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89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 -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指導老師:宋國業 撰寫學員:趙佳儀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問題源起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侵權行為法上傳統隱私權之概念及保護範圍 第一節 美國侵權行為法上之傳統隱私權 第一項 概說 第二項 美國侵權行為法上的 right to privacy 第二節 我國學說理論 第三節 我國相關實務見解 第一項 實務判決 第二項 由實務見解所形成之隱私權概念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公共隱私權之概念與保護 第一節 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之檢討 第一項 概說 第二項 合理隱私期待之判斷標準 第一款 合理隱私期待法則之內涵 第二款 主觀認知 第三款 行為類型 第二節 公共隱私權之概念與發展 第一項 Andrew McClurg 之理論 第二項 公共隱私權之發展趨勢 第三節 公共隱私權之侵害案例與現行法制規範之不足 第一項 公共隱私權之侵害案例解析 第一款 面部辨識系統 第二款 Google Maps 服務之 Street View 功能 第二項 現行侵權行為法規範之不足 第四節 建構公共隱私權之保護機制 第一項 對隱私權概念及保護範圍之擴大解釋 第二項 對侵害類型內涵之擴大解釋 第三項 公共隱私權侵害之保護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依姓氏筆劃或字母順序排列)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 -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ja.lawbank.com.tw/pdf2/0089-0121.pdf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89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 -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指導老師:宋國業

    撰寫學員:趙佳儀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問題源起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侵權行為法上傳統隱私權之概念及保護範圍

    第一節 美國侵權行為法上之傳統隱私權

    第一項 概說

    第二項 美國侵權行為法上的 right to privacy

    第二節 我國學說理論

    第三節 我國相關實務見解

    第一項 實務判決

    第二項 由實務見解所形成之隱私權概念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公共隱私權之概念與保護

    第一節 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之檢討

    第一項 概說

    第二項 合理隱私期待之判斷標準

    第一款 合理隱私期待法則之內涵

    第二款 主觀認知

    第三款 行為類型

    第二節 公共隱私權之概念與發展

    第一項 Andrew McClurg 之理論

    第二項 公共隱私權之發展趨勢

    第三節 公共隱私權之侵害案例與現行法制規範之不足

    第一項 公共隱私權之侵害案例解析

    第一款 面部辨識系統

    第二款 Google Maps 服務之 Street View 功能

    第二項 現行侵權行為法規範之不足

    第四節 建構公共隱私權之保護機制

    第一項 對隱私權概念及保護範圍之擴大解釋

    第二項 對侵害類型內涵之擴大解釋

    第三項 公共隱私權侵害之保護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依姓氏筆劃或字母順序排列)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9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問題源起

    近年來法律學者對於資訊化時代個人隱私權之侵害,幾乎將研究範圍聚焦於

    國家政府或公司企業如何透過資訊科技的輔助,監視個人的言行舉動,徹底破壞

    我們過去在現實生活中所能保持的隱匿性。縱然這些爭議問題值得我們投注大量

    心力關心,然而在更多的資訊科技興起和網際網路盛行之後,鑒於網路賦予個人

    形成生活環境與文化之特性,我們亦須開始擔憂來自私人領域的窺探與威脅。

    The New York Times於 2007 年 6 月 1 日即以「Google Zooms In Too Close for

    Some」為題大篇幅報導目前Google公司於Google Maps服務所提供之Street View

    功能對某些人的居家隱私已造成嚴重侵害-報導中之女主角於觀看其住家附近

    的Street View影像時,透過變焦距鏡頭使景物放大,赫然發現其所飼養的貓竟清

    楚地出現在畫面之中,且坐在其二樓住家之客廳窗戶邊。她對於如何劃清「於公

    共場所拍攝之照片」以及「放大鏡頭以至觀察人們的生活」二者之間的界限提出

    了質疑,其丈夫更直言道:「這就好像一種偷窺行為。」現在,她認知到透過

    Google或其他搜尋引擎更容易得到許多關於她的資訊。另外,亦有兩位年輕女性

    於史丹佛大學校園穿著比基尼曬日光浴之照片在網路上造成點閱率高漲之轟動

    例子。針對上述問題,Google公司僅以「Street View只拍公共場所的影像,且和

    一般人走在街上所看到的沒什麼兩樣。」作為回應1。

    人群共處,營社會生活,無可避免地我們每天均必須面對個人隱私利益與公

    共利益、社會合理性間之緊張關係,隨著隱私意識之高漲,保守傳統的我國亦逐

    漸關心隱私權之議題,此觀諸近年來民法學者對於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之探討益

    見蓬勃即可得知。究竟個人不受公共權力或他人侵擾之生活領域在法律上是否存

    在?個人在公共場合是否即須放棄其對於個人領域事務之自主與控制,屈服於所

    謂的公共利益,而無法主張享有隱私之合理期待?皆為作者撰寫本文之探討目

    的。希望藉由向來隱私權概念及保護範圍之分析,與相關問題之研究,提供一個

    更能切合資訊化時代隱私權保護要求之體系。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1 See Miguel Helft, Google Zooms In Too Close for Some, N. Y. TIMES, June. 1, 2007, http://www.nytimes.com/2007/06/01/technology/01private.html?_r=1&sq=public%20privacy&st=cse&adxnnl=1&oref=slogin&scp=16&adxnnlx=1219669837-NCDhYNZI1rrK3POHN6qt2A(last visited Aug. 10,2008).

    http://www.nytimes.com/2007/06/01/technology/01private.html?_r=1&sq=public%20privacy&st=cse&adxnnl=1&oref=slogin&scp=16&adxnnlx=1219669837-NCDhYNZI1rrK3POHN6qt2Ahttp://www.nytimes.com/2007/06/01/technology/01private.html?_r=1&sq=public%20privacy&st=cse&adxnnl=1&oref=slogin&scp=16&adxnnlx=1219669837-NCDhYNZI1rrK3POHN6qt2A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91

    為了試圖解答上述之問題,本文研究範圍之重心將集中於侵權行為法上「隱

    私權」概念與保護範圍之檢討與確定,以及我國學說實務關於侵權行為法上隱私

    權侵害之構成要件是否妥適。由於隱私權之概念源起或法學上之探討發展,皆以

    美國法為先驅,其學說上討論之深度廣度及法院實務案例之累積,均可作為我國

    豐富之參考對象,故本文之研究方法,原則上以美國法律學說與法院實務見解作

    為基礎之研究素材,以為出發,與我國現行侵權行為法規範及實務見解作一比

    較,以資檢證我國侵權行為法與實務對隱私權之理解及相關問題。

    第二章 侵權行為法上傳統隱私權之概念及保護範圍

    第一節 美國侵權行為法上之傳統隱私權

    第一項 概說

    「隱私」之用語係承繼美國法上之 The Right to Privacy 而來。而我國法上隱

    私權概念既係繼受自西方法制及法學理論,自有分析討論比較法上隱私權概念與

    保護範圍之必要,尤其係隱私權概念之源起-美國侵權行為法上關於隱私權之探

    討。準此,本文即試就美國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之發展與概念範圍作一大略介紹。

    第二項 美國侵權行為法上的 right to privacy

    隱私權概念之建立源起於 1890 年的美國,由Samuel Waren和Louis Brandeis

    所倡導,其二人共同在哈佛法學評論(Harvard Law Review)第四期發表「The

    Right to Privacy」之論文,強調必須肯定普通法上之隱私權,其二人把隱私權界

    定為「生活的權利」(right to life)及「不受干擾的權利」(right to be alone),同

    時確保Thomas Cooley法官稱為獨處權(right to be alone)之權利,從習慣法上關

    於誹謗和著作權之判例推導出使侵害隱私權者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之理

    論。而其所謂應被承認之隱私權乃在保護個人生活不受干擾,獨處的權利,亦即

    個人具有不可侵害的人格,對其思想、情緒和感受等自身事務的公開、揭露具有

    決定的權利。惟其認為隱私權並非絕對,仍應受公共利益及本人同意之限制2。

    其後,William L. Prosser 授於 960 在加利福尼亞州法律評論(48

    California L. Review 383f.)進一步就前述理論綜合整理歷年判決,將其侵害態樣

    歸納為四種不同的隱私權侵害行為類型。即

    教 1 年

    3:

    1.侵害他人的幽居獨處或私人事務(侵犯隱密:Intrusion upon the plaintiff’s

    2 李丹,Right to Privacy譯文,哈佛法律評論,侵權行為精粹,頁 5-30,2005 年。 3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96 期,頁 27,2007 年。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92

    seclusion or solitude or into his private affair)。

    2.公開揭露使人困擾的私人事實(公開揭露:public disclosure of embarrassing

    private facts about the plaintiff)。

    3.公開揭露致使他人遭受公眾誤解(扭曲形象:publicity which places the

    plaintiff in false light)。

    4.為自己利益而使用他人的姓名或特徵(無權在商業上使用他人姓名或肖

    像:appropriation, for the defendant’s advantage, of the plaintiff’s name or

    likeness)。

    前揭四種侵害隱私之侵權行為類型各有其要件,並為目前之法院實務及學說

    所普遍接受,構成美國侵權行為隱私權的基本體系。

    第二節 我國學說理論

    隱私權之概念自Samuel Waren和Louis Brandeis二人所創設後,經過一個世紀

    的發展,而為世界各國學說與實務所採納。我國早期民法學說上尚未建立隱私權

    之定義,相類似之概念僅見於史尚寬先生民國 43 年出版之「債法總論」,認人格

    權包括所謂秘密權,指就私生活上或工商業上所不欲人知之事實,有不被他人得

    知之權利。關於秘密權係採廣義之概念,包括私生活秘密及營業秘密。又關於私

    生活者,謂之私秘密(Privatgeheimnis),例如封緘之書函或文書(日記、相本,

    未發表之原稿、帳簿)。而關於工商業之秘密,謂之營業秘密4。

    而我國隱私權之創設係起源於憲法上之隱私權,憲法雖未就隱私權明文規

    定,然根據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依憲法第 22 條規定所為之解釋,認:「維護人性尊

    嚴與尊重人格自由發展,乃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核心價值,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

    列舉之權利,惟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

    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他人侵擾及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

    基本權利」(參照釋字第 603 號解釋)。

    自民法第 195 條第 1 項明文規定隱私權為人格權之一種,且受到侵權行為法

    之保護後,侵權行為法上之隱私權雖被肯認,惟其定義多仍引用憲法上對於隱私

    權之解釋,強調其乃在維護人之尊嚴及自主決定,而修法理由亦僅謂:「現行條

    文第 1 項列舉規定人格權之範圍,僅為身體、健康、名譽、自由四權,揆諸現代

    法律思潮,似嫌過窄,爰斟酌我國傳統之道德觀念,擴張其範圍,及於信用、隱

    4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下-1),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99 期,頁 49,2007 年。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93

    私、貞操等侵害,並增訂『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等文字,俾免掛

    漏並杜浮濫。」等語,未見隱私權概念之闡明。

    直至近年來民法學說上始逐漸開始探討隱私權概念。孫森焱大法官於其論述

    中謂:「隱私權以保護個人的私生活為內容。故揭露他人個人生活或家庭生活-

    例如將他人之日記、信函、錄音發表,即足構成隱私權之侵害。…隱私權重在私

    生活之不欲人知,…以針孔攝影機偷攝他人生活起居,暴之於世者,固屬侵害隱

    私權,即偷窺他人不欲人知之私生活者亦然。」5;王澤鑑先生則於其侵權行為

    法鉅著中謂:「隱私權是我國人格權分化過程中,『新生的』一種人格權,是一個

    發展形成中,有待類型化的概念,指個人獨處不受干擾,私密不受侵害的權利。」

    6;王澤鑑先生對隱私權之定義亦有謂:「隱私權指個人對其私領域的自主權利,

    其保護範圍包括私生活形成不受干擾及個人資訊的自我控制。」7;另論者有謂:

    「隱私權主要隸屬兩大案例群:一為個人消極地自團體退縮之權利;另一為個人

    積極地自主決定在團體中以何種面貌呈現之權利。」8又有認為是:「古典隱私權,

    重於消極防禦性質,而資訊隱私權含有積極請求權,重在明示告知及參與決定的

    個人資料支配權。從往昔個人屬性與人身結合之隱私概念,進而轉為個人資料保

    護為重之資訊隱私,實為現代民法應適度調整隱私權概念,以因應新世紀數位化

    時代之需求。」9

    然而,目前隱私權之法律規範雖於行政法方面定有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以為保護,於刑法上設有妨害秘密罪,而於民法則明定隱私權為侵權行為法保護

    範疇,惟我國隱私權之概念形成與發展仍以憲法上之隱私權為中心,保障個人私

    生活不受公權力之侵害,對於私人關係間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之侵害卻未有較深

    入之探討。本文以為似可自我國實務見解之趨勢暨比較法上之發展與保護進而建

    構我國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之保護機制。

    第三節 我國相關實務見解

    5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頁 224,2006 年 9 月。 6 王澤鑑,「債法原理(三)─侵權行為法(1)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頁 151,個人出版,2003 年10 月。 7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下-1),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99 期,頁 53,2007 年。 8 張永明,資料庫公開與個人隱私保護,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七)論文彙編-監聽法VS.隱私權-全民公敵,頁 61,2001 年 7 月。 9 蔡明誠,E世代隱私焦慮的法律保護,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七)論文彙編-監聽法VS.隱私權-全民公敵,頁 107-108,2001 年 7 月。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94

    第一項 實務判決

    關於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我國目前實務判決就此雖尚未形成定論,然伴隨

    人民對於隱私權意識之高漲,已漸累積若干案例:

    1、最高法院 93 年台上字第 1979 號民事判決謂:「按所謂隱私權,乃係不

    讓他人無端干預其個人私的領域之權利,此種人格權乃是在維護個人尊

    嚴,保障追求幸福所必要而不可或缺者。人的尊嚴是憲法體系的核心,

    人格權為憲法的基石,是一種基本權利。」10

    2、臺灣高等法院 93 年上更(一)字第 19 號民事判決謂:「憲法第 22 條明

    定『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

    的保障。』故隱私權係憲法所保障之基本人權,而被肯定為值得保障之

    法的利益,故意不法侵害他人隱私,應負侵權行為責任無疑。蓋現行思

    潮所以保護包含名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乃因避免行為人無端干預他

    人私事,侵害他人不欲人知之隱私權利,而違反維護個人意志及立法所

    欲保障之個人意思決定自由。」11

    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5 年度重訴字第 250 號民事判決謂:「隱私權之態樣

    可區分為(1)侵擾他人獨處生活領域(如侵入他人住宅安裝監視器、非

    法搜索隨身行李);(2)公開揭露使他人難堪的私人事務或個人祕密(如

    將私人難堪的犯罪紀錄拍成電影等);(3)公開某事故,致他人遭公眾

    誤解(如誤將他人列入刑事犯罪前科記錄);(4)行為人為自己利益未

    經他人同意,而使用他人的姓名或特徵(如拍攝他人照片作為廣告)。

    準此可知,若非揭露他人難堪之私人事務或造成公眾誤解,隱私權必須

    以「獨處生活領域」為保障之要件,是以雖為私人活動,然活動之場合

    卻為不特定人得共見共聞之情形時,則此私人活動因不具有隱密性而欠

    缺合理之隱私期待。…其拍攝地點或在停車場、教堂內或馬路上,均屬

    於公眾得自由出入之場所或公眾得共見共聞其行為之地點,要無具有隱

    密性,則依上說明,被告於上列各該地點所拍攝原告之照片,原告因無

    合理期待之隱私可言,故被告拍攝原告上列照片,自無侵害其等隱私至

    明。」12

    4、臺灣高等法院 95 年度上字第 679 號民事判決則謂:「次按不法侵害他人

    10 最高法院 93 年台上字第 1979 號民事判決,法令月刊第 56 卷 8 期,頁 101-106。 11 臺灣高等法院 93 年上更(一)字第 19 號民事判決。 1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5 年度重訴字第 250 號民事判決。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95

    隱私權可分為下列四種類型(1)侵害他人的獨居、獨自性或私人事務,

    主要有侵入他人住宅、竊聽電話等。(2)公開揭露使他人難堪的私人事

    務。如借錢不還之事實,到處張貼海報。(3)公開某事故,致他人遭受

    誤解。如誤將他人列入刑事犯罪前科記錄。(4)為自己利益未經他人同

    意,使用他人姓名或特徵。如拍攝他人照片作為廣告。…且該新聞報導

    並未將上訴人等住所之地址或門牌揭露於眾,亦未記載上訴人戊○○使用

    之汽車車號,亦無任何足資使一般讀者得以按圖索驥而特定渠等住居所

    在地之資訊,更無揭露使上訴人難堪之私人事務或造成公眾誤解。是以

    被上訴人上開報導並刊載上開照片並未侵害上訴人之隱私權。」13

    5、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2 年度訴字第 3796 號民事判決謂:「至所謂之隱私

    權,乃係不讓他人無端地干預其個人私的領域的權利,著重在私生活之

    不欲人知,係屬於個人於其私人生活事務與領域享有獨自權,不受不法

    干擾,免於未經同意之知悉、公開妨礙或侵犯之權利, 此種人格權,乃

    更是維護個人尊嚴、保障追求幸福所必要而不可或缺。而在比較法上,

    隱私權依其保護法益之不同,可分為四種態樣:侵犯隱密(intrusionupon

    selcusion)、揭露(disclosure)、不實曝光(false light)、商業使用姓

    名肖像(appropriation of name or likeness)。此四種態樣成立要件各不相

    同,前述第一、二種須侵犯他人之隱密事務,第二、三種須有為公開行

    為,第三種須有不實陳述,第四種須加害行為人獲取商業利益。其中所

    謂侵犯隱密係指一個人於無明顯社會或經濟之理由或依據時,不受重大

    冒犯性侵犯其個人之隱密,免於不合理侵犯。蓋個人享有其獨自權,以

    決定其思想、感覺與心理是否傳達與他人,法律即在保護個人自我事務

    之秘密性,不受他人窺探之眼或耳之不法侵入,以防止使用不當侵入方

    法以侵犯個人秘密事務。此種侵犯態樣比較具體的定義為:故意以有形

    或無形侵犯他人之隱秘或獨處,或其私人事務或關係,如該侵犯以一般

    合理客觀之大眾地位判斷屬於高度冒犯性,即為該當。因此,其要件為:

    侵犯隱私所取得者為秘密性消息,且構成不合理侵犯。例如:無故竊聽

    住宅談話、竊聽電話、窺視居室活動,甚至以望遠鏡窺視他人室內活動,

    不論有無不法侵入場所,因該等侵犯行為均非一般人可合理期待者,自

    為法律所禁止。應究明者為此項隱私權所保護之私密性法益乃人之私密

    13 臺灣高等法院 95 年度上字第 679 號民事判決。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96

    性,而非場所之私密性。另所謂揭露是指公開揭發他人困窘私事而言,

    亦即,將有關他人私人生活事務為公開,所公開或揭發之事務內容具有

    冒犯性,且有新聞性、新聞價值。至所稱新聞價值之界定,則係凡是有

    關公共利益的事務,足以激起大眾探知的慾望和權利,以及促使媒體或

    其他資訊管道報導者即具之。新聞價值之存否,不得不回歸新聞自由之

    基礎,即公共的領域,以公共事務或與公共相關之事務為新聞價值之必

    要條件,如此始不致使媒體在人類無盡的好奇心驅使下,侵入了原屬於

    私人的私領域。新聞價值有無之判斷,不得以大眾好奇心為標準,蓋由

    於人類常有窺探他人私密的習性,如此將使得隱私幾乎無任何保障可

    言。…核該等行為態樣已涉及原告私人事務之活動,該活動內容自具有

    相當之私密性。準此,被告壹傳媒公司之記者未經原告同意,隱於鄰地

    高處竊錄原告私人活動,雖非以物理性侵入原告所在住宅之方式為之,

    但仍屬對原告個人隱私空間之侵犯,構成侵犯隱密之侵害隱私權態樣之

    一。」14

    6、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2 年度訴字第 4312 號民事判決謂:「隱私權指一個

    人於其私人生活事務與領域享有獨自權( the right to be alone ),不受

    不法干擾,免於未經同意之知悉、公開妨礙或侵犯之權利。…應究明者

    為此項隱私權所保護之私密性法益乃人之私密性,而非場所之私密性。

    此參諸刑法第三百十五條之一規定更可明瞭。…原告與友人之聚會場所

    為私人住宅,且有門牆、樹木等防閑設施,場地及活動均非他人任意可

    得進入或參與,又倘非經由攀爬至高處之方法,並非可輕易觀察至別墅

    內、游泳池畔相關活動。…綜前所載該聚會舉行地點之現場狀況,可認

    為原告主張其對於舉行聚會時之活動有不受他人窺視之合理期待等語,

    即屬可採。…核該等行為態樣已涉及原告私人事務之性活動,該活動內

    容自具有相當之私密性。準此,被告未經原告同意,隱於鄰地高處竊錄

    原告私人活動,雖非以物理性侵入原告所在住宅之方式為之,但揆諸前

    揭 之說明,仍屬對原告個人隱私空間之侵犯,構成侵犯隱密(intrusion

    upon selcusion)之侵害隱私權態樣之一。」15

    14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2 年度訴字第 3796 號民事判決。 15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2 年度訴字第 4312 號民事判決。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97

    7、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2 年度訴字第 4314 號民事判決謂:「按所謂隱私權

    者,乃指個人之人格利益可免於受不法僭越侵害及未經同意之知悉、公

    開、妨礙、侵害之權利,個人之私事如與公眾利益無關,他人不得違背

    其自由意志妄予公開發佈;亦即個人之私密活動,可免於他人以可能造

    成當事人精神痛苦或感覺羞辱之方式非法入侵之權利。換言之,隱私權

    之內容包涵排除他人接近其身體或侵入其私人空間場所之權(身體隱私

    權)、可自由決定是否公開個人資料(資訊)之權(個人資訊隱私權)、

    自由選擇並決定自身私人事務不受他人干預之權(自主決定隱私權)等,

    舉凡對他人私密空間事務之侵入(intrusion)、公開揭露使人覺得尷尬不

    堪之私密事務(public disclosure of private facts)等均屬對個人隱私權之

    侵害。…次按侵害身體隱私權之「侵入」,係指侵犯個人隱私空間、個

    人隱居、個人私事而言,亦即指未經同意以實體或其他方式,侵入他人

    獨居地點、私人事務或私人關係等當事人合理期待為隱私範圍者而言。

    而侵入行為之態樣,或以物理侵入方式(例如:潛入他人住處,按裝隱

    藏式針孔攝影機攝影他人屋內私密活動)為之,或非以物理侵入方式(例

    如於遠處以長鏡頭相機或攝錄影機攝錄他人屋內私密活動)為之,惟不

    論何者,其對於個人隱私空間、隱居、私事之侵犯,則無不同,是本件

    被告未經原告同意,隱於鄰地高處竊錄原告私人活動,雖非以物理侵入

    原告所在住宅之方式為之,仍屬對原告個人隱私空間、私事之侵犯。」16

    第二項 由實務見解所形成之隱私權概念

    綜觀上述判決理由,可從中推知我國目前實務判決對於隱私權之概念與侵害

    類型,大體可歸納為:隱私權,乃係不讓他人無端干預其個人私的領域之權利,

    此種人格權乃是在維護個人尊嚴,保障追求幸福所必要而不可或缺者。人的尊嚴

    是憲法體系的核心,人格權為憲法的基石,是一種基本權利。最重要者,隱私權

    必須以「獨處生活領域」為保障之要件,是以雖為私人活動,然活動之場合卻為

    「不特定人得共見共聞」之情形時,則此私人活動因不具有隱密性而欠缺合理之

    隱私期待。隱私權之內容包涵排除他人接近其身體或侵入其私人空間場所之權

    (身體隱私權)、可自由決定是否公開個人資料(資訊)之權(個人資訊隱私權)、

    自由選擇並決定自身私人事務不受他人干預之權(自主決定隱私權)等。至不法

    侵害他人隱私權可分為下列四種類型:(1)侵害他人的獨居、獨自性或私人事

    16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2 年度訴字第 4314 號民事判決。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98

    務。(2)公開揭露使他人難堪的私人事務。(3)公開某事故,致他人遭受誤解。

    (4)為自己利益未經他人同意,使用他人姓名或特徵。惟於此須注意者為,判

    決有認侵犯隱密之態樣中,隱私權所保護之私密性法益乃「人之私密性」,而非

    「場所之私密性」。可見我國實務見解過去雖一概以「場所」作為是否構成隱私

    權侵害之判準與界限,但隨著社會發展與價值觀之轉變,此項判斷基準亦已有逐

    漸產生動搖之趨勢。

    第四節 小結

    本文以為,隱私權概念,可從「廣義隱私權」與「狹義隱私權」作一區分。

    「廣義隱私權」係指個人對於其私密空間之自我掌控,亦即係個人對於私生活領

    域及個人事務、資料之自主及控制權利;而「狹義隱私權」則指資訊保密權,即

    資訊內容所述及之主體,針對與其個人相關之資訊予以保密或限制傳播之權限,

    其目的在於區隔個人和公眾,使個人不受外來之侵擾。

    就上述二種類型之隱私權而言,「狹義隱私權」之定義重點在於侵害之排除,

    亦即消極地要求不受外來之侵擾。倘若以此作為隱私權之概念,對於一旦被公

    開、記錄之個人資料即不得再主張屬於個人,而不受到隱私權之保護,蓋區隔之

    保護已經消失,對於日後他人之再利用行為便不能有任何排除之主張,然而,在

    現今科技迅速發展之下,此種定義勢必無法徹底保障個人在其私領域之主體性。

    是以,本文認為,面對科技發展下新興侵害型態層出不窮之資訊化社會,宜採「廣

    義隱私權」之定義,亦即隱私權即是對於私人領域內事務的控制力與決定權,控

    制和決定當然意味不受干涉和侵害,但更有進一步的意義-個人在此領域內不僅

    是受保護的客體,更是具有決定權的主體,而私人領域便是公眾或他人無正當理

    由下不應涉入之領域。因此,即使個人資料被利用或公開,個人對於資料的控制

    權並未因而消失,仍可要求在利用者或公開的對象上加以限制,即使遭到未加限

    制的揭露,仍可要求除去揭露並且限制未來之利用。在「廣義隱私權」之定義下,

    不僅可將個人因再次揭露而收到的傷害加以限縮,並可避免或減少傷害持續或復

    發,顯見承認個人對其私生活領域及個人事務資訊之控制權利相較於消極地排除

    侵害,可提供現代個人更多的隱私保護17。

    此外,於資訊化時代下,近年來逐漸產生另一種隱私權定義之分類-「公共

    隱私權」與「私密隱私權」。「公共隱私權」概念之提出不僅打破了傳統對於隱私

    17 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128-130,1998 年。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99

    權概念之定義,更擴大隱私權之保護範疇,對於受到科技工具環繞的我們而言,

    此部分之探討相信有其價值,更有其必要,就此部分概念與理論將於下文作更詳

    細之說明。

    第三章 公共隱私權之概念與保護

    第一節 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之檢討

    第一項 概說

    我國實務見解對於民法上隱私權之定義係參照近年來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關

    於憲法上隱私權之解釋,強調人格權為保障人的尊嚴及個人意思自主決定之一種

    基本權利。此處須辨明者為,侵權行為法上之隱私權乃為私法上之權利,侵害隱

    私權須負侵權行為責任,並非基於其被肯認為憲法上基本權利,蓋憲法上之基本

    權對於私人之間並不具直接效力,是以實務上目前仍以憲法上基本權之角度出

    發,進而發展出民法上之隱私權,尚待斟酌18。

    其次,我國實務見解目前對於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之保護範圍,最為主要之

    概念為:「若非揭露他人難堪之私人事務或造成公眾誤解,隱私權必須以『獨處

    生活領域』為保障之要件,是以雖為私人活動,然活動之場合卻為不特定人得共

    見共聞之情形時,則此私人活動因不具有隱密性而欠缺合理之隱私期待。拍攝地

    點若屬於公眾得自由出入之場所或公眾得共見共聞其行為之地點,要無具有隱密

    性。因被拍攝者無合理期待之隱私可言,自無侵害其等隱私。」而目前我國學說

    通說亦普遍接受此一概念,亦即否定公共隱私權之概念及受侵害之可能性。然

    而,個人生活在群體社會中,應受保護之隱私固須有所界限,亦即對隱私須於主

    觀要素具有合理期待(reasonable expectation of privacy),以作為限定受保護隱

    私之基準,惟是否得一概以「場所是否具有私密性」作為個人是否享有合理隱私

    期待之判斷標準?

    第二項 合理隱私期待之判斷標準

    第一款 合理隱私期待法則之內涵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雖先後提出「合理的隱私期待」與「正當的隱私期待」

    (legitimate expectation of privacy)為隱私權是否受侵害之判斷基準,然而,「合

    理之隱私期待」於 1967 年Katz v. U.S.一案中被提出時,其目的在於擴大隱私權

    18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下-1),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99 期,頁 50,2007 年。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100

    的保障而非限制隱私權。它把隱私權的保障從原來僅限於有形的物品擴大至無形

    的資訊和通訊,把原來僅限於私人處所擴大至個人在公共場所中的行為19。並

    且,該案判決理由強調,隱私權所保障的是「人」而非「場所」(The Forth

    Amendment protects people, not places.),如果個人有意將自己揭露於公眾,即使

    在家中亦不受保障,如果他要維護其隱私,即使公共場所,仍會受到保障20。

    而關於「人民是否具有合理隱私期待?」之認定,Harlan大法官於該案之協

    同意見書中認為應判斷是否符合以下兩個要件:第一,當事人必須展現出真正的

    (主觀的)隱私期待;第二,這種期待必須是社會認為合理的(客觀的)21。其

    次,Harlan大法官在該案協同意見書中更提出「清楚觀看原則」(plain view),

    嗣於 1968 年Harris v. U.S.案中被確立為限制隱私權之原則-如果旁觀者可以看

    清其內容者,即沒有隱私權的保障,在這種情形下,人民喪失了對隱私的合理期

    待22。此原則進而被美國實務推導成為判斷個人是否侵害他人隱私權時之參考標

    準。因而,Katz案雖強調隱私權所保障的是人,而非場所,但從美國聯邦最高法

    院後續之相關判決中,均可看出「場所」仍是判斷有無「合理隱私期待」之重要

    因素。甚至若搭配「共見共聞」之判準加以合併觀察,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似有意

    形成以住家為核心,以公共場所為外緣的隱私防護網23。此判斷標準現為我國實

    務見解所採用,對於個人在公共場所受到之隱私侵害始終堅持以「客觀上」公共

    場所不具有隱密性而欠缺合理之隱私期待為由,認其並不構成隱私權之侵害。

    然而,從Harlan大法官所提出之判斷要件應可推導出,人民在主觀上必須先

    具有「隱私期待」,再進一步去判斷此一主觀上的「隱私期待」於客觀上是否可

    被認為是合理的。此二要件是「併存」而非「擇一」的,甚且在判斷順序上有「先

    後」之邏輯順序。關於主觀要件之判斷,關鍵在於從反面的角度來看個人是否已

    「自願」放棄隱私利益,藉以判斷其主觀上是否仍具有隱私期待,此種「自願放

    棄隱私利益」之論述乃係建立在隱私主體的「同意」之上。其次,關於此一主觀

    隱私期待在客觀上是否「合理」之判斷,尚取決於時間與空間等相對而複雜之因

    素,不同的年代、社會、地域、科技發展皆會有不同的社會規範與認知,因此在

    判斷上即會產生南轅北轍之看法24。 19 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175,1998 年。 20 See Katz v. U.S.,389 U.S. 347(1967). 21 Id. at 360-361(Harlan, J., concurring). 22 See Harris v. U.S., 390 U.S. 234(1968). 23 林錦鴻,「警察運用監視器之法律問題分析─以警察職權行使法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75,2006 年。 24 同前註,頁 70-71。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101

    惟不論是我國實務見解,抑或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操作「合理隱私期待法

    則」時,往往在論證過程中並未明確突顯出主、客觀要件之區分,亦即雖得出相

    關案件不具備合理隱私期待的結論,卻未詳細說明其理由係出於「主觀隱私期待

    的欠缺」或是「所具備的主觀隱私在客觀上不被認為合理」。例如,我國實務判

    決中常引用之概念:「為不特定人得共見共聞之情形不具有合理隱私期待」,是

    因個人處在此一狀態之下即自願放棄隱私利益而可認其主觀不具有隱私期待?

    或認其雖有隱私期待,但依照客觀一般常理而認為在光天化日之下,此一主觀期

    待並不合理?對此從未見我國實務判決具體說明。

    就此論者更有謂,這項判斷所針對的既然是「客觀事務」,而非主觀的認知

    和期待,因此判斷一項事務是否屬於隱私,應以個人領域和公共領域之區分為標

    準,而判斷是否屬於隱私權保護之範圍,應以有無與其他利益衝突,以及利益衡

    量的結果決定,將主觀的因素放入保障範圍的判斷是多餘的25。

    然而,除住家之外,其他「私人室內空間」之隱私保障密度如何?公共場所

    是否即毫無「私人空間」之存在可能性?於現今科技工具運用發達之時代下,逐

    漸受到各方之討論與質疑。此種判斷標準因具有極大「不確定性」的特色,而使

    得有心侵害隱私權之人可藉由操作「合理隱私期待法則」的模糊地帶以侵蝕隱私

    權之保障範圍。並使得原本用以保障隱私的法律,反倒淪為科技刺探隱私的幫兇

    26。

    第二款 主觀認知

    鑒於合理隱私期待法則之抽象化與不確定性,難有統一之判斷標準,本文認

    為就涉及公共場所或科技工具之相關案件,個人資訊中何者屬隱私範疇,何者非

    屬隱私範疇?甚或何者屬高度私密敏感之隱私核心,何者屬低度私密敏感之隱私

    外緣?或許可選擇從「個人自主決定」之角度切入,以解決目前的判斷困境27。

    從「隱私權」(Privacy)和「私人的」(Private)二者在字源上的關係,不

    難發覺「隱私」的要求是對私人領域的承認和尊重。與公共領域相對,私人領域

    是與公共無涉,保留給個人,並由個人做決定的領域。承認此一領域之目的不在

    於將個人封閉,會給予個人隱藏自己的空間,用以防衛外來的侵擾,而是對個人

    自主的尊重。個人領域即「不可侵犯的人格」(inviolate personality)的一部。 25 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177-178,1998 年。 26 劉靜怡,當法律成為全民公敵?數位時代隱私焦慮之分析,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七)論文彙編-監聽法VS.隱私權,頁 143,2001 年 7 月。 27 林錦鴻,「警察運用監視器之法律問題分析─以警察職權行使法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78,2006 年。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102

    這種不可侵犯的人格並非消極地去避免侵害,而是積極地給予自己行為和決定的

    基礎28。因此,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之核心概念旨在於保護個人在其私生活領域

    之自主,即個人得「自主決定」其私生活之形成,不受他人侵擾,及對個人資料

    「自主控制」29。質言之,隱私權是對個人領域的事務(即隱私)的控制權,就

    是個人對於自身事務的掌控和自主。對於隱私權之侵害,指對於這項「控制權」

    的侵害,即對於「個人自主性」之侵害30。此外,隱私權之主體為個人,但亦有

    擴大及於法人團體的趨勢。其保障範圍包括:(1)「私生活不受干擾」,即個

    人得自主決定是否及如何自公眾引退、幽居或獨處,而保有自我內在空間;(2)

    資訊自主,即得自主決定是否及如何公開關於其個人的資料(資訊隱私)31。

    基於隱私權之核心概念乃係保障個人對其私生活領域及個人領域內事務之

    自主與控制,為使個人能夠呈現出多樣化的自我,依不同的時間、場合對不同的

    相處對象呈現不同風貌的自我形象,以保障每一個體享有一免於受外界不當干涉

    的自主領域,則此等事務是否構成個人領域之事務,除以在某特定個案中,被主

    張應受保護之隱私利益出現之物理空間位置究係公共場所或私密處所為判斷之

    標準,本文以為似乎亦得以客觀上隱私範圍之界定加上當事人本身主觀認知作為

    一種判斷標準。蓋隱私本身具備某種主觀之特性,而具有「高度屬人性」,因而

    每個人對於其個別所認定之隱私範圍及隱私程度,皆會有不同之認定,原則上應

    依該涉及之權利人之感知自行決定,當事人是否享有合理之隱私期待若僅以客觀

    上物理性場所地點作為唯一區分,與隱私之概念與個人自主控制保障之特性畢竟

    有所扞格。並且,以法院所認知之社會整體上對於個人隱私之認識,加以認定某

    一事項是否屬於隱私之範圍,其實是以社會共同多數之承認或認識加以決定隱私

    之定義及範圍大小,然而隱私既涉及私人事務,則私人事務之認定涉及每個特定

    個人對於該事務私人性質之感知,且這樣的感知本來就是最為私人性的,為求對

    於個別個體自我感知之尊重,隱私範圍之認定應係該個人私人之權限,而非概以

    「合理之隱私期待」作為「客觀」之判準而交付社會公決之,只要個人能證明該

    事務係具有個人特徵或與人格發展呈現有密切關連,而該事務其本身又認為應該

    是隱私,則該事務對其而言即為隱私,而不應以此事務是否為社會認為屬於隱私

    28 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130,1998 年。 29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下-1),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99 期,頁 51,2007 年。 30 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142,1998 年。 31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中),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97 期,頁 37,2007 年。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103

    作為唯一判斷標準32。縱使隱私與否之認定委由權利人自行決定之主張,於現實

    上可能導致社會運行阻滯,然而經濟上之不便不能構成基本人權自身在成立上之

    否定事由,亦即不能構成否定以權利人個人之主觀為基準自行決定其「私密空間」

    與「個人資訊」之正當理由33。

    況且,鑒於資訊化時代科技發展之日新月異,而使個人暴露於公共場所之行

    為甚或影像得以透過網路及新興型態資訊收集或分享軟體,傳送於全世界,個人

    對於揭露於公共場所之行為甚或影像,是否仍一概無法推論出在公共場所中個人

    得享有合理之隱私期待之結論?一般個人、網路使用者和消費者難道只能處於被

    動地位,無權選擇成為網路上之匿名者,而必須忍受個人形象毫無遁形地出現在

    世界眾人眼前?本文以下即就此作進一步之說明。

    自合理之隱私期待言,傳統上之看法認為,場所之性質對於是否構成隱私權

    之侵害呈現有意義的區分作用,而實質地影響了隱私利益(private interests)之

    成立與相對應之不同強度。同樣是二人間之談話,在人聲鼎沸的學校操場,或是

    在下課時間眾人來往的教室,抑或是在夜深人靜四無旁人的研究室,論理上皆應

    因而相對應出不同的隱私強度,儘管談話的內容可能是一樣的。之所以會如此,

    是因為當此情況中具體的行為人通常係有意識地認知到其場所所營造出之整體

    環境,相應著此一認知,行為人因而產生了一定對隱私之期待,並進而為一定之

    行為34。

    惟對應到資訊化時代個人揭露於公共場所之行為或影像,此一傳統見解理當

    因應時代變遷做出不同於以往之解釋。傳統見解認為,行為人於公共場所中,既

    然有意識地認知到其在該場所所做出之具體行為,將被該場所週遭附近之眾人無

    障礙地「清楚觀看」甚至記錄著,即因而相對應地對自己身體或行為採取不同之

    束縛程度或開放程度。例如,個人前往自家巷口之便利商店時,由於其主觀上之

    認知僅係步出家門數百公尺處,且至多只會遇見附近熟識之鄰居,可能因而採取

    了較為休閒或甚至稱得上邋遢的穿著打扮,同時可能趁四下無人之際做出些許不

    雅動作。

    然而,透過前述 Google Maps 服務所提供之 Street View 功能,吾人卻得輕

    易藉由電腦桌前輕敲滑鼠之動作,觀察正在世界各個角落街道上活動的人們,甚

    32 林建中,「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關於概念範圍、定義及權利形成方法」,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65,1999 年。 33 同前註,頁 67。 34 同前註,頁 74。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104

    至是在自家庭院或住宅內走動的民眾。對於在街道等公共場合活動的個人而言,

    其當時縱然有意識地認知到其在該場所所做出之具體行為,將被該場所週遭附近

    之眾人無障礙地「清楚觀看」甚至記錄著,但可能並未意識到其在自家巷口或任

    何其認為可採取較為開放之束縛程度之場所,所做出之不雅行為或邋遢打扮,並

    不僅僅為該場所週遭之共同在場者以肉眼直接觀察到,即使十萬里外之網路使用

    者亦得以輕易讀取其行為及影像,因而只對於當時該場所之整體環境產生了薄弱

    之隱私期待。易言之,對於該個人而言,其主觀上對於共同在場者之身分與因此

    得主張之隱私強度本可得期待,世界各角落不僅並非該行為所發生之場所,其當

    初為此具體行為所主觀認知之隱私期待範圍更不包括世界各角落之網路使用

    者,如今卻由於網際網路服務之提供而擴大「共同在場者」之範圍,實質影響了

    其當初之隱私期待與所得主張之隱私強度。倘若其主觀上有意識地認知到其心中

    在意或有所顧忌之人(如中意之人或公司裡的上司),可能正透過網際網路服務

    觀看其在自認為「私密」之公共場所所做的一切行為或所表現之外觀,就其某些

    行為舉止或穿著打扮即會相應地做出一些適度的調整,亦即對於「共同在場者」

    的「主觀認知」會實質地影響其對自己身體或行為採取不同之束縛程度或開放程

    度,以及隱私利益之成立與相對應之不同強度。因而是否得謂在該特定公共場所

    做此具體行為之個人對於任何人一律不得主張得享有合理之隱私期待,及當在具

    體個案中主張某一行為應受隱私權之保護或侵害他人之隱私權,該行為所發生之

    場所(在此包括了其所容納之人數,以及進入該場所之限制性/或允許獲得之重

    要性)為判斷是否享有合理隱私期待之唯一標準,在網路無遠弗屆之前提下即產

    生了問題。本文以為,為因應時代之變遷與科技之發展,對於隱私合理期待之解

    釋亦應與時俱進地擴大其範圍,而應肯認個人在公共場所之行為仍得於一定條件

    下享有合理之隱私期待。

    第三款 行為類型

    再者,自行為類型言,對出現在公共場所之平凡陌生人在未經其同意之狀態

    下所為拍照或攝影行為,係一種取得行為,此時此一拍照或攝影行為固然可能違

    背該個人對其形象之自我掌控,而原則上可能構成隱私權之侵害,然而由於此一

    行為係發生於公眾場所之中,在此一地點之任何人皆可自由地觀看他人之形貌,

    是故單純的觀看或將觀看具體化之拍照攝影(此係第一次之變更型態),其隱私

    之侵害程度應屬輕微,該個人固不得享有隱私之合理期待,因而可能不需法律之

    介入,即不構成對隱私權之侵害。然而,若該拍照或攝影者,甚或Google公司將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105

    此一照片或影像透過網際網路及該公司之分享平台再為傳播,而產生了改變型態

    之重製行為,則此一利用行為將進一步使原本隱私權侵害行為在結果上更為擴大

    加重,並擴大其侵害所造成結果之範圍,此時傳播本身已使得隱私之侵害加深,

    在法律上可直接評價為另一次的侵害,因而此一傳播或傳遞行為之合法性必須經

    過另一次驗證,原先取得行為之合法並不能直接導致嗣後傳播或傳遞之利用行為

    之合法。並且在相對之強度評估上,再傳播行為應被認為屬於高度之隱私侵害,

    蓋其將共同在場者之範圍自原本該特定場所附近之人擴大及於任何藉由此一再

    傳播行為得以觀看之人,是以若單純就一個整體行為而論,再傳播所對應之隱私

    侵害強度原則上應較單純之取得行為更為嚴重,再傳播或傳遞之侵害行為在法律

    上應對應出處罰或賠償額之加重35。此觀諸德國聯邦法院在Caroline III一案中,

    對隱私(私領域)的保護內容所強調的「對隱私的保護應擴張及於所拍攝照片的

    公開,並不限於自己住宅的範圍」36概念亦證此理。

    綜上說明,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目前仍固守於「在公眾得自由出入之場所或

    公眾得共見共聞其行為之地點,並不具有隱密性,個人並無合理期待之隱私可言」

    此一傳統見解,應有修正之必要,進而肯認一定條件下之「公共隱私權」(public

    privacy)。其概念及學說與實務發展,將於下文作較詳細之說明。

    第一節 公共隱私權之概念與發展

    第一項 Andrew McClurg 之理論 有鑒於現代科技社會中過量的新聞媒體與激增的攝錄影機已經嚴重威脅個

    人於公共場所之隱私,Andrew McClurg教授於 1995 年首先提出「公共隱私權」

    (public privacy)之概念37,肯認在過去總是被法院稱為「公共場所」之處所所

    為的行為應受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之規範。其強調,過去法院總是一致地認為侵

    權行為法上之隱私權保護範圍並不包括發生在公共場所或是自公共場所得觀察

    到之地點的侵害,並且努力從Prosser教授所提出之理論中找出得此結論之線索38。然而儘管有許多明顯的限制,但公共場所之隱私權確實存在,或至少人們對

    35 同前註,頁 77。 36 Caroline III, BGHZ 131,332. 37 See Andrew Jay McClurg, Bringing Privacy Law out of the Closet: A Tort Theory of Liability for Intrusions in Public Places, 73 N. C. L. REV. 1025-1036,1055-1058(1995). 38 Prosser教授認為個人在公共街道或其他公共場所不得享有獨處不受干擾之權利,因此縱使尾隨在該個人後面或是對其拍照均不成立隱私權之侵害,且在此情況下之攝影行為只是一種對於公共

    場所景象之記錄行為,而在場之任何人皆有權自由觀看。See Andrew Jay McClurg, Bringing Privacy Law out of the Closet: A Tort Theory of Liability for Intrusions in Public Places, 73 N. C. L. REV. 1025(1995)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106

    其存在有所期待。自隱私權之各種現代定義而言,其廣度都足以承認公共隱私權

    之概念-個人對於何時、如何將其個人資訊傳達給他人以及傳達至何程度之「自

    主權利」。Prosser教授之「公共場所不存在隱私權」之理論太過狹隘地強調個人

    幽居獨處或身體不受侵犯之權利,在這個社交禮儀逐漸喪失與科技不斷發展革新

    的社會,其理論已漸漸不能適用。在現代科技社會下,須注意隱私權之定義中尚

    包括「個人資訊之秘密性」與「不受公眾注意之匿名性」,且此二者為相當重要

    之要素。

    「個人資訊之秘密性」之核心概念乃係個人得期待在他人面前自主控制其自

    我,因而其擁有不受他人注視或觀察其外表或行為之權利,以保護其個人資訊。

    是以,即使只是短暫地觀看亦可能嚴重地侵害個人的私人資訊。例如,反對墮胎

    之抗議者對於進入醫院診所墮胎之女性照相或攝影,其侵害行為縱使短暫,但顯

    然已捕捉被拍攝者極其私密之事務-她正前往或打算墮胎。

    「匿名性」(Anonymity)亦應包含在隱私權之要素之一。當一個人開始成為

    他人或公眾之焦點而受到許多注意,其隱私即開始大量喪失,再也無法憑藉「匿

    名」之身分讓其日常活動受到屏障保護。在此之前其可自由地在公共場所「做自

    己」,然而一旦其認知到個人資訊正不斷傳達給他人,甚至是傳達給透過照片或

    影像而獲得其個人資訊之人,即會面臨究竟要允許他人取得其資訊或調整自己之

    行為甚至略而不做的兩難局面-相信多數人都會寧願選擇後者,因為他們希望在

    公眾面前隱藏一些真實自我。

    既然隱私權概念中具有「個人資訊之秘密性」與「不受公眾注意之匿名性」

    此二種要素,則可進一步推知,即使在公共場所或自公共場所得清楚觀看之處,

    每個人都有合理的隱私利益-儘管是有所限制的隱私利益。而現行侵權行為法卻

    仍固守「公共場所不得享有隱私權」之傳統看法,容有修正的必要。

    其次,McClurg 教授認為,既然傳統上隱私權之定義包括個人隱密獨處不受

    他人物理上或其他方式之侵擾,以及個人之私人事務或利益不受他人打擾方面二

    者,則後者即足以涵蓋公共場所享有隱私權之概念,蓋個人在公共場所行動得以

    不受跟蹤、照相或錄影之權利可被視為一種私人利益。過去反對公共隱私權之論

    點,總是太過侷限而未考慮到隱私權概念中亦包括與身體幽居獨處權利無關之部

    分。也許傳統上所支持的「公共場所毫無隱私可言」之論點具有容易適用之優點,

    但是此項優點並不能據以將公共隱私權排除。而隱私利益要受到法律保護之前提

    係隱私利益必須與社會利益相互平衡,然而傳統論點所強調的並不是隱私權與其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107

    他權利之平衡,反而是一味「排除」在文明社會生活中隱私權成立之可能。

    就此,其提出隱私權之新定義:1、在傳統隱私權定義中,應刪除與個人幽

    居獨處有關之部分,並落實公共場所仍有隱私權侵害之概念。亦即在「隱密之處」

    或「公共場所」,故意以物理上或其他方式高度冒犯具有理性之人的私人事務或

    利益;2、為評價被告之行為對於一位具有理性之個人是否具有「高度冒犯性」,

    可由以下七項因素判斷-(1)被告之動機;(2)侵害的強度,包括持續時間、

    程度範圍以及方法;(3)基於侵權行為地之習俗慣例,原告可否合理期待免於此

    種侵害;(4)被告之侵害是否已獲得原告之同意;(5)自一般合理客觀之大眾地

    位觀點而言,原告之行為是否足以證明其主觀上不願受被告之侵害;(6)被告是

    否散播其自侵害行為中所獲得之原告影像或個人資訊;(7)自侵害行為中所獲得

    之原告影像或個人資訊是否關係到合理之公共利益。

    第二項 公共隱私權之發展趨勢

    自McClurg教授提出公共隱私權之概念後,不僅讓美國侵權行為法學者開始

    重視此一問題,而逐漸意識到科技社會所帶給傳統隱私權之挑戰39,世界各國之

    法學研究者亦不乏對於現代社會中個人於公共場所得享有之公共隱私權的反思

    與探討40,至於新聞媒體及網路平台更是時常就此爭議性問題加以報導及討論41。

    其次,法院實務見解方面,雖然美國聯邦法院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均仍未有

    「公共場所得享有隱私權」之定論出現;然而,英國與歐洲人權法院(England and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近來之判決則認為,「公共場所並無隱私權

    39 See Privacy, Photography, and the Press, Vol. 111, No. 4 Harv. L. REV. 1086-1103(1998); see also Christopher Slobogin, Public Privacy: Camera Surveillance of Public Places and the Right to Anonymity, 72 Mississippi L. REV. 214-313(2002); see also Camrin L. Crisci, ALL THE WORLD IS NOT A STAGE:FINDING A RIGHT TO PRIVACYIN EXISTING AND PROPOSED LEGISLATION, Vol. 6, No. 1- Symposium Issue JOURNAL OF LEGISLATION AND PUBLIC POLICY, N. Y. U. School of Law 207-244(2002). 40 See N.A. Moreham, PRIVACY IN PUBLIC PLACES, Vol. 65, No. 03 The Cambridge Law Journal 606-635(2006); see also Kelley Burton, Erosion at the Beach: Privacy Rights not just Sand, Vol. 11, No. 08 Privacy Law & Policy Reporter(Privacy Law & Policy Reporter is a monthly review and analysis of privacy law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focusing on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the Asia-Pacific) 216(2006). 41 See Amy Harmon, Ideas & Trends: Privacy on Hold; Smile, You're on Candid Cellphone Camera, N.Y. TIMES, Oct. 12, 2003,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F04EEDF123FF931A25753C1A9 659C8B63&sec=&spon=&pagewanted=1(Aug. 15, 2008); see also Public Records on the Internet: The Privacy Dilemma, Privacy Rights Clearinghouse, April 19, 2002, http://www.privacyrights.org/ar/onlinepu brecs.htm(Aug. 15, 2008); see also Siva Vaidhyanathan, On Google ‘‘Street View’’ and the idea of public privacy, The Googlization of Everything, December 11, 2007, http://www.googlizationofeverything.com/2 007/12/on_google_street_view_and_the.php(Aug. 15, 2008).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F04EEDF123FF931A25753C1A9http://www.privacyrights.org/ar/onlinepuhttp://www.googlizationofeverything.com/2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108

    侵害」或許曾經是唯一的標準答案,但現在它將不再成為定論42。

    第三節 公共隱私權之侵害案例與現行法制規範之不足

    第一項 公共隱私權之侵害案例解析

    網際網路時代中,資訊科技不僅改變公私領域和人我關係之劃分界限,同時

    資訊之使用亦成為一個不可或缺之重要環節,然而,伴隨著此一趨勢,無可避免

    地亦造成資訊隱私之威脅43。過去至今我們所持續關心的,固然是國家如何如何

    透過資訊科技的輔助,監視個人的言行舉動,侵害到我們的隱私權44。然而,在

    更多的資訊科技興起和網際網路盛行之後,尤其是電子商務盛行之後,我們必須

    開始擔憂來自私人領域的窺探與監視45。

    鑒於網際網路時代之資訊使用類型之多元化,網際網路上對網路使用者甚或

    根本並未使用網路的一般個人之隱私權侵害亦層出不窮,因而產生諸多公共隱私

    權之侵害問題。本文限於篇幅無法一一羅列,僅就近年來成為新興爭議問題之公

    共隱私權侵害爭議案例,予以說明如下。

    第一款 面部辨識系統

    當人們與親密的親朋好友在一起時,其通常會表現出不同於其所呈現於其他

    世人面前之表情與動作。然而,譬如在與朋友的瘋狂聚會抑或僅係單純地走在街

    上,在毫無防備甚至是失態的狀況下,而被攝入一張照片或一幕影像之中,且立

    即地透過網際網路以數位形式傳送到全世界,再藉由電腦辨識出每張照片中你的

    面孔,進而創造出一個可被搜尋的資料庫,每位網路使用者皆可在此資料庫中搜

    尋出你的個人資料、生活狀況與偶爾的脫序行為,上述照片或影像雖然皆係攝於

    公共場所,惟透過網路的傳遞與辨識系統卻可輕易地掀起每個人在網際網路上作

    為匿名者之面紗46。此即為新興之面部辨識系統(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s)。

    以Polar Rose之面部辨識搜尋引擎為例,其有別於Flickr或Shutterfly等網路相簿僅

    得由上傳圖片者就圖片中之人物以文字附加說明(tag)其真實姓名或資料,並

    且圖片中之人物亦可能知悉上傳者之身分進一步要求其將附加說明文字刪除

    42 See N.A. Moreham, PRIVACY IN PUBLIC PLACES, Vol. 65, No. 03 The Cambridge Law Journal 606-635(2006) 43 劉靜怡,網際網路時代的資訊使用與隱私權保護規範:個人、政府與市場的拔河,2000 年網際空間:資訊、法律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頁 50-51,2000 年。 44 See generally David Lyon, The Electronic Eyes: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State(1994). 45 See generally Oscar H. Gandy, Jr., The Panoptic Sort:A Political Econom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1993). 46 See In the Face of Danger:Facial Recognition and the Limits of Privacy Law, 120 HARV. L. REV. 1870-1871(2007).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109

    (untagged)以回復匿名狀態,Polar Rose之面部辨識搜尋引擎卻讓任何人均得以

    藉由下載其面部辨識軟體後,對其於網際網路上或任何地方得到之圖片中出現之

    人物標示上該人物之真實姓名或說明文字並進而上傳至龐大的資料庫。Polar

    Rose公司把面部辨識技術導入圖片搜尋軟體,搜尋整個網際網路中存有人臉之圖

    片,並讓它可以就日常圖像中的 90 個不同的屬性進行掃瞄比對。如果與資料庫

    的圖像有符合之處時,就會判定是同一個人。只要網路使用者在貼圖或看圖時加

    註說明文字、或人物姓名,假以時日,正確率必然會隨著參與的人數增多而變得

    精確,而讓其資料庫成為可藉由人臉作為關鍵詞搜尋個人資料之工具47。

    從而,任何人只要在電腦前鍵入一個名字,即可找出該特定個人之照片或影

    像。許多照片搜尋服務,如 Google 的影像搜尋,其實完全沒有搜尋影像內的資

    料,這類搜尋只針對照片的附加資料。假如你要搜尋夜間脫口秀主持人 Jay

    Leno,結果將不只是這位喜劇演員的照片,還包括任何以 Jay Leno 為名的家庭

    寵物照。但是 Polar Rose 的面部辨識系統將不會出現為了搜尋 Paris Hilton 之照

    片而鍵入 Paris 一字時,卻搜尋出一堆巴黎的風景照之窘境。Polar Rose 創辦人兼

    技術長 Eric Solem 表示:「只要你各張照片之間的差異性小於你和其他人的照

    片,(軟體)就會找到你。」

    而最大的問題在於,這項嶄新技術將會進入個人私生活領域。普通人很難知

    道自己的私人照片已被某些人擅自刊登到該網站上。通過網路對所有圖片的搜

    索,政府方面亦容易藉此深度介入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縱然該公司之執行長回

    應:「每個人都必須清楚,凡是登載到網路上的照片都可能被外人看到。」48然

    而,此項技術無庸置疑地打破了人們在公共與私人生活領域之間所小心建立的界

    限。最危險的是,推倒這道界限的牆的因素並非因為個人本身或其朋友自願將照

    片上傳上網,而是因為世界某處的某個人正未經你的同意將你的照片附加姓名或

    資料文字上傳至此資料庫49。

    也許某天你以為好不容易遠渡重洋飛到一個充斥著陌生人的國度,因而參與

    平日缺乏勇氣參加的活動或甚至做出較不受拘束的行為,一個觀光客在景點拍照

    時,卻把你拍攝入他的背景,張貼在網路上,不幸地被你的上司利用類似 Polar 47 http://news.epochtimes.com.tw/7/1/11/45499.htm,查訪日期:2008 年 8 月 10 日。 48 http://www.ouzhouliezhen.com/ch/home/innovationen/news/inno7.html?tx_ttnews%5Byear%5D=2007&tx_ttnews%5Bmonth%5D=08&tx_ttnews%5Bday%5D=08&cHash=45c41e4608,查訪日期:2008年 8 月 10 日。 49 See In the Face of Danger:Facial Recognition and the Limits of Privacy Law, 120 HARV. L. REV. 1874(2007).

    http://news.epochtimes.com.tw/7/1/11/45499.htmhttp://www.ouzhouliezhen.com/ch/home/innovationen/news/inno7.html?tx_ttnews%5Byear%5D=2007&tx_ttnews%5Bmonth%5D=08&tx_ttnews%5Bday%5D=08&cHash=45c41e4608http://www.ouzhouliezhen.com/ch/home/innovationen/news/inno7.html?tx_ttnews%5Byear%5D=2007&tx_ttnews%5Bmonth%5D=08&tx_ttnews%5Bday%5D=08&cHash=45c41e4608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110

    Rose 公司的搜圖軟體發現你私底下的個人活動,可能會大大地影響你的工作機

    會與名聲。

    縱使個人對於其暴露於公共場所之影像有所認知,然而面部辨識系統所擷取

    之影像是否確實是等同於暴露於公共場合之面容呢?一般而言,面部辨識系統所

    擷取的臉型數位影像檔,與單純透過照相機、攝影機所拍攝到的影像並不同,而

    是一種複雜性的幾何形式,故可準確地進行個人面部比對50。因此邏輯上推論,

    若一個人不知悉其面部線條輪廓等無法以肉眼辨識部分,被透過辨識系統記錄下

    來,則其仍應具有合理之隱私權期待51。

    其次,若個人生活處於充斥著面部辨識系統之狀態下,無啻強制剝奪個人「匿

    名之權利」52。縱使個人本身或其朋友自願將其於私人生活領域中所拍攝之照片

    或影像上傳至公共性的網際網路,因而可認為一經登載至網路該照片即可能為任

    何人所看到,固不得主張對於該照片本身仍享有隱私期待,然而儘管任何人均得

    透過肉眼觀察照片中人物之外貌及行為,但在無附加姓名身分或資料文字之狀態

    下,個人之匿名權利以及對於個人資料之自主與控制權利仍能獲得保障。惟面部

    辨識系統之應用使得每個人在網際網路上毫無選擇且無差別地被辨識出其身分

    及特徵,原本並未標示姓名、身分或個人資料等之照片,皆透過面部辨識系統之

    技術並依循人臉之生物性特徵,經判定為同一人後自動加註說明文字、或人物姓

    名,進而讓網路使用者得透過「相同之人臉」此一關鍵詞,即可在網際網路空間

    搜尋到更多攝有此張「相同之人臉」的照片,而可查詢出原本單純以「照片附加

    資料」作為搜尋關鍵詞所無法得到的個人資料,放射性地擴大對個人匿名性要求

    之損害。更何況是世界某個角落的不知名人士,於未經該個人同意將其照片附加

    姓名或資料文字後,上傳至此資料庫時對個人匿名權利所造成之侵害。

    保障個人匿名權利可有助於個人意見之表達與社會之多元化成長53。匿名權

    可自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推導而出,在McIntyre v. Ohio Election Com’n案54中,

    法院指出匿名評論並不是有害的或欺騙性舉止,而是一種表達擁護及反對意見的

    50 See Julia C. Martinez, Face-ID Technology Gains New Support, Denver Post, Sep. 19,2001. 51 林雅惠,從犯罪偵察看面部辨識技術之隱私權爭議,2003 年網際空間:科技、犯罪與法律社會學術研究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 295,2003 年。 52 同前註,頁 298。 53 劉靜怡,網路社會的資訊隱私權保護架構:法律經濟分析的初步觀察,香港二十一世紀月刊,2001 年。 54 514 U.S. 334,357(1995).See also, Talley v. California, 362 U.S. 60(1960). ‘‘Anonymous pamphlets, leaflets, brochures and even book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 of mankind.’’ 362 U.S. at 64.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111

    光榮傳統。此外,網際網路上之匿名權益為美國法院所承認,在Doe v.

    2TheMart.com Inc.案55中,法院表示在網路上討論高度爭議性事項時,個人之匿

    名權具有重要利益,可避免個人遭受排擠或避免尷尬( ostracism or

    embarrassment)。而在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之概念中,亦應包含「匿名性」此一

    重要要素56,蓋在匿名之狀態下,始有真正之隱私可言。當週遭並無任何人正在

    注意我們的時候,即使在公共場所我們已意識到可能必須放棄一些對個人資訊的

    自主與控制,亦能較為隨意不受拘束地處理我們的個人事務57。並且,向來公共

    空間所具有的結構特徵,提供給活動於公共場所之個人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亦可

    享有不被注意、不被記錄、適度阻隔等的空間利益,使得個人仍可自在地穿梭其

    間,從事社會生活58。縱然此時個人資訊係處在揭露之狀態下,但當週遭並無人

    在乎之際,該揭露即無任何意義,因而我們仍能享有獨處不受干擾(to be let

    alone)之自主權。然而,一旦週遭的人開始注意我們時,個人隱私即開始大量

    喪失。每個人都擁有一些特性、習慣或怪癖,且寧願不要展示在其他人面前,基

    於此種總是希望在公眾前隱藏某些真實自我及私人生活面向之觀點,在認知到資

    訊正揭露於他人面前而自身之行為恐遭旁人觀看之前提下,此時即必須因而被強

    迫修正自己的行為,甚至是略而不做許多行為,則真實的自我與自主即無法完整

    呈現。向來我們所習以為常並視為理所當然的空間利益-在公共場所之中,仍保

    有某些特徵來確保個人不受他人侵擾,維繫人我之間最起碼的分際,並且不被注

    意、不被記錄、適度阻隔且隱蔽-相信是一個民主社會在過去、現在及將來均不

    可欠缺的重要價值。唯有確實保障此種空間利益,才能徹底貫徹隱私權之核心宗

    旨-保障個人對其私生活領域及個人領域內事務之自主與控制。

    透過上述討論,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即使在公共場所或得受到公眾觀點

    檢視之狀態下,個人仍應享有匿名之權利,以及合理之隱私期待(雖然是受限制

    的),以徹底保障個人私生活領域之自主與控制權。因此,面部辨識系統讓個人

    毫無選擇地放棄匿名的權利,顯然構成對於隱私權之侵害,殆屬無疑。

    55 140 F.Supp. 2d 1088(2001). 56 See, e.g., McClain v. Boise Cascade Corp., 533 P.2d 343,345(Or.1975)(private detectives took eighteen rolls of movie film of a worker’s compensation claimant engaged in activities outside of his home).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detectives physically trespassed of plaintiff’s property, the plaintiff lost his invasion of privacy suit because ‘‘all the surveillance in this case was done during daylight hours and when plaintiff was exposed to public view by his neighbors and passerby.’’ Id. At 347. 57 See Andrew Jay McClurg, Bringing Privacy Law out of the Closet: A Tort Theory of Liability for Intrusions in Public Places, 73 N. C. L. REV. 1033(1995). 58 林錦鴻,「警察運用監視器之法律問題分析─以警察職權行使法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論文,頁 80,2006 年。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112

    第二款 Google Maps 服務之 Street View 功能

    Google 此項服務係將特殊相機放置於行駛中之車輛,沿街拍攝每條街道、

    每個角落之影像,進而將該影像永久地存放在 Google 公司之龐大資料庫中,並

    將之公開於世界各處的網路使用者面前。論者有謂此項功能毫無構成隱私權侵害

    之可能性,因攝影鏡頭僅係針對公共場所之事物進行拍照;惟基於隱私權概念中

    的核心價值-對個人私生活領域及個人資料之自主與控制,其有權主張其步行於

    公共場所時被任意拍下的照片,不會被公諸於世並永久地存在 Google 無邊無際

    且可跨國界搜尋的資料庫中,並得就任何人將其暴露於公共場所之行為改變型態

    而重製或再傳播之行為享有合理的隱私期待,前已述及,於此不再贅論。

    況且,倘若此項功能結合前揭面部辨識技術,則將使得追蹤任何圖像中人物

    之姓名或身分資料不再是件難事。當「整個世界成為一個舞台」之全民監控時代

    來臨,公共活動將逐漸萎靡,當一個人知悉若參加具爭議性之示威遊行時,其影

    像將被一個與其毫不相關的公司所捕捉,其前往之可能性即可能因此大減,則個

    人在社會上之舉止行為恐發生「寒蟬效應」之隱憂59。

    第二項 現行侵權行為法規範之不足

    縱然肯認上述案例構成隱私權侵害,然而必須面臨一個實際的問題-我國目

    前傳統侵權行為法就隱私權侵害部分之規範與實務見解太過於狹隘,以致無法解

    決相對應於社會發展及科技進步所逐漸出現的新興型態隱私權侵害問題。

    雖然隱私權受侵害且情節重大者固得依照民法第 195 條第 1 項之明文,向侵

    權行為人請求賠償相當之慰撫金,惟此項法律規定卻過於簡略,對於隱私權之概

    念、保護範圍並未定有明確之判斷標準。立法者當初採取一種較為開放且不確定

    性之立法也許是為了因應社會價值觀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而交由學說判例形成

    合時代性且合目的性之見解。但我國部分民法教科書雖有提到隱私權,卻未作說

    明60,部分教科書甚至根本並未特別提及,僅得於實務上透過個案案例形塑出我

    國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之概念及保護範圍。

    我國實務見解至目前為止仍一概以「場所」及「是否屬於身體隱私部位」作

    為侵害與否之認定標準,造成只要活動之場合為不特定人得共見共聞之情形或非

    涉及身體隱私部位之行為,均不得主張享有合理的隱私期待,惟我國實務見解卻

    59 See Frank Pasquale, Google Street View: All the World's a Stage, Cocurring Opinios, Jun. 19, 2007, http://www.concurringopinions.com/archives/2007/06/foofles_street_1.html(Aug. 12, 2008). 60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頁 158,輔仁大學法學叢書,2003 年新訂版;姚志明,「侵權行為法」,頁 257,元照出版公司,2005 年 2 月。

    http://www.concurringopinions.com/archives/2007/06/foofles_street_1.html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113

    未對於所謂「合理的隱私期待」判斷依據清楚交代,其形成此認定標準之妥適性

    仍有討論空間,此部分前亦述及,不再贅論。

    此外,我國實務見解亦未就隱私權侵害之類型加以類化,以形成一個具體的

    判斷標準。自第二章討論可知,我國目前實務見解多援引美國侵權行為法上所歸

    納之四種隱私權侵害行為類型作為傳統隱私權侵權行為之分類標準,亦即:(1)

    侵害他人的獨居、獨自性或私人事務。(2)公開揭露使他人難堪的私人事務。

    (3)公開某事故,致他人遭受誤解。(4)為自己利益未經他人同意,使用他人

    姓名或特徵。該分類或許對於過去人我關係尚未改變之時代所發生之傳統隱私權

    侵權行為有其適用實益,但對於新興型態之隱私權侵害類型(如公共隱私權侵

    害、網路隱私權類型下個人資料隱私權及通訊隱私權之侵害)顯然仍有不能完全

    適用以進行判斷之處。謹分析如下:

    上述四種類型之前三種侵權行為類型,僅適用於非關公共或公所周知事物

    (即私人事務)之行為,因而無法針對上開兩個案例加以保護,最關鍵之處即在

    於該照片或影像係針對公共場所之個人所拍攝,或已被上傳至公共之網際網路空

    間,而我國實務見解又將隱私權之保護範圍限於非發生於公共場所或得自公共場

    所清楚觀看之處的事務或行為。至於第四種侵權行為類型,另發展出一種稱為公

    開權(right of publicity)之權利,得為讓與及繼承,論者有謂「擅為自己利益使

    用他人肖像、特徵」之侵權行為類型本身已涉及個人肖像、姓名等商業化因素,

    具財產的性質61,亦有謂第四種類型屬於privacy rights的一種,旨在保護無形的

    個人尊嚴與自我健全之利益,而公開權意味著金錢上的利益,具財產性質62。惟

    不論如何,其二者看似均能確實解決嶄新面部辨識搜尋引擎及Street View所帶來

    之問題,但是必須注意的一點是,此二者通常都僅適用於名人或具有商業價值而

    可被利用之姓名、肖像或特徵63,蓋其適用範圍被學說實務限制在,行為人之使

    用必須造成該個人商業價值上的損害64,或基於廣告或商業之目的65或為該行為

    61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96 期,頁 28,2007 年。 62 See Kahn, supra note 36, at 213. 63 Professor Melville Nimmer, responding to courts’ attempts to compensate public figures, see Haelan Labs., Inc. v. Topps Chewing Gum, Inc., 202 F.2d 866, 868-69(2d Cir. 1953), developed guidelines for the right of publicity. 203, 204(1954). See Melville B. Nimmer, The Right of Publicity, 19 LAW&CONTEMP. PROBS.203,204(1954);see also Thomas Phillip Boggess V, Cause of Action for an Infringement fo the Right of Publicity, in 31 CAUSES OF ACTION 2d 121, 138-39(Clark Kimball & Mark Pickering eds., 2006).See Prosser, supra note 37, at 401-07; see also Kahn, supra note 36,at 224-25. 64 1 J. THOMAS McCARTHY, THE RIGHTS OF PUBLICITY AND PRIVACY §3:2(2d ed. 2006)(footnotes omitted).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114

    人自己之利益66而使用,因此一般默默無名的個人毫無適用此二者而獲得保護之

    餘地67。甚至更有認為,擅用原告姓名、特徵係對姓名權或肖像權之侵害,不包

    括在隱私之內,另外公開權之保護內容及性質亦不同於隱私權68,在我國法上屬

    於侵害肖像權或姓名權,而不必納入隱私權的保護範疇69。從上述說明可知,我

    國現行侵權行為法規範對於新興型態之隱私權侵害類型仍有無法適用以及不足

    之處。

    第四節 建構公共隱私權之保護機制

    第一項 對隱私權概念及保護範圍之擴大解釋

    假使現行之侵權行為法對於上述二案例無法確實地針對問題使隱私權受侵

    害之人獲得應有之保障,則解決之方式之一即為重新修正隱私權之概念-由學說

    或法院擴大對於隱私權保護範圍之解釋,將隱私權之概念導入公共場所之中,讓

    身處公共場所之個人亦得於一定條件下主張享有合理的隱私期待,亦即形塑出公

    共隱私權之概念,以解決目前的實務困境。

    第二項 對侵害類型內涵之擴大解釋

    然而,就我國現行學說與實務之發展而言,肯認公共隱私權之論點對於傳統

    隱私權概念與保護範圍所帶來之衝擊不可謂不大,欲讓習於保守與忍讓之價值觀

    的我國人民普遍接受此一觀念似乎仍需花費較長的一段時間。況且,McClurg 教

    授為調和言論自由與隱私權之間的衝突關係,又為公共隱私權保護判斷標準設立

    了一個較高門檻的限制-被告之行為對於一位具有理性之個人必須具有「高度冒

    犯性」。而在我國目前學說與實務發展下,對於上述二案例中之侵犯行為是否具

    有高度冒犯性,亦容易在我國民情及習慣之前提下,而難以被認為達到「高度冒

    犯性」之嚴格標準。基此,本文以為除擴大隱私權之概念外,尚有下列兩種方法

    可資適用於科技社會之新興型態隱私權侵害案例:

    1、透過實務見解擴大對於「擅為自己利益使用他人肖像、特徵」及「公開

    權」此二侵害類型之解釋,使其能夠適用於「非涉及名人」之個案之中。

    65 N. Y. CIV.TIGHTS LAW §51(Mc Kinney Supp. 2007). 66 RESTATEMENT(SECOND)OF TORTS §652C(1977). 67 See In the Face of Danger:Facial Recognition and the Limits of Privacy Law, 120 HARV. L. REV. 1878(2007). 68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下-1),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99 期,頁 52,2007 年。 69 王澤鑑,「債法原理(三)─侵權行為法(1)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頁 151,個人出版,2003 年10 月。

  • 48 期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115

    蓋一般個人對於其肖像、特徵亦具有情感上之連繫,倘若受到上述二類

    侵害亦將引起丟臉、難堪及心理層面之痛苦,此由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

    訴法院近來不斷強調上述二侵害類型「不僅將造成經濟利益層面之影

    響,對於心理層面亦將產生重大傷害」70之見解趨勢可得佐證。因此,

    倘若個人之照片或影像並非以其所期待或願意之方式顯現於網際網路空

    間,並且非自願地突然受到公眾之注意,該個人亦會受到嚴重地傷害,

    因而得據以主張其隱私權受到侵害。站在個人對於其私生活之形成與個

    人資料之自主與控制意義而言,此應可成為被世界普遍接受之論點。

    2、藉由擴大對於「商業價值」之解釋,使其包含上述二案例或類此案例之

    情形,而使在網際網路空間中隱私權受侵害之個人亦得以「擅為自己利

    益使用他人肖像、特徵」及「公開權」此二侵害類型主張其權利。

    第三項 公共隱私權侵害之保護

    綜上所述,倘若得以肯認公共隱私權之概念,抑或透過上述二種方法解決現

    有侵權行為法制規範之不足,則以 Google Maps 之 Street View 案例為例,隱私權

    因該 Street View 功能而受到侵害且情節重大之個人,得主張享有合理之隱私期

    待而受到隱私權之保障。

    惟此侵權法律責任(Tort Liability)可歸責之行為人為何?可能之認定方式

    有以下三種:

    1、須視網際網路是否為大眾媒介(media)或公用事業(common carrier)

    而定。如德國資訊與傳播服務框架條件規制法對於網路業者法律責任,

    有較明確類型化之規定,可供我國參考,亦即網路內容係服務提供者為

    自己所有內容準備予人利用者,應按一般法律規定負責;網路內容係服

    務提供者為他人所有內容準備利用者,其作為僅供他人接近使用之媒

    介,則不須負責,如其知悉該內容且技術上可能並期待其阻止他人利用

    者,則須負責。此區分相當值得參考,以供判斷該網路侵害行為之法律

    責任的釐清71。

    2、按民法第 184 條所規定之侵權行為類型,均適用於自然人之侵權行為,

    法人無適用之餘地。至於法人侵權行為則須以其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

    70 See In the Face of Danger:Facial Recognition and the Limits of Privacy Law, 120 HARV. L. REV. 1882(2007). 71 蔡明誠,E世代隱私焦慮的法律保護,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七)論文彙編-監聽法VS.隱私權-全民公敵,頁 109,2001 年 7 月。

  • 資訊化時代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以公共隱私權為中心 116

    人,因執行職務所加於他人之損害,法人始依民法第 28 條與行為人連帶

    負賠償之責任。若該法人之員工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則

    依民法第 188 條之規定,該法人亦須連帶負賠償責任,最高法院 95 年度

    台上字第 338 號判決要旨可資參照。是以,傳統上認為,僅自然人始具

    有侵權能力,法人並無侵權能力之可言,則法人自然即非侵權行為之行

    為人。惟於符合民法第 28 條或第 188 條之規定時,例外地使法人團體連

    帶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3、傳統上隱私權之主體雖為個人,惟學說上有認亦有擴大及於法人團體的

    趨勢,已如前述72。因此,網路服務提供者雖為法人團體,於隱私權侵

    害之情形下,亦得經由學說之解釋以突破傳統上「自然人始具有侵權能

    力」之理論,使網路服務提供者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本文認為,基於我國目前學說通說與實務見解原則上皆否定法人侵權能力之

    前提下,因而就網路服務提供者等法人團體所提供之服務侵害到個人公共隱私權

    之情形,如前述 Google Maps 服務之 Street View 功能侵害到活動於公共場所之個

    人的隱私權之案例,由於 Google 公司之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