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2015 6 月出版 123

Kinmen123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Kinmen123

金門縣文化局 編印

金‧

門‧

季‧

123

2015年 6月出版123季刊

GPN:2006700035

Page 2: Kinmen123
Page 3: Kinmen123

123季刊

Kinmen2015年 6月出版

林金榮/攝影

Page 4: Kinmen123

2 專題報導

金寧石蚵小麥文化季熱鬧登場

金門縣媽祖宮廟組團登陸謁祖進香 寫下新一頁

鑼鼓響 舞龍獅 熱熱鬧鬧迎城隍

04

08

12

八十幾位藝術家聯展 成就年度藝文美麗盛事

咱的故鄉咱的歌

許銘豐為陳長慶〈阮的家鄉是碧山〉譜曲

閃爍在樂壇的明星

顏竹君「詩琴畫意」2015年鋼琴獨奏

沙.飛.堡攝影展 沙灘、飛羽、碉堡意象之美

閰小妹風獅爺大會金門遊

2015吳鼎仁五月彩墨展 紀念金門美術先師蔡繼堯先生

16

19

24

28

31

32

美的饗宴

專題報導

34 世界閱讀日 縣長伯伯講故事

閱讀分享

目錄

金門文化局網站

Page 5: Kinmen123

自然筆記

海岸之美

金門寶貝 獺蹤追追追

夏日交響曲 金門鳥兒的旋律

金門觀潮系列

「烏沙頭沙嘴」指向金門潮汐的頂點

悠遊金門島外島

活動訊息

62

66

71

82

藝文訊息

Contents

金門季刊 二〇一五年六月 第一二三期

古崗湖畔人文勝蹟 古崗樓興建史話

清明祭祖吃七餅

軍民一家 同島一命

古物情懷

37

41

46

文化采風

福蔭地區學子 金門魁星爺百年來首度出巡

老照片說故事 回顧百年落番影像

閱讀分享

52

53

58

77

陳森照 /攝影

Page 6: Kinmen123

4 專題報導

金寧石蚵小麥文化季熱鬧登場

一○四年度「金寧鄉石蚵小麥文化

季」於 4月 18日熱鬧開鑼,由金寧鄉長

陳成勇以及金門縣副縣長林德恭等地方首

長貴賓的共同見證下,宣佈活動展開。一

整天的文化季中,有得吃也有得玩,還有

豐富的表演活動,現場還有許多利用地方

新鮮小麥所製成的各類產品,提供給造訪

的民眾選購,讓民眾在假日能有個休閒遊

憩的好去處。

一年一度的「金寧鄉石蚵小麥文化

季」,於 18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起,在金

寧鄉的林厝和平紀念公園及周邊麥田、蚵

田舉行,在電音三太子的熱舞表演以及天

震堂醒獅團的「祥獅獻瑞」表演中,拉開

序幕。副縣長林德恭、金門縣政府建設處

處長翁自保、金門縣政府觀光處處長王中

聖、金門防衛指揮部政戰副主任蔡谷明、

金門縣議會副議長謝東龍、議員歐陽儀

文.圖╱曉孟

▲一○四年度「金寧鄉石蚵小麥文化季」熱鬧開鑼,貴賓一起主持啟動典禮。

Page 7: Kinmen123

5金門季刊 123期

意,林德恭說,小麥近年在政府的推廣之

下,產量一年比一年高,今年的小麥已經

接近成熟,金黃色的麥田更是成為來金遊

客造訪及拍照留念的一個亮點,成為一個

觀光特色。而根據縣府建設處資料,今

年小麥種植面積約兩千公頃,預估產量

約五百至六百萬公斤,縣府約需付出兩

億五千萬元保價收購,對於提升農民收益

是很有幫助的。此外,石蚵是古寧頭一帶

重要的產業,雖然比起人工養殖的小,但

新鮮乾淨,營養及甜度都比台灣好,他也

歡迎觀光客來到金門,一定要記得品嘗一

下金門的石蚵麵線、蚵仔煎等美食,才會

不虛此行。

金寧鄉從民國九十二年起,推動「石

蚵產業活動」,同時結合石蚵林及鄉土產

業,希望能增加農、漁民的收益,迄今已

經有十三年了。近幾年來,「金門石蚵小

麥文化季」還納入了金門縣農業試驗所小

麥美食、麥田風光體驗、小麥館及縣水試

所石蚵創意小吃競賽、擎蚵體驗等活動,

將其提升為觀光導向的重點特色活動。該

活動除了結合傳統產業與觀光旅遊、歷史

古蹟、生態等資源,更能讓地區民眾以及

觀光客能體驗到蚵民們採蚵的辛苦,同時

雄、陳玉珍、金湖鎮長蔡西湖、金沙鎮長

陳其德、烈嶼鄉公所秘書方小萍、金酒公

司總經理陳永明、大雅鄉農會等地方各界

首長、地區及外地貴賓到場共襄盛舉,一

起品嘗石蚵美味、體驗麥田風光;貴賓到

場也受到金寧鄉長陳成勇以及鄉公所同仁

的熱烈歡迎。

民國九十二年第一屆的文化季展開,

石蚵小麥文化季今年已邁入第十三年了,

對於之前歷任鄉長的擘畫,陳成勇表示

感謝,他說,金寧鄉產業是屬於農業鄉,

但近年來也慢慢的在轉型了,過去幾年來

的轉型是相當辛苦的,金寧鄉雖僅佔五分

之一,但是要發展還是要靠觀光,金門經

過古寧頭及八二三的洗禮,有戰地遺跡,

而地方的石蚵更是特色,且該產業在地方

已經發展四百多年了。在金門,石蚵沒有

汙染,且是天然石條養殖;陳成勇用土雞

來比喻石蚵,因受到潮汐的影響,因此口

感很 Q彈;此外近年配合小麥的種植,

將兩者相結合,變成金寧鄉農產品的代名

詞,陳成勇特別感謝農試所等相關單位的

協助,讓活動順利圓滿。

活動至今邁入第十三屆,林德恭對

參與投入的相關單位的辛勞表達肯定之

▲活動在「祥獅獻瑞」表演中,拉開序幕。▲金寧鄉石蚵小麥文化季副縣長致詞。

Page 8: Kinmen123

6 專題報導

▲金門縣副縣長林德恭與金寧鄉長陳成勇及貴賓體驗挑麥稈 。

▲與會貴賓與民眾合照留影。

能推廣石蚵及小麥等產品的價值,進一步

將金寧鄉的農產品行銷出去,讓其知名度

增加。

今年的石蚵小麥文化季由兩日縮減

為一日,上午開幕後,現場有多項活動提

供民眾遊憩,除了邀請電音三太子、天震

堂醒獅團、雙鯉舞蹈協會、盤山舞蹈班、

安岐社區、張光偉魔術表演、金鼎國小扯

鈴演出、金門高中熱舞社、金門公揹婆民

俗協會、金門爵士樂團等表演團體或個人

演出外,還有千人剝蚵體驗、石蚵主題館

展示、農特產品促銷、北山蚵田擎蚵體

驗、電瓶車與自行車巡禮、蠔香 XO醬加

Page 9: Kinmen123

7金門季刊 123期

▲重頭戲「千人剝蚵」活動,在古寧頭的北山海堤盛大展開。

工體驗 DIY、麥田遊憩闖關活動及收成體

驗、小麥價值多元創作再利用教學、以及

石蚵小麥文化季園遊會等多項活動。

重頭戲「千人剝蚵」活動於當日下

午,在古寧頭的北山海堤盛大展開,該項

活動為文化季中作為民眾喜愛的活動,共

有近千人在海堤旁,一字排開動手剝蚵,

場面相當壯觀盛大。

金寧鄉公所表示,今年他們共計準

備了六千公斤的帶殼新鮮石蚵,公所日前

就先向古寧頭地區的蚵民,共約近兩百戶

蚵民收購,並先運往水試所放置,待活動

時再運到現場,讓民眾體驗。

此次活動,共有來自各鄉鎮及台灣

的民眾,有近千位報名,大家於下午四時

左右,一同齊聚北山海堤,約兩百公尺的

海堤擠了近千人,場面相當浩大。現場活

動中,有小至四歲的孩童,更有高齡九十

餘歲的阿嬤到場體驗。

千人剝蚵活動,副縣長林德恭、鄉

長陳成勇、建設處長翁自保、代表會副主

席李開陣、公所祕書傅仰鑫等人也特別到

場共襄盛舉,活動一開始,眾人手起刀

落,現場有驚呼聲及歡笑聲,有位七歲的

小妹妹,首次參加該活動,用小手剝蚵,

他說第一次參與,非常好玩。

鄉長陳成勇表示,金門石蚵因為有

漲潮與退潮,經過日曬雨淋,不像台灣的

海蚵,口感上相當鮮美,加上沒有汙染,

相當 Q彈,加上體態較為小粒,不像台

灣一大顆,讓人有點害怕。他也歡迎來金

門的遊客,記得一定要品嘗一下金門的特

產石蚵,如此才能稱得上是有來到金門

過。

千人剝蚵的活動地點「北山海堤」,

為地區石蚵產業的重要據點,數以萬計的

石條插在出海口的潮間帶上,該種石蚵養

殖方式,始自明朝開始,至今也已經有

四百多年的歷史,而地區養殖石蚵的石

條,則是採用花崗石;而目前出海採蚵的

蚵民,多為六十歲以上的長輩,年輕一輩

較不願投入,顯示石蚵產業日漸沒落,值

得相關單位的注意與重視。

Page 10: Kinmen123

8 專題報導

金門有句俗諺說「三月瘋媽祖,四

月迎城隍」,每年農曆三月「天上聖母」

遶境進香被列為三大宗教活動之一。金

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係於四月二十四日

啟程,搭乘小三通客船到大陸湄洲媽祖

祖廟謁祖進香,隔日二次進島參加媽祖

祭典儀式後;隨之,又來到泉州天后宮、

廈門朝宗宮進香參拜,展開為期四天三

夜的宗教文化交流,最後一天(四月廿

七日)搭小三通客船返金,為今年媽祖

進香謁祖訪程劃下圓滿句點,也寫下媽

祖登陸謁祖進香盛況的新一頁。

自古以來有「海上守護神」之稱的

媽祖,是兩岸共同的信仰。每年一到了

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聖誕千秋日之前,

金門各地媽祖宮廟都會組團到大陸,前

8

金門縣媽祖宮廟組團登陸謁祖進香寫下新一頁

三月瘋媽祖,四月迎城隍

文.圖╱楊伯濤

▲金門縣副縣長林德恭帶著金門媽祖文化交流團在湄洲踩街的陣容盛況。

Page 11: Kinmen123

9金門季刊 123期

往湄洲、泉州媽祖祖廟謁祖進香,參加

的媽祖信眾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

陣容盛大,也跟著媽祖旅行,體驗一年

一度的宗教盛會。

今年,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由全

縣各鄉鎮十多家媽祖宮廟九百餘人組成,

在金門縣副縣長林德恭和各鄉鎮長帶隊,

於四月廿四日從水頭碼頭搭乘小三通客

船到大陸,然後經由陸路抵莆田,再搭

船抵達湄洲島踩街、各宮廟媽祖在湄洲

祖廟過夜,於隔日二次進島參加在天后

殿廣場舉行隆重的祭典儀式。

當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搭乘的客

輪靠上湄洲的岸邊時,頭戴「金門」字

樣鴨舌帽,身著統一服飾的交流團團員,

以宮廟為單位,由兩名信眾手執宮廟橫

幅在前,隨之令旗當先,各宮龍旗、陣

頭、香爐和媽祖鑾駕依次排列,沿著通

往祖廟的大道,浩浩蕩蕩,綿延數百公

尺。

於踩街一路上,聞著隆隆清道聲,

但見金柳二將,身材魁梧,甩著雙臂,

大步邁進;十二婆姐陣,臉戴面具,手

撐紙傘,一路搖著羽扇,盡情舞蹈。隨

後的蓮花大鼓陣,咚咚震耳,與鞭炮聲、

腰鼓聲及音樂聲,交織成一股歡樂的樂

章。

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在金門縣副

縣長林德恭帶領下,一路緩慢步行踩街,

並拾級至湄洲天后宮前。湄洲天后宮內

則以瑞鼓祥鐘齊鳴,歡迎遠道歸鄉的分

靈媽祖及信眾。在各宮廟媽祖安座完畢,

副縣長林德恭與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

金榜手執清香,並向媽祖行莊重的三獻

禮。

▲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團員登上湄洲島禡祖祖

廟謁祖進香及參拜祈福。

▲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在湄洲禡祖祖廟表演腰

鼓向媽祖致敬,精彩炒熱進香氣氛。

▲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來廈門朝宗宮進香,受

到宮方熱烈歡迎。

Page 12: Kinmen123

10 專題報導

大陸的湄洲祖廟由原來的十六座殿

堂樓閣和九十九座齋房,在大陸文革被破

壞殆盡;到了兩岸開放之後,宗教交流和

進香頻仍,迄今湄洲媽祖祖廟擁有的西軸

線古建築群、南軸線新建築群,媽祖故里

遺址重建規模更盛往昔景況,現在已經形

成錯落有致、輝煌壯麗的建築群,有「海

上香格里拉」的美稱。

今年的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也是

歷年來人數最多之一。四月廿五日中午,

金門媽祖文化交流團就離開湄洲島媽祖祖

廟南下,順利平安的來到泉州踩街,隊伍

綿延三、四百公尺,沿途吸引當地民眾圍

觀及膜拜,非常的熱鬧。之後,文化交流

團來到泉州天后宮進香參拜,以及進行宗

教文化交流活動。

至於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

(一一九六年),初名「順濟廟」。明永

樂五年(一四○七年),鄭和奏請重修順

濟廟,永樂十三年(一四一五年)再次重

修,並更名「天妃宮」。清康熙二十四年

(一六八五年)更廟名為「天后宮」。泉

州天后宮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年代最

早的媽祖廟之一,台灣和東南亞的許多媽

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靈的,有溫陵天后祖廟

之稱。它也是大陸媽祖廟中第一座全國重

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第三天進香

參訪行程,原預定來到廈門朝天宮進香,

以及閩南古鎮旅遊景點參訪;但後來則改

到朝宗宮進香參訪活動。廈門港朝宗宮位

於沙坡尾避風塢邊上,肇建於南明永歷年

間。由於當時晉江流域、九龍江流域的大

批移民遷徙廈門,使廈門港漁業興盛起

來。在這種人文背景下,被漁民奉為海上

保護神的媽祖信俗也依託朝宗宮在海峽兩

岸廣為傳播。由於廈門港朝宗宮尤為靈

應。清乾隆皇帝因此御賜朝宗宮「恬瀾貽

▲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搭乘湄洲貳號渡輪過海來到湄洲島,團員抬著輦轎緩緩下船的盛況。

Page 13: Kinmen123

11金門季刊 123期

貺」匾。

據報導,金門縣副縣長林德恭說兩

岸文化一脈相承、共同信仰著媽祖;在媽

祖千秋壽誕之際,金門十餘家宮廟媽祖信

眾一起回媽祖故鄉和交流;也因為媽祖,

金門從十多年前開始試辦小三通,增進兩

岸的共同發展和繁榮。湄洲祖廟媽祖金身

也曾到金門巡安,祖廟董事會還向料羅灣

贈送媽祖石雕像,使料羅灣成為了媽祖文

化和旅遊的聖地。

另,金門媽祖宮廟與湄洲媽祖祖廟

關係密切,歷年來互動頻繁。根據統計資

料指出,大陸湄洲媽祖金身首次從海上直

航巡安金門,是於九十一年五月八日至

十二日,總共五天,創下半世紀來兩岸交

往史上的新頁。到了九十四年四月中旬,

三百多位金門媽祖信眾組團直航湄洲祭拜

媽祖,參加贈送媽祖石雕像儀式,期庇佑

與指引來往海上船隻航行安全。

此外,金門信眾乘坐「金星輪」於

九十六年四月上旬直航湄洲,參加進香人

數有四百六十餘人,當時最小的年齡才三

歲,最大八十九歲。九十八年四月上旬,

有金門七座媽祖宮廟一百六十餘位信眾,

恭送九尊媽祖像,乘「仙洲」號客輪直航

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建縣百年四月上

旬,金門近六百人的大型媽祖進香團,來

到湄洲島謁祖進香。

由於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參加人

數龐大,烈嶼鄉就有一百人參加;所以,

媽祖文化交流團於四月廿七日分多個梯

次,從石井、五通不同口岸搭不同班船陸

續返金,結束此次登陸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行程,劃下圓滿的句點。

緊接著下來,即是五月上、中旬的

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生建醮慶典就快到

了,全縣各媽祖宮廟即將展開為媽祖慶生

祈福活動,有遶境、鎮五方、吃三牲粿、

過布橋,以及峰上舉辦一項全國獨一無二

的「祭蜂」儀式,現場大人小孩和信眾在

神輦夾縫中「搶鴨蛋」,討個吉利和好運,

為整個廟會活動增添歡慶氣氛和樂趣,更

掀起整個「三月瘋媽祖」的廟會傳統宗教

慶典的高潮,使媽祖護佑群生的慈悲精神

永留傳下去。

▲ 金門媽祖文化交流團捧著媽祖神像和香爐,隨著踩街隊伍前往媽祖祖廟進香謁祖和交流。

▲ 金門縣媽祖文化交流團團員登上湄洲島禡祖祖廟謁祖進香及參拜祈福。

Page 14: Kinmen123

12 專題報導

2015金門迎城隍-浯島宗教文化觀

光季,5月 1日在縣長陳福海、金城鎮長

石兆瑉等人敲鑼,正式宣布迎城隍活動揭

開序幕,將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精彩活動,

歡迎民眾、遊客共襄盛舉,一起迎城隍、

逗熱鬧,歡渡城隍遷治慶典。

「2015金門迎城隍-浯島宗教文化

觀光季」開幕活動,於 1日下午五時許

鑼鼓響 舞龍獅熱熱鬧鬧迎城隍

▲ 由縣長陳福海、省府秘書長李智雄、金城鎮長石兆瑉、鎮代會主席翁根龍、國民黨中常委陳天成、浯島城隍廟主委楊耀芸等人敲鑼,正式宣佈迎城隍活動揭開序幕。

假金城鎮浯島城隍廟前舉行,由金門縣天

震堂醒獅團精采的獅舞下揭開序幕,縣長

陳福海、省府秘書長李智雄、鎮長石兆

瑉、鎮代會主席翁根龍、國民黨中常委陳

天成、浯島城隍廟主委楊耀芸等人敲鑼,

宣布迎城隍活動於五月一日至五月卅一日

盛大登場。

鎮長石兆瑉表示,四月十二迎城隍

文.圖╱莊生

Page 15: Kinmen123

13金門季刊 123期

▲長衫馬褂的長老遶街遊行。

▲粧人迎城隍。

是目前金門地區最大型廟會活動,這項活

動迄今已有三百三十五年的歷史,100年

迎城隍時,以「世界最長純人力肩扛蜈蚣

座」獲得金氏世界記錄認證,101年金城

鎮以豐富的文化底蘊,獲選台灣十大觀光

小城,102年金門迎城隍活動入選內政部

「宗教百景」,又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家

重要民俗」。金門迎城隍不僅成為一年一

度兩岸鄉親與觀光客非常重要的民俗慶

典,更讓很多觀光客匯聚在金門,在大家

努力之下,迎城隍不僅是地方重要的宗教

活動,更是重要的文化盛宴。

陳福海表示,石鎮長是金門第一鎮

長,在其領導下將城隍季推展成國際級的

文化資產民俗活動,在此感謝鎮公所團隊

用心經營規劃,讓民俗活動在金門繼續傳承

下去。鎮公所也安排系列民俗遊藝活動,在

此也虔誠祈請城隍爺能賜甘霖,以解缺水之

苦。

Page 16: Kinmen123

14 專題報導

石兆瑉指出,今年迎城隍活動,除

了國曆五月八日的「天上聖母及蘇府四

王爺聯合平安遶境」,最後的重頭戲則

是國曆五月廿九日 (農曆 4月 12日 ),

俗稱「金門迎城隍」的城隍遷治紀念巡

安遊行,今年秉持重視與尊重傳統文化

的保存的活動原則下,金城鎮公所也特

別規畫系列活動,包括四境陣頭深耕培

育、城心城意祈福活動、迎城隍繪畫比

賽、獅王爭霸賽、後浦城影像風華展 (攝

影徵件活動 )及愛戀金城感恩音樂會等系

列活動,期盼透過一系列的金門迎城隍

活動,將兩岸三地宗教活動相結合,讓

城隍活動更加發揚光大與傳承,也讓觀

光客認識金門的廟會文化。

除了四月十二當日的城隍遷治紀念

巡安遊行是每年城隍季的最高潮外,另一

個亮點即是邁入第三年舉辦的「世界獅王

爭霸賽」,五月十六日及十七日將於縣立

體育館內進行二天的精彩賽事,今年特別

邀請到來自馬來西亞、香港、深圳以及台

灣地區的國際水準獅隊前來競賽,而金門

地區也將由甫獲馬來西亞帝宮富麗華傳統

獅藝邀請賽第三名佳績的「天震堂醒獅

團」代表地主隊參賽。

今年四月十二迎城隍,台灣扶輪社

交換學生畢業旅行也將於五月廿九日抵金

共襄盛舉,屆時將有來自二十多個國家

一百多位各國學生體驗迎城隍,感受不同

國家的宗教文化及陣頭的魅力,也是有史

以來有那麼多國際年輕朋友前來參與迎神

賽會。

▲迎城隍遶行隊伍。

Page 17: Kinmen123

15金門季刊 123期

另外,金城鎮公所並

與金門國樂協會合作,將

於五月三十日舉辦「祈福

音樂會」活動,以悠揚樂

聲為迎城隍做個美麗的收

尾,歡迎與邀請各位鄉親

長輩及海內外的好朋友們,

一起來金門到金城,尊傳

統、祈平安、誠心迎城隍。

▲金門縣長陳福海致贈紅包給表演的舞獅隊伍。

▲公揹婆精彩民俗表演。

Page 18: Kinmen123

16 美的饗宴

「金門縣一○四年美術家聯展」從

三月二十四日至四月二十三日在金門縣

文化局第一、二展覽場陳展,八十幾位

台金縣籍藝術家熱情支持和參與,展出

一百二十多件作品,成就了這項年度的美

麗盛事,吸引喜愛藝術創作的民眾共同賞

析這場美學饗宴!

由行政院文化部、金門縣政府指導,

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美術學會承辦

的「金門縣一○四年美術家聯展」於三月

二十八日上午在金門縣文化局大廳舉行

開幕茶會。金門縣政府秘書長盧志輝到

場主持開幕式,金門縣文化局副局長黃

雅芬、金城鎮長石兆瑉、金門縣議員陳玉

珍、歐陽儀雄、張雲德、金防部政戰主任

武立文、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翁清土、

前理事長楊誠國、常務監事謝華東、金門

縣書法協會理事長吳宗陵,以及地區藝文

界人士及金門縣美術學會理監事與會員等

到場共襄盛會。

「工程可以使一個國家變大,但只

有文化才能使一個國家變偉大」縣府近年

來也努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提升金門的

軟實力。盧志輝秘書長除了轉達縣長陳福

海對於聯展的祝賀之意,他並指出,美術

家聯展是地區藝文界的年度盛事,展出一

文.圖╱幻凝

八十幾位藝術家聯展成就年度藝文美麗盛事

▲金門縣政府秘書長盧志輝主持開幕式。

Page 19: Kinmen123

17金門季刊 123期

年比一年精彩,內容一年比一年豐富,不

僅地區藝術家參與,還有旅居台灣的藝術

家也返鄉參與展出,隨著藝文蓬勃發展,

創作方式也更加多元,相當令人欣喜。

地區藝術園地,這幾年在文化局與

藝文界人士的辛勤耕耘之下,無論是在美

術、書法、音樂、藝術等的質與量均不斷

的進步,不論在島內、島外的傑出表現,

令人感到驕傲。盧志輝說,縣府甚為重視

金門藝文推展工作,也會與地區藝文界一

起來努力,讓地區藝文發展更為發光發

熱,提供鄉親美的藝術饗宴,也使金門藝

術創作者持續國內甚至在國際上嶄露頭

角,提高金門的亮度。

他歡迎有更多的藝術同好一起來參

與,讓地區藝文發展更加活絡豐富,繼續

往上發揚、向下紮根,同時也能配合地區

觀光活動,拓展新的視野。

本次美術聯展的作品,不論質與量,

均相當的精緻,非常值得欣賞,石兆瑉鎮

長在讚賞展出作品水準之餘,也憂心地區

▲來賓一同欣賞美術聯展作品。

▲縣府秘書長盧志輝主持開幕式、金門縣文化局副局長黃雅芬與眾多貴賓合影。

Page 20: Kinmen123

18 美的饗宴

美術書法藝文的表現似乎有斷層現象,冀

望能有更多後起之秀的加入,傳承美學創

造與藝文火把,他也強調,在推廣地區藝

文工作上,金城鎮公所非常樂意來協助與

努力。讓地區的藝術不斷的茁壯發展。

藝文無國界,國會亡,藝術不死!

甫接任金門縣美術學會第九屆理事長的翁

清土說,這也是他一頭栽入投入藝術工作

的理由之一,學會每年舉辦各項聯展與會

員個展,除了提供藝文同好的展出交流平

台外,藉由欣賞藝術品及參與藝術活動,

提升審美能力及豐富心靈生活層次,也希

望將藝術文化種子推廣至各社區,讓藝術

在基層生根、融入生活,進一步帶動地區

藝文風氣,未來將持續以藝文結合觀光,

來提升金門的能見度。

此次聯展展出的作品都是金門籍的

美術家,八十幾位藝術家中有在地藝術家

的作品,也有旅居台灣的金門鄉親,作品

當中包括國畫、書法、油畫、水彩畫、版

畫、插畫、素描、陶藝、攝影、雕刻、篆

刻、壓克力等共一百二十多件精美作品,

創作題材兼具傳統與當代創意,作品風格

各異其趣,各種不同形式與不同風格的作

品,創作成果呈現鄉籍藝術家的藝術能

量,每一件作品都非常值得細賞與品味,

展期內也吸引來金的旅客及喜愛藝文創作

的作品的民眾人士到場欣賞。

「金門縣一○四年美術家聯展」在

金門縣文化局第一、二展覽場陳展,金門

縣政府秘書長盧志輝到場主持開幕式,並

在金門縣文化局副局長黃雅芬、金門縣美

術學會理事長翁清土等人引領欣賞各種不

同形式與不同風格的精美作品。▲藝術家李錫福引領貴賓欣賞作品。

▲不同形式的作品,各異其趣。

▲金門縣政府縣府秘書長盧志輝與來賓一同欣賞精美作品。

Page 21: Kinmen123

19金門季刊 123期

縣籍鄉土文學作家陳長慶經典詩作

〈阮的家鄉是碧山〉,詩中非但充滿著濃

郁的鄉土色彩,更是生長在那個年代的鄉

親共同的記憶,自發表以來,備受文壇與

各界人士的肯定。詩人方群博士曾在該詩

「賞析」中指出:「此詩寫詩人的家鄉

──碧山,其內容不僅介紹座落的位置,

也把家族鄰居、生活遊戲等細節逐一描

繪,這不僅是文學的表現,也是鄉土志的

保存,讀完此詩,彷彿也和作者親臨了一

趟碧山。文學不應該離開民眾與生活,面

對著遺失母語的下一代,這樣的耕耘有其

咱的故鄉咱的歌

文╱言安‧圖╱鄭碧珍

―許銘豐為陳長慶〈阮的家鄉是碧山〉譜曲

▲傳統閩南建築碧山古厝一隅。

Page 22: Kinmen123

20 美的饗宴

必要,這樣的努力更值得肯定。」

或許,到過碧山的朋友都知道,村內

除了有兩株百年黃蓮木,兩尊守護鄉里的

風獅爺與「陳氏大小宗祠」、「昭靈宮」、

「陳德幸洋樓」、「陳清吉洋樓」及「雙

落」、「一落四櫸頭」等古厝外,「睿友

學校」更因它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

值,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而被列

為縣定古蹟。同時,碧山亦出了不少人才,

例如:曾任金門縣政府財糧科長、福建

省政府組長的陳榮泰先生,曾任金門

縣政府文教科長、市立雄商校長的

陳榮華先生,曾任金門縣政府

文教科長、教育部參事的陳昆

仁先生,曾任金門大學副校

長、現任休閒與管理學院院

長的陳建民教授⋯⋯等等,

可說是一個人文薈萃的村

莊。

陳長慶詩中所描述

的:「鄉親善良擱忠厚,

無怨無嘆來打拚,園內種

的番薯芋,阿爸碾的番脯糊,共阮飼大

漢,予阮毋免枵腹肚」以及「白沙崙 紅

墩頂,番花跤 牛車路,有阮細漢行過的

跤步,樹林內的大麗吱吱叫,蘆穗園內蟬

仔會唱歌,網加隹 掠加鴒,掘塗蚓 灌

塗猴,嘛掠蟋蟀來相咬」,更是生長在那

個年代的朋友們共同的記憶。

陳長慶透過這首詩,可說道盡了金

門農村的故事與童年的回憶,儘管這首詩

只是他對自己家鄉的歌頌和禮讚,也是他

兒時的回顧與情感的抒發,可是詩中隱含

著濃郁的鄉土色彩則是不爭的事實,難怪

▲仿西洋巴洛克建築―縣定古蹟睿友學校。郭澤萍╱提供

▲洋樓造型―碧山陳氏小宗祠。

Page 23: Kinmen123

21金門季刊 123期

會引起那麼多鄉親和讀者的共鳴。其作品

誠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授、詩人藝術家

張國治在〈在地情懷,在地詩〉文評中所

言:「陳長慶擅長以寫實手法,描寫金門

之風土民情,並植根於對時局的感受,對

家鄉政治環境的變遷,世風流俗的易變,

戰火悲傷命運以及不向悲苦困境屈服的堅

強意志,鋪成一股濃濃的鄉土情懷。」

地區著名音樂家許銘豐老師,在讀

過〈阮的家鄉是碧山〉這首詩後,也頗有

同感。在數次與陳長慶晤談並經過他的同

意後,決定為這首文學與鄉土相連接,並

以母語呈現的詩作譜曲。冀望能藉著這首

歌的傳唱,讓新世代的青年朋友,把逐漸

失落的母語找回來,也讓鄉親能深切地感

受碧山村落豐富的人文風采,以及回顧那

段逝去的童年歲月。

許銘豐老師對金門音樂教育的推廣

可說不遺餘力,曾參與創辦「金門幼獅合

唱團」、「金門縣音樂協會」、「金門實

驗管弦樂團」、「金門實驗合唱團」、

「金門高中弦樂社」、「中正國小鼓吹樂

團」、「金門樂府傳統樂團」⋯⋯等社團;

▲碧山社區與金門社大合唱團合唱「阮的家鄉是碧山」 ( 李麗莉老師提供 )。

▲副縣長林德恭頒獎給參與合唱觀摩單位 (李麗莉老師提供 ) 。

Page 24: Kinmen123

22 美的饗宴

並在金門縣社區大學兼任講師,陸續開立

了「金門傳統音樂」、「二胡」、「小提

琴」、「社大合唱團」、「樂齡音樂班」、

「樂團班」、「夏威夷四小吉他」等課程

迄今,並曾擔任金門縣音樂協會第一屆總

幹事及第三屆理事長。其為地區音樂教育

奉獻的精神,值得學習與敬佩。

〈阮的家鄉是碧山〉經過許銘豐老

師編曲後,由金門社區大學與碧山社區合

唱團開始練唱。社大由許銘豐老師親自指

揮、教唱,陳淑敏老師擔任鋼琴伴奏,碧

山社區則由陳國琍理事長擔綱,並選出九

位鄉親代表加入社大合唱團,於五月二日

下午在文化局演藝廳,參加本年度孝親月

合唱觀摩。此次表演觀摩,每團限三首歌

曲,曲目自訂。惟碧山社區之團員係以

〈阮的家鄉是碧山〉為主,故而在第三曲

目時始出場合唱,想必鄉親已聆聽到一首

▲充滿異國風情,別具特色的碧山陳德幸洋樓。

Page 25: Kinmen123

23金門季刊 123期

與其他歌曲全然不一樣的故鄉之歌。

果然不負眾望,當演唱結束後,合

唱團隨即博得滿堂掌聲與受到各界的肯

定,復由副縣長林德恭先生頒發「聲藝卓

越」獎盃乙座,在團長許銘豐的授意下,

由團員鄭碧珍代表上台領獎。據《中央

社》記者黃慧敏報導稱:「金門縣孝親月

合唱觀摩今天舉行,全縣各級學校表演,

其中碧山社區的歌曲〈阮的家鄉是碧山〉

首度公開發表,受到好評。〈阮的家鄉是

碧山〉是由在地作家陳長慶作詞,出自他

民國 91年的閩南語詩作「碧山的呼喚」。

今天合唱觀摩中,由金門社區大學合唱團

演唱,作曲者許銘豐指揮。文化局長呂坤

和聆聽後盛讚 〈阮的家鄉是碧山〉既有

本土風格,又有地方特色,是一首很有代

表性的作品。」《金門日報》記者楊水詠

亦報導:「參與表演觀摩的金門社區大學

由許銘豐指揮,帶來〈阮的家鄉是碧山〉,

感動在場聽眾的心⋯⋯。」

尤其是此次參與演唱的團員們,大

部分都是業餘卻又上了年紀的音樂愛好

者,他們能以其優雅美妙的歌聲,唱出這

首充滿著濃濃鄉土味的故鄉之歌,誠屬不

易。在重視母語教學與母語傳承的現下,

希望鄉親及各級學校老師,能多多鼓勵年

輕朋友及學子們,一起來唱──咱的故鄉

咱的歌!

▲金門社區大學合唱團由團員鄭碧珍代表

領獎 (李麗莉老師提供 )。

Page 26: Kinmen123

24 美的饗宴

顏竹君「詩琴畫意」

文.圖╱鄭碧珍

鋼琴家顏竹君博士繼 2015年 3月

26日下午 7:30分,於國立台南大學雅音

樓音樂廳舉辦獨奏會後,復於 4月 8日

晚上 7:30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奏廳舉行

獨奏會,又於 4月 25日 14:30分 應金

門縣文化局之邀,在文化局演藝廳舉行

第三場獨奏,以饗鄉親。

此次演奏的曲目上半場有Beethoven

Piano Sonata Op.109( 貝 多 芬 : 鋼 琴

奏 鳴 曲 作 品 109)、Liszt Annees de

Pelerinage:Sonetto 104del Petraca Apres

une lecture du Dante Fantasia quasi

Sonate(李斯特 :巡禮之年 ....義大利【佩

托拉克十四行詩第 104首】 【但丁詩篇

讀後感 :奏鳴曲風幻想曲】),下半場為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穆

索斯基 :展覽會之畫 ),皆屬重量級、指

法繁複的大師經典作品,然而即便如此,

顏竹君仍然以她多年來累積的音樂造詣,

透過她輕巧熟練的指法,把大師的作品

做最完美的詮釋,讓鄉親欣賞到一場高

水準的鋼琴獨奏。從現場座無虛席即可

看出端倪。

大凡有音樂素養的朋友都知道, 貝

多芬一生創作大量的鋼琴作品,第 30號

E大調鋼琴奏鳴曲為其晚期三大鋼琴奏鳴

曲之一,此曲共有三個樂章,其中第三

樂章第一主題是源之貝多芬的聯篇歌曲

集《致遠方的愛人》。貝多芬在樂譜上

閃爍在樂壇的明星

2015 年鋼琴獨奏會

▲ 顏竹君博士演出前所製作的海報。

Page 27: Kinmen123

25金門季刊 123期

加註了德文 :「以最真摯強烈的情感去演

唱」,此樂章以變奏曲式寫成,這段如歌

般的主題,隨後發展成六段變奏,每個變

奏皆展現不同的語法,由最初的主題開始

不斷分化發展,在最後一個變奏如同由黑

暗迎向光明般,在音響及合聲上皆擴張到

最大的寬廣度後,曲末緩緩地再奏出最初

那單純的主題,如同生命最後的回顧般,

畫下完美的句點。

而李斯特在〈佩托拉克十四行詩第

104首〉所欲表達的則是--戰爭沒有意

義,平安那有希望;我懼怕,又充滿奢想,

時而火樣燃燒,時而又冷得像冰一樣;我

站在高山上,最高也遠不能觸及天空,彎

下我的雙膝,土地來親近我的臉孔。我愿

望把握世界,一無所獲才是我的宿命。

愛,雖無綑綁,但也沒有飛翔的翅膀;沒

被囚禁,但永無釋放之日;沒有誅戮的死

亡,也沒有生之希望;不能喜悅,也不能

停止悲傷;我的眼看不見,但看見對我的

裁決,我的耳聽不見,但聽見我的抽泣。

我鄙視生存,卻偏偏滯留人世;我厭惡自

己,卻愛別人愛的發狂;我在痛苦中存活,

流淚神傷,但心內隱約的暗喜;我厭惡死,

也痛恨生:就是這樣,女子,妳任意把我

的心傷。

〈但丁詩篇讀後感 :奏鳴曲風幻想

曲〉此首作品為李斯特「巡旅之年」第二

冊中最後一首作品,此曲如但丁「神曲」

般充滿了象徵的意義,『神曲』描繪的是

但丁個人,也是人類的共同心境,一邊是

黑暗的森林代表罪惡,另一邊則是代表陽

光的山頂;代表一種理想的境界,人性在

兩邊拉扯而不能自拔,引起李斯特的深深

▲ 彈奏時手指的變換。

Page 28: Kinmen123

26 美的饗宴

共鳴。開頭即以三全音音程構成的動機以

先現音裝飾音節奏呈現,而這猶如幽靈般

的音響,在曲中不斷出現,貫穿全曲給人

一種神秘詭異之感。

穆索斯基的鋼琴組曲《展覽會之

畫》,靈感來自其已故好友維克托 哈特

曼 (Viktor Hartmann)的畫作展覽會,為

十九世紀俄國最具代表性的鋼琴作品之

一。全曲共分十 段,分別為〈侏儒〉、

〈古堡〉、〈御花園〉、〈牛車〉、〈雛

雞之舞〉、〈兩個猶太人〉、〈利莫日的

市場〉、〈地下墓窟〉、〈女巫的小屋〉、

〈基輔城門〉,每段均根據一幅圖畫的靈

感而作,且各有標題。「漫步」的主題貫

穿各樂曲之間,不但有連接的作用,並用

以描述作者漫步觀賞間的心情轉換。經由

樂曲的解說,讓聽眾更能理解樂章的美妙

之處。

留美鋼琴家 顏竹君博士,金門後浦

南門人,父親顏國民是金門旅台資深媒體

人、作家,著有《阿魚的返鄉組曲》等

書,現為《文創達人誌》社長,母親為來

自小金門的方素美。顏竹君三歲開始學

琴,國小就讀音樂學校光仁小學、福星國

小,先後就讀於國立台灣師大附中國中、

高中部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曾

師事於朱象泰教授、賴麗君教授及魏樂

富 (Rolf─ Peter Wille)教授。十七歲時參

加第五屆義大利〈馬諾保羅 摩諾波利〉

國際鋼琴大賽 (Mauron Paolo Monopli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台灣區

甄選,獲選為台灣區代表赴義參賽,並以

最年輕參賽者榮獲成人組第五名。在台就

讀期間多次於國內外鋼琴大賽獲獎。出國

留學一直是她的夢想,於是從國中時期到

大學期間,便開始利用寒暑假及課餘時間

教琴,以為出國留學做準備。

自北藝大以鋼琴組第一名畢業後,

▲神奇之手,彈出美妙的樂章。

Page 29: Kinmen123

27金門季刊 123期

如願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音樂類唯一名

額,同年取得美國各大音樂名校碩士入

學資格,包括伊斯曼音樂院、琵琶第音

樂院、印第安納大學、密西根大學及波

士頓大學等,於 2008年秋季選擇進入全

美排名第一的伊斯曼音樂學院 (Eastman

School of Music)就讀,師事於名鋼琴

家 Prof. Barry Snyder,其優異的表現獲

得肯定,並以一年的時間即取得碩士學

位。2009年以鋼琴組第一名 Fellowship

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

校音樂 (University of lllinois at Urbana–

chamapaign)系攻讀博士,師事於伊莉莎

白大賽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鋼琴家兼

指揮家 Prof.lan Hobson,並於隔年榮獲

Krannert Center Debut Artist之殊榮,於

Krannert Center Foellinger Great Hall舉

辦鋼琴獨奏會,深獲好評。留美期間積極

參與各項國際比賽屢獲佳績,曾榮獲美

國紐約 Bradshaw& Buono l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第二名等獎,並獲邀

於紐約市及歐洲各地演出;2012年 12

月取得鋼琴演奏博士學位。在台也曾榮

獲”十方樂集樂壇新秀”及”巴赫新秀”

等於國內各地舉辦多場鋼琴獨奏。

顏竹君博士目前為國立台灣藝術大

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並同時任教於國

立台南女中、新北市立重慶國中、漳和國

中、光仁國小及嘉義國中,崇文國小等各

中小學音樂班。此次繼台南與台北兩場演

出後,壓軸的第三場則選擇返回金門公

演,雖然她在台北出生,但却永遠記住自

己是金門人,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舉辦獨奏

會,更是她夢寐以求的 。 演奏會在一片

安可的掌聲中劃下完美的句點,我們除了

祝賀顏竹君博士演奏成功外,也期盼不久

的將來再相會,讓鄉親再一次地陶醉在她

高雅美妙的琴音中 ........。

▲演出結束後親朋好友及粉絲上台獻花致賀並與文化局副局長黃雅芬合影留念。

Page 30: Kinmen123

28 美的饗宴

一次綜合性主題攝影展,以「沙

灘」、「飛羽」、「碉堡」三大主題景

觀,由十位攝影者細心觀察,用鏡頭呈現

六十件精彩作品,演繹金門自然生態、獨

特的戰地風光,以及對土地的關懷。不只

是色彩光線的調和,更藉影像反思生態資

源、戰地觀光特色等重要性,在保存及開

發建設之際,盼能喚起地方政府對於金門

珍貴資產的重視。否則,金門引以為傲的

自然生態、戰地特色不在,還能拿什麼吸

引人?

沙 .飛 .堡攝影展,由金門縣政府所

指導,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攝影學

會承辦,四月二十五日起假文化局一樓第

二展廳展出,此次由十位攝影者以分組方

式,詮釋沙灘、飛羽、碉堡三大主題景觀,

對攝影者而言即合作又競爭,主要透過鏡

頭呈現金門得天獨厚的美,喚醒更多人對

島嶼自然生態及戰地遺址等珍貴資源的重

視。

策展人也是金門縣攝影學會理事長

蔡顯國表示,沙指的金門海濱令人嚮往

潔白如雪,帶著律動感

的海沙或沙灘;飛羽,

是翱翔天際、繽紛金門

天空的留鳥或候鳥;而

碉堡不僅是金門戰地意

象,更是矗立海防前線,

讓敵人望之怯膽,置

死亡於戰線上的巨人勇

士。十個人分成三個組

別展出,是金門少見的

綜合性主題攝影展。不

在論技能高超和專業,

而傳達攝影者對於生活

抒情瞬間的定格,抓住

▲沙飛堡攝影展,文化局局長呂坤和與策展人蔡顯國、蔡添丁合影。

沙 . 飛 . 堡 攝影展

文.圖╱陳麗妤

沙灘、飛羽、碉堡意象之美

Page 31: Kinmen123

29金門季刊 123期

時間、空間交織出的內容,呼應心境及景

物光彩迥異的偶然下遇見的藝術趣味。

沙 .飛 .堡攝影展,十人分三組創作

分享。王蘇愷、李衛脩、陳淑雯、楊宗寰

等四人拍沙。蔡添丁、王建進、許進西三

人拍飛鳥。陳自強、陳志璿、莊宗翰等人

拍碉堡。彼此競爭與合作,用眼觀察,用

心捕捉島嶼美麗的容顏,不論是海岸沙

灘、空中飛羽,亦或銅牆鐵壁的碉堡,甚

至是交疊出的精彩瞬間。都是金門走過各

個時代階段,留下來的珍貴資產縮影。過

去民眾跨不過去,現在唾手可得,卻措手

不及地任它們溜走,影像反應拍攝者對生

活大地的刻劃、悲憫,一幅幅引發共鳴、

充滿張力的畫面,盼能激發觀賞者更多的

島嶼關懷。

金門沙灘上滿佈著軌條砦,不只是

旅人、攝影師的最佳取景點,也深受外國

遊客喜愛,自巴西來金門高中交換學生的

蔡芷嫣(Esabelle),就對金門馬山海岸

景緻印象深刻。當然這樣的畫面也是展覽

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只不過攝影師拍攝的

是因為舉辦活動或非法盜取而斷頭的軌條

砦。蔡顯國以此為例指出,金門海邊遺留

許多兩岸軍事對峙時期擔負反登陸任務,

現卻相繼消失,海岸原有的面容不見了,

拿什麼吸引人。

金門生態豐富,有三百多種鳥類現

蹤,有「夏日精靈」之譽的栗喉蜂虎,正

大舉現身金門,孕育新生命。在攝影展中

以飛羽為主題參展的蔡添丁形容,這個時

節為了捕捉栗喉蜂虎、全島估計僅約三十

隻的斑翡翠,需要躲在偽帳中和炙熱的氣

候搏鬥,雖然辛苦但完成這些精彩照片真

的令人感動。不過,作品背後想傳達的更

是對環境恣意破壞的反思,當有一天棲地

不在,牠們不再來,金門的天空就失去了

飛羽的精彩。

金門到處可見矗立於海防前線的軍

事碉堡,過去軍管時期民眾不得其門而

入,但戰地政務解除開放觀光後,因為多

元的因素大量地消失,令許多返金的老兵

感嘆家都沒了回來做什麼?而地區有一群

熱心戰地遺址保存的民眾,透過由下而上

的力量,辦講座、辦活動,並且籌組金門

戰役史蹟學會,用行動為這些珍貴軍事資

▲ 沙飛堡攝影展 -沙,金門縣攝影學會理事長蔡顯國講解。

▲沙飛堡攝影展。

Page 32: Kinmen123

30 美的饗宴

產保存發聲。在此次攝影展中,以「岩石

碉堡」等作品參展的莊宗翰說:「許多碉

堡在初次相遇的那一瞬間,往往是一陣驚

嘆,在當年物資缺乏的年代裡,能夠在砲

火下艱困的環境中,一鍬一鏟的構築起堅

固的防禦堡壘,其中不乏地勢險要的灘際

岩丘,在時間的洗禮下 ,這些戰備工事已

經與金門融為一體,而唯有站在碉堡下貼

近它,才能體會當年戰火中求生存的艱

辛」。

沙、飛、堡攝影展,展出至五月

二十一日止,它不只是呈現島嶼美麗容

顏,更多的是反思金門的人文關懷,值得

細細品味。飛羽主題參展人之一的蔡添丁

期盼,當各界看到大家的心血創作時,政

府或各界能夠更加重視金門戰地觀光特

色,特別是生態資源保育及軍事遺跡保

護。碉堡主題參展者莊宗翰也認為,自然

生態、海岸、戰地史蹟都是金門相當重要

的元素,隨著時代的變遷,地景地貌都在

改變中。此次透過鏡頭保留這些對金門重

要的元素,希望能重新喚起大家對於這塊

土地的認識。

文化局局長呂坤和也前往參觀,在

蔡顯國、蔡添丁等人的導覽下見到碉堡主

題攝影作品,憶起他的當年當兵的回憶,

他形容當年在古寧頭當兵時,緊鄰海邊的

碉堡,當海水漲潮時將釣竿伸出窗外,即

可釣魚。對於沙、飛、堡攝影展他認為作

者的技巧已純熟,量不必求多,未來不妨

可以將作品放大,朝更精緻的方式表現,

讓主題單純化,這樣力量更大。

▲沙飛堡攝影展 -堡。

▲沙飛堡攝影展 -飛羽,參展人之蔡添丁講解。

Page 33: Kinmen123

31金門季刊 123期

文.圖╱冉色斯動畫股份有限公司

冉色斯一直很期待能將動畫與台灣

傳統元素結合,作趣味化展現,進而達到

文化推廣與傳承的目的。「閰小妹—風獅

爺大會」電影版的製作,很榮幸地獲得金

門文化局以及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補

助,讓冉色斯的創作團隊有機會親自到金

門考察,親眼見證金門的脫俗、美麗與傳

奇。實地考察結果十分驚艷,我們思考如

何才能將金門別具特色的三種文化-閩南

文化、僑鄉文化以及戰地文化不著痕跡的

包裝入動畫電影之中,趣味又不失真。

全片以尋找風獅爺為主軸,隨著劇

情更迭帶領著觀眾一同遊歷金門。造型活

現、風格鮮明的風獅爺們,是本片最重要

的靈魂人物。我們挑選了許多具有代表性

的風獅爺造型,像是瓊林風獅爺、蔡氏家

廟風獅爺等,並依照祂們外型給人的感覺

賦予祂們不同的個性,而風獅爺們也各具

有不同的本領,鎮守一方,守護鄉里。

在閩南建築方面,金門到處都是古

色古香的精緻閩南式建築,好比有一百座

的板橋林家花園!屋子最大的兩類差異是

燕尾與馬背,令人彷彿置身於歷史的時空

當中,目不暇給;而金門為了防止盜賊侵

犯的四合院,也跟台灣常見的三合院大大

的不同,這點在電影中都有特別露出。

在僑鄉文化部分,擁有時代刻痕別

具風味的模範街、北山指揮所等洋樓建

築,都是我們取材作為本片的建築造型範

本。另外,我們也在模範街場景設計了迎

城隍、蜈蚣陣的橋段,將民俗文化也帶入

動畫之中。

在較廣為人知的戰地文化部分,美

麗海岸線上的軌條砦、錯綜複雜的民防坑

道、戰地坑道、絢麗的翟山水坑道,還有

壯闊的擎天廳,都是在實地考察時感受到

的時代震盪與震撼,繼而轉換成故事裏頭

的奇幻與趣味場景。

另外金門酒廠與吉祥物金龍,也是

金門一項重要且別具特色的一個部分,因

此我們也將之轉換成具有傳奇色彩的一個

場景與角色,增添它奇幻色彩與神祕性,

豐富了觀眾的想像空間。

其他如鱟魚、太武山、石龜、毛氈

苔、濱刺麥、金門電話亭、金門貢糖、金

門菜刀、魟魚穴傳說等,也都是別具特色

的創作取材來源。

Page 34: Kinmen123

32 美的饗宴

今年 321,中正國小百年校慶音樂

會,楊肅元老師特別指定,要把《百靈鳥》

合唱來懷念蔡繼堯老師,感恩他當年提供

合唱團樂譜的恩情,聆賞美聲之中思想故

人,還真令我動容!

蔡繼堯老師,於去年五月 19日去

世,27日告別式,現在即將滿一周年,

恰好我在這一個五月 23日,文化局安排

〈吳鼎仁五月彩墨畫展〉,就以我的這次

畫展,來紀念金門美術先師蔡繼堯,表示

我個人的一點心意,感謝多年來師友相

知,先師一路的教導!

去年五月驚聞噩耗時,我正在畫一

幅〈燕南書院〉,隨即用水墨把天空塗成

愁雲慘霧的心情,為記取這段哀思,並寫

了一篇〈祭遙〉遙祭蔡繼堯。無限的懷念

總在殤別之後,為了懷念蔡老師,我還

特別畫一幅超現實的彩墨畫〈殤逝在五

月〉,同時應「金門民報」之邀,也寫一

篇〈殤逝在五月〉的紀念文,聊表哀思。

▲展覽現場―策展人 吳鼎仁先生。

2015 吳鼎仁五月彩墨展

文.圖╱吳鼎仁

紀念金門美術先師蔡繼堯先生

Page 35: Kinmen123

33金門季刊 123期

到了這樣的一個五月天,充滿「離

騷」的傷懷,我展出彩墨畫,迷離的影子

永在我內心幢蕩!〈祭遙〉、〈殤逝在五

月〉、〈燕南書院〉在心中、在畫中、也

在書中,五月畫展同時出版我第 20 《浯

江花月夜》文集。由於蔡老師平時不斷

的嘉勉,這次我的彩墨新作,已高達 140

幅之多,包括幾幅聯屏大畫,預計九月在

文化園區的大展廳,再作〈吳鼎仁百幅彩

墨畫展〉,並出版我的第 21 《吳鼎仁百

幅彩墨畫》畫冊專集。

水墨濃彩交融一派空濛,暈染出爛

漫妙幻的彩墨藝境,采風寫意,捕景寫

真,若即若離若天馬之行於空中;抽象具

象游離於無何有之象。用彩用墨亦濃亦

淡,滋潤鮮活,水影滲透在彩墨掩映之

中,興至潑墨吹雲,讓一紙微妙變幻萬

千。造景先坐看雲起,而目識心記成底

稿,走筆如夢似幻;潑彩豪情創意,縱一

山幽谷潑翠,野草豐原潑綠,峰擎林茂,

山嵐飄飛錦繡。時常身登勝景,真境實景

有筆墨不到的地方,非我俗眼凡胎所能悟

透,豈是我手拙心粗所能描盡,用破墨與

拓墨,手法顛覆傳統,創新筆墨。

我的筆墨生涯,破墨賦形,酣筆飽

蘸墨色淋漓,氣韻磅礴。淡墨濃蘊生機,

積墨漬染層疊,章法在有無之中。腳蹴手

抹,逆鋒取勢,亂筆縱橫,隨形為石,散

筆聚墨為行雲,空無妙有虛白如流水。心

領神會,隨意風雨,偶然雲霞,神來巧墨

妙筆,不著痕跡間,點染了江山異趣。

一身老於水墨四十年,心處於現世

繽紛花彩世界,故國神遊了大江南北,斗

室中方寸間,孕育創意於壁板牆頭。儘

管,豐城劍消磨了龍氣,中山毫寫禿了紫

兔,嶧陽琴解脫了鸞膠,藝境心創於平常

筆墨間,這般彩墨作生涯。彩彤微雲出河

漢,疏雨梧桐零落,追求內心深處的靈透

明瑩,尋找淒迷的雲夢遐思,春霽臨風,

心神常如駕景雲遊遠方。

千古的思念離騷,「用君之心,行

君之意」,卜居或處世,書畫遊藝或創作,

將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中之鳧

乎?老師大去如「黃鐘毀棄」,讓我作一

個「瓦釜雷鳴」的剩人!我有自知之明,

早在 40年前我已篆就「瓦釜雷鳴」一石

自嘲!

▲現場展覽―彩墨畫作品。 ▲「燕南書院」―吳鼎仁彩墨畫。

Page 36: Kinmen123

34 閱讀分享

文.圖╱陳麗妤

4.23世界閱讀日,金門二十所國

中、小及幼兒園同步吹響閱讀大號角,縣

長陳福海化身「縣長伯伯」到金鼎幼兒園

為學童說故事,透過繪本「坑坑洞洞」,

藉由引導及問答讓學童思考如何獲取相

關知識,並反問自己為什麼要閱讀?閱

讀的好處又為何?期盼將閱讀的習慣深

植學童心中。而不論是世界閱讀日,或

「Bookstart閱讀起步走」,皆在鼓勵兒

童及早接觸書,享受閱讀的樂趣。此外,

新科技充斥的現今,多媒體閱讀型態並

存,亦在喚醒世人,莫忘學習最根本的能

力 -閱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於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正式宣佈將 4月

23日定為「世界書香及版權日」(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或稱為世界閱讀

日,主要目的在藉著這個重要的日子,請

大家關注閱讀、出版及智慧權益的發展,

尤其是青年及兒童閱讀推廣,透過籲請各

成員國的學校、圖書館、出版社、非營利

組織多多舉辦各種活動,喚醒世人重拾閱

讀的興趣及對著作版權的重視。

閱讀是學習的基石,地區每一個校

園都有各自的閱讀活動,金門縣政府於

4.23這天,響應世界閱讀日的宗旨,結

合全縣二十所國中、小及幼兒園,一同在

晨間時光同步一起閱讀,讓書香在金門遍

地開花。不論是志工媽媽故事、閱讀角落

活動、全校網路傳播教師閱讀分享,處處

充滿師生閱讀的身影,向來對於閱讀相當

重視的縣長陳福海,也支持這樣「金門悅

讀大行動」,並化身「縣長伯伯」現身金

鼎國小幼兒園為小朋友講述繪本「坑坑洞

洞」的故事,小朋友童言童語發問互動,

讓閱讀變有趣,縣長伯伯也形容,和小朋

友相處自己的心境彷彿也變年輕!

「坑坑洞洞」繪本故事書,是出版

社(或作者)與文化局共同出版的作品,

▲ 世界閱讀日 -縣長親臨幼兒園說故事給小朋友聽。

伯伯講故事長世界閱讀日

Page 37: Kinmen123

35金門季刊 123期

▲ 縣長伯伯講述「坑坑洞洞」故事書,由教育處處長李文良先生、金鼎國小校長蔡雪芳陪同。

主要呈現烽火歲月中,民眾在戰火下躲防

空洞的景況,透過精美旳插圖和簡潔的文

字,描述了戰爭前坑道是故事主角們第二

個家;而戰爭結束後又成為孩子們冒險的

樂園,也充滿著奇妙且精彩的故事。那段

故事離學童有數十年的時間,在問答間學

童為什麼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為何要挖坑

洞、躲防空洞,除了老師有教這個答案

外,那便是從平常的故事分享或閱讀而

來。當學童能侃侃而談閱讀的好處,也足

以讓更多的人都能明白,世界各國致力於

閱讀的推廣的用意!

4.23世界閱讀日,全縣計 6438位

師生於上午7時30分至8時一起在閱讀。

班級讀書會、師生共讀心得、圖書共讀、

晨讀、廣播閱讀、讀報、繪本導讀、娥媽

媽說故事、角落圖書,校園故事小主播、

網路直播故事分享等,運用不同的方式,

不一樣的媒介,讓不在活動第一現場的師

生一起參與閱讀活動,也透過網路以及新

聞傳播讓社會大眾亦同步了解活動的訊

息,擴大國際閱讀日的宣示效果,期能喚

起大眾對閱讀的重視,攜手共讀隨夢想啟

航,從閱讀出發厚植縣民的競爭力。

而談到世界閱讀日的閱讀推廣,不

得不提及「Bookstart閱讀起步走」活動,

它源自於英國,自一九九二年起,英國公

益組織圖書信託基金會、伯明罕大學教育

學院及伯明罕的衛生機構和圖書館共同推

動 Bookstart運動。目的在鼓勵兒童及早

接觸書,享受閱讀的樂趣,也透過實驗數

據證實閱讀能夠有助於提升兒童的學習與

閱讀能力。據悉,國內最早推動閱讀起步

走活動的是二OO三年於現台中市舉辦。

Page 38: Kinmen123

36 閱讀分享

金門縣則自九十八年開辦閱讀起步走

活動,文化局每年透過活動的舉辦,

強調的是嬰幼兒的閱讀運動從 0歲開

始,而且幼兒成長非「書」不可,文

化局也致贈有豐富繪本及圖書的「閱

讀禮袋」,鼓勵家長踴躍協助孩子和

書做朋友,勇於跨出閱讀的第一步。

人類己經邁入二十一世紀,面

對全球化、知識爆炸時代,閱讀和學

習不再只停留在學校階段,而邁向終

身學習,又終身學習的習慣,需自幼

從閱讀習慣及閱讀興趣之養成開始,

並且將閱讀的空間從學校帶到家庭甚

至職場,引導孩子透過不斷的自我學

習,練就一身本領,以在變化迅速的

世界中,悠然自在地應付並追上世界

的脈動。 ▲ 有獎徵答時間,縣長伯伯發小禮品獎勵幼兒反應熱烈。

▲ 縣長伯伯侃侃而談,學童認真專注聽故事。

▲ 幼稚園小朋友期待縣長伯伯的到來。

Page 39: Kinmen123

37金門季刊 123期

福蔭地區學子

文╱林靈.圖╱許勇為、林建育

在鑼鼓喧天,震耳鞭炮聲中,金門

魁星爺百餘年來,首度出巡!自 2007年

開始,金門縣文化局於每年 5、6月考季

來臨前,均會舉辦祭拜魁星的活動;較為

特殊的是左手持墨、右手揚起掌筆的魁星

爺,於今年的考季前,主動出擊!循例除

於奎閣提供祈福卡供各類考生祈福外,魁

星爺今年更乘轎出巡金門學區,福蔭地區

學子金榜題名。

奎閣不僅是信仰的神聖空間,更是

金門文風鼎盛的象徵。傳說中,魁星爺掌

理考試命運,主宰功名,科舉以來,學子

常前往祈求考運順暢。而座落於於金門縣

後浦塗山頭的奎閣,又稱魁星樓,始建於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仕紳林斐

章捐銀千圓所建,精巧古樸,座落迄今,

經過四次整修,但卻不改原貌,列縣定古

蹟。

▲ 文化局今年首次辦理「魁星出巡 名點金榜」活動。

金門魁星爺百年來首度出巡

Page 40: Kinmen123

38 閱讀分享

奎閣祭祀魁星北斗,科舉時代受到

文人的崇敬,其建築形制有別於宗祠、家

廟。奎閣為正六角形的二層建築體,為重

檐攢尖屋頂的樓閣式建築,頂上置有泥塑

葫蘆裝飾。主要建材為紅磚、石材及木

料,外觀漆以朱紅、黑兩色。藻井為蜘蛛

結網,頂心彩繪則採按金箔龍飾及收頭頂

心栱尖。而從造形及建築形制看來,金門

奎閣極有可能是承自泉州晉江魁星樓的作

法。

在金門,以往每逢考季,考前均由

地方首長率地區耆老與學子在奎閣舉行魁

星祈福活動,金門縣文化局說明,除因重

視先賢尊崇文教之神魁星爺護佑地區學子

的傳統文化意涵以外,再加上地方耆老與

鄉民之請,至今已有 179年歷史的金門

古蹟奎閣,今年因而首次辦理魁星爺巡點

學區的活動。

在傳統民間信仰中,屬中國五文昌

之一的魁星,掌理考試命運,主宰功名利

祿。 魁星,又名魁星爺、大魁夫子、大

魁星君,為古時候讀書士子的守護神;不

少學子,在自家的宗室或廳堂,供奉魁星

爺的神像或畫像,祈求保佑自己的考運享

通之外,也可以向人炫耀自家是一個「書

香門第」。

奎閣供奉的魁星造型特殊,青面獠

牙、麻臉獨腳,單足踩在鰲魚之上;另一

腳揚起踢斗,左手持墨、右手揚起掌筆,

有一說其型源自「魁」字;而被點中試卷

的考生將可榮登金榜,亦即所謂的「魁星

踢斗、獨占鰲頭」。古人傳說祀奉魁星爺

可以保佑書讀得好,又說可以高中狀元。

時至今日,魁星爺的管轄範圍不僅止於文

▲ 文化局呂坤和局長及各界長官主持祭典儀式。

Page 41: Kinmen123

39金門季刊 123期

運亨通、科試及第,舉凡官運亨通、財糧

寶庫光明等功名利祿,均可祈求。

魁星爺乘輦,在桶燈、七星旗、七

隊隊旗與喧天鑼鼓的開道下,巡經街巷,

進入校園點化學子,過程均按古禮進行,

依古禮獻祭,除了依序奉上酒、牲禮、粽

子、果盒、茶、棗燈、金帛等象徵「高中」

的祭品,地區行政首長也帶領所有學生念

祈福文,並呼應鄉親祈求庇蔭子弟金榜題

名。

知曉魁星爺出巡,學子們不論年紀

大小,紛紛搶鑽轎腳祈福。「希望魁星爺

保佑我可以高中志願學校!」「請魁星爺

保佑我考高分!」學子們一個個神情虔

誠、喃喃宣讀祝文。在面臨考季來臨前,

虔誠的鄉親無一不希望主掌文運的神明庇

佑學子金榜題名,錄取心目中的理想學

校。

魁星爺出巡的重頭戲,莫過於鑽轎

腳活動,只見地區學子一字排成長長人

龍,以最虔敬的心,從魁星爺的轎底匍匐

前進,除了饒富古趣,這場藉助「神力」▲ 魁星出巡,執掌桶燈開路。

▲ 學童觀看魁星出巡。

▲ 隊伍繞街遊行,場面盛大。

Page 42: Kinmen123

40 閱讀分享

加持的活動,也寄託了多少考生和家長的

殷殷願望。而在今年考生、學子只要憑證

件至奎閣上香祈福,即可獲得考生專用文

具福袋乙份。

魁星爺是天上主文運的星宿,在科

舉時代應考士子們都會膜拜魁星爺,祈求

試運亨通,魁星名點,獨占鰲頭。即使現

今已廢除科舉制度,各種入學考試、國家

考試仍持續推行中。以往每逢考季或是魁

星壽誕日,奎閣總可見到莘莘學子與考生

前往祈求,神案前擺滿了各式准考證或學

生證,信眾以蔥、芹菜、花生、龍眼、粽

子等物,祈求魁星繼續高照,保佑考運亨

通。

文化局文資科科長郭哲銘說明,這

是建於清道光 16年 (西元 1836年 )的

奎閣,在建閣百餘年來,首次由魁星爺在

考期前出巡到金門學區,供考生祈福及鑽

轎腳。文化局文資科許勇為表示,希望未

來魁星爺能夠持續下鄉,前往各鄉鎮學

校,讓各位同學、考生都能共襄盛舉,親

自參與祭典活動、祈求好考運,也盼藉由

此次魁星爺的主動出巡,將魁星文化推展

出去。

奎閣管理人黃庭贊表示,在今天魁

星爺的出巡活動裡,他能感受到魁星爺的

開心、雀躍,黃庭贊還透露魁星爺在很早

之前,就表示有意願要出巡。黃庭贊也

說,魁星爺相當靈驗,地區眾多鄉親、考

生極其信仰,每年前往還願的人亦不少,

甚至還有台灣人特別慕名前來,也曾遇到

有台灣信眾專程前來還願的。

金門高職國文老師王建成指出,以

往一般地方民眾多為自發前往奎閣祭拜魁

星爺,而對於這次的魁星爺主動出擊,相

當有意義,除了藉由本次活動對地方特殊

的魁星爺文史加以保存與發揚,也希望所

有的考生能獲得好考運。

奎閣每年除了在農曆七月初七會建

醮酬神,文化局於考季前夕,亦舉辦魁星

祈福活動,舉凡應屆考生或將參加考試

者,皆可至奎閣拜拜祈求魁星爺加持考

運,同時也盼讓更多考生能夠認識地區魁

星爺文化,藉以傳揚金門特有的魁星文化

傳統,讓舊有奎閣建築賦予新的生命力,

也充分表現奎閣的創建本意。

▲ 主動下鄉出巡,遊行隊伍旗幟飛揚。 ▲ 金城國中學生排隊鑽轎腳。

Page 43: Kinmen123

41金門季刊 123期

中國近代史將下南洋、闖關東、走

西口、過台灣等稱為重要四大遷徙現象。

清末民國到南洋謀生者以廣東、福建籍居

多,福建的漳、泉二地出洋人口占七分之

五,金門與對外開放通商口岸的廈門僅一

水之隔,風潮所及的影響,出外謀生者日

益增多,成為閩南著名的僑鄉之一。通過

早期一些發黃的黑白老照片蒐集整理,可

以還原過往的歷史情境。

老照片說故事

回顧百年落番影像

西方攝影技術的成熟發展,起源於

1839年,清末開始傳入中國,許多傳教

士或攝影師在各地旅遊傳教,留下不少珍

貴的紀錄照片。由於早期照相館並不普

及,而且費用昂貴,都是在經濟條件許可

及特殊的情況下才會留影,其中以僑鄉文

化有關的影像最多,俗稱大字的出國簽證

護照,都要貼上肖像照片,或者從南洋寄

回家鄉的留影,有些人落番之後終其一生

文.圖╱林金榮

▲老照片及玻璃底片。

Page 44: Kinmen123

42 閱讀分享

再也沒有回來,相片變成留給家人唯一的

想念。

這些從僑居地寄回的老照片,留下不

少的歷史印記,當初殖民地的照相館多,

打上戳印的店招、住址、國別,變成可以

辨識的依據。攝影社的店名,除了英文及

個人名字的照相館外,如中華照相(菲律

賓馬尼拉)、廬山照相館(菲律賓馬尼

拉)、首都(菲律賓馬尼拉)、華昇影相

(馬來西亞)、漢真(馬來西亞)、容芳

影相(新加坡)、華昌影相(新加坡)、

容新日夜影相(新加坡)、鏡芳樓映相(緬

甸仰光)、天然樓映相(緬甸仰光),香

港則是用影院、影樓。從命名方式及意義

▲旅居新加坡僑居地金門華僑的家庭合照。

即可看出是華人或專門為華人而設的照相

館,地名透露的歷史信息,像新加坡原為

馬來語 Selet的譯音,是海峽的意思,指

的是新加坡海峽,以前可以控制麻六甲海

峽和南洋群島的馬來世界,各個王朝勢力

範圍;老照片中有實力、石叻、實叻、星

洲、星架坡等不同的稱法。僑胞眷屬往返

出入都須經過廈門,不少僑民住過廈門和

鼓浪嶼。由於候船停留的時間比較久,廈

門照相館成為華僑留影重要客源,一些照

片上有廈門維新、古浪嶼英明(鼓浪嶼)

等的店章。

比起國內的刻板簡單的棚拍畫面,

南洋寄回來的影像,有較多樣的攝影風

Page 45: Kinmen123

43金門季刊 123期

格。有些單張西式攝影椅襯景,添上

俗稱洞葛的手杖、別名加瓢的西式禮

帽,表現入鄉隨俗或走入上流社會形

象,拍出不落人後,表現身分地位

的顯貴。然而不論在華麗或素潔的服

飾外表下,常常可以看到一雙因為長

期過度勞動的手掌,掩飾不了身體結

實、面部青筋暴露及粗手大腳的操勞

體態。有些早期的僑民與當地女子結

婚生子,她們的生活在那時是比唐山

富裕,影像中則不改變其服飾裝扮,

以簪花、花布裙、珠繡鞋等著裝扮相,

很容易看清楚和華人不同的身分。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後製添加的金飾行頭。

▲清末民初的老照片。

Page 46: Kinmen123

44 閱讀分享

有些在純歐式繪畫背景布的烘托下,

一副身居別墅庭院,享受悠哉休閒生活的

模樣,要不走西式風格,男人留紳士髮

型穿西裝打領帶,雙腳伸出亮晶晶的皮

鞋,顯得洋氣十足。但是即使添加的西式

或南洋景物,多數是中西合璧的自由創

作,男人女人儘量穿戴所有的行頭首飾,

少不了時髦的手錶、懷錶、戒指、手鐲、

項鍊、耳環、珍珠、髮飾、高跟鞋等,如

果沒有實物,在沖洗的照片上也可以添加

描繪著色,反正國內民智未開,平日眼見

的東西不多,充場面的背後也能看出風光

落番的內心深處。屬於較早期家庭成員的

盛裝合照,在刻意安排的佈景下,男人穿

著唐裝表示不忘本,久居南洋或當地孩童

大多數穿戴銀腳鏈卻赤足,大量的花卉鋪

陳,因時代環境的交替,可以看到有清裝

的纏足,點綴著時髦的舶來品擺飾,如西

洋鐘,西洋桌巾、花布、寵物犬、咖啡杯

組、燭台、洋傘、家具等等,地板上總是

有大片磚石鋪陳、樓台窗景,大部分是道

具而非實物。受到文明新潮的魅力影響,

有些年輕女孩率性的著中性打扮,或者直

接穿上西式男裝,眉宇之間透露出自信的

氣質。

一些在當地的僑領如甲必丹、雷蘭

珍等榮銜,他們留影時穿著當地正式的服

飾,戴上政府頒給的勳章,簽署英文名

字,往往這些當年寄回家鄉的照片,都是

光宗耀祖的好事,最終都被當遺像保存下

來。可惜的是地方民俗風情,人一旦往

生,所有遺物都會燒毀,記憶隨風而逝,

這是至今大部分老照片留存不多的主要原

因。

僑居地外拍的影像,都會選擇與僑

民生活事業有關的場景,如農場、工廠

等,其他如壽誕、聚會等社教活動,特別

喜歡在華人僑社、華人興辦的書院、華文

書報社前合影,提供後世調查華僑歷史的

研究對象課題。

1928年來自台灣的吳添 ,選擇鄰近

縣政府人潮集中的模範街,開設金門照相

館,這是金門最早正式的照相館濫觴,之

前島民都是搭船往廈門照相館拍攝留影。

由於當時社會僑民出國護照證件眾多所

需,生意也經營得不錯,該館的二週年紀

念時,還特別在金門商會舉辦紀念遊藝

會,除表演新劇外,尚有京劇串演及樂歌

等,招徠觀眾熱烈捧場的盛況,這是宣告

▲從越南寄回金門的家人影像。

Page 47: Kinmen123

45金門季刊 123期

金門老影像由島內正式拍攝開始,也是海

外落番影像蒐集歷史的重要分水嶺。

華僑老照片是時空的忠實紀錄者,

百年來攝影感光材料的底片也從金屬版、

玻璃版、膠片等而有不同的發展歷史過

程,拍照時光線照射到鹵化銀時,鹵化銀

轉變為黑色的銀,經過顯影、定影、沖洗,

就是黑白負片,修片除了美化整容,加上

紀念性的中英文字,沖洗出的照片還負起

裝飾作用,雖未必十分自然,卻悄悄留下

時代珍貴的印記。

回顧百年落番影像,閱讀百樣歷史

人生。

▲老照片背後隱藏著僑居地不同的人生奮鬥故事。

Page 48: Kinmen123

46 文化采風

▲古崗樓舊景至今依然風華亮麗。

古崗湖畔人文勝蹟─

古崗樓興建史話文.圖╱莊靖

古崗湖為金門著名的風景名勝,有

一首傳唱已久的頌讚歌曲〈古崗湖畔〉,

由蕭而化作曲,夏明翼作詞,曾經收錄

《金門之聲》的錄製專輯。歌詞由懷古幽

情而生惆悵,曲風時而柔美,時而壯懷激

烈,從典雅進入慷慨激昂,極富時代愛國

情懷,歌詞曰:「好美麗的古崗湖呀,綠

透了我的心房,明如月,白如霜,陣陣清

風陣陣涼,南明往事話興亡,魯王舊墓桂

花香,折得了一枝教我寄何方,大陸同胞

處境呀好淒涼,思來想去拋卻花枝細擦

槍。」

Page 49: Kinmen123

47金門季刊 123期

古崗湖也稱鼓崗湖,是位於金城鎮

古崗村內的天然湖泊,鄰近金門城的東

門,清代金門鎮總兵署用來養魚供給武廟

祭祀,民國後開放承租養殖淡水魚,租金

一度提供古崗學校興學辦教育。近代古崗

湖因古崗樓聞名,建樓始末來由又牽涉到

三、四百年的歷史春秋。

清初鄭成功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

會盟前朝遺老,力圖中興復國大業。魯王

朱以海是明太祖朱洪武的十世孫,崇禎

17年(1644年)襲封魯王,明朝滅亡後

在紹興以監國興兵抗清,清兵南下,魯王

由舟山入閩。順治 8年(1651年)鄭成

功迎魯王至廈門,不久之後移駐金門,王

忠孝、張正聲、郭貞一、辜朝薦、唐顯悅、

蔡國光等一併抵達廈門,受到鄭成功的禮

遇。順治11年(1654年)魯王駐蹕金門,

鐫刻「漢影雲根」四字於古崗湖南岸山頂

以明心志,諸葛倬、吳兆煒、鄭纘祖、鄭

纘緒等人附和瞻詠,序曰:「監國魯王,

▲ 1970年複製重立之漢影雲根碣。

▲明末魯王題字漢影雲根碣。

Page 50: Kinmen123

48 文化采風

遵海而南,揮翰勒石,為漢影雲根四窩

字,意念深矣!倬等瞻詠之餘,同賦詩誌

慨。」落款為永曆甲午年,即永曆 8年。

漢影雲根的勒石在民國初年,從山頂滾落

到山腳,古崗村興建古崗學校時,石匠在

不知情的狀況下,盲目下手鑿掉「根」字,

1970年金門社教館請專人臨摹舊有字跡

及印信,在旁邊巨石重刻完整字體。

清朝一統江山之後,對於魯王最

後的下落眾說紛紜,直到清道光 16年

(1836年)林樹梅按照前人「魯王墓前

有大湖」的說法,把在金門城外發現的一

座大墓,推斷為明監國魯王墓,報請官府

重視後修築墓園供人憑弔,福建興泉永道

周凱主事並立石碑記其事由。林樹梅寫有

〈遊古崗湖詩〉曰:「登高望不極,把酒

弔斜暉。潮落魚龍靜,煙分島嶼微,吟心

依晚槕,湖色上春衣,芳草今猶綠,王孫

何處歸。」「為覓前朝跡,殷勤訪舊阡,

興亡同一感,山水自千年。客指城邊路,

牛耕墓上田,不堪仰雲漢,剔蘚讀遺鐫。」

這座古墓在魯王真塚的發現後,重新定為

魯王疑塚,1983年金門縣政府挖掘鑑定,

改名為「宋元豐命婦之墓」保留魯王亭原

貌。

說到魯王亭,推溯 1936年國難當頭

前夕,省府官員及地區鄉紳「追維魯王當

年監國抗清、誓復國土,抑何其氣之壯而

志之堅歟!」鳩資建魯王亭,並請蔣委員

長題「民族英範」四字刊於石,激勵國民

共體時艱意識,一致團結對外抵抗外侮;

沒料想得到的是事隔將近 30年後,蔣總

統遷台復行巡視,才有機會看到自己的勒

石筆跡。

▲遷葬小徑的魯王墓,每年都會舉行公祭儀禮。

Page 51: Kinmen123

49金門季刊 123期

1959年 8月 23日,金門駐軍 58師

構築工事,在古崗湖畔梁山埋設炸藥,引

爆山頭來提取石頭,工作中意外發現南明

魯王真塚,壙內出土〈皇明監國魯王壙

誌〉,墓誌銘澄清野史記載對鄭成功「沉

王於海」的汙衊,這方墓誌銘及陪葬物

品,後來移交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金門

地方有識之士一直以未能歸還原籍引以為

憾。蔣總統接到此事的報告非常重視,特

別於事後二個月,專程來金門探視魯王

墓,當場指示金門防衛部司令官劉安祺上

將,好好保存遺骸文物,打算準備遷葬以

慰英靈。劉安祺立即組織遷葬委員會,傳

令找尋風水寶地,最終覓得太武山西麓為

理想陵園,就於 1963年舉行遷葬小徑典

禮,蔣總統親題「民族正氣」四字於墓坊

上,墓前還有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蔣經

國上將撰寫的〈重建明監國魯王墓碑記〉

石刻,並且鄭重安排為金門年度的公開祭

奠日。

1963年春天,總統蔣中正巡視金

門,由魯王亭經過古崗湖,他既讚賞古崗

的湖光山色優美,又擁有諸多的南明人文

古蹟,與當年的復國王師枕戈待旦處境相

似,遂由金門防衛部司令官王多年,發起

在湖濱建起朱樑碧瓦的三層傳統宮殿建

▲南明史蹟道出古崗樓興建史話。

Page 52: Kinmen123

50 文化采風

築,佔地數十畝,高 16公尺。施工

前曾經遷走清代總兵官盧成金的墳

墓,改葬於水試所香蓮廟旁。全部

工程由 26師陸軍兵工費 10個月建

成,隨後在魯王勒石旁,修築一座

中國傳統式涼亭,古崗湖畔的山川

美景盡入眼簾。1964年司令官王多

年再度陪同總統巡視金門,親臨古

崗樓正式開幕啟用,並到湖畔附近

探視部隊生活情形,領袖相當滿意

王多年為他所作的諸多事情,古崗

樓是其中的首要事項。之後蔣總統

每次蒞臨金門,傳聞有幾次都選擇

在古崗樓會晤地區重要幹部,同時

居民也看到現場戒備森嚴,封鎖對

外開放及軍用吉普車的頻頻出入情

形。

蔣總統對古崗樓的重視程度,

在一本金門軍管時期主官(管)必

讀的《領袖蔣公歷年巡視金門紀要》

手冊中,記載 1966年 5月 6日指

示古崗湖畔及亭樓可以種植桃樹,

增加美化環境工作,所以柳綠花紅

成為古崗湖春天的美景。同樣是主

官(管)必讀的《蔣總統經國先生

歷年巡視金門紀要》手冊裡,1972

年 11月 4日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

國,也指示在古崗湖中可以放養鵝

隻,因此湖光瀲豔,綠波泛舟,白

鵝戲水等景象,讓慕名而來的遊人

穿梭如織,成為金門風景明信片的

最熱門的景點。

古崗樓的興建有一段歷史故事

風雲,映出的彩虹,永遠是金門軍

民共同美好的回憶。

▲舊金城民初設立的魯王亭。

▲魯王 398週年冥誕縣長陳福海、議長洪麗萍共同主祭。董森堡/提供

Page 53: Kinmen123

51金門季刊 123期

▲蔡鎮長親自示範。

熟練到家的「擦」潤餅皮功夫。

金門在清

明節或冬至祭

祖有吃薄餅(七

餅)的習俗,不

少旅台鄉親及學子

返回故鄉祭祖定會品嚐一解鄉愁,各鄉鎮

專做七餅皮攤子吸引大批民眾排隊購買,

生意強滾滾,讓人見識金門人吃七餅的傳

統習俗。

清明節「呷七餅」是地區習俗之一,

從金城民族路、菜市場、漁會、貞節牌

坊、總兵署旁巷內以及各村落社區等等,

有不少專做七餅皮老師傅均在清明節假

期投入趕製七餅皮,不分日夜站在鐵盤前

忙碌著,尤其到了清明節當天,攤子上吸

引大批民眾在清晨(有的半夜)趕往排隊

等待薄餅上市;整個上午排隊人潮一波接

一波,生意強滾滾。

傳統包七餅包吃法,都是用包捲而

食,也因此七餅皮尤講究薄又韌,才有咬

勁,也不易出現包一半皮破的現象,這也

考驗七餅皮師傅的真功夫。

從事幾十年春捲麵皮製作師傅李

世堅表示,「七餅」,又稱潤餅、薄餅、

擦餅,是以蔬菜、肉絲、豆腐絲、海蚵等

烹製餡料,搭配炸花生粉、香菜及淋上醬

料等,再以白色餅皮包裹的金門風味美

食。而,製做一張好的潤餅皮,最重要的

是要「實在」,從挑選麵粉、和麵、最後

的擦皮,每一道手續都馬虎不得,尤其最

後一道擦餅皮出爐,火候更要拿捏精準。

只見師傅李世堅熟練把手中抓握著

溼黏的麵團,熟練地在烤盤上點出一面

圓,不過眨眼般的時間,輕薄如紙的麵皮

已然在烤盤上成形。輕輕一撕,像面膜般

白晰的潤餅皮在燈光下透著光亮,製作過

程,看似簡單其實醞藏許多功夫在裡面,

如何確實掌握住麵團,巧妙的控制在手

中,就需下許多年苦工在裡面,李世堅這

一手功夫,一擦二十多個年頭,熟練到家

的「擦」潤餅皮功夫,讓潤餅皮香 Q帶

勁。

清明祭祖吃七餅文.圖╱李金鎗

Page 54: Kinmen123

52 文化采風

七餅皮要做到薄、透,又要 Q、有

彈性,學問不小。李世堅說,要「擦出」

好吃的七餅皮,製作過程每個環節都要很

注意,像是選用麵粉的筋度、攪拌麵糊的

方式、火候的控制以及「擦皮」的技巧,

每個環節都會影響薄餅皮的品質。

祭祖之後,一家人圍坐吃七餅,「七

餅」要好吃,廚藝也很重要,除了菜要切

的細,還要經過大火熱炒,至於餡料的張

羅,可以說五花八門,一般都是從根菜類

中各取其所長。一位熟諳「七餅菜」製作

的媽媽說,這些蔬菜份量的比例,是有大

小輕重的,其中最大宗的是蒜苗,沒有蒜

苗的「七餅」幾乎難以下嚥,通常製作清

香響脆的「七餅菜」,蒜苗末的量,是其

它菜蔬的總合,如此翻炒後,優雅的滿足

味蕾的需求,味道才不會過於平淡。

每個人按自己喜好將菜夾起舖在薄

餅上,最後再灑上加了細糖的土豆粉,捲

成餅筒子。愛吃餅皮的,菜夾得少,瘦瘦

一捲,咬下去多是麵皮餅的滋味;有的每

樣菜都愛,夾一夾就裹成渾圓圓的一筒。

另外還要買些調了白糖的土豆粉 (花生

粉 )、辣椒醬才夠味。每一家的薄餅夾餡

料都是大同小異,口味的差異,只在於炒

菜的火候與調味的習慣而已。也有人會入

境隨俗的加一些花生粉、或「花生荖」或

貢糖,吃起來可是別有一番風味,這也是

金門人獨特吃「七餅」的傳統文化習俗。

相傳清明吃薄餅的習俗,最普遍的

說法起源於春秋時代介之推被晉文公燒山

致死,後人當天禁火生食紀念,也就是寒

食節,再成為「春日盤」,這是流傳到閩

南的中原遺風。不過,有文史工作者指

出,閩南吃薄餅的起源,還有與明代節制

五省軍務的金門先賢蔡復一有關的傳說。

根據金門縣志記載,蔡厝人蔡復一

為明神宗萬曆年間進士,熹宗天啟年間,

以都察院右僉都御使總督貴州、雲南、湖

廣軍務,兼巡撫貴州,賜尚方寶劍,節制

五省,征剿西南苗亂,有「撫劍鎮太平,

舉筆安天下」的美名。

相傳蔡復一為官清正,不願黨附當

權太監魏忠賢,屢遭用計加害,在平苗

時,連下十二道文書並限期回覆。蔡復一

軍務繁重,又在病中,窮於應付,已無暇

用餐,他的妻子李氏發明將麵粉烘成「七

餅」,裹以菜蔬的做法,讓丈夫右手執筆、

左手吃餅不誤公務,因此,流傳有「七餅

助夫」的佳話。

▲七餅皮要做到薄 Q有彈性前的準備工作。 ▲師傅手中抓握著麵團,熟練地在烤盤上點出一面圓。

Page 55: Kinmen123

53金門季刊 123期

早期軍民一家,那時期國軍剛退守

到金門,還沒能興建足夠多的營舍,僅就

現有的民居來應用,一起共同生活在聚落

之中,在此時期的歲月裡,軍與民是一道

畫不清的依附關係,彼此緊緊相扣、依附

著彼此而生,軍人生活在聚落民宅之中和

百姓同住一起或利用宗祠寺廟的空間充當

營舍,在這段時間裡,聚落中的民宅外牆

出現了各式的軍事標語,從軍民一家、消

滅朱毛漢奸、解救大陸同胞、效忠領袖、

實行三民主義⋯等等,到了民國六十多年

之後,軍人完全退出居住在聚落之內,打

造軍營興建軍人獨立的生活空間、百姓生

活中禁區。軍事管制從海濱到山區,海濱

是不能任意的下海,在灘岸上會立下擅入

者格殺之告示碑,要下海採石蚵就需要申

請有蚵民証才得以下海為生,就連出入金

門島也是受到嚴格管制,因金門是戰地的

▲「軍民一家」水泥製標語―料羅。

軍民一家 同島一命

金門,這個曾歷經冷戰時期兩岸對峙的戰爭局面,十萬大軍與民同島一命,

堅守家園,方能保有現今的自由民主之地。

文.圖╱李秉鈞

Page 56: Kinmen123

54 文化采風

關係,出島、入島的百姓可以搭乘軍機或

軍艦做為往返的交通工具,在某些民生用

品亦是,包括:在管制品之中如相機、攝

影機⋯等等,雖然生活上有些不方便,但

這時期有大軍居住在金門,也是近百年來

金門島上人數最多的時期,話說,人多好

辦事,來金門當兵不只是要衛國,也等同

於來到金門當苦力,軍人平時除了有戰備

任務之外,也要從事建築工事,軍事碉堡

的興建,反空降椿、軌條砦的佈置,反戰

車壕及坑道的開挖,除此之外,也在金門

廣植林木,讓金門從荒漠之地而有了海上

公園之名,另也修築道路讓金門成為公路

網最密集的地區,近幾年更因金門高梁酒

發展有成,屢屢創下銷售佳績,為縣民帶

來許多的福利,成就了幸福島嶼之美名,

再者許許多多民生基礎建設也是全仰靠軍

人之力完成的,開挖了許多水塘湖庫、太

▲「消滅朱毛漢奸」老房子精神標語―料羅。

▲「確保金馬反攻大陸」―美人山。

Page 57: Kinmen123

55金門季刊 123期

湖、榮湖、擎天水庫等,電廠的興建,慈

堤、田墩海堤的與海爭地,開設東沙、九

宮、花崗石醫院等,照護軍民病患。在護

土衛國時或構工及某些意外原因之下,有

些軍人就再此也無法與家人團聚,成了軍

魂,更有些成了愛國將軍,成了居民正神

信仰之外另一個祈求的對象。

在金門當兵可比其它地方更為辛苦,

這裡有他們的汗水與淚水,因此更加的有

感情,除了戰備跟構工之外,軍人也需要

有調劑身心之休假時刻,外出軍營走入聚

落裡就是會有民生消費行為,此時期,大

小金門的電影院就有金東、金城、藍天、

僑聲、國光等十四家戲院,當年看電影還

有站票,一散場街上就是人山人海的,散

場後就要上街吃喝玩樂了,不只是大的聚

落有生意可做,一些靠近軍營的小聚落,

居民也有可做軍人生意的機會,只要把古

厝改建一下就是現成的商店了,從小吃、

▲「忠黨愛國」―山外村郊。

▲「解救大陸同胞」―青嶼。

Page 58: Kinmen123

56 文化采風

洗衣、澡堂、撞球間、冰菓室等等出現在

聚落裡,或走進照相館裡,留下穿軍裝英

姿的照片,因軍民生活空間的接近,也造

成有一些戰備口糧會流落到民間,小朋友

喜歡的兵仔餅裡的牛肉乾、咖啡粉,軍用

的豬肉罐頭成了炒米粉絕配。但也隨政策

的演變駐軍的大量減少,小村落裡營業的

這些商店慢慢的一間又一間的收掉,現在

只能從殘留在外牆上油漆字體中回味一下

那風華時期的風光歲月,還能生存下來的

▲「解救大陸同胞」―呂厝。

Page 59: Kinmen123

57金門季刊 123期

變成有特色的小吃,炒泡麵、伴麵、蛋狗、

鍋貼等等,也因大多與跟軍人有密切的生

意關係,成了戰地特色小吃代名詞,這些

小吃也是退伍老兵返金門旅遊時,尋找那

回憶的味道,有一些老兵或許只能找到這

味道,其實他們更想找的是待過的碉堡軍

營,有些軍營因還地於民的政策被拆個精

光,拆掉的不只是軍營,也是老兵們的回

憶,這回憶裡有他們年少時青春的汗水與

淚水,拆掉了是斷了他們再次返金的尋家

的念頭,營區是他們的家,把他們的家拆

了,如何能夠再請百萬大軍回金門呢?或

許有人認為國軍來強佔土地,帶來生離死

別的戰爭,這些是不好的回憶所以要拆

掉,但倘若沒有當年國軍英勇的守住這片

家園,金門歷史將又會是如何改寫,或許

就換成共軍來了,我們無法想像會成什麼

樣子。

我們該感恩並感念這些年來國軍護

守金門,能讓金門百姓擁有安居樂業,幸

福美好的生活,這些拆掉的營區碉堡是金

門閩南古蹟之外的另一個寶,政府實在該

好好的保存下來,全世界沒一處戰地能像

金門一樣軍民共存,保有完善的軍事遺跡

與戰地風光,這些都是金門人用無數的汗

水與淚水堆疊而來的驕傲。

▲「實行三民主義」―青嶼。

Page 60: Kinmen123

58 文化采風

古 物 情 懷

歲月如流水,匆匆不回頭!眨眼間,

已晉古稀之列,老至矣!老的最明顯特

徵,就是對當今的事健忘,而以前的事卻

歷歷如昨。在深夜難眠之時,偶爾會有發

想,何不將童年耳濡目染的見聞,記錄下

來,作為人生瀟灑走一回的履痕?

邇來,乃起思動念欲遂宿願,將所

接觸到的「古文物」,這些老祖先的生活

什物,因它能流傳保存下來,誠屬不易,

倖存的都成為稀有之寶,件件都彌足珍

貴,件件都蘊含著歷史,件件都有個溫馨

的故事。

於是,就藉由這些鍋碗瓢盆著手,

將其物件的功能,融入當時的生活常識、

民情風俗、寓言傳說,以及諺語、俚語、

歌謠等,將其編成一個個小故事,集成冊

為「古物舊事世代情」,承蒙文化局補助

出版。

民俗文物,是老祖先的智慧累積、

和那千錘百鍊的心血結晶。今日睹物思

情,彷彿看到昔日先民的生活樣貌,以及

那墾荒拓地、披荊斬棘的艱辛

歷程。另外,只要我們加以

審視,即可領略那薪火相傳

的工藝精粹,在粗獷與質樸的

神韻間,油然興起愛惜與維護之

心。

可惜這些寶貴遺產,受到戰亂與歲

月的摧殘過後,又在一片現代化的思維

中,遭受到漠視、遺棄,甚至淘汰,令人

非常的惋惜和心痛。

老來痴癲,與古文物結了不解之緣,

今日將文物與民俗做結合,所要表達的,

就是一顆傳承的心,希望古文物因有故事

而活化,藉此喚起各界的重視,讓它能夠

永續留在人間;其次為同輩們打開塵封的

往事,增添話昔憶舊的樂趣,排遣閒居時

光。

今日,僅以我們每天必須接觸的生

活用品,以餐具為例,舉數樣敘說如后:

【碗】

★碗,為盛飯或飲水用皿。碗的基

本形狀為大口深腹平底,我國自商周時期

使用至今。碗用陶土素燒,表面上一層

釉,陶工畫上一點簡單花樣做點綴。

★古時金門使用之碗,大部份為漳

州一帶產製,從石碼運來販售,用稻草

綑綁,十個為一付,粗糙的次級品居多;

物力維艱,添置不

易,碗若碰

破成缺口,

依然照常使

用。

★若是不慎

摔破時,迷信此事將

文.圖╱林馬騰

Page 61: Kinmen123

59金門季刊 123期

會連續發生,所以要將碎片收齊,在日正

當中,丟入水井中央,破解打破碗的霉

事。今日視之,雖是迷信,卻將環保與安

全寓意其中。

★金門島狹地瘠,歷代飽受盜匪、

戰亂侵擾,在清平的日子裡,耕幾塊薄

田,看天吃飯,若遇災亂,可就要「碗底

朝天」,要如何顧飽肚子,成為莊稼人一

輩子奮鬥的大事。

★昔日,要能維持溫飽,是人生侈

奢的需求,在那吃了這餐,下一餐還沒有

著落的年代,人們見面所問候的第一句

話,「呷飽未?」是多麼的溫馨,濃厚的

鄉下人情味,充滿了關懷與辛酸。

【雞角公】

★雞角公,就是大碗公,因有大公

雞圖案而名,為盛羹湯器皿,一般家庭都

有幾個,但為數不多。

★婚嫁宴客時,用於盛湯菜上桌,

因使用量大,便要孩子們挨家挨戶去借來

用,為怕歸還時混淆搞錯,就用紅漆在碗

底做記號,或寫上主人的姓名,以便物還

原主,取信於人。

★雞,在物資匱乏時代,除非節慶

或宴會場合,是難得一嚐的滋味,所以雞

肉除代表口腹享受外,也寓意生活的富

足,故將雞畫在碗上,以示菜餚豐盛。

★公雞圖案則是取閩語之“雞”與

“家”諧音,即「吃雞起家」、「吃雞興

家」之意。古時雞為放養,讓其到處覓食,

體形瘦小,飼養年餘才有一斤多重,是真

正的土雞。

★貧窮家庭,平時難得有肉可食,

殺雞敬神後,孩子就搶著要吃,大人們連

骨頭都分不到,所以就告訴孩子說「吃雞

頭會什什唸」、「吃雞爪寫字手會發抖」,

讓他不敢全部都吃光,才能留個雞頭、雞

爪給老人家啃。

★雞角公屬於湯碗,婚宴菜要十六

道,多為湯湯水水,全部一掃而光,今人

對深藏不露的人喻為「惦惦呷三碗公」,

其實古人的食量,能吃三碗公者,並不稀

奇。

【碟仔】

★碟仔,盛佐菜食物的瓷盤。用手

拉成型或捏成,手工粗糙,青花圖案簡

Page 62: Kinmen123

60 文化采風

單,其樸素美感卻令人喜愛,線條乾淨俐

落,洋溢著健康明朗的民間藝術。

★農家平日三餐飲食,大部分吃的

是稀糜,用不著配菜也能吃,最多只是些

豆豉、菜脯鹹、豆腐乳等自己加工的醃製

品,所以稱為「配鹹」,用不著大碗大碟

盛菜餚。

★古時濃厚的傳宗接代觀念,造成

社會上「男孩是塊寶,女孩是

棵草。」有好吃的都留給

男孩子,做父母是「飼

子無論飯」,為了養育子

女,儘可能地犧牲一切,卻怕

以後兒子「飼父母著算頓」;

但常言道:「不孝媳婦三頓燒,

有孝查某子半路遙。」孝順與否,

是人在做、天在看,天公惦在頭殼

頂。

★古人秉持「人養我、我養人」,

此乃天經地義之事,相信一切皆是命運。

當無解之時,會認為都是命中註定,在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的觀念中,

人人安貧樂道地求生存。

【糜硿】

★硿,為陶製器皿,開口大、底部

淺,大小形狀不一,一般以用途命名,用

以盛粥時稱糜硿。閩南語稱粥為糜,即稀

Page 63: Kinmen123

61金門季刊 123期

飯,以雜糧做為主食,番薯摻高粱、小麥

等也只能煮成糜。

★貧窮人家只求能「吃

飽」,三餐皆以糜裹腹,一口

氣可囫圇吞下大半硿,不消

一會兒又饑腸轆轆,而有「糜

硿是無底深坑」之感嘆,就

是糜硿永遠供應不及餓著的肚

子。

★一般家庭煮好糜,會讓小

孩子先吃,因為考慮到他們成長

中需要養份,再來是讓男人們吃,

因為他們需要體力工作,剩下的湯湯

水水才是婦女的份。

★稀稀的糜還是會沉澱在硿底,

先舀的人要攪勻,才能濃度平均,俗云

「九分飯、十分糜」,所以每碗都盛滿滿,

咕嚕咕嚕幾口,一喝就是五六碗,很難有

飽足感。

★長輩們平常在言談中,若自稱為

「呷糜硿中央的人」,就是說他已不必操

心家務事,意即無權無責,是個不管事、

享清福的閒人。

【飯斗】

★飯斗,即飯桶,用以盛煮熟的乾

飯,為木製容器,用木片併嵌後以鐵片箍

緊。木材以福州杉為最佳,不但能保持飯

的溫度,也可保住飯香,不致於有其他木

頭味,且能久不變形、不腐蛀。若不是逢

到節日,能使用到飯斗的機會不多。

★昔日無節育觀念,一般家庭子女

眾多,故有「多子多孫多福氣」之諺;

但養育之擔重,也有「一男一女一枝花,

五男二女受拖磨」之嘆,羨慕少子女的人

家,不必為子女多,不能溫飽而煩惱。

★一般家庭七八口,要餵飽肚子實

在不容易,平時是天天番薯湯,要吃頓乾

飯可真難。要期盼神佛生日,才捨得煮一

飯斗白米飯。「跌落子兒坑」的日子,嗷

嗷待哺、食指浩繁。

★廚房為何稱為灶腳,因古人尊崇

神明,又認為婦女地位卑微,然廚房卻是

婦女整日工作之地,灶腳意指在灶君公腳

下活動,不敢有瀆神明。

★北方人罵人不中用、不會辦事,

只會吃飯者為「飯桶」。

Page 64: Kinmen123

62 自然筆記

文╱慕恩.圖╱慕恩、李溫林

金門四面環海,不同的海岸擁有不

同的地形環境。

金門早期因為戰地的關係,受到諸

多限制,如海邊不能隨意進出,建築物

受樓高限制,不能開發利用,因此避開

了環境污染的壓力,由於灌溉的需要開設

了許多的池塘,卻因此為水獺營造了多樣

的覓食與棲息的空間。

金門的水獺是屬於瀕臨絕種珍貴保

育類野生動物,根據台大李玲玲教授的調

▲文化走春合影。

金門寶貝 獺蹤追追追

▲水獺生態環境。

Page 65: Kinmen123

63金門季刊 123期

▲水獺。

查研究報告指出 (民 88),金門的環境適

合歐亞水獺生活,目前至少還有 100隻

水獺生活其間,台灣.澎湖早期也有,但

受到開發的壓力,海岸由於工業開發的污

染,已經看不見歐亞水獺的蹤跡,水獺是

一種指標性的動物,水獺不僅是金門的寶

貝,更是大家的寶貝。

水獺是位於食物鏈的上層,在水域

生態系的食物鏈中,可以說是最高層的消

費者,一旦水域受到污染,牠們是最敏感

的,也是最先消失的物種,因此是水域環

境優劣的指標。只要水域的魚蝦受到污

染,牠馬上會受害,全世界的水獺都受到

很大的威脅,目前只有金門的水獺仍有一

些好的生活空間,但是金門隨著開發緊迫

的腳步,環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這

樣的環境需要大家一起來維護。

水獺為食肉目、貂科動物,大多數

水獺都以魚類為食,此外也吃蛙類、淡水

蝦和蟹類。一般體長約 65-82公分,尾

長則約 30-50公分,尾的基部十分的厚

實,而其後則逐漸尖細,鼻裸露呈盾形,

耳朵、鼻內都有瓣膜,頭與頸連貫呈流線

型,四肢較短小,爪則十分的強壯,趾間

具有蹼,十分善泳,尾具有舵的作用,身

體上部及尾部毛色呈黃褐色,其唇、喉及

腹部中央則為淡灰色,水獺生性擅泳、擅

潛水,其生活行徑很固定,歐亞水獺主要

在夜間活動,但有時白天也會出現。牠們

通常沿著溪流、河道往返池塘或湖庫等各

水域間進行覓食,活動範圍通常會沿著水

道兩岸而呈條狀分布。

水獺約於每年 10月交配,懷孕約需

二個月左右,每胎產 2-3隻;交配期外,

則常喜單獨行動,頗具領域性,其平均壽

命約 19年左右。水獺的幼獸,通常要在

Page 66: Kinmen123

64 自然筆記

二、三個月大才開始外出覓食,其幼兒約

一年左右後離開母獸,就開始獨自生活。

水獺身上的皮毛十分的特別,如果牠在海

水中浸泡時間太長,海水中的鹽分,會造

成皮毛防濕、保暖的功能下降,所以觀察

水獺會發現牠常在上岸後,選擇在淡水中

將鹽分洗掉。歐亞水獺是水陸兩棲的夜行

性動物,不易觀察。研究人員除了以紅外

線自動照相機的架設,了解水獺活動的範

圍外,通常都會依靠排遺 (糞便 )及腳印

等痕跡,來調查分布情形。因為分析排遺

組成可進一步了解水獺的食性,而藉由排

遺中殘留的 DNA片段,則能進行個體的

辨識,分析個體間的遺傳距離或族群間的

交流情形。

根據新聞報導指出,金門國家公園

曾經在慈湖農莊撿回一隻約滿月的水獺寶

寶,民眾提供訊息說水獺寶寶受到野狗追

逐,這隻寶寶後來根據李玲玲教授的指導

送到台北市立動物園照顧。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機會參與水

獺的保育相關工作,常常有關心自然生態

的朋友,來提供水獺的消息,有一次是在

高陽路上有兩隻水獺出車禍,帶回來卻都

已死亡,後來深入了解才知道那附近有擎

天水庫,這一對水獺母女是為了覓食才過

馬路的。

有一次是金沙地區一位民眾本來早

期是抓水獺的,但長期關心水獺保育的莊

老師一直向他講述水獺的生態,這位民眾

後來轉而支持水獺保育,發現有水獺受傷

主動交給國家公園,後來經由台大李玲玲

教授的指導,派專人送到台北市立動物園

照顧。

最近在古寧頭林厝附近一處工地,

由於施工影響,有一巢水獺寶寶被發現,

國家公園長期推動生態保育以來,有很大

的成效,這位民眾立即把消息提供給國家

公園,很快的受到大家的關注,這兩隻寶

寶後來送到台北市立動物園照顧,在命名

的過程獲得大眾的熱烈討論,最後票選之

後以大金、小金命名,牠們的生活日記台

北市立動物園也和大家分享,讓大家可以

了解水獺寶寶的成長情形,更讓人開心的

是連大金空調企業都來認養水獺寶寶,可

見大家對生態保育的關注,金門縣政府也

重視水獺棲息環境的保護,對於水獺棲息

地的工程立即停工,並進行棲地環境的生

態評估,以水獺的營巢環境為主。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保育單位,特別

▲水獺排遺。 ▲水獺排遺。

Page 67: Kinmen123

65金門季刊 123期

在水獺的棲息環境的道路製作解說牌,讓

大家在開車行經時,可以注意減速慢行,

留給水獺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新聞報導

也提醒夜間開車的駕駛朋友,夜間行經水

獺生活路段,切記減速慢行,還給水獺安

全的生活空間。

金門國家公園為了宣導水獺保育,

製作水獺摺頁宣導,劉其偉教授一生倡導

生態保育、熱心公益與關懷人文,1998

年 9月 7日特別將 (金門歐亞水獺 )畫作

捐贈與金門,做為金門國家公園的吉祥

物,解說品水獺環保袋即以其畫作為圖

案,我曾與楊肅池主任 (曾服務於金門縣

文化中心擔任主任 )合作編寫了一首兒歌

「水獺」,輕快的旋律,讓小朋友可以朗

朗上口,廣為推廣水獺的生態,以落實保

育工作;希望大家對於水獺生態有更多了

解,一起投入水獺的保育工作,讓金門成

為牠快樂的家。

▲水獺溪流生態環境。

Page 68: Kinmen123

66 自然筆記

文╱陳秀竹.圖╱陳秀竹、李溫林

夏天的金門,田野一片躍動,活力

奔放。

金門一個四面環海的蕞爾小島,面

積雖小,但島嶼的鳥類生態卻是非常的

精彩,吸引大家的目光,在自家就可以

觀賞,走向田野與水邊,也常可與鳥相

遇,享受親近大自然的野趣。

時序進入充滿躍動的大地,陽光開

始展現熾熱的熱情,金門島嶼上的鳥類,

無論是留鳥或是夏候鳥,大家都心思躍

▲文化走春合影。

▲花嘴鴨併肩游。

Page 69: Kinmen123

67金門季刊 123期

▲斑鳩孵育。

動,忙著談戀愛、忙著銜草、枯枝、泥築

巢,為了繁衍下一代,開心的忙碌著。

金門獨特而迷人的留鳥「戴勝」,

在金門的草地上,你只要留意很容易與牠

相遇,我在古崗樓、莒光樓、金城海濱公

園、林務所、金門文化園區、山后民俗文

化村前的草地,都曾經觀察到戴勝認真殷

勤覓食的身影,自然的被吸引,這個季節

進入金門的傳統聚落,如水頭、珠山、歐

厝、瓊林、古寧頭都很容易可以觀察到戴

勝,如果細心的話,還可以發現牠育雛的

生活。

我在中山林觀察,幾次看到喜鵲一

邊飛一邊叫:「咯!咯!咯!」,最近則

看到牠會銜著枯枝飛過,林間有喜鵲築巢

的情形,在瓊林的家,因為先生喜歡種林

木,所以成為鳥類棲息與覓食的新環境,

前些日子看見紅鳩雙雙對對在院子周圍時

而飛、時而在草地間覓食,有一年牠在小

葉欖仁樹上繁殖,後來鳥寶寶來院子裡,

大嫂的菜園覓食,我有機會觀賞,寶寶可

愛的以蹣跚的步伐,在菜園間悠然生活。

四月在林務所的原生植物園,觀察

到花嘴鴨也是成雙成對,在池塘裡悠然比

肩游,一旁專心覓食的小白鷺,頸後的裝

飾羽,隨風輕輕飄動著,當牠舉起腳往前

邁時,腳上的黃襪子格外的迷人。

我常喜歡在夏天,走過金城北門的

街,那些店屋的廊道,只要你仔細觀察,

就會發現家燕喜歡在這裡築巢,最近金門

偶有雨飄起,陰雨的天,昆蟲容易出現,

就可以觀察到到處是家燕低低飛過,很快

Page 70: Kinmen123

68 自然筆記

就可以看見家燕寶寶在巢緣張開黃口小嘴

啾啾乞食。

我在中山林也有機會觀察到白頭翁

及斑鳩,坐巢的景象,認真的扮演好媽媽

的角色,一心等待寶寶破殼而出,那樣專

注的神情讓人感動,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

的,每個孩子都是寶。

夏天有不少的鳥兒會來金門避暑繁

殖,我們習稱夏候鳥,我住城區,四月的

清晨常聽到噪鵑拉開嗓子:「唔 ~唔∼

唔∼」的叫著,彷彿要把天空叫醒,卻把

我從夢中吵醒,因為牠都在高處鳴唱,一

般不容易看到牠,我第一次去馬來西亞,

住在鄉親家,清晨起來,喜歡賞鳥的女兒

驚喜的告訴我,噪鵑就在庭院的矮牆上,

那是我和噪鵑的初相見。

金門夏天最具代表性的夏候鳥是「栗

喉蜂虎」,我有位同事告訴我「栗喉蜂虎」

來金門的消息,他都是用聽的,「吸!

吸!吸!」輕柔的叫聲是「栗喉蜂虎」招

牌聲音,後來我終於也學會用聽的,在中

▲栗喉蜂虎營巢。

▲栗喉蜂虎。

Page 71: Kinmen123

69金門季刊 123期

山林當耳邊響起:「吸!吸!吸」我就會

打開窗子,這時就會看到「栗喉蜂虎」

在空中展翅 翔,開心整個天空都是屬於

牠的,自由自在,這種鳥讓人心動與著

迷,因為牠的羽色繽紛、美麗,更讓人驚

嘆的是牠高超的覓食技術,可以在空中追

捕昆蟲,可能是蝶可能是一隻蟬或是蛾、

蜻蜓,牠也是一隻非常有智慧的鳥,會用

嘴來挖洞築巢,把蛋產在巢洞裡,避免天

敵來搞破壞,把蛋搶走,為了繁衍下一代

「栗喉蜂虎」會集體營巢,也會「合作生

殖」,除了一對夫妻在忙著築巢,也會有

第三者來當幫手,根據田野調查研究資料

顯示,那個幫手可能是來見習,如何扮演

父母的角色,鳥類生態是多麼多樣、有趣

啊!

最近四聲杜鵑到處鳴唱:「ko !ko!

to! Ko!」這也是金門的夏候鳥,夏天的

▲草地上的戴勝。

Page 72: Kinmen123

70 自然筆記

金門,田野有如一座原野劇場,無論在那

裡,都會有不同的鳥兒在歌唱:「ko !ko!

to! Ko!」、「吸!吸!吸!」,留鳥褐翅

鴉鵑則會以低沈的聲音鳴叫:「忽!忽!

忽!」戴勝在原野淡淡的叫著:「叩叩

叩!叩叩叩!」白頭翁則愛這樣叫著:「巧

克力!巧克力!巧克力!」,這群鳥朋友

為金門的夏日,增添了澎湃動人的交響樂

曲,讓金門的田野充滿活力,戀曲在金門

傳唱,鳥朋友歡唱雀躍。

▲白頭翁。

Page 73: Kinmen123

71金門季刊 123期

文.圖╱許銘豐

慈湖外灘,退潮時一大片沙洲浮現。

趁傍晚即將大乾潮,沿著沙灘向夕陽的方

向走著走著,到了陸地轉彎處,這沙灘直

接向海中吐成長長的的沙嘴。太長了,一

眼望不到底。夕陽即將掉入廈門的水泥叢

林裏,我卻深深走入海之中的沙線。四周

寂靜了,途中還有蚵田深埋沙中,有的只

剩小小的蚵石柱露出頭。沙嘴少說有一公

里多,終於走到盡頭。月亮才從東方出

現,被剛剛下山的落日餘暉映照得金又

亮。突然無風起浪,水聲大作,洶湧澎湃,

原來是「翻流」了。月亮才昇起,海面立

即跟著抬昇,遠處的海水跟著被拉進來。

【金門觀潮系列】

烏沙頭沙嘴

▲烏沙頭沙嘴觀夕陽。

指向金門潮汐的頂 點

Page 74: Kinmen123

72 自然筆記

通常需要相當時間,才會翻流,

立即翻流,莫非這已接近「漲退潮的

頂點」?

金門話漲潮是「水淹」,潮水

漲到最高為滿潮是「水滇」,退潮到

最低點是「水洘」,於是漲潮的水流

稱「滇流」,退潮的海流則是「洘

流」,剛才太安靜是乾潮到了底。這

裏雖然是內海,卻只見沙灘不見泥,

蚵田被沙掩蓋了,沒有彈塗魚、沒有

招潮蟹,也看不到螺貝,更沒有鷸鴴

鷗鷺之屬。後來才知道,在海岸排雷

的那些日子,這裏用來銷毀地雷,以

致生態整個沉寂了。

▲烏沙頭沙嘴翻流無風起浪。

▲烏沙頭沙嘴遠望不見底。

Page 75: Kinmen123

73金門季刊 123期

站在這裏,西南隔著「金烈水道」

有「烈嶼」,過了「廈烈水道」,西側是

高樓林立的「廈門島」,橫過「潯江」,

北面正對著「翔安」,東邊「金嶝水道」

對面緊挨著「大嶝」、「小嶝」、「角嶼」

向東迤邐,這裏就是「烏沙頭沙嘴」。漲

潮時,陸塊間的金烈水道海流湧進,夾帶

泥沙淤積形成沙嘴、「廈烈水道」西來側

擊,在沙灘留下波狀刻痕,夕照龍鱗萬點

金。東側金嶝水道也延伸至此,還有廈門

與翔安之間的潯江,在此匯流。

內海,就是由金門島水頭到古寧頭

的西岸,再到馬山的北岸,跳過角嶼、小

嶝、大嶝三島,橫過翔安、廈門又到烈嶼,

這樣一圈圍起來的海域。海,原本是一望

無際的水,這個海域卻八成以上的周邊被

島嶼陸塊封閉起來,所以稱為「內海」。

水面雖然寬闊,從這岸都能看到對岸,古

人更習慣稱為「江」。不同的是,江水一

路向東流,這裏的江卻潮來又潮往。明曹

學佺詩云「浯江斷嶼入海水,仙人倒地臥

不起。」仙人臥地是金門島,斷嶼是大嶝、

小嶝、角嶼,一個接一個的島嶼,圍起來,

海水漲退進出的「內海」,便是「浯江」。

金門的潮汐,由於有了內、外海之

別,潮汐便有了「方向」。漲潮時,海面

被月球和太陽合起來的「引潮力」拉抬上

昇,海水一直都是連續的,不會騰空而

起,被抬昇的水必須補償,於是外海的水

會流向內海,再把水位頂起來。這樣因為

潮汐現象產生的海流,稱為「潮流」。時

刻遷移,日月運轉,引潮力偏移又漸卸

▲金門內海圖,取材自 Google Earth。

Page 76: Kinmen123

74 自然筆記

去,海流又反向而行,潮流方向翻轉便是

「翻流」了。

大部份海域需要相當時間才會翻流,

金門的漲潮要由外海流向內海,再奔向內

海的中心,同時讓海岸填充,讓水面提

昇。退潮時,也是由內海中心向外奔流。

眼前沙嘴深入的,就是最接近「金門內

海」中心位置,所以「翻流」最快,層層

向外遞擅,越遠越遲。有的位置翻流要等

三十分,有的位置要等一個小時。烏沙頭

沙嘴深入內海,也是最快感受翻流的立足

地,指向金門潮汐的頂點。

從沙洲上稍露卻深埋的蚵石柱,可知

這裏原本沒有這麼多沙,曾經也是連綿的

蚵田。只是被潮流輸沙掩蓋,變成這樣。

漲潮海流在外海相當洶湧,快速的流水會

捲走大量泥沙。從水頭岬角金龜尾進來的

潮流,在內海受地形侷限,速度平緩下

來,沒有那麼多力量,於是沿途卸下泥

沙。在浯江溪口積成淺灘的南門海仔墘,

更在湖下堆出大片海洲,滿潮時海鷗群

集。慈湖藉此築堤,連接大、小金門的大

橋也在此下樁。最後延伸到內海的中心。

退潮時,潮流也會從反向沿途刮走

泥沙,帶出外海,但因流速有別,一漲一

退,輸沙總是出去少,進來的多。內海只

有越來越淤積,海床變淺,光合作用特旺

盛,浮游生物大肆繁衍,濾食性的藤壺水

來張口便能進食。人們也沿著乾潮能走到

深處的「最低潮線」一路插上石柱養蚵,

從水頭到烏沙頭的西海岸線,從南山、北

山到官澳,連綿不斷。淺灘有螺貝、螃

▲被沙淹沒的蚵田。

Page 77: Kinmen123

75金門季刊 123期

蟹、彈塗魚 ...各種底棲動物族群量體

甚大,吸引鷸鴴鷗鷺鴨各種水鳥覓食

棲息,內海是生態的樂園。

浮現的沙洲,泥沙從何而來,特

別讓我想起出金龜尾,矛山塔仔腳下

外沿的「海翁汕」。大船進出廈門港,

經過金門都要留意,從古崗、金門城

到水頭的西南離岸數百公尺不等,有

一道長數公里,潛藏的沙線,航行一

不小心就會擱淺,別稱「金門沉沙」。

▲ 1655明末清初外國船長繪製的海翁汕寫景圖。

▲水頭金龜尾上水龜。

Page 78: Kinmen123

76 自然筆記

清同治『金門志』記載:「自金龜尾、

塔仔腳折而東,為金門舊城。海中有汕,

曰海翁汕。昔日汕浮起如平地,故港口包

藏,可以泊舟;今則汕巳沈沒」。

1655年更有外國船長繪出「海翁

汕」寫景圖,在文台寶塔和茅山塔引導

下,一艘歐洲商船出現在金門南方海域。

那時,海翁汕還沒沈沒,有人在沙洲上定

置網作業。吸引外國人目光的,除了舢板

和戎克船外,還有矗立在高地上的金門

城。......

而今「海翁汕」要在天文大潮,水

下約 -3公尺,才能看到藍海中有紅且黃

的沙洲露頭浮現。印證三百多年來的滄海

桑田。

▲烏沙頭沙嘴漲潮沉下水。

Page 79: Kinmen123

77金門季刊 123期

金門島外島

文.圖╱洪清漳

金門地區海岸線為沙岸及岩岸交錯,

沙岸部分偏多,可媲美夏威夷沙灘的南海

岸黃金沙灘連綿 30 餘公里。大、小金門

的海岸線長度高達 130,306公尺,在新

生代第四紀全新世早期,金門開始與福建

大陸分離,形成今日的海島環境,並產生

曲折多岬灣、多島礁的海岸地形,且發育

成洲潟散佈、沙灘、潮埔地。在此背景下,

金門海岸曲折多變,呈現多樣性的特色:

包括礁石海岸、沙岸、濕地、沙灘、泥質

潮埔等,且景觀大多仍能保持自然優美。

金門四面嶼礁羅列,星羅棋布如眾

星拱月。現轄金門、烈嶼、東碇島、建功

嶼、北碇島、后嶼、草嶼、狗嶼、大膽島、

二膽島、猛虎嶼、復興嶼、獅嶼、檳榔嶼

等島嶼。除金門、烈嶼外,目前大膽島、

二膽島、猛虎嶼、復興嶼、獅嶼、東碇島、

北碇島、后嶼、草嶼尚有軍隊駐守島上。

大膽島

原名大擔,面積約 1.078平方公里,

南北均為小高地,分別為北山及南山,而

▲南太武山鳥瞰廈門灣海域中的金門諸島。

悠遊

Page 80: Kinmen123

78 自然筆記

由中央一條沙灘地連接而成,南山高 92

公尺,可俯視全島,島之南北兩端礁石巨

巖参嵯。1950年的「大膽島戰役」,使

其聲名遠播。1951年經國先生期勉大膽

挑大擔,因而更名為大膽島。

二膽島

原名二擔,面積為 0.28平方公里,

全島均為高地,中央山高 58公尺,島上

全為礁石,無良好沙灘及港灣,島上的古

蹟有鄭成功練兵時開掘的萬人井。入口處

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所題「偉哉戰士來

者勿忘」。

猛虎嶼

舊名為虎仔嶼,面積僅 0.025平方

公里。金門縣志即稱以形似名,為舟渡赴

廈門所必經,直到 1960年故總統經國先

生視察金門防務時,見島前礁石狀似猛

虎伏地欲躍嘶吼的樣子而改為今名。碼

頭上「以猛虎之精神殺敵報國」石碑,其

為 1973年端午節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所

題。一旁「好漢坡」一百二十八階的石階,

是上島官兵第一道考驗。

▲二膽島。▲大膽島。

▲復興嶼。

Page 81: Kinmen123

79金門季刊 123期

復興嶼

原名覆鼎嶼,位於烈嶼的南方,面

積為 0.05平方公里。1960年故總統經國

先生視察金門防務時改名。島上星佈大大

小小的玄武岩與烈嶼南山頭相似。登上復

興嶼,門柱兩邊迎面而來的是「復興戰功

有我無敵,興中啟業奠基烈嶼」的精神標

語。▲猛虎嶼。

Page 82: Kinmen123

80 自然筆記

獅嶼

在民國四十九年改名之前,因島狀

似老鼠故舊名為鼠嶼,位於烈嶼西北方,

與湖井頭戰史館相距一千公尺。面積僅為

0.007平方公里,但戰略地位卻極為重

要。碼頭旁有惕勵官兵的”還我河山”標

語。

東碇島

為烈嶼正南方二萬七千公尺處的小

島,面積僅 0.016平方公里,全島為玄

武岩地形。由於位於金門料羅灣、福建廈

門灣的外洋水道上,地理位置重要,清代

廈門為五口通商港後,舟楫往來頻繁,海

關於清同治十年 (1871年 )興建燈塔,開

始發光歲月。

北碇島

孤銜於金門島東方,距金門約 4200

公尺,面積 0.08平方公里,比東碇島大,

島上同是韓得善設計的燈塔,塔身為白

色,是在清光緒八年 (1882年 )建造,比

東碇晚十一年發光。

▲東碇島。

▲獅嶼。

Page 83: Kinmen123

81金門季刊 123期

建功嶼

位於金門島金城鎮南門浯

江溪口,面積約 0.005平方公

里。在歷史的記載中名珠嶼,又

名鰲嶼、董嶼,在清末民初時

期,據說當地百姓將一些末期

痳瘋病患移入島內,任其自生

自滅,故亦稱「痳瘋島」,致

人人聞之卻步。目前已無駐軍,

也是眾多離島中唯一退潮時可

上島的。

▲建功嶼。

▲北碇島。

Page 84: Kinmen123

82 海岸之美

▲后嶼。

▲草嶼。

草嶼

位置在青嶼東方海岸外,面積 0.07

平方公里,是金門東北海岸外最大的一座

離島,也是目前縣境所轄各離島中僅次於

大、二膽及北碇的第四大礁嶼。民國 38

年前的金門是光禿禿的一片,然草嶼這無

人居的小島,到處可見到叢叢草木,故居

民即稱之為「草嶼」。

后嶼

位置在青嶼東方海岸外,面積 0.032

平方公里,距離馬山觀測所僅只幾百公

尺,退潮時離大陸角嶼 800公尺,可說

是整個金門離大陸最近的地方。這附近水

域常會有對岸觀光船到此一遊。島上駐軍

渡船藉由連結馬山與后嶼的纜繩往返及運

送物資。

Page 85: Kinmen123

4月份藝文活動

83金門季刊 123期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地點

1 「閰小妹風獅爺大會」幕後製作特展 3/23-4/5 08:00-17:30 文化局睿觀廳

2 金門縣美術家聯展 3/24-4/23 08:00-17:30 文化局第一、二展場

3 動畫電影放映:《閻小妹風獅爺大會》 4/2-4/4

08:30-0:00、10:30-2:00、14:00-5:30、16:00-17:30

文化局三樓會議室

4 2015無上藝術巡迴展 4/19-4/26 08:00-17:30 文化局培基廳、睿觀廳

5 金門攝影學會「沙‧飛‧堡」攝影聯展

4/25-5/21 08:00-17:30 文化局第二展場

6 104年金門陶藝陶品聯展 4/25-5/21 08:00-17:30 文化局第二展場

7 顏竹君鋼琴獨奏會 4/25 14:30 文化局演藝廳

8 顏竹君鋼琴教學 4/26 10:00-12:00 文化局演藝廳

金門縣文化局網頁

http://web.kmccc.edu.tw

金門縣文化局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http://www.kmccc.edu.tw/

金門縣文化局出版品數位典藏

http://ebook.kmccc.edu.tw/

金門縣文化局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http://library.kmccc.edu.tw/

金門縣地方文化館資訊網

http://www.jinmenwhg.com9.tw/

文/張孝芳.圖/文化局

藝文訊息 4-6 月

Page 86: Kinmen123

84 藝文訊息

第 37屆 金穗獎入圍暨電影短片輔導金成果影展(放映地點:文化局三樓會議室)

9《少男的祈禱》、《挖洞子》、《春風》、《四十三階》、《夏日紀事》、《悄悄》 4/11 14:00 輔 156分鐘

10《陽光空氣水》、《A-MA》、《懸崖上的烤肉》、《蘋果男孩》、《親愛的》、《他好嗎?》 4/12 14:00 護 151分鐘

11《厚唇》、《不排除判決書》、《鯨與象》、《世界由廢料建構》、《解體概要》、《影像日誌1&2》

4/18 14:00 輔 182分鐘

12《青親》、《頭獎》、《阿嬤妳還記得嗎》、《溺境》、《保全員之死》、《噬心魔》 4/19 14:00 輔 179分鐘

13《卡住了》、《遊子》、《彼岸花開時》、《雷夢娜》、《海上皇宮》、《人間煉獄》、《Listen, Darling》

4/25 14:00 輔 138分鐘

14《漁生・餘聲》、《不會唱歌的主唱》、《復仇》、《紺珠之地》、《時光之絆》 4/26 14:00 輔 142分鐘

15

《縫》、《七點半的太空人》、《黑熊阿墨》、《搖滾搖籃曲》、《蠱》、《自動販賣機》、《理想魔術》、《扭蛋叩嘍叩嘍》、《公民不服從》、《沒有終點的旅程》

5/02 14:00 限 192分鐘

16《划船》、《復仇》、《非關男孩》、《大象的手指會跳舞》、《校長的秘密計畫》、《跳下來,活下去》、《荒城之光》、《黑夜來臨》

5/03 14:00 輔 193分鐘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地點

1 金門攝影學會「沙‧飛‧堡」攝影聯展

4/25-5/21 08:00-17:30 文化局第二展場

2 104年金門陶藝陶品聯展 4/25-5/21 08:00-17:30 文化局第二展場

3 104年第十二屆浯島文學獎徵文比賽活動

5/1-5/31 文化局

4 孝親月合唱觀摩 5/2 09:00 文化局演藝廳

5 104年「魁星出巡名點金榜」魁星爺巡點學區文化活動

5/6 13:30-17:30 奎閣 -城中體育館

5月份藝文活動

Page 87: Kinmen123

85金門季刊 123期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地點

6 518國際博物館日「家有一寶」互動講座

5/16、5/17 09:30-11:30 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

7 金門高中「60週年校慶」音樂會 5/18 19:00 文化局演藝廳

8 銅板表演藝術「浯江琴韻親子音樂會」 5/23 19:30 文化局演藝廳

9 吳鼎仁書畫個展 5/23-6/18 08:00-17:30 文化局第一展場

10「藝傳千里- 2015表演藝術團隊巡迴基層演出活動:浯江舞蹈團、黃可舒弦樂四重奏

5/28 19:30 文化局演藝廳

11 愛戀金城感恩惜福音樂會 5/30 15:00 文化局演藝廳

12 金門衛生局「世界無菸日」 5/31 14:00 文化局演藝廳

Page 88: Kinmen123

86 藝文訊息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地點

1 吳鼎仁書畫個展 5/23-6/18 08:00-17:30 文化局第一展場

2 走訪唐四家書法聯展 5/31-/6/17 08:00-17:30 文化局第二展場

3 金門大學街舞研究社公演:Island Rhythm,小島跳躍 6/1 19:00-21:00 文化局演藝廳

4 講座:陳景林「再現大地的色彩 -天染工坊與台灣天然染色的發展經驗」

6/6 14:00 文化局三樓會議室

5 端陽香包製作班(見金門日報後始接受報名)

6/13 09:00-12:00金沙鎮公所大型會議室、6/13 14:00-17:00烈嶼國中禮堂、6/14 09:00-12:00、14:00-17:00文化局三樓會議室

6 「重回戰地憶當年」倪汝霖‧黃麗輝聯展

6/19-7/1 08:00-17:30 文化局第二展場

7 「感動之島-妙會‧廟會」攝影聯展 6/20-7/16 08:00-17:30 文化局第一展場

8 明華園黃字戲劇團:蓬萊劍神呂洞賓 6/27 19:30 文化局演藝廳

9 明華園黃字戲劇團:蓬萊女神何仙姑 6/28 19:30 文化局演藝廳

10 「104年金門申遺總體規劃國際論壇」 6/30 13:30-17:00金門大學圖資大樓陳開蓉演講廳

社區營造活動

11 榮光社區:腰鼓基本打法、 花式—秧歌

6/1、6/6、6/8、6/13、6/15、6/20、6/22、6/27、6/29

19:00-22:00 金沙鎮複合式運動場

12 庵前社區:「嬉遊演義及美猴王」舞蹈練習

6/3、6/10、6/11、6/24 13:30-16:30 金城鎮賢庵國

小操場

13 富康一村金城新莊社區:基本功訓練、舞蹈曲目創作

6/6、6/7、6/13、6/14、6/20、6/21、6/27、6/28

19:00-21:30 縣立體育館舞蹈教室

14 后浦頭暨五福街社區:交流認識 +戰鼓基本鼓點打法練習、鼓與方位的融合

6/6、6/7、6/13、6/14、6/20、6/21、6/27、6/28

金沙鎮慈德宮前廣場

6月份藝文活動

Page 89: Kinmen123

87金門季刊 123期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地點

15 後豐港社區:洪旭資料調查一階 (後豐港社區及洪氏宗祠長老 ) 6/6、6/7 08:00-17:00 金城鎮後豐港

社區

16

後豐港社區:洪旭資料調查二階 (金門朱子祠、安岐、榜林、東洲、庵前、后豐港、後公墓古墓考證。斗門洪帝公廟研考 )

6/13-6/14 08:00-17:00 金門地區

17 後豐港社區:草糕製作與研習一階 (認識及採摘在地食材及研製 ) 6/7 07:00-13:00 金城鎮後豐港

社區

18 峰上社區:祭蜂儀式供品義意 6/14 09:00-17:00 金湖鎮峰上 14號

19 湖下社區:湖下社區之美水墨寫生比賽 6/15 09:00-21:00 烈嶼鄉卓環國小

20 雙口社區:雙口社區之美美術比賽 6/15 09:00-21:00 烈嶼鄉西口國小

21 古崗社區:木馬彩繪概念、創意馬匹彩繪

6/19 14:00-17:00金城鎮古崗青山排戰鬥教練場

22 浯坑田墩:認識古箏與教材介紹 (古箏初級教程 ) 6/26 19:30-20:30

金沙鎮浯坑北極殿社區活動中心

23 社區營造培力課程 6/28 09:00-12:00 文化局三樓會議室

Page 90: Kinmen123

中華民國104年6月出 版 者/金門縣政府

發 行 人/陳福海

社  長/呂坤和

總 編 輯/黃雅芬

主  編/白如婷

執行編輯/何碧羨

攝  影/張孝芳、郭澤萍、許勇為、李智忠、吳玉雲 發 行 所/金門縣文化局

地  址/893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電  話/(082)323169.328638傳  真/(082)320431設計印刷/舜程創意行銷有限公司

電  話/(04)23214125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台誌第2011號中華郵政北台字第1229號執照登記為(雜誌類)交寄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季刊    期123

Page 91: Kinmen123
Page 92: Kinmen123

金門縣文化局 編印

金‧

門‧

季‧

123

2015年 6月出版123季刊

GPN:20067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