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I- 在國中階段,根號是國中數學一直是同學們眼中惱人的單元之一。會的人,老師一點就 通;不會的人,再絞盡腦汁,仍是想到眼冒金星,頭昏眼花。但在志同道合下,三五好友們 齊聚一堂,為了科展努力,想必是一次令人難忘的回憶! 在此次的主題利用普通計算機解 10 次方根內的近似值,原本只為瞭解老師在課堂中利用 普通計算機算出二次方根操作,但無法求出三次方根以上的近似值,在與老師的討論指導下, 逐步的深究二次方根的原理,進而三次方根,才發現數學是需一步一腳印,慢慢從基本觀念 熟練後,才能在高深的運算中遊刃有餘。最後在導出 n 次方根近似值算法後,再進一步利用 普通計算機的特性,瞭解如何操作 M+ MRC M這些平常漠視的功能,加速計算近似 值的時間,這過程與體悟,是此次最大的收穫。 研究的辛苦與成果是一齊參與同學共同的結晶與榮耀,更感謝這路上支持相挺的老師, 相信這一次的成果,也是同學們,國中生涯中最美好的回憶。

M+ C M - chc.edu.tw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I-

摘 要

在國中階段,根號是國中數學一直是同學們眼中惱人的單元之一。會的人,老師一點就

通;不會的人,再絞盡腦汁,仍是想到眼冒金星,頭昏眼花。但在志同道合下,三五好友們

齊聚一堂,為了科展努力,想必是一次令人難忘的回憶!

在此次的主題利用普通計算機解 10 次方根內的近似值,原本只為瞭解老師在課堂中利用

普通計算機算出二次方根操作,但無法求出三次方根以上的近似值,在與老師的討論指導下,

逐步的深究二次方根的原理,進而三次方根,才發現數學是需一步一腳印,慢慢從基本觀念

熟練後,才能在高深的運算中遊刃有餘。最後在導出 n 次方根近似值算法後,再進一步利用

普通計算機的特性,瞭解如何操作 M+ MRC M- 這些平常漠視的功能,加速計算近似

值的時間,這過程與體悟,是此次最大的收穫。

研究的辛苦與成果是一齊參與同學共同的結晶與榮耀,更感謝這路上支持相挺的老師,

相信這一次的成果,也是同學們,國中生涯中最美好的回憶。

-1-

壹、研究動機

二年級時,老師教導如何利用普通計算機來計算二次方根的值,便有同學提出疑問,該

如何利用普通計算機算出三次方根,得到的答案確是只能用工程計算機,這一好問題更讓同

學們想突破此瓶頸,三五好友們一頭一栽進了計算機算方根的世界裡。

貳、研究目的

一、探討直式開二次方根的原理,進而運用在 n 次方根。

二、探討網路上三次方根的解法,進而運用在 n 次方根。

三、探討普通計算機計算 10 次方根內的操作。

參、研究設備及器材

普通計算機、筆、紙。

肆、研究過程或方法

在此次的研究中,首先從直式開二次方根開始研究,先瞭解其原理及運算方式,進而運

用其原理推論到三次方根,甚至到 n 次方根。

一、探討直式開二次方根的原理,進而運用在 n 次方根

在探討之前,先定義以下探討的根,皆以正實數為主,不討論虛根。而直式開二次方根

是現有除了計算機外,利用手算方式最準確快速的方法之一,故先討論開二次方根及開三次

方根方式,利用已知的原理法則,進而運用在 n 次方根之方式。

(一)、直式開二次方根

在探討直式開二次方根時,先得知道和的平方 2 2 2( ) 2a b a ab b ,且為了更瞭解直式

開根號方式的原理,先以一個例子「 .5 **50 ab cde≒ 」來說明,過程如下。

(1)若 .x 一位數…,即0 100x ; .x 兩位數…,即100 10000x ; .x 三位數…,

即10000 1000000x 。故以小數點為基準,往左或往右「每兩位」標上逗點,分成數小節。

例: 1'23'45.67'8 ,所以 550 註記為 5'50 。故從標示逗點數,就可得知開根號出來的值為

幾位數,即 0 個逗點為一位數,1 個逗點為二位數。如: 50 7.***≒ 為一位數, 162 ' *60 .**≒

-2-

為二位數,依此類推。

(2)從最左邊小節開始,估算一個小於或等於此小節的平方數 a ,並寫在根式的最左方運

算區,及根號上方近似值區。例: 5'50 ,取 2a ,因為 2 4 5a 。

(3)利用上述小節的值減去 2a ,其餘數再降至下一列,連同降下來的下一節兩位數,形成

一新的小節。將運算區的 2,再「重覆依此數字 a 的值」書寫下來,並利用加法計算形成 4。

如:

2

2

5' 5 0

+)

2 5- 5 0

a

a

a a

a a

2

2 5' 5 0

2 4

4 1 5 0

(4)在左方運算區的 2a 處及根號上近似值區 a 的右方,同時加入估算值 b (如: 3 ),形成

如運算區的 2a b (如: 4 3 ),及近似值區的 ab (如: 2 3 )。此時的 a 因多增加一位估算值 b ,

形成二位數,故 a 應放大為十位數,運算區及近似值區上的 2a b 、a b ,實質為 43 及 23。再

使運算區的 2a b b (即 (2 )a b b )的值,最接近上述新的一小節數列(如:150),之後與

2a b b 的值相減得到一新的餘數(如:21),餘數再降至下一列,原題目小數點後若無數字,

則降下 00 兩位數,形成一新的小節(如:2100)。而運算區剛寫入的 b ,則再「重覆依此數字

b 的值」書寫下來,並利用加法計算形成一新值 2 2a b ,即 46。作法如下:

=2

5' 5 0

+) 4

2 1 5 0

+) 2

2 2 (150-

a a b

a

a

a b

b a b b

a b

2 ) 00a b b

2 3

2 5' 5 0

2 4

4 3 1 5 0

3 1 2 9

4 6 2 1 0 0

(5)依上述求 c ,在運算區的 2 2a b 處及近似值上 a b 的右方,同時加入估算值 (如:4 )

,形成如運算區 2 2 a b c (如:4 6 4 ),及近似值區的 . a b c (如:23. 4 )。此時運算區 2 2a b 因

多增加一位估算值 ,形成三位數,故 a 、 b 的值應為百位數及十位數,運算區及近似值區

c

c c

c

-3-

的 2 2 a b c 、 . a b c,實質為 464 及 23.4。再使運算區 2 2 a b c c (即 (2 2 )a b c c )的值,最

接近上述新的一小節數列(如:2100),再與 2 2 a b c c 的值相減得到一新的餘數(如:244),

餘數再降至下一列,原題目若無數字,則降下 00 兩位數,形成一新的小節(如:24400)。而運

算區剛寫入的 ,則再「重覆依此數字 的值」書寫下來,並利用加法計算形成一新值

2 2 2a b c ,即 468,作法如下:

(6)依此步驟模式,繼續作下去,求出 5 、 2 ,直到所要求的位數為止,完整的過程如

圖 1 所示。

根據上述的步驟說明得知,近似根號的值,依要求其值的精確位數,公式略有不同,但

原理皆由和的平方而來。以上述的例子而言, 230 255 .45≒ ,若只求兩位數,可由推論,因

圖 1

c c

-4-

為 2 220 550 30 ,故 20a 代入,下一位數,公式則可拆解成 2 2( ) (2 )a b a a b b ,估

算第二位的值 b ,則將原值減去第一位估算值 2a 之餘數以 (2 )a b b 來逼近求得,即

2 2( ) (2 )a b a a b b , 作 法 如 上 述 的 步 驟 ( 4 ) 。 若 要 再 求 得 第 三 位 c , 則 依

來拆解,計算第一位 a 及第二位 b 的方式,如同

2 2 2( ) 2a b a ab b ,第三位則依 (2 2 )a b c c ,因為可將 2 2 2 2 2 2a b c ab bc ac 的

公式重新分組,拆解成 2 2( ) (2 ) (2 2 )a b c a a b b a b c c ,作法如上述的步驟(5)。

故求第四位 d 時,則依 2 2( ) (2 ) (2 2 ) (2 2 2 )a b c d a a b b a b c c a b c d d

來完成,依此方式則可求解至要得到的位數為止。

再將圖 1 的運算區及近似值區仔細推敲,近似值區的值去除小數點的值後,可發現求第

一位近似值區 a,與運算區 2a 有關連,當要求得第二位近似值b 時,可利用 (2 )a b b 來求得,

此時的 a 因為增加一位b , a 由個位數放大 10 倍為十位數,故 2a b 應為 20 +a b (如:43)。接

下來求第三位近似值 c 時,則由原本的 2( )a b 公式,增加一位數 c ,公式改為 2( )a b c ,且

公式依上述原則可重新拆解成 2 2( ) (2 ) (2 2 )a b c a a b b a b c c 。換個想法,可令

近似值區的第一、二位估算值 ab ,以 1a ab (即 1 23a )表示,因增加一位數 c ,故原先的二

位數 ab 將放大成三位數 10ab (如:23 10 230 ), 10ab 視為一個數值 1a ,加上新加入的 c ,

形成一新的三位數 abc (即 10 23 10+4=234ab c ),再利用和的平方,來求得近似值。而式

子拆解方式,就如同原先的公式一樣, 2 2( ) (2 )a b a a b b ,只是將 1a 看成 a ,要多求的

下一位 c ,看成b ,如此方式,反覆運算求得下一位,拆解過程如下。

2

2 2

2

( )

2

(2 )

a b

a ab b

a a b b

雷同

2

2

2

1

2 2

1 1

2

1 1

( )

( )

( )

2

(2 )

a b c

a b c

a c

a a c c

a a c c

2

2

2

2 2

2

(200 30 4)

(200 30) 4

(230 4)

230 2 230 4 4

230 (2 230 4) 4

故瞭解 2 2( ) (2 )a b a a b b 的原理後,可把圖 1 原本直式開根號的方式精簡成圖 2 的

-5-

方式。其他直式開 n 次方根,相信只要瞭解原始公式,就可利用相同模式拆解,來求得根號

所需的位數。

(二)、直式開三次方根

在瞭解直式開二次方根的原理及運算模式後,要探討直式開三次方根,得先知道三次方

和的公式 3 3 2 2 3( ) 3 3a b a a b ab b ,再根據直式開二次方根的方式原理,應可求出三次方

根的近似值。現以 3 47321 為例,其運算過程如圖 3 所示。

(1) 若 3 .x 一位數… , 即 0 1000x 。 3 .x 兩位數… , 即 1000 1000000x 。

3 .x 三位數…,即1000000 1000000000x 。故以小數點為基準,往左或往右「每三位」標

上逗點,分成數小節。例: 3 12 '345.678'9 ,故 3 47321 註記為 3 47 '321 。

(2)左方的運算區,是以 2 2(3 3 )a ab b b 的方式來估算下一位的近似值,而根號內的運

算則以減法完成,餘數再降至下一位,原題目若無數字,則降下 000 三位數,形成一新的小

節,整個過程運算皆利用 3 3 2 2( ) (3 3 )a b a a ab b b 的方式來求得近似值,直到要求的

位數為止。

圖 2

-6-

(三)、直式開 n 次方根

從直式開二次方根、三次方根的原理及運算模式後,若要探討四次方根、五次方根,甚

至是 n 次方根的值,皆可由 n( )a b 原始公式,再重新拆解公式求得。首先得將題目依 n 次方

情形在數字上每 n 位數標上逗點,再一一的估算求解,公式重新拆解並不難,最難的倒是運

算區隨著次方數的增加,數字次方過大反而是一大挑戰,只能藉由計算機的協助方可達成,

方法步驟雖規律,若皆由人工運算,相信得花上相當長的時間,失去了求值的意義。只能另

求方法,才能讓開 n 次方根,不再是費時惱人的數學難題。

二、探討網路上三次方根的解法,進而運用在 n 次方根

利用普通計算機求三次方根以上的方式,陳禾凱(2009)根據維基百科的內容,運用高一

所學數列與級數、無窮等比、極限等方式,發表以普通計算機來計算三次方根及五次方根的

近似值的文章,但七次方根以上則無法算出,為了突破此瓶頸,遍尋網路找到一個求三次方

根的方式,但為何如此運算確不得而知,相信有過程就有求 n 次方根的機會,應可讓直式開

n 次方根的方法,更上一層樓,以普通計算機的方式完成求解。

(一)、網路上三次方根的解法

在網路上有關於三次方根的解法大多以直式開三次方根為主,其他方式求出的解往往也

和正確值誤差較大,唯有一較正確及簡易的方式,其網路題目及求解內容如下:

圖 3

-7-

題目:求 99 的三次方根?

sol: 取最近的整數為 5,用 5 來除再除以 3

99-------->(5 +5 +(99/5 ^2 ))/3 =4.6533---

再用 4.65 來除,(4.65 +4.65 +(99/4.65 ^2 )/3 =4.626 -----

以 4.626 計,(4.626)^3≒ 99

根據上述的求解內容,先找出一估算值的三次方接近於要求三次方根的數字 N ,再利用

上述的方式來求得近似值,依此步驟,反覆求得至所需位數。為了更瞭解為何要以此方式運

算,將上述的值分別以代號來推敲原理。

假設要求 N 三次方根 (如: 3 N ),得先推估一估算值 3a 最接近 N 的值,利用上述方式

求得第一次的近似值 1a ,將近似值 1a 看成最接近 3 N 的估算值 a ,再仿照上述方式求得第二

次的近似值 2a ,如此反覆運算至要求的位數,為何要如此運算呢?我們藉由上述的計算過程,

以代數方式反推導回去求得 N ,其過程如下。

3

1 1 12 2 2

3 2 2 3

1 1

2( ) 3 2 3 3

2 3 =3 2

N N a Na a a a a a

a a a

a N a a N a a a

, , ,

最後得 2 3

1=3 2N a a a ,研究發現,當近似值 1a 趨近於估算值 a 時,則 2 3

1

33 2a aa a ≒ ,

即 3N a , 只 要 反 覆 用 此 方 式 , 相 信 就 可 愈 逼 近 真 正 三 次 方 根 的 值 。 但 為 何 要 用

2 3

1

33 2a aa a ≒ 的方式, 2 3

1

3=2N aa a a ≒ 、 2 3

1

3=4 3N aa a a ≒ …,等方式是否可以,仍

待我們去研究瞭解。故只再多討論 2 3

1

3=2N aa a a ≒ 、 2 3

1

3=4 3N aa a a ≒ 兩種方式,來分

析探討其可行性及正確性。將兩方式重新推導公式如下,再代入實際數字來分析其適用性。

2 3

1

3 2

1

3

12

12

12

=2

2

2

2

( ) 2

N a a a

a N a a

a Na

a

Na a

a

Na a

a

2 3

1

3 2

1

3

12

12

12

=4 3

3 4

34

3 4

(3 ) 4

N a a a

a N a a

a Na

a

Na a

a

Na a

a

-8-

從上述再推導的 12( ) 2

Na a

a 、 12

(3 ) 4N

a aa

兩公式及原本求 12( ) 3

Na a a

a 三次

方根的公式,由此三個公式,代入實際的數字分析,是否由此原則皆可算出三次方根,還是

具有唯一性。而估算值 a 的推估方式乃以最接近 N 來計算,算出來 1a 皆取到小數第四位,再

四捨五入至小數第三位。再將 1a 代入公式求得 2a ,為瞭解 2a 的準確度,皆取到小數第七位,

四捨五入至小數第六位,紅色字體表示與正確開 n 次方根 n N 相同位數計算結果如表 1 所示。

表 1:三次方根推估近似值

公式

類別 12

( ) 2N

a aa

12(2 ) 3

Na a

a 12

(3 ) 4N

a aa

正確值

N 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3 N

9 2 2.125 2.059040 2.083 2.080088 2.063 2.075919 2.080084

19 3 2.556 2.732409 2.704 2.668868 2.778 2.699002 2.668402

129 5 5.080 5.039380 5.053 5.052774 5.040 5.049605 5.052774

計算結果顯示,三個公式皆能求出近似值,但就準確度而言,以原始的公式較為精確,

其餘的雖不正確,但離正確值的誤差也不會太多。況且計算的方式較為簡易,用計算機或手

算皆可。只要利用公式反覆計算,計算的次數夠多,計算出的近似值與正確值往往可精確到

小數點第三位以上,甚至精確到小數第六位。為了瞭解此公式的通用性,再次仿照上述方式

推導,期盼也可以利用在開平方根,甚至是四次方根及 n 次方根。

(二)、二次方根的解法

從 表 1 結 果 顯 示 , 三 次 方 根 的 速 解 由 2 3

1=3 2N a a a 的 方 式 較 為 正 確 , 比 利 用

2 3

1=2N a a a 、 2 3

1=4 3N a a a 計算出來的結果精確度更高,倘若用此方式推導的公式運用

在二次方根上,是否也是有唯一性,故由 2

1=2N a a a 、 2

1=3 2N a a a 、 2

1=4 3N a a a 探

討,公式推導如下。再代入實際的數字分析,探討利用此方式推導的公式,是否也可以如同

三次方根解法,適用在二次方根上,進而運用在 n 次方根,計算結果如表 2 所示。

-9-

表 2:二次方根推估近似值

公式

類別 1( ) 2

Na a

a 1(2 ) 3

Na a

a 1(3 ) 4

Na a

a 正確值

N 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N

5 2 2.250 2.236111 2.167 2.213779 2.125 2.181985 2.236068

15 4 3.875 3.872984 3.917 3.887820 3.938 3.905760 3.872983

125 11 11.182 11.180340 11.121 11.160665 11.091 11.135850 11.180340

從表 2 結果顯示,二次方根的解法由 2

1=2N a a a 的方式較為正確,且隨著 N 逐漸增加,

第一次求得的近似值 1a 已可達小數點第二位,而第二次求得的近似值 2a 與正確值比較的精確

度,更可精確到小數點第六位。再與解三次方根 2 3

1=3 2N a a a 對應來看,二次方根以括號

除以 2 的公式、三次方根以括號除以 3 的公式為最優,由此推論,是否四次方根則以括號除

以 4 的公式較精準呢?若成立,相信就可以推導出求 n 次方根的公式。

(三)、四次方根的解法

為求證如二次方根解法所言,四次方根以括號除以 4 的公式較為正確,而此次推導的公

式以上述較精準的模式 3 4

1=4 3N a a a 為主,前後相仿公式 3 4

1=3 2N a a a 、 3 4

1=5 4N a a a

為輔,推導過程如下所示,計算結果如表 3 所示。

-10-

3 4

1

4 3

1

4

13

13

13

=3 2

2 3

23

2 3

(2 ) 3

N a a a

a N a a

a Na

a

Na a

a

Na a

a

3 4

1

4 3

1

4

13

13

13

=4 3

3 4

34

3 4

(3 ) 4

N a a a

a N a a

a Na

a

Na a

a

Na a

a

3 4

1

4 3

1

4

13

13

13

=5 4

4 5

45

4 5

(4 ) 5

N a a a

a N a a

a Na

a

Na a

a

Na a

a

表 3:四次方根推估近似值

公式類別 13

(2 ) 3N

a aa

13(3 ) 4

Na a

a 13

(4 ) 5N

a aa

正確值

N 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4 N

17 2 2.042 2.026852 2.031 2.030543 2.025 2.029453 2.030543

127 3 3.568 3.310650 3.426 3.359054 3.341 3.353890 3.356997

1237 6 5.909 5.937844 5.932 5.930516 5.945 5.933454 5.930515

從表 3 計算結果顯示,四次方根的速解以 3 4

1=4 3N a a a 的方式較為正確,符合二次方

根和三次方根相仿的公式,即四次方根以括號除以 4 的公式較為精準。

(四)、n 次方根的解法

三次方根的解法,不只可用於解三次方根、二次方根、四次方根,相信也可以用同樣的

模式套用在解 n 次方根。除了要找出 n 次方根的速解通式,在每次第一次估算值的預測也是

此次探討的重點,以下就此兩重點加以分析討論。

1、n 次方根解法通式

從先前的二次方根、三次方根,到四次方根的求解,皆利用相仿的方式求解完成,為了

更確定義此公式的通用性,分別從已探討的二次方根、三次立方根、四次方根解法中,希望

找出差異性、規律性,進而運用在 n 次方根上,觀察 n 次方根內容如表 4 所示。

表 4:觀察 n 次方根

類別 二方根 三次方根 四次方根

公式 1( ) 2N

aa

a 2 1( )2 3 aa

a

N

3 1( )3 4 aaa

N

從表 4 內容發現,二次方根以括號除以 2 的公式,三次方根以括號除以 3 公式,四次方

根以括號除以 4 公式較為正確,故從上述公式的係數差異性,再對照欲求 n 次方根的次數,n

-11-

次方根的解法可能為 11[(n 1) ] n

n

Na a

a ,為了求證此推導公式的正確性,故再代入幾組

數字以求 10 次方根為限,求證不同方根的值是否正確,驗證的數據如表 5 所示。

表 5:驗證 10 次方根內的精確度

公式類別 11

[(n 1) ] nn

Na a

a n 次方根

N 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近似值 3a 近似值 4a 近似值 5a n N

正確值

17 2 1.813 1.765093 1.762349 1.762340 1.762340 5 N 1.762340

17 2 1.755 1.632681 1.604793 1.603524 1.603522 6 N 1.603522

17 2 1.752 1.585689 1.511934 1.499251 1.498920 7 N 1.498920

17 2 1.767 1.585635 1.471752 1.429858 1.425029 8 N 1.424971

17 2 1.785 1.604994 1.469558 1.393112 1.371465 9 N 1.369987

17 2 1.803 1.631143 1.488827 1.387243 1.337865 10 N 1.327532

從表 5 所示,推導出的公式皆可求出近似值,但隨著欲求的根號次數愈大,與正確值的

精確度就會降低,在近似值 2a 上,次方數愈大,大多只能求到個位數的精確度,故只能增加

運算次數,求至近似值 5a ,才能更精準的求出近似值,相信隨著運算次數的增加,精確度肯

定能大幅的提升。至少方法、方向正確,能用簡易的方式運算,已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2、估算值 a 的猜測

在找出解 n 次方根的計算方式後,另一個難題則是每次在猜測第一次估算值 a 時,往往

也是猜測了好幾次,猜測出的 na 才能愈接近 N 。以二次方根為例,在直式求二次方根時,會

先在 N 值上以兩位數為一單位用逗號標示,因估算值 a 皆為正整數,故約略可估算出為幾位

數,例如: 6'54'32 ,因為 22 <6 ,故 a 估算值猜測為 200; 12'34 ,因為 23 <12 ,故a 估算值

猜測為 30; 5'43 ,因為 22 <5 ,故 a 估算值猜測為 20,此次只猜測第一個近似值,其餘的以

0 補齊,減少猜測的時間,估算值 a 雖無法如先前一樣, na 接近 N ,但至少第一位數一定是

正確的,且能較快速猜出估算值 a ,再以此估算值 a 代入公式求解,測試結果如表 6 所示。

-12-

表 6:估算值 a 的猜測

估算值 a 的猜測,雖 na 不像之前的接近 N,只利用先前的直式開平方根或立方根的方式,

先求出第一位,其餘至個位數皆以 0 補齊。而此方法可觀察出,第一次求得的近似值 1a 則與

正確值誤差較大,但再算第二次,近似值 2a 即可相當接近至正確值至個位數,有些更達小數

點第三位,而第三次的近似值 3a 皆可達到小數點第三位的水準,甚至小數點第六位。故此方

式真能有效且快速的達到欲求的 n 次方根的值,差不多只要三次的運算,相信精確度皆能達

到小數點第三位。

三、探討普通計算機計算 10 次方根內的操作

普通計算機除了 + - = 之外,其餘尚有 M+ MRC M- 等按鍵可供計算,

但較少利用。若要算出二次方根,普通計算機尚有 可使用,但三次方根以上除了用工程計

算機外,相信大多數人只會利用 excelc 函數算出,普通計算機只能望「機」興嘆。

探討出解 n 次方根通式,用普通計算機要一次算出近似值 1a 、 2a 或 3a ,則需利用 M+ 、

MRC 來運算,才能更快速方便。在舉例步驟前,先將會用的按鍵符號功能及自訂符號定義

加以說明,讓後面的按鍵操作意義,才能更加瞭解。

(一) 按鍵符號功能及自訂符號定義

+ - = 這些符號相信大家皆知如何使用及意義,故不加以贅述。底下只說明此

次有用到的符號及自訂符號定義來說明。

M+ :記憶當前數字於記憶體,「加入」累加數字當中。

MRC :按第一次為顯示記憶體內之所有數字和,按第二次為清除記憶體內的所有數字。

公式類別 11

[(n 1) ] nn

Na a

a n 次方根

N 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近似值 3a n N

正確值

543 20 23.575 23.303937 23.302360 2 N 23.302360

1234 30 35.567 35.131041 35.128336 2 N 35.128336

65432 200 263.580 255.911709 255.796820 2 N 255.796794

-13-

=3 :此為自訂符號,表示 = 連續按 3 次,裡面的數字表示按的次數。

(二)以計算 3 17 、 4 17 、 6 17 的近似值為例

在瞭解普通計算機的功能後,再善加使用,才能節省不必要的動作,試以計算 3 17 的近

似值為例,依 11[(n 1) ] n

n

Na a

a 公式,先推估題目的估算值 a , 3 17 推估為 2,輸入步驟

如表 7 所示,步驟如下:

表 7: 3 17 的操作步驟

按鍵步驟 公式對應操作說明 結果

1 按 2 為最前面 1n ,即 1 3 1 2n 2

2 按 2 為估算值 2 22

3 按 M+ 記憶 22 算出的結果 22

4 按 17 為題目的 N 17

5 按 2 為 1na 裡的 a ,即估算值 2 172

6 按 =2 為 1na

,因 1 3 1 2n ,故按 = 2 次 1722

7 按 M+ 記憶 172 2 算出的結果 1722

8 按 MRC 將記憶的兩組數值相加 22 1722

9 按 3 = 因求三次方根,故 3 1a

第一次求出 1 2.750a ,按 AC 將計算機全部數字內容消除,再以此數值依上述步驟重新

運算分別求出 2 2.582645a ≒ 、 3 2.571332a ≒ ,與實際 3 2.5 217 7128≒ 相去不遠,相信多算幾次

一定與實際更加接近。

而 4 17 的計算,只要知道1 1 1

42 2 417 =17 = 17

,步驟先輸入題目17 ,再按 2 次 ,就可得到

4 2.0 317 3054≒ ,直接得到正確答案。利用此方式,故1 1 1

63 2 617 =17 = 17

,由上述 3 17 2.571332≒ ,

再按 1 次 ,就可得到 6 1.6 717 0323≒ 與實際 6 1.6 217 0352≒ 也差不了多少,省去再重覆運算

的次數與時間。只要利用公式,再配合 M+ 、 MRC 的交互運用,普通計算機也可以精確的

-14-

算出 10 次方根內的值。

(三)精進估算值 a ,減少 n N 的計算

根據表 5 求出的值,在次方數愈高時,求出的值需要計算更多次,才能達到更精確的結

果。為改善此狀況,先將估算值 a 利用普通計算機開根號至接近的次方數值,再利用公式及

計算機,精進表 5 的正確率及減少計算的次數,而估算值 a 是此次精進的重點。例如欲求 5 17

時,因為1

5 517=17 ,計算機每按一次 ,次數以1

2、

1

4、

1

8方式計算,故

1 11

5 8417 =17 ~17 之間,

估算值 a 即求1

417 與1

817 的平均數,其估算值 a 計算機計算過程如表 8 所示。

表 8: 5 17 的估算值 a 操作步驟

按鍵步驟 對應操作說明 結果

1 按題目 17 17

2 按 M+ 記憶1 1 1

42 2 417 =17 = 17

的結果 4 17

3 按題目 17 17

4 按 M+ 記憶11 1 1

882 2 217 =17 = 17

的結果 8 17

5 按 MRC 將記憶的兩組數值相加 84 17+ 17

6 按 2 = 求兩數的平均數,即估算值 a 84( 17+ 17) 2

按照表 8 的操作方式,求出的估算值 1.728a≒ ,比之前一開始推估的 2 更接近,相信利用

公式分別求出 1a 、 2a 、 3a ,也能更快接近近似值。因為計算機的 ,可以求出 4 N 、 8 N ,

故下表的將不討論,精進估算值 a 計算 n N 的結果如表 9 所示。

表 9:精進估算值 a 來計算 n N

公式類別 11

[(n 1) ] nn

Na a

a n 次方根

N a 的求法 推估值 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近似值 3a 精確度 n N 正確值

17 4( 17+ 17) 2 3.077 2.650 2.573597 2.571284 3 N 2.571282

17 17 4.123 3.082 2.651238 2.573669 3 N 2.571282

-15-

根據表 5 來改進計算次數,採用接近次方數的開根號方式來求估算值 a ,得出表 9 的內

容。從表 5 與表 9 的比較不難發現,表 5 求 n N 至近似值 3a 時,精確度隨著次方數的增加反

而下降,求至近似值 5a ,精確度也只進步至小數第一、二位左右,為了改善此繁複的計算,

精進估算值 a 得出表 9。根據表 9 得知, 3 N 、 5 N 、 6 N 、10 N 以求出介於前後方根的平均

數來當估算值 a ,之後計算出的近似值 3a 時,皆比以單一接近次數方根來當估算值 a 較為精

確。但 7 N 、 9 N 確以 8 17 為估算值來的較精確,探究原因 8 N 介於 7 N 與 9 N 之間,故以

單一接近次數方根來當估算值 a 更勝於以前後方根的平均數來當估算值 a 較為合適,有了更精

確的估算值 a,計算機計算的次數確實減少許多。而 6 N 、10 N 的計算,更可先求出 3 N 、5 N

後,再按一次 ,來精簡計算機的計算次數,有好的公式再加上好的計算工具,讓普通計算

機求 10 次方根內的近似值更加的簡便,是此次最大的收穫。

17 84( 17+ 17) 2 1.728 1.764 1.762343 1.762340

5 N 1.762340

17 4 17 2.031 1.825 1.766498 1.762360 5 N 1.762340

17 84( 17+ 17) 2 1.728 1.624 1.604156 1.603522

6 N 1.603522

17 4 17 2.031 1.774 1.639594 1.605448 6 N 1.603522

17 8 17 1.425 1.670 1.609797 1.603582 6 N 1.603522

17 84( 17+ 17) 2 1.728 1.572 1.508358 1.499095 7 N 1.498920

17 4 17 2.031 1.775 1.599082 1.515895 7 N 1.498920

17 8 17 1.425 1.511 1.499206 1.498920

7 N 1.498920

17 8 16( 17+ 17) 2 1.309 1.383 1.370466 1.369988 9 N 1.369987

17 8 17 1.425 1.378 1.370171 1.369987 9 N 1.369987

17 8 16( 17+ 17) 2 1.309 1.329 1.327539 1.327532 10 N 1.327532

17 8 17 1.425 1.353 1.329584 1.327546 10 N 1.327532

-16-

伍、研究結果

透過和同學的討論分析,原本只是按步驟完成的直式開根號方式,進而運用在三次方根,

甚至是 n 次方根,再透過普通計算機的反覆交互運算,也可求出三次方根以上的值,這過程

與結果,雖耗盡許多心力研究,但結果確是滿意的,最後將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一、只要懂得直式開二次方根的原理,再將公式重新拆解,皆可運用在 n 次方根

直式開根號是運用 2 2 2( ) 2a b a ab b 的公式重新拆解成 2 2( ) (2 )a b a a b b 完成,

進而可推論到立方根的解,也是將公式拆解 3 3 2 2( ) (3 3 )a b a a ab b b 的方式,運用在

直式開立方根,只要懂得基本公式及拆解原理,n 次方根的解皆可運用直式運算完成。這些

知識相信皆是在國中就可以理解的,但往往礙於時間的壓力,課堂上大多只告知步驟,忽略

了理論與實務的結合。藉由此次的探討,開平方根、立方根將不再是一大難題,困難的倒是

自己基本的運算能力,隨著數字次方數的增加,數字的基本功就是一大學問了,但有了直式

解 n 次方根的方式,懂得原理,相信解 n 次方根將不再是難題。

二、利用 n 次方根的通式解法,皆能簡易運算完成

從研究發現,網路上三次方根的解法並非單一解法,但已是目前用普通計算機方式最簡

易的方法。在其未告知原理,確能輕易的運算出近似值,勾起大夥想要求知的慾望。為了求

證其原理,利用代數假設反推回去公式,再利用相仿的式子來驗證,終於在大夥們辛勤的驗

證下,找出一解 n 次方根的通式 11[(n 1) ] n

n

Na a

a 。此通用公式,直覺上簡單易懂,在

解三次方根以上的根,大多能直覺的運算求解,再透過隨手可得的普通計算機反覆運算,比

起手算直式開三次立方根一直猜測估算值,反覆運算至正確的近似值,方式固定簡易,節省

了許多猜測的時間。透過普通計算機只要肯反覆求出估算值 a ,精準度皆可達小數第三位,

甚至是小數第六位,並非難事。可見此解 n 次方根的方式,比起手算直式開 n 次方根的方法,

更勝一籌。

三、熟悉普通計算機的功能,再配合公式,可縮短求得 n 次方根的時間

普通計算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 M+ 、 MRC 使用的次數相信寥寥可數,甚至從未使

用過。雖有好用的公式,一開始利用普通計算機上仍需額外利用紙、筆來記錄數值,但在熟

-17-

悉普訊算機的功能後,透過 M+ 、 MRC 的使用,也簡化了許多步驟與時間,且精進估算值

a 的方式,要計算 n N 在短時間求出 n 次方根的近似值,從此就並非難事了。

陸、討論

從一開始的直式開二方根及網路上解三次方根,找出解 n 次方根的通式,進而利用普通

計算機的使用運算,可大幅縮短手算 n 次方根的時間。但在國中的課程中,二次方根的值往

往以背誦為主,再利用十分逼近法求證,在此就以研究出的方式,實際運用在國中常用的二

次方根例子上,並對解 n 次方根加以論證,讓研究的公式獲得實質佐證。

一、解 n 次方根通式運用在國中課程

國中在討論二次方根的解,都是以十分逼近法的方式求解,但也往往耗費很多時間在算

平方值,再求出二次方根的近似值。在此,以推導出的解 n 次方根通式,以國中常背誦的二

次方根加以討論,試算出此方法的效率及正確性,內容如表 10 所示。

表 10:國中常背誦的二次方根

根據表 10 所示,國中常背誦的二次方根利用公式解法運算,差不多算至近似值 2a 時,準

確度大多可達小數點第二位,在實際運算所花費的時間約在 2-3 分鐘,比利用十分逼近法所

花費的時間少了許多,方式也比較直覺,只要基本運算能力夠強,相信能縮短時間,準確度

也達一定的水準。

公式類別 1( ) 2

Na a

a 平方根

N a 近似值 1a 近似值 2a 近似值 3a n N

正確值

2 1 1.500 1.417 1.414216 2 N 1.414214

3 2 1.750 1.732 1.732051 2 N 1.732051

5 2 2.250 2.236 2.236068 2 N 2.236068

6 2 2.500 2.450 2.449490 2 N 2.449490

7 3 2.667 2.646 2.645751 2 N 2.645751

10 3 3.167 3.162 3.162278 2 N 3.162278

-18-

二、解 n 次方根通式的論證

速解 n 次方根通式從先前舉例中求得,為了求證此公式的正確性,茲就兩方面來討論:

(一)、解 n 次方根通式的反推導

假設利用公式求出的 1a 與欲求得 n N 相當接近,則反推導的過程如下:

11[(n 1) ] n

n

nNa a

aN

展開成 11n

Na n a a n

a

若估算值 a 趨近於近似值 1a 時,則 a n 趨近於 1a n

故1

0n

Na

a

1n

Na

a

得 1n nN a a a

以上推導,是假設 1a 與 n N 相當接近,為確保欲求的值更準確接近 n N ,則可利用此公

式反覆求出 2a 、 3a ,更接近欲求得的 n N 。

(二)、以牛頓法求整數開二次方根的近似值

為了找出解 n 次方根通式更有依據,找到了以前高中 95 課綱「選修數學(II)」的附錄二

「以牛頓法求整數開二次方根的近似值」,由已退休的臺灣大學數學系張海潮教授及數學學科

中心朱啟台助理撰寫的文章。其證明方式,先假設一 2( )f x x N 的二次函數,利用 ( ) 0f x ,

可求出 x N 。為了求出 N ,可先找出一估算值 a ,故在二次函數 , ( )a f a 作一切線,

這個切線和 x 軸的交點b 就是 N 的第 1 個近似值,再過第 1 個近似值 , ( )b f b 作切線,又可

找出切線和 x 軸的交點 1b 就是 N 的第 2 個近似值,依此步驟,就可逐步逼近 N ,圖形如

圖 4 所示。

圖 4

-19-

就圖形而言,可一步一步逐漸逼近欲求的 N ,而代數的運算,則會利用到牛頓法來估

計 N ,微分來找函數在變化的程度,等於切線斜率,再經推導如下:

假設 2( )f x x N ,經微分得 '( ) 2f x x

在 (x)f 上找一估算值 a ,作微分並代入,故 2( )f a a N ----, '( ) 2f a a ----

而微分等於切線斜率,即為垂直位移與水平位移的比值,即

( ) 0 ( )'( )

f a f af a

a b a b

分母移項 ( ) ( ) '( ) '( ) '( )f a a b f a af a bf a

'( ) '( ) ( )bf a af a f a

'( ) ( )

'( )

af a f ab

f a

,將 ( )f a 、 '( )f a 替換代入

2 2 2 2(2 ) ( ) 2

2 2 2

a a a N a a N a Nb

a a a

推導出來的公式2

2

a Nb

a

,與我們 1( ) 2

Na a

a 公式相同,其求出的b 與 1a 定義相同,

可將公式推導為2 2 1

( ) 22 2

a N a N Nb a

a a a

,就和我們的公式完全一樣了。為了證明

解 n 次方根公式 11[(n 1) ] n

n

Na a

a 的正確性,依上述方式證明,且過估算值 a 作函

數 , ( )a f a 的切線,這個切線和 x 軸的交點以 1a 表示,就是接近 n N 的第 1 個近似值,證明

過程如下。

假設 ( ) nf x x N ,經微分得 1'( ) nf x n x

在 (x)f 上找一估算值 a ,作微分代入,故 ( ) nf a a N ----, 1'( ) nf a n a ----

而微分等於切線斜率,即為垂直位移與水平位移的比值,即

1 1

( ) 0 ( )'( )

f a f af a

a a a a

分母移項 1 1( ) ( ) '( ) '( ) '( )f a a a f a af a a f a

1 '( ) '( ) ( )a f a af a f a

-20-

1

'( ) ( )

'( )

af a f aa

f a

,將 ( )f a 、 '( )f a 替換代入

1

1 1

1

1

1

1

( )

( 1)

( 1) 1

[( -1) ]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n a a Na

n a

n a a N

n a

n a N

n a

n a N

a n

Nn a n

a

從上述論證,得到的結果和推導的公式完全相同,代表大夥的研究結果是正確的,日後

在解 n 次方根,相信可以用更快速的方式求知,以提升運算的效率。

柒、結論

經過這幾個月來的努力,終於完成利用普通計算算出三次方根以上的方式,在這過程中,

雖然偶爾會有爭執,但是結果是甜美的。每個中午,不停地研究、測試,皇天不負苦心人,

讓我們研究出這一套公式,不用工程計算機也能輕鬆解 10 次方根內的值,謝謝這一路上給予

我們幫助的師長們。

從此次的科展,最大的收穫是直式開根號的原理及解 n 次方根公式的推導,數學不再是

老師單一制式的傳授,需要同學們主動去探討研究,才能在繁瑣制式的算式中,理解出一套

正確的處理方式。更瞭解課堂外的浩瀚學問,需要同學們共同主動去學習,常保主動求知的

精神,才能活用數學,讓數學不再是冰冷的公式。

捌、參考資料

1、康軒文教(2016)•國中數學課本第三冊。

2、張海潮(2007) •以牛頓法求整數開平方根的近似值•高中數學電子報 第 16 期。

3、陳禾凱(2009) •以普通計算機來計算三次方根及五次方根的近似值。高中數學電子報 第 35

期。

4、孫文先(2006 年 3 月 30 日)•請問如何用直是開方法開立方根?•取自

http://www.chiuchang.org.tw/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695&forum=6。

-21-

5、另類速算立方根的方法---2。(2000 年 8 月 7 日)•取自

http://euler.tn.edu.tw/think31.htm。

6、如求 99 的三次方根?(2010 年 9 月 10 日)•取自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9100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