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建構活躍永續的社區關懷據點 建構多元化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 { 一、緣起與沿革 從1993年起,臺灣邁入聯合國所定義的老人國門檻,農村 青年人口外流、人口老化等問題,漸漸浮出檯面,加深老人福 利政策在地落實的重要。 2004年開始,原臺南縣政府社會處成立「村里關懷中心專 案辦公室」,整合地方的軟硬體資源,為社區長者、身心障礙 者、新移民、隔代教養兒童等弱勢民眾,提供文康休閒、保 健、電話問安、衛教宣導、健康促進活動、申請長期照顧、關 懷訪視、送餐、共餐、臨時托顧等服務,不但讓社會福利社區 化得以落實,更因而促使社區自主運作模式之建立,透過由在 地人提供在地服務,使在地安老之理想能夠實踐,共同營造永 續成長、活躍老化之健康生活環境。 過去對老人的照顧制度,除了特殊族群的榮民之家之外, 一般老人並無照顧方案,民國82年以後,由於人口老化逐漸凸 顯,許多民間的養護中心紛紛設立,儼然成為新興熱門的行 業,而這些民間的養護中心幾乎都是收容殘障、癱瘓、生活無 法自理的老人,社會環境、政府機關、政策規劃對於處於「健 康者」到「完全無自理能力者」之間的過度階段長者,包括偶 爾無自理生活能力者、部分無法自理者、獨居老人、身障人士 等,並沒有提供一套完善的照顧服務體系,使這群長者、弱勢 族群越來越被社會邊緣化! 另,把健康狀況一般的長者和殘障、癱瘓者留容在一起, 對大部分的一般長者來說,大都持抗拒態度,主要原因是進入 機構式的養護中心,往往需遠離既有的社群,離開家庭、老朋 友、鄰居、親戚,根本難以適應,甚至原本尚存的功能,因為 環境之故,跟著漸漸退化,加上進入養護機構,每月需自費支 照顧服務管理中心 / 譚乃澄 主任 洪明婷 秘書 吳慈涵 024

建構多元化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social.tainan.gov.tw/warehouse/F00000/2-03.pdf · 老人學習活動,發表會當天超過4,000位 的民眾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建構多元化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social.tainan.gov.tw/warehouse/F00000/2-03.pdf · 老人學習活動,發表會當天超過4,000位 的民眾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建構活躍永續的社區關懷據點

建構多元化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一、緣起與沿革

從1993年起,臺灣邁入聯合國所定義的老人國門檻,農村

青年人口外流、人口老化等問題,漸漸浮出檯面,加深老人福

利政策在地落實的重要。

2004年開始,原臺南縣政府社會處成立「村里關懷中心專

案辦公室」,整合地方的軟硬體資源,為社區長者、身心障礙

者、新移民、隔代教養兒童等弱勢民眾,提供文康休閒、保

健、電話問安、衛教宣導、健康促進活動、申請長期照顧、關

懷訪視、送餐、共餐、臨時托顧等服務,不但讓社會福利社區

化得以落實,更因而促使社區自主運作模式之建立,透過由在

地人提供在地服務,使在地安老之理想能夠實踐,共同營造永

續成長、活躍老化之健康生活環境。

過去對老人的照顧制度,除了特殊族群的榮民之家之外,

一般老人並無照顧方案,民國82年以後,由於人口老化逐漸凸

顯,許多民間的養護中心紛紛設立,儼然成為新興熱門的行

業,而這些民間的養護中心幾乎都是收容殘障、癱瘓、生活無

法自理的老人,社會環境、政府機關、政策規劃對於處於「健

康者」到「完全無自理能力者」之間的過度階段長者,包括偶

爾無自理生活能力者、部分無法自理者、獨居老人、身障人士

等,並沒有提供一套完善的照顧服務體系,使這群長者、弱勢

族群越來越被社會邊緣化!

另,把健康狀況一般的長者和殘障、癱瘓者留容在一起,

對大部分的一般長者來說,大都持抗拒態度,主要原因是進入

機構式的養護中心,往往需遠離既有的社群,離開家庭、老朋

友、鄰居、親戚,根本難以適應,甚至原本尚存的功能,因為

環境之故,跟著漸漸退化,加上進入養護機構,每月需自費支

照顧服務管理中心 / 譚乃澄 主任 洪明婷 秘書 吳慈涵

024

Page 2: 建構多元化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social.tainan.gov.tw/warehouse/F00000/2-03.pdf · 老人學習活動,發表會當天超過4,000位 的民眾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03Chapter社福政策專文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付2至3萬元不等,對一般家庭來說,長期

負擔下來,是一大經濟壓力。

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成立,就是

為了照顧這需求區塊的長者,利用既有的

聚落、社區鄰里、親友網絡,健康者當志

工,關懷需要被照顧者,被照顧者回復

健康後,轉過頭又來照顧他人,形成一個

「善與愛」的循環,是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最大之服務特色!

過去村里活動中心設置完成後,絕大

多數成為蚊子館,頂多在鄉鎮市公所宣導

政令時才聚集居民,自從推動設立社區照

顧關懷據點後,閒置空間充分活化再利

用,加上落實,也讓社區、村里多了一處

熱鬧的集會場所,兼具照顧服務與情誼互

動之匯流中心,經常充滿溫馨與歡笑聲。

臺南縣政府於2002年啟動村里關懷中

心設置的政策,2005年5月18日,內政部

參考原臺南縣計畫提出「社區照顧關懷

據點」方案,列入行政院六星計畫,並

於全國實施。截至2006年11月底止,臺南

縣31個鄉鎮市(2市、7鎮、22鄉)521個

村里中,已設置了269處村里關懷中心,

2009年,整合原臺南縣村里關懷中心專案

辦公室及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成立「臺南

縣政府照顧服務管理中心」,提供社區

預防服務及長期照顧,2010年,縣市合併

後,社區照顧關懷服務與原臺南市長照中

心合併,成立「臺南市政府照顧服務管理

中心」,為臺南市政府二級機關,以「單

一窗口」提供全市37區社區關懷服務及長

期照顧,而村里關懷中心,也於100年度

起,因應縣市合併及與內政部接軌,正式

全面更名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持續

於本市各社區及鄰里間,為民眾服務。

賴清德市長秉持著好的制度與理念值

得延續推動之執政態度,繼續落實照顧功

能以解決高齡化社會的問題,提振民眾的

信心與各界的善念和愛心,更期待藉此

縫合社會的分裂,打造一個祥和而有愛心

的新社會,進而透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

實踐,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禮運大同篇的理想,在市長

全力支持,與各界、各單位、各區里盡力

配合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從縣市合併計

295處,持續成長至今已達379個據點,涵

蓋率高達55.72%,獲各界高度認同,服務

績效斐然!

二、多元化推動策略

縣市合併後,在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臺南市政府照顧服務管理中心積極推展

下,關懷據點數由295處增加至379處,透

過志工培力、M卡行動資訊教室巡迴服務

計畫、健康促進活動、觀摩活動、聯繫會

報、據點評量等計畫、活動,將都市資源

挹入鄉村,把鄉村特色融入都市,鼓勵據

點彼此相互學習、成長,截長補短,資源

相互連結、整合,不但成功縮小城鄉差

距,更因此推展、激盪出不少創新、別具

意義的據點特色,讓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

服務更加俾利居民,貫徹、落實活躍老化

025

Page 3: 建構多元化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social.tainan.gov.tw/warehouse/F00000/2-03.pdf · 老人學習活動,發表會當天超過4,000位 的民眾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建構活躍永續的社區關懷據點

建構多元化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及在地關懷的目標!

(一)據點現況

1、臺南市據點數目變化

99年據點數截至12月為止,共295個,

縣市合併後,100年度12月底增加至326

個,至101年度12月底持續成長到379個據

點!

2、據點申請單位分析

目前大臺南市的全部據點數有379

個,其中申請單位為里辦公處的據點數

量有138個,社區發展協會據點數量有228

個,人民團體據點數量有13個。

(二)推動策略

1、聯繫會議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社區發展協會

228

里辦公處 138

人民團體 13

申請單位分析

社區發展協會

里辦公處

人民團體

為輔導本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落實相關

服務,有效提升社區照顧品質及服務量,

並增進各據點服務工作人員之聯繫,俾利

提供穩定且永續經營之目標,並提供依據

點與各局處相互接觸、了解相關業務內容

之平台,使據點更加了解社會福利之落實

狀況。如:今年度第3季聯繫會報,及與

政風室合作,宣導廉政平台建立之相關業

務,讓據點瞭解如有任何與政府相關之事

務,可向其告知,將予以立即回應!

2、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評量實施

為落實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質照顧與關

懷服務功能,做為社會福利政策施政之參

據。激勵積極、優質之相關負責人暨熱忱

服務之志工;強化弱質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之輔導。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運作現況,

026

Page 4: 建構多元化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social.tainan.gov.tw/warehouse/F00000/2-03.pdf · 老人學習活動,發表會當天超過4,000位 的民眾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03Chapter社福政策專文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做學術性有系統之研究與評估,確立發展

之模式與方針。

為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全面評量,符

合理論及實務,評量小組除專家、學者

外,積極推動或曾經評核為優質據點負責

人、總幹事、志工、區公所社政業務相關

主辦人員等,亦成為評量委員之一。評量

內容包含:據點空間規劃與運用、據點宣

導與資源管理應用、志工人力運用與管

理、服務項目執行績效、行政作業配合情

形、永續創意與發展。

3、觀摩活動

本市自91年開始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

點以來,迄今已設立達379處關懷據點,

充分落實在地安老之精神,進入穩定發展

階段。縣市合併以來,原臺南縣市所屬之

據點業務上之聯繫更加緊密配合,爲使據

點間相互學習所長,期待藉由本次市內觀

摩活動,深入瞭解彼此運作經驗及模式,

透過思考與討論,激盪出據點更美好之未

來。

今年度8月15日至9月7日止,辦理本

市及外縣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觀摩活動,

共12條路線,參與人數464人,透過交流

互動,據點成員更深入思考、了解、相互

學習,共同朝發掘當地特色,達到永續經

營目標前進。

(四)據點志工培力

志工基礎、特殊教育訓練計畫,依據

臺南市政府「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輔

導實施計畫辦理,主旨為推動志願服務法

之志願服務工作,宣導服務觀念,精進志

工知能,充實專業素養,落實在地人服務

在地人的理想,協助政府推廣社會服務。

透過志工教育訓練之舉辦,培養志工

基礎知能,使參與者具有志工服務的態度

與素養,並強化志工服務之自發性,進而

落實志工教育訓練制度,以培育社會大眾

參與志工服務風氣、志工經驗交流學習之

效,藉以提高生命意義及價值感。

辦理據點志工培力以來,志工的領取

志願服務手冊的人數逐年增加,99年度

有180人,100年度有1,079人,101年度有

2,731人,志工培力效益佳!

(五)健康促進活動

透過獎勵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發揮標

竿學習作用,健康促進學習向上發展,建

027

Page 5: 建構多元化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social.tainan.gov.tw/warehouse/F00000/2-03.pdf · 老人學習活動,發表會當天超過4,000位 的民眾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建構活躍永續的社區關懷據點

建構多元化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構親老及悅老的終身學習社會,今年度6

月3日,於虎頭埤風景區舉辦「社區照顧

關懷據點健康促進競賽暨成果發表會」,

透過360個據點參與成果發表會,分享社

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之成果,喚起社會大

眾對於健康促進樂齡學習之重視,並鼓勵

所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持續辦理在地化的

老人學習活動,發表會當天超過4,000位

的民眾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六) M卡行動資訊教室巡迴服務計畫

E 化時代的來臨,為因應數位學習趨

勢,縮短城鄉數位落差,並提升各社區照

顧關懷據點數位資訊能力,可藉由網際網

路的散播,活絡地方發展、社會福利服務

的便利性之目標。

課程內容有:認識電腦與探索網路世

界、網路生活應用與電子郵件、基礎數位

攝影與相簿管理、部落格的基本架設與經

營、實用電腦文書處理、網路多媒體介紹

與應用、Google協作平臺應用、雲端資源

運用、教學技巧訓練……等。

028

Page 6: 建構多元化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social.tainan.gov.tw/warehouse/F00000/2-03.pdf · 老人學習活動,發表會當天超過4,000位 的民眾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03Chapter社福政策專文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透過課程之推展發現,據點的長者,

並未如想像中排斥電腦、資訊,反而在一

次次的學習、參與中,吸收了許多資訊方

面的新知,不但強化了據點整理文書資

料的能力,長者更因此實踐了「活到老,

學到老」的人生願景!此計畫從101年度

7月至11月,於各據點巡迴教學共133場,

造福了約1,586人次的民眾,成效頗受好

評!

三、服務成果

(一)關懷訪視

關懷訪視將關心宅配到每位長者的家

中,主要由志工前往探視社區長者,99年

度關懷訪視共有36萬3,365人次,100年度

服務人次將約有41萬3,592人次,成長率

為13.82%,而今年,101年度1月至11月服

務人次約有40萬0,950人次,受服務人次

逐年持續成長!

(二)電話問安

一通電話的關懷,縮短了人與人之間

的距離,由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志工以電話

聯繫關懷社區長者。99年度共服務了24萬

6,252人次,100年度約服務31萬2,684人

次,成長率為26.97%,而今年,101年度1

月至11月服務人次約有33萬1,816人次,

受問安人次逐年增加!

(三)餐飲服務

透過社區志工給予供餐、共餐、送餐

等餐飲服務,提供社區長者便於用餐,

身體健康得到照顧,同時有機會與人相

互聯絡、增進情誼。99年度共服務了24萬

6,252人次,100年度約將服務50萬2,767

人次,成長率為46.02%,而今年,101年

度1月至11月服務人次約有53萬1,351人

次!

(四)健促活動

愈動愈健康,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有

專門人員帶領長者做動態及靜態健康促

進活動,讓長者活力無窮!99年度共服務

了130萬3,523人次,100年度約服務147萬

4,056人次,成長率為11.56%,而今年,

101年度1月至11月服務人次約有132萬

5,135人次!

(五)健康促進與長期照顧之整合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扮演推動基層衛

生體系及社區組織轉型,建立社區健康營

造的角色,提供量血壓及健康促進活動,

但社區志工仍然未具備專業的個案管理及

資源轉介的能力,因此若遇上有長期照顧

需求的民眾,則常常像熱鍋上的螞蟻般焦

慮。

有鑑於高齡化社會的長期照顧問題,

「臺南市政府照顧服務管理中心」整合了

據點業務與長期照顧服務,透過據點健促

活動,為長者作前段預防的健康把關,結

029

Page 7: 建構多元化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social.tainan.gov.tw/warehouse/F00000/2-03.pdf · 老人學習活動,發表會當天超過4,000位 的民眾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建構活躍永續的社區關懷據點

建構多元化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合長期照顧,提供受轉介之長者後期治療

之相關社會福利服務,使社區長期照顧需

求者,可直接透過據點、公所獲得及時、

可近的資源與長期照顧服務,99年度12月

底,據點轉介受服務人次達569人次,100

年度12月底,服務人次成長至842人次,

101年度11月底截止,服務人次為2,064人

次,歷年來,經據點轉介受服務之人次持

續成長,顯示該項福利服務廣被社會認

同、需要!

(六)多元行政資源之連結,建構綿密

社區照顧網絡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創立的初衷為「將

福利落實到社區」,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便是將社會局所有業務如老人、弱勢團

體、家暴、兒少福利連結成一個構面的平

台,因此在行政資源的連結上更是有相當

的成績。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主要由社會局統籌

規劃執行,結合衛生局、警察局、教育局

及民政局等行政資源,為社區照顧注入

了持續運作力量。如:結合衛生局、醫藥

師工會、各醫療院所連結健康講座及衛教

宣導;連結環保局,辦理環保志工及資源

回收等資源再生活動;連結農業局,發展

社區產業及綠美化,使農村活化;連結消

防局,舉辦防火宣導等社區災害防治……

等,使據點成為一多資源網路平台,俾利

社會福利之落實。

(七)在地勞動人力之培力,創造新興

就業機會

有別於傳統的社會福利網絡概念,除

了運用在地的「中、高齡志工」來服務社

區民眾外,本市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亦

在接受政府的補助下辦理「照顧服務員訓

練」,培養在地勞動人力成為合格之照顧

服務員,除了落實「在地人服務在地人」

之理念,並在高齡化社會下創造農村新興

就業機會。

四、未來展望

(一)擴充據點服務對象,全面化服務

計畫

為落實社區全人照顧,增加據點資

源,未來預計規劃將兒少、身障、老人服

務的資源整合,透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加

以發展、落實。

兒童少年社區照顧服務:結合社會福

利機構、團體等單位,針對有教養困難或

照顧壓力之弱勢家庭,提供社區化及近便

性之服務,服務內容預計包含:課後臨托

與照顧、課輔志工服務、兒童及少年簡易

家務指導、親子活動、休閒活動……等,

030

Page 8: 建構多元化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social.tainan.gov.tw/warehouse/F00000/2-03.pdf · 老人學習活動,發表會當天超過4,000位 的民眾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03Chapter社福政策專文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評估社區特性及健康需求,結合社區資

源,策劃各類相關健康促進活動,引領社

區居民,共同解決社區健康問題,強化其

健康行為,落實社區健康營造。

以目前投入據點人力的狀況而言,健

康促進員的專業素質培訓,與專業證照之

認證體系,是未來據點發展之首要當務之

急,期待透過健康促進員之培訓,提升其

社區健康營造之專業能力,建立社區健康

促進及疾病防治之知能,進而提供各據點

高品質的社區健康促進服務,達到健康社

區、健康城市、健康台灣的理想。

臺南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不只是為

了解決高齡化的社會問題,其最大的理念

是希望透過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凝聚社

區共識及向心力,共同提升社區生活的品

質與文化。我們並不滿足於現有的成績,

而是希望能夠投注更多心力與資源,將社

區照顧關懷據點作為發展大臺南社會福利

發展的利基。

期待透過社區的資源整合與人力運用,讓

社區內弱勢家庭的兒童、少年,得以獲得

照顧,同時減輕弱勢家庭的教育負擔。

身心障礙社區照顧服務:結合正式與

非正式社會資源,建立支持性服務,鼓勵

身心障礙者參與社區活動,進而促進其生

活品質、社會參與機會及自立生活能力,

並期望透過社區化可近性、可及性照顧服

務輸送,強化身心障礙者人際互動及運

用社區資源能力,豐富其生活,同時讓家

庭照顧者有喘息的機會,降低照顧者之壓

力。

期待此計劃之推展,讓社區照顧關懷

據點不僅僅受惠社區長者,更能嘉惠社區

的每位居民,讓福利服務輸送平台得以於

據點順利建立,落實「社區全人照顧」。

(二)健康促進員培育與認證

健康促進活動推展的過程中,需培育

專業之健康活動促進員,實地進入社區,

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