Ο ISSN 1028-2459 版出月一年九 Ο 一國民華中

國之重寶 - minlun.org.t · 菩薩答說:「你知道嗎?在我被供奉在佛案之前,是經過工匠三年千刀萬斧的鑿 磨,才被雕塑成今天的我。當初,你只受三天的苦而已。所以你又何必斤斤計較呢?」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 A ∼

    五Ο

    ISSN 1028-2459

    版出月一年九 Ο一國民華中

    國之

    杯.蒙兀兒帝國

    蒙兀兒帝國又稱蒙兀兒王朝,是成吉斯汗和帖木

    兒後裔巴布爾從阿富汗入侵印度所建立之王朝。﹁蒙

    兀兒﹂即波斯語中﹁蒙古﹂一詞的轉音。乾隆時期清

    軍在西域大舉用兵,打通了絲綢之路,使新疆玉料大

    量運進中國,玉雕工藝隨之迅速發展,而成為古代玉

    器史上最昌盛的時期。

    此器玉質色白,高三.二公分、寬十五.七公分

    作剖半葫蘆形。葫蘆音似福祿,是綿延生長的蔓藤植

    物,所以有﹁多子多孫、長久不絕﹂之喻。此器應是

    十七世紀前,印度 

    蒙兀兒帝國的玉雕食器,於十八世

    紀後經新疆傳入中國。乾隆愛不釋手,為其賦詩,並

    命工匠刻御製詩於器面,為之搭配紫檀木座與盒蓋。

    現藏臺北 

    故宮博物院中。

    498-501國內封面_CC2015.indd 7-8 2019/10/2 上午 10:19:34

  • 古詩云:「大地藏無盡,勤勞資有生;念哉斯意厚,努力事春耕。」

    大自然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寶藏,人們只要肯勤勞地付出。一定可以從中獲得豐

    厚的回饋。想想呀!個中涵義是多麼深厚啊。咱們還是利用這春耕的好時機,努力從事耕

    作吧!修

    行人的春耕,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學生的春耕則是精勤於課業。社會各

    階層的春耕,則是各盡本分,努力奉獻所能。「春耕」充滿了朝氣與正能量。

    談到修行,有則菩薩與木魚的寓言故事,很是發人深省。話說有位工匠,在樹林裡

    發現了一棵上好的檀香木。他將其中的一段鋸下,花不到三天的時間,便雕刻成一具木

    魚。而另外一段木材,卻整整花了三年的歲月,才雕成一尊菩薩像。這尊菩薩像與木魚,

    同時被一個寺廟請回去,菩薩像被供在大殿高高的佛桌上,接受萬人的頂禮膜拜。而那個

    木魚卻只能被放在供桌旁,天天還被木槌敲打著,叩叩作響,木魚心裡很不平衡。

    一天,木魚很哀怨地對端坐在佛案上的菩薩說:「我們同是一塊木頭,你卻被人高

    高地供奉在臺上,讓人頂禮膜拜,而我則淪落到天天要被人敲打捶頭。」

    菩薩答說:「你知道嗎?在我被供奉在佛案之前,是經過工匠三年千刀萬斧的鑿

    磨,才被雕塑成今天的我。當初,你只受三天的苦而已。所以你又何必斤斤計較呢?」

    木魚聽了也心生大慚愧,天天以盡責的態度,叩叩地響個不停,再也不會去埋怨任

    何人了。

    淺顯的故事,蘊含著大道理。要成為一尊莊嚴的菩薩,必須經過千錘百煉,重重的

    考驗。修行人的春耕,同樣地要一刀一斧地去習氣,好似打掃屋舍一樣,在塵土飛揚的環

    境中,讓惡念、汙穢,止息沉澱,匯歸清淨莊嚴。

    耕春的人行修生鼓鞭●

    ∼ B ∼∼ 1 ∼

    ︿蘭亭〉之一變

    ︿

    自識:「去歲作此賦」,所以知道是元豐六年書,蘇

    東坡那時四十八歲。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由明代文

    徵明補書。曾經賈似道、文徵明、項元汴、梁清標等

    收藏過,後入清內府。

    此賦用筆鋒正力勁,欲透紙背;結字矮扁而緊

    密,在寬厚豐腴的字形中,力量凝聚收斂在筋骨中,

    所謂「純綿裹鐵」。這種力道又往往從鋒芒、挑踢、

    轉折中閃爍出來,就像寬博的相貌中,時有神采奕奕

    的目光流觀顧盼。特別耐人尋味的是,蘇軾選用行楷

    表現出一種靜穆而深遠的氣息。

    明 

    董其昌讚揚「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

    變;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

    則。」試作剖析:王羲之的〈蘭亭序〉既有詩情畫

    意,又滲透玄理;蘇東坡〈前赤壁賦〉的內容和它相

    近。王羲之將他風神蕭散、不滯於物的襟懷在行書

    〈蘭亭序〉中表現出來;而蘇軾曠達神縱、超逸優遊

    的心神,也在此賦中展現無遺。

    北宋.蘇軾書。紙本,行楷書。縱二三.九厘

    米,橫二五八厘米。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刊於臺

    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

    二)

    本卷乃蘇軾為友人傅堯俞書〈前赤壁賦〉,

    寄東

    崇忍

    雪廬老人

    《淨土詩偈》

    裝金土木佛皆真,

    若到心誠轉法身;

    今日浮浮根不穩,

    莫將無效怨他人。

    【注釋】

    法身:佛的真身,開顯真如法性後,

    由一切功德而成就的佛身。

    【大意】結七念佛要有感應,必得「外莊嚴」、「內誠敬」。「外莊嚴」則威

    儀莊重、場壇嚴淨;「內誠敬」則如佛在前。若能將裝金、土塑、木雕的佛

    像,當成真佛,這樣的心誠,自能轉為佛的清淨法身。相反的,今天在此打佛

    七,心中還浮浮沉沉,信根不穩固,那麼,千萬不要把念佛無效的責任,拿來

    埋怨怪罪別人了!

    498-501國內封面_CC2015.indd 15-16 2019/10/2 上午 10:19:45

  • ∼ 2 ∼∼ 3 ∼

    發行人:徐

    輯:本刊編輯委員會

    通訊處:台中市4

    02

    47

    民生路九巷30號3樓

    郵政劃撥:Ο

    Ο

    二三一七四一明倫雜誌

    話:︵Ο

    四︶二二二六Ο

    一七三

    真:︵Ο

    四︶二二二七六九五五

    址:http:// w

    ww

    .minlun.org

    .tw

    電子郵件:m

    inlun.mail@

    gm

    ail.com

    澳洲通訊處:

      

    周東一居士

      

    P.O

    .Box

    268G

    ordon,N.S

    .W 2072 A

    ustralia

    中華郵政中台字第Ο

    二四四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

    局版臺省誌字第八六七號

    本刊文字版權所有,轉載翻印須經同意

    加拿大流通處:

     

    溫哥華:

      

    林宗賢居士

      

    TE

    L

    :(60

    4)2

    78

    -82

    68

      

    TE

    L

    :(60

    4)2

    78

    -52

    78

    錄目 501 。識依不智依、四 。語依不義依、三 。經義了不依不 經義了依、二 。人依不法依、一 :法依四

    閱 贈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佛陀說法的三個時期

    片言安心:不是一番寒徹骨

    我念彌陀有課程

    明倫刊載佛法教典一覽

    雪公書函:致李轂摩居士函

    《明倫》發行五十年法音類專欄回顧(二)

    菩提樹下說故事:善用智人之言

    孔學錄存

    零刊辭

    因果律

    作善降吉祥

    鑑往知來:固守直道的李絳(上)

    游藝組

    雪公題〈半僧萬里長城卷子歌〉

    轉身回望,又是晴空

    |外婆與我

    啟蒙園地

    別盡責扮演角色,卻忘了關顧自己

    心鏡書磨:書就是要背

    論語簡說(二〇三)泰伯篇.第十六章

    齊家之道:不虧本的買賣

    明倫采風

    封底裡:翰墨飄香

    |《前赤壁賦》

    封 

    底:國之重寶

    |蒙兀兒帝國.葫蘆形杯

    封 

    面:宋.佚名〈雲山行騎圖〉

    封面裡:裝金土木佛皆真

    開卷語:修行人的春耕

    專 

    論:周易下經

    |讀易散記

    |益卦六爻

    法音印

    祖道風:不可與祖師同列

    往生論講錄(十三)

    妙語藏:三等人

    淨土聖賢:吳如庵、俞有光

    天臺教觀略說講記(五十八)

    寄漚法語:學佛人走錯歧路

    《彌陀要解》研討紀實

    |勸信流通之六

    146811121419202225262930323840444648545659606364

    圖:捷軍

    雪廬老人

    吳孟昌

    鞭鼓生

    圖:智藏

    簡智果

    吳希仁

    雪廬老人

    雪窗小組

  • 依李氏疏解釋。六四居互體坤,坤為地,為

    眾,故為邦。「遷,徙也。」爾雅釋詁文。六三

    為互體坤,失位,動正則坤遷徙,故「利用為依

    遷邦也。」

    李疏案語。愚案。周禮(秋官)小司寇之

    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二曰詢國

    遷。王南鄉,(鄭玄注:鄉,許亮反。)三公及

    州長百姓北面,群臣西面,群吏東面。小司寇

    擯,以敘進而問焉,以眾輔志而弊謀。」即此爻

    義也。(鄭玄注:擯,謂揖之使前也。敘,更

    也。輔志者,尊王賢明也。弊,斷也。見周禮天

    官大宰以弊邦治鄭注。)尋四互艮為門闕,有外

    朝之象。坤眾為萬民震聲為詢,三變離「嚮明而

    治」,為王南鄉。三公為百官之長,居其首,故

    爻言公也。州長親民之官,故百姓屬焉。三變

    坎,故北面。坤,臣道,又為眾,故曰「群臣」

    「群吏」。伏兌,故面西。應震,故東面。「以

    敘進而問」,必先三公,即「中行告公從」也。

    以坤眾輔坎志,即象曰「以益志也。」斷其謀而

    遷國,即「利用為依遷國」,下益上也。

    象傳曰。告公從,以益志也。

    虞翻注:「坎為志。三之上有兩坎象,故:

    以益志也。」

    崔憬注:「益其勤王之志也。居益之時,履

    當其位,與五近比而四上公,得藩屏之寄,為依

    從之國。若周平王之東遷,晉 

    鄭是從也。五為天

    子,益其忠志以敕之,故言中行告公從,利用為

    依遷國矣。」

    依李氏疏解釋。

    虞注○

    坎為心,故為志。三上兩爻易位,成

    既濟,既濟有兩坎象。周禮秋官小司寇曰:「以

    眾輔志而弊謀。」故曰:「以益志也。」

    崔注○

    五為王,六四勤之,故崔注云:「益

    其勤王之志也。」居益之時,以六履四為當位。

    六四上承九五,故云:「與五近比。」四位上

    公,為九五所乘,故云:「得藩屏之寄,為依從

    之國。」春秋隱公六年左傳曰:「我周之東遷,

    晉 

    鄭焉依。」國語周語曰:「晉 

    鄭是依。」左

    傳杜預注云:「平王東徙,晉文侯鄭武公左右王

    室,故曰晉 

    鄭焉依。」崔注引之以證「依遷國之

    義。」五位為天子,四益其忠志以勞之,故曰:

    「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矣。」

    此與六三異義,故更說之。三為公位,故:「公

    謂三。」六三與上九皆失位,六四利于六三變之

    正,六三變為陽爻,陽為實,六四已得乘實。復

    卦四爻象傳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故此

    曰「從」。虞注「告公從」者,「告公」謂初

    九,「從」謂六四。四與初正應,故曰:「告公

    從矣。」

    「利用為依遷邦。」

    虞翻注:「坤為邦。遷,從也。三動坤徙,

    故利用為依遷邦也。」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邦。

    「中行,告公從。」

    虞翻注:「中行,謂震。位在中,震為行為

    從,故曰中行。公,謂三。三上失位,四利三之

    正,已得以為實,故曰告公從矣。」

    依李氏疏解釋。虞注「中行謂震」者,是謂

    初爻。初內為中,故虞氏云:「位在中。」初震

    足為行,亦為從。初爻至四爻,為互體復,復卦

    六四爻辭曰:「中行獨復。」故曰「中行」。嫌

    周易下經

    讀易散記||益卦六爻

    ∼ 4 ∼∼ 5 ∼

  • 圖:智

    ∼ 6 ∼∼ 7 ∼

    戰德克居士作《歧路指歸》,

    印祖指出其中誤點。印祖云:

    唯三二(頁),第八九行,

    晉朝 

    慧遠大師,「以至最近還在

    世的印光大師」,此十二字,殊

    覺失體。在德克以為尊師,而不

    知其樹的以招眾矢之共射也。

    此十二字,當改作

    |晉朝

    慧遠大師,以至善導、永明、蓮

    不可與祖師同列

    池、蕅益、省庵、徹悟(徹悟

    即夢東,現安徽有名夢東者,

    故用徹悟也。)等,都是最有

    學問云云。

    光乃粥飯庸僧,雖知淨土

    法門之利益,何可以與從上祖

    師併列並論?然時人固不知是

    德克自引,則謂光意所使。人

    必以光為冒充通家,欲與蓮宗

    初祖同列,則光之人格罪過,

    不堪設想矣。

    幸努力看完,否

    則,將無法收拾矣。(《印光

    法師文鈔續編.復李德明(原

    名炳南)居士書二》)

  • 往生論講録(十三)

    觀極樂清淨

    曇鸞大師,接著教我們觀西方極樂世界

    是無漏清淨之相。

    「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西方安

    樂國,是法藏菩薩大慈悲、大智慧正觀之所

    成就的。慈悲沒有智慧,不能斷惑、不了生

    死;智慧沒有慈悲,不能度眾生、不能成佛

    道。

    「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阿彌陀

    佛在果地以不思議神通力,與在因地發的

    四十八大願,所建立的。一切莊嚴,皆導師

    種智所現,願行所成。

    「胎卵濕生,緣茲高揖」,往生到西方

    極樂世界,個個都是蓮華化生。因此就跟三

    界六道中的胎生、卵生、濕生,作禮告別。

    「業繫長維,從此永斷」,「長維」

    指又長又粗之大繩子,一旦往生西方,惑業

    苦這三條又長又粗之大繩子,從此就永遠斷

    除,而不再被它繫縛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輪

    轉。

    「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續是牽

    引,括是箭的末端,搭絃之處。將箭末端,搭

    上絃,頂住絃的中間,這是射箭前的準備動

    作,叫「續括之權」。一旦有了射箭前的準備

    動作,「不待勸而彎弓」,不必有人來勸說,

    自然就會把「弓」拉滿,把箭射出去,而擊

    中目標。這比喻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必人

    來勸勉,就能自然而然的修福、修慧,行菩薩

    道,向著無上佛果,勇猛精進!永不退轉! 

    「勞謙善讓,齊普賢而同德」,這是

    顯示極樂世界眾生德行。「勞謙」二字出自

    《易經.謙卦》爻辭,勞為勤勞、功勞,若

    有人能孜孜不倦、不疲不厭地行菩薩道、利

    益眾生,雖有功德,又能謙卑、謙虛、恭

    敬、退讓,叫「勞謙」。

    這種「有功德,卻又謙讓」的德行,並

    不是一時的,而是自始至終,長久以來,都

    不曾改變。沒有一點勉強,這決不是普通一

    般人所能辦到,唯有德行篤厚的君子,才能

    辦到,始終如一。《易經》六十四卦中,最

    吉祥的卦,就是謙卦,其他六十三卦,有吉

    有凶,只有謙卦,六爻皆吉!

    再說「善讓」,善是萬善,讓是禮讓。

    有了射箭前的動作,就會把「弓」拉滿射出

    果,勇猛精進。 ●

    簡智果

    講述

    珍 沼

    整理

    ∼ 8 ∼∼ 9 ∼

  • 將所修的一切善行,不論大善小善,乃至一

    點一滴,微細善行功德,不據為己有,統統

    回向給一切眾生,願與一切眾生,同生西

    方,共證菩提,這叫「善讓」。也是普賢十

    大願王中的「普皆回向」。

    以上「勞謙、善讓」,顯示西方極樂世

    界的眾生,德行的崇高、偉大。大本《阿彌

    陀經》有一段經文,描寫極樂世界眾生的德

    行:

    「無我所心」:沒有把身外之物,認為

    是「為我所有」之心。

    「無染著心」:對於身外之物,不起貪

    染、執著之心。

    「無所適莫」:「適莫」是「厚、薄」

    意,極樂世界人民,都以平等心,對待一切

    眾生,沒有親疏、厚薄分別心。

    「無彼無我」:沒有「我相、人相、眾

    生相、壽者相」迷倒心。

    「無競無訟」:更沒有「好勝鬪強」、

    「與人爭鋒」計較心。只有慈悲心、柔軟

    心、平等心、無厭怠心。

    「離蓋清淨心」:遠離五種

    煩惱蓋

    |貪欲、瞋恚、昏眠、

    掉悔、疑之無垢染心。

    曇鸞大師最後說:「齊普賢而

    同德,勝過三界,抑是近言。」極樂世界眾

    生,個個都勞謙善讓,都向普賢菩薩看齊,

    都是不退轉菩薩,都與普賢菩薩有同樣的德

    行。

    《往生論》說的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勝

    過三界道」,這還是就淺近處來說的。事實

    上,「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西方極

    樂世界清淨功德莊嚴,是勝過十方諸佛淨

    土。

    總之「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這

    二句頌文,要我們觀察西方極樂世界依、正

    二報,種種真實不虛,無漏清淨的功德莊嚴

    相,遠遠勝過此土娑婆世界中,種種虛偽不

    實,苦、空、無常、無我,不淨的有漏雜染

    相。(待續)

    前幾年有學者提出「三的法則」,人在短時間內只能消化三個記憶單位,以

    三為原則,則能達到較高的效益。

    佛法中,可涵蓋佛法的總綱即「戒定慧」三學,往生西方需具「信願行」三

    資糧,蓮品上中下又各分三品共九品……。以程度來說,分為三等,則可知上審

    下,檢視自己的現況,得有更高的期許。例如:

    清代 

    顧德懋將臣工分為三等:「畏法度者為下;愛名節者為次;乃心王室,

    但知國計民生,不知禍福毀譽者為上。」

    眾生求道,佛陀在《俱舍論》說:「下士勤方便,恆求自身樂。中士求滅

    苦,非樂苦依故。上士恆勤求,自苦他安樂,及他苦永滅,以他為己故。」

    下士即人天乘,勤修佛說的世間方便法,追求現世福報、勝妙天福,著重在

    自身的安樂。中士二乘人,則觀四諦、十二因緣,希求遣除眾苦,不貪著實為苦

    依的身心。而上士修習大乘者,發菩提心、行六度,恆常精進,「不為自己求安

    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視人我為一體,明自他實不二。

    佛示三等,令眾生自我檢視,既知有三,當取法乎上。

    下士勤方便,恆求自身樂。中士求滅苦,非樂苦依故。

    上士恆勤求,自苦他安樂,及他苦永滅,以他為己故。

    《俱舍論》

    ∼ 1 0 ∼∼ 1 1 ∼

  • 淨土聖賢

    深信念佛緊要,同往白蓮西方

    吳如庵、俞有光

    吳如庵

    吳如庵,清初徽州人,住在常州 宜興。平素深信佛法真諦,曾參謁海會 

    行源法師(別號:

    璞中和尚),於是專修淨業。

    康熙十二年夏天,吳如庵示現疾病,分給子女數串念珠,教他們以此來修持。吳如庵的姻

    親俞有光來探視,與吳如庵談及念佛法門,吳如庵深有心得,告訴他說:

    「念佛之法,須於空閒時念、忙碌時念;行住坐臥也念、夢寐之中更要念;乃至於鬼哭神

    號亦不失此念,才是真念佛人。」又說:「要如何才能做到?只在一『信』字。你要趕緊相信

    啊!你要趕緊相信啊!」如此再三叮囑。最後留下一偈:「參禪念佛本非歧,三聖慈悲引我西;

    普勸世人勤念佛,白蓮臺上見阿彌。」即命家人高聲朗念佛號,趺坐而逝。

    俞有光

    俞有光,清初安徽 

    新安人。幼時居住在宜興,與吳如庵同

    修淨業。

    俞有光每日持誦佛號五千聲、恭誦《金剛經》三卷,發

    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見到親家吳如庵安然歸西,更加用

    功。在自己的床邊書寫「念佛緊要」四字,自我警策。

    康熙二十三年三月三日,向親友一一告別,作了一首詩

    偈:「西方淨土是吾家,一句彌陀度歲華;清磬數聲明月上,

    此身穩坐白蓮華。」八日,示現寂病,向家人說:「我將離

    去,你們切莫哭啼,當以念佛相送。」十二日時,閉目寂然,

    眷屬圍繞在側。俞有光忽然張眼說:「念佛緊要!」說完隨即

    往生,享壽七十八。

    吳如庵所說之「信」,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信阿彌陀佛能接我往西

    方。臨終前,教子女修持念佛,勸姻親要念佛積累;最後勸信留偈,於佛號聲中安然往

    生。吳如庵深信之後切實履行,把握時間用功,定是平生實踐、深得其利,才能有此心得。

    俞有光日課精勤,晚年親見吳如庵往生,自我警惕,叮囑兒孫唯有念佛往生最為要緊。

    吳如庵與俞有光最後同坐白蓮華,同往西方,對於「念佛要緊」一事,是真正在意,才能

    於最後一關,超脫生死。

    ∼ 1 2 ∼∼ 1 3 ∼

  • 別教「明觀法」

    接著看第二十八表「明觀法」。《綱宗》

    云:「此教名為獨菩薩法」,是單獨講大乘菩

    薩道。「非藏通三乘」,既不同於藏通二教的

    三乘法,也就是沒有聲聞乘和緣覺乘法;「非

    圓教佛法」,也不同於圓教純粹的一佛乘法。

    圓教人修的是「一心三觀」,從因至果都是佛

    法,都是佛的境界;別教人修的是「次第三

    觀」,先修空,次修假,最後才修中。 

        

    「以界外道諦為初門」,一入手就是修

    界外的道諦,也就是行不思議六度、十度。因

    吳希仁講述

    智光

    淨業整理

    天臺教觀略說講記(五十八)

    為道諦是用來對治前面的苦諦和集諦的,而界

    外的道諦,就是可以對治界外的苦諦和集諦。

    界外的苦諦,就是指藏、通二教所證的偏真涅

    槃果,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掉入涅槃坑,只走到

    三百由旬的化城而已;界外的集諦,則是指

    藏通二教人證入真諦理後,跟空慧相應的無漏

    行。換句話說,就是指方便有餘土的果和因。

    「是界外大教」,別教是屬於界外的大乘

    教。「無復二乘,而能接通」,在別教的教義

    中,沒有羼雜聲聞乘、緣覺乘法,但是能夠接

    引通教,通教根性利的人,就可以被接。因為

    通教利根人,修體空觀時,不但能見空,且能

    兼見不空,不空即是中道,這時就會被接

    入別圓二教。

    「通教三乘,既被接後,皆名菩薩,

    不復名二乘也。」這是什麼意思?先說「三

    乘被接」,通教共十地中,從第三「八人

    地」、第四「見地」伏斷三界見惑,一直到

    第七「已辦地」、第八「支佛地」,斷盡三

    界見思惑,都有可能被接。被接之人,又分

    上、中、下三根,早一點被接的人就是上

    根,晚一點被接的就是屬於中下根。被接了

    以後,還是在通教的第九菩薩地,還保留菩

    薩地位,其實已經是別圓教的菩薩了,也就

    是別圓教的菩薩來應現的。

    在藏經中,有時候前面稱比丘、稱

    阿羅漢,後面卻稱他為菩薩,這就是被接

    了。例如《無量壽經》中,釋迦佛介紹阿

    彌陀佛的本生本事,在發四十八願之前,

    稱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後,則改稱法藏

    菩薩了。

    天臺教觀畧說︵二十八︶

    別教之十︵明觀法︶

    別教

    觀法

    (甲)

    獨菩薩法

    界外道諦為初門

    是界外大教

    非藏通三乘

    非圓教佛法

    藏通偏真涅槃果

    界外苦諦

    藏通偏真無漏行

    界外集諦

    次第三觀

    永無二乘

    能接通教

    三乘被接

    皆名菩薩

    ︵治︶

    十乘

    觀法

    (乙)

    上根

    中根

    下根

    境︵觀中道境

    迥出空有︶

    心︵緣四弘誓

    普為法界︶

    觀︵安心止觀

    定愛慧策︶

    徧︵三惑煩惱

    次第徧破︶

    塞︵三觀為通

    傳傳檢較︶

    調適道品︵三七道品

    證中無漏︶

    對治助開︵藏通法門

    助開實相︶

    次︵七位差別

    能免叨濫︶

    忍︵離強輭賊

    策信入住︶

    愛︵策三十心

    令入十地︶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1 5 ∼ ∼ 1 4 ∼

  • 用,別圓二教的人也要用。所以在《大集經》

    裡說:「三七道品是菩薩寶聚陀羅尼,是行道

    法,趣涅槃門。」可見別圓二教也可以做為證

    道法。「證中無漏」,如此不斷調適精進、精

    進調適,最後證得中道無漏之法。

    第七「對治助開」,如果這樣還不行,

    「藏通法門」,就得藉藏、通二教的事相法

    門,如修不淨觀、數息觀等等。「助開實

    相」,來幫助打開三解脫門,而證得中道實

    相。以上二至七,這是中根的人。

    第八是「知位次」,接著下根之人,還

    要善知修證位次,避免發生以凡濫聖的過失。

    「七位差別」,別教菩薩從修因到證果,分為

    七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

    地、等覺、妙覺。這七種菩薩階位的差別,都

    要清楚明白。「能免叨濫」,才能免除叨濫的

    過失。「叨」是「叨陪末座」,本來還不夠資

    別教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介紹別教修行的具體內

    容。不論任何法門,都不離開十乘觀法,念佛

    法門也是一樣。

    第一是「觀境」,「觀中道境」,別教人

    一發心修行,便緣中道而觀。他所觀的中道是

    屬於「但中道」,所以是「迥出空有」,超出

    空、有之外,不包括空,也不包括有,這是別

    教所觀的境界。如果是利根的人,一觀中道法

    性之理,就悟進去了。

    若是中根之人,還須第二再「發心」,

    必須「緣四弘誓」,依照無量四諦的境界來發

    四弘誓願,這個精神一定要籠罩。因為所觀照

    是中道法性,所以「普為法界」,普遍的為法

    界所有一切眾生,上弘下化。其發心大得不得

    了,跟前面藏、通比起來,廣狹度差很多了。

    第三「修止觀」,「安心止觀」,就是安

    心在別教的止觀上修定修慧。「定愛慧策」,

    格,你卻坐上去了,那不行。「濫」是「濫竽

    充數」,就是怕以凡濫聖,其實是凡夫,卻要

    冒充聖人,那也不行。

    因為修止就有定,有了定怕容易產生「法愛、

    法執」,而貪著在定上,所以必須「慧策」,

    用修觀的智慧來策勉他。讓修止觀時,定慧能

    夠等持,能夠平均,這樣子才能夠破除煩惱。

    第四「破法遍」,這個法就是指「三惑煩

    惱」,即見思、塵沙、無明;「次第遍破」,

    依次第來普遍地破除,即十信十住用從假入空

    觀,伏斷見思惑;十行用從空入假觀,遍學四

    教四門,斷界外塵沙惑;十回向修習中觀,伏

    根本無明;登地之後,破根本煩惱。

    第五「識通塞」,認識通法和塞法。「三

    觀為通」,這裡的三觀是指次第三觀。即以次

    第三觀來破除三惑煩惱,三惑煩惱是塞法。

    「傳傳檢較」,傳傳是輾轉之意,就是不斷地

    在每一個階位上加以檢驗、分析,也就是該通

    的讓他通,該破的讓他破,都要配合修行的時

    機,一步步的往前推進。

    第六「調適道品」,道品就是指三十七

    道品,「三七道品」,不是只有藏通二教的人

    ∼ 1 7 ∼ ∼ 1 6 ∼

    ,位心信六第到修,道薩菩行去過,弗利舍

    五此從,心退生一,驗考的眼乞人天過通未

    。法佛乘大聞不世百

  • 第九「能安忍」,能安然忍受各種順逆境

    界的考驗。「離強輭賊」,經教上所謂「八風

    吹不動」,八風包括「利、衰、毀、譽、稱、

    譏、苦、樂」,裡面即有四個強賊、逆境,四

    個輭賊、順境。譬如說「利衰」,利,做什麼

    都非常順利,這是屬於輭賊、是順境;衰,做

    什麼事情都不順利,就是屬於強賊、是逆境。

    乃至於「毀譽」,有毀謗你的,也有讚歎你

    的,那也是強、輭二賊。

    總之對於八風境界的考驗,要都能夠不受

    影響。「策信入住」,如此才能夠加速修滿十

    種信心,趕快進入初住,進入初住就保險了。

    還沒有進入初住以前,都有退轉的可能,所以

    要能夠安忍。譬如舍利弗,過去行菩薩道,修

    十種信心位,修到第六信心位時,就是因為未

    通過天人乞眼的考驗,一生退心,從此五百世

    不聞大乘佛法,吃的虧可大了!

    第十「離法愛」,已經入了住位,甚至是

    十住、十行、十回向,已經破了見惑、塵沙惑

    了,但是在這個時候很容易有法愛、有法執。

    所以還要「策三十心」,策勉三十心,三十心

    就是三賢位的人。能夠「令入十地」,進入十

    地位,破根本無明惑。也就是從相似位,進入

    分證位。

    最後,總結一下別教的「十乘觀法」,搭

    配上中下三根修行。即《止觀大意》上所說:

    「上根唯一法,中根二或七,下根方具十。」

    這就是別教的大致情形。

    (待續)

    雪廬老人

     

    〈觀世〉

    天地青蒼似不分,

    人間蟻鬥笑閑文;

    歲時煙景來佳氣,

    秦 

    漢衣冠沒夕曛;

    恩怨猶從墳裡覓,

    詩書偶向壁中聞;

    生涯多少溪山興,

    每枕石頭看彩雲。

    雪公偷得浮生半日遊

    溪山,眺望青天綠地連成

    一色。笑看世間人,為微

    末小利如螞蟻互鬥爭奪,

    盡寫些閒文。

    在山裡美好的時光景

    物裡,一堆堆的秦 

    漢古

    墳,消失在落日餘暉中。

    多少歷史恩怨,尚在墓中

    尋覓;藏在壁中的詩書經

    典,偶而還能聽見響聲。

    生涯歷經多少事,每

    遊溪山而興懷有感,以石

    頭為枕,仰望天上,靜觀

    世間變化,於我如浮雲。

    不求智慧,

      

    但希福報。

    不解實義,

      

    只習唱念。

    不重實行,

      

    希作通家。

    (〈佛學之認識〉)

    學佛人

    走錯歧路

    ∼ 1 9 ∼ ∼ 1 8 ∼

  • 問:淺位人、深位人,如何界定?

    答:淺位人,六即位「名字初心」;深位人,六即

    位「名字後心」以後。如蕅益大師為「名字位

    中真佛眼」,知「色即是心、心即是色」,知

    華藏和極樂沒有大小遠近之別。

    問:何謂「決志專求」?

    答:決定志向,心念專一在終極的目標,雖做一切

    事,隨緣盡分,而不為繫縛。反之,「情掛兩

    頭,念分四路」,時而看教、時而寫字、時

    而作詩、時而上網等,分心在和修淨土無關之

    事,一毫一釐的念頭繫在淨念之外,則是「毫

    釐繫念,三途業因」。

    問:何以見得淨土法門是遍緣法界?

    答:《阿彌陀經》:「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

    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

    國,飯食經行。」可見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十方世界是連通的。《要解》云:「不離彼

    《彌陀要解》研討紀實

    |勸

    【要解】問:何不遍緣法界?

    答:有三義。令初機易標心故,阿彌本願勝故,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 

    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若謂西方是權,

    華藏是實,西方小,華藏大者,全墮眾生遍計執情,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

    性故也。

    問:何謂「遍計所執性」?

    答:凡夫攀緣的一切,皆是第七識緣阿賴耶識

    的根身器界種子,執著為實有,此是第一

    層錯誤。對第七識虛妄不實的錯誤,第六

    意識又加以周全普遍地虛妄計度,這是第

    二層錯誤。如見繩,未見實性,只見繩的

    假相,而又誤以為是蛇,如此即增長各種

    虛妄煩惱。凡夫有此兩層錯誤,把所有的

    虛妄不實,周遍計度執著以為是真實。

    問:為什麼在「遍緣法界疑」問答後,蕅祖特

    別就淺位人及深位人來說明?是承接什麼

    來做總結?

    答:蕅益大師用圓教理明示,念佛法門就是遍

    緣法界。前一段談到佛種從緣起,佛種即

    正因佛性,佛種從了因佛性、緣因佛性生

    發。修淨土法門,即合乎了因佛性、緣因

    佛性,故專修淨土,專緣極樂,即是遍

    緣法界。明此理後,能了解遍緣法界者就

    學深位人,不了解者就學淺位人,專緣極

    樂,信願持名。

    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回還也。此文顯

    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

    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生到極樂

    世界證得心性,無一法離心性,故即是遍

    緣法界。

    頭兩掛情,樂極求專志決不

    。因業途三成則,路四分念

    ● 

    雪窗研學小組

    ∼ 2 1 ∼ ∼ 2 0 ∼

  • 問:佛陀教法可區分為三個時期,包

    括有教、空教、中道教;那麼法相宗是屬

    於哪一個時教呢?

    答:法相宗屬於第三個時期,即中道

    教。

    問:為什麼呢?有何道理?

    答:法相宗講述萬法唯識的道理,

    來看看唯識這兩個字,「唯」這個字是遮

    遣外境之實有(無外境),「識」這個字

    是揀除內心之空無(有內心),也就是

    |佛陀說法的三個時期

    說,心外之法非有,心內之法非無;這樣

    的話,就遠離了有邊和無邊,正是位處中

    道。

    問:法相宗將整個三藏教法,區分為

    幾種時期?

    答:大要分為三種,有教、空教、中

    道教。問

    :有教為何叫作有?空教為何叫作

    空?中道教為何叫作中道?

    答:有教的教義,是要空除人我執,

    認為五蘊法和合而成的人身沒有主宰性,

    但認為五蘊法等組成元素本身,仍是有

    的,所以叫作有教。空教的教義,則認為

    不但五蘊法和合而成的人身是空的,就連

    五蘊法本身也是空的,所以叫作空教。中

    道教的教義,則是不空也

    不有,所以叫作中道教。

    問:所講的不空也不

    有,是對於什麼不空?又

    對於什麼不有呢?

    答:法相宗將一切萬

    有區分三種面向,即遍計

    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

    實性。不空的是依他和圓

    成,不有的是遍計執,如

    此不空也不有,就是中道

    教義。

    問:有、空、中三種時教,為何順序

    是這樣?

    答:佛在第一時期,說五蘊法有來

    破除人我的執著。第二時期,則以一切法

    皆空來破除法我的執著。第三時

    期,不但破有,也破空。依據以

    佛隨著眾生的根機差異,說法分「有、空、中」三種時教。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 2 3 ∼ ∼ 2 2 ∼

  • 上的義理,所以建立了順序。

    問:三個時期各有所要破除的執著,

    能否說明其中大意?

    答:凡夫執著有五蘊法作成一個和合

    相狀的人身,且執著這一合相有主宰性。

    佛為破除執著,便說:你這一合相的人身

    中,屬於形質障礙的是色元素,屬於領受

    接納的是受元素,建立名字言說的是想元

    素,造作善惡業的是行元素,對於境界明

    了分別的是識元素。這樣看來,哪裡有能

    作主宰的我存在呢?所以小乘根性的眾生

    聽到佛這樣說,就悟到無我的道理。

    但是又有一些眾生,聽到佛這樣說,

    反而來執著五蘊等元素是真實有的。所以

    到第二時期,佛為了破除這些眾生的法

    執,便說:那些五蘊元素,也是因緣所

    生,是虛幻有的,從生到滅,都屬虛幻,

    都沒有真實的自體。中等根性的眾生聽到

    佛這樣說,就悟到不管是我或

    法,一切皆是空的道理。

    又有眾生,聽到佛這樣說,卻掉入

    一切皆空的見解中。所以佛在第三時期雙

    破空有,佛說:眾生所執著的真實有我、

    真實有法,都是遍計所執性,是沒有的;

    而不屬於遍計執的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

    則是有的,不是沒有;如此遠離有和空兩

    邊,而歸於中道。以上就是佛在三個時期

    中所要破除執著的大意。

    問:為什麼一定要區分為三個時期

    呢?當中有什麼樣的義理?

    答:由於眾生的根機不同,所以佛說

    的教法也會有差異,這三個時期是隨著眾

    生的根機差異來區分的。

    ∼ 2 5 ∼ ∼ 2 4 ∼

    唐代希運禪師,住今江西 

    洪州的黃檗山,人稱「黃檗禪師」,

    曾參學於百丈 

    懷海禪師,並承續法脈。黃檗禪師曾做詩云: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是一翻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從煩惱中徹底超脫,此事非比尋常,要緊在把心的韁繩牢牢控

    制。這修行的歷程必然艱辛,如同歲末初春的梅花,沒有經過凜冽寒

    冬的徹心透骨,如何釋放撲鼻的馨香?

    明代博山 

    元來大師,在《博山參禪警語》札記說:若能以此詩

    偈時時自我警策,修行工夫自然得力。就像百里之行,走了一步,路

    途便少了一步。若不前行,只能停在原地。縱然把心性的本地風光說

    得了了分明,但是破迷起悟的工夫終究不到家,又有何用?

    (出自《博山參禪警語》)

    不是一番寒徹骨

    片言安心

    |文.心迴 圖.捷軍

  • 清代中葉曾文正公,示兒子曾紀澤云:

    「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貪,

    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

    成者,居其半。」 

    訂功課,就是「有所激,有所逼」,

    剋期完成。民國 

    興慈法師《二課合解》說:

    「學非儀軌則殆,道非課程則罔」。設計功

    課,在期限內達成,叫課程。凡夫無始以

    來,障緣重重疊疊,學佛多退轉懶惰,若不

    我念弥陀有课程

    限定課程,如何策勵深入佛法妙道?

    念佛應須立課程

    淨土修法,古來大德多主訂記數功課。

    如善導大師,造《彌陀經》十萬餘卷,畫淨

    土變相三百餘壁。長安城隨順教化者,有終

    身誦《彌陀經》十萬至三五十萬卷,日課佛

    名一萬至十萬聲者;永明大師則「晝夜念彌

    陀十萬」。

    明代牧雲和尚〈七會語錄〉:

    一句彌陀作課程,世緣長揖念如冰;

    本源自性天真佛,任運從稱有髮僧。

    清代徹悟大師〈念佛偈〉:

    我念彌陀有課程,晨昏十萬句分明;

    但教盡報常如此,淨業誰論成不成。

    清末玉峰法師:

    心猿意馬莫能停,念佛應須立課程;

    朝定彌陀六萬數,深慚失敬上賢賓。

    記數普被上中下

    善導、永明皆是彌陀化身,何以皆主記

    數?

    晚明 

    蕅益大師〈答元賡問〉云:「記

    數之法,普被三根。上根不礙記,下根必須

    記,故總以數期之。俾利者即此打成一片,

    而鈍者亦不失緣因善根。」下根捨記數,心

    必散亂忘失,故必須記。上根利器,有悟有

    證,記也無礙事。若不記數,則「上智少下

    愚多,不至忘失者幾希矣。」多數是下愚之

    人,下愚者心多散亂,可東可西,若念佛不

    記數,幾人不失念?

    彭際清《華嚴念佛三昧論》,力主欲入

    念佛法門者,必得依記數。每日訂定課程,

    自一而萬,自萬而億。務必念不離佛,使佛

    心一如不異。如月印在水裡,月並不在水

    內。又如春意在枝頭,而春意卻不在枝頭之

    外。如此念佛,則名字即是佛法身。

    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

    (蕅益大師)

    。根三被普,法之數記

    。記須必根下,記礙不根上

    (佛念珠持寺山靈在公雪)

    ∼ 2 7 ∼ ∼ 2 6 ∼

  • 定是信願堅固者

    撰《念佛四大要訣》的清末玉峰法師,

    書中言念佛「不除妄想,不求一心」,有違

    經教,印祖多有指斥,但印祖也肯定說:

    「其所著述,依之而修,亦可往生。」書中

    教人記數念佛,因末世眾生,煩惱障重,心

    多散亂,想在今生脫六道之苦,「捨記數持

    名一法,決定無門。同學善導、永明記數之

    樣,每日或千或萬,多至數萬。盡力行之,

    必定往生。」

    記數念佛,為何可以往生?玉峰法師

    說:「若非信深願切,必不能無間無休。果能

    無間無休,則念念之間,多散者自必漸少,少

    散者自必漸一。」常人怎肯終日記數念佛?必

    是對往生淨土信願堅定者,乃肯隨時隨地無間

    斷無休息的記數念佛。如此念去,散亂減少,

    漸趨一心,往生的勝券在握。

    淨土華蕊日增榮

    宋代妙叶禪師教人:「惟行之不休為

    度,固不必憂散亂矣。譬如父母喪愛子,龍

    失命珠,不期心一而心自一。」只要日日嚴

    守記數念佛功課,行之不停,不必憂慮念佛

    有否散亂,久之自得一心。譬如喪失愛子的

    父母,必日日一心思念。又如龍失頷下命

    珠,必苦苦尋覓,不知不覺便將心念集於一

    處了。記

    數念佛,不論散心定心念,只要按表

    操課,終身不斷,日日勤勤懇懇的念,淨土

    蓮蕊日日綻放。故蕅祖云:「要到一心不亂

    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

    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

    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依功

    課記數念佛,久久純熟,屆時記不記數都能

    念佛,如是可謂「老實念佛」而有成就了。

    教 典

    《菩薩戒本經》

    《華嚴經法界無量回向講錄》

    《四十二章經講記》

    《佛說十善業道經淺說》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

    念佛圓通章講錄》

    《佛說阿彌陀經淺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研究》  

    《阿彌陀經要解導讀》

    《觀經妙宗鈔的淨土思想》

    《往生論講錄》

    《大乘百法明門論研究》

    《唯識三十頌研究》

    《唯識簡介》

    《天臺教觀略說講記》

    《天臺教觀簡介》  

    撰 述

    會性法師

    雪廬老人  

    本刊資料室

    林看治

    徐醒民

    林看治

    吳思飛

    吳思飛

    吳希仁

    簡智果

    簡智果

    簡智果

    淨常

    吳希仁

    吳明

    篇 數

    36

    12

    42

    11

    8

    20

    17

    3

    4

    13 ~

    50

    242

    19

    58 ~

    10

    刊 期

    186 - 223

    454 - 467

    1 - 47

    251 - 262

    331 - 338

    225 - 244

    282 - 300

    217 - 219

    339 - 342

    488 -

    169 - 235

    236 - 487

    147 - 167

    441 -

    129 - 139

    覽一典教法佛載刊倫明

    ∼ 2 9 ∼ ∼ 2 8 ∼

  • 致李轂摩居士函

    國謨師兄 

    大鑒:昨函諒蒙

    青照。聞近中及將入伍,敬奉上星

    月菩提念珠一串,袖珍《彌陀》、

    《普門品》合本一冊,作為軍中呵

    護。至希

    哂收為禱,專肅並請

    道安

    弟  

    李炳南頂禮 

    二月十日

    珠經另包寄

        雪公墨寶簡介         ●

    王炯如

    這一幅墨寶是雪公寫給即將入伍的李國謨(即李轂摩)居士

    的信。李居士年輕時,由篤信佛教的教畫老師夏荊山先生引

    介,親近雪公老師,並於隔年皈依南亭老法師。也在這個時

    期(民國五十一年),(約十八、九歲)畫了雪公像,送給

    雪公。這一張畫像,雪公一直懸掛在寓所,今也掛在雪廬紀

    念堂內。

    《雪公書函》

    ∼ 3 1 ∼ ∼ 3 0 ∼

  • 【唯識教典】

    《唯識三十頌研究》

    ─簡智果老師

    此專欄於二三六期(民國八十二年)開始

    連載,至四八七期(民國一○

    七年)圓滿,共

    計二百四十二篇,歷時廿六年。

    進入《唯識三十頌》前,簡老師先指出

    「唯識大意」:一者,「唯識」是佛法之重

    心;二者,「唯識」是本宗之要義;三者,

    「唯識」是中道了義之教。

    這部天親菩薩所造的《唯識三十頌》,簡

    繞梁韻永

    |《明倫》發行五十年法音類專欄簡介 

    (二)

    三十,由天親菩薩造三十頌,顯唯識理,乃得

    圓滿,並不須增加一頌或減少一頌,故名《唯

    識三十頌》。

    《大乘百法明門論研究》

    簡智果老師

    此專欄於一六九期(民國七十五年)開始

    連載,至二三五期(民國八十二年)圓滿,共

    計五十篇,後結集成書。

    《大乘百法明門論》為研究佛學的必讀

    教材,雪公將《大乘百法明門論》收錄為《大

    專佛學講座初級教材》。簡老師在此書〈序〉

    中,說明撰寫根據及刊載因緣:

    末學於民國七十年前後,奉恩師之命,於

    寒暑假佛學講座,學講唯識課程,百法一門,

    即以 

    恩師所編《百法》講表為主要內容,並

    參以唐 

    窺基、普光,明 

    蕅益、憨山、廣益、

    明昱等大師,及民國 

    唐大圓居士諸註,作成講

    義,以與諸仁者切磋。

    如是光陰荏苒,不覺已歷十數春秋矣,

    而每年寫就之講義,積漸滋多,遂於民國

    七十五年秋,應明倫月刊總編之邀,稍作整

    理,逐期刊載,計自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

    (《明倫》一六九期)至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明倫》二三五期),此期間,寫寫停停,

    老師在「總釋名題」說:

    「唯識三十」者,即以三十首偈頌,分

    為唯識相(前二十四頌)、唯識性(第二十五

    頌)、唯識位(後五頌)三段,高建萬法唯識

    之法幢,闡述大乘法相之妙趣,故本頌為「單

    法立名」也。……此三十首偈頌,即能成立

    萬法唯識之道理,少字攝多義,令人易於受持

    也。

    簡老師於連載最後一篇,引二論著彰顯

    《唯識三十頌》:

    《成唯識論》卷十云,此本《論》名唯識

    ∼ 3 3 ∼ ∼ 3 2 ∼

  • 歷時近七年,刊出五十講,全文始告完成。

    《唯識簡介》─

    淨常(簡智果老師)

    此專欄於一四七期(民國七十三年)開始

    連載,至一六七期(民國七十五年)圓滿,共

    計十九篇,後結集成書。作者淨常,即簡智果

    老師。雪

    公言,學佛就是要改心。學唯識目

    的在於「知萬法之由,明無我之理,破執去

    煩惱,為念佛助功。」簡老師在專欄首篇即

    明:「千經萬論,都是指歸於如何淨心。可

    是在這當中,專門探究內心,教我們淨化內

    心的,大概要以唯識學這一門功課,最直截

    了當了。……唯識學的研究,正是掌握了全

    部佛法的重心─

    淨心,也抓住了佛法中最

    根本的泉源─

    心識。」

    《唯識簡介》,是雪公所編《大專佛

    學講座初級教材》六門功課之一。簡老師長

    期於講座講授此門功課,為利大眾研學,特

    撰寫成文,於《明倫月刊》連載成冊。

    【天臺簡介】

    天臺教觀簡介

    吳明(吳思飛老師)

     

    此專欄於民國七十二年,一二九期開

    始,連載十篇,作者吳明,即吳思飛老師。

    天臺教義為研經之必修,吳老師首篇前

    言指出:

    古來大德講教注經,多宗於天臺。後

    人欲研經教,捨天臺將難以明之矣,是故天

    臺教義不可不講求也。……論此宗之綱要云

    何?曰五時,曰八教。《四教儀》云:「天

    臺 

    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剖判解

    釋)東流一代(四十九年)聖教,罄無不

    盡。」其要可知矣。

    此專欄針對化法四教「藏通別圓」,

    就「釋名、對機、教法、觀法、行位」來簡

    介。

    天臺教觀略說講記

    吳希仁老師

    吳希仁老師,民國一〇一年,於明論講

    天臺教觀畧說︵二十七︶

    別教之九︵詮位次︶

    別教

    位次

    (丙)

    教道

    證道

    教道

    約說

    約行

    豎入

    四教

    橫學

    四教

    自行

    化他

    破塵沙惑

    (乙)

    知病

    識藥

    應病

    與藥

    四教四門

    從空入假

    十向︵修無作四門︶

    十行︵修無量四門︶

    十住︵修

    四門︶

    生滅

    無生

    破下品

    破中品

    破上品

    界內

    塵沙

    界外

    塵沙

    瓔珞︾

    六種性

    (甲)

    ︽瓔珞︾

    六輪位

    性種性︵分別假性︶

    (二)

    十行

    道種性︵中道能通︶

    (三)

    十向

    聖種性︵證入聖地︶

    (四)

    十地

    琉璃寶輪位

    等覺性︵去佛一等︶

    (五)

    等覺

    摩尼寶輪位

    妙覺性︵妙極覺滿︶

    (六)

    妙覺

    水晶寶輪位

    習種性︵研習空觀︶

    (一)

    十住

    《明倫》四九九期天臺教觀略說講記講表

    ∼ 3 5 ∼ ∼ 3 4 ∼

  • 座開設「天臺教觀略說」課程。《明倫月刊》

    於四四一期(民國一〇七年)開始連載「天臺

    教觀略說講記」,始於謝正雄班長發起,由智

    光學長發心謄打逐字稿,懷德、淨業整理。現

    已連載五十七篇。

    吳希仁老師依三大部─

    諦觀法師《天臺

    四教儀》、蕅益大師《教觀綱宗》、靜權法師

    《天臺宗綱要》─

    融通整理,用白話流暢的

    文字講出來,精彩透闢。

    吳老師介紹「天臺學的傳承」,從龍樹菩

    薩造論、慧文禪師立一心三觀,到歷來大師的

    修證、著作及傳承事略,諸如:慧思禪師、智

    顗大師、章安大師、湛然大師、義寂法師、義

    通法師、知禮大師、諦閑大師。談到蓮社 

    天臺

    的傳承,吳老師說:

    此乃緣於有位出身於鹿港的高僧─

    斌宗

    法師,他在年輕的時候到內地留學,參加了諦

    閑大師的研究社,學習天臺教觀,而且受到諦

    閑大師的器重。本來諦老要留他下來當主講,

    所以在這個地方暫且停住,先講「安心」這個

    表。為什麼先講這個安心呢?因為在佛家不論

    那一宗那一派,第一步就是先要把心安住。

    三藏十二部經典,就是叫你的靈魂安住!

    安住就是安在一個地處不叫他動。說句好懂的

    話,不動心了,就叫「安心」。……往生西方

    則有三種安心的法門,一是至誠心、二是深

    心、三是回向心,有這三種心,心就不再亂跑

    了。

    《明倫》刊出時,曾提點此雪公講經段落

    的珍貴:

    民國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華嚴經》講

    座,雪公老恩師講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

    恩師根據善導大師的《觀無量壽經四帖疏》,

    講述淨土宗的安心法門,勸所有淨業蓮友,

    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

    心」。這是雪公老恩師往生前一年所做的一篇

    完整開示,前後總共十七次,可以視為是他老

    人家一期教化的最後囑咐。(待續)

    他卻回到臺灣講經說法,且都以天臺學弘傳。

    因為他有時到客家地區弘法,必須使用客

    語,因此就請屏東 

    普門講堂的會性法師當侍者

    兼翻譯,而會公就從斌宗法師那裡學到了天臺

    學。

    我們雪公一向非常重視天臺的教理,所以

    在民國六十三年辦內典研究班時,特別禮聘會

    公來臺中任教,專開天臺教典的課程,正因如

    此,蓮社才有這個傳承。

    現已連載完別教「詮位次」,即將進入別

    教「明觀法」。

    【淨土法門】

    經論教典的研究中,針對蓮社專修的淨土

    法門,《明倫月刊》在「法音」多有淨土類文

    章刊登,並設有相關專欄長期連載。

    淨土安心法門─

    雪廬老人

    此專欄為雪公講演《華嚴經》的其中一

    段。於二三七期(民國八十二年)開始連載,

    至二五〇期(民國八十三年)圓滿,共計十四

    篇,並於後結集成書。

    在《華嚴》經筵,雪公將此段提出來講,

    彰顯其重要性:

    《華嚴經》講到第十回向「安住梵行」

    這個地方的時候,為著與安心兩個字有關係,

    ∼ 3 7 ∼ ∼ 3 6 ∼

  • 善用智人之言

    從前月氏國有位國王,名叫栴檀罽尼吒,

    他有三位很親密的朋友,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人。

    第一位是馬鳴菩薩,第二位是摩吒羅大

    臣,第三位是遮羅迦良醫。國王對三人十分禮

    遇,常常請教他們,聽取意見做為進退依據。

    馬鳴菩薩向國王進言:「大王若肯聽我的

    話,未來之世永離惡道,常生善處,常遇善人,

    不逢災難。」

    摩吒羅大臣稟告國王:「大王若採用臣的

    密語,不要洩漏出去,四海之內都能平定。」

    遮羅迦良醫則稟告說:「大王若採納臣的

    建議,一生之中身體康泰,百病不生,吃任何食

    物都津津有味,而且絕不橫死。」

    國王採納良醫的建議,果然未曾生病。並

    採用大臣的密語,按照計劃,軍隊所到之處,勢

    如破竹,四海之內,很快地平定了三方,只有東

    方尚未歸順。

    國王整軍經武,舉兵討伐東方,派遣胡人

    騎白象為先鋒部隊,自己

    親自殿後接應。到了蔥

    嶺,因為山勢險峻,之前

    所乘的象、馬都不肯前

    進。國王很驚訝,對馬兒

    說:「我乘著你征伐,已

    平定了三方,現在你為何

    不肯走了?」

    國王這麼一說,大

    臣即稟告:「大王!臣先

    前講過,不可洩漏密語,

    現在大王已經洩漏,恐怕

    不久人世。」

    就如大臣所言,國王立即感覺自己死期不

    遠。由於前後征伐,殺了三億多人,自知罪孽深

    重,將來必受苦報,心生恐懼,立刻懺悔。

    國王從此改變自己,不僅建造僧房,還供

    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讓僧眾不虞匱乏,

    精進地修布施、持戒等各種功德,一點也不敢懈

    怠。

    朝中大臣議論紛紛,認為發

    動戰爭,導致生靈塗炭,罪大惡

    極,即使作福,也無法彌補所犯

    的錯誤。

    國王欲解眾人疑惑,下令臣

    子準備大鑊,裝滿了水,不停地

    用火燒了七天七夜,把水燒得滾

    燙,然後投入一枚指鐶,令臣子

    從沸水中取出來。

    眾臣說:「寧願因其他罪過

    而被殺,此鐶不可能取出。」

    國王便問眾臣:「有何方法

    取出指鐶而不傷手?」

    有人回答:「下止其火,上投冷水,不傷

    人手,可以取出。」

    國王就向大家解釋:「先前作惡,好比熱

    鑊,如今誠心懺悔,只行善不造惡,罪業怎麼不

    能滅除?由此不墮三途,可望生到人天。」眾臣

    一聽,解悟其中道理,個個歡喜萬分。

    (出自《雜寶藏經》)

    愧慚,善諸修今。水燒如譬,惡作日昔

    。水冷投火止如,惡為不更,悔懺

    ∼ 3 9 ∼ ∼ 3 8 ∼

    菩提樹下說故事

  • 雪廬老人

    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

    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是說凡舉辦一件

    事,必然心有所為,這就得問你所辦何事?所

    為何心?將正確名義說出來,讓大家聽一聽,

    情理順與不順,就可知曉這事成與不成。

    本刊今日是新出世的一天,所標的名義,

    看著太熟,其實很生,所以有先解的必要。使

    讀者瞭解目標何在,使社員瞭解何所遵守,名

    正言順,循名求實,事可有成。

    民國五十九年十月,明倫首發「零刊號」,雪公在社論〈零刊辭〉,揭示

    本刊以「明倫」立名的意義。明是佛法五明,倫是儒家五倫,未來這分刊物,

    將在儒佛兩個領域,戮力提倡,以期化導人心,革除惡俗,國泰民安。今重刊

    此文,溫故知新。(編者謹案)

    民國五十九年十月,發行《明倫》零刊號,

    雪公以「明倫」二字作社論,闡述本刊致力

    於宏揚「佛法內明,儒學五倫」。

    何以明倫為刊名

    大家見了本刊之名,一定想到《孟子》

    書中「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本

    刊惟恐大家如此看法,所以要先正名。本刊固

    然有此目標,但不如此單調,還有一半是佛家

    思想,我們是融合這兩種學術為一體,而自奉

    行,並向外推動,自然明倫之義,涵有兩家學

    術在內,待後說明。

    在這一點亦不免有人譏刺我輩所學不純,

    這到是要先理論的,因著凡是悠久的學術思

    想,風俗習慣,經過時間傳承,空間熏習,大

    概無不起幾回變化。雖起變化,有價值的真實

    學術思想等,只不過在量上多少有幾分不同,

    質上並不受影響。否則,民族獨立存在,就怕

    發生問題!

    所謂真實學術思想,是宇宙間自然而然

    實有的,並不是假想假設。如佛學發現性空相

    假,儒家說的五倫十義,歐 

    美發明的原子中子

    等,這皆不是只一處有,只一人能發現,這些

    事是天然,也是真實。現相是三,性體是一,

    相變隨緣,性不消滅,著相反似不純,明體便

    知純之又純。

    五倫與五明

    我國自有史可查,固是五倫社會,到了

    漢 

    魏以來,接受了五明佛學,起了求覺思想,五

    倫十義中攙入了很多佛家教理,因之相異體一,

    不但不生矛盾,反而更加上濃厚力量。從此我國

    普遍思想,多是內佛外儒,合成一家。教育本

    不普及,因之而學術普及,窮鄉僻壤,一字不識

    的愚夫愚婦,皆自命是忠孝的人,若有人說他是

    奸臣逆子,他勢必反目抵抗;而且不懂佛理,卻

    會念阿彌陀佛,曉得因果循環,三途六道。此後

    二千年來,無學校教育,無警察管理,竟然各守

    本分,互不侵犯,不必說客氣話,這實在是儒佛

    學術思想合一的力量。

    孔學錄存

    ∼ 4 1 ∼ ∼ 4 0 ∼

  • 甚麼是五明?明是不昏昧,真徹知,五是

    有必須的五種學問:一聲明,即言語文字。二工

    巧明,即百工技藝。三醫方明,即醫藥診治。四

    因明,即考定真偽,辯析邪正的哲學。五內明,

    即心性理智。但這五種為天竺通行學術,佛家雖

    然採用,又與彼等小有不同,如內明一種,佛家

    所明的,彼等即不能明,這是應當聲敘的。

    五明已解說清楚,五倫十義在今日揚棄已

    久,恐已生疏,也要大略介紹,因各書所載小

    異,在此僅將通行的說出參考,一君臣,二父

    子,三夫婦,四昆弟,五朋友,各有所守一義。

    化導人心 

    革除惡俗

    本刊目標是希望得到國泰民安的果,這必

    須改革邪說僻行歪曲思想的因,這應該提倡我國

    純正文化,也就是漢 

    魏後的儒佛融合文化。自己

    遵守更向大家宣傳,期待實現人間淨土,大同世

    界,目標如是,應定名義。

    取「明」字是表示要宏揚佛家的內明精

    微,取「倫」字是表示要推闡儒家的五倫法則。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現實,有一個時代的弊

    病,有一個時代的對治,有一個時代的責任。化

    導人心,革除惡俗,正是現時的責任,儒佛融合

    的文化,就是對冶的良藥,這是我們所要作的

    事。凡是損人利己,殺盜婬妄,這些新聞,皆是

    時代的弊病,私而忘公,道德淪喪,科學落後,

    犯罪日增,皆是時代的現實,這是我們要勸請改

    去所發的言論。

    所以本社刊物的名義,有說明的必要,所

    發的言論,也就是這些範圍。名是定了,言就要

    繼續發動,但事是否成功,還希望社會先進,指

    導我們,期待得到多少效果。

    我國幾千年前的書,就說:「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今日不但是直線的人心不古,江河

    日下。又加上舶來源源不斷的壞事,歪曲思想,

    為害更烈,幾至歪言淆亂,奪正成非。我們見到

    今日的這些不景象,各報紙上無不痛切詬罵,又

    見我們政府三番五次,提倡復興我國文化,希望

    糾正歪風,又受到各師長的是非訓導等,薰蕕冰

    炭,我們已分辨清楚,事實俱在,不待雄辯。佛

    學注重「擇法精進」,儒家注重「擇善固執」。

    我們已有所擇,已有所進,已有所執,通塞不

    變,百折不回。

    依聖言量無諍

    刊物是說話的工具,有說必有辯,有辯必

    有爭,佛家有「無諍三昧」,儒家也說「君子

    無所爭」,本刊是自當遵守,不多是非。但辦

    刊物不能不說話,要本聖言量而說,本經傳大

    義而說,只有勸勉為善,概不說人陰私。不過

    感時傷世,悲天憫人,過於激動時,言語不免

    直率,或覺逆耳;且在崇洋鄙華,歪言淆亂之

    今日,也許招些責難,那就聽其自然。「汝安

    則為之」,咱們各行其是,恕不奉辯。倘有不

    鄙本刊淺陋,肯以嘉言懿行賜教的,那是萬分

    感謝,頂禮頂禮。

    也家儒,「昧三諍無」有家佛

    自是刊本,「爭所無子君」說

    。非是多不,守遵當

    ∼ 4 3 ∼ ∼ 4 2 ∼

  • 宋國有一戶人家,好行仁義,三代人都

    努力行善不懈怠。

    一天,不知什麼緣故,家中的黑牛生

    產一頭白色的小牛,因此就去請教孔子。孔

    子說:「這是吉祥的事,用這頭小牛作為犧

    牲,獻祭上天吧。」

    過了一年,他的父親不知什麼緣故失

    明。黑牛再生了一頭白色的小牛,父親又叫

    兒子再去請教孔子。兒子說:「先前問過

    孔子,父親您卻失明了,為何又要去詢問

    呢?」父親說:「聖人說的話,起初似乎有

    作善降吉祥

    不合的地方,後來都會應驗,而且這件事情

    也還未完結,你姑且再去問一問孔子。」

    於是,這個兒子只好再去請教孔子。孔

    子說:「這也是吉祥的事。」一樣指示用小

    牛獻祭上天。兒子回家傳達孔子的話。父親

    說:「遵照孔子說的話去做。」

    一年後,這個人的兒子也不知為什麼

    緣故失明。後來楚國攻打宋國,包圍宋國都

    城,城中的居民被迫互相交換孩子當作食物

    吃,劈開骨頭當作柴火燒。壯年的男子都登

    上城牆作戰,死亡過半。這家人因為父子都

    有眼疾不用作戰。等到都城解圍之後,父子

    倆人的眼睛又復明了。(

    見《列子•說符篇》)

    福與禍,看是對立方面,卻相互依存,

    可互相轉化,壞事可能發出好結果,好事也

    可能引發壞結果。眼光短淺的世間人,見這

    家人好行仁義,父子卻接續失明,誰還會相

    信「居仁由義」能得吉祥福報?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能體悟商朝賢相

    伊尹所云:「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

    作不善降之百殃」,上天降臨的禍福,全看

    善惡所在,不常在一家。這冥冥中的自然軌

    跡,聖人看到的是事情的本質,而不是表

    象,故一再保證「好行仁義,三世不懈」的

    這家人,黑牛生了白牛,是「吉祥」的表

    徵,無須懷疑。

    〈大學〉云:「〈康誥〉曰:『惟命不

    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一人

    的命運,乃至一國的命運,絕非固定不變

    的。善人雖有一時的不如意,但行善必得善

    命,行惡必遭惡運,聖人看得透這個天道。

    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及圍解,而疾俱復。(《列子》)

    牛黑中家,義仁行好代三,人國宋一有

    「。事祥吉是這」:說子孔,牛白小了生

    ∼ 4 5 ∼ ∼ 4 4 ∼

  • 有一天,唐憲宗想就近到禁苑中去打獵散心。走到蓬萊池西邊,就快到苑中了,突然停

    了下來,對身邊的人說:「這事要是讓李絳知道了,一定又要勸阻,不如算了吧!」便折返宮

    中。

    李絳經常當面向憲宗陳述宦官吐突承璀的專橫胡為,話說得直白又尖銳,憲宗頓時臉色大

    變,說道:「愛卿所言,未免太過分了!」李絳流著眼淚說:「陛下把臣放在您親近信任的位

    置上,如果臣畏懼權勢,愛惜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不敢直言進諫,那麼為臣就辜負了陛下對臣

    的信任。反之,陛下因為臣的諫言,逆耳而不願意聽,那就是陛下辜負為臣的一片忠心啊!」

    這番話觸動了憲宗,怒氣為之消解,顏色緩和地說:「愛卿所言,都是他人所不敢言,

    讓朕聽到了平時聽不到的事情。愛卿真是個忠臣,以後也要像今天這樣不留情面,知無不言才

    好。」於是任命李絳為中書舍人。

    憲宗對白居易在朝堂議事時,當面對他說道:「陛下錯了!」十分惱怒,當下神情嚴肅的

    拂袖而去。事後,私下召見李絳,對他說:「白居易這個小官,竟敢出言不遜,太無禮了,必

    鑑往知來

    〡〡〡〡固守直道的李絳(上)

    須讓他離開翰林院。」

    李絳答說:「陛下能接納臣子直言進

    諫,臣子們才敢竭智盡忠,毫無保留的建

    言。白居易說話雖欠考慮,卻心心念念忠於

    職守。陛下今日怪罪他,想把他調走,臣擔

    心天下人,都會為了免禍上身,而閉口不言

    了。這實在不是明君廣開言路,博採眾議,

    彰顯君王虛心納下美德的作法呀!」憲宗聽

    後,心裡悅服,便讓白居易依舊在原單位任

    職。

    李絳出身望族,字深之,唐德宗 

    元八年進士。憲宗 

    元和二年,授官翰林學

    士,為人剛直忠正,耿介拔俗,憲宗曾誇讚

    他說:「疾風知勁草,卿當之矣!」為官甚

    是勤勉,常以匡諫為己任。朝臣中有人遭到

    排擠、陷害,每每密疏論救,使他們都能得

    到寬宥。

    (待續)

    因果律

    唐憲宗,想到禁苑打獵,想到李絳可能勸阻,

    便折返宮中。

    ∼ 4 7 ∼ ∼ 4 6 ∼

  • 雪公題〈半僧萬里長城卷子歌〉

    呂佛庭先生(1

    911

    年-2005

    年)號半僧、

    迂翁,河南省 

    泌陽人,畢業於北平美專。民

    國三十七年隻身渡海來臺,任教於臺中師專,

    直到退休,畢生從事書畫創作與教學,作育英

    才無數。其畫作以《蜀道萬里圖》、《長城萬

    里圖》、《長江萬里圖》、《橫貫公路圖》、

    《黃河萬里圖》五大百尺長卷最為代表。

    《長城萬里圖》的繪製過程,起於民國

    五十年,佛老開始構思並蒐集資料;五十一年

    元月起,閉門謝客,構畫初稿,從落墨至完成,

    歷時一年又一個月。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

    縮五千餘里之大好河山於十三丈長之素絹。沿長

    城關隘城郭,山寺野店,以及駝馬人物,都穿插

    於深山曲水之間,充分表現塞上之風光,景分春

    呂佛庭先生,任教於臺中師專,直到退休,畢生

    從事書畫創作與教學,作育英才無數。

    (呂佛老自畫像)

    畫作完成不久,旋即應歷史博物館之邀,

    於五十二年三月,在國家畫廊首次公開展出。

    由於畫長城者前無古人,因此,佛老這幅《長

    城萬里圖》在當時可說造成極大的轟動。

    次年仲秋,雪公應佛老之邀,親臨臺中師

    專學舍,觀賞這幅長卷巨作。雪公嘆賞之餘,歸

    來即為此圖賦就詩歌二首(收於《雪廬詩集.浮

    海集》),其一為〈題呂佛庭萬里長城圖〉,詩

    云:「壓水嵌山矯若龍,霸圖先建萬夫功。西飆

    疏勒牛羊聚,大雪單于帳壘空。雉堞高低迷內

    外,征鞍寒暑變西東。乾坤一握歸長卷,莫道須

    彌芥子中。」另一首為長達六百餘字的〈呂半僧

    萬里長城卷子歌〉,雪公並以小字行楷親題全文

    贈與佛老,連同馬壽華、徐人眾兩位書畫大家的

    跋文,一併裝裱於原圖卷末。

    雪公的〈萬里長城卷子歌〉開始便以「巍巍

    乎!」一語歎賞不已,隨即援引古代兩幅名畫相

    與媲美:「《嘉陵江圖》曾所聞,《清明上河》

    親所見,見者乃為後人臨,聞者雲隱匡廬面。」

    雪公應佛老之邀,親臨臺中師專學舍,觀賞這幅

    長卷巨作。雪公歸來即為此圖賦就詩歌二首。

    夏秋冬四季,使覽者如親歷其境,步步入勝。

    長幅巨作完成後,特請于右任先生於卷首題書

    「長城萬里圖」五大字,右老對佛老說:「為

    書此五字,曾數易紙。」令佛老至為感念!

    ∼ 4 9 ∼ ∼ 4 8 ∼

  • 其一是唐朝畫聖吳道子所畫的《嘉陵江圖》,不過後人對此圖

    也只是耳聞,未見其廬山真面目;其二是北宋畫史張擇端的

    《清明上河圖》,而一般人所看到的也並非原作,大都是後人

    所臨摹的版本(案:現存歷代臨摹的《清明上河圖》有三十多

    本)。而這幅史無前例的《長城萬里圖》,不僅是「大手文章

    古來稀」,更難得的是,竟然能夠親眼目睹,仔細端詳,這的

    確是一件非常殊勝稀有的大事!

    接下來的詩句,彷彿就是為《長城圖》所作的導覽與解

    說;夾敘夾議,間有感懷;圖文對照,相得益彰;不僅是如

    虎添翼,更具畫龍點睛的效果。覽圖詠詩,彷彿親歷其境,

    神遊史跡。茲摘錄數段分述如下:

    山海關踞天下雄,九夷朝霧方壺(神山名)東。臨洮戍

    樓夜擊鼓,遮斷牧馬窺西戎。日升月落地不同,屋廬衣

    食殊其風;殊其風,勿須通,各樂其樂咸融融。匈奴毳

    幕(游牧民族居住的氈帳)逐水草,遼塔金寺燦華藻,

    回紇宮室笠子圓,西夏屋顛平於道。叢山綿藐,游龍夭

    矯,城壓其上,揚

    (鬐 

    的異體字,頸毛)舞爪。穿

    地衝天去復回,雲崩泉立千百繞。

    。說解與覽導如有,作詩的《圖城長里萬》賦公雪

    這裡介紹了長城沿線漢 

    滿 

    蒙 

    回各民族的建築、服裝和

    風俗,大部分都是根據真實的情況而繪出。因此,這幅《長

    城萬里圖》,不只具備了崇高的藝術價值,也蘊藏了豐富的

    地理與民俗價值。然而在這座萬里建築背後,有多少歷史陳

    跡淹沒其中,時空交錯重疊之際,又有多少人還能銘記不

    忘?透過詩歌,雪公一字一句歷歷數來:

    郡州聚散遠近形不定,疆界強辨秦 

    齊 

    韓 

    魏 

    燕與趙。無定

    河,青海波,古今茫茫戰骨多。雖云戰骨多,縱目存幾

    何?獨留漢明妃,青塚鬱嵯峨。可憐壯士折骨斷脰(

    ,脖頸;假借為頭)死,不及美人琵琶胡語歌。吾從弱

    冠好書史,嘗為流涕投袂起。安得秦穆封(堆土築墳)

    崤陵,盡教雄鬼(對為國犧牲戰士的美稱)有依止。不

    ,削)平青塚俾無痕,乃與萬里長城雪奇恥。

    霸君作城勞萬夫,畫者萬筆鋒亦枯。或乘騾車或乘馬,

    極於山陬(

    ,角落)窮海隅。

    接著筆鋒一轉,提綱挈領,扼要地描述長卷風光的四季

    差異:

    。彰益得相,照對文圖;懷感有間,議夾敘夾公雪

    ∼ 5 1 ∼ ∼ 5 0 ∼

  • 自春徂夏葛裘改,物候隨處丹青塗。嘉木

    綠陰濃,蒸雲含雨連千峰。斜照西風裡,

    長亭短亭霜葉紫。明駝(善走的駱駝)黃

    河走堅冰,積雪天地銀崚嶒(

    ,山

    勢高峻重疊)。嘉峪關外陽春回,秧水漲

    綠桃李開。頓望邊徼(猶邊境)苦,忽訝

    江南來。遨遊萬里畫萬里,豈若閉門村秀

    才。

    各族服裝建築固多寫實,至於城郭與山

    水林木,則想像的成分多,寫實的成分少。雪

    公的〈卷子歌〉也提到了這部分:

    佛言心如工畫師,萬有皆可憑虛為,吾聞

    心包三際影不滅,惆悵乎!驪山 

    阿房成九

    疑(山名),三十萬軍掘不見,一炬寧迷

    樓閣基。半僧落筆自心造,補苴罅漏應出

    奇。輪蹄今朝盡棄用,但住宴坐凝玄思。

    凝玄思,畫玄思,秦皇地下神泣時。

    雪公的長歌題跋完成之後,委託學生江逸

    子送予佛老,佛老隨即回函致謝說道:

    雪老長者蓮座:日前錦祥袖交 

    尊作〈長城萬

    里卷子

    〉,沐誦數四,歎為希有!宛如江行峽

    中,流暢婉曲,境有盡而意無窮,杜子美〈丹青

    引〉不得專美於前矣!拜服!拜服!拙圖倘能藉

     

    大文以永世,亦云殊勝之因緣也。《長江萬里

    圖》初稿甫就,全十七丈有奇,原備絹弗足用,

    今決計改用宣紙寫之。耑肅祇頌 

    法安

    後學

    呂佛庭敬上

    十一月六日

    佛老於民國六十五年,將該圖捐贈予國

    立歷史博物館收藏,六十八年曾運往美國巡迴

    展覽兩年,七十年畫作返臺,由史博館提供原

    作,交予出版社付梓彩色精印,使得這部巨作

    得以廣為流通,饗諸藝林。

    雪公這篇〈萬里長城卷子歌〉,不僅是為

    佛老的《長城萬里圖》說解義蘊,實際上在卷

    末的三篇題跋中,雪公的書法確也獨樹一格,

    別具韻味。展現出來的是筆筆中鋒,不偏不

    頗;剛健雄渾,正氣凜然。行筆之間,彷若昂

    首闊步,壁立千仞;精神飽滿,莊嚴沉靜,看

    似嚴謹,實則灑脫。尤其難能可貴的,自始至

    終,從容不迫;首尾一貫,一氣呵成。雪公時

    年七五,體力精神正是巔峰鼎盛時期,而這樣

    的法書背後,又何嘗不是豐贍學養與廣闊胸襟

    的體現! 

    至於佛老予雪公的回函信札,則是以工

    整俊秀的小楷款款寫來,別具一番溫潤俊挺的

    風采,這是畫家的書法,雖然與雪公的字跡風

    格稍異,然其共通點則都是充滿著實實在在的

    「書卷味」。

    覽畢《長城萬里圖》卷風光之餘,再仔

    細端詳雪公題跋墨寶,尋繹文思,浸淫墨韻,

    內心所湧現的,盡是二老的豁達胸襟與高風亮

    節,相互輝映,綿遠無窮!而雪公的詩歌題

    跋,也將與佛老的《長城萬里圖》一併流傳千

    古,永垂不朽!

    是則,札信函回的公雪予老佛

    具別,來寫款款楷小的整工以

    。采風的挺俊潤溫番一

    ∼ 5 3 ∼ ∼ 5 2 ∼

  • 這輩子我覺得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和

    九十五歲的外婆,能有成為一家人的緣分,更有

    跨越歲月的道情。青年時代,我和大多年輕人一

    樣,胸懷闖蕩的浪漫,實則流離於妄造之間。幸

    運的是,佛菩薩沒放棄我,派了許多龍天護法明

    拉暗拔,其中最具神力的一位,就是我的外婆。

    我們家在屏東 

    內埔鄉下,後因時任智海社社

    長的大舅接引,外婆曾來蓮社參加大專明倫講座

    多次,從此篤信三寶。回屏東後,繼續親近會性

    法師聞法修行,並處處為人助念,精進不輟。至

    今她仍保有一串太老師與她結緣的念珠,早晚二

    課慎重撥念。

    轉身回望,又是晴空

    外婆與我

    雖然年代相差一甲子,但因信仰一樣,我和

    外婆的話題從此沒有代溝。我們聊蓮社、聊太老

    師、聊家族歷史、聊生命中的困頓與悲喜。外婆

    在我面前流淚過,更多則是歡歡喜喜迎接著我。

    今年有幸回屏東工作,有更多機會能回去找

    外婆,節錄一段祖孫對話,是我覺得珍貴且有趣

    的一段。

    我問外婆:「您往生前,還有對子孫有什麼

    心願嗎?譬如看到孫子結婚、生子等等?」這個

    問題,是我一直很想問外婆的。如果她老人家還

    有什麼心願,我們子孫應當努力來幫她完成。

    外婆聽到這問題,第一反應是:「沒有,想

    這個就糟糕了!我現在一心一意求往生,如果還

    想這個,我就走不了了。」

    想了一下,又接著說:

    「不過當然是會幫你們求,每天早晚課,希

    望每個子孫都平安、心想事成。大家都能學佛、

    念佛,求生淨土。」

    「譬如你舅舅啊,七十歲了還沒有孫子,

    我也幫他們求。小舅的女

    婿在念博士,還沒拿到學

    位,我也是幫他求。」

    「不分內孫外孫喔,

    每一個人我都跟祖先求。」

    「不過我不在佛菩薩

    前面求喔,跟佛菩薩求這

    個,會不好意思喔!我是

    在祖先牌位前求。」

    「你外公已經走了,

    作為徐家的媳婦,我有責

    任在祖先面前,幫子孫們

    求。」

    正當我整個要肅然起敬的時候,外婆突然露

    出一種好笑的表情,盯著我看:

    「不過還好,現在我少了一個負擔,就是不

    用幫你求了。」

    我一臉錯愕,心想這什麼意思。

    「哈哈,因為你什麼都有了,不用我擔心,

    少了一個負擔,輕鬆很多啊!」

    外婆在她的椅子上笑得樂不可支,

    就像個小孩一樣。本來有些沉重的氛

    圍,頓時煙消雲散。

    這就是我的外婆,信願真切、敦倫

    盡分,在千斤萬擔中,又能保有一分幽

    默與從容。外婆一生命運坎坷,客家血

    液的堅毅刻苦,助她捱過物質貧困的試

    煉;淨土信仰,則讓她超越精神上的苦

    痛。而她那樂天知命的本事,或許是天

    生性格的「因」,又或許是苦難淬練後

    的「果」,無論是因是果,她都為我做

    了最親近、也最深切的示範─

    人生艱難,轉身回望,又是晴空。

    ;心母父像好,水流長

    。身女兒像好,草邊河

    ∼ 5 5 ∼ ∼ 5 4 ∼

  • 七月底離開專任教職,成為自由工作者之

    後,晚上我更有時間陪孩子了。一會兒陪他們

    複習功課、一會兒陪他們去散步、一會兒陪他

    們聊天……,等到他們都上床就寢後,自己也

    睏了,若有想做的事情,往往也沒了精神與氣

    力,倒頭便睡。一陣子之後,會發現晚上時段

    不斷在扮演「父親」的角色,也不斷在延後自

    己可能想做的事(如:安靜閱讀、較長時間的

    打坐靜心、好好寫一篇文章……)。有時若較

    為疲憊,就會發現在跟孩子應對時,脾氣難以

    吳孟昌

    別盡責扮演角色,

    卻忘了關顧自己

    掌控,指責的姿態和語氣就順勢竄出了。

    事後想想,其實我很願意在扮演「父親」

    的角色上多盡點力,也很歡喜可以有更多時間

    與孩子們親近、相處,然而,我似乎忽略了自

    己內在的需求,而它們就以不穩定的情緒,來

    讓我看見它們的存在。

    為人父母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孩子身上,天

    經地義,因為這不但是親情的自然流露,也是

    對於「父母」的角色盡責。不過,如果總是習

    慣把孩子擺第一位,而對自己內在的需求視而

    不見,長期下來,這

    樣的應對姿態便流於

    「討好」了。

    「討好」這個姿

    態不等於阿諛奉承,

    而是把他人看得比自

    己重要,總是盡全力

    滿足對方的需求。在

    家庭中總是扮演「照

    顧者」的人,就趨近

    於這樣的應對姿態。

    它會讓人感受到被關

    心、呵護,讓人覺得你是個「暖男/女」,但

    若長期處在這樣的應對姿態中,內在也會因壓

    抑而衍生委屈,甚至憤怒,有損身心的平衡與

    健康。家