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報報報報 報報 101 報 12 報 21 報 報報報報 報報報 報報 報報報 報報 報報報報 報報報報 報報報報 報報報 :、、、

Google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Google. 報告日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21 日 報告組別:第六組 組長:陳慧蓉 組員:郭孝暄、陳玟禎、許碧芸、莊雅婷. 大綱.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用過 Google ,但是卻很少人了解到 Google 的背後故事。而這次的報告中我們討論到 Google 的成立、發展、未來的方向還有帶來的影響。就讓我們一起深入的了解 Google 吧。. Google 的建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Google

報告日期:民國 101 年 12 月 21 日

報告組別:第六組

組長:陳慧蓉

組員:郭孝暄、陳玟禎、許碧芸、莊雅婷

Page 2: Google

大綱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用過 Google ,但是卻很少人了解到 Google 的背後故事。而這次的報告中我們討論到 Google 的成立、發展、未來的方向還有帶來的影響。就讓我們一起深入的了解 Google 吧。

Page 3: Google

Google 的建立

1996 年 1 月,身為加州史丹佛大學理學博士生的拉里 · 佩奇和謝爾蓋 · 布林在學校開始一項關於搜尋的研究項目。區別於傳統的搜尋靠搜尋字眼在頁面中出現次數來進行結果排序的方法,兩人開發了一個對網站之間的關聯做精確分析的搜尋引擎。

1997 年 9 月 15 日,兩人註冊了 Google 域名。一年後, 1998 年 9 月 4 日,佩奇和布林在加州門洛帕克一位朋友家的車庫內建立了 Google 公司,克雷格 · 西爾弗斯坦( Craig Silverstein )——同為史丹佛大學的博士生——是公司的首位僱員。

Page 4: Google

Google 商標的由來

最初,佩奇和布林將這個搜尋引擎命名為『 BackRub 』,直到後來改為『 Google 』 Google 商標的由來,是源自於「 googol 」 ( 古戈爾 ) 代表極大的自然數: 10的 100 次方。 Google 使用此術語來自創商標以反映出該公司的使命,即,組織網路上無窮無盡的資訊。也因為 Google 是自創字、非固有字詞,其作為一創意性的商標,具有商標所謂的高度識別性,能予消費者深刻的印象;且由於其大量廣泛的使用, Google 也是一著名商標。

Page 5: Google

商標圖片

Page 6: Google

是不是很相像呢 ??

Page 7: Google

商標定案

Page 8: Google

Google 的上市 Google 的第一台產品伺服器,用廉價的硬體建造而成 安迪 · 貝托爾斯海姆給了兩人一張十萬美金的支票來用於

搜尋引擎的開發和運營,當時 Google 公司還尚未成立。 價格降低到 75 萬美元,但仍被貝爾拒絕了。 1999 年 6

月 7 日,包括 Kleiner Perkins 公司(英語: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和紅杉資本在內的投資者為Google 注資兩千五百萬美元。

Google 直到 2004 年 8 月 19 日才進行首次公開募股 股票由摩根史坦利和瑞士信貸集團承銷,以網上拍賣的形

式發售。而作為競爭對手的雅虎,也因為在 Google 上市前持有 840 萬股票而受益。

Page 9: Google

Google 的上市

兩位創始人在一份報告中承諾,上市不會影響 Google 的公司文化,以作為對潛在投資者們的懷疑所做的回應。 2005 年,紐約時報等媒體撰文指出 Google已經喪失了原來不作惡的哲學。在此之下,為了保持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 Google 專門指派了一位首席文化官,來為Google 構建和維護企業內部廣泛協助的扁平化組織,及其所產生的核心價值。

首次公開募股之後 , 2007 年 10 月 31 日,受益於在網路廣告市場的強勢盈利,股價首次超過 700 美元。

Page 10: Google

Google 的成長

1999 年 3月, Google 公司將的辦公場所搬至加州的帕羅奧多

Google 開始以出售搜尋關鍵詞的廣告,為了保持頁面簡潔的設計,提高搜尋速度,廣告只會以基於文字的形式出現。這種出售廣告關鍵詞的模式最早來源於 Goto.com—— 一個由比爾 ·葛羅斯的 Idealab (英語: Idealab )企業孵化器衍生的網站。之後 Google 受到了這家公司對於次廣告出售專利技術侵權的指控。 2003年, OvertureServices被雅虎收購,並被改名為雅虎搜尋行銷。最終,雅虎與 Google 在庭外達成和解: Google用普通股股份換取此專利的永久授權。

Page 11: Google

Google 的成長

在這段時間內, google 這個單詞逐漸進入各類語言當中, 釋義為「使用 Google 搜尋引擎在網際網路上獲取訊息」( to use the Google search engine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

2011 年 5月, Google 的月獨立訪客數量首次超過十億

2012 年 9月, Google正式推出光纖寬頻服務, Google 光纖同時提供上網及有線電視服務,傳送數據的速度比時下的傳統寬頻網路快 100 倍有多

Page 12: Google

Google 的併購與合作

自 2001 年始, Google已收購了許多企業,其中尤以小型風投公司為主。

同年 10月又吞併了 Keyhole 公司(英語: Keyhole, Inc )。這家初創公司開發出一個名為 Earth Viewer 的產品,供使用者以 3D 的視角觀察地球。一年後, Google 將此服務改名為 Google 地球。

成立僅 22 個月的高科技企業 Android 被 Google 相中,被收購併成為 Google麾下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 YouTube 也是其中之一

Page 13: Google

Google 的併購與合作

除了收購的方式以外, Google 也積極地與其他公司或組織進行合作關聯,從科研到商業廣告,都是開展合作所涉及的領域。

像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艾姆斯研究中心 AOL 及時代華納達成商業夥伴關聯,以增強各自視訊搜尋服務的質量。 2005 年, Google與微軟、諾基亞、愛立信聯手,為頂級域名 .mobi融資。 Google 與 34 家手機製造商、晶片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和電信運營商一同建立了開放手機聯盟,開發 Android系統與蘋果 iOS 、微軟Windows Phone等行動平台競爭。

Page 14: Google
Page 15: Google

廣告

Google九成以上的營收來自其廣告系統。 為了保持在網路廣告代理市場中執牛耳的地

位, Google 不斷實施各種新的手段。 但 Google 也由於在網路廣告系統中反點選欺詐(英語: Click fraud)管理的無力而飽受詬病——當一個並不是出於對廣告中產品感興趣的訪客或一個自動指令碼故意點選該則廣告後,會引起廣告客戶過多支付廣告費用。

Page 16: Google

廣告

舉例: 2003 年 2 月, Google停止了對一個名為 Oceana(英語: Oceana (non-profit group)) 的非營利組織的(抗議大型油輪不合理的污水處理)廣告展示。

Google參照其編輯政策解釋:「 Google 不接受

廣告或網站內容為宣揚反對其他個人、團體或組織的廣告。」該政策卻在隨後即被更改。 2008年 6月,在美國司法部鑒於反托拉斯的促使之下,Google 與雅虎兩大巨頭達成廣告協議,雅虎在自己的網站頁面上顯示 Google 廣告。但最終Google又在 2008 年 11 月撤出該協議。

Page 17: Google

搜尋引擎

Google 搜尋是 Google 公司重要也是最普及的一項功能,是多個國家內使用率最高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 Google 搜尋還提供至少 22種特殊功能,如同義詞、天氣預報、時區、股價、地圖、地震資料、電影放映時間、機場、體育賽事比分等。儘管Google 搜尋很受大眾喜愛,但也有許多組織對它發出批評的聲音。

Page 18: Google

Gmail

除了強大的搜尋引擎以外, Google 也研發了許多在線的工作輔助工具。 Gmail 是Google 開發的一個免費電子郵箱服務 。

2007 年 2 月 7 日正式向大眾開放,目前, Gmail提供給每個免費使用者 10GB的郵箱容量,付費使用者容量提升至 20GB至 16TB 。 Gmail 也是 AJAX 技術開拓的先行者,該技術使人們不用手動重新整理瀏覽器顯示就能看到新的網頁訊息。

Page 19: Google

瀏覽器

Google Chrome 是 Google 以 WebKit排版引擎開發的一款開源的網頁瀏覽器。 2008 年, Google 公司發行了該瀏覽器大部分的原始碼 , Google官方同時也表達了希望其他瀏覽器能夠採用 V8引擎以提升 web應用程式的效能。

Page 20: Google

瀏覽器

9 月 2 日, Google推出在 Windows 上Beta版的 Google Chrome ,穩定版本則在12 月 11 日被推出。 2011 年,根據StatCounter 的統計, Chrome 以 20.65%的瀏覽器市場佔有率排在 IE 和火狐之後躍至第三位。

2012 年 5 月 21 日, Chrome 在全球範圍內佔有率達到 33% ,超越 IE 位居首位,此後與 IE 、 Firefox繼續保持「三足鼎立」的局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oSQKjJF3No

Page 21: Google

瀏覽器比較圖

2009 年↑ 2012 年↑

Page 22: Google

Android 作業系統

Android 的商標為一個綠色的機器小人的造型,在 2005 年被 Google收購。以便開發出在 Android 手機上執行的應用,並拉攏了世界上多家手機製造商、電信運營商、軟體開發商等,組建了開放手機聯盟以共同開發 Android系統。 2008 年 9 月, T-Mobile 發行第一款執行 Android系統的手機 G1

綠色機器人→

Page 23: Google

Android 作業系統

在 2010 年第四季度的 Canalys (英語:Canalys )分析報告中, Android被列為全世界最暢銷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且應用軟體超過了 25 萬種,並仍處於高速增加的過程中。

2009 年 7 月 7 日, Google宣布正在開發基於Linux 的作業系統 Google Chrome OS ,該作業系統執行於只含有網頁瀏覽器的小筆電上。只適配搭載在 Google 的合作生產商的硬體上。

Chrome OS 作業系統→快速、簡單、安全 (三大重點 )

Page 24: Google

超人氣綠色機器人

充電器 公仔

Page 25: Google

愚人節玩笑

Google 在每年的愚人節有製造玩笑的傳統, 2010 年的愚人節,為了回應堪薩斯首府托皮卡城市長之前為了申請 Google光纖而頒布法令將城市名暫時改為Google , Google戲劇性地把公司名改為Topeka 以紀念該城市。 2011 年的玩笑則名為 Gmail運動,號稱使用者可以透過網路攝影機前做肢體運動來控制 Gmail或電腦。

Page 26: Google

復活節彩蛋

如果 Google地圖中在間隔大片水域的兩個地點之間搜尋路線,比如從洛杉磯到東京,搜尋結果會建議「划獨木舟穿越太平洋」。

Page 27: Google
Page 28: Google

慈善事業

2004 年, Google 建立了非營利的慈善機構 Google.org ,起始基金為 10 億美金。組織的使命是建立公眾對氣候變化、全球公共衛生、全球貧困等問題的意識。

Google 在中國發起舉辦「『益暖中華』以此來倡導大學生投身社會公益事業。

Google 公司為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捐款一百萬歐元

Page 29: Google
Page 30: Google

網路中立性

Google 是著名的網路中立性的支持者。

文頓 ·瑟夫在國會中說道:「允許寬頻運營商控制人們在網際網路上看什麼或做什麼從根本上破壞現已給網際網路帶來如此之成功的網路中立性原則。」

Page 31: Google

隱私

施密特在一些人表示了對隱私權的擔憂之後宣告:「如果有些東西你不想讓別人知道,或許首先你不應該做這件事。如果你真正需要某種隱私權,事實上是搜尋引擎——包括 Google 在內——都會在一段時間內保留有這些訊息,而且這很重要。舉個例子,我們美國人都得遵守《愛國者法案》,因而我們所有人的訊息都被掌控在當局的手裡。」

Page 32: Google

舉例

Google街景照相小車經過三十多個國家,從未加密的公共或私人 Wi-Fi 網路收集了約 600GB 的資料。但是 Google並沒有給予受影響的人 Wi-Fi訊號的主人以隱私權處理的解釋。

並沒有意識到收集資料帶來的問題,並解釋說收集到的訊息也不會用於搜尋或其他服務。為了避免可能會導致的法律制裁, Google稱其不會銷毀資料,直到獲得政府相關機構的許可。

Page 33: Google
Page 34: Google
Page 35: Google

網際網路自由

修訂方案建議將網際網路包含在聯合國下屬機構國際電信聯盟的管轄範圍之內。 Google 為此發起了反擊,呼籲網民支援自由和開放的網際網路。

Google 建立了一個參與行動的網站,並聲明「網際網路將全球 20 多億人聯繫在一起。 「自由和開放的世界取決於自由和開放的網路。各國政府不應該單獨決定網際網路的前路。全球數以十億計使用網際網路的人,以至建立和維護網際網路的專家,都應該出一分力。」

Page 36: Google

結論

在這個資訊發展迅速的時代中, google 帶給我們許多便利,幾乎包辦了不少大小事,雖然和 IE 、Firefox並列三大搜尋網,但總會有疏失,在隱私這一方面 google做的就不太好,各位,隨著網路的發展,各位的隱私你們也顧到了嗎 ?! 還是只有傻傻的用著電腦呢 ?!

Page 37: Google

資料來源 http://tw.image.search.yahoo.com/search/

images;_ylt=A8tUwYAkx9FQJRgABGBr1gt.?p=%E7%8D%A8%E6%9C%A8%E8%88%9F%E5%9C%96%E7%89%87&fr=yfp-s&fr2=piv-web

http://www.csie.nctu.edu.tw/~syhsu/pic/ http://tw.image.search.yahoo.com/search/

images;_ylt=A8tUwZVqy9FQriwATUNr1gt.?p=%E5%9C%96%E7%89%87&fr=yfp-s&fr2=piv-web

http://www.google.com.tw/ http://tw.image.search.yahoo.com/search/

images;_ylt=A8tUwZWCy9FQ6zEA13tr1gt.?p=google&fr=yfp-s&fr2=piv-web

Page 38: Google
Page 39: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