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1 臺北市本土小學堂教學活動教材設計 松山國小:王秀玲、顏淑娟、劉素萍 一、單元名稱:懷舊「新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知性之旅 二、課程說明: ()設計理念: 一年一度的「松山背包客」,是本校校本課程的年度盛事。其 中,三年級的學習地點是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的二二八和平公 。這次安排的校外教學,要打破多數小朋友對二二八和平公 的刻板印象。在這裡不只是玩遊樂設施、看魚、找松鼠,還 可以穿梭時光隧道,懷想先人的時空情境。 基於三年級小朋友的學習起點,學習內容的設計需淺顯易懂、 趣味多元。本課程設計從引導「探索發現」、行前「認知理解」、 實地「踏查體驗」、共學「表達與欣賞」,進而「省思與內化」, 冀能培養「愛鄉愛土」、「愛物惜福」、「共創友善環境」態度的 教學目標。 省思與內化 踏查體驗 認識理解 探索發現 省思與內化 表達與欣賞 踏查體驗 認知理解 探索發現 省思與內化 愛鄉愛土、愛物惜福、 共創友善環境 認知、情意、技能三者,由下而上逐漸堆疊而豐厚。

臺北市本土小學堂教學活動教設計59.120.8.196/enable2007/mypage/techsec/004/10703.pdf1-2發現二二八和平公園內有哪些值得學習 的設施。 認知 情意 技能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1

臺北市本土小學堂教學活動教材設計

松山國小:王秀玲、顏淑娟、劉素萍

一、單元名稱:懷舊「新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知性之旅

二、課程說明:

(一)設計理念: 一年一度的「松山背包客」,是本校校本課程的年度盛事。其

中,三年級的學習地點是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的二二八和平公

園。這次安排的校外教學,要打破多數小朋友對二二八和平公

園的刻板印象。在這裡不只是玩遊樂設施、看魚、找松鼠,還

可以穿梭時光隧道,懷想先人的時空情境。

基於三年級小朋友的學習起點,學習內容的設計需淺顯易懂、

趣味多元。本課程設計從引導「探索發現」、行前「認知理解」、

實地「踏查體驗」、共學「表達與欣賞」,進而「省思與內化」,

冀能培養「愛鄉愛土」、「愛物惜福」、「共創友善環境」態度的

教學目標。

省思與內化

踏查體驗

認識理解

探索發現

省思與內化

表達與欣賞

踏查體驗

認知理解

探索發現

省思與內化

愛鄉愛土、愛物惜福、

共創友善環境

認知、情意、技能三者,由下而上逐漸堆疊而豐厚。

2

(二)單元目標:

1.探索二二八和平公園的內、外環境。

1-1能蒐集資料、探索二二八和平公園的地

理位置及周邊環境。

■認知 □情意 ■技能

1-2發現二二八和平公園內有哪些值得學習

的設施。

■認知 □情意 ■技能

1-3能將探索發現的結果,與小組同學討論

並上台發表。

■認知 □情意 ■技能

2.認識二二八和平公園內的文化設施。

2-1認識二二八和平公園內文化設施的歷史

背景、參與討論與發表。

■認知 □情意 ■技能

2-2能仔細聆聽行前說明、做筆記,及參與

討論與發表。

■認知 □情意 ■技能

2-3能依據學習手冊準備踏查物品。 ■認知 □情意 ■技能

3.能參與實地踏查、印證所學。

3-1能參與並依循老師引導,仔細觀察二二

八和平公園內的文化設施。

■認知 ■情意 ■技能

3-2能於踏查時及踏查後,完成學習手冊。 ■認知 ■情意 ■技能

4.能產生在地文化情感,省思人們對文化設施

是否珍愛的現況,並將改善策略付諸行動。

■認知 ■情意 ■技能

4-1樂於分享二二八和平公園的踏查經驗。 ■認知 ■情意 ■技能

4-2省思二二八和平公園內文化設施的現況

有無需改善的問題?進而提出如何使人

們更加珍愛文化設施的策略,並付諸行

動。

■認知 ■情意 ■技能

3

(三)能力指標:

【國語領域】 2-2-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2-2-2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3-2-2能合適的表現語言。

6-2-1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

趣。

【社會領域】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

達對家鄉的關懷。

2-2-1瞭解居住地方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

【數學領域】 N-2-22能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

N-2-26能做量的簡單估測。

【資訊教育議題】 1-2-1 能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4-2-1 能操作常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

3-3-2 能利用簡報軟體編輯並播放簡報。

【環境教育議題】 1-2-3察覺生活周遭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

1-2-4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2-2-2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探究可能的

改善方法。

3-2-3尊重不同族群與文化背景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

【性別平等教育

議題】

1-2-3欣賞不同性別者的創意表現。

2-2-2尊重不同性別者做決定的自主權。

3-2-1運用科技與媒體資源,不因性別而有差異。

【人權議題】 1-2-1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2-2-1 認識生存權、身分權與個人尊嚴的關係。

(四)教學對象:國小三年級

(五)教學節數:10節

4

(六)相關領域:

國語: 第三單元 臺灣好風情

第八課 淡水小鎮、第九課 安平古堡、

第十課 回到鹿港、第十一課 聽神木說話。

數學: 第二、第七單元加和減的應用與估算、第三單元乘法、

第四單元 角、正方形和長方形、第五單元 幾毫米。

社會: 第四單元 學習與成長(4-1學習的方法、4-2多元的學習)、

第六單元 和諧的相處(6-1性別平等、6-2欣賞與尊重)。

(七)課程架構

●行前探索 a.蒐集相關資料、完成學習單。

b.分組討論、分組上台口頭報告。

●認識踏查 文化設施 a.學習手冊內容說明。

b.使用平板進行內容施測。

●實地踏查 a.行前說明。

b.實地踏查。 c.完成學習手冊指定內容。 d.與家人分享踏查經驗。

●分享與應 用 a.分組討

論踏查心得。

b.分組上台報告印象最深刻的文化設施。 c.製作公園桌遊。

●省思問題 提出策略 a.共同討論現況問題及護鄉策略。

b.完成學習成效問卷。 c.製作呼籲珍愛小卡、分送親友。

探索發現 認知理解 踏查體驗 表達與欣賞 省思與內化

懷舊「新公園」

~二二八和平公園知性之旅

愛鄉愛土、愛物惜福、

共創友善環境

5

(八)補充教材:自編學習手冊

三、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流程 時

間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1-1 能蒐集

資料、探索

二 二 八 和

平 公 園 的

地 理 位 置

及 周 邊 環

境。

1-2 發現二

二 八 和 平

公 園 內 有

哪 些 值 得

學 習 的 設

施。

1-3 能將探

索 發 現 的

結果,與小

組 同 學 討

論 並 上 台

發表。

一、準備活動

(一)行前探索

1.這學期國語課第三單元—臺灣好風情

中,介紹了四個臺灣著名的景點。

老師以教學 ppt呈現臺灣地圖、大台北

地圖地區地圖,並提問引導:

大家都居住在大台北地區,你

們知道或去過哪些著名的景點嗎?

2.老師說明:

這學期「松山背包客」的學習活動,我

們三年級的目的地是到二二八和平公

園。上星期要大家回家上網搜尋、或查

閱書籍相關資料,並完成學習單(如附

錄一),這節課請各小組先分享與討

論,各組再上臺做口頭報告。

3.分組討論:

各小組成員先各自分享、討論蒐集資料

過程與學習單內容,並推舉組員上台口

頭報告。

4.口頭報告:

各小組推舉一至數位組員,將小組討論

結果作口頭報告。

5分

15分

15分

教學 ppt

投影機

電腦

電腦、投

影機、ppt

ppt或小

白板

能聆聽問

題、並參與討

論、發表

能參與討

論、發表,並

聆聽同學的

報告或針對

問題提問

能參與上台

報告或聆聽

同學的報告

6

2-1 認識二

二 八 和 平

公 園 內 文

化 設 施 的

歷 史 背

景、參與討

論與發表。

5.共同統計學習單內第四題「二二八和平

公園裡值得去參觀的地方」,作為設計

編寫學習手冊的重要依據。

~第一節結束~

二、發展活動

(二)認識踏查的文化設施

1.教師以 ppt逐頁引導說明「二二八和平

公園校外教學學習手冊」。

p3:簡要說明 二二八和平公園的地理位

置、歷史背景。

提示踏查要點:周邊建築物 (臺大

醫院、總統府、臺灣土地銀行行史

館……)

p4:指導看懂二二八和平公園平面圖。

p5:簡要介紹「杏壇」孔子雕像相關訊

息。

提示踏查要點:依據雕像旁的說明牌

內容回答本頁問題。

5分

20分

白板筆

白板

電腦、投

影機、ppt

或針對問題

提問

能參與統

計、討論

能專心聆聽

老師的解說

、參與討論與

發表看法

7

p6: 引導閱讀「黃氏節孝坊」歷史背景。

提示踏查要點:觀察牌坊造型,回答

本頁問題。

p7:引導說明「天后宮遺構—柱珠」歷史

背景。

提示踏查要點:觀察各柱珠造型,回

答本頁問題。

p8:介紹「臺灣民間石器」當年的不同用

途。

提示踏查要點:觀察各石器造型,以及

旁邊的說明牌內容,回答本頁問題。

p9-p12:簡要介紹「臺灣博物館」建築特

色與相關資訊。

提示踏查要點:觀察博物館內、外建築

特色,回答問題。並將參觀聽到或看

到的訊息,用繪圖或文字記錄下來。

p13: 簡要說明「騰雲號」火車的歷史背

景。

提示踏查要點: 觀察「騰雲號」火

車外觀與現代火車做比較,並聆聽

提供的火車鳴笛聲。

p14: 簡要介紹「露天音樂台」相關訊

息。

提示踏查要點: 先想想如何估測

「露天音樂台」的座椅數,以及

8

發想如何運用此音樂台表演。

p15: 引導說明「急公好義坊」的歷史意

涵。

提示踏查要點:觀察牌坊造型,回答

本頁問題。

p16: 簡要介紹「和平鐘與和平雕像」

相關資訊。

提示踏查要點:觀察和平鐘外觀,回

答本頁問題。

p17-p18: 引導閱讀「二二八紀念碑」簡

介,並做適度說明。

提示踏查要點:觀察紀念碑外觀及旁

邊豎立的說明牌,回答本頁問題。

2.使用平板進行內容施測

(1)針對上述學習手冊的內容,進行形成

性評量。

題目:

(2)每位學生一部平板,依據老師在投影

20分

電腦、投

影機、平

能操作平

板,並依題目

問題作答

9

2-2 能仔細

聆 聽 行 前

說明、做筆

記,及參與

討 論 與 發

表。

3-1 能參與

並 依 循 老

師引導,仔

細 觀 察 二

二 八 和 平

公 園 內 的

文化設施。

機顯示的題目(kahoot軟體系統),

操作平板作答。

(3)施測結束,老師做統計分析,並作概

念統整。

~第二節結束~

(三) 踏查體驗

1.行前說明

(1)以 ppt輔助說明二二八和平公園的地

理位置、歷史背景。

(2)提示行前準備事項,請小朋友記錄於學

習手冊第 1頁。

(3)簡要提點踏查重點。

(4)提醒踏查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第三節結束~

2.實地踏查:

(1)上午 8:00集合出發,搭乘巴士專車到

二二八和平公園。

(2)提示說明觀察二二八和平公園周邊明

顯的建築物。

(3)依據事先規劃的踏查路線,帶領小朋友

到各個文化設施做觀察,老師一邊提示

40分

300

電腦、投

影機、ppt

學習手

冊、相機

能仔細聆聽

說明、做筆

記、參與討論

與發表。

能仔細觀察

並作紀錄

10

3-2 能於踏

查 時 及 踏

查後,完成

學習手冊。

4-1 樂於分

享 二 二 八

和 平 公 園

的 踏 查 經

驗。

說明相關訊息,小朋友一邊對照學習手

冊做紀錄。

(4)11:30結束踏查,返回學校用餐。

(5)請小朋友整理完成學習手冊(如附錄

二、三),並與家人分享踏查心得。

~第四~八節結束~

三、綜合活動

(一)分享與應用

1.分組討論:4~5人一組,先行討論此次

踏查的經驗、與行前探索蒐集的資料相

印證的心得感想。

2.每組推派或組員輪流上台做口頭報告。

3.聆聽他組的報告後,可提出疑問或同質

性的經驗,相互交換意見。

4.每組依據二二八和平公園踏查學習所

得的相關資訊,設計製作一種桌遊,以

加強對二二八和平公園相關訊息的認

知。

5.各組可交換桌遊製作心得或操作使

用。

~第九節結束~

5分

10分

25分

學習手冊

學習手冊

電腦、投

影機、小

白板

粉彩紙、

剪刀、膠

水、彩色

能完成學習

手冊內容並

與家人分享

參與討論、發

能上台發表

或專心聆聽

能參與小組

製作桌遊,並

學習操作

11

4-2 省思二

二 八 和 平

公 園 內 文

化 設 施 的

現 況 有 無

需 改 善 的

問題?進而

提 出 如 何

使 人 們 更

加 珍 愛 文

化 設 施 的

策略,並付

諸行動。

(二)省思問題並提出行動策略

1. 教師提問引導:

(1)經過「松山背包客—二二八和平公

園」的學習活動,大家對於現在的二二

八和平公園內的文化設施,有沒有發現

什麼問題需要改善之處?

(2) 二二八和平公園屬於我們居住的大

台北地區家鄉的一部分,針對大家提出

的問題,有什麼方法可以改進?

2.小朋友舉手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

3.老師統整小朋友提出的問題與護鄉策

略。

4.請小朋友填答學習成效度問卷(如附錄

四)。

5.請小朋友依據討論所得的護鄉策略,製

作珍愛小卡分送親友,以呼籲大家愛鄉

愛土、愛物惜福、共創友善環境。

6.請小朋友回家與家長完成「學習迴響回

饋問卷」(如附錄五)。

~第十節結束~

5

5

10分

10分

10分

電腦、投

影機

白板、白

板筆

學習成效

問卷

粉彩紙、

彩色筆

回饋問卷

能專心聆聽

問題並發表

看法

完成學習態

度問卷

能製作珍愛

小卡、分送親

能與家長共

同完成問卷。

12

四、教學評量

(一)教學活動各項評量

教學活動 評量方式

1.準備活動

(1)行前探索

實作評量:蒐集相關資料。

紙筆作業:完成學習單。

參與討論: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活動。

口語評量:能舉手表達看法、回答問題、上台發表小組

討論內容。

2.發展活動

(1)認識踏查文化設施

(2)實地踏查

觀察評量:專注聆聽老師的引導說明、

於踏查活動中積極觀察學習。

口語評量:能舉手表達看法、回答問題、。

實作評量:積極參與 ipad平板操作答題、

積極參與實地踏查活動。

紙筆作業:完成學習手冊。

生活實踐:與家人分享踏查心得。

3.綜合活動

(1)分享與應用

(2)省思問題與提出策

參與討論: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活動。

口語評量:能舉手表達看法、回答問題。

實作評量:積極參與桌遊製作、珍愛小卡製作。

生活實踐:分送親友珍愛小卡、呼籲愛鄉行動。

13

(二)學習成效評量

1.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行前探索」

的事先蒐集資料,對學習是有幫助的。

2.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行前探索」

的事先蒐集資料,是很有趣的。

3.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學習手冊」

的事先引導說明,對學習是有幫助的。

4.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學習手冊」的

事先引導說明,是很有趣的。

5.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踏查前的行

前說明」,對學習是有幫助的。

6.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踏查前的行前

說明」,是很有趣的。

14

7.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實地踏查」

的活動,對學習是有幫助的。

8.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實地踏查」的

活動,是很有趣的。

9.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踏查後的分

享、討論、桌遊應用」,對學習是有幫助

的。

10.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踏查後的分

享、討論、桌遊應用」,是很有趣的。

11.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踏查後的省

思、討論、呼籲活動」,對學習是有幫助的。

12.我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踏查後的省

思、討論、呼籲活動」,是很有趣的。

15

(三)學習迴響

◎學生回饋

1.這次學習活動學習到哪些項目?

(1) 二二八和平公園的名稱、由來、歷史意義、周邊環境。

(2)黃氏節孝坊、急公好義坊、天后宮柱珠、臺灣民間石器、騰雲號、杏壇等歷

史遺跡的相關知識。

(3)二二八紀念碑、和平鐘、和平雕像等歷史意義。

(4)臺灣博物館、臺灣土地銀行博物館內展覽文物相關知識。

2.大雄和靜香是觀光客,如果想到二二八和平公園旅遊參觀,你最推薦哪個

景點?為什麼?

16

3.這次的校外教學,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4.如果明年的校外教學活動,仍然以類似 228和平公園的校外教方式進行,你還

會想要參加嗎?

◎家長回饋

1.對於這次 228和平公園校外教學,您的孩子有哪些收穫?

17

2.您對於這次校外教學活動進行的方式與內容是否滿意?若有需修改之處,請提

出您的建議,謝謝! □非常滿意 □滿意 □尚可 □需大幅改善

3.如果明年的校外教學活動,仍然以類似 228和平公園的校外教學方式進行,您

是否願意讓您的孩子參加?

18

五、教學省思:

(一)以戶外教學理念為核心,教學設計兼顧認知、情意與技能三者

以「探索發現」、「認知理解」、「踏查體驗」、「表達與欣賞」、「省思與內

化」等教學理念為核心,轉化設計為多元的學習活動,兼顧認知、情意、技

能三方面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完整。

(二)結合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師教學經驗設計學習手冊

在「行前探索」學習活動中,設計「推薦二二八和平公園內值得參觀的

地方」,統計得知較為學生感興趣的文化設施,加上老師的專業教學經驗,

來設計淺顯易懂、趣味多元的學習手冊內容。

(三)以全校性活動,充分運用行政與家長的支持及資源

「松山背包客」是本校每年一次的全校性活動,雖然各學年戶外學習的地點

不同,由於在同一天舉行,學校行政充分支持老師的教學設計,而家長擔任志工

支援安全維護,使得在教學活動執行上,進行得更加順暢,學生的學習亦更加豐

富。

(四)以學生為良善種子,將愛護鄉土的情懷散播至各個家庭

鄉土教學的目標,不能僅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在情意教育的培養,讓孩

子們產生愛護鄉土的情懷,才是改善生活環境的根本之道。本次教學,除了讓學

生從不同層面認識不一樣的二二八和平公園,也激發了愛鄉之情,並進而向家人

親友發散共創友善環境的理念。

19

六、教學活動照片

「行前探索」活動,將蒐集的資料經小

組討論後,上台做口頭報告。

教學日期:106.11.1.

教學節數: 「行前探索」活動,共 1節

「操作平板」進行形成性評量。

教學日期:106.11.8.

教學節數: 「認識踏查文化設施」教學

活動,共 1節

實地踏查前的「行前說明」。

教學日期:106.11.13.

教學節數:踏查前「行前說明」教學活

動,共 1節

實地踏查前的「行前說明」學生做筆記。

教學日期:106.11.13.

教學節數:踏查前「行前說明」教學活

動,共 1節

「實地踏查」時老師解說與提示。

教學日期:106.11.14.

教學節數:「實地踏查」教學活動,

共 5節。

「實地踏查」時老師解說與提示。

教學日期:106.11.14.

教學節數:「實地踏查」教學活動,

共 5節。

20

「分享與應用」活動之桌遊製作。

教學日期:106.11.15.

教學節數:「分享與應用」教學活動,

共 1節。

「分享與應用」活動之桌遊操作。

教學日期:106.11.15.

教學節數:「分享與應用」教學活動,

共 1節。

「行前探索」活動學習單。

教學日期:106.11.1.

教學節數: 「行前探索」活動,共 1節

課後「學習迴響」,請學生與家長給予

回饋意見。

教學日期:106.11.15.

七、參考資料:

傅文全、盧秀琴(民 92年 9月)。國小實施鄉土教學活動之研究:以新莊運動公

園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 16卷第 2期,p135-p160。

蔡宗琳(民 101年 11月)。以澎湖二崁社區資源進行國中戶外鄉土教學的學習

成效分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城古蹟巡禮(四):黃氏節孝坊.急公好義坊.放送亭.二二八紀念館(106

年 10月 2日)。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303.html

228專題/你不能不知道的 7座二二八紀念碑(106年 10月 2日)。

http://www.peoplenews.tw/news/b6f49b7d-61c6-413c-9082-b56c1c15ab6b

21

八、附錄

【附錄一】行前探索學習單

22

【附錄二】二二八和平公園校外教學學習手冊封面

23

【附錄三】二二八和平公園校外教學學習手冊內頁

24

【附錄四】學習成效問卷

25

【附錄五】學習迴響回饋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