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陳智德

陳智德

陳智德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成從未出現過的文化面貌。本書基於原始文學史料的考掘,講述抗戰爆發

後的香港如何成為抗戰文藝的﹁據點﹂以及當中的意義。本書具文學史角

度,分述不同流派、不同藝術取向的作家,介紹其主要作品,追溯文學觀

念的淵源和發展,如國防文學、抗戰文學在香港的討論,也考掘、整理作

家的經歷,所論及之人物、刊物和作品,包括新文學範圍內之主要體裁即

新詩、小說、散文、戲劇、評論,也包括舊體文學、兒童文學和電影。

本書論及的作家,既包括南來作家如戴望舒、徐遲、陳殘雲、茅盾、夏衍、

葉靈鳳、柳亞子等,也包括本土成長的文藝青年如李育中、望雲︵張吻

冰︶、鷗外鷗、侶倫、舒巷城、劉火子、彭耀芬等。在﹁板蕩﹂的歲月中,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抒情記憶﹂。

陳國球︵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

本書寫的是一段以戰爭銘刻的文學與文化史,

是﹁戰爭詩學﹂的立體模塑之剖析。

︙︙

陳智德為我們復刻的,是一段轟動世界的歷史,

卻同時是一段早被遺忘的文學時光。

台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香港嶺南

大學哲學碩士及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文化研究所「古文獻資料庫研究計劃」

助理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中

國現代文學研究網站計劃」副研究員等

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香港文學、中國

新詩、中國現代文學,亦從事文學創作,

2012年獲選為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

際寫作計劃」之香港作家,2009年起參

與陳國球教授主持之「香港文學大系編纂

計劃」,擔任副總主編,2015年獲香港

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

藝術家獎(藝術評論)」。著作有《地

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愔齋讀

書錄》、《抗世詩話》、《解體我城:香

港文學1950-2005》,另編有《香港文

學大系1919-1949.文學史料卷》、

《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葉靈鳳卷》、

《三四○年代香港新詩論集》等等。

「 文 化 香 港 」 叢 書

《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朱耀偉主編

《認識香港南亞少數族裔》

陳錦榮(John Nguy e t E r n i) 梁旭明著

《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

何建宗著

《香港現代主義文學與思潮》

鄭蕾著

建議上架分類:香港專題/文學/歷史

ISBN 978-988-8489-66-4

118

Page 2: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歷史中的「戰爭詩學」(陳國球序) 4

「文化香港」叢書總序 2

序論 15

「遺忘」的歷史

香港的「新文藝大爆炸」

抗戰與「文化據點」

香港與文學

香港的「據點」位置 35

抗戰局勢的變化

國、共兩黨及其他黨派的文化工作

「皖南事變」的影響

突破封鎖的文化中心

據點的意義

抗戰時期的香港報刊 59

獨立言論傳統

香港報刊與抗戰文藝

抗戰時期香港報刊要述

戰時報刊檢查

Page 3: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抗戰與「和平」 109

國防文學與抗戰文藝

國防戲劇與香港戲劇

國防電影與香港電影

望雲及其小說《人海淚痕》

鷗外鷗及其「香港的照相冊」系列詩作

「和平文藝」的端倪爭議

寫實與抒情 141

抒情的放逐

徐遲的思想轉折事件

李育中的報告文學〈四月的香港〉

劉火子、《不死的榮譽》與微光出版社

陳殘雲:抒情和鬥爭的寫實

文藝青年大召集 189

「文通」與「八月文藝通訊競賽」

香港的一日

七月文藝通訊競賽

文藝講習班與「香港青年文藝研究社」

反新式風花雪月論戰

反殖詩人彭耀芬

Page 4: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第九章

第七章

第八章

香江雅聲 209

舊體文學源流

戰時香港古典文壇

詩與憂患:何曼叔、楊鐵夫、柳亞子等人的作品

香港角度詩史:古卓崙〈香江曲〉

被遺忘的記錄:黃偉伯未刊稿

人物與刊物 229

戴望舒與《星島日報.星座》

馬國亮、曹克安與《大地畫報》

楊奇、麥烽與《文藝青年》

曾昭森、黃慶雲與《新兒童》

轟炸與銷毀 247

空襲下的文學:侶倫、劉火子

動員起來,香港:徐遲、淵魚

燒書焚稿:侶倫、劉火子、舒巷城

無可挽回的損失:《大地畫報》及其他

Page 5: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主要參考文獻 323

淪陷與逃亡 265

淪陷前的堅守

「歸鄉」與逃亡

秘密大營救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歌曲〈再會吧,香港!〉的歷史意識

矛盾與抵抗 291

日治時期香港文學的幾種取向

作家的矛盾與內在抵抗

陳君葆、葉靈鳳與留港作家處境

戴望舒〈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

結論:板蕩時代的抒情 313

邊陲位置的喊話

地方、空間與文學社群

時代與思想的轉折

憂時傷國的情志

Page 6: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第 一 章

序論

Page 7: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1 6 板 蕩 時 代 的 抒 情 : 抗 戰 時 期 的 香 港 與 文 學

「遺忘」的歷史

香港的歷史微茫撲朔,直至人們意識到香港已成為一個商業都會,一種

由漁村到商埠的發展形象被論述出,而且根深柢固。對該形象的集體

認可,有助人們為香港構建出一種想像的共同,但這形象的概括性,某程度

也成為一種遮蔽,蓋過香港其他層面的想像,特別是文化與文學方面的印

跡。過去實有不少學者致力考掘香港的文學、文化印跡,例如羅香林《香港

與中西文化之交流》(1961)、陳錦波《許地山與香港之關係》(1976)、

《抗戰期間香港的劇運》(1981)、林煥平《茅盾在香港和桂林的文學成就》

(1982)、盧瑋鑾《香港文縱: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1987)、也

斯《香港文化》(1995)、黃康顯《香港文學的發展與評價》(1996)、

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編《早期香港新文學資料選:1927-1941》

(1998)、黃仲鳴《香港三及第文體流變史》(2002),盧瑋鑾、熊志琴《香

港文化眾聲道》(2014)、楊玉峰《黃谷柳的顛簸人生與創作》(2015)、

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2016)等等,他們考掘出的資料,組織出的論

述,在另一層面成為類近於「繼絕學」的呼召。

循着羅香林提供的線索,追查晚清至民國初年的《遐邇貫珍》、《新小

說叢》等刊物和《宋臺秋唱》、《時諧新集》等書籍,我們知道香港的舊體文

學既有主張「變國俗,開民智」的時代改革聲音,也有「隱逸派人士」的感

Page 8: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1 7第 一 章   序 論

時傷世、承續道統,而且「所作多含蓄凝煉,大雅不群」1。五四新文化運動

後,香港未即時進入新文學時代,其實眾多中國南方城市也一樣,一九二○

年代初至中期均經歷一段新舊文化交替時期。一九二三年,梁宗岱、劉思慕

在廣州成立廣州文學研究會,同年十月出版了附設於《越華報》的「文學旬

刊」作為廣州文學研究會會刊,由此而成為「嶺南新文學的第一份純文學刊

物」 2;香港則於一九二○年代中期起,出現了刊登新文學作品的《大光報》

「大光文藝」、「微波」、「光明運動」、《循環日報》「燈塔」、《南強日報》「過

渡」、「鐵塔」等等報紙副刊,至一九二八年,出版了新文藝雜誌《伴侶》,

香港由此步入了新文藝大爆炸時期:一九二九年有《鐵馬》,一九三○年有

《島上》,一九三一年有《激流》,一九三二年有《新命》,一九三三年有《紅

豆》,一九三四年有《今日詩歌》,一九三五年有《時代風景》,幾乎每一

年都有一本新的文學雜誌面世;但更重要的,是對「香港文壇」回顧和討論

的自覺意識,從吳灞陵〈香港的文壇〉(一九二八)、康以之〈關於香港文壇〉

(一九三四)到貝茜(侶倫)〈香港新文壇的演進與展望〉(一九三六)等文,

形塑出香港文學「歷史意識」的雛型。

一九三六年八月十八日至九月十五日,侶倫以「貝茜」為筆名在《工商

日報.文藝週刊》連續三期發表〈香港新文壇的演進與展望〉,在四千八百

多字的文章中,侶倫仿效民國後諸種中國歷史、哲學史、文學史的寫法,為

香港新文壇的歷史劃分不同階段,包括「前期」、「近期」、一九二七年的

「發動期」,以及一九三○年以後「由消沉期而轉入興奮期」3。從時期劃分的

方式,可見出侶倫為香港新文壇作歷史敘述的苦心,此外,正如該文的「緒

言」提出,「香港新文壇之已否存在的問題,不久之前,好像還有人斤斤討

論;其實這一件類乎吹毛求疵的工作是多餘的,香港有沒有新文壇,只要從

已有的一般文化工具如報章刊物等著目,都可以知道,香港新文壇的存在是

1 羅香林:《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香港:中國學社,1961),頁 197。2 張振金:《嶺南現代文學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頁 13。3 貝茜:〈香港新文壇的演進與展望〉,《工商日報.文藝週刊》,1936年 8月 18日至 9月 15日。

Page 9: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1 8 板 蕩 時 代 的 抒 情 : 抗 戰 時 期 的 香 港 與 文 學

顯然的事實」、「新文學之漸被重視,和致力於新文學工作的青年們不斷的

掙扎,要衝破這漆黑一團的氛圍,這一種精神的表現,我們實在不能輕輕

抹去了着跡的一頁」、「新文學之發生於香港,至少已不是最近幾年間的事

了」4 等等說法,潛藏着一種歷史被抹煞、不被承認的焦慮。

抗戰爆發後,省港作家加緊連繫,圖以香港作為抗戰文學的陣地,

一九三八年七月十三日,香港中華藝術協進會與中國詩壇社聯合舉辦「香

港詩歌工作者初次座談會」,出席者包括藝協方面的黃楚青、梁上苑、呂覺

良,中國詩壇社方面的陳適懷、吳舒煌、陳豹變等等二十多人,會上首先討

論香港詩歌工作者的聯合組織,商議完畢後,由主席梁上苑提出先略述香港

詩壇的歷史:

主席:好了,我們很快的就算組織好了,現在我們開始談詩

歌在當前任務的問題。我以為在先,有誰可以略述香港詩壇的過

去呢?

停了一會。

慢慢的,呂覺良站起來說:我只談一個斷片。民國廿一廿二

年之間,曾有一些愛好詩歌的青年,如張弓、劉火子、李育中、

侶倫,和死去了的易椿年等寫過一些當時流行的「現代詩派」的

詩歌,發表於南華副刊的「勁草」上面,後又出版過一兩詩刊,

「詩頁」、「今日詩歌」。還有「紅豆」也常刊載這幾個人的詩。這

大概可算是香港詩壇的萌芽吧。以前可不知道,以後也一直沉寂

下來。5

當主席問及「有誰可以略述香港詩壇的過去」時,記錄者特別另起一行

寫上「停了一會」,可以想像當時會場一片沉默的氣氛,與會者除了呂覺良

4 同上註。5 O.K:〈香港詩歌工作者初次座談會剪影〉,《大眾日報.文化堡壘》,1938年 7月 20日。

Page 10: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1 9第 一 章   序 論

外,都不清楚或無意提起香港詩壇的歷史。

呂覺良述說的是一九三二至三三年前後的情況,提到當時的《詩頁》、

《今日詩歌》、《紅豆》、《南華日報.勁草》等刊物,以及張弓、劉火子、李

育中、侶倫、易椿年等詩人,指他們都「寫過一些當時流行的『現代詩派』

的詩歌」。呂覺良對當時的香港詩壇具一定認識,資料亦大致準確,他所提

到的名字都是活躍於三○年代的香港詩人,李育中和劉火子等曾創辦《詩

頁》和《今日詩歌》,易椿年曾主編《時代風景》,侶倫早在一九三○年與

友人創辦過《島上》,一九三四至三五年間在《南華日報》主編副刊「勁草」。

然而呂覺良所憶述的三○年代初香港新詩歷史,距離座談會當時(一九三八

年)並非年代久遠,但最後卻說「這大概可算是香港詩壇的萌芽吧。以前可

不知道,以後也一直沉寂下來」 6,實際情況是,一九三三年創辦的《紅豆》

於一九三六年出版至四卷六期才停刊,一九三七年六月有由李育中等創辦的

《南風》,刊登易椿年一首詩作也是其遺作〈金屬風 —防空演習印象〉,

也有侶倫的悼念文章〈無盡的哀思 —悼詩人易椿年〉和李育中的詩論〈詩

與歌的問題〉,何以事隔不過一、兩年,香港詩壇便被視為「以後也一直沉

寂下來」呢?重點也許不在於香港詩壇是否沉寂,而是對於敘述歷史的文化

需要。藝協成員和中國詩壇社成員許多是從廣州南來,在該次座談中,回顧

香港詩壇歷史談不上是文化需要,尤其比起抗戰,聯合力量、團結組織力量

的需要更大。

抗戰時期的文化需要本不在於整理、回顧香港文壇,而是如何團結力

量,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在香港成長的作家或稱本土作家來說,包括

李育中、劉火子等等,抗戰呼聲是更大的共同和呼召,李育中在〈抗戰文學

中的浪漫主義質素〉、〈論戰時文藝的形態〉、〈最近一年來的中國文壇〉等

文以呼應、配合主流抗戰聲音為焦點,引進發源於內地的「國防文學」討

論,也提出一點香港角度的補充。南來文人對抗戰文學亦有不同反思,如

6 同上註。

Page 11: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2 0 板 蕩 時 代 的 抒 情 : 抗 戰 時 期 的 香 港 與 文 學

徐遲〈抒情的放逐〉,承續其現代派角度的文學思考,指出抗戰詩歌中的感

傷語言無法適用於新的局面,陳殘雲〈抒情的時代性〉質疑徐遲着眼於詩歌

藝術的論點,拉特〈關於「真正文學的詩」〉重申抗戰文藝的政治性和宣傳

教育功能。本土作家與南來作家種種有關抗戰文藝的討論,使香港在內地多

個城市自抗戰爆發而相繼淪陷之後,延續抗戰文藝的工作,香港在其間的

位置,以及與其本身既有的文藝發展的關係,是另一值得關注的問題。港

版《中國詩壇》的編者馬蔭隱在一九四一年的文章〈檢討與願望〉裏,多次

提到「香港詩歌運動」的意義,他以香港相對應於中國內地的詩歌語言和口

味,從讀者的情況回應種種抗戰詩歌論爭:

香港的詩歌運動,在中國整個詩歌運動上說它是記下了不能

抹掉的功績;以民族革命戰爭為外型而以民主革命鬥爭為內容的

詩歌創作,總比中國內部任何地方皆佔為優越 —它反映悲壯的

偉大的戰爭場面比國內為空泛,但它表現濃厚的戰鬥意識與戰鬥

的情緒是較國內為明顯而有力的。有一個時期 —一個詩歌運動

的狂熱的時期,那些掛在驚嘆號上的,口號化了的詩的浮誇與簡

陋的筆法是不為香港讀者所歡迎;不能向深與廣兩方面盡量地表

現出革新時代的豐富內容是不能和香港的群眾解放了的思想相調

和的。7

馬蔭隱本是從廣州南來的作家,其「香港的詩歌運動」說法是把香港的

抗戰詩歌與內地連繫,認同了香港在抗戰文學中的地位,並注意到香港位置

的特定作用,不單是一種地域分別。對侶倫來說,在他撰寫〈香港新文壇的

演進與展望〉之時,香港新文學的第一個十年已經被遺忘;抗戰爆發後迎來

新的文化需要和時代呼聲,整個香港都已進入另一段時流中,他的焦慮同時

7 馬蔭隱:〈檢討與願望〉,《中國詩壇.號外》第三次(號外第三期),1941年 4月 10日。

Page 12: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2 1第 一 章   序 論

也作為該文章題目另一關鍵字眼:一種展望,不論本地作家或南來作家,都

有必要對香港文壇作出新的觀察、新的創造。

李育中的報告文學〈四月的香港〉描繪抗戰時局下兩種力量並置的香

港,與劉火子的〈島上人的「仲夏夜之夢」〉一文遙相呼應,鷗外鷗的新詩

〈和平的礎石〉透過港督銅像引申出對戰事憂慮的思考,也描繪出維多利港

海面佈防的特殊狀況,張吻冰(望雲)的長篇小說《人海淚痕》描述抗戰

爆發後廣州南來知識份子改造社會的理想及其挫敗,彭耀芬〈給「香港學

生」—給殖民地下的一群之一〉和〈給工人群 —給殖民地根下的一群

之二〉二詩針對殖民主義下的建制問題、徐遲〈太平洋序詩 —動員起來,

香港!〉作為第一首描述日軍空襲香港的新詩,以上作品既呼應抗戰時局和

抗戰文學主題,也藉以反映、反思香港現實,留下不可替代的情志和歷史紀

錄,無論從抗戰文學的角度或香港文化史的角度,都應有其位置;然而它們

也如同侶倫〈香港新文壇的演進與展望〉所敘述的香港新文學第一個十年的

歷史或呂覺良述說的香港三○年代新詩故事般,早被遺忘,誰都不在乎其顯

與隱以至有或無,對香港文學來說,不論什麼時期、本地作家或南來作家,

「遺忘」才是一以貫之的共同。

香港的「新文藝大爆炸」

為了抗衡遺忘,只有不懈地講述。晚清時期,因位處清廷權力範圍外,

香港報章容納許多不見容於清廷之維新以至革命思想,在新聞報道以外,文

藝副刊更發揮重要的薰陶、感染人心的力量。《中國旬報》、《有所謂報》等

諧部副刊以遊戲筆墨譏諷時政,一九○○年一月創刊、在香港出版了十一年

的《中國日報》及其副刊《中國旬報》「專以遊戲文章歌謠雜俎譏刺時政」 8,

8 馮自由:〈陳少白時代之中國日報〉,收入馮自由:《革命逸史.上》(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頁 59。

Page 13: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2 2 板 蕩 時 代 的 抒 情 : 抗 戰 時 期 的 香 港 與 文 學

一九○六年,清廷兩廣總督岑春煊因《公益報》、《中國日報》、《香港少年

報》、《珠江鏡報》、《有所謂報》、《商報》等六家香港報紙報道、批評清廷

將粵漢鐵路收歸官辦,以及其對美國華工禁約事件的態度,因而被清廷禁止

進口內地,9 更凸顯香港言論的獨立位置。

辛亥革命後,香港成了前清文人避世之地,文人間的詩社雅集活動活

躍,並在多種報刊發表舊體詩詞。五四新文學運動之後,香港報刊仍使用文

言文為主,但一九二○年代時期的青年讀者已透過書店讀到來自上海等地的

書刊,開始接觸新文學。據當時在香港讀書的陳謙之回憶,五四運動之後,

港島荷李活道的萃文書坊因售賣新文化書籍,曾遭警察查究干涉,並沒收不

少書籍,但依然深受讀者歡迎,「新書一到,讀者聞風而動,搶購一空」10。

五四運動後,香港一方面容納不見容於辛亥革命的前清文人,延續舊文學傳

統,另方面也不乏接觸新文學的途徑。

陳謙所指的萃文書坊,侶倫、平可、李育中亦分別提及,侶倫在〈香港

新文化滋長期瑣憶〉一文指當時荷李活道一帶,多報館、書店,被視為「文

化區」,不過當中書店多售通俗書籍、舊小說、教科書、文具等,真正在早

期具傳播新文化作用者,是萃文書坊。侶倫指出:「我所以特別提起它,是

因為這家書店除了基本上發售學校課本和文房用品以外,同時兼售新文化書

籍和屬於思想性的雜誌刊物,成為香港最先也是唯一向本地讀者介紹新文化

的書店。」 11 平可亦於〈誤闖文壇述憶〉指出:「當時售賣新文藝書籍的書

店只有設於荷李活道的萃文書坊。該店的規模不大,初期售賣新文藝書籍只

是嘗試性質,來貨很少。不料很快就出現求過於供的現象。以後來貨量漸

9 有關這事件的始末可與馮自由的〈香港同盟會史要〉互相參照,參考馮自由:《革命逸史.中》(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頁 534-553。另參見本書第三章「抗戰時期的香港報刊」之「戰時報刊檢查」一節。

10 陳謙:〈「五四」運動在香港的回憶〉,《廣東文史資料》第 24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79),頁 45。

11 侶倫:〈香港新文化滋長期瑣憶〉,《向水屋筆語》(香港:三聯書店,1985),頁 5。

Page 14: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2 3第 一 章   序 論

增,而包括我在內的長期顧客也陸續增加。」12 因着這接觸新文學的途徑,

可知一九二○年代香港新文學的出現並非偶發或突然的轉變,而是從內地新

文學書刊的散播開始,逐漸接受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影響。

自五四新文學運動開展以來,香港透過與廣州、上海等地的貿易連繫,

除了主要的一般商品轉運,也從內地輸入不少新文學報刊,香港讀者可以在

書店接觸到「當時最流行的新文學組織(如創造社、太陽社、拓荒社之類)

的出版物」13,其中以上海的刊物最受青年讀者歡迎,李育中在一次訪問中,

特別提到他們那一輩青年,如何接受上海文學書刊的影響:

我早年受上海文學影響,像創造社、文學研究會的主張。

1927、1928 年我讀了魯迅的《熱風》和創造社作家作品,還有

文學研究會作家在《小說月報》的小說。那時丁玲、沈從文、巴

金剛發表小說,我是充分接受其影響的。我比較喜歡沈從文的作

品,而巴金的小說則只喜歡他最早的《滅亡》。新詩方面,我欣

賞戴望舒、艾青、臧克家的詩。當時《現代》雜誌是介紹現代詩

最重要的雜誌,不少廣東的文學青年也有投稿。最初我寫的是散

文,大約 1929 年,投到《大光報》的新文學副刊。在 1927、

1928 年,新文學對青年來說是很大的鬥爭,新文學代表了新思

想、新習慣和新的奮鬥。即使在工具使用上也是很大的分界。當

時港澳的文學比廣州落後很多,仍使用文言文,青年人能用白話

文寫作仍是不容易的。我走上文學的道路自然也是追求新的文

化、思想。當時新文化新思想與新政治是聯繫着的,主要也是指

12 平可:〈誤闖文壇述憶〉,《香港文學》第二期,1985年 2月。按,平可〈誤闖文壇述憶〉一文在《香港文學》第一至第七期連載,第一期和第三期連載時題為〈誤闖文壇述憶〉,第二、四、五、六題為〈誤闖文壇憶述〉,第六期連載時題為〈誤闖文壇的憶述〉;為免讀者混亂,本書引用該文時,一律沿用該文首次發表時的題目,即〈誤闖文壇述憶〉。

13 侶倫:《向水屋筆語》(香港:三聯書店,1985)頁 6。

Page 15: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2 4 板 蕩 時 代 的 抒 情 : 抗 戰 時 期 的 香 港 與 文 學

國民黨、共產黨了。14

李育中一九一一年在香港出生,分別在澳門和香港接受小學和中學教

育,三○年代在港參與創辦《詩頁》、《今日詩歌》等刊物,他在訪問中提

到的文學書籍,都是在上海出版,再運到香港銷售,包括文學研究會和創造

社的刊物,除了李育中提到的《小說月報》,可能尚有《創造月刊》、《洪水》

等等。這些從上海來港的刊物,予香港青年以先進、前衛的新感覺。從二○

年代末至三○年代中,香港青年亦仿傚內地新文學風氣及文學結社傳統,自

發建立不同的文藝團體,並出版自己的文藝雜誌。

一九二一至二八年間,香港有《雙聲》、《小說星期刊》、《墨花》等文

學雜誌,以文言小說、舊體詩詞為主,亦間中刊登新詩和白話小說,屬新舊

交替時期刊物,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三○年出版的英華書院學生刊物《英華青

年》則經歷由全用文言、文白並存至全用白話的階段,一九二八年八月創刊

的《伴侶》被時人稱譽為「香港新文壇之第一燕」15。侶倫〈香港新文壇的演

進與展望〉一文認為,一九二七年前後是香港新文學發展的關鍵時期,除了

多份報紙增設新文學副刊,內地時局變化、革命思潮亦為香港青年帶來文化

與思想衝擊:

一九二七年的期間,正是中國國民革命狂飇突進的時代,為

幾件慘案牽起來的當地的罷工潮又應時而起。在政治上是個興奮

的局面,在文壇上,又正是創造社的名號飛揚的時期;間接受了

國內革命氣燄的震動,直接感着大風潮的刺戟,不能否認的是,

香港青年的精神上是感着相當的振撼。16

14 梁秉鈞:〈李育中訪談錄〉,收入陳智德編:《三四○年代香港新詩論集》(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2004),頁 137-138。

15 貝茜:〈香港新文壇的演進與展望〉,《工商日報.文藝週刊》,1936年 8月 18日至 9月 15日。16 同上註。

Page 16: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2 5第 一 章   序 論

此外,一九二七年魯迅應邀來港,二月十八和十九日在香港基督教青年

會禮堂分別以〈無聲的中國〉和〈老調子已經唱完〉為題,發表演說,提出

「保存舊文化」背後的蒙蔽,勉勵青年揚棄陳言舊調,發出「真的聲音」,

以新文學和新文化為走向進步的出路,亦對當時文化界有一定影響。

抗戰爆發前約十年間,從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香港幾乎每一年都

有一本新的文學雜誌創刊,可稱為一段香港的「新文藝大爆炸」時期,這些

文學雜誌包括有:

《伴侶》,1928 年創刊,張稚廬主編。

《字紙簏》,1928 年創刊,主要編輯成員是從廣州來港。

《鐵馬》,1929 年創刊,張吻冰主編,島上社成員為主要作者。

《島上》,1930 年創刊,島上社出版。

《激流》,1931 年創刊,魯蓀等主編。

《人間漫刊》,1931 年創刊,永英出版部發行。

《白貓現代文集》,1931 年創刊,白貓文社主編。

《新命》,1932 年創刊,廖亞子督印,張輝編輯。

《繽紛集》,1932 年創刊,繽紛雜誌社出版。

《晨光》,1932 年創刊,伍蕘督印,張輝編輯。

《咖啡座》,1932 年創刊,咖啡座雜誌社編輯、出版。

《小齒輪》,1933 年創刊,魯衡、群力學社主編。

《春雷半月刊》,1933 年創刊,陳光、香港文藝研究會主編。

《紅豆》,1933 年創刊,梁晃、梁之盤主編(梁國英藥局出版)

《詩頁》,1934 年創刊,李育中、張弓主編。

《今日詩歌》,1934 年創刊,劉火子、戴隱郎主編,「同社」出版。

《時代風景》,1935 年創刊,易樁年、侶倫、張任濤、盧敦主編。

《文藝漫話》,1935 年創刊,楊學齡主編。

《南風》,1937 年創刊,李育中、魯衡主編。

Page 17: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 · 話劇《再會吧,香港!》的演出與被禁

陳智德

陳智德

陳智德

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在人物、刊物、理念、空間四個基本因素上,構

成從未出現過的文化面貌。本書基於原始文學史料的考掘,講述抗戰爆發

後的香港如何成為抗戰文藝的﹁據點﹂以及當中的意義。本書具文學史角

度,分述不同流派、不同藝術取向的作家,介紹其主要作品,追溯文學觀

念的淵源和發展,如國防文學、抗戰文學在香港的討論,也考掘、整理作

家的經歷,所論及之人物、刊物和作品,包括新文學範圍內之主要體裁即

新詩、小說、散文、戲劇、評論,也包括舊體文學、兒童文學和電影。

本書論及的作家,既包括南來作家如戴望舒、徐遲、陳殘雲、茅盾、夏衍、

葉靈鳳、柳亞子等,也包括本土成長的文藝青年如李育中、望雲︵張吻

冰︶、鷗外鷗、侶倫、舒巷城、劉火子、彭耀芬等。在﹁板蕩﹂的歲月中,

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段香港文學史上可貴的﹁抒情記憶﹂。

陳國球︵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

本書寫的是一段以戰爭銘刻的文學與文化史,

是﹁戰爭詩學﹂的立體模塑之剖析。

︙︙

陳智德為我們復刻的,是一段轟動世界的歷史,

卻同時是一段早被遺忘的文學時光。

台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香港嶺南

大學哲學碩士及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文化研究所「古文獻資料庫研究計劃」

助理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中

國現代文學研究網站計劃」副研究員等

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香港文學、中國

新詩、中國現代文學,亦從事文學創作,

2012年獲選為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

際寫作計劃」之香港作家,2009年起參

與陳國球教授主持之「香港文學大系編纂

計劃」,擔任副總主編,2015年獲香港

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

藝術家獎(藝術評論)」。著作有《地

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愔齋讀

書錄》、《抗世詩話》、《解體我城:香

港文學1950-2005》,另編有《香港文

學大系1919-1949.文學史料卷》、

《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葉靈鳳卷》、

《三四○年代香港新詩論集》等等。

「 文 化 香 港 」 叢 書

《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朱耀偉主編

《認識香港南亞少數族裔》

陳錦榮(John Nguy e t E r n i) 梁旭明著

《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

何建宗著

《香港現代主義文學與思潮》

鄭蕾著

建議上架分類:香港專題/文學/歷史

ISBN 978-988-8489-66-4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