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 34 June 2015 Introducing the RFID Bar Code Interoperability Guideline /GS1 Taiwan服務處處長 胡榮勝 By Johnson Hu, Director of Business Services Division, GS1 Taiwan GS1於2012年發行「RFID Bar Code Interoperability」指南,意在協助業界清楚了解GS1 越趨複雜多元的標準,說明包括「Identify」、 「Capture」以及「Share」之間的協同互容關係,值 得有心人士進一步研究,本文概要介紹作為引子。 "RFID Barcode Interoperability Guideline" released in 2012 by GS1 is designed to help the industry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diverse GS1 standards. The instructions in it include the mutual tolerance of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among "Identify", "Capture" and "Share" which is deserved for interested parties to study further. RFID 與條碼之互操作性簡介 概要 Introduction GS1系統提供全球唯一性的識別鍵值(通稱識別碼) 來確定和描述各種企業物件(Business Object),包括產 品和服務、物流單元、位置、資產、文件檔案和服務的關 係契約等。GS1識別碼之設計,可使用於任何業務的應用 程序、資料庫或業務訊息,凡關聯到真實世界,需要明確 區分企業物件時都可引用。GS1識別碼是全球唯一性識別 碼(所謂企業物件之識別碼),並且當它與描述性的資料 相結合時,就有助於交易夥伴之間對這些物件的共同 理解。 GS1體系還提供了許多不同的資料載體,讓載體 攜行GS1識別碼以及其他資料代碼,並貼附於實體物 件。如此使得輸入資料無須手動鍵入,改以讀取器自 動擷取資料進入資訊系統。GS1的資料載體,包括各 種一維和二維的條碼,以及不同類型的無線射頻識別 RFID)標籤。 1的左側,顯示用於攜行GS1識別鍵值和其他資 料的載體,它們將分別貼附於各種實體物件。1的右 側,顯示的是不同的業務流程和系統,如企業資源規 劃(ERP)、倉儲管理以及供應鏈追溯等,它們將使用 來自這些載體所擷取的資料。 涉及範圍 Scope 針對終端用戶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在設計系統時, 面對如1所示的挑戰,如何可以達到最大可能的互操 作性。「GS1指南」將描述下列三個最佳實踐: 1. 設計商業應用程式、資料庫以及訊息是獨立於資料 擷取方法與資料載體使用。 2. 針對執行架構的最低層,限制使用資料載體特定表 示法。亦即不得限定只能採用某一種載體。 1、整合資料載體到企業應用程式

Introducing the RFID Bar Code Interoperability Guideline · 1.電子封條 電子封條只可使用一次,它由一個螺栓和主體 構成,內置被動式無線射頻識別(rfid)晶片。使用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3434 June 2015

Introducing the RFID Bar Code Interoperability Guideline文/GS1 Taiwan服務處處長 胡榮勝By Johnson Hu, Director of Business Services Division, GS1 Taiwan

G S 1 於 2 0 1 2 年 發 行 「 R F I D B a r C o d e

Interoperability」指南,意在協助業界清楚了解GS1

越趨複雜多元的標準,說明包括「Identify」、

「Capture」以及「Share」之間的協同互容關係,值

得有心人士進一步研究,本文概要介紹作為引子。

"RFID Barcode Interoperability Guideline" released in 2012 by GS1 is designed to help the industry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diverse GS1 standards. The instructions in it include the mutual tolerance of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among "Identify", "Capture" and "Share" which is deserved for interested parties to study further.

RFID與條碼之互操作性簡介

概要Introduction

GS1系統提供全球唯一性的識別鍵值(通稱識別碼)來確定和描述各種企業物件(Business Object),包括產品和服務、物流單元、位置、資產、文件檔案和服務的關

係契約等。GS1識別碼之設計,可使用於任何業務的應用程序、資料庫或業務訊息,凡關聯到真實世界,需要明確

區分企業物件時都可引用。GS1識別碼是全球唯一性識別碼(所謂企業物件之識別碼),並且當它與描述性的資料

相結合時,就有助於交易夥伴之間對這些物件的共同

理解。

GS1體系還提供了許多不同的資料載體,讓載體攜行GS1識別碼以及其他資料代碼,並貼附於實體物件。如此使得輸入資料無須手動鍵入,改以讀取器自

動擷取資料進入資訊系統。GS1的資料載體,包括各種一維和二維的條碼,以及不同類型的無線射頻識別

(RFID)標籤。圖1的左側,顯示用於攜行GS1識別鍵值和其他資

料的載體,它們將分別貼附於各種實體物件。圖1的右

側,顯示的是不同的業務流程和系統,如企業資源規

劃(ERP)、倉儲管理以及供應鏈追溯等,它們將使用來自這些載體所擷取的資料。

涉及範圍Scope

針對終端用戶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在設計系統時,

面對如圖1所示的挑戰,如何可以達到最大可能的互操

作性。「GS1指南」將描述下列三個最佳實踐:1. 設計商業應用程式、資料庫以及訊息是獨立於資料擷取方法與資料載體使用。

2. 針對執行架構的最低層,限制使用資料載體特定表示法。亦即不得限定只能採用某一種載體。

圖1、整合資料載體到企業應用程式

&物聯網

無線射頻識別

35June 2015

3. 採用最佳做法,實現資料載體特定表示法和應用層表示之間的轉譯。

「GS1指南」將提供資訊給終端用戶以及解決方案供應商,以便讓他們使用不同的GS1資料載體,包括各種條碼、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籤。特別是,含有序列化資料的載體。當使用這些資料載體時,「GS1指南」將推薦最佳實務以導向最高度的互操作性,特別是

在下列任何情況時:

█ 當條碼和RFID標籤兩者結合在一起使用,以標記實體物件時。

█ 當有必要從條碼的資訊轉換到RFID標籤時,或兩者反轉時。

█ 當部署的資訊系統,可以讀取和寫入條碼和RFID標籤時。

「GS1指南」中最佳實務推薦,導源於相關的GS1標準,包括「GS1通用規範」以及在與GS1系統架構調校之GS1 EPC標籤資料標準。該指南不試圖重現所有這些文件中的相關信息,也不會替代它們。在適當情況

下,這個指南是指讀取器相關標準,提供在這裡討論的

話題完整的細節。但指南的用戶,應該先熟悉GS1通用規範和GS1 EPC標籤資料標準。

獨立的GS1資料載體Data Carrier Independence

單一G S 1識別碼( K e y),如運送容器序號(SSCC),可能存在於許多不同的實體表現,即一些特定的資料載體、資料載體的某些獨立性。

在GS1系統裡,一個很明顯的區別是「資料」與「資料載體」。GS1標準提供各種資料元素標準的定義(Normative Definitions),不管資料採取的形式或如何進行資料傳送,都秉承這些定義。「資料載體」做

為GS1標準術語,其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實際貼附資料到實體物件

上,使得資料可以在沒有用人敲

鍵時仍能被擷取。行業術語「自

動識別和資料擷取」(AIDC),習慣被用來說明資料載體及其相

關技術與使用它們的業務流程。

在GS1系統裡,資料載體包括各種類型的條碼、無線射頻識別

(RFID)標籤。GS1標準的一個原則是,資

料元素是在資料載體保持中立的

情況下被定義,以致無論用什麼

樣的資料載體承載資料貼附到實體物件上,它們的語意

是相同的(除實體資料載體之外,如在電子訊息中也一

樣)。不過,有各種不同的資料載體,在現實世界中產生

各種優化的特殊物理套件和性能限制。因此對於每個資料

載體標準,定義了載體與中立資料元素串之間的載體特殊

表示法,使得這些資料能以載體的物理限制相容的方法去

編碼。

例如,在一個GS1 DataMatrix二維條碼資料元素,

首先被設置成「串聯的元素串」,以一個短短的識別字

元序列和分隔字元(如果需要)框住每個資料元素,然

後在較低層將所得到的序列編碼轉成深色和淺色方塊型

樣。在GS1第二代RFID標籤,這些相同的資料元素被分成

不同的存儲體,然後在較低層編碼成一個高度壓縮的二

進制形式編碼,並將其存儲在電子記憶晶片裡。在條碼

和RFID兩者裡,較低層編碼還包括指示碼,該資料載體

含有GS1體系資料,以區分非GS1使用相同的資料載體技

術,這顯示於圖2中。

同樣地,資料可以用在各種業務應用環境,並且不管

它們在業務層如何使用,會再次將資料元素定義成相同的

含義。該資料元素在不同的業務應用內部,其表示方式可

以有所不同,端看其應用環境與所涉技術。例如,在僅關

注產品識別的資料庫中,有可能包含全球交易品項識別碼

(GTIN)以識別產品,以14位數的字串顯示。在一個產

品電子碼資訊服務平臺(EPCIS)資料庫中,經由供應鏈

追蹤各種實體物件的移動,即相同的GTIN將結合一個序列

號,並以一個統一資源識別碼(URI)表示,允許GTIN和

其他類型的識別碼,共同存在相同的資料中。

「GS1指南」將進一步闡明相關程式語法、載體格

式、體系架構以及資料翻譯,欲窺其全貌者,請自行下

載全文閱讀之。http://www.gs1.org/docs/gsmp/RFID_

Barcode_Interoperability_Guidelines.pdf。

圖2、GTIN與序列號編進兩個不同載體

無線射頻識別&物聯網

3436 June 2015

亞洲跨境供應鏈視覺化可行性研究

GS1標準應用於海關物流驗測計畫Feasibility Study for Cross-border Supply Chain Visibility –GS1 Identification Keys in Transport & Logistics文/ GS1 Taiwan專業服務部經理 彭永新By James Perng, Manager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Dept., GS1 Taiwan

GS1香港分會於2014年底完成「香港、廣東及

亞洲間跨境供應鏈視覺化可行性研究報告」,將

GS1標準應用於海關物流資訊驗測計畫,並提出相

關建議及做法。亞洲許多國家海關及企業組織參

加本項驗測計劃,報告並於2014年底發表於APEC

會議。

GS1 Hong Kong finished " Feasibility Study for Cross-border Supply Chain Visibility Across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Asia " at the end of 2014. It applies GS1 standards in Customs insp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n. This report makes recommendations and gives the practice cases. Customs sector in many Asian countries and companies participated in this project. This report was released and at the end of 2014 in the APEC meeting.

背景Background

專案團隊設定了兩個驗測案例,以進一步研究供應鏈

可視化的營運與技術可行性。兩個裝載複印紙張的20呎貨櫃由臺灣基隆港出發,經香港再由貨櫃車,於3月和4月分別運至深圳和東莞(參考圖1、圖2)。

兩個驗測案例參與組織包含:

1. 政府機構(按筆劃序排列):

█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海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埔海關隸屬東莞海關

█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

█香港海關

2. 實踐案例參與人(按筆劃序排列): █日升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貨運代理

█日升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出貨人

█宏天拖運有限公司─從香港到中國內地的承運商

█東莞市澤盛物流有限公司─研究案例二之收貨人

█深圳市永科達利貿易有限公司─研究案例一之收貨人

在研究案例中,「跨境供應鏈可視化」被定義

為:在貨物從製造商跨越不同關稅區域,到達最終目

的地期間,及時提供貨物內容的資料、相關的商業資

料、以及貨物運輸資料等。

為了在實踐案例中實現供應鏈的可視化,本研究

在技術上應用了現有的兩種現代貨櫃運輸安全設備和

電子資料交換平臺(EPCIS)。實際運作方面,具體的資料交換工作由海關和運輸物流承攬商執行。

貨櫃運輸安全設備Security Equipment for Container

為了提供運輸移動資料和確保貨物安全,案例研

究使用了臺灣海關的被動式無線射頻識別標籤電子封

條,以及朗升物流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的電子鎖和全球

&物聯網

無線射頻識別

37June 2015

圖4、在香港使用的電子鎖

圖3、臺灣海關使用的電子封條

圖2、實踐案例二

圖1、實踐案例一

定位系統(GPS)設備。在香港,電子鎖與全球定位系統設備經香港海關認可,批准在《多模式聯運轉運貨

物便利計畫(ITFS)》下使用。

1.電子封條電子封條只可使用一次,它由一個螺栓和主體

構成,內置被動式無線射頻識別(RFID)晶片。使用時,須將電子封條的螺栓與主體鎖在貨櫃鎖環上。電

子封條上的資訊,可以通過定位關卡或手持無線射頻

識別(RFID)閱讀器讀取,可收集的資料包括:時間記錄、電子封條的識別號碼、位置的識別號碼及讀取

器的識別號碼。當切斷電子封條的螺栓與主體時,其

內置的電路也會被破壞,封條因此無法再被讀取。目

前,這類電子封條僅在臺灣境內使用(如圖3)。

2.電子鎖電子鎖是可以回收並重複使用的,它需要連同安

裝在貨車上的全球定位系統設備一併使用。電子鎖的電

池,需要在使用前進行充電。啟動電子鎖時,首先需要

用鎖匙鎖住,之後由香港海關以電子形式透過固定讀取

器或手持式讀取器進行上鎖。解鎖時,需先進行電子解

鎖,再用鎖匙開鎖。電子鎖被啟動之後,資料將以無線

網路由供應商的電子資料平臺收集傳送至香港海關。收

集的資料包括:時間戳記、電子鎖的識別號碼、全球定

位系統和電子鎖的狀態等。以往電子鎖只適用於香港境

內,但是在這次實踐案例中使用的電子鎖是新型號,可

擴展到深圳與東莞使用(如圖4)。

無線射頻識別&物聯網

3438 June 2015

電子資料交換平臺Electronic Product Code Information Services (EPCIS)

雖然各國海關都用自己的內部系統追蹤貨

櫃資訊,但是這些系統之間並未互相連通,貨

物資料也未進行分享。在研究案例中,參與的

海關部門都同意透過一個現有的、以產品電子

碼資訊服務(EPCIS)標準為基礎的資訊平臺分享貨物運輸(非即時的方式)和貨櫃安全資

訊資料。

臺灣海關透過一個機器對機器介面

(Machine-to-Machine Interface)與香港產品電子碼資訊服務平臺(HK EPCIS)連接,而香港海關和中國大陸海關提供資料項目團隊上傳

到香港EPCIS。在資料分享後,各海關都可以透過該入口網站查閱有關資料(如圖5)。

產品電子碼資訊服務 (EPCIS) 是一個以EPC標準為基礎的方法,使各方不同的資訊系統安全地互相交換

貨物移動資訊 (如屬性、地點、時間、原因等),從而提高供應鏈的可視化及推動業務流程。EPCIS是一個開放式標準,該標準允許參與組織將他們的資料保存在自

己企業的內部資訊系統內,同時允許將選定的資料進

行分享。

雖然EPCIS平臺並不儲存交易檔(如發票、提貨單)的資料庫,但是它可以透過授權方式進入資料所

有者的資訊系統中,收集有關交易檔的資料。當資料

上傳到EPCIS時,資料所有者可以提供有關貨物檔的URL,這樣其他被授權組織可以透過該URL在指定的資訊系統中下載相關檔案。

研究結論Conclusion

案例研究發現了跨境供應鏈可視化的兩個價值:

1. 價值一:監控貨物運輸及安全

透過跨境供應鏈可視化,使用者可以清楚地掌握

貨櫃從出口地區到進口地區的全部資訊,包括:貨物

屬性、時間、地點、及原因等,這些資訊有助於做出

更好的商業決策。路線追蹤資訊的詳細程度(連續追

蹤或定點追蹤)取決於貨櫃安全設備的特性/功能,例如電子封條讀取位置的數量,當讀取點愈多時,資料

就愈詳盡。

在研究案例中,海關通過電子封條和電子鎖的

設備監控貨櫃在關區內的運送過程。這些貨櫃在運輸

路線上移動時,會先後在沿途三個地區五個關鍵口岸

(註1)記錄。

如圖6所示,臺灣海關於「2014/3/18 14:41:47」在「基隆港」將電子封條「ES11002223」施封貨櫃「TGHU3111710」。之後該貨櫃到達香港,並於「2014-03-26」早上送到「葵涌海關大樓」,隨後電子封條「ES11002223」於「10:07:00」接受檢查,結果是完好無缺。

如此詳實的完整記錄,相信能夠協助海關提高對

貨物的監控。例如,當一個貨櫃從一個地點運送到另

一個地點時,貨櫃是否完好。

圖 5、 協力廠商產品電子代碼資訊服務(EPCIS)資訊平臺

&物聯網

無線射頻識別

39June 2015

圖7、發貨通知的運輸檔案

圖6、貨櫃移動資料

參1. Feasibility Study for Cross-border Supply Chain Visibility Across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Asiahttps://www.gs1hk.org/en/industry_engagement/logistics/industry_initatives.html。

資料來源

註1. 五個口岸:基隆港、葵涌海關大樓、落馬洲管制站、皇崗口岸、東莞寮步車檢場。

註解

2. 價值二:貨況資訊分享

透過資料交換平臺資訊,可以預先獲知貨櫃裝載

的貨物和相關的運輸資料。在研究案例中,可以提前

四天從臺灣將託運人/貨運代理人獲得貨物運輸資訊,可進行事前風險評估。而香港海關已經實施電子貨物

艙單系統,使承運人能夠提前以電子方式提交貨物艙

單。

█ 貨物資料:在研究案例中,貨物都賦予獨一的識別號碼,而貨物的包裝和裝載記錄都包含該識別號碼。如

圖7附件中,棧板被裝到國際貨櫃代碼(BIC Code)為「TGHU3111710」的貨櫃中,這些記錄都與識別號碼關聯,由此可以掌握貨櫃內和各層級的貨物。通過

ISO相容的產品代碼,例如全球交易品項識別碼,可以得到單一產品的具體貨物資訊,這可提高貨物在海

關的查驗效率。類似的產品代碼,可以提供更多的產

品細節,輔助現有的海關編碼。

█ 商業資料(運輸文件):研究案例中,貨櫃抵達香港之前,貨主能夠提供主提單、副提單及裝箱單。例

如,在實踐案例二中,這三份文件於「2014-04-03」提交,隨後貨船於「2014-04-09」抵港。綜觀而言,貨物資訊和相關的運輸資料檔,能夠

協助海關進行更完備的風險評估。

無線射頻識別&物聯網

3440 June 2015

GS1 Standards Assisting the Retail/Textile Industry to Enhance RFID ROI文/GS1 Taiwan客戶服務部專案經理 呂惠娟By Marisa Lu, Project Manager of Customer Services Dept., GS1 Taiwan

越來越多零售/紡織業者尋求RFID的解

決方案以拉抬銷售額,創造利潤。自2015

開始,由零售業者、供貨業者與技術服務

提供者所聯合開發的「品項貼標執行性協

定標準」,將提供標準化的系統,在多樣

性的環境下評估貼標品項的執行效能。

More and more retail/textile industry are looking for RFID solutions to lift sales and create profits. Since 2015, “Tagged- Item Performance Protocol, TIPP” jointly developed by retailers,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technical services has provided a standardized system in the diversity of the environment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beling items.

品項貼標執行性協定標準創造機會Tagged- Item Performance Protocol Makes Opportunities

GS1美國分會已發行新的指引手冊,以提供零售/紡織業者新的機會,有效地定義、測試與檢驗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執行效能。自2015開始,這份由零售業者、供貨業者與技術服務提供者所聯合開發的「品項

貼標執行性協定標準」(Tagged- Item Performance Protocol,TIPP),將提供標準化的系統,在多樣性的環境下評估貼標品項的執行效能。

品項貼標執行性協定,主要提供三個主要元素:

1. 貼標品項分層定義(Tagged-Item Grade Definitions);2. 測試協定(Test Procedures);3. 定義標籤方位與配置的產品目錄(Product Catalogue)。

採用EPC標準的利益點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EPC Platform

貼標使用EPC(產品電子碼),被RFID硬體與現存的網路通信架構所支援,能即時並自動的定義與追蹤流通品項,改善運送效

能與資訊透明性。EPC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

21世紀初期,美國Wal-Mart與英國Tesco先導「單品貼標」的風潮,以最佳化倉儲管理。時至今

日,零售業者與紡織業者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除了

顧客滿意度外,商品防偽與防盜也是重點。零售業

視「全通路方案」為最有希望的成長區域,但這需

仰賴「隨時補貨」(Fulfilling from Anywhere)策略,以因應不同來源的訂單(網路、實體店面、購

物頻道、電話等)。故庫存的完全掌控與最佳配送

方案,是EPC/RFID能著力的重點。根據VCD Research 173份有效問卷的調查發現

(參考圖1),標準化/具持續性的資料、資料的延展性與附加性、減少整合時間、效益化的處理程序與改

善投資報酬率,是採用EPC標準的前五大利益點。

圖1、採用EPC標準的利益點

GS1標準有助零售/紡織業者提升RFID投資回報率

&物聯網

無線射頻識別

41June 2015

紡織零售業RFID的應用RFID Adoption among the Soft Lines Retailers

越來越多零售業者尋求RFID的解決方案以拉抬銷售額,創造利潤。實行RFID方案,並加強貼標品項的執行性能,可以使零售業者從精準的庫存控制、改善

銷售點的服務品質、減少缺貨率、避免失竊、加強存

貨週轉報表正確性,增加整體商品的銷售量與快速的

退換貨服務。

Kurt Salmon在2014年8月查訪了美國50家Soft Line零售業者(註1)、且營

收獲利超過500萬美元的公司,調查他們使用RFID的情形。調查結果發現:32%的零售業者,大概占1/3的比例,全面部署RFID;2%現階段正進行相關的先導計畫;剩餘2/3的比例(66%),尚未使用RFID。零售業者每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者,其應用RFID的比例是41%,比每年營收介於500萬至10億美元的業者(17%)多了4.3倍。有10%比例的業者,會在一年內完成RFID先導測試,而12%未來也有計劃導入RFID相關解決方案(參考圖2)。

歐洲服飾品牌的經驗RFID among Europe Brands

除了美國市場外,歐洲服飾品牌也積極RFID的部署,例如:

1. Marks & Spencer:以英國品牌Marks & Spencer(M&S)為例,它是最早採用RFID技術、並於2003年就貼標於服飾品項的公司之一。除了實現獲利的

目標(有形的價值)外,並成功打造「永遠可以找

到您所需商品的商店」這樣的概念印象(無形的價

值)。Marks & Spencer當時大膽決定全面使用RFID控管庫存、家用品、化妝品與禮品等,以改善即時

庫存追蹤、最佳化存貨管理,以確保組合產品永遠

正確的陳列在貨架上。在2015年,Marks & Spencer將預計使用超過400百萬RFID標籤,這是屬於較大型的案例。現今,另人欣喜的是,隨著技術的發展與

改良,允許更多具彈性與客製的解決方案是適合中

小型企業。

2. Marc O'Polo:以德國休閒服飾品牌為例,Marc O'Polo公司於2014年9月在其配送中心(DC)與歐

洲86家分店,佈署RFID的應用,以追溯其產品在內部產業鏈的流動情形。起初使用RFID最大的改變,是進貨與盤點的時間節省很多,多出很多服務顧客

的時間。因成效顯著,現在擴大到製造端,要求原

料製造商也貼標,讓零售端從產品製造原料開始,

就能掌控品質。在2015年2月,Marc O'Polo已將RFID方案擴編應用至17個工廠直銷的暢貨中心。

圖2、Soft Line零售業者使用RFID的比例

投資報酬率ROI 的指標Return of Investment(ROI)

通常品牌擁有者希望投資於RFID技術的花費,能於18月內回收。現階段,RFID比起過去幾年已可以提高更好的投資報酬率(Return of Investment,ROI);根據調查平均投資報酬率是4月到2年的時間區間(取決於應用模式),這多少消弭許多業者對於擴大貼標

作業所衍生費用的疑慮。整合供應鏈的資料、庫存管

理與顧客服務,使得無形化服務資產可以被活化。

當進行盤點時,工作人員不需靠近貨架或陳列

台,從過去單一單次的掃瞄躍昇到批次大量的讀取,

加速盤點的效率!根據統計,比起傳統的盤點方法是

快了30倍。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可以迅速獲得即時存貨與運送訊息,使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更正確

的訊息可以提供給顧客,讓供與需兩端皆能達到最大

平衡的滿足點!

Kurt Salmon除了查訪美國50家Soft Line零售業者使用RFID的情況外,也請業者自我評估ROI,結果顯示大部份採用RFID的紡織零售業者都能夠增加營業額與

無線射頻識別&物聯網

3442 June 2015

毛利,如圖3所示。從門市倉庫正確的庫存掌控,進

而快速的補貨上貨架或展示檯,是最大的營業額與

毛利提高主因。

標籤的成本與ROITag Cost and ROI

每一標籤的成本,跟過去1 8個月比降低約40%,約0.06至0.10歐元(7分至12分美元間),這取決於樣式與訂貨量。而投資報酬率ROI的方程式,可以這樣解釋:當投資於商品貼標所產生的額外成

本,必須能從提高額外的銷售額中回收。換句話

說,為了平衡花費在產品貼標所支出的0.06歐元,如果此產品的利潤是2塊歐元,那麼銷售額必須提高至3%。

根據這樣的計算基礎,如圖4整理出RFID標籤部署成本ROI估算,以供參考。這也解釋了利潤越高或越複雜的商品,ROI的回收時間越短,效益越明顯。

圖3、ROI 業者自我評量結果

圖4、RFID標籤部署成本與營收ROI估算

參1. Kurt Salmon RFID in Retail Study。參2. RFID the next big thing, GS1 France。

參考資料

註1. 其消費產品與零售產業主要為紡織品及飾物、鞋製品及襪子等。

註解

結論Conclusion

RFID已經走了一段蠻長的路!除了標準已經建置,標籤與系統的成本也大幅下降,RFID技術也變得更可信賴。讀取率與範圍比以前進步很多,軟體的應

用也能整合進入零售業的IT系統,讓銷售點能使用友善的介面。技術提供者與系統整合商,也有更多的成功

經驗,可以幫助零售業者渡過陣痛期。

RFID在2000年最初的應用浪潮,是著重在棧板與紙箱的追蹤。但真正的大成長發生,是零售業者發現

了單品貼標的價值。尤其是改善貨架缺貨的問題,驅

使數十億的標籤被貼在商品上流通。結果讓這些使用

RFID貼標的廠商,例如:M&S、American Apparel、Macy's 與Wal-Mart等,在營運成長與顧客滿意度上,都大幅超越沒有使用RFID的對手。在歐洲的服飾市場上,近幾年Gerry Weber、Façonnable、Serge Blanco 與Cleory等,也都陸續跟上採用RFID技術。

&物聯網

無線射頻識別

43June 2015

Development of the IoT Internet Technology Market文/GS1 Taiwan客戶服務部專案經理 呂惠娟By Marisa Lu, Project Manager of Customer Services Dept., GS1 Taiwan

在IoT的世界,存在大量的原始資料,並

持續被收集。市場期待開發出新的技術,能有

效轉換原始資料形成適用的知識。使用者的需

求與技術的發展引導市場的導向,除了建置成

本、追求效率外,創造出另一個加乘效果的藍

海,也是IoT解案方案提供者所努力的。

In the IoT world, there are a lot of raw data which are continuing to be collected. A new technology demanded by the market can effectively convert raw data into applicable knowledge. In addition to implementation costs, and the pursuit of efficiency, user's require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re also for providers of IoT solutions to effort in order to guide the market orientation and create a synergistic effect of another area.

物聯網網路技術市場的發展

物聯網的動態性網路Internet of Things, A dynamic Global Network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可視為是一種動態性的網路,連結諸多物件,例如:無線射頻識別

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s,RFID)、感測器(Sensor)、與致動器(Actuator),其他儀器與智慧應用裝置也已變成網路整合元件的ㄧ環。

過去幾年市場上充斥了多樣化的物聯網解決方

案,其中環境感知(Context-Awareness)的通信與計算在無所不在的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或Pervasive Computing普適計算)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被預期成為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典範之一。

環境感知與其他物聯網方案Context-Awareness and Other IOT Solutions

物聯網自1990年代末期登場亮相以來,就受到市場與學術界的青睞,由不同組織提供諸多物聯網的解

決方案陸續浮出檯面,這些單位包含:初創公司、學

術單位、政府公部門、與大型企業等。物聯網受到注

目的原因,主要是其預期所創造的營收與市場成長。

物聯網允許人與物在任何時候,皆能與其他的人、

事、時、地、物相連(理想的境界,是任何的路徑/網路與服務皆可使用)。這樣的科技,希望能幫助人們創

造一個更好的世界!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物品,知道我們

的嗜好、需求,在沒有其他的確切指令下,能據此做出

合適的動作。

環境感知(Context-Awareness)的通信與計算,是完成智能性互動以達到上述理想境界的關鍵。環境感

知簡單而言,是指經由相關的情境或環境因素,系統有

能力提供相關的資訊或服務給使用者。

物聯網的市場Internet of Things Marketplace

物聯網的願景,因統計與預期數字的影響,充滿了

生機!本文引用Cisco物聯網統計數字,藉此了解物聯網近幾年是如何的發展,以及往後幾年預期的成長。此

外,這些數字也預告了未來的產業市場趨勢。有關2020年網路連接裝置/物件的成長,請參閱圖1。

根據統計,現今(2015年)約有150億可連上網路的電腦PC,與10億個可連上網的智慧型手機。上述這二項裝置,也是連結物聯網的智能裝置大軍中的成員。

到了2020年,約略有500至1,000億個裝置連上網,可能包含電腦、ATM、工廠的生產儀器與運送容器。從圖1

中,可以發現在2008年連接上網的裝置已經超過了全球人口數。根據思科的研究,在2020年,地球上每個人平均擁有6個能連接上網的裝置。

無線射頻識別與智慧城市RFID & Smart City

根據BCC在2011年做的「全球感測器市場研究報告」,在2010年全球感測器的市場約560億;到2011年達到628億,而在2016年感測器市場預期增加至915億元,達到每年7.8%的複合成長率。

另一個連接到網路裝置的技術,是RFID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中的晶片攜帶資料,經由天線無線傳輸資料,故RFID可賦能使普通裝置成為智慧裝置。RFID無線射頻識別系統可適用於自動貼標、識別、註冊、儲存、

無線射頻識別&物聯網

3444 June 2015

圖1、2020年網路連接裝置/物件的成長

圖2、2016年RFID主要市場需求領域

追蹤或運輸上,加速效能與效率。在2014年,RFID已經達到92億美元的規模;到今年2015,預估可達到110億美元;至明年2016,RFID的市場還能成長20%。從圖2,可以發現五個RFID主要領域,在2016年佔了76%

圖3、2016年不同智慧產品的市場銷售

的市場需求,包括:教育(Education)5%、交通(Transportation)23%、產業(Industry)26%、醫療(Healthcare)8%、與零售(Retail)15%。

這樣的預測,也來自智慧城市的建構需求。市

場上物聯網 IoT的解決方案,可以區分成五個不同區塊,包括:智慧型穿戴裝置、智慧居家、智慧城

市、智慧環境與智慧企業等。智慧城市主要是利用

資訊與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技術,提供新一代的服務與架構。智慧城市預想是由諸多的智能領域所組成,其中

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安控與智慧能源管理,是最重

要的主要元件。

然而,對市場而言,智能居家、智慧電網、智慧

醫療與智慧交通等領域,才是預期能拉大銷售量的主

要動力。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在智慧城市(2011-2016)的報告,全球智慧城市在2016年約達到1兆美元,達到14.2%的年均複合成長率,如圖3所示。

&物聯網

無線射頻識別

45June 2015

環境感知技術的演進Evolution of Context-Aware Technology

廣義而言,網路世界的五階段演進史,如圖4所顯

示。網路的演進,起初由二個電腦的連接,然後創造了

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或3W)以連接

大量的電腦,之後上網功能加入了行動裝置大軍。後來

個人識別化也經由社群網路加入了網際網路;而後物聯

網的興起,使得多樣性的異質物件,也能串接起網絡。

圖5讓資料的收集過程、轉換、與處理視覺化,以

及典型的IoT解決方案的環境感測與通知示意。值得一

提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解決方案皆使用相同的資料流。

每一個物聯網的市場方案,可能僅使用部份的架構,並

設計自己的資料流程;可以發現大部份的市場方案,有

使用環境或情境感測技術以簡化資料,並轉成較易解讀

的格式。為了加速顧客採用IoT的解決方案,使用共同

的標準、設計共同的軟體平台是很多人的共識。

目前的行動APP市場,是IoT領域很理想的模組。

使用者可以安裝不同的應用,以加強現存的IoT產品功

能;但需使用認證去檢核硬體,是否支援安裝的應用軟

體。這與行動APP商店的做法一致,其在推動APP安裝

至智慧型手機前,會先檢測手機的規格。

參1. IoT Journal: A Survey on Internet of Things from industril market perspective。

參考資料

Source:A Survey on Internet of Things from industril market perspective

圖5、資料流與環境感測示意圖

圖4、網路聯結的五個階段

結語Conclusion

最後,另一個重要的建置是「中介節點」

(Intermediate Node ),其可以執行多重協定通信、橋接短範圍的協定、以及協定間的轉換。尤其使用像藍

芽或ZigBee等短通訊範圍的感測器,中介節點可以安裝在特定位置,可使用長範圍的協定與中央集點(Central Hub)通信。另外,使用短範圍的協定與感測器與致動器,進行資料交換。

在 I o T的世界,存在大量的原始資料( R a w Data),並持續被收集。市場也期待開發出新的技術,能有效轉換原始資料形成適用的知識(Knowledge)。收集資料的量可能是很巨大的,可以預見很大量的即

時系統資料串同時存在。資料探勘(Data Ming)技術或許可以從這些巨量資料,提煉出適合、適用的知識資

料。使用者的需求與技術的發展,引導了市場的導向;

除了建置成本、追求效率外,創造出另一個加乘效果的

藍海,也是IOT解案方案提供者所努力的。

無線射頻識別&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