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12 27 2 通过社会实践,引导教师到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锻炼、增长见识、磨砺意志,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 不断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 加强师德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 师德师风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更好服务新时代学校新发展。近期,学校组织部分高层次人才赴贵州开展师德 实践活动。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当我们进入昏暗狭窄的牢房,当我们站在猫洞前, 那些面对残忍刑罚时的坚毅面容仿佛就在眼前,老师 们心情都很沉重。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感到不断学 习提升自己的师德尤为重要。 —教师教育学院 宋爽 贵州之行,受益匪浅,凭书本知识难获得;感触良 多,非常规语言可表达。身临其境,感受当年红军之不 易;追古抚今,盛赞如今中国之强盛。 —物理系 苏波 当时的情景如此艰险,战略战术稍有不周就有可 能导致全军覆没。我看到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 勇敢,不畏艰险、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最终带来了革 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数学科学学院 邹国华 息烽集中营中共产党人的抗争,使我认识到信仰 是共产党人永葆生命活力的源泉;娄山关战役的胜利, 使我认识到共产党人在极度危险情况下的无畏勇气; 遵义会议的召开和决定,使我认识到共产党人更正错 误的政治和军事智慧。 —国际文化学院 冯浩 在遵义会议旧址,老师们看着墙上的浮雕,铭记中 国共产党的伟大转折;在息烽集中营,为敌人的残忍而 愤怒;爬上大尖山,娄山关战役的壮烈情景仿佛历历在 目,而缓缓流淌的赤水河似在娓娓道来毛主席的得意 之笔。追寻初心,增强使命,立德树人的责任在肩,我 们将坚定方向,砥砺前行。 —体育教学研究部 陈少青 教书育人同时探索科学问题是我的初心,也是使命 所在。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们青年教师 要勇于担当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科研上要敢于挑战 重大科学问题,做“领跑者”而不是“跟跑人”。 —生命科学学院 周冕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长征精神需要传承,应当在 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面对失意和困 难从容不迫,面对荣誉和赞美淡然处之,不忘初心。 —心理学院 魏萍 先辈们为了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不怕个人牺牲,大 爱无私,绝地有希望,因信仰而有连绵不绝、无穷无尽去 奋斗的力量。把这些文化、精神内涵传承下去,也是我们 平时教育工作的初心与使命。 —数学科学学院 胥世成 作为艺术学科老师,如何把此次实地考察中见到的 震撼心灵的真实革命历史与当前高校专业教学进行对接 融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是此行萌生的一个课题。 今后定会以实际行动,践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学校 “双一流”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 —音乐学院 邵晓勇 在长征途中不断得到锻炼、壮大,最终从困境走向胜 利;铸就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勇于挑战,为伟大民族复 兴而不断奋斗的优秀品质。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 应该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做最大贡献! —化学系 万重庆 本次学习务实,创新,使得学习的老师感同身受,体 会到老一代革命家们的独立自主的创业精神,收获匪浅! 我们一定把学习到的东西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践行共 产党员的职责。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刘洪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是这种排 除万难、争取胜利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 和国革命者和建设者,前赴后继、鞠躬尽瘁,才有了我们 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今天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要保持 这种昂扬的精神,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历史学院 李永斌 此次师德实践活动,让我有机会第一次真的踏上当 年红军走过的道路,亲身领略到娄山关的险要,才切身感 受到红军长征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能够时时感 受到先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一个伟大理想 舍生取义的精神感召。 —政法学院 盛珂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重走红军长征路, 亲临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洗礼。 作为新时代教师,要把宝贵的长征精神财富传承下去,为 培养出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的学生而不懈努力。 —大学英语教研部 曹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感谢教师工作 部本次赴贵州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在追溯红色历史、缅怀 革命先辈的过程中,再一次为革命人坚忍不拔、英勇顽强 的奋斗精神所震撼。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也必当赓续红 色基因,努力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物理系 刘梦雨 从踏入贵州这片红色土地的那一刻起,我已深刻感 悟到革命先辈坚如磬石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 神,感受到肩膀上承负着的沉重历史使命。我必将牢记 党的宗旨,坚定信念,立足本职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 行,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学院 梁娟 作为学习者,一方面,亲临历史事件现场,直 观感受到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伟大转折”的艰苦 卓绝;另一方面,在学理上深入体会中国共产党人 在艰难时期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大无畏之英雄 气概。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参与此次师德实践活 动,直接唤醒我再次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由此 进一步思考大学之初心,大学教师之责任。 —教育学院 朱晓宏 今天,我们再走长征路,就是要追寻初心、坚 守恒心、激发信心,凝聚立德树人的精神力量,不 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长征永远在路上, 长征永远在脚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 红色基因是永远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对我们 教书育人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政法学院 聂月岩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国家进入新时代的今 天,缅怀、学习先烈的同时,更要学习他们为了国 家、为了事业牺牲小我的革命精神,在教学岗位上 继承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做出应有的贡献。 —外国语学院 刘健 通过这次师德实践活动,我们能重温那段历 史,学习革命先辈的长征精神。作为一名艺术教 育工作者,我想应该把我所看到的告诉学生,把这 份感动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更要 学会在困境中不气馁、积极进取,我也希望自己创 作出更多好作品献给社会。 —美术学院 韩立朝 看娄山关巍巍,千仞壁立,万峰苍翠;赤水河 滔滔,千里蜿蜒,万壑奔流。想雄关从越,赤水四 渡,倍觉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华文明,五千年传 承,历经沧桑,绵延不绝,依然灿烂。中华民族,勤 劳勇敢,坚定自信,不畏艰难,继往开来,必将再创 辉煌。 —数学科学学院 费少明 贵州遵义之行对我的触发很大,感动于革命 先烈为信仰而战的纯粹和勇气;感恩革命先辈抛 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打下的大好江山,感恩他们为 中华民族留下的这股精气神,作为教师,我们要将 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感谢这个时代,让平凡的我们 能够安心做自己喜欢也应该做的事!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钟若飞 冒雨到娄山关的战斗现场,头脑中闪现出当 时红军将领和战士们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 斗;驻足在赤水河的茅台渡口,仿佛看到红军战士 正在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渡赤水;参观遵义会 议的会址,想象着当年中共中央如何确立了毛泽 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重走长征路,加 深了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初等教育学院 王美芳 我们来到贵州遵义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 烈,接受师德教育。这次亲临实地,感觉还是非常 震撼!这种震撼不仅是感情上的,更是精神层面 的。比如我们参观息烽集中营,在悲痛的情绪中 更有对于革命先辈坚定信仰的钦佩! —国际文化学院 张静 非常荣幸可以有机会以联络员的身份与各位 教授、前辈们一起重走长征路,更加切身的感受到 了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长 征精神。回顾历史,这种伟大的精神使我更加珍 惜眼前这得之不易的生活,也激励着我更加努力 的做好工作,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良乡基础学部 郭晋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长征精神为指引,不 断激励鞭策自己,做到心中有信仰、眼里有乾坤、 肩上有道义、脚下有力量,奋力拼搏,刻苦钻研,以 立德树人为使命,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与人 才培养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管理学院 龙玉其 赤水迷茫, 风云激荡, 铁流奔突西北望。 苍山如海月霜寒, 残阳血染东方亮。 苦难辉煌, 执著信仰, 娄山关唱成绝响。 神州万里浴朝阳, 沧桑历尽乾坤朗。 遵义会议放光芒, 伟大转折定航向。 四渡赤水出奇兵, 雄关漫道见曙光。 如今再走娄山关, 长征精神记心间。 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的征程再扬帆。 踏莎行·娄山关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宫辉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刁永作 遵义行 坚守教育报国初心 勇担立德树人使命 —我校高层次人才赴贵州师德社会实践感言

坚守教育报国初心 我和我的祖国 勇担立德树人使命 · 2019. 12. 31. · 她送上祝福和美好的祝愿,实在三生有幸! 我们会接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为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坚守教育报国初心 我和我的祖国 勇担立德树人使命 · 2019. 12. 31. · 她送上祝福和美好的祝愿,实在三生有幸! 我们会接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为

专 题 专 题2019年12月27日 第3版2019年12月27日第2版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栉风沐雨、披荆斩

棘,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颗颗赤诚之心汇聚

成了对新中国七十年奋斗历程最美好的祝

福。在这之中,我很荣幸我是这其中的一份

子,很荣幸可以在十一当天,走过天安门为祖

国母亲庆祝生日。

“十四方阵!预备!前进!”这是属于我

们的生日歌,伴随着一声指令,我们方阵中各

个成员如同跳动的音符般向天安门主席台挥

动道具致意,喊出热情的口号,我和祖国的故

事就从这里讲起。

相遇

七月的一天,还沉浸在暑假中的我接收

到了辅导员关于要进行体能训练的通知。懵

懵懂懂之中,我就开始了我的国庆历程。早

早开始的体能训练,包含着的是烈日下日均

两万步以上的步数和每分钟 126 步的步速,

持续 14 天的打卡训练奠定了之后针对性训

练的基础。直到今天这份基础依然体现在和

同学遛弯时我超强的体能和耐力上。而这一

切的准备工作也告诉我,我已经准备好为祖

国母亲献上属于我的祝福了。

相识

集体训练一个多月中我收获了很多:在

大家整齐的脚步声、高昂的口号声中,我感受

到了团结的力量;在飞舞的围巾、涌动的“人

浪”中,我体会到在集体中奋进的快乐;在柔

软的道具、飘扬的国旗中,我发现了内心最深

处的自豪。在这些日子的相处中,我感受到

了集体的温暖,我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是

本部操场被踩黄踩秃的草坪、是在海淀机场

的大雨中共同分享的一件雨衣、是为专项活

动期间生日的朋友庆生的点点荧光、是晚饭

后片刻休息踢的毽子。

那些日子的风风雨雨、骄阳烈日、漫漫长

夜,我们都携手走过,这份感动深入灵魂流入

骨髓,群众游行集体训练的经历凝成了我记

忆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相知

十月一日如约而至,一切流程都是那么

熟悉。当我看到路过功勋方阵大巴上垂垂老

矣的老兵们,内心真真切切地理解了从小听

到的话: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先辈们

的努力!我想说:曾经你们手中为了美好的

新中国而奋斗的旗帜现在可以交给我们这些

青年人了!作为千禧之年出生又在“跨越世

纪”方阵中参加游行的青年,我深深地体会到

其中与众不同的历史意义与责任担当。

“十四方阵!预备!前进!”熟悉的指令

再次响起,我所有的情感都化成了那一声声

“祖国你好”,用尽全身的力气挥舞毛巾。这

是我的爱,我想把最好的青春献给你,就像我

走过天安门那样,澎湃激昂。这就是我的青

春,这就是我在祖国心脏的献礼。这一刻我

明白了我与祖国共奋进的情感,这一刻我明

白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接力棒在我的手中。

世界上并没有第二个国家,有上下数千

年的纵深,五十六个民族的宽广;世界上也没

有第二个文明,可以历经风雨,百劫涅槃,生

生不息。中国的故事永远跌宕起伏,波澜壮

阔。能在历史长河随机分配的这些年,作为

千禧一代,见证新中国如此富强的今天,并为

她送上祝福和美好的祝愿,实在三生有幸!

我们会接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为

祖国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在100周年国庆

的时候,希望我们可以自豪地把中间三十年

的奋斗史告诉祖国母亲,让她看到中国新一

代青年的成长和担当!

(该生在首都师范大学第五届大学生阅

读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我的祖国和我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而我正值青春,是血气方刚、朝气蓬勃的年

纪,在这种时刻,对祖国发出最赤诚的告白,

才不辜负我正当其时的年华,不辜负我生来

就是中华儿女的骄傲。那么,说起告白,有个

问题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我和祖国,我们

之间,到底离得有多远?我的告白,怎样才能

被她听到呢?

如果说,我和祖国离得很远,远得我只能

呐喊她的名字却得不到回音,远得我追逐着

她的脚步却还觉得她不是触手可及。为此我

困惑、迷茫,我们真的很远吗?

有人会说,你生在祖国长在祖国,你们的

距离怎么会远。

的确。这个道理很简单,可我这个偏执

的脑袋让我在这个简单道理上徘徊了太久太

久。

我和很多同学们一样,参与了 2019年的

国庆游行,甚至我还圆满完成了十年前 2009

年的国庆任务。我和很多老师同学们徒步踏

过了无数风霜雨雪,我们踩秃过学校绿油油

的草坪,亲近过灯火通明的长安街,挥动过被

祝福塞得满满当当的彩色围巾,在天安门前

留下过属于我们的最为绚丽的痕迹。我相信

如果我哪一天步入苍老,那段时光的回忆会

依旧崭新,留存着它最顽强的生命力,随时都

能爆发出无尽的温暖与能量,让我再次热泪

盈眶、心头搏动。

那时候我走过天安门,高呼“生日快乐”

的瞬间,我如梦方醒,我和祖国离得太近了。

那一天的祖国是最美的。她润物无声,

用慈爱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我的欢腾鼓舞。

而我带着热切的祝福来,又怀着澎湃的激情

去。

我们之间一个静,一个动。看似很远,其

实很近。

是的,我和祖国,离得很近。

近在我是一个中国人,和她的命运紧紧

地牵动在一起;我的一饮一食,一欢一笑,都

是因她的存在才能赋予我的;近在我是一个

中国人,肩负着对祖国的依恋,无论走到多远

的远方都听得清她那深情的召唤,让我随叫

随到;近在我是一个中国人,在游行的队伍中

我可以伴着节奏唱出所有歌颂祖国的歌曲难

以自拔……怎样证实我们离得有多近,应该

不需要我说更多了吧。

祖国二字,深深扎根在了我的心里。她

费尽心血守护着我不断成长,我愿以崭新的

风采为她振臂高呼,用最深切的告白诉说我

对她的热爱。

我力量绵薄、步履蹒跚。我能够表达爱

的方式,仅此而已。

可我相信,我靠近她的脚步不会停歇,爱

她的热情不会衰减,那么我的告白,祖国就听

能得到,我就是在与祖国并肩。

如此想来,我们的距离,还会远吗?

(该生在首都师范大学第五届大学生阅

读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我们的距离

我家在天津,家里并不富裕;之前连天津

市都没走出去过,但我还是想到北京来读书,

走在熙熙攘攘的繁华街巷,又或者是走在梧

桐树下的青春校园。

因为对于我来说,北京是一种信仰,是我

从小到大向往着的祖国的心脏。在这里我能

听到我们的国家最有生机的脉动,抚摸到历

史给我们的民族留下的斑驳的印迹;触目可

及,是我们曾经的遗世独立,与现在的奋然拼

搏。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在接到国庆

阅兵群众游行的活动通知时,便迫不及待地

报名了。

萧伯纳曾言:“所谓爱国心,是指你身为

这个国家的国民,对于这个国家,应当比对其

他一切的国家感情更深厚。”毫无疑问,参加

这个活动的每个人都是带着这样的一份赤诚

的中国心,在八月九月难捱的盛夏,准时到集

合点位集结。

训练艰苦、乏味,又要随时按照新的要求

变换新的动作。同学们高矮胖瘦不齐,单是

整齐划一的行进便是我们要面对的最大的困

难。但是两个多月的训练,留给我的,更多是

种种可爱的细节。我们中队在队列中的最内

层,是队伍的框架,保护身边的同学与彩车保

持安全距离,自然是训练的重点。所以平时

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加练。集合的时候,我们

要最先跑到预定点位,高高举手让其他人看

到自己的位置,就是这样小小的职责感和荣

誉感,让我们框架兵有着不可言说的满足。

北京的八月,骄

阳 似 火 。 北 京 的 九

月,却是七月流火,夜

晚的气温急转直下。

我们跑过一眼望不到

边际的机场,单是半

圈就足以筋疲力尽。

我们挥别辛苦梳理交通的警察叔叔们,有种

赶赴前线的紧迫感。我们也曾坐在学校操场

上疲惫不堪,向着夜空相互寒暄。

直到我第一次走到长安街上,天安门前,

我才真正领略到这个国家的酸楚与顽强。风

雨飘摇之际,无数仁人志士愤而怒吼,宛如白

昼点亮了夜空的迷惘。

七十年,国家跌跌撞撞,在黑夜中探索出

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七十年,风雨兼程,

我们在追赶却仍有差距;七十年,于人的一生

是那么的漫长,与国家而言却又是如此的年

轻,朝气蓬勃。就如这一代跨越世纪的我们,

厚积而勃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

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十月一日,正式走过天安门之前,人潮攒

动。我蓦地想起曾经的激情澎湃,“国家养士

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虽不会如当

年一样刀光剑影,但那份如潮般涌动的心跳,

却比曾经更加的清晰——我为祖国的生日而

欢欣雀跃,我为无数先烈的奋勇向前而热泪

盈眶,我为如此接近这个国家的心脏而难掩

激动。鲁迅先生曾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怒斥国

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他随即释疑,我

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

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

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

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

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

战斗,正是这些千千万万中国的脊梁支撑着

整个民族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我们终于完美地走过了天安门,匆忙而

又不舍。纵使激动难掩,但是我不敢哭,怕泪

水淹没的时候,错过了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激

情对视,错过了我毕生最重要的回忆。

凡此种种,情难诉尽,至今回想仍热泪盈

眶。唯有毛主席的诗词能够更写意地表达波

澜壮阔的心境。“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

笑。”

从1949到2019,时间见证,盛世如愿。

(该生在首都师范大学第五届大学生阅

读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为祖国而歌

我和我的祖国第五届大学生阅读演讲比赛获奖作品选登

管理学院 李佳航

心理学院 孟庆嘉宸

信息工程学院 胡玉龙

我和我的祖国第五届大学生阅读演讲比赛获奖作品选登

时间见证 盛世如愿

通过社会实践,引导教师到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锻炼、增长见识、磨砺意志,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

不断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

加强师德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

师德师风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更好服务新时代学校新发展。近期,学校组织部分高层次人才赴贵州开展师德

实践活动。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当我们进入昏暗狭窄的牢房,当我们站在猫洞前,

那些面对残忍刑罚时的坚毅面容仿佛就在眼前,老师

们心情都很沉重。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感到不断学

习提升自己的师德尤为重要。

——教师教育学院 宋爽

贵州之行,受益匪浅,凭书本知识难获得;感触良

多,非常规语言可表达。身临其境,感受当年红军之不

易;追古抚今,盛赞如今中国之强盛。

——物理系 苏波

当时的情景如此艰险,战略战术稍有不周就有可

能导致全军覆没。我看到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

勇敢,不畏艰险、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最终带来了革

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数学科学学院 邹国华

息烽集中营中共产党人的抗争,使我认识到信仰

是共产党人永葆生命活力的源泉;娄山关战役的胜利,

使我认识到共产党人在极度危险情况下的无畏勇气;

遵义会议的召开和决定,使我认识到共产党人更正错

误的政治和军事智慧。

——国际文化学院 冯浩

在遵义会议旧址,老师们看着墙上的浮雕,铭记中

国共产党的伟大转折;在息烽集中营,为敌人的残忍而

愤怒;爬上大尖山,娄山关战役的壮烈情景仿佛历历在

目,而缓缓流淌的赤水河似在娓娓道来毛主席的得意

之笔。追寻初心,增强使命,立德树人的责任在肩,我

们将坚定方向,砥砺前行。

——体育教学研究部 陈少青

教书育人同时探索科学问题是我的初心,也是使命

所在。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们青年教师

要勇于担当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科研上要敢于挑战

重大科学问题,做“领跑者”而不是“跟跑人”。

——生命科学学院 周冕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长征精神需要传承,应当在

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面对失意和困

难从容不迫,面对荣誉和赞美淡然处之,不忘初心。

——心理学院 魏萍

先辈们为了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不怕个人牺牲,大

爱无私,绝地有希望,因信仰而有连绵不绝、无穷无尽去

奋斗的力量。把这些文化、精神内涵传承下去,也是我们

平时教育工作的初心与使命。

——数学科学学院 胥世成

作为艺术学科老师,如何把此次实地考察中见到的

震撼心灵的真实革命历史与当前高校专业教学进行对接

融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是此行萌生的一个课题。

今后定会以实际行动,践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学校

“双一流”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

——音乐学院 邵晓勇

在长征途中不断得到锻炼、壮大,最终从困境走向胜

利;铸就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勇于挑战,为伟大民族复

兴而不断奋斗的优秀品质。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

应该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做最大贡献!

——化学系 万重庆

本次学习务实,创新,使得学习的老师感同身受,体

会到老一代革命家们的独立自主的创业精神,收获匪浅!

我们一定把学习到的东西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践行共

产党员的职责。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刘洪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是这种排

除万难、争取胜利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

和国革命者和建设者,前赴后继、鞠躬尽瘁,才有了我们

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今天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要保持

这种昂扬的精神,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历史学院 李永斌

此次师德实践活动,让我有机会第一次真的踏上当

年红军走过的道路,亲身领略到娄山关的险要,才切身感

受到红军长征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能够时时感

受到先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一个伟大理想

舍生取义的精神感召。

——政法学院 盛珂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重走红军长征路,

亲临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洗礼。

作为新时代教师,要把宝贵的长征精神财富传承下去,为

培养出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的学生而不懈努力。

——大学英语教研部 曹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感谢教师工作

部本次赴贵州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在追溯红色历史、缅怀

革命先辈的过程中,再一次为革命人坚忍不拔、英勇顽强

的奋斗精神所震撼。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也必当赓续红

色基因,努力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物理系 刘梦雨

从踏入贵州这片红色土地的那一刻起,我已深刻感

悟到革命先辈坚如磬石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

神,感受到肩膀上承负着的沉重历史使命。我必将牢记

党的宗旨,坚定信念,立足本职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

行,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学院 梁娟

作为学习者,一方面,亲临历史事件现场,直

观感受到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伟大转折”的艰苦

卓绝;另一方面,在学理上深入体会中国共产党人

在艰难时期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大无畏之英雄

气概。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参与此次师德实践活

动,直接唤醒我再次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由此

进一步思考大学之初心,大学教师之责任。

——教育学院 朱晓宏

今天,我们再走长征路,就是要追寻初心、坚

守恒心、激发信心,凝聚立德树人的精神力量,不

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长征永远在路上,

长征永远在脚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

红色基因是永远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对我们

教书育人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政法学院 聂月岩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国家进入新时代的今

天,缅怀、学习先烈的同时,更要学习他们为了国

家、为了事业牺牲小我的革命精神,在教学岗位上

继承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做出应有的贡献。

——外国语学院 刘健

通过这次师德实践活动,我们能重温那段历

史,学习革命先辈的长征精神。作为一名艺术教

育工作者,我想应该把我所看到的告诉学生,把这

份感动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更要

学会在困境中不气馁、积极进取,我也希望自己创

作出更多好作品献给社会。

——美术学院 韩立朝

看娄山关巍巍,千仞壁立,万峰苍翠;赤水河

滔滔,千里蜿蜒,万壑奔流。想雄关从越,赤水四

渡,倍觉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华文明,五千年传

承,历经沧桑,绵延不绝,依然灿烂。中华民族,勤

劳勇敢,坚定自信,不畏艰难,继往开来,必将再创

辉煌。

——数学科学学院 费少明

贵州遵义之行对我的触发很大,感动于革命

先烈为信仰而战的纯粹和勇气;感恩革命先辈抛

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打下的大好江山,感恩他们为

中华民族留下的这股精气神,作为教师,我们要将

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感谢这个时代,让平凡的我们

能够安心做自己喜欢也应该做的事!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钟若飞

冒雨到娄山关的战斗现场,头脑中闪现出当

时红军将领和战士们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

斗;驻足在赤水河的茅台渡口,仿佛看到红军战士

正在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渡赤水;参观遵义会

议的会址,想象着当年中共中央如何确立了毛泽

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重走长征路,加

深了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初等教育学院 王美芳

我们来到贵州遵义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

烈,接受师德教育。这次亲临实地,感觉还是非常

震撼!这种震撼不仅是感情上的,更是精神层面

的。比如我们参观息烽集中营,在悲痛的情绪中

更有对于革命先辈坚定信仰的钦佩!

——国际文化学院 张静

非常荣幸可以有机会以联络员的身份与各位

教授、前辈们一起重走长征路,更加切身的感受到

了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长

征精神。回顾历史,这种伟大的精神使我更加珍

惜眼前这得之不易的生活,也激励着我更加努力

的做好工作,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良乡基础学部 郭晋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长征精神为指引,不

断激励鞭策自己,做到心中有信仰、眼里有乾坤、

肩上有道义、脚下有力量,奋力拼搏,刻苦钻研,以

立德树人为使命,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与人

才培养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管理学院 龙玉其

赤水迷茫,风云激荡,

铁流奔突西北望。苍山如海月霜寒,残阳血染东方亮。

苦难辉煌,执著信仰,

娄山关唱成绝响。神州万里浴朝阳,沧桑历尽乾坤朗。

遵义会议放光芒,伟大转折定航向。四渡赤水出奇兵,雄关漫道见曙光。如今再走娄山关,长征精神记心间。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征程再扬帆。

踏莎行·娄山关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宫辉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刁永作

遵义行

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

——我校高层次人才赴贵州师德社会实践感言

美术学院 闫瑾鹄

学谱、练声、体能训练,

开会、集结、领餐包、收手

机、发车,

暴晒、熬夜,

站着,

唱着……

我是学校合唱团男低声部

首席,从小就喜欢音乐,喜欢合

唱。当得知我们可以在国庆那

天到广场上唱歌时,我非常兴

奋,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于是,

六月底那场动员会,就开启了我

们广场合唱这群人三个月的征

程。

然而随着训练的推进,我心

中的兴奋和期待一度打了折扣。

最开始,大家参差不齐的演唱水

平令我发愁;接着,朝九晚五连

续两个星期的校内训练令我疲

惫不堪;到后来,我们训练的地

点遍布了北京城的东南西北,通

州、昌平、大兴都留下了我们的

足迹和歌声。隔三差五来一次

深夜集合发车;从裹外套都发冷

的凌晨一直练到烈日当空汗流

浃背的正午;唱到喉咙干哑听到

口令“整体再来一遍”。最后的

几次全要素演练,我们甚至从晚

上六点集合一直熬到第二天早

上五点才回到学校,甚至大家想

留到夜里充饥的餐包被拦截在

了第一道安检处……

这三个月来,我一直在不断

思考:是什么在支撑着我坚持?

遵守要求的意识?身体健康的

基础?都是,但也都不够让我做

到一次都不请假,那么这份力量

是什么?

慢慢的,我隐约琢磨出了答

案。当看到队伍中迟到缺勤的

人次越来越少;当看到身边有同

学胃疼、发烧、中暑,却坚持站在

点位上不请假甚至不坐下休息

会儿;当看到宿舍特意取消了门

禁;食堂专门增开了档口;当看

到地铁变成了“群众游行专列”,

成百上千辆公交车变成了接驳

车;当看到黎明的高速公路上排

满了公交公司的巴士,听到司机

师傅说下午送我们回去后接着

跑各自的线路;当看到交警在交

通管制卡口拦着车流;当看到

120医护人员们与我们一起顶着

烈日和风雨的考验;当看到“丽

华快餐”“中粮集团”师傅们扛着

硕大的食品箱跑着往各个学校

车旁送;当看到军乐团战士们扛

着沉重的乐器,休息时也三三两

两凑在一起继续练习曲子……

我突然明白了,其实,力量是大

家 的 坚 持 ,是“ 不 只 有 我 在 付

出”,是“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

努力着奉献着”,是“我们都期待

着同一份精彩”。这份“一起”,

就 是 最 强 大 的 力 量 ;这 份“ 共

同”,带给了我暖暖的归属感。

庆典那天,站在广场上,体

验着从未置身过的盛况,我的内

心无比激动。广场合唱的开始

是几位小朋友的领唱,脆生生的

童声撞进耳中的瞬间,我的眼眶

立刻酸了。我赶紧用力闭了闭

眼睛,不想影响后面的演唱,但

是作用不大。一首接一首经典

的红色歌曲,歌颂着伟大的党和

国家,回溯着惨痛历史,展望着

美好未来。那些平时不会经常

吟唱但永远铭刻于国人心中的

旋律,那些老百姓们都耳熟能

详,开口就能齐唱的经典音乐,

句句冲击着我的耳膜,冲击着我

的泪腺,冲击着我的心灵。终

于,余光里旁边兄弟抹了抹眼睛

的动作彻底击垮了我最后的心

理防线,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

声音哽咽得再也唱不出一句完

整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

歌声多么响亮。”

抬头仰望,成群白鸽飞翔,

五彩气球漫天。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

走向繁荣富强。

回去的路上,沿途的民众们

向着我们的巴士车热情地挥手,

我们也笑着挥手回应。街角处,

一位保洁大爷站在自己的清洁

车旁,向我们举着手中的一块泡

沫板,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醒目

的三个大字:辛苦了……我看到

这些,刚刚平复的情绪再次激

动,眼眶再次湿润了。

此时,庆典活动结束近两个

月了。我心中留着从盛夏到金

秋数不清的回忆,也留着无尽的

感谢。我感谢学校、感谢我们的

领队老师、感谢整个广场合唱方

阵的3000名大学生同学们,感谢

不论是走上了广场还是一直在

背后默默付出的每一名同学,每

一名各行各业普普通通的群众、

每一位解放军战士,每一个中国

人。虽然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

的,但是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会聚在一起,才完成了这场盛大

的庆典,才创造了这样的精彩,

才点燃了这个美丽的秋天。

学谱、练声、体能训练,

开会、集结、领餐包、收手

机、发车,

暴晒、熬夜,

站着,

唱着,

哭着,

爱着……

(该生在首都师范大学第五

届大学生阅读演讲比赛中荣获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