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安裝指南: HP BladeSystem PC Blade 交換器

HP BladeSystem PC Blade 交換器h10032. · 以內建帳戶方式透過「整合管理員」對交換器進行遠端虛擬串行存取。使用 SSH 或 Telnet 從遠端 連接到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安裝指南:HP BladeSystem PC Blade 交換器

© Copyright 2007, Hewlett-PackardDevelopment Company, L.P.

此文件所包含資訊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Adobe、Acrobat 及 Acrobat Reader 為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的商標或註冊

商標。

HP 產品與服務的保固僅列於隨產品及服務所

附的明確保固聲明中。本文件的任何部分都

不可構成任何額外的保固。HP 不負責本文件

在技術上或編輯上的錯誤或疏失。

本文件包含的專屬資訊受到著作權法所保

護。未經 Hewlett-Packard Company 書面同意,不得複印、複製本文件的任何部分,或

將本文件的任何部分翻譯成其他語言。

第四版(2009 年 2 月)

第三版(2007 年 9 月)

第二版(2007 年 5 月)

第一版(2007 年 5 月)

文件編號:413355-AB4

有關本書

本指南提供安裝 HP PC BladeSystem PC Blade 交換器之說明。

警告! 以此方式標示的文字代表若不依照指示方法操作,可能會導致人身傷害或喪失生命。

注意: 以此方式標示的文字代表若不依照指示方法操作,可能會導致設備損壞或資料遺失。

ZHTW iii

iv 有關本書 ZHTW

目錄

1 簡介

交換器管理 ........................................................................................................................................... 1交換器組態 ........................................................................................................................................... 2HP PC Blade 機櫃 ................................................................................................................................ 2HP PC Blade 交換器內部連接匣 .......................................................................................................... 3

內部連接埠 ........................................................................................................................... 3外部連接埠 ........................................................................................................................... 4

系統管理 ............................................................................................................................................... 4備份及還原 ........................................................................................................................... 4IP 定址 ................................................................................................................................. 4Web 瀏覽器型介面 ............................................................................................................... 4指令行介面 (CLI) .................................................................................................................. 4SNMP 及遠端監控 ............................................................................................................... 5交換器安全性 ....................................................................................................................... 5識別整合管理員組件 ............................................................................................................ 5

交換器維修 ........................................................................................................................................... 6虛擬 LAN .............................................................................................................................. 6擴充樹狀目錄 ....................................................................................................................... 6MSTP-to-RSTP 轉換(PVST 交互運作) ............................................................................ 7鏈路匯集 .............................................................................................................................. 7網際網路群組管理通訊協定 .................................................................................................. 7防止資料風暴 ....................................................................................................................... 8服務品質保證 ....................................................................................................................... 8企業級效能 ........................................................................................................................... 9結論 ...................................................................................................................................... 9

2 首次安裝

安裝程序 ............................................................................................................................................. 11PC Blade 交換器開機 ......................................................................................................................... 12組態總覽 ............................................................................................................................................. 13

初始設定 ............................................................................................................................ 13靜態 IP 位址與子網路遮罩 ................................................................................................. 14

確認 IP 及預設閘道位址 .................................................................................... 14

ZHTW v

使用者名稱 ........................................................................................................ 15SNMP 社群字串 ................................................................................................ 15

進階設定 ............................................................................................................................................. 17安全性管理及密碼設定 ....................................................................................................... 17設定安全密碼簡介 .............................................................................................................. 17

設定初始主控台密碼 .......................................................................................... 18設定初始 Telnet 密碼 ......................................................................................... 18設定初始 SSH 密碼 ........................................................................................... 18設定初始 HTTP 密碼 ......................................................................................... 19設定初始 HTTPS 密碼 ....................................................................................... 19從 TFTP 伺服器下載軟體 .................................................................................. 20

系統映像下載 .................................................................................... 20開機映像下載 .................................................................................... 21

啟動功能表程序 .................................................................................................................................. 22下載軟體 [選項 1] ............................................................................................................... 23刪除快閃檔案 [選項 2] ........................................................................................................ 23密碼復原 [選項 3] ............................................................................................................... 23輸入診斷模式 [選項 4] ........................................................................................................ 24設定傳輸速率 [選項 5] ........................................................................................................ 24

附錄 A 功能總覽

交換器效能 ......................................................................................................................................... 25交換器網路功能 .................................................................................................................................. 25交換器部署與組態設定 ....................................................................................................................... 26交換器診斷及監控 ............................................................................................................................... 27交換器安全性 ...................................................................................................................................... 27每一 PC Blade 機櫃的交換器連接埠 ................................................................................................... 27裝置硬體介面 ...................................................................................................................................... 28

RJ-45 連接埠 ..................................................................................................................... 28SFP GBIC 模組 .................................................................................................................. 28Combo 連接埠 ................................................................................................................... 28

索引 ..................................................................................................................................................................... 29

vi ZHTW

1 簡介

整合式用戶端基礎建設 (Consolidated Client Infrastructure,CCI) 解決方案使用 3U(5.25 英吋)HPBladeSystem PC Blade 機櫃支援 20 部 HP Blade PC 與備援設備、熱拔插電源和冷卻風扇。HPBladeSystem PC Blade 機櫃與 20 部 HP Blade PC 含有 40 個 10/100 Mbps 網路介面卡 (NIC)。由於CCI 解決方案將許多 HP Blade PC 放置在狹小空間中,因此眾多的網路線很快便佔滿了空間。

HP PC Blade 機櫃包含用來提供外部乙太網路連線的互連式交換器插槽。HP PC Blade 交換器可將網路線縮減為 1/41。纜線縮減能大幅減少部署、管理和服務 CCI 解決方案所需的時間。本安裝指南說明HP PC Blade 交換器組態以及需要將 100 Mbps 高速乙太網路介面卡匯集為 10/100/1000 Mbps 銅線或1000 Mbps 光纖乙太網路上行線路的應用程式。

交換器管理HP BladeSystem PC Blade 交換器是以業界標準管理的 Layer 2+ 乙太網路交換器,可以如任何其他一般業界標準的乙太網路交換器來管理它。

瀏覽器型介面和指令行介面 (CLI) 內嵌在交換器的韌體內,用以設定、管理和監控交換器。交換器也支援 Telnet 存取、安全 Shell (SSH)支援、簡易網路管理通訊協定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Protocol,SNMP) v1-v3 和遠端監控 (Remote Monitoring,RMON)。可分別停用、啟用、設定或監控任何內部或外部的連接埠。使用「整合管理員」可本機支援專屬連線存取交換器管理介面,而透過任何設定的虛擬 LAN (VLAN) 管理介面則可遠端支援。

ZHTW 交換器管理 1

交換器組態您可獨立停用或啟用交換器連接埠。可自動協議速度及雙工作業的自動 MDI/MDIX 是受支援的。PCBlade 交換器包含下列乙太網路連接埠:

● 41 個專用內部 10/100 Mb/s 高速乙太網路連接埠

● 五個供資料用的外部乙太網路連接埠

◦ 四個 10/100/1000 Mbps 銅線/光纖兩用乙太網路上行線路

◦ 一個適用於選用的頻帶外系統管理的 10/100T 高速乙太網路連接埠,但也可當成額外資料上行線路來使用

HP PC Blade 機櫃HP PC Blade 機櫃支援 20 部 HP Blade PC,各具兩個嵌入式 10/100 Mbps 高速乙太網路網路介面控制器。每部 Blade PC 的主要或第一個網路介面卡,均支援預啟動執行環境 (Pre-boot eXecutionEnvironment,PXE) 和網路喚醒功能 (Wake-on-LAN,WoL)。每個機櫃能同時配備最多 40 個作用網路介面卡。

2 第 1 章 簡介 ZHTW

HP PC Blade 交換器內部連接匣PC Blade 交換器具備下列連接埠配置。

圖示 1-1 PC Blade 交換器外部面板

項目 說明

1 10/100/1000T RJ-45 接頭 Gigabit 乙太網路上行線路,指定為連接埠 43

右側為 GBIC 連接埠之 Combo 連接埠

2 小型可拔插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FP) GBIC 連接埠,指定為連接埠 43

左側為 RJ-45 連接埠之 Combo 連接埠

3 小型可拔插 (SFP) GBIC 連接埠,指定為連接埠 44

右側為 RJ-45 連接埠之 Combo 連接埠

4 10/100/1000T RJ-45 接頭 Gigabit 乙太網路上行線路,指定為連接埠 44

左側為 GBIC 連接埠之 Combo 連接埠

5 供獨立的頻帶內或頻帶外整合管理員管理使用之 10/100T 高速乙太網路連接埠,指定為連接埠 42

6 整合管理員主控台接頭,DB-9 序列(使用 RS-232 Null 數據機纜線)

7 10/100/1000T RJ-45 接頭 Gigabit 乙太網路上行線路,指定為連接埠 45

右側為 GBIC 連接埠之 Combo 連接埠

8 小型可拔插 (SFP) GBIC 連接埠,指定為連接埠 45

左側為 RJ-45 連接埠之 Combo 連接埠

9 小型可拔插 (SFP) GBIC 連接埠,指定為連接埠 46

右側為 RJ-45 連接埠之 Combo 連接埠

10 10/100/1000T RJ-45 接頭 Gigabit 乙太網路上行線路,指定為連接埠 46

左側為 GBIC 連接埠之 Combo 連接埠

內部連接埠

HP PC Blade 交換器包含 40 個預先指派的嵌入式 10/100 Mbps 高速乙太網路「下行線路」連接埠,連接 Blade PC 網路介面卡訊號到交換器。從 Blade PC 以乙太網路方式轉送訊號,通過 HP PC Blade 機櫃被動中央隔板組件上個別目錄 5e (CAT5e) 指定的訊號軌跡。

一個額外的 10/100 Mbps 高速乙太網路內部連接埠,連接整合管理員 (IA) 至 HP PC Blade 交換器,供乙太網路通訊之用。

ZHTW HP PC Blade 交換器內部連接匣 3

外部連接埠

HP PC Blade 交換器包含八個外部連接埠,四個 10/100/1000T Mbps 乙太網路帶有 RJ-45 接頭的「上行線路」連接埠,通常是用來連接交換器到網路基礎架構,以及四個小型可拔插 (SFP) GBIC 連接埠,用以連接 Gigabit 光纖。這些連接埠都是共用的「Combo」連接埠,然而一次只能使用一種媒體。Combo 連接埠是具有兩種實體連線的單一連接埠,RJ-45 銅線或 SFP。若同時插入兩種裝置,則連接埠採用的優先順序可由交換器 CLI 定義。

此外,帶有 RJ-45 接頭的外部 10/100T 高速乙太網路連接埠,是供選用的專線頻帶外管理網路或本機管理及診斷工作使用,而不需拔除其他專用上行線路的其中一個。雖然很適合管理工作,但這個連接埠也可做連接網路的額外資料上行線路之用。

系統管理

備份及還原

PC Blade 交換器支援不重要的檔案傳輸通訊協定 (TFTP),允許每一個交換器組態檔上載或下載。這提供了以類似組態快速部署多部交換器的方法,並提供備份及還原功能。組態設定可以由使用者介面或直接由組態檔內部進行修改。甚至可隨時將組態檔重設至出廠預設設定,方法是先刪除現有啟動設定,然後重新啟動交換器。

使用者在開機後透過任何外部乙太網路連接埠使用 TFTP,即可執行韌體更新。交換器可藉由在升級後保留其組態設定,以及支援適用於 Windows 部署站台之 HP Support Paq 自動化韌體程序,來簡化韌體更新。

IP 定址

根據預設,PC Blade 交換器會自動由動態主機設定通訊協定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 或引導程式通訊協定 (Bootstrap Protocol,BOOTP) 伺服器取得 IP 位址。如有需要,管理員可透過 CLI 或經由瀏覽器型介面手動指派 IP 位址;然而,他們將必須以重新指派的 IP 位址重新連線。為加強安全性起見,管理員可指定 IP 架構管理站台,允許其存取交換器。

Web 瀏覽器型介面

使用者可在 TCP/IP 網路上以 Internet Explorer 或 Netscape Navigator 存取瀏覽器型介面。瀏覽器型介面由二個窗格組成:

● 左邊的窗格或「樹狀目錄檢視 (Tree View)」提供簡便的導覽及切換功能。主要分枝可以展開以便使用子功能。

● 右邊的窗格或「裝置檢視 (Device View)」提供有關連接埠、目前組態和狀態、表格資訊、功能元件以及可設定之參數的詳細資訊。

指令行介面 (CLI)CLI 比瀏覽器型介面提供更多組態設定選項。存取這些介面有三種方式:

● 在本機以交換器匣上的 RS-232 主控台連接埠登入整合管理員,並透過內部序列鏈路連接到 PCBlade 交換器。

● 以內建帳戶方式透過「整合管理員」對交換器進行遠端虛擬串行存取。使用 SSH 或 Telnet 從遠端連接到 IA。出現登入提示時,輸入使用者名稱 switch 和密碼 switcha。

● 在遠端則可使用主控台 Telnet 或 SSH 工作階段(如果有設定的話)。

4 第 1 章 簡介 ZHTW

SNMP 及遠端監控

交換器支援業界標準 SNMP 管理資訊數據庫 (MIB)、HP 企業 MIB、SNMP v1 截獲及 RMON1 群組 1(Ethernet 統計資料)、2(歷程)、3(警報)和 9(事件)。可設定四個社群字串和 SNMP 截獲管理員主機。此功能允許透過網路管理站台遠端監控交換器。

交換器安全性

交換器使用 Layer 2 存取控制清單或過濾資料庫,以分割網路、控制區段間通訊,並提供侵入式控制。交換器允許手動輸入特定媒體存取控制 (MAC) 位址過濾網路。過濾單點傳輸和多點傳輸流量均可。各連接埠接收的 MAC 位址上限,可做進一步限制。

交換器提供多項附加功能,讓網路管理者得以保護管理介面。這些功能包含下列能力:

● 以二層存取權設定多重密碼保護的帳戶。

● 指定可存取交換器的 IP 型管理站台。

● 指定遠端存取方式,並設定使用者介面閒置逾時時間。

● 為伺服器群組和資料隔離設定連接埠式 IEEE 802.1Q 標籤的 VLAN。

識別整合管理員組件

每個 HP PC Blade 機櫃內接連接匣隨附的整合管理員模組都已安裝,並使用背面面板的 RJ-45 andRS-232 連接埠對外連接。

外部 LED 能顯示機櫃及交換器狀態,並顯示各乙太網路上行線路的鏈路和速度(請參閱 HP PC Blade交換器匣外部面板 LED)。緊急機櫃關機功能可用於因交換器或其他機櫃組件造成嚴重系統過熱情況時。

圖示 1-2 PC Blade 整合管理員外部面板 LED 及連接埠

項目 說明

1 透過瀏覽器型使用者介面、Telnet 或 SSH,用於遠端存取的管理(10/100 高速乙太網路)接頭。

2 用於本機存取指令行介面的主控台 (DB-9 RS-232) 接頭。(需使用適當的 null 數據機纜線。)

3 整合管理員重設按鈕。

4 整合管理員狀態 LED。

5 機櫃單元識別按鈕/LED。

ZHTW 系統管理 5

交換器維修交換器提供許多額外的維修及診斷功能,包括:

● 連接埠映射具有映射所需框架類型之能力(egress、ingress 或兩者兼具)。

● 開機時的開機自動測試 (POST) 適用於硬體確認。

● 以使用者介面監控畫面中有關連接埠使用、資料封包接收/傳送、錯誤封包、封包大小、幹線使用、SNMP 資料等狀態。

● 以使用者介面顯示系統資訊細節,例如連接埠參數及鏈路狀態、交換器資產資訊、設定值、記錄項目等等。

● 「Ping」或「traceroute」功能可用來測試乙太網路之連接性。

● 使用 TFTP,本機系統記錄 (syslog) 有能力檢視和清除可儲存(上載)為文字檔的訊息。

● 從轉接資料庫檢視、清除及刪除 MAC 位址,以識別 MAC 位址得知及封包轉送的問題。

● 萬一韌體損毀時,有能力切換至備份韌體映像。

如需交換器管理能力的詳細資訊,請參閱《PC Blade 交換器使用指南》。

虛擬 LAN所有交換器都可支援高達 256 個連接埠型 IEEE 802.1Q VLAN(以 GVRP 動態 VLAN 註冊)。根據802.1Q 標籤的 IEEE 802.3ac VLAN 乙太網路框架延伸,VLAN 的成員可以是去除標籤或是加上標籤的連接埠。因此,PC Blade 交換器 VLAN 可擴及位於網路基礎架構內支援 802.1Q 標籤的其他交換器。

擴充樹狀目錄

交換器符合 IEEE 802.1D 擴充樹狀目錄通訊協定 (STP),以減少因備援網路路徑引起的潛在問題。使用者能以個別埠為基準來設定 STP 交換器參數,包括優先順序及成本在內。每一部交換器可自動尋找網路上的 STP 根點橋接器 。否則,交換器將扮演 STP 網域的根點橋接器角色 。

擴充樹狀目錄是 L2 交換器的標準需求(執行穿透式橋接功能),並允許橋接器自動阻止及解決 L2 轉送迴圈。交換器間交換組態訊息使用特殊格式的框架,稱為橋接協定資料單元 (Bridge Protocol DataUnit,BPDU),並可選擇性的啟用及停用連接埠之轉送。結果是建立一個作用中的轉送鏈路樹狀目錄,確認網路中的任兩個裝置間有作用中的路徑(一系列的 L2 轉送鏈路),而且沒有迴圈。

在連接多重橋接器的 LAN 上,擴充樹狀目錄會為整個橋接的 LAN 選取控制根點橋接器與連接埠,並為個別的 LAN 區段選取指定的橋接器與連接埠。當流量由一端通過 LAN 到達另一端時,是透過針對LAN 區段指定的橋接器/連接埠轉送到根點橋接器,再由根點橋接器依次轉送流量到反向指定的橋接器/連接埠。橋接器使用 BPDUs 傳送擴充樹狀目錄資訊。

在 IEEE 802.1D 中所定義的「典型」擴充樹狀目錄,保證能避免整體網路拓樸中的 L2 轉送迴圈的同一時,它會用 50 秒的時間來「聚合」(意思是說,網路中的每個橋接器/交換器各自決定其各個連接埠是否應主動轉送流量)。對許多應用程式來說,這個期間太長了。延遲是必需的,如此才有足夠時間偵測可能的迴圈,並變更狀態以傳達並讓所有相關裝置遵照辦理。

在此交換器中,當網路拓樸許可時,可以加快聚合。快速擴充樹狀目錄通訊協定 (Rapid SpanningTree Protocol,RSTP) 是設計用來偵測並利用網路拓樸加快擴充樹狀目錄的聚合,避免產生轉送迴圈。在設計良好的網路中,重新聚合時間也許不到一秒鐘。

6 第 1 章 簡介 ZHTW

多重擴充樹狀目錄 (Multiple Spanning Tree,MST) 能群組並將 VLAN 加入擴充樹狀目錄實例。各擴充樹狀目錄實例擁有其他擴充樹狀目錄實例的獨立拓樸。此架構提供資料流量多重轉送路徑,能使網路中的負載平衡並提供容錯。

MSTP-to-RSTP 轉換(PVST 交互運作)

MSTP-to-RSTP 轉換擴展了多重擴充樹狀目錄通訊協定 (MSTP) 標準,可提供與其他專有的每 VLAN 擴充樹狀目錄通訊協定(如 Cisco 的 PVST/PVST+)的受限交互運作。在 HP PC Blade 交換器上啟動時,MSTP-to-RSTP 轉換是一個全域參數,會套用在所有已啟用擴充樹狀目錄的連接埠上。啟用此功能後,就不會支援交換器連接埠模式「幹線」或「一般線路」。如果嘗試將介面交換器連接埠模式更改為幹線或一般線路,就會顯示一則錯誤訊息。若需要兩個以上的 VLAN,則四個主要的上行線路都可個別做為存取連接埠使用,但會喪失 Layer 2 備援。若需要兩個以上的 VLAN 及備援,此功能必須停用。HP 建議在有高速 L2 備援,而且需要支援超過兩個以上 VLAN 的情況下,才使用 IEEE 802.1s 多重擴充樹狀目錄。

在收到擴充樹狀目錄 BPDU 後,交換器會將它轉譯為 MSTP BPDU,並將它指派給適當的 MST 實例。在傳輸 MSTP BPDU 前,交換器會將 BPDU 轉譯為 RSTP BPDU。若交換器連接到另一個執行 802.1D 的交換器,依照 IEEE 規範將根據需求以 STP BPDU 送出 RSTP BPDU。

本功能的預設組態如下:

● 預設啟動 MSTP

● VLAN 1 對應到 MST 實例 1

● 啟動 MSTP-to-RSTP 轉換

● VLAN 2 對應到 MST 實例 2

● VLAN 3-4093 對應到 MST 實例 15

實例 0 保留給 VLAN 4094(預設 VLAN 丟棄所有框架)

附註: 啟用 MSTP-to-RSTP 後(預設會啟用),如果您嘗試將任何交換器連接埠設為幹線或一般線路模式,就會收到以下錯誤訊息:Port <Number>, extension separated-bridge exist(連接埠<編號>,存在擴充分隔橋接器)。請參閱本節中的第 1 段,以取得詳細資料。

鏈路匯集

伺服器符合 IEEE 802.3ad 靜態鏈路匯集規範(LACP8 除外),其數條鏈路可匯入單一邏輯鏈路匯集容量內。

連接埠可匯入鏈路匯集連接埠群組。而每一群組必須由相同速度並設定為全雙工操作之連接埠集合所組成。在鏈路匯集群組 (LAG) 又稱為「匯集鏈路」內之連接埠,可以是不同媒體類型(UTP/光纖,或不同光纖類型),前提是它們皆屬相同的速度和雙工。

藉由啟用相關鏈路之 LACP(鏈路匯集控制通訊協定),可手動或自動設定匯集鏈路。系統會將匯集鏈路視為單一邏輯連接埠,系統中之任何其他連接埠亦同。特別是,匯集鏈路之連接埠屬性類似於「一般」連接埠 — 自動協議狀態、速度等等。

每個交換器支援最高八條多重連接埠幹線,各幹線最高可有八個連接埠。

網際網路群組管理通訊協定

根據預設,Layer 2 交換器會轉送多點傳輸框架至所有 VLAN 上之相關連接埠,並將框架視為廣播。其結果是,部分連接埠可能會收到不相關之框架,而只有該 VLAN 之連接埠子集才需要這些框架。

ZHTW 交換器維修 7

藉著明確的系統組態,或由站台交換器轉送「窺視」(檢查其內容) IGMP 框架至上游多點傳輸路由器,可減少此情況發生。其允許交換器包含以下項目:

● 站台有意加入特定多點傳輸群組之處(連接埠)。

● 傳送多點傳輸框架之多點傳輸路由器所在之處(連接埠)。

要阻止不相關的連接埠(在這些連接埠上沒有任何站台已註冊接收特定多點傳輸群組)轉送內送多點傳輸框架時,這項資訊便可派上用場。

交換器提供網際網路群組管理通訊協定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GMP) 窺視 v1 及 v2,並可設定為非查詢者 (Non-Querier) 模式。IGMP 可依個別 VLAN 基準,以及可設定的回應報告延遲和查詢間隔,進行啟用或停用。每個交換器允許最多同時有 191 個多點傳輸群組(127 個由 IGMP 動態接收,及 64 個為靜態多點傳輸)。

防止資料風暴

轉送 L2 框架時,廣播及多點傳輸框架會溢流至所有相關 VLAN 上的連接埠。此外,所有連接到這些連接埠的節點會接受並嘗試處理這些框架,並將負載同時放在網路連結和主機作業系統上(若只決定丟棄,則各框架至少會建立 I/O 中斷)。

交換器允許可設定的閥值(每秒封包數),以防止三種類型的封包風暴:廣播、多點傳輸和未知目的位址。若超出閥值,則會丟棄任何其他接收到的封包。

服務品質保證

系統會為要定義的流量流啟用各種服務。有兩種機制可達成這目的:

● 分類 — 在封包內指定某些欄位,使其符合某些值。所有符合那些欄位的封包都和相同的流量/等級有關。

● 動作 — 設定各種動作,例如在封包內操縱欄位(例如 VPT、DSCP)、整頓 ingress、排定egress 時間和使 egress 定型。在特定流量中,相同動作會套用到所有的封包。

支援和頻寬管理及控制相關的這些動作的機制,即為佇列的概念。封包分類後,就會指定到其中一個輸出佇列中。系統可支援每一連接埠八個佇列。系統會根據使用者定義的目前佇列時間排程設定來維護佇列(從傳輸的佇列中取出框架)。這些設定決定處理哪個佇列,以及在管理任何其他佇列前將處理多少該佇列之框架。

在系統工具提供存取控制和 CoS/QoS 時,可用幾個方法設定系統使其提供所要的效果。這些模式會呈現不同等級的功能性和複雜性給使用者。

附註: 這些模式是控制及設定系統 CoS/QoS 功能的不同方式,並非真正的系統 CoS/QoS 功能之不同操作模式。

下列清單提供 CoS/QoS 控制模式

● 基本模式 — 在基本 CoS 模式中框架會依 ingress 介面或單一框架標頭欄位的值,按廣泛的等級分類。每一等級均可導向想要的 egress 佇列,而且也可以設定佇列服務參數。這足以提供相對的逐級差異性服務。此模式不包括將流量按細流量分類的功能(例如,以框架標頭欄位中的特定值或數個標頭欄位中的值之組合定義一個流量),也不包括流量計量設備。

● 進階模式 — 在進階模式中使用者有 CoS/QoS 存取權,而且必須明確地設定所使用的 CoS/QoS 功能之所有部分。流量可按照廣泛的等級或細流量分類。

交換器上的 IEEE 802.1p 支援服務品質保證 (QoS) 允許交換器管理員對交換器轉送封包設定優先等級。每一交換器均支援四級的流量(緩衝或佇列),以根據封包之優先權標籤執行優先順序。

8 第 1 章 簡介 ZHTW

管理員最多可用八等級優先順序對應四級。來自特定 Blade PC 連接埠的流量,可由其他裝置根據這個範圍的優先順序等級賦予封包優先權。例如,緩衝區中的多點傳輸封包,具有最高優先順序的封包可以優先轉送,不論當時是否已經收到此封包。

企業級效能

PC Blade 交換器包含下列效能特性:

● 所有連接埠上的非攔截全線速度。

● 每一交換器有 16K MAC 位址,可自動接收 MAC 位址。

● 每一交換器有 128 MB SDRAM、16-MB 快閃記憶體及 6 MB 封包緩衝區記憶體(封包緩衝區記憶體由連接埠共用)。

結論

HP BladeSystem PC Blade 機櫃是 3U 機架可裝載裝置,可支援 20 部具備援設備、熱拔插電源和冷卻風扇的 HP Blade PC。HP PC Blade 機櫃包含 HP PC Blade 交換器內部連接匣,其能為 HP Blade PC提供乙太網路連線。互連式交換器後面可將 HP PC Blade 交換器網路線縮減為 1/41。

本系統具有整合管理員子卡連接到互連式交換器以監控 Blade PC 及交換器機櫃狀態(溫度、風扇等等)。整合管理員也提供串行存取互連式交換器功能。

交換器和 IA 各具獨立的 IP 位址。20 部 PC Blade、交換器和 IA 共同組成一個單一機箱。42U 機架可容納最多 14 個機箱。

ZHTW 交換器維修 9

2 首次安裝

在完成所有外接連接後,請將終端機(帶有終端機模擬軟體)連接到「整合管理員」的外接 DB-9RS232 序列埠。若要設定「整合管理員」,請參閱「整合管理員」說明文件。確定終端機模擬軟體按照下列方式設定:

1. 「整合管理員」外接序列埠:9600 傳輸速率。

2. 設定資料格式為 8 個資料位元、1 個停止位元和無同位。

3. 設定「流量控制」為無。

4. 在「內容」下選取 VT100 模擬模式。

5. 選取 功能、方向和 Ctrl 等終端機按鍵。確定該設定為終端機按鍵(而不是 Windows 按鍵)。

附註: 在 Microsoft Windows 2000 下使用 HyperTerminal 時,確定已安裝了 Windows 2000 ServicePack 2 或更新的版本。安裝 Windows 2000 Service Pack 2 後,方向鍵功能才能在 HyperTerminalVT100 模擬中正常運作。如需 Windows 2000 Service Pack 的詳細資訊,請造訪http://www.microsoft.com。

10 第 2 章 首次安裝 ZHTW

安裝程序安裝順序及設定程序如下圖所示。為進行初始設定,必須執行標準裝置的組態設定。

若要執行其他功能,本章節稍後會詳加說明。

圖示 2-1 安裝程序

ZHTW 安裝程序 11

PC Blade 交換器開機當插上一個或多個機櫃電源供應器時,PC Blade 交換器電源會自動開啟。採用的開機資訊如下所述:

● PC Blade 交換器出廠時預設的組態與典型的分散式或邊緣交換器不同。

● PC Blade 交換器 Web 管理介面的預設使用者名稱是 admin。附註:若經由整合管理員連線到交換器,則不需要使用者名稱。

● 沒有預設密碼。

因為 PC 刀鋒交換器會自動啟動,若要查看 POST 啟動程序,必須從交換器的指令行介面重新啟動交換器。若要執行此操作,您必須透過本地序列埠連接到 IA。若要連接到交換器 CLI 並重新啟動交換器,請在 IA 指令提示下執行下列指令。

從 CLI 重新啟動交換器:

1. 在提示處輸入 connect switch a。

將顯示以下訊息:

The displaying of events will be suspended during your remote console session.(在遠端主控台工作階段將不顯示事件。)

Connecting to integrated switch A at 115200,N81...(正透過 115200,N81 連接到整合交換器…)

Escape character is '<Ctrl>_'(逸出字元是「<Ctrl>_」)

2. 按兩次 Enter 即顯示交換器主控台。

3. 在 console> 提示下輸入 enable。

4. 在 console# 提示下輸入 reload。

5. 當詢問您是否繼續,而不儲存變更時,請輸入 Y。

PC Blade 交換器經過開機自動測試 (POST)。POST 在 PC Blade 交換器每次啟動時都會運作,並在完全啟動前判斷硬體組件是否正常。若偵測到嚴重問題,程式會停止運作,而且交換器的 LED 會發出紅光。若 POST 成功通過測試,有效的可執行映像 (executable image) 就會載入 RAM 中。POST 訊息會顯示在終端機上,指示測試成功或失敗。

當 PC Blade Switch 啟動時,開機測試會先計算可用的記憶體,然後繼續啟動。下列畫面是 POST 顯示畫面的範例:

------ Performing the Power-On Self Test (POST)

-----UART Channel Loopback Test........................PASS

Testing the System SDRAM..........................PASS

Boot1 Checksum Test...............................PASS

Boot2 Checksum Test...............................PASS

Flash Image Validation Test.......................PASS

FRU Validation Test...............................PASS

BOOT Software Version x.x.x.xx Built 22-Jan-xxxx 15:09:28

12 第 2 章 首次安裝 ZHTW

I-Cache x KB. D-Cache x KB. Cache Enabled.

Autoboot in 2 seconds -press RETURN or Esc. to abort and enter prom.

Preparing to decompress...

執行開機程序約需 60 秒。POST 尾端會顯示自動開機訊息(請見最後數行),顯示開機過程中沒有發生問題。開機時,「啟動」功能表可用來執行特殊程序。若要進入「啟動」功能表,請在自動開機訊息顯示後兩秒內按下 Esc 或 Enter。

若未按下 Esc 或 Enter 中斷開機程序,程序將繼續將韌體解壓縮並載入 RAM 中。

在 PC Blade 交換器成功開機後,會顯示系統提示。在進行設定前,請確認已經安裝最新版本的韌體。韌體若非最新版本,請下載並安裝它。如需下載最新版本之詳細資訊,請參閱「軟體下載 [選項 1]」。

組態總覽在多數情況下,PC Blade 交換器可以不需要變更任何預設組態。若必須修改預設組態,請考慮下列資訊。

附註: 在做任何組態變更後,您必須在重新啟動前儲存新組態。若要儲存組態,請在 console# 提示處輸入: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並確認。

初始設定

附註: 在繼續進行之前,請先閱讀本產品的版本資訊。

初始設定在 PC Blade 交換器成功開機後啟動,包括靜態 IP 位址和子網路遮罩設定,並設定使用者名稱與權限等級,以便進行遠端管理。若要由 SNMP 型管理站台管理此裝置,您也必須設定 SNMP 社群字串。

簡單的初始設定適用於下列對象:

● PC Blade 交換器以前從未設定過,仍保持收到時的狀態。

● PC Blade 交換器已成功開機。

● 已建立序列連線,而主控台提示會顯示在 VT100 終端機主控台應用程式畫面。(請按 Enter 數次,以確認該提示正確顯示)。

● PC Blade 交換器沒有設定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初始 PC Blade 交換器組態是由序列埠設定的。經過初始設定後,便可透過已經連線的序列埠,或者在遠端由初始設定期間定義的介面,管理 PC Blade 交換器。

初始設定由下列項目組成:

● 將使用者名稱設定為 TBD,密碼也設定為 TBD 並給予最高權限等級 15

● 設定靜態 IP 及預設閘道

● 設定 SNMP 讀/寫社群字串

在套用初始設定程序前,請由網路管理員處取得下列資訊:

● 指派給 VLAN 的 IP 位址,透過這個 IP 位址可管理裝置。

● 網路的 IP 子網路遮罩

ZHTW 組態總覽 13

● 預設閘道

● 讀/寫 SNMP 社群字串

靜態 IP 位址與子網路遮罩

在指派靜態 IP 位址給 PC Blade 交換器前,先取得下列資訊:

● 以分配特定 IP 位址給 PC Blade 交換器以便進行設定

● 網路的網路遮罩

● 預設閘道

您可在交換器上的每一個 VLAN 上面設定 IP 介面。在輸入組態指令後,HP 建議藉由輸入 enableshow ip interface 指令,檢查 VLAN 已經設定 IP 位址。此指令設定 PC Blade 交換器為特定 VLAN。

要從遠端網路管理 PC Blade 交換器,您必須以有效位址及遮罩設定介面。而在交換器表中找不到項目時,便可以發送封包至該 IP 位址。

若要設定靜態位址,請按照下列組態範例,在系統提示處輸入指令:

● 192.168.1.123/24 是特定的管理站台

● 在適當的 VLAN 上定義 IP 位址

● 預設閘道定義為 192.168.1.1

奇數連接埠 1-41、42、45 和 46 位於 VLAN 1 內。偶數連接埠 2-40、43 和 44 位於 VLAN 2 內。

console# > enable

console# configure

console(config)# interface vlan 1

console(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23 255.255.255.0

console(config-if)# exit

console(config)# ip default-gateway 192.168.1.1

console(config)# exit

確認 IP 及預設閘道位址

請確定,透過執行 show ip interface 指令及檢查其輸出,已正確指派 IP 位址及預設閘道:

Console# show ip interface

Gateway IP Address Activity status

--------------------- ---------------

192.168.1.1 active

IP address Interface Type

------------ ---------- ------

192.168.1.123/24 VLAN 1 Static

14 第 2 章 首次安裝 ZHTW

使用者名稱

以使用者名稱由遠端管理裝置,例如透過 SSH、Telnet 或瀏覽器型介面。指定最高權限 (15),以取得PC Blade 交換器完全的管理(超級使用者)控制權。

附註: 只有具有最高權限 (15) 的管理員(超級使用者)能透過瀏覽器型介面管理 PC Blade 交換器。

如需有關權限等級的詳細資訊,請參閱《CLI 參考指南》。

在遠端管理工作階段輸入設定的使用者名稱做為登入名稱。若要設定使用者名稱及權限等級,請依組態範例在出現的系統提示處輸入指令:

console> enable

console# configure

console(config)# username admin password lee level 15

SNMP 社群字串

簡易網路管理通訊協定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 提供管理網路裝置的方法。支援 SNMP 的裝置可執行本機軟體(代理程式)。SNMP 代理程式會維護用以管理裝置的變數清單。變數是在管理資訊庫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MIB) 中定義的。MIB 會呈現出代理程式控制的變數。SNMP 代理程式定義 MIB 規格格式,此格式也可用於存取網路資訊。SNMP 代理程式的存取權限,是由存取字串和 SNMP 社群字串所控制。

PC Blade 交換器相容於 SNMP,且包含支援一組標準及私用 MIB 變數的 SNMP 代理程式。管理站台開發者在管理 MIB 前,需要 MIB 樹狀目錄的確實結構,需需要收到完整的私用 MIB。所有參數均可由任何 SNMP 管理平台管理,除了 SNMP 管理站台 IP 位址及社群(社群名稱及存取權限)之外。若社群字串不存在,則會停用交換器的 SNMP 管理存取權。

附註: 交換器交付時設定為不需密碼的 PUBLIC、唯讀、社群字串。預設的設定中無寫入社群字串。

您可在初始設定程序期間,透過交換器 CLI 設定社群字串、社群存取和 IP 位址。

SNMP 組態選項:

社群字串

● 存取權限選項:

◦ ro(唯讀)

◦ rw(讀寫)

◦ su(超級)

● 設定 IP 與否的選項:若未設定 IP 位址,則具有相通社群名稱之所有社群成員,均具有相同的存取權限。

一般的作法是使用兩組社群字串,一個(公用社群)具備唯讀存取權,另一個(私用社群)具備讀寫存取權。在私用字串允許獲得授權的管理站台擷取並修改 MIB 物件的同時,公用字串僅允許獲得授權的管理站台擷取 MIB 物件。

在初始設定期間,HP 建議您根據網路管理員需求設定裝置,與 SNMP 型管理站台一致。在初始設定程序期間,社群字串、社群存取和 IP 位址均可由 CLI 設定。

SNMP 組態選項:

ZHTW 組態總覽 15

社群字串

● 唯讀 — 表示社群成員能檢視組態資訊,但不能變更任何資訊。

● 讀/寫 — 表示社群成員能檢視並修改組態資訊。

● 超級 — 表示社群成員具有管理權限。

可設定的 IP 位址

若未設定 IP 位址,則具有相通社群名稱之所有社群成員,均具有相同的存取權限。

若要設定 SNMP 站台 IP 位址和社群字串,請執行下列步驟:

1. 在主控台提示處輸入 Enable。

提示顯示為 #。

2. 輸入 configure,然後按下 Enter。

3. 在組態模式中,輸入 SNMP 組態指令與參數,其包括社群名稱(私用)、設群位址權限(讀寫)以及 IP 位址,如下列範例所示:

console> enable

console# configure

config(config)# snmp-server community private rw 192.168.1.2

config(config)# exit

console(config)# show snmp

Community-String Community-Access View Name IP address

------------------- ------------------- -------------------

private readWrite default 192.168.1.2

Community-String Group name IP address Type

Traps are enabled.

Authentication-failure trap isenabled.

Version 1,2 notifications

Target address____ Type Community___ ____Version Udp_____Filter To_____Retries

___port_____name sec

----------------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

Version 3 notifications

Target address___Type Username_______Security Udp_____Filter To_____Retries

16 第 2 章 首次安裝 ZHTW

Level ____port_______name sec

----------------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SystemContact:

System Location:

如此即可由 CLI 完成 PC Blade 交換器的初始設定。設定的參數啟用了由任何遠端位置做進一步設定的功能。

進階設定本章節提供根據驗證、授權和會計 (AAA) 機制進行安全性管理的相關資訊,其包括下列主題:

● 主控台

● Telnet

● SSH

● HTTP

● HTTPS

安全性管理及密碼設定

系統安全性是透過 AAA (認證、授權和會計)機制處理的,其管理使用者存取權、權限及管理方式。AAA 使用本機和遠端使用者資料庫。資料加密是透過 SSH 機制來處理的。

系統並未設定預設密碼,所有密碼都是由使用者定義。若遺失使用者定義的密碼,您可從「啟動」功能表呼叫密碼復原程序。此程序只適用於本機終端機,並允由本機終端機以無密碼方式單次存取本裝置。

設定安全密碼簡介

您可以為以下服務設定安全密碼:

● 主控台

● Telnet

● SSH

● HTTP

● HTTPS

附註: 密碼由使用者定義

在建立使用者名稱時,權限等級為 1 和 15,預設的優先順序是 1,它允許存取但不具設定權限。優先順序 15 必須設定為啟用存取及設定權限。雖然使用者名稱也可以指派不需密碼的權限等級 15,但不建議這麼做。若未指定密碼,則具有權限之使用者可以使用任何密碼存取 Web 介面。

ZHTW 進階設定 17

設定初始主控台密碼

若要設定初始指控台密碼,請輸入下列指令:

console> enable

console# configure

console(config)# aaa authentication login default line

console(config)# aaa authentication enable default line

console(config)# line console

console(config-line)# login authentication default

console(config-line)# enable authentication default

console(config-line)# password george

在首次由主控台工作階段登入 PC Blade 交換器時,請在密碼提示處輸入 george。在切換至執行模式時,請在密碼提示處輸入 george。

設定初始 Telnet 密碼

若要設定初始 Telnet 密碼,請輸入下列指令:

console> enable

console# configure

console(config)# aaa authentication login default line

console(config)# aaa authentication enable default line

console(config)# line telnet

console(config-line)# login authentication default

console(config-line)# enable authentication default

console(config-line)# password bob

在首次由 Telnet 工作階段登入 PC Blade 交換器時,請在密碼提示處輸入 bob。在切換至執行模式時,請在密碼提示處輸入 bob。

設定初始 SSH 密碼

若要設定初始 SSH 密碼,請輸入下列指令:

console> enable

console# configure

console(config)# ip ssh server

console(config)# line ssh

console(config-line)# login authentication default

console(config-line)# enable authentication default

18 第 2 章 首次安裝 ZHTW

console(config-line)# password jones

console(config-line)# exit

console(config)# aaa authentication login default line

console(config)# aaa authentication enable default line

附註: 請使用下列其中一個指令產生 DSA 或 RSA 金鑰對。如需有關產生金鑰的詳細資訊,請參閱《CLI 參考指南》。

console(config)# crypto key generate dsa

console(config)# exit

這是預設的登入方式,不需要使用者名稱。在首次由 SSH 工作階段登入 PC Blade 交換器時,請在密碼提示處輸入 jones。當切換至要啟用的執行模式時,請在密碼提示處輸入 jones。

附註: 只設定初始 SSH 密碼會覆寫主控台。這表示 PC Blade 交換器無法由本機序列主控台存取。

設定初始 HTTP 密碼

若要設定初始 HTTP 密碼,請輸入下列指令:

console# configure

console(config)# ip http authentication local

console(config)# username admin password user1 level 15

設定初始 HTTPS 密碼

若要設定初始 HTTPS 密碼,請輸入下列指令:

console# configure

console(config)# ip https authentication local

console(config)# username admin password user1 level 15

輸入下列指令以設定主控台、Telnet 或 SSH,以在 HTTPS 工作階段使用。

console# configure

console(config)# crypto certificate generate key_generate

console(config)# ip https server

初始啟用 http 或 https 工作階段時,請輸入 admin 做為使用者名稱,輸入 user1 做為密碼。

附註: SSL 2.0 或更新的版本必須在用戶端瀏覽器中啟用,以便 HTTPS 工作階段能正常運作。

HTTP 和 HTTPS 服務需要等級 15 權限,並直接連接到組態設定等級權限。

ZHTW 進階設定 19

從 TFTP 伺服器下載軟體

本章節包含由 TFTP 伺服器下載交換器軟體之說明(系統及開機映像)。在開始下載軟體前,您必須設定 TFTP 伺服器。本章節包含下列主題:

● 系統映像下載

● 開機映像下載

系統映像下載

交換器在儲存系統映像之快閃記憶體區解壓縮系統映像時,仍可開機和運作。新的系統映像下載後,會儲存在分配給其他系統映像的區域中。下次開機時,除非經過導引,否則交換器仍會解壓縮並執行目前作用中的系統映像。

若要由 TFTP 伺服器下載系統映像:

1. 請確定其中一部 PC Blade 交換器 VLAN 上有設定 IP 位址,而且可以 ping 到 TFTP 伺服器。

2. 確定要下載的系統映像檔案(.ros 檔案)儲存在 TFTP 伺服器上。

3. 輸入 show version 以確認目前 PC Blade 交換器上所執行的軟體版本。

下列是顯示資訊的範例:

console# show version

SW version 1.0.1.9 (date 23-Apr-2006 time 11:27:53)

Boot version 1.0.0.04 (date 06-Apr-2006 time 11:21:43)

HW version 00.00.01

4. 輸入 show bootvar 以執行中的系統映像是哪一個。

下列是顯示資訊的範例:

console# show bootvar

Images currently available on the FLASH

Image-1 active (selected for next boot)

Image-2 not active

console#

5. 輸入 copy tftp://{tftp address}/{file name} image 以便將新系統映像複製到 PC Blade 交換器。

新的系統映像下載後,會儲存在分配給「非作用中」系統映像的區域中(映像 2,如範例中所示)。下列是顯示資訊的範例:

console# copy tftp://176.215.31.3/file1.ros image

!!!!!!!!!!!!!!!!!!!!!!!!!!!!!!!!!!!!!!!!!!!!!!!!!!!!!!!!!!!!!!!!!!!!!!!!!!!!!!!!!!!!!!!!!!!!!!!!!!!!!!!!!!!!!!!!!!!!!!!!!!!!!!!!!!!!

Copy took 00:01:11 [hh:mm:ss]

附註: 驚嘆號表示複製程序正在進行中。每個符號 (!) 表示成功傳輸了 512 個位元組資料。句號表示複製程序逾時。許多句號排成一列表示複製程序失敗。

20 第 2 章 首次安裝 ZHTW

6. 輸入 boot system image-2 以選擇下次開機時要使用的映像。(image-2,如範例中所示)。

下列是顯示資訊的範例:

console# boot system image-2

console#

7. 輸入 reload。

隨即顯示下列訊息:

console# reload

This command will reset the whole system and disconnect your current session. Doyou want to continue (y/n) [n]?

8. 輸入 y 重新啟動 PC Blade 交換器。

裝置重新啟動。

開機映像下載

由 TFTP 伺服器載入新的開機映像並將它以程式方式寫入快閃中,會更新開機映像。當裝置開啟電源時,就會載入開機映像。

若要由 TFTP 伺服器下載開機映像:

1. 請確定其中一部 PC Blade 交換器 VLAN 上有設定 IP 位址,而且可以 ping 到 TFTP 伺服器。

2. 請確定要下載的開機映像檔案(rfb 檔案)儲存在 TFTP 伺服器上。

3. 輸入 show version 以確認目前裝置上所執行的軟體版本。

下列是顯示資訊的範例:

console# show version

SW version 1.0.0.42 (date 22-Jul-2005 time 13:42:41)

Boot version 1.0.0.18 (date 01-Jun-2005 time 15:12:20)

HW version 00.00.01 (date 01-May-2005 time 12:12:20)

4. 輸入 copy tftp://{tftp address}/{file name} boot 以便將開機映像複製到裝置上。

下列是顯示資訊的範例:

console# boot copy tftp://176.215.31.3/332448-10018.rfb boot

!!!!!!!!!!!!!!!!!!!!!!!!!!!!!!!!!!!!!!!!!!!!!!!!!!!!!!!!!!!!!!!!!!!!!!!!!!!!!!!!!!!!!!!!!!!!!!!!!!!!!!!!!!!!!!!!!!!!!!!!!!!!!!!!!!!

Copy: 2739187 bytes copied in 00:01:13 [hh:mm:ss]

5. 輸入 reload。

ZHTW 進階設定 21

隨即顯示下列訊息:

console# reload

This command will reset the whole system and disconnect your current session. Doyou want to continue (y/n) [n]?

6. 輸入 y。

裝置重新啟動。

啟動功能表程序由「啟動」功能表呼叫的程序,包含軟體快閃處理及密碼復原。診斷程序僅供技術支援人員使用,並不在此文件中揭露。您也可以在 PC Blade 交換器開機時進入「啟動」功能表。

若要進入「啟動」功能表:

1. 打開電源,並留意自動開機訊息。

This command will reset the whole system and disconnect your current session. Doyou want to continue (y/n) n?

y

***************************************************

********************** SYSTEM RESET *************

***************************************************

----- Performing the Power-On Self Test (POST) -----

------ Performing the Power-On Self Test (POST) -----

UART Channel Loopback Test........................PASS

Testing the System SDRAM..........................PASS

Boot1 Checksum Test...............................PASS

Boot2 Checksum Test...............................PASS

Flash Image Validation Test.......................PASS

FRU Validation Test...............................PASS

BOOT Software Version x.x.x.xx Built 22-Jan-xxxx 15:09:28

I-Cache x KB. D-Cache x KB.

Cache Enabled.Autoboot in 2 seconds -press RETURN or Esc. to abort and enterprom.Preparing to decompress...

2. 當自動開機訊息出現時,按下 Enter 以顯示「啟動」功能表。

[1] Download Software

[2] Erase Flash File

22 第 2 章 首次安裝 ZHTW

[3] Password Recovery Procedure

[4] Enter Diagnostic Mode

[5] Set Terminal Baud-Rate

Enter your choice or press 'ESC' to exit:

您可使用 ASCII 終端機或 Windows HyperTerminal 執行「啟動」功能表。下列章節說明可用的「啟動」功能表選項。

附註: 由開機功能表選取選項時,必須斟酌一下時間。若未在 10 秒(預設)內選取,則裝置會逾時。您可透過 CLI 變更這個預設值。

只有技術支援人員可以使用診斷模式。因此,本指南不針對診斷模式做說明。

下載軟體 [選項 1]這一次不支援本功能。

刪除快閃檔案 [選項 2]在某些情況下,必須刪除 PC Blade 交換器組態。若刪除組態,您必須以 CLI、EWS 或 SNMP 重新設定所有已設定的參數。

若要刪除裝置配置:

1. 中斷開機順序。

2. 由「啟動」功能表,在 2 秒內按下 2 以刪除快閃檔案。

隨即顯示下列訊息:

Warning! About to erase a Flash file.

Are you sure (Y/N)? y

3. 按下 y。

隨即顯示下列訊息。

Write Flash file name (Up to 8 characters, Enter for none.): config

File config (if present) will be erased after system initialization

======== Press Enter To Continue ========

4. 輸入 config 作為快閃檔案的名稱。

組態已刪除,PC Blade 交換器會重新啟動。

5. 重複初始 PC Blade 交換器設定。

密碼復原 [選項 3]若遺失密碼,您可從「啟動」功能表執行密碼復原程序。啟動密碼復原程序可以不需要密碼進入 PCBlade 交換器一次。

若只要復原本機終端機的遺失密碼:

ZHTW 啟動功能表程序 23

▲ 從「啟動」功能表輸入 3,並按下 Enter。

密碼已刪除。

附註: 為確保安全性,請為所有可用的管理方式重新設定密碼。

輸入診斷模式 [選項 4]僅適用於技術支援

設定傳輸速率 [選項 5]若要設定終端機傳輸速度:

1. 從「啟動」功能表輸入 5,並按下 Enter。

2. 輸入您的選擇,或按下 Esc 離開。

3. 按下 Enter。

傳輸速率已設定。

警告! 若變更終端機傳輸速率,您必須使整合管理員的內部序列鏈路與 PC Blade 交換器相符。若要這麼做,在由 IA 主控台登入 PC Blade 交換器時,按下 Ctrl+Shift+_,然後按 C 變更設定,然後按 R 選擇遠端連接埠 [交換器 A]。從那裡可以調整傳輸速率和流量控制。附註:根據預設,傳輸速率設定為115200,而這些設定應該可以不必再做變更。

24 第 2 章 首次安裝 ZHTW

A 功能總覽

交換器效能● 非攔截全線速度架構

● 儲存及轉送模式 Layer 2 切換標準

● 具全雙工支援的自動協議及自動偵測,以及手動強制連接埠速度及雙工模式的能力

● 以自動協議在所有連接埠啟用自動 MDI/MDIX

● 每一個交換器 16K MAC 位址,可自動接收 MAC 位址

● 適用於 IP 到 MAC 位址解析的 ARP

交換器網路功能

● IEEE 802.3 10Base-T 乙太網路、 IEEE 802.3u 100Base-TX 乙太網路和 IEEE 802.3ab1000Base-T 乙太網路

● IEEE 802.1D、IEEE 802.s 和 IEEE 802.w 擴充樹狀目錄通訊協定(單擴充樹狀目錄)

● 每一個連接埠擴充樹狀目錄略過快速轉送模式(建議停用 CCI 解決方案)

● 根據預設,啟用擴充樹狀目錄 RSTP-to-MSTP 相容性功能(允許與 PVST/PVST+ 交互運作)

● IEEE 802.3ad 鏈路匯集(LACP 除外)最多支援八個多點傳輸幹線群組,每個群組各具有八個連接埠;相容於 Cisco EtherChannel trunking(高速 EtherChannel、Gigabit EtherChannel)

● IEEE 802.1Q 可定址 VLAN ID 範圍 1–4094

● 適用於 802.1Q 標籤之 IEEE 802.3ac VLAN 乙太網路框架延伸,以每一個連接埠為基礎

● 連接埠可對 VLAN 成員加或不加標籤

● GARP VLAN 註冊通訊協定 (GVRP) 提供 802.1Q 相容之 VLAN 剪除及動態 VLAN 之建立

● IEEE 802.1p QoS 具八級服務,對應於八個優先等級

● IGMP 窺視 v1 和 v2

● 以每一個 VLAN 為基礎啟用和停用 IGMP 狀態

● IGMP 回應報告延遲與查詢間格設定

ZHTW 交換器效能 25

● 以可設定的閥值控制廣播、多點傳輸和不明封包風暴

● IEEE 802.3x 流量控制具手動設定能力

交換器部署與組態設定

● 支援任何 HP bc1000、bc1500、bc2000 和 bc2500 Blade PC 與未來相容的 blade PC 的任意組合。

● 預設預先設定在 HP BladeSystem PC Blade 機櫃中可立即插電使用

● 可與任何乙太網路外部連接埠之所有任何 Blade 網路介面卡通訊

● 由 IA 機櫃韌體管理交換器

● 由任何交換器乙太網路連接埠存取瀏覽器型介面

● 由任何交換器連接埠存取功能表導向的主控台介面

● 由任何交換器連接埠存取指令行介面 (CLI) 的指令檔能力

● 由任何交換器乙太網路連接埠以 Telnet 存取 CLI 和功能表導向的主控台介面

● SNMP 型指令檔具 HP 建議之最佳範例指令碼

● 可設定的轉送 MAC 位址老化(預設是 300 秒)

● MAC 位址使用者管理以每一連接埠及每一 VLAN 為基礎來排序

● MAC 位址表中的手動(靜態)項目

● 使用 DHCP 或 BOOTP 伺服器,手動或自動設定 IP

● 可還原交換器設定為原廠預設設定

● 從 TFTP 伺服器上載或下載(儲存、還原和更新)交換器組態

● 韌體升級後仍保留交換器組態

● 人類讀/寫組態檔,可供檢視、列印和編輯

● 關於 blade PC NIC 連線的預先設定之自訂連接埠命名

● ingress 和 egress 流量的每一連接埠頻寬控制

● 以每一連接埠為基礎為連接埠命名

● 啟用和停用任何連接埠之完整能力(內部和外部連接埠均可)

26 附錄 A 功能總覽 ZHTW

交換器診斷及監控

● 系統與管理狀態 LED

● 與所有外部乙太網路連接埠相連的每一連接埠速度與鏈路活動 LED

● 瀏覽器型介面中的主動虛擬圖形

● 連接埠映射功能,具有映射所要框架類型之能力(egress、ingress 或兩者兼具)

● 交換器統計資料監控、資料封包接收/傳送、連接埠錯誤封包、封包大小、幹線使用、SNMP 資料等等

● 系統回報,例如連接埠參數及鏈路狀態、交換器資產資訊、組態設定值、記錄項目等等

● 可測試乙太網路之連接性的「Ping」能力

● SNMP v1、v2、v3 具有四組可設定的社群字串和 SNMP 截獲管理員主機

● MIB-II、橋接 MIB、介面 MIB、延伸橋接 MIB、類乙太網路 MIB、實體 MIB

● 橋接、遠端監控和切換環境截獲

● 開機時的開機自動測試 (POST),適用於硬體驗證

● 萬一韌體損毀時可切換回有效韌體映像的功能

● 使用 TFTP,本機系統記錄 (syslog) 有檢視和清除訊息,以及儲存(上載)為文字檔的功能

交換器安全性

● 所有管理介面均支援密碼保護的多層級使用者帳號

● 可設定的使用者介面閒置逾時期間

● 可停用對交換器使用者介面的瀏覽器型存取

● 每一部交換器都有 256 個連接埠型 IEEE 802.1Q 標籤的 VLAN

● 指定可存取交換器的 IP 型管理站台的能力

每一 PC Blade 機櫃的交換器連接埠

● 四個外部 10/100/1000T Gigabit 乙太網路連接埠

● 一個外部 10/100T 高速乙太網路連接埠

● 一個外部 DB-9 序列埠,提供整合管理員存取權

● 40 個內部 10/100 高速乙太網路連接埠,連接 Blade PC 網路介面卡

● I2C 交換器對管理模組通訊

● 所有外部乙太網路連接埠都可用於資料、交換及整合管理員管理,以及/或進行 PXE 遠端組態設定

● 所有內部乙太網路訊號均以乙太網路跨越個別 CAT5e 訊號路徑發送

● 五個 RJ-45 外部乙太網路連接埠接頭

ZHTW 交換器診斷及監控 27

裝置硬體介面

RJ-45 連接埠

RJ-45 連接埠是自動偵測連接埠。將纜線插入 RJ-45 連接埠時,交換器會自動判斷連接裝置的最高速度(10 或 100 或 1000 Mbps)和雙工模式(半雙工或全雙工)。所有連接埠只支援一端帶有八接腳RJ-45 插頭之無屏蔽雙絞線 (UTP) 電纜。

為簡化連接裝置的程序,所有 RJ-45 連接埠均支援自動 MDIX。此技術允許使用平行纜線或交叉纜線將裝置連接到 RJ-45 連接埠。在纜線插入交換器的 RJ-45 連接埠時,交換器會自動執行下列動作:

● 感應纜線是平行纜線或是交叉纜線。

● 判斷連接裝置的鏈路需要「一般」連線(例如當連接埠連接到個人電腦時)或是「上行線路」連線(例如當連接埠連接到路由器、交換器或集線器時)。

● 設定 RJ-45 連接埠為不需使用者介入即可與連接裝置通訊。藉由這種方式,自動 MDIX 技術彌補了設定上行線路連線的不足,讓您在連接裝置時,不必操心該使用交叉纜線或是平行纜線。

SFP GBIC 模組

GBIC 模組插槽提供標準 SFP GBIC 模組,允許在網路上進行光纖通訊。GBIC 連接埠提供以最高1000Mbps 的速度連結到高速網路或個別工作站。

此模組插槽是 Combo 連接埠,與 RJ-45 連接埠共用一個連線。

Combo 連接埠

在背面面板的每一個高速乙太網路外部連接埠,會以如同 Combo 連接埠一般的功能連接到 SFP GBIC連接埠。Combo 連接埠是具有兩種實體連線(SFT 光纖和 RJ-45 銅線)的單一連接埠,其在任何時刻都只能啟用一種連線。若同時插入兩個裝置,則由 CLI 指令定義兩個連接埠的優先順序。

28 附錄 A 功能總覽 ZHTW

索引

AAAA 17AAA 機制 17

BBOOTP 4BPDU 6

CCCI 解決方案內容 1Combo 連接埠 28CoS

基本模式 8進階模式 8

DDHCP 4

GGBIC 4

HHTTPS 密碼 19HTTP 密碼 19HyperTerminal 10

IIGMP 7, 8IP 位址確認 14IP 定址 4

LLACP 7LACP8 7LAG 7LAN 6Layer 2 交換器 7LED 5

MMAC 位址 5MDI/MDIX 2MIB 5, 15MST 6MSTP-to-RSTP 轉換 7

PPC Blade 交換器 2PC Blade 交換器匣 9PC Blade 交換器開機 12PUBLIC 字串 15

RRJ-45 連接埠 28RMON 1ro(唯讀) 15RS-232 主控台連接埠 4RSTP 6rw(讀寫) 15

SSFP GBIC 模組 28SNMP

社群字串 15組態選項 15監控 5

SSH password 18su(超級) 15

TTelnet 密碼 18TFTP 4TFTP 伺服器軟體下載 20

UUTP 纜線 28

VVLAN1 連接埠 14VLAN2 連接埠 14

WWeb 瀏覽器介面 4

一畫

乙太網路連接埠 2

三畫

下載

系統映像 20來自 TFTP 的軟體 20軟體 23開機映像 21

上行線路 2子網路遮罩 14小型可拔插 (SFP) 4

四畫

內部連接匣 3內部連接埠 3分類 8

五畫

主動虛擬圖像 4主控台密碼 18功能

Combo 連接埠 28PC Blade 交換器匣 9RJ-45 連接埠 28SFP GBIC 模組 28交換器效能 25交換器部署與組態設定 26交換器診斷及監控 27安全性 27效能 9

ZHTW 索引 29

硬體介面 28網路 25

外部

LED 5連接埠 4

六畫

交換器

交換器部署與組態設定 26安全性 5, 27每一機櫃連接埠 27定義的 1效能 25組態設定 2診斷及監控 27管理 1網路功能 25維修 6

交換器匣 9多重擴充樹狀目錄 6多點傳輸群組 7安全性

交換器 27管理 17

安裝 11自動 MDI/MDIX 2自動 MDIX 28

七畫

刪除

快閃檔案 23裝置配置 23

快速擴充樹狀目錄 6系統映像下載 20系統管理 4防止資料風暴功能 8

八畫

使用者名稱 12, 15服務品質保證 (QoS) 8狀態 LED 5初始密碼 18初始設定 13

九畫

指令行介面 (CLI) 1, 4計時器 22重設按鈕 5面板 3

面板連接埠配置 3

十畫

效能 9效能交換器 25配置

連接埠 3

十一畫

動作 8基本模式, CoS 8密碼

HTTP 19HTTPS 19SSH 18Telnet 18主控台 18初始 18設定 17復原 23

啟用顯示 IP 介面指令 14啟動功能表 22組態

初始 13組態設定

交換器 2安全密碼 17初始密碼 18終端機模擬軟體 10進階 17

終端機傳輸速率 24設定

交換器 26初始密碼 18密碼 17

設定終端機傳輸速率 24軟體下載 23軟體下載, TFTP 伺服器 20連接埠

VLAN1 14VLAN2 14內部 3外部 4

連接埠配置 3部署, 交換器 26

十二畫

備份 4媒體存取控制 (MAC) 位址 5

復原, 密碼 23登入計時器 22虛擬 LAN 6診斷模式 22, 24進入診斷模式 24進階設定 17進階模式, CoS 8開機自動測試 (POST) 12開機映像下載 21開機資訊 12

十三畫

匯集 7匯集鏈路 7裝置硬體介面 28預啟動執行環境 (PXE) 2預設閘道位址確認 14

十四畫

監控 5管理 1, 4管理員權限 15管理資訊庫 15緊急關機 5網際網路群組管理通訊協定

(IGMP) 7維修 6認證、授權、會計 17遠端監控 5

十五畫

確認 IP, 預設閘道位址 14

十六畫

整合管理員 (IA) 3機櫃的結構 2機櫃結構 2窺視 7選項 1 23選項 2 23選項 3 23選項 4 24選項 5 24靜態 IP 位址 14

十七畫

儲存組態設定指令 13縮減纜線 1還原 4

30 索引 ZHTW

十八畫

擴充樹狀目錄通訊協定 (STP) 6瀏覽器介面, Web 4轉換, MSTP-to-RSTP 7

十九畫

識別按鈕/LED 5識別整合管理員組件 5鏈路匯集控制通訊協定 7

二十二畫

權限 15權限等級 13, 17

二十三畫

顯示 IP 介面指令 14

ZHTW 索引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