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 港聞 責任編輯:■■■ 美術編輯:■■■ 2017年■月■日 星期■ 法律博士、城市智庫 就是敢言計劃成員 青年有話說 >>> 黃之鋒、羅冠聰及周永康等三人因2014年9月衝擊政府總部一案,分別被以非法集會罪或煽 惑他人參與非法集會罪定罪,原本被判社會服務令或緩刑,但律政司申請覆核刑期,高院上訴庭 改判三人監禁六至八個月。判決引發了三人支持者們對律政司和上訴庭的抨擊, 政治檢控法治已死等批評紛至沓來,直接衝擊香港的司法制度,情況令人憂慮。 對知法犯法者不應手軟 違法達義 不成立 須尊重法治底線 關心青年 共商發展 香港菁英會公關及傳訊委員會 主席、教育工作者 音樂堂市場及亞洲業務總監 公民教育之我見? (上) B9 青年 責任編輯:謝文軒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就是 敢言 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期間,鼓 勵香港政商界人士帶頭關心青年, 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為他們成長成才 創造良好條件,使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 薪火相傳,使 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 人。習主席的講話,既接地氣,也暖 人心。如何激發青年的潛能,並引導他 們把激情用於正道,加深他們對國家的 認識和認同感,是特區政府、政商界以 至民間團體任重道遠的工作。 近年有反對派人士,利用少數激進 青年對政府及社會的不滿情緒,煽動青 年人參與違法 佔中行動,更爆發旺 角暴亂等衝突。對於香港部分青年學生 站在與特區政府和國家的對立面,問題 不容忽視,因為這直接影響了香港未來 的繁榮和穩定。 基於歷史等因素,香港社會缺乏對 青年人的國家民族教育,直接影響青年 人的國民身份認同。要培養青少年的愛 國情懷,首先要加強教育工作。特區政 府可從推廣國民教育、認識中國歷史及 文化的角度入手,加強對青年人的國民 身份認同;政府、工商界及民間團體更 應組織青年多到內地進行學習和交流, 促進青年深入認識國家,並把握 一帶 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機遇,提 升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林鄭上場 積極推動青年工作 筆者身為菁英會榮譽主席,經常接 觸不同背景的年輕人。不論政治立場和 家庭背景,他們大多數都有上進心、有 創意、勇於追求新事物。但年輕人最缺 乏是什麼?就是 機會。政府以及社 會各界均需要為下一代製造機會,令他 們擴闊視野,累積更多經驗。 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領導的新政府 ,上場後隨即積極推動青年工作,包括 即將改組中央政策組,讓更多青年加入 ,同時計劃將青年事務委員會升格為青 年政策委員會,希望增加青年參政、議 政和論政的渠道,並在學業、事業和置 業方面幫助青年人。 事實上,現時年輕人在香港參政空 間狹窄。政府應與時並進,了解新世代 的溝通方式,吸納青年意見。如各政府 決策局應設立社交平台,讓青年人的參 與程度都有所提升;政府亦可廣邀年輕 人加入各個政府諮詢委員會,讓制定政 策的過程中,適度地吸納青年聲音。 與此同時,政府亦都要營造產業多 元化的經濟環境,讓年輕人不只着眼於 幾個主流行業,令他們即使在各行各業 發展,均有充分的發展機會。 確保 一國兩制 行穩致遠 當然,關心青年不僅僅是特區政府 的責任,官、商、民三方更要通誠合作 ,從各方關心及幫助青年,促進人心回 歸。因此,愛國愛港力量應與時俱進, 重視人才培訓,並透過不同渠道吸納青 年聲音,確保 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並且令香港社會更加繁榮穩定。 工商專業界亦可舉辦不同形式就業 博覽及論壇、增設獎學金及領袖培訓課 程等,協助年輕人了解找尋職業路向, 為投身社會做好準備,讓他們在多元化 的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 我深信,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 只要認清人生目標,發掘到自己長處, 將難關當成機會,必定能夠開拓到自己 的一片天。習主席鼓勵港人要 相信自 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社會各界 也有義務帶頭關心青年工作,帶領年輕 人走在正途上,為他們的成長、成才、 成功創造良好條件,讓他們在多元化的 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 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 律政司近期就社會上幾項關於衝擊及參 與非法集會的案件判刑過輕覆核成功。當中 包括 反東北示威案,示威者以暴力衝擊 立法會大樓,當中13人被裁定非法集結罪成 被判社會服務令。律政司就13位被告的刑罰 提出覆核,終由社會服務令改判監禁8至13 個月。另外一宗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早 前就重奪政府總部東翼前地案被判社會服務 令,律政司不滿判刑過輕提出覆核被判得直 ,三人被改判即時監禁六至八個月。 判決讓我及香港市民感到香港法律的公 平公正,充分展現法庭是依法判刑,不會姑 息養奸。也不存在任何如 反對派所說的 政治迫害,以及打壓言論自由等問題。律政 司上訴是因為他們首要職責根本就是維護香 港的法治。 我可能讀書不精,但仍記得律政司專門 負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法律事務,包括 提出絕大部分刑事檢控、草擬香港政府提出 的所有法律草案,以及為香港政府提供法律 意見。其首要職責是維護法治,另一項重要 職責是向政府提供意見,確保政府的政策及 相關行政措施不會超越法律規範及權限。有 責任維護更廣義的公眾利益,律政司有權申 請司法覆核,有權介入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的 案件。 我一直堅信香港是法治社會,在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不論貧富而獲得法律的保障, 亦贊成 對知法犯法者也絕不能手軟。古 語亦有云: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使是香港行政長官犯法亦會被起訴。任何政 治理想都不能凌駕法治,更何況案件是有暴 力行為? 我也是年輕人,對抱有理想的年輕人是 支持。但不論目的有多崇高,也絕不可以打 着為理想為公義、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為藉 口,作出影響他們,甚至是暴力、煽動群眾 犯法的違法行為,否則就必須要承受法律的 制裁。 最近大家都在談如何把粵港澳大灣區做 大做強,大灣區(即九個廣東省內城市加兩 個特區)由國家制定的戰略規劃,我們如何 去發揮得更好;在粵港澳經商的港商,深刻 體會到區內競爭劇烈,就如區內最少有五個 機場(香港、澳門、深圳、廣州及珠海), 澳門和珠海兩個暫且不提,其餘三個機場同 質化日趨嚴重,就如香港機場傳統優勢的歐 美、亞洲線路,深圳及廣州機場亦已開通, 不但有相同航線,收費和成本上,最少比香 港機場便宜三至四成,其他如非洲、南美等 偏遠航線,廣州亦在不斷開通。香港已逐 漸失去航運龍頭地位,航空運輸的地位, 不加緊增強競爭力很快就會被趕上,甚至 超越。 香港的金融優勢近年亦要面對深滬股市 ,內地金融業估值較香港為高,這亦對香港 帶來衝擊。香港的價值與作用除了國家扶持 、地緣因素,更重要還是香港人所創造出來 的內部發展力,除了外力更有自因。 香港有必要研究為何新加坡現時仍能雄 踞國際航運中心榜首地位。據本人所了解, 新加坡迄今仍保留先進製造業,這是難能可 貴。工業、商業是要有一定平衡,缺一不可 。這些年來,新加坡在各項排名上,均超越 香港,在國際上領先;新加坡與香港一樣, 缺少自然資源,與海濱為伴,但它近年來在 房屋、經濟方面成果顯著。在這方面我們身 旁的深圳,更顯得傳承了其真經,深圳得以 快速崛起,其智能化工業、創新科技實現創 科成品製造,促使其成為亞洲 硅谷,從 而帶動金融、房產及服務業高速發展,這亦 是其成全球經濟新貴的原因。 我始終提倡的是我們在粵港澳大灣區的 基礎框架上,把相關區域要有溝通、協調機 制、對接單位等,並定期檢討。同時要有共 同理念、意識及行動,這才有可能有更大作 為。未來我們還要面對渤海灣區的京津冀、 長三角的甬杭滬等兩個內地具實力的灣區競 爭。所以說我們粵港澳大灣區不是冠了個名 ,就各做各的。一定要有短期、中期及長期 規劃戰略,我們現亦必需要面對一個現實, 如何在人潮、貨流、通關方面進一步簡化, 及兩個特區居民與其他九個廣東省城市居民 享受同等待遇,包括經商、居住、就學等多 方面。 香港公民教育推行多年,不同人士 有不同見解、意見,綜觀不同黨派意見 ,有人說香港缺了 愛國教育,是重 大缺失。亦有人提出 民主教育才是 王道。大家各執一詞,亦猶如瞎子摸象 ,只描述香港公民教育一部分,並不全 面。我試從教育專業角度闡述當今問題 及建議方向。 首先釐清基本概念。坊間充斥着民 主教育、民族教育、愛國教育、國民教 育、國情教育等討論,以上其實皆是公 民教育一部分。公民教育最終目的培養 下一代對權利與義務的知識、技能和態 度。英國馬紹爾(T. H. Marshall)著作 《公民權責與社會階級》中,提出公民 權利包括:民權、政治權利、社會權利 。公民義務包括繳交稅款及社會保障供 款義務、接受教育義務、服兵役義務、 促進社會福祉義務和參與選舉義務。香 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前系主 任曾榮光教授多篇文章指出公民教育就 是培養下一代 民族國家 nation-state)概念,對國家權威的認受 及對民族社群的認同及民主人權教育。 然而,香港公民教育道路從來都不 好走。原因有三:第一,1997年回歸以 前,英國政府以殖民地的 疏離子民教 ,即是推崇英國文化、重英輕中的 教學語言、淡化中華民族認同、強調 子民政治文化,只強調遵守政府所制 定的政策和法律,漠視公民自身權利和 義務;第二,香港社會、政制結構的複 雜性。由一個不知名的邊陲小島,到國 際認識的殖民地,再變成實施 一國兩 的城市,我們不能硬把其他國家的 公民教育方法倒模過來;第三,回歸以 後,公民教育議題被 政治化,社會 一直爭論不下,其中原因是大家以非學 術專業方式討論,把概念混淆,困死香 港公民教育。 社會缺乏信任度 過往幾年,青年違法衝擊社會、言 論的激進,已顯示出部分下一代對政府 失去信心,背後同時帶出對中央政府不 信任,雖然只是少數,但我們不能視而 不見,這已響起社會警號,相信當屆政 府重建官民互信是重要任務。 而上一代人,不少是上世紀五、六 十年代從內地遷徙到香港,有的對內地 主觀看法仍停留於文革初期,兵荒馬亂 的中國內地慘況。因此,每次有關內地 食物、污染、貪污或人權問題,這群懷 着固有思想的人士,總愛與文革和階級 批鬥扣上關係。這是一種狹隘思維,沒 有看清事實,但同時部分簡單唱好國家 的方式,只看國家經濟發展,忽略其他 的宣傳方法,也容易給對手製造更多子 虛烏有的抹黑。 公民有義務監察、質疑制度和政策 ,促進當局作出改善。因此我們有責任 教育下一代如何多角度思考,如何理性 討論,這些需要時間磨合,當然當權者 也需要有接受意見的勇氣,這樣有利於 提升對國家的認同感。 香港要加快投入大灣區發展 以理想藉口違法 上訴庭在判詞裏指出 香港近年瀰漫一股歪風, 近年社會有人以追求理想 為藉口作違法行為,亦有有識之士鼓吹 違法達義,鼓勵他人犯法。這個評 價觸動了很多人神經,對上訴庭大張 撻伐,殊不知 違法達義本身就是錯 誤。 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認為如 果有法律未達到公義,公民則可以 民抗命的方式達到 公義。戴耀廷 忽視了一個基本問題:部分人追求的 ,可能在另一部分人眼裏是 不義 。這是 這個概念的本身屬性決 定。 在生成方式上具有非建構性 ,沒有統一標準,每個人心裏 範疇都可能不一樣,其標準是模糊,所 以社會有不同訴求,關鍵是如何處理這 些訴求。 違法使用暴力表達訴求絕對不是 ,這與極端宗教組織 暴力傳播信 別無二致。倘若每個人都以違法方 式來追求自己理想,那麼社會勢必陷入 人與人的戰爭,我們都會回到 然狀態當中去。 違法達義是不可 取。 違法者應受制裁 法治是社會的 最大公約數,法 律是公義的底線。無論自以為訴求如何 崇高, 誰違法就要付出比守法更大代 ,違反法律的人應當受到法律的制 裁,否則這本身也是一種不義。但諷刺 的是,在部分人那裏律政司卻成了打壓 異己的黑手,法庭則成為了政治迫害的 幫兇。 正如法庭作出判決一樣,律政司覆 核刑期也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行為,是 我們刑事法律制度裏的一個機制,覆核 的結果不可能令每個人都滿意。關鍵是 ,律政司是否依法提出覆核,法庭又是 否基於法律之理,經過正當程序和公開 審理後作出判決。如果法庭獨立地作出 了判決,就應當得到尊重,不滿意的當 事人可以利用上訴機制去上訴,而不應 直接攻擊法庭。無理抨擊會直接衝擊我 們一直引以為傲的司法體系和法治核心 價值,遺害甚廣。 一個多元社會裏存在不同訴求很正 常,關鍵是 求大同,存大異。基本 法已經賦予香港市民充分的表達自由, 社會運動不一定要以違法暴力的方式去 進行。事實也證明,過去這麼多代港人 在遊行示威時也能恪守法治底線。合法 理性表達訴求,尊重法治方是正道。 香港菁英會理事、香港跨境電 子商務協會名譽會長、富達會 常委兼副會長 ▲黃羅周三人因衝擊政府總部,被高院上訴庭改判監禁六至八個月 ▲回歸以來,國情教育議題被 政治

惑他人參與非法集會罪定罪,原本被判社會服務令或緩刑,但律政 …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825/PDF/b9_screen.pdf · 律政司近期就社會上幾項關於衝擊及參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惑他人參與非法集會罪定罪,原本被判社會服務令或緩刑,但律政 …paper.takungpao.com/resfile/PDF/20170825/PDF/b9_screen.pdf · 律政司近期就社會上幾項關於衝擊及參

A 港聞 責任編輯 美術編輯 2017年月日 星期

英鵬吳

法律博士城市智庫 「就是敢言」 計劃成員青年有話說>>>

黃之鋒羅冠聰及周永康等三人因2014年9月衝擊政府總部一案分別被以非法集會罪或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會罪定罪原本被判社會服務令或緩刑但律政司申請覆核刑期高院上訴庭改判三人監禁六至八個月判決引發了三人支持者們對律政司和上訴庭的抨擊 「政治檢控」 或「法治已死」 等批評紛至沓來直接衝擊香港的司法制度情況令人憂慮

對知法犯法者不應手軟

1049504違法達義1049505不成立 須尊重法治底線

關心青年 共商發展

思韻梁

香港菁英會公關及傳訊委員會主席教育工作者

松傑高

音樂堂市場及亞洲業務總監

公民教育之我見 (上)

B9 青年 責任編輯謝文軒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就是

敢言

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期間鼓勵香港政商界人士帶頭關心青年 「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良好條件使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使 『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習主席的講話既接地氣也暖人心如何激發青年的潛能並引導他們把激情用於正道加深他們對國家的認識和認同感是特區政府政商界以至民間團體任重道遠的工作

近年有反對派人士利用少數激進青年對政府及社會的不滿情緒煽動青年人參與違法 「佔中」行動更爆發旺角暴亂等衝突對於香港部分青年學生站在與特區政府和國家的對立面問題不容忽視因為這直接影響了香港未來的繁榮和穩定

基於歷史等因素香港社會缺乏對青年人的國家民族教育直接影響青年人的國民身份認同要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情懷首先要加強教育工作特區政府可從推廣國民教育認識中國歷史及文化的角度入手加強對青年人的國民身份認同政府工商界及民間團體更應組織青年多到內地進行學習和交流促進青年深入認識國家並把握 「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機遇提升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林鄭上場 積極推動青年工作筆者身為菁英會榮譽主席經常接

觸不同背景的年輕人不論政治立場和家庭背景他們大多數都有上進心有創意勇於追求新事物但年輕人最缺

乏是什麼就是 「機會」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均需要為下一代製造機會令他們擴闊視野累積更多經驗

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領導的新政府上場後隨即積極推動青年工作包括即將改組中央政策組讓更多青年加入同時計劃將青年事務委員會升格為青年政策委員會希望增加青年參政議政和論政的渠道並在學業事業和置業方面幫助青年人

事實上現時年輕人在香港參政空間狹窄政府應與時並進了解新世代的溝通方式吸納青年意見如各政府決策局應設立社交平台讓青年人的參與程度都有所提升政府亦可廣邀年輕人加入各個政府諮詢委員會讓制定政策的過程中適度地吸納青年聲音

與此同時政府亦都要營造產業多元化的經濟環境讓年輕人不只着眼於幾個主流行業令他們即使在各行各業發展均有充分的發展機會

確保1049504一國兩制1049505行穩致遠當然關心青年不僅僅是特區政府

的責任官商民三方更要通誠合作從各方關心及幫助青年促進人心回歸因此愛國愛港力量應與時俱進重視人才培訓並透過不同渠道吸納青年聲音確保 「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並且令香港社會更加繁榮穩定

工商專業界亦可舉辦不同形式就業博覽及論壇增設獎學金及領袖培訓課程等協助年輕人了解找尋職業路向為投身社會做好準備讓他們在多元化

的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我深信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

只要認清人生目標發掘到自己長處將難關當成機會必定能夠開拓到自己的一片天習主席鼓勵港人要 「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社會各界也有義務帶頭關心青年工作帶領年輕人走在正途上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成功創造良好條件讓他們在多元化的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

華勇楊

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

律政司近期就社會上幾項關於衝擊及參與非法集會的案件判刑過輕覆核成功當中包括 「反東北示威案」示威者以暴力衝擊立法會大樓當中13人被裁定非法集結罪成被判社會服務令律政司就13位被告的刑罰提出覆核終由社會服務令改判監禁8至13個月另外一宗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早前就重奪政府總部東翼前地案被判社會服務令律政司不滿判刑過輕提出覆核被判得直三人被改判即時監禁六至八個月

判決讓我及香港市民感到香港法律的公平公正充分展現法庭是依法判刑不會姑息養奸也不存在任何如 「反對派」所說的政治迫害以及打壓言論自由等問題律政司上訴是因為他們首要職責根本就是維護香

港的法治我可能讀書不精但仍記得律政司專門

負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法律事務包括提出絕大部分刑事檢控草擬香港政府提出的所有法律草案以及為香港政府提供法律意見其首要職責是維護法治另一項重要職責是向政府提供意見確保政府的政策及相關行政措施不會超越法律規範及權限有責任維護更廣義的公眾利益律政司有權申請司法覆核有權介入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的案件

我一直堅信香港是法治社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貧富而獲得法律的保障亦贊成 「對知法犯法者也絕不能手軟」古語亦有云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即

使是香港行政長官犯法亦會被起訴任何政治理想都不能凌駕法治更何況案件是有暴力行為

我也是年輕人對抱有理想的年輕人是支持但不論目的有多崇高也絕不可以打着為理想為公義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為藉口作出影響他們甚至是暴力煽動群眾犯法的違法行為否則就必須要承受法律的制裁

最近大家都在談如何把粵港澳大灣區做大做強大灣區(即九個廣東省內城市加兩個特區)由國家制定的戰略規劃我們如何去發揮得更好在粵港澳經商的港商深刻體會到區內競爭劇烈就如區內最少有五個機場(香港澳門深圳廣州及珠海)澳門和珠海兩個暫且不提其餘三個機場同質化日趨嚴重就如香港機場傳統優勢的歐美亞洲線路深圳及廣州機場亦已開通不但有相同航線收費和成本上最少比香港機場便宜三至四成其他如非洲南美等偏遠航線廣州亦在不斷開通香港已逐漸失去航運龍頭地位航空運輸的地位不加緊增強競爭力很快就會被趕上甚至超越

香港的金融優勢近年亦要面對深滬股市內地金融業估值較香港為高這亦對香港帶來衝擊香港的價值與作用除了國家扶持地緣因素更重要還是香港人所創造出來

的內部發展力除了外力更有自因香港有必要研究為何新加坡現時仍能雄

踞國際航運中心榜首地位據本人所了解新加坡迄今仍保留先進製造業這是難能可貴工業商業是要有一定平衡缺一不可這些年來新加坡在各項排名上均超越香港在國際上領先新加坡與香港一樣缺少自然資源與海濱為伴但它近年來在房屋經濟方面成果顯著在這方面我們身旁的深圳更顯得傳承了其真經深圳得以快速崛起其智能化工業創新科技實現創科成品製造促使其成為亞洲 「硅谷」從而帶動金融房產及服務業高速發展這亦是其成全球經濟新貴的原因

我始終提倡的是我們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框架上把相關區域要有溝通協調機制對接單位等並定期檢討同時要有共同理念意識及行動這才有可能有更大作為未來我們還要面對渤海灣區的京津冀

長三角的甬杭滬等兩個內地具實力的灣區競爭所以說我們粵港澳大灣區不是冠了個名就各做各的一定要有短期中期及長期規劃戰略我們現亦必需要面對一個現實如何在人潮貨流通關方面進一步簡化及兩個特區居民與其他九個廣東省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包括經商居住就學等多方面

香港公民教育推行多年不同人士有不同見解意見綜觀不同黨派意見有人說香港缺了 「愛國教育」是重大缺失亦有人提出 「民主教育」才是王道大家各執一詞亦猶如瞎子摸象只描述香港公民教育一部分並不全面我試從教育專業角度闡述當今問題及建議方向

首先釐清基本概念坊間充斥着民主教育民族教育愛國教育國民教育國情教育等討論以上其實皆是公民教育一部分公民教育最終目的培養下一代對權利與義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英國馬紹爾(T H Marshall)著作《公民權責與社會階級》中提出公民權利包括民權政治權利社會權利公民義務包括繳交稅款及社會保障供款義務接受教育義務服兵役義務促進社會福祉義務和參與選舉義務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前系主任曾榮光教授多篇文章指出公民教育就是 培 養 下 一 代 「民 族 國 家 」 (nation-state)概念對國家權威的認受及對民族社群的認同及民主人權教育

然而香港公民教育道路從來都不好走原因有三第一1997年回歸以前英國政府以殖民地的 「疏離子民教育」即是推崇英國文化重英輕中的教學語言淡化中華民族認同強調 「子民政治文化」只強調遵守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漠視公民自身權利和義務第二香港社會政制結構的複

雜性由一個不知名的邊陲小島到國際認識的殖民地再變成實施 「一國兩制」的城市我們不能硬把其他國家的公民教育方法倒模過來第三回歸以後公民教育議題被 「政治化」社會一直爭論不下其中原因是大家以非學術專業方式討論把概念混淆困死香港公民教育

社會缺乏信任度過往幾年青年違法衝擊社會言

論的激進已顯示出部分下一代對政府失去信心背後同時帶出對中央政府不信任雖然只是少數但我們不能視而不見這已響起社會警號相信當屆政府重建官民互信是重要任務

而上一代人不少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從內地遷徙到香港有的對內地主觀看法仍停留於文革初期兵荒馬亂的中國內地慘況因此每次有關內地食物污染貪污或人權問題這群懷着固有思想的人士總愛與文革和階級批鬥扣上關係這是一種狹隘思維沒有看清事實但同時部分簡單唱好國家的方式只看國家經濟發展忽略其他的宣傳方法也容易給對手製造更多子虛烏有的抹黑

公民有義務監察質疑制度和政策促進當局作出改善因此我們有責任教育下一代如何多角度思考如何理性討論這些需要時間磨合當然當權者也需要有接受意見的勇氣這樣有利於提升對國家的認同感

香港要加快投入大灣區發展

以理想藉口違法上訴庭在判詞裏指出

香港近年瀰漫一股歪風近年社會有人以追求理想

為藉口作違法行為亦有有識之士鼓吹「違法達義」鼓勵他人犯法這個評

價觸動了很多人神經對上訴庭大張撻伐殊不知 「違法達義」本身就是錯誤

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認為如果有法律未達到公義公民則可以 「公民抗命」的方式達到 「公義」戴耀廷忽視了一個基本問題部分人追求的 「義」可能在另一部分人眼裏是 「不義」這是 「義」這個概念的本身屬性決定 「義」在生成方式上具有非建構性沒有統一標準每個人心裏 「義」的範疇都可能不一樣其標準是模糊所

以社會有不同訴求關鍵是如何處理這些訴求

違法使用暴力表達訴求絕對不是 「義」這與極端宗教組織 「暴力傳播信仰」別無二致倘若每個人都以違法方式來追求自己理想那麼社會勢必陷入「人與人的戰爭」我們都會回到 「自

然狀態」當中去 「違法達義」是不可取

違法者應受制裁法治是社會的 「最大公約數」法

律是公義的底線無論自以為訴求如何崇高 「誰違法就要付出比守法更大代價」違反法律的人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否則這本身也是一種不義但諷刺的是在部分人那裏律政司卻成了打壓異己的黑手法庭則成為了政治迫害的幫兇

正如法庭作出判決一樣律政司覆核刑期也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行為是我們刑事法律制度裏的一個機制覆核的結果不可能令每個人都滿意關鍵是律政司是否依法提出覆核法庭又是否基於法律之理經過正當程序和公開審理後作出判決如果法庭獨立地作出了判決就應當得到尊重不滿意的當事人可以利用上訴機制去上訴而不應直接攻擊法庭無理抨擊會直接衝擊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司法體系和法治核心價值遺害甚廣

一個多元社會裏存在不同訴求很正常關鍵是 「求大同存大異」基本法已經賦予香港市民充分的表達自由社會運動不一定要以違法暴力的方式去進行事實也證明過去這麼多代港人在遊行示威時也能恪守法治底線合法理性表達訴求尊重法治方是正道

鵬黃香港菁英會理事香港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名譽會長富達會常委兼副會長

黃羅周三人因衝擊政府總部被高院上訴庭改判監禁六至八個月

回歸以來國情教育議題被 「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