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OOKS 》。《 …… :“ 。” 6 2019 6 22 www.jfdaily.com 。” 70 —— ”。 ”。 2008 ,“5 ? 1210 。“2018 5 12 10 。” 4 …… 2008 5 12 4 —— :“ !” —— …… 。“ 。” 》《 。” 。《 2012 7 ”。 —— 7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 ”, ,《 ,《 ”、“ ”, ;“ ”, ;“ ”“ ”“ ”, 》, 34 90 1998 11 ”。

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 这是一个祭师在地震4 年后重返故乡、寻 找亡灵的故事。 云中村,一个汉、藏、羌三个民族混居的 地方,主人公阿巴是云中村的祭师。地震后,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 这是一个祭师在地震4 年后重返故乡、寻 找亡灵的故事。 云中村,一个汉、藏、羌三个民族混居的 地方,主人公阿巴是云中村的祭师。地震后,

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李舫

BOOKS

酝酿十载,阿来在《尘埃落定》之后推出最新力作 《云中记》。《云中记》 讲述了汶川地震后,云中村伤亡一百余人,并且根据地质检测,

村子所在的山坡将在几年内发生滑坡,于是整村搬迁至一个安全的地方。然而,村里祭师阿巴内心一直惦念着那些死去的乡亲们,最终决定返回原来的村落……

阿来说:“云中记,三个字,不多,不少,很美很空灵。我喜欢这样的美感,世界上有很多令人伤感的事情,我们需要美好的念想。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生命所呈现出的意义。”

6 读书2019年 6月 22日 星期六

www.jfdaily.com

编辑:黄玮 执行编辑:柳友娟

为作品建立事件的“现场”

“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呼唤。”阿来,携着处女作《尘埃落定》横空出世,惊艳文学界。

此后的阿来,以更加潇洒、轻松的姿态,

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在散文集《大地的阶梯》中,阿来写出了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他将对这块土地的情感倾诉到他的行走里。在将近 70 万字的长篇小说《空山》中,阿来再次显示了他操纵故事和语言的能力。非虚构作品《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是阿来近年来写得最疼痛、最挣扎也是最好的一部作品,阿来称其为“不是小说的小说”。在作品中阿来讲述的,不仅是川属藏民独特的坎坷命运、精神传奇,也是对于他热爱的这块土地的未来命运的思考。

很多人以为阿来这种高产的作家一定都是在书房里奋笔疾书,其实不然。他热衷行走,

喜欢观察,迷醉于勘探,沉吟于思考。阿来自言一直是用“笨办法”创作,每部作品动笔前他都习惯到当地去走一走、生活一段时间。正是在这样的行走、观察、勘探、思考中,他不断地为自己的作品建立事件的 “现场”。 在这种意义上,其最新的长篇小说《云中记》便是深刻地体现了阿来重建现场的作品。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阿来陷入巨大的震惊和悲痛之中,很长时间不能从这种状态中恢复过来。此后他便同身边很多朋友说,不要写关于这场地震的小说,因为我们写不了,没有任何想象力能让我们创作比现实更惨痛的虚构作品。

然而, 经过了 10年的沉淀, 阿来却食言了。“2018年 5月 12日, 汶川地震 10 周年那天,我突然被一个细节触动内心,想起在地震中失去的那么多生命,不禁热泪盈眶。我觉得开写的时刻真正到来了。”

山道上的两次行走

这是一个祭师在地震 4年后重返故乡、寻

找亡灵的故事。

云中村,一个汉、藏、羌三个民族混居的地方,主人公阿巴是云中村的祭师。地震后,

云中村伤亡一百余人, 并且根据地质检测,

村子所在的山坡将在几年内发生滑坡,于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整村搬迁至一个安全的地方。然而,阿巴内心越来越不安宁,他总是惦念着那些死去的人,最终决定返回原来的村落……

故事就从阿巴独自在山道上的两次行走开始。

第一次,是 2008 年 5 月 12 日,阿巴牵着两匹马, 从云中村向山上走去。 地震即将发生,而阿巴对此浑然无知。不仅阿巴,整个村子对此浑然无知, 没有人知道地震正从大地深处发动,村子里一片祥和静谧。幼儿园老师坐在睡着的孩子身边发呆, 下午要劳动的人们正从火塘边起身, 有人在植被稀疏的半山上放养,上山采蕨菜的人正在下山。突然发生的天崩地裂, 让阿巴熟悉的世界一瞬间彻底崩溃。

第二次,阿巴牵着两匹马,从山下的移民村回到阔别 4年的云中村。他独自一人回到曾经发生地震的村庄,对山神阿吾塔毗说:你的子孙去了你看不见的地方,但是,我回来了。寂静的村子里,只有阿巴一个人。他一个人就是全体云中村人,就是全部在地震中死去的人和地震后还活着的人,就是还活在世上的身体健全的人和身体残缺的人。

与那次地震发生时不同的是, 这一次,阿巴已提前知道了灾难即将发生———经过缜密的测试,地质学家告知他们,一场巨大的滑坡即将在云中村发生。然而,阿巴已经下定决心与云中村共存亡。 阿巴面对死亡的凛然和坦然,让这个人物超越了人性,充满着神性的光辉。在这种意义上,所谓等待,所谓死亡,所谓

消失,其实就是一种寻找、一种永生。

悄然绽放的鸢尾花

其实, 大自然早就给了云中村灾难的信号。

村口的老柏树摆出了濒死的姿态,啄木鸟在树身上啄出了一百多个孔洞, 灭尽了树身里的虫子,

可是老柏树还是死了。 一次又一次的泥石流,也都被忽视了。没有人懂得自然的神谕。

地震过后,云中村的村民,不论是幸存者为着种族的延续搬迁到了移民村,还是远逝者以另一种方式依旧徘徊在云中村, 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他的笔墨告诉大家,他们从来未曾分别,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灾难,他们仍然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然而,如果仅仅以为阿来写的是灾难中的震撼和自救、灾难后的感动和寻找,那就错了。在云中村的命运里,他写了人性的挣扎和人生的寻找,

写了人性的温暖和人生的光明。 主人公阿巴的侄子、由大学生成长为村干部的仁钦,地震到来后的两个小时,他从县城跑回云中村开始救援。他出发时, 通信设施全部断了, 书记举着喇叭对大家高喊:“同志们,我不敢保证你们都会平安回来,但此时此刻,我要求你们出现在老百姓面前!”

在回乡的路上,仁钦被飞石砸昏,醒来后不顾危险继续前进。他像一个逃亡的流浪汉一样回到云中村,谁也没有认出他来。顾不上回自己的家,他便开始救援指挥。因为他的镇定,让混乱的现场有了秩序,救援也有了速度。

将全部能救的村民救出来以后,在大家都疲惫得睡着了以后,仁钦才有时间去寻找抚养他长大的母亲。可是,母亲连同她所在的磨坊,都被一块山上的巨石砸进了地里。

很多年以后,他在母亲故去的地方,发现了悄然绽放的鸢尾花。他小心地将花种带回县城种

下去,因为这就是他的妈妈。

一个丢失和寻找的故事

《云中记》讲述了云中村的消失与重生,阿来没有把重点放在人的悲痛与无助上,而是着力于废墟之后的新生。在传统与现代、鬼与神的辩证思考与叙述中,呈现生与死、光明与黑暗、自然与人类等彼此依存、互相转化的状态。

在小说里,阿来不仅写了云中村及云中村的祭师、亡灵、山林、草甸、河流,甚至是云中村的一切———树林边缘的阳光中消失的小鹿,竖起前肢四处张望的旱獭,矮脚人墓穴里的狐狸,血雉挤在茂密枝条间躲避风雪的树,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很久又悄然返回的野鹿,燃烧了上百年的火塘的烟火,年年归来的雨燕的泥巢,停歇在房梁上猫头鹰的梦境,存粮的香气,盐和茶,肉和菜,

粘连石头的泥巴……以及,寄居在云中村一切之上的生灵。村子生活的平静和恬淡、山外世界的活力和喧嚣,这些复杂的元素共同组成了云中村这个独特的世界。

在地震后重新勘探的地图上,已经没有云中村了。云中村的村民已经迁移到东边山下的一个新址。尽管新的移民村里什么都不缺,可是,对于阿巴来说,这里没有过去,没有历史,没有山神,

没有熟悉的云中村的气味,没有故去的乡亲们的信息,没有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最后,他还是决定回乡寻找。

这是一个丢失和寻找的故事, 是一个创伤和修复的故事。 阿巴不顾即将发生的滑坡,执意回乡寻找故去的亡灵,其实他寻找的不仅仅是故乡、故人,更是寻找慰藉。灾难过去了,伤疤愈合了,物质补偿了,新村重建了,可是,灾难对于人的心灵创伤如何修复?人们的集体记忆如何修复?阿来试图给出他自己的答案。“我

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生命所呈现出的意义。”

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

阿来是当代作家中既具有现代感,又具有诗性的作家,他凭借着本色和灵性写作,作品中却不知不觉地使用了当代文学创作中具有先锋意识和前沿精神的创作手法。 他的作品看似简单,

却有着非常丰富的复杂,比如神性和人性、宗教和民俗、文化理想和现实关注。他的小说值得研究的特点有很多,比如说创作,他喜欢用比兴,借物明事,借人明理;比如说语言,他喜欢大量运用排比,以及叠字、叠词、叠句,读来朴素生动,充满了原始的力量。

《云中记》延续着既往的阿来,行文流畅自由,情感饱满厚实,意境丰富瑰丽。这也是阿来继《尘埃落定》《空山》之后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有评价认为,在曾经的《尘埃落定》中,阿来展示的是一个现代化大势来到藏地的必然过程; 此次在《云中记》中,一个古老的藏族乡村徘徊在现代世界与旧传统之间,阿来再度审视着现代性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乡村的面貌。

带着敦厚的憨笑,拖着沉重的脚步,阿来从他身后敦厚沉重的高原走来,如同晨曦浮动在大地之上。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是坚定;他的神情,有些落寞,但是沉着;他的笔锋,有些滞涩,但是凝重。阿来出身于马尔康大渡河上游的嘉绒藏族。那里是阿来的成长之地,也是他的成熟之地,

他生命的道道履痕都始终围绕嘉绒。熟读阿来小说的读者也许未必知道,少年阿来还曾经是一位诗人,他由诗而走进文学,他的一首诗在马尔康至今被传唱:

我在这里我在重新诞生背后是孤寂的白雪面前是明亮的黑暗啊,苍天何时赐我以最精美的语言《云中记》是阿来的回乡之旅,他的根永远在

故乡。在马尔康,阿来曾经见证世世代代半牧半农耕的藏民族的寥廓幽静, 见证土司部落从富裕、繁华、精致到贫穷、衰落、土崩瓦解的整个过程,见证具有魔幻色彩的高原缓缓降临的浩大宿命;也是在这里,他曾经见证那些暗香浮动、自然流淌的生机勃勃, 见证随着寒风而枯萎的花朵、

随着年轮而老去的巨柏、随着时间而荒凉的古老文明。

“文学更重要之点在人生况味,在人性的晦暗或明亮,在多变的尘世带给我们的强烈命运之感,在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这就是阿来,

他是这个时代寂寞而执着的记录者。

《云中记》阿来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在水泥丛林,感受草木智慧■ 周静静

《东昌草木记》是《东乡草木记》的姊妹篇。《东乡草木记》于 2012年出版,历经 7年的积淀,承载着作者谭庆禄对草木难以割舍之爱的姊妹篇 《东昌草木记》问世。一直致力于倡导复兴博物学的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为此书作序,称“通过谭先生的文字,那些不起眼的草木连同它们所附着的泥土将一同进入历史”。

《东昌草木记》的封面简单而疏朗,一株倔强的植物从左下角挺立而出,配上苍粉色背景,卓然有风骨又令人心生暖意。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草木在作者心中的形象———平凡却风致不俗,充满生命的张力。

作者将近年来写就的 78 篇文章分为野草之什、

野蔬之什、树木之什、花卉之什、作物之什五辑。如作者所言,“书名仅有一字之差,然而从‘东乡’到‘东昌’,却既有时间上的先后,又有空间上的距离”。草木于“东乡”,生长于乡野之间,质朴而泼辣,多为作者年少时所见所闻,承载着作者的桑梓之情;于“东昌”,则生长于绿化带或公园中,坚韧而智慧,多为作者闲暇之时“拈花惹草”所得,往往勾起作者对乡间生活的回忆,有故人重逢之欣幸。

在作者眼中,自然之书别有优长,而草木正如自然之书书页上的文字与色彩,随四时节候而变化,完成了一段段活生生的生命史。于是,作者甘为这自然之书最忠实的观察者与记录者, 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捕捉草木之美,感受草木的智慧和坚韧。

在这五辑中,作者着墨最多的是野草之什。以人类的功利之心看来,野草野花固为无用之物,然而作者却认为“将植物视为杂草,是人类基于某一目的的一种观察,并非绝对真理”,“植物的最大好处,端在于它的无用,在于它的不可取代的独特性”。

植物与人一样,不应该有尊卑贵贱之分。这些杂草也充满了灵性。 除草剂的发明与使用使许多杂草面临着灭顶之灾,“它们灵机一动, 也一个一个躲藏到城市里来了”。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于是,

作者在城市的绿化灌丛里发现了萝藦, 在退化的草

坪上发现了米布袋, 在稀疏的树木里发现了罗布麻。

植物的智慧令作者欣喜,进而欣慰,因为“可以随时看到它们了”。存有这样的敬畏与悲悯之心,即使被“无赖”的鬼针草缠上,被“恼人”的荨麻蜇手,也能从容地研究它们、淡定地理解它们,因为“理解了植物的智慧,就会适当原谅它,有保留地喜欢它,而不是讨厌它”。

在《东乡草木记》中,作者并未单独为花卉树碑立传,因为作者虽然喜欢植物,多少年来却一直有一个偏颇,那就是“对其茎叶之美,多能体悟,而于其花蕊之盛,常常无动于衷”。作者觉得花难开易逝,不及叶子美得持久。 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遍历了春天里缤纷万状的花开花落”,观察的植物品类越多越细,作者日渐明白, 植物最美的还是花期, 对于那些熟悉的草木,方肯认真观赏它们开花,是“大自然用它无可比拟的美,一举轰毁了我对百花之美的偏见”。于是,在《东昌草木记》中,我们得以与作者一道欣赏嫩黄娇艳的迎春花、俊雅清幽的丁香花、蝶影翩翩的鸢尾花、艳丽如霞的紫薇花、凌寒傲霜的蜡梅花,还有花形罕见的天目琼花。作者沉醉于花朵盛放之美,也未曾忘记细细观察它们的茎叶枝条,“曾经多少次被那些漂亮的叶子感动”。

与草木结缘,观的是自然之美的生动博大,书的是草木花树的坚韧智慧, 作者的文字也沾染了草木的灵气,冲淡平和,雅致隽永。读者从中可以体味到作者对自然的虔诚与谦卑,对草木真挚的情感。作者的治学态度亦十分严谨,每一种植物都查阅文献注明了专名,并且援引了多部古代文献,包括《救荒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等,间或涉及诗词、今人著作。对古人所记矛盾之处,作者亦能怀谦逊之心,秉公正之笔,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和询问得出结论,不盲从,不偏信。

《东昌草木记》谭庆禄 著青岛出版社

悦读

资料图片

《荀子解读》值得一读■ 周瑞金

七年前,我曾为老友魏承思先生的《管子解读》,写过几句“奇书妙解”的评论。不想日前他又送来《荀子解读》书稿,

嘱我再为之写几句荐语。

说实在的,我对荀子所知不多。但荀子有些名句,我还是耳熟能详的。比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再比如:“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等等。

尤其是在 28 年前,撰写皇甫平评论《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时,我们引用了荀子在《大略》篇中精彩的名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

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以此来阐述改革开放中对各式各样人才都要广为罗致和各用其长,

但必须防止两面派、骑墙派一类“国妖”式坏人混进领导干部队伍。这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我很欣慰,《荀子解读》 一书与七年前的 《管子解读》一样,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作者忠诚地传承了南怀瑾先生解读中国传统经典的思路和方法,注重经史合参、贯通古今、深入浅出、切中时弊。作者很仔细地梳理了荀子和孔子、孟子的渊源,比较了他们思想体系的异同,也解释了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何以会有韩非、李斯这样的法家学生。

书稿对于荀子思想特质的介绍,尤其给我以启发。作者认为,性恶论是荀子思想的起点,荀子无论对人生修养的论述,还是对政治社会的治理主张,都是建立在其对人性的认识和观察之上的。荀子的礼法并举的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制度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经常纠结的问题,人治还是法制,如果以荀子的观点来看,都不能执于一端。只讲人治,必然偏执于孔孟一端,强调等级制集权制,走上专制主义;而只讲法制,就有可能陷入韩非子之流的官以法制民。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人治和法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

而应该相须相成。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既有别于西方唯律条至上、程序至上,又有别于中国传统以吏为师、不重视法律程序的社会治理体系,再逐步走上现代意义的法治。

《荀子解读》对于荀子思想的介绍,脉络清晰明了,详赅

得体。作者从荀子的性恶论开始,通过研究荀子心目中儒家理想人格,研究荀子的论学主张以及修身要求,介绍了荀子的社会政治观、天人观及其治国之策,把荀子的三十多篇看似独立的文章串联起来,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荀子解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务空谈, 能很具体地提出如何成就帝王大业,

包括外交政策、军事谋略、用人方针、听政方法、管理制度、官吏职事等;能论述使国家富足之道,提出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治原则和方针策略的荀子。荀子的很多主张,如“明分使群”、“裕民以政”,用政治手段使社会安定,促使经济发展;“尚贤使能”

“严明赏罚”,用来刺激劳动积极性;“强本抑末”“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等等,在今天,不管是对社会建设,对企业管理,还是对提高调整生产、消费结构,保证经济的良性发展的认知,仍然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承思的 《荀子解读》, 是在同济大学讲座的文字记录整理,免不了少许地方措辞和语气略显粗略。但是,总体来看,

整部书稿处处透出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研究基础。作者通过串讲原文,首先对荀子的文本作了文字疏通,

等于为普通读者拆除了久远历史所造成的藩篱, 使得荀子这个古人能够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然后条分缕析,钩幽抉微,发荀子之胸臆,使我感觉到如其亲临。尤其难得的是,作者并非一味讲古,而是能很好地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以及其自身所学所历,不时有所精彩的阐发。而且,能够做到不离荀子的文本。这一点,和一些在某些论坛讲堂、网络博客之上,离开经典文本,无所依傍、天马行空甚而至于曲解文本、

谵妄荒诞的所谓讲座,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区别。

我与作者魏承思结识于 34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他英姿飒爽,思想解放,眼界宽广,意气风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上世纪 90年代初他出走美国,后返香港任《明报》主笔,文采飞扬。1998 年 11 月,我率人民日报社新闻代表团访问台湾归来途经香港,是他引领我拜见了神交已久的南怀瑾老师。退休后,我与承思常在太湖大学堂共承师训,交流切磋,颇有教益。我深知承思为人热情正直,坦率真诚,才气横溢,慷慨豪迈。南师仙逝后,他继承师训坚定不移,花大气力将南师未竟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解读普及工作,继续扎实做下去,切实践行南师生前 “共襄弘扬中国文化事业” 的 “太湖大学堂之约”。

我钦佩他的忠义、诚信、毅力和坚持,也钦佩他的才华、勤勉、眼界和老当益壮。谨借《荀子解读》出版之际,写上几句聊表我对承思老友深蕴于心的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