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3 国际副刊 国际副刊 2018 5 20 日 星期日 7 7 1866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第 二年,在欧洲艺术之都巴黎,有一群因庆 祝独立日而聚会的美国人,提出在美国 建立一座国家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其实 早在南北战争之前,纽约的诸多富豪已 经有了系统的收藏行为与成规模的藏 品,但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却在美国起 步较晚,一度造成私人收藏想展示却找 不到可托付机构的现实情况。于是,当 美国首任首席大法官的孙子约翰 · 杰伊 律师在这次巴黎聚会上关于筹办艺术博 物馆的建议一经提出,顿时引发了广泛 的共鸣。 1870 4 13 日,大都会艺术 博物馆正式成立,并从此踏上一个新兴 博物馆的崛起之路,这其中也与中国结 下不少情缘。 如今,已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总数达 300 万件 以上,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文 化艺术品,充分体现了“跨越所有文化和 时期收藏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使访 客在一次参观中就能真正周游世界”的 立馆使命。在众多馆藏文物中,尤以中 世纪文物与亚洲文物为最,而中华文物 又独占鳌头,数量近两万件的丰富藏品, 令该馆成为海外收藏中华文物最多的博 物馆之一。 历史上,包括中华文物在内的亚洲文 物收藏,一直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短 板。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在博物馆成立 100 周年之际,该馆定位要建成一个百科 全书性的博物馆,从而作出重大决定要着 重收购亚洲文物。1973 年,大都会艺术博 物馆从旅美华裔收藏家王季迁手中收购 25 件中国珍品名作,其中不乏《照夜白 图》《夏山图》之类的绝世珍品。此后,来 自社会捐赠、遗赠与通过购买方式入藏大 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华文物不断增多,门 类愈来愈丰富,涵盖了书画、瓷器、玉器、 青铜器、漆器、服饰、雕塑等。随着孤品佳 作的不断积累,作为世界重要文明代表的 中华文化、艺术在大都会博物馆开始崭露 头角,甚至后来居上。 除传统书画外,入藏该馆的中华文物 还有诸多巨制,位于博物馆二楼东方部的 中国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的元代巨型佛 教壁画《药师经变》(见上图张月供图)就 是经典。作品整体宽 15.2 米、高 7.52 米, 气势磅礴。画中端坐着药师佛,十二神将 陪伴左右。作品构图疏密相间,场面恢弘, 色彩繁复,线描精巧,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 来及其随从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 这幅从广胜寺佛殿中剥离的巨型壁画,经 历曲折。该画虽经历了 700 多年的沧桑辗 转而瑰丽依旧,堪称艺术珍品,也是大都会 艺术博物馆最知名的中国藏品。 随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对中华文物 的征集、入藏,越来越多的热爱中华文 物、痴迷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国人,用他们 的实际行动或捐赠、或赞助,依托大都会 艺术博物馆这座世界性博物馆向全球到 访者宣传中国文化,一批“符号”化的中 国文化、工艺品述说着中国的历史、文化 与艺术的故事。 20 世纪初的某天,一位来自美国的 小姑娘游历至苏州网师园时,住进了一 间名叫“殿春簃”的传统小室,别致的江 南居室与园林之美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她在那里生活了 4 年。“中国的生活改变 了我,也改变了我的生活。”她就是美国 著名的慈善女王布鲁特 · 阿斯特。时隔 多年,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已是大都会艺 术博物馆董事的阿斯特,萌生了要在博 物馆打造一座中国江南园林的设想,恰 逢当时博物馆要扩大对中国文物的收藏 与展示,她的想法很快得到馆方的肯定 与支持。 1981 年,这座被命名为“明轩” 的中国式庭院诞生。这件杰作将中国苏 州的网师园实景重现,园林旁边的小室 “殿春簃”则仿照中国文人的家居,桌椅 床榻、琴棋书画各种摆设一应俱全,展示 出浓浓的中国风格,使人恍如穿越到了 古代中国。在实现阿斯特个人愿望的同 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被根植于这 座国际性的博物馆中。 这座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一经落 成就成为与该馆的埃及丹德神殿东西生 辉的“明星展品”。当年为真实再现中国 传统文人造园的艺术风貌,博物馆还派 出专家到中国苏州考察、取经,中国政府 也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各种建筑用材,并 选派最一流的技术专家与工匠远赴美国 去帮助完成园林建造。一座园林,见证 了一位美国人的中国文化情结,也联系 起东西两个大国的文化艺术交往。 转眼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已走过近 150 年,如今,一些来自中国的文物、艺术 展览也频繁亮相于这座世界性的博物 馆。2017 年上半年, “帝国时代:中国古代 秦汉文明”特展亮相,引发了观展热潮,也 让更多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对中国 文物、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无论是 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国文 物,还是中国主动走出去的各类展览,均 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明了解的重要 途径,中华文物与展览所蕴含的中国故事 还将继续向世人讲述下去。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风 本版责任编辑: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制图: 蔡华伟 5 18 日国际博物馆日设立 以来,每年国际博物馆协会都会在这 一天举办庆祝活动,旨在使社会公众 认识到“博物馆是促进文化交流,丰 富文化生活,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 解、合作,实现和平的重要机构”。目 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参与到这一 活动中,仅 2017 年,全球共有 157 国家和地区逾 3.6 万座博物馆参与了 国际博物馆日庆祝活动。 每年国际博物馆日会确定一个 主题,反映出当代博物馆职能与社会 发展的各个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 关联。例如 1992 年的“博物馆与环 境”, 2002 年的“博物馆与全球化”, 2006 年的“博物馆与青少年”, 2016 年的“博物馆与文化景观”等。 如今,博物馆早已成为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体系中无法 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国际博 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 馆:新方法、新公众”。这一主题的涵 义就是让博物馆成为连接公众与多 元文化的纽带,用创新的方式方法, 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获得深刻 新鲜的文化体验,共享丰富的文化 成果。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化遗产的 守护者与传承者,也是中国文化对外 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故宫博物院 收藏的 186 万余件文物藏品是中华 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见证。近 年来,故宫博物院展览精彩纷呈、高 潮迭起、内外合作、惠及全国、影响世 界,不仅在学界具有影响力,在观众 中也形成观展热潮。例如, 2015 的“石渠宝笈特展”吸引众多观众参 观,成为现象级的传统文化展览。此 后又有多个展览引发观展热潮,成为 公众热议的文化现象。故宫文化资 源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让文物 活起来”。 对于博物馆来说,让文物活起 来,需要做到两个面向:一是面向自 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 涵,让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满 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二是面向公众, 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 式,让文物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 形式,深入人心,走进甚至融入百姓 文化生活。 2006 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利 用中小学生放假期间举办的“故宫知 识课堂”活动,以充实的内容、丰富的 形式、活跃的氛围,深受学生和家长 们欢迎。连续举办 12 年来,上万名 学生走进故宫博物院,走进“故宫知 识课堂”,在这里身临其境地感受中 国传统文化。例如根据故宫古建筑 和藏品研发的“仰望太和殿,一起看 斗拱”“屋檐下的缤纷彩画”“机巧连 环探榫卯”“布艺堆绣,巧仿瓷瓶”“朝 DIY”“皇帝的新衣”等,根据展览 研发的“霓裳彩绘”“击扫黑白,传拓 万千”“中印佛教雕塑展教师工作坊” 活动等,将知识讲述、现场互动、动手 制作相结合,深受青少年和家长的 好评。 故宫博物院还充分整合现有的 教育资源,于 2016 年底成立故宫教 育中心,开展针对不同年龄观众的教 育和研修活动。尤其常年面向中小 学生及家庭观众提供各类具有故宫 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教 育项目,在公众教育服务中,既保有 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也更加关注文化 与人文情怀,更加全面、立体地发挥 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博物馆 吸引了越来越多核心观众以外的群 体,通过新的藏品阐释手段找到新的 观众。例如博物馆将藏品数字化,为 展览增添多媒体元素,让公众在社交 媒体上分享体验。故宫博物院正顺 应了“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将数字 技术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借助 互联网和新技术平台,把故宫广博的 文化资源分享给社会公众。 去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故宫 博物院发布第九款应用“故宫社区”, 首次提出了社区化概念,这是新媒体 互动性产品的又一次有益尝试。经 3 年努力,故宫博物院已建成“数 字故宫社区”。其中“数字故宫”在线 项目,包括全景故宫、故宫出品系列 APP,以及数字展厅里分享的古建筑 修缮、藏品保护、科学研究、文化传播 等各个方面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 而数字博物馆更是将智慧旅游与文 物展示相结合,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 个更丰富、多元、精彩的“数字故宫”。 2016 年,在第四届文化遗产保 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上,“故宫出品 系列 APP+V 故宫”荣获首届数字遗 产最佳实践案例大赛最高奖 —最 佳实践奖。实践证明,博物馆的文化 传播,只要认真研究网络受众的心理 特征和兴趣特点,找到灵活多样的传 播方式,就可以把“阳春白雪”的内容 变得“喜闻乐见”。 此外,为了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 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文物藏 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文化创意 产品所具有的实用性和体验性,其介 入生活的特征,是其他教育传播手段 难以达到的。针对重点展览研发相 应的随展文化创意产品,使每一项陈 列展览“立体化”,让社会影响最大 化、观众体验最优化。 故宫博物院提出“把故宫文化 带回家”,就是希望通过文化创意产 品进一步延伸博物馆文化的影响 力,故宫文化创意努力将传统文化 基因与当代生活潮流融合,与现代 人共同分享传统文化的灵感、情感 与韵味。 2015 9 月,展示故宫文化创意 产品的故宫文化体验馆整体开放,包 括丝绸、服饰、瓷器、影像、木器、陶 器、生活馆,以及故宫“紫禁书院”,作 为故宫博物院最后一个展厅,让文化 创意产品以及新型的文化空间,能够 成为古老的宫殿、文物藏品和当代生 活的一个过渡和链接,发挥故宫文化 创意的教育传播和体验功能。 故宫博物院拥有深厚的学术研 究基础和强大的科学研究力量,也在 注重将学术成果“反哺”文化创意产 品的研发。要求每一件文化创意产 品都重视“无一物无来历”,其“来历” 就是基于故宫博物院通过 10 年时间 完成的文物藏品清理。这样的学术 研究成果,保证了故宫文化创意所承 载和传播文化的正确性和前瞻性,真 正地体现出故宫文化,以及中国传统 文化的醇厚韵味。 例如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无 论是《故宫日历》《紫禁城 100 》等 畅 销型图书,还是“故宫博物院藏品大 系”等图书工程,都是在文物藏品清 理工作的基础上得以诞生,让故宫文 化带着厚度、温度跃然纸上。 如今,在超级互联的世界里,社 会交流沟通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 融合,博物馆也必然融入这一潮 流。博物馆是连通社会生活、文化 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为了充分 发挥这种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 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 须开创文物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 法。这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不仅是新科技、新媒体的探索与 实践,还包括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因此,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对 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博物馆事业来 说,也可谓正当其时。 事实上,一座博物馆要想向普通 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打开尘封的历 史,解读经典的文化,就需要用生动 的、喜闻乐见的“新方法”来加以表 达,采取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丰 富的内涵,传递出社会“正能量”,这 些方法恰恰是讲好文物藏品故事的 重要元素。 长期以来,我们只把走进博物馆 的人们视为观众,而今天“超级连接 的博物馆”,通过互联网技术、数字技 术,可以使更多没有机会走进博物馆 的人们,也成为博物馆的忠实“新公 众”,享受博物馆文化。如此,我们博 物馆的服务对象将从“千万观众”,扩 大为“亿万观众”。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 邂逅泰特现代 美术馆是在一个阳 光明媚的午后。从 庄严气派的圣保罗 教堂出来,走上千禧 大桥跨过泰晤士河, 进入泰特现代美术 馆,是徒步丈量伦敦 的经典路线之一。 美术馆门前,一个年 轻人弹着吉他随性 地唱着情歌,伴着歌 声,我走进了这座现 代艺术殿堂。 从实用性到艺术性华丽 转身 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前身,是一座废 弃的河畔发电站,位于泰晤士河南岸。 发电站建于 1891 年。 1947 年,由于煤炭 紧缺,工程师对其内部设备进行改装,使 之成为英国第一座燃油发电站。然而从 1973 年,油价开始超过煤价,发电成本不 断上涨,这座发电站便逐渐淡出了人们 的视线。1981 10 31 日,河畔发电站 正式关闭。 1995 年,泰特美术馆宣布将 把它改建成一座现代美术馆。 如今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基本保留 了英国著名建筑师贾莱斯·吉尔伯特· 斯科特设计的外表。斯科特的设计,擅 长将传统的哥特式风格与现代主义融 合,使得建筑在宏大中不失简约,标志 性和实用性兼备,英国经典红色电话亭 便是其代表作。美术馆内部的改造和 重装则由两名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和 德梅隆操刀。也许很多中国人对他们 并不熟悉,但说起他们与中国同行联合 设计的鸟巢 —中国国家体育场,恐怕 就无人不晓了。 2000 5 11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 白二世亲自为泰特现代美术馆开馆剪 彩。这座历时 5 年改造、耗资 1.34 亿英镑 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开放第一年就迎 来了全球约 525 万参观者。 走进美术馆,巨大的涡轮车间被因 地制宜地改造成一间间展厅,曾经的钢 筋结构清晰可见,辅之以明亮的灯光和 玻璃墙,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展 室依照能最大程度表现出作品张力的方 式进行布置,让参观者能够全身心投入, 用五官充分接受艺术的冲击。 享受过精神盛宴,不妨再登上美术 馆的最高处享受设计的另一种绝妙。在 主楼顶层加盖了一个约两层高的房间, 全部配以玻璃,力图让室内尽可能获得 自然光线,成为一处小憩的浪漫场所 —参观者或是在这里轻啜一杯咖啡, 或是走出玻璃房俯瞰伦敦。不远处,英 国第一大教堂—圣保罗教堂灰绿色的 圆顶,欧洲第二高塔—碎片大厦,夕阳 余晖映照下的泰晤士河,艺术和自然之 美尽收眼底。 日落后,原本旧厂房高耸入云的烟 囱上,会亮起一盏被命名为“瑞士之光” 的灯光,伴着这座新生的艺术殿堂,与泰 晤士河畔夜景相得益彰。 荟萃 20 世纪经典现代艺 术作品 泰特现代美术馆专门收藏 20 世纪现 代艺术,包括毕加索、马蒂斯、蒙德里安、 达利、安迪·沃霍尔等现代艺术家的作 品。不可否认,现代艺术的受众群体较 小,对于每件展品也是见仁见智。徜徉 在泰特现代美术馆里,站在作品前凝思 良久的艺术迷和走马观花的游客,每每 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当看到巴勃罗 · 加索和萨尔瓦多 · 达利的作品,相信没有 人不会停下脚步。 毕加索和达利的关系至今仍为人们 津津乐道,这两位艺术大师如师徒、如友 人更如父子。他们互相以对方为模特画 的《扮演小丑的萨尔瓦多》和《毕加索在 21 世纪的肖像》,谁也说不清究竟是对彼 此的致敬还是戏谑。 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常年展有达利 的几幅经典作品。《变形的水仙》以希腊 神话为灵感,美男子纳喀索斯爱上了水 中自己的倒影,最终溺水而死化作一朵 河边的水仙花,日夜与自己的倒影为 伴。但达利的画作却并非塑造了一般视 觉上的唯美:岸上,一只极具质感的手, 握住了一朵从蛋中长出的水仙花;水里, 这只手的“倒影”,仔细看却更像是一个 男子低头痛苦地沉思,蛋和水仙花也化 为男子的头部和头发。这幅画完成于 1937 年,正值西班牙内战期间,画作的背 景也是黑烟与红土交错,荒芜不堪。 另一幅惹人注目的展品,毕加索最 有名的画作之一—《哭泣的女人》。画 作的主人公据称是朵拉 · 玛尔,毕加索的 情人、他的创作缪斯,然而毕加索却用一 句“除了哭泣,对她无所记忆”来形容与 朵拉长达 10 年的关系。画中的朵拉面部 极度扭曲,立体的线条、夸张的表现形式 和强烈对比的颜色把她的怒泣刻画得淋 漓尽致。有人说,这是毕加索“畸形女人 作品中最动人的一幅”。《哭泣的女人》同 样完成于 1937 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 期,两位大师的创作或许是始于不同的 心境和初衷,但两幅画作共同展现出的 悲愤基调也许是战争的阴影在毕加索和 达利心中的一种投射。 此外,美术馆还经常举行重量级的 艺术展览。刚刚结束的阿梅迪奥 · 莫迪 利亚尼回顾展,是这位著名的意大利画 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个人回顾展,他 12 张裸女作品,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了 画作在当时社会引起的轩然大波。 工业遗址在创新中重生 将废弃厂房改建成艺术基地,事实上 正成为工业遗址“凤凰涅槃”的一种有效 方式。例如北京的 798 艺术区,如今已是 声名远播的艺术创意中心;洛杉矶酿酒厂 艺术村顾名思义,沿用了一个酿酒厂的建 筑,目前是美国艺术界无人不晓的创意中 心,不少艺术大师成名前都在那里进行过 创作;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由一座旧火 车站改造而来,现在被视为“巴黎三大艺 术宝库之一”。 拥抱过往情怀,享受一切美好,这正 是世界各国设计师、建筑者用创新思路 “拯救”废弃建筑的共同理念。随着时间 的推移、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不断推进, 一些往日曾担当重要角色的工厂、发电 站、码头等,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这 些工业遗址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当地 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其使命是否终结? “转型”其实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 在这些工业遗址转型的过程中,现 代艺术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无法 想象将一座废旧厂房改造成精美的苏州 园林,或是华丽的巴洛克宫殿,而不拘一 格的现代艺术设计,却能最大程度地实 现废物利用。被赋予了“现代艺术”的建 筑,其裸露的砖墙既可以被当做对老建 筑的致敬,也可以成为艺术家涂鸦、创作 的画布;荒芜的厂房既自成一派,饱含后 工业化风格,又能给设计师无限的创作 空间对其进行改造。 目前,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工业遗 址的保护和再利用,除艺术基地这个功 能之外,还应该因地制宜,拓宽思路。艺 术无局限,情怀加上灵感,就可以化腐朽 为神奇,让老建筑焕发新风采。 艺术改造的力量 艺术改造的力量 毕加索的画作《女人的 半身像》。 泰特现代美术馆大厅。 展出的三维结构作品。 底图: 泰特现代美术馆外景。 人民视觉

艺术改造的力量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8-05/20/07/rmrb2018052007.pdf · 1 2 3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7 国际副刊 1866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第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艺术改造的力量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8-05/20/07/rmrb2018052007.pdf · 1 2 3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7 国际副刊 1866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第

12

3

国际副刊国际副刊2018年 5月 20日 星期日 77

1866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第

二年,在欧洲艺术之都巴黎,有一群因庆

祝独立日而聚会的美国人,提出在美国

建立一座国家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其实

早在南北战争之前,纽约的诸多富豪已

经 有 了 系 统 的 收 藏 行 为 与 成 规 模 的 藏

品,但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却在美国起

步较晚,一度造成私人收藏想展示却找

不到可托付机构的现实情况。于是,当

美国首任首席大法官的孙子约翰·杰伊

律师在这次巴黎聚会上关于筹办艺术博

物馆的建议一经提出,顿时引发了广泛

的共鸣。1870 年 4 月 13 日,大都会艺术

博物馆正式成立,并从此踏上一个新兴

博物馆的崛起之路,这其中也与中国结

下不少情缘。

如今,已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总数达 300 万件

以上,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文

化艺术品,充分体现了“跨越所有文化和

时期收藏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使访

客在一次参观中就能真正周游世界”的

立馆使命。在众多馆藏文物中,尤以中

世纪文物与亚洲文物为最,而中华文物

又独占鳌头,数量近两万件的丰富藏品,

令该馆成为海外收藏中华文物最多的博

物馆之一。

历史上,包括中华文物在内的亚洲文

物收藏,一直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短

板。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在博物馆成立

100 周年之际,该馆定位要建成一个百科

全书性的博物馆,从而作出重大决定要着

重收购亚洲文物。1973年,大都会艺术博

物馆从旅美华裔收藏家王季迁手中收购

了 25 件中国珍品名作,其中不乏《照夜白

图》《夏山图》之类的绝世珍品。此后,来

自社会捐赠、遗赠与通过购买方式入藏大

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华文物不断增多,门

类愈来愈丰富,涵盖了书画、瓷器、玉器、

青铜器、漆器、服饰、雕塑等。随着孤品佳

作的不断积累,作为世界重要文明代表的

中华文化、艺术在大都会博物馆开始崭露

头角,甚至后来居上。

除传统书画外,入藏该馆的中华文物

还有诸多巨制,位于博物馆二楼东方部的

中国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的元代巨型佛

教壁画《药师经变》(见上图,张月供图)就

是经典。作品整体宽 15.2 米、高 7.52 米,

气势磅礴。画中端坐着药师佛,十二神将

陪伴左右。作品构图疏密相间,场面恢弘,

色彩繁复,线描精巧,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

来及其随从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

这幅从广胜寺佛殿中剥离的巨型壁画,经

历曲折。该画虽经历了 700多年的沧桑辗

转而瑰丽依旧,堪称艺术珍品,也是大都会

艺术博物馆最知名的中国藏品。

随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对中华文物

的征集、入藏,越来越多的热爱中华文

物、痴迷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国人,用他们

的实际行动或捐赠、或赞助,依托大都会

艺术博物馆这座世界性博物馆向全球到

访者宣传中国文化,一批“符号”化的中

国文化、工艺品述说着中国的历史、文化

与艺术的故事。

20 世纪初的某天,一位来自美国的

小姑娘游历至苏州网师园时,住进了一

间名叫“殿春簃”的传统小室,别致的江

南居室与园林之美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她在那里生活了 4 年。“中国的生活改变

了我,也改变了我的生活。”她就是美国

著名的慈善女王布鲁特·阿斯特。时隔

多年,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已是大都会艺

术博物馆董事的阿斯特,萌生了要在博

物馆打造一座中国江南园林的设想,恰

逢当时博物馆要扩大对中国文物的收藏

与展示,她的想法很快得到馆方的肯定

与支持。1981 年,这座被命名为“明轩”

的中国式庭院诞生。这件杰作将中国苏

州的网师园实景重现,园林旁边的小室

“殿春簃”则仿照中国文人的家居,桌椅

床榻、琴棋书画各种摆设一应俱全,展示

出浓浓的中国风格,使人恍如穿越到了

古代中国。在实现阿斯特个人愿望的同

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被根植于这

座国际性的博物馆中。

这座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一经落

成就成为与该馆的埃及丹德神殿东西生

辉的“明星展品”。当年为真实再现中国

传统文人造园的艺术风貌,博物馆还派

出专家到中国苏州考察、取经,中国政府

也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各种建筑用材,并

选派最一流的技术专家与工匠远赴美国

去帮助完成园林建造。一座园林,见证

了一位美国人的中国文化情结,也联系

起东西两个大国的文化艺术交往。

转 眼 大 都 会 艺 术 博 物 馆 已 走 过 近

150 年,如今,一些来自中国的文物、艺术

展 览 也 频 繁 亮 相 于 这 座 世 界 性 的 博 物

馆。2017年上半年,“帝国时代:中国古代

秦汉文明”特展亮相,引发了观展热潮,也

让更多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对中国

文物、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无论是

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国文

物,还是中国主动走出去的各类展览,均

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明了解的重要

途径,中华文物与展览所蕴含的中国故事

还将继续向世人讲述下去。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风张 月

本版责任编辑:李 琰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制图:蔡华伟

自 5 月 18 日国际博物馆日设立

以来,每年国际博物馆协会都会在这

一天举办庆祝活动,旨在使社会公众

认识到“博物馆是促进文化交流,丰

富文化生活,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

解、合作,实现和平的重要机构”。目

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参与到这一

活动中,仅 2017 年,全球共有 157 个

国家和地区逾 3.6 万座博物馆参与了

国际博物馆日庆祝活动。

每年国际博物馆日会确定一个

主题,反映出当代博物馆职能与社会

发展的各个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

关联。例如 1992 年的“博物馆与环

境”,2002 年的“博物馆与全球化”,

2006 年的“博物馆与青少年”,2016年的“博物馆与文化景观”等。

如今,博物馆早已成为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体系中无法

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国际博

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

馆:新方法、新公众”。这一主题的涵

义就是让博物馆成为连接公众与多

元文化的纽带,用创新的方式方法,

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获得深刻

新鲜的文化体验,共享丰富的文化

成果。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化遗产的

守护者与传承者,也是中国文化对外

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故宫博物院

收藏的 186 万余件文物藏品是中华

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见证。近

年来,故宫博物院展览精彩纷呈、高

潮迭起、内外合作、惠及全国、影响世

界,不仅在学界具有影响力,在观众

中也形成观展热潮。例如,2015 年

的“石渠宝笈特展”吸引众多观众参

观,成为现象级的传统文化展览。此

后又有多个展览引发观展热潮,成为

公众热议的文化现象。故宫文化资

源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让文物

活起来”。

对 于 博 物 馆 来 说 ,让 文 物 活 起

来,需要做到两个面向:一是面向自

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

涵,让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满

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二是面向公众,

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

式,让文物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

形式,深入人心,走进甚至融入百姓

文化生活。

自 2006 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利

用中小学生放假期间举办的“故宫知

识课堂”活动,以充实的内容、丰富的

形式、活跃的氛围,深受学生和家长

们欢迎。连续举办 12 年来,上万名

学生走进故宫博物院,走进“故宫知

识课堂”,在这里身临其境地感受中

国传统文化。例如根据故宫古建筑

和藏品研发的“仰望太和殿,一起看

斗拱”“屋檐下的缤纷彩画”“机巧连

环探榫卯”“布艺堆绣,巧仿瓷瓶”“朝

珠 DIY”“皇帝的新衣”等,根据展览

研发的“霓裳彩绘”“击扫黑白,传拓

万千”“中印佛教雕塑展教师工作坊”

活动等,将知识讲述、现场互动、动手

制作相结合,深受青少年和家长的

好评。

故宫博物院还充分整合现有的

教育资源,于 2016 年底成立故宫教

育中心,开展针对不同年龄观众的教

育和研修活动。尤其常年面向中小

学生及家庭观众提供各类具有故宫

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教

育项目,在公众教育服务中,既保有

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也更加关注文化

与人文情怀,更加全面、立体地发挥

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博物馆

吸引了越来越多核心观众以外的群

体,通过新的藏品阐释手段找到新的

观众。例如博物馆将藏品数字化,为

展览增添多媒体元素,让公众在社交

媒体上分享体验。故宫博物院正顺

应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将数字

技术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借助

互联网和新技术平台,把故宫广博的

文化资源分享给社会公众。

去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故宫

博物院发布第九款应用“故宫社区”,

首次提出了社区化概念,这是新媒体

互动性产品的又一次有益尝试。经

过 3 年努力,故宫博物院已建成“数

字故宫社区”。其中“数字故宫”在线

项目,包括全景故宫、故宫出品系列

APP,以及数字展厅里分享的古建筑

修缮、藏品保护、科学研究、文化传播

等各个方面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

而数字博物馆更是将智慧旅游与文

物展示相结合,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

个更丰富、多元、精彩的“数字故宫”。

2016 年 ,在 第 四 届 文 化 遗 产 保

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上,“故宫出品

系列 APP+V 故宫”荣获首届数字遗

产最佳实践案例大赛最高奖——最

佳实践奖。实践证明,博物馆的文化

传播,只要认真研究网络受众的心理

特征和兴趣特点,找到灵活多样的传

播方式,就可以把“阳春白雪”的内容

变得“喜闻乐见”。

此外,为了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

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文物藏

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文化创意

产品所具有的实用性和体验性,其介

入生活的特征,是其他教育传播手段

难以达到的。针对重点展览研发相

应的随展文化创意产品,使每一项陈

列展览“立体化”,让社会影响最大

化、观众体验最优化。

故 宫 博 物 院 提 出“ 把 故 宫 文 化

带回家”,就是希望通过文化创意产

品 进 一 步 延 伸 博 物 馆 文 化 的 影 响

力,故宫文化创意努力将传统文化

基因与当代生活潮流融合,与现代

人共同分享传统文化的灵感、情感

与韵味。

2015 年 9 月,展示故宫文化创意

产品的故宫文化体验馆整体开放,包

括丝绸、服饰、瓷器、影像、木器、陶

器、生活馆,以及故宫“紫禁书院”,作

为故宫博物院最后一个展厅,让文化

创意产品以及新型的文化空间,能够

成为古老的宫殿、文物藏品和当代生

活的一个过渡和链接,发挥故宫文化

创意的教育传播和体验功能。

故宫博物院拥有深厚的学术研

究基础和强大的科学研究力量,也在

注重将学术成果“反哺”文化创意产

品的研发。要求每一件文化创意产

品都重视“无一物无来历”,其“来历”

就是基于故宫博物院通过 10 年时间

完成的文物藏品清理。这样的学术

研究成果,保证了故宫文化创意所承

载和传播文化的正确性和前瞻性,真

正地体现出故宫文化,以及中国传统

文化的醇厚韵味。

例如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无

论是《故宫日历》《紫禁城 100》等畅

销型图书,还是“故宫博物院藏品大

系”等图书工程,都是在文物藏品清

理工作的基础上得以诞生,让故宫文

化带着厚度、温度跃然纸上。

如今,在超级互联的世界里,社

会交流沟通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

融 合 ,博 物 馆 也 必 然 融 入 这 一 潮

流。博物馆是连通社会生活、文化

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为了充分

发挥这种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

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

须开创文物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

法 。 这 种 创 造 性 转 化 和 创 新 性 发

展,不仅是新科技、新媒体的探索与

实 践 ,还 包 括 理 念 的 变 革 与 创 新 。

因此,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对

于 快 速 发 展 的 中 国 博 物 馆 事 业 来

说,也可谓正当其时。

事实上,一座博物馆要想向普通

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打开尘封的历

史,解读经典的文化,就需要用生动

的、喜闻乐见的“新方法”来加以表

达,采取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丰

富的内涵,传递出社会“正能量”,这

些方法恰恰是讲好文物藏品故事的

重要元素。

长期以来,我们只把走进博物馆

的人们视为观众,而今天“超级连接

的博物馆”,通过互联网技术、数字技

术,可以使更多没有机会走进博物馆

的人们,也成为博物馆的忠实“新公

众”,享受博物馆文化。如此,我们博

物馆的服务对象将从“千万观众”,扩

大为“亿万观众”。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

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

单霁翔

邂 逅 泰 特 现 代

美 术 馆 是 在 一 个 阳

光 明 媚 的 午 后 。 从

庄 严 气 派 的 圣 保 罗

教堂出来,走上千禧

大桥跨过泰晤士河,

进 入 泰 特 现 代 美 术

馆,是徒步丈量伦敦

的 经 典 路 线 之 一 。

美术馆门前,一个年

轻 人 弹 着 吉 他 随 性

地唱着情歌,伴着歌

声,我走进了这座现

代艺术殿堂。

从 实 用 性 到 艺 术 性 华 丽转身

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前身,是一座废

弃的河畔发电站,位于泰晤士河南岸。

发电站建于 1891 年。1947 年,由于煤炭

紧缺,工程师对其内部设备进行改装,使

之成为英国第一座燃油发电站。然而从

1973 年,油价开始超过煤价,发电成本不

断上涨,这座发电站便逐渐淡出了人们

的视线。1981 年 10 月 31 日,河畔发电站

正式关闭。1995 年,泰特美术馆宣布将

把它改建成一座现代美术馆。

如今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基本保留

了英国著名建筑师贾莱斯·吉尔伯特·斯科特设计的外表。斯科特的设计,擅

长 将 传 统 的 哥 特 式 风 格 与 现 代 主 义 融

合,使得建筑在宏大中不失简约,标志

性和实用性兼备,英国经典红色电话亭

便 是 其 代 表 作 。 美 术 馆 内 部 的 改 造 和

重 装 则 由 两 名 瑞 士 设 计 师 赫 尔 佐 格 和

德 梅 隆 操 刀 。 也 许 很 多 中 国 人 对 他 们

并不熟悉,但说起他们与中国同行联合

设计的鸟巢——中国国家体育场,恐怕

就无人不晓了。

2000 年 5 月 11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

白 二 世 亲 自 为 泰 特 现 代 美 术 馆 开 馆 剪

彩。这座历时 5 年改造、耗资 1.34 亿英镑

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开放第一年就迎

来了全球约 525 万参观者。

走进美术馆,巨大的涡轮车间被因

地制宜地改造成一间间展厅,曾经的钢

筋结构清晰可见,辅之以明亮的灯光和

玻璃墙,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展

室依照能最大程度表现出作品张力的方

式进行布置,让参观者能够全身心投入,

用五官充分接受艺术的冲击。

享受过精神盛宴,不妨再登上美术

馆的最高处享受设计的另一种绝妙。在

主楼顶层加盖了一个约两层高的房间,

全部配以玻璃,力图让室内尽可能获得

自 然 光 线 ,成 为 一 处 小 憩 的 浪 漫 场 所

——参观者或是在这里轻啜一杯咖啡,

或是走出玻璃房俯瞰伦敦。不远处,英

国第一大教堂——圣保罗教堂灰绿色的

圆顶,欧洲第二高塔——碎片大厦,夕阳

余晖映照下的泰晤士河,艺术和自然之

美尽收眼底。

日落后,原本旧厂房高耸入云的烟

囱上,会亮起一盏被命名为“瑞士之光”

的灯光,伴着这座新生的艺术殿堂,与泰

晤士河畔夜景相得益彰。

荟萃 20 世纪经典现代艺术作品

泰特现代美术馆专门收藏 20 世纪现

代艺术,包括毕加索、马蒂斯、蒙德里安、

达利、安迪·沃霍尔等现代艺术家的作

品。不可否认,现代艺术的受众群体较

小,对于每件展品也是见仁见智。徜徉

在泰特现代美术馆里,站在作品前凝思

良久的艺术迷和走马观花的游客,每每

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当看到巴勃罗·毕

加索和萨尔瓦多·达利的作品,相信没有

人不会停下脚步。

毕加索和达利的关系至今仍为人们

津津乐道,这两位艺术大师如师徒、如友

人更如父子。他们互相以对方为模特画

的《扮演小丑的萨尔瓦多》和《毕加索在

21 世纪的肖像》,谁也说不清究竟是对彼

此的致敬还是戏谑。

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常年展有达利

的几幅经典作品。《变形的水仙》以希腊

神话为灵感,美男子纳喀索斯爱上了水

中自己的倒影,最终溺水而死化作一朵

河 边 的 水 仙 花 ,日 夜 与 自 己 的 倒 影 为

伴。但达利的画作却并非塑造了一般视

觉上的唯美:岸上,一只极具质感的手,

握住了一朵从蛋中长出的水仙花;水里,

这只手的“倒影”,仔细看却更像是一个

男子低头痛苦地沉思,蛋和水仙花也化

为 男 子 的 头 部 和 头 发 。 这 幅 画 完 成 于

1937 年,正值西班牙内战期间,画作的背

景也是黑烟与红土交错,荒芜不堪。

另一幅惹人注目的展品,毕加索最

有名的画作之一——《哭泣的女人》。画

作的主人公据称是朵拉·玛尔,毕加索的

情人、他的创作缪斯,然而毕加索却用一

句“除了哭泣,对她无所记忆”来形容与

朵拉长达 10 年的关系。画中的朵拉面部

极度扭曲,立体的线条、夸张的表现形式

和强烈对比的颜色把她的怒泣刻画得淋

漓尽致。有人说,这是毕加索“畸形女人

作品中最动人的一幅”。《哭泣的女人》同

样完成于 1937 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

期,两位大师的创作或许是始于不同的

心境和初衷,但两幅画作共同展现出的

悲愤基调也许是战争的阴影在毕加索和

达利心中的一种投射。

此外,美术馆还经常举行重量级的

艺术展览。刚刚结束的阿梅迪奥·莫迪

利亚尼回顾展,是这位著名的意大利画

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个人回顾展,他

的 12 张裸女作品,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了

画作在当时社会引起的轩然大波。

工业遗址在创新中重生

将废弃厂房改建成艺术基地,事实上

正成为工业遗址“凤凰涅槃”的一种有效

方式。例如北京的 798 艺术区,如今已是

声名远播的艺术创意中心;洛杉矶酿酒厂

艺术村顾名思义,沿用了一个酿酒厂的建

筑,目前是美国艺术界无人不晓的创意中

心,不少艺术大师成名前都在那里进行过

创作;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由一座旧火

车站改造而来,现在被视为“巴黎三大艺

术宝库之一”。

拥抱过往情怀,享受一切美好,这正

是世界各国设计师、建筑者用创新思路

“拯救”废弃建筑的共同理念。随着时间

的推移、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不断推进,

一些往日曾担当重要角色的工厂、发电

站、码头等,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这

些工业遗址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当地

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其使命是否终结?

“转型”其实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

在这些工业遗址转型的过程中,现

代艺术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无法

想象将一座废旧厂房改造成精美的苏州

园林,或是华丽的巴洛克宫殿,而不拘一

格的现代艺术设计,却能最大程度地实

现废物利用。被赋予了“现代艺术”的建

筑,其裸露的砖墙既可以被当做对老建

筑的致敬,也可以成为艺术家涂鸦、创作

的画布;荒芜的厂房既自成一派,饱含后

工业化风格,又能给设计师无限的创作

空间对其进行改造。

目前,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工业遗

址的保护和再利用,除艺术基地这个功

能之外,还应该因地制宜,拓宽思路。艺

术无局限,情怀加上灵感,就可以化腐朽

为神奇,让老建筑焕发新风采。

艺术改造的力量艺术改造的力量强 薇

图①:毕加索的画作《女人的

半身像》。

图②:泰特现代美术馆大厅。

图③:展出的三维结构作品。

强 薇摄

底图:泰特现代美术馆外景。

人民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