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 7 警钟 纪法 周刊 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王珍 实习编辑:张瑾闽 电话:(010)59598056 邮箱:jjbzbb@vip.sina.com 镜鉴 “温情”中迷失“温水”里沉沦 —上海市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士达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本报记者 王珍 王雅南 通讯员 郭枫 点评 回顾陈士达的成长经历,他从长兴岛走 出,一路仕途顺利,本可善始善终,但他没能 始终做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 利益、亲情、友情面前,底线意识慢慢丧失 了,党纪观念逐渐淡漠了,最终跌入贪腐的深 渊,令人扼腕,催人反思。 警示一:保持定力,自觉抵制诱惑。和平 年代,霓虹灯下的纸醉金迷,已成为攻击党员 领导干部的“糖衣炮弹”。陈士达就是因为不 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政治上不纯 洁、不坚定了,没有经受住纸醉金迷的考验, 没能抵抗住“糖衣炮弹”的攻击。此案告诫我 们,理想信念须臾不可忘、纪法之弦时刻不能 松。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把理想信念作为“定海 神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心中 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 不越轨、不逾矩,清正为民、廉洁奉公、秉公 用权。 警示二:保持警惕,构建“亲”“清”政 商关系。行成于思毁于随,行为的出轨逾矩, 多毁于思想麻痹、随意不羁。反观陈士达的违 纪违法之路,也是因为放松警惕,在“温水煮 青蛙”中慢慢丧失知觉,沉迷其中,且不能自 拔:对于熟人的请托,他抹不开面子;对于亲 属的非分之请,他放弃原则,最终只能自食苦 果。陈士达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温情脉脉的 面纱之下,掩盖的可能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官商交往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 “勾肩搭背”,搞权钱交易,也不“背对着 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切实构建 “亲”“清”政商关系。 警示三:端正家风,严以修身齐家。家风 连着党风,关系着社风民风。家风正,则可兴 家立业,流芳百世;家风不正,则会殃及子 孙、贻害社会。陈士达的堕落,与他不注重家 风家教有很大关系。不唯他如此,从近年来查 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 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诱因。这也警醒党员 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同时也要端正家风,防 止亲属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也防止身边 人枕边人把自己“拖下水”。 警示四:建章立制,防止权力滥用。陈士 达在多个乡镇担任主要领导长达 15年,权力和 影响力很大,他也正是借此长期为亲友、老板 打招呼、谋私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从中也 暴露出对基层一把手的监督存在盲区。要通过 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并严格执行,真正实现把 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干部在监督中履职,从而消除“真空”地 带、压缩“任性”空间、防止权力滥用。 (曾 宁 雅 南) 一封特殊的举报信 ■王国玺 “我作为时任党支部书记,不仅 没有管好自己,也没有带好班子,使 包括我在内的5名班子成员都出现了 违纪行为,真是追悔莫及。”近日, 有关工作人员将处分决定书送达马昌 营镇毛官营村党支部原书记张志国手 中时,他后悔地说。 今年5月,因违反廉洁纪律,张 志国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该村另 外4名时任村干部陈某甲、侯某某、 耿某某、陈某乙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 告处分、党内警告处分。 事情要从一封特殊的举报信说 起。去年底,平谷区纪委监委收到了 一封来信,反映张志国、毛官营村村 委会主任陈某甲以及村“两委”班子 成员侯某某、耿某某、陈某乙冒领村 农技员补贴并进行私分等问题。举报 人正是陈某乙。 这一线索被交由我所在的第六审 查调查室进行初核。 “我觉得愧对了组织的培养,我 愿意把分到的钱上交组织。”当我们 找到陈某乙了解情况时,他说明了自 己主动反映问题的原因。 由于接到问题线索时正值村“两 委”换届期间,因此必须快查快结。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认为冒领并私分 村农技员补贴的线索清晰具体,因此 决定将此作为突破口。 在调取了必要的证据材料后,我 们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与张志国及其 他相关人员谈话。 “2013年各村设立农技员,当时 张志国在村‘两委’会上说,我们村 不设专门的农技员,由村委会主任兼 任。年底把农技员补贴取出来,大家 平分……” “我们村有一个邮递员岗位,每月 400元补贴。私分邮递员补贴也是我们 共同商量的,一直分到2017年底……” 随着谈话的不断深入,外围证据 的不断获取,事实框架逐渐清晰起来。 经立案查实,2011年,平谷区在 符合条件的村设立邮递员岗位,规定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农村低收入 家庭劳动力”。在张志国的提议下, 毛官营村由陈某甲担任,但未承担实 际工作。2013年至2017年,村邮递员 的全部补贴共计2.4万元,被村“两 委”成员私分,张志国分得6000元, 其他村干部分得 4000元至 6000元不等。 2013年,平谷区建设村级农技员 队伍,规定“凡享受公共服务性补贴 或工资性收入的人员不得选聘”。同 样是在张志国的提议下,毛官营村由 陈某甲担任农技员。2013年下半年至 2017 年 底 , 农 技 员 补 贴 共 计 8.1 万 元,被村“两委”成员作为奖金私 分,每人分得1.62万元。 2016 年 9 月 , 张 志 国 带 领 该 村 “两委”班子成员,驾驶公车与某绿化 公司法人武某某共同到塞罕坝旅游,所 有费用均由武某某支付,花费约 7000元。 “我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 没有带头履职,违反规定接受他人安 排的旅游活动,私分农技员和邮递员 补贴,造成了不良影响,我愿意接受 组织的处理。”张志国对自己的所作 所为后悔不已。 最终,张志国等人均受到了党纪 处分,村“两委”换届参选资格也被 取消。张志国在2017年曾因违反国家 法律法规规定,受到过党纪处分,具 有从重或加重情形,因此被给予留党 察看一年处分。陈某乙因主动交代违 纪问题,具有从轻或减轻情形,因此 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近年来,平谷区纪委监委不断加 大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查处 力度,形成“不敢腐”的有力震慑。 同时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筑牢 “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农村党员干 部违纪违法案件所占比例逐年下降。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纪委监委) 纪法前沿 陈士达,上海市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 任,曾先后任宝山区淞南镇党委书记、吴淞社 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高境镇党委书记。 2018年8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上海 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年 11月, 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 查起诉。 俞晓松 摄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纪委监委运用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编印《警示录》、拍摄警示教育片、印 制典型案例展板巡回展出,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量身打造警示教育“套餐”,旨在用“身边事”警示 “身边人”,教育他们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图为该区鹿山街道党员干部在 参观典型案例展板。 程建标 刘珺 摄影报道 滨江临海的长兴岛,历经风浪,磨炼人, 也考验人。 1963 年出生于上海长兴岛的陈士达,34 任副处级干部,36 岁升为正处级干部,经历过 磨炼。他曾临危受命,救活了负债 16 亿元的前 卫农场;也曾屡受表彰,获得上海市优秀党务 工作者、宝山区先进工作者等诸多嘉奖……用 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5+2’‘白 + 黑’都 经历了,人瘦了、老了、头发少了”。 然而,面对各种诱惑,这个曾经拼搏向上 的领导干部,终究没有经得起考验。 初湿鞋履:为情同手足的兄弟“开绿灯” “对领导干部的‘围猎’并非刺刀见红 的白刃战,而是温情享受的腐蚀” 2001 年,是陈士达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 年份。 当年 9 月, 38 岁的陈士达出任淞南镇党委 书记,开始了他在基层一把手的政治生涯。然 而,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本可大展宏图的陈士 达慢慢走上了“蜕变”之路。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令他初湿鞋履的, 竟是情同手足的“老兄弟”徐某某。 “徐某某与陈士达是同乡,读书时是上下铺 的兄弟。陈家发生变故时,徐某某还慷慨地将 自家房子腾给陈士达一家居住,可谓雪中送 炭。”审查调查人员告诉记者,此后,徐某某又 两度主动为陈士达装修房子,逢年过节也会送 点薄礼。在陈士达眼里,二人情同手足。 陈士达担任淞南镇一把手后,徐某某觉得 机会来了,希望通过“陈书记”打个招呼,拿 到某新建商品房小区配套的幼儿园工程。 至交的请托,让陈士达觉得抹不开面子。 “一个人的变化是从小节开始的,小节不注意, 一步步就堕落了。从小红包开始拿,后来拿多 了,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了,就帮他去做事了。” 他明白,对于徐某某长期的“人情投资”,到了 该“返利”的时候了。于是,陈士达利用手中 职权,帮助徐某某顺利承接了该工程。 2002 年底,陈士达搬新家的时候,徐某某 送给他 20 万元。“一方面是乔迁之喜,另一方 面是感谢我打招呼。”陈士达说,一开始,他也 觉得不妥,想拒绝,但在徐某某的极力劝说 下,他还是收下了,“自此,我和他之间的关系 便堕落成权钱交易了,我把自己从一个守法公 民变成了一个犯罪分子。” 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从一 开始徐某某主动送钱送卡,到后来在妻子的唆使 下,向徐某某索要 2%的回扣;从收徐某某一个人 的,到大肆收受辖区内多家公司老板的……陈 士达在贪腐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一发不可收 拾,对“收钱”已有些麻木。 “当时做的时候,是想推进地方的发展,把 项目引进来。但是过程当中,觉得我帮你做成 了,大家皆大欢喜,拿点回扣问题也不大,心 安理得。”利令智昏,陷入金钱漩涡的陈士达, 被不法商人老板们“围猎”,不仅不痛苦,反而 很享受。 “饭局中只要我不到场,酒桌上的主位是没 人敢坐的。觥筹交错中,‘书记能力强’‘书记 人品好’等阿谀奉承不绝于耳。”就这样,他开 始飘飘然了,觉得他们讲的都是实话,“这些老 板在我的眼里也逐渐可爱了、可亲了。” 从一开始担心被“围猎”,到喜欢被“围 猎”、享受被“围猎”,最后变成了巴不得有人 来“围猎”……推杯换盏、灯红酒绿中,陈士 达已经完全混淆了公与私、官与商的界限。 “什么纪律约束、觉悟观念,全部抛在了脑 后,什么话都敢讲、什么礼都敢收、什么地方 都敢去,最后被人牵着鼻子走。”陈士达坦言, 直到后来被审查调查,他才意识到,对领导干 部的“围猎”并非刺刀见红的白刃战,而是温 情享受的腐蚀,“腐败就像温水煮青蛙,掌握的 资源越来越多,周围的老板就来吹啊、陪啊、 捧啊,听多了,我自己也感觉我付出那么多, 他们做了工程,赚了几千万,发了,我拿个几 十万有什么关系呢?” 推波助澜: “贪内助”加速了他的“祸” “我在她面前节节败退,逐步从拒绝 到适应,再到顺从,在贪婪敛财的犯罪道 路上愈走愈远” 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在陈士达违纪 违法道路上,他的妻子秦某某没有做好“贤内 助”,而是扮演了贪腐“助推器”的角色。 “熟悉陈士达的人都知道,陈士达有个贪钱 的妻子。”审查调查人员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曾 经是保险公司高级营销员,她时不时给陈士达 吹一吹“枕边风”,陈士达就为其保险业务谋些 利。不仅如此,当一些亲朋好友有非分之请, 求助于陈士达而碰壁时,大多会找到他的妻 子,“陈士达所有的圈子,她都要涉及。到最 后,她甚至可以直接向陈士达的工作关系户索 要钱财,插手陈士达的工作。” 陈士达有一个弟弟,自己在外面承接工 程,但是没有公司,也没有施工资质。为了顺 利承接工程,陈士达曾帮他挂靠在徐某某的公 司做包工头。然而,他的弟弟并不满足于寄人 篱下,希望通过哥哥的关系承揽到更多工程项 目,便找到了嫂子,提出“所有通过哥哥的关 系承接的工程,利润平分”。 起初,陈士达觉得太敏感了,不愿意。但 这个诱人的条件让其妻秦某某颇为心动,她觉 得别人做也是做,为什么不能帮自己的弟弟, “外面人的钱烫手,自己兄弟的不要紧”。 在妻子的多次劝说下,陈士达最终还是同 意了。 随后的几年,弟弟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但却迟迟没有履行当初的分成约定,陈士达的 妻子便主动去找弟弟“谈心”,表示“你不能忘 记我们”。为了掩人耳目,秦某某想了个办法: 让弟弟以他自己的名义开办两张银行卡,将钱 直接打入那两张卡中供陈士达夫妇使用。 “表面上是他弟弟的钱,实际上用于陈士达 家的理财、购房等,而这在他每年的个人有关 事项报告上是看不出来的。”审查调查人员介绍 说,就这样,陈士达一方面处处替弟弟铺路, 另一方面默许妻子用弟弟的银行卡消费,挥霍 一空后,还将卡归还给弟弟本人。 这种瞒天过海的障眼法,看似天衣无缝, 但事实证明,这一切只是他们的黄粱美梦。收 受弟弟以及两个外甥女的数百万元贿赂款,被 一分不少地记在了他的贪腐账上。 商人梁某某也是通过秦某某攀附上了陈 士达。 2012 年,梁某某投资了高境镇一个项目, 由于贷款出现问题,经陈士达协调帮助,最终 顺利拿到了 4000 万元贷款。为了酬谢陈士达, 梁某某前后两次用上述“体外循环”的方式, 以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办了一张 50 万元和一张 100 万元的银行卡送给陈士达夫妇。 2016 年,梁某某因为资金周转问题,想退 出项目股权,希望陈士达能帮他解燃眉之急。 此时恰逢组织对陈士达提任宝山区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考察之际,为保全自己,陈士达没有应 允。后来,梁某某就把目标换成了其妻子秦某 某,并与她达成共识,只要这个事顺利办好, 就给 500 万元酬谢。 果不其然, 500 万元这个数字,让秦某某 很心动。她无休止地朝陈士达吹“枕边风”, 一来二去,陈士达也动摇了。他认为自己在高 境镇一把手的权力快要“到期”,“想借在高境 最后一次用权机会再捞一把”。贪婪最终战胜 了内心的不安,陈士达不顾“三重一大”决策 有关规定,擅自动议决策,积极推动梁某某退 股计划。 促使陈士达狠下心放手一搏的,还有一个 重要原因—儿子当时要在加拿大购房,尚有 400 万元的资金缺口。为此,陈士达后来还专 门找来梁某某,开口向他借 400 万元现金,名 义上是“借”,实则是考验梁某某许诺 500 万元 酬谢的诚意。 “我真的贪得不得了,梁某某一下子拿不 400 万,我还打电话帮他借钱,事后想想不 可理喻。”陈士达后来反思道,“我在她面前节 节败退,逐步从拒绝到适应再到顺从,在贪婪 敛财的犯罪道路上愈走愈远。” 对抗调查:聪明反被聪明误 “糊涂,真糊涂。天网恢恢疏而不 漏,你想个人与组织对抗,只能是鸡蛋碰 石头” 2018 5 月,上海市纪委监委就反映陈士 达的相关问题找其弟弟谈话。得知此事后,陈 士达夫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慌不择路的秦某某,即刻去银行拉对账 单,陆陆续续归还了部分行贿人的钱款…… 惶惶不可终日的陈士达,当时正在市委党 校参加局级干部培训,度日如年,如坐针毡。 他在忏悔书中写道:“那时,我站在市委党校 的寝室楼上,想着不久的将来自己将接受调 查,心里羞愧、害怕、着急、担心,百感交 集,甚至有过从楼上一跃而下的冲动。” 煎熬中,陈士达也想过主动向组织交代, 但是在妻子的极力反对下,他始终没有迈出那 一步,而是选择了负隅顽抗。 2018 7 月,陈士达向市纪委监委递交了 一份个人情况说明。“虚构了一些事实,隐瞒了 一些情况。”上海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 者,这份说明看似言之凿凿、态度恳切,实则 漏洞百出、谎话连篇。 就在陈士达提交虚假说明之际,梁某某 从国外回来了。为了掩盖受贿事实,陈士达 夫妇多次与梁某某接触,针对 500 余万元的经 济往来,订立攻守同盟。“其中的 100 余万元, 他们反复串供,都没能捏造出一个合适的理 由。”审查调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第三次、 第四次碰面时,陈士达夫妇把 100 余万元说成 是女儿向梁某某妻子的借款,后来由亲家公 还款。 然而,这一切无异于作茧自缚。 8 23 日,梁某某在机场办理出境时被阻,潜逃合 肥。市纪委监委迅速出击,对其采取调查措 施。不久之后,梁某某彻底交代了行贿及串供 事实。 铁证之下,陈士达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他 后来说:“糊涂,真糊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你想个人与组织对抗,只能是鸡蛋碰石头。” “我对违法犯罪还是很害怕的。所以,每到 一个单位,我的表现都是努力工作、务实肯 干、做出成绩,来取得组织、领导和地方干部 群众对自己的信任。”陈士达坦言,他还是存在 一些侥幸心理,“觉得有什么问题组织也会相信 我的”,“我不敢去面对自己的阴暗面,不愿去 面对光环背后那个贪婪的陈士达,更不想让组 织和群众知道我光环背后还有如此贪得无厌的 一面。” 最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过 是自欺欺人罢了。面对自己铸下的大错,陈士 达泣不成声。 2019 3 月,陈士达涉嫌受贿一案在上海 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等待他的,将 是法律的惩处。

镜鉴 “温情”中迷失“温水”里沉沦邮箱:jjbzbb@vip.sina.com 镜鉴 “温情”中迷失“温水”里沉沦 ——上海市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士达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 Upload
    others

  • View
    2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镜鉴 “温情”中迷失“温水”里沉沦邮箱:jjbzbb@vip.sina.com 镜鉴 “温情”中迷失“温水”里沉沦 ——上海市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士达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77警钟 纪法 周刊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王珍 实习编辑:张瑾闽电话:(010)59598056邮箱:jjbzbb@vip.sina.com

镜鉴

“温情”中迷失“温水”里沉沦——上海市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士达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本报记者 王珍 王雅南 通讯员 郭枫

⦾点评

回顾陈士达的成长经历,他从长兴岛走

出,一路仕途顺利,本可善始善终,但他没能

始终做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

利益、亲情、友情面前,底线意识慢慢丧失

了,党纪观念逐渐淡漠了,最终跌入贪腐的深

渊,令人扼腕,催人反思。

警示一:保持定力,自觉抵制诱惑。和平

年代,霓虹灯下的纸醉金迷,已成为攻击党员

领导干部的“糖衣炮弹”。陈士达就是因为不

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政治上不纯

洁、不坚定了,没有经受住纸醉金迷的考验,

没能抵抗住“糖衣炮弹”的攻击。此案告诫我

们,理想信念须臾不可忘、纪法之弦时刻不能

松。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把理想信念作为“定海

神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心中

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

不越轨、不逾矩,清正为民、廉洁奉公、秉公

用权。

警示二:保持警惕,构建“亲”“清”政

商关系。行成于思毁于随,行为的出轨逾矩,

多毁于思想麻痹、随意不羁。反观陈士达的违

纪违法之路,也是因为放松警惕,在“温水煮

青蛙”中慢慢丧失知觉,沉迷其中,且不能自

拔:对于熟人的请托,他抹不开面子;对于亲

属的非分之请,他放弃原则,最终只能自食苦

果。陈士达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温情脉脉的

面纱之下,掩盖的可能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官商交往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

“ 勾 肩 搭 背 ”, 搞 权 钱 交 易 , 也 不 “ 背 对 着

背 ”, 不 作 为 、 慢 作 为 、 乱 作 为 , 切 实 构 建

“亲”“清”政商关系。

警示三:端正家风,严以修身齐家。家风

连着党风,关系着社风民风。家风正,则可兴

家立业,流芳百世;家风不正,则会殃及子

孙、贻害社会。陈士达的堕落,与他不注重家

风家教有很大关系。不唯他如此,从近年来查

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

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诱因。这也警醒党员

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同时也要端正家风,防

止亲属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也防止身边

人枕边人把自己“拖下水”。

警示四:建章立制,防止权力滥用。陈士

达在多个乡镇担任主要领导长达 15 年,权力和

影响力很大,他也正是借此长期为亲友、老板

打招呼、谋私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从中也

暴露出对基层一把手的监督存在盲区。要通过

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并严格执行,真正实现把

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干部在监督中履职,从而消除“真空”地

带、压缩“任性”空间、防止权力滥用。

(曾宁 雅南)

一封特殊的举报信■王国玺

“我作为时任党支部书记,不仅

没有管好自己,也没有带好班子,使

包括我在内的 5 名班子成员都出现了

违纪行为,真是追悔莫及。”近日,

有关工作人员将处分决定书送达马昌

营镇毛官营村党支部原书记张志国手

中时,他后悔地说。

今年 5 月,因违反廉洁纪律,张

志国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该村另

外 4 名时任村干部陈某甲、侯某某、

耿某某、陈某乙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

告处分、党内警告处分。

事 情 要 从 一 封 特 殊 的 举 报 信 说

起。去年底,平谷区纪委监委收到了

一封来信,反映张志国、毛官营村村

委会主任陈某甲以及村“两委”班子

成员侯某某、耿某某、陈某乙冒领村

农技员补贴并进行私分等问题。举报

人正是陈某乙。

这一线索被交由我所在的第六审

查调查室进行初核。

“我觉得愧对了组织的培养,我

愿意把分到的钱上交组织。”当我们

找到陈某乙了解情况时,他说明了自

己主动反映问题的原因。

由于接到问题线索时正值村“两

委”换届期间,因此必须快查快结。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认为冒领并私分

村农技员补贴的线索清晰具体,因此

决定将此作为突破口。

在调取了必要的证据材料后,我

们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与张志国及其

他相关人员谈话。

“2013 年各村设立农技员,当时

张志国在村‘两委’会上说,我们村

不设专门的农技员,由村委会主任兼

任。年底把农技员补贴取出来,大家

平分……”

“我们村有一个邮递员岗位,每月

400元补贴。私分邮递员补贴也是我们

共同商量的,一直分到2017年底……”

随着谈话的不断深入,外围证据

的不断获取,事实框架逐渐清晰起来。

经立案查实,2011 年,平谷区在

符合条件的村设立邮递员岗位,规定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农村低收入

家庭劳动力”。在张志国的提议下,

毛官营村由陈某甲担任,但未承担实

际工作。2013 年至 2017年,村邮递员

的全部补贴共计 2.4 万元,被村“两

委”成员私分,张志国分得 6000 元,

其他村干部分得4000元至6000元不等。

2013 年,平谷区建设村级农技员

队伍,规定“凡享受公共服务性补贴

或工资性收入的人员不得选聘”。同

样是在张志国的提议下,毛官营村由

陈某甲担任农技员。2013 年下半年至

2017 年 底 , 农 技 员 补 贴 共 计 8.1 万

元 , 被 村 “ 两 委 ” 成 员 作 为 奖 金 私

分,每人分得 1.62万元。

2016 年 9 月 , 张 志 国 带 领 该 村

“两委”班子成员,驾驶公车与某绿化

公司法人武某某共同到塞罕坝旅游,所

有费用均由武某某支付,花费约7000元。

“ 我 在 担 任 村 党 支 部 书 记 期 间 ,

没有带头履职,违反规定接受他人安

排的旅游活动,私分农技员和邮递员

补贴,造成了不良影响,我愿意接受

组织的处理。”张志国对自己的所作

所为后悔不已。

最终,张志国等人均受到了党纪

处分,村“两委”换届参选资格也被

取消。张志国在 2017 年曾因违反国家

法律法规规定,受到过党纪处分,具

有从重或加重情形,因此被给予留党

察看一年处分。陈某乙因主动交代违

纪问题,具有从轻或减轻情形,因此

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近年来,平谷区纪委监委不断加

大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查处

力度,形成“不敢腐”的有力震慑。

同时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筑牢

“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农村党员干

部违纪违法案件所占比例逐年下降。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纪委监委)

纪法前沿

陈士达,上海市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

任,曾先后任宝山区淞南镇党委书记、吴淞社

区 (街 道) 党 工 委 书 记 、 高 境 镇 党 委 书 记 。

2018 年 8 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上海

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年 11 月,

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

查起诉。 俞晓松 摄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纪委监委运用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编印 《警示录》、拍摄警示教育片、印

制典型案例展板巡回展出,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量身打造警示教育“套餐”,旨在用“身边事”警示

“身边人”,教育他们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图为该区鹿山街道党员干部在

参观典型案例展板。 程建标 刘珺 摄影报道

滨江临海的长兴岛,历经风浪,磨炼人,

也考验人。

1963 年出生于上海长兴岛的陈士达,34 岁任副处级干部,36 岁升为正处级干部,经历过

磨炼。他曾临危受命,救活了负债 16亿元的前

卫农场;也曾屡受表彰,获得上海市优秀党务

工作者、宝山区先进工作者等诸多嘉奖……用

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5+2’‘白+黑’都

经历了,人瘦了、老了、头发少了”。

然而,面对各种诱惑,这个曾经拼搏向上

的领导干部,终究没有经得起考验。

初湿鞋履:为情同手足的兄弟“开绿灯”“对领导干部的‘围猎’并非刺刀见红

的白刃战,而是温情享受的腐蚀”

2001 年,是陈士达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

年份。

当年 9 月,38 岁的陈士达出任淞南镇党委

书记,开始了他在基层一把手的政治生涯。然

而,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本可大展宏图的陈士

达慢慢走上了“蜕变”之路。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令他初湿鞋履的,

竟是情同手足的“老兄弟”徐某某。

“徐某某与陈士达是同乡,读书时是上下铺

的兄弟。陈家发生变故时,徐某某还慷慨地将

自家房子腾给陈士达一家居住,可谓雪中送

炭。”审查调查人员告诉记者,此后,徐某某又

两度主动为陈士达装修房子,逢年过节也会送

点薄礼。在陈士达眼里,二人情同手足。

陈士达担任淞南镇一把手后,徐某某觉得

机会来了,希望通过“陈书记”打个招呼,拿

到某新建商品房小区配套的幼儿园工程。

至交的请托,让陈士达觉得抹不开面子。

“一个人的变化是从小节开始的,小节不注意,

一步步就堕落了。从小红包开始拿,后来拿多

了,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了,就帮他去做事了。”

他明白,对于徐某某长期的“人情投资”,到了

该“返利”的时候了。于是,陈士达利用手中

职权,帮助徐某某顺利承接了该工程。

2002 年底,陈士达搬新家的时候,徐某某

送给他 20 万元。“一方面是乔迁之喜,另一方

面是感谢我打招呼。”陈士达说,一开始,他也

觉得不妥,想拒绝,但在徐某某的极力劝说

下,他还是收下了,“自此,我和他之间的关系

便堕落成权钱交易了,我把自己从一个守法公

民变成了一个犯罪分子。”

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从一

开始徐某某主动送钱送卡,到后来在妻子的唆使

下,向徐某某索要 2%的回扣;从收徐某某一个人

的,到大肆收受辖区内多家公司老板的……陈

士达在贪腐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一发不可收

拾,对“收钱”已有些麻木。

“当时做的时候,是想推进地方的发展,把

项目引进来。但是过程当中,觉得我帮你做成

了,大家皆大欢喜,拿点回扣问题也不大,心

安理得。”利令智昏,陷入金钱漩涡的陈士达,

被不法商人老板们“围猎”,不仅不痛苦,反而

很享受。

“饭局中只要我不到场,酒桌上的主位是没

人敢坐的。觥筹交错中,‘书记能力强’‘书记

人品好’等阿谀奉承不绝于耳。”就这样,他开

始飘飘然了,觉得他们讲的都是实话,“这些老

板在我的眼里也逐渐可爱了、可亲了。”

从一开始担心被“围猎”,到喜欢被“围

猎”、享受被“围猎”,最后变成了巴不得有人

来“围猎”……推杯换盏、灯红酒绿中,陈士

达已经完全混淆了公与私、官与商的界限。

“什么纪律约束、觉悟观念,全部抛在了脑

后,什么话都敢讲、什么礼都敢收、什么地方

都敢去,最后被人牵着鼻子走。”陈士达坦言,

直到后来被审查调查,他才意识到,对领导干

部的“围猎”并非刺刀见红的白刃战,而是温

情享受的腐蚀,“腐败就像温水煮青蛙,掌握的

资源越来越多,周围的老板就来吹啊、陪啊、

捧啊,听多了,我自己也感觉我付出那么多,

他们做了工程,赚了几千万,发了,我拿个几

十万有什么关系呢?”

推波助澜:“贪内助”加速了他的“祸”“我在她面前节节败退,逐步从拒绝

到适应,再到顺从,在贪婪敛财的犯罪道

路上愈走愈远”

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在陈士达违纪

违法道路上,他的妻子秦某某没有做好“贤内

助”,而是扮演了贪腐“助推器”的角色。

“熟悉陈士达的人都知道,陈士达有个贪钱

的妻子。”审查调查人员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曾

经是保险公司高级营销员,她时不时给陈士达

吹一吹“枕边风”,陈士达就为其保险业务谋些

利。不仅如此,当一些亲朋好友有非分之请,

求助于陈士达而碰壁时,大多会找到他的妻

子,“陈士达所有的圈子,她都要涉及。到最

后,她甚至可以直接向陈士达的工作关系户索

要钱财,插手陈士达的工作。”

陈士达有一个弟弟,自己在外面承接工

程,但是没有公司,也没有施工资质。为了顺

利承接工程,陈士达曾帮他挂靠在徐某某的公

司做包工头。然而,他的弟弟并不满足于寄人

篱下,希望通过哥哥的关系承揽到更多工程项

目,便找到了嫂子,提出“所有通过哥哥的关

系承接的工程,利润平分”。

起初,陈士达觉得太敏感了,不愿意。但

这个诱人的条件让其妻秦某某颇为心动,她觉

得别人做也是做,为什么不能帮自己的弟弟,

“外面人的钱烫手,自己兄弟的不要紧”。

在妻子的多次劝说下,陈士达最终还是同

意了。

随后的几年,弟弟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但却迟迟没有履行当初的分成约定,陈士达的

妻子便主动去找弟弟“谈心”,表示“你不能忘

记我们”。为了掩人耳目,秦某某想了个办法:

让弟弟以他自己的名义开办两张银行卡,将钱

直接打入那两张卡中供陈士达夫妇使用。

“表面上是他弟弟的钱,实际上用于陈士达

家的理财、购房等,而这在他每年的个人有关

事项报告上是看不出来的。”审查调查人员介绍

说,就这样,陈士达一方面处处替弟弟铺路,

另一方面默许妻子用弟弟的银行卡消费,挥霍

一空后,还将卡归还给弟弟本人。

这种瞒天过海的障眼法,看似天衣无缝,

但事实证明,这一切只是他们的黄粱美梦。收

受弟弟以及两个外甥女的数百万元贿赂款,被

一分不少地记在了他的贪腐账上。

商人梁某某也是通过秦某某攀附上了陈

士达。

2012 年,梁某某投资了高境镇一个项目,

由于贷款出现问题,经陈士达协调帮助,最终

顺利拿到了 4000 万元贷款。为了酬谢陈士达,

梁某某前后两次用上述“体外循环”的方式,

以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办了一张 50 万元和一张

100万元的银行卡送给陈士达夫妇。

2016 年,梁某某因为资金周转问题,想退

出项目股权,希望陈士达能帮他解燃眉之急。

此时恰逢组织对陈士达提任宝山区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考察之际,为保全自己,陈士达没有应

允。后来,梁某某就把目标换成了其妻子秦某

某,并与她达成共识,只要这个事顺利办好,

就给 500万元酬谢。

果不其然,500 万元这个数字,让秦某某

很心动。她无休止地朝陈士达吹“枕边风”,

一来二去,陈士达也动摇了。他认为自己在高

境镇一把手的权力快要“到期”,“想借在高境

最后一次用权机会再捞一把”。贪婪最终战胜

了内心的不安,陈士达不顾“三重一大”决策

有关规定,擅自动议决策,积极推动梁某某退

股计划。

促使陈士达狠下心放手一搏的,还有一个

重要原因——儿子当时要在加拿大购房,尚有

400 万元的资金缺口。为此,陈士达后来还专

门找来梁某某,开口向他借 400 万元现金,名

义上是“借”,实则是考验梁某某许诺 500万元

酬谢的诚意。

“我真的贪得不得了,梁某某一下子拿不

出 400 万,我还打电话帮他借钱,事后想想不

可理喻。”陈士达后来反思道,“我在她面前节

节败退,逐步从拒绝到适应再到顺从,在贪婪

敛财的犯罪道路上愈走愈远。”

对抗调查:聪明反被聪明误“ 糊 涂 ,真 糊 涂 。 天 网 恢 恢 疏 而 不

漏,你想个人与组织对抗,只能是鸡蛋碰

石头”

2018 年 5 月,上海市纪委监委就反映陈士

达的相关问题找其弟弟谈话。得知此事后,陈

士达夫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慌不择路的秦某某,即刻去银行拉对账

单,陆陆续续归还了部分行贿人的钱款……

惶惶不可终日的陈士达,当时正在市委党

校参加局级干部培训,度日如年,如坐针毡。

他在忏悔书中写道:“那时,我站在市委党校

的寝室楼上,想着不久的将来自己将接受调

查,心里羞愧、害怕、着急、担心,百感交

集,甚至有过从楼上一跃而下的冲动。”

煎熬中,陈士达也想过主动向组织交代,

但是在妻子的极力反对下,他始终没有迈出那

一步,而是选择了负隅顽抗。

2018 年 7 月,陈士达向市纪委监委递交了

一份个人情况说明。“虚构了一些事实,隐瞒了

一些情况。”上海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

者,这份说明看似言之凿凿、态度恳切,实则

漏洞百出、谎话连篇。

就在陈士达提交虚假说明之际,梁某某

从国外回来了。为了掩盖受贿事实,陈士达

夫妇多次与梁某某接触,针对 500 余万元的经

济往来,订立攻守同盟。“其中的 100 余万元,

他们反复串供,都没能捏造出一个合适的理

由。”审查调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第三次、

第四次碰面时,陈士达夫妇把 100 余万元说成

是女儿向梁某某妻子的借款,后来由亲家公

还款。

然而,这一切无异于作茧自缚。 8 月 23日,梁某某在机场办理出境时被阻,潜逃合

肥。市纪委监委迅速出击,对其采取调查措

施。不久之后,梁某某彻底交代了行贿及串供

事实。

铁证之下,陈士达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他

后来说:“糊涂,真糊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你想个人与组织对抗,只能是鸡蛋碰石头。”

“我对违法犯罪还是很害怕的。所以,每到

一个单位,我的表现都是努力工作、务实肯

干、做出成绩,来取得组织、领导和地方干部

群众对自己的信任。”陈士达坦言,他还是存在

一些侥幸心理,“觉得有什么问题组织也会相信

我的”,“我不敢去面对自己的阴暗面,不愿去

面对光环背后那个贪婪的陈士达,更不想让组

织和群众知道我光环背后还有如此贪得无厌的

一面。”

最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过

是自欺欺人罢了。面对自己铸下的大错,陈士

达泣不成声。

2019 年 3 月,陈士达涉嫌受贿一案在上海

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等待他的,将

是法律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