthy is the Lamb

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

韓德爾 神劇《彌賽亞》選曲 〈序曲〉 〈錫安的民阿〉 〈祂必像牧人餵養羊群〉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 〈哈利路亞〉 〈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頌讚的〉 〈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Haydn, Franz Joseph. 1732-1809

Die Schöpfung

The heavens are telling the glory of God

海頓 神劇《創世紀》選曲 〈諸天訴說祂的榮耀〉

Lange, S. de. 1840-1911

Moses

How Beautiful are thy dwellings

藍格 神劇《摩西》選曲 〈祢的居所何等佳美〉

Mozart, W. A. 1756-1791

Ave Verum Corpus

莫札特 《聖體頌》

Page 6: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13

Gloria 《榮耀頌》

Mendelssohn, Felix. 1809-1847

Elijah

overture

He watching over Israel

Keep thine eyes upon the mountain

Dann warden die Gerechten leuchten

Psalm 42 op. 42

As the deer pants for streams of water

Psalm 115

Three Motets for Chorus and Organ op. 39

Hear my Prayer

孟德爾頌 神劇《以利亞》選曲 〈序曲〉 〈祂看顧以色列〉 〈向山舉目〉 〈若你以全心尋找我,就必尋見〉 《詩篇 42篇》 〈如鹿渴慕清泉〉 《詩篇 115篇》 《為合唱與管風琴而作的三首經文歌)》 〈垂聽我禱告〉

Purcell, Henry. 1659-1695

Lord, What is Man

菩賽爾 《主阿,人算什麼》

Pergolesi, Giovanni Batlista. 1710-1736

Magnificat

裴哥雷西 《馬利亞讚主曲》

Peterson, John W. 1921-2006

Love Transcending

約翰彼得生 《超越的愛》

Stainer, J. 1840-1901

The Crucifixion

God So Loved the World

斯泰納 神劇《受難曲》 〈神極愛世人〉

Verdi, Giuseppe. 1813-1901

Te Deum

威爾第 《讚主頌》

Page 7: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14

懷恩堂音樂佈道會懷恩堂音樂佈道會懷恩堂音樂佈道會懷恩堂音樂佈道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心靈樂篇系列音樂會、、、、音契室內合唱團演出曲目中音契室內合唱團演出曲目中音契室內合唱團演出曲目中音契室內合唱團演出曲目中、、、、外文對照表外文對照表外文對照表外文對照表

-小型宗教音樂小型宗教音樂小型宗教音樂小型宗教音樂作品作品作品作品 (圖表圖表圖表圖表::::4-1-5、、、、4-2-3、、、、4-3-1)

外文 中文

Middle Ages 中世紀中世紀中世紀中世紀

Dunstable, John. 1390-1453

Quam Pulchra es

鄧斯泰博 《你何其美好》

Franconian Motet

Pucelete -Je languis -Domino

法蘭克尼亞經文歌 《美麗少女》

Gregorian Chant

Alleluia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

O come, O come, Immanuel

Pater Noster

格雷果聖歌 《哈利路亞》 《基督今降生》 《以馬內利來到》 《主禱文》

Leonin, 約 1150-1201

Alleluia organum and clausulae

雷奧寧 《哈利路亞奧干農及克勞舒拉》

Petronian Motet

Aucun vont-Amor qui cor-Kyrie

貝特羅尼安經文歌 《有人因為…》

Rota Motet

Sumer is icumen in

卡農經文歌 《夏日將近》

Vitry, Philippe de. 1291-1361

Garrit Gallus-In nova fert-Neuma, Isorhythmic Motet

維特利 《那公雞胡言亂語…》

13th Cen. Motet

O Mitissima - Virgo - Haec dies

Two motets on Leonin’s clausula

十三世紀經文歌 《噢!甜美聖母》 《兩首由雷奧寧克勞舒拉而來之經文歌》

14th Cen. English Carol

Salve, Sancta Parens

十四世紀英國聖誕頌歌 《至聖的父母》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文藝復興

Bruck, Arnold von. 約 1500-1554

Pater Noster

布魯克 《主禱文》

Byrd, William. 1540-1623

Ave verum Corpus

Sing Joyfully

柏德 《聖體頌》 《歡樂歌唱》

Desprez, Josquin. 1440-1521

Dominus regnavit

德普瑞 《耶和華作王》

French Carol

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

法國聖誕頌歌 《天使歌唱在高天》

Grandi, Alessandro. 1586-1530 格蘭第

Page 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15

O quam tu pulchra es 《我的佳偶,何其美麗》

German Carol

O Christmas Tree (O Tannenbaum)

德國聖誕頌歌 《樅樹》

Hassler, H. L. von. 1564-1612

Cantate Domino

哈斯勒 《頌揚主》

Luther, Martin. 1483-1546

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Lord

馬丁路德 《上主是我堅固保障》

Lasso, Orlando di. 1530-1594

Jubilate Deo

拉素 《向耶和華歡呼》

Palestrina, G. P. da. 1524-1594

Adoramus te

帕勒斯特利納 《敬拜主》

Ukrainian Carol

Ring, Christmas Bells

烏克蘭聖誕頌歌 《聖誕鈴聲》

Welsh Carol

Deck the Hall

威爾斯聖誕頌歌 《佈置廳房》

16th Cen. Conventry Carol 十六世紀《康芬特聖誕頌歌》

Baroque 巴洛克巴洛克巴洛克巴洛克

No 無

Classic 古典古典古典古典

Billings, William. 1746-1800

When Jesus Wept

威廉畢林斯 《當耶穌哭泣》

Flagg, Josiah. 1737-1794

Hallelujah

約書亞弗烈格 《哈利路亞》

Ingalls, J. 1764-1838

Northfield

英高爾斯 《北田》

Wade, J. F. 1711-1786

O Come, All Ye Faithful

韋德 《齊來崇拜》

Romantic 浪漫浪漫浪漫浪漫

Adam, Adolphe. 1803-1856

O Holy Night

阿當 《阿!聖善夜》

Crosby, Fanny J. 1823-1915

Though Your Sins Be As Scarlet

芬妮克羅斯比 《你的罪雖像硃紅》

Gruber, F. 1787-1863

Silent Night

葛魯柏 《平安夜》

Lvov, Alexis Von. 1799-1870

Hospodi Pomilui

羅浮 《求主垂憐》

Mason, Lowell. 1792-1872

Joy to the world

梅森 編曲 《普世歡騰》

Page 9: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16

Mendelssohn, Felix. 1809-1847

Judge Me, O God

孟德爾頌 《神啊!求祢伸我的冤》

Parry, C. Hubert H. 1848-1918

I Was Glad When They Said Unto Me

培利 《我真歡喜》

Williams, D. M. 1867-1892

In The Year That King Uzziah Died

威廉士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

Twentieth Century 現代現代現代現代

Copland, A. 1900-1990

At the river

Simple Gifts

科普蘭 《在河邊》 《單純的禮物》

Crouch, Andraé. 1945~

My Tribute

柯安琪 《我心獻曲》

Davis, K. K. 1892-1980

Carol of the Drum

戴維士 《小鼓手》

Dawson, William L. 1899-1990

Mary Had a Baby

There is a Balm in Gilead

Soon Ah Will Be Done

My Lord, What a Mourning

Ain’–a that Good News

Ev’ry Time I Feel The Spirit

道森 《馬利亞的嬰孩》 《基列乳香》 《將要過去》 《炎難過去》 《好消息》(編曲) 《每當我被聖靈充滿》

Fleming, L. L. 1936-2003

Give Me Jesus

浮列明 編曲 《賜我耶穌》

Greenberg, N. 1919-1966

Riu, Riu, Chiu

葛林貝格 編曲 《夜鶯之歌》

Hairston, Jester. 1901-2000

God’s gonna bull’ up Zion’s wall

Elijah Rock

傑斯特哈里森 《上帝將建立錫安城牆》 《以利亞的磐石》(編曲)

Ireland, J. 1879-1962

Greater Love Hath No Man

艾爾蘭 《至極之愛》

Krenek, Ernst. 1900-1997

Pater Noster

克列涅克 《主禱文》

Kreutz, Robert E. 1922-1996

Two Psalms for Mixed Voices and Marimba

克洛易滋 《兩首詩篇為混聲合唱與馬林巴木琴》

Lawrence, W. 1888-1964

Let Us Break Bread Together

勞倫斯 編曲 《讓我們一同擘餅》

Malotte, A. H. 1895-1964

The Lord’s Prayer

馬勒特 《主禱文》

Page 10: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17

Moore, U. S. 1904-1989

Daniel, Daniel, Servent of the Lord

穆爾 編曲 《主僕但以理》

Montgomery, Bruce. 1933~

Sometimes I Feel Like A Motherless Child

孟哥梅利 編曲 《有時我感覺像孤兒》

Parker, Alice. 1925~ ; Shaw, Robert. 1916-1999

Swing low, Sweet Chariot

Nobody knows duh trouble I see

Ya viene la vieja

Fum, Fum, Fum

愛莉絲帕克與羅伯蕭 編曲 《天騎下降》 《無人知道我所見的苦難》 《聖母頌》 《風,風,風》

Stravinsky, Igor. 1882-1971

Pater Noster

斯特拉溫斯基 《主禱文》

Sargent, M. 1895-1967

Zither Carol

沙珍 編曲 《撥弦琴聖誕頌歌》

Thompson, Randall. 1899-1984

The paper reeds by the brooks

Alleluia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湯普森 《溪畔蘆葦》 《哈利路亞》 《榮耀歸神》

Terri, S. 1922-1996

A Shaker Worship Service

Come to Zion

I’m on my way to Zion

Oh, the beautiful treasures

I have a little drum

Who will bow and bend like a willow

Love, oh love, is sweetly flowing

I will bow and be simple

Simple gifts

Living souls

泰瑞 編曲 《仙克教派敬拜詩集》 〈共赴錫安〉 〈我往錫安的路上〉 〈啊!美麗的寶藏〉 〈我有個小鼓〉 〈誰願屈身如同楊柳〉 〈愛之泉湧〉 〈我願屈身,單純信靠〉 〈單純的禮物〉 〈有靈的人〉

Warrell, A. 1900-1970

A Merry Christmas

瓦瑞 編曲 《聖誕快樂》

Willcocks, David. 1919~

Rocking

God Rest You Merrily Gentlemen

Ding Dong!Merrily On High

威爾考克斯 編曲 《搖籃歌》 《上帝帶給你平安》 《叮噹歌聲在高天》

Whear, Paul W. 1925~

Joyful-Jubilate

威爾 《歡呼》

Wyrtzen, Don. 1942~

Unbounded Grace

維爾琛 《無限恩典》

Page 11: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18

附錄二附錄二附錄二附錄二 圖件圖件圖件圖件

一一一一、、、、音樂科系團契退修會刊物封面音樂科系團契退修會刊物封面音樂科系團契退修會刊物封面音樂科系團契退修會刊物封面 ( 1984-1987 年年年年 )

圖 1:第三屆音樂科系團契退修會 圖 2:第四屆音樂科系團契退修會

圖 3:第五屆音樂科系團契退修會 圖 4:第六屆音樂科系團契退修會

圖 5:第七屆音樂科系團契退修會

(楊美惠提供)

Page 12: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19

二二二二、、、、飛颺音樂營簡章飛颺音樂營簡章飛颺音樂營簡章飛颺音樂營簡章 ( 1994-2001 年年年年 )

圖 6:1994年飛颺音樂營簡章 圖 7:1995年飛颺音樂營簡章

圖 8:1996年飛颺音樂營簡章 圖 9:1997年飛颺音樂營簡章

圖 10:1998年飛颺音樂營簡章 圖 11:1999年飛颺音樂營簡章

圖 12:2000年飛颺音樂營簡章 圖 13:2001年飛颺音樂營簡章

(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提供)

Page 13: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20

三三三三、、、、相關專輯封面相關專輯封面相關專輯封面相關專輯封面

圖 14:願你認識耶穌 圖 15:1986年華福之夜詩班專輯

(楊美惠提供) (楊美惠提供)

圖 16:古舊十架 圖 17:1995年與音樂時代雜誌合作

(楊美惠提供) (錢善華提供)

Page 14: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21

四四四四、、、、照片照片照片照片

圖 18:1984年第三屆退修會照片(一) 圖 19:1984年第三屆退修會照片(二)

圖 20:1984年第四屆退修會照片(一) 圖 21:1984年第四屆退修會照片(二) 於中華福音神學院演出後合影 由左至右依序為

范恩惠、林芳治、郭宗恆、麥家樂 陳美裳、卓甫見、卓師母、高芬芬

圖 22:1986年第六屆退修會照片(一) 圖 23:1986年第六屆退修會照片(二) 林望傑指揮神情 林望傑指揮「音契合唱管絃樂團」練習

Page 15: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22

圖 24:1987年第七屆退修會照片(一) 圖 25:1987年第七屆退修會照片(二)

合奏練習 詩班練習

(音契提供)

圖 26:1985年參與第三屆青年宣道大會 圖 27:1986年參與第三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

(校園團契提供) (音契提供)

圖 28:1988年參與第四屆青年宣道大會 圖 29:1991年參與第五屆青年宣道大會

(蘇正途提供) (校園團契提供)

Page 16: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23

圖 30:1984年懷恩堂音樂佈道會詩班演唱 圖 31:1989年心靈樂篇一演出前合影 指揮:蔡素貞 伴奏:楊美惠 駱惠珠、林美智、蘇正途、金希文

(音契提供) (音契提供)

圖 32:1996年心靈樂篇八 (音契提供) 圖 33:老師小組於卓甫見家 (郭宗恆提供) 徐世賢、錢善華、蕭泰然、金希文 上排:錢善華、郭宗恆、范恩惠、蘇師母 下排:卓甫見、卓師母、蘇正途

圖 34:老師小組於卓甫見家聚會完後合影 (蘇正途提供) 圖中有卓甫見夫婦、錢善華夫婦、金希文夫婦、林美智夫婦 駱惠珠夫婦、蘇正途夫婦、連雅文夫婦、范恩惠、凌國周等

Page 17: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24

附錄三附錄三附錄三附錄三 業餘演藝團體登記證業餘演藝團體登記證業餘演藝團體登記證業餘演藝團體登記證

(音契提供)

Page 1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25

附錄四附錄四附錄四附錄四 訪談紀錄訪談紀錄訪談紀錄訪談紀錄

范恩惠老師

時間:2006年 6月 30日

地點:台北

訪問者:蔡維恩

訪談內容

問:請您談談您對音樂事奉的想法?

答:我記得 1979 年舉辦第一屆「青年宣道大會」,分組課程有一堂由羅芳華老師

主講的專題為〈音樂與宣道〉,她講述了自己的服事經驗。當時她剛從神學院畢業,

應聘到一間教會去實習三年,所負責的事工是晚上的崇拜,當時教會內已經完全

是使用敬拜讚美的方式來崇拜,但她卻從巴赫的聖詠曲開始教導會友,三年後完

成實習要離開時,舉辦了一場整場演奏巴赫作品的音樂會,因而使得許多人從原

本不認識巴赫到愛上巴赫,這個見證很讓我感動,深深感受到身為一位基督徒音

樂家,若是願意用心在教會裡扮演一個教導者的角色的話,對教會音樂將會產生

莫大的影響力。

在我唸大學時,當時有個由基督徒組成的「藝術團契」,由林治平、張曉風夫

婦開始運用戲劇的方式來傳福音,劇本由張曉風女士撰寫,再配合音樂一同演出。

還記得她們當時想找我演出,但我沒有答應,後來由另一位基督徒來飾演女主角,

他們的每場演出都很成功,這使我看見用戲劇傳福音的影響力非常大,並不是直

接用說的去表達,而是用戲劇的方式傳達出訊息,因而使我覺得既然戲劇能有如

此大的影響力,那麼音樂也應該可以,或許音樂佈道會是一條路。

我大四時,台大基督徒團契組成一合唱團 (不同於台大學生合唱團) 並邀請我

去擔任他們的合唱團指揮,帶領他們參加校內舉辦的合唱比賽,其實台大的社團

很多,但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基督徒在哪裡或是在做什麼?剛好當時擔任社團總負

責人的同學也在我們團裡,覺得我們應該站出來讓大家認識我們,於是大家決定

把它當成一種福音使命,要讓校園裡的同學聽見基督徒在哪裡,因而決定去參加

校內合唱團比賽。當時初賽的成績為台大學生合唱團第一名,我們是第二名,團

裡的弟兄姐妹約有七十人,每天利用中午時間來練唱,我們一起禱告、分享。後

來決賽時我們以黃楨茂的合唱曲〈以馬內利〉獲得冠軍,當我們全體同聲歌唱時,

體會到的是聖靈的同在及全體齊心的合唱,令人感受到神的同在。比賽後舉行感

恩見證會,來聽的同學就問說:「妳們在唱的時候真的令人感受到神真實存在,我

可以跟妳們去教會嗎?」因此,我們見到了用音樂見證傳福音的果效,讓人從音

樂中看見上帝。當時,台視有個為時半小時名為「電視樂府」的節目,因我們後

Page 19: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26

來得到冠軍,所以就找我們去錄影,在錄影當中還發現有很多人聽我們唱完後,

因感動而掉眼淚。

問:請您談談音樂科系團契當初是如何開始的呢?

答:其實剛剛前面所談的都是伏筆,我覺得我學音樂,當我願意把自己奉獻給神,

神就讓我看見音樂能做的事情有哪些,一方面影響教會音樂,一方面可以傳福音,

我覺得這兩點是非常寶貴的。後來我清楚被呼召作傳道人,就加入校園團契成為

全職傳道,畢業後就先去高雄實習、工作;後來回到台北,就到和平長老教會聚

會、服事,當時在和平長老教會有一票音樂系的學生,包括有陳麗嬋、周惠珍、

楊瑞瑟等,這麼多學音樂的人在這裡,我們可以做什麼?於是這些音樂系的同學

們開始很用心的寫信給其他師大音樂系的基督徒學生,希望能將學音樂的基督徒

召聚起來,第一次聚會就來了七十人。於是,我就跟大家傳遞說:「身為一位基督

徒,你們為什麼要學音樂?」,沒多久,我們的音樂系小組成立了。那時我們的想

法是,聖經上記載在耶穌升天之前曾對門徒們說過:「你們要傳福音,從耶路撒冷

直到地極」,因為我們都是學音樂的基督徒,所以就想用音樂來傳福音,於是我們

就先向系上的同學傳福音。有了這樣的目標之後,當時還有東吳、文化、輔仁、

國立藝專等學校有音樂系小組的成立,共同有著用音樂傳福音的想法與夢想。

到 1982 年第二屆「青年宣道大會」舉辦時,〈音樂與宣道〉的專題是請到張

真光牧師擔任講員,結束後張真光牧師請我將各校音樂系小組的負責人聚集起來

一同對談,當時有楊瑞瑟、駱惠珠、謝東昇等人,發現原來唸音樂系的基督徒非

常多,但這些音樂系的基督徒在這幾年對台灣福音工作的影響力是零,大家都在

為自己的事業、名利忙碌賺錢,卻沒有為神擺上,而學音樂的基督徒這麼多,卻

沒有參與台灣的福音事工,這是對不起神,所以我們決定要組成音樂團契,這就

是當時所成立的「音樂科系團契」。

問:「音樂科系團契」成立後,開始從事的活動與演出有哪些呢?當時共同參與的

成員有誰?

答:我們成立後的寒暑假都有舉辦營會,營會主題為〈音樂與獻身〉,對象為各校

音樂科系學生,包括當時在南部的台南家專音樂系也都特地北上來參加,那時中

山大學與高雄師範大學都還尚未成立音樂系。在〈音樂與獻身〉的聚會中,我們

對音樂系的學生們提出許多挑戰,讓他們去思考一些問題;而沒有舉辦營會的學

期間就是禱告會,寒暑假就辦〈音樂與獻身〉營會。有一年的營會刺激最大,是

我們請來許常惠教授與我們談論中國幾位當代作曲家,他舉了七位中國作曲家為

例,從中發現有四至五位作曲家都是基督徒,如:黃自等人,但他說:「你們知道

嗎?他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的信仰作曲?」使得大家聽完後,都想改行去學作曲,

原來真正能在音樂史上留下紀錄的其實是作曲家,而不是演奏家。

Page 20: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27

1984 年暑假營會結束後,我們到靈糧堂的主日崇拜中獻詩,從那之後想開始

踏出我們成立後的第一步—去佈道,當時懷恩堂剛蓋好,懷恩堂的駐堂牧師周聯

華非常地支持我們,曾寫信給我說:「只要我(周聯華)還在懷恩堂牧會一天,就完

全免費。」因此從 1984年起我們開始了第一次的懷恩堂音樂佈道會,1989年國家

音樂廳首次演出時,他還在節目單上為我們寫了一段話。

1984 年第一年的懷恩堂音樂佈道會開始,特別的是,我們發現原來神早已為

音契的發起預備人才。同年,蘇正途(指揮家兼小提琴演奏家)回台灣,他帶著歐美

留學生青年管絃樂團來台演出,當時楊瑞瑟在法國留學也參與樂團回來演出,演

出完後,經由楊瑞瑟的介紹,我與郭宗恆就去後台找蘇正途,我們即邀請蘇正途

加入音樂科系團契,他就加入了。那時蘇正途在帶團上其實受到許多磨練,因為

台灣團員的樂團練習觀念較差,有時團員請假或是無故缺席,常會有缺這缺那的

情況發生,但當時蘇正途秉持的信念就是如何帶領這群學音樂的基督徒一同用專

業來事奉上帝,而努力堅持下去,且蘇正途與金希文是留學美國即已熟識的同學,

在他的推薦之下,第一年的佈道會即用了金希文的作品《頭戴荊棘》。

1985年舉辦第三屆「青年宣道大會」,每次青宣詩班找曲子都找得很辛苦,於

是我們決定委託金希文創作,那年大會的主題為〈基督、國度、見證〉,他就為音

契創作了一首作品《主禱文》。1984 年的佈道會我們只有絃樂團而已,1985 年的

青宣大會我們第一次組成管絃樂團,雖然當時樂團的程度不是很好,但這是台灣

音樂史上第一個完全都是由基督徒音樂家、指揮家、作曲家共同組成的管絃樂團。

那年在青宣大會演出時,造成很大的震撼,感動了許多人,其實整個過程一路走

來是很辛苦的。

1986年,恰逢「世界華人福音會議」(以下簡稱華福)在台灣舉行,華福就請到

林望傑來指揮,特別的是 1985年我們的管絃樂團才剛成立,隔年就請到林望傑來

指揮,當時也委託金希文創作,他就為音契創作了一首合唱管絃樂作品《從未有

如此的一個時代》,於華福最後一晚借中華聯誼會的場地演出,那年朱宗慶、連雅

文老師也都有參與,一齊同心事奉神。其實,現在無論各行各業都一樣有它的黑

暗面,而基督徒代表的應該是光明面,做不做得到我不知道,我只是提出這樣一

個夢想,因為我覺得要有乾淨的心靈,才會有美好的音樂,這是我身為音樂傳道

人的深刻體會,所以我一直致力於這樣的事奉。當你心裡頭有很複雜的動機或企

圖心時,音樂就不會好,有的只是一時的喧嘩,而沒有深刻的感動。事實上我們

開始有管絃樂團與合唱團之後,因人數上的困難,無法只用音樂系的學生,因此

我們開始招考教會中有參與詩班的弟兄姐妹加入我們,一同參與服事。

1988年又參加青宣大會,我們照常於開會、畢會禮拜中獻唱、演出;1989年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聘請金希文老師回台灣,後來他也加入了我們,那時郭老師、

蘇老師等我們這些同工都認為說,應該要從懷恩堂走出來,朝更專業的舞台演出。

於是當時就計畫申請進入國家音樂廳演出,但想進入國家音樂廳演出,必須先去

台北市教育局辦理登記為「業餘演出團體」通過後,才能售票演出;又因登記時

無法以團契這樣的名稱作登記,因此我們就取“音契”兩字作為團名,全名為「音契

Page 21: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28

合唱管絃樂團」。後來,為了思考要用什麼樣的主題作為國家音樂廳演出時的標

題,是既可以代表我們的信仰,又能表達我們的宗旨,於是我、金希文與蘇正途

老師三人就在國家音樂廳的咖啡館裡構思,最後我們決定用〈心靈樂篇〉四字作

為音樂會的主題。而後幫我們作宣傳的記者,就於報紙上以「廳中的音樂,心底

的詩篇」這句話作為心靈樂篇音樂會的副標題,我們覺得很好,之後也都把它放

在我們的節目單上面。還記得 1989年那年發生天安門事件,1990年金希文即為這

個歷史事件創作一首名為《不是死亡,乃是真的生命》的作品,那年的編制很大,

光是合唱團就需要 138 位團員,因此每一年我們的〈心靈樂篇〉都有一個主題,

金希文會用不同的主題來創作,可說就是一篇音樂佈道講章。

問:音契除了管絃樂團與合唱團外,還有室內樂團的組織,請您談談成立室內樂

團的過程?

答:其實我們一直夢想成立室內樂團,討論了很多年,終於在 1996年正式成立,

算是個半職業樂團,1997 年先後去了加拿大、美國巡迴演出。其實在成立之初,

有半數人贊成,另一半則抱持反對意見,反對者認為時機尚未成熟,且尚未有技

巧佳、信仰也完全的團員出現;而我當時支持成立的原因是希望音契能培養出一

批音樂傳道,為神傳福音。記得以前有個亞東劇團,是從亞東工專的學校團契開

始逐漸形成的,他們從演戲開始運作,後來有人因此去唸神學院,畢業後再回到

亞東劇團擔任戲劇傳道,使我覺得若能有戲劇傳道,為何不能有音樂傳道?所以

我的夢想是希望將一批愛主、音樂專業上能共同成長,也願意用音樂來傳道的音

樂人聚集起來,共同用音樂傳福音,因而支持室內樂團的成立。

問:當時音契是使用隸屬於校園團契的地點來聚會練習,請問當時音契與校園團

契的關係為何?

答:在組織上,我們是隸屬於校園團契的一部份,但在經費上,我們是完全獨立

的。

問:音契曾經與同隸屬於校園團契的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合辦「音樂營」,能否請

您談談當時的情況?

答:是從那一年開始我已記不清楚,但最後一次舉辦是在 2001年,因我那時已經

離開音契,所以對決定不再舉辦的詳細原因較不了解。對於音樂營,我覺得是要

有傳承,所以從音樂營開始去認識這些音樂班的學生,同時讓他們也認識音契,

未來可成立青少年管絃樂團或青少年合唱團,期望能培育出更多專業的音樂家,

將來有機會加入音契共同服事。

Page 22: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29

問:請問您目前還有參與音契的服事嗎?

答:後來,音契又夢想成立基金會,終於在 2001年成立,記得約是在 3月初醞釀

成立,本來要請我參與成立大會,但剛好要帶曉明女中合唱團參加合唱比賽而無

法參與。後來約是 3 月中,金老師邀請我幫忙帶合唱團練習,帶完之後我就離開

了。其實我是在 2000 年 11 月生病住院後就離開音契了,因為身體已無法負荷大

量的工作,現在呈現半退休狀態。

問:請您談談您於音契一路走來的感想?

答:能為神工作,我感到很榮譽,其實我覺得我的個性並不適合去作一個開創型

人物,比較適合作配搭的角色,但若神要我去作,我也有決心要去作的時候,我

的個性是會很全力投入的。在音契中我學習很多,雖然好像說我是創辦人,其實

我認為我較像打雜的,在當中學了許多音樂行政方面的工作,像是進入國家音樂

廳表演時,我就負責舞台監督和財務的工作等等,這些學習對我而言都是很棒的

經驗。因為以前在師大唸書時,主修多以鋼琴跟聲樂為主,學習其他樂器的人很

少,因此較沒有參與樂團學習的經驗,到大二時是因為成績還不錯才能有選擇修

習其他樂器的機會,所以我就選擇了長笛,學習到畢業。對於音契,我深切地期

望它能夠走得長長遠遠,有更多學音樂的基督徒能共同參與,雖然後來我離開了,

但一直覺得自己是音契人,當我生病躺在病床上思考我的人生時,我只能說神已

使我的人生美夢成真,dreams come true!

Page 23: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30

洪中夫傳道

時間:2006年 8月 17日

地點:台北

訪談者:蔡維恩

訪談內容

問:請您談談飛颺與音契合辦音樂營的想法?

答:舉辦音樂營我想應該是林芳治與范恩惠夫婦的構想,她們當時都是校園團契

的同工,自然會想到要把它結合在一起。在音樂營的實際執行運作方面可分為兩

個體系:一個是音樂專業體系的部分,主要由洪頌恩、劉少泉負責,營長都請范

恩惠老師來擔任;另一部分就是飛颺事工的部分,由我們飛颺團隊同工負責(包括

行政運作部分),我們兩邊的負責人會一同開會,共同討論。

問:請您談談當時音樂營的運作情形?

答:能舉辦音樂營,其實國立藝術學院光鹽社扮演著很關鍵的角色,光鹽社是校

內的社團,亦是學生團契,因此在場地的租借上都由他們來幫忙辦理,所以主辦

單位就會註明是由光鹽社主辦,飛颺承辦;光鹽社裡也有音樂系的學生,也結合

他們成為同工,但整體主要行政運作還是由飛颺來擔任。

飛颺的主要目標是休閒、輔導與福音,以福音使命為主,向青少年傳福音,

傳福音的方式就是用休閒的領域與青少年做接觸點。休閒的定義很廣,只要是青

少年喜歡的活動,不論是室內或戶外活動都算休閒,音樂對某些人來說也算休閒,

雖然有些也許不是,我們還是把音樂放進來,對學音樂的學生傳福音。早期,台

灣還沒有許多音樂相關營會出現的時候,飛颺音樂營是很受歡迎的,我們會與一

些學校音樂班合作,如:曉明女中音樂班、三重碧華國中音樂班等,一方面作音

樂教育的推廣,另一方面對未來基督徒音樂人才作撒種工作,因此舉辦音樂營是

很棒的一種方式。

想報名參加音樂營的學員,是要通過篩選的。音樂班的學生基本上都要經過

音契洪頌恩老師的詢問與學習程度確認;非音樂班的學生則要再經過篩選,方能

參加。這個音樂營融合了音樂專業與休閒輔導,許多學生家長可能本身也是學音

樂的,或是對音樂很有興趣,才會讓孩子學音樂,而這些音契的老師們多在大專

院校教書,因此他們是有一些影響力的,所以我們會將老師的名單列出來,讓家

長們了解有哪些音樂家來指導他的孩子,若沒有列的話,他們可能就不一定會來

報名。所以第一是這些老師在音樂界的影響力,第二是有音契持續以來的知名度

支持,就整合了舉辦音樂營的可能性,我們很需要有專業團隊的加入,若光是飛

颺自己要舉辦一個音樂營是不太可能成行的。

Page 24: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31

問:請您談談飛颺團隊與音契團隊在音樂營中所擔任的角色?

答:因為音樂營看重的不只是音樂專業能力上的增進,也看重休閒輔導與福音傳

播的功能。我們主要是要建立青少年的「自我形象」、「人際關係」與「價值觀」,

以及如何過團隊生活、作情緒管理等。我們發現有很多學音樂的青少年,在別人

的眼光中被看為資優生,其實自我價值感卻很低,對自己很沒自信心,因為他們

的錯誤是不容許在公開場合被別人看到的,往往一個小錯誤就很容易把他們的學

習成果給否定掉,而忘記了學音樂本身是有趣的、是享受的;因此,我們透過基

督徒音樂家們的見證,分享他們是如何渡過挫折、如何解決學習上會遇到的困難,

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啟發他們了解學音樂的價值在哪裡,這部分主要是融合生

活教育與輔導性質的活動。

甚至我們會帶到信仰,從信仰的角度出發,會談到如何將音樂奉獻給上帝,

有佈道講員、小隊輔導,其中小隊輔導幾乎都是就讀音樂科系的基督徒學生來擔

任,能更親近、幫助學音樂的孩子,一同帶領他們認識耶穌,從神的眼中看到音

樂的價值與神的恩賜,傳福音給他們,開啟他們的眼光,願意將音樂獻給神。其

實最後有沒有信主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用音樂

作為傳福音的媒介,音契團隊從過去到現在都是很完整的,一直都是由音樂科系

的基督徒們所建立的團契,團隊組織運作很完整,有合唱與管絃樂團表演,一般

辦音樂營很少有如此陣容的團隊,大多都是由一位至多位國外大師來授課而已,

以授課為主,沒有什麼休閒活動,但飛颺音樂營不同,我們融合了音樂專業與休

閒輔導,是很輕鬆的。

問:請您談談飛颺音樂營至 2001後即停辦,其原因可能為何?

答:後來音樂營越來越不容易辦,第一,因為人數越來越不好招聚,從 150 人降

到 86人,關鍵是在於其他國內的暑假音樂營越來越多,家長會希望音樂的學習到

暑假也不能斷掉,就會去打聽哪個音樂營的老師比較有名,想顧到孩子在音樂專

業方面的能力,因此就較無暇顧慮到休閒活動這部分,不了解這些學生來飛颺音

樂營所得到的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家長可能會覺得我們這樣不夠專業;另外是其

他音樂營的老師都是新的,但是音契這幾年辦下來,老師大多是熟面孔,家長可

能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也可能認為學費收的高辦得就會比較好,而飛颺音樂營所

收取的報名費不高,且主要都是作事工上的使用。

第二,音契發現每年在組織動員的運作上有逐漸疲倦的現象,無論報名人數

多或少,音契的老師團隊都要出動同樣的人數,負擔較大。第三,是北藝大場地

租借的問題,因為政府補助有限,學校亦需藉由場地的租金來增加收入,便使得

場地租借的費用越收越高,導致我們經費上所能租借到的場地就變的較有限,又

音樂營所需的場地必須有琴房、合奏練習場地等空間。因此,由於招生報名人數

上的銳減及其他國內音樂營的選擇性越來越多、音契在組織運作方面的疲倦、租

Page 25: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32

借場地方面的經費越來越困難等原因,決定選擇先將音樂營的運作暫停。後來音

契有繼續以不同的模式舉辦小型的活動,將它推廣下去,而過去音樂營的模式可

能要再研發,這八年中皆沒有更新,所以我們決定先暫停,繼續更新再出發。

Page 26: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33

劉少泉先生

時間:2006年 9月 7日

地點:台北

訪問者:蔡維恩

訪談內容

問:請您談談當時負責音樂營的音契同工主要有哪幾位呢?您是負責哪部份的事

工?

答:當時主要同工在音樂方面行前作業的有范姐、洪頌恩、劉融融、黃毅遠、江

佳穎,還有藝術學院光鹽社的林希哲、劉耀光等,會幫我們處理租借場地的問題。

我主要負責的是整個音契音樂部份的行政作業,營會中的排課部分則是由范姐與

頌恩來安排。

問:請您談談與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以下簡稱飛颺)合辦音樂營的想法和目標為

何?

答:飛颺的服務對象是以一般的青少年為主,而音契是以音樂系學生工作為主。

由於音樂班學生與一般學生面對的問題差異性蠻大,我們希望能做個較切合他們

需求且兼顧其專長方面的營會。當時我們也發現有其他的音樂營開始舉辦,但他

們對術科的要求大過於對青少年身心靈方面的注重,而飛颺音樂營則期望達到身

心靈成長與術科專業平衡發展;再加上音樂班的學生會面臨到的問題與困難,可

能要同是學音樂的人才能了解,不僅給予技術上的支援,也讓他們願意學習表達

出自己的問題與困難,目標是達到全人教育的理想。

問:請您談談音樂營在活動規劃上的想法及過程?

答:在規劃上,我們是以一般營會活動為藍圖,再加入音樂的術科部分,結合了

一般營會的品格教育與音樂專業能力的培養。像我們有安排「與音樂家促膝談」

的時間,讓音契的音樂家老師們與學生一同分享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會遇到的

困難及其解決方法,無論這些音樂班的學生們已遇到抑或尚未遇到困難,能夠藉

由經驗的分享、交流,幫助他們在日後的音樂學習歷程上能走的更穩。(問:1995

年有安排音樂欣賞的課程,但為何之後就停止了?) 其實因為在學校裡就已為他們

安排音樂欣賞的課程了,但為了增加學生在音樂術科方面的學習,又往年許多學

生反應希望能與老師們及營隊朋友多些互動,後來就決定將「音樂欣賞」的部分

省略,後來算是併到「心靈樂篇」中來作音樂欣賞。因為音樂班的孩子多數都是

處於長時間關在琴房裡獨自練琴的狀態,少與其他學校的學生、老師有互動的機

Page 27: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34

會,也希望能藉此寬廣他們的人際關係。

問:請您談談在音樂營營會天數上的變化情況?

答:我們的營會時間其實已經比其他營會多出兩天,但若要兼顧術科專業的教導

與全人教育的培養,只有三天兩夜的時間來執行的話是很困難的;又我們覺得要

讓學音樂的孩子開放自己的心暢所欲言,也需要時間互相熟悉。原先我們設計的

營會天數為五天,後 1995、1996年多增加一天為六天,主要是因為到第五天剛好

是營會的高潮,直接結束有些可惜,又加上師生發表會練習時間不足,而且若在

星期五晚上發表,有許多想從中南部上來聽孩子表演的家長在時間上會有困難,

也為了能讓家長們來聽演出,就決定多延後一天的時間做準備,整體來說會比較

充裕。可是後來又縮回為五天,一方面是場地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經費上的不足,

因當時國內也舉辦很多音樂營,多請國外大師來特別指導,很多學生兩邊都想參

加但時間上相衝,就影響了學生的報名狀況,又加上六天的時間對老師們與輔導

們來說,在精神與體力上也會造成較大的負擔。

問:音樂營共舉辦了八年,可否請您談談之後未能繼續舉辦的原因?

答:我們考慮的結果認為需要暫停一下,主要是因為當時大環境的影響國內音樂

營很多,若時間上又與飛颺音樂營有衝突到的話,他們可能會以老師的推薦、國

外大師的指導為主要考量點;又飛颺音樂營重視的是全人教育,不只專注於術科

專業方面的指導,在種種考量之下可能就會放棄參加飛颺音樂營,因此在招收學

生的人數上不如預期,漸漸無法負荷我們所需的基本費用,雖然我們有跟政府申

請補助款,且老師們大部分都是義務來協助帶領這群音樂班的學生,但每年還是

有虧損的部分。場地上我們選擇國立藝術學院,主要是因為藝術學院有音樂系,

在場地的運用規劃上較為便利,且環境空間空曠,就學生管理方面而言安全性較

高,藝術學院是個獨立的空間,又離市區較遠,學生們在學習上較不易受到干擾,

行政上又有光鹽社幫我們做為與學校間溝通的橋樑,但後幾年藝術學院的場地越

來越熱門,租借較困難,所以基於經費上、場地上、人數上及當時大環境等種種

因素影響之下,決定讓音樂營暫時停止運作。

問:請問您音樂營的招收對象是否皆為音樂班的學生?

答:大都是以音樂班學生為主,報名表上會註明要能演奏何種程度的樂曲,雖如

此,學生報到第一天我們會再進行一次篩選,讓各組老師們更了解學生的程度,

在教學上能夠因材施教。若有就讀非音樂班的學生想參加的話,會請他跟我們的

負責老師聯絡,便於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程度,衡量是否能夠參加音樂營,以

免增加學生的壓力,因此非音樂班的報名學生人數相當少,若是非音樂班的學生

Page 2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35

其程度已達到音樂班學生的水準,亦可報名參加。(問:有一年的簡章上的報名資

格有提到是準備報考音樂班的亦可參加?),這是報名的資格,但行政中心會參考

學生報名表的上曲目程度做初步了解,之後再進行電話聯絡。希望能提前建立學

生有正確學習態度的基礎。

問:請問您後來音樂營是否有招收高中生呢?

答:飛颺本來是針對國中生為對象來舉辦營會的,但後來我們發現壓力更大的是

高中生,其實他們也有這個需要,於是就決定把高中生也加進來,分為國中與高

中兩組來進行。國中與高中同時進行時,我們發現國、高中生兩邊的差異性很大,

從兩個層面來說:第一是專注與反應力,國中組的反應較直接,高中組則較沉默

內斂;第二是術科程度方面,高中組的程度比國中組好,合奏課時會安排高中組

坐前面的位置,或是以高中組帶著國中組的方式來安排座位,在曲目上因程度問

題無法選擇較難的曲子,在樂器上國中組所學的樂器無法應付某些樂曲的需要,

如:低音樂器、打擊樂器等,因此有高中組的加入後,這些問題才逐漸獲得解決。

問:請您談談您於這段時間參與音樂營的感想與印象深刻的事?

答:記得好像是第一年辦就遇到颱風,發生很多狀況如停電、家長不斷地有電話

關心等,那時怕學生們的棉被不夠禦寒,我與當時的營長林芳治傳道開車回校園

團契搬了所有的睡袋上山,雖然臨時狀況很多,但營會結束後學生的反應是,大

家反而因著這次的颱風事件凝聚了彼此之間的情感,交到許多好友,也體會到輔

導們對他們的關心,感受到飛颺音樂營與其他營會的不同之處,期待隔年能再來

參加,因此也增長了隔年的報名人數。

舉辦飛颺音樂營由於我們有考慮到全人教育,不是只有術科專業上的學習,

也加入其他的活動並行,因此有人認為我們的音樂營不夠專業,但我們認為他們

需要有放鬆的空間,放開所學的東西,看看另一片天空,或是從別的角度來看音

樂,所以若只單注重術科的話,就失去了我們原本全人教育的理念了。

音契與飛颺共同舉辦音樂營並不完全希望他們日後能來音契服事,而是希望

讓他們看見我們學音樂的真正動力是來自於信仰,我們相信一切美好事都是從神

而來,讓他們以後在遇到問題時能回到這個源頭找出路,因為用人的方式去面對

或解決問題時,可能只會造成更多的壓力,因此我們期望能提供他們一個出路。

我們主要是在作福音預工的工作,尤其很多音樂系老師都是基督徒,我想學生們

未來的路就要靠著神的帶領與老師們的幫助了。

Page 29: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36

郭宗恆老師

時間:2006年 10月 7日

地點:台北

訪問者:蔡維恩

訪問內容

問:請問您於國立藝專就讀時是否有音樂系小組的組織成立呢?

答:我就讀國立藝專時有加入校園所推動的學校團契,那並不算是音樂系小組,

只是一般的校內基督徒團契,當時參加的契友幾乎多是音樂科系的學生。是在我

大五快畢業時,我們有個純粹由音樂科同學組成的小詩班,成員都為基督徒,因

我是最高年級生,所以就由我來主帶,人數約有十多人,由於當時成立音樂科系

的學校並不多(當年成立音樂系的僅有師大、文化、藝專),就以音樂科系基督徒所

組織的音樂團體來說,我們算是很早成立的一個。剛開始接觸的曲目以古典及通

俗各半,大家唱起來都很愉快,也到過許多地方演唱,這段經歷對我影響很大,

也是我學生時代最快樂的回憶。除了大學時代的小詩班外,我也曾參與過「藝術

團契」,民國 58年我大一時這個團契就已成立了,當時為了唱 John Peterson的清

唱劇作品《無比的愛》,林治平、張曉風夫婦結合林森南路國語禮拜堂與許昌街國

語禮拜堂的基督徒共同組成「藝術團契」,(還包括部分音樂系學生及神學生等),

並分成音樂與戲劇兩組,由於張曉風優秀的文學造詣,就為這齣清唱劇編台詞,

請台視導播黃以功擔任導演,當時還請到後來組成原野三重唱的歌手們擔任主

角,表演的很好,演出地點是在國立藝術教育館,有連續幾天這樣結合戲劇與音

樂的演出,這是「藝術團契」第一次的活動;當時我是參與詩班的演唱,這次音

樂事奉的經驗,也帶給我很大的影響與深刻的感動。

演出結束後,「藝術團契」有暫停了一段時間,後來林治平有意讓詩班繼續運

作,前後換了幾任指揮,包括賴明德老師(外籍)、好像也請過范恩惠指揮等,有在

許多教會、地區演唱。當時我在馬祖當兵,後又調回示範樂隊回台灣,林治平就

邀請我擔任「藝術團契詩班」指揮,指揮了約有四年的時間,我們到台灣各地巡

迴表演,也到教會、監獄中演出,後來還到東南亞、歐、美地區的八個國家巡迴

演出。後來因我準備要出國留學,才停止指揮的工作,後來可能因找不到合適的

指揮,就又停頓下來,印象中「藝術團契」有段時間都是以戲劇演出為主,詳細

的情形可能問林治平夫婦較為清楚。

剛畢業等當兵的那年暑假,也曾短期到救世傳播協會工作,每星期六在救世

傳播協會的音樂廳都會舉行一場音樂佈道會,(問:請問老師是不是算加入「天韻

詩班」?)其實也算是「天韻詩班」的一份子,當時因為彭蒙惠老師在藝專教授小

喇叭,很多尤其是銅管、還有聲樂及其他樂器的藝專學生加入,那時徐家駒也有

加入,我們倆還穿著制服同台演出。「天韻詩班」其實算是個音樂專業團體,演奏

Page 30: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37

的音樂內容雖較通俗,但技術很好,在團員方面,他們不以基督徒為主,只要你

音樂方面有恩賜即可加入,但要跟著大家一同讀經、禱告,當時人數很少,有組

成小型重唱、小型樂團、小型銅管四重奏加打擊樂器與吉他、Bass,也請菲律賓的

編曲家來編曲,由於參加「天韻詩班」的關係,使我接觸到許多美式福音詩歌,

因此,往後帶藝專小詩班與藝術團契詩班時,我就將福音詩歌運用進去,也因為

很喜歡就開始收集,當然使用的時候我會對歌曲的內容、旋律作適當的考量來作

選取。早期台灣唱的多是古典聖詩,尤以長老教會為主,而美式福音詩歌較容易

演唱,因此也較容易被年輕人接受。

問:能否請您談談您在德國留學的情形?

答:我是在德國『國立北西德音樂院』(Detmold音樂院)留學。當年這間學校有很

多的日本留學生,我是唯一的台灣留學生,那時有一位修習聲樂已畢業的學長叫

做今仲幸雄,很有心的組了一個日本學生查經班,帶領很多日本留學生信主,因

為我自己本身也是基督徒,所以就常跟他們一起吃飯、打球,因此就認識了今仲

幸雄及許多朋友,其中也包括了我的同學兼好友柳瀨洋先生,當時他們常接受德

國各地的邀請去演出,我就跟著他們去過一兩次。回國後,得知柳瀨洋先生拿到

漢堡布拉姆斯音樂大賽首獎,剛好當時我與宇宙光又有合辦個音樂會,於是便邀

請柳瀨洋與今仲幸雄先生來台灣演出,從那之後我們就常保持聯絡。

我回國後就加入音契,音契有參與校園辦的「青年宣道大會」,那時音契也開

始有了樂團的組織,而後蘇正途、金希文陸續加入,我就再次邀請柳瀨洋先生與

他的一些基督徒好友來台灣,並在青宣大會中幫忙演出,在當中他們感受到許多

感動與音樂事奉的果效,所以從那次青宣之後,他們回日本也組織了一個類似音

契的團體叫做「優歐笛亞合唱管絃樂團」,目前為止演出都很固定,有健全的組織

與優秀的編曲人才,也出版許多作品。

問:能否請您談談當時是如何加入音契的?

答:我是 1980年出國、1983年回國的。回國那年有一天晚上,我接到當年還就讀

於東吳音樂系的表妹柯悅敏的電話,邀請我去參加音契的聚會,當天晚上我就提

著我的 Bassoon去參加,那時候人很少,大約只有十位左右,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音

契的聚會。早期音契由麥家樂老師在帶(指揮與小提琴),聚會的內容多為分享信

仰、分享生活、唱詩歌等,那時我們還是個不成氣候的組織。當時實驗管絃樂團(國

家交響樂團的前身)在師大、國立藝專、國立藝術學院三所國立大學設立,麥老師

主要是在師大擔任樂團首席,我則是在國立藝術學院。我想麥家樂是因為信仰的

關係來加入音契,他的音樂理論基礎很不錯,會自己編曲,也能擔任指揮,且他

曾經在香港愛樂待過一段時間。其實當時很多學音樂的基督徒都是由范恩惠老師

去作邀請的工作而加入的,整個音契在運作方面也多是由她來主導,我則是回國

Page 31: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38

後才加入音契的,因此早期剛開始的部分我並沒有參與就比較不清楚。

問:請您談談加入音契後的情況?

答:我們當時夢想要有樂團、合唱團,我剛加入時人很少,樂器也不全,想組成

室內樂都有困難,聚會內容主要有讀經、禱告、討論異像、專題演講、詩歌練習

等,希望未來能成立合唱管絃樂團。由於范恩惠是校園同工,所以我們就借用校

園的場地開始聚會、練習。當時我們也有一些較零散的演出,像有張照片是我們

在華神的禮拜堂內演出,大概是民國 73、74年左右,音契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演出,

樂器有七支小提琴、兩支雙簧管、四支大提琴、一支低音管、一支長笛等再加上

合唱,演出由麥家樂改編的詩歌,當時就是由這樣的小室內樂團開始,演出曲目

從改編曲到聖樂作品都有。剛開始,我們多唱校園詩歌為主,第一次演奏器樂改

編曲是麥家樂將詩歌《祢的信實廣大》改編成給樂團與合唱團的合奏譜,當時因

樂器很不齊全,他就配合現有的樂器來作改編。

還記得當時有在淡江中學、基督書院辦過類似退修會的活動,有些是與校園

團契合辦,那時卓甫見也已經加入,他是我唸藝專時的同學,而後也加入音契,

當時還請過朱宗慶來演講關於打擊樂的專題。

有一年,有一群在國外學音樂的台灣留學生,臨時組成一個管絃樂團在歐美

演出,而後也回來台灣演出,當時的指揮就是蘇正途,我在學生時代就認識蘇正

途,後來他在國防部示範交響樂團擔任首席,那時候還不是很熟絡,而且他也尚

未信主。後來他是在美國信主的,那次他們來台灣巡迴演出,我與范恩惠就去台

北市社教館欣賞演出,演出結束後,我們就一同邀請蘇正途加入音契。

楊瑞瑟的話是一開始就有參與,她當時是在留學生樂團裡拉中提琴,我太太

劉慧謹也在團裡。金希文是經由蘇正途介紹才加入的,因為後來麥家樂到東海去

當小提琴專任老師,加上我們也在尋找一些管絃樂方面的樂譜,蘇正途就把金希

文介紹給我們認識,他們在美國時也有組成一個室內樂形式的音樂團契,包括金

希文、張式明、蘇正途,應該也都有一些演出。後來青宣時就委託金希文創作合

唱管絃樂作品,他就為音契創作了《主禱文》,這是受音契委託創作的開始。隔年

華福還請到林望傑來指揮,當時音契首次形成合唱管絃樂團的組織,但樂器依舊

不是很齊全,例如小提琴的人數都還是不足。其他樂器的話就透過我與柳瀨洋先

生的關係請日本方面支援,因為在台灣的演出經驗,使得日本的音樂家們在台灣

受到很大的感動與造就。雖然我們的樂器很不齊全,人數也不足,但由於當時幫

我們錄音的宋文勝錄得很好,錄音的效果聽起來就如同編制很大的樂團般,他在

這方面很有恩賜。後來進入國家音樂廳演出是在蘇正途加入後,我們開同工會討

論,去申請通過後,才逐漸固定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問:請您談談音契演出曲目的風格走向?

Page 32: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39

答:音契演出曲目主要以宗教作品為主,音樂佈道會的話我們都是透過講道,唱

的幾乎都是聖樂作品,純演奏方面則會安排老師們獨奏,並在演出時或節目單上

分享簡單的見證,像這些獨奏曲目就是純演奏曲,可能演奏奏鳴曲或是某首樂曲

的片段。此外還有給弦樂團演奏的器樂曲,例如:巴伯的《為弦樂而作的慢板》,

這就不算是聖樂作品,但它會被用在講員呼召或禱告時演奏,算是被應用在佈道

會中的音樂。我們的佈道會其實就是音樂會,因為有時邀請非基督徒來,若說是

佈道會的話,一般的聽眾可能會不願意來聽,但若說是音樂會,大部分的人都會

願意來聽,所以我們演出的音樂內容包括聖樂與一般古典音樂作品兩者兼具。若

是在國家音樂廳或新舞台演出,就都以音樂會的角色出現,與佈道會性質不同,

所以若我們在教會中就直接說是佈道會,一般的話我們就以音樂會形式來呈現。

問:請您談談多年參與音契的感想?

答:在參加的過程中,看到音契的成長特別感動,尤其是懷恩堂佈道會,音契給

我們很多靈性與音樂方面的造就,使我看到用音樂傳福音的功效與影響力。雖然

來聽音樂會的聽眾不如聽一般通俗音樂的多,但還是有很多聽眾喜愛古典樂,而

且我認為對音樂科系的團員來說,除了參與事奉外,也透過聆聽講員的信息,使

自己在演奏時也同時被聖靈感動。此外,我們練習的曲目有合唱作品、大型管絃

樂作品,是很廣泛的,這跟個人獨奏、演奏室內樂的感覺是不同的,所以聽講道

不只是在影響聽眾,也影響著參與的團員們。(我問:近年郭老師是否還有繼續參

加?)我是從 1983年開始參加音契,因為近來年也有新一代的老師加入,又加上我

身體近來狀況不佳,樂器的練習也較少,所以就較淡出,沒有繼續參與。

也許是因為受到天韻的影響,所以我個人較主張若有心參與音樂事奉,只要

願意跟著一同禱告,雖是非基督徒亦能加入,像當年參與天韻詩班的徐世賢(前台

藝大音樂系主任,現任作曲教授)、吳文棟等,他們一開始都是非基督徒,因加入

天韻詩班後才信主,這也是種領人信主的機會,但音契主要以信仰為主,是基督

徒才能加入,這是我覺得有些可惜的,雖然現在樂團會邀請某些非基督徒團員來

幫忙,但只是幫忙音樂會,兩者是不一樣的,若佈道會時讓他們也一同加入服事,

可以藉由演奏與信息的聽講得著更大的收穫。

Page 33: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40

蘇正途老師

時間:2006年 10月 13日

地點:台北

訪問者:蔡維恩

訪談內容

問:能否請您談談當初加入音契的緣由與經過?

答:我是於 1980 至 1984 年到美國留學,回國前在維也納有個名為中華民國歐美

音樂留學生樂團的交響樂團,主要是以留學歐、美的音樂系學生為對象所組成,

都在維也納練習、演出,我在維也納的時候也有參與這個樂團,楊瑞瑟她因為留

學法國所以也有參與。1983 年有組團到美國演出,演出後就打算要回台灣巡迴演

出。當時楊瑞瑟就已跟我提及台灣有個「音樂科系團契」,回台灣巡迴演出完後,

范姐與郭宗恆就來邀請我加入,我就加入了。那時校園團契在各校都有小組,我

記得回國後我到東吳大學任教,當時東吳音樂系裡已有音樂系小組的運作,好像

是一星期聚會一次。加入音契後,我們於星期天下午就在校園團契二樓開始有小

型的樂團練習,一星期聚集一次,小組聚會中會請老師們分享,週間還有老師小

組,大部分是固定在卓甫見家聚會,當時麥家樂老師也有參與。那時還未想到要

形成一個固定的組織,但因為校園團契的關係,我們開始在青宣大會、華福獻詩、

演出。還會舉辦退修會,記得有次於東海大學舉辦,星期天就在東海大學裡的教

堂崇拜中獻詩,大概是這樣開始的。其實最初都以小型組織為主,如:師生共同

組成小樂團,三、五人一組到一些大專院校作音樂佈道等,在懷恩堂的音樂佈道

會則屬於較大型的組織,場次也因人數的關係逐漸增加。

問:能否談談您與金希文、楊瑞瑟的相識過程?

答:我在美國時就認識金希文了,1982 年我從伊士曼音樂院畢業,金希文正要進

來唸,他到美國之後就開始尋找查經班,哪裡有查經班他就去參加。大約在 1983、

84年的時候,「中華聖樂團契」成立於美國東部,我、金希文、張式明都有參與其

中,並組成小型室內樂團去做音樂佈道。後來金希文開始創作些曲子出來,我們

在「青年宣道大會」中就演唱他的作品,也因此校園團契有意出版他的作品。雖

然他當時還在美國唸書,但音契有參與的佈道會他都有回台灣幫忙、參與。我與

楊瑞瑟是在小時候參加 3B樂團的時候就已認識了,她去唸師大之後比較沒連絡,

後來又因參與歐美留學生樂團才較常連絡。

問:能否請您談談參與音契的情況?

Page 34: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41

答:其實音契最初是由學校音樂系小組開始的,並沒有想到後來會演變成固定的

組織。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懷恩堂佈道會,當時來聽的人很多,一方面有校園團契

的推動,另一方面聽眾只需索票即可入場,人潮都從門口排到隔壁的麥當勞。除

了懷恩堂的佈道會以外,我們還會到學校裡作音樂佈道會,如:北一女、台北醫

學院等,因場地較小,就利用小型室內樂團如:小提琴獨奏、聲樂獨唱等方式演

出。幾年後,金希文回國加入音契,整體事工上開始較有組織,成員也較多,所

以就想要試著申請進入國家音樂廳演出,也因著申請在國家音樂廳表演需要一個

名稱來代表我們,後來才更名為現在的「音契合唱管絃樂團」,從 1989 年開始心

靈樂篇第一場的音樂會,當時是由我來指揮。這段時間不只音契自己申請,也有

應國家音樂廳邀請而舉辦的音樂會。1992年的「聖誕音樂會」,我們還請到林望傑

來指揮,林望傑除了這次幫音契指揮外,之前還有一次是為了華福,他是美國克

里夫蘭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華福那次能邀請到他應該是因著他與唐崇榮牧師很

熟絡,而唐牧師與校園團契亦有很深的關係,另外孫寶年(音契基金會現任董事)

她們夫婦也跟林望傑熟識。我後來是在音契前往美國巡迴演出後才較沒有參與,

但今年六月音契心靈樂篇的演出的指揮是由我擔任的。

問:請您談談參與音樂營的情況?

答:我想音樂營其實是因為范姐她們夫婦都在校園團契作青少年事工,他們會有

這方面的構想是非常自然的。當時報名參加音樂營的學生人數還不少,我們原本

有意吸引多數音樂班的學生們,但後來大多是學過樂器而非音樂班的學生來報名

參加,因此要找到程度適中的音樂給學生們演奏,是件較困難的事。營會中還有

安排個別課、樂團合奏等課程,樂團主要是我帶,最後一天還會舉行師生音樂發

表會。當時我女兒、我姊姊的女兒都有參與過音樂營,她們都非常喜歡。我記得

我只參與了前幾年,後來比較沒有參與,因此為何停止繼續舉辦的因素我就較不

清楚了。

問:能否請您談談音契在選曲上的走向與特色?

答:在選曲方面,基本上我們同工之間會共同提出方案來作審核,大家同意後才

會進行決議,當然,音契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在宗教音樂方面,一方面演奏,

一方面期望能為台灣社會帶來新音樂、新想法。就音樂領域與音樂團體來講,音

契與一般樂團的不同之處是,音契是以演奏與信仰結合的作品為主,就性質來說,

由音契來演奏宗教音樂是很合適的,這也是音契成立的目的。我們也可以演奏一

般的交響樂,但若都演奏一般曲目的話,就與其他團體沒有差別了,我想這就是

音契的獨特之處。而且我們有金希文這樣的人才也是蠻特別的,就專業上來說,

近代作曲家中能有金希文這樣的基督徒作曲家願意在音契擔任駐團作曲家,為音

契譜曲,這也是音契的另一個特別之處。

Page 35: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42

問:在您擔任音契指揮期間令您印象深刻的事?

答:其實練習起來是蠻辛苦的,最初原本是小型樂團,所以樂譜都得重新編曲,

後來因為要演出大型樂曲,大型樂曲聲部多,樂器必須要齊全,且每個聲部的樂

器都很重要,常常是等到上台演出時,人員才全數到齊,預演時可能還有兩、三

位團員尚未到齊,這是我覺得較困難的地方。但我對這個團體有認同感,也願意

奉獻時間與心力,這是對自己、也是對上帝的承諾,所以我就投入進去。但也不

容易,想要提升音樂水準,最好的情況是程度要整齊,後來多是一兩位老師帶程

度相異的學生一同演奏,除非老師在心態上很健全,了解我們為何要坐在這裡演

奏,不然到別的音樂團體演奏就好,我們為了服事神的緣故,大家都是義務來演

出。後來室內樂團成立,去美國巡迴演出之後,才開始有付費演出的。

Page 36: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43

吳大明牧師、楊瑞瑟、謝東昇老師專訪

時間:2006年 10月 19日

地點:台北

訪談者:蔡維恩

訪談內容:

問:能否請老師們談談你們相識的過程與最初參與音樂科系團契之情形?

答:

謝東昇(以下簡稱謝):我與吳大明是就讀東吳大學時的同學,大一下學期由我開始

在音樂系發起自發性的小組禱告會。

楊瑞瑟(以下簡稱楊):在師大也有自發性的禱告會,每個年級都有代表,記得是要

為所有學音樂的基督徒學生禱告。

謝:會發起禱告會其實是因為大一下的寒假,我的好友在外雙溪發生意外而去世,

這件事情開始讓我去回想說:「上帝為何讓我來東吳?為何讓我的好友意外去

世?」因此下學期就決定要發起禱告會,當時我(大一)和學長項仁宇(大三)就

開始於系內做邀請的工作,當時還是非基督徒的吳大明就來加入我們。

謝與吳大明(以下簡稱吳):還記得約是大二的寒假,我們去參加校園於台南橄欖山

所舉辦的靈修班時遇到范姐,一聊之下才知道原來東吳有這麼多學音樂的基

督徒,並組成自發性的小組,她很高興地表示在師大也有音樂小組的禱告會,

也因著受到她的影響,從那次之後兩個小組就有機會交流,不定期聚集起來

一同聚會。

謝:後來我教會的朋友顧澤民考上文化大學,而後就當了文化音樂系小組的聯絡

人,那時師大、東吳、文化三個學校結合在一起,都有音樂系小組的組織。

吳:我們大二下參與校園在文化大學主辦的第二屆「青年宣道大會」和青宣詩班,

記得大會結束後,范姐把我們聚集起來,請當時浸信會神學院的院長張真光

牧師勉勵我們。

楊:那時候三個學校還有聯合舉辦退修會。

謝:對,音樂系退修會大概辦了三次之多,我記得的是有一次在浸神,還有一次

在台神。

吳:還有一次在基督書院,是我畢業那年。

謝:范姐從我們參加完校園辦的靈修班之後,就開始作聯絡的工作;而聯合我們

三校音樂系小組舉辦的退修會,我們東吳參加的人數最多,每次都是快二十

人,師大約五、六人,文化約兩、三人,與楊瑞瑟也是於此時認識的。那時

因文化人數較少,范姐有找駱惠珠同去文化帶小組,當小組的輔導。

吳:我們東吳則有當年的校園同工,現任衛理公會會督的陳啟峰牧師來帶小組,

約有半年之久。

Page 37: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44

謝:在台神辦的退修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朱宗慶剛回國正開始推廣打擊樂,

小組分組課程即請他來介紹打擊樂,儘管再遠他都提著個打擊棒袋子就來參

加。

謝:從我們大四到當兵前,音契就固定在校園團契二樓聚會,楊瑞瑟也有參加。

吳:對,是我們當兵前。

楊:我印象較深的是范姐把你們聚在一起,繼續在校園團契聚會,但我出國後就

無參與很多,這部分我較不清楚。

吳:因為妳比我們大兩屆,我們大四的時候,妳已經實習完準備去法國留學。

謝:那時我們已經開始有樂團,還記得樂團最初幾次是到懷寧街浸信會練習,每

次大約有四、五人先禱告,再一同練習合奏,禱告會約維持了一、兩個月。

吳:後來到校園的五樓分組練習。

謝:對,我記得因為頂樓是加蓋的所以很熱,換到二樓合奏練習時才有冷氣。

吳:那時每組都有一位聯絡人,我曾當過弦樂組的聯絡人。印象中蘇老師曾經拿

出一首巴伯的作品讓我們練習,大家因為第一次視譜到最後都亂掉了,只剩

下幾個人還繼續視譜。

楊:還有一件事是,當時范姐建議我們可以去找長輩們提供意見,所以有一次我、

吳大明還有張真光牧師就一同去救世傳播協會請教一些長輩們的意見,幫助

我們思考下一歩該如何前進,那時樂團已經蘊釀要成形。當時覺得事情才正

要展開,我就即將要出國留學,因此到了法國之後心裡還直記掛著這件事。

所以,我出國一年後有參加歐美留學生樂團,那時蘇正途也在其中,我記得

沿途邊集訓、演出,我邊跟他傳遞負擔說:我們在台灣有學音樂的基督徒組

成的團契,我們的想法為何,希望他回國後能夠幫忙、參與。記得當時歐美

留學生樂團為了回台灣表演,就籌錢買很便宜的機票,坐了將近 30小時的飛

機才回到台灣。後來我就介紹蘇正途給范姐與郭宗恆老師認識,演出完後,

他們就去邀請蘇正途加入,之後我就回法國繼續深造。

謝與吳:我們則是畢業後到當兵前後都還有繼續參與樂團。

楊:我暑假回國時也曾參與,也有跟著到各大專院校作音樂佈道會。

謝:好像有幾次的佈道會是請柯悅敏主唱,但其實當時我正在當兵,詳細內容較

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某一年好像曾到日本抑或美國演出過,好像老師小組也

都有參與。

吳:我當兵退伍後也曾被邀請過,但當時已在校園團契工作,因此並無參與,但

很確定有這個小組存在。我參與樂團的時間直到第一年於音樂廳演出後就中

斷,所以後來音樂營的部分我都沒有參與。

問:能否談談對初期指揮麥家樂老師的印象?

答:

謝:我們升大三那年麥家樂來東吳當小提琴兼任老師,他是香港籍的老師,看起

Page 3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45

來酷酷的,記得大四畢業考完後我去找他,還問他說:「老師,聽說您是基督

徒?」,後來他也加入音契。第三屆的青宣詩班即是由麥家樂指揮,他在音契

大約待了一、兩年後就回維也納了。剛開始都是由麥家樂將一些聖詩改編為

管絃樂曲,跟合唱團一起演奏,如:《你真偉大》等,他編得很好。

楊::我記得他後來有去過東海任教。

謝:對對,我記得那是他從維也納再回台灣時的事情了。

問:能否談談當時參與音契對您的影響及感想?

答:

吳:我覺得能聚集一群學音樂基督徒一同事奉的經驗是很美好的回憶,我們有共

同的理想,共同為理想奮鬥,雖然現在沒有繼續參與音契,但我定期都會看

音契發行的樂訊,為他們禱告,期待他們能發揮出更多的影響力。對我而言

實際的影響是,現在我在自己的教會中也組了一個音樂小組,每月聚集一次,

對象皆為音樂系畢業生,人數約七、八人,我們互相分享服事的甘苦,有節

慶時為教會提供音樂服事,儘管可能曲高和寡,但我們都很願意將自己的專

長奉獻給神。

Page 39: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46

卓甫見老師

時間:2006年 12月 14日

地點:台北

訪問者:蔡維恩

訪談內容

問:請您談談您是何時加入音契及當時情況如何?

答:我是 1984年(民國 73年)回國的,當時同時回國的除了我還有蘇正途老師、金

希文老師與麥家樂老師等,當時的召集人是范恩惠老師,她召集我們這些全是基

督徒的老師們,希望我們能發揮在大專院校任教的影響力,於是組織了一個小

group,那就可算是早期音契的雛型。我們這群老師各自都在各大學院校中任教,

我是在藝專、蘇正途剛開始在東吳,金希文也是,錢善華在師大,范恩惠本身尚

未於大專院校兼課,她與其夫林芳治都是校園團契的傳道同工,而校園團契一直

在各大專院校裡作團契的工作,因此她們夫婦有這樣的看見,希望能夠召聚這些

學音樂的子弟們。我們就先組成室內樂團一同練習,剛開始並沒有想過要有固定

的演出,只是召集大家一同聚會、練習。那時我們是在位於羅斯福路的校園團契

大樓二樓練習,慢慢逐漸形成一個較具規模的樂團,先是每年到懷恩堂演出聖誕

音樂會,由蘇正途老師指揮,且經常演出金希文老師的作品,當時我都有參與。

金希文老師的作品非常廣泛,包括大型合唱管絃樂曲、鋼琴小品、器樂作品、協

奏曲等,直至現在每年皆有作品發表,我認為他算是國內作曲界中相當活躍的一

位音樂家。當時,因我們每位老師皆各有專長,於是就分成小組來帶,我主要是

負責鋼琴的部分,學鋼琴的學生還蠻多的,我帶的課程是教會司琴法,是要幫助

這些學鋼琴的同學能夠在教會中司琴,那時有楊美惠、呂美惠都跟我上過司琴法,

主要也是希望能夠培養司琴人才以及給予師資訓練,以期將來能傳承下去。

問:請您談談當時成立「老師小組」的情形?

答:因為平時我們這些老師都各自為政的在工作崗位上,較沒機會把大家聚集起

來,一起彼此交通、建立感情,所以我們就決定組成老師的家庭小組。那時也是

由范恩惠促成這個老師小組的產生,她很熱心的呼籲大家一同來參與老師小組。

老師的家庭小組成立後,就以我家作為據點,當時參加的老師成員在聲樂方面有:

林美智、周美智、駱惠珠等,其他成員包括有我、金希文、蘇正途、錢善華等,

此外像連雅文、鍾耀光夫婦、宗緒嫻等也都有來過。

當時大多都剛結婚不久,小孩年紀都還很小,有的才剛出生,可以說大家是

一同在這裡成長的。還記得好似是因我的孩子當時快讀小學一年級了,年紀稍長,

因此就選我作家長(老師笑著說其實是煮飯家長),也就是召集人,幾乎都在我家聚

Page 40: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47

餐,我太太就與我一同籌備餐點,雖然不是非常豐富,但大家能夠一同聚餐、交

流情感是很好的。也因著有了這樣的接觸,彼此能更了解彼此的家庭狀況,進而

彼此關懷、代禱。老師小組約是在音契成立兩年後開始的,維持有十年之久,後

來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原因是大家在工作上逐漸地忙碌,要在共同時間聚集較有困

難,因此由於人數的不易集中,時間也很難湊在一起後,就停止了。回憶起當時,

有一年的聖誕節我們還舉辦了一次家庭音樂會,每個家庭都出一個節目,蘇正途

老師還幫他的小孩伴奏,還有錄影起來,真是很有趣!

問:能否請您談談您於參與飛颺音樂營時的情況?

答:飛颺音樂營是非常受青少年喜愛、我們也很願意投入的一個營隊。印象深刻

的是,我當時是擔任鋼琴組的講員,就將學生召集起來作問卷調查,想了解他們

目前所遭遇的問題及其學習狀況,後來發現青少年他們其實有很多問題和寶貴的

想法,包括他們從小學習的環境、家庭帶給他們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等,讓我們可

以去思考到底該如何幫助他們繼續走前面的路。

其實,為何孩子常常學到某個階段後就無法繼續學習或突破瓶頸而中斷學習

呢?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我認為並不單純,很多可能是家庭因素造成的,因此我

就利用這個課程的時間,集中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針對問題給予他們一些建議。

而後我就將這些問題彙整起來寫了一本書叫做《為鋼琴教學把脈》,目前已出到第

十二版,裡面有談到一個問題就是若想培養一位音樂家,家庭應該扮演著何種角

色,身為家長該以何種態度來對待與輔導孩子,而不是一味的讓孩子練琴就好。

許多家長常認為孩子只要把琴練好即可,其他事情都可以不要做;尤其在學齡前

或學齡階段的孩子,一開始就把他呵護的很完整,任何事都幫他做好,剝奪了讓

他自己去學習的權利與機會,導致孩子就只會彈琴,其他的事情都不懂,如:做

家事、或是做人處世的道理,就不太會去注意;甚至有的孩子本身條件並不是很

好,但家長抱著求好心切、望子成龍的心態,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壓力,像我的學

生也有遇過此類問題。其實我認為不一定非得走音樂這條路不可,走這條路需要

很多條件,除了天份,還要有個人的特質,若沒有這些先天的條件來輔助,日後

會走的很勉強,反而會造成將來遇到瓶頸時,很難再選擇其他條路的窘境。

因此我覺得若從小學階段,就能給他們多些普遍性的教導,而非直鑽牛角尖

或拼命與人競爭,最後導致孩子有很深的挫折感,這是個很大的危險。參與飛颺

音樂營能讓我看到很多層面的問題,能夠參與其中對我來說是很值得的,所以我

後來就寫了《為鋼琴教學把脈》這本書,其實本來就有想法要撰寫,但我覺得雖

然我已有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還是不敢說了解的很深,若只以我主觀的想法去

寫則較不貼切,因為像孩子們的心聲,他們想說的話,我就無法很確定,所以透

過音樂營我可以多去了解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想的是什麼,因此這本書可說是我參

與音樂營後有感而發所完成的著作。

Page 41: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48

問:請您談談您對音契在演出風格上的了解?

答:音契本身的終旨就是以聖樂演奏為主,跟一般的樂團有所不同。若分為三等

份來說,第一等份是聖樂,第二是古典樂,第三是作品發表,也就是發表金希文

的作品。金希文的作品比較難演奏、演唱,因為他的作品很有創意,演出他的作

品對演奏、演唱者而言是一種挑戰與幫助。金老師很用心地創作這些作品,是很

值得慶幸的,因為其實國內很需要這樣的音樂家,一般作曲家並無屬於自己的樂

團來發表作品,所以很難發揮,要拜託演奏者演出並不容易,但神給金老師音契

合唱管絃樂團來幫他發表作品,這樣得天獨厚的機會,再加上他自己本身有作曲

的才華,如此相輔相成,就成就他成為一位國際性作曲家的機會。其實金老師的

作品,若無先經過詮釋,較難讓人第一次就聽懂,所以我覺得將來在演出上可以

朝教導性的方向走,像指揮大師伯恩斯坦,演出時是一面講解,一面示範,最後

再從頭到尾演奏一次,這樣聽眾於欣賞時會較有頭緒。當然,音契若少了他的作

品發表的話就不夠完整了,就與其他的樂團沒有不同,因金老師的作品大多都是

以宗教信仰為出發點來創作的,而且音契已經建立起一個制度,主要以學音樂的

基督徒為主,期望他們能發揮在音樂專業事奉上的功能。

問:請您談談您參與音契演出的情況?

答:音契各種音樂會及國家音樂廳的演出我皆有參與,演出有需要鋼琴時,我就

會參與演出,但沒有需要鋼琴時我也就較難出動。記得每次林望傑老師來指揮時,

都會給予我們一些音樂方面的集訓與作見證。後來音契慢慢茁壯起來,因它不是

屬於一個職業團體,而是一個團契,屬於社會團體中的社團,所以並不如職業樂

團是支薪的,這會造成成員的流動性較大,因此有時我們會請槍手來幫忙補強較

弱的一環。我參與的時間大概是音契成立的前十年,因我所能做的真的較有限,

後來較無繼續參與了。

問:請您談談您參與音契服事的感想?

答:我相信以基督教的角度來看,神要傳揚祂的福音都有不同的管道,音樂本身

就是神給予人最好的工具,是在全世界都能無障礙的工具,加上訓練後,有計畫

地來作宣揚,音契不單單只是演出或聚會而已,主要是將神的福音傳開來,讓世

人看見神的大能,透過音樂來傳達信仰,我覺得音契是個很寶貴的團契,也是很

好的社會資產,我相信神會大大的祝福。

Page 42: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49

金希文老師

時間:2007年 1月 3日

地點:台北

訪問者:蔡維恩

訪談內容

問:請您談談您於美國留學時,當時有成立一個聖樂團契的情形?

答:我們有組成一個「中華聖樂團契」,那是有一年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我們學校

的學生包括蘇正途與我、還有幾個紐約音樂院的學生,我們一同參加一個為基督

徒舉辦的冬令營。當時我們這幾個學音樂的人就預備了一段特別的音樂演出,演

出完後受到許多正面的回應,聽眾們反應我們所表演的節目令人很有感受。那次

之後,我們覺得意猶未盡,可以將這樣的演出方式繼續下去,所以我們就開始邀

請學音樂的同學或畢業生,一起到紐約州的各個教會去巡迴演出。因為我們平時

都住在不同的地區,演出前兩三天,大家才會聚集在一起練習,我們都住在一位

林先生(Jonny Lin)家裡,他可以說是我們的團長兼司機,因美國很大,開車的車程

要花很長的時間,他特地為了我們買了部大車,載我們到處演出。我們聚集後就

開始做演出前的練習,演出形式包括有室內樂、演唱等,演出曲目、講道內容都

是由我來訂定的。記得有時我的曲子還沒寫完,就到樓上繼續寫作,寫完一張便

丟下樓來,大家就趕緊抄分譜、一同練習,這就是當時「中華聖樂團契」的一些

情形。

我們曾經去過德州的華人教會開音樂會傳福音,有時來的人不多,大部分多

還是基督徒來聽,而「中華聖樂團契」在我離開美國回台灣後,尚有演出過一兩

次,我回台灣後因路途太遠也就無法再繼續了。其實是因為我們每去一個地方演

出,路程至多要開車六小時才能抵達,住的問題也要解決,花費也多,又要找有

華人的地方;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的負擔改變了,我回到台灣後發覺,這

塊土地有太多地方都需要福音,而美國的華人很多,基督徒從比例上來說也比台

灣高,於是我就開始思考說何必再跑來跑去呢,最後我決定回到台灣定居,「中華

聖樂團契」也就逐漸地結束了。

問:請您談談您是何時及如何加入音契的?

答:我是於 1988年 12月 27日回國的,因為我在紐約教會聚會時就有帶詩班,華

人教會裡中文的曲子很少,想要唱也頗困難;又因著我自己在讀書時經歷許多困

難,當時美國經濟緊縮,本來可以獲得的全額獎學金後來就縮減為 1/3,所以常去

教琴來賺取學費,那是一段很困難的時期,就在那時我寫了一首詩歌叫作《成長》,

聚會時帶教會的詩班唱,唱完後大家很受感動,反應很好,後來還有人要我將歌

Page 43: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50

詞寄給她們的朋友,有的人還特別把它放在書桌前當作鼓勵的話,這帶給我很強

烈的回應,因為我沒有嘗試寫過詩歌,神居然用我創作詩歌,從那次以後,我就

陸續開始寫些詩歌,若教會有需要或自己特別有感受時,我就會創作。從高中開

始我便清楚知道神對我的呼召在台灣,便想在台灣找地方出版這些詩歌,於是就

寫信到校園團契,我還記得當時是范恩惠老師回信給我,表示很高興收到我的作

品,但尚無法確定是否能出版,剛好那年蘇正途老師回台灣,可能他與校園有熟

識,校園出版社的同工就有請教蘇老師說這些曲子能否出版?蘇老師與我原本就

已熟識,可想而知他一定說沒問題,後來校園就幫我出版我的作品,這是我與校

園的結識經過。

後來青宣大會時有委託我作曲,我就寫了《十字架的歸去路》、《主禱文》等

作品,那時我也都有回台灣參與服事。音契首次組成管絃樂團時,我還在詩班裡

頭唱歌,那大約是 1985、86年的事了,往後每一年的佈道會、音樂會,音契就會

邀請我回國一同參與。還在美國時,一直以為我將來就是在大學教書,服事的地

方也就在大學裡,但後來因著與音契結識的關係,回到台灣後慢慢覺得音契才是

我要服事的地方,也是我的信仰與專業部分能夠相互結合的地方。

問:請您談談您對您作品的風格定位為何?

答:我想我的作品應算是當代的聖樂作品,但又不能很完全地說是聖樂作品,完

全的聖樂作品是指歌詞內容皆取材於聖經經文,雖然我也放了許多聖經經文在我

的作品中,但我是摘錄某些經文再加上我自己創作的歌詞,兩者混合而成,所以

無法很確定地說它就是一首聖樂作品,而我也不想如此被歸類。當然就我而言,

這些曲子都是我為了信仰而創作的,畢竟它並不是要在教會中演出,乃是需要透

過專業的音樂團體來演出,我一直抱持著身為基督徒,能夠透過音樂傳講出對這

個時代的福音訊息。像《回憶與盼望》我就將它稱之為清唱劇,另一首《深淵的

求告》就稱之為敘事詩,這皆為我所賦予它們的名稱。然而其他的作品我就沒有

特別標明,如:《痕跡》,就稱之為第二號交響曲,因它本身就是一首交響曲,只

是加入歌詞能演唱,以前並無現代作曲家寫過合唱管絃樂類型的作品,要將它歸

類為清唱劇、神劇、歌劇都不對,如:孟德爾頌的神劇《以利亞》講述的是聖經

人物的故事,便很清楚它就是一齣神劇。因此,我的作品就很難被歸類,我也沒

有特別去歸類,僅以我賦予它的名稱為主。

問:請您談談您在早期使用“書樵”之筆名來創作,近期作品便多以本名出現,其原

因為何?

答:我在讀書時便開始創作詩歌,當時我有作點區分,一是專門為教會所譜寫的

作品,二是屬於藝術性的作品。以一位當代作曲家來說,創作偏重藝術性的作品,

與我在教會創作偏重溝通、是否容易演唱、易欣賞的作品,這兩者間的區別是很

Page 44: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51

大的。但隨著我作曲經歷的豐富,發現本來黑白分明的兩條線,後來越來越往中

間靠攏,譜寫藝術性的曲子時,我會去在意能否讓聽眾聽得懂、能否具有溝通的

能力;譜寫教會的曲子時,也會去在意是否具藝術性,漸漸兩者間越相結合,後

來我認為沒有必要再去分別,因此我便停止用筆名來作區分了。

問:請您談談您對老師小組的印象?

答:老師小組是范恩惠老師她們夫婦從中穿針引線而成的,讓我們這些年紀相仿

且先後都參與音契服事的老師們,讓大家有共同商討音契事工的空間而組成的小

組。因為我們都有家庭,需要彼此的支持、幫助與引導。我還記得大約是一個月

聚會一次,有時在錢善華老師家,後來經常到卓甫見老師家。我們聚會的內容有

分享、禱告、討論尋求未來如何帶領音契等,主要是建立彼此的友情,它是有功

能性的小組,因為我們都是音樂家,彼此也較能互相了解彼此的難處與需要。

問:請您談談您參與飛颺音樂營的感想?

答:因為在台灣學音樂的環境太注重學科及個人的得失,我們覺得這些學音樂的

小朋友常會失去學音樂真正的本意,忘記很多比音樂更重要的東西,其實應該先

要有生命的內涵,音樂才能夠擁有某種的表達力,台灣學音樂的環境到現在依然

如此,還是有些扭曲的觀念。所以我們希望藉著音樂營能讓他們一起學習到,音

樂之所以動人其背後生命內涵的意義,還有認識我們的信仰。學音樂的人通常自

我意識較強、也較自私,容易自卑卻也容易驕傲,內心脆弱卻常要面對舞台,我

們希望能夠教導他們透過團體生活、一對一的輔導,能夠讓他們體會到團體生活

中彼此關懷、關愛、教導的關係,讓他們自我的綑綁能鬆懈下來去享受音樂,這

是我們的目標。後來停辦的原因第一是因為台灣的音樂營越辦越多,很多音樂營

都找國外的名師來指導,也發現我們音樂營所吸引來的學生,不如我們原本所預

期的皆是音樂班的學生,加上後來人數也逐漸減少,第二是還有場地的問題等等,

後來就決定停辦。能夠舉辦飛颺音樂營我覺得蠻高興的,偶爾還會遇到參加過的

學生來跟我打招呼,我認為對他們而言,參與的過程中必定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

象。我們也思考過是否要再重新舉辦,但目前還尚未有此方面的心力。

問:請您談談參與音契的感想?

答:音契是個能使我的信仰與專業結合、讓我的所學與恩賜能夠充分地發揮的地

方。在音契這麼多年來,我在當中成長,擁有台灣其他作曲家所沒有的機會,因

著有音契合唱管絃樂團使我的作品總有著曝光的機會,間接地促使我的作品在國

際上經常地被演出。過去這二十年來,透過在音契的服事,也刻下了許多痕跡,

使我的信仰與音樂專業能被神使用、被充分的發揮。

Page 45: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52

駱惠珠老師

時間:2007年 1月 19日

地點:台北

訪談者:蔡維恩

訪談內容

問:請您談談您是如何認識及加入音契的?

答:我記得最剛開始我們是在懷寧街浸信會有禱告會,先有禱告會,後來才逐漸

有音樂系小組的成立。因為我是范恩惠老師的學生,從國中就與她認識,且一直

有保持聯繫,後來考上文化大學北上唸書,當時自覺考的不理想,以致於心情也

受到影響,就報名參加了校園在基督書院舉辦的營會(我都說我是去參加音樂營

的,其實是去散心),營會結束後就決定要決志信主。於是范姐就帶我到和平長老

教會聚會,每到六、日,我就下陽明山住在范姐家,一齊到和平教會聚會。我有

參加和平教會的詩班,當時還有呂美惠、周惠珍、楊瑞瑟等,她們都是唸師大音

樂系同屆的同學,還有陳麗嬋是大我們一屆的學姐,也都在和平聚會,那時就覺

得說我們都是學音樂的,應該走出去做一些事,於是范姐就開始帶領我們組成小

詩班去佈道,而後會於懷寧街浸信會有禱告會,其實就是我們決定去佈道之後的

延續。小詩班的成員由師大的學生(上述的幾位)跟我(文化)共同組成,所以我算是

創始團員之一。記得有一次我們去大甲的福音退修會中獻唱,在當中我們看見了

音樂服事的果效,覺得很值得繼續下去。

有這樣的一個異象之後,我們需要結合更多學音樂的基督徒一起服事,於是

就開始在懷寧街浸信會發起禱告會,會去懷寧街浸信會其實是因為范姐從大學時

代就在懷寧街浸信會聚會,並與當時牧會的張真光牧師熟識,張牧師也很願意把

場地借給我們使用,所以就開始了我們的禱告會。張真光牧師不但是一位牧者,

也是位音樂博士,想當然爾我們就會把他當成我們的輔導,他也都跟著我們一起

禱告、尋求,當我們有疑惑或理不出頭緒來的時候就與他一同討論,我印象中當

時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

問:請您談談當時小詩班佈道的情況?

答:因為我們都在和平長老教會聚會,又都是學音樂的,因此我們覺得可以做點

事情,於是范姐就帶領我們用音樂去佈道,當時我們還錄製了一捲錄音帶,這個

音樂佈道是不定時的,有時我們會到某些國、高中學校裡去佈道。我們都大學畢

業後就去教書,像我是在浸信會神學院,周惠珍是在福和國中當音樂老師等,我

們佈道的地點主要是配合我們這幾個人的接觸點,再加上范姐在校園工作,也認

識、接觸許多學音樂的人,持續在作音樂佈道的工作。除了學校以外,也到教會

Page 46: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53

去佈道,我們是先去學校的團契,然後看學校團契的學生在哪間教會聚會,我們

就到那間教會去音樂佈道,當時的情形大概是這樣的。

問:請您談談當時您是否有擔任文化音樂系小組的輔導?當時的情況為何?

答:我是民國 70 年從文化畢業,文化小組應該是 71 年成立的。當時就已有退修

會活動的舉辦,西樂組的顧澤民與國樂組的張甫仁他們兩個都有去參加,我們是

於那時認識的。其實很多音樂系小組都是參加完退修會之後才成立的,而大部分

的宣傳工作都由范姐來做,范姐會傳遞我們有音樂系小組的聚會,再加上她在校

園團契工作,我想文化音樂系小組也是因此而成立的。其實我們自己也覺得有成

立音樂系小組的需要,於是顧澤民他們就開始邀請音樂系的同學加入,還記得聚

會約是一個禮拜一次,內容有讀經、分享生活及學習音樂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問題

等,有時亦會邀請范姐或其他講員來做專題演講。

1984 年我出國後,文化音樂系小組逐漸就暫停了,主要是因為沒有人上去帶

領他們,范姐之後還有上去幾次,但她一個人要跑很多學校實在無法兼顧。說起

來文化音樂系小組成立的時間也沒有多久,但直到現在我心中都還是有個夢想,

希望我能繼續在文化教書,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慢慢地再把音樂系小組成立

起來,這也是我放在禱告中的一件事。

問:請您談談您對退修會活動內容的印象?

答:我記得退修會有個主修分組活動,我們聲樂組的同學會輪流上台唱歌給大家

聽,再請台下同學給予意見。還有合唱的時間,由管絃樂組的同學幫我們伴奏,

但因為男生很少,雖然我們有分部,有時還是需要管絃樂組的組員加入我們一起

唱才能分四部,而且當時由於樂器並不齊全,無法稱之為管絃樂團,只能稱為是

管絃樂組而已。另外還有專講時間,會請一些基督徒老師來講述他們學習音樂的

心路歷程、作見證分享,我覺得學音樂的人真的很需要有這樣的帶領,加上又都

是學音樂的基督徒,我自己是很想享受在其中的。

問:請您談談您對老師小組的印象?

答:老師小組的開始是由范姐推動的,主要是為了凝聚大家、彼此聯絡情感而組

成的小組,因為我們這些老師彼此都有家庭,范姐就把這些家庭聚集起來,彼此

分享、分擔、查經、禱告,使得我們彼此更多了一層認識與關係。每次聚會的時

間大約為兩小時,聚集的地點記得剛開始是輪流去大家的家裡聚會,後來較常於

卓老師與錢老師家聚會,一方面他們兩家空間較大,二方面交通上也較為方便,

最後是以卓老師家為主要的據點。我覺得當時老師小組能夠持續下來很重要的原

因是彼此生命之間的關係,雖然現在沒有持續下去,但是那段回憶依然深放在我

Page 47: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54

們的心裡。

問:請您談談您參與飛颺音樂營的感想?

答:關於飛颺音樂營我記得除了有去教學外,也有作見證、演唱,有一次是演出

半場的演唱會。在音樂營當中我與學生都相處得很好,也看到學生在他們很迷惘

的時候,有可信任的老師能夠幫助他們,這對學音樂的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學

音樂的人比較會作夢、有想像力,但實際遇到狀況的時候,學音樂的人比較不會

去處理,如果說能有前輩帶領他們往前走的話,會是很棒的。像我自己今天能走

到這裡,范姐就給了我很多的幫助與鼓勵,從國中開始就成為我的老師,大學到

台北來之後她待我就如同家人一樣,其實學音樂的人的情緒起伏通常會比較大,

在低潮時除了讓他們有神可依靠外,還有一群屬靈同伴陪伴,在走這條路的過程

中會感覺輕省許多,所以我一直希望音樂系小組能繼續下去,因為這一方面可成

為進入音契的管道,一方面能學習彼此同工,學音樂的人都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不結合起來為神所用是很可惜的。

問:請您談談您多年參與音契的感想?

答:當時組成音樂系小組的共同想法是希望大家不是為自己,而是爲主的國度來

服事,能夠有國度觀,走出一條新路,我們希望能成為音樂界的一股清流。在音

契服事的這幾年中,我學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其實我是個很容易緊張的人,藉著

在音契有許多磨練的機會,讓我逐漸克服了這個問題。1988 年回國後,我繼續將

所學與音契的事奉結合,還記得 1985年時我有回來一次,那時是去參加青宣的服

事,後來 1989 年的心靈樂篇一與 1990 年的心靈樂篇二我也都有參與。我覺得我

有從神而來的感動說神要用我,而且能用音樂傳福音是我最想做的事情,所以我

到現在還持續地用音樂服事,如教會中的聖詩主日或團契都會邀請我演唱詩歌,

爲神做見證。直到我懷孕生小孩以後,才漸漸比較沒有參與,但目前還有在音契

的聖樂學院開聲樂課。我覺得音契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在當中一面服事一

面成長,要是有人提到駱惠珠,就會聯想到我是音契的一份子,因此音契與我是

一種彼此生命有深刻連結的關係。

Page 4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55

洪頌恩老師

時間:2007年 1月 25日

地點:台北

訪談者:蔡維恩

訪談內容

問:請您談談您是何時及如何加入音契的?

答:我是在大一下學期開始參加音契,那時是有位學姊先帶我去參加師大的音樂

系小組,我應該是先參加了一次的音樂系小組後,再跟著學姊一同去參加音樂科

系團契。

問:請您談談您當時參與音樂科系團契退修會的情況?

答:印象中我參加過的退修會中有一次是跟「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的時間排在一

起,因當時華福大會他們邀請了林望傑來指揮音契合唱管絃樂團,那也是音契第

一次與林望傑指揮接觸,於是我們就利用那段時間舉行退修會,以預備參與華福

大會的服事。那麼,音契退修會我不是很確定總共辦了幾屆,因於成立音樂科系

團契之前即有舉辦,那是非常早期的時候,當時我還尚未加入。

其他退修會的話純粹就是團員之間的培靈,最主要的培靈內容就是談音樂與

獻身。事實上在教會中,有很多學音樂的基督徒通常會有幾種情況,第一種是才

剛信主沒多久,就被指派非常重的教會音樂事奉,這對他們來說其實會造成不良

的影響,因為在信仰還尚未很深入之前就得被推到台前,大家都會看著他,使他

成為一種聚光燈,當靈命尚未成熟時,是很容易使人自滿或根據掌聲來決定自己

的價值,我想音契會凝聚起來很重要的一個核心目標就是,為什麼上帝讓我學音

樂?祂只是要你在台上成為明星嗎?若如此,在教會外面應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但若是身為教會內的基督徒,我們應該成為何種音樂事奉者,我們能否在教會內

作一位謙卑事奉的僕人,我想對很多學音樂的人來說都是很難做到的。另一種情

況是很多人會把教會事奉當成家常便飯、任人擺佈,將事奉變成在做事情,這樣

的思維方式很不容易滾動下去,反而遇到阻礙就易疲乏或中斷,我想音契退修會

只是利用寒、暑假期間重新讓我們去思考,學音樂的基督徒該如何來事奉神,如

何把最好的拿出來,而所謂最好並非為比賽拿第一名就是最好,而是個人認為最

好的部分。

不過,我們每次辦完之後都有編輯一本刊物叫做「音樂與獻身」,其中第七屆

的刊物是由我來編輯的,之後我們都還有舉辦退修會,我印象中刊物好像就沒有

再出,我們後來是將它登在音契的代禱信裡面了。

Page 49: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56

問:請您談談您是否於飛颺音樂營擔任音契的主要負責同工,又其舉辦目的與想

法為何?

答:我想我不算是主要負責人,負責的是我們音契整個 team,我只是中間的負責

同工。飛颺成長中心主要是負責學生的報名、住宿,音契這邊則是負責規劃課程、

邀請老師、召聚團員。我算是行政方面的同工,應該是說我們整個辦公室都有參

與,除我以外還有劉少泉,他是比較負責事務性的,還有黃毅遠等,以上都是支

援的同工。

我們辦音樂營的目的與想法最主要就是栽培後進以及對青少年傳福音,尤其

是音樂實驗班的學生,音樂班在台灣試辦已約有二十幾年的時間,我們發現從小

學三年級就開始讀音樂班的一些學生,在人格成長方面其實有著非常多的偏差,

他們整天想的就是競爭、練琴,生活中只有音樂最重要,而這個觀念多是家長與

老師灌輸給他們的,除此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知,上了大學之後亦很茫然,不明白

自己為何學音樂,所以很多小時候看起來很有音樂天份的孩子,上了大學之後會

發現這個孩子變的很普通,我們覺得這是很可惜也很值得憂心的現象,比起從普

通班上來到大學才唸音樂系,這些較晚開始學音樂的學生來講,音樂班的學生表

面上術科方面好像比較強,但在成熟度上的發展並不健全,沒有比從普通班上來

大學才唸音樂系的學生好。其實我們覺得人人都需要救恩、需要福音,從學生可

塑性最高的時候開始去影響他們,這是我們舉辦飛颺音樂營很重要的一個目標。

再加上我們樂團有很多老師都在音樂班裡擔任術科老師,亦能使用這個管道加上

本身是基督徒福音教師的國、高中老師,從這幾個層面去招收學生,會與飛颺青

少年成長中心合辦,主要原因他們所負責的事工即是國中生的福音事工。

問:從歷屆營會時間表可看出,音樂營中有關音樂方面課程可分為專題演講、分

組教學、與音樂家促膝談、心靈樂篇、師生合唱管絃樂發表會等五項,能否請您

談談以上五項課程的活動內容為何?

答:專題講座最主要是由音樂老師講述自己學音樂的過程,由於很多孩子學音樂

是因為家長要孩子去完成他們自己未完成的心願,所以很多是被逼著去學的,因

此,他不知道他為何要學音樂?其實許多人學音樂學得很痛苦。音樂圈是個金字

塔,大家都只看金字塔頂端那顆最閃亮的明星,其實那個明星的指標作用有那麼

強烈嗎?或說表面上看起來他是比賽的常勝軍,但在成功的背後要付出多少不為

人知的代價,最後就會回到一個議題是,我的人生為何要過的如此辛苦?為何要

學音樂呢?我想專題講座最主要是要先引導學生去思考,音樂與我的人生有什麼

關係?重要與否?若很痛苦的話是不是要結束它不唸了,這一生該如何學音樂或

是否可從學音樂當中走出另一條路,擺脫過去痛苦的學習模式,我想每年專題講

座的主軸就在這裡。

分組就是依照主修的樂器來分的,這是小組教學時間,一位老師對多位學生,

Page 50: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57

各組人數並不固定,如:因為學鋼琴的人數本來就較多,所以鋼琴組常會高達十

多人,以人數來說實在是太多了。如:管樂方面的人數則較少,有時會變成一位

老師只對兩、三位學生的情況。上課內容方面分兩部分,一是學生自己帶的曲子,

另一個是練習最後一晚師生發表會中所要表演的曲子,如同一般術科個別課的教

學模式。

與音樂家促膝談屬於談心時間,是由音樂老師與學生分成小組模式進行,上

午的專題時間是聽老師講,促膝談的時間則是讓學生有開口說話的機會,若他願

意的話可以把上午聽的感想亦或將平常講不出口的問題說出來,他可以將他心裡

的話藉由這個談心時間分享出來。這個分組並非照樂器來分組,而是把學生全部

打散後再分組。(問:若老師要做見證是在這個時間嗎?)老師若要做見證的話,大

部分是在上午專題講座時來進行,老師可以講述他的個人經歷做為見證,我想那

個型態是不同的,上午是演講,而晚上的促膝談比較像是與學生聊天、分享的時

間。

心靈樂篇是音契老師團員的音樂會演出,合唱的部分非常重要,因為合唱才

能傳講出重要的福音信息,合唱團與管絃樂團的演出是以傳達信息為主軸的,如

同飛颺其他夏令營會般在最後一晩會有見證晚會。那師生合唱管絃樂發表會就是

讓學生有演出的機會,發表當天也會邀請學生家長來欣賞成果。

問:請否請您談談音樂營學生的招收限制與來源?

答:剛開始我們並沒有限制就發現會產生一些問題,還記得是第一屆音樂營的時

候,連彈拜爾程度的學生也來報名,這樣對老師來講第一,老師上課會很難上,

第二,學生拜爾一彈出來同組的學生可能會譏笑他,這就是後來將學生的程度限

制住的原因。飛颺音樂營背後有個很重要的目的是要去矯正、引導學音樂的學生,

從青少年時期就建立起正確健康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尤其是未來要走音樂這條路

的學生。對於某些並沒有要走音樂這條路的普通班孩子,他來參加反而可能會受

傷,因此後來我們就限制一定要達到同等程度才能參加。有一年我們甚至限制鋼

琴組要先寄錄音帶來給我們聽,通過之後才能參加,這其實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做

法。那音樂班的學生就不用寄錄音帶,非音樂班的學生一定要寄,且於報名單上

會標示必須達到何種曲目之程度方能報名,特別是鋼琴,因為台灣學鋼琴的人口

很多,據內政部三年前的統計全台灣有三百萬人學鋼琴,因此鋼琴的部分是需要

篩選的。

其他樂器則較無那麼多學習人口,只要認為自己有達到某個程度就可以來參

加,其實會去學樂器的孩子,大多都會去唸音樂班,很少有家長讓孩子學樂器學

到大學只是學興趣而已。(問:後來有開放高中生參加的想法是?)我想用意是高中

三年畢業後他們就上大學了,他們就可以成為未來音契的儲備團員,本來音樂營

只收國中生,國中畢業後升上高中就沒有音樂營可以參加,會有三年的斷層,所

以後來會開放收高中生我想原因在這裡,所以,舉辦音樂營的目標之一也是希望

Page 51: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58

能為音契樂團儲備團員。在來源方面會與有音樂班的學校聯繫是一定的,實際上

在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裡頭,還是需要找認識的人幫忙,當然我們也會把報名單寄

給一個我們不太熟悉的學校音樂班班主任,雖然也會起些作用,但最主要還是會

透過與音契有關係的老師,如他既是音契團員又是某所國中的音樂班老師的關係

等。

問:請您談談音樂營的師資來源?

答:師資的部分我們也邀請過非音契團員的老師,但通常都較無意願來教,畢竟

這是需要有負擔的,如第一屆音樂營老師們是沒有終點費的,從第二屆開始我們

才給老師簡單的車馬費。加上我們皆於位在關渡的台北藝術大學舉辦,交通上得

花掉許多時間,連續花三天早上的時間跑來跑去,付出這麼多到底能得到什麼,

三個早上其實可以教別的學生賺更多錢,為何還要來?所以我們還是都從音契的

老師開始找,他們在成為音契的一份子之後,會知道要用基督的愛去對待學生,

如果是剛信主,對於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建立尚未很深刻時,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靈

命或信仰成熟度不夠深厚的話,願意付出的程度是不同的。其實參與音契也是在

鍛鍊各方面事奉的心志、耐力與意志力,願意付出到何種程度,那這個程度便是

根據信仰的成熟度而定。有些老師只教程度好、關心程度好的學生,其實在飛颺

音樂營中會遇到很多程度很中等,在班上被忽略、被排擠的學生,此時老師的態

度就非常重要,若我們要傳福音給學生,要讓他們知道雖然在術科方面的表現可

能不是很亮眼,但你是獨一無二的,如何在學音樂這條路上找到自己,除非認識

神,否則一個人很難認識自己,所以,師資方面都是由音契的基督徒老師們擔任。

問:請您談談印象中學生參與完的反應與影響?

答:我們有請參加的學生填問卷,內容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對整個營會活動的部

分,另一個是音樂的部分。我印象中大部分的學生都蠻感動的,事實上他們在學

校並沒有辦法從這些角度去思考學音樂這件事,在學校學習音樂的氣氛就是競

爭,一種惡性的競爭,表現不好就會被老師罵,有些老師甚至會用貶低人格的字

眼來辱罵學生,他認為這樣是對學生好。其實,學音樂是件很美好的事,但在營

會當中會發現很多音樂班的學生其實學的並不快樂,我想他們也沒機會去接觸、

經歷學音樂的基督徒老師,在台上上課時帶給他們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這

對他們來說是件很特別的事。我想孩子的思考方式在那個年紀還不會想很多,而

且改變是要經歷長時間的。我們這幾年陸續都有團員到管絃樂團或合唱團來報

到,報到時會說我是參加飛颺第幾屆音樂營的學生,現在考上大學了所以來音契

報到,我想這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大的收穫。

問:請您談談音樂營停辦的原因。

Page 52: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rportal.lib.ntnu.edu.tw/.../107037/6/n069364002706.pdf · 2019. 9. 5. · 208 附錄 附錄一 音契演出曲目中中、、、外文對照外文對照表

259

答:停辦的第一個原因是,最後兩年音樂營本身的收支開始出現財務赤字,像飛

颺本身是個獨立的公益性基督教機構,雖然是附屬於校園團契之下的一個組織,

但在財務上與音契一樣都是自給自足的。音樂營前面幾年在經費上都是沒問題

的,只要招收人數達到我們的門檻,基本上都無需另尋經費或申請補助。但最後

兩年情況開始改變,改變的原因是由於我們是屬於綜合性的音樂營,同時外面也

開始有非常多專門性質的音樂營出現,像在藝術大學校內就看到長笛營的廣告寫

著只招收四十名學生,另外還有小號營等的音樂營出現,且都限制僅收幾名學生,

並邀請國外的名師,一星期的活動費用收的很昂貴,將近要好幾萬塊,像是小號

營五天一個人要收兩萬五,而飛颺音樂營一位學生只收三千、三千五,這種價碼

家長可能會覺得一分錢一分貨,既然有良好的經濟能力,為何要送孩子去參加綜

合性的音樂營,雖然說有些非基督徒的家長並不了解我們音樂營的目的是希望能

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當然還有傳福音給他們,無論如何我們主要是要讓孩子的價

值觀能歸回正軌,但家長寧可扎大錢去參加非常昂貴的音樂營,反而我們這種收

費不高的音樂營的參加人數就越來越稀少。

另一點是我們發現在課程設計的特色上無法與外面競爭,因為我們實在無法

特地為某樣樂器舉辦一個音樂營,這是一個釜底抽薪的想法。許多學音樂的人是

獨善其身的,常常都關在琴房練琴,認為外面的世界與我無關,只要能練琴靠教

學生活下去,能上台表演這樣就好了,別人最好都被我踩在腳底下。但在音契卻

不是如此,我們都是蒙恩的罪人,上帝揀選我們作祂的兒女,就不能只顧自己,

要學習與別人同工,學習團體合作,有時在台上我是一枝獨秀,有時要學習當別

人的配角,而我只是眾多演出者當中的一位而已,只是個小螺絲釘,但這個觀念

對很多學音樂的人或是對家長來說卻不是如此。因此,最後兩年的財務赤字再加

上學生人數的招收不足,所以後來就決定停辦。場地上來說,這八年都是在台北

藝術大學舉辦,只要他們肯出租而我們都有提早申請的話,就都可以租借。當然

學校他們也需要自籌經費,因此租金自然就會越收越高,我們後來因財務赤字的

關係,租金上也逐漸造成困難。最後是特色的問題,要吸引人必須有特色,有特

色的話,報名費再高都有人願意報名,若無特色就算是免費也較難吸引人了。

問:請您談談音契對青少年事工的後續發展情況?

答:我們有舉辦過一屆的青少年管絃樂團音樂會,那是第一屆也是最後一屆。那

年招考時來應考的學生很少,約只有三十多人,日後要演出的話還是得加入音契

成人管絃樂團的成員,才能有足夠的人數進行演出。而為何一定要演出,主要的

原因是一個樂團若沒有演出就不會有人想要參與,這是個很大的問題,還有與音

樂營同樣的問題就是經費與特色,參加樂團一般家長會期待有音樂會、出國巡迴

等活動,這對青少年的家長來說很重要。再者,別的樂團都有這麼做,若我們拼

不出這個特色的話,就沒辦法繼續經營下去,因此那次是屬於比較實驗性質的嘗

試,目前這個青少年管絃樂團的事工已並無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