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奈米通訊 NANO COMMUNICATION 22No.4 23 隱匿於蓮花中的超疏水現象 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 體在進化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了智能操作的本領,且諸 多特性也已達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其中對於蓮花能出淤 泥而不染則是經常被拿來討論的奈米現象之一。一般來 說,當液滴與表面的接觸角大於 150° 時,則可稱此表 面為「超疏水表面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科學家 也觀察到蓮葉表面具有超疏水的特性,即落在葉面上的 雨水會因表面張力的作用而形成水珠,如 ( 1) 所示, 而且只要葉面稍微傾斜水珠就會滾離,因此再經過一場 傾盆大雨後,蓮葉的表面總是能保持乾燥。此外,滾動 的水珠也會將一些灰塵污泥的顆粒一起帶走,以達到潔 淨的效果,這也就是蓮花總是能一塵不染的原因。 雖然世人對蓮葉的特性並不陌生,但真正有系統 地研究與分析是在 1997 年德國波昂大學的植物學家 W. Barthlott C. Neinhuis [2] ,他們利用高解析度電子顯 微鏡觀察蓮花葉子的表面,發現了蓮葉表面的超疏水 (Super-hydrophobicity) 與自我潔淨 (Self-cleaning) 關係,因此創造了蓮花效應 (Lotus Effect) 一詞,從此以 後,蓮花效應就成了奈米科技最具代表性的名詞。 從巨觀的角度觀察蓮葉,或許跟其它植物的葉子沒 有特別不同的地方。但是若從微觀上來觀察蓮葉表面的 物理結構及化學組成時,會發現蓮葉表面具有大小約 5 ~ 15 μm 細微突起的表皮細胞 (Epidermal Cell),在表皮 細胞上又覆蓋著一層直徑約 100 nm 盤交錯結的蠟質結晶 (Wax Crystal) ,如 ( 2) 所示。而此蠟質結晶本身的化 學組成,為一疏水性的碳氫化合物,所以當水與這類的 表面接觸時,會因表面張力小而形成水珠。若再加上葉 面的細微結構,則可使水與葉面的接觸面積更小,同時 也降低了污染顆粒對葉面的附著力。隨著蓮葉表面的粗 糙度,使得液體所接觸的表面為一葉面和空氣的混合介 隱匿於蓮花中的超疏水現象 陳紘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奈米元件組 1 蓮葉表面的超疏水現象 [1] 2 (a) 蓮葉表面的細微結構 ;(b) 葉面的表皮細胞 ;(c) 表皮細胞 上的蠟質結晶 [2][3]

隱匿於蓮花中的超疏水現象 - TSRI · 隱匿於蓮花中的超疏水現象 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 體在進化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了智能操作的本領,且諸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奈米通訊NANO COMMUNICATION 22卷 No.4

23

隱匿於蓮花中的超疏水現象

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

體在進化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了智能操作的本領,且諸

多特性也已達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其中對於蓮花能出淤

泥而不染則是經常被拿來討論的奈米現象之一。一般來

說,當液滴與表面的接觸角大於 150° 時,則可稱此表

面為「超疏水表面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科學家

也觀察到蓮葉表面具有超疏水的特性,即落在葉面上的

雨水會因表面張力的作用而形成水珠,如 (圖 1)所示,

而且只要葉面稍微傾斜水珠就會滾離,因此再經過一場

傾盆大雨後,蓮葉的表面總是能保持乾燥。此外,滾動

的水珠也會將一些灰塵污泥的顆粒一起帶走,以達到潔

淨的效果,這也就是蓮花總是能一塵不染的原因。

雖然世人對蓮葉的特性並不陌生,但真正有系統

地研究與分析是在 1997年德國波昂大學的植物學家 W.

Barthlott 和 C. Neinhuis [2],他們利用高解析度電子顯

微鏡觀察蓮花葉子的表面,發現了蓮葉表面的超疏水

性 (Super-hydrophobicity)與自我潔淨 (Self-cleaning)的

關係,因此創造了蓮花效應 (Lotus Effect)一詞,從此以

後,蓮花效應就成了奈米科技最具代表性的名詞。

從巨觀的角度觀察蓮葉,或許跟其它植物的葉子沒

有特別不同的地方。但是若從微觀上來觀察蓮葉表面的

物理結構及化學組成時,會發現蓮葉表面具有大小約 5

~ 15 μm細微突起的表皮細胞 (Epidermal Cell),在表皮

細胞上又覆蓋著一層直徑約 100 nm盤交錯結的蠟質結晶

(Wax Crystal),如 (圖 2)所示。而此蠟質結晶本身的化

學組成,為一疏水性的碳氫化合物,所以當水與這類的

表面接觸時,會因表面張力小而形成水珠。若再加上葉

面的細微結構,則可使水與葉面的接觸面積更小,同時

也降低了污染顆粒對葉面的附著力。隨著蓮葉表面的粗

糙度,使得液體所接觸的表面為一葉面和空氣的混合介

隱匿於蓮花中的超疏水現象陳紘珉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奈米元件組

圖 1  蓮葉表面的超疏水現象 [1]。

圖 2  (a) 蓮葉表面的細微結構 ;(b) 葉面的表皮細胞 ;(c) 表皮細胞

上的蠟質結晶 [2][3]。

科普講堂 2

24

面。且因空氣被保留在突起物間的底部,所以液體與粗

糙孔隙間的空氣無黏著濕潤的現象,因此外在的污物或

液體將無法完全沾附於蓮葉上。同時,被侷限在這奈米

粗糙層中的空氣,其情形猶如在蓮葉表面形成一層氣墊

(Air Cushion),而污物或液體是由空氣所支撐著,因此能

減少與蓮葉間的吸附力量。當水滴由葉面上滾過時,由

於灰塵和水滴間的接觸面積大,使得灰塵粒子和水滴間

有較強的吸附力,所以極易被水滴帶走,這也就是蓮花

為何能出污泥而不染。由此可知,蓮葉表面因同時擁有

微米和奈米級的物理結構 (粗糙結構 )與疏水性的化學組

成 (低表面能 ),所以造就了自身的超疏水特性。

目前對於表面「粗糙結構」的製作方式很多,而最

常見的方法有 (1)溶膠 -凝膠法 (Sol-Gel) [4]:有機矽烷氧

化合物經水解、縮合後會形成大小不同的奈米粒子,將

其塗佈於基板材料上,經烘乾後即形成粗糙的表面,如

(圖 3)所示,此法可藉由改變反應條件來控制生成粒子

的大小,但因製程複雜度較高、時間較長,使其不易有

效控制。(2) 電漿法 [5]:此法是藉由離子撞擊基板材料而

形成緻密且連續的粗糙表面,如 (圖 4)所示,倘若所選

擇的氣體為含有低表面能之物質,則可直接得到超疏水

表面。(3) 微影法 (Lithography) [6]:先將基板材料覆上一

層光阻 (Photoresist, PR),接著蓋上事先成像之光罩來進

行曝光,再經顯影後,基材表面之微結構圖案即形成,

如 (圖 5)所示,而此法多被採用來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粗

圖 3  利用 Sol-Gel法所製作的超疏水表面 [4]。

圖 4  利用電漿法所製作的超疏水表面 [5]。

圖 5  利用 Lithography法所製作的超疏水表面 [6]。

奈米通訊NANO COMMUNICATION 22卷 No.4

25

隱匿於蓮花中的超疏水現象

糙表面。

至於「低表面能」方面,氟 (Fluorine, F)是降低材料

表面能中最有效的元素,因為它有最小的原子半徑與最

大的電負度,若是氟與碳 (Carbon, C)能形成穩定的共價

鍵,則將會致使材料表面擁有低表面能的性質 [7]。而從

E. F. Hare等人 [8] 的研究可得知,若用 F來取代 C、H等元

素,則會降低材料的表面能,且大小依序為: -CH2 > -CH3

> -CF2 > -CF2H > -CF3,其中表面上的 -CF3 官能基會形成六

方最密堆積,這將可提供材料有低表面能的性質。

近期奈米元件實驗室報導了一種二階奈米結構 (奈

米草 -奈米柱 ) [9],如 (圖 6)(圖 7)所示,主要是利用電

子束微影製作奈米柱 (Nanopillar)圖案,加以氫電漿蝕刻

技術將奈米草 (Nanograss) [11][12] 均勻的蝕刻於奈米柱圖案

上,最後再以熱蒸鍍 F13-TCS或 CHF3電漿處理來降低此

二階 (Two-tier)奈米結構的表面能,且由實驗得知,其接

觸角可高達約 169°。此一結果更可間接驗證,藉由模

仿蓮葉表面的仿生結構,若能同時擁有粗糙的物理結構

與低表面能的化學組成,即可造就它自身的超疏水特性。

參考資料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蓮花效應

[2] W. Barthlott, and C. Neinhuis, Planta, 202, 1-8, 1997.

[3] T. Sun, L. Feng, X. Gao, and L. Jiang, Acc. Chem. Res., 38,

644-652, 2005.

[4] N. J. Shirtcliffe, G. McHale, M. I. Newton, and C. C. Perry,

Langmuir, 19, 5626-5631, 2003.

[5] J. P. Youngblood, and T. J. McCarthy, Macromolecules, 32,

6800-6806, 1999.

[6] D. Oner, and T. J. McCarthy, Langmuir, 16, 7777-7782,

2000.

[7] T. Nishino, M. Meguro, K. Nakamae, M. Matsushita, and Y.

Ueda, Langmuir, 15, 4321-4323, 1999.

圖 6  在二階奈米結構上的 8 µL水滴 [9]。

圖 7  奈米草 -奈米柱二階奈米結構 [10],(a) 上視圖,scale bar =

100 nm;(b) 側視圖,scale bar = 1 µm;(c) 高倍率側視

圖,scale bar = 100 nm。

科普講堂 2

26

[8] E. F. Hare, E. G. Shafrin, and W. A. Zisman, J. Phys. Chem.,

58, 236-239, 1954.

[9] J. Shieh, F. J. Hou, Y. C. Chen, H. M. Chen, S. P. Yang, C. C.

Cheng, and H. L. Chen, Adv. Mater., 22, 597–601, 2010.

[10] J. Shieh, S. Ravipati, F. H. Ko, and K. (Ken) Ostrikov, J.

Phys. D: Appl. Phys., 44, 1-6, 2011.

[11] M. C. Yang, J. Shieh, C. C. Hsu, and T. C. Cheng,

Electrochem. Solid-State Lett., 8, C131-C133, 2005.

[12] J. Shieh, C. H. Lin, and M. C. Yang, J. Phys. D: Appl.

Phys., 40, 2242-2246,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