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塑”俗称“面人”,以 面粉为主要原材料的传统 捏塑艺术,每一尊作品纯手 工精雕细琢,所以面塑作品 也是一件具有艺术价值和 收藏价值的工艺品,有民间 传统艺术“活化石”之称。而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 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洁正 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传承人。 刘洁的面塑作品多以民 俗传说、历史人物为主。 疫 情之初,刘洁用整整 8 天时 间,创作了紧跟时事的作品 《斩妖除秽·天师祥福》。 但 见中华传统神话人物钟馗 挥剑,绿色的“新冠病毒”化 作病毒头蝙蝠身被钟馗狠 狠地拴在脚下。 刘洁介绍, 蝙蝠在古代文化中寓意福, 钟馗降蝠,取谐音“祥”同 “降”,“福”同“蝠”,寓意祥 福。 一向以红袍铁面出现在 神话故事中的钟馗此刻却 身披白衣战 甲 ,“这 个 世 界 上没有天生的英雄神人,是 因为有人需要,有人愿意牺 牲才成为了英雄”, 刘洁解 释,“作品并非迷信鬼神,白 衣是为祝福战斗在一线的 白衣天使。 这尊作品用质朴 的传统文化, 民间习俗,为 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祈 福,为武汉祈福,为祖国祈 福。 ” 因创作的“关公”形象深入 人心,刘洁在业内有“关公第一 人”之称。他曾多次带着非遗作 品代表武汉前往世界各地展出, 其作被多国政府及文化机构收 藏,让面塑这门珍贵的传统艺术 走向国际。 刘洁与“面粉”亲密相伴,但 腼腆的他却不喜交际。不过创作 《斩妖除秽·天师祥福》,他 很快报名参加社区志工作,“ 只想尽自己微薄做实事。” 刘洁主为所在小区住户 疫情间的困难,也因此20多个小区微。“ 在这 里住五年了,一般只呆家里 创作,不认识小区里的人,以前 加过任一个物业业主。这 次一加就20个,每个群都 两三百人。”刘洁感叹这次破冰”的历,自己都想到指尖人物百态,一的手对于面塑家来十分重 要,但刘洁一心疫“多出 力气”, 曾有位女邻居从甘肃运 10吨土豆,刘洁分装搬 ,因为很久干重活, 又连续 扛起两百袋,每一袋均30土豆不慎把腰扭了,“ 不好的,个时不能去买东西就想忍忍算了,正 巧隔壁邻居开药店的,不少止痛膏 。” 刘洁还积极帮美国的华人 朋友们联系武汉接受捐赠 疫物的地。此外还家录 短视频开网课教宅朋友橡皮泥戴口罩玩偶眼睛盒装饰贴卡通笔套等小件, 并带领小朋友变废废弃刷子、石头橡皮泥仙 。 因为不能去买自拍设 , 之前也从未自己录制过视 ,刘洁地取材,用家里的音 响支架等能用的材“ 改装”出 直播间。 刘洁说,“ 安然无恙的人忘记疫情间医护人员、及所有疫在一线的工作为此出的一,也感谢每一个 疫的 ‘你自己’我们要珍 现在, 更加热爱未来越来越好。” 一尊特殊的面塑 赞美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 一场“破冰”社交 当志愿者一口气加了20个群 · 文化 A14 面塑非遗传承人刘洁礼赞白衣战士 楚天都市报记者 夏雨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萧颢 怒面钟馗来 一双巧手捏 2 20 02 20 0. .4 4. .3 30 0 8 86 67 77 77 77 77 77 7 一个表情, 一个 故事,一尊面塑,一部 春秋。 从事面塑艺术 20 年, 用面塑向世人 述说历史风云的刘 洁,在疫情期间,化自 己的手艺为武器,为 抗疫注入艺术的力 量。 4 28 日,37 的刘洁在他的工作室 “壹粟坊”接受了楚天 都市报记者的专访。 沉睡的武汉已向阳复 苏, 他用朴素的言语 祝福历经疫情磨难的 武汉人,“相信明天会 更好。 ” M Y K

MY K · 去买东西, 就想忍一忍算了,正 巧隔壁邻居是开药店的,给了我 不少止痛膏 。” 刘洁还积极帮美国的华人 朋友们联系武汉方面接受捐赠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MY K · 去买东西, 就想忍一忍算了,正 巧隔壁邻居是开药店的,给了我 不少止痛膏 。” 刘洁还积极帮美国的华人 朋友们联系武汉方面接受捐赠

“面塑”俗称“面人”,以面粉为主要原材料的传统捏塑艺术,每一尊作品纯手工精雕细琢,所以面塑作品也是一件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工艺品,有民间传统艺术“活化石”之称。 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洁正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刘洁的面塑作品多以民俗传说、历史人物为主。 疫情之初,刘洁用整整 8 天时间,创作了紧跟时事的作品《斩妖除秽·天师祥福》。 但见中华传统神话人物钟馗挥剑,绿色的“新冠病毒”化

作病毒头蝙蝠身被钟馗狠狠地拴在脚下。 刘洁介绍,蝙蝠在古代文化中寓意福,钟馗降蝠, 取谐音“祥”同

“降”,“福”同“蝠”,寓意祥福。 一向以红袍铁面出现在神话故事中的钟馗此刻却身披白衣战甲,“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英雄神人,是因为有人需要,有人愿意牺牲才成为了英雄”, 刘洁解释,“作品并非迷信鬼神,白衣是为祝福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 这尊作品用质朴的传统文化, 民间习俗,为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祈福,为武汉祈福,为祖国祈福。 ”

因创作的“关公”形象深入人心,刘洁在业内有“关公第一人”之称。他曾多次带着非遗作品代表武汉前往世界各地展出,其作被多国政府及文化机构收藏,让面塑这门珍贵的传统艺术走向国际。

刘洁与“面粉”亲密相伴,但腼腆的他却不喜交际。不过创作完《斩妖除秽·天师祥福》后,他很快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的工作,“只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实事。”

刘洁主动为所在小区住户解决疫情期间的困难,也因此加了20多个小区微信群。“我在这里住了五年了,一般只呆在家里创作,不认识小区里的人,以前

从没加过任一个物业业主群。这次一加就是20个,每个微信群都有两三百人。”刘洁感叹这次交际

“破冰”的经历,自己都没想到。指尖塑就人物百态,一双细

腻的手对于面塑家来说十分重要,但刘洁一心想为抗疫“多出力气”, 曾有位女邻居从甘肃运来了10吨土豆,刘洁参与分装搬运,因为很久没干重活,又连续扛起一两百袋,每一袋均为30多公斤的土豆,不慎把腰扭了,“挺不好意思的,那个时候也不能出去买东西, 就想忍一忍算了,正巧隔壁邻居是开药店的,给了我不少止痛膏 。”

刘洁还积极帮美国的华人朋友们联系武汉方面接受捐赠

防疫物资的地方。此外还在家录短视频、开网课,教宅在家的小朋友用橡皮泥捏戴口罩的玩偶、眼睛盒装饰贴、卡通笔套等小物件, 并带领小朋友变废为宝,将废弃的刷子、石头做成橡皮泥仙人掌。 因为不能出去买自拍设备, 之前也从未自己录制过视频,刘洁就地取材,用家里的音响支架等能用的器材“改装”出临时直播间。

刘洁说,“安然无恙的人不要忘记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志愿者及所有抗疫在一线的工作者,为此付出的一切, 也感谢每一个参与抗疫的‘你自己’。我们要珍惜现在,更加热爱生命,未来会越来越好。”

一尊特殊的面塑赞美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

一场“破冰”社交当志愿者一口气加了20个群

面塑作品︽斩妖除秽·

天师祥福︾

文化A14

面塑非遗传承人刘洁礼赞白衣战士□楚天都市报记者 夏雨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萧颢

怒面钟馗来一双巧手捏

文文化化战战疫疫

有力量楚楚霸霸王王项项羽羽

22002200..44..3300 星星期期四四 责责编编 张张艳艳 美美编编 成成妍妍 电电话话 8866777777777777

一个表情, 一个故事,一尊面塑,一部春秋。 从事面塑艺术20 年, 用面塑向世人述说历史风云的刘洁,在疫情期间,化自己的手艺为武器,为抗疫注入艺术的力量。

4 月 28 日,37 岁的刘洁在他的工作室“壹粟坊”接受了楚天都市报记者的专访。沉睡的武汉已向阳复苏, 他用朴素的言语祝福历经疫情磨难的武汉人,“相信明天会更好。 ”

” M Y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