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 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 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 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 推動人員 推動人員 推動人員 推動人員 葉欽智 葉欽智 葉欽智 葉欽智 1 何政勳 何政勳 何政勳 何政勳 2 顏美容 顏美容 顏美容 顏美容 3 學校簡介 學校簡介 學校簡介 學校簡介、特色 特色 特色 特色 文獻探討與方法 文獻探討與方法 文獻探討與方法 文獻探討與方法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步驟 步驟 步驟 步驟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結論 結論 結論 結論、建議 建議 建議 建議 推動過程 推動過程 推動過程 推動過程、活動 活動 活動 活動 、學校簡介 學校簡介 學校簡介 學校簡介 校自九十六學年開始入健康促進學校並成健康促進委員會,口腔保健為要推動議題,今年計畫除 了含整體學校衛政策、菸害及檳榔健康害防治、健康體位(健康飲食)、視力保健、傳染病防治、口腔保 健、確藥及性教育等,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入學校年度工作計畫及籌組計劃推行小組,訂定相關議題及執行 程、要點,凝聚健康促進學校推展,透過學年會議討論及校務會議決議識續口腔衛為校自選議 題。要是學童的齲齒率及口腔衛問題一直是教育部與衛機關推動學校衛工作重點之一,近年來藉推 行餐後潔及每週二含氟漱口活動,實施口腔衛保健認知與技能之學習,並面落實學童口腔衛,更 有效少齲齒率。今年續健康促進學校六大範疇來規劃,推動貝刷的執行,並「1224護計 畫」,,藉一系之認知、技能、行動強化等策略,使學小學階段學會口腔保健知識、養成餐後潔習 慣、定口腔檢查與追蹤矯治,12歲畢業時,還能擁有24顆健齒為標。 102學年度大安國小口腔衛生議題期末成果海報發表 學年度大安國小口腔衛生議題期末成果海報發表 學年度大安國小口腔衛生議題期末成果海報發表 學年度大安國小口腔衛生議題期末成果海報發表;主辦 主辦 主辦 主辦:台中市教育局 台中市教育局 台中市教育局 台中市教育局;地點 地點 地點 地點:圳堵國小 圳堵國小 圳堵國小 圳堵國小 参、獻探討 獻探討 獻探討 獻探討 健康狀態是影響學習及活品質的重要素,而學校學及教職員工的健康促進上則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有效的學校健康促進計畫須是廣泛而完整,才能涵蓋影響健康的諸素(黃松元,82)。臺灣區齲齒的 流行狀況益嚴重,過資料顯:於國五十九年11歲兒童中,齲齒盛行率為42.8%,國七十年12歲兒童之齲 齒盛行率為85.1%,國七十九年12歲兒童之齲齒盛行率為92%,上述年均恆齒齲蝕指數【即均每人齲齒 (Decayed)、齲齒拔除(Missing)或齲齒而填補(Filled)之顆數(DMFT)】則分別為1.2顆、3.8顆及5顆,齲齒已 漸形成兒童嚴重的慢性疾病,較進國家美國2.6顆,英國1.7顆相甚遠,而界衛組織所訂之口腔保 健標為至西元2000年12歲兒童齲蝕指數降至3顆下,而國性調查12歲兒童恆齒齲蝕指數(DMFT)為3.31顆, 被為中度嚴重國家,見我國之口腔保健工作應強推行。前齲齒罹患率高達90%上,要成是養成良 的口腔衛習慣,應從衛教育做起,教導確的刷及線使的法,建口腔衛保健觀念,配氟 漱口實施,預防齲齒。此何從小培養國確之衛知識,養成良之健康行為,少後疾病及健康 問題之發,是學校教育應當努力的標。 貳、校特色 校特色 校特色 校特色 校位處於中大區海邊,擁有豐的態環境。有17班,學數383人,教職員工39人。然近 年來社會變遷快速,少子化現象使得家長過於疼愛孩子,物質享受大增,甜食及垃圾食物的攝取過高,導致不 良體位及齲齒率均逐年上升,校從92學年度開始推行口腔衛保健,首從餐後潔運動開始,並訂定每週 二完午餐後校進行餐後潔及含氟漱口活動,然而推動至今。 校學童的齲齒率均國均值為高,經過統計較之後發現,歷年來一年及新的齲齒率有益嚴 重的趨勢,94學年度的一年級學的乳齒齲齒數更高達6顆,起聯國口腔衛保健標--「2010年時齲齒指 數為2顆」應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故擬分三個階段,不訴求來照護學童齒,低年級「6124」 (六歲長第一大臼齒,二年級能保有顆第一大臼齒是健齒)做為訴求;中年級「5525」(每次刷5分 鐘,每天至少刷5次,能擁有25顆健齒)做為訴求;高年級「1224」(12歲要畢業了能擁有24顆 久齒)做為訴求,不階段不護標,從乳到久齒,規劃口腔衛教育計畫,使學童12歲 時仍能擁有24顆完整的久齒。 、研究的 研究的 研究的 研究的 一、增進校親師確的口腔保健知識、觀念與態度,並落實行動,養成確實的口腔保健習慣。 二、降低齲齒數,均每人齲齒數少於4顆。 三、高齲齒矯治率至90% 、真學參與並發展其行動能力。學為導的參與教學式,發學的潛能及見解,建 人健康的理念並逐步落實健康活型態。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一、研究大國小中高年級12個班,253人為要研究對象。 二、進行前。 三、進行口腔賽: 第一關:口腔保健知識大考驗。 第二關:貝刷法。 第三關:線使法。 、進行後。 五、進行研究討論 柒、學校與社區關係分析 學校與社區關係分析 學校與社區關係分析 學校與社區關係分析 健康中近年來一直推動口腔保健,除了一、年級固定每年健康檢查,到校為學檢查齒 ,二、三、五、六年級特聘區內醫師到校作口腔檢查,推動每飯後潔活動及每週二中午執 行含氟漱口。推動上雖頗收成效,但是學童的齲齒率仍然偏高,要原乃是家長口腔保健常 識不足或予重視,致使學童家間能持續保持口腔清潔,此學校應該有效利種與家長 互動之管道及活動,繼續宣導。 Green等(1996)健康促進的態模式,將健康視為個人與態次系統(家庭、社區、化、物質與社 會環境)相互影響 的結果。為促進健康,態系統須供有利於健康及活型態的經濟及社會條,也須 供訊息及活技能使個人有能力作決定及採取維護健康的行為。Stokols(1996)將健康促進的法分為三大 類—行為(behavioral),環境(environmental), and社會態(social ecological)。行為法是著重 與健康有關的行為改變(飲食、吸菸、運動、性行為等)﹔環境法的介入標改善環境品質,通常針 對物質或社會其中一個層面(室內空氣品質、工作組織的社會氣氛)﹔行為法強調動介入,環境法強調 被動介入﹔社會態學法強調個人與環境的互動,是科學門法的整。 此推動學校健康營造,須讓決策者及成員對社區健康營造的的及原則有所識―學校健康營造是屬於 社會態模式的健康促進,不是改變個人的行為及活型態,更須造持健康的政治、社會、化、經濟及 物質環境;此,推動學校健康營造須透過組織及發展的過程,凝聚識,整及運學校及社區的人物力資 源,增進個人及組織的能力來改善健康問題及促進健康的學校政策及計畫的產。 捌、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分析 結論 進行口腔賽 口腔保健知識大考驗 貝刷法 線使法 玖、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一、結果 (一)從表一、二、三結果顯,高年級學童經過教 學後,學童對於口腔保健的行為、態度、知識面有升。 (二)學於101學年度第二學初的齲齒矯治率為 78.35%,於102學年度第二學中的齲齒矯治率為83.3%。 二、討論與建議 (一)從結果一知,高年級學童經過教學後,學童 對於口腔保健的行為、態度、知識面有明顯進步,顯教 學活動增進學童口腔保健的觀念,為學童建良的口腔衛 知識與態度。 (二)從結果二、三知,校高年級學童的齲齒率下 降,齲齒治癒率上升,顯此教學不僅升了口腔保健的知識 與態度,更升了學童的口腔保健行為,讓學童將所學落 實於常活中,培養其良的活習慣。 (三)從學童的知識前所得,學童對於口腔知識概念十 分薄弱,但教學後,學童知識問卷的答對率上升許,顯 透過教學,建學童良知識,此知,教師教學的重 要,相信要盡一力,一定為學童建更的健康 活態度。 65.61 31.62 9.我會定至診所或醫院進行齒檢查。 94.86 79.05 8.我有使含氟漱口的習慣。 26.09 6.32 7.過一週,我每天使線。 23.72 5.93 6.過一週,我一完東西,會即清潔齒。 83.00 51.38 5.過一週,我睡覺前都有刷。 38.74 17.39 4.過一週,我晚餐後都有刷。 88.14 63.24 3.過一週,我午餐後都有刷。 33.99 23.72 2.過一週,我早餐後都有刷。 63.21 44.66 1.過一週,我起床後都有刷。 行為題 後% 前% 表一 實驗組行為題答情形 3.31 2.21 9.我不會為害怕醫治療而不看醫。 3.48 3.13 8.按照規定定找醫師做口腔檢查是要的。 3.25 3.04 7.我會為了齒健康而少甜食。 3.15 2.77 6.即使刷刷沒有彎曲或變形,還是要定更 3.36 2.47 5.使含氟漱口漱口,還是要刷。 3.71 2.71 4.我不會為動作不看而不使線。 3.47 2.68 3.有刷還不夠保護齒,刷得細很重要 3.81 3.04 2.飯後刻刷是很重要的事。 3.49 1.48 1.小朋友的乳會,但是蛀了有關係。 均值 均值 態度題 表二 實驗組態度題答情形 47.83 13.83 9.一般情況下,我們應久做一次定口腔檢查 51.38 45.45 8.漱完含氟漱口後,至少要等久才進食? 51.38 33.99 7.氟化物對齒的要能為何? 37.15 10.28 6.造成周病的原是什麼? 37.55 11.86 5.菌是什麼? 50.99 13.04 4.一天中何時刷能保護齒? 35.19 11.07 3.下何者是貝刷法的要領? 49.01 60.87 2.下哪些食物容易造成蛀? 84.19 26.88 1.造成蛀的要原是什麼? 答對率 答對率 知識題 後% 前% 表一 實驗組知識題答情形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 2 3 4 5 6 7 8 9 圖一 實驗組行為題前後較 前百分 後百分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 2 3 4 5 6 7 8 9 圖二 實驗組態度問題前後較 前均數 後均數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 2 3 4 5 6 7 8 9 圖二 實驗組態度問題前後較 前均數 後均數

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hps-ar.hphe.ntnu.edu.tw/upload_files/SchoolReport1/... · 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hps-ar.hphe.ntnu.edu.tw/upload_files/SchoolReport1/... · 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

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臺中市大安區大安國小口腔保健行動研究成果報告

推動人員推動人員推動人員推動人員 葉欽智葉欽智葉欽智葉欽智1 何政勳何政勳何政勳何政勳2 顏美容顏美容顏美容顏美容3

學校簡介學校簡介學校簡介學校簡介、、、、特色特色特色特色 文獻探討與方法文獻探討與方法文獻探討與方法文獻探討與方法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步驟步驟步驟步驟

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結論結論結論結論、、、、建議建議建議建議

推動過程推動過程推動過程推動過程、、、、活動活動活動活動

壹壹壹壹、、、、學校簡介學校簡介學校簡介學校簡介本校自九十六學年開始加入健康促進學校並成立健康促進委員會,以口腔保健為主要推動議題,今年計畫除

了包含整體學校衛生政策、菸害及檳榔健康危害防治、健康體位(健康飲食)、視力保健、傳染病防治、口腔保健、正確用藥及性教育等,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列入學校年度工作計畫及籌組計劃推行小組,訂定相關議題及執行日程、要點,凝聚健康促進學校推展,另外透過學年會議討論及校務會議決議共識續以口腔衛生為本校自選議題。主要是學童的齲齒率及口腔衛生問題一直是教育部與衛生機關推動學校衛生工作重點之一,近幾年來藉由推行餐後潔牙及每週二含氟水漱口活動,實施口腔衛生保健認知與技能之學習,並全面落實學童口腔衛生,以期更有效地減少齲齒率。今年續以健康促進學校六大範疇來規劃,推動貝氏刷牙的執行,並提出「1224護牙計畫」,,藉由一系列之認知、技能、行動強化等策略,期使學生小學階段學會口腔保健知識、養成餐後潔牙習慣、定期口腔檢查與追蹤矯治,在12歲畢業時,還能擁有24顆健齒為目標。

102學年度大安國小口腔衛生議題期末成果海報發表學年度大安國小口腔衛生議題期末成果海報發表學年度大安國小口腔衛生議題期末成果海報發表學年度大安國小口腔衛生議題期末成果海報發表;;;;主辦主辦主辦主辦:台中市教育局台中市教育局台中市教育局台中市教育局;;;;地點地點地點地點:圳堵國小圳堵國小圳堵國小圳堵國小

参参参参、、、、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健康狀態是影響學習及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而學校在學生及教職員工的健康促進上則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有效的學校健康促進計畫必須是廣泛而完整,才能涵蓋影響健康的諸多因素(黃松元,民82)。臺灣地區齲齒的流行狀況日益嚴重,過去資料顯示:於民國五十九年11歲兒童中,齲齒盛行率為42.8%,民國七十年12歲兒童之齲齒盛行率為85.1%,民國七十九年12歲兒童之齲齒盛行率為92%,上述各年平均恆齒齲蝕指數【即平均每人齲齒(Decayed)、因齲齒拔除(Missing)或因齲齒而填補(Filled)之顆數(DMFT)】則分別為1.2顆、3.8顆及5顆,齲齒已日漸形成兒童期最嚴重的慢性疾病,較先進國家美國2.6顆,英國1.7顆相去甚遠,而世界衛生組織所訂之口腔保健目標為至西元2000年12歲兒童齲蝕指數降至3顆以下,而全國性調查12歲兒童恆齒齲蝕指數(DMFT)為3.31顆,被列為中度嚴重國家,可見我國之口腔保健工作應加強推行。目前齲齒罹患率高達90%以上,主要成因是未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應從衛生教育做起,教導正確的刷牙及牙線使用的方法,建立口腔衛生保健觀念,配合氟水漱口實施,以預防齲齒。因此如何從小培養國民正確之衛生知識,養成良好之健康行為,以減少日後疾病及健康問題之發生,是學校教育應當努力的目標。

貳貳貳貳、、、、本校特色本校特色本校特色本校特色本校位處於台中市大安區海邊,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共有17班,學生數共383人,教職員工39人。然因近

年來社會變遷快速,少子化現象使得家長過於疼愛孩子,物質享受大增,甜食及垃圾食物的攝取過高,導致不良體位及齲齒率均逐年上升,本校從92學年度開始推行口腔衛生保健,首先從餐後潔牙運動開始,並訂定每週二吃完午餐後全校共同進行餐後潔牙及含氟水漱口活動,然而推動至今。

本校學童的齲齒率均比全國平均值為高,且經過統計比較之後發現,歷年來一年及新生的齲齒率有日益嚴重的趨勢,94學年度的一年級學生的乳齒齲齒數更高達6顆,比起聯合國口腔衛生保健目標--「2010年時齲齒指數為2顆」應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故擬分三個階段,以不同訴求來照護學童牙齒,在低年級以「6124」(六歲長第一大臼齒,二年級能保有四顆第一大臼齒是健齒)做為訴求;中年級以「5525」(每次刷牙5分鐘,每天至少刷牙5次,能擁有25顆健齒)做為訴求;高年級以「1224」(12歲要畢業了能擁有24顆永久齒)做為訴求,在不同階段提出不同護牙目標,從乳牙到永久齒,規劃口腔衛生教育計畫,期使學童在12歲時仍能擁有24顆完整的永久齒。

伍伍伍伍、、、、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一、增進全校親師生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觀念與態度,並落實行動,養成確實的口腔保健習慣。二、降低齲齒數,平均每人齲齒數少於4顆。三、提高齲齒矯治率至90%四、真正地由學生參與並且發展其行動能力。以學生為導向的參與教學方式,引發學生的潛能及見解,建立

全人健康的理念並逐步落實健康生活型態。

陸陸陸陸、、、、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研究步驟一、本研究以大安國小中高年級12個班,共253人為主要研究對象。二、先進行前測。三、進行口腔比賽:

第一關:口腔保健知識大考驗。第二關:貝氏刷牙法。第三關:牙線使用法。

四、進行後測。五、進行研究討論

柒柒柒柒、、、、學校與社區關係分析學校與社區關係分析學校與社區關係分析學校與社區關係分析

健康中心近年來一直推動口腔保健,除了一、四年級固定每年健康檢查,到校為學生檢查牙齒外,二、三、五、六年級特聘區內牙醫師到校作口腔檢查,推動每日飯後潔牙活動及每週二中午執行含氟漱口水。在推動上雖頗收成效,但是學童的齲齒率仍然偏高,主要原因乃是家長口腔保健常識不足或未予重視,致使學童在家期間未能持續保持口腔清潔,因此學校應該有效利用各種與家長互動之管道及活動,繼續宣導。

Green等(1996)提出健康促進的生態模式,將健康視為個人與生態次系統(如家庭、社區、文化、物質與社會環境)相互影響 的結果。為促進健康,生態系統必須提供有利於健康及生活型態的經濟及社會條件,也必須提供訊息及生活技能使個人有能力作決定及採取維護健康的行為。Stokols(1996)將健康促進的方法分為三大類—行為(behavioral),環境(environmental), and社會生態(social ecological)。行為方法是著重在與健康有關的行為改變(如飲食、吸菸、運動、性行為等)﹔環境方法的介入目標在改善環境品質,且通常只針對物質或社會其中一個層面(如室內空氣品質、工作組織的社會氣氛)﹔行為方法強調主動介入,環境方法強調被動介入﹔社會生態學方法強調個人與環境的互動,是多科學門方法的整合。

因此推動學校健康營造,必須讓決策者及成員對社區健康營造的目的及原則有所共識―學校健康營造是屬於社會生態模式的健康促進,不只是改變個人的行為及生活型態,更須創造支持健康的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及物質環境;因此,推動學校健康營造必須透過組織及發展的過程,凝聚共識,整合及運用學校及社區的人物力資源,以增進個人及組織的能力來改善健康問題及促進健康的學校政策及計畫的產生。

捌捌捌捌、、、、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

前測 後測 分析 結論進行口腔比賽

口腔保健知識大考驗

貝氏刷牙法

牙線使用法

玖玖玖玖、、、、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

一、結果

(一)從表一、二、三結果顯示,高年級學童在經過本教學後,學童對於口腔保健的行為、態度、知識方面有提升。

(二)學生於101學年度第二學期初的齲齒矯治率為78.35%,於102學年度第二學期中的齲齒矯治率為83.3%。

二、討論與建議

(一)從結果一可知,高年級學童在經過本教學後,學童對於口腔保健的行為、態度、知識方面有明顯進步,顯示本教學活動可增進學童口腔保健的觀念,為學童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知識與態度。

(二)從結果二、三可知,本校高年級學童的齲齒率下降,齲齒治癒率上升,顯示此教學不僅提升了口腔保健的知識與態度,更提升了學童的口腔保健行為,讓學童可以將所學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培養其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從學童的知識前測所得,學童對於口腔知識概念十分薄弱,但在教學後,學童知識問卷的答對率上升許多,顯示透過教學,可以建立學童良好知識,由此可知,教師教學的重要,相信只要多盡一份心力,一定可以為學童建立更好的健康生活態度。

65.6131.629.我會定期至診所或醫院進行牙齒檢查。

94.8679.058.我有使用含氟漱口水的習慣。

26.096.327.過去一週,我每天使用牙線。

23.725.936.過去一週,我一吃完東西,會立即清潔牙齒。

83.0051.385.過去一週,我睡覺前都有刷牙。

38.7417.394.過去一週,我晚餐後都有刷牙。

88.1463.243.過去一週,我午餐後都有刷牙。

33.9923.722.過去一週,我早餐後都有刷牙。

63.2144.661.過去一週,我起床後都有刷牙。

行為題目

後測%前測%表一 實驗組行為題目回答情形

3.312.219.我不會因為害怕牙醫治療而不敢去看牙醫。

3.483.138.按照規定定期找牙醫師做口腔檢查是必要的。

3.253.047.我會為了牙齒健康而少吃甜食。

3.152.776.即使牙刷刷毛沒有彎曲或變形,還是要定期更換

3.362.475.使用含氟漱口水漱口,還是要刷牙。

3.712.714.我不會因為動作不好看而不去使用牙線。

3.472.683.只有刷牙還不夠保護牙齒,刷得仔細很重要

3.813.042.飯後立刻刷牙是很重要的事。

3.491.481.小朋友的乳牙會換,但是蛀了有關係。

平均值平均值態度題目

後測前測表二 實驗組態度題目回答情形

47.8313.839.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應多久做一次定期口腔檢查

51.3845.458.漱完含氟漱口水後,至少要等多久才可以進食?

51.3833.997.氟化物對牙齒的主要功能為何?

37.1510.286.造成牙周病的原因是什麼?

37.5511.865.牙菌斑是什麼?

50.9913.044.一天中何時刷牙最能保護牙齒?

35.1911.073.以下何者是貝氏刷牙法的要領?

49.0160.872.下列哪些食物最容易造成蛀牙?

84.1926.881.造成蛀牙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對率答對率知識題目

後測%前測%表一 實驗組知識題目回答情形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 2 3 4 5 6 7 8 9

圖一 實驗組行為題目前後測比較

前測百分比

後測百分比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 2 3 4 5 6 7 8 9

圖二 實驗組態度問題前後測比較

前測平均數

後測平均數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 2 3 4 5 6 7 8 9

圖二 實驗組態度問題前後測比較

前測平均數

後測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