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2007 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台北八日電】 2007.10.08 10:49 pm 諾貝爾獎評審團今天宣佈,美國科學家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史密迪斯 Oliver Smithies)及英國科學家艾萬斯(Martin J. Evans)等,因從事胚胎幹細 胞開創性研究獲得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台灣的幹細胞學者認為,這三位學者得獎實 至名歸。 從事幹細胞研究二十年,目前旅居德國、擔任歐洲幹細包研究學會主席的陳佑華表示, 卡佩奇發明定位基因轉殖技術;史密迪斯、艾萬斯則是老鼠胚胎幹細胞研究始祖,是現 代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先驅者。 陳佑華說,三個人的研究可將老鼠的胚胎幹細胞打入老鼠胚胎中,以基因剔除技術剔 除不要的基因,只經過兩代,「想要黑就有黑的小鼠,想要白的就有白的小鼠」;此 外,他們還成功讓胚胎幹細胞在培養皿內仍具分裂能力,雖然無法形成完整個體,但 可形成骨頭或其他體組織。 她認為三人的獲獎「實至名歸」。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怡寧表示,卡佩奇等三人的研究已被用於新藥研發, 如老鼠不會患有人類先天遺傳的疾病,透過三名學者研發的技術,可以讓老鼠天生帶 有人類遺傳疾病,前中研院分生所副研究員李鴻就是利用基因剔除、轉殖技術,成功創 造出全球第一個人類脊髓肌肉萎縮症的小鼠動物模式。 蘇怡寧說,這三位醫學獎得主的成就早已受人推崇,得諾貝爾獎是遲早的事。 2007/10/08 中央社】@ http://udn.com/ 2007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奧利弗-史密西斯簡歷 北京新浪網 (2007-10-08 23:01) 1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2007 諾貝爾獎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中央社╱台北八日電】 2007.10.08 10:49 pm

 

諾貝爾獎評審團今天宣佈,美國科學家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史密迪斯(Oliver Smithies)及英國科學家艾萬斯(Martin J. Evans)等,因從事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獲得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台灣的幹細胞學者認為,這三位學者得獎實至名歸。 從事幹細胞研究二十年,目前旅居德國、擔任歐洲幹細包研究學會主席的陳佑華表示,卡佩奇發明定位基因轉殖技術;史密迪斯、艾萬斯則是老鼠胚胎幹細胞研究始祖,是現代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先驅者。 陳佑華說,三個人的研究可將老鼠的胚胎幹細胞打入老鼠胚胎中,以基因剔除技術剔除不要的基因,只經過兩代,「想要黑就有黑的小鼠,想要白的就有白的小鼠」;此外,他們還成功讓胚胎幹細胞在培養皿內仍具分裂能力,雖然無法形成完整個體,但可形成骨頭或其他體組織。 她認為三人的獲獎「實至名歸」。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怡寧表示,卡佩奇等三人的研究已被用於新藥研發,如老鼠不會患有人類先天遺傳的疾病,透過三名學者研發的技術,可以讓老鼠天生帶有人類遺傳疾病,前中研院分生所副研究員李鴻就是利用基因剔除、轉殖技術,成功創造出全球第一個人類脊髓肌肉萎縮症的小鼠動物模式。 蘇怡寧說,這三位醫學獎得主的成就早已受人推崇,得諾貝爾獎是遲早的事。 【2007/10/08 中央社】@ http://udn.com/

2007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奧利弗-史密西斯簡歷 北京新浪網 (2007-10-08 23:01)

1

Page 2: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中新網 10 月 8 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 10 月 8 日宣布將2007 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馬里奧-卡佩奇和奧利弗-史密西斯、英國科學家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們在胚胎幹細胞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

  奧利弗-史密西斯教授任職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異形基因進行修正,另外一個便是利用人類基因病變構造動物模型,以發現新的疾病治療方法。

  多年來,奧利弗-史密西斯教授及其助手深入研究了『基因打靶』的具體操作方法,並借助這項技術治療地中海貧血症。(關新)

諾貝爾醫學獎出爐 美英 3 學者獲殊榮 2007-10-08 21:01/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 8 日下午公佈今年的醫學獎得主,今年是由兩名美國學者和一名英國學者,因為研究老鼠胚胎幹細胞基因變化而共同獲獎。 美國北卡州醫學院的教授史密西和猶他州醫學院的卡貝奇,以及英國學者伊凡斯,是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共同得主,這三人將一起獲得 1千萬瑞典幣,約新台幣 5千多萬的獎金。諾貝爾學會認為,這三人對於老鼠胚胎幹細胞基因的研究,將有助於找出許多疾病的根源,因此決定頒獎給這三名學者。

2

Page 3: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美英科學家榮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 年度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美國科學家馬裡奧﹒卡佩奇、奧利弗﹒史密西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馬丁﹒埃萬斯因幹細胞研究而獲得這一殊榮。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這三位科學家"在涉及胚胎幹細胞和哺乳動物DNA重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發現"而獲得這一殊榮。 這些發現包括一種通常被人們稱為"基因打靶"的強大技術,成功在老鼠身上實現了基因變化。 對科研人員來說,老鼠身上的基因變化為科學家研究包括阿茲海默病以及癌症在內的人類疾病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活標本。 在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得主中,卡佩西出生於意大利,現為美國公民。 埃萬斯和施密西斯都出生在英國,埃萬斯是英國人,史密西斯目前是美國公民。 三位科學家將分享 1000 萬瑞典克朗(約合 154 萬美元)的獎金。 醫學獎是每年諾貝爾獎項中第一個頒發的獎項。本周還將相繼頒發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以及經濟學獎。

'基因打靶'技術與生物藥劑學有著緊密的聯繫

3

Page 4: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三名科學家因幹細胞研究貢獻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21:04 | 2007-10-08

俄新網 RUSNEWS.CN 斯德哥爾摩 10 月 8 日電 斯德哥爾摩皇家卡羅林外科醫學研究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馬里奧·卡佩奇(美國人)、馬丁·埃文斯(英國人)和奧利弗·史密西斯(美國人)因在幹細胞研究領域的發現而被授予 2007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對于觀察家來說,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歸屬並無懸念。瑞典電台科學節目編輯部7 日曾推測,今年的這一獎項將表彰同癌症治療或幹細胞屬性有關的科研工作。

美、英科學家分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07 年 10 月 08 日 23:05:1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8日電(記者 馬世駿)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8日宣佈,將200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分別授予兩名美國人馬利奧·卡佩基、奧利弗·史密斯和一名英國人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們在“基因靶向”技術方面的突出貢獻。

    今年的獲獎者揭曉儀式仍然按慣例在位於“諾貝爾路1號”的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論壇樓”內舉行,可容納200人的階梯教室座無虛席。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成員漢斯·約恩瓦爾走上講臺,宣佈了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4

Page 5: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10 月 8 日,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佈,將 2007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螢幕中從左至右)英國人馬丁·埃文斯、美國人馬利奧·卡佩基和奧利弗·史密斯,因為他們在改造活體內特定基因的“基因靶向”技術等方面做出了奠基性貢獻。 新華社記者朱蓮誼攝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發佈的公報說,三位科學家“在涉及胚胎幹細胞和哺乳動物DNA重組方面有著一系列突破性發現”,為“基因靶向”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基因靶向”技術的幫助下,科學家可以使小鼠體內的特定基因喪失功能。此類“基因敲除”試驗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基因在胚胎發育等多種現象中發揮何種作用。“基因靶向”技術為闡明人類疾病的發生機理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5

Page 6: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比約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三位科學家的突破性成果在醫學界和生理學界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由於老鼠有著和人類非常類似的基因,從生理學角度看,通過對小鼠體內不同基因的功能進行了解,可以進而指導對人類的基因研究。從醫學角度看,通過了解基因與疾病的關係,人類可以開發出更為有效的治療手段及藥物。”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的公佈揭開了今年諾貝爾獎的序幕,未來一週將陸續公佈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和經濟學獎的獲獎者名單。本年度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將獨享或分享總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1美元約合7瑞典克朗)的獎金。根據慣例,除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頒獎外,其餘獎項的頒獎儀式將於今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花絮: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感言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小傳

 

      近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及主要成就

    新華網北京10月8日電 以下為2000年至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6

Page 7: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2006年,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他們發現了核糖核酸(RNA)干擾機制,這一機制已被廣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種手段,並有望在未來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治療疾病的新療法。

     2007 年諾貝爾獎結果公佈時間表

    按照傳統,2007年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將在今年12月10日舉行。除和平獎頒獎儀式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以外,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都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今年諾貝爾獎每項獎金仍為1000萬瑞典克朗(1美元約合7瑞典克朗)。

      2007 諾貝爾獎將陸續揭曉 和平獎競爭激烈

今日晚報 2007.10.09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卡佩奇有段坎坷童年中央社

     新出爐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之一,義大利裔美國人卡佩奇曾有段坎坷的童年,直到九歲隨母親移民美國後才開始過安定的生活及受正常教育。      據「義大利國家通訊社(ANSA)」報導,卡佩奇於一九三七年在義大利北部威洛納市誕生,父親是一名飛行員,在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即喪生。      很小就喪父的卡佩奇,三歲半的時候母親藍柏格又因不滿德國納粹的統治而被捕,成為一名政治犯。      母親在一九四一年被遞解到監獄前,將他託給一家鄰近的農戶照顧。可能因為戰時生活困苦,卡佩奇在母親被監禁一年之後就遠離家鄉,開始四處流浪的生涯。      母親於一九四五年納粹德國戰敗之後獲釋,並到處尋找他,一年之後終於在維洛納市南方一百多公里的芮吉歐一所醫院中找到當時營養不良又生病的卡佩奇。

7

Page 8: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母子重逢後,當時已九歲的卡佩奇與母親於一九四六年輾轉經義國南部大港拿坡里搭船移民美國,投靠在費城附近教授物理學的舅舅。      卡佩奇上大學時首先在麻省理工學院唸政治學,後來轉攻分子生物學,之後進入哈佛大學繼續深造,師事被譽為去氧核醣核酸(DNA)之父的華森。      目前與太太及女兒一起居住在猶他州一棟鄉間別墅的卡佩奇,仍繼續從事對幹細胞的研究。

8

Page 9: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9

Page 10: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最熱門人選——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左)和加拿大的因紐特人、女環保主義者瓦特·克盧捷

    10 月 8 日,隨著 2007 年度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的公佈,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季又將開始。截至 10 月 15 日,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將陸續揭曉。由於諾貝爾獎的保密工作到位,在任何一個獎項公佈之前,媒體和公眾都探不到評選委員會成員的口風,所以,對於獎項的各種猜測層出不窮,其中尤以諾貝爾和平獎和文學獎最受關注。

     女性將成今年諾貝爾文學獎超級 " 黑馬 "?

    Norstedts 出版社編輯斯蒂芬·法蘭·李心目中的名單則是另一位美國作家唐·

德利洛和筆名阿多尼斯的敘利亞詩人阿裏·艾哈邁德·賽爾德。

10

Page 11: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而瑞典大報《每日新聞報》文化版編輯朔特紐斯則認為,今年的文學獎得主可能是一位女性。她說瑞典皇家科學院可能會像去年一樣給我們一個驚喜。

      科學也瘋狂 “另類諾貝爾獎”頒布     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當地時間4日晚座無虛席,2007年度“另類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頒獎典禮在此舉行。用“偉哥”幫老鼠倒時差、從牛糞中提取香精、“同性戀炸彈”……,各種新奇搞怪的“科學創意”讓眾人捧腹同時,也使人領略到創造性思維之樂趣。

   

諾貝爾獎

    

      2003 年諾貝爾獎 2004 年諾貝爾獎 2005 年諾貝爾獎

    2006 年諾貝爾獎 2007 年諾貝爾獎

      父子、夫婦諾貝爾獎得主 諾貝爾獎歷史上 6次“子承父業”奇跡 11

Page 12: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諾貝爾獎獲獎者面面觀 諾貝爾科學獎百年展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諾貝爾遺囑

諾貝爾的遺囑  

    諾貝爾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曾先後立下過 3份內容非常相似的遺囑。第一份立於 1889 年,第二份立於 1893 年,第 3份則立於 1895 年,最後存放在斯德哥爾摩一家銀行,也就是要以它為準的最後遺囑。   這份遺囑取消了分贈親友的部分,將自己的全部財產用於設立獎勵基金,于 1897 年初在瑞典公布於眾:   簽名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經過成熟的考慮之後,

就此宣佈關於我身後可能留下的財產的最後遺囑如下:   我所留下的全部可變換為現金的財產,將以下列方式予以處理:這份資本由我的執行者投資於安全的證券方面,並將構成一種基金;它的利息將每年以獎金的形式,分配給那些在前一年裏曾賦予人類最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將被平分為 5份,其分配辦法如下:一份給在物理方面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一份給作出過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的人;一份給在生理和醫學領域作出過最重要發現的人;一份給在文學方面曾創作出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傑出作品的人;一份給曾為促進國家之間的友好、為廢除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舉行和平會議作出過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物理和化學獎金,將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生理學和醫學獎金由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醫學院授予;文學獎金由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文學院授予;和平獎金由挪威議會選出的一個五人委員會來授予。我的明確願望是,在頒發這些獎金的時候,對於授獎候選人的國籍絲毫不予考慮,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納維亞人,只要他值得,就應該授予獎金。   我在此聲明,這樣授予獎金是我的迫切願望。

12

Page 13: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這是我的唯一有效的遺囑。在我死後,若發現以前任何有關財產處理的遺囑,一概作廢。   阿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   1895 年 11 月 27 日

  遺囑曾受譴責  在諾貝爾遺囑公佈之初,瑞典社會輿論的批評和譴責之聲佔了上風。報界公開地鼓勵親屬上訴,反對它的理由主要是“法律缺陷”和“不愛國”。報界說,一個瑞典人不注意瑞典的利益,既不把這筆鉅額遺產捐贈給瑞典,也沒有給瑞典人甚至斯堪的納維亞人獲獎的優先權,還要瑞典承攬這些額外工作,從而給瑞典人帶來不能給他們任何利益的麻煩,那純粹是不愛國的,瑞典的獎金頒發機構將不可能令人滿意地完成分派給它們的任務。遺囑還把頒發和平獎金的任務交給一個由挪威議會指定的委員會,瑞典與挪威之間的關係當時已經非常緊張,這將要嚴重損害瑞典的利益。一部分社會民主黨人士指責說,諾貝爾設立獎金支援個別傑出人物,無助於社會進步。他們認為,諾貝爾的財產來自勞動和大自然,應該使社會每一個成員都得到益處。   而對法律缺陷的批評,曾被認為將使整個的遺囑失效。高明的律師們挑出的第一個毛病是,遺囑中沒有明確講出立囑人是哪國公民。這樣一來,就難以確定該由哪個國家的執法機關來判決遺囑的合法性,更無法確定該由哪國政府來組織諾貝爾基金委員會了。這個指責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諾貝爾生在瑞典,成長在俄國,創業活動遍及歐洲,晚年也沒有成為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有國籍的公民。他們挑出的第二個毛病是,遺囑沒有明確指出全部財產由誰來負責保管。他們說,雖然遺囑說要成立一個基金會,但又沒有指定由誰來組織這個基金會。所以,可以認為,遺囑執行人無權繼承遺產,而繼承遺產的基金會又不存在。   最令人喪氣的是,諾貝爾在遺囑中委託瑞典科學院來評定物理學和化學獎金,而該院院長漢斯·福舍爾卻主張把諾貝爾的財產捐贈給瑞典科學院,福舍爾還拒絕參加研究評獎細則的會議。   遺囑執行人索爾曼等人不懈努力,1898 年 5 月 21 日,瑞典國王宣佈諾貝爾遺囑生效。1900 年 6 月 29 日,瑞典國會通過了諾貝爾基金會章程。1901 年 12 月10 日,即諾貝爾逝世 5週年的紀念日,頒發了首次諾貝爾獎。(《北京青年報》 2001-12-10)

13

Page 14: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發現巨大磁阻效應 德法科學家共獲諾貝爾物理獎 2007-10-09 20:06/郭希誠

由於發現巨大磁阻效應,德國科學家﹝葛倫堡﹞和法國科學家﹝費爾﹞一起獲得這一屆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評審委員會說,一九八八年,﹝葛倫堡﹞和﹝費爾﹞各自發現了巨大磁阻效應這個物理現象。由於這項發現,人類可以把硬碟縮到很小,可以利用手提電腦或是 CD看硬碟裡的資料,聽硬碟裡的音樂。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

法德科學家獲得 200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新浪網 (2007-10-09 20:01)

  中新網 10 月 9 日電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報導,法國科學家艾爾伯-費爾和德國科學家皮特-克魯伯格因發現巨磁電阻效應而榮獲 200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據悉,巨磁電阻效應相關技術被用于讀取硬盤中資料,這項技術是最近幾年硬盤小型化實現過程中的關鍵。

  瑞典斯德科爾摩皇家科學院發布的頒獎聲明稱,艾爾伯-費爾和皮特-克魯伯格 1988 年各自獨立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理效應-巨磁電阻效應,即一個微弱

14

Page 15: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的磁場變化可以在巨磁電阻系統中產生很大的電阻變化。該系統非常有助於從硬盤中讀取資料,因為機器在讀取資料時必須把用磁記錄的資訊轉換成電流。隨著這項發現公布,一些研究者和工程師開始在製作讀取頭中加以應用,1997 年首個應用巨磁電阻效應的讀取頭研制成功,很快成為標準技術,即便今天最新的讀取技術也均 u悒那牊 q阻效應發展而來。

  眾所周知,硬盤能夠存儲包括音樂在內的資訊,這些資訊被存在微小的磁化區,資訊則通過記錄磁場變化的讀取器取出。硬盤越小,各個磁化區的面積也越小,磁化的程度也越弱。因此如果欲在一張硬盤中存儲更多資訊,就需要更為靈敏的讀取器。基於巨磁電阻效應原理制成的讀取器,可以將細小的磁場變化轉換成不同的電阻,使讀取器產生不同的電流,而電流是讀取器的信號。

  艾爾伯-費爾 1938 年出生于法國的卡爾卡松,1970 年從巴黎十一大獲得博士學位,目前是法國巴黎十一大即巴黎南大奧塞混合科學主管。克魯伯格1939 年出于德國的皮爾森,1969 年從達姆施塔特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1972 年以來一直是德國尤利西研究中心固體研究所的教授。他倆將分享 1000

萬瑞典克朗(約合 154 萬美元)的獎金。(關新)

2007 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感言 北京新浪網 (2007-10-09 20:31)

15

Page 16: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 9 日宣布,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爾因先後獨立發現了『巨磁電阻』效應,分享 200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 10 月 9 日電瑞典皇家科學院 9 日宣布,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爾因發現『巨磁電阻』效應共同獲得200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位科學家在得知獲獎後分別對媒體發表了簡短的獲獎感言。

  阿爾貝‧費爾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我受寵若驚,非常感動,我為能夠與彼得‧格林貝格爾共用這一獎項而興奮不已。我們剛剛交談過。我們總是很好地交換我們的研究結果。』

16

Page 17: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兩位科學家的發現使得小型大容量硬盤得到廣泛應用。費爾說,『能夠看到我們的發現所產生的威力實在是太棒了!』

  彼得‧格林貝格爾在接受瑞典電台採訪時說:『有人告訴我,如果有從斯德哥爾摩來的電話,那只能是諾貝爾獎(通知)。』他說,『正有一大群人站在我門外』,他打算跟他們『來一杯香檳』。

2007 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北京新浪網 (2007-10-10 17:46)

  中新網 10 月 10 日電 2007 年諾貝爾化學獎已揭曉,德國科學家 Gerhard

Ertl 獲得此獎項。

  背景資料:近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成就

  2006 年,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他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研究領域作出了貢獻。

  2005 年,法國科學家伊夫‧肖萬 、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格拉布和美國科學家裡理查德‧施羅克。他們在有機化學的烯烴複分解反應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

  2004 年,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他們發現了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

17

Page 18: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2003 年,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和羅德里克‧麥金農。他們因為在細胞膜通道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而獲獎。

  2002 年,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里希。他們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識別和結構分析的方法。

  2001 年,諾貝爾化學獎獎金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諾爾斯與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們在『手性催化氫化反應』領域所作出的貢獻;另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巴里‧夏普萊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2000 年,美國科學家艾倫‧黑格、艾倫‧馬克迪爾米德以及日本科學家白川英樹。他們在導電聚合物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背景資料:近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成就

2007 年 10 月 10 日 16:27

畢遠    2007 年諾貝爾化學獎 10 日將會揭曉。近年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成就如下:

    2006 年,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他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研究領域作出了貢獻。

    2005 年,法國科學家伊夫?肖萬、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格拉布和美國科學家裏理查德?施羅克。他們在有機化學的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

18

Page 19: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2004 年,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他們發現了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

    2003 年,美國科學家彼得?阿格雷和羅德里克?麥金農。他們因為在細胞膜通道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而獲獎。

    2002 年,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裏希。他們發明瞭對生物大分子進行識別和結構分析的方法。

    2001 年,諾貝爾化學獎獎金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諾爾斯與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們在“手性催化氫化反應”領域所作出的貢獻;另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巴裏?夏普萊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2000 年,美國科學家艾倫?黑格、艾倫?馬克迪爾米德以及日本科學家白川英樹。他們在導電聚合物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7-10-10] 近 10 年物理學獎得主  2007 年:法 國 科 學 家費爾 及 德 國 科 學 家格林貝格爾—發 現了巨磁

電阻效應。   2006 年:美 國 科 學 家 馬瑟及 斯穆特—他 們 發 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

射的 黑 體 形 成 和各向異性 ,幫助了解銀河系及星體 ,佐證宇宙起源的 「 大爆炸」 理論。

  2005 年:美 國 科 學 家格勞伯、霍爾 及 德 國 科 學 家亨施—他 們闡明光粒子的活動 ,更準確測定光的頻率。

  2004 年:美 國 科 學 家格羅斯、波利策及維爾切克—        他 們 發現了粒子物 理強相互作 用 理論中 的漸近自由現象。

19

Page 20: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2003 年:俄美雙重國籍科 學 家阿布 里 科索夫、俄羅斯 科 學 家金茨堡及 英 美雙重國籍科 學 家萊格特—他 們 在量子物 理 學 中 的超導體 和超流體 理論上, 作 出 開 創 性 貢 獻 。

  2002 年:美 國 科 學 家戴維斯、賈科尼及 日本科 學 家 小柴昌俊—他 們在 天 體 物 理 學領域作 出領先 貢 獻 , 其 中 包括在「探測宇宙中微子」和「宇宙X 射線源」 方 面取得 成 就 。

  2001 年:美 國 科 學 家維曼及康奈爾、德 國 科 學 家克特勒—他 們根據玻色-愛因 斯坦理論發 現了一種新 的 物質狀態——「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 斯坦凝聚」 。

  2000 年:俄羅斯 科 學 家阿爾費羅夫、德 國 科 學 家克勒默及 美 國 科 學家 基 爾比—他 們 為 現 代資訊科 技奠定了基礎。

  1999 年:荷蘭科 學 家霍夫特及韋爾特曼—闡明次原子粒子的結構及運動 的 理論工作 。

  1998 年:美 國 科 學 家勞克林及 美籍華 人崔琦、德 國 科 學 家 斯特默—他 們 發 現並解釋電子量子流體 這 一特殊現象。  ■綜合外 電消息 / 新 華 社

英國作家萊辛 榮獲 2007 年諾貝爾文學獎 2007-10-11 19:40/張志明

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在台灣時間 11 日晚上大約 7時左右,公布 2007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榮獲諾貝爾文學桂冠的是來自英國的知名作家萊莘(DorisLessing)。 評審委員會稱讚現年已高齡 87歲的萊莘,是一位富有懷疑主義的女性經驗史詩

20

Page 21: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作家,她以熱情暨深邃的力量,將枝葉分散的文化個體,凝結成一個完整且精密的文章。 萊莘出生於 1919 年,是英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生於波斯(今伊朗),父母皆為英國人,5歲時隨家人遷往南非羅德西亞(今辛巴威)。萊莘在非洲的野性中成長,對嚴格管教的教會學校難以適應,14歲就輟學,之後不再接受正式教育,以自修的方式完成自我教育。 1939 年萊莘和法蘭克結婚,育有一男一女,1943 年離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認識德國難民葛提弗烈德,1945 年結婚,生子,1949 年離異,此後一直單身。 1949 年萊莘攜帶她的第一部小說手稿初回英國,這部名為「青草在歌唱」的小說是她的處女作,1950 年在英國出版,一舉成功,並同時在美國及十個歐洲國家出版發行,她的國際聲譽亦由此建立。 萊辛有十多部長篇小說,其中代表作有 5卷本的「暴力的孩子」系列、最負盛名的是「金色筆記」、「黑暗來臨前的夏季」和「倖存者的回憶錄」等。

萊莘愛貓成癡 多部著作中譯出版

時間: 2007/10/11

撰稿‧編輯:張志明 新聞引據:中央社  

  2007 年諾貝爾文學獎英國文學大師萊莘(Doris Lessing),是一位愛貓成癡的作家,她的生命似乎永遠不乏貓咪緩步經過的景象。台灣的時報文化就出版兩本萊莘有關貓的「獨別的貓」和「貓語錄」。她最具女性主義象徵的大師級作品「金色筆記」,時報也翻譯中文在台出版。

21

Page 22: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萊莘在「獨別的貓」這本書裡細數曾經讓她歡欣也讓她憂愁的貓。故事從萊莘在非洲的童年開始,她以勞倫斯對生物觀察的精神,書寫這些貓的生命景觀,像是童年時衝進她家農田的貓,週末和父親兩人和大約 40隻貓相處,充滿個性的「灰貓」與「黑貓」、大難不死的流浪貓等。灰貓是被寵愛的美人,喜愛炫耀賣弄、自私虛榮;黑貓活在現實世界中,審慎穩重,高度發展肉體本能;流浪貓有倖存者的特質。

  萊莘有極度具象、栩栩如生的想像以及冷靜精確的觀察,她筆下的貓,充滿著生命感的世界。至於「金色筆記」這本書,是英國文學最具女性主義象徵的大師級作品。全書以「自由女性」的一部短篇小說為骨架,也可獨立成篇,而短篇小說又分別以黑色、紅色、黃色和藍色四部筆記呈現。

  時報文化詳細介紹萊莘的著作,包括 10多部長篇小說,其中代表作有 5

卷本的「暴力的孩子」系列、最負盛名的「金色筆記」、「黑暗來臨前的夏季」、「倖存者的回憶錄」等;短篇小說集「五」曾獲得毛姆文學獎。1981 年獲奧地利的歐洲文學國家獎,1982 年獲得德意志莎士比亞文學獎。5卷本的小說系列「南船老人屋」的第一部「希卡斯塔」於 1979 年出版。長篇小說「好恐怖主義者」獲得1985 年的 W‧H‧史密斯文學獎。

英國作家黎辛獲諾貝爾文學獎法新社╱陳政一 2007-10-11 19:35

22

Page 23: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法新社斯德哥爾摩十一日電)瑞典學院今天宣布,英國作家桃樂絲.黎辛獲得二零零七年諾貝爾文學獎。

評審團形容八十七歲的黎辛為「女性經驗的史詩作家,她以懷疑態度、熱情和前瞻力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

黎辛是年齡最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新社╱陳昶佑 2007-10-11 21:20

23

Page 24: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法新社巴黎十一日電)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網站,桃樂絲‧黎辛是史上年紀最長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諾貝爾各類獎項年紀第二長得主。

在今天宣布文學獎得主前,史上最老的文學獎得主是丹麥的莫姆森,一九零二年十二月十日他獲頒獎項時已高齡八十五。

諾貝爾各類獎項歷來年齡最長的得主,是美國的戴維斯,二零零二年他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物理學獎,當時他高齡八十八。

黎辛將於今年十二月十日接受頒獎,屆時她也將是八十八歲,不過還是會比戴維斯小八天。

另有三人在獲獎時已屆八十七歲,但實際接受頒獎的年齡都比黎辛小。

這三人依年紀長幼分別是二零零三年俄羅斯籍物理學獎得主金玆柏格、一九六六年美國籍醫學獎得主勞斯,以及一九九五年英籍波蘭裔和平獎得羅布拉特。

諾貝爾文學獎過去十五年得獎者一覽法新社╱陳昶佑 2007-10-11 21:20

24

Page 25: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法新社斯德哥爾摩十一日電)瑞典學院今天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英國女作家桃樂絲.黎辛。以下是過去十五年來得獎者一覽。

二零零七年:桃樂絲.黎辛(英國)

二零零六年:帕穆克(土耳其)

二零零五年:品特(英國)

二零零四年:傑利尼克(奧地利)

二零零三年:古戚(南非)

二零零二年:克德斯(匈牙利)

二零零一年:奈鮑爾(英國)

二零零零年:高行健(法國)

一九九九年:葛拉斯(德國)

一九九八年:薩拉馬戈(葡萄牙)

一九九七年:達利歐弗(義大利)

25

Page 26: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一九九六年:薇絲拉娃.史臣波斯卡(波蘭)

一九九五年:希尼(愛爾蘭)

一九九四年:大江健三郎(日本)

一九九三年:莫里森(美國)

英國女作家萊欣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7-10-11 20:36/HSH

英國女作家萊欣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萊欣一九一九年出生在當時的波斯,後來隨父母到過非洲,又返回英國定居。評審委員認為,萊欣的作品能夠用他女性的經驗,清楚的剖析一個分裂的文化。她在一九六二年寫的「金色筆記」,描寫的是二十世紀的男女關係。也是她寫作上的一大突破。  前幾年,她還寫了兩本自傳式的小說「我皮膚的下面」和「走在陰影下」,不但反映了她的一生,更記錄了大英帝國的落日餘暉。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萊欣 學者:遲來的榮譽2007-10-11 21:36/陳映竹

26

Page 27: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最新一屆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爐,由英國女作家「萊欣」獲得。1919 年出生的萊欣,如今已是八旬老嫗,在六零年代是少數將激進女性主義帶入文學的作家,啟迪許多後輩。東華大學英文系教授郭強生指出,瑞典皇家科學院早就該在三十年前,頒贈這座獎給萊欣。郭強生也提醒讀者,萊新的作品艱澀難懂,大家不妨先了解女性主義、身體政治,會比較容易入門。(陳映竹報導)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認為,萊欣的作品能夠用女性的經驗,清楚剖析一個分裂文化。東華大學英文系教授郭強生指出,萊欣是少數在一九六零年代,將激進的女性主義帶入文學的作者,擅長用筆記型的文體寫作,啟迪許多文壇後輩。這次得獎雖然實至名歸,但卻是遲來的榮譽。萊欣出生在一九一九年當時的波斯,後來跟父母去過非洲,又回到英國定居。作品除了有強烈的女性主義,更有濃厚的殖民背影,郭強生表示,萊欣得獎除了文學成就,也符合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評審的「口味」,近幾年的女性得主都具有女性主義、殖民背景,其實女性作家的文學成就不應該被窄化!冠上諾貝爾文學獎的光環,萊欣的作品必定在近日的書市有一番熱賣,但郭強生說,萊欣的作品可不是這麼好懂,讀者應該先熟悉女性主義、身體政治等理論,才能容易入門。

2007 諾貝爾/文學獎出爐 英女作家擊敗美日勁敵 2007-10-11 20:11/記者高竹君/編譯

備受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台北時間 11 日晚間揭曉,原本相當被看好的美日和以色列作家全部落空,由英國 87歲的女作家多麗斯萊辛奪得此項殊榮。萊辛在 1949 年完成處女作「青草在歌唱」,1950 年在英國出版,贏得民眾熱烈迴響之後,在歐美各國也陸續出版,她的國際聲譽從此建立。

27

Page 28: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目前她的作品包括數十部長篇小說,其中代表作包括「暴力的孩子」系列小說、「金色筆記」、「黑暗來臨前的夏季」,以及「倖存者的回憶錄」等等,極負盛名。諾貝爾獎評審特別推崇她以獨特的女性視野寫出來的作品,帶給世人不同的感受。

凸顯諾獎的時空錯亂【聯合報╱郭強生】 2007.10.12 03:33 am

 

我曾經公開說過多次,諾貝爾文學獎基本上與世界文學思潮有三十年的時間落差。當然這並不表示萊辛這次獲獎有爭議,只不過 2004 年葉莉尼克獲獎時,她作品中有關性、暴力、女性身體與政治這些議題的探討,已經顯得尋常而疲軟,諾貝爾委員會卻先把獎頒給了葉莉尼克這個後生晚輩,對於早在 1960 年代便以《金色筆記》高舉女性主義大旗震驚世界的萊辛而言,難免有些難堪,更凸顯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時空錯亂。 過去十幾年來幾位諾貝爾文學獎女性獲獎人,從南非的葛蒂瑪、美國的莫瑞森、德國的葉莉尼克,幾乎都在這同一路數上:女性書寫與種族衝突、記憶與女性主體、身體政治與國族,這豈不是變相加強了另一種女性作家的刻板形象? 這股風潮在台灣風行也有一段時間,這次我們終於可以驕傲地說,我們跟諾貝爾愈來愈接近了;但是更值得思考的是,我們在二十世紀末才終於有了萊辛的中譯本問世,究竟只是粉絲型的追隨者,還是具備了對這位女性主義先行者有重新定位、檢視,甚至批判的能力?對萊辛晚了三十年獲獎,我們應有另一種立場觀點,重點不該是她個人獲獎的意義,而是這四十年下來文學中的女性主義發展是不是該有全面的檢視?如果不是像萊辛出生於伊朗、成長於非洲、移民到英國這樣傳奇的背景,或如莫瑞森是有色人種、葉莉尼克是共產黨員,女性書寫是否仍然是被壓抑的? 平心而論,萊辛的作品多而雜。許多人也許不知,她在 1982 年做了個寫作實驗,以珍‧莎莫絲(Jane Somers)為筆名寫了兩部小說:《一個好鄰居的日記》(The Diary of a Good Neighbor)與《時不我予》(If the Old Could),匿名投稿竟然被自己的經紀人退稿,最後終於出版,不知作者竟是萊辛的書評家也多搖頭,更不用說《金色筆記》當時全球銷售已近百萬,這兩本小說出版後一本只有一千五百本銷路,一本不過三千。消息曝光後,萊辛對於大家認不出她的風格大表不解,認為這是女作家普遍面臨的困境,沒有名氣就很難獲重視。她做這樣的試驗動機究竟為何,耐人尋味。這一則小插

28

Page 29: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曲也提醒了我們,當前有多少走紅的作品是因為作者自我標示出的身分? 萊辛不斷在寫,毅力可佩。但後期的萊辛沒有超越《金色筆記》的佳作,甚至已讓一些評論家感到不耐,這當然不能用來抹煞萊辛在 1960 年代那個時空脈絡下所作的貢獻。不斷在寫或許是因她眼光仍看著諾貝爾桂冠,但是因為不斷書寫而讓自己流露疲態,這不能不說是諾貝爾害人。 【2007/10/12 聯合報】@ http://udn.com/

活力洋溢的行動派【聯合報╱王開平】

2007.10.12 03:33 am

 

原屬羅德西亞籍的英裔作家萊辛貼有鮮明的非主流標籤,具備諾獎評審鍾愛的政治正確性於一身:第三世界背景、投入婦女運動、顛覆傳統書寫規格的實驗文體,以及探觸女權、種族、政治現實等尖銳主題意識。今年中高齡八十八歲的萊辛還出版新書《裂隙》(The Cleft),筆力不輟,兼有大部頭經典代表作《金色筆記》等名著壓陣,為她的創作成績單頻頻加分。萊辛 1919 年出生於波斯(今伊朗),父親是陸軍上尉,母親是音樂家。萊辛五歲隨家人移居非洲羅德西亞,不耐讀天主教修女學校,十四歲便離校當書記謀生,未再受正規教育。十八歲提筆寫作,作品著力刻畫種族歧視的不平等。 1939 年結婚,十年後三十歲的萊辛二度離婚,帶著一對兒女由南非前往英國,滿溢自傳色彩的小說《成為英國人》中,眼中看這片落腳之地:「如此寧靜、平穩,可以安居。」1950 年長篇《綠草低吟》(The Grass is Singing)觸及黑白衝突,一炮而紅,隨後陸續出版《暴力的孩子》(Children of Violence)五部曲及創作里程碑《金色筆記》,奠立萊辛的文壇地位。《金色筆記》甫問世就以秀異主題及表現形式,成為婦女解放運動研究者必讀文本。

「當一部作品內在生命的形式和構成,對讀者和作者都平淡無味時,就該扔到一邊,讓它壽終正寢,另起爐灶新的開始。」萊辛不愧是活力洋溢的行動派。面對小說書寫的未來,她始終抱持樂觀,她表示小說雖因中產階級的需求而生,卻不會隨讀者的轉向夭亡。小說有其他藝術形式無法匹敵的優勢:「小說家可以用私密的語言和他的讀者溝通。」萊辛說她的小說師承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屠格涅夫、巴爾札克和斯湯達爾:「他們輻射著溫暖、熱情、人道關懷與愛的溫度,藉作品使人對人性重燃信心。」由於不喜歡「英國傳統對待女性的高姿態」,萊辛始終與英語系小說家分道揚鑣,只看重哈代、布朗蒂姊妹及狄更斯。

29

Page 30: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萊辛筆下書寫類型多樣,不局限嚴肅小說,近年作品不但有散文、遊記、回憶錄,更涉入科幻、寓言等場域。繼《內在的我》與續篇《走在暗影》後,後續回憶錄遲遲未見下文,萊辛於 2001 年出版深具自傳氣味的小說《最甜美的夢》,女主角與萊辛到英國後的際遇頗多神似。萊辛今年新書《裂隙》由科學雜誌得來靈感,以寓言形式重寫文明初啟前亞當夏娃的兩性戰爭,多家媒體都給予劣評,美國《華盛頓郵報》更痛批「是一本壞小說」(It is an actively bad novel.)。萊辛老神在在,只說:「有些人會討厭書中的每一個字。」不過一個多月後就獲得諾獎加冕,更證明薑是老的辣。 【2007/10/12 聯合報】@ http://udn.com/

真正的實至名歸!【聯合報╱劉森堯】

2007.10.12 03:33 am

 

多麗斯‧萊辛近年來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呼聲甚高,可惜總是錯身而過,隨著年華老邁,有人認為已經是不可能了。這回許多人大感意外,事實上,我認為她早在 1960 年代寫出《金色筆記》時就應該得這個獎了,真不知道諾貝爾委員會那些人心裡在想些什麼。 近二十年來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名單中,真正數得出實至名歸的人我認為不出四個:1988 年埃及的馬富茲,1998 年葡萄牙的薩拉馬戈,1999 年德國的葛拉斯,第四個毫無疑問就是今年的萊辛女士了。 萊辛壽命活得長,相對的創作生命也長,她出生在伊朗,前半生有二十年時間在南非度過,1950 年代回到英國之後才真正展開活潑耀眼的創作生涯,她從來就是屬於第一線的多才多藝的創作家,特別是 1962 年出版《金色筆記》之後,成為英語世界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不管是獨特英語文體的創造,或是對兩性世界的細膩觀察所形成的尖銳主題,二十世紀下半葉,除了美國的索爾‧貝婁之外,很少有人寫得比她更好。 《金色筆記》確然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少見的偉大傑作之一,儼然是剖析二十世紀中期西方文明世界有關女性成長和兩性關係的一篇精采史詩,冗長而不囉嗦,尖銳而不偏頗,細膩而不乏味。誠如作者在 1971 年為這本作品補充的序言所說,這是一篇有關當代意識型態的坦誠告白,同時也是一齣心理學和社會學的戲劇,其知性取向和複雜的程度遠遠超過只是被視為一篇女性自我覺醒之論述的層次。萊辛在寫這篇作品時,毋寧是充滿極大野心的,她描寫 1950 和 1960 年代的英國社會,視野卻無限的寬廣,她

30

Page 31: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展現了←古共通的主題:男女兩性之間的對立衝突、事實與謊言、真實與虛構,以及忠誠與背叛。總的說來,這是一本複雜而充滿知性的精采傑作,也是一本讀來樂趣無窮的小說。 萊辛近年來年事已高,深居簡出,相信這次得獎,恐怕連她自己都感到意外,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除了可以過一個快樂的秋天之外,也希望她活得更長一些,好好享受這遲來的榮耀,這是她應得的。 【2007/10/12 聯合報】@ http://udn.com/

多麗斯.萊辛贏得諾貝爾文學獎【聯合報╱聯副編輯室 報告 張佑生/輯譯】 2007.10.12 03:33 am

 

2007 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英國作家多麗斯‧萊辛,她是一位女性經驗的史詩家,以其懷疑的態度、強烈的感受和靈視的力量,讓一個四分五裂的文明接受詳細的審視。 ———諾貝爾委員會對文學獎得主多麗斯‧萊辛(Doris Lessing)的頌詞 《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是萊辛真正有所突破的作品。蓬勃發展的女性主義運動視其為先驅,名列少數以 20世紀觀點揭櫫兩性關係的作品,運用十分複雜的敘事手法,揭露政治與情感的矛盾衝突如何交互糾結。自傳性質的《內在的我》(Under My Skin)和《走在暗影》(Walking in the Shade)代表她寫作的新顛峰。萊辛不僅回憶個人的一生,同時觀照整個大時代:大英帝國尾聲的英格蘭。她的小說《最甜美的夢》(The Sweetest Dream)是自成一格的小說續篇。 【2007/10/12 聯合報】@ http://udn.com/

多麗斯‧萊辛法新社

31

Page 32: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諾貝爾文學獎的「高壽之吻」【聯合報╱傅正明/斯德哥爾摩報導】 2007.10.12 03:33 am

 

摘取諾貝爾桂冠的作家很少不是七、八十歲高齡的作家,以他們的終身文學成就贏得這項殊榮。西方批評家把這種情況戲稱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死亡之吻」。中國人喜歡講並喜歡聽吉利的話,我把這種情況稱為「高壽之吻」。 2007 年諾獎頒發給八十八歲高齡的作家萊辛,就是又一次「高壽之吻」。 這次評獎,對於瑞典讀者來說,大都認為萊辛獲獎是實至名歸,尤其是在諾獎公布現場的婦女作家和記者感到非常高興,但對於批評家來說,則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意外。例如瑞典的兩家大報的預測都沒有命中。幾天前的《瑞典日報》預測的前三名是義大利作家馬格利斯(Claudio Ma-gris)、澳洲詩人莫瑞(Les Murray)和美國作家菲力普‧羅斯(Philip Roth)。11 日當天《每日新聞》預測的前三名,是美國作家菲力普‧羅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和美國女作家歐慈(Joyce Carol Oates),我還瀏覽過不同日期這兩家報紙和別的報紙,都沒有人預測萊辛。這也許是因為,從年齡的角度來看,自從 1990 年頒發給時年八十六歲的墨西哥詩人帕斯(Oc-tavio Paz)之後,就再也沒有頒發給八十歲以上的老作家了。萊辛雖然十多年前就被提名,多年前一度是瑞典批評家預測的熱門人選,但在近幾年的預測名單中,萊辛完全出局了。就女作家來說,每年呼聲較高的候選人都是歐慈。 當然,這並不意味批評家不看重她的作品。她以小說為主的作品,被翻譯為瑞典文的,將近四十本之多。其中最著名的仍然是 1962 年出版的小說《金色筆記》。她的書在書店賣得很好,在圖書館的借出率也很高,在瑞典擁有廣大的讀者。 萊辛是一位有多重文化背景的世界主義者。她兩次不成功的婚姻使她扮演了妻子、母親和女強人的多重角色,因此,許多作品都染上女權主義色彩。此外,種族隔離和後殖民問題,也是她涉獵的範圍。她的創作風格多變,小說既有現實主義的描繪,也有魔幻寫實主義的想像,充滿反諷色彩和悲劇情調,同時揉合了這位飽經憂患的婦女對人類歷史進程深刻的哲學沉思。 【2007/10/12 聯合報】@ http://udn.com/

32

Page 33: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一封未投郵的情書【聯合報╱多麗斯‧萊辛(Doris Lessing)/作 范文美/譯】 2007.10.12 03:33 am

 

我的靈魂是間房間,一個大房間,大堂———空盪盪,在等待。有時候有隻蒼蠅嗡嗡飛過,呈現異國的夏日清晨景象,有時有個小孩在裡面嘻笑,像是數代同堂和諧共處,童年、青年、老人三位一體的女人。有時候你走進來,站在那兒。你站在我身體裡面,微笑,我閉上了眼睛,因為我的身體認得出你是什麼樣子。我感覺得出你的樣子,就像我站在一棵樹旁邊,把手放在它吐息吸氣的樹幹上那樣。 我是一池的水,奇妙的生物在當中浮游,你在當中遊戲,你是個年少的孩子,棕色的皮膚閃閃發亮,水像雙手,像我的手流過你的肢體。我的手永遠不會碰觸你。我的手,明天晚上,在一片寂靜之中,將伸向戲院裡上千的人們,從我自制而引致的無限痛苦之中為他們創造愛。 我是間房間,有個老人坐在裡面微笑,微笑了五千年,你,你蒼老的下身賦予了我生命。 我是個世界,你向它吹送生命,向它微笑,創造了生命,創造了我。我和你在一起,時時刻刻創造了無數的微生物,任由我們自由處理。每一個,我們都用手觸摸,然後像釋放小鳥那樣放入空中。 我是一大片空間,不斷擴大、長大,隨著人類靈魂逐步輕釋而擴散。在角落裡,蹲著一個東西,一樣物件,一塊黑黑的、緩緩蜷成一團無形的沉重東西,是具體的睡眠,一次寒冷愚蠢的睡眠。這種沉重就像惡臭房間中的黑暗———這個東西蹲在我靈魂中,在睡夢中翻動,我鼓起全身肌肉、全身力量擊敗它,因為這是我生命的目的,我就是這樣。珥珥 因為你轉身向我微笑,讓亮光再度穿過我,就像是有一個國王和王后,手牽手,十分叫我滿意的、安逸地坐在他們的國度裡微笑。 (原載於民國 92 年 1 月 3 日《聯合副刊》) 【2007/10/12 聯合報】@ http://udn.com/

中國時報 2007.10.12 

33

Page 34: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萊辛等了 30 年 終於拿到同花順閻紀宇/綜合十一日外電報導

     今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由英國元老小說家多麗斯.萊辛(Doris Lessing)摘桂冠,獨得一千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五千萬元)獎金。瑞典學院推崇萊辛是「女性主義的史詩作家,以懷疑精神、熾烈熱情與幻化魔力,解析透視四分五裂的人類文明。」      萊辛再過十一天就要歡度八十八歲大壽,她是諾貝爾文學獎創辦以來最年邁的得主,在整個諾貝爾獎歷史上,也只比二○○二年的物理學獎得主戴維斯年輕八天。此外她是歷來第卅四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在文學獎則是第十一位。      豪邁坐門口台階 開心受訪      佳音傳到倫敦時,萊辛正好出去購物,幾個小時後才回家擁抱榮耀。面對蜂擁而上的記者,老太太把購物袋往地上一放,直接坐在家門口的台階上。不同於一般得主的故作驚訝,她豪邁地說:「我等了卅年了,卅年來我拿到歐洲的每一個文學獎,很高興能再加上諾貝爾獎,這就像拿到一副同花大順。」      一九一九年十月廿二日,萊辛出生於伊朗(當時仍稱波斯)西部克曼沙,一個英國殖民官員的家庭,閨名多麗斯.梅.泰勒。六歲時舉家遷往非洲的英國殖民地南羅德西亞(今日的辛巴威)。      在非洲早年的艱苦生活中,十九世紀小說大師如狄更斯、吉卜齡、史湯達爾、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成為萊辛最重要的精神伴侶,也為她的文學生涯奠定厚實基礎。      不願被定義為女性主義作家      萊辛曾經加入英國共產黨,早年作品帶有濃厚的社會與政治批判色彩,對非洲殖民地黑人的悲慘際遇尤其同情,撻伐種族隔離制度不遺餘力,甚至導致羅德西亞與南非政府將她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讓她卅多年無法重返第二故鄉。之後萊辛以六部小說構成的《暴力的孩子》組曲再接再厲,鋪陳女主角瑪莎.奎絲特的醒覺與解放,但又瀰漫著絕望與宿命的色彩,為女性成長小說立下新典範。一九六二年《金色筆記》問世,確立了萊辛的文壇地位。      不過萊辛似乎不太樂意被定型為「女性主義作家」,進入一九七○年代之後,風格與題材屢次轉變。她從浪漫主義出發,探索超越理性與自我的領域,寫下多部

34

Page 35: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內在空間」小說。後來又深受伊斯蘭教神祕主義教派「蘇菲派」的影響,並將筆鋒轉向科幻小說。      萊辛曾說,《天舟座老人星:歷史檔案》系列是她最重要的作品。有意思的是,儘管萊辛本人對科幻題材興致勃勃,但許多批評家認為這種文類反而是她的弱項,而且她如果沒有涉足科幻,應該早就可以摘下諾貝爾獎。

中國時報 2007.10.12 

聆聽青草歌唱 堅毅且充滿批判性特約撰述茉莉/瑞典斯德哥爾摩傳真

     今天中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學院宣布今年文學獎頒給高齡八十八歲的英國女作家多麗斯.萊辛,讓聚集在皇家學院門前的幾百位等候者分外高興,報以一片熱烈的掌聲。      瑞典的女性主義者更是一片歡笑,因為萊辛的獲獎,意味著女性文學和女性問題將重新引起世界的關注。她們希望男性能從萊辛的作品中,認識女性的獨特角度。      獨特的筆 剖析女性問題      如果說萊辛的獲獎,和諾貝爾文學獎多年忽視女性有關,這是不公平的。她是英國繼弗吉尼亞.伍爾夫之後,最好的女作家,沒有人敢說她比男性作家遜色。      如今,在大半個世紀辛勤的寫作之後,終於獲得了這個獎。此刻,也許這個喜歡餵鳥的老太太會打開一本舊影集,遙想當年的自己。那個在非洲農場裏成長的小姑娘,那個被視為「神經質」的白人殖民者的後代,懷著巨大的同情,凝神地觀察那塊灼熱的土地,那些頂著水罐的黑人婦女。在那個種族主義盛行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她以她的一支筆塑造血有肉的土著黑人形象,顛覆了西方文學中的傳統,反映了種族隔離制度滅絕人性的本質。      「受虐」悖論 曾引起爭議      她不會忘記,當年離婚後囊中如洗的她,帶著孩子移居英國,只有皮包裝著的一部小說草稿,這就是令她一舉成名的《青草在歌唱》。原本在歐洲白人眼裏一片曚昧的黑色非洲,在這本書裏展現了其社會現狀,以及白人與黑人之間的奴役與被

35

Page 36: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奴役的關係。在晚年的回憶中,萊辛把自己在非洲的生活經歷稱做是「一生中最大的幸運」。      她總是具有挑戰性。不僅批判種族歧視,她也刻畫具有受虐傾向的女性,塑造具有堅定意志、自主自立的女性形象,描繪女性在男權社會中所遭受的情感危機。同時,她提出許多敏感的女性問題,例如,情愛與人物生活質量之間的關係,老女人的情慾等等。在女性問題上她有一個著名的悖論,即女性必要經歷受虐的過程,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她的作品一度引發女權主義論爭。      這就是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她的原因:由於她的作品具有女性獨特的視角和批判懷疑精神。好久沒有女性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了。在她之前,被授以桂冠的女性,是一九九六年獲獎的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      來自非洲 創作遠離主流      作品之所以被認為具有偉大價值,是因她聆聽和書寫青草的歌唱—這是她創作本質特徵。「青草」意味著被上流社會忽視的下層人、邊緣人或者是社會異類。她的創作總是遠離主流而體現出非主流價值觀。因為她仍然是那個來自非洲的、因患有眼疾而輟學的貧困女孩。在小說裏,她探討老年女性的愛的能力;在現實中,年邁的她仍然深切關注這個世界,愛那些不被人愛的異類。

中國時報 2007.10.12 

鄭樹森:遲來的正義 貓的勝利黃麗群/香港報導

     英國作家萊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知名學者、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鄭樹森認為這是「遲來的正義」。因為無論質素與數量,萊辛是二○○○年以來諾貝爾獎得主的優勝。萊辛的歷史地位,也是自二○○○年以來最早受到本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界所肯定的。      萊辛等到快九十歲才得獎,恐怕得從諾貝爾獎的特殊生態及歷史過程討論來考量。這中間考量的角度,鄭樹森分成五個部分來談。      第一是語種角度。鄭樹森認為今年可說是個意外。由於英國劇作家品特於前年摘得桂冠,一般猜測這次諾貝爾獎應會頒給其他語系像是西班牙文作家。「所以,從『語種輪流』的考量來看,隔一年又重回英語系作家身上,滿出人意表的。」

36

Page 37: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第二是地緣政治因素。雖然瑞典方面經常否認這個說法,但諾貝爾文學獎在地理上一直有分配主義的現象。例如一九八○、一九九○年代,得獎落點會在五大洲之間輪流跳來跳去。二○○○年之後,人選則是在「第三世界」與「西方世界」間平均產出,以此而言,萊辛就是個中規中矩的選項。      第三是年齡。根據鄭樹森觀察,諾貝爾文學獎有個特色,由於它在二戰之前大多頒給「年高德劭」的作者,為了擺脫「老人獎」的形象,皇家學院有時會刻意突出一些較為年輕的作家。例如一九八二年的馬奎斯(五十五歲獲獎)、一九八七年的布洛斯(四十七歲獲獎),但是整體而言,得獎者平均年齡仍然偏高。      「像一九九九年的葛拉斯、一九九八年的薩拉馬戈都是如此,傳說會得獎傳了多少年,連我這個老讀者都放棄了,覺得沒希望了,晚年卻忽然殺出重圍。萊辛也一樣,早在一九八○年代就有許多人認為她有希望,一拖就拖到今年,也是終於等到了。」      第四個關鍵則是性別。有一說法認為,二○○四年葉利尼克獲獎後,短期內將不會再有女性得獎者。鄭樹森認為,此後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只會愈來愈多,頻率愈來愈密集。      最後是文類的角度。鄭樹森分析,萊辛不僅優於處理殖民與後殖民議題、非洲經驗、政治小說、英國式家庭小說(Domestic Fiction),在科幻小說領域也成就非凡。如果薩拉馬戈為諾貝爾文學獎注入奇幻風格、馬奎斯帶來魔幻元素,那麼萊辛無疑是將「科幻」因子帶進此一文學聖殿。萊辛是個愛貓人,同樣愛貓的鄭樹森下了結論:「我還想不出來有哪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貓愛到要幫貓寫書,這是貓的勝利!」

中國時報 2007.10.12 

曾化名出書 被出版商拒絕潘勛/綜合報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斯.萊辛,廿多年前曾用化名寫作兩本小說,結果長期出版她著作的英國出版商拒絕出書,後來就算在英、美兩國上市,但沒多少人造勢、評論,銷路也不好。萊辛表示,她的實驗目的在指出沒名氣作家遭逢的種種困境

37

Page 38: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萊辛一九八四年以前便寫過廿五本以上著作,而且被視為角逐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當時她化名為珍.薩默絲(Jane Somers),寫了《好鄰居的日記》(The Diary of a Good Neighbour,暫譯)以及《老人家要是能》(If the Old Could...,暫譯),結果出書後,賣得很糟。      萊辛的經紀人克勞威斯表示,長期替萊辛出書的「Jonathan Cape」公司表示,新書很好,但無法賺錢。而另一家英國知名出版公司「Granada」則表示,內容太灰色,所以拒絕出書。      後來萊辛接受訪問時表示,她想凸顯整個出版業界令人生畏的作業流程。萊辛說,假如那兩本書掛她的真名,那麼可能會賣得很好,然後書評家讚不絕口。但是,用化名出書,在英國只賣了一千五百本,在美國則接近三千本。      萊辛指出,她化名出書的遭遇,可以鼓勵還沒成名的作家,另外叫那些諷刺她不再能以寫實風格寫作的書評家看來像傻瓜。萊辛說,自己打算進行那個實驗已有數年之久。

中國時報 2007.10.12 

最新科幻小說《裂隙》 男人 是偶然出現的物種楊明暐/綜合報導

     今年六月月初,多麗斯.萊辛曾在英國《衛報》主辦的「黑鎮文學節」(Hay festival)上,用一種半玩笑的方式問與會者他們究竟認為男人有什麼用處。      萊辛的最新科幻小說《裂隙》(The Cleft)那時才剛出版,內容是一個只有女人的虛構世界在引入男人後發生的事。萊辛說,在她眼裡,男人之所以被引入,是為了使懶惰散漫的女人世界得到「激勵」。      她說:「這就是我認為男人存在的目的。Y染色體…讓每件事得到激勵。」萊辛認為男人是一種「偶然出現的物種」,必須予以特別照顧,而且他們「很容易就死掉」。但她也承認自己不願生活在一個全是女性的世界裡。      當被問到戰爭是否都是由男人所發動,她回答:「我並未發現女人在當了首相後,會特別愛好和平。」      她說,有些最糟的罪行反而是女人幹的。她說:「我們總以為我們具有母性的慈愛,我們不喜歡打仗,但事實不然,不是嗎?」

38

Page 39: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中國時報 2007.10.12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萊辛風格多變 寫作生命力旺盛丁文玲、吳垠慧/台北報導

     諾貝爾文學獎由英國作家萊辛獲得,台灣的學者多肯定萊辛的文學地位,但對萊辛的獲獎與作品解讀,則各有不同角度。      靜宜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楊薇雲表示,萊辛的成就大致可分兩部分,一是寫作風格不停嘗試新的挑戰,求新求變。她不同時期的作品會發現不同驚喜,曾有批評家形容她為變色龍。另一方面,萊辛的作品一直秉持異議分子對社會主流的思想觀念價值提出質疑與批評。      楊薇雲指出,萊辛曾說,人是慣性的動物,經常會懶於思考,如果她的小說能讓人對自己以及四周的社會現象重新思考,提出質疑,她就達到了小說應盡的責任。      中研院副研究員李奭學則表示,萊辛得獎,讓他感到有點意外。因為如果諾貝爾文學獎以她的女性主義色彩為政治正確的考量,比她更尖銳、前衛的女性主義作家所在多有。如果是以文學成就考量,那麼萊辛作品的品質,似乎還不達世界第一,她雖才氣煥發,但絕非一代大師。      不過,李奭學認為萊辛的寫作生命力相當旺盛,應該不會像其他作家一樣,因為得獎而終止寫作生命。他建議,讀者不妨以平常心來讀她的作品,女性主義作家多少有思想家的色彩,但讓文學回到文學,不牽扯政治,比較好些。      台大外文系教授劉亮雅指出,萊辛除了女性主義,她某段時期對馬克思主義的熱衷,曾是共產黨員的身分,也是世界矚目的焦點,或許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對這部分也有考量也未可知。      時報出版總經理莫昭平、天培文化發行人蔡澤松都讚揚萊辛寫作風格上的多變,關注層面的多樣化。萊辛從極為複雜的長篇小說到平易近人的小品都十分精采,對於女性主義、社會、種族等各題材也廣泛關心。      像她的代表作《金色筆記》,是以短篇小說為骨架,由四篇不同的筆記本獨立存在,章節之間可以跳躍閱讀,然後又從這些獨立的筆記本中發展出一個新的故事,

39

Page 40: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複雜、嚴肅、分量十足且能量旺盛。但像是《特別的貓》、《第五個孩子》、《浮世畸零人》等,又相當地易讀。      蔡澤松表示,萊辛在伊朗出生,但在移居英國之後,可說是英國國寶級的文學家,她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獲獎年紀最高的一位,「這是遲來的榮譽,這次頒給萊辛,可能也是考慮到她年事已高。」

中國時報 2007.10.12 

愛貓成癡 她寫來冷靜又熱情陳淑英、吳垠慧/台北報導

     多麗斯.萊辛(Doris Lessing)的寫作樣貌極為豐富,有長篇小說《金色筆記》這樣形式複雜迷離的代表作,也有書寫愛情、貓咪迷人易讀的雋永短篇。其中,最特別的是,愛貓成癡的萊辛關於貓咪的作品被翻譯超過五十語種,廣為各國讀者喜愛,這可說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家中不曾有過的紀錄。      翻譯萊辛與貓有關的著作《貓語錄》及《特別的貓》的彭倩文表示,「一般人寫貓多寫貓很柔軟、很可愛、很熱情的一面,但萊辛不一樣,萊辛筆下的貓,很冷酷。」      彭倩文說,萊辛寫貓的筆很冷靜,不斷觀察、自省,反覆省思她與貓、貓與整個環境的關係。      「一般對貓的寫法,多半以詩意的筆調呈現出貓的柔軟與貼心。但萊辛是從宏觀的角度切入,述說貓在弱肉強食的殘酷世界裡如何生存,進而描述她與貓相處的經驗,以及她對每隻貓性格的觀察與分析。」      「剛開始看文章時,被萊辛嚇到。」彭倩文說,《特別的貓》原文約有十萬字,她譯好後覺得味道不對,「太柔太硬都不對」,但她想要修卻修不出來,擺了一兩年後才擇其中篇章先出《貓語錄》,後來才出《特別的貓》。      《特別的貓》原著有多可怕?彭倩文舉例,故事描繪萊辛在非洲的童年生活,鄉下地方有很多家貓、野貓,因為數量太多,多到要處理,例如買藥、捕殺,「這些殘酷現實世界的描述,對愛貓的人來說,是很可怕的事。」

40

Page 41: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雖然萊辛寫貓很冷靜,但也有柔情,只是用一種抽離的角度。」彭倩文說,「她對貓流露的深情,卻又能採取觀察與辯證的視角來書寫。即使是小品的文章,都可以感受到萊辛的冷靜與熱情。」      台灣愛貓族聯誼會會長、作家心岱表示,一般人寫貓常用補償、轉化的感受將貓擬人化,但萊辛「有雙特別觀察的眼」。      她舉《貓語錄》描寫一隻因病失去一條腿的貓,必須過著三腳殘廢貓的殘酷屈辱生活。「若無觀察的力量或理性精神是寫不出來的。」心岱說,換做是她,「不敢碰觸貓很痛苦很殘酷的一面」,因為她實在「過不了那一關」。      摘錄萊辛《貓語錄》      他就像很多人一樣,有著互相矛盾的兩種個性─巴奇奇一直都十分驕傲聰慧,他是我見過直覺性最強的一隻貓,但就像那些一輩子都不曾為生活打拚,不曾奮力在世界爭取一席之地的好命人,內心都有個脆弱的角落一樣,在這隻英俊的野獸心中,同樣也隱藏著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格:他有時會喜歡裝模作樣,就像老派的演員一樣,常愛用誇張至極的語氣,來營造出情感的強烈,灑狗血式的戲劇性效果。....

     我們聽說手術很成功,而他現在已經是一隻三腳貓了。那天早上,他趴在我的床上曬太陽,一隻長而優雅的爪子隨意搭在另一隻前掌上,而我撫摸那條即將被切除的腿,滿懷愛意地搓揉那蜷曲起來握住我手指的爪子,像他小時候我常做的那樣,把手指插進他蜷縮的腳掌裡去時,他那小小的爪子立刻繞過來包住我的小指尖,一想到那毛茸茸的美麗前肢將會被扔進焚化爐裡,我就不禁悲痛欲絕。

英 87歲女作家獲文學諾獎 代表作有《金色筆記》2007 年 10 月 12 日 09:19:04  來源:北京日報

41

Page 42: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獲得 2007 年諾貝爾文學獎 10 月 11 日,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坐在自家門前的臺階上。瑞典皇家科學院當日宣佈,多麗絲·萊辛獲得 2007 年諾貝爾文學獎。 新華社發

    2007 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昨日揭曉,結果再度爆出冷門,出生於 1919 年的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獲得該獎。而此前,在廣泛的猜測中,呼聲最高的是美國作家羅斯、當今最富有國際影響力的以色列希伯來語作家阿摩司·奧茲、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義大利作家瑪格利斯及澳洲英文小說家穆雷等。

    多麗絲·萊辛是當代英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譽為繼伍爾夫之後最偉大的女性作家,並幾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以及多個世界級文學獎項,其風格獨特多變,思想深邃,觀點犀利,見解新穎,極具挑戰性。

  多產作家風格多變

42

Page 43: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萊辛 1919 年出生於伊朗,父母是英國人。在萊辛五歲時全家遷往非洲,此後二十餘年家境貧困,先後當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等。她青年時期積極投身反對殖民主義的左翼政治運動。

    萊辛曾兩次結婚並離異,共有三個孩子。1949 年她攜幼子移居英國,當時兩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當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說草稿。該書不久以《青草在歌唱》為題出版,使萊辛一舉成名。此後萊辛陸續發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即《瑪莎·奎斯特》、《良緣》、《風暴的余波》、《被陸地圍住的》以及《四門之城》。這期間她還完成了一般被公認是其代表作的《金色筆記》。

    大約從上世紀 70 年代以來,萊辛對當代心理學及伊斯蘭神秘主義思想的興趣在作品中時有體現,但她仍然關注重大的社會問題。她撰寫了有關個人精神崩潰的《簡述下地獄》及討論人類文明前途的《倖存著回憶錄》。《黑暗前的夏天》講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婦的精神危機。此後她另辟蹊徑,推出一系列總名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檔案》的所謂“太空小說”;包括《什卡斯塔》、《第三、四、五區域間的聯姻》、《天狼星試驗》、《八號行星代表的產生》等,以科幻小說的形式寫出了對人類歷史和命運的思考與憂慮。萊辛是一位多產作家,除了長篇小說以外,還著有詩歌、散文、劇本,短篇小說中也有不少佳作。近年來仍不斷有新作問世。像《簡·薩默斯日記》和《好恐怖分子》。

    八十高齡筆耕不輟

43

Page 44: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昨晚,記者撥通了《世界文學》編委鄒海侖的電話,他說萊辛和中國也有淵源1997 年她曾造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1999 年 6 月,鄒海侖在她位於倫敦北郊西漢姆思蒂德的家中訪問了她。

    “我按約定時間來到了她家,我還在樓下,就聽著樓上玻璃在響,那是萊辛在迎接我的到來,她自己走下來,把我引進了二樓她的寫作間。”寫作間滿目是書,擺放了很多非洲工藝品。一進門萊辛就端上了美味小餅乾、咖啡。

    當鄒海侖得知八十高齡的萊辛每天上午至少寫兩三個小時,下午也要繼續寫點東西的時候,驚訝極了。“我們很多中國作家寫到五六十歲,頂多七十歲就封筆了。”這一回輪到萊辛驚訝了,她連連說:“不可理解,不可理解。”當時,在中國,很多人發出了長篇小說已經死亡的慨嘆,鄒海侖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作家,“只要有人類社會的活動,就會有篇目小說。”她不假思索地說。

    在作家的家中,鄒海侖發現了一台陳舊的打字機,於是他問:“您沒換‘筆’改用電腦寫作嗎?”誰知她笑著回答:“老狗不學藝。”

    老人就像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坦誠,她列舉了一串英國作家的名字,向鄒海侖發問,都沒難倒這位英國文學研究者,最後她拿起桌子上一本翁達傑的書,說“這個作家你知道嗎?”鄒海侖說“我知道”,她不滿意了:“你又知道了。”

44

Page 45: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分手的時候到了,鄒海侖提出:“我能否親您一下?”老人說:“來吧,沒問題。”“我覺得您就像我的母親一樣,”“哪,我可以做你的祖母。”老人還叫來高大的兒子,為她和鄒海侖拍了一張闔影,這張照片現在還挂在鄒海侖的家中。

    “她早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

    當獲悉多麗絲·萊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世界文學》主編余先中感慨了:“這位祖母級作家確實配得上。”他說:“過去一提到當代英國作家誰最厲害,多麗絲·萊辛一定位列其中,她是 20世紀英美小說不可或缺的人物。早在幾十年前就受到世界文壇的關注,現在只是回過頭來肯定其文學功績。”

    鄒海侖認為,多麗絲·萊辛對社會採取介入、干預的積極態度,始終保持社會良知。始終關心普通人的生活,對中國讀書人並不陌生,很多年來,文學評論界就覺得她應該得諾貝爾文學獎,現在只是糾正了一錯誤。

    譯林出版社資深編審王理行既意外也不意外,“這個時候怎麼會給她獎?但她早就應該得這個獎,因為一直不給她,所以沒有人會猜她會得獎。”

    出版社緊急重印《金色筆記》

    萊辛創作于 1962 年的《金色筆記》被一些中國讀者熟悉,但《金色筆記》的情節也一定會令有些人失望:那裏支離破碎,沒有連貫的、完整的故事,激不起一口氣讀完它的慾望。有人也許還會覺得它不堪卒讀,因為它像一個大拼盤,各種風味的菜肴胡亂混合在一起。語言上看,《金色筆記》似乎顯得很平淡,讀者幾

45

Page 46: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乎讀不到詞藻華美、文學味十足的描述。萊辛所用的語言是日常口語,淺顯而明快。

    譯林出版社曾翻譯引進過《金色筆記》、《野草在歌唱》,但印量不過五六千冊上世紀 80 年代中後期女權主義思潮涌動,萊辛受到中國讀者的關注。但 90 年代後期,女權主義思潮漸漸淡下去之後,關注度開始減弱。

    這次獲獎卻意味著萊辛作品的出版價值飆升。譯林出版社負責人透露,從今天開始將安排重印,《金色筆記》等兩本書將至少印刷幾萬冊。而萊辛的一系列圖書版權購買洽談將緊鑼密鼓地展開,《多麗絲·萊辛文集》將再向中國讀者展現這位祖母級作家獨特的文學面貌。(路艷霞) 

   相關反應:

    >>作家

    余華:萊辛獲獎實至名歸

    作家余華得知萊辛獲獎後頗為高興,稱萊辛獲獎實至名歸。

    余華說:“我在《世界文學》雜誌上陸續讀過她的許多短篇小說,由於雜誌推出的是她不同時期的作品,所以我能清晰地看到她的作品在不同時期所呈現出的風格。”

46

Page 47: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余華非常關注這位作家。他說,萊辛創作力十分旺盛,在年屆 81歲高齡時,還推出兩本新作。“但我至少十年沒有在書店看過她的書了,建議國內出版社再版。”萊辛早年以《青草低吟》一舉成名,後來一直積極投身於政治活動,並關注各種社會問題以及婦女的生存狀況,是一個非常有社會擔當意識的女作家。

    虹影:諾獎回歸藝術本身

    女作家虹影與萊辛在英國一個文學節上有過一面之交。正在上海錄製節目的虹影說:“她舉止優雅,待人親切,健談,在英國頗受讀者青睞。”

    對於萊辛獲獎,虹影表示並不意外:“我早年曾讀過她的作品,記憶深刻的是《金色筆記》,她的小說風格變化多端,明快健朗,很難一眼就看出文字是出於女性之手。”

    虹影說,萊辛在英國文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前獲獎作品多包含政治、民族、地域傾向,此次諾獎評委會選擇萊辛,說明諾獎回歸到了藝術本身”

  >>專家

    趙白生:評選結果有點遺憾

    此前曾預測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最有希望摘得本屆諾獎的北京大學趙白生教授表示,他對奧茲沒有獲獎非常可惜。“我個人認為這次結果十分遺憾,2001 年獲獎者維·蘇·奈保爾,2005 年獲獎者哈羅德·品特都是英國作家,這明

47

Page 48: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顯反映出瑞典文學院對於英語這種強勢語言的過分溺愛,以及對英國作家的過分偏愛。這對於其他國家和其他語種的作者都是非常不公平的。”

    對於萊辛獲獎,趙白生表示也在意料之中。“她作為英國文壇的泰斗級作家,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趙白生說,此次之所以將諾獎頒給萊辛,“我個人認為這可能與瑞典文學院評獎委員會內部一些矛盾有關。因為之前幾次頒獎爭議都非常大,一度產生了內部矛盾,此次把獎頒給她這樣一位經典作家會比較穩妥。”

    余中先:萊辛地位等同冰心

    《世界文學》主編余中先稱萊辛為英國“祖母級老奶奶作家”,“其地位相當於已去世的冰心、健在的楊絳。她于上世紀 50 年代就已走紅,算是‘現代主義’圈子裏的作家。她不僅寫小說,還寫詩歌、戲劇劇本等作品,創作題材涉獵廣泛。”

    余中先認為,萊辛的《金色筆記》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該書講述的是青年女性從做情人到做母親的經歷,她用紅色筆記本記下所遭遇的政治事件,用黑色筆記本記錄下童年的回憶。“萊辛的作品多從女性視角出發展開敘述,有人認為她有強烈的女權主義傾向,她這次獲獎有人可能會猜測正因為此。但實際上,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她在創作中是無意識的,也是不自知的。”

    >>出版人

48

Page 49: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吳洪:計劃再版萊辛作品

    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吳洪介紹,國內最早出現萊辛的作品是在上個世紀70 年代,作品是《青草低吟》,後來南京譯林曾出版過她的另一部小說,浙江文藝出版社曾出版過短篇小說集《另外那個女人》。2001 年譯文出版社將她的長篇小說《又來了愛情》引進出版,後將該書列入另一套外國叢書出版。“由於當時國內讀者對她並不熟悉,《又來了愛情》兩個本子加到一塊總共才賣了一萬多冊。”

    吳洪表示,此次萊辛獲獎後,她的作品將是各大出版社爭搶的對象,“我們會查詢《又來了愛情》版權是否到期,如果沒有到期則會考慮將其再版。另外,我們社還會關注萊辛其他沒有被引進出版的作品,如果條件允許,我們會將看好的作品陸續引進。”

    潘凱雄:積極關注萊辛作品

    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潘凱雄表示,每年的諾獎作品是出版社必爭的出版資源,該社當然也會對萊辛的作品給予足夠的關注,在對其作品進行分析與論證後,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具體情況還需集體商議。

    潘凱雄還說,擅長引進國外優秀文藝圖書的作家出版社,在對於萊辛作品是否引進的態度上,與人文社大致相同。

    施宏俊:諾獎作品謹慎引進

49

Page 50: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去年曾引進出版了上屆諾獎得主帕慕克的系列作品,並取得不俗的市場業績。對於萊辛作品,該公司總經理施宏俊表示,他不熟悉萊辛其人,也不會貿然引進她的作品,“諾獎固然是圖書暢銷的因素之一,但並不是絕對保障,我們選擇的出版產品會根據作品的品質本身而論,而不會在意他獲得什麼獎項。即便要出版,也要經過精心論證,謹慎而為。”(京華時報 卜昌偉)

Gore wins Nobel Peace Prize

Gore's Nobel Peace Prize win is expected to fuel a growing movement for the former vice

president to run for president in 2008.

OSLO (AP) — Former U.S. Vice President Al Gore and the U.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on the 2007 Nobel Peace Prize Friday for their efforts to spread awareness of man-made

climate change 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fighting it.

Gore, who won an Academy Award earlier this year for his film on global warming, An Inconvenient

Truth, had been widely tipped to win the prize. The win is also likely add further fuel to a burgeoning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Gore to run for president in 2008, which he has so far said he does

not plan to do.

50

Page 51: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His strong commitment, reflected in political activity, lectures, films and books, has strengthened the

struggle against climate change," the citation said. "He is probably the single individual who has done

most to create greater worldwid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sures that need to be adopted."

ON DEADLINE: Read Nobel statement

USA TODAY ON POLITICS: Will he or won't he run for president?

Ole Danbolt Mjoes, chairman of the prize committee, said the award should not be seen as singling out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esident Bush for criticism.

But, in a nod to the 2008 elections, he said "I am very much in support for all who support changes."

"Al Gore has fought the environment battle even as vice president," Mjoes said. "Many did not listen ...

but he carried on."

Gore, who was in San Francisco as Friday dawned, issued a statement through his office that said, in

part:

"I am deeply honored to receive the Nobel Peace Prize. ... We face a true planetary emergency. The

climate crisis is not a political issue, it is a moral and spiritual challenge to all of humanity. It is also our

greatest opportunity to lift global consciousness to a higher level.

"My wife, Tipper, and I will donate 100% of the proceeds of the award to the Alliance for Climate

Protection, a bipartisa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at is devoted to changing public opinion in the U.S. and

around the world about the urgency of solving the climate crisis."

The last American to win the prize, or share it, was former U.S. President Jimmy Carter, who won it

2002.

In its citation, the committee said that Gore "has for a long time been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environmentalist politicians" and cited his awareness at an early stage "of the climatic challenges the

world is facing.

The committee cited the IPCC for its two decades of scientific reports that have "created an ever-

broader informed consensus ab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global warming.

Thousands of scientists and officials from over 100 countries have collaborated to achieve greater

certainty as to the scale of the warming."

It went on to say that because of the panel's efforts, global warming has bee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In the 1980s it "seemed to be merely an interesting hypothesis, the 1990s produced firmer evidence in

51

Page 52: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its support.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connections have become even clearer and the consequences still

more apparent."

"It was a surprise," said Carola Traverso Saibante, spokeswoman for the IPCC. "We would have been

happy even if (Gore) had received it alone because it is a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is issue."

The prize decision was greeted with skepticism in some circles, however.

"Awarding it to Al Gore cannot be seen as anything other than a political statement. Awarding it to the

IPCC is well-founded," said Bjorn Lomborg, author of The Skeptical Environmentalist.

He criticized Gore's film as having "some very obvious mistakes, like the argument that we're going to

see six meters of sea-level rise," he said.

"They (Nobel committee) have a unique platform in getting people's attention on this issue, and I regret

they have used it to make a political statement."

This year,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at the top of the world agenda. The U.N. climate panel has been

releasing its reports; talks on a replacement for the 1997 Kyoto Protocol on climate are set to resume;

and on Europe's northern fringe, where the awards committee works, concern about the melting Arctic

has been underscored by this being the International Polar Year.

Jose Manuel Barroso,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said the prize would help to continue the

globally growing awareness of climate change.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prevention of climate change have raised awareness all over the world. Their

work has been an inspiration for politicians and citizens alike," he said in a state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Norwegian committee has broadened its interpretation of peacemaking and

disarmament efforts outlined by Swedish industrialist Alfred Nobel in creating the prize with his 1895

will. The prize now often also recognizes human rights, democracy, elimination of poverty, sharing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We believe that the Nobel Committee has shown great courage by so clearly connecting the climate

problems with peace," said Truls Gulowsen, head of environmental group Greenpeace Norway.

The Nobel Prizes each bestow a gold medal, a diploma and a $1.5 million cash prize on the winner.

In London, meanwhile, a British judge, ruling on a challenge from a school official who did not want the

Gore documentary shown to students, ruled that the film contains nine scientific errors or omissions.

52

Page 53: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High Court Judge Michael Burton said he had no doubt that the points raised in An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 the causes and likely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were broadly accurate, but in a ruling published

Wednesday he wrote that they were made in "the context of alarmism and exaggeration."

Gore's film "is substantially founded up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fact," Burton said. "Albeit that the

science is used, in the hands of a talented politician and communicator, to make a political statement

and to support a political program."

The government's plan to show the film in English secondary schools violated laws banning the

promotion of partisan political views in the classroom, Burton said. But he said the screenings could go

ahead if they were bundled with written guidance to teachers designed to prevent Gore's views from

being promoted uncritically to children.

On Thursday, Doris Lessing, author of dozens of works from short stories to science fiction, including

the classic The Golden Notebook,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On Wednesday, Gerhard Ertl of Germany won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studi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on solid surfaces. On Tuesday, France's Albert Fert and German Peter Gruenberg won the

physics award for discovering a phenomenon that lets computers and digital music players store reams

of data on ever-shrinking hard disks.

Americans Mario Capecchi and Oliver Smithies, and Briton Sir Martin Evans, won the medicine prize

Monday for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that led to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manipulating mouse genes.

The prize for economics will be announced Monday.

Gore wins Nobel Peace Prize

Former vice president Al Gore and the U.N.'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have won the 2007 Nobel Peace Prize for their efforts to spread awareness of man-made

climate change, and (as the Associated Press writes)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measures

needed to counteract it.

In the announcement it released a short time ago,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says

that:

Al Gore has for a long time been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environmentalist politicians. He

became aware at an early stage of the climatic challenges the world is facing. His strong

commitment, reflected in political activity, lectures, films and books, has strengthened the

53

Page 54: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struggle against climate change. He is probably the single individual who has done most to

create greater worldwid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sures that need to be adopted.

By awarding the Nobel Peace Prize for 2007 to the IPCC and Al Gore,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is seeking to contribute to a sharper focus on the processes and decisions that

appear to be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world’s future climate, and thereby to reduce the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mankind. Action is necessary now, before climate change moves beyond

man’s control.

We'll have more on the prize and the reaction to Gore's win later.

Update at 6:30 a.m. ET. Will he or won't he?

Winning the Nobel is sure to generate stories about whether this might compel the 2000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nominee to get into the 2008 race.

Yesterday, our Gallup Guru colleague Frank Newport sifted through his polling numbers and

concluded that "we simply don't find -– at this point –- any strong indication that Democratic

voters are waiting desperately for Gore to enter the race."

Update at 6:40 a.m. ET. Gore's reaction.

The former vice president's staff just sent us this statement from him:

I am deeply honored to receive the Nobel Peace Prize. This award is even more meaningful

because I have the honor of sharing it with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the world’s pre-eminent scientific body devoted to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mate

crisis -- a group whose members have worked tirelessly and selflessly for many years.

We face a true planetary emergency. The climate crisis is not a political issue, it is a moral

and spiritual challenge to all of humanity. It is also our greatest opportunity to lift global

consciousness to a higher level.

My wife, Tipper, and I will donate 100 percent of the proceeds of the award to the Alliance for

Climate Protection, a bipartisa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at is devoted to changing public

opinion in the U.S. and around the world about the urgency of solving the climate crisis.

The vice president's office also says he will be meeting with reporters around mid-day today.

Update at 7:05 a.m. ET. Why would he want to run?

54

Page 55: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Our Gannett colleagues at The Tennessean write that:

The question may not be whether Gore will jump into the 2008 presidential race, but why he

would want to, said political consultant Chris Lehane, who was Gore's spokesman during the

2000 campaign.

"In many ways, Gore has virtually transcended the presidency itself," said Lehane. "He's

found a way to have an enormous impact every day on the issue of global warming -- the very

issue that got him involved in politics in the first place."

In fact, getting back into politics might actually hamper Gore's work on climate change,

Lehane said.

"If he decided to become a candidate, suddenly, people would be looking at him through a

different lens. Everything he said and did would take on a political dimension," he said.

But then again, "You never say 'never' in politics."

Update at 7:15 a.m. ET.

As you might expect, the folks at Draft Gore (who we wrote about earlier this week) are on top

of the news as well.

Update at 8:35 a.m. ET. Gore's news conference.

The former vice president's staff just sent out word that he will meet with the media at 1:30

p.m. ET, at the offices of the Alliance for Climate Protection in Palo Alto, Calif.

Posted by Mark Memmott at 06:10 AM/ET, October 12, 2007 in Democrats | Permalink

By posting a comment, you affirm that you are 13 years of age or older.

Comments: (4) Showing:  

gphell22 wrote: 1m ago

55

Page 56: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Congratulations to Al Gore for winning the Nobel Farce Prize. When are they giving it to someone who

deserves it and stop playing politics?

You think there's global warming? 30 years ago the same people were talking of an ice age. The Earth's

climate has always fluctuated and what is a 2 degree increase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a 2 degree decrease in the thrid. Instead of buying sunscreen, we'll be told to buy heavier winter

coats.

Recommend  | Report Abuse

kent clark wrote: 55m ago

I can't believe (actually I CAN believe and its sad) that some of the so-called unbiased media sources

are already savaging Gore on the day he is awarded the Nobel Peace Prize. CNN savaged him this

morning -- are these large media conglomerates that scared of a Gore presidency that they are already

going on the attack when he's not even running?

Think of what a better world we would be living in if the man who got the most votes in 2000 would have

been put into office. Think how much better off we could be in eight years if he were to be elected

President now.

Recommend  | Report Abuse

billmhous wrote: 56m ago

I say "Re- Elect Gore 08". He won in 2000 and I'm almost certain that our country would not be in the

difficulty it is in if we had the wisdom to end the archane Electoral College and allow the top vote- getter

to win.

Run Al, Run!

Recommend  | Report Abuse

NMMI CPT wrote: 1h 47m ago

56

Page 57: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Well said. Don't run sir. You and president Carter have been more of a force for good out of office than

in. Keep up the good work!

Recommend  | Report Abuse

諾貝爾 07/高爾 IPCC 共享諾貝爾和平獎 2007-10-12 20:22/謝姈君

眾所矚目的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揭曉,致力提醒世人,氣候暖化危機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跟同樣為環保意識,付出貢獻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一起榮膺和平獎桂冠。 眾所矚目的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揭曉,致力提醒世人,氣候暖化危機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跟近年來為環保意識,付出貢獻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共享和平獎殊榮。 氣候暖化,威脅全球生態發展,已經是全人類必須面對的迫切危機,這樣的共識也傳達給諾貝爾委員會。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諾貝爾委員會決定,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 IPCC跟高爾一起共享。」 拍攝「不願面對的真相」,以震撼人心的影像傳達氣候變化,跟環境意識的美國前總統高爾,成了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之一。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他們的貢獻在於建立,並且宣揚有關人為氣候變化的重要知識,而且為對抗變化的必要措施奠定基礎。」 另一個共享和平獎頭銜的是聯合國組織 IPCC,這個由世界氣象組織跟聯合國環境署,在 1988 年成立的跨政府委員會,過去多年來,致力全球環境變化調查,對外發布警訊,讓世界各國更加體認碳排放控制的重要性。 IPCC跟高爾的獲獎,讓世人更清楚,搶救地球氣候是人類當前的重要課題。

57

Page 58: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諾貝爾 07/美國前副總統高爾 獲諾貝爾和平獎 2007-10-12 20:00/張家齊

剛剛出爐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就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是共同得獎人,他以一部「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在今年橫掃影壇各大獎,也同時發揮了影響力,讓世人重視環保的重要;因為他認為無論地區性的軍事消長,或是強權之間的武力對峙,都沒有環保為地球帶來的威脅更大,因為環保將是整個地球的共同敵人,高爾的信念贏得許多人的讚賞,也為他贏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殊榮。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絕對堪稱 2007 年最大贏家,他拿下奧斯卡 2項獎盃,剛出爐的艾美獎,甚至新書都是最佳暢銷榜第一名,如今,他鼓吹力倡的環保議題,也為他拿下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前美國副總統高爾:「這個小星球,就是我們擁有的一切!」 拍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高爾時而搞笑、時而嚴肅,用血淋淋的事實舉例,像是歐洲熱浪奪走 3 萬 5千條人命,史無前例侵襲美國的颶風群,第一個在南大西洋生成的颶風,東京百年來第一次沒有降雪。 高爾把環保提升為全球應該面對的最大課題,終於獲得挪威國會提名,並得到諾貝爾 5 人小組的青睞,從 181 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高爾的身分從政治家轉向環保先鋒,照他的說法是,拯救地球可以幫助更多的人,但是另一個話題,才是美國人真正好奇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我是高爾,我曾經是美國下一任總統,親愛的鄉親父老們…,我要藉由這個機會,正式宣布…。」 非常喜歡在公開場合開玩笑說,他要參選 2008總統大選,但其實也非常明白的多次說過,參選不在他的規劃當中,2000 年參選落敗後,高爾把環保提升了高度,也同時拉高了自己的格局。 如今很有可能再度站上政治舞台,難怪有人說,「不願面對的真相」,絕對是史上獲獎最多的紀錄片之一。

58

Page 59: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現卸任元首宗教領袖銀行家都曾獲和平獎 2007-10-12 19:06/劉剛

回顧過去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有知名人士,也有沒沒無聞的人,都在不同領域為促進世界和平做出貢獻。去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孟加拉農民銀行創辦人尤努斯,前年是國際原子能總署和署長艾巴拉迪共同獲得。一九八零年以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包括多位現任和卸任國家元首,像是蘇聯領袖戈巴契夫,南韓總統金大中,前美國總統卡特,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此外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南非主教圖屠無疆界醫生組織和聯合國維和部隊,都曾經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獲諾貝爾和平獎 高爾感到榮幸 2007-10-12 19:06/劉剛

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和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努力推動環保、對抗地球暖化,共同贏得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對此,高爾除了感到榮幸,也希望這次得獎能將環保運動推向更高層次。高爾說,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推動環保多年,他能和小組共同獲得諾貝爾獎,非常榮幸。高爾還說,他會把獎金全部捐給保護氣候聯盟。保護氣候聯盟是非政府組織,成立宗旨提高人們環保意識,讓大家知道氣候暖化帶來的危機。

59

Page 60: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戈爾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共用諾貝爾和平獎

2007 年 10 月 12 日 17:49:1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12日電 奧斯陸消息:挪威諾貝爾委員會12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宣佈,將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和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

資料圖片:戈爾站在清華大學的演講臺上

    諾貝爾委員會說,授予戈爾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諾貝爾和平獎是為了表彰他們在改善氣候變化問題上作出的貢獻。

    戈爾于1948年出生,曾出任美國克林頓政府的副總統,2001年1月20日結束任期離職。自從2000年競選總統失利後,戈爾一直致力於環保事業。2007年,他參與製作的環保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獲得第79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60

Page 61: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于1988年由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建立,其任務是對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各種問題展開定期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評估,為保護環境和國際社會在氣候方面的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背景資料:近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及其成就

 

 

文學獎

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獲得 2007 年諾貝爾文學獎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諾貝爾文學獎與中國

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英科學家分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近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及主要成就

61

Page 63: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2003 年諾貝爾獎 2004 年諾貝爾獎 2005 年諾貝爾獎

    2006 年諾貝爾獎 2007 年諾貝爾獎 2007 年諾貝爾獎公佈結果時間表

    父子、夫婦諾貝爾獎得主 諾貝爾獎歷史上 6次“子承父業”奇跡

    諾貝爾獎獲獎者面面觀 諾貝爾科學獎百年展

    諾貝爾遺囑 諾貝爾獎五問 諾貝爾獎趣味數據

    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如何出爐? 諾貝爾獎公佈前的猜謎遊戲

諾貝爾和平獎頒給環保:戈爾UN委員會共享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2 17:54:57  

63

Page 64: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中評社香港 10 月 12 日電/瑞典皇家科學院 12 日宣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與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因關心全球氣候變化的貢獻獲得 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

  戈爾這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爲第二位獲獎的美國民主黨人,第一位是前總統吉米·卡特(2002 年獲獎)。      今年的和平獎共有 181 個團體及個人角逐,而全球暖化及環保是今年的大熱門。早在今年二月,挪威國會就有兩名議員提名戈爾角逐 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在此之前,位於奧斯陸的和平研究所所長曾表示,戈爾拍攝“不願面對的真相”,喚起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 近年來,諾貝爾基金會拓寬和平獎涵蓋的範圍,從以前侷限於制止紛爭、促進和解,到現在增加了人權、環保及對抗貧窮等議題。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 (Al Gore),1948 年 3 月 31 日生於華盛頓。其父是位很有名望的政治家,他曾在越南服兵役至 1971 年,1970 年,他在西貢一美軍工兵團任戰地記者,回國後作為一家報社記者發表過系列報道,揭露官場醜聞。1993 年1 月,戈爾擔任克林頓政府的副總統,1997 年 1 月連任。2000 年 8 月被民主黨正式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在 2000 年 11 月舉行的大選中,與共和黨候選人布什得票不相上下,經過一個月的法律訴訟,戈爾宣佈競選失敗。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共享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

64

Page 65: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戈爾熱衷於環保事業,曾赴南極考察臭氧空洞問題,赴巴西實地瞭解和研究砍伐森林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呼籲發達國家為環保作貢獻,希望同中國合作開發能源。他著有《平衡的地球:生態和人類精神》一書。1993 年 4 月該書獲得 1993 年甘迺迪圖書獎。去年,戈爾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幷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喚起了全球尤其是美國人對全球變暖問題的關注,不僅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而且爲戈爾贏得了更大的聲譽。

  2007 年 6 月 6 日,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基金會宣佈將 2007 年阿斯圖裏亞斯王子獎國際合作獎授予戈爾,以表彰他在改變全球大氣變暖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於 1988 年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于 1988 年聯合建立的政府間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對氣候變化科學知識的現狀,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的潜在影響,以及適應和减緩氣候變化的可能對策進行評估。

  IPCC 的工作就是爲政制决策人提供氣候變化的相關資料。機關本身不做任何科學研究,而是檢閱每年出版數以千計有關氣候變化的論文,幷每五年出版評估報告,總結氣候變化的“現有知識”。1990 年、1995 年和 2001 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相繼三次完成了評估報告,這些報告已成爲國際社會認識和了解氣候變化問題的主要科學依據。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獲諾貝爾和平獎

65

Page 66: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周五(12 日)獲得2007 年度諾貝爾和平獎,表彰其在提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意識上的貢獻。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同時獲得這一殊榮,將與戈爾共享 150 萬美元的獎金。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說,戈爾可能是"讓全球懂得必須為應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的貢獻最大的個人"。 今年氣候變化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正在探討替代"京都議定書"的氣候變化協議,歐洲、亞洲和美國也都高度重視這一問題。 近幾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逐漸擴大了諾貝爾和平獎的表彰範圍,對在維護人權、民主、保護環境和緩解貧窮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予以嘉獎。 2004 年,肯尼亞環保人士馬塔伊獲諾貝爾和平獎,而去年該獎項的得主是孟加拉經濟學教授尤努斯,表彰在消除貧困上做出的努力。

戈爾獲獎的意義2007 年 10 月 13 日 09:32:07  來源:解放日報

戈爾多年來致力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66

Page 67: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10 月 12 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宣佈,將 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和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這是 2007 年 1 月 15 日戈爾在日本東京參加活動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子夜時評

    今年對於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來說可謂是個“獲獎年”,繼憑藉《難以忽視的真相》摘得第 79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後,昨天,他又與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分享了 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在公告中說,戈爾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在確立和大力推廣與“由人類活動帶來的氣候變化”有關的知識以及扭轉全球氣候變暖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67

Page 68: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自從在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惜敗給現任總統布希後,戈爾就一直致力於推動環境保護,成了一名“環保鬥士”,並獲得了多個環保獎項。英國《泰晤士報》在報道其獲獎消息時甚至稱,“現在唯一一個還在躲避戈爾的公共獎項恐怕就是美國總統一職了”。當然這只是玩笑。事實上,就在獲獎前不久,戈爾參與製作的《難以忽視的真相》還被英國高等法院法官裁定存在至少9處失實。戈爾的“真相”中究竟摻雜了多少“假相”,在此姑且不論。但是,諾貝爾委員會將分量頗重的和平獎頒給戈爾和氣候變化委員會這一舉動表明,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共識,並且是一個需要國際社會慎重對待、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和平獎應該授予“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貢獻的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很多和平獎的獲得者都與現實政治、促進和平事業、減少或停止衝突等有關。但是,近兩年來,隨著對“和平”概念的認識趨向廣義,和平獎所覆蓋的領域也在拓展。2004年,和平獎授予了肯亞環境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旺加裏·馬塔伊,以表彰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的貢獻。而去年的和平獎則授予了孟加拉國農村銀行及其創始人,以表彰其在為窮人創造經濟和社會發展機會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

    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兩者相輔相成。氣候變化看似與和平搭不上邊,但是全球變暖帶來的乾旱、歉收和熱帶疫病可能使一些地方變得更為貧窮和動蕩而海平面上升也可能使一些低地國家出現大量難民,給這些國家自身及其鄰國造成巨大壓力。這些都會成為產生或加劇衝突的根源。正如諾貝爾委員會所說的

68

Page 69: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那樣,氣候變化可能會觸發人類大規模遷徙,競爭地球自然資源也會更為激烈。這些改變將把尤其沉重的負擔施加給世界上最為脆弱的國家。結果是,國內和國際出現暴力衝突和戰爭的危險將會增加。

    60多年前,全球變暖還只是個“前衛”概念,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個氣候分析學家為此憂慮。時至今日,儘管科學家們在氣候變化的趨勢、影響等問題上還存在爭論,但是大多數人已經接受了全球變暖這一事實。可以說,它不再僅僅是一個“熱門”話題,而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靠人類自身的合作。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將和平獎授予戈爾和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諾貝爾委員會發出了一個有遠見的信號。(王珍)

69

Page 70: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10 月 12 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宣佈,將 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和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這是 2007 年 9 月 19 日戈爾在澳大利亞雪梨參加活動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法新

支援者登廣告徵戈爾參選總統

70

Page 71: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 2007-10-12 14:45:31 ) 稿件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5版  

    新華社華盛頓 10 月 10 日專電(記者王薇)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的支援者 10 日在《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希望戈爾參加 2008 年總統選舉。     名為“徵召戈爾”的組織刊登的廣告稱,已有 13.6 萬人在該組織發起的網上請願書上簽名,而這份請願書將在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結果揭曉兩天前公佈。因致力於引起世界對全球變暖問題的關注,戈爾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廣告說:“你說你對政治已經失去興趣,你當然有理由這樣認為。但我們知道,你對你的國家沒有失去興趣,而你的國家也需要你。”    廣告還說,戈爾是第一個對在伊拉克發動一場先發制人戰爭的危險發出警告的美國政界人士,而事實證明他是對的。這些支援者希望,戈爾能憑藉經驗、洞察力和在世界政壇上的地位幫助結束這場戰爭。

高爾獲諾貝爾和平獎 獎金全捐出 避談明年是否參選總統 2007-10-13 09:50/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揭曉,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因為與聯合國旗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合作,拍攝關於氣象變遷的電影「不願對面的真相」,讓世人更了解地球暖化的威脅,因此雙雙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高爾已經表示獎金將全數捐出給氣候保護聯盟,至於明年是否再次投入美國總統大選,高爾則是避而不談。 諾貝爾委員會 12 日宣布,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諾貝爾委員會主席穆喬斯表示,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決定,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由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與高爾共同獲得,以表彰其對於建立及宣傳關於人類造成氣候變遷的偉大知識,並且為對抗此改變所需要的解決之道立下根基。前美國副總統高爾,自從 2000 年競選總統落敗,此後重新出發,以他獲得2006 年奧斯卡獎的紀錄片,「不願對面的真相」來投入挽救氣候變遷的工作,他在得知獲獎之後表示,無比榮幸。

71

Page 72: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2007_10)/生活/2007諾貝爾獎... · Web view諾貝爾獎 胚胎幹細胞開創性研究 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央社 台北八日電】

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高爾表示,相當感謝,對於獲得此獎,感到無比榮幸,要感謝諾貝爾委員會,更有意義的是,與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共同獲得這項殊榮。與高爾一同獲獎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是聯合國旗下機構,專門研究全世界地球升溫所帶來的影響,機構主席帕喬里也在得知獲獎之後,以視訊會議的方式發表得獎感言。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主席帕喬里表示,對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來說,與高爾一同獲獎,是一項偉大榮譽。而高爾獲獎的消息在發布之後,像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及包括在 2004 年推動種樹綠化而獲得和平獎的環保人士馬薩伊女士也都給予高度讚賞。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將於 12 月 10 日在挪威奧斯陸舉行,得主將獲得一面金牌、一張獎狀,及共同分享 1000 萬瑞典幣,相當於新台幣 5000 萬元的獎金,高爾已經表示獎金將全數捐出給氣候保護聯盟,至於明年是否再次投入美國總統大選,高爾則是避而不談。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